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素质报告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矫正生理缺陷,做到对各类疾病的初步检查及预防,对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使患病学生能够及早得到治疗,保证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是城市卫生状况指征之一。通过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可以全面、动态地了解在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传染病、常见病发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及时掌握本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学生体检率达到100%;
(二)建立中小学生健康档案,推动学校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三)掌握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分布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学生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管理率达100%。
三、体检范围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
四、责任分工
(一)区教体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区卫生局对申请机构进行审查认定,报经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审核后,由区卫生局和教体局共同研究确定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并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备案。区卫生局、区教体局成立学生体检联合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加强管理,定期督导,使体检工作有序开展,保质保量。
(二)区卫生局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领导组织机制,配齐配强人员,搞好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组织、认定、培训、考核等工作,确保体检工作质量及数据报送工作顺利开展。区卫生局要组织专家对已申请认定的医疗机构定期进行资质审核和督导检查,建立动态审核评定机制,使体检各项目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健康体检的需求。
(三)区教体局应负责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会同区卫生局做好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认定、培训和已申请认定的医疗机构定期进行资质审核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按区域安排相应的学校到经审核认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保证学生体检工作有序、安全、有效地开展。
(四)区财政局要做好全区中小学生体检经费预算,保障体检经费的及时拨付。
(五)区发改局要监督中小学生体检免费制度的落实情况。
(六)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健康体检机构资质认定条件,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并配置相关检查设备、检验仪器、场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后,方能开始实施学生体检工作。同时要认真评价学生体检结果,及时反馈体检个人和相关部门,要配置专职的健康体检统计专业人员,协助学校做好健康体检数据录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七)区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收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整理和上报相关数据;协助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体检质量控制的培训和认定工作。
(八)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体检机构体检人数、时间的要求,做好学生体检的组织工作。向体检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学生学籍资料,学校按照医疗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录入,并将体检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制成图表(悬挂),同时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并纳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并将体检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签字后反馈到学校。
五、组织实施
(一)机构认定。按照国家、省级体检医疗卫生机构申请条件,凡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公立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有条件的集体企业医院,均可申请学生体检资格认证,并于每年3月30日之前填写《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医疗机构申报表》,报送区卫生局。区卫生局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规定的健康体检机构资质要求,受理并组织认定查体单位,经市卫生局、教育局审核后,由区卫生局、教体局共同确定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并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备案,备案期限一年。
区卫生局和教体局要在每年5月30日前将通过确定的体检医疗机构名单和对应的学校名单进行公布。
(二)组织培训。承担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要按照《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试行)》和《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方法》的要求开展体检工作,并建立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的自查机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体检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每年6月30日前全部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组织体检。各学校于每年7--8月组织学生到指定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9月15日前完成查体补检工作。学校与承担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沟通协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分批次参加体检,确保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安全、规范、有序开展。健康体检项目应按照省《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项目实施,查体过程中体检机构不得随意增减健康体检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完成体检工作。体检医师书写、签名要清晰规范。不得擅自向学生发放具有商业行为的宣传单或家长信。
(四)信息管理。学校要填写和录入必要的学生基本资料,提供给体检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如实填写学生的体检数据后,由学校按照医疗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录入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个体报告单应于健康检查后1月内反馈给学生,异常情况立即反馈给学生;体检机构要在2个月内完成学校综合体检报告单,并反馈给区教体局和疾病控制中心。
凡承担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制定的《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体检表由市教育局根据在校学生实际数量统一印刷,费用纳入学生体检经费。
(五)区疾病控制中心要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体检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并统一使用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将数据分析、汇总,于每年12月15日之前将本学年的健康体检数据报送至市疾病控制中心。同时报送区教体局。
(六)学校要做好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应及时与负责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沟通配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账管理制度,统一使用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电子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六、工作保障
(一)质量控制:为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所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须经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体检机构要保证学生健康体检所需的医疗检查设备与检验仪器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能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在学生体检工作实施前要对仪器进行(计量认证)计量检测以满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运行,定期检验,仪器设备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医疗废弃物须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统一处理。
(二)财政保障:根据国家、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规定,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费用要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向学生收取。各级各类学校必检项目,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每生每年15元(含结核菌素试验5元),其他年级学生每生每年10元。寄宿制学生必要时增加检查谷丙转氨酶(4元)、胆红素(4元)。
高中阶段学生健康体检可参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项目、标准执行,体检费在学生学费中支出。学校每年在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结束后的15天内按体检费标准(扣除体检表费用)将费用拨付给医疗机构。
七、工作要求
(一)由区卫生局和教体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组织领导,检查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领导小组体检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医政科。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此外还有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形式。总而言之,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下,力求做到可操作性,简捷易行。
1.评价的主要内容
1.1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通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1.2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1.3知识能力:通过口头回答和书面练习、动手、拼图、观察能力等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运用情况,这样不仅考察了知识和能力,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
1.4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在调查时先由老师用语言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选择一种情态。如老师说:"你心爱的课本不小心被别人弄破了,你会怎么样?"(生气、难过)"今天你受到了老师表扬会怎么样?"(高兴、开心)
2.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2.1让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充分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广大学生乐学、会学,兴趣高涨。为了让学生有评价依据,做到直观形象,教师自制评价挂图,在评价内容上有喇叭(表示声音)、书(拿书姿势)、波浪线(表示语言是否流畅)、加号(有无添字)、减号(有无漏字)、脸蛋(是否有感情)等实物图形。如在朗读方面,学生可评价为:"我表扬他朗读声音响亮,有感情,没有添字"等。例如在读错字方面,学生则说:"我希望他不要读错字"或"我希望他再和生字多打打交道"等。不管评价任何人,首先都以表扬激励为主,并善意、委婉地提出建议,这样既符合广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与人为善的情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评价对象上有学生评价学生、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等,从而达到充分发扬民主,师生真正互动,共同提高的教育目的。
2.2努力转变观念,改变评价方式。对于以前的期中检测,我校都采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只注重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难以对学生作全面、客观的了解。另外在分数面前,往往伤害了那些没有及格或考得不理想学生的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负面影响,教师也或多或少背上思想包袱。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一改常规,紧扣新课程改革理念,采取了师生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式,语文内容涉及到听话、说话(听录音或听老师说,然后简单复述)、朗读、背诵(背课文、背成语、背古诗、背谚语)、口语表达及心理情感因素,数学有计算、找规律、数学生活、实际运用能力、认图形、拼图形等。在评价结果方面,我校改变了以分数评价而采用等级制,一至二处错误为5星,3至4处错误为4星,5至8处错误为3星,9处以上错误为1-2星。通过期末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中家长意见反馈,绝大部分家长是认可的,教师也非常乐意接受。
2.3注重引导,分科评价。以前,学生的期末素质教育报告单中的评语总是出自班主任一人之口,在评价内容上总难免有所片面或牵强附会,在评价方式上单一,无新意,因此我校在设计评价时,不仅有语文教师的评价,也有数学教师的评价,形式上有"夸夸你"和"小提醒",尽量做到表扬为主,善意提醒,并要求语言优美、亲切。如我校语文教师李玲评价学生张祚卉是这样写的:你表达能力强,经常表露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你动手能力棒,绘画在班级处领先地位,你自觉性也很高,从不让我多为你费心,老师为你各方面表现而骄傲,希望你永不满足。数学老师赵春艳则是这样评价的:从课堂表现看,你反应如此迅速,有时也让老师措手不及,你接受能力特强,差点儿和老师不相上下,尤其是你的一手好字,让老师羡慕不已,有机会我也要拜你为师,你乐意吗?这个学生越学越有劲,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并且一年级就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对于在某方面有缺点或不足的地方,教师含蓄而委婉地指出,如数学老师李海燕对一个作业不够整洁的学生是这样写的:从你的外表穿着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爱整洁,讲究卫生的小女孩。我希望有一天你把作业本也打扮得和你一样,那老师一定会很开心的。对于一个上课好做小动作的同学,吴国强老师是这样写的: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上课不是表现这种天性的时候,希望你课后多玩一些有趣的活动,并且玩出个名堂来,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人,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诸如这类的评语很多,这样老师那种慈母般的关爱、春风化雨般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滋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公办、民办和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完全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其他初等教育学校参照执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入学
第三条小学实行“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学校在新学年开始前一个月将服务区内适龄儿童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核。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最迟应在新学年始业前15天,将应接受义务教育儿童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凡年满6周岁(截至当年月日)的儿童,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凭实际常住户口簿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小学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小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服务区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认定学生实际常住户籍所在地应坚持学生户籍所在地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常住地相统一的原则。小学一般不接受不足龄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入学者,必须在学校规定报到时间内申述理由,并持证明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一周不报到入学者,由学校报请地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并责令其送子女入学。
第四条适龄儿童需要免入学、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经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学校出具免入学和缓入学证明。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入学、缓入学的,应当附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缓入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凡年满6周岁的流动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可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户籍所在乡镇(街道)户籍证明和原就读学校借读联系函(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指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申请借读学校。
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流出学生建立并保留学籍。流出学生回流出地居住并要求回原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入学借读,并为借读学生建立临时学籍。
第六条小学应创造条件接收视力、听力、智力等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小学按40—45人编班。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教学。
小学入学分班应采取随机分配的办法进行,不得通过任何面试、笔试等方式为学生分配班级,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
第八条小学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并管理学生档案。
第九条学生学籍管理的号码分为档案号和学籍号,号码实行全省统一编号。(参见附件四《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号码编制使用细则》)
三、考勤和综合素质评定
第十条学生上课、自习、参加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都实行考勤。学生上学期间应按规定时间到校和离校。因故不能按时上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批评教育。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实行寄宿生在校考勤制度,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全。寄宿制学校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寄宿生作息制度,确保学生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第十一条学校应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评定包括学业成绩的考核和操行的评定。采用“等级+特长+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按学期向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报告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情况,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识。
第十二条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实行等级制,按优秀、良好、及格、待定四个等级评定。低年级也可以在综合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无等级评定,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或考查成绩综合评定;学年成绩以第二学期成绩为主评定。学业成绩被评为待定等级的学生,应在下一学期开学时补考相应科目,并按补考后的成绩确定等级,作为测评成绩。
第十三条德育考查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及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等作出全面的鉴定;文化课考试侧重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单独设项考查,主要考查阅读量;体育考查侧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劳动课考查主要看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查。
第十四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地区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心小学命题),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毕业考试、考查科目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英语课以平时学习成绩为主,期末考核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或张榜公布。
少数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经学生申请、任课教师提名、学校批准,可以免予参加一门或几门课程的考试。
第十五条学生操行一般用评语的方式评定。评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反映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评语由班主任拟稿,征求任课教师、少先队干部意见,学校领导审定。操行评定的结果应填入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第十六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要记入学生档案。
四、转学和借读
第十七条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在市、县的城区内或农村乡(镇)内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由公办小学要求进入民办小学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学习。
第十八条学生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出学校同意,家长持转出学校函与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后,应立即将复函函寄(或家长转交)转出学校,转出学校收到复函后方可开具转学证(跨省转学除外)。经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后,拷贝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同纸质档案一并交学生带到转入地教育管理部门,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等一并存档。学生监护人与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经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接收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并为学生授予新的学籍号码后,转学学生凭原学校发给的转学证、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家长单位证明和实际常住户口簿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入学校收取学生档案并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为其建立新学籍。
学生转入或转出均需统一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办理,农村小学报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市区(含三个办事处、开发区)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认定学生转出必须具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申请、转入学校复函和转学证存根。认定学生转入,必须有转学证。毕业年级不允许转学。
跨省转学的要及时发送和收取纸质《学生学籍表》。转入我市的,要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信息。
第十九条学校对符合转入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安排插班学习。对因转入学校额已满转学确有困难的学生,市直由市教育局普教科、农村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或乡镇中心小学)统一安排。凡转学学生不能转入他校者,原校应允许该生回校学习。
第二十条公办学校一般不收借读生。如学校学额许可,学生在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和监护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准予借读:
1、父母双方长期在国外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2、父母双方从事野外或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学生户口所在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的;
4、父母双方均无法必履行或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需由亲属抚养监护的。
5、流动儿童随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驻边防和海岛部队干部、支边干部、烈士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予以妥善安排;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给予照顾;接受外国学生就读按教育部《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借读学生收费标准应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适龄儿童借读,应向原户籍所在地学校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同时凭父母或其监护人所在单位证明和原校开具的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外地入学批准书、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一年级新生免)及在所要借读学校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的证明等向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向教育局普教科)申请借读,由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的由普教科)协调安排借读学校;或按新居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持上述证明向住所附近上学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学期中途一般不办理借读手续。借读生的审批权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居地借读入学注册后,所在学校应为其建立临时学籍,发给《接受外地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注册证明》,注册证明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或由接受学校函寄)常住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作为已入学凭证。未入学的,由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报告当地政府,并协同依法对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动员或处罚。学校应建立服务区内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登记制度。
第二十三条借读学生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教育,可在借读学校领取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五、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四条因病需治疗、休养,经乡级以上医院证明、学校核准者,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者,经学校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后,将学生休学情况记入学生电子档案方可办理休学,由学校出具休学证。休学期限,一般不超过下一学年始业日期,届时不能复学的,应再办理审批手续。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或特殊情况请假缺课时间超过三个月,跟班学习有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休学,复学时学校可据其实际学历程度并征求本人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意见后编入相应年级。
第二十五条在休学期间,其学籍予以保留,但不得转入其他学校。休学期满或休学期未满请示复学者,持乡级以上医院康复证明,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以复学。到期不办理复学手续的,应动员其按时复学。毕业年级学生休学或复学均需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六、退学、辍学
第二十六条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除因病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允许学生退学。丧失学习能力必须退学的,其退学手续一律由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第二十七条小学应防止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敦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三日内仍不到校,学校应与其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联系,共同动员其到校;学生一周内还不到校,学校应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做好巩固工作。每个月底,学校应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学生辍学情况,每一学期,学校应将学生辍学情况记入学籍表和学籍电子档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升级、跳级
第二十八条小学实行年限教育,学生每学年末自然升入高一年级。
第二十九条小学取消留级制度。随班就读的轻度视力、听力和智力等残疾的学生应列为特殊教育学生,另行登记造册,填写特殊教育学生学籍表,并安排其到相应年级学习。
第三十条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高一年级考核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经学生本人和其监护人申请,学校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同时报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是否达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跳级应在学年度开学时进行。
八、毕业
第三十一条小学对修完规定年限,或经批准跳级,确已修完全部课程的学生,发给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毕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本人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申请,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准予提前毕业,确定其达到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九、奖励和处分
第三十二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奖励等级可分班级奖、学校奖和上级领导部门奖。学生受到校级以上奖励,应记入学籍表。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第三十三条学生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治安条例,屡教不改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学生需由班主任提出,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学校不得开除或劝退学生。对学生处分要事实清楚,要告知、允许学生申辩。学生处分不得张榜公布、不得召开学生大会宣布;学生对处分不服可以申诉。
学生在受处分后满一学期,确定已改正错误,进步显蓍者,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可以撤销处分。处分撤消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撤出。
十、管理职能
第三十四条普通小学学籍管理由地方政府所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普通小学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处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从事学籍管理电子化工作。学校专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的电子档案并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要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学籍资料以学校为单位建档、管理,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心小学负责全乡镇学籍管理。各小学应及时、认真地填写学生学籍登记表、健康检查表、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等,并将其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由教导处永久保存;学生学籍电子档案应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于新学期开学后由学校收回,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籍档案实行全省统一表式,由市或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具体要求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学生学籍号一经编定,便不得变更,直至小学学段结束。除座位表外的各类表册均应以学籍号为序。
学生姓名不得任意更改。确需更换,须持盖有公安部门户籍专用章的证明,到市教育局普教科办理更名手续。
第三十五条学生学籍表、学籍注册表均须在新生入学时建档、造册,由市教育局普教科验印后一式三份,市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各存一份。
各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籍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填写要认真、及时、完整,资料应齐全、规范、准确。
第三十六条各校新生名册及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学籍变动情况应于新学年开学一个月内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批、备案。学生入学情况学年统计应与教育年度统计工作同步进行,在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学期统计应在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汇兑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借读学生学籍由原学籍所在学校管理,借读学校建立临时学籍(内容同正式学籍),并注明借读字样,学生借读终止时,转原学籍所在学校登记、存档。
学生转学,由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直接交、邮寄或密封由学生自带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发生学生辍学、复学及转学、借读等情况,必须在一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学生死亡、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报告(需附有关证明材料),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注明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所出具的纸质学籍材料,必须按规定加盖学校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方才生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转学、休学、借读的学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第三十八条任何学校均不得私自接收没有学籍证明和转学、借读等手续的学生。
第三十九条学生或监护人不按本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经发现由有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立即纠正处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有违反本规定行为,要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要对学校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民办学校接收没有入学、转学、借读手续学生的,视做管理混乱,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学生非正常死亡或发生重大事故,所在学校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同时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凡弄虚作假,乱开转学证书、假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假三好学生证明、涂改学籍档案的,对直接责任人应给予纪律处分,违法者要依法惩处。
第四十二条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各乡(镇)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辅措施,但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相抵触,也不得违背本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四十三条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十一、附则
关键词:奥数 紧箍咒 小学生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组织学生参加,但只限于高中生和数、理、化、生、信息技术5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从未搞过类似的比赛,现在小学生们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的内容差异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奥数的内容体系。奥数热的成风实际上是打着奥数的牌子搞应试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昧着良心为自己赚黑心钱,不少学生也在奥数热中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本人就我市小学生学习奥数热及市场上出现的奥数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如下几种看法以飨读者,供参考。
一、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学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 3, 6, 10, ( ), 21, 28, 36, ( ).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奥数书上怪题、难题、“毒题”多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 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某校10岁女孩参加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四、奥数热,”烧”遍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小学奥数 教学 兴趣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组织学生参加,但只限于高中生和数、理、化、生、信息技术5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从未搞过类似的比赛,现在小学生们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的内容差异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奥数的内容体系。奥数热的成风实际上是打着奥数的牌子搞应试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昧着良心为自己赚黑心钱,不少学生也在奥数热中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本人就我市小学生学习奥数热及市场上出现的奥数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如下几种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 学习数学奥数,首先要有兴趣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学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 3, 6, 10, ( ), 21, 28, 36, ( ).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从另一角度认识怪题、难题、“毒题”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 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 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广州市某校10岁女孩区晴在广州市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四年级的陈昭庆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陈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xx镇中心初级中学地处风光秀丽xx地区,创办于1956年。现有15个教学班,教师69人,近600名学生。曾荣获“江苏省示范初中”
“xx市和谐校园”“xx市数字化校园”等殊荣。为了深入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实施纲要》,近年来,学校领导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和方向,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更新观念,走特色办学之路
我校致力于从人文的角度实践“经典引领,文化立校”,努力落实“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走出了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学校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并成立了由校长、政教处、艺术教研组长和艺术类老师等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近年来,学校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绩,XX年以来学校有上百篇在国、省、市、县艺术类比赛中获奖,为xx中学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确立教师的人本地位
艺术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思路、教育艺术及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一是做好对艺术教师的校本培训。利用每周三下午作为艺术教师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有时还聆听专家的讲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及业务知识。二是积极选派艺术教师参加市、县级各类培训,如专职老师的提高班培训、兼职的普及班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我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的国、省、市、县各级论文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教师队伍。
三、抓课堂及“体艺2+1”,夯实艺术教育基础
为了使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制定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确保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务处和教科室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细化,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把学生终身体育、终身艺术教育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积极实施“2+1”项目,促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我校除了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以外,还强势推进大课间操活动,督促学生走向操场。上午主要是广播操,下午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百人精品社团展示,各年级都形成自身特色,如:初一的太极拳、健美操、纸版画等,初二的武术健身操、大合唱、剪纸等,初三的论语诵读与研学等。
我校还认真做好体育艺术
“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多个评价小组,根据市局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价,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同学们向老师的激情汇报,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师生大型文艺汇演,同学们用激昂的歌声、饱满的热情来赞美祖国、歌唱未来;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同学们激情奔放,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赞颂祖国的强大、畅想美好的未来;艺术节还开展了书画展(书法、绘画、纸版画)、科技作品展(手工小制作、电脑小报等)等多个项目的活动,是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与整合,学校围绕艺术类课程这一核心,努力构建了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的活动课,逐步形成了初中艺术类校本课程的结构,为学生营造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初中生基础素质的综合提高;更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加大投入,创设优雅的育人环境
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亲近圣贤”校园文化,建立文化走廊、设置主题文化墙;形成“仁爱尽责”行为文化;丰富“《我的〈论语〉》”校本课程,晨诵午读暮省,形成广有书香特色。
为确保艺术特色教育的实施落实,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专门建立了艺术教室,这里有“三友轩”——学生泥塑室,“三乐斋”——学生剪纸室,“三雅居——学生版画室”,“三行屋”——学生论语诵读室,广中的学子在这里尽情放飞思绪,任意地挥毫泼墨,刻版画、唱古乐、习泥塑、悟剪纸,插上想像的翅膀,让情感驻足心灵,一幅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地球,崇尚自然的版画作品就在这里作出。学生的作品有很多曾在省赛、国赛中获得金奖。
对专用教室、器材、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均配置齐全。学校现有多个艺术专用教室,并按要求为艺术老师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等专用器材,每年的艺术经费投入,确保了艺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喜迎硕果,增强品牌意识
课堂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打下深厚的根基。学校每年都开设艺术类兴趣小组8-10个以上,活动计划落实到位,且重点定时、效果显著,其中我校的太极拳、健美操、大合唱、论语诵读等在县文化艺术节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泥塑组、剪纸组、绘画组、书法组也常常以各种形式进行全校讨论交流活动,并多次在国、省、市、县范围内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每学年举办艺术节,参与人数均为100%,并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保证普及的基础上,我校的艺术教育、艺术节力求创新,具有特色。
每年我校还承办镇级艺术比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的各项艺术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学校荣誉:XX年我校舞蹈《魅力广中》获xx市初中组声乐类三等奖;XX年我校的合唱队在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精品团队展评中被评“百优团队”;XX年表演“快乐的花仙子”荣获市二等奖;XX年课本剧《校园和风》荣获县二等奖;XX年XX年我校的太极拳队在宝应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精品团队展评中被评“百优团队”;XX年我校的健美操在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获县三等奖。
2、教师荣誉:xx是我镇艺术骨干教师,他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XX年xx老师的论文《试论初中美术课的地位与作用》xx市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xx老师在省“庆六一,迎国庆”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在国家级“我爱新农村”少年儿童画大赛荣获优秀辅导奖;在市“运动情”才艺大赛荣获大赛优秀指导老师。XX年,xx老师在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XX年万磊、陆平刚被评为“运河情”xx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才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3、学生荣誉:XX年我校xx的版画《流泪的小鸟》入选“绿色环境.健康家园”全国少儿版画作品展;XX年我校xx同学作品《欢乐大过年》获“我爱新农村”全国少年儿童画大赛二等奖,xx、xx同学作品《风筝》《包粽子》获“我爱新农村”全国少年儿童画大赛三等奖,xx、xx同学获优秀奖;XX年xx同学的藏书票作品获全国中小学师生藏书票三等奖,xx获展览优秀奖,有4名同的藏书票入选本次展览;XX年xx的《风筝》荣获省第三届中小学生一等奖;XX年高远和衡婷婷在省“庆六一,迎国庆”儿童书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xx、xx、xx同学获初中绘画类入围奖;XX年xx、xx的《童戏》《钓鱼乐》获版画类一等奖;XX年我校有五名同学获市中学组绘画二等奖;XX年有3名同学在县“小荷尖尖”艺术节分获一、二等奖;XX年有5名同学分获第三届艺术节县集中比赛的一二等奖;XX年有五名同学分获县“迎奥运绿色行动”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关键词]数学 实践 创新
《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或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由于没有统一的实践活动教材和评价手段,实际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它是当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产生很好的结果。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例如:第七册教材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指导学生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去折叠出它的1/8,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手、眼、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得出了很多种1/8的折叠方法,再用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得到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动”激“活”,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2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活动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学生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活动,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但这并不重要,要的是要他们经历一个设计、调查、收集、处理、探索与合作的过程,他们拥有了这样一个体验。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经历与感受活动的全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呢?
2.1算一算。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多计算问题更是如此。象进位乘法就是在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如:在教学进位乘法“26×2”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先算一算。学生会发现问题:“6×2”满十了,怎么办?由此开展的探究活动将是学生的自觉需要,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获得了在知识、技能、情感多方面的发展。
2.2猜一猜。小学生天生喜欢猜测。在数学学习中,猜测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在某种具体情境中的直觉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猜测,能使数学问题的产生变得自然、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
2.3做一做。这个做不是解答数学练习题,而是指从事一些数学活动。在刚开始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并没有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但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进入数学问题的情境,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就是努力向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含有因数3的乘法算式,另一人把乘法版式改写成商是3的除法算式,再请同学们汇报各自写的除法算式,并按被除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出示在黑板上,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在变化,但商都是3!从而引出“商不变规律”。
3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4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关键词】多媒体;几何图形;有效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简单明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丰富有趣等等。
1 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就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粉笔盒、牙膏盒、书、足球、台灯罩等图案,显示后,让学生找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教师用红线绿点蓝面分别标出棱、顶点和面,图像显示模拟逼真,使学生很快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如: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幅动画:一个小猴坐着一辆带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中前进,小猴被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教师又演示了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被颠得一上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真正的激活了。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在音乐声中,小猴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平稳前进,车轴画出一条直线,全班响起热烈掌声。三次动画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
2 展示知识形成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
小学生知识有限,形象思维在他们头脑里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动态音像功能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强烈刺激作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四年级“平行线、垂线的认识”时,我先在屏幕上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辩认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何不同,然后出示量角器逐一量出两条直线之间夹角的画面,使学生理解平行线、垂线之间的本质区别。同时多媒体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
2.1 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
2.2 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①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6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3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2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3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
2.3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
2.4 归纳体积公式。
2.5 验证公式。
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弄清概念
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通常是:直接感知――表象――概念系统,因而小学生要建立起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比较难。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更应遵循这一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概念。如:教学“射线、直线”两概念时,单靠语言表述和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做说明,学生很难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因此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弄清概念。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亮点,然后是亮点向一方徐徐移动,引出一条不断延长的线,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条线可无休止的延长,这样学生就会形象的理解“无限长”的含义,从而得出:射线是无限长的,且只有一个端点。讲直线时,可以从亮点处向两端无限延长,帮助学生理解。
4 化难为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知识的储备量也有限,所以在感知事物时还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在判断事物时经常会以外部特征为标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各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办法表示出来,从而发展学生的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化难为易,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比如:在六年级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们可以制作以围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和直角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维动画,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仔细分析教材后,发现这一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于是,通过制作(圆柱的认识)的教学课件,利用计算机动画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演示出来。学生在看了动画以后,很容易在大脑里形成圆柱侧面展开的全过程,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并正确地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这堂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表明,计算机显示的图像可产生动态美;它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有效地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计算机显示的图像变换过程,又是一个揭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真实美和科学美,它有助于学生解除视听疲劳,保持旺盛精力,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课堂上尽情飞翔,同样也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
5 节约上课时间,显著提高学习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手段,为节省上课时间,教师一般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小纸条,把板书的重点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教师把各式习题抄在小黑板上。可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许多的时间。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只要操作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看着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听着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非常容易就能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借助多媒体还能进行高密度知识的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尤其复习课上,经常要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公式、概念进行梳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如复习几何图形时我就利用计算机动态变化功能演示,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变长或变短,正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如果变长或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梯形的一个底变为0,梯形就变为三角形了,演示使学生体会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梯形与长、正方形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图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公式之间有没有联系呢?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统一起来呢?通过操作、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白:长方形一条边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正方形的一条边变长也可以变成梯形,把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是0的特殊梯形。这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就可用梯形公式来解答了。如此,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角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屏幕上先出现一条直线;然后以一端为端点重叠的另一直线慢慢向上旋转成一个角;直线再向上旋转,出现几个新的角,并与前一个角进行大小比较,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恢复到原来的角,把角的边的长度延长,再与原来的角进行重叠比较,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且还能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
6 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在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对小学生来说,理解问题的思路多、新、奇、巧和猜想等创新求异的思维,也是创新思维,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很多的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这一目的了。
例如:在六年级教学“用圆规作圆”这一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在纸上画圆的方法。接着提问:你能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吗?学生积极思考,一边讨论,一边模拟,在学生积极的反馈之后,用计算机呈现动画:一位同学在操场上打桩、拉线、绕圈,画出一个很大的圆。接着,教师适时诱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更好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实际试一试。这样,学生不但通过技能练习,掌握了知识,还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获得更为稳固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又如,在六年级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种实验来启动学生思维:取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将圆锥盛满水,然后倒入圆柱中,学生发现三次正好倒满。此时,学生就会猜想: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是不是一比三呢?怎样证明这个猜想呢?这种实验演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角色实践 评价管理 学生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片式地出现了短板现象。根据对邻近几所农村学校的数年比照研究发现,通过“五重实践法”教育能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素质。
一、学习重课堂实践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利用好这四十分钟,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满堂讲”、“填鸭式”、“题海式”训练就能简单达成的。
1.转变教师观念,做好师资培训。
学生素质的提升关键还是要靠教师去提升。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出什么样的学生。要推行学生素质教育,首要就是要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而教师理念转变的一项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好师训工作。
某学校在师资培训中除了“走出去”――听名家名师讲座、“请进来”――与教研员及学科骨干等面对面外,还在校本培训中抓住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
①建立教师个人博客,定时定量上传教育教学资料,既作个人资源保存,又展示所思所想所做。
②建立教师校本研修圈子,通过博客圈友相互访问、留言、答复等交流,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与提升。
③制定“青年教师重点发展项目”,确定学期奋斗目标与措施。定期检查督促项目进度,期末作总结考评。
从教育的思想、教学的思维、教研的交流到教法的实践,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训活动使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适时的转变,与时俱进,适当超前。
2.加强师训练兵,发挥示范效应。
在课堂教学媒体化、数字化的趋势下,对教师的电化教学技能要求水涨船高。
①学校注重教师课件制作并加强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开展竞赛强化操作技能,达到人人能上手。竞赛优秀者通过分享成功经验,使参与者都掌握课件制作窍门及设计思维。
②新引进白板技术后,通过与名校交流学习、专家教师培训指导、青年教师人人过关的层层训练,达到出一批技术尖子、培养一群技术能手的目标。把技术尖子推向前台,通过展示、校际交流、竞赛等方法,给钻研型教师一个发挥才能、与高手切磋的舞台。
③随着教学规模的发展,新分配、转入的教师越来越多。不少新教师有着高学历,但对小学教育实际缺少理念、经验与检验。这就需要学校在开学前阶段对这些新教师重点做好摸底了解工作,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演讲、课堂试教、课程试讲等方式,迅速提升教学技能,融合学校教育教学理念。
3.改善课堂结构,确保练习时间。
课堂不再是“满堂讲”、“填鸭式”、“题海式”机械重复了,要求师生交流互动、精讲多练、当堂练习巩固。有的教师提出并践行课堂上练习时间占三分之一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贯彻了每堂课必留十分钟练习时间。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教师少讲了,轻松了,实际上对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堂练习时间的设定,既趁热打铁让学生巩固掌握了新知,又能发现、解决学生常见的练习问题,更能解放学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不再成为作业奴隶、作业机器。
4.精选作业类型,注重课外挑战。
对于作业的布置与落实,学校提倡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程度,出多个作业选题,由学生自己决定做哪几题。如学困生可选做第一题基础题,中等生可以选做第一、第二基础与巩固题或第二、第三巩固与发展题,优等生可选择做第三题发展题,甚至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每题全做。
另外,出题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书面练习向实践技能转变。如根据学生时间,多设计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能适时回头检视实践练习的坚持时间与次数,确保相关技能进步与提升。
二、评价重多元实践
素质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科成绩评定,而应该是展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效应等多方面立体的形象。
1.软化学业评价刚性,展现过程评价张力。
早先各学科开展的百分制评价,近年来已经逐渐被等级制代替。学生及家长拿到的素质报告单,展现的是优秀、良好等等第━━虽然这些等第也是根据百分制按分级转换而来,但等级制评价显然比百分制柔性多了。
对于部分成绩起伏较大,或者自我要求严格的学生,学校给予多次测试的机会。如一次测试不理想,学校从题库抽取同等难度的试卷,允许学生再次或多次测试,帮助学生拿到理想的成绩。再次测试是学生总结教训、巩固提高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拉伸与深化。
部分学科还把期末评价改为了平时评价:教师在开学初提出学期达成目标,分阶段实施测试,每次测试成绩相加即为期末成绩;若对平时测试成绩不满意,期末可再次参加总测试。这样一来,学生纷纷化整为零,积极做好平时分阶段测试的准备。平时评价促进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2.丰富成长评价主体,呈现立体评价效应
学校教育对学生评价主体是教师,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实际上,除了课堂教学时间,课外师生相处的时间少得多,相比而言,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处的时间则更多。因此,仅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学生,往往因教师的主、客观性会造成一定的偏差。学校把一部分的评价权交给其他同学和学生家长,开展学生互评、家长助评、学生自评等形式,使课堂、课外、家庭学习情况全面地反映在评价中,展现学生学习的立体面貌。
3.积累日常评价要素,丰富结论评价内涵。
学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除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更要关注其在日常活动、劳动、任务、休闲时的表现与反应。教师们把其在情绪、态度、能力、素养、心理等多个维度加以描述并记录,相互之间对记录内容开展交流、分享或共享,以实现对学生的结论评价更客观、更真实、更具体、更深入。
4.引导开展自我评价,导向自我评价目标。
学校开设学生集体与个人心理辅导课,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结合学科内容与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恰当地开展自我评价,根据自我成长规划,合理确定中长期与当前努力目标。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奋斗目标――努力学习――自我再认识再提高”这一良性循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德育重循序实践
1.养成实践分年段,由易到难螺旋进
行为养成训练按月份开展“文明礼貌、讲究卫生”、“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自我教育、锻炼意志”、“爱党爱民、热爱集体”等主题训练内容,并根据每月的主题对一到六年级的队员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与任务,将小学阶段要求贯彻、渗透的德育内容基本包含在每年两个学期的八个主题当中;把相关主题教育按任务轻重、要求高低分为六个部分,分年段实施。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德育“吃大锅饭”的现象DD低年级不消化或高年级吃不饱,又保证了养成教育的整体性DD六年下来把养成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完整地实践了一遍。例如:
2、国学教育常操练,学行结合见人品
在学生熟悉《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后,把它们与音乐、动作编排的国学韵律操结合起来。学生在运动中舒展肢体,在音乐中回味国学,实现健心强身融为一体的目标。
在国学教育中,引导学生不仅学习内容,更要感受“文化”。引导学生会读、会诵、会背之后,启发他们会思:《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应有的做法是什么?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接着鼓励学生践行:现在开始,当父母有招呼、有提醒、有要求、有命令时,你会怎么做?能坚持多久?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过一周、过一月、过一学期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反馈,来肯定、鼓励、表彰做到的同学,达到践行显品性的目的。
四、活动重角色实践
1.校园节日多样化,角色体验现才华
学校每年定期兴办艺术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活动,学生通过角色转变、角色体验、角色适应、角色定位、角色展现,走近作家、采访专家、展示特长、交流技艺、展现才华。校园节日活动为学生开拓了眼界、促进了竞争、丰富了生活。在市艺术节活动中,师生的作品、技能比赛屡获佳奖;原创课本剧多次获市大奖,在镇级展演中好评如潮;市小八仙技能会师中,学校多位选手脱颖而出;多名学生在市、省各级声乐比赛中获金奖、铜奖。
2.特色活动定期化,十八般武艺上架
学校社团活动设置丰富多样,近三十项活动内容充分满足各级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帮助找到自己感兴趣、能适应的角色定位。活动定时定点开展,时间充裕,采用发挥教师特长和外聘优质师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面提高活动成效。另外,每年的课本剧展演、每学期的主题队会观摩,以及按年段分学期安排的消防大队、生态农庄、泰茂车业开展学军学农学工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各类各项技能,全方位提高综合素养。
五、管理重岗位实践
1.少先队竞岗上任,能者多劳实绩看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通过少先队组织,开展中队长、大队干部竞聘制。根据岗位设置,提前向学生公布岗位及相应的职责,由学生主动应聘、班级限额推荐、教师举荐相结合;预备人员参加竞职演说,学生评委会投票确定备选人;备选人经过试岗后,由学生评委会投票讨论最后名单。
大队部因地置宜设立校园小卖部、爱心小银行、跳蚤市场等机构,按社会分工组织招聘相应的工作人员,落实服务、管理、监督、统计、采购等职能,定期开展评比,使少先队员们积极投入到岗位服务中来。
在各中队,根据卫生包干、结对帮扶、流动书箱、种植园地、学科管理等需求,确定一人一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对各人的表现,通过定期评价、反馈,展现岗位实绩。
2.班长队长轮换当,今日当家服务忙
【关键词】加强 实践活动 提高
综合素质《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之后,要求能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操作实践性活动课。让学生不但利用课本上的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把书上所给的图形变成美丽的图画,而且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硬纸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应该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2、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忆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践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有形的成果(知识理解的对或错、完成作业的优或差等),更体现在活动过程之中易于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情感体验等。
3、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 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 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4、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我把学生领出教室,三人分为一组,让他们丈量旗台(三层)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计算旗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二、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点为主,活动内容一般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范围较宽,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等,而且活动时间较长。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小学阶段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学具,在数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家中或班级中坏了的课桌椅等);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让学生制作纸盒等。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有的老师还在游戏中设计了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再如: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设计玩“扑克牌”游戏,让同学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学们对这两个游戏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 ),一个苹果重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同学进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再如:教学《千米的认识》可带领学生进行目测、步测、实际测量。
4、观察、调查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数字编码》一节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家庭中的电话号码、家人的身份证号码等,同时调查当地的邮政编码、车牌号码等活动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例如:春天到了,怎样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设计《我心中的校园》一节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拿出方案,向学校提建议。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乱花零花钱”的现象,设计“手中的零花钱”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调查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最后提出“培养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和可行性方案。再如:“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一节实践活动课,针对春游中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票等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除考虑到教材因素、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实践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2、开展实践活动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儿童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学具操作为主,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如跳绳、投掷、赛跑等,创造性地设计数学实践活动。
中高年级的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和社会生活经验。所以一般以学具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实验等为主,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应用意识。
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疑难的解答等。反之,如果教师限制得过多,实践活动课将失去其价值。
4、实践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时效果不一定令人满意。
这时教师不能草草收场,不了了之。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下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
数学实践活动课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虽是一个新课题,但已显现出勃勃的生机。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计划和安排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活动。通过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实验报告的设计与记录。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一份好的实验报告设计,就像是一盏明灯,能给学生指引实验的目标、方向,能提供给学生形成结论的分析数据,进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基本素养,使学生的科学实验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观察实验报告的填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的责任心和有序观察能力。
教科版四下《油菜花开了》解剖花的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剖 花》实验人
花的名称
实验方法:用镊子把花的各部分,从外向里一层层撕下,整齐排列并贴在相应的名称左边,数一数,填在相应的空格上。
个萼片
个花瓣
个雄蕊
个雌蕊
在班级(1)上课时我没有设计实验报告,就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先介绍解剖花的方法、花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书本要求独立解剖油菜花。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且相当活跃,但检查结果时,学生雌雄蕊不分,萼片、花瓣不分,桌上、地上掉落的都是花瓣,实验效果之不佳显而易见。
后来,我根据班级(1)出现的情况,设计了如上实验报告,实验的效果就相当出色。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并没有限制学生解剖何种花,但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很清楚地完成解剖的任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桌上有了这份实验报告,便时刻提醒着学生做实验究竟是何目的,做实验时必须仔细观察什么,做实验的观察步骤是什么。在解剖花的过程中,动作快的同学还可在老师的同意下,多取一两张实验报告单,多解剖几种花,因此既避免了学生在一旁闲着无所事事而打闹的局面,又进一步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科学素质。至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在巡视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让他们也能够尝到独立成功的喜悦,而避免了跟在其他同学后面蒙混过关的心理,以扎扎实实地学会实验操作要领,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实验的责任心。
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是小学尤其低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的神经系统较脆弱,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不能精确地感知事物,也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2]他们选择对象往往从兴趣出发,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感知。比如,老师要求观察花的形状、结构、颜色,他们却会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所以,这部分孩子的感知、观察能力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对三、四年级刚刚起步学习科学的孩子来说,老师如果能够为特定的实验设计好观察实验报告,这对培养孩子的观察事物的责任心和有序观察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教科版四上第3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书前面几个小实验都非常简单,教师如做一个实验讲一个实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主观性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我就专门为这课设计了一份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观察记录表 课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
器材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归纳共同点
1
锯条
一手将锯条一端按紧在桌子边缘,另一手向下用力压锯另一端,后放手。
(1)(有,无)声音,
(2)锯条发声时
2
空盒、橡皮筋
把皮筋绷在盒子上,用手指拨动皮筋
(1)(有,无)声音,
(2)皮筋发声时
3
队鼓、上有少许豆粒、小槌
用槌把队鼓敲响
现象:小豆
说明:鼓发声时鼓面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便可独立完成实验,也不受限制,多余时间可多做一遍,多研究一遍。
在课堂实验中,教师一般都喜欢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式。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过程,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仿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实验步骤,要求一致,步调一致,课堂次序较易把控。但这种方式下,学生做实验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如果能培养学生进行独立实验,则能取得边讲边实验的方法所无法得到的效果。但如果由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教师则不易控制纪律,往往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在这课中,我设计了以上实验报告后,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实验中总结规律。
三、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③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探究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探究的全过程或部分过程经过实验报告的填写、设计由扶到放地反复训练,那么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基本方法便能初步地掌握,这便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八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观察、实验、制作 5.搜集整理信息 6.思考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8.表达与交流。[3]而一份较完整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这些部分:1.实验内容2.实验目的3.实验器材4.实验方法5.实验结果6.问题与讨论。将科学探究的实施和实验报告的填写两者相结合,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有意识地从扶到放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教科版四下三食物单元《面包发霉了》为例来设计:
问题的提出
霉菌的生长与 有关吗?
霉菌的生长与 有关吗?
猜想与假设
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容易霉菌长得快。
制订实验计划
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
相同条件:两块同样大小的面包,挑同样多少的菌丝,同时滴上10滴水,放入相同的保鲜袋扎紧。
不同的条件:一块放在厨房任一地方,一块放入冰箱
实验方法:
记录实验数据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
结论
如果说“面包的发霉与温度有关”这一探究实验老师需要扶着走,那么另一个问题“面包的发霉与水有关吗?”学生完全可以模仿老师给出的模式自己来进行实验。这不仅能让孩子清晰地了解整个探究的过程,了解了探究的一般步骤,也教给了孩子科学的探究方法,今后再遇到相类似的科学探究问题完全能独立地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实验报告的设计与填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创新,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科版5上《蚯蚓的选择》这一课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验证
蚯蚓适宜生活在
明亮还是阴暗的地方
潮湿还是干燥的地方(自己设计)
实验用品准备
一长方形纸和内涂黑,将盒低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塑料薄膜,一块黑湿布,5条蚯蚓。
实验环境准备
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在明暗交界处
观察记录
蚯蚓爬向 的地方。
(选择:(1)明亮(2)黑暗)
蚯蚓数量:高处暗处
(填“=”“<”“>”
得出结
论
蚯蚓适宜生活在 环境中
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 的环境中。
这张实验报告我重点设计了验证“蚯蚓适于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这一环节。上课前一天我便把实验报告发下去,学生可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自行先准备实验材料,而且还可自己设计验证“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还是干燥的地方”实验所需的材料,而后根据上课的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自己实验设计的正确性,或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如何改正。通过多次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大大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学生实验报告的填写,还便于教师掌握信息反馈,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仍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例。第一年带学生时并没有准备实验报告,因此,在问及学生声音产生时皮筋和鼓有何新的现象,学生均能回答出“震动”。我以为学生所说的“震动”便是我想传授的“振动”,想当然地就写了“振动”两个字,便以为学生都理解了。第二年再上这课时设计了上述实验报告,许多学生根本不能写出“振动”这个词,许多学生经过细致观察能够写出“上下不停地动”“左右来回不停地动”。个别学生填写的是“震动”,“振动”这一词能填出者几乎没有。正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我才猛然惊醒,上届的学生岂不是稀里糊涂学了个“振动”,真的有必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何为“振动”,此“振动”非那“震动”。
虽然教科版科学教科书相比原先的人教版自然教材有了一些实验记录的表格雏形,但也有一些内容并无实验报告设计,且由于科学书属于循环使用教材,学生不能在书本上随意填写,所以很多实验报告还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重新进行设计,这就给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使用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实验报告必须以课本为基础,在尊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巧妙地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实验报告中。实验报告要精而细,切忌粗而广,让学生无从下手;不能过于死板,应有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自我的空间。
2.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及时表扬并作出示范,切忌用后便置之不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而不马虎了事。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中体验到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快乐。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1一年级是孩子进入正规教育的转型过渡时期,对孩子的后续教育甚至一生都会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启蒙教育,那么班主任这个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愿虚心学习,用我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6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纯洁善良可爱。但是孩子年龄小,自理自制能力弱,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很大不同的。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校园生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制定了如下工作计划。
二、基本工作内容: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
1、训练小学生上各门学科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尽快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2、训练学生的集体意识,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都能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
3、利用大课间带学生学习跳绳,踢毽子,教他们做眼保健操,保证人人动起来,并且做好。
4、建立正常的卫生值日制度,通过老师手把手地教,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打扫方法。
实现班级卫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5、培养团结协作的优秀小干部群体,发挥队干部的榜样作用。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每周一升旗的时间,训练学生尽快的排好队,听从口令。
利用国旗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
2、结合生活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信用,热爱班集体,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密切与各科任课老师联系,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
3、加强对个别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的教育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配合科任老师,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班风。
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1、建立学校家庭电话互访制度。
班主任留有每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学生每有进步或特殊情况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使家长有“孩子就在身边”的感觉。
2、通过走访和家长联系册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暂拟定期中考试前后完成对2位特殊学生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努力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2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又是新的一年了,在这个学期里,我接手了二年级的班主任,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心里有不少欣慰。在孩子们成长的历史长河里,一个学年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从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同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在新的学期里我准备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孩子们个个活泼可爱,但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少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书写有待于加强。
二、班级管理目标
1、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及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3、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建立健全班委会,培养一批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三、班级管理措施
(一)常规教育方面
1、由于二年级是教学与班务分开进行,所以要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十不”等常规要求,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提醒,给予纠正。
2、利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和元旦等重大活动日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充分发挥教室内板报的教育作用,开辟“表扬和进步”园地,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此外,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1、课堂纪律
要求学生课上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如果有违反纪律的现象,由课代表记录,向班主任汇报,并记在学生的档案卡中,作为评选班级明星的重要条件。
2、课间纪律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是解决课间纪律的法宝。课间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毽子、下棋等文体活动,班主任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文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健体又受到教育。
3、路队纪律
利用班队会向学生讲清路队的要求和开展路队评比活动。放学路队设立专门的队长,作为监督员。每天定时向班主任汇报路队情况,班主任对散队学生说服教育,加强管理。
(三)卫生方面
1、个人卫生:要求学生手脸洁净,常剪指甲,衣着整洁,每天由班主任和班长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
2、班级卫生:每天早晨分派值日生清扫教室和卫生区,由劳动委员负责打分。
班主任对各组的卫生情况在每周一的班队会给予公布,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开学伊始,组建好二年级班委会,明确班委会成员的各自分工。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针对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其他方面
1、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开好家长会。
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和沟通,召开家长座谈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班主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向家长如实汇报,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学困生要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因势利导,使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辅导下,将他们转化成为中等生或优秀生。此外,还根据学生的身心潜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获得很好的发展。
2、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典礼,进行安全教育。
2、加强一日常规训练与检查。
3、庆祝教师节活动。
十月份:
1、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2、国庆活动及庆“国庆”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2、保护环境主题活动。
十二月份
1、对学生进行端正学习态度教育
2、加强一日常规训练与检查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一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庆祝元旦”节目训练
2、组织好学生的期末复习迎考工作
3、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4、组织好学生的期末考试
5、发放素质报告单,安排学生的寒假生活。
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3一、常规教育重点抓。
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有序的引导,并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实小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三字经》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合理利用队活动,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家长开会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了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团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比如:我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黑板报和墙报的教育作用,采用“天天学习”,“天天进步”和“我最棒”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要加强。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抓班级纪律才行。因而,我强化以下工作: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一年级四班班规,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唱歌”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卫生方面是重点。
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班级卫生:每天上午放学和下午放学后清扫教室,并设立卫生班长,每节下课后,进行检查与监督。
2、个人卫生:利用晨读时间,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不好的给予提醒。
四、班干部的培养千万别放过。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自主化管理形成机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了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力求更上一层楼。
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4基本情况: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由于年龄太小,因此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下课会有奔跑现象出现,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
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如:徐迈克上课思想不够集中,作业不自觉,跟不上全班步骤;曹天翔、薛理谋、袁昌彦、邱杰尔有进步。
品德情况: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会出现自私、虚荣心、盲目自满的思想
德育工作总目标
1、坚决贯彻--书记提出的以得治国的战略方针及“七一”讲话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等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强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力、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3、通过系列地学习、培训、实践、交流,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质量。
班内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有益的主题教育,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培养出自主自动的队干部,争创“星级文明班”。
4、通过“新世纪,我能行”的各项创新+实践的少先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管理等多种能力,使少先队活动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阵地。
5、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活动模式,成为行为规范特色班,使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为规范小明星”,并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小市民。
6、通过“做小主人、创新形象”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从爱护身边的公物、植物、动物做起,为附小新形象出金点子,人人争做“附小形象大使”。
7、结合“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及“北京申奥成功”的良好教育契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科技主题活动,使校本德育和社会德育有机结合。
8、继续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指导与研究,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重视“330课外教育工程”,有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持整体性,形成强而有力的德育合力。
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愉快地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育内容及措施
(一)、行为规范教育:
一句响亮的口号: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的附小人。
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段落实附小一日常规。
1、明确一日常规细则,做到人人知晓。
2、充分发挥行为规范示范员的表率作用,做到以一带四。
3、用班会、晨会进行常规教育,抓好纪律、礼貌、劳动、学习等方面的常规,使行为规范训练经常化、规范化。
4、班级开展“我驾火箭添新星”的活动。
设计四张星座宇航图,分别是:
a、文明礼貌的“队礼星座”
热情星——谦让星——尊师星——爱老星
b、遵守纪律的“大雁星座”
自知星——克己星——值勤星
c、努力学习的“智慧星座”
预习星——复习星——检查星——订正星
d、热爱劳动的“马兰花星座”
育苗——长叶——开花——献果
以上四个星座是学生奋斗目标的过程,也是有计划的准备过程
(1)、小队里进行交流,队员在宇航计划中亮标,以求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队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弱项为攻克目标)
(2)、在壁报上以小队为单位把每个队员的星座图表布置出来
(3)、以后航行中,每到一站便可添上一颗闪耀的小星星。
(4)、报喜讯。在每个队员都有所得的基础上,评出“行为规范小标兵”,可命名为“大雁队员”、“白鸽队员”、“智多星队员”等称号,由中队或小队向队员的家庭报喜。
(5)、每月进行行为规范的阶段小结。
(6)、积极做好“行规”特色中队的申报工作。
(二)、主题教育:
1、“做小主人,创新形象”系列教育活动
感受一流的新校舍,谈谈自己切身的体会。
为新校园画一张画、写一首小诗、拍一张照。
开展“如何爱护身边的小生命”的专题讨论,出金点子、写宣传语。
征集优秀的宣传语交学校评比。
自觉养成爱护身边的公物、植物、动物,做附小的主人。
北京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5一、真诚、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是其次的,最重要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一开学,我就向小朋友们提出将“安静、干净、尊敬、竞争”作为班级公约,希望大家能共同遵守。为了帮助大家达到这些要求,我利用班队、晨会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组织讨论,明确小学生该做到哪些,不该做哪些。在班内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每月评比,树立学习榜样。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守纪、整洁、尊师、向上的良好班风。在班中选拔班干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鼓励他们做好带头工作,协助老师完成一些工作。同时,我认识到,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平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们的进步。
二、关爱、赏识,真诚为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给理解,被尊重。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班里有个叫谈伊琳的小朋友,性格内向,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外地。身边没有人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影响到学习成绩。我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渐渐地她对学习树立了信心,成绩稳定了,性格也开朗了,还会主动帮助同学们打扫食堂卫生。
三、家校联系,转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要以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平时课堂上多提问、多肯定,课后多辅导,组建互助小组,以好带差,共同进步。家庭教育对后进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经常通过家校路路通告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班级的整体发展。
四、班级建设,共同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