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道德总结

职业道德总结

时间:2023-06-05 10:1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道德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道德总结

第1篇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第2篇

供销公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的安排

为落实xx集团党字xxx号《关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倡导“以诚为节、信用守恒”的企业道德准则,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职工队伍,早日实现创建世界最大最好炼铜工厂的奋斗目标,决定在供销公司范围内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活动时间如下

一、学习阶段(时间为四月至五月)

以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前题开展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企业文化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供销业务建设相结合,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构建生产单位满意的物资供应体系,向客户提供优质、方便、高效、规范、真诚的服务,引导职工深刻认识和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与精神实质。牢记树立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职工队伍爱岗敬业,更好地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向。为企业完成年生产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此阶段结束后各工段自行安排考试。

二、围绕活动要求组织员工提建议(时间为六月)

围绕工厂两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公司工厂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员工围绕如何倡导企业道德准则等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树立“以诚为节、信用守恒”的思想。这次教育活动,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按厂部要求做好六个结合,各工段及班组提出一件职业道德教育建议。在听取群众反映的基础上,将择优推选2名职业道德典型,并整理出职业道德典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的事迹。

三、整改总结阶段(时间为七月)

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年”活动,全面提升供销公司形象,各工段要认真做好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检查,把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员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供销公司原有的“文明服务,树窗口形象”活动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活动。各工段班组做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规范,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保证,并做好学习记录。学习和考试成绩纳入综合考核。

供销公司

2006年4月7日

第3篇

第一,探索影响中职学生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道德缺乏的因素;第二,探讨符合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将适合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第四,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的授课提供素材;第五,有效增强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2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农类在校中职生和农类用人企业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探究当前农类职业素养缺乏的因素;第二,加强与学生管理及教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探究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探讨更适合现代农类中职生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进程,确切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制定适合农类中职生成长的培养方案,同时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案。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主要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首先,通过农类中职生及用人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和研究当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缺乏的原因,力争以国家提出的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从中职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并加以实践来验证,最后认真总结以得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3.2研究方法

3.2.1资料研究法在万方、维普网等数据库查阅关于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意识培养的相关文献,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参考。3.2.2调查分析法对广西广西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广西大北农饲料公司、广西农垦永新集团新兴公司、广西康佳龙饲料公司、广西正康种猪场、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岗位特点、就岗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标准以及当今农类中职生到岗后的具体表现,为提高农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意识的探索提供有力依据。3.2.3讨论法对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企业岗位特点及中职生就岗后职业道德与职业意思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从中职生成长环境、心理、在校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讨论与分析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及原因,然后得出相应方案。3.2.4实践论证法以2011级顶岗实习生为讨论方案实践对象进行实践,以检验其在岗积极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协作、等职业道德和意识培养的结果。

4研究的过程

4.1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第一,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第二,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第三,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研究方案。

4.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第一,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第二,选择合适的课题实施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第三,开展相关调查、调研;第四,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及经验总结。

4.3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6月)

第一,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第二,向相关学校推广成功经验。

5研究的成果

第4篇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师,如何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使学生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是我们要面对的最主要、最现实的问题。通过这几学期我的教学情况来看,目前部分技工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不能令人满意,还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热爱的不多,工作中希望自由宽松不受纪律约束的却占到大多数,认为企业要树立顾客第一思想的不到一半,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理想和设计的占到八成以上……。

一、目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不坚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奋斗目标,思想上不求上进,对前途迷茫,导致了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不明;

2.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得过且过,不求知识技能掌握多少,只想混个文凭,导致无法适应职业的实际要求;

3.行为规范不达标――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由、随便,不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劳动观念、纪律观念淡漠;

4.专业思想不稳定――对职业所需要的付出、对工作的辛苦和压力缺乏思想准备,好逸恶劳缺少上进心;

5.轻视职业道德的作用――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重要的,企业重视的也是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实际作用。

这些问题都直接反映出技工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由此可见,如何提升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技工学校重视的问题。

二、改革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解决学生职业道德问题

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技工学校的学生领略人生的哲理,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评价自己,从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开展好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新的条件下,我们技工学校旧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职业道德教育要想有新的发展就必须要有所改变。总结我的教学工作,认为可试用以下方案来进行改革。

1.改革《职业道德》课堂教学的模式

《职业道德》是技工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认为它应该走出“看看――讲讲――记记――背背――考考”的应试模式――学习职业道德重要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真正感悟并融化在自觉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中。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这个效果呢?

首先,引导学生在模拟表演中加深对职业道德理论的理解――依据教材阐述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要求,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上或发生于身边的先进典型或落后典型,以各种表演形式直观地表现于课堂。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具有把抽象理论具体化、隐性道理显性化、平板事例生动化的优点,不仅能培养演示者的构思组织、表演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观演者学习的兴趣,有的节目限于学生的能力演得可能会通俗浅显,但会真实生动,所含的道理同学们也会乐于接受。

其次,帮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验证职业道德理论的正确性,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到社会实践中去,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议一议,由学生自己到“大社会”中去寻找内心困惑的答案。还要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回校,用其亲身的经历论述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用这些生动、直观的东西引导学生增加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加深学生对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能应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公益性活动。

再次,在教学中提倡职业道德教育的通俗性,少讲干巴巴的理论,多说身边的事例。以我们学校为例,我校学生多为复转军人,文化底子薄,且大多离开课堂多年,不能按一般学校的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职业道德课不仅要具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直观性和现实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寓职业道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也是加强了职业道德的教育的一种方法。应在现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和特点,更多的开展了许多适合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推进学生职业道德提高的活动。

首先,开展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主题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放低起步,从实际出发,要求每个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作起,争做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只有做得好个人的事、管得好个人的事,才可能遵守企业的规范,达到企业的要求。

其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学校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困惑和需求,结合家庭教育,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创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氛围。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针对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家庭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抽调一两名有能力的教师建立一个心理辅导站,积极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让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波动,防止学生发生过激行为。

3.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31-02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竞争,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人”、“技术人”,更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文化人”、“道德人”。这就要求我们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加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其中就包括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来看,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职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对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地点极为关注。大城市工作、薪金丰厚,几乎是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共同愿望,这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一些岗位竞争惨烈,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敬业精神方面,受市场经济原则影响,当代中职学生已普遍淡化奉献精神,十分强调付出与索取成正比,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但往往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二)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呈现边缘化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使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不关注甚至忽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的学校领导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德育课教师上上课就行了。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给力,很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致使某些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边缘化趋势。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死板。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德育课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又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参与度不高,很难产生共鸣。

(四)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加强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教师队伍构成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兼任教师比重大,非专业的“半路出家”者居多。二是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职业道德课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三是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

(五)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当前的中职教育大多缺乏与行业、企业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总体来说,职业道德教育可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另一是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应该必备的职业道德。但是,中职学校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多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很少涉及。

二、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针对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完善措施

中职学校的领导集体应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关联,更重要的是它与未来社会风气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努力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落实好“四个完善”。一是完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组建起有较高素质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纵横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形成多层次的组织网络。二是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方案,如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总体规划、校企合作职业道德教育建设计划、学生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实施办法等。三是完善一支以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道德课教师为核心,结合各专业、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相互支持配合全面开展具有良好师德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四是完善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使广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真正实现由“知”到“行”的跨越式提升。

(二)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发挥德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德育课堂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群体,探索实践变化的新特点,新的发展规律,找准新的切人点和突破口。中职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主体意识大大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很好地利用“选题讨论”的师生互动方式。这种方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前选择并布置题目、课前准备、组织讨论以及对讨论进行总结。首先要选好题,既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又富有职业道德内涵。题目要提前布置,让学生有时间阅读并分析选题,查阅相关资料,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其次要把握好讨论过程,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要适当的指导、启发,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挖掘讨论题目中的职业道德因素。最后,在讨论结束时要进行总结。一次完整的课堂讨论,是一次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之间心灵碰撞(下转第229页)(上接第131页)的过程,如果讨论题目选得好、选得恰当,那么被挖掘出的职业道德就是心灵碰撞出的火花。由此来看,德育课堂上精选题目的师生互动讨论可说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想方式。

(三)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中职学校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具有吸引、示范和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特别是直接接触学生的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行为将成为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学校应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并把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实、抓好。首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即依靠制度创新,注重为人师表;创建民主、宽松的学校管理环境,发挥教师在职业教育和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反思意识,加强自我教育。其次,要按照师德建设的内涵,切实推行以德育人。中职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坚定信念,以更大更多的耐心、细心和包容心,全身心地接纳学生。最后,要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师资队伍建设、轻职业道德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通过培训、进修、交流、聘请等多种方式,加强职业道德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榜样的力量、目标的激励、岗位的培养、环境的熏陶等途径,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快地成长。

第6篇

【关键词】严谨细致;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严谨细致作风体现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它对审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坚持和发扬严谨细致作风,能够推动审计职业道德内涵多元化建设;坚持和发扬严谨细致作风,能够推进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坚持和发扬严谨细致作风,能够促进审计职业道德为社会各方面所认同。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发扬严谨细致作风,严谨细致作风应当成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一、严谨细致作风深化了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使审计职业道德具有多元性

(一)严谨细致作风要求“求真”,深化了审计职业道德的公正内涵。严谨细致作风讲求客观、真实,力求以精密的方法和态度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原貌,揭示客观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审计工作中,严谨细致作风要求审计人员揭示被审计对象最原始最全面的情况,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尽管反映出来的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互不相同,但由于是对被审计对象情况的客观真实的表达,反映的手段和目的是相同的,即对被审计对象而言必然体现公平公正。而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实践活动中审计人员行为和意念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审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必然体现在审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中,随着审计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审计职业道德所包含的客观公正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严谨细致作风要求“务实”,深化了审计职业道德的诚信内涵。严谨细致作风讲求务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实拼实干,就是要办真事、办实事。审计工作中,严谨细致作风要求审计人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被审计事项不夸大、不缩小,对被审计对象不隐瞒、不泄密,取得审计证据不随意、不歪曲,下达审计结论不独断、不专行。审计活动中的这种严谨细致作风,增强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行为上的亲和力,树立了审计行为的诚信,使审计与被审计关系进一步融洽和密切,较好地体现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审计行为的诚信随着审计影响的扩大与加强而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主观反映客观,作为体现审计意识形态的审计职业道德,必然对审计的诚信行为进行集中的归纳和总结,随着审计实践活动的日益发展,审计职业道德诚信内涵也日益完善、丰富和发展。

(三)严谨细致作风要求“慎为”,深化了审计职业道德的廉洁内涵。严谨细致作风讲求慎为,就是要细密谨慎、谨小慎微,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审计工作中,严谨细致作风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按审计客观规律办事,依法行审,在审计行为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审计人员不因个人好恶和情绪好坏改变审计事实,不因利益得失左右审计结论,不轻易放弃有审计证据作支持的审计事项,不随意给没有证据支持的审计事实下结论。审计工作中的这种严谨细致作风必然要求审计人员立公行审、廉洁自律,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不因外界各种诱惑而发生变异。廉洁是审计职业道德一项重要内容,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廉洁内涵更加充实,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廉洁内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廉洁内涵表现出来的刚性指标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具有威慑力和震撼力。

(四)严谨细致作风要求“敬业”,深化了审计职业道德的勤奋内涵。严谨细致作风讲求敬业,就是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是要勤奋有加、爱岗敬业。审计工作中,严谨细致作风要求审计人员要从细小事做起,埋头苦干、默默无闻,要熟悉和热爱自己从事的审计事业,履行审计程序要依法依规,不怕麻烦,审计取证要任劳任怨、不惧风险,审计文书起草和案卷归集要经得起检验、不搞形式,落实审计结论要不怕苦不畏难。严谨细致作风在审计过程中的体现和存在,有力地推动了审计人员的勤奋和敬业,客观上在审计行业内部形成了勤奋向上的精神境界,逐步为整个行业所接受和推崇。严谨细致作风催生和强化了审计职业道德的勤奋内涵,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二、严谨细致作风规范了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在形式,使审计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

(一)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符合社会法理。严谨细致作风在审计各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审计工作更细密、更周全,它推动了审计行为的规章化、制度化,使审计行为通过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加以制约。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行为的集中体现,同样对审计各阶段发挥重要影响,它在舆情导向上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必要时以较为明显的外在形式加以规范。尽管审计职业道德内涵随着审计行为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其表现形式也各有差异,但规范的形式和所表达的内涵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符合社会公理。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形式所表达的内涵,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还要符合社会的公理。审计实践活动中符合社会公理的审计行为,审计职业道德必然加以集中和反映?鸦审计行为中有失社会公理的部分,审计职业道德必然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审计职业道德去伪存真的过程,正是严谨细致作风发生影响的过程。严谨细致作风逐步规范审计职业道德的外在形式,使其内涵不断完善并符合社会公理。

(三)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符合社会情理。严谨细致作风在促使审计职业道德符合社会公理的同时,也逐步促使审计职业道德符合社会情理。审计程序的逐步完善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证。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程序顺应时代的发展,审计程序中推行的被审计单位承诺制、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审计意见制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制,充分反映了审计行为的公正和诚信,而这些内涵正是审计职业道德必然体现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段国家审计机关廉政工作纪律对各级审计人员的不同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审计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特点,它使审计职业道德更富于人情化,更符合社会情理。

三、严谨细致作风推进了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进程,使审计职业道德具有认同性

(一)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得到社会的认同。严谨细致作风是一种工作作风,同时也表示一种工作态度,审计实践活动中贯彻实施的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行为逐步走上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依法行审的轨道,使审计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审计行为在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审计行为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带动和促进了审计职业道德自身的建设,使其将审计客观世界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审计经验、审计习惯进行有效融合,然后来指导和约束审计行为。由于审计职业道德是对先进审计行为的融合,它对审计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约束自然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二)严谨细致作风使审计职业道德得到行业的认同。严谨细致作风对审计活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细化和规范了审计作业实施。审计作业包括审计立项、实施现场审计、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复核、审计结论、审计案卷归档等各环节都有明确的措施和步骤,审计作业环节的实施周到和精密。审计职业道德对审计作业实施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范和指导上,在审计行业内这种规范和指导不带强制性,完全是约定俗成,审计人员在审计作业实施上,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执行外,一般靠个人自觉执行,执行情况不能违背行业规定,否则要遭到行业的制裁,同时也要受到审计职业道德在舆论上的谴责。

第7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所谓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一要看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还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

关键词:职业道德; 会计能力

会计是一门传递信息报告主体经营活动与结果的技术,同时又会产生经济后果,影响到企业、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等相关方面的利益。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会计理论水平,又要加强职业道德观念,这样才能成为市场经济高职业素质的合格型人才。

下面就本人从事财务经营工作的经历谈点个人观点:

1建立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品的有效途径。

职业道德规范包含: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职业道德是就职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统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员一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感,二要具备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方式,三要了解当前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则规范。会计工作的质量高低,不仅同各项技术规范有关,更痛道德规范密切相关。因为技术性规范是由会计人员来执行的,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业务的主观判断及对技术规范的执行,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面对复杂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约束,让财务人员结合现实生活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如何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促使会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提高职业道德水品,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合法合理,保证各项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

1.2 是防止和杜绝会计工作中不道德行为的必要措施。

在会计工作中出现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首先是违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可以使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时队自己的职业行为有对照标准和衡量标准,可以帮助会计人员理直气壮的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强化会计监督。一个有过硬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必然也是遵纪守法方面不含糊不懈怠的会计人员。

2 提高会计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会计的职业能力就是从事会计工作岗位的各种能力的综合。首先要有过硬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能力。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介入到会计工作中,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另一方面也对传统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目前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识多数凭借的是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摸索与经验的积累总结。因此我们要将日常积累和电算化知识予以归纳总结,搭建新的知识框架,来指导会计人员的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框架。

2.2 对数字的敏感力。

会计工作主要是靠数字来完成的,而不同的数字又代表不同的经济业务及含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数字要特别敏感,对见过的尤其是有价值的数字应在头脑中记下来,随用随取,这样对于做好会计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计必须对会计数据有一种自然的职业敏感和条件反射。

2.3 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

2.3.1 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依法办事、事实求是、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会计人员必须做到洁身自重,塑造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人格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在物质利诱面前能够做到不动心,这要靠多年的学习、锻炼,甚至是教训才能做到。

2.3.2 沟通协调能力。财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具备沟通协调能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上级的信任、下级的支持、同级的配合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协作。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接触面广,财会人员经常与银行、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客户以及本单位的领导、职能部门和职工打交道,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要协调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这对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在工作中要有社交意识,学习社交知识和沟通技巧。

2.3.3 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是每一个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社会变化急剧,知识老化加速,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2.3.4 环境适应能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同事,许多人都会感到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还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这就要求灵敏洞察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并能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迅速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以适应现有的生存环境,积极地开展工作。

2.3.5 计算机操作能力。随着数据资料传输网络化办公手段的应用,计算机操作已成为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术及对计算机系统的简单维护技能,而且必须熟练掌握。

第8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实意义;举措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22-01

一、会计职业道德基本概述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职业道德就是同某一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符合该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是会计行业在长期的职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总结出来的,是从事会计职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为了强化其对经济活动的调整职能,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许多内容都己直接纳入了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2、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专门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其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情况,运用会计技术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概括起来即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促进会计行业良好发展。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但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宰,其职业道德的丧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部分会计人员为追求私利,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不仅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会计队伍的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及会计行业的信任。只有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现状,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反腐倡廉进而使全社会形成廉政之风。经济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铺张浪费等都要经过会计人员的粉饰。,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也有赖于会计人员的有力监督。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成会计人员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监督职责。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举措

1、净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环境。会计人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就是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净化环境,既要靠会计职业界的自身努力,也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协调,尤其是必须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2、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培训或学校学习,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诚信教育、警世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并将这些教育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使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9篇

【关键词】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方法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从大的范围讲,既包括教师内在品质方面的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内在的自我道德教育,是教师个人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师德品质和养成师德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品质的关键。它应当是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现代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现代化的挑战。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也包括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既要继承和发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等经典大学观念,还要积极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的高等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民主化、终身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

1.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对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价值,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质量观、新的知识观和新的目标观,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大众化使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学生成份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要关心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择业就业问题。

2.高等教育市场化。随着市场逻辑不断引进高等教育,不仅前所未有的引发了高校教师观念的冲突和整合,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全方位地对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市场化并不排斥道德,相反,它极需要道德规范作为运作的基础。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来新机遇,提供了坚实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也为高校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充实、更新和完善创造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3.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其次,国际化向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对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第三,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履行职业行为过程中应自觉培养和提升全球道德意识,在遵循高校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同时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价值观的学生要实行“有教无类”的无歧视无差别教育。高校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新挑战、新机遇和新的要求。道德修养不仅要了解其途径,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不能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有:

1.内省法。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审查,是一种自律心理,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精神。内省是道德修养的态度,又是道德修养的方法。《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依据师德要求做出自我评价,自我批判,自我调控,从而达到自我提高。内省,要严于解剖自己,关键在于提高自觉性;要找出自己最应记取的道德准则、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对自己“耳提面命”,激励自己按照这种准则、信条去做。实践证明,只有认真总结经验,自觉内省,高校教师才能明确今后改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慎独。如果说内省是一种内心的自律,那么慎独则是侧重于外在行为的一种理性约束,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和“自我监督”。 慎独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注意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做违犯法纪和道德的事情,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慎独要求教师在“隐”、“微”、“恒”上下工夫。杜绝人前道貌岸然,人后卑鄙丑恶的两面派作风。慎独需要很高的自觉性,要到达这种道德境界是不易之事,非一朝一夕能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艰苦的磨练过程。

3.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师德水平而努力的过程。教师可以一种职业道德理想作为激励自我的目标,这种目标是教师的一面旗帜,给教师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朝着目标奋斗前进。任何一个教师只要在本职工作中郑重进行师德修养和锻炼,坚持下去必有收获,这种收获能够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动力,进一步激发和鼓舞教师去争取更大的收获,因此,不断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增强自信、也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好方法。教师在自我修养过程中,也常常会遭受挫折和失败,甚至会遭受到妒忌、嘲讽和非难,但是不能因此就意志消沉、抱怨、妥协和退缩,而应该从挫折和失败中反思,从困难中磨练出来,使自己更加成熟,从而走向成功之路。自我激励是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强化和磨练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的动力,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保障。

4.致知。致知是《大学》中“八条目”之一,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教师在提升自己师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德,准确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恰当的把握好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及情感,选择恰当的职业行为。

5.践履。践履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与他人相处的道德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各种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道德修养。

6.交往。每一个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这两者是同一过程,每一个教师都在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每一个教师都是道德教师。从本质上来说道德教育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和相互理解过程。教师必须通过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并体验教师道德准则,形成与高校教师职业相适应的道德情操、信念,构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与学生的交往还有利于教师获得良好的师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四、总结

教育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其是否能够担当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任。教师劳动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靠自身高尚的人格激励学生,影响学生,启发思路,锻炼能力。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终身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对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师德修养过程中,要借鉴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良传统,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加强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冷余生,解飞厚.高等教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技能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药品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特殊职业,从业人员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管理、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只有学生在求学期间培养出坚定的的职业道德信念,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抵制住高利的誘惑坚守职业操守。反观现代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用药事故的报道屡见不鲜,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迫在眉睫。然而目前的药学专业教育大多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水平严重不符,因此在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专院校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本校学生都受过严格的高中三年教育,入学时年龄大多为十七八岁,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2.在校期间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以我校为例,高专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相关教育只有大一学的思想政治与法律、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三门人文课程。由于教学方式单一且不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大二以专业课程为主,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极少穿插职业道德教育。大三,学生开始走向实习岗位,由于管理不便以及缺乏重视,使得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缺乏。此外,学校组织开展以培养职业道德为目的的讲座、宣传等活动较少且成效不明显。

3.教师队伍现状

人文课教师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不能与专业结合起来。而专业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使得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严重脱节。

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的几条意见

1.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开展的人文课程较少,且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与专业相结合,因此建议合理优化人文课程结构,结合学生的具体就业方向,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课程,例如人际沟通学、医药伦理学等。此外,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分组讨论、情景再现、合作探究等,摒弃过去的满堂灌、独角戏式的授课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目前学校开展的相关课外活动有药学专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但是活动少且效果不明显,建议开展更多形式的课外人文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多种主题的阅读日或周,使学生逐渐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开展公民法律道德宣传讲座,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做一个正直的、有益于社会的守法公民。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用药知识宣传以及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责任和服务的意识[1]。还可以组织师生共同观看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宣传片,并在活动后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3.在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中,以多种教学方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药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2]。

因此,我们首先应当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人文修养。其次,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深挖教学内容,找到恰当的契机,适时进行渗透,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2]。例如在理论课中讲到药品的定义时,强调药品的特殊性,可结合近几年发生的假药、劣药事件,强调药品质量的重要性;在药物分析中讲到药物的杂质时,可以结合轰动一时的毒胶囊事件,针对“毒”是什么?“毒”的标准是什么?从哪里来?如何检查?如何避免?几个问题开展分组讨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文献,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并学会积极的反思,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技巧上可以运用正反案例比较分析法,指导学生辨别假、恶、丑,增强职业道德操守,激发社会责任感[3]。也可以运用举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将职业道德教育恰当的融入专业技能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4.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实习占高专教育时间的三分之一,而此阶段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专业岗位的过度,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都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因此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针对现状,就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①遴选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医药单位作为实习地点,让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②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员工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发挥优秀员工的示范指导作用;③加强实习期间的校企沟通,实现共同管理,共同教育。④建立实习生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三、总结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句话概括了为医的两个先决条件,即德和才,两者缺一不可。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德才兼备才是真正优秀的药学工作者。“传道受业以德为先”,因此在讲授专业知识之前应当先育人。

作者:吴琼等

参考文献 

[1]张永忠,杨曦亮,刘嵩,叶玉杰,胡霞敏.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17):110-111. 

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措施

会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会计业务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的社会秩序稳定。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凸显,会计造假案件数量越来越多,造假的数额越来越大。

1.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一些会计人员违背职业准则,参与报表造假、偷税漏税、上市公司签署不实的审计报告、伪造会计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正常的财经法律秩序,使我国注册会计师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了损失。

1.2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有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逃税、漏税甚至不纳税,引起经济秩序混乱,违法违规事件缕缕出现,财政、审计和税务等政府部门不能很好地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在社会监督上,审计机构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的行使经济监督的职能。

1.3 缺乏培养职业道德的良好客观环境。一方面,会计教育的内容注重讲授会计理论知识或培训业务能力,而忽视了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同时,我国对会计道德尚未形成有力的社会评价及鼓励支持机制。另一方面,我国对经济犯罪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部分人不惜以身试法以换取相对于犯罪成本而言大得多的经济利益。

1.4 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完整性。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还不完整,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没有对会计职业界的各成员在各自职业范围内都有可衡量标准的程度。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没有涉及会计人员在执业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利益冲突,因而不可能给出处理冲突的具体原则,致使其可操作性较差。

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会计职业观,发扬热爱会计事业、献身会计事业的精神,拥有良好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自觉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侵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会计工作人员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维护财经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严格按国家法律、规章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不作假,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自律、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2职业的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且新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因此会计职业本身和会计道德也必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长期进行会计实践活动自发形成的,具有自发性。许多操作规程需要自觉自愿地执行,具有较强的自律性。

3.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

3.1.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督所有会计人员对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节操教育,使之能够不畏压力,诚信为本、尽职尽责;研究建立和实施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尤其对不道德行为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定期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化、法制化。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形成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相继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与之我国当前发展状况相比,仍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这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3.3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包括社会组织、大众舆论对会计行为的道德评价,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得到的评价。企业应建立起道德评价系统,可采取部评价、自我评价、会计组织评价等方式相结合,让社会参与其中,促进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 德的形成。这种评价结果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岗位资格、升职、晋级、物质奖励等。同时,会计管理部门对于优秀的会计人员应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典型案例;对违反国家法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良好氛围。

此外,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能闭关自守,要借鉴其他国家会计师职业组织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会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探索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创造新经验,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邹晓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28)

[2]宋慧敏.关于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2)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咨询;渗透;职业道德;价值

高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含职业观念的指导,职业观念对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观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也十分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高校职业咨询中有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突显其重要价值。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规范、道德意义以及道德活动。正如恩格斯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之间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的竞争,同时也要重视服务与信誉的竞争。在这种趋势下,用人单位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逐步提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立足于职场的必备条件。

一、职业道德对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意义

1.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对职业稳定的价值观和态度。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存在两种取向,即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大向度对职业道德进行理解。在东方的内敛文化下,惯于从社会道德或规范、规则对人的规定性、乃至社会强迫性这一层面对职业道德下定义,更加突出的职业道德对人的限定性,强调的是职业道德不可侵犯的一方面。西方职业道德在强调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个人的权益,他们倾向于把职业道德看作一种价值观和能力,看作个人的一套处事原则,职业道德给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处事原则,然而它并非不可变更的,职业道德是需要人灵活运用的,是与现实生活中现实问题密不可分的,是现实问题与职业道德的原则要求及人的智慧的整合。因此,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应融合中西方的观点,结合两大取向来看待职业道德可能更为完整。我们把职业道德界定为,人在基于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待自己职业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态度。[2]

2.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素质。2004年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向北京、广州、上海等600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l)专业知识与技艺;(2)敬业精神;(3)学习意愿高、可塑性强;(4)沟通协调能力;(5)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的“敬业精神”,被用人单位视为大学生最欠缺的首位要素。这表明,大学生素质培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十分重要。[3]因而,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敬业精神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今后职业顺利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素质。

与用人单位正好相反的是,在校大学生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我们于2010年在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高校进行的“大学生职业咨询情况”调查中,当问及进行职业咨询最希望获得的信息(最多可选择3项)时,在校大学生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一项的选择排到了倒数第一位。如下表所示:

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与用人单位脱节,必然造成人职不匹配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源之一。而高校职业咨询的参与对象往往是咨询意向强烈,带着疑惑来咨询的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在职业咨询中巧妙地把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与引导其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基石有机结合。

3.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与个人品牌增值的标杆。首先,职业道德反映社会与职业的需求价值。职业道德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效益的经济,而高效益的经济源于高素质的员工。员工的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及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发展。

其次,职业道德是大学生竞争力的软实力。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基于对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工作责任心,也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道德要求。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在内心形成对自己职业的高标准要求,从而使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尽职尽责,保证工作高质量完成。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毕业生就业之初首先要获得社会认可的工作素质就是敬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靠能力吃饭、靠本事生存的严酷现实马上就会摆在面前,如果缺少敬业精神,即使有一定的才华,也谈不上有竞争力。

最后,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个人职业品牌。职业品牌是大学毕业生给予用人单位一种可以依赖的承诺与形象。企业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须要求职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维护企业形象,力争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把个人发展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提升个人职业品牌的精神动力源动力,这也是与职业道德密切相关的,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何给顾客提供服务和提供什么质量的服务直接就是职工道德的表现。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职业咨询渗透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1.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能力。大学生逻辑阶段的发展是道德阶段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没有较高的逻辑阶段的获得,就不会出现大学生较高的道德阶段的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才具有可能性。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实际上已从基本认知能力方面规定了道德发展可能达到的阶段上限。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到了高年级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习期才与用人单位接触,所以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比较缺乏,这是客观必然。职业咨询中职业咨询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两个道德认知因素:一是大学生所面临的职业问题或职业问题所处的环境。二是解决职业道德培养的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些职业道德问题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大学生可能只看到求职过程中自己没有被录取的结果,而并没有深究自己是什么原因没有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核心根源。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品牌,企业在招聘时会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软实力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特别是大学生对所应聘的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的认知状况。

2.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种寻求和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因此要知道一种行为是否道德,我们必须知道个体如何判断其所面临的情境。按照科尔伯格的看法,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要素中最重要的成份,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4]。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成熟首先是其职业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是与职业道德判断相一致的职业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大学生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包括大学生对未来职业道德观念、职业规范、职业义务、职业责任的认知与判断。职业道德判断力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言行合理的分析与选择。科尔伯格宣称,个体所处的道德推理的阶段越高,就越能更富有责任地行动。即使在个体面临不同于原本道德情境的新情境时,他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判断为正当的情境的选择而行动[5]。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可以减少其在求职时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思想,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和企业的进步有机结合,获得更大地发展空间。

3.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能力。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首先要具备其相应的逻辑理智发展条件,其次要具备其相应的社会角色承担发展条件。只有在这两个发展条件共同作用下,个体才能获得道德能力的发展。同时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水平。而个体的道德认知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质变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中相应的逻辑理智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但如果大学生只安心在学校中的学习,而不主动参与社会角色承担,则其还是不能获得道德发展。同样道理,如果大学生只安心在学校中的专业学习,而不主动参与职业的实践,或只是参与两个月短期的专业实习,最终是不能获得职业道德发展与提升职业道德发展能力的。因此,在职业咨询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困惑的根源是其对社会和企业脱节与职业角色经验的缺乏,鼓励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或企业兼职中寻找原来职业困惑的答案。

三、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职业咨询中渗透道德教育

1.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科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6]。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突出了活动过程产生的矛盾性和冲突性,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在痛苦、挫折和困境中经历道德判断的磨砺,获得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大学生相对来说身心发展已比较成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对问题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能对各种问题进行价值的判断,做出好坏的选择。在职业咨询中进行职业道德问题的讨论,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问出自己最想知道和最关心的职业问题,而在团体咨询中也能在其他同学的意见中找寻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团体职业咨询过程中,学生在咨询师和同伴的指导下,围绕职业道德领域内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根源所在,共同面对,并相互提供解决职业难题的原则与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表达内心对职业问题的想法。大学生在咨询师、咨询同伴的启发下,在与师生的互动中,使学生发现自己和同伴的职业问题,能逐步解决原来的问题与困惑,并掌握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促使今后碰到两难职业问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与科学的方法解决。

2.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职业咨询中的运用。根据大学生职业问题的类别,可以通过给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体职业咨询或一对多的团体职业咨询,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帮助其解决职业困惑。

首先,根据职业问题分类咨询。咨询师一方面要通过来访大学生的交流与职业测量表测出学生的主要职业问题,另一方面要积累和整理以往做过职业咨询学生的案例并归类。分类咨询有利于咨询师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道德两难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咨询师在给学生讲述职业道德两难案例时,应能让学生完全听懂并能复述出与职业问题相关案件中的情节,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案例中的职业道德两难问题和矛盾冲突是什么。

其次,引发咨询者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还需就案例里的职业道德难题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时可采取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集中的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咨询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辩论,要能引起学生职业道德认知上的冲突,以引发更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要让职业道德发展阶段相邻的同学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使较低水平的同学能学到较高阶段的职业道德推理。

最后,通过总结与回访巩固大学生职业咨询的效果。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的结局,而应通过讨论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讨论结束前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继续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推导和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从而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职业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判断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未来职业道德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