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负成本 产业低碳化转型 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做到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必须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涉及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 产业转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那么,要改变这种发展惯性,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其中转型成本就是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因素。
产业低碳化转型的必然性
(一)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必然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面对这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种种环境及气候问题,必然要寻找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表现的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最早来源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新低碳经济》,目的是在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应用、新产业发展、新制度构建、新体系形成等更加广泛的内容,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的发展模式的形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我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重新选择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庆东瑞博士分析认为,低碳经济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碳减排,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的实现。如果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而碳排放降低了,称之为它们两者之间实现了绝对脱钩;如果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碳排放速度称之为相对脱钩;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与碳排放速度相同甚至不及碳排放速度,就称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连结关系。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使经济发展从与碳排放有连结关系发展到相对脱钩,直至绝对脱钩。
(二)产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而这些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1%,超过2/3。其中,制造业在工业产业内部能耗最大,占工业产业能耗的 78%,能源消费总量的 56%。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 高耗能、高排碳量的重化工业在我国仍处于主要地位,并且重化工业占工业产业比重较大。另外,重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大户,《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重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高达69.5%, 2007年上升到70.1%。生产总值的增加,也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据统计,过去二三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75%。从碳排放强度指标来看,高耗能行业的排放强度较高,尤其以钢铁、有色、石化、电力等工业为主的高耗能产业是碳排放最为集中的产业,这六大高耗能产业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是全部工业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两倍多,是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的1.5倍。
根据中科院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并且指出,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综合前面的分析,在发展我国工业产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任务十分艰巨。产业低碳化成为现实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实现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因为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是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核心,虽然很多的学者认为投资低碳技术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压力还是很大,面临着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因此,如何实现产业低碳化,并且不增加转型成本,是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产业低碳化转型成本分析
《斯特恩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广泛的市场失灵,而且越早采取有效行动,成本就越低。成本问题一直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产业低碳化转型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需要改变产品原有的生产方式,投资新技术、新生产工艺,采用新的低碳能源,势必会增加购买设备的固定成本和用于R&D方面的投入;低碳转型过程中,能源价格的不确定,以及提高能效措施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也不是很明确,从而使得交易不确定性升高,造成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升高,最终使交易成本的增加;对于中小企业,过高的前期投资使得融资障碍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产业低碳化转型也会带来机会和收益。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提供更强势的经济增长提供空间,低碳转型带来的低碳技术创新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低碳产业方面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也会增强区域低碳竞争实力。在直接收益方面,产业低碳化转型通过节能大大的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生产成本;低碳技术的发展以及低碳产品的创新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2007 年2 月,麦肯锡公司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的研究报告,其成本曲线显示存在“负成本”减排潜力,也就是说,存在一个负的碳价格——即使不存在任何碳价格,减排措施也可以为自己支付成本。综合前面的分析,当低碳化转型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存在一种“负成本”低碳发展模式—经济不是停止或低速发展而是可以加速发展。对于产业发展而言,也可以寻求产业的“负成本”低碳化转型。
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对策
(一)宏观角度的转型对策
1.法律法规方面。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法制层面,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推动政府、企业、居民提高能效。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 《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只是阶段性成果,还需按照产业低碳化发展总体要求,修订电力法、煤炭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建立和完善能源法律立法效果评价机制和执行机制,以加强对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规范和指导。制定法律可按不同行业,包括重工业以及家电行业等,制定节能控制指标(伍华佳,2011)。
2.金融政策方面。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具有五种基本功能: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息揭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五种功能是协同促进产业发展(郑志刚,2007)。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是指通过收集储蓄并转化为贷款而将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进行分配,提高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过程,从而实现产业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也需要完善我国金融业的服务模式,建立碳基金制度、碳交易制度、碳金融公司等金融制度和工具,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保障和支持,如发展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推行绿色金融等。
3.财政政策方面。针对低碳转型的财政政策比较重要的手段就是财政补贴,然而财政补贴与能源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运用财政补贴希望能够保持市场销售价格的基本稳定、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但是能源补贴,如石油补贴,会存在市场扭曲,应从财政补贴的环节和方向入手,合理安排补贴,促进产业真正实现“负成本”低碳转型。另外,借鉴英国和美国经验,对产业低碳化发展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可量化的目标和进度报告制度,并做出具体的成本收益预算方案(史达,2011)。
4.税收政策方面。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用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促使企业抛弃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自觉地选择节能新技术,生产节能低耗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税收政策方面可以从开征新税种、减免税、加重课税几个方面促进产业低碳化转型。但是,税收政策需与财政政策、低碳技术开发结合起来。例如,通过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可以获得短期效益,但是节能带来的收入效应,使得人们会因为节能而增加其它碳密集产品的使用。因此,通过财政补贴加大低碳技术发展,提高能效的同时,还需配套的税收政策,以便确保提高能效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长期效果。
(二)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考虑的转型对策
针对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过程需要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考虑: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提高工业生产能源效率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效果,因此,低碳转型的短期目标可以确定为提高能源效率;中期阶段为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多样性。但是新能源与碳能源相比价格过高,从成本角度考虑,不仅需要能源发电本身的技术创新,而且需要传输和存储方面的技术创新。例如,风能和太阳能,能源供给地与需求地往往存在一定的传输距离,这会增加新能源成本;长期应注重引入与低碳产品有关的开创性技术。
(三)针对企业微观层面的转型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必将对企业的生产、环保、节能减排等运营活动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应该是低碳技术的发展,企业作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主体,应促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并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嵌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过程,以及通过企业管理的低碳转型、低碳技术孵化器的投资及管理等,增强企业在产业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四)建立低碳信息扩散平台
通过有效的收集促进产业“负成本”低碳化转型的行动机制,促进形成有利于低碳转型的标准系列,将信息反馈,鼓励企业合作、分享低碳技术及成功经验等。另外,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经验,带动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使我国低碳产业走上高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低碳技术大的扩散。
参考文献:
1.评论:谁拖了产业低碳化的后腿?[EB/OL]: 省略/ny/2010/10-12/2580608.shtml
2.伍华佳.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与战略思路[J].社会科学,2011(8)
未来5到10年以内,内外形势将逼得企业不得不采取减碳行动。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像美国般“先发制人”。
在低碳与纺织的结合中,“纺织”是核心,“低碳”只是一个修饰词,是定语。因此,在如何利用低碳潮流打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立足行业应该是基础,是本源。
“低碳产业链”未形成
当今,“绿色经济”以席卷全球之势令世人侧目,不仅已成为美欧日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也以全球价值链“新王牌”之姿占领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作为发达国家设立的“游戏规则”,“绿色经济”规则甚至价值观下,“碳关税”等各项“围堵中国纺织业”的措施应运而生。对此,业界已别无选择,唯有拿“低碳减排”这个“瘦身容器”来衡量自身。
在此环境下,“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发展”、“低碳技术”等一系列新概念、新名词产生了。
“纺织服装企业对国内外特别是国际市场、政策动向跟踪不及时,再加上对行业技术并不了解,就很难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链条。”长期专注纺织业节能减排的北京众仁智杰公司总经理刘广喜认为。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业能耗大约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为1.05吨标煤/吨纤维,织造行业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在2.5~3.2吨标煤/吨之间,约占全行业能耗的58.7%。
不少企业热衷炒作概念,真正对“低碳纺织”有深入理解和作为的少。例如,企业往往只关注能耗的水平,只注意完成节能报告并通过验收,而对企业整体运营的“低碳性”缺乏规划和行动,这导致减碳在细致性和彻底性上不达标。其实,在完成节能减排项目后,还有更为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诊断。这种诊断既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也包括生产的关键环节以及相应的数据收集等。
收益VS成本减碳非负担
面对“碳标准”可以毫不掩饰地在国际贸易准入中使用的情况,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将“符合生态环保意见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种天然纤维纱线、织物的生产”列为棉纺织振兴的四大重点之一。
其实在好几年前,纺织服装界就已叫响“环保”和“低碳”的口号,许多服装设计师也喜欢在设计中加入环保元素。然而,从产业链和行业的角度来讲,真正的低碳化运作风潮和案例没有形成。直到2009年,服装业一批“有识之士”,像李宁、左岸等开始将低碳服装作为一个产业去经营运作,服装业才开始真正进入“低碳时代”。
然而,“低碳时代”的低碳运营,作为生意,首要的是考虑投入产出。“节能减排有点难,难在成本可知收益难料哪!”有服装企业感叹。许多企业对低碳可谓是“望尘莫及”。
“有75%的减排可以通过非技术措施或现有成熟技术实现,25%的减排潜力成本为零,甚至为负。”麦肯锡(McKinsey)的研究表明,在已经的200多种低碳技术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技术是“负成本”的,也就是说,采用这些技术的收益,大于投入。
节能减排可说是成本收回最快的投资。“企业老总们应该转变观念,有较好的超前意识,发展低碳事业并不是企业的负担,也不是企业的成本,而是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撑力和竞争力所在。”有专家表示。
其实,国际上早就有了评估纺织服装产品环保性能的标准,即环保纺织品标准100(Oeko-TexStandard100),它是一种具有领先地位的、独立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检验体系,通过对检验标准的不断开发,该标准已成为未来客观评估各类纺织产品人类生态学质量的一种综合全面的手段。由于Oeko-Tex标准覆盖了全球所有对纺织品的生态要求,因此Target、Walmart等国际大型采购商都已把Oeko-Tex环保纺织品标准列入其采购标准当中。
“低碳策略”的选择
在低碳之路上,有人为企业指出了三条路,一个是节能减排,一个是采用新能源,一个是采用碳捕获技术。对普通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碳捕获技术比较复杂,投入也比较高,采用成本比较高。在新能源使用方面,由于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时间以及其他技术支持,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企业而言,唯有节能减排。
“我们在碳排放的评估、监测体系的建设,包括信息及时有效的披露以及怎么跟市场规则进行较好联系等方面的能力偏弱。”业内人士指出,有条件的企业,应实施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建立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并将所需能源分为基本用能和辅助用能,分别落实责任,制冷、制热、制汽、废水利用、污水处理等要派专人负责。“在纺织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以及产业集群等,要积极推行热点联产,实行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制度。”
关键词:低碳 产业链 经济 模型
判断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密度要从总体上进行考核,同时低碳经济的实现也要求从整体层面进行测度。对于我国而言,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经济的过度发展,这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取决于产业链的协同作用。
一、低碳产业链的内涵
传统经济模型下的产业链以低成本追求以及功能适应为主要联系,而在低碳经济时代,通过多种手段降低碳排放密度以及打造全程低碳产业链成为产业链各环节的责任。我们所说的低碳产业链就是在产业链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都使用低碳运行方式,包括研发、制造、包装、运输以及服务等环节都要使用低碳标准进行衡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绿色竞争力的形成。
低碳产业链的考量一般以产业链整体为对象,可以是横向的考量,例如这一行业较之其它类似行业的碳排放密度的高低;也可以是纵向的考量,例如本产业链的过去到现在碳排放程度的改变。
二、低碳产业链视角的低碳经济推进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三条:发展具有可再生特点的清洁能源或者是提升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或者新兴产业等低碳特征的产业;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将其运用于产业链全过程。而实际上要切实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综合应用三种途径。
1.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推进模型
上述三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中推进低碳产业链是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途径。这一途径不仅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在当今绿色经济条件下谋求国际竞争力的诉求,同时也说明了国家转变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基于对低碳经济下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路径的内在机理探究,提出了推进模型(见图1)。
从图1的推进模型不难看出,要有效地推进低碳产业链需要低碳半成品供应、低碳原材料供给以及低碳制造过程的联合推进。而低碳经济推进模型所涉及到的要素则需要低碳半成品以及低碳原材料等供给,如果没有以上要素,低碳经济就无从谈起。从低碳经济设计的过程来看,低碳产业链的完成需要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以低碳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以低碳化的程度作为供应商选择的重要因素。
由低碳产业链得到的最终产物即为绿色竞争力的表现。但是这一竞争力并不等于市场竞争力,为此要实现这一转化还需要市场形成低碳消费理念。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使得低碳消费成为时尚,从而消费者愿意为低碳产品付出。有了消费者的支持,低碳产业链也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这里认为其形成还有赖于政府关于低碳产业的规章制度,甚至企业对绿色竞争力的追求,从而构成产业链所要的外驱力与内驱力。也就是说低碳产业链形成的充分条件为消费拉动、政策支持以及对绿色竞争力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实现低碳经济的“三驾马车”才能更好地为之服务。
2.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推进路径
通过低碳产业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客观规律的指引下进行,我国推进低碳经济主要有三种途径:
第一,依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采用新材料、技新术以及新工艺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中,通过采用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发展,加速了推进步伐。
第二,依靠园区的规划引导来吸引低碳产业的聚集而形成低碳产业链。这种模式以构建低碳工业园区为目标,通过产业链的聚集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在企业采购中融入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绿色招商等,从而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及产生。
第三,部分企业带头以及协作伙伴参与形成低碳产业链,进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带头企业一般具有自身技术优势以及品牌效应,为了延续以上优势需要打造绿色竞争力,此时要求其他企业加入构成低碳产业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绿色竞争力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低碳产业链必将会被更多的产业、国家、地区所利用与推广。可以说在当今国际环境下,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各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低碳产业链构建以及能源结构优化来加速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对我国企业形成绿色国际竞争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产业;有形的手一政府政策;无形的手―市场
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低碳、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中国在2020年前减排45%。2010年以来。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目前低碳的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低碳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节能减排的能力。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低碳产业是指“运用低碳技术生产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包括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等三个领域的新技术。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材料等多行业,是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低碳经济要求产业低碳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意味着对高碳产业的改造升级。
一、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与投入,我国的低碳发展有了一定的发展:首先,低碳产业发展的规模已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达到1.75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总量达1215.3万千瓦,居世界第五;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其次,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迅速。最后,我国传统低碳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低碳产业如农业、林业、信息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进程中得到了保持与创新。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有利于保护资源与环境。同时,低碳技术的突破和不断创新也为低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节能减排的难度加大;技术创新仍显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碳交易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两手”一政策和市场对低碳产业发展的推动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低碳型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两手的合作与利用。正是由于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才导致了低碳型产业的诞生。“另外,二氧化碳排放管制政策又产生了对低碳技术及水商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经过一定的阶段。市场需求将取代排放管制成为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新的动力。”看得见的手一政府的政策和看不见的手一市场的调节共同作用于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的低碳发展不断向前。
(一)政策的推动作用一看得见的手
1.加强政府管制。实施强有力的管制措施如总量控制与排放易以及征收碳税等加大化石燃料集约型产业的竞争成本。欧盟最先实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管制与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对欧盟区域内12000家能源节约型设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管制。为了应对政府的管制措施企业不得不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与研究,这有利于企业的低碳创新与发展。
2.加大政府扶持。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从经济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支持。“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明确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做好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序进行,如立法上确立碳排放者付费,法律法规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有所倾向。规范低碳经济的基本制度,强化监督,采取措施调定投资者、消费者及各主体的积极性,以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3.加大投入,实行经济刺激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盼强力推进是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实行财政上的倾斜,加大对低碳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的投入,对可再生资源的财政投入,创造出低碳产业。
4.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碳交易市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地方特点发展旅游等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低碳发展。发展低碳农业。实行减量化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抓好工业的节能生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二)市场的拉动作用一看不见的手
1.在碳管制政策的要求下。市场产生了对低碳技术及其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当企业看到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在利润的驱使下,会投入该行业该商品的生产中去。由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作用。含低碳技术的商品的生产会越来越多,这有利于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低碳产业发展的作用。
2.碳交易市场与碳管制政策对碳排放的限制作用,形成了碳交易的价格机制。通过碳交易的价格机制作用。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得不进行技术革新。大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采用清洁煤技术,二氧化碳回收与储藏技术,这样通过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了产业的低碳发展。
在提倡低碳发展的今天。低碳型产业的发展尤其重要。它具有节能减排的特征。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处于战略性地位。必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利用好政府的政策,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使低碳型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建设好我们的低碳社会。
参考文献:
[1]朱晓燕.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34).
关键词:产业低碳化;脱钩弹性因素影响力;LYQ框架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9-0041-04
一、产业低碳化研究综述
产业低碳化发展是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产业低碳化研究是低碳经济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而言,从经济视角对产业低碳化的研究缺乏整体的共性认识,但从研究层次和研究手段上可分为两类,下面将进行总结。
(一)对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整体测评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借鉴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测评体系,将碳排放强度、边际碳排放强度、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等衡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均引入了这一领域。这其中脱钩概念最具代表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立的描述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概念很快被使用到了描述切断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链接关系[1]。Herry Consult GmbH(2003)首先把脱钩运用到产业,分析奥地利的经济增长与运输业的需求关系[2];Tapio(2005)对1970-2001年欧洲的交通业经济增长与运输量、温室气体之间的弹性脱钩情况和芬兰的交通业弹性脱钩情况进行了研究[3];中国台湾学者李坚明等(2005)对台湾地区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进行了研究[4];李忠民和庆东瑞(2010)分别采用绝对脱钩和弹性脱钩对山西省工业进行了低碳发展状况测评[5]。目前,脱钩弹性已成为产业低碳化测评的主要方法。
(二)对产业如何低碳化发展的原因进行解析
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定性的层面。庄贵阳(2007)分析了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节能和环保问题凸显[6];刘世锦(2006)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面临的重大压力,应当自主创新,节约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7];迟远英(2008)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8];冯国亮(2008)分析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测前景,落实建筑业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9];在定量研究上,魏一鸣等人(2008)其利用LMDI方法围绕中国碳排放的变化以及演变规律,针对中国电力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10];万宇艳等人(2009)用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监测二氧化碳总量,表明高碳排放原因,为改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持[11];李国璋等人(2009)用投入产出关联测度分析浙江省的产业结构[12];吴巧生等人(2006)运用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得出,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13]。这些研究从具体问题入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普遍没有把低碳产业分析与低碳产业测度结合,研究既缺乏低碳概念基础,又有很大的行业局限性。
笔者将低碳产业测评和产业如何低碳化两个方面联系在了一起,提出了构造产业低碳化因果链思路和弹性脱钩分析框架(简称LYQ分析框架),这是对产业低碳化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14]。
二、模型构建
(一)LYQ分析框架简介
LYQ分析框架针对目标函数,从变量逻辑因果关系出发进行成因分解(因果链构造)和指标测评,其特点在于可以准确地发现造成产业碳排放脱钩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因果链构造可以选择一个中间变量,也可以选择多个中间变量,但变量之间应具有明确的逻辑相关关系,通过两个连续变量之间弹性脱钩值的相乘可以得到最终经济驱动力与环境驱动力之间的脱钩关系,而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弹性脱钩值大小可以说明其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比如构造运输产业排放因果链为“产业碳排放―产业规模(运输量)―技术改善(产业能耗)―经济发展(GDP增长)”,从而达到发现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成因的目的。
LYQ一般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弹性脱钩分析框架模型如下:
Tx0,xn=■Ti(1)
Ti=(%?驻xi-1/xi-1)/(%?驻x/xi)(2)
其中Ti表示因果链上第i项和第i-1项的脱钩弹性。Tx0,xn表示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弹性。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得到了一般产业的基本分析模型,即
tCO2,GDP=(%?驻CO2/CO2)/(%?驻GDP/GDP)
=产业减排脱钩弹性×产业节能脱钩弹性×价值重估脱钩弹性×产业发展脱钩弹性(3)
(二)影响力评价
因子相乘关系的影响力评价可采用对数形式,通过以乘积为底数对因子求对数的方法,可以评价因子对乘积结果的影响力。在基于LYQ框架分析时,由于脱钩弹性值的值域并不仅限于大于1,当该值小于1时,对数值与影响力的关系与前者相反。基于此,笔者构建如下影响力评价函数:
WTi=-logTiTx0,xn,当Tx0,xn>1时logTiTx0,xn,当Tx0,xn
同时,■WTi=1确保了对影响力评价的标准化和可比较性。笔者不考虑强弱负脱钩、衰退连接和强脱钩等特殊状态。
三、基于山西省建筑业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笔者基于产业碳排放―产业能耗―产业规模―产业GDP―区域GDP的思路,对山西省建筑业的变量(即,碳排放、产业能耗、产业规模、产业GDP和区域GDP)分别选取如下指标予以衡量,即二氧化碳排放吨位数、标准煤、在建建筑总面积,基于199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建筑业GDP和山西省GDP。通过统计归纳和整理得到表1和图1。
基于LYQ框架和表1数据,计算因果链上的弹性脱钩值,即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到表2数据:
(二)数据分析
基于表2的数据和影响力评价方程式(4),计算产业链上弹性因子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弹性的影响力,可以得到数据表(其中2004年、2005年产业弹性为强脱钩,无有效数值),分别见表3、图2。
通过分析,结果表明:
山西省建筑业的减排弹性对整体脱钩的影响在1998-2007年变化趋势明显;在2002年以前对产业脱钩一直表现为负向贡献,但影响较小,6年平均负向贡献只有-0.25;2003年虽影响不大但影响由负向转向正向,而2006年则对产业整体脱钩做出了主要贡献,达到了3.05。
山西省建筑业的节能弹性对整体脱钩的影响在1998-2007年变化很不稳定,贡献忽正忽负(6年有效数据中,3年为正,3年为负),时而是产业弹性脱钩的主导因素,时而又变为产业脱钩的主要阻力因素,体现了节能弹性受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也体现了节能技术发展的非连续性。
山西省建筑业的价值重估弹性对整体脱钩的影响在1998-2007年整体稳定,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影响,反映出建筑业由于土地价值反复重估对产业GDP的正向影响。
山西省建筑业的产业发展弹性对整体脱钩的影响在1998-2007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999年和2000年为正向影响,其中2000年更达到7.75,成为产业脱钩的主导因素;2001-2003年转为负向影响,并且影响力接近于-1或在-1以上;2007年这一因素影响转为微小正向影响。
从各年均值而言,产业减排脱钩弹性、价值重估脱钩弹性和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均呈正值,分别是0.33、0.54和0.72,其中产业发展脱钩弹性最大,最具影响力;产业节能脱钩弹性呈负值,为-0.59,长期表现为负向影响力。
从每年的主导影响力来看,1998年的主导影响力是价值重估弹性,1999年和2000年是产业发展弹性,2001-2003年是产业节能弹性,2006年是产业减排弹性,2007年无主导影响力。
(三)政策建议
产业发展弹性由正向影响向负向影响的转变反映了建筑业在山西省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步增强,山西省建筑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日益重要,需要政策上的进一步重视。尽管价值重估弹性对产业整体脱钩的影响一直正向,但其并不构成主导因素,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始终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应特别加强,特别是产业节能弹性更为关键,多数情况下是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决定力量,而且技术创新具有非连续性,特别需要政策的持续不断的大力扶植和推广。
四、本文创新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笔者在产业弹性低碳化分析框架(LYQ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对数方法对弹性因子对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的影响力进行了测评方法的设计,并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进一步完善了LYQ框架对产业低碳化的研究方法。但同时应当看到,对于运用LYQ分析框架实现产业减排目标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尚未涉及,而这一问题恰恰是产业低碳化研究的关键。这有待于后来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OECD.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 2002[R/OL].olis.省略/olis/2002doc.nsf/LinkTo/sg-sd(2002)1-final. 2008-09-26.
[2]Herry Consult GmbH、Max Herry and Norbert Sedlacek. Decoupl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port Demand Case Study Austria[R/OL].OECD.[2003-10-20].省略.
[3]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 [J]. 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2).
[4]庄敏芳.台湾工业与运输部门脱钩指标建构与评估[D].中国:台北大学,2006.
[5]李忠民,庆东瑞.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福建论坛,2010,(3).
[6]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7]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8]迟远英.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的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
[9]冯国亮.低碳经济与住宅产业[J].产业论坛,2008,(9).
[10]魏一鸣,刘兰翠,范英,吴刚,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万宇艳.基于MFA分析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J].低碳经济,2008,(9).
[12]李国璋,林聪.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测度及应用研究[J].经济探索,2009,(11).
[13]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J].财经研究,2006,(6).
[14]李忠民,姚宇,庆东瑞.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A Study on the Influent Factors of Decoupling of Industrial Low-carbonization
Li Zhongmin, Han Cuicui, Yao Y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nxi710062,China)
0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迅速腾飞,1979-200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且经济地位正在进一步提升。
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经研究)但是,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出口驱动型的中国经济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49100亿。
中国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2009年,中国的GDP占到世界GDP的8%左右,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的消耗占世界能源总产量的18%。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导致了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一些重要的能源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能源约束日益凸显,经济发展的成本昂贵。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越来越感受到了能源短缺的压力,原油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耗国,早已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煤炭涨价,电力短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持续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经济的发展要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要走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1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低碳经济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3年英国政府在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此后,这一概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濒临枯竭的新型的绿色的经济发展形式。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归根结底,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率、高能效、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形式,它将促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充分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它能够造就一个既富有创造性又繁荣昌盛的社会。
2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是依靠投资与出口来拉动的。近年来我国投资率已从2000年的35.3%增加到2009年的58.1%,明显偏高。以高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导致工业产能过度扩张和过剩,从而过度依赖出口,使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在向低碳发展转型中,存在一些结构方面的障碍。
2.1产业层次低我国制造业虽然已形成规模优势,按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7个大类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第三。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2.2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及建筑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消费品加工主导型结构开始逐步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2008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8.9%和71.1%。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倾向,尤其是水泥、钢材、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工业碳排放增长迅速,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成为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0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68.7%,我国的能源结构基本以煤炭为主,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可以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源结构问题。
3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有利于顺应世界技术变革的潮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以低碳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1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达到节能与提高能效的目的,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因此,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新型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基础,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攻克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在各个行业的主动研发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校和企业来培养我国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并建立起合理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政府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发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使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并消耗较小的能源。通过自主研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要按有进有退的原则,主动退出一些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并按照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能减排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成长结构。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3.3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积极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发电、取暖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温室气体排放低,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另外也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缩短我国汽车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产业属于低碳经济范畴也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
3.4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碳税和碳交易机制是实施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手段。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碳税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征收碳税,可以促使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同时,应当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尽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的路径和交易中心,来适时的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碳交易机制有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控制,有利于节能减排新技术得创新与推广,从而加速企业向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4结论与展望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围绕以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来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国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上和国外起步差不多,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建立碳交易机制与征收碳税,等措施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241(4):154-160.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8(3):79-87.
[3]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4-19.
[4]IPCC.ClimateChange2007:ThePhysicalScienceBasis[M].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ambridgeUniversity,2007.
[5]Stern,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6]McKinseyGlobalInstitute.Thecarbonproductivitychallenge:curbingclimatechangeandsustainingeconomicgrowth[R].McKinseyClimateChangeSpecialInitiative,June2008.
[7]Ehrlich,P.R.andHoldren,J.P.HumanPopulationandtheGlobalEnvironment[J].AmericanScientist,May-June1974:282-292.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碳排放量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的排放甲烷、氮氧化物和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森林砍伐和草地退化沙漠化使得全球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粗暴式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带来了一些列生存和发展问题。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不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上升、海洋风暴次数增加,既是对目前不良发展方式的印证。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的趋势下,碳排放空间已然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说是稀缺资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储量可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已探明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占比分别是:煤炭94%,石油5.4%,天然气0.6%。而煤的碳密集程度比较高,同等质量的化石燃料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石油的1.32 倍天然气的1.78倍。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率水平较低,为了经济增长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加之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更高。同时,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也在限制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碳生产能力(即每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所生产的GDP)仅是发达国家的1/5至1/4左右。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中国政府响应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二、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
(一)关于产业能效和产业转型的研究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活动产出、能源结构以及能源效率密切相关。其中能源结构影响着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是指燃烧或使用每种单位能源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一般认为碳排放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分别为:第一产业产值由28.2%下降为11.3%;第三产业产值由23.9%上升为40.1%;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41.3%到48.7%之间浮动,变动并不大。可见,中国经济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而重工业的比重仍较高且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比重状态。丁永波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首先要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实证研究方面,对于产业能效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发展。主要利用结构性因素分解法和指数因素分解法,对产业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或者能源使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率大小。将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等。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到针对某个省或者某个市和地区的低碳化发展路径措施。
(二)关于低碳化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产业低碳化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使用结构的调整,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有不少学者在促进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周五七(2011年)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一文中,阐述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文章从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论述了现有的典型国家的低碳技术促进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结尾总结中提出,虽然对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剖析,但并没有具体量化到各个驱动机制对低碳化技术创新的贡献率,认为这将是今后这一方面研究的方向。
低碳化技术创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机制。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却很难获得核心技术,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减排机制。二是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低碳技术,建立起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对我国而言,减排的关键就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减少煤炭使用中的碳排放量。王可达(2011)认为我国低碳化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投资研发的总量少且研发强度低,技术创新的主题缺位;企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性和低碳技术研发的风险性,决定了企业没有长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而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动力不足;我国的低碳技术研发起步晚、缺乏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相应的导致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薄弱;具体技术创新领域存在障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缺乏核心技术。因此他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三)关于低碳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其中征收碳排放税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重要举措。肖泽群等人利用现有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征收碳排放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增加比例税(在原有的比例税基础上增加碳排放比例税)因素,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平均储蓄倾向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水平创新、垂直创新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而且,如果政府执行平衡预算,新增碳排放税全额用于低碳技术的创新投入和设备投入,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与比例税、政府生产中间产品投入资本所占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此得到开征碳排放税可以确保经济增长,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西方国家在通过环境法律和公共政策体系和部门管理有效结合共同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企业是处于微观经济领域的无数个个体。由于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影响并不能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有效的抵御。这就需要政府从法律构建方面对企业发展的环境负外部效应进行规制。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正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的完善。许多学者从这一方面对低碳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张露、冉景亮的论文《产业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制与政策体系建构》,在总结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并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法律体系构建和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了若干意见。他们认为,深入持续的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需要形成 “以法律监督为主,政策管理为辅”的良好格局。
三、结语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的相关理论
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前提应是可持续发展,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在尽量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同时达到既可发展经济又可保护环境的目的。低碳经济的最基本表现就是低耗能、低排放和低污染。它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若要具体到产业上,则要求是降低碳排放,减少碳含量。山东省内产业中的生产环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降低该领域每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CO2的排放,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山东省目前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其中一些高碳产业却仍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且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山东省的能源结构一直以来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因此更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本身是一个比较中观的概念,既可在宏观层面关系到经济的增长模式与方法;又可在微观层面关系到具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就业的情况。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使经济体由粗放向集约转型,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加强服务业的发展比重,降低碳排放,这均给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总之,低碳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施低碳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低碳化的动力,它们两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的现状
1.现状。山东省近几年一直重视建设生态环境,积极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建设生态产业。将发展低碳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任务,将产业转型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各市的单位能耗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各项比例日趋协调。服务业及新兴产业等低碳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40%,完成了预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新材料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29.1%。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等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山东省能源消费格局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8.1%,达到了591万KW;余能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1%,达到154万KW;外电入鲁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9%,达到488亿KW。再者低碳化进度加快。全省万元能耗超额完成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1%,SO2排放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4.3%。淘汰落后产能生铁、焦炭、粗钢分别为150万吨、60万吨、4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5.7万KW。四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得以控制。森林覆被率恢复到23.5%,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IP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8%、10.9%和4.4%,湿地面积增加到178.5万HM2,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按照既定目标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第一产业发展现状。第一产业可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其发展所必须的原材料、能源、食物等,因此是国民经济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产业,它的发展状况会直接促进或制约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山东省的第一产业,近年来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特点,结构与布局越来越合理。以2012年山东省农业发展为例:2012年山东省农业内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3960.6、107.0、2285.9、1267.1、325.1。与过去的几年比较(图1,2003-2012年山东省农业内部产值构成),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的产业结构正逐渐改变,渔业、牧业等其他类资源的优势已经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正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根据数据农业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过大,达到49.85%,山东省第一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各个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会直接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2012年,山东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5735.73亿元,占总产值的51.46%,比全国的比例偏高,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其他相当的省份中处中游水平。从轻工业的产值与重工业的产值比看,2012年的比重为8:17,与沿海其它发展水平差不多的省份相比处于中间位置。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由农业向工业的调整到以工业为主再到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且其中轻工业的产值与重工业的产值比的变化体现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程度。根据这个理论,山东省的工业化程度仍未达到成熟阶段。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第三产业越来越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三产业的繁荣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都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2007-2012年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为:33.44%,33.48%,34.71%,36.61%,38.29%,39.98%。此数据显示,山东省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较快,呈递增态势。在其内部结构中,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层次仍然偏低,发展空间较大。生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第三产业中占的比值也连续增加,但对其投资的规模仍有待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虚拟经济如房地产业、金融业、收藏业等虽然也有增加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2.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高度化也可以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其具体表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产业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它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根据《2013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资料,2012年由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第二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山东省工业增加值的58.8%,而其它知识密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如IT、金融等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由此可看出山东省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未得到改变。低碳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低碳技术涉及到三次产业内部的冶金、电力、石化、化工、建筑、交通等高能耗部门,具体内容包括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CO2的捕获与埋存、油气及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低碳技术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即其综合能效可以达到45%,而我们只有35%。但整体仍较为落后,且发展不平衡。要在低碳的视角下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只能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近几年来,山东省的创新能力指数一直徘徊于7-9位,处于第二梯队。总体成绩中等偏上,但相对于处第一梯队的京、沪、粤、苏来说,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循环经济于发展的技术还相对落后。详细来看,某些重要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生产,如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缺乏对省内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关键技术的一些信息的了解渠道。在具体实施节能减排时难度较大。一方面,低碳化整体水平较低,控制、治理污染的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废物资源化的程度较低。原因一是作为企业来说,大多数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主要能源以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为主,很少主动研究、采用低碳能源;二是作为政府来说,有时不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片面看重GDP的增长,而忽视了资源、环境的问题,对企业的监管不健全。成本回收存在困难。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主体一般有政府金融机构或私人企业。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主体一般是政府,并且其中对于环境的投入相对来说较少。其次,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现代生产体系的形成,原材料的开采、加工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得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的成本比购买新的原材料的成本更高;再者,山东省排污企业承担的排污费与修复实际造成的污染损害所需的费用相差甚远,导致成本回收存在困难。制度方面的障碍。法律法规体系中缺少形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容。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配套的法规仍然不完善,一些法规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相互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等,因此很难从制度上约束不利于环境优化、产业优化的经济行为。配套措施不完善,执法缺乏力度。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生效后有关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的制定与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导致已有的法律法规出现指导性不够,缺乏法律效力,监管和执法力度弱等问题。从而出现某些企业环保思想松懈,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环境的保护。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中的环境“外部性”属于“市场失灵”的问题,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环境经济刺激制度改善。但是山东省尚未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合理费用的机制,从而影响了产业生态化的发展。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低碳转型的对策
低碳经济视角下促进三次产业的转型。促进第一产业的低碳化转型。现代农业以化学物质的使用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为特征,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也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尖锐问题。若要在保证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时候兼顾生态平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选择产业时注重环保与经济。根据我省第一产业发展的现状,兼顾产业化与综合发展。山东省应在低碳化发展的目标的指导下探索循环农业,具体措施:推广沼气综合利用;限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开发生态特色产业基地等。二是以种植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等低碳产业。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的转变,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可积极发挥海岸带的区位优势,努力发展渔业,加大林业建设。三是第一产业低碳化还须以市场导向为依据。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市场中的价格信号为参考,进而发展促进主导产业链及其下的各个分链。促进第二产业的低碳化转型。第二产业的低碳化是建立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包括:积极推进工业节能,发展绿色制造技术,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业节能主要是指结构、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的节能。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工业结构向节能降碳的目标发展。积极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减少碳排放,加强低碳管理。以技术节能为主,研究开发节能材料,改造、淘汰落后的产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目标。绿色制造是既需要考虑对于环境的影响又需要考虑资源效益的一种低碳化生产方式。绿色制造的主要目的是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直到报废,能够做到将对环境的影响调整到最小,对资源的利用率调整到最高,进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能够优化升级。循环经济也是第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经济要达到可循环,一方面,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使得能源在各环节能够得到多级利用,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的废料要进行再利用。使其可作为下一生产环节或其他部门的原材料,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最后是尽量使用相等的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工业的低碳化即实现发展的节能、绿色和环保。为实现工业的低碳化发展,需优化山东省传统工业的产业结构。而建立低碳工业园区,可以说是主要途径:一是给予相关低碳工业园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低碳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维护。三是在低碳工业园区内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四是建立相应平台,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就是第三产业产值在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低碳经济重要组成的第三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但比重仍较低,需要大力发展:一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设专业、大型的市场、流通企业;二是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繁荣发展餐饮业;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打造绿色生态游、文化游、观光游。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具有可用范围广、无污染、能量巨大且持续时间长久等特点。一般用作提供电能或热能,环保无污染。因此,太阳能是一种发展前途远大,实现便利的可以替代化石能耗的资源,开发利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开发利用风能。风能也属于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山东省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具备稳定性强、资源丰富、生产清洁、使用安全等特点。因此,应加大对风电产业的投资,以便满足将来大规模使用风电的需求。开发利用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第一、二产业及一般家庭产生的可生物分解的产物都可作为原材料。有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完善低碳政策。山东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完善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开征环境税。以降低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征收环境税,由原来的“谁污染,谁治理”转为“谁污染,谁纳税”,迫使企业将本该内在化的生态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之内,使其产品成本能真实反映资源环境代价,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迫使企业加大低碳投入。环境税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环境保护专款专用。再如,拓展低碳产业的融资方式,加强配套金融服务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低碳型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模式也比较新颖,因此,除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其他多种类型的融资方式,政府也可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引进资金投入到低碳产业中去。树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共同促进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目前我省人们对于低碳的理念认识还不太到位,因此,可从教育入手,普及有关低碳的知识。一是树立决策层的低碳理念。只有决策者真正具有低碳理念,才能把低碳贯彻到各项政策中去。从传统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重视可持续发展;二是树立企业的低碳理念。经济增长实现的基本单位就是企业,要在低碳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那么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必须具备低碳理念;三是树立公众的低碳理念。公众作为社会的成员,要自觉地树立环保、节约的意识,减少消费型污染,形成低碳的消费、生活模式。
作者:李艳春单位:滨州学院
关键词:连锁零售产业;低碳运营模式;产业环境;能源消耗;低碳经济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01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变暖日益严重,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造成的。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产生了温室效应。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就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开始倡导低碳运营。我国在低碳运营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企业在低碳运营上的扶持,甚至制定了减排的指标,这些都有着很长远的战略目的,低碳运营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缓解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同时能够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找到新的利益点。目前,由于我国处于发展阶段,产业对于能源的消耗非常巨大,这给我国的环境以及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因素。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低碳运营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对连锁零售产业的低碳运营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对于低碳运营的研究还不太具体,对于连锁零售产业的低碳运营还不够深入,大部分人目前对于连锁零售产业的运营不太了解,并不觉得它是污染排放以及能源消耗的大户。事实上连锁零售产业绝对是一块巨大的消耗点和排放点,原因在于它拥有的数量非常大,而且包含的方面非常广,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它的消耗和污染都是巨大的。同时,对连锁零售产业的低碳运营模式构建研究对于全国的低碳运营发展是有巨大帮助的。首先,连锁零售产业对于地区的影响很大,因为它的特性,它在各个地区发展,会带动不同地区的低碳运营的发展,影响范围广泛;其次,零售产业对上要与生产商、供货商接触,对下要与消费者接触,它的导向作用非常强,能够影响生产商和供货商的选择,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因此,对连锁零售产业的低碳运营模式构建研究有巨大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目前,低碳运营已经成为主流,对于低碳运营模式的研究成为热门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的运营现状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低碳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从而探索企业低碳运营模式的构建方法。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 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3 连锁零售产业低碳运营模式现状及问题
零售企业一般全年无休,在进行营业的时候需要有正常的灯光亮度以及舒适的温度,同时要保证店内的冷冻设施的正常运行,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总体来看,零售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建设低碳社会过程当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连锁零售产业在运营中主要包括货物的上架、销售以及配送,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耗能和污染项目是物流和电力,以下就按这两项加以研究:
3.1 连锁零售产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3.1.1 配送模式选择不当。我国目前的连锁零售产业对于物流配送的选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自营物流,自己拥有自己的物流系统,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物流配送,看上去节约了物流的成本,但是同时它降低了物流系统的使用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自营物流系统的维护需要很大的资源,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第二种是选择一个专业的物流系统配送货物,这种方式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利用率,但是同时不像自营物流一样方便企业的物流配送。
3.1.2 配送管理系统不完善。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较低,许多连锁企业信息技术落后,总店与分店之间、分店与分店之间以及连锁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缺乏必要的实时性沟通商品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商品调剂,信息、进货信息等无法及时处理与沟通,配送中心没有相应的配送管理系统,在运输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跟踪系统。在这种落后的信息化技术下,缺货断货以及货物积压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非常不利。
3.1.3 运输网络不完善。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运输网络不完善,运输线路的布局与规划不够,导致中间环节浪费严重。
3.2 连锁零售产业电力消耗现状分析
3.2.1 照明系统设备选择不当。现在的连锁零售产业中,为了吸引顾客大都选择美观、绚丽的灯饰,以提升美观度,吸引消费者,但是往往这样的照明系统消耗的电能过多,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当前的零售产业中,往往选择过多的灯饰去装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反而增加了成本,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另外,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往往选择外部墙上的灯吸引消费者,灯的面积很大,而且一直亮着,这些都造成了巨大的消耗,而且也增加了污染。
3.2.2 空调系统管理不当。空调系统往往是消耗很大的一个板块,主要包括通风系统和冷热风的系统。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一年四季空调系统都是开放的,尤其是在夏季,为了有一个凉爽的购物环境,一般都会把空调的温度开的过低,这样耗能非常严重,成本很高。
3.2.3 冷冻系统消耗大。制冷系统一般是冷库的系统,但是经常出现冷柜等盖子没有盖好或者没有及时盖上的情况,而且冷库系统的性能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同的冷库系统有不同的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能耗。
4 连锁零售产业低碳运营模式构建
4.1 物流系统低碳运营模式构建
4.1.1 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配送模式。不同类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应选择不同的配送模式,最主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不必要的时候就不需要自营物流中心进行配送,这样会产生更高的成本,同时也会浪费社会资源,应该选择外部的物流中心进行配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降低成本。
4.1.2 加强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物流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更加快捷、便利、准确,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为实现低碳配送提供了条件,同时加强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合理地存储运输货物,避免缺货和积压,造成不必要的高成本。
4.1.3 配送中的运输要低碳化。连锁零售企业应该加强配送过程中多种运输工具的衔接运用,优化运输路线,尽量选择高效节能的运输方式,同时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和空转率,应该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节能减排。
4.2 电力系统低碳运营模式构建
4.2.1 合理选择灯具。使用节能灯,可以降低能耗,有效控制灯的开关,降低资源浪费,同时尽量选择适当数量的灯,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浪费,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为主。
4.2.2 有效管理空调系统。选择合适数量和容量的设备,设置合适的温度,同时要与自然的冷源和热源结合使用,将通风系统与自然风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充分节约资源,同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空调系统的使用应该高智能化、高自动化,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2.3 冷冻系统节能。在选择冷冻系统时应该选择节能的产品,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的节能问题,使用带盖子的产品,记得使用后关紧盖子,减少能耗的发生,同时对于其容量以及性能都要有参考,避免资源的浪费。
5 结语
连锁零售产业在能源消耗和污染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都需要密切关注。希望连锁零售产业能够走上低碳运营的道路,这样可以为我国在“低碳”的道路上跨出巨大的一步;希望连锁零售产业能够开创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为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12).
[2] 王宇楠.浅析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0).
[3] 李兴国,顾峰.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关键词:生态,低碳,产业集聚区,产业转型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thering area, emphasize environmental ecolog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grasp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low carbon type gathering area, emphasize industry circulating sex,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ntensi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proposed low carbon ecological concept, make not only the gathering area to realize a more forward-looking development, more other similar industrial zon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low carbon,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the industry transition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规划背景
2009年3月5日下花园集聚区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自从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其面临着经济发展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契机。此产业区正是作为经济转型的平台应运而生。
二、基本概况
1、区域位置
下花园位于张家口东南部,总面积315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经济功能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晋冀蒙经济圈的交汇处,这一区域是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将快速崛起的又一经济活跃带。
2、建设现状
下花园全力打造山水相映的宜居城市、产业转型的低碳城市、风情体验的休闲城市和文化深厚的旅游城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城市承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3、产业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下花园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能装备、食品制造等诸多产业类型。
(1)机械装备制造
机械制造业在钻机研发制造领域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其旋挖钻机、桩机、螺旋钻机、牙轮钻机、潜孔钻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及公路、矿山开采等领域。
(2)建筑材料
建筑新材料生产业主要以废钢渣和硅石为主要原料生产岩棉、粒状棉,为亚洲同类产品的龙头,应用于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的墙体建设。
(3)新能源装备
新能源装备方面主要生产旋臂式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配套风叶片及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材料等。
三、低碳产业思路
从低碳经济入手,培育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低碳产业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园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按循环经济理论框架设计其低碳产业系统:
1、动脉产业
第一,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断加强再生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材料等产业,注重技术创新,壮大产业规模,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以新型建材为突破口,着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主导、以建材、金属为特色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依托现有核心企业,积极引进工程机械、煤矿机械、环保装备及零配件生产项目,培育工程装备、矿山装备、环保装备产业集群。
2、静脉产业
建立废物资源化加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园区强壮的静脉产业链。第一,建设雨水收集体系、中水回用系统;第二,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碳汇秸杆沼气化工程、太阳能利用等;第三,可再生废旧物质回收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最终生产有机肥料等。
四、总体规划
1、规划布局
根据建设现状及规划要求,规划结构为“一心二点三轴八区”。
“一心”是指以现有矿区中心为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集聚区行政、文教、娱乐、服务、商贸综合中心。
“两点”规划形成东南部苏家房综合服务中心和南部棘针屯服务中心,为片区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三轴”即以下涿公路、高速引线和西环路沿线作为集聚区主要发展轴线,形成两横一纵的空间轴线系统。
“八区”指依据现状发展基础,考虑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前景,规划形成八片功能区。
2、功能分区
根据集聚区规划范围内用地现状情况,统筹考虑集聚区远景的发展,将规划区按功能组织划分为以下区域:
(1)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利用北部现有用地建设物流综合区。其承担的职能是成为下花园区的物流核心区。
(2)综合服务核心区:充分利用煤矿生活区现有设施,建设综合服务核心,来满足远期发展的需要。
(3)生态涵养及住宅区:利用洋河及鸡鸣山优美的风光建设居住区,形成东部生活配套区。
(4)农副产品加工区: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建设农副产品综合区,包含农副产品加工、展示及贸易等功能。
(5)传统产业升级区:利用此区域原有产业基础,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区,为实现低碳生态型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缓冲余地。
(6)低碳产业发展区:此区域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型材料、新能源研发及利用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7)循环产业发展区: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循环型产业。
(8)配套综合区:利用区域南部现有的基础设施,通过进一步改造,形成综合服务配套中心。
3、绿地系统规划
(1)一带:沿过城洋河的滨水绿化风景带,规划洋河沿岸单侧不小于20米宽的生态绿地。
(2)两面:通过规划中两大组团之间预留的生态培育用地及水源保护区附近的预留生态景观用地,形成两个较大面积的绿地。
(3)多线:沿主干道建设公共绿带,形成线状的道路绿化系统。
4、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从满足产业区功能的实际出发,协调区域交通网络,通过打通、拉直、拓宽等多种方式改造道路交通网络,重点修建高速公路引线及西外环路,以此加强规划区与外部的联系。规划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分期建设:先建车行道,其余可作绿化或保留现状。
六、结语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复杂且严峻的环境下,国家提出了“保发展、促增长”,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扩大内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一轮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和煤炭沉陷区治理的投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成为此类城市产业发展良好契机。走低碳发展之路、循生态发展之迹成为当前复杂形势下实现整体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既保护了原有的发展成果,同时又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生态低碳型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将对全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赵琨,王天青,王宁.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A].重庆出版社[C]. 重庆出版社,2010:3389-3399.
李燕. 走进低碳城市[J]. 中华建设,2009,(8).
顾朝林,马婷,袁晓辉,张晓明,董广宇,郭婧,王旭.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0,(4).
柯敏. 北京山区产业转型的低碳生态效益研究[A]. 重庆出版社[C]. 重庆出版社,2010:3892-3901.
关键词 低碳茶产业;存在问题;对策;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29-02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被提到是在英国政府的白皮书中,而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翁伯琦将低碳经济的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指出我国要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要求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收益。发展低碳农业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农业生产由以前的粗放型生产转变为节约型生产,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陈宗懋院士提出将低碳的理念应用于茶产业,大力发展低碳茶园经济。在茶园生产过程中,要杜绝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提倡大量使用有机肥,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生产有机茶叶。在茶叶加工业中要注意燃料的选择、设备的选用,在茶叶包装中尽量减少过度包装,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3]。发展低碳茶叶,不但能够减少投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确保茶叶的品质优良[4]。
福建省是产茶大省,茶业是福建省农业优先发展的九大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达20.12万hm2,茶叶产量27.26万t[5]。而目前福建省存在茶园基础设施差,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茶园生态脆弱,茶树品种结构不合理,名优茶生产规模小,茶资源利用率低,茶叶加工过程能源利用率低,茶叶包装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与发展低碳茶业经济的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相差甚远。因此,该文从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包装3个方面阐述福建省低碳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当地低碳茶产业的发展。
1 福建省发展低碳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茶园管理
1.1.1 不合理施用氮肥。一般情况下,茶园干茶产量为1 500 kg/hm2,需要施用纯N 180~225 kg/hm2 [6]。但在实际生产中,受茶农素质较低及盲目追求高产的影响,氮肥的施用量远远高于茶树正常生长所需的施肥量,茶园施纯N量超过1 500 kg/hm2较普遍。对福建省安溪县20个茶场施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的氮肥投入量最少的为38.3 kg/hm2,氮肥投入多的达到2 664.0 kg/hm2 [4]。大量研究表明,茶园施用一定量的氮肥能够增加茶叶产量,但当施用氮肥量超过某一值后,增加氮肥用量,茶叶产量将不再增加。那些未被利用的氮肥,小部分保留在土壤中,大部分通过硝化、反硝化、氨挥发、NO3- 淋溶等作用,以NO3- 和N2O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过量或偏施氮肥还会导致茶园土壤酸化,造成减产,不得不依靠不断增加施肥量来维持产量,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大量使用氮肥提高了茶叶产量,但却导致茶叶品质下降,香气不持久 或者除了高火香外,缺少茶叶的自然香气。盲目超量施用氮肥,不仅增加茶叶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了茶叶品质。更为严重的是,未被利用的大量氮素通过一系列作用以N2O的形式排放于大气中。N2O(氧化亚氮)升高大气温度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310倍,比二氧化碳更危险,且氧化亚氮是一种性质非常稳定的气体,它在大气中完全分解需要120年[3]。这严重违背发展低碳茶业的理念。
1.1.2 农药施用频繁,施用不合理。福建省小规模茶园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茶叶病虫害发生和防治规律缺乏了解。防治药剂施用时间不对,不但防治效果差,而且药剂使用量较大,不能做到防早、防小。二是缺乏有效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尤其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对环境和茶叶品质影响较小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有待大面积推广。三是施药器械以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为主,存在“跑、冒、滴、落”现象。四是喷药时往往让茶树达到淋浴状态,造成大量雾滴在叶面上积聚成细流,滴漏到茶园中,浪费农药,污染环境。五是喷药没有注意风向,造成飘飞污染。农药瓶、袋随意丢弃等,这都严重违背低碳理念中低污染的要求。
1.2 茶叶初制过程设备简陋,能源利用率低
目前,福建省大部分茶叶初制企业规模小,厂房建设标准低,加工机械设备简陋。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使用单一性强,使用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新换代,从而存在机械老化、功能简单的问题,再加上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低。福建省茶叶加工过程绝大多数以薪柴和煤炭为主要燃料。20世纪70—80年代曾掀起一股“以煤代柴”加工茶叶的热潮。薪柴的来源就是砍伐森林,这势必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煤的来源也不稳定,燃烧不完全造成大气中废气污染,使用后的废渣最终也成为新的污染源。无论何种燃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余热浪费现象,与机械配套使用效率差等问题。可见,当福建省茶叶加工能源是不符合低碳茶业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原则的。
1.3 茶叶包装有悖低碳理念
现在适合茶叶包装的材料很多,主要有纸、塑料薄膜、金属、陶瓷、竹、木、布绒、皮革等。近年来出现了多层复合材料,多数具有使用方便,气体阻隔性能良好,能较好地防止水蒸气侵入和包装袋内茶叶香气的逸散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茶叶包装领域。常用的茶叶包装薄膜主要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及用这些材料三层甚至五层复合的复合包装薄膜,如玻璃纸/聚乙烯复合薄膜等。这些材料一般作为小包装用材。但这些塑料包装袋一旦进入环境,很难通过自然作用降解,成为新的污染源。茶叶包装时除了存在包装污染环境的问题外,过度包装还增加了生产成倍,使包装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严重,有悖于低碳理念的低能耗、低污染要求。
2 低碳茶产业发展对策
2.1 推广有机肥和低碳治虫技术
茶园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茶园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8]。在同等含氮量情况下,施用沼渣、沼液有机肥比其他有机肥(鸡粪、猪粪、菜籽饼肥和菌糠)对茶树具有更显著的增产作用。菌渣、沼肥、猪粪、鸡鸭粪等都是绿色的有机肥,施用到茶园,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要求管理,能够促进有机茶园土壤的良性循环和有机碳的累积[9]。有机茶生产不施用化学肥料,可以显著降低与化学肥料相关(制造与施用)的温室气体排放。茶园施用有机肥的好处,专家、茶农都了解。但事实上,茶园推广有机肥只停留在理论上,生产上茶园大面积应用有机肥的少之又少。茶园有机肥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有机肥用量大,缺乏好肥源;二是成本太高,茶农承受不了。近些年来,随着茶山生态的破坏,虫害发生猖獗,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农药对产品及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探讨生态茶园有机肥自给自足和低碳治虫技术,在茶园内部低成本生产有机肥,实现茶园有机肥自给自足,减少甚至不用化肥;推广生物治虫、物理治虫、农业措施治虫等低碳治虫集成技术,减少或不用农药。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改善茶园生态、降低茶园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生态茶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2 利用废弃茶枝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福建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区,食用菌渣疏松透气,营养成分高,可直接还田、覆盖茶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氮、磷的有效性[2]。研究表明,菌渣与复合肥配合施用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比例为19.4%~64.4%,以全量施用菌渣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明显[10]。优质、高产茶园每年都要进行修剪,每次修剪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枝叶,废弃枝叶除部分被茶农用作燃料外,大部分丢弃于茶园路边,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把茶树废弃枝叶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栽培完食用菌之后的废菌筒以有机肥形式返施到茶园,提高茶园有机质含量,降低茶园化肥用量,降低碳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
2.3 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新能源,研制智能加工设备
研究开发新能源,如电能、微波、沼气能、太阳能等。将电能应用在茶叶生产中,不但提高产业产量和品质,而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微波是一种波长为0.001~1.000 m,频率为300 M~30 000 MHz、具有穿透物质特性的电磁辐射线。研究表明,微波杀青加热时间短,仅为传统炒杀的1/4~1/3,能耗成本是传统杀青的1/3,且微波杀青叶温低,故对叶绿素的破坏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杀青质量[1]。太阳能能源资源广,可与烘干机配合使用烘干茶叶。现在已经有使用或将要使用的电能、沼气、微波等都是优质的能源,具有清洁高效、低能耗、可再生等优点,值得各茶区选择推广使用。
研制推广智能加工设备,导入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人的感官判断来操作计算机,通过系统控制机械运作,以达到清洁、高效、连续操作的制作加工过程。人控制机械操作模式可实现茶叶加工过程智能化,即使用高效节能设施和智能化、低能耗加工机具,实现节能降耗。同时,有经验的制茶工可以通过观察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各种变化程度,而后操作系统,从而有效保证茶叶品质的形成。
2.4 应用低碳包装材料,倡导绿色消费
积极采用可降解、易降解包装材料,在保存、运输和销售茶叶中,既可以达到贮香、阻水、防氧化的目的,又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现在国际提出的新型复合环保材料,已经有不少机构在积极研制。如法国茶叶生产商LeDauphin 公司近日对外界宣布,他们即将在茶叶包装中使用德国Treofan 公司研制出来的PLA膜Biophan与纸复合材料[11]。这种镀金属聚乳酸(PLA)生物降解膜与不镀金属膜的产品相比,其香味、氧和水分的渗透性大幅度降低,适应环保包装时代的需求,深受消费者们的青睐,同时也是可再生资源,是茶叶等食品包装的上等材料。茶叶包装还可走重复利用路线。茶叶作为礼品,其包装一般采用富丽精美茶叶包装盒(袋)。这种包装可以回收重复使用,避免一次性使用造成的浪费。另外,可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茶包装上应当注明醒目的环保标语、口号倡导绿色消费,使消费者养成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消费习惯,把茶包装的污染减小到最小程度。总之,茶叶包装在考虑茶叶具有吸湿、氧化、吸附、易碎等特征的情况下,材料应符合合理化、环保化和低碳化的要求。
3 小结
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形势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低碳农业具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固碳、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益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大力发展低碳茶产业,促进福建省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2003.
[2] 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等.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1-6.
[3] 陈宗懋.以低碳理念引领中国茶产业[J].茶博览,2009(12):32-33.
[4] 尤志明,杨如兴,吴志丹,等.福建发展低碳茶业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6):19-23.
[5] 刘宏伟.福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86-89.
[6]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等. 低碳经济与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5):1110-1115.
[7] 王协书,钟梅.茶机节能浅议[J].中国茶叶,2007(3):31-32.
[8] 林斌,罗桂华,徐庆贤,等.茶园施用沼渣等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报[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1):90-95.
[9] 邓欣,刘红艳,谭济才.不同种植年限有机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53-56.
河北省作为京畿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其中钢铁产业产能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一至三季度全省生铁产量13054.493万吨、粗钢产量14127.40万吨、钢材产量16029.4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5.96%、26.04%与22.63%。钢铁产业增加值完成2887.9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71%,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与此同时,河北省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指标从2010年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具体指标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2年前3季度,河北省钢铁产业能源消耗总量呈缓慢增长态势,这与近三年来河北省钢铁产能持续扩大有关;吨钢综合煤耗呈缓慢下行态势。根据实验数据表明,工业锅炉燃烧一吨标煤共产生2.62吨二氧化碳,基于上述数据与折算系数计算,2010至2012年前3季度,河北省全省钢铁行业吨钢二氧化碳分别排放1.57吨、1.53吨、1.50吨,也呈缓慢下行趋势。从工艺分解工序上看,钢铁产业能耗工序分为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五道工序,近年来工序分解能耗见表3按照可比碳源排放折算,钢铁产业碳源排放大户炼铁工艺二氧化碳排放2012年前三季度为1049.44吨。而在2004年日本钢铁企业在炼铁工艺环节二氧化碳排放仅为966,78吨4,尚且领先我们7.87个百分点,加之近十年来日本在节能环保领域持续高额投入,节能降碳技术发展迅速。
从国际国内趋势上看,自从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为应对全球变暖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各国都在减少碳源排放,增加碳汇储备方面投入巨资。据相关文献显示5,全球碳市场飞速发展,从2005年的100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437亿美元。世界银行2012年5月12日的碳现状和趋势报告表明,2011年全球碳交易额达1760亿美元,比2010年涨11%,交易量103亿吨,有超过10种不同的碳产品。EUETS交易额1478亿美元,比2010年增142亿美元,交易量79亿吨,超过2010年的68亿吨。预计2012年仍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碳价格变动上看,根据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推出的碳排放配额市场的期货合约(EUA)与项目市场的sCER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经历了一段从急速上升到急速下降再到企稳变化过程。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不足10欧元增长到最高29.38欧元(2008年1月达到这个点)。随后由于金融危机影响,EUA的价格急速下跌到2009年3月份的7.5欧元,随后逐步企稳。2010年至2011年EUA期货均价基本维持在18欧元/吨。
基于上述价格,按照可比汇率计算,河北省钢铁工业2012年当期吨钢碳排放外部性成本高达17欧元,折合人民币136.05元。如果按照这一碳排放水平征收碳税或者购买碳排放指标,河北省乃至全国钢铁行业将不堪重负。
钢铁产业降低碳源排放的路径选择
(一)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削减生铁粗钢产能
根据河北省钢铁工业工艺能耗情况,2010、2011、2012年前三季度炼铁工序能耗分别为409.87千克/吨,402.77千克/吨与400.55千克/吨,分别占到钢铁业吨钢煤耗的68.59%、68.83%与69.56%。从数据上看,炼铁工艺能耗下降水平远逊于焦化、烧结、转炉、轧钢工艺,在吨钢综合煤耗的占比反而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炼铁工艺的节能减排潜力已非常有限。从价值构成项来看,生铁、粗钢产值在整个钢铁行业中所占比重很低,产值利润率趋近于0。从产品产量上看,2012年前3季度,生铁粗钢增长率仅为3.57%与3.82%,远低于钢材的7.45%。从钢铁企业附加值产品构成项上看,冷轧薄板、冷轧薄宽钢带、电工钢板(带)、镀层板精品钢材产品已成为钢铁企业利润构成的主项。从负外部性成本构成来看,炼铁工艺的负外部性已远远高于其附加值。因此,笔者认为,河北省钢铁企业应逐步削减并淘汰生铁、粗钢产能,而将这一类产品转移到负外部性承受能力更高的地区。
(二)加大炼钢装备投入,降低单吨能耗
工艺技术装备是钢铁产品提升竞争力,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有资料显示,炼铁高炉炉体容量越大,单位炼铁成本越低。1000m3高炉相比400m3吨钢综合煤耗降低80%,吨铁焦耗降低60%。具体而言就是尽力提高高炉转炉容量,减少并逐步取消400m3以下高炉和10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努力使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实现大型化、现代化。
(三)采用优质能源,降低碳源排放
钢铁企业在采用大型高炉的同时,提高精质能源比例是其关键。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喷煤比,降低炉焦比。伴随着高炉大型化的进一步发展,有资料6预测在2015年前我国入炉焦比有望下降到350千克/吨,喷煤比增加至200千克/吨。按照可比碳源排放计算,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同比下降5.5%,钢铁产业碳源排放形势将进一步好转。从成本考虑,高炉喷煤的采用可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减少焦炭使用量,间接降低能耗。具体降低成本见式一:J=M(Px*R-Pm)/1000(式一)目前按照喷煤量100kg/t计算,置换比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0.8,据此计算焦化环节可节煤21.14kg/t,生铁可降低成本42元。可以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四)建立碳汇储备,平衡碳源排放
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除了采取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等减排措施外,还可以考虑发展碳汇林业。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称之为碳汇。各钢铁企业也应该考虑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碳汇储备体系,通过在荒山上植树造林建立自己的碳汇储备,以便应对“低碳时代”带来的战略转型。我国目前采用的森林碳储量公式见式二:Cz=∑Vi*Di/Ri*Cci(式二)其中C为碳汇量,V为某一森林类型的森林蓄积量,D是树干密度,R是树干生物量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Ci是植物中的含碳率,Tc是碳元素分子质量在CO2分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i为树种。目前经过查核计算,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150.47吨。从一定意义上讲,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未来各排放企业实现低成本碳源平衡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