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人员管理制度

生产人员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5 10:16:32

生产人员管理制度

第1篇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以建立预防机制前提,制定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从而排查和处理各种危险隐患的安全生产责任化的标准管理模式,目的在与是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做到符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要求,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注重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涵盖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因为其全面的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水平,从侧面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表现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确保企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和不断壮大。

二、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不足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生产企业中都有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存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流于表面的现象。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存在抄袭现象,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应有的具体性、针对性和上行下效的可执行力。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与时俱进,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符合时代潮流,缺乏创新性。并且,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能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控,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力度,在出现安全隐患和突发状况时不能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导致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不到位,为企业的安全买下了危险隐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

管理人员作为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负责人,应该将制度的执行力发挥到最大化,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办事,缺乏对岗位的责任感,态度上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其次,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管理设备匮乏,企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的原因。最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对于起草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实际的研讨,缺乏内部交流,导致管理方案缺乏应与的严谨性,实际操作性能差,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合理有效的落实到位。

(3)实际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劳动力涌入企业中,导致企业的实际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防范意识,无法做到安全防护。思想上,对安全缺乏应有的认知意识,甚至存在觉得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具麻烦的情况,以至于在生产操作中的违规作业现象屡见不鲜,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和危险事故的发生。部分危险岗位的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资质证明,专业性的职业技能不过关,缺乏培训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使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有效机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符合我国的国家法律法规,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本质,制定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安全生产体系,要具有具体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特点。首先,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体系等全方位的内容。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落实到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2)加强对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教育

当今社会,人才使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使专业人才的竞争。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其的教育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不定期的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力度,将自己的本职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危险的预判能力。对于操作人员,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对危险隐患的防患意识。

(3)建立危险隐患排查机制,提高风险防患意识

第2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企业管理;生产经营

作者简介:林建宏(1970—),男,大学本科,经济师,广西南宁树木园(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长期从事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的内容相对繁琐,产品质量控制、产量、安全问题、制度约束和人力资源等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企业运行体系,构成了企业运作的重要骨架,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通过对桉树肥料厂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欠缺,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1.质量与产量问题层出。通过对桉树肥料厂生产经营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该肥料厂在肥料的质量控制与产量上有所欠缺。由于生产工人或技术人员的疏忽,亦或是设备出现问题,在对肥料营养成分处理时,重要的微量元素分布不均匀,致使用户施入林地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肥料质量不合格,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另外,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产量不能满足需求,订单未能按时完成,行业口碑下降,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经营。

2.生产场所安全系数低。对于肥料厂而言,其最为关注的问题当属生产场所的安全问题。肥料厂在进行硫酸脲肥料生产的过程中,会导致重金属的含量增加,如Zn、Cu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危险性增大,如浓硫酸;有毒物质会逐渐增多,如磷矿石粉尘中所含的杂质二氧化硅和氟等。但是,在肥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再加上工厂内部缺乏足够的安全教育,生产时由于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有毒气体排放到空中,严重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的中毒事件。

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若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事物做出统一的管理和安排。但是,目前,由于企业本身规模较小,部分领导认为有些部门无足轻重,小型企业很容易管理,无需制定太多繁琐的管理制度,是其思想认知

不合理的重要体现。若缺乏足够的管理制度,无法对生产质量、效率、员工、安全等进行及时的规范与约束,必将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4.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人员是构成企业的重要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支撑企业的重要条件。现阶段,肥料厂在人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完善,应从员工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等不同层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搞好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为了加强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完善对生产环节的管理,严格对肥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对设备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提高生产车间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在质量控制方面,应对肥料中所含有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检验,对其所含有的N、P、K浓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应对操作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惩处,以警示他人。在产量管理方面,应购入较为先进的设备或器械,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能够提高肥料的生产量。同时,应对员工进行督促与规范,禁止出现懒惰、懒散的行为,为每个员工设定100个积分,若出现不良行为应进行扣分,扣分制度应与薪酬发放相联系,定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化肥的产量。

2.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为了保证生产环节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应加强对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制定严格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制度,要严格约束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与操作,尤其是对设备或器材密封性的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使用前,必须就其性能出具安全使用凭证,设备才可投入正常使用。加强生产环节的控制,应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事在人为”,若其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能够对生产的各个细节问题进行审核与检查,再加之自身规范化的操作,会提升肥料生产的安全系数,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3.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保证,为了促进肥料厂的全面发展,应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着眼于不同方面,强化对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层次化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可只是流于形式,应强化对知识的实施,在管理制度中应细分为安全管理、产品管理、人员管理等多个方案,将其管理制度细化,并加以落实。因此,在企业内部成立不同的管理小组,分别从安全、产品和人员等方面着手,各司其职,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理。以安全管理制度为例,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小组应对员工的实践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在进行废水废气处理时,要通过设备的转化与净化才可处理掉废水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若操作不当,应及时扣除其积分,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应对绩效考核模式、薪酬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完善,以优化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绩效考核方面,要与安全管理、产品管理建立联系,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安全操作情况进行能力的考核,为彰显人性化考核,可在尾声加入面谈环节[4];在薪酬管理上,应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进行薪资的发放,保证薪资发放的透明性与公平性;在激励机制方面,应实施多元化激励模式,将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等多种方式应用其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小型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关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桉树肥料厂运作的过程中,其在肥料质量控制、肥料生产量、生产安全性、制度性和人力上还有待提升,是加强肥料厂建设的重中之重。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加强对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控制,打造精品、良品,获得业界好评,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肥料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胜.基于系统协同工业齿轮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研究[J].机械传动,2013,6(6):125-128.

[2]吕贤兰.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18(18):80-82.

[3]王佳宁,罗重谱.中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与总体趋势[J].改革,2012,2(2):5-17.

第3篇

二、划责任 ,“人盯人”,细化分解责任 向管理要安全 我镇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副科级以上领导包村驻点分门别类抓行业和区域安全、具体业务人员负责、一般干部与村组干部全面参与并严格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并采取金字塔式的目标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办(站、所)、村居委会和厂矿企业负责人人头:1、以镇人民政府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全镇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工作目标分解到各村居委会及企事业单位,各驻村干部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也一并纳入;2、以镇人民政府镇长(党委副书记)与各分管安全、农业及经济、社会事务等的党委、政府领导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书;3、各分管党委、政府领导与镇船管站、水务农机站、林业站等专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等综合管理部门以及朝天中心国土所等区级机关派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4、以镇船管站与各船主(驾长)、以镇水务农机管理站与各车主分别签订专业的安全管理责任书;并重点针对客运车辆、乡镇船舶、重点企业签订了有镇长负责、副科级领导联系的专题安全管理责任书;5、明确了安全生产各专业管理人员和安全协管员以及一般干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之中的职责,并在平时的工作汇报和年度工作考核时将安全生产工作一并汇报和考核;6、以镇人民政府分管国土工作的领导为主,与各地质灾害点所在的村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并由朝天中心国土所落实了地质灾害监测和汛期巡查工作,同时建立起各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站和群测群防网络,有效避免了灾害的发生。7、建立了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月报告制度,由镇人民政府驻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将“朝天镇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单( 月)”报回,堵住了管理责任履行上的一些漏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管安全的责任心。

三、建机制,抓落实,从基层安全组织建设上找安全生产的保障 镇人民政府通过建立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政府责任领导和重点安全工作机构负责人)、安办(包括各成员单位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镇驻村居委会(企业)安全生产指导组、村居委会(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村居民小组(车间、班组)安全员、安全协管员这一组织体系,并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地实际建立了保障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如隐患排查整治三级管理制度、 “六长会商”制度、安全协管员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信息工作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告诫制度、安全督办制度、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安全隐患违章违法行为举报等制度,同时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其他厂矿企业、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这样,就实现了安全隐患违章违法行为从排查到回报到整治到处罚的全过程和管理者、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全员监控;,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制。

四、强投入,抓整治,建示范,以强劲的工作力度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今年,我镇从极其紧张的财力中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和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一是新建烟灯小客渡码头一座和三滩、烟灯等村组公路40余公里。

二是筹集资金10余万元解决了青云、烟灯等村小危房改造问题,目前,全镇中小学校已无危房,能够保证学生安全行课。朝天小学、筹笔小学狠抓中心校和各村小安全管理,按照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安全工作要求抓促到位,已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是协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朝天页岩机砖厂(私营)自筹资金50万元进行技改,现已全面改造完毕,制砖车间面貌焕然一新,安全警示、宣传标语制作规范。龙洞背水电站结合安全生产示范单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阵地、监管网络及制度建设,企业安全运转已达XX天,效益良好。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驻镇安全生产监察员和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复查,并依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违法行为人和单位予以处罚,有效制止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六是抓住规范管理乡镇创建的契机,狠抓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岗、安全示范村(企业)、安全示范点建设,以点促面,以典型带动全局。一是抓了镇安办内务建设。制作了安全生产“四图一表”(行政区划图、机构设置示意图、重点部位监控图、监管责任分工网络图和基础数据统计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岗及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公示栏和安全生产重点车、船、企业监控责任公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剪影展版;规范了安全生产管理档案。驻镇安全生产监察员、车辆安全管理员、企业安全管理员、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员等岗位还分别制作了桌卡。二是抓了楼房、清风、金堆等安全示范村建设,统一格调制作了村行政区划及重点监控部位分布图、安全生产机构设置示意图、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村委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职责,并建立了详细的村级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三是抓了明月峡水上交通安全示范点建设。在新建的明月峡码头,川朝天游001、川朝天快001严格执行客渡船航次签单的规定,严格审查船舶船员安全经营资质和适航条件,并分别制作了安全管理责任公示牌,重点落实了镇安全生产管理第一、二责任人和副科级领导包船责任人、村委会包船责任人、船舶日常安全管理责任人以及现场安全检查责任人,将船舶安全监管乡镇及以下责任人公示到船舶码头,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抓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工作。辖区内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均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了安全生产、销售、经营许可证。

七是抓了安全生产工作督办和安全告诫两项工作的落实。根据省政府制定的七项安全工作制度,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事项的督查督办上狠下工夫,对安全生产抓促不力、整改隐患不到位的管理部门、村居委会、企业下发安全工作督办通知,限期办结并将情况及时报回;对不履行职责,辖区(单位)安全隐患突出、事故频发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安全告诫,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就有效地改变了干部敷衍塞责、人浮于事和重项目发展、轻安全监管的作风,最终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抓好安全生产,从而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得到彻底巩固。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年全市的“两基”工作现场会上,我镇被市安委会评为市级“安全生产规范管理单位”创建“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外界认可,区内外乡镇、机关纷纷前来我镇学习经验。但我们深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乡镇安全监管权限受限,难以根治安全隐患。我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执法权限,针对工矿企事业单位可以理顺监管关系,但我镇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最为突出也最让人担忧的是车辆和船舶安全,我们无权处理和处罚,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难以服从管理,乡镇对一些典型违章违法行为鞭长莫及。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不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远不如水上,乡镇履行监管职责难度大。交警已经未“包”车,但区级部门仍然要求报乡镇干部包车名单,无疑给乡镇干部再加一把锁链,增加一份随时可能兑现的巨额责任“支票”,乡镇干部无职无权,到底如何才能规避风险,是摆在乡镇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从而使乡镇安办落实包车责任时怨声载道,极不利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

3、安全生产投入大,乡镇财力负担困难。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更为紧张,资金投入难度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难以落实。

4、安全监管属于新生事物,群众认识高,理解却不到位。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才能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

5、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不规范。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和专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乡镇安办在履行综合监督职责,但乡镇却缺乏明确的专业管理队伍。而且,乡镇干部一专多能、一人多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很普遍,监管力度有限,时间难以保障,监管的效果就难以显现。

二、明年工作打算 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结合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督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

3、以政府文件和办公会议再次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人员职责,明确全镇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4、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针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执法监督和处理处罚;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重点针对事故多发地区、行业以及高危险企业展开;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照检查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和辖区、单位、管理领域事故发生情况,对事故多发单位、部门、村居委会及其负责人按照国务院302号令之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理。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实行安全生产管理专人专职专抓、各职能部门全面管理各司其职、全体干部多方配合共管的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堵住安全监管的漏洞。

第4篇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等,它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条件。如果企业流动资产出了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的环节就会中断。由此可见,企业的流动资产对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还处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管理者观念陈旧,意识不强,对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流动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分工不明确;对流动资产管理的方法落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加强对流动资产管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多方面下手,强化流动资产调整力度,提高流动资产使用效益。加强流动资产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流动资产管理;二是要健全和完善流动资产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三要改进流动资产管理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流动资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实现流动资产管理的现代化;四要加速流动资产的循环和周转,提高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五要利用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办法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六要建立严格完善的流动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流动资产分析,找出流动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

固定资产也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条件。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如: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没有严格履行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不及时,没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分工和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针对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我们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要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要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三要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程序,规范账务处理;四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五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企业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目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机构牵制弱化,人员分工不明确、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财务报表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要进行综合分析,对症下药,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管;二要明确企业财务人员分工,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三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四要制定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坚持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严格考核,定期轮岗,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五要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更好地堵塞漏洞。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要素,经营好人力资源的企业才是获益最大的企业。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呢?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管理,包括优化工作流程,调整组织架构,调整人员结构等,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要健全和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人事考评制度和薪酬体系,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四要改革企业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创造人才引进环境,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企业文化氛围;五要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5打造交通运输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行为、经营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的总和。大家都知道,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软环境,而且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灵魂,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能吸引和凝聚员工,使员工自觉地接受企业、认同企业、维护企业,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打造交通运输企业特色企业文化?一要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思想观念融入员工的价值观念中;二要利用多种途径,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三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四要塑造企业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6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效率

第5篇

关键词:行为安全;煤矿;安全管理

0引言

近年,中国煤矿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式,为了改善煤矿生产的现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煤矿企业的整治力度,通过对近年来煤矿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分析发现,行为管理不到位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煤矿企业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来说,中国大部分煤矿企业还未形成完善的行为安全管理体系,不具备针对性与系统性,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的煤矿生产中,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是行为安全理论贯彻与落实的主要障碍。而行为安全理论的有效落实是控制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企业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对行为安全理论可靠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1监督与考核体系的不足

煤矿企业的监督与考核体系是影响员工工作行为及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比较注重数据统计结果,管理人员大多实行突击检查,缺乏对于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导致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未建立员工安全行为与考核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煤矿企业认为仅通过检查与制度管理就能够提升工作人员安全行为能力,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难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使事故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发生,对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于某些缺乏经验的员工来说,为了能及时完成工作而不按照相关具体流程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的规定,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1]。

1.2员工积极性不高

煤矿行为安全理论有效落实的根本出发点是员工,而煤矿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随机抽查,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放松警惕,未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行列中。管理人员忽视员工积极参与的重要性,难以改进安全管理的现状,无法激发员工参与的活力。大部分煤矿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安全管理规定约束员工行为,员工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员工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后,只要未产生安全事故也不用承担相关惩戒处理,这类现象不仅不利于激发员工的活力,同时也难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

1.3未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奖惩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预防矿井生产事故方面能产生一定效果。但仅是奖惩制度还远远不够,奖惩管理方式促使员工将个人精力主要集中于避免惩罚,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相关控制制度的建立激发员工落实安全行为的动力。在安全检查过程中,管理人员与煤矿生产人员的身份相对冲突,而安全检查的局限性及管理人员不适当的管理方式均是阻碍行为安全理论落实的主要原因。

2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行为安全管理的准备

a)成立行为安全管理团队。安全管理团队是保障管理模式顺利实施的基本,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理论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煤矿开采经验,才能保障对员工行为安全的有效指导,保障行为安全管理的实用性;b)煤矿企业应当对行为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模型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行为安全管理的根本内容。管理人员深入了解行为安全管理的要点后,才能对员工的生产行为进行评估与更正;c)煤矿企业安全行为评估。在实施行为安全管理措施前,管理人员应当深入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通过对矿井地形、地势等基本环境的了解,与员工深入交谈,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及影响安全的根本因素进行评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更准确、更完善的管理措施,明确采纳员工的建议与意见,为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行为安全的实施观察

a)分析行为安全的情况。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员工的实际行为制定行为安全管理制度观察表,按照安全行为规定、煤矿事故调查报告及各个生产岗位的具体职责记录与评估员工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员工安全行为的评估不仅指矿井开采的各项流程,还应当包括员工从进入矿井至工作结束离开矿井的整个工作流程,如矿工是否按照规范化的标准执行各项工作、各项设备系统的运行是否顺利、工作环境的各项气体检测是否符合标准等;b)安全行为与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人员只有明确行为安全的基本准则才能够掌握自身的工作需求,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将安全行为的措施传达至每位员工。而管理团队则根据评估标准审核员工的具体行为,使员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降低事故突发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当统一员工的评估标准,只有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2]。

2.3行为安全管理的干预与反馈

a)行为检查及引导。在员工基本了解行为安全理论后,管理人员应当定时检查该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存在各种不安全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利用自身行为纠正员工的错误。同时,管理人员应当针对不同工作岗位所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讲解,使员工认识到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b)管理人员在进行行为检查及引导后,应做出总结与归纳,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发现行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策略。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使其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到行为安全建设中,以积极的态度保障行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c)员工行为的适当调整。管理人员应当适当调整员工煤矿开采环节中的各项行为,如在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员工应当提高注意力,实时检测瓦斯的浓度,严格控制煤尘的基本情况并严禁带入火种。而对于某些并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定则可以清除,使员工能够清晰地掌握重点工作流程,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将事故高发区的基本情况通知至每一位员工,提高全体成员的警惕性。

3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保障机制

行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人员有效、持续的执行才能实现管理的系统化,使该管理工作落实到煤矿生产中,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行为安全管理保障机制。

3.1健全行为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关人员应当意识到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考察与分析,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中健全安全行为目标评价制度、安全监督与监测制度、行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行为调查统计制度等,并充分发挥其价值,以此推动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同时,煤矿企业也应当制定行为监管制度,通过对矿井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控与监督,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引进信息化技术进行煤矿开采。企业也可以鼓励员工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员工以往被动接受的管理模式,通过对违规行为的举报与严惩,能够进一步提高员工对行为安全的重视,有利于员工积极主动规范工作流程,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

3.2完善行为考察机制与激励体系

完善行为安全考察机制与激励体系,将员工作为行为安全管理的中心,并将煤矿生产过程作为考察工作的重点,树立正确的行为安全管理观念。另外,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实际行为制定一定的激励制度,改变以往行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加大对员工生产行为的控制力度,从根源上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采取激励体系控制工作人员的根本行为,通过不断创新与思考,用正确、高效的模式作为强化手段,在强化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统计行为安全的实施数据,通过对结果的干预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能力。而在煤矿生产行为安全制度中制定违规违纪的处罚机制,并给予员工申报权利,充分体现行为安全管理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通过奖惩情况的及时通报与公布,使工作人员相互学习,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3建立行为安全培训平台

目前,许多煤矿员工受自身文化条件的约束,并未全面了解行为安全的基本理论,而有的员工由于自身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在生产过程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情况均阻碍行为安全理论顺利实施。因此,煤矿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建立员工行为安全培训平台,比如,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到矿工培训基地,通过专家的现场示范与训练,使其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强化行为安全理论的印象。企业将行为安全培训与行为安全管理有效融合与统一,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使员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训练安全生产技能,通过矿场火灾、爆炸的虚拟演示与演习,使员工产生一定的敬畏感,进而养成安全生产的行为习惯[3]。

4结语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中国研究利用的起步较晚,并且大部分煤矿企业并未涉足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到目前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进与完善。研究分析表明,煤矿企业将行为安全管理理论运用到煤矿生产中,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有关人员应当积极分析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措施。通过行为安全理论的有效运用,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奠定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禹敏,李月皎.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6,3(22):118.

[2]师小永.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4(15):31.

第6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效能 全员安全 风险管控 执行力

一、目前我国仍处在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

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5年下降,2015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22.5%和16.8%,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3%和46.6%。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全社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数量,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玻璃幕墙、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也成为安全领域的新挑战。

二、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人的观念行为滞后。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在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冒险违章作业,自持“技高人胆大”的无知无畏心态,嫌麻烦、认为只要小心点就没事的侥幸心理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人的思想意识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规则,漠视生命,是造成事故的根源之一。在企业中还有一个怪圈,越是最危险的岗位,越是低技能的人在干,把低技能的农民工放在高危环境中搞人海战术,致使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2.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提安全,无论是谁,都说重视。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不深刻,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不够认真,领导不严、下级不细,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应付性工作布置上,最终导致了安全常常只是口号而已。而另一些企业认为,合法合规生产就是安全的,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取得了资格证就是安全的,有合乎国家标准的各种评价报告、安全资质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这些只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是底线和最低标准。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要防范事故企业必须严格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效能低。后工业化时代,国有企业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地域多元,企业跨区域、跨国界生产经营;产业多元,多领域经营,新业态大量涌现;股权多元,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个投资主体转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整合重组,管理层级增多,导致决策和管理的针对性差,决策要求在贯彻执行中也往往逐级递减,企业管理层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能完全传递到生产作业一线,增加了安全管理、决策、协调的难度,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管理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和跟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弱,在企业规模扩张,设备技术更新,人员增多,风险增强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应对,只能是疲于应付,企业的安全管理往往靠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去影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去实施,在作业施工中,标准低、毛病多、习惯性地违反安全制度这些行为常常发生,许多基层员工对于施工作业程序、安全操作规范毫不在乎,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的松散。

内部安全监督检查不深人。现在基本上每家国有企业都有安全监管体系,但相关职责却不明确,管理与监督两种职能混为一谈。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常常只由一个人承担,基层的监督检查没有执行彻底,往往停留在表面,深层次存在的问题还是发现不了。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基层岗位用工捉襟见肘,且现在的务工人员思想开放,接触信息广,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下降,致使企业用工缺少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有些企业为了满足生a经营的需要,新进员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而更多的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却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员工真正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不重视,大部分依靠以往不科学的经验操作,简单的安全培训不能达到真正操作中需要的安全要求,未实现全员、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尽管事故是多种不安全因素耦合和不安全行为累积的结果,但是要防止事故发生,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人决定一切。所以只要把人管理好,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能降至最低。安全生产工作要树立全员安全的核心理念,不应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抓安全。不少人习惯性地认为只有相关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有安全责任。其实,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负责人,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否则提安全生产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做到全员安全,一是要强化全员安全培训。以提升员工安全能力为导向,开展员工危险辩识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应急避险能力的三大安全能力建设,规范企业员工入职安全教育,落实重点岗位安全培训,强化员工日常安全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工作中的重点,突出事故案例型、安全技能型的宣教培训,抓安全思想系统性、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二是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自主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采用《员工安全手册》,对应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岗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事项的工作要求、标准,结合岗位安全自查,岗位安全培训,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推行全员安全目标考核激励,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从思想深处筑牢执行观。

2.用责任打造根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从深化企业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入手,进而推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形成,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进“知责、履责、尽责、问责”,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干什么,怎么干一清二楚,杜绝推诿扯皮。对企业来说,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员工,还要落实承包商、相关方的责任。

在此基A上,要确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身上。责任书应根据各级人员的职责进行区分,明确安全生产的责、权、利。

实行全员安全考核激励,对应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除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外,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增强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推行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靠系统解决问题。安全生产,不能跟着问题跑,围着事故转,必须转变理念,确立系统管理的思想和主动安全管理思想,建立科学、高效、管用的安全管控体系。所谓安全管理系统化,就是从“从”“机”“物”“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而设计的,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近年来,推行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和HSE体系,就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操作规范、管理规范,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构建行之有效的共管机制、检查机制、教育机制、应急机制、奖惩机制等常态化的日常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4.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设置合理,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安全机构是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的重要条件。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一是要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分级管理;二是要协调高效,能依靠制度自主运行;三是生产指挥、检查、监督互相制衡;四是要在事故预防和应急指挥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人员,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在实际管理中,国有企业要建立分层级管理体系,清晰各层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在管理中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实施各层级对应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责,集团总部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理念、目标、规划、标准和制度等,总体规划本安体系建设,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各级子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子分公司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总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本安体系建设,监查指导和考核评价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等。基层单位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加强风险预控,体系“落地”、现场管理、安全基础、教育培训、标准执行、制度落实等。

5.突出安全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即是和风险作斗争,组织准确地认知风险,使风险从可控到在控,风险尽在掌握之中,才能说是真正安全的组织。以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安全管理核心,建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通过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标范,全面排查、辩识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落实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管控措施,实施危险源监测、预警,切实融人到员工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安全生产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从各级负责人到从业人员分级管控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确保管理有效,确保排查整治闭环、常态、规范化运行。重点是推动安全检查清单化在岗位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在危险源隐患点排查建档的基础上,与各岗位职责相配对,通过岗位清单检查日志的形式固化在每个岗位,形成每天对岗位危险源、隐患点进行排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企业各层级、各主体对安全管理对象、重点、依据、途径、方法了然于心,解决管什么,如何管、自主管的问题。

6.提升安全执行力。无论我们制定了多么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能去执行,只将它用来应付检查,那么这些制度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需要4个方面来保驾护航:一是制度从严,安全制度需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实际,要强化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它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制度要能够相互联系一致,避免因条例的不严密、不准确而造成执行困难;二是管理从严,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培训,抓好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有效推行和实施,加强基层单位、下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将落实执行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到位。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任何人违反了制度,都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分析管控从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仔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整改,杜绝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四是处罚从严,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无论什么人违反了相关规定都应该处罚,不能有所姑息。

第7篇

1 在电力生产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1.1 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保障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然而当前我国的很多电力企业现有的生产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电力企业当前的生产管理制度侧重于对电网的安全管理,比较重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一些安全生产的细节。电力企业往往从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问题,也没有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来对电力生产和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由于缺乏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记录和解决电力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以积累有效的故障解决经验,导致一些故障问题反复出现,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1]。

1.2 没有有效的管理安全生产工具 在电力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工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强对安全生产工具的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不重视对安全生产工具的管理,造成了安全生产工具的质量较差、摆放无序等现象。还加大了电力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对电力生产和运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没有对安全生产工具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一些安全生产工具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系数降低,造成了安全事故频发的后果。

1.3 没有落实安全职责 虽然电力部门很重视电力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然而这些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却有待提高。这是由于电力企业没有对安全职责进行有效的落实,也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难以保障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1.4 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很多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这主要是工作人员不遵守安全法律法规造成的,例如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由于电力企业没有对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落实,难以及时查处违规现象[2]。

1.5 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 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层没有对电力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也造成了电力企业的作业人员具有较低的安全意识。管理者往往非常强调工作效率的提高,却没有认识到在电力生产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故障。作业人员往往对电力生产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并不了解,一些作业人员在检修电力设备时甚至没有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或者在还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就进行各种操作,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 电力生产运行故障的应对措施

电力生产运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出现各种故障,会给电力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工作人员的重大人身伤亡。这就要求电力工作人员深入地分析电力生产运行故障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2.1 科学管理、健全机制 电力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电力生产运行的管理机制,对电力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约束机制、预警机制等等。要根据电力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对于一些安全事故高发的部门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并对其进行改革和调整,保障电力生产运行安全性。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电力生产运行中的细节,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安全生产工具对于电力生产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具的管理工作。电力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求相关人员对于自己管理的安全生产工具进行负责,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工具的安全性能,定期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在日常管理中要对安全生产工具进行有序的摆放和科学的存放。

电力企业要建立起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电力的生产和运行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对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行落实,及时查处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3]。

2.2 对常见的故障进行预防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生产运行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电力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故障。要求电力工作人员掌握常见的故障,并对其进行分析,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预防能力,及时消灭萌芽阶段的安全问题,降低电力安全的危险性。

电力企业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工作一线,与一线员工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记录常见的故障,并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要将事故类型和生产运行中的特殊状态联系起来,编制故障排查和解决手册,一旦发生故障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妥善的解决,避免事故扩大,尽可能的降低损失,保障电力生产运行安全[4]。

2.3 切实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要在全企业内部营造重视电力生产运行安全的气氛,从企业的领导者到一线的操作人员都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电力企业的领导层首先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电力企业要对所有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所有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对于经常出现误操作的员工,要对其进行专项培训,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之后的员工才能够返回工作岗位,否则要考虑将其调离工作岗位。对于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操作规则的行为,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制止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故障的发生,使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2.4 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减少和杜绝违章操作 在电力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很多故障都是违章操作造成的。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落实,减少和杜绝违章操作的形象。电力企业要建立和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一旦电力生产运行中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往往首当其冲受到损害,这就要求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电力企业要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及时纠正不安全的操作和行为。

第8篇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责任明确

该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了“抓生产从安全入手,抓安全从生产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总经理王坚先生直接担任组长,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管为安全管理机构成员,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注册安全主任),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人抓,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

该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与档案管理制度和制定设备安全技术规程和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共计编写制定了44个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覆盖各个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岗位。安全生产制度化,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

该公司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责、权、利统一原则,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层级分解,将责任和指标明确到部门、班组、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真抓实干突出安全制度落实

一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第一,狠抓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班组长是兵头将尾,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二,狠抓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我们从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入手,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今年上半年共举办了18期培训班,共600人次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第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现有7人持有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1人持有中级安全主任证,4人持有初级安全主任证,2人持有安全标准化证,3人持有危化品登记证,7人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该公司实行“周检查、月考评”的形式,检查和评比的主要内容有:消防设备、安全教育、安全制度的落实、现场管理、机械设备及劳动保护等。公司的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到各生产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且还实施了领导夜间巡查制度。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并将检查工作与考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

三是落实安全奖惩制度。该公司从在册职工月工资提取20元/人月,作为职工安全保证金,由安全管理部按月考核、当月结算,当月无“三违”、无事故,保证金全额返回。班组出现“三违”行为,取消该班组当月全部保证金的发还。部门月累计出现两次“三违”现象,加扣部门经理当月50%的保证金;部门月累计出现三次以上“三违”现象,取消该部门经理当月全部保证金的返还。公司还设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10万元。

三、探索创新追求最佳安全管理水平

该公司在厂区管理方面,实施了《人员进入厂区的安全管理规定》。

在现场管理方面,采取安全教育方式及同员工签订《岗位责任状》和《工作环境告知书》,按《设备日常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车间实行划线管理,物品按区域分类存放,禁止通道上摆放物品;在各作业场悬挂了安全技术说明及岗位操作规格,设置了明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面,溶剂贮罐区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进入溶剂贮罐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方可入内。剧毒仓库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安装了洗眼器、喷淋装置。

在消防设施方面,制定《消防设施检查维护计划》,认真落实日常检查及维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在安全投入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投入的安全费用共计50余万元。成立义务消防队,每月给予了相应的补助,每月训练一次,每年组织两次事故应急演练。生产车间、仓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14个,按规定设置防静电装置。为操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了工作鞋、工作服、手套和口罩。此外还建起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生产部门;组织结构

企业生产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使用结构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使用组织结构对企业进行管理优化,能够提高企业内员工的凝聚力,完善企业的发展。有纪律的生产团队,能够高效的完善企业制定的生产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当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实际生产部门的特点不相符,会影响生产部门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战略的制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特点进行,市场变化存在复杂性,因此不同市场下的战略需要配合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组织结构的优势和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研究如何优化企业生产部门的组织结构。

一、企业生产部门的组织结构重要性

1.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

组织结构化的企业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组织管理的有序性,能够根据企业制定的生产目标以及发展战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通常企业有职能、研发、生产以及市场部门四类,具有不同的分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若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四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存在缺陷。例如市场部门不能及时完成市场调研,导致研发部门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的产品,对后期产品的生产销售有不利影响。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改变办公效率,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组织结构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调动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根据生产目标的实际特点,将目标细化到不同的员工,根据员工的特长进行实际生产,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避免出现部分员工没有工作任务,而部分员工工作压力较大的矛盾现象。

有规律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实际生产资源出现短缺,影响实际生产效率,也能够避免企业掌握较多的待生产资源,使企业发展滞后。

2.使企业管理更为合理

生产部门组织结构化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合理的特点。组织结构化管理一般具有层级化管理的特点,层级化管理依据是领导层提出的生产发展目标,管理人员将领导层的目标及时传递得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开始进行项目的发展。

组织结构化的生产部门,设置部门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部门较大的情况下,将生产部门划分多个生产小组,管理人员负责生产小组整体的管理,由小组管理人员负责组内项目生产计划。根据小组内负责生产项目的特点,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细分,优化生产部门的管理配置。企I进行管理时,由于企业职工较多,领导层无法对企业每一位员工进行管理,这时组织结构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管理,提高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力度。在使用组织结构化的管理模式时,可以将员工的职能进行明确和细化,使每位员工都能够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能够认真有效的完成职责。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组织管理能够促进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技术人员生产技术的完善,使更多的员工掌握有效的生产技术。

二、企业生产部门几种组织结构分析

1.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的组织结构是指发展战略部署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为了促进项目达到的经济收益,项目型的组织结构能使生产部门每个工作人员了解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清晰的发展目标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工作潜力;项目型组织结构还能够提高员工学习能力,使员工能够快速的接受既定的生产目标,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投入生产。

项目型的组织结构能够对所有的生产项目进行积累,同个对多个项目生产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新的发展决策促进企业发展。项目型的组织结构要考虑消费群体,以及产品本身和员工以及理论知识等四个方面,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产品针对的消费群体。

但项目型组织结构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企业实际生产。项目负责人提出的生产目标不清晰,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计划不明确,实际生产效率就会下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员工错误的理解发展目标,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由于生产目标不明确,管理人员在组织管理时,会出现管理分歧等问题,对实际生产质量有影响;项目部分的管理人员,由于对发展目标的理解出现分歧,造成管理过程中,不能统一发展计划,使企业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

2.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的组织结构是职能和项目的混合组织类型,能够改进职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存在的缺点。矩阵型组织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通常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并投入生产之后,是由多个不同部门的员工临时组建的生产小组,临时组建的生产小组能够发挥组内员工的特长,提高项目生产效率,同时不影响其它项目的生产进度,对企业整体发展有积极作用。

矩阵型组织结构直接设置专门负责企业项目生产的管理人员,能够对项目生产的过程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当出现不符合生产目标的现象时,能够及时解决和处理。矩阵型组织结构由于设置了专门管理生产的人员,管理人员能够接受客户以及员工的投诉意见,不断完善公司的发展。投诉意见的接收,能够配合市场部的调研工作,使产品设计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职能部门根据员工的意见,能够改进现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但矩阵型组织结构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实际生产效率的提高。矩阵型的组织结构信息资源由管理人员掌握,对于项目管理和职能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利无法达到平衡状态,造成两个管理部门的生产组织矛盾,例如某个项目管理人员安排的生产计划,不符合公司职能管理的要求,两个管理人之间就会出现冲突,不利于公司凝聚力的形成,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3.混合型组织结构

混合型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结构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特点,制定的新的生产组织结构。常见的混合型组织结构结合了矩阵结构和业务单元结构的特点,制定生产计划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客户群体的特点制定产品。不同的产品有独立的业务单元,因此在实际生产销售中,能够提高生产质量,提高销售量。

混合型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事业部在产品生产中,拥有控制权。集权的管理方式能顾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以及认真态度,能够平衡企业其它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混合型组织结构由于具有业务单元的组织特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产品的绩效管理,产品绩效提高,能够提高产品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产品的销售率等指标的增加,能够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事业部集权控制的特点,还对产品生产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产品生产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控制生产时,产品的成本支出,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产品利润。

混合型的组织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混合型的组织结构使用多种结构的管理特点,由于各个部门职责不同,造成实际组织结构出现差异和混乱,影响企业之间的发展。使用的组织结构类型较多,需要安排的管理负责人员较多,对企业人员规划造成一定的负担。

三、企业生产部门优化组织结构有效措施

1.从人员入手

从人员入手,能够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有效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效率。首先应该提高员工的职I素养,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之后,员工能够快速凝聚在一起,以公司目标为个人发展目标,推动公司目标的快速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还能够提高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管理效率,员工的职业素养较高,能够服从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的管理氛围呈现出有序性,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气氛。

提高员工在生产方面掌握的生产技术,例如一些生产型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工艺。同时技术的发展使设备更新越来越快,新的设备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培训员工对新设备的使用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的管理。

从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完善,不仅需要完善普通员工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组织结构管理一般有集权型的结构,集权管理者主导实际生产,若管理者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自身管理经验不足,设定的生产目标出现问题,使实际生产出现问题,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因此应该提高管理者实际管理能力,使管理者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制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计划。

2.从企业自身入手

从企业自身入手,能够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有效措施。企业自身应该改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企业应该制定职责相互结合的管理制度,一般的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权利,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承担更多的生产责任。

将生产内容细分到员工个人,使责任能够对应到具体的员工,提高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大的工程划分为多个细节,能够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生产压力。设置制度监督部门,严格贯彻和落实企业实施的管理制度。出现违反管理制度的员工,要严格进行处理,防止消极影响的扩大。

企业自身应该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类型。企业管理层制定的发展目标,应该符合实际市场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在传达和执行管理目标时,应该及时弄清目标具体任务,防止出现传达目标不清晰的缺陷。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职能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够及时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组织结构优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优化,能够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人员综合素质方面进行改进,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结合企业自身的改进,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明确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完善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促进企业生产部门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束飞.生产制造型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选择[J].科技信息,2011,(36):508-509.

[2]束飞.矩阵型组织结构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改进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部、安全生产

Abstract: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hard working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basic guarantee. Becaus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task of real hard working unit is the project.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mor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unit; no longer participate directly in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roject of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hard working, to realize safe production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department, safety in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施工的特点

1.1建筑产品的多样化决定建筑安全问题的不同一性

建筑产品由于功能的不同,使产品的规模、结构、材料和工艺方法多样化,对于建造产品的人员、机械设备、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现场环境也存在千差万别,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建造产品过程中总会不断面临新的安全问题。

1.2建筑产品的流水施工,使得作业人员需要经常更换环境

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工作内容是动态的、随时变化的。基坑的开挖、混凝土的浇筑、钢结构的安装、建筑垃圾的处理等每一个工序,作业人员的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工艺在不断变化而相应的防护措施往往落后于施工过程。

1.3建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1)建筑施工的高能耗、高强度以及施工现场高噪声、夜间照明、露天高温严寒、有害气体等,是作业人员经常面对的不利因素,危险、危害因素防不胜防。

(2)公司与项目部分离,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很难在项目部得到充分落实,以及非标准化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偏低、多家单位施工等等,均使现场不安全因素增加。

2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管理

2.1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的整体安全目标确定之后,要靠项目经理部来具体实施,如果项目经理部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就不会有强有力的机制保证实现公司整体安全目标。现在工程项目规模大、难度高,施工技术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劳务分包、多个专业分包、业主指定分包等多家承包商共同施工的状况普遍,项目的承包方式日趋复杂,给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强化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1)首先要建立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明确从项目经理到每个作业人员和生产、技术、安全、供应等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加大事故防范力度。责任制要由上级管理部门和项目经理定期检查、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使项目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落到实处。

(2)要规范项目经理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目前普遍执行的有《项目安全生产投人制度》、《项目安全例会制度》、《项目安全检查制度》、《项目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项目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项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项目临时用电管理制度》、《项目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项目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等。

(3)规范安全生产合同、协议。由于众多施工队伍在同一工地施工,共同使用工作面或交叉作业,甲分包方的安全作业要求未必被乙分包方所了解,而乙分包方构成的事故隐患也可能给甲分包方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总包单位的统一协调就至关重要。项目部应当根据不同性质的分包作业,与分包方签定不同的安全管理合同、协议书,明确各方安全管理责任。

2.2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过去施工企业中,班组人员相对固定,有的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不变,从生活到技术,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工作中大家相互了解,配合比较默契。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分包方接到工程后,临时组建队伍,班组结构相对松散,人员相对陌生,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知识缺乏,集体观念淡薄,班组管理形同虚设。强化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安全管理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班长和小组成员的安全责任,明确班前安全交底和相互配合的具体要求,明确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和例会制度等。通过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班组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使班组成员在施工生产中有章可循,使不安全的行为受到制约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2)动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安全是集体行为,成百上千的人在一个工地施工,多工种交叉作业在所难免,时刻想到别人的安危,不给其他工序、其他人员留下隐患,不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那么整个工地就会形成一个安全大环境。

(3)把安全检查的重点放在班组。在检查班组各项制度的同时,要经常检查班组及其骨干力量是否被抽调更换。班组长是施工生产的具体组织者,是项目经理部与一线工人联系的桥梁,骨干力量是完成任务的主体。只有保持班组长及其骨干力量的稳定,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才有连续性。若班组长及骨干力量频繁换人,班组内的生产很难有机配合,这是一种无形的安全隐患。

2.3提高项目部安全员的素质

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基层,很多工作要靠基层安全员去做。安全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是一个复合性人才。目前多数项目部安全员的状况令人担忧: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高度发展,新技术不断应用,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安全管理内容也从传统的“二宝、四口、五临边”向更高层次拓展。所以,对安全员的培训不能忽视。

2.4项目部要实行全员培训

建筑业属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要全员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更要具备扎实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目前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是:训练有素的正式工人越来越少,毫无施工经验的农民临时工越来越多。现在的情况是民工进场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讲一些最起码的安全知识做起来都有很多难处。第一,项目上没有专业师资和专门教材;第二,民工进场都是因工程进度急需而来,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培训;第三,一个工程所需工种较多,靠一两个人难以讲得透彻全面。所以,不少单位流于形式,为今后的施工生产埋下事故隐患。

目前最现实的办法是:由企业和项目部选派懂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与有实际经验的操作工人组成培训小组,与分包单位联手,在农民进场前,专门举办培训班,既讲统一安全知识,又分专业讲安全防范技能。

结语:目前建筑物有向“高、大、奇”发展的趋势,安全技术要相应跟上。如脚手架越来越高,基坑越来越深,安全措施在安全规范里难以找到依据,单凭以往的经验很难应对眼前的局面。在每一道工序之前,安全部门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对安全技术方案反复磋商、反复论证,把最不利的因素考虑在前,提前采取措施。

第11篇

摘要:影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的因素较多,但突出表现出来的是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安全措施保障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产品趋向高、精、难,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施工安全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关乎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职业健康安全,关乎员工家庭幸福,关乎企业和谐稳定,是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深刻认识施工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根本,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施工安全管理者角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够,或存在挂名不在岗现象。各层次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安全工作准备不充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建立、健全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没有规章制度可遵循,各层次安全管理人不按制度管理,随心所欲胡乱罚款,造成施工人员情绪对立,给安全管理带来阻力,长此以往,造成安全管理失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人员地位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建筑施工企业给予安全员的各种待遇偏低,通常将其定位于一般业务人员,相当一部分拿的是普通工人的工资薪酬。各种待遇的偏低,影响着安全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因为职责、权限受限,当他们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苗头后,必须请示项目主要负责人才敢作出整改和处罚决定,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敢越级反映,甚至在报告项目主要负责人多次仍得不到明确答复的情况下,仍然不敢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3、安全生产措施费投入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督使用措施。用于安全生产的措施费不足,一是很多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的承包价是一次性包死,虽然名义上安全措施费做为不可竞争费用给了施工单位,但建设单位实行限价,压低分部分项工程造价,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在总价内,造成施工单位低价中标,二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用于安全生产的费用少投入或不投入。发生安全事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不能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用于安全保证措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对策

鉴于当前形势,为有效遏制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迅速扭转安全形势的不利局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若干部对策:

1、从总公司—分公司—施工项目部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到岗。

2、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预见性、针对性的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一个新上项目,除了进行必要的准备外,在施工前认真研究分析图纸,由项目总工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方案和措施时要细之再细,考虑全面。危险性较大工程、工艺复杂工程必要时应请专家指导施工方案编制,并请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简单地说,就是责任分解,定岗定责,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每一个项目管理岗位都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都要向上一级管理人员负责,只是责任的大小不一样,管理的方面不一样,同时上一级管理人员要落实好管理责任。首先就是抓制度建设,奖有章,罚有据,奖罚分明,二抓榜样的示范作用,上级按照本级的安全管理职责要求抓好职责的落实,抓好典型,示范给下级看;下级再对照上级对本级的安全职责要求抓好自身应该遵循的安全制度落实,示范给再下一级看,环环相扣,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得到落实,安全管理才会处于有序可控状态。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地位,激发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总公司到项目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总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担任安全副总,分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担任安全副经理,项目部 安全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担任项目副经理,这样才能保证各层安全管理人员有职有权,对于及时整改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等方面向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倾斜,激发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良性发展,有序可控。

5、保障安全生产措施费的足额投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只有安全生产措施费投入到位,才能保障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的开展,才能可能完善各项安全警示、标示、标语,才能设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顺利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第12篇

关键词: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生产现场;加工

1 概述

在科技这一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之下,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而且使得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行业得到新发展,与此同时,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交通方面的迅速发展,像飞机、高铁以及地铁等交通方式的迅速开通使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引起快速、便利等特点,人们对乘坐飞机的需求增大,相应而言航空事业就得到发展。近年来,航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讨外太空的秘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且航空事业的发展也渐渐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背景之下,航天产品应运而生,航天产品不仅是在航空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对其进行质量的把关,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与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特点

2.1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算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所牵扯的因素较多,在对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特点,只有将这些特点加以明确化,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作为航天产品开发流程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由于航天产品的生产涉及了诸多的因素,自身生产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所用到的工艺较为复杂,流程环节也多,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才能达成相应的要求。第二,航天产品属于高度紧密型产品,不仅在加工和装配上有着自己的规定条件,而且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较高。第三,随着现代科技的越来越发达,航天产品作为一项与科技发展水平极度挂钩的产品,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朝着信息化的管理进程前进。

2.2 航天产品加工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如今,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现场生产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而另一方面则是新产品开发基础之上项目试制订单,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对其进行质量管理也应该按照不同的质量管理模式。首先,对于试制订单而言,为了保证整个过程的稳定性,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聚集于生产制造的产品零件加工质量;其次,对于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而言,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降低出现废品的概率。总而言之,相关的质量管理步骤包括多个方面,分别为流程规划管理的进一步加强,质量评估的审查,对加工设备的进一步维修检查等方面。

3 提升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具体途径

为了实现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这一目标,在明确相关的特点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

3.1 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对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定位,审视他们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可以体现在,对生产操作者而言,要注重这些工作人员寻找问题根源的技能;对于技术工作人员而言,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统计分析的工具;对于计划人员而言,则是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和归类的能力,将隐患控制在最低程度;对这三类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流程,做好质量管理。

3.2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良好的规章制度,无论是对整个企业的外部运作还是内部运作,都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根据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已经确立的质量目标,建立更多具有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到将责任分清楚,清晰地落实到各质量负责人身上,让员工在制度的领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制定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由于好的制度确立是需要员工认真贯彻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因此,建立这一制度这是由于这一原因,对于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第一次给予点名批评,如果仍然没有继续悔改,就采取通报处罚的惩戒方式;而对于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发挥这些工作人员的先进作用,采取通报奖励的奖赏策略。

3.3 规范信息管理,开展小组活动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航天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不同的数据包格式,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数据包格式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的部门操作人员如果有不熟悉的情况,应该及时组织参与航天产品的生产人员如何填写培训,制作处数据包的样表,将其放在加工生产现场,以此来提供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数据的参考。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可以在加工生产现场成立相关的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加工生产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使得全员参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 结束语

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是牵扯到诸多因素的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为此,本文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从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在日常加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保障质量的可靠性,以确保航天产品又快又好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宋冬.航天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J].国防制造技术,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