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流企业会计

物流企业会计

时间:2023-06-05 10:1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流企业会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流企业会计

第1篇

1.收入核算存在问题

物流企业的收入来源比较广泛,一般包括:运输收入、仓储收入、包装收入、装卸搬运收入、配送收入等。收入种类的多样性,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核算内容较多,又比较分散,整个会计结算过程相比而言比较滞后。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从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到中转、报关等多元化业务,财务人员在核算的过程中为了结算收入,可能经常要奔波在外,整个收入呈分散的状况。而且物流企业的客户比较多,很多客户都是长期固定的,他们的业务收入结算程度比较滞后,以致经常出现欠债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收入确认的时间不合理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物流企业并不像很多大公司一样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与核算当期的收入,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不确定,可能提前也可能推迟。很多物流企业为了调节当期的应纳流转税额,通常会采取推迟确认营业收入的做法来调减当期的应纳流转税额的计税基数,这样做可以减少企业的支出,增加企业的收益。此外,收入计量方法的不统一也会影响会计核算的结果。不论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还是财政部的各项规定都没有对物流企业的收入计量法做出明确的规定,以致收入计量方法的不唯一。在物流企业使用的比较普遍的计量法是全额计入收入法和差额计入收入法。这两种计量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的区域、和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在享受的待遇政策方面也会不一样,这样一来,破坏了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利于整个物流企业的正常发展。

2.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成本的归类不清晰。在进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成本涵盖的费用比较多,包括运输、包装、存储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其中只有一部分属于直接物流成本。各种各样的成本混杂在管理费用中,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并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导致成本合算的结果不准确。其次,成本的分摊比例不合理。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会计核算中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结算方式,只要是属于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本期负担还没有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对于已经支出的费用,应当计入本期和以后各期的负担费用中,作为待摊费用。实际会计核算中很难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例如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集团型物流企业,规模比较庞大,他们在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维护方面投入比较多,少则几十万,多则上亿。物流企业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但是在每一个不同的环节人工、工时、产量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使得信息系统的费用分摊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3.应收账款核算问题

应收应付账款的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企业为了保持或继续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通常会选用商业信用提供物流服务,使得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迅速增多。一般的结算方式都是日清月结,这样比较有利于账目的核对。为了巩固和加强与托运方长期的合作关系。物流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一月一结的结算方式,甚至有些应收账款的期限超过了三年都没有收回来,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收益。此外,物流企业在坏账损失核算这一块的方法选择也有点不合适。采用直接转销法来进行坏账损失的核算,对于长期挂账应收款中的坏账部分并没有进行坏账处理,导致企业的亏损。

二、完善现代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1.加强收入核算的凭单管理,完善账户的设置

加强收入核算凭单管理。在物流企业中,为了防止漏收、错收收入,物流企业通常采用“工作记录表”、“账单”和“收款确认书”等专门的核算凭单,对于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及时填制工作记录表,记录一些具体的事项,包括业务的收入、成本和费用,在后续的核算中便于核算工作的进行。记录完成时,相关的业务部门必须向接受服务的客户开出账单,账单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收款人凭借账单收到账款之后,企业的出纳人员按照实际的情况填制“收款确认书”,账单中的所有款项已经收到,相对应的成本和费用已经结清时,此时才可以对该项业务进行核销。在以后的核算中,通过审查相应的凭单,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问题的出处,便于问题的解决。完善收入核算账户。物流企业涉及的企业活动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和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物流企业的收入也主要是来源于这些方面。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收益,必须对运输收入、存储收入、装卸和搬运收入、包装收入等方面进一步地完善,不仅要设置总账科目,还要设置明细类科目,有时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核算内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二级、三级科目。

2.明确成本的组成和分摊方法

物流企业内部会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确定企业内部的成本分摊方法。属于本期负担但是还没有实际支付的费用,作为计提费用计入本期的成本中。对于已经支出的费用,作为本期和今后各期共同承担的费用。对于物流企业的长期客户,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签订合同的时间长短来确定相关的成本,有些企业合同的有效期比较长,甚至达到6年以上,合同的运营周期远远超过了正常的会计周期,对于这样的合同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来确定当期的具体成本。此外,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也是极为关键的。目前使用的比较广泛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营运成本法主要是用于传统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该方法的期间费用、成本界限划分的比较明确,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从而进行成本计算。该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第一种比较精确。

3.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

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常可以在公司的财务部设置相应的监察小组,专职的会计人员由财务总监开会进行商讨后确定名额,专职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公司业务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的记录和监控,同时做好坏账准备核算工作。检查小组可以随时的对专职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确保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会计核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首先要确定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让每一个在职的会计人员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情况。其次,建立健全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和交流制度,对每一个不同的会计部门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并对他们进行定期评价,评价可以和员工的奖金相挂钩,实行差错惩罚制。此外,定期对会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第2篇

    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物流企业提供客观、全面的会计信息;保证物流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有效实施管理制度和措施,控制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障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因此,从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特点来看,对传统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致使传统的控制方法失效。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数据处理系统,记账、算账和报账、事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全部由电脑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财会部门从数据的采集、凭证的取得、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到财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失效,必须重新建立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机制。

    (2)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技术和手段改变。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后,传统的一些手工控制方法和手段,改变为以程序控制为主要手段。会计信息系统要求在方案设计的各阶段留下审计线索,因此,在会计信息环境下,必须在传统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程序控制。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越高,需要采取的计算机控制程序也越多。

    (3)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导致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变化。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作用是查错纠弊,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下,物流企业控制系统从软件开发、控制程序、处理流程、输入、储存、输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会计信息化下物流企业面临的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环境,网上交易、客户的往来、投资变化、经营情况等都是公开、透明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从物流企业向其他上、下游物流企业延伸,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上、下游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点发生变化。因此,为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必须从物流企业内部正常业务的控制,延伸到互联网上、下游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实现内部控制的外部化和宏观化。内部控制重点也从内部牵制和审核制度转移到原始数据的输入、输出的会计信息控制,以及人机交互和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控制、连接控制等方面。

    (4)开放的会计信息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增加。会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物流企业与信息使用者联系更加紧密,迫使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增加了开放的硬件环境,增大了内部控制风险,即在技术、管理制度和标准等方面开放的风险。网络信息的国际化对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许多会计信息是物流企业的商业秘密,没有绝对安全的加密技术,不法分子通过电脑病毒的编制,采取各种手段,致使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也就成为了一种内部风险控制技术,一旦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失效,内部控制风险自然产生,甚至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加大。

    2会计信息化后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一些问题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组织架构、运作模式、管理策略、管理手段等,同时也为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些问题。

    (1)授权控制的时效性减弱。授权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发生的业务所形成的相应的会计信息,每一步的处理都应当通过适当的管理权限的人员签名。原有的授权控制管理方法虽然手段不高,但能较有效地防错杜弊。但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系统权限划分,授权密码是主要形式,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密码,不是由专人保管和使用,一旦密码被窥视或窃取,将给物流企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给物流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或其他损失。

    (2)数据处理纠错能力较差。在会计信息环境下,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输出数据,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处理,并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然而,在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必须事先由人工审核,如果发生将错误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是无法识别的,无论对与错,会计信息照常处理,由此生成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产生联琐错误,导致输出信息失真,相关管理出错或失效。数据处理纠错能力较差的缺点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流程标准化的同时,也要加以人工控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准确。

    (3)系统风险问题时有发生。会计信息高度集中在信息技术的软件系统上,一旦系统数据被非法篡改、复制或系统的过程控制发生故障,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系统崩溃,给物流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一些系统软件存在财务和管理软件系统内部衔接较差,数据兼容性、安全性、保密性和实用性不够等缺陷,物流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系统风险问题是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4)会计信息容易伪造。按财政部规定电算化会计数据和信息应定期、不定期以书面形式记录,即以证、账和表书面形式储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些日常核算过程中,电算化会计数据和信息并没有时效性地以证、账和表书面形式储存,当前会计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在计算机磁介质中储存,很容易被篡改甚至伪造并不留痕迹,加上计算机磁介质储备容易受到损坏,会计信息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危险。因此,如何防止计算机磁介质上的数据被非法篡改,保证数据安全可靠,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5)会计核算的范围扩大。会计信息化后,财会人员工作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财会人员不仅是电算化会计核算员,也可能是计算机操作员、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因此,会计核算范围逐步扩大,除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有网络会计综合管理和完成财务管理功能的任务,如网络税收、保险、信贷、投资、网银、外汇交易申报、使用、结算,还有办公服务、采购、销售、单位内外往来等业务办理。会计业务,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实时处理。因此,以确保准确和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物流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也比原来的控制范围更广泛,更复杂。

    (6)职责不清的现象严重。任何一个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应该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和职权分工的原则。但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后,一些不相容职务出现了集中现象,一些不适合职权合并的会计岗位在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下进行合并。虽然会计人员已大大减少,但内控分工牵制却没有实施,新的组织机构和岗位相互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和相互控制机制不到位,职责不清的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可控性减弱。

    (7)软件程序错误导致控制失效。在会计信息环境中,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是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一些会计信息应用软件程序包含内部控制功能,其控制效果完全取决于该应用软件程序,如果该应用软件程序产生错误或没有实际控制作用,管理人员对该应用软件程序的控制依赖性又强,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使会计信息系统在某些方面出现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

    (8)信息控制难度加大。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后,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信息数据主要以计算机磁介质储存,计算机磁介质上存储的数据可能被篡改,甚至不留任何痕迹。物流企业会计信息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物流企业会计信息数据集中度相当大,有可能未经授权的管理人员或其他人员,在某些计算机上可以浏览、拷贝、篡改、破坏一些数据文件,因此,预防、控制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舞弊和犯罪行为的难度加大。

    3会计信息化后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建议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物流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对于物流企业管理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为此,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首要条件。在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只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控制系统有效实施。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改善:对于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舞弊案,政府应加强立法,加大处罚力度;内部审计作用必须加强,以提高审计的地位;公司的组织控制结构应当逐步完善;重塑物流企业文化氛围;发挥物流企业职工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中构建职工的权利和责仼,真正优化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2)整合业务流程和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内部控制,首先要预防不适当的数据在记录和维修过程中出现,如果不适当的数据在记录和维修过程中出现,应有应急方案,并及时处理,尽量避免不准确、不完整和不合法的数据记录出现,更不能出现错误报告影响使用信息的质量。其次是整合业务流程和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将会影响到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功效,以确定哪些根本性的变化需要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一套规范、完整和标准的财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以应对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

    (3)加强会计信息使用沟通。物流企业信息沟通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与信息使用者的认同关系。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业务运作的效率和有效性。提供全面、及时和正确的信息,与会计信息者进行有效沟通,如定时定期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通报会、交流会等,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第3篇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利器。我国企业要向“第三利润源泉”--物流领域要效益,就必须对物流活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反映,才能为物流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以加快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现行的成本会计和费用核算体系中,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没有系统、全面地记录和核算,使大部分物流成本得不到揭示,导致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困难,影响了物流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我国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与实践多是技术流程或运作管理上的,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研究却比较贫乏,造成这一领域的研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提供全面、系统和连续的物流成本信息,准确把握物流成本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物流成本的分布构成,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利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为预测物流成本、制定物流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为调整物流活动、评价物流效果,并通过统一管理和系统优化,降低物流费用服务。

    (3)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结果,可以明确物流活动中不合理环节的主要责任,为评价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业绩,落实相关的经济责任提供依据。总之,只有正确的核算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成本的准确、完整的信息,才能运用物流成本数据,配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计算、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2目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中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确认、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单列、物流成本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等都没有作出规定,导致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不全面,只涉及部分物流费用。其结果不仅使企业大量的物流成本被掩藏在“冰山”之下,无法开发物流这个“利润源”,而且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来看,目前企业日常物流会计核算范围着重于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环节,忽视了其他物流环节的核算。按照现代物流的内涵,物流应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费、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与此相应的物流费用包括: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费等。从核算内容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物流成本,而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由于常常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混在一起,因而容易被忽视,甚至没有列入物流成本。

    (2)部分物流费用是企业间接费用的一部分,其分配方法依然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的分配方法。随着物流费用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加大,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中的对中间费用依据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分配方法不仅歪曲了[摘要]阐述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物流产品、服务成本,影响物流产品、服务价格的制定,而且高级管理人员基于这些数据所做的决策也是不正确的。

    (3)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其他成本费用的披露混杂,致使企业所需的物流成本信息只能从相关会计信息中归纳,不仅影响物流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而且过程复杂,数据的时效性差,不利于物流管理和绩效的评价。我国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其目的在于归结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指明所有者的净利。损益表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和费用成本,其目的在于确认企业的利润。由于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反映物流成本,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只能综合反映在这两个报表中。如果企业要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评价,必须从这两个报表数据中重新进行“剥离”计算,这样势必会影响物流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2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关于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因此大部分物流企业会计核算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参照《行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是一个多环节、多群体合作的全程服务过程,决定了其成本确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度对物流企业的具体物流业务规范缺乏针对性,再加上物流企业认识水平、理解程度的不一致,导致各自确认的物流成本内涵不一致,区分依据不统一,成本归集分配方法各不相同。不仅使物流企业间物流成本的核算结果缺乏可比性,而且也造成了物流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可比。

    (2)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费用支出缺乏合理的分摊办法。物流企业特别是集团性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维护方面的投资巨大,动则几千万,甚至上亿。但物流运作是一个多环节的联动,且每一个环节人工、工时、产量标准完全不同。因此,比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分摊办法,物流企业难以操作;那么如何将整个物流环节服务的信息系统费用合理的进行分摊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价格透明,竞争激烈,目前物流服务的价格仅含盖了物流运作的直接费用,而作为支撑物流运作的信息系统所发生的巨大费用,并不被市场认可,这就造成了物流企业的绝大多数项目看上去是赚钱的,而实际上是亏损的。2.3由于我国会计法规中对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没有具体的规范,因此在大多数企业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中,就没有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的人员保证,加上当前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采用的是分散管理物流的体制:即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建设、合理化改进、物流运作、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分别由若干部门完成,导致物流成本的基础数据难以完整计算不说,各部门对物流费用的管理也是各自为政,从而无法保证企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影响企业物流整体效益的实现。

    2.4物流成本的计算缺乏参照标准,行业物流成本比较没有标杆数据近几年,我国国内的物流业迅速发展,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都在数量、规模以及在服务创新、业绩表现上迈出了一个新台阶。但我国至今仍未制定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这样,每个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不仅企业之间计算出的物流成本无法进行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使行业物流成本的比较缺乏标杆数据。

    2.5企业有关物流成本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明确

    ,导致企业内部监督松懈,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物流成本浪费严重,管理成本高。

    3加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对策为完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为物流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应采取以下对策:

    3.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宏观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1)应尽快制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规范和计算标准,使物流成本的核算有统一规范,计算有统一标准,结果相互可比,分析和评价有客观依据。(2)定期调查、公布全国物流成本数据。通过物流成本数据的调查、公布,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对其物流成本数据有一个对比的参数,以判断企业的物流营运状况。

    3.2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具体办法,强化对内部物流费用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应制定、完善本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是保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包括规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程序、核算方法、核算人员等,以确保其核算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达到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2)企业应建立、健全物流成本控制的岗位责任制,规范成本控制的操作流程,包括物流成本的预测、核算、控制、分析和物流成本信息的反馈等,以明确各控制岗位的职责、权限,落实具体责任,也有利于对物流成本控制业绩的评价。

    (3)企业应在国家会计准则、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自己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具体项目。企业可以根据物流成本的基本属性或性质来确定,也可以依据其他标准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满足本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

    其次,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水平的高低,选择采用单轨制--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

    再次,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按时准确的编制和上报。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而定;表内内容的设置可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设计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而且,物流成本报表的种类和内容一旦确定下来以后,按照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不要随意变更。

    (4)强化对企业内部物流费用的控制和监督,防止浪费、杜绝漏洞。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强对物流费用开支的内部审计,严格开支标准和手续,杜绝浪费和贪污行为的发生。

第4篇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这些单位执行的仍是原属行业的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办法,以致于导致现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成本核算内容不统一以及成本信息资料不可比。针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本文指出了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所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物流企业 物流成本 成本核算

现代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还未出台任何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规定或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学术界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还很缺乏,物流学术界热衷的物流管理方向也只是零星涉及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并且仅局限于如何为物流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研究层面,尚不能为物流企业对外进行财务报告的成本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指南。因此,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企业成本。由于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使物流企业所核算的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

鉴于目前物流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适合性,对其成本核算问题展开研究,提出适合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建立适应我国物流企业统一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促进物流会计与物流产业相匹配且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目前,由于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基本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其物流成本的核算就呈现出多样化现状,同行之间更是无法比较。

比照制造企业细分成本项目

资产型、多功能、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对外提供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无形产品,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成的合同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比照制造企业细分的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营业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和佣金,广告费用,售后服务费)、管理费用(主要是与研究、开发和总体管理有关的费用,如,新的物流服务开发,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的优化,仓库储存的优化,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增值服务等)作为期间费用。

因为物流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因此间接费用能否合理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至关重要。可他们缺乏合理有效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采用了按月分摊间接费用,削弱了间接费用与各个合同服务之间的关联度,歪曲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运输转型的物流企业,如拥有公路运输资产的转型企业,均沿用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其成本计算对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业务划分,如货运业务、装卸业务;二是以营运工具划分,如货柜车、散货车、空调车、冷冻车;三是以运输路线来划分,并把成本费用构成细分为:运输营运成本、仓储成本、管理费用。其中,运输营运成本按与成本计算对象的关系,可分为营运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运输营运成本与仓储成本的简单累加构成该类企业的物流成本,其缺陷是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考虑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

运用物流中心的统一费率法

当前一些为生产企业从事物料配送、为大型连锁超市从事商品配送的配送中心,采用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便于客户谈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上年的实际营运情况,制定一个参照基准费率(上年成本费用总额/上年配送总金额 ),再根据配送物品具体特征、客户重要性程度、客户的需要等具体情况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制定浮动费率。业务部门与客户定价基础就是浮动费率加目标利润率。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只是按月归集实际费用,谈不上成本核算,因为没有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邮政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

据调查,邮政企业因其业务繁杂,求得单项业务成本的计算一直是通过“倒扣法”得到的,即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剩余部分被作为成本,在每个会计期间与收入配比。各项业务“倒扣”得到的成本总额与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差异很大,不得不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在报表中的成本费用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无法真正体现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要正确核算物流企业的成本,首先需要明确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要素,这些要素包括: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期间、成本计算空间、成本核算计量单位、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和成本报表七大要素。但成本核算要素的确定又与企业的经营特点密切相关。现代物流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实现方式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其提供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几个成本计算要素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空间等具有其特性。而这些特性正是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陷入了困境的根源。

成本核算对象

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先明确成本对象,否则成本计算就毫无意义。如企业每一会计期间,要发生几十乃至成千上万笔费用,如果把这些发生的耗费堆积在一起,只能表示企业的耗费而已,这种费用信息的有用性受到限制。因此确定成本对象的目的是要以成本对象来归集费用,而用于归集费用的成本对象要有归集费用的“容器”,否则费用就无处可归。有形成本对象,其自身就是归集费用的天然“容器”,费用能够明确的、可辨认的归集到这个“容器”中。而物流服务这种无形成本对象与有形成本对象相比,具有无实体性(是指人们无法直接感觉到该对象的存在)和瞬时性(是指该对象不能存储到未来),这两种特性意味着无形成本对象无处归集其费用,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正是一种无形的成本对象,只能人为安装一个“容器”以归集费用,这是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必须解决的问题。

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方式,主要是通过与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实现的,同时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具有唯一性,几乎没有两份完全一样的服务合同,因为每个购买者要求的服务内容不同。每一个合同的服务内容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的,客户个性化的需要决定了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水平、复杂程度均有不同,并且提供者因工作经验、情绪等影响而生产出不同质量的服务。由此分析,物流服务合同相当于特殊产品,随客户的不同而变化,服务合同是明确的、可辨认的,完全可以取代物流服务这种无形的成本对象,作为归集物流费用的“容器”。因此,将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每项服务合同作为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对象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实务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成本核算期间

成本核算期是归集费用到成本对象的时间范围。成本核算期有的与会计期间一致,有的与会计期间不一致,如制造业是按产品的生产周期或公历月份;种植业按一个轮作周期;服务业一般按公历月份等作为成本核算期。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合同导向的物流服务,合同签订的时间随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依赖关系而有长短之分,如与客户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所签定的契约型合同,有的长达5-6年,合同的营运周期出现跨会计期间的情形,若以营运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也就是要等到该项合同履行完之后才能提供其成本信息,不符合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再说物流企业有的服务合同是短期“门到门”的运输+仓储+配送业务流程,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履行完合同,特别是当物流企业提供适时制配送,或者自动补货则是即时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若以营运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实务中是很难达到这个即时成本信息要求的。鉴于上述分析,物流企业应看成是服务业,采取与会计期间一致,按公历月份作为成本核算期,至于时间跨度长于会计期间的合同,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来确定其当期的成本。

成本核算空间

成本核算空间是指成本对象应归集的费用所发生的区域范围。1993年以前,我国制造业采用完全成本制度,即把企业范围内所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全部归集到产品成本对象,体现的是一种成本完全吸收的思想。之后,改用制造成本制度,以费用的发生与生产产品的相关度作为基础,只将企业内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如车间、分厂等)所发生的费用归集到产品成本对象。制造成本制度是当前国际上财务会计实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制度,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核算制度。物流企业应选用哪种制度作为成本核算空间?从法规上讲,只能选用当前会计制度规定的制造成本法,但是,物流企业在提供每一项合同服务的过程毕竟与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不同。制造企业基本上是在它的生产车间或分厂完成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费用也几乎都是在生产车间或分厂里发生的,只要把发生的这些生产费用对象化到产品,就构成了该产品的制造成本;而物流企业生产合同的服务产品是由整个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的,其生产费用遍布每个角落,要想把这些生产费用归集到合同产品,需要精挑细拣,否则会影响合同产品成本计算的合法性,演变成完全成本法。为此物流企业必须正确划分以下界限: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以购建或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以及在资金运作管理,进行对外投资支出时不能计入物流成本,应予资本化计入相关的资产价值;与物流业务运作无关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非常损失等等不能计入物流成本,应列作营业外支出。

物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企业发生的与合同服务产品的运作直接相关的支出,主要有系统开发费、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加工费、包装费等;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营业费用是指与合同服务产品的运作间接相关的支出,如客户询价、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方案投标、合同签订等方面所发生的业务承揽费以及客户关系维护、处理客户投诉、评价与审核客户等方面所发生的客户服务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物流成本和非物流成本的界限 物流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往往在主营业务外,还有其它业务。这些业务也许是与物流业务相同的主营业务,也许是性质不同的辅营业务。凡是能归属于这些非物流业务的费用应直接计入非物流业务成本,而不得将其列入非物流业务的成本计入物流成本。

成本项目

如果说成本核算期间和核算空间框定了企业中应归集到成本对象的费用边界的话,那么成本项目就是已归集到成本对象的费用种类。如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对象的费用种类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这些费用种类(即成本项目)显示了产品对象成本的内部构造,反映了产品成本耗费企业资源的情况,费用种类(即成本项目)划分越细,成本对象耗费资源的情况就显示得越清晰。

但在一个大型的现代制造企业里,其生产的产品可能会耗费成千上万种不同质的资源,如果都为每一种资源的耗费设置成本项目,会使成本核算变得极其繁杂。因此在实务中普遍采用折中的办法,按照资源耗费与成本对象的相关程度对直接费用按照同质性原则建立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对于间接费用则采取设置成本集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如制造费用。但是当间接费用种类繁多并且占成本对象的总成本份额很大的情况下采用成本集合的方式,势必掩盖成本对象耗费资源的真实情况。目前,有的物流企业比照制造企业划分成本项目,极大限制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因为物流企业是生产物流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依靠的是大量的物流设施及现代化的物流技术而不是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及劳动力来生产其物流产品,由此物流产品成本构成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涉及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所占的成本比重大,若物流企业比照制造企业设置成本项目,显然不符合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根据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其生产服务产品直接相关的业务费用属性,成本项目应为:信息系统开发费,与生产服务产品直接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费和调试费两项;运输费,与生产服务产品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燃料费、港口费、货物费、中转费、材料费、合理损失费、职工工资、福利费、润料、物料、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税金、其它运输费用;仓储费,与生产服务产品直接相关的仓储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材料、燃料、动力以及照明、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税金、合理损失费、其它仓储费;装卸费,与生产服务产品直接相关的装卸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材料、燃料、动力以及照明、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税金、合理损失费、其它装卸费。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服务产品所直接涉及的业务种类相应调整成本项目的设置,如增加“加工费”,“包装费”等成本项目。

成本核算计量单位

物流企业的成本对象即服务合同由于涉及的业务功能属性差异大,导致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业务数量标准。以物流业务功能中的运输业务为例,就单一的运输环节一般以运输周转量为计量单位,而就仓储业务环节以仓储面积为计量单位,所以对于整个服务合同很难找到统一的计量标准。因此,物流企业可以仅计量服务合同的总成本,在企业管理需要的时候,计算出服务合同中所涉及各个业务功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程序

账户设置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账户的设计思路是采取统分结合、粗中有细的原则。

一级科目即物流成本 相对生产企业来说,物流企业的销售是一个时间段,生产企业销售有形产品是个时点。物流企业提供的生产和销售在同一过程的服务,由此,有的文献或教材对物流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就没有设置“物流成本”帐户,当物流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这种帐务处理方法的假设前提是合同产品在一个核算期间内全部完工,若出现有未完工的合同产品,则其“物流成本”就无处藏身了。

二级科目即××合同、间接费用 二级科目实际上是按成本对象来设置的,其中“间接费用”是个过渡性科目。

三级科目即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三级科目是按成本项目设置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服务产品所直接涉及的业务种类相应调整,如增加“加工费”、“包装费”等明细科目。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在一个会计核算期间内,物流企业只生产单一合同服务产品,企业所有的物流成本都是为生产该合同服务产品发生的,属于直接成本追溯到该成本对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提供一定的成本资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同一个会计核算期间内,物流企业生产多个合同服务产品,应分别按各合同服务产品归集费用核算成本,凡是能直接归属于某一合同服务产品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合同服务产品成本;凡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合同服务产品的间接费用,应采用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各合同服务产品成本。针对这种情况,企业成本核算的关键是确定间接成本分配基础。下面对此成本核算流程作简单的描述:

按与客户签订的各项服务合同确定成本对象;确定物流成本(系统开发费、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等)中的直接费用,发生时直接追溯到各项合同;确定物流成本(系统开发费、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等)中的间接费用,发生时先归集在“物流成本―间接费用”,再按各类间接费用分别确定一个合适的分配基础,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据此分配到各项合同。汇总各项合同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计算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

物流企业主要会计分录列示

直接费用 根据各合同涉及的业务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原始凭证计入“物流成本”及其明细帐户的借方,编制会计分录:

借:物流成本―XX合同―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它应付款等)

间接费用 根据各合同涉及的业务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原始凭证归集间接费用,建议设置过渡科目“物流成本―间接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借:物流成本―间接费用―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它应付款等)

利用合适的基础将间接费用进行成本分配 编制会计分录:

借:物流成本―XX合同―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贷:物流成本―间接费用―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物流业务收入和成本的结转 根据合同内容确认完工的物流业务收入并结转相应的物流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XX客户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合同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物流成本―XX合同―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系统开发费)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实现了飞速的增长。现阶段,迫切需要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物流企业对外报告需要的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课题组.物流成本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物流企业;业绩评价;精细化管理

Abstract: Logistics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how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build core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the inherent need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the three major advantages are been shown that comb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n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framework applying i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been built. The conclusion is shown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advanced methods and technique would be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to buil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which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fin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internal responsibility units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main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Key words: management accounting; logistic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ne management

引 言

随着国内外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和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的推进,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它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结合体,具有研究主题广泛性、研究方法和应用理论多样性等特点,将成本会计与管理、管理控制系统和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先进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不仅改变了会计领域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影响也很深远。

如何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贴近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具体方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在探索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的适用性和经济后果,并揭示出其普遍规律性,而实务界的关键突破点是,如何选用适合企业的管理会计技术来创造价值。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非常广泛,大部分的财务人员除了基本的财务会计工作外,主要承担着管理会计的职责。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虽然已经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向成本管理和价值管理过渡,从部门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从运营管理向战略管理演变,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不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情况企业的需求,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作为支撑经济运行重要服务机构,其运行效率、经营绩效和发展战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王斌(2014)提出拓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即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由盈利M织向非盈利组织等延伸。因此,如何顺应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将管理会计的先进方法和相关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中,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并完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体制,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 物流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优势

物流企业承担着将商品从制造商送到顾客手中的重要职能,整个物流成本中,营运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如何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营运成本,是提高其经营效益的关键途径之一。虽然现代科技为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管理思想的转变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发展方式,现代的物流企业不断利用EDI等现代技术,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工作效率。但是,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性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将管理会计应用于物流企业管理中,具有以下优势:

1.1 有助于物流企业实现会计核算管理与控制

由于物流企业物流形式的多元化,服务过程具有多环节流转性、多群体合作的复杂性等特点,其收入界定和成本确定也比较特殊而复杂,再加上国家尚未出台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物流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的收入计算口径与成本归集分配的方法,难以反映和对比物流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情况。传统财务会计主要局限于单方面降低成本策略,战略成本管理是从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方法,物流企业可以将日常经营管理与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从多维度核算部门、产品或项目等业务,站在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将管理费用、交通费用、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等粗放式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精细化核算模式。实现了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追踪分析功能,能够从源头上识别产生的差异及原因,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

1.2 有利于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的变革

业绩评价包括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和管理业绩评价两部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实现企业经营状况评价、管理决策和监督控制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主要被视为部门或职员的奖惩工具,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于企业内部较量中,造成了企业人员的沉重负担,忽略了业绩评价系统的真正职能。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方法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可通过局部的业绩改善提高企业整体业绩,并将企业的发展战略渗透于日常经营管理中,使企业的运营活动均具有价值增值效应。

1.3 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仅需要管理会计通过管理精细化提供相关信息,更需要其通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战略决策提供支持。相对于欧美物流产业来说,我国物流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以企业化为中心,形成了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模式,如何通过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来增强价值创造力是物流企业的迫切需求所在。适合的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全方位地向管理者提供形式丰富、内容详实的管理会计报告,为物流企业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提供信息支撑,有效解决运营管理与战略决策脱节问题,同时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

2 物流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2.1 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管理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在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中产生的成本或费用。成本驱动理论认为,以作业为计算成本的中间桥梁,基于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可以依据不同的动因选择不同的分配标准,进行费用的控制、归集和分配,成本驱动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运营绩效。由于物流企业的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高,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将成本的分配与所消耗的资源联系在一起,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物流企业的成本信息,从而影企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性。而且,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贯穿于包装、运输、流通、配送、仓储、装卸与搬运等各个环节,单独降低某一环节的成本并不能保证降低整个阶段的总成本,这与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追踪成本动因不同。因此,科学合理地扩大成本分配范围,不断优化价值链,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是物流企业解决现存问题最佳的选择。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比较适合间接费用较高的物流企业,通过资源――作业――产品的成本归集路径,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扭曲问题。同时,通过区分各个环节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可以系统化地分析作业成本动因,得到相对可靠的成本信息,使产品定价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2.2 基于作业的流程优化与控制

物流企业是典型的以流程为核心实施运营管理并获取收益的机构,每一种物品从包装、运输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经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是形成价值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因此,必须具有严格的全过程控制体系,企业才能达到降低成本并预防风险的目的。基于作业分析,可以挖掘产品的资源动因和费用,梳理确认作业的增值性和有效性,通过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从而优化或改造作业业务处理流程。这样,可以从作业价值链角度分析并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并基于战略目标调整作业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作业执行效率和质量,使物流企业取得成本优势,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

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

基于作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业绩评价体系,会给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作业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业绩评价中,既能提取定量(财务)指标又可以获取与作业过程密切相关的定性(非财务)指标,而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从四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如财务、客户满意度、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同样适合于物流企业开展业绩评价,这种方法为物流公司的动态战略管理提供了制度框架和结构分析。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在于将战略层层落实,其基本框架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和规范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设计科学、全面、有效的物流企业运营状况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标,是提升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水平、及时响应速度,完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有效方法。

3 运用管理会计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3.1 明确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核心目标

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是基于真实的交易与事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能有效解决“所有者―管理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为管理者经营管理、投资和融资决策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是内嵌于组织并为管理者服务的管理控制体系,系统所提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既为管理者做出理性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还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不同责任主体之间信息沟通渠道,能更准确地把握组织活动的运行状态和可控制性。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性和控制性,其终级目标是落实组织战略、为组织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3.2 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和发展,不断地变革着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而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以战略管理为根本、价值创造为导向,提供的信息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使财务会计成为其一部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方式,大大制约了管理会计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只有运用会计领域的创新工具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将管理会计与公司数据库设计思想有效融合,把大量的会计和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加强战略决策、公司业绩评价和信息系统设计功能之间的联系, 才能确保管理会计人员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公司战略管理和控制中(孔宁宁,2007)。

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深入地识别和分析价值链的增值节点,从而更准确地收集和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提高战略指标和经营指标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企业控制和决策流程的增值。

3.3 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企业管理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自身也应具有一定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将管理会计的先进技术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并加快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的应用。将国外的理论本土化需要对该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员来完成,即管理会计师,因此,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人才培训,并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建专业化团队,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研究之中。只有提升管理者管理会计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与物流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特点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构建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框架,通过有效运用理论基础来规范管理会计应用,形成一个适合物流企业的基于价值驱动的管理控制系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规划与组织控制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物流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互联网+将优化会计服务产业布局和会计服务流程(毛元青,2014),管理会计人员所具有的技能或胜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会计人员除具有最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外,还需培养一些高级管理会计技能,如企业风险识别能力、战略方案的评估能力和宏观经济对企业影响的预测能力等,实现企业运营过程的预测、参与、规划和控制等职能。

4 小 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要素驱动转变的转型时期,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结合企业的行业特性、经营管理特点和战略目标,构建适用可行的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控制体系服务,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时期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应运用理论基础来规范管理会计应用,加强考核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规范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加强企业管理者管理会计意识,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控制能力,使企业运营活动和持续竞争发展能力处于最优状态。

参考文献:

[1] 孔宁宁.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REA模型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J]. 当代财经,2007(8):117-120.

[2] 熊焰韧,苏文兵. 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J]. 会计研究,2008(11):84-91.

[3] 潘飞.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以价值为基础和战略导向[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3-12.

[4] 王宏伟.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技术,2013(4):89-91.

[5] 王斌,顾惠忠. 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 会计研究,2014(1):13-20.

第6篇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物流管理;财务问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物流企业正迅速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企业模式。中小物流企业对我国社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巨大。虽然中小物流企业已经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却很落后,远远不及中小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所以中小物流企业时常会面临来自财务管理及分析方面的问题。许多中小物流企业因财务分析方面的问题而使发展的脚步推迟了,甚至因为财务分析的种种问题而难以持续经营运作。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对中小物流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从而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

一、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失败的财务问题特点

由于各种中小物流企业在同类社会资源上的竞争,如果对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与运用效率太差,将导致整个物流资源的配置不当,并降低整个物流服务与管理水平,并最终面临着在竞争中中小物流企业容易被淘汰的命运。通过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分析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使得中小物流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中小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缺少明确的财务指标

中小物流企业的利润指标不明确。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被认为是企业量化分析的方法,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然而,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是业主及家人或朋友等组织结构比较自由零散的一种组织模式,在中小物流企业财务中往往缺乏明确的利润指标,他们注重经济效益却又极少关注企业财务分析,这使得财务管理受到系统性损害,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确定利润这一指标。这使中小物流企业很难确定自己的目标,同时使得分散管理更加困难。不同中小物流企业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经营绩效的对比。

(二)中小物流企业的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

在企业中的所有者通常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来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并通过利润等量化的绩效指标来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而能够将责任、权利落实到个人,因此在中大型物流组织中其责、权、利相应明确。但在中小物流企业中,因为缺乏利润等具体的量化衡量指标体系,这使得资金的投资者不能很好地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使得组织的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对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这使得中小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衡量成了一大难题,因此这使得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三)中小物流企业的投资者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股东投资创办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然而,中小物流企业的成员不是按照法律要求而组成的,更多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企业所有者的亲戚朋友等出一定的资金或财产。在成员将资金投入后,投资者对该资产的所有权过问相对较少,该资产的所有权就归中小物流企业所有。中小物流企业在一定情况下须按照资产提供者提供的要求与标准来经营该企业。资金提供者期望收回或取得经济上的利益,但企业所有者基本上不进行损益的计算及正规的利润分配,更多的是以自由、主观的方式支配较多。

(四)中小物流企业的收入与支出特点

中小物流企业收入是指中小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资金收入。这是中小物流企业为完成其经济使命实现其经济价值而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市场价格出售商品和劳务来作为收入来源,而中小物流企业有更为广泛的收入来源是提供各种物流服务收入为主,分传统多式联运下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收入和物流增值服务收入等。物流企业的支出主要分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直接支出主要是指直接从上游供应商得到的有形物资或无形服务到需要者客户为止的实物流动或服务转移所需要的直接成本,而把相关物流功能整合而成的服务产品作为间接成本计算对象,包括新的物流服务开发,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的优化,仓库储存的优化,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增值服务等,作为期间费用。因为物流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小,而间接费用比重却很大,尤其是成本的支出,因此间接费用能否合理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至关重要。

二、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但在数量、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上还有不少差距。在财务管理上还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由于中小物流企业规模与能力的限制,外部融资存在一定困难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简单的作坊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企业规模也将向中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的转型与规模的扩大都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限制条件多、审批时间长、融资费用高,导致物流企业融资存在一定困难。

(二)资金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竞争激烈,持续经营需要大量垫付资金,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或闲置的问题,资金运用与周转存在不足,效率低下。由于资金管理方式落后,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手段,资金体外循环、随意投资、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在所难免。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的发挥。

(三)缺少财务分析,财务监管作用不显

中小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扎实,财务核算不规范等情况。加上我国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监管不力,大多都是采用事后监控的方法,财务仅限于发挥记账、核算、统计等作用,缺乏必要的事前和事中监督管理分析等工作,有问题不能及时纠正。财务管理监督缺少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浮于表面,监管作用不显。

三、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失败的财务问题分析

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小物流企业会计制度滞后,没有完整的会计制度。此外,中小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少独立、专业的财务人员

缺少独立且专业的财会人员,主要体现在:有非专业人员和兼职人员;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未设专门财会人员。大量的非专业人员和兼职人员的存在是制约财务管理水平发挥的关键。高素质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信的财务分析和业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进行正确投资。与有财务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相比低素质的工作人员不能确保正确的资金流动,往往也容易出现财务管理帐目的混乱现象。

(二)缺少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其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现代物流管理的手段方法上有很大欠缺。只是停留在什么时间从这个地点运输到那个地点的古老方式上,并没有多考虑考虑从哪儿运、怎么运的问题,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另外,中小物流企业的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决定其财权的过于集中,以至于很多时候独断专行。财务管理组织设置欠缺,不够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比较单一,大多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合并设置,导致的职责不明确的弊病越来越明显,以至于监督管理越来越困难,缺少更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完善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

中小物流企业应注重财务分析工作,纠正财务分析认识上的偏差,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分析的可行与执行,真正做到科学制定、重点落实、贵在监督。在财务管理上,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资本成本和现金流量观念,要考虑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和控制风险,使风险和收益达到较好的平衡,要追求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周转效率,不应排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因为使用以营利为目的的管理和商业手段,这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都是有好处的。

(一)编制财务预算和预算执行机制,实现财务管理有预算、有执行

中小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始终围绕经营目标利润,站在一定高度,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财务管理问题,认真编制财务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争取月度弹性年度刚性的原则,搭建中小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责任指标。做到以预算为起点,以企业经济实力确定业务支出规模,以业务经营状况确定业务经营收入的原则,确定物流收支预算,并以此确定直接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预算,汇总编制财务成本预算。在每月的预算执行财务过程中,量入为出,避免出现太大的预算差异,平常应该根据近期比较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争取年度刚性月度弹性。

(二)全面系统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基本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性质和财务管理特点决定了财务人员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知识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中小物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理账及时、计算准确。期望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求他们在职业培训中掌握全面的系统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三)加强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监督控制

首先要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物流企业一般都会存在大量代垫海运费、运杂费等,因此出现应收账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必须提前防范,加强管理。从垫付资金开始就需要严格审核把关,把具体的付款条件、付款权限等规定清楚,防止客户事后故意借口拖延,防患于未然。如果应收账款问题已经发生,企业就需要及时有效的制定回款政策,并严格落实。其次要合理利用财务预算数据,根据日常收支习惯、规律,估计日常的现金收支流量额度。尽量正确估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确定现金大概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并确保及时有效地提供这资金需求。这方面常见的错误是高估了收入,低估了成本开支,或者在现金流量中没有加入意外开支的准备金。

五、加强中小物流企业财务分析对提高企业经营收入的重要性

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不到位,财务分析功能严重缺失,财务分析的指导性作用被忽视。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分析以财务经营收支活动为基础,以物流环节的会计核算、报表统计、物流行业历史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资料为依据,对物流环节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对物流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企业价值增长能力进行评估,对物流市场动态走势进行预测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客户等利益相关个人或组织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或依据。加强内部审计,加强财务分析力度,提高企业经营收入,中小物流企业财务分析要有专人负责,依法对经济活动通过有效数据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中小物流企业搞好经济活动。具体措施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能力、管理方式、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企业资金活动的执行效果;财务科应加强对不相容职务岗位的定期轮换,确保企业货币资金安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有效控制内部监管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选择合理合适的资金结算方式、结算时间,确保资金安全。运用财务分析为中小物流企业及各部门制定提供收支预算、消耗定额和各项会计数据核算、对比及差错原因查找提供强有力的有效依据,间接提高企业经营收入。

作者:秦玲敏 单位:青岛港国际货运物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蓉.《市场周刊:理论研究》中小企业物流问题的研究,2011年第2期.维普.所有4个版本

[2]殷宏宇.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思考《安徽文学月刊》,2010年04期.知网.所有2个版本

[3]梁俊华.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重点问题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年06期.万方.所有2个版本

[4]刘仁东.浅析企业财务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6).维普.所有3个版本

第7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16-02

一、当前中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佳。中国目前的物流企业有1/4以上是只提供单一物流服务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他们多由以往的运输车队个体户或家族企业转变而成,主要从事储运业务,没有董事会、监事会或内部审计部门,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多掌握在一人或少数几人手上。这些企业大多没有构建成熟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内部的机构设置不规范,责任分配不明确。员工的任用上也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员工总体素质不高,近一半的物流企业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不到20%,再加上企业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管理难度大。

2.财务核算体系不完善。中小型物流企业大多没有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企业的重要财务事项大多由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财务人员仅从事较简单的会计工作,没有设专门的管理会计,可能导致企业出现预算无法合理编制和物流成本模糊等问题。预算无法编制,企业的各项费用也就无法较好控制。成本无法分项目、分部门、分类别的核算,也就无法根据相应数据去计算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化的分析。且财务核算体系不完善会导致会计的监督能力减弱,一旦企业财务状况出现异常,财务人员不可能迅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一部分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部分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协助企业负责人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

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内控系统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将会限制系统的有效程度。同时,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也可能使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有称职的管理者来全面贯彻实施,所设计的控制目标才能预期达到。

4.制度流程建设相对滞后。企业目前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对那些非经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的控制能力较弱。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经常调整经营服务策略,或增设分支,或投资新领域,导致原有的控制制度对新增业务失去控制作用。并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给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二、物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完善董事会的功能和设置,加强董事会建设,提高外部独立董事的比重,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利用独立董事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董事会下设必要的专业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归属,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解决内部审计监督不力的状况。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控制系统。(1)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企业应当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2)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内部相互制衡机制。(3)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3.加强物流企业合同管理。现代物流不是简单的、运输、仓储、保管、报关等合同的签订。它提供的是一整套方案,是按一定流程管理的设计方案,该流程要解决企业的各种疑难问题,达到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效果,合同涉及的环节多、时间长、要求复杂。所以签订时应注意:合同的合理性、完善性及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考虑到其经济性等。提升保险的利用、优化。有关现代物流业务的风险保险已在逐步开展,但大多数的传统物流企业还只停留在投保货运责任险的阶段。所以一些专门从事现代物流的物流企业应慎重考虑投保自己的责任险,将其责任风险事先予以转移才是上策。同时,利用各种条件,优化组合投保的保险品种,既要减少潜在的损失,又要降低投保的成本。

第8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should be receivable i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sales revenue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increased rapidly, resulting in swelling of accounts receivable, financial risk has risen, serious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capital operation and business carry out.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troduce the our country should be accounts receivable overall situation, secondly o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should be the causes and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work should be improved by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向购货单位收取的相关款项,是由提供服务和销售商品等活动所形成的,同时还包括一些应由购货单位支付的增值税金和替购货方垫支的各种运费、杂费等。应收账款的实质是被占用的资金,是被购货方在向企业赊销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如果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势必出现企业在再生产活动中各种耗费得不到弥补,从而使企业的持续经营水平受到不利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的应收账款项目,进行积极地催收无疑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而那些尽力回收也没办法收回的款项,可作为坏账进行处理,前提是在符合坏账的确认条件下,获得相关印证材料并按规定报批,之后作冲减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相应的规定:科目编码“1122”表示“应收账款”科目。

1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

1.1 企业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占有很大比重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企业过期的应收账款额度一般低于11%,而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调查表明,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额度占到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51%以上,比发达国家的水平要高很多。应收账款总额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这已然成为常见现象。正常的商业信用是建立在企业的应收账款能够按时收回、企业的资金流入与流出相互平衡基础之上的,如果应收账款逾期甚至成为坏账发展成商业信用的常态,必将会严重制约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2009年7月上海证券报的数据统计表明,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金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达到了3 600.6亿元,同比提高了24.5%;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总金额也已经达到了1 785.3亿元,同比提高23%。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挑战。

1.3 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竞争是当代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特征。为了达到开发新市场、增加销售收入额度,最终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放松对于应收账款的严格管理。为了成功吸引客户,在没有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应收账款风险等级等进行充分调查的条件下,盲目与其订立赊销合约,因此造成各项应收账款总额不断的累积,虽然出现了客观的账面利润水平,但却产生了极大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危险。

2 物流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产生的原因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总是有一些应收款项没有办法回收,进一步成为坏呆账,使物流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也随之降低。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逐渐把重心放在应收账款研究和管理范畴,其基本任务就是合理地制定信用制度,尽力压低成本水平和信用危险等级,目的就是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程度。

第9篇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处理;企业财务

随着营改增试点方案的出现,这对个行业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就会使各个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与企业财务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并陷入经营困境中。另外,营改增的出现使企业的税率上调幅度较大,企业税率出现了不统一的现象,导致企业获取项税额的压力增大。因此,只有在营改增试点方案背景下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对应的对策才能有效的这一问题,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从而保证做好企业的会计处理、企业财务的税筹划工作、积极获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战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营改增的概述与重要性

(一)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是我国中央结构性减税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各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营业税与增值税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行为会发生不同的税收类型,营业税主要对一些个人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所开展的一项税收活动。而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并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营业税行为的营业额或转让额、销售额依法定的税率计算缴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重复征税的现象发生,并形成一种联环相扣的征税形式。另外,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增值税将纳税人的税率进行调整,从原来的5%的税率调整为3%的低税率,减轻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压力。

(二)营改增的重要性

营改增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所产生的重复税问题,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实现产业分工、加快现代企业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在经营时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物流企业快速发展[3]。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不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营改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试点方案中,企业所拥有的税负服务项目主要由服务项目和辅助服务项目进行会计核算,而这两项业务的主要税率在11%和6%。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积累的社会中站稳脚步就需要开展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将原有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要做好企业各项业务核算工作就应该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严格遵守指定制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对企业财务分析方面的影响

物流企业属于竞争行业,其人力成本比例有较高,可抵扣的项目较少,导致企业的利润较少。由于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产业链条较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进行设备维修、燃油购买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增值税费用,如果这些费用不能得到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会导致物流企业的税负逐渐增加,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6]。

同时,各地区政府还没有一项较为完善的政府补贴制度,很难帮助物流企业减轻税负压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发展。在个形势下,物流企业只能通过提高物流价格来应对税负的增加,导致一些中小型的物流企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退出物流市场。还有一些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企业中现有的经营结构进行调整,来解决营改增带来的影响。

(三)对企业财务分析方面的影响

我国在开展营改增之前,一些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了营业税收入。在营改增出现之后,增值税主要在一些原价的形式上进行税收,并将原有的税收服务转变成税后收入。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将员工费用、生产费用、运输费用进行统一划分成成本费用,并在缴税之前抵扣,从而导致企业现有的财务指标出现波动。

(四)对企业内控建设方面的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全新的综合性发展战略方案,并将现有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营改增试点方案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现有的资产结构不完整,产品结构调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从而导致企业的税负增加,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发展。

三、应对措施

(一)完善供应管理

对于会计的处理工作来说,要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可以通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形式进行处理,按照国家指定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支出的花销费用都可以在营改增中的纳税金额递减,从而完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照国家制定标准进行增值税购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增值税的专用设备的设备可以在所缴纳的增值税中进行抵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供应链。

(二)完善财务管理

营改增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帮助企业减少逃税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并将原有的资源合理整合,并构建出一项全新的财务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医院的成本项目以一个简单、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对自身增值税进行项税额进行全方面分析,保证对企业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完善经营管理

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步,就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将原有的经营模式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首先,企业应该将现有的战略目标进行调整,根据市场现状制定对应的战略目标,将市场与业务进行细分,从而满足社会、客户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应该制定出一体化供应链条。

(四)完善内部建设

企业应该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加强内部控制,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运作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工作队伍。企业还应该建立一项标准化的流程体系,找寻全新的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的有效途径。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内部管理标准化、外部服务透明化,从而创新现有的经营模式,构建全新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总结

我国在开展营改增制度之后,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营改增的出现减少了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发展。营改增的出现是我国财税务部门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来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营改增会计处理以及对企业财务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华飞,赖萌超.“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探讨[J].F代营销(下旬刊),2015,10:114-115.

[2]李妹柔,陈金婷.“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5,24:37-39.

[3]耿贵珍,刘新梅,李善星,陈思颖,郭燕.“营改增”对企业会计处理及报表的影响分析――以交通运输业为例[J].交通财会,2013,07:45-47.

第10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作用

物流运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支出成本。会计核算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的整体运营情况,根据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营路线、运输时常、物流支出等信息,给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改进办法。会计核算在物流运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首先它能够提供多种合理的物流运营信息,企业可以依据物流信息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营方案。会计核算体系会对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得出物流运营的营利或者亏损状况。企业能够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来对物流运营的路线、运输方式、运输时常进行调整,最终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效果。物流运营活动中经常存在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错,从而造成物流运营成本的增长。

(2)其次会计核算体系还能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物流运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物流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制定出严格的物流运转制度,物流运转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物流责任、利益分配,以及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3)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指导企业高层、政府部门的物流决策。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企业高层相关的物流财务报表,企业高层根据报表中物流运营的发展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物流决策。政府部门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调控物流价格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政府部门相应的物流财务报表,政府部门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对企业的物流运营进行合理的监管。因此会计核算体系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存在差别。物流成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物流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众多的企业才能完成自身的物流活动。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存在着成本内容众多,牵涉企业众多的问题。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物流运营成本的计算中,都有一套自己的物流成本计算方式。在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一致的情况下,各个物流企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没有一套公共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产生的物流运营成本不能代表物流行业的普遍成本。这种行业标准的缺失,对物流运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2.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会计核算系统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物流责任分配体系,责任意识的松懈会使物流运营成本逐渐增加。

(1)首先会计核算系统在计算物流费用的时候,将物流费用归入企业成本费用中,这会增加企业本身的财务负担。物流运营费用不仅仅指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运输工具费用,也包括材料损耗费用、物流运营路线改变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都由运输企业来支付,而且企业每年支付的运输费用在持续上涨。

(2)其次是物流费用的责任分配不合理。目前运输企业不愿和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均摊,物流企业也很难从运输企业身上获得属于自己的物流损失费用。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在软件维护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物质与资金的消耗只能由物流公司来承担,运输企业不承担其中的任何费用。这种不合理的物流费用承担方式,使物流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3)企业缺少物流运营成本核算人员。企业的物流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人员,物流运营都是依靠各个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企业的物流部门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任务,又要承担物流运营任务,这使得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核算没有保障。目前企业物流部门大多都不能完成运输成本核算的任务,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核算方式。这样的运输成本核算,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3.物流成本的账务核算不完善。

物流运营成本在企业财务种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企业的财务核算并没有将物流运营成本单独的进行核算。企业在进行物流运营成本核算的时候,也没有按照物流运营所产生的各种附加费用进行核算,只单单对运输中人工成本、运输工具消耗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很多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数据,不能反映企业运输成本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属的人员众多,各种人员对运输成本的统计存在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核算工作进展缓慢。有些部门故意夸大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将那些物流运营无关的费用也计入物流运营成本中。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会使企业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

4.物流成本报表信息不完整。

物流运营成本会在产品出售的过程中,被自动分配到商品生产成本、宣传成本、管理成本中,因此产品的物流运营成本并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显示。这样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对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统计,因此得到的企业运输成本也就不准确。同等的资本投入得不到同等的资本产出,无疑会削减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在无法获得准确物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不能顺利开展各自的工作。这种物流运营成本统计表的缺失,会对产品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等部门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

1.统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首先要从物流运营的整个流程入手。企业的物流运营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包装运输、存储配送过程,会计核算体系要对从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来控制物流运营的成本。在物流运营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会准确核算各项运输活动的支出情况,并将所有的物流支出统一记录。除此之外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核算方式,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核算。但各种物流运营成本核算都要具有统一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分类项目要确定,要能够反映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在统一的物流核算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使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具有更高的完整性。

2.健全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

企业各部门人员要做好自身的物流运营工作,在物流运营过程中控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准确预估、核算物流成本,根据核算出的数据有效控制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不定时检查各个物流岗位员工的工作状况,监督员工履行各自的职责,按照企业要求完成物流运营任务。健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是企业物流运营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核算体系,包括物流核算内容的选择,核算方式的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分配等。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物流运营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会计核算部门还要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额外费用支出、利润分配、责任分担等方面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贡献大小,分配给各部门相应的责任与利益。最后企业也要对内部的物流存储、周转支出,进行详细的统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降低物流存储与周转的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监督,只有会计核算做好监督统计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运营支出。

3.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以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物流运营中的主要成本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类目研究。同时还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运营支出情况,增加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这种主要核算项目加次要核算项目的核算方式,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项目进行统计,保证物流成本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同企业的其他物流成本进行适当添加,保证物流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这种核算方式还能够减轻会计核算部门的核算负担,产生良好的统计结果。若企业同时拥有产品生产、物流运营两方面的业务,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也会将物流成本降至最低。物流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统计,也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物流运营情况进行成本项目的添加。因此恰当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保证物流运营业务的顺利开展。目前企业主要使用以下几种会计核算方式,开展自身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

(1)单轨制。

单轨制是对原有成本核算体系的扩充,通过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其他成本核算体系的结合,形成企业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核算时,会将物流成本、其他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共同列入财务报表中。但在制作账本的过程中,仍是把物流运营成本作为单独的项目进行记录,物流成本会单独记录在物流会计账本中。

(2)双轨制。

与单轨制相对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单独从企业成本中剥离出来,通过设置独立统计方式、独立账本的模式,开展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能够统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而且能够统计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活动。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记录那些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的物流资金活动。这样的核算方式能准确统计各种物流资金的流动情况,企业高层在浏览物流资金的流向后,能对那些耗费资金巨大的物流项目进行改进,也能够指导企业接下来的物流工作。无论是单轨制还是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都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核算计划。通过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物流运营活动,逐渐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也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会计核算报表要能够体现企业物流运营的真实情况,根据企业物流部门项目的增加、人员的调动情况,不断增加或者删减报表中的内容。企业会计核算表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统计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亏损、营利情况,以及统计分析物流运营的现金流向等。企业物流的会计核算表可以按照各种物流部门进行统计,通过统计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成本情况,归纳总结形成会计统计核算表;还可以根据物流的具体项目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各种物流项目的成本支出,来制作出物流会计核算表。企业只能运用一种统计方式进行物流成本支出的统计,多种统计方式的叠加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也要按时公布物流成本支出的信息,企业高层也要不定时的查看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情况。政府部门也要不定时查看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信息,以便于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政府、物流部门内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

四、结束语

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物流成本常常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企业物流成本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与整改。物流会计核算体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控制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物流利润。单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在减轻物流核算工作量的情况下,产生良好的核算效果。双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更加清晰的统计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两种物流会计核算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驰,严余松.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构成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2).

第11篇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总体看,我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伴随着世界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物流业旨在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利用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以及发货配送的业务,商品达到了由生产地域到消费地域的迁移,配送、管理的整个过程。我国《物流术语》概括道,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便是对其的标准化管理,财务上的经营尤其重要。

一、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简述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指的是物流企业针对其活动的整个产业链上所发生的财务以及财务相关的方面所进行的管理。物流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包括产品的运输、储藏、装载、加工和包装,送货以及处理等,第一产品发生了位置的迁移,第二价值上生成了资金的流动。物流的资金运动既体现了物流活动的一种价值表现,也体现了物流企业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物流企业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品入市的成本,达到其价值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完美结合,来满足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物流企业财务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贯穿于物流企业管理的始终,其水平的高低,管理机制和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近些年,物流企业不断的进行投资和融资,所展现出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物流企业要想跨出本身的束缚不断地开拓和发展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达到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效果,使企业本身实现良性的发展。

二、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国内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看到物流业的前景,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礽处于财务管理与经济发展不能相配套,大多数企业面临融资不畅,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后期的监控不善等问题,阻碍了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进程。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融资困难是制约物流企业加速发展的重大障碍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物流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转变,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撑。尽管中国物流业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少地区和城市,陆续出现了许多现代物流企业。然而,由于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外部融资也面临诸多困难。因为金融部门在信贷过程中,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更愿意向回报率高、营利性大的行业倾斜,而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物流企业,往往不愿意投资,物流企业的基础性行业决定了难以得到信贷政策的支持。从当前看,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数量较少,其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A股市场都占有较小的比例,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和健全,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快速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这就使我国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的现实困境。

2.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现金管理模式不科学。当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现金管理方式落后,缺少统一的规划,造成资金不能高效地运营和周转。由于多数企业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兑现,容易形成呆账,这就造成现实中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资金周转缓慢,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发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第二财政上的监管处于粗放的状态。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财务监管尚处于事后监控,缺乏严格的事前和事中监督。有的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有的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度形同虚设,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多数物流企业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监管和审核力度不够,财务监管没有形成专业化、科学化的有效方法,相关的人员担负不起相应的职责,以至于会计在完成基础工作时便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忽视了违规违纪的问题存在。第三,虚假会计信息仍然存在。由于当前没有先进的财务信息收集手段,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基本只是采用了单一的财务软件,忽视了后期的有效跟踪,漏洞百出,同时财务工作相关人员处于内部规章的限制和企业自身利益的挂钩,展示的数据并不准确,存在报表虚假现象,账目不清状况,数据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

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具备财务基本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同时在做业务上有着娴熟的软件操作能力,账目盘点,业务分析能力以及较高的法律观念和实际问题操作能力等。同时,诚信为本,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也是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操守。由于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专门的会计人员。我国大多数流通企业中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会计核算和普通财务管理人员较多,而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熟悉资本运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较少,这从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企业运作财务资源的能力。

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外部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被推向市场,不仅要自主经营,同时要承担盈亏责任。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地涌入内地,上市公司融资的渠道和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金融市场、货币市场、金融体制等一系列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下便制约了企业投资和融资的选择。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随着国内外竞争主体的增加,如果物流企业的一些做法对竞争者的利益产生了影响,竞争市场上相应的规则便会生成,然而这些规则经常性的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物流企业选择财务政策首先要分析竞争对手的政策上的去向,以及经营办法。这种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也会对我国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较大的冲击。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物流企业需要强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来处理财务上的问题以及组织财务相关活动,各种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物流企业经营者对“物流企业”特点及经营理念认识不到位,物流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财务风险大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伴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现代物流企业越来越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拓宽融资渠道,为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制造业正由普通制造向标准制造和精密制造的迈进,作为主要为制造业服务的物流产业,其运作模式也由小作坊向大规模集中化发展。物流企业面临资金困难,当以积极的开拓融资渠道,开创出良好的融资环境。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选择。物流企业要强化其造血功能,就要充分利用现在“入世”的有利时机,以提供资金血液为基础,以资产经营为纽带,充分挖掘国内外资源,大量引入外部资金,目的是缓解物流企业当前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证监委需相应的放宽物流企业审批条件,不断的扶持资产评估好,经营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物流上市企业。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政策性的银行,在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信贷准则的前提下,不断的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物流产业的发展。国家在财政上可以使用以债转股的方式进行参股,对物流企业发放国债贴息贷款的形式加以支持。

2.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物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是现代物流企业各级管理主体根据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及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司经营目标的各种因素实施约束与监督的管理活动。内部财务监控既要审查、监督和管理各项财务活动,又要监督评价各种信息是否对称,受托责任等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使公司内部财务系统有序运转的保证机制。同此可见,完善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不仅可以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而且还可以不断的改善企业间经济交往和互利共赢。物流企业也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财务总则制定起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内部各级岗位职责、资产管理制度、支出报销等审批制度。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各种工作都有章可循,减少因工作随意性等人为因素而出现的财务方面的账目不清等问题,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可靠。

3.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财务风险管理处于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做好财务风险工作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工作,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将财务上的风险降到最低点。第二不断的提高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起财务预警机制,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不确定要素,来提高物流企业适应市场和不断发展的能力。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也可以随时查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缺陷、管理上的重大的失误、重大风险和存在的潜在隐患,以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财务危机的突发性并降低财务危机的危害程度。同时,还可利用企业现有管理基础,发挥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IT(信息技术)技术的优势,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档次。除此以外,财务风险管理中,人的因素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比例,这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意识,树立起“企业主人翁的意识”。

4.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在现代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依托”,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使企业处于健康有序的运行状态下,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制定出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所必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业标准,使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相关问题时也可以“有法可依。”美国法学家庞德在其名著《法理学》第三卷里指出:“从16世纪以来,法律就已成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工具。”文明社会的有序状态,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律。物流企业目前面临上述诸多困境,必须制定出运行模式、价格体系、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唯其如此,其财务管理才会趋向科学、有效和合理。

5.加强物流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全面负责一个单位的财务工作,是本企业财务的负责人。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高低、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否、账目清晰与否,与财务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不仅应当掌握财务基本理论、财务管理及税法、审计等相应观点,同时在做业务上,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财务管理上彰显了极高的政策适应和综合协调能力。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筛选和任用工作人员时,应当全面了解包括在学历、知识熟练度上及业务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和上任考核,目的是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入行的门槛。同时,应建立和完善财务人员的培训体系,物流企业管理者应该给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及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企业所处于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物流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财务上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人员的管理理念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融资能力、完善财务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等,才能不断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李浩.浅谈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09(,5):21-24.

第12篇

1.1项目物流

项目物流是现今新型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以每个客户的业务量为基准,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区别,对每个独立的项目按照一定的业务数额进行组织管理,实现单核算考核。其主要由工程型项目物流与企业型项目物流两者组成。(1)工程型项目物流,即把一个项目工程中所有的物流业务作为一个单独的且独立的项目来运作。(2)企业型物流,即把一个客户所有订单中的物流业务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来进行运作的物流项目。

1.2产品物流

产品物流,即物流企业在对市场进行细化的过程中,以某一项特定的产品作为运作与管理的一种物流方式。例如:现在比较常见的食品物流、家电物流、汽车物流、饮料酒水物流等,都是以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向的,而且通过这个运输的产品实现自己的经济型利益。因其所要服务的对象往往比较单一,避免了许多对服务不利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在物流运输中的盲目性。因此,产品物流可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1.3非固定性物流

非固定性物流,即不以物流作为其经济运作的伙伴,只是单纯地通过物流来实现自己货物安全可靠地到达目的地,不损害其本身的价值,主要以订单为基础独立核算。例如:淘宝、天猫上的订单,都是通过非固定性物流来得以实现的。非固定性物流是现今物流企业业务最为广泛、收入最为客观的物流环节之一,其不仅仅带给了物流企业高回报的利润链条,也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解决了大量人力浪费现象的出现。

2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现状

我国由于物流企业发展起步较晚,至今仍没有形成针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基层理论方法,物流企业在运行时,也缺少相关的可参考的模式,因此形成了物流成本核算“因企业而宜”的景象,即物流企业以自己公司的性质、对物流理念的理解,来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从而导致各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呈现出多样化。

2.1“服务型”成本核算方法应用狭窄

“服务型”成本核算方法大多应用于功能多、规模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物流服务上升到一定的产品宗旨中,即企业不仅仅为客户提供运输,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并根据企业常用的“品种法”进行划分。由于各个“品种”所占比例不同,有些占有比重轻,有些占有的比重大,在最后进行统一成本核算时,往往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也无法对物流企业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造成成本核算盲目性与混乱性现象。

2.2“运输型”成本核算法应用不规范

我国现今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沿用了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运输型”成本核算方法是遵循物流企业工作的核心重点———运送传输货物,并以此为基本理念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以业务作为进行成本计算的参考点,并把成本费用进行详细划分:管理的费用、运输营运的成本费用、仓储的成本费用,把这些成本简单地进行累加就构成这种企业中的物流成本。由于“运输型”的单一性,使其不能准确地实现企业的整体成本预控标准,更无法提供不同客户与不同业务成本的比对与整合。

2.3“统一费率型”成本核算法应用失衡

“统一费率型”主要针对物料配送、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配送等,通常按照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总费用计算企业成本费用,以上一年运行情况为参考依据,适用于大型货物运输的成本计算法。“统一费率型”成本核算方法只适用于单个客户,且属于会计简洁计算范畴,从严格意义上讲,“统一费率型”成本核算法没有有效的成本核算对象。

2.4“倒扣型”成本核算使用不合理

“倒扣型”主要针对邮政物流企业的快递,根据单项业务成本计算,就是从收入中按照百分比扣除一定的利润,剩余部分被作为成本,在每个会计期间与收入配比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各项业务“倒扣”得到的成本总额与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差进行相对性的核算,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成本核算,对于系统的构建度几乎为零,不能实现当代成本核算的理念。

3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分析

3.1作业成本法

我国物流企业整体的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平台的构建存在较大的漏洞,是因为我国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着特殊性和特色性。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核算成本的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就是整合了物流企业与客户资源的作业消耗值,将企业的成本与客户的价值以作业的形式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成本的最终核算取决于各自作业量的一种新型物流企业核算成本的方法,可实现企业成本计算与控制的高度结合。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1)成本的核算对象有差异。现今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对于物流企业产品和少层面的服务作为计算基准;而作业成本法,不仅仅对物流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做了全面的核算,同时也对物流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成因及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核算。(2)对费用的约束力度有差异。传统的成本核算与物流企业的产品制作、服务设施的开销及制作费用有关,对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财政外支出、人员薪酬的核算较少。作业成本法,不仅仅对物流企业的产品制作、服务设施开销和制作费用的支出做了系统的统计,同时也对企业相关的财政支出与员工薪酬做了统一的核算,实现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分布图。(3)间接、直接产生的费用分配理念不同。我国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对物流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消耗时间、消耗人力、消耗资金的单项比值来进行核算的;作业成本法不仅仅对物流企业中的产品与服务的消耗时间、消耗人力、消耗资金进行核算,同时也按照消耗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实现客户的合理分类,并制定不同的作业标间,根据所要消耗资源的多少进行合理的人力、资金的安排,从而提高了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核算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进行界定。对物流企业中所有客户订单、渠道、服务活动等进行分析,并列举典型案例进行实例研究,确定企业服务的基本层面的消费,并按照资金的收入划分出层次。(2)进行确认。对上述的客户订单、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所耗损的资源进行整合,与物流服务、生产无关的作业项目,应在成本核算中删除,确认出最佳的成本核算界面。(3)进行分析。在上述的操作之后,可根据物流企业的作业构成模式进行分层次的作业基本结构的定制,并对物流企业复杂的各项作业进行筛选和整合,将同项物流作业合并,最终形成物流作业中心。(4)资源选择。其是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关键步骤。合理分析物流企业的作业后,应根据资源的利用、消耗情况,制定出资源的流向数据,即形成作业成本库。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可充分地反映出物流作业量与资源耗费的最终关系,从而说明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原因、方式以及数量。(5)进行计算。根据“选择”中的作业库并结合物流业务与服务的水平,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按照不同业务以及物流各种服务中所消耗的作业量的多少来分配其作业成本,最后计算出各项业务或物流服务中应承担的作业成本。

3.2营运成本法

营运成本法,就是将与生产与服务所有相关的费用统称为营运成本。因为物流企业主要的工作中心以及工作方向就是通过运输才能实现的,因此,营运成本法是符合我国物流企业运行、绩效分析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交通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办法》中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营运业务成本”核算体现的核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文中明确表明了营运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重要位置及其作用。营运成本法的核算程序:营运成本法的核算是根据对物流业务发生的费用及其成本项目的分析所获得的,是对物流成本按照直接与间接进行分配后的产物。即通过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后制定出的“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经营物流业务中的全部费用:“运输的共同费用”“仓储的共同费用”“装卸的共同费用”“增值作业的共同费用”“间接营运的费用”。该方法对物流企业内部的运输、仓储、装卸、增值、营运五方面来进行核算,实现对物流企业成本的高把控。营运成本法的核算步骤:(1)确定。即对成本对象的有效把控,并根据相关成本明细账目对物流成本进行归纳、收集和分配的工作。对物流企业中物流业务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确,对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运营的过程当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对象进行明确。(2)区分。按照不同的成本核对对不同性质的物流业务进行区分,并按照合理的分配进行整合归纳。(3)计算。按照不同的区分标准以及相关会计的计算理论,对物流的成本进行核算。(本文来自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