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唐代古文运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唐宋家之首是韩愈。
一、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又与欧阳修、苏轼四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名誉甚广,对后世影响极深。
二、唐宋家,又称唐宋古文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来源:文章屋网 )
何为“道”?文章注解为“儒家之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一文中,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韩愈心中的“道”,是由“仁”与“义”构成的儒家之道。
韩愈对儒家之道极为推重。韩愈多次说:“愈之志在古道”,“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这些言论几乎存在于他所有的文章中,仅《师说》一文就出现11次,可见“儒家之道”在昌黎先生心中有着多么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如此,韩愈的许多文学理论主张,都把“明道”和“传道”放在了首位。
如《师说》一文中,韩愈的观点就十分鲜明:判断老师的唯一标准,就是“闻道”;倡导“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就是为了振兴儒道。在《答刘正夫书》中,韩愈说:“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从文意看,韩愈要求刘正夫学习的对象就是那些饱读儒家经书的儒生,要求他学习的内容就是圣贤文章的“意”,即韩愈内心所崇尚的儒家之道。在《原道》中,韩愈更是提出了一个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来相延不绝的道统传承之脉,坚定不移地表明了要以承继道统为自己一生不二的职责的态度。
那么,韩愈为什么如此尊崇儒学呢?目前,针对《师说》一文的教学,教材解读更多的是针对人们耻于学师和从师标准两个方面的内容,只关注文本本身的现代学习意义,却甚少关注韩愈关于“师道”的论述背景。这个问题不清,《师说》一文的教学就显得有些虚泛。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延伸解读,以拓宽教学视野。
总括言之,韩愈尊奉儒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政治改革与文学革新的需要
安史之乱后,盛唐气象已开始衰败,藩镇割据导致社会潜伏着各种政治矛盾和重重危机,即使到德宗、宪宗时出现了所谓的中兴气象,也远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危机。一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文人官吏敏锐地看到了这些突出问题,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同时要求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当时,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就体现了这种政治改革和文学革新的基本倾向。应该说,韩愈是出于政治上的责任感,以忧患之士特有的政治触角,以儒家入世进取的政治态度推动了这次旨在尊奉儒家道统思想的古文运动。
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出发点而言,是借此来宣扬儒道,缓解社会矛盾,从而挽救由安史之乱造成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现状。韩愈等古文派认为,社会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违背了儒家传统的社会规范而导致礼义沦丧,道德水准下降,因此需要重新树立儒学权威,并以此重整社会秩序。
那么,怎样才能大力弘扬儒家道统呢?韩愈提出了“弃诗赋重古文”这一文学主张。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自古以来,诗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学样式。到了唐代,唐统治者以诗取士对推动诗歌的兴盛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但韩愈等人却在盛况之下看到了诗赋的功能缺陷。韩愈认为,时下流行的诗赋已经不能胜任宣扬儒家道统思想的任务,在他看来,要消除这些社会矛盾,“文以传道”、宣扬儒家道统是当务之急。而宣扬儒家道统,只有通过倡导古文运动才能得以实现。为此,韩愈从儒家道统的立场出发,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角度提出了为教化而兴“古文”的主张,并明确了“文以传道”这一古文运动的核心思想。韩愈为古文运动提出了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文体,大兴古文之风。
韩愈之所以认为唐代诗歌这种文体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要以“古文运动”去刻意改变已有的诗歌文化秩序,这一点,韩愈门生李汉在《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中概括为:“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什么意思呢?韩愈认为要继承古人之道,恢复“道统”,明白易晓的古文才是最佳工具,才是载道之器,在宣传儒家思想方面,古文的重要性其他任何文体都无法替代。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作为,表示为某人做某事。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千字文》书法作品的演变脉络
《六体千字文》是由开启元代“复古”书风的领军人物——赵孟頫所作。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不乏有不同书家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书法作品传世,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知,《千字文》是历朝历代书家们竞相书写的对象。其本身是儒家文化的体现,乃集“书圣”王羲之千字编撰而成。对此表从广义来看,元明两朝书家书体最盛,将《千字文》热推向顶峰;从狭义来看,在众多的朝代中,各种书体都有书写,但只有元代的赵孟頫书写的《六体千字文》涵盖了古文、章草书体,其它朝代书家均无涉及。
二、汉文化在元代的存留
元代是一个由蒙古贵族统治的时代。 在蒙古军铁蹄踏入中原时,许多典籍在战火中焚烧殆尽。更有甚者,蒙古贵族企图用其落后文化代替优秀的汉文化,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2]的治国方略。与此同时,元朝统治者还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为四等;但另一方面,元世祖忽必烈又启用汉人推行汉化,命程钜夫到江南一带搜寻贤士。作为宋宗室的赵孟頫在这种境地之下,倍感痛苦与纠结。他在《送吴幼清南还序》中云:“士少而学之于家,盖亦欲出而用之于国,使圣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然而往往淹留偃蹇,甘心草莱岩穴之间,老死而不悔,岂不畏天命而悲人穷哉!”[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孟頫作为宋朝“遗逸”却迫于形势而不得不出仕元朝的矛盾心态。仕元后的赵孟頫在书法上掀起“复古”书风。清王澍云:“书法自唐入宋,经魏晋之风流,终就澌薄。至赵子昂,如力振古法。子昂兴盛,世间书人,无不仿效赵法。……元一代皆为赵之牢笼。”[4]赵孟頫的书法影响了整个元代,书家无不受其影响。“延佑三年(1316年),赵孟頫书写十七卷《千字文》发秘书监装裱。”[5]
三.《六体千字文》中的汉文化传承
《六体千字文》全卷为“乌丝栏,纸本,纵七寸三分,横四丈五尺二寸八分。六体书,计六百零二行。”[6]作古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六体。(如左上图) 赵孟頫用六体书写《千字文》,是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其中古文、章草属于在唐宋之际鲜少有人书写、濒临灭绝的文化。赵孟頫将其用书法形式保留下来,无疑是他潜意识里的保存汉文化的想法在起作用。下面将对古文、章草书体逐一展开来探究一下:
1.古文
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蝌蚪书。……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 [7]这就是说,自秦朝开始用篆书作为通行书体时,就把以前的书籍、文物都给烧毁了,古文从此灭绝。直到汉武帝时,鲁恭王破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等,才使时人复知古文。其后三国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成三体石经。许慎《说文解字》、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宋代郭忠恕的《汗简》和宋代夏竦的《古文四声韵》都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材料。由此可知古文流传到宋代时就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赵孟頫《六体千字文》首列古文字便是“以鼎篆、古文错杂为用”的典范,乃在保存汉文化,对汉文化是一种“恢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存。
2.章草
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时期,盛行于东汉、魏晋时期,以汉末、三国时成就最为显著。章草大家有杜操、崔瑗、皇象、索靖等,发展至东晋时尚有余势,如卫铄、王羲之、王献之等,此后日渐式微。写章草的书家很少,唐代著名书家欧阳询在《与杨驸马书章草千文批后》云:“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悉然。迨乎东晋,王逸少与弟洽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章草几将绝矣。”[8]清人王澍《竹云题跋》曰:“章草自唐以后,无能工者,而皇象书迹尤少,故悉心临写,以示后昆。”[9]由此可知,章草自东晋至宋以来日渐没落,唐宋几乎没有人过问。元代赵孟頫以皇象传本《急就章》规范章草,又在“复古”的道路上书写章草,可以说,章草在元代赵孟頫的倡导下又开始恢复,诸如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子山、杨维桢、俞和等都有不同面目的章草作品传世,如康里子山《李白诗卷》、杨维桢《自书诗卷》等。元代是一个全面“复古”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字体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章草字体在元代出现复兴的小。不仅如此,元以后书坛也不乏写章草的书家,如清代的王铎、傅山、沈曾植等。可以说,赵孟頫以章草书《六体千字文》对后世书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以这种形式使汉文化得以保存传承下来。
结语
《六体千字文》是赵孟頫书写的一件传世名作,其中有对汉文化的保存、对儒家文化的弘扬。然而,当今学术界对《六体千字文》的研究与其在书史上的价值是不相对等的。《六体千字文》是对汉文化、儒家文化很重要的继承与传承,它的价值及存在意义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笔者以《六体千字文》所保有的古文、章草书体为切入点,对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代知识分子保存汉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及其力倡“复古”的渊源进行探讨,认为他们所谓的“复古”,实质是潜意识里对汉文化的保存行为。赵孟頫即是这一行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其所书《六体千字文》则是实践下保存汉文化的例证。
注释:
[1]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2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2](金)段成己:《河津县儒学记》,《全元文》第2册21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年。
[3](元)杜仁杰:《寄雨中高无尘》,《善夫先生集》。
[4]《书法研究》3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年第2期。
[5]王士点:《秘书监志》卷五《秘书库》。
[6](元)赵孟頫:《松雪斋集》卷六《送吴幼清南还序》。
[7]《历代书法论文选》12页,75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年。
[8]吾丘衍:《三十五举》,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90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
[9]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83页、8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年。
“段中分层”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思路和方法,是文本阅读的基础能力。其步骤是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大意进行分层,归纳提炼每层文意,根据文意组织要点。在历史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此方法同样适用,且非常有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特点是根据教材主干知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答案主要从材料中提取,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我们的第一要务是依据材料内容,对材料进行“段中分层”,逐层提炼、概括中心大意,再转换成历史学科专业术语,最后组织答案,这样可以确保答案准确全面无遗漏。
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考点:唐代儒学中兴
解答此题,我们可对材料进行“段中分层”。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有5句话,第二段有4句话。通过仔细阅读全篇,笔者认为,第一段前两句话“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是第一层文意,其作用是总领全文,概括古文运动大背景,时期是“唐中后期”,状况是“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这时的唐朝处于转型时期,安史之乱后,整个朝代由盛转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愈为了治愈社会弊病、复兴大唐,而提倡“古文运动”,显示了儒学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这是一个基本的宏观大背景。从“韩愈力加谏阻”到“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是第二次文意,中心意思是佛教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服饰等级、礼节规章、传统伦理观念均受到佛教的冲击,因此韩愈提出“古文运动”,抨击佛教,恢复华夏传统。第三层是从“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到“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这层大意是韩愈抨击空洞无物的骈文,主张文章应该有实质内容和作用,即“文以载道”。第四层是剩下部分直至第二段结束。这部分是在分别解释“道”的涵义、内容和作用。他认为,“道”就是仁义,是博爱,是唯一合法思想。其“道统论”成为反佛的理论依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材料总共有四层文意。分别是唐朝中后期由盛转衰、佛教盛行、骈文流行和韩愈的“道统论”涵义及其影响。材料中没有对韩愈的思想影响做详细说明,但根据所学可知,韩愈的“古文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儒学,扭转了文风,为宋学奠定了基础。
李淑英
(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笔者分析了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师说;教学设计;阅读
一、导入设计
(由名人和老师的故事引入(程门立雪),先让学生讲,老师补充,故事略)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那么,是不是历朝历代的学子都尊师重教,求学于师门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千多年前的韩愈在他的名篇《师说》中说了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
指名回答,老师作简单小结。抓住如下中心词:
韩愈 、古文运动 、“说”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家之首。
(二)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三)解题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朗读正音,初步感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
句读dòu 无长zhǎng无少 或不fǒu焉 近谀yú
郯tán子 苌cháng 弘 老聃dān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之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3、师生一起朗读品味,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
4、要求学生找出在学习本文之前似乎听说过的出自本文的名言。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四、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习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学生质疑为主)。
(一)学生齐声朗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明确重点文言知识
1、学生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惑
2、小组之间讨论解疑
3、指名回答,老师适当点拨、补充(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需落实的字词:
学者 师 所以 受业 孰 固 从而 庸 是故
重点强调:
(1)、所以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用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 名词,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名词作动词,学习 “吾师道也”
(3)、从而 从,跟从;而,而且,并且
(4)、孰 谁 “孰能无惑”
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重点拓展:判断句、意动用法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者,……/……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 《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4)、意动用法:(回忆式引出)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四)把握结构
让学生针对第一段的七句话自编简答题领会文章内容。
要求:(1)要使所问答案与我们划定的课文语句一致;(2)问题要有启示性;(3)题目的文字要简练。
(五)关于能者为师的讨论
作者在本段中总结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怎么看待作者提出的观点的?学生自由讨论,结合实例各抒己见。
拓展:1、能者为师(师举例,称学生为“老师”)
2、在现实生活中要养成虚心求教的好习惯(德育教育)
(六)集体背诵第一段。
五、默写段落,加深理解
六、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文章,疏通内容层次
七、板书设计
主板书:
师 说
韩 愈
老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必要 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副板书:
知识清单
1、韩愈与古文运动
2、“说”: “解说……的道理”
3、文言知识:
所以 师 从而 孰
意动用法:“以……为……”,“认为……”
判断句 : “乃”、“即”、“非”、“是”、“为”
下课的时候,班里同学都奇怪,为什么会下降呢?欧阳老师又没有违反小荷白云飘飘网的各项规定。看看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这个课间显得十分漫长,同学们都想看看老师为什么会被扣信誉分?更何况这个可见也没有什么事干,只能呆呆的坐在属于自己的椅子上,慢慢的等待。但是,这个课间还是蛮有趣的。
有人说东梳义在小河白云飘飘网上发表的文章是抄得别人的,由于欧阳老师不知道,给他推上去了,于是就扣了信誉分。可是东梳义不愿意了。说的也是,你没有证据乱说人家干嘛。我很奇怪。一个课间,还等不及吗。再说,又没有证据,别乱说啊。东梳义听见了这句话,冲我笑了笑,接着于找事大王辩论。哈哈,他俩辩论可是有趣。
丁零......上课了。
故事,暂停了。
读书笔记——《韩愈》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日行一善:倒垃圾 谢谢:收到一个 家长留言:无 三闲:无
检查一遍
隋大运河作为连接中国两大地区的运输纽带,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给长江流域的开发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并最终使唐朝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战略性转移。如何看待隋大运河对唐经济的影响,关系到我们是否能正确认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隋大运河的的开通,没有为本朝经济带来什么益处,但却遗惠于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正如皮日休曾在《汴河铭》中所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作为连贯南北交通的动脉,它沟通了长江、黄河的水运交通,全国各地的大商巨贾,弘舸巨舰,往来不绝。唐代统治者执政以后,对隋代修筑的水上交通设施又进行了整修,使之更适应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虽然旨在运输漕粮及各地搜刮来的财富,但在客观上,又促进了水运交通的发达,使得沿岸一带商业发展迅速。运河之上,贩运物品的商船,穿梭往来,一派繁荣景象。运河所经之州,如运河和黄河相遇处的汴州等,都成为繁盛一时的都会,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的地方。在一些新兴城市中产生了柜坊、飞钱等早期汇兑的新方式。当时,“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代的商业性质这时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由过去的偶然交换和土特产品的贩运,过渡到固定的城市商业。城里的商人不再游踪不定,有了固定的经营点,并出现了“行”这种组织。
杭州是隋唐之际兴起的商业城市,到了唐代,更是繁荣富庶,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户数由贞观中(627―649)的35071户增至开元时(713―741)的86000余户,人口有几十万之多。
唐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即今之成都,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的重心。然扬州兴起以后,已居“益”之上。扬州与成都为东西两个商业中心,同位于长江流域。扬州既居江河运道之通衢,又为海泊到达之终点,扬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比成都更为有利,故遂“雄富冠天下”,渐居成都之上。当时的官僚富豪多在扬州置邸开店,经商营利,使得扬州“商贾如丝”。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曾引沈括语:“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迁徙贸易之人,往返皆出扬州下,舟车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十七。”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也以扬州为治所,领盐铁转运,整理漕政。同时,许多波斯、大食等外国商人,麇集于此,开店置肆, 因此扬州亦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
其他大量兴起的商业性城市,无不欣欣向荣。汴州,其地位仅次于扬州,“舟车辐渎,人庶浩富”,“没入死商钱且千万”。
大运河开通后,不仅带来了水运交通的发达,而且使得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大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成为肥田沃土。至此,各地的农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水运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在城市郊外,商人往来之水陆要道或津渡,也出现了商业活动,自发地形成了“草市”、“墟市”。它们只是临时的买卖场所,不同于城内正规的市,其存废与否,与政府的法令无关,不要经官府批准,更未设市场官吏对其进行管理。它们都是应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村中的“草市”、“墟市”开始可能是农民出售草料、购买平常所需用品的场所。为了搬运和交易的方便,草料的贩卖一般都在城外进行,日久便成草市,于是别的商品也到这种市场出售。也可能由于市场是非正式的,故得名“草市”,如汴州的草市。有些草市或墟市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城镇。除此以外,唐代农村中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定期集市,如“村市”、“药市”、“蚕市”、“马市”、“亥市”等。介于城乡之间的“草市”、“村市”等的出现,是唐代商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标志。不但城市商业繁荣,农村商品经济也更为活跃了。
农村中市场的出现,反映了农村中市场的发育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若没有外在的催化剂,能否达到那样的水平,值得斟酌,而这其中,隋大运河的开通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给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使得长江流域很快成为供应首都漕粮的主要生产地区,并最终取得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汉朝时的长江流域,人口极为稀少,农业原始,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阶级分化还不严重。司马迁曾这样描述过这个地区的特征:“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桉镣瞪,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而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修建,使长江流域社会进步速度大大加快,曾经丛林密布、极为原始的南方,已轻而易举地超过了历史较悠久、文化较发达的北方。在这一时期,由于朝廷重视,大运河的引导,及地区本身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的规模、数量比历朝都有大幅度地增长。据省地方志资料统计,浙江在以前各朝中,有规模的治水活动是很少的,在汉朝数量最多也是四项,而到了唐朝,治水活动空前增长,为四十四项。两项数字的巨大差异,明显表明,唐朝时浙江已被大幅度开发,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其他南方各省除了云南外,亦急剧地向前发展。《新唐书》揭示道:“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京师对南方依赖程度的发展是很快的,以至到了伟大作家韩愈的时代,江南田赋已经达到了全国田赋总数十分之九的惊人比例。
长江流域如此肥沃,它的潜力一旦得到发掘,便飞速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从而取代泾渭流域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地位。尽管后来各朝曾考虑到政治基地与经济基地相隔遥远,想在首都所在地附近建立一个基本经济区。但一系列发展海河流域的尝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想无需从南方运输谷物的希望,再也未实现过。作为农业生产中心的长江流域,其重要性增加了。
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向南方转移,然而自隋朝到清朝,或许由于传统习惯与政治上的惰性,首都总是定在北方。这种异常状态,使得联系生产的南方与政治的北方的运输系统一一大运河,更加必不可少了。
二、隋大运河对唐朝文化的影响
大运河,促进了唐朝文化的无比繁荣, 中国文明的急剧变化。运河开通后,与南方发达的海运交通遥相呼应,使得南北各地在地域上更紧密地连为一体。地域上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打破;同时,地方民族狭隘主义也随之削弱,对异域文化,亦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它所带来前所未有地理上的开阔,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相互间交流不再局限于一村一闾,与外界的联系愈加密切,这极大影响了唐人追求自由、开放、创新的心态。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政治上的统一,这一切造就了唐朝文化的磅礴气势,艺术的异彩纷呈,唐人的宽广胸怀。
,正因为唐人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他们才能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统统纳入华夏文化这一庞大的文明体系,而不遵从一个模式,一个调子,体现了中国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才敢于打开国门, 对外开放,广泛吸收异域文化的营养,形成了充满活力、百花齐放的文化局面,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中国文明的急剧变化,唐朝文化的无比繁荣。
学者言:“有唐一代,为文学美术最盛之时,而其他学术亦有树立……而南北之学,以之统一。”运河绵长广阔,流经了南北不同的文化带,连接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多个区域文化,加强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唐文化在不同文化的接触、交融、整合中,变得更为广博精深,已有革新气象,体现了唐人追求创新、自由的心态。
经学的变化在唐代已出现先兆。汉魏六朝之风一直传承至唐代初期,倡导古代传下来的学说,重家法和师法,但不允许改变师承,另立新说。然而到了唐中叶,开始有人怀疑旧有注流,要建立一家之言。最早的是有关《春秋》的新说。啖助治《春秋》,“摭讪三家,不本所承,自用名学,凭私臆决”,借孔丘之名,实际上在批判《春秋三传》,企图成一家之言。其中已有变革气象。
就文章来说,六朝至唐中叶流行骈文。这种作品,四六对仗,注重形式,束缚人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而在唐代这样经济政治极为繁荣的时代,骈文已不能担负起表现这伟大时代的任务。故到了唐朝中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了古文运动,复兴古文,提倡散文,文章由重形式变为重自由表达。
唐代的诗歌更是光彩夺目。隋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这便为唐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诗歌的思想内容亦更为丰富。到了唐末,词又发达起来,打破了五言、七言的格局。这无不体现出唐人追求自由、开放、创新的精神。唐代在艺术、音乐等方面亦有很高的成就,在这里不再赘述。
唐朝统治者对外来宗教是一概欢迎的。由于交通更为发达,所以,除了本土宗教道教,及当时极为盛行的佛教外,西方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在唐朝时相继传入。同时,与宗教有关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大大影响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宋学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
由于大运河的贯通,交通更为发达,经济更为繁荣。这不仅为唐朝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使了南北(包括东西)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异域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华夏文明的体系,形成一种奔放的情调,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安城内有着极浓的胡化色彩,中央官僚集团内有大量的“胡人”,从宰相至守卒,都有少数民族的身影。当时人们追求功名的风气很盛,既重边塞、科举,也希望举荐、献赋的成功。那时妇女的开放,是后代妇女望尘莫及的。她们在政治、文化生活中十分活跃,敢于抛头露面。那时的僧侣、道士、儒生、诗人也并不看轻自己的地位,他们与达官贵人自由交往,出入豪门,高谈阔论,没有太多地位悬殊的约束,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当时的社会,无不显示出开放的气息,这在其他朝代是少见的。当时的娱乐活动也极为丰富,如游戏、杂技、乐舞、戏剧等,引进了许多外来的节目,充满了生动而奔放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作者此举是很有价值的尝试,并且,其较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必将产生一定的积极的社会反响。唯一使我感到不安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璀璨明珠,大家对他们的诗句耳熟能详,对作者的期望值不由得很高,作者创作作品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我拿到作者样书,认真读取《太白醉剑》之后,很快为作者阔大的文风、洗练的文字及深厚的古文功力所震动,为作品精妙的构思布局、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不由得和大家一起舒口长气,庆幸作者尚未辜负期望。本人掩卷之后,顿生感慨:
此书语言优美,文笔洗练。综观全书,可见作者在文字上的造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辞藻之精美,文言与白话味之浓,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与通俗小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美学角度来看,文言式的语句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浓缩美”,它将中国文字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在《太白醉剑》中,字与字、句与句间的巧妙搭配,宛如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让人拍案叫绝。先拿开篇第一句为例:“横亘中国之长江,自唐古拉山而下,出青海,过云海;经渝州,越四川,浩浩荡荡,不可遏抑。”短短一句话便将长江的长与长江的雄伟交代清楚,无需额外的字词辅助,这体现了汉字的独立性,是其他国家的文字很难达到的。
气势恢弘,构思精巧。李白,字太白,生于唐代西域,长于蜀地青莲。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彷徨流离,传奇悲烈。
作者煞费苦心,将李白的诗文进行归类,并将其恰如其分融入作品之中;将其游历路线、人生轨迹及出世入世思想进行认真梳理,巧妙地将李白的诗歌、行踪穿起,形成水晶珠链。非大家不能为也!
文化源远方能流长,精神亦然。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打造民族时代精神,本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源于史料又不拘泥史料,注重诗章而不沉湎于诗章。以“大文化、大思想、大传承”为要质,究其一生,将诗仙回归人间。此书以李白一生游历为主要内容,纠结着国难家仇、个人情爱,穿插着人文趣事,宫廷纷争,辉映着名山大川、秀丽风光......以恢弘浪漫的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新力量和旧结构间的冲突为文化背景,以传奇故事为线索,全面揭示李白孤独浪漫、彷徨流离、传奇悲烈、辉煌奋斗的一生。情景交融,波澜跌宕,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太白醉剑》是一部非常特殊的作品,它既不像通俗小说,又迥别于传记文学。综观全文,我把它看作一部诗情并茂、气势恢弘的“传奇纪实类文学”。
但愿此书能让国人体会到中华文字独有的魅力,为古文学爱好者带去一道精致的文化大餐,也为读者身临其境进一步解读了李白和唐诗。同时我也相信,在洋文与洋文化入侵中国文坛之际,《太白醉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的爱国精神,这恐怕也是作者的愿望。
至于书中所叙述的李白与安禄山、巫教之间的矛盾斗争,亦影射着正义与邪恶、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书 架·
《众病之王:癌症传》
【美】悉达多·穆克吉/著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
《不疲劳的生活》
李松梅/著
本书从人的生理结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处事方法、饮食规律等诸多方面深入剖析,揪出导致“疲劳生活”的“各路杀手”,帮助人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上善若水/著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温度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本书不仅解答了人体健康的诸多问题,更把温度带入健康养生的境界,运用温度来保证健康、应对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办公室运动养生经》
一、古代文献中的散手
“散手”这一名称在古代中国文献中有多处出现。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归类,我们发现,散手的基本意蕴主要有“徒手对抗时分开的状态”和“卫士之一”两种。
1徒手对抗时分开的状态
《居延汉简甲编》第1304号简有六个字,释文为:“相错畜,相散手。”
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邦怀先生认为这支汉简正是《汉书・艺文志》中《手搏》一书的轶文,其意思是:“相错畜,言二人之手交错相聚畜,其意即搏也;相散手,言由搏手而散手。”在这里,“散手”表示两人徒手对抗时分开的状态。
2卫士之一
据《新唐书》记载:“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皆有卫……衙内五卫: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冠绯衫夹。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绯裆、绣野马,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从这则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散手仗”是唐代宫廷的卫士之一。
“散手仗”有时又简称为“散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有“(王)世充大怒,令散手执君度、玄恕,批其耳数十”。胡三省在为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这则材料作音注时认为:“散手者,散手仗也。”
另外,古代文献中,散手还表示其他的意思,如后晋刘(888―947)撰写的《旧唐书》中有“以兵三千列于坛之东西,散手四百人至坛下”、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中有“散手而跪,捧袖而揖,以示存旧过厚之意也”的记载。
二、古代文献中的“散打”
有学者认为,散打“可能是晚近才出现的词,十之八九是民间低位文化人士的口头语,犹如称练拳为‘耍拳’,称拳家为‘把势’之类”;“为了展示武术挖掘、整理和对抗项目的试验成果,1979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3家试点单位表演了武术徒手对抗项目,当时的报纸、广播在进行报道时,出现了武术‘散打’这个名称,记者的报道用语成了武术散打名称的起源”;“散打是1979年才开始出现的一个新的名称概念”。
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散打”一词虽没有“散手”出现的频率高,但在唐、宋文献中均能查找到它的踪迹。唐代诗人曹唐写过几首《长安春舍叙邵陵旧宴怀永门萧使君》,其中一首为:
木鱼金钥锁重城,夜上红楼纵酒情。
竹箭水繁更漏促,桐花风软管弦清。
百分散打银船溢,十指宽催玉箸轻。
星斗渐稀宾客散,碧云犹恋艳歌声。
诗中的“百分散打银船溢”句,元代的郝天挺作注认为“百分散打,谓打羯鼓也。银船,酒杯也”。在这里“散打”与“百分”连用,描绘了诗人曹唐与萧使君临别把酒言欢的情形。
三、散手、散打的区别
散手、散打两词形成后,被中国武术采用,只不过其含义发生了变化。其中散手是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练功手段、练功阶段,而散打则是近现代在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在武术散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体育项目。
1.散手――传统武术的练功手段、练功阶段
在古代文献中,“散手”已表示两人徒手对搏分开的状态。明清时期,传统武术成熟后,“散手”的这一基本意蕴被传统武术吸收而成为练功手段和练功的一个阶段。
(1)散手――传统武术的一个练功手段
“打练合一”的传统武术为达到防身、修身、健身的目的,有一整套完整的修炼程序。这一程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大成拳概括为“七妙法门”,太极拳概括为“着熟――懂劲――神明”,形意拳概括为“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等。
传统武术的这套修炼程序主要通过功法、套路和散手来完成。其中功法主要用来调养身体、锻炼专项素质;套路则以技击动作为主要素材构成,既能表演,又能记忆、演练基本的攻防技术;散手则是把本门套路中的动作拆成单式,在师徒以及师兄弟之间进行“拆招”、“喂招”乃至直接的两人对抗,以锻炼习武者的自卫能力。传统武术各门派中大都有散手阶段的练习,如太极散手、八卦散手、形意散手、螳螂散手等。
(2)散手――陈式太极拳的一个练功阶段
散手除是传统武术的一个练功手段外,还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个练功阶段。对此,陈式太极拳的七言十句《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中有清晰的描绘: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
“软手”、“硬手”、“散手”、“好手”、“妙手”是陈式太极拳的不同练功阶段。很显然,陈式太极拳所追求的是刚柔相济、阴阳并重的“妙手”阶段,而“散手”阶段阳多阴少,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过渡阶段。
2.散打――散手体育化的一个运动项目
近现代,随着西方体育思想被逐步的认可,武术也逐步加快了体育化的步伐,并最终形成了竞技武术套路、竞技武术散打以及武术功法等竞技武术样式。
葛兆光先生认为,“面对新的世界和新的知识的冲击,人们总是要反身寻找理解和解释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外来的知识和思想发生了变化,“旧的知识、思想和信仰在新资源的参与中,开始生动而强烈地表现着一种新取向和新姿态”。武术散打就是武术散手“面对新的世界和新的知识的冲击”而表现出的“一种新取向和新姿态”。
有关学者在考察传奇在唐代兴盛的原因时,大多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入手,而忽视了传播学的视角,笔者以为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剖析这一文化现象,不仅可以丰富传播学这一学科的内容,还可以挖掘出这一现象背后更复杂的文化动因。
印刷术成熟――唐传奇的传播基础
如果说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是第二座里程碑的话,那么印刷术的发明则是传播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因为它直接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面向大众的、跨越时空而进行传播的载体――图书以及随后出现的报纸。我国是印刷术的故乡,而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起源,有唐代说和隋代说两种说法,不管是起源于隋代还是唐代,有一点可以肯定,唐代的印刷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印刷术的发明为传奇的大量复制、进行跨越时空的传播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传奇的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和繁荣都必须有深厚的受众基础,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否则,只能囿于狭小的圈子之内,自生自灭。随着印刷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传奇也从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走向了平民大众,往昔粗俗不堪的乡民野夫由此获得了亲近“精英文化”的机会。
据史料记载,唐朝的造纸技术也极为发达,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产纸地区遍布全国,造纸作坊官、私并举,纸张品种繁多,有白麻纸、黄麻纸、细薄白纸、竹纸、藤纸等,造纸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印刷术的物质基础,加之制墨、石刻、捶拓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唐代的印刷活动非常活跃,尤其是江南一带,如长江上游的剑南西川,中游的淮南道、江南西道以及下游的吴越间,在都城长安、洛阳、四川、淮南等地还出现了大批的印刷作坊,所印刷的书籍已开始当作商品出售。频繁的印刷活动,精湛的印刷技术,造就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印刷,并且对于学术著作的流传和学术研究的开展,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印刷术的出现与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它还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它使得知识不再只是贵族、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专利,而是全体人类的共享品。
话语权下放――唐传奇传播的主体扩展
话语权的下放与言论的自由度和知识的普及率有关。唐朝正式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这种制度采用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考生可以是来自学校的学生,社会上的一般读书人,还可以是一些品级较低的现任官员,这就为出身寒门庶族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从而淡化了门第、等级观念。自春秋战国始,私学一直是进行大众教育的重要手段,即使在政权频繁更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仍保持着兴盛的发展态势,到了唐代,“许百姓任立私学”,统治者的支持加之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私学教育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主要有书院和家塾两种方式。许多名儒大僧开学馆,立精舍,群居讲习,这就使社会的中、下级大众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在各科中,考试诗赋杂文的进士科最受重视。士人应试之前,常以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以求称誉,扩大社会名声,为考中进士科创造条件,当时称之为“行卷”。传奇文也常用作“行卷”。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唐代士人行卷,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这种“行卷”、“温卷”风尚有关。
唐代传奇的繁荣,有一定的历史、社会原因。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以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像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一些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当时佛教兴盛,佛教徒也利用这种通俗的文艺形式演唱佛经故事或其他故事,以招徕听众、宣扬佛法,于是又产生了大量变文,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从民间到上层,说话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唐传奇最兴盛的时期是在中唐,这里面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唐代总体上说来,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唐、盛唐的诗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求寄托。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构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种种愿望。
文化传承――唐传奇传播的历史源流
任何―种文学体裁的产生与发展,从来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有它的历史渊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活动,在这其中,传播活动一直是相伴始终的。或许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传播活动,人类的发展就可能会停滞不前,或者人类根本就无历史可言,所谓的历史也只能是人类生存痕迹的碎片化而已。中国是世界上有历史记录最完备的国家,这不能不归功于我国传播活动的发展。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传播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了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邵培仁教授在论及传播的文化功能时认为,传播活动能够承接和传播文化、选择和创造文化、积淀和享用文化。由此可见,传播对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的确功不可没。
初唐、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数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时期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多元文化的浸――唐传奇传播的文化动因
唐代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城市空前繁荣,城市的发展为传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读者群,而且,城市地区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量大,这就为传奇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唐人传奇――武侠小说的始祖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出现了极其繁荣的局面。不但诗歌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而且古文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唐代都市的繁荣和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大量产生,这些传记小说,文采华茂,情致宛曲,为后世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成为唐代文学中又一朵鲜丽的奇花。
王国维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每一种文学体裁的发展乃至繁荣都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背后蕴涵着太多、太复杂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动因。唐诗的繁荣也非一两个原因便可概括得了的,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还与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思想的活跃、统治者的重视等多重因素有关,当然,视角不同,结论便不同,本文只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析,希望能为以往的研究再添一砖瓦。
参考文献:
1.张国刚、乔治忠等著:《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2.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4.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5.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许洁:《中国文化史》,花城出版社。
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华舞狮运动 发展阶段 流派甄别
中华舞狮运动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它的发展和变迁与中国的历史文明一脉相承,并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中华舞狮运动也正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移,并跨入了竞技体育的行列,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但是,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其起源的研究,理论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重新考证中华舞狮运动历史溯源的基础上,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就南狮和北狮两大流派的异同进行初步的分析,有着重大的学理意义。
中华舞狮运动的历史溯源
关于中华舞狮运动文化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纭,目前较为成熟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说法是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另一种说法是舞狮起源于汉朝;还有学者认为狮子舞产生于唐代,而后遍及南北各省。汉朝的东方朔撰有《海内十洲记》:“有狮子,辟邪巨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可以看出汉朝时期的人们对“狮神”的崇拜心理。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自此狮文化传入我国。但是,当时并未有舞狮的资料记载。因此,舞狮运动起源于汉朝的说法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到了唐代,舞狮运动已经发展得非常兴盛了。“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古狮子舞,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俯仰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旧唐书・音乐志》)。据古文献记载,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在建国之初(公元403年)开始增修百戏,而随之即位的拓跋嗣又在继承传统百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增修,“令乐工数百人于车上,皆以锦乡服箱之中,蒙以猛兽皮,以为犀象形状”(《 魏书・乐志》),这在当时也被称之为“畏兽”。
在南北朝时期,交州刺史檀和之为破林邑王范阳的“象阵”,就是用布、麻做成假狮子来驱赶大象,但是,当时并非叫作“舞狮”,而是称之为“太平乐”,是战争的一种手段。所以,笔者认为中华舞狮运动的历史溯源应当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
中华舞狮运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中华舞狮运动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南北朝。翻开中国的杂技史,我们可以看出,杂技艺术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它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因地域和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流派。加上人们对“狮神”的崇拜,所以人们开始模仿狮子的外貌和动作,用一种杂技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逐渐发展为舞狮运动,最终以一种民俗的体育活动而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
中华舞狮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隋唐。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在宫廷中的表演也日趋成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提倡节约,于是遣散散乐杂技于民间,使我国的狮子舞杂技艺术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到了唐代贞观年间,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华舞狮运动也在中西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华舞狮的创新发展阶段―宋元明清。到了宋元时期,戏曲的兴起,技艺开始分科,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舞狮运动也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进而为民间舞狮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上民间武术的发展,舞狮运动也开始融入武艺,开始呈现出打斗的精彩场面。另外,在民间也开始有了专门的舞狮队伍,通过相互之间的技艺交流提高了舞狮运动的技术水平。元代有记载:“帝一日猎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元史・贺胜传》),这也是 “高毳舞狮”的最早记载。明代的《宣宗行乐图》和《宪宗行乐图》中就有狮子舞节目的图腾。由此可以看出,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和舞蹈、杂技和民间武术融为一体,进而实现了中华舞狮运动的创新。
中华舞狮运动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阶段。中华舞狮运动发展至今,已经不单纯是民间民俗的杂耍表演形式,而是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狮运动文化,进而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华舞狮运动也逐渐走出了庙会、走会、戏台和佛教活动的苑囿,成为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媒介。西方体育思想与中华舞狮运动的融合也推进了其向竞技体育发展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使现代舞狮运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现代的变迁。
中华传统舞狮运动流派的甄别
造型的差异。南狮造型较为夸张,讲求神似,狮头狮背相连,狮头有麒麟角,狮毛由绒毛、尼龙草做成,造型美观,整体轻灵小巧,舞动自如,狮子的整体造型更具有象征意义和艺术性,主要有佛山狮和鹤山狮两种类型。其中佛山狮制作工艺精湛,狮头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类,注重突出脸谱造型和色彩的搭配,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威武逼真、形象风趣、别具一格;鹤山狮的造型分为“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种,狮装以猫形狮性为主要特征,狮头较轻,狮尾较短,狮毛五彩缤纷,狮头上秀有“王”字,造型饱满,既有狮子的威猛,又不乏猫的可爱。
北狮的头背分离,舞狮员身着“狮裤”、“狮被”,狮头尺寸较大,重量也较重,造型的效仿能力较强,追求写实以努力刻画狮子的原形,狮毛主要由纤维和犀牛尾制成,整体粗犷而宏伟。
风格的差异。南狮在表演的时候配合的乐器有鼓、锣、钹,其法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分,动作有舐毛、擦脚、搔痒、惊天、探路、照水、探青、弄青、采青等等,在形神上多表现为喜、怒、睡、醒、探、望等,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北狮较有名气的有青狮、双狮,舞姿主要表演善良与灵巧,主要在梅花桩、高台、彩球、过桥、高梯上等,并在引狮员的引导下进行双狮或单狮表演,在配乐方面并无固定伴奏形式,主要是借助秧歌点、京剧锣鼓点或是当地的特色剧种鼓点,注重精、气、神的表现,表现出惟妙惟肖的鲜活狮子形象,给人一种美好真实的感受。
技艺的差异。南狮中的佛山狮融入了南方各武术流派的腰力、马步、麒麟步等步法和南方拳种的腿功、腿法等,舞狮员在固定鼓式伴奏下进行表演,鼓法有“三星”、“五星”、“七星”之分。表演的主题有“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等,经常以“群狮”的场面出现,气势宏伟;鹤山狮是由冯庚长创作,以猫步和细微的神态来加以渲染,分为“八情”―八种舞步,即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种,步法有五法、六要、八节,分为捕鼠、玩耍、捕鸟、高蹿、低伏、跳跃、滚翻等八种,步型动静分明、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北狮的表演的动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滚等,步法有马步、弓步、吊步、跳跃、翻腾、麒麟步等等,步法柔顺、活泼、灵巧、神采、愉快、轻盈,在技术方面重于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表演的时候至少需要三人(狮头、狮尾、引狮员),在引狮员的引导下首尾融成一体,塑造一个夸张、浪漫狮子艺术形象。
现代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
竞技舞狮更加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它特有的健身、审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舞狮运动开始走向竞技体育的舞台,其对参赛人数、动作难度、场地规格、评分方法、步型、步法、狮的形神表现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对指导竞技舞狮的训练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和提高训练水平。
反过来,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推进了竞技舞狮运动的竞赛规则、裁判法的日臻完善,进而引导我国的竞技舞狮项目进一步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舞狮运动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不断多元化。中华舞狮运动因其特有的健身、教育、娱乐价值而一直鼎盛不衰,它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而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