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档案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长期以来,我行紧紧围绕上级行档案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分行的高度重视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总行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坚持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断加大我行的档案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科学保管各类档案,做到档案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效结合,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档案资源的使用价值。今年,我们结合我行档案工作现状,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我行档案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力争2010年我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达到一级标准”的工作目标。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档案工作组织建设。
一是明确部门,落实责任。由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行档案日常工作管理及年度目标考核工作,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行领导汇报。
二是配备精干高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职档案人员,确保了档案工作的正常,持续开展。
三是梳理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工作发展规划。近几年档案管理的办法制度随着业务的发展都在不断修改完善,为保证档案工作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及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办法、操作流程进行了梳理,确保档案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有效结合。上半年,按照上级行的总体安排部署,并结合我行实际,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三年目标规划,确立了“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力争2010年我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达到一级标准”的工作目标。
四是检查监督日常化。我们按期对全行的档案工作及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努力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各行处,部室组织员工了解,学习,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员工的档案法制意识,在全行上下形成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
(二)强化档案标准化管理,努力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一是初步建立了综合档案管理体系。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我们对全辖业务档案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全行的法人客户信贷档案,个人客户信贷档案,文书、财务会计、科技、特殊载体档案等都基本上实现了集中管理;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管理制度。我们在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使用、鉴定销毁方面,都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收集充分、档案交接手续齐全、档案整理规范、档案内容完整、档案管理期限划分准确,做到交接有手续、借阅有审批、归还有记录、鉴定销毁有依据。
三是重视全卷宗的建设。我们正在逐步建立内容充实,规范的全宗卷。
四是做好档案统计工作,确保档案统计报表上报的及时和准确完整。
(三)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档案安全工作
我们自始自终把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重视对档案实体的安全管理检查。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实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档案实体是否存在水浸、霉变、粘连、字迹退色看不清、虫蛀、鼠咬等现象,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保证了档案实体的安全。
二是重视档案库房设施的硬件建设。今年根据档案工作需要,增配了一台微机,并准备按档案管理标准建设档案库房以及带监控录像设备的借阅室,但由于地震原因,这些工作未能按计划进行。
三是重视日常安全检查。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库房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所配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房环境,定期测记温湿度变化,定期投放防虫药物,定期检查照明情况,定期检查防火防盗,确保了库房温湿度适宜,库房清洁卫生,档案无虫霉滋生现象。
(四)加强对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努力提高我行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重视档案系统录入工作。按照上级行的工作安排部署,我们按时完成了对文书档案的录入工作,法人信贷档案、个人信贷档案的录入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关系到学校整体风气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全体教职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信息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高校信息决策的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推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内部收入差距日趋明显。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比如,在观念上强调个人意识,追求个人利益和重视个人价值;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把名和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思想上,缺乏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对自己的得与失斤斤计较;在业务上,缺乏钻研业务的干劲,不思进取,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能够使之确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断进取、服务学校、奉献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且有利于部门形象的提升,使档案管理在办学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有效地发挥出来。再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档案管理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档案的载体形式、种类、数量、用途和管理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书写”技术、存贮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档案文件的数量在日益增多,档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少量的声像档案向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档案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不曾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档案的用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信息时代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能力、有知识来解决这些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抓住这些新机遇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北华大学为例,虽然档案管理人员不少,但是科班出身的高学历人员不多,鲜有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者。就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4.1%,本科学历占40.7%,大专学历占39.4%,大专以下占6.8%。这说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理论水平不高、学术意识不强,很多高技术和现代化工具使用率不高,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只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两人(资产管理处一人、校长办公室一人),其中一人只经过简短的培训即上岗,另一人自上岗至今未曾经过任何培训,仅仅通过师徒式的传授就上岗了。在其他高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当中,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占40%,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占50%,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受过系统教育的不足10%,即绝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导致了高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迅速提升的。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外语读写能力,因此涉及外文档案的时候,或者手足无措,或者需要借助翻译来进行,使学校的很多外文档案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一些档案,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使泄密风险大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了档案的存储和读写方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信息化技能。但是以北华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由于档案管理者知识结构老化,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三、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思路
首先,高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尽快熟悉、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可以定期去兄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高校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在职进修,扩大岗位培训的范围和内容,使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高校特别要扎实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不该听的不听。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齐齐哈尔大学以校史馆面向全校开放为契机,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修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极大拓展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空间。不仅如此,齐齐哈尔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形成了人人熟知档案、人人善用档案的良好态势。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看起来不如教学、科研工作重要,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竞争机制,使档案管理人员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激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发、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高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过程中向档案管理人员倾斜,调度其工作的积极性。对那些业务成绩突出、职业素质高的年轻档案管理人才,学校主管部门要采取低职高聘的方式大胆提拔任用。高校要想方设法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提供拴心留人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再次,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应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7年秋季学期伊始,齐齐哈尔大学组织档案馆、学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到齐齐哈尔市档案馆开展交流活动。为了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双方联合举办了岗位技能比赛,高校与地方档案管理人员同台竞技,相互取长补短,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的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对于处于办学发展关键期的高校而言,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有效发挥档案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下大力气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
参考文献:
[1]李光泉.档案工作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461.
信贷档案是是银行与客户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保全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法律依据,是银行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客户基本资料,相关契约凭证和银行内部的信贷管理资料等组成。农户小额贷款档案也是银行信贷档案的一部分,同样十分重要。由于农户小额贷款是项新业务,单笔金额小,客户数量多,造成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由此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也和银行信贷档案一样,是银行业务每个环节的真实反映,是维护银行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某一环节的档案信息资料出现丢失、差错、泄漏等,将会给银行的信誉、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目前基层行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列入日常工作之一,但部分基层行对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只重视业务的开发,而忽略对档案的管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一开展,就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信贷档案。而一些基层行对信贷档案管理后备力量跟不上,人员未配备到位,前后台管理脱节,没有真正将农户小额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与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有的认为农户小额贷款数额小,一般每户只有5万左右,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好与差意义不大,能被动地消极地应付检查就行,何必认真,更有的一些客户经理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贷款一放就了事,使信贷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
2.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农户小额贷款档案也和其他信贷档案一样,要经历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签订借款合同、发放贷款、贷后检查、收回贷款本金及处理有问题的不良贷款等诸多环节,要在风险管理、业务经办等不同业务部门及不同人员之间协作完成。贷前调查文件、调查报告、签批、决策等贷款相关材料产生于不同业务部门,这些文件形成时间有的相隔几天,有的相隔更长,更有跨年度审查、签批类的资料,在这类档案资料的流转过程中,基层行一线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匆忙,特别是农户小额贷款的特殊性,农户时间较紧,有的银行为注重服务,在贷款时往往上门服务,这样就导致了日常信贷资料积累不及时,产生一些信贷档案的基本资料不齐全的现象,同时目前一些基层行客户经理调动较频繁,外出培训、提拔、交流等,往往忽视了对信贷档案资料的交接等,由此而造成管理上的脱节,信贷档案不够完整,影响档案的管理。
3.档案资料不够严谨。信贷档案资料是贷款真实性的反映,也是银行与客户借贷双方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资料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部分基层行对资料搜集填写不重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贷款申请书、调查审批表中缺失内容较多;二是借款合同填写不符合要求,有的连贷款单位的负责人或授权人的签名也漏填,有的合同骑缝章缺失。三是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不规范,有些网点对人行征信系统查询只有一个客户经理签名,有些贷款客户缺少人行征信系统查询授权。四是担保手续有漏洞。主要表现为担保法人代表未签名,担保机构缺少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这些农户小额贷款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贷款行带来严重的金融信贷风险,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4.档案资料的管理不规范。虽然上级行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的管理缺少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不够规范,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小额农户贷款业务一开办,大批量的客户拥入,一户客户就有一户档案,加上基层网点人手紧,不可能及时整理上交,而作为负责档案集中管理的支行一级也因未配备相应的档案管理员,由此造成了大量的贷款档案资料积压,编目不细、查询不便、归档移交手续不清、责任不明,有的由于没有及时上交而长时间未整理归档,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设施,存放分散、乱放,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造成隐患,影响了工作效率。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是农行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由于这项业务具有涉及面广,贷款金额小,贷款农户多等特点,这给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带来了难度,针对当前存
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贷款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信贷风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以健全与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1.抓认识,提升信贷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信贷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客户经理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客户经理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按实际信贷工作分工,根据贷款类别、单位不同来确定相应信贷档案责任人,加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建立独立的信贷档案,监测信贷风险。
2.抓收集,确保信贷档案的完整。要系统地收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资料:一是借贷资料。主要是信贷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贷款资料文本。二是信贷管理资料。主要是对借款人信贷调查、审查、检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三是借款人经营资料,主要是借款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资产负债表等资料。四是其他资料,主要是担保人资料,个人信用等相关资料等。同时落实信贷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实行信贷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总行信贷业务档案查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以往由经办客户经理分散保管信贷资料,容易造成资料散失的问题,确保信贷资料的完整。同时做好在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和逾期贷款相关资料的及时立卷归档。
3.抓考核,增强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的严肃性。要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纳入日常业务考核,制订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规范化考核标准与办法,与信贷主管人员的奖罚挂钩,激励信贷主管人员做好信贷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网,提高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水平,为防范风险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恶意拖欠银行本息、违规担保、违规抵押的农户,要严惩不怠;对未能及时完成信贷档案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信贷档案缺失的,要严格执行规章,照章办事;对违法的,并造成重大损失和金融风险的,要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
4.抓培训,提高信贷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是要加强对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短期培训、相互观摩交流等方式,以及不定期地进行辅导、检查、监督,使管理人员尽快地熟悉和熟练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信贷操作人员的培养。收集信贷资料的大量基础性工作,须由信贷操作第一线的人员来完成,每当一笔信贷业务的发生,应当收集入档的信贷资料有哪些,客户经理必须明白和做到,由此,通过辅导和培训,使每一个信贷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只有这样,基层行农户小额贷款的信贷档案管理才能真正得到完善和健全。
关键词:档案管理系统中小银行知识管理知识化升级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推进,银行档案管理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但档案管理系统单一化的保存功能极大地限制了银行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改变这一现状,大型银行利用其在资金与管理上的优势,不断推广知识管理,特别是直接引进成熟的知识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但中小银行在资金与管理上的劣势使其在知识管理推广及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方面仍处于落后局面。因此研究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问题对提升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不仅数量少,而且研究方向局限在普通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并没有关于档案管理系统升级问题的研究,致使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缺乏理论支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知识化升级”模式,知识化升级是指运用知识管理与系统集成原理对组织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知识资源利用率的过程,一方面为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为中小银行推行知识管理提供有效切入点。
一、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一)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必然性分析
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具有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的双重动力。内部推力因档案管理系统对业务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分散于各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由于档案资源的封闭性,在开发利用上没有很好地开展横向协作交流,[1]仅仅发挥了档案保存的功能,没有为银行转向服务型组织提供有效支撑。外部拉力因知识管理系统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比较优势产生。知识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全面及互动性强等优点,可充分发掘档案资源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被动保存档案。
(二)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1.档案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逻辑前提。一方面,档案具有知识属性,无论是实体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均蕴含丰富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具有多样性,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子集,银行知识资源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功能更加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
2.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理论基础。档案管理正处于由“分布式”“实体化”向“集中式”“电子化”模式转变的阶段。“集中式”使各业务部门的档案有了横向交流的机会,“电子化”则为档案的知识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撑,两者促使银行的档案管理模式开始转向“档案知识管理模式”。[2]档案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提升银行档案管理的知识化水平,还可以使银行逐渐形成简单的知识管理,从而在循环中不断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
3.档案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是知识化升级的技术依据。维娜?艾莉的知识“波粒二相性”理论认为知识既具有实体性,又具有过程性。传统的银行档案管理系统,侧重从实体视角管理知识,主要管理可编码化知识。但强调知识共享与创造的过程视角更加符合银行日益复杂化的业务需求,知识管理系统则为过程视角的产物。
二、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集成化的设计原则
银行的各项业务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档案,档案管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具有密切联系,为使三者紧密结合,“档案知识管理”系统应与企业各种业务系统有机融合、充分集成,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门的系统存在。[3]
(二)坚持以业务为驱动,以流程为依托
流程导向模式(BRK模型)认为档案资源对业务流程存在全过程的支持,[4]而中小银行的档案管理系统又内嵌于各个业务流程中,因此知识化升级必须坚持以业务为驱动,以流程为依托。
(三)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做好需求分析,在集成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知识共享、知识推送等模块,并坚持在后期运行中不断进行系统优化。
(四)坚持以编码化为主,人性化为辅
银行业务具有高度标准化和稳定性等特点,积累了大量易于编码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因此以知识编码化为切入点,逐步推广人性化的知识管理理念是中小银行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蓝图。
(五)坚持自主集成为主,软件外包为辅
随着集成技术的日益成熟,软件的集成成本与难度不断降低。由于资金劣势,中小银行较为可行的方式是以坚持自主集成为主,在集成各类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添加一些简单的知识管理功能模块,特别复杂的模块则可外包给专业软件公司。
(六)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银行档案具有高度机密性,所以系统必须建立严格的权限制度规范档案开放,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依赖于知识共享,只有充分共享各类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因此系统升级必须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三、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路线与关键技术
中小银行具有组织层级少、人员规模小、业务种类少等特点,所以现有档案管理系统基本能支撑其业务活动,高跨度或直接引进的升级模式并不适合中小银行,因此笔者提出了渐进式的升级路线,即首先运用集成技术对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化连接,然后根据需求分析添加相应的知识管理模块,同时逐渐推广知识管理理念,并结合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现有系统,最终建成高效益、多功能、人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在升级过程中,技术选择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根据知识化升级的实际要求,总结了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具体如下: (一)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最成熟的集成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的集成领域。中间件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可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同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程序设计的难度。[5]
(二)Web2.0相关技术。Web2.0相较于Web1.0的优势在于更加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人参与的互联网精神,这与知识管理的分享理念十分契合,Web2.0技术可极大提升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水平。中小银行适合采用以下技术:
1.Blog技术。Blog是一种在网络上自由个人日志的网络交流方式,其他用户可以对相关日志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知识互动。
2.Wiki技术。Wiki是一种社会互动式编写形式,不同用户可以自由编写与完善相关类目,最终形成一个可不断更新的知识目录。
3.RSS技术。RSS可以聚合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并可自动过滤无用甚至有害信息,用户可通过RSS订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J2EE技术。J2EE是Sun公司为企业级应用推出的标准平台,它把各类不同的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的层次包含其中,使得依循各种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移植性、兼容性。
(四)PHP技术。PHP是由Java语言和C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可以实现系统的跨平台操作,具有开放的源代码,易于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
四、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具体策略
(一)普及知识管理理念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升级。因此在升级过程中,要不断宣传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二)盘点知识,评估现状
知识化升级的目的是帮助中小银行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在系统升级之前,必须要对包含档案资源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盘点并评估组织的知识管理现状,以便有效支撑知识化升级的持续推进。
(三)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是需要各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建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知识化升级的统筹规划,并制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以推进知识化升级工作。
(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中小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坚持以档案管理为重点,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组织知识的高度编码化,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知识管理。
(五)增强系统柔性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必须树立长远观念,在知识化升级过程中合理增强系统柔性,提高系统兼容性,为今后档案管理系统的持续升级打好基础。
(六)选择适合的升级技术
技术选择是知识化升级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技术时,不能仅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还要充分结合成本、功能需求以及系统兼容性等因素,坚持以最优成本完成知识化升级。
五、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的发展趋势
档案管理系统的知识化升级与信息技术和档案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档案管理正经历由实体管理向电子管理、知识管理的转变,所以未来的档案管理系统必将融合更多的知识管理功能;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将不断融合最新的信息技术以提升其知识化水平,如可设计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6]在大批量电子文件的鉴定方面则可引入大数据技术以实现文件鉴定的智能化操作;通过云存储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异地存储等。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玉芬.银行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金融,2007(7):63.
[2]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5):50-53.
[3]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62.
[4]安小米,朝乐门,徐少同等.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7―112.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是根据现代化水平来说,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方法及数据整理策略方面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暂时还不能更好地满足一些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这些,我国需要认真了解清楚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现状,针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加快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的进度。
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含义
1.档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信息资源,由于我们人类有着存储信息的需要,档案才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就形式来说,档案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两个最基本因素:信息和d体。
2.档案管理现代化,是通过一些途径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途径有:重视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建没一支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断开发档案的信息和载体等资源,从而不断优化其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简单说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技术手段对档案的管理进行优化”。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从一些数据表明,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一直在发展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存在着档案管理方面的人才不够多、档案管理发展不够平衡,投资不够等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国情现状的制约
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国情条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科学、文化等发展程度等对我国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还起着制约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但应用方面存在着短板。另外,从我国的国情来说,还不能提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的性价比较高的设备等,我国现在计算机的普及率虽在不断上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是一些国情现状,需要不断的努力。
2.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来说,我国各高校还未广泛普及档案管理这个专业,使得从高校走出来的高材生对于档案管理还处于模糊的认识过程,这方面的人才数量较少。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开展档案管理专业学习的高校来说,其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行业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因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单位中,还没有完全普及计算机的配置,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低,不能将信息进行正确、准确和分类和编录。可见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3.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每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趋势,现代的发展趋势即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是,其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地区来看,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较快,而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就行业来说,金融、会计、电信等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而一些行业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次数有限,因而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落后。甚至从一些单位也能感受到其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单位计算机较为普及,而一些单位仍然利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档案的管理。
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策略
由于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来使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谈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注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条件需要得到重视,我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也已经被列入档案事业的发展计划中。档案管理需要有档案室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研等,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除了需要建设方面的实践,还需要制度上的实践。比如:我国应该颁布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多次研究,从而制定一定发展计划和规划,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创造一些实实在在的发展条件。
2.培养专业人才
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长足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既是专业型,又是管理型的人才,需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档案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工作业务,不断学习行业知识,完全掌握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和准则,仔细做好档案数据的处理工作,积极参与档案管理的学术研究。同时要有档案信息保密意识,遵守法律,不断更新符合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不断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
3.重视计算机的运用
加快实现档案现代化的建设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现今,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档案处理系统,目的在于不断向信息化现代管理的目标前进。同时,我国计算机的装备水平和应用水平也需要提高。对于计算机的技术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使计算机真正实现普及。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四、结语
伴随着档案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走向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档案管理的含义及内容,进而找到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国情现状和行业自身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需要认识到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计算机运用率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等一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未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也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我们需要针对现状找到使其更快发展的策略,并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华. 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4):50-51.
[2]靳晓慧. 对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6):153-156.
[3]张玉华. 对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认识[J]. 兰台内外,2011,(03):49.
SSH是多个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集成,一种Web应用程序开源集成框架,用于构建灵活、易于扩展的多层Web应用程序。集成SSH框架的系统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实体层)。Struts作为系统的整体基础架构,负责MVC的分离,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控制业务跳转,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提供支持。Spring一方面作为一个轻量级的IoC容器,负责查找、定位、创建和管理对象及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能使Struts和Hibernate更好地工作。
此银行业务资料管理系统主要采用B/S结构,前台使用jsp,后台使用java,采用JDK1.8编译器,JRE8.0下运用MyEclipse开发工具,采用tomcat服务器,以SQL Server 2012为后台数据库。
银行业务资料管理的特点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独立性,能够真实、完整的保存电子档案信息,严谨规范得进行档案管理,同时可以进行丰富的数据查询。
一、设计目标
银行业务资料管理系统主要解决潜在客户在信贷资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需求,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如下:
1.实物档案电子化,满足不同信贷档案及其不同类型和关键字的存储和调阅。
2.实现联机调阅,同时满足对打印、导出、编辑、批注等功能的权限控制。
3.建立起档案备份机制,按照档案的流转状态,对等待归档、已归档的档案加以区分,并对下架档案转移备份区,建立多级备份机制,提供足够的仓储空间来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并可以实现异地差异化备份,如:上海和深圳两个仓储中心的档案互备。
4.实现电子档案仓储管理,解决目前纸质档案调阅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和丢失问题。
5.系统内outlook邮件提醒,每个待处理任务都会有对应的outlook邮件。
6.与行内域用户同步。
二、设计内容
本系统通过对扫描仪对银行信贷资料备份,并按照银行业务需要进行管理,根据用户需求及研发需要,本系统应含有以下功能:
1.我的工作:待办任务指所有待处理的工作列表,包括借阅流程等。
2.影像处理:包括创建扫描任务、影像扫描、影像质检、影像补录过程。
3.档案结清:能够标示档案实际结清日期,并能够对已结清档案进行移库。
4.档案检索:包括档案基本查询。
5.档案借阅:包括借阅申请、借阅审批、当前借阅、历史借阅等。
6.授权管理:包括授权、授权撤回。
7.业务审批:包括业务申请、业务审核、申请记录。
8.系统管理:包括机构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资源管理、字典管理、公告管理、基础数据定义。其中机构管理包括删除部门和管理部门,用户管理包括管理用户和删除用户,角色管理包括删除角色和管理角色,权限管理包括保存资源分配,基础数据定义包括文档类型组定义、文档类型定义和扫描队列定义。
三、功能框图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 教学档案 管理 创新
财经类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几年来该类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如何适应社会人才培训需求是当前主要思考的问题,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的基本依据。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档案是高校经济类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直接反映着高校的财经类专业教学状况。做好此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想在现有的教学档案管理方法上提高对财经类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创新、研究发掘新方法,做到更加直观、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化。
一、当今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平常对专业教学档案的归档意识不强,主动性差。专业教学档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产生的,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需要很好的分门别类,尤其现在的财经类专业相当多。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往往只重视教学工作而忽略了对相关教学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以导致一些有价值的专业材料流失,无据可查。
(二)专业档案整理状况欠佳,未进行合理分类和归类,整理方法有待改进。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大多数都存在整理方法和归类划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未进行保存年限的划分(永久、长期、短期),年限的划分区别了档案的价值和保存价值。二是分类标准不统一,均以便利性原则对档案进行分类,虽然提高了部门档案查找效率,但却增加了后续管理人员接收和管理上的难度。
(三)专兼职档案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亟待加强。目前由于档案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未经历过专业培训,所形成的档案收集、整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自学或是上级领导管理上的指导,呈现出明显的主观性,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缺乏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
(四) ISO9000标准在专业教学档案中未有得到充分的利用。ISO9000标准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它不受特定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一)增强专业教学档案管理意识。进一步认识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新的发展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基础管理水平对于夯实发展基础,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档案作为高校发展的历史脉络、痕迹的载体和证明,若能加以高效利用,必将进一步为决策层科学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努力做好财经类专业档案的建档工作,为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积累财富。
(二)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并逐年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档案,为高校工作及时准确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不仅领导重视,制定一套可行的标准方案,还必须根据自身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此实现教学档案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比如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从文件的接收、整理、分类、立卷、归档到档案的分类方案、细则、保管、利用制度。档案的分类、编号、装订、保管期限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执行,分为永久、长期(15年以上至30年)、短期(15年以下)三种,以便于教学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移交、收集、整理、分类过程中有章可循。
(三)“以人为本”,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的了解、应用,逐渐学会并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相关档案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并且能从相关的数据库中检索、录入相关档案信息。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时扩充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定期对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积极认真,完成任务好的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在专业教学档案管理中充分运用ISO9000标准。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不断改进的功能。通过质量审核,发现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管理评审,可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针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内容以及不良趋势,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可以促进各方面工作不断改进。因此,从理论层面来看ISO9000标准适用于教育管理领域,可以在学院财经类专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加以应用。
总之,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档案是财经类专业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是了解财经类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创新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要增强专业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专业教学档案管理中充分运用ISO9000标准。为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伊明.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创新途径[J].考试周刊,2011(4).
【关键词】高校 人事档案管理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08-01
高校人事档案记录着高校教职人员的学习、科研、教学、工作历程和成果奖励等,是高校进行人才选拔、任用和资格评审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纸质档案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保存备注、备查的图像、文字或者声音类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文件。档案管理则主要分为对档案资源本身的管理和对档案资源包含的信息的管理两大类。两者都对于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经济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前者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体系,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前提;后者则是对档案的二次文献管理,为实际生活的管理工作服务并为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真实材料。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
1.信息的保存和素质证明
人事档案记录着学校教职工的基本信息,如职称、专业、学历、年龄、履职情况、健康状况等,还记录着教职工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奖惩情况、福利待遇、职位变动等教学信息。学校招聘教师、辅导员、职工,特别是招聘学院院长、新专业的带头人、技术性强的专业教师等,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任务。学校招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在进行人才选择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记录的任职情况、教学情况、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原单位领导的评价等情况进行判断。
2.人事关系变更的凭证
人事档案,还是学校人员流动时重要的人事关系变更凭证。当学校的教职工出现工作的变迁时,需要把人事档案同时带到新的单位,人事档案的传递是保证流动人员工资等待遇关系的重要依据。人动时,新的工资待遇等关系的落实,都需要以人事档案所记录的时间、年龄、单位和工作年限等信息为依据,是关系到流动人员切实利益的重要文件,如果出现人事档案丢失或者不完整的现象,新的单位就无法兑现对流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待遇,直接对教职工产生很大的影响。
3.有助于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的科学预测
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数据的支持,可以分析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人事档案的分析,可以对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做全面的了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从而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结构。
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分析
虽然信息化的技术开始运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但纸质档案仍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形式将会长期地存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1.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和安全的优点
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安全的特点,是较电子档案来说最为突出的特点。纸质档案白纸黑字,在保管上和修改上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对于档案信息的修改可以很好地通过墨迹等进行判断,不会受到拷贝、篡改和病毒等对其信息安全的影响,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的认同率,纸质档案的真实可靠性程度相对较高。纸质档案可以直观地展示人事信息,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常会涉及一些证书、证明等材料,纸质档案可以实现更方便、直观地展现信息,供人事部门查阅和使用。
2.纸质档案具有法律效益
虽然当前电子签名和电子档案也已获得法律效力,但我国司法部门对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仍然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纸质档案作为普及最为广泛和认同程度最高的档案信息记录形式,在法律凭证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同。如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劳动合同、保险、教职工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各种教科研项目的资格证书等,都以纸质作为其主要的形式。
三 总结
对于具有特殊性的高校人事来说,纸质档案仍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22)
审计档案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审计档案数字化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审计部门利用各种成熟信息技术集成,依托审计档案管理软件平台,对档案数字化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应运而生。
1.审计档案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扩展审计利用的广度
审计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职能活动,记录和反映这种特殊职能活动的审计档案内容丰富涵盖了各行各业。如:财政、农业、行政、资源环保、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企业、社会保障、外资运用等等各项审计调查活动。审计工作的取证材料,既有文字的,又有声像的记录,既有书面证明、证据材料,又有实物证据材料。这些审计项目行业类别繁多,业务量大,更主要的是数据量巨大。无论是对纸制档案整理立卷档案还是查找借阅都是繁琐的劳动。目前,审计部门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数字扫描和相应的技术处理,使审计案卷中产生的文字、图片变成数据资料,利用审计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和档案信息的多介质保存。档案数字化的应用代替了人工部分繁琐的劳动,便于扩展档案内容利用的广度,最大限度的,为审计人员缩短了审计工作时间,提高审计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2.数字档案对常规性审计项目具有高效的审计功能,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深度
审计档案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审计机关基础工作的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审计业务工作质量的高低。随着审计机关“金审工程”电子政务的应用,审计业务文书的拟稿、审计方案的拟定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等都运用OA(办公辅助软件)和AO(审计现场软件)进行处理,因此,大量的数字信息的产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多方位和角度利用服务。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即可设置各种不同的数据条件,运用审计档案管理软件中数字档案强大的搜索对比功能,为审计监督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参考资料。尤其是对常规性审计行业和审计项目可以依据上一年度审结的审计数据进行整体的查询分析,从中分析和确定审计重点及发现线索,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深度,减少审计风险。
3.数字档案中被审计单位资料档案库的建立,方便审计人员异地远程查阅
审计档案软件中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具有强大的资源储存和快速检索功能,它把大量的被审计单位的形成的年度报表、相关法规、资料及相关文件以数字化的形式按行业和单位性质再进行详细划分。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既要向资料库输送资料定期进行电子数据信息移交归档,又可以通过审计资料库获得审计信息,做到审计成果共享,同时方便审计人员异地远程查阅,提高了工作效率,缓和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
二、数字档案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正在向前发展
1.深刻认识审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发展
总书记曾经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就要求审计工作适应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而作为审计档案工作者也要重视科技的发展趋势,“金审工程”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审计档案数字化建设也在努力的跟进;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电子数据量急剧增长,审计收集的各类材料、载体多样性和门类纷繁性,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没有审计档案的数字化应用和审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只依赖于手工档案的立卷归档方式无异于新形势下的“刀耕火种”,就可能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必须牢牢把握住信息化的先机,重视档案工作的科技进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档案的发展和进步,使其更好的为审计工作服务。
2.审计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可实现网络远程归档
随着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的大型化,尤其是金融、海关、税务建成的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工程”。审计人员面临的不再是传统的审计模式,而是全新的网上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审计部门已经在积极稳定的探索计算机审计和网络远程审计,通过网络连接来满足审计的需要,对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在整个审计监督过程中采集和掌握的数据都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在,每一个流程都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同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真实的原始记录,只有保持整个过程的完整性才能体现档案的价值。因此,传统的纸制载体文件承办完结后归档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档案的归档要求,网络远程审计的实施可推进档案远程归档的发展,根据审计要求,将取证的审计工作底稿和电子数据通过“金审工程”中AO(现场审计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经过三级复核后以数字化的形式上传至审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预归卷管理,真正实现“边审计边归档”和“审结卷成”。
一、目前档案管理系统应用问题
以我市发改委档案管理系统为例,泰兴市发改委,始建于1953年。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经济工作的综合部门之一,履行着计划、规划、协调、管理、服务等职能,具体工作任务涉及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改委机关现内设13个职能科室,挂市物价局、市旅游局、市重大项目办公室牌子。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衔接平衡各行业、专项、区域等规划和政策;研究分析市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负责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负责汇总分析财政、金融运行情况,对企业债券融资活动实施监督,参与股票融资项目审核,监督上市资金运用,引导资金投向;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负责抓好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工作,负责协调全市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工作;研究提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重大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工作;研究分析市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牵头负责全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区域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和指导全市沿江开发、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市际间对口支援、经济协作、参与东西部合作和国际合作的有关工作。
从总体看,当前我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还属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应用。所以,在应用中将依据当前流程利用升级,在系统中引入我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情况、文件记录、日常公务等数据并使其形成逻辑关系,不但让其完整体现我单位的档案信息,而且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积极做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档案管理系统性能需求
发改委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发改委为依托设计开发的一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设计开发应满足如下性能要求:
(一)所有系统的基本原则就是实用性。开发系统的目的就是投入使用并很好地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本系统同样遵循实用性原则,目的是让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尽快地摆脱手工劳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安全可靠性是该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由于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有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泄露的,所以系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安全级别,防止信息泄密和对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
(三)可扩充性和易维护性。未来根据部门的变化,系统的需求肯定也会随之变化,该系统应该尽量地保证代码规范性和系统架构的标准性,为以后的升级维护做好准备。
(四)良好容错性。对于用户的错误操作,系统需给出相应明确易辨的提示。
(五)易操作性也是系统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界面一定要友好,操作一定要方便,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摘要:医疗业务档案是医院医疗业务管理工作的系列资料记录,是医疗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领导决策和制订规划的科学依据,也是医务人员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重要凭证。目前医院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视党政、人事、基建、设备、财务等各类档案,轻医疗业务档案管理。因此,档案员抱怨业务档案难收,而职能业务部门却埋怨综合档案室管得太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1]以来,加强医疗业务档案的管理[1],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列入医院业务管理建设重要的议事日程。
1 医疗业务档案管理探索
1.1 加强医疗业务档案管理根据医院业务改革归档范围:一般医院的医务部、护理部均抓质量、管理,由于两个部门各自独立,难以把医疗业务综合反映。随着医院管理专业化的要求,综合业务部门走向专业化之路已成必然趋势。为此成立专门质量管理部门-质量控制部,把质量控制的职能从医务部和护理部中分离出来,同时全面监控全院的医疗质量,负责检查、督促、改进、医疗纠纷事件的管理等,使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医务部负责医疗制度的制订与落实、进修管理、医务人员调配、各科室业务协调、资源调配等日常医务管理工作,管理病案室、院感科,医务部就会形成较全面的相关资料。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制度的制订与落实、流程改造、人力资源调配、护理市场拓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发等。科教部负责全院科技申报、报奖,带教工作、继续教育管理等工作,主要职能部门形成的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一家医院整体医疗业务的管理水平。根据日常工作和职能,职能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了解,及时变更归档范围。
1.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
目前兼职档案员队伍常不稳定,行政人员实行轮岗制,人员一年半载就会更换。应向各级领导宣传档案工作法规,提高员工的法规、责任意识。在人手方面予以支持。综合档案室要及时了解人员调动情况,并对新同志进行档案管理培训,每年邀请档案局老师对全院兼职档案员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档案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理论研讨交流。职能部门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门、日常事务烦琐,人员少、工作忙,希望把原始材料全部提交综合档案室,就不用再管了。档案员需要不厌其烦地上门指导,有计划重点帮助整理,从分类、装订、整理各个环节进行指导。1.3 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
医疗业务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制定《医疗业务档案归档制度》,参照文书档案整理规则,按照年度-问题分类。(1)医务管理主要有:医疗制度的落实、进修管理、会诊协议和记录、病例讨论制度及记录、学术委员会记录、技术水平年度考核资料、医疗队卫生支农工作汇总、下乡证明、临床医疗质量与工作效率年度报表、健康教育宣教资料、传染病报告记录、医院内感染管理措施、监测记录、执业医师注册管理,以及药剂、检验、病理、麻醉、放射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有: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报告措施效果评价,安全教育内容会议记录、服务质量监控组织、病历书写质量标准及监控考核方法、年及季度监控汇总。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检查记录、护理查房记录、护理教学培训记录、护士技术操作考核评价记录、护理书写质量考核。(2)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为全面反映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对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业务档案。一人一卷,按照姓名拼音排序建立人名索引。事先向各部门说明要提供的材料范围,让他们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资料。向多部门收集,需要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各部门提供的材料较琐碎且数量大,每年由各部门派人一起整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包括四方面主要内容: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工作经历;有关学历、学位证明、证书;从事专项技术工作的年限证明材料;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的证明、证书、鉴定、成绩单;参加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工作情况。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业技术新成果鉴定书;其他具有备案价值的各种技术工作成绩的证明。③专业技术任职、技术资格评聘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评表、审批表、证书复印件、聘任合同、任命书。④其他材料:三基考核材料、先进工作者证书、奖状;对外合作攻关成果材料;参加专业学会的证明;工作失误差错材料。(3)完善的病历档案:病历档案对医院有着特殊意义,它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了疾病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病历档案是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学的极佳教案,科研的良好素材,而且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依据,同时又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举证的重要依据。特别是近年来,病历档案在刑事诉讼、金融保险等服务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病历档案保管完好,能及时地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并且与医院管理系统数据接口,使用方便,为临床研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4 重视利用,加强编研为临床服务
根据医院医疗业务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各部门调研沟通的基础上,编辑出:《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各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基础数据汇编》、《病历书写指南》、《常用药物手册》、《医学论文汇编》、《疾病病种索引》等十余种汇编材料,为医务人员在平时工作参考提供方便。其中《病历书写指南》、《常用药物手册》对每位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2 加强医疗业务档案管理的建议
医疗业务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疗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结合本院工作实践,作者认为加强医疗业务档案管理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1)领导支持:要通过各种形式向领导(院领导和部门领导)宣传《档案法》和有关档案工作法规,充分认识医疗业务档案的重要性,提高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领导的支持,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管理规划,做到经常研究档案管理,及时解决档案工作问题,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创造条件。(2)用标准规范工作:保证医疗业务档案系统、完整、准确。严把收集关是医疗业务档案的基础,只有做好收集工作,才能保证完整、准确、系统。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医疗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对归档不齐全的档案材料进行复制,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不予签收,保证提高档案基础材料的质量。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档案意识,在各个工作环节形成的文件材料,要及时收集登记,由兼职档案员收集整理,最后移交档案室。(3)完善医疗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实施电脑档案管理,便于储存、检索、开发、利用。医疗业务档案工作要列入各有关科室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印发档案管理标准和档案鉴定统计等各项规章制度到各科室,使档案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促进医疗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运用越来越普遍,会计档案电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二、会计档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为了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国家档案局与财政部于2016年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进行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了会计档案管理的意义,同时具体规定了需要归档入库的档案材料必须定期移交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相关机构,统一进行集中化管理。
再者,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在财务及内部管理上的需求,事业单位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据粗略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约126万个事业单位,超过3000万的单位职工,每年国家财政部门需要极大一笔资金来支付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需求,而会计档案管理能够准确地记录管理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人员编制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财政部门在行政管理方面对会计档案管理也具有较大的需求。
同时科学合理的会计档案管理也能准确记录事业单位职工的收支情况,为打造清正廉洁型的事业单位,树立廉政工作形象提供大力支持,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能让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变得更加合理,有理有据,防止公费挪用的情况的发生,也能提高审查部门的工作展开的效率。
三、会计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一)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数字信息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必将走上数字化的道路,逐渐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会计管理,网络化管理与智能化管理,事业单位在今后的会计档案管理或者说现在已经逐渐不再局限与传统的档案袋纸质管理上,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档案资料的储存介质,扩大了档案资料存储的范围。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档案管理时也必将以网络管理为核心,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出现网络智能化的档案数据管理,节省了人力,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财务软件从单纯的核算转型为管理
目前来说,我国的财务软件大多数仍然局限在单纯的数据核算层面上,但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核算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财务软件也必定会不断进步,不再仅仅停留在财务核算方面,还会在财务核算上进一步涉及规划,决策,统一整合数据进行效益的评估,建立完善的电算化档案管理体系,从之前单纯的财务核算向综合管理方向发展。全面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管理。
(三)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客观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事业单位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旨在会计信息数据的利用,单纯的会计核算逐步转变为现代管理型会计管理,将会计档案信息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已经成了事业单位发展的客观需求。财政部于2014年10月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包含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的具体措施,进而推动管理型会计在事业单位的最大化运用。回顾从2000年开始的预算管理以及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发展歷史,再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始走向多维度,全面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然后在2013年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多变与不断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会计管理中成本核算软件、预算管理软件与管理会计报告分析应用软件等会计管理软件的工具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中的具体应用,统一标示着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在会计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再者为了最先限度的去满足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信息资源的全面挖掘与高度聚合,会计档案管理必须发挥出会计档案作为信息源的应有作用与职能,最后统一将所整理出的电子会计档案信息再次进行分析处理,便于各大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流通,促进会计信息的相互联系,避免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会计信息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如何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一)重视会计档案管理,提高思想觉悟
事业单位想要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必须首先从思想层面做起,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将会计档案管理视为账务记录,要将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当作自身的责任,做到对单位负责,对国家负责,严格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谨慎处理会计档案相关细节,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分类存储,并要及时清查,防止出现档案资料的缺失与泄漏。单位高层领导也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大力支持,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事业单位务必要根据相关法律,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将会计档案的归档程序,归档的要求与范围,档案保存的具体要求做出明确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会计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同时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对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端正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三)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素养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不仅仅在业务素养上,还在职业道德与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档案的直接负责方,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卷宗的质量。会计档案管理逐步转向数字信息化,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的范围。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新型技术学习,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技能,让会计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出一批复合型全面的财会人才,最大化发挥出会计档案的作用。
(四)会计档案管理流程规范化
为了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事业单位必须充分了解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贯彻财政部门相关政策,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机制,规范化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控。细化会计档案卷宗具体管理细节。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各事业单位必须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全面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质量内涵,全面提升会计信息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最大化发挥出会计档案管理的在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让事业单位能够对今后的发展,人员的管制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不断取得发展。
(作者单位为烟台市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孙琦.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城建档案,2016(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