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风险管理办法

合同风险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05 10:1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风险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风险管理办法

第1篇

关键词:信用社经营;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23-03

一、衡阳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

衡阳县农村信用社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一是拟定各类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对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二是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不良贷款台账系统等数据,对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及时进行报告。三是对业务风险进行审查,提出风险审查意见。四是对风险资产分类进行审核认定,对抵债资产进行接收和处置。五是提前介入风险调查,提出独立的风险评价审查意见,在贷中贷后环节,负责贷款审批条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控和风险预警。六是风险管理部门可向业务部门或基层信用社委派风险管理人员。委派的风险管理人员独立实施风险审查,直接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二)建立台账,精细管理

建立和运行由省联社开发的不良贷款管理台账系统,做到专人管理、专人登记,逐月更新台账,确保信息真实、及时、完整。充分利用不良贷款台账系统功能,进一步夯实不良贷款管理基础,全面澄清不良贷款底数,将不良贷款分门别类,一户一策,找准突破口,灵活机动,各个击破,做到目标到户、措施到笔、责任到人,并随时掌握清收进度。

(三)严格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1.综合性风险管理

衡阳县农信社制定了风险监测报告办法,全面、及时、准确地揭示全系统风险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行风险经理派驻制。优先选择经营规模较大、管理能力较强的农信社试行风险经理派驻制,制定风险经理管理办法,明确风险经理的准入退出标准、职能定位、责任权限、考核奖惩、归属关系、报告线路等,建立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的风险经理队伍序列。

2.信用风险管理

首先,探索制定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办法,推行限额管理,逐步扩大限额管理覆盖面,细化限额指标体系,合理配置行业、区域、客户、产品限额。其次,制定信贷业务用信管理办法,逐步推行用信集中管理,构建放款审核组织体系,审贷分离,落实放款审核工作职责,规范信贷业务实施行为,从放款环节入手严格防范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再次,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和加强风险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授信授权、用信控制、抵(质)押品、贷后跟踪、处置核销等管理制度。

3.柜台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对柜台员工业务知识的培训,确保业务水平过硬,在操作过程中将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完善稽核制度,常规稽核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有效的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立即处理。三是加强对大额现金的管理,取5万以上的大额现金需提前一天向上级上报计划并需信用社主任审核签字,每个信用社每天的库存现金不超过50万,每个分社不超过30万,大额现金的有效管理大大降低了柜台业务的相关风险。

二、衡阳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湖南省衡阳县农村信用社的现实状况来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信社经营范围狭窄,金融风险不容易分散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以信贷为主,业务种类不够丰富,金融服务手段相对单一,业务开发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薄弱,业务开展较为缓慢,并且市场成熟度较低,突出表现在缺乏如代客理财、信用卡、货币市场等其他中间业务,信贷业务少无法满足各类信贷客户的不同需求,这些都极大的局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发展的范围,因此,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丰富其金融服务手段已迫在眉睫。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讲,风险管理文化并没有纳入到风险管理的整个体系中,更不可能成为植根于每个员工心里的一种习惯。而这种缺乏风险管理文化的农信社,就像缺乏灵魂的肉体一样,无论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得多完善,始终缺乏适合其本质的文化精髓来填充。部分员工只片面地将风险管理作为风险控制来理解,却忽略了对风险的识别分析等重要过程,缺乏对风险的理性认识,更不可能有效地做到风险防范工作。

(三)风险管理隐患犹存

衡阳县农村信用社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一般由信贷客户经理兼任,所以风险产生的隐患犹存。

第2篇

关键词:物业服务行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物业服务行业中业主和股东对物业服务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业主较为重视物业服务的社会责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考虑到其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而股东则注重的是物业服务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利益。两种不同的关注点易产生分歧,为了物业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业主和股东应该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共同寻求更有利的经营管理方案,以实现二者的共赢。而物业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必然要采用更为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才能达到人才与资源的平衡,尽可能地为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便利。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完善的新型企业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可以协调物业企业的各项工作。

一、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概述

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种完整严密的控制体系,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自身的财产安全,保持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企业内部各项控制职能的行使实现系统化、透明化以及规范化,进一步确保物业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直观的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更加科学地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各个部门负责人及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深刻了解,并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观念,做好风险应对工作,确保企业的长足发展。表面上看,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隶属于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但也有自身的风险管理方式。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包括两个阶段:产生经营管理损失前与产生损失后。第一个阶段即为预防阶段。企业在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后,应立即做好财产的财务分析核算工作,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尽快制定出最安全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以求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第二个阶段即为企业的生存阶段,顾名思义,即在发生经济损失后企业如何正确自保并继续运营的阶段。在此阶段,物业企业必须要及时划分“受灾区”与“幸存区”,尽力使“幸存区”保持正常的经济运行,尽可能地防止经济损失的扩大,同时还要承担自身经济失误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保证员工及客户的利益,不能因小失大。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功能包括:企业的资金财产控制、企业的运营战略控制以及企业的组织架构控制。资金财产控制,即对企业内部的所有资产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以达到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的目的,并要实施严格的预算控制,保持资金的可流动性,减少资本浪费。运营战略控制,即在进行分析决策前,要对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变动有清晰的了解,充分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危机,并提出可行性措施,在整体上把握住物业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以求有效规避风险。组织架构控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控制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严密控制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协调部门工作,避免职能混淆,实行责任制,明确分工,保证重大事项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审批表决。

二、物业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一)经营风险。部分物业企业在承接业务时,没有事先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对要承担的项目的价格、定位及发展前景了解不充分,对客户或业主的购买力、要求等缺乏准确的数据对比,自身的经营条件并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导致经营项目选择错误,失掉市场先机,不仅造成企业成本、经费的浪费,还可能会失去部分客源,使物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二)政策风险。为使物业服务行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各个地方政府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规范,出台了各项条例法规,如1994年出台的第一部物业管理法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2003年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到2004年颁布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等,都囊括了我国物业企业应怎么做、怎么发展的详细办法,为其兴起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不足之处仍有很多,如业主与股东、业主与物业公司、股东与物业公司及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及纠纷,物业、公共设施及配套设备的归属权问题,物业公司的工作安排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使物业管理产生分歧,引起或大或小的法律纠纷。物业企业在根据政策调整发展战略时,要认清自身的市场定位,及时规避可能产生的策略失误,尽可能地利用政策优势来达成自己的经营目标。

(三)决策风险。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随着形势的改变,企业如果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或出现了决策失误,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造成大量人才及资源的浪费,其结果只会是被时代抛弃。物业企业在做出经济决策前,应尽量对企业内部有正确的评估,并根据形势变化改变策略,结合各个部门人员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尽可能地规避决策风险。决策风险不可避免,不管是技术人员或是行政人员,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都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发展条件,汲取前人经验,力争把企业引向市场竞争的优势方。

(四)合同订立风险。物业企业与业主订立合同时,常常会因利益问题同业主发生矛盾纠纷,有的企业没有在合同上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或是订立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时不择手段,盲目压价、降价等,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阻碍。这种合同订立风险常常是因人为引起的,因此物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合同双方的利益,合同订立人不应该只立足于眼前利益,而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努力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客源和稳定的投资关系。

三、如何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一)企业的风险事前、事中、事后控制。(1)风险的事前控制,即风险管理规划。物业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风险控制与管理部门,结合企业的年度计划和工作项目,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分析,制定中期及长期的风险管理计划,事先对公司员工进行策略安排,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以确保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在风险到来时能够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办法。(2)风险的事中控制,即风险管理办法。物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当企业不能提前预知并规避风险时,要接受风险,及时承担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以避免更糟糕的结果,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此期间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活动,尽力确保未受风险区能够正常运行发展,避免损失扩大,还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进行的企业间的人力、资金、技术等交流合作,转移部分风险,以减少企业的经济压力。(3)风险的事后控制,即风险管理报告。企业在对风险进行操作后,还要对风险管理的预测、计划、操作过程、结果等进行深入的总结分析,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报告,并加入风险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的工作想法、总结,以便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信息和经验。

(二)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提高风险管理人员工作水平。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前提,物业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另外,要选贤举能,任人唯贤,能够录用优秀人才,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处理好物业企业与业主的关系,提高服务水平。物业企业应高度重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加深二者联系,对业主提出的各项合理要求或建议都应积极采纳、完成,及时处理物业管理过程中与业主产生的纠纷,力求提供最令人满意的服务。对于业主的投诉,应设置专门的投诉处理部门,及时了解投诉起因,解决业主难题,从中吸取教训,发现自身业务管理的不足。物业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避免与业主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做到企业与业主的共赢。综上所述,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会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潮流,将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仍会制约着它的生存发展。想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物业企业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更新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处理好企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者:孙丽 单位:营口五矿悦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时时刻刻都存在风险。在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关系中,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风险识别就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工作的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对风险的估计和评价,进而影响决策者对风险的回避和防范措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风险识别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在识别中应尽量做到不漏项,同时又重点突出。本文选择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为研究课题,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对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送电线路风险管理的概念

所谓送电线路风险管理是指对送电线路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制定防范对策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目前,人们通常用到系统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估计,但是,人们还无法运用我们如今所能掌握的所有的技术、方法、理论,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随着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科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对风险的预测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2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特征

送电线路除了具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影响全局性和规律性的普遍特点外,还因其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

2.1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的复杂和不完全明了性,造成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难预测性基础施工经常会因为地质等原因不得不改变施工方案和更换施工设备,进而造成工期和成本的变化。送电线路基础无论在工期和质量方面还是在成本和效益方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甚至决定整个项目的工期和施工企业的效益乃至整个项目的成败。

2.2施工阶段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突出由于送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个风险发生会导致相关的很多风险指标发生变化,有时因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停工。

2.3风险发生概率的难确定性与其他项目可以通过大量的可重复的类似事件进行统计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同,送电线路施工的风险概率难于进行定量评估。有时只能采取定性的方式评估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

2.4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收益和风险管理成本的比值大也就是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获得较大的风险管理收益或者可以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损失。因为我国送电线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弱,施工企业有很大的风险管理收益空间,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评价准则

风险的评价要求解决风险的影响以及应采取何种对策处理风险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建立风险评价的准则。

3.1风险回避准则风险回避准则时最基本的风险评价准则,根据这一准则们对风险活动采取禁止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们宁愿放弃较小的风险受益而不从事风险活动,或者宁愿付出较高的代价来完全回避风险。

3.2风险权衡准则风险权衡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不可避的风险。乘飞机是冒着可能失事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失事的风险而不乘飞机旅行。风险权衡则正是需要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而这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3.3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准则风险权衡准则的前提是假设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风险。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不对风险作处理即可接受(小概率或小损失风险);二是付出较小的代价即可避免风险。对于第二类可定性地归纳为,若此风险处理成本足够小,人们是可以接受的。

3.险成本/效益比较准则人们只有在效益大大增加地情形下,才肯去花费风险处理成本,因为承担了风险,就应当有更好的利润。风险处理成本应该和风险受益相匹配。当人们付出了较小的风险处理费用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损失期望后就可以要求有较高的回报。

4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与管理程序

4.1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因为事故及其损失的性质是复杂的,所以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也是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型至少有五个因素:基本事件(低级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对系统正常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的瞬时结果);损失(描述死亡、伤害及环境破坏等的财产损失);费用(损失的价值)。结合故障树分析,低级的原始事件可看作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而初始事件则相当于故障树的一组顶上事件。对风险管理来说,必须考虑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组顶上事件和总损失。

4.2风险评价和管理程序送电线路施工企业对现有设施进行评价和风险管理时,应考虑所评价项目的优先顺序。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程序框架见图1:

5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下的具体措施

由于不同的送电线路具有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或者影响程度不相同,体现出绝对的多样性,所以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5.1采用担保或履约保函的方式转移风险送电线路施工招标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业主为避免出现承包人在中标后不签承包合同,或签合同后不履约,或在预付款支付后不实施合同义务和责任等风险,业主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和签订合同以前以及支付预付款前,要求承包人提交由担保公司出具的履约担保或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将承包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出具担保的担保公司或银行。

5.2采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承包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遇到对于自身来说有比较大风险的项目,或由于成本、质量、工期等可能会因受到自身条件限制而产生风险时,可以向业主申请把此部分分包出去,以转移风险。由于承接此部分工程的分包人往往对这样的工程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对其来说,承接此部分工程不一定存在风险,可能还是一次机会。

5.3采取适当的合同计价方式转移风险对于项目业主来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形式,可以转移项目风险。常用的有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其他计价合同形式。

5.4运用合同条件转移风险在送电线路施工合同中,业主可以运用某些条件来转移风险,这种转移风险的方式实际上是利用合同条件来开脱责任。FIDIC合同条件中就有一些业主免责条款。例如我们可以改进企业的资质管理办法,调控行业总量,优化行业结构逐步发展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劳务承包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借鉴FIDIC合同的标准分包合同条件,制订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分包合同文本,建立和完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管理体制,制订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市场,健全工程总分包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总分包合同管理制度。

5.5保险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应对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送电线路施工保险是指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一旦投保的风险事件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与一定的补偿的一种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一种风险转移,将原应由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人。送电线路施工一般是线长、面广、点多、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复杂、潜伏的风险因素多,业主或承包人经常采取保险的方式,以比较小的代价,换得受损失时的补偿保障。

6结论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主要考虑送电线路施工项目的特点,对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实践证明,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搞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颇有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晔.标准工艺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作用、应用及编写需求[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3

2黄盛雄.回顾与展望我国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2008,8

第4篇

推进属地化建设是降低海外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是海外经营风险防范的当务之急。

文 张磊

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

构建分级管理、高效运行的风险管控组织体系。2010年初,为强化对海外风险的监控,构建“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格局,中土集团了《海外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了海外风险防范的组织架构,初步形成海外风险管控的三道防线。第 道防线:海外风险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对海外重大风险预警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集体决策。第二道防线: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负责对海外风险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对海外经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监控。第三道防线:各海外经营机构。办法中明确规定各海外经营机构是预警层面的基本单元,是预警信息的第一报告单位,其行政领导是海外风险防范的第责任人。

2011年,中土集团《关于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相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风险管控体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集团总部设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的基础上,改组设立风险内控管理办公室,负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及日常工作。各海外事业部设置风险管控专职岗位,由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海外市场、海外项目风险信息,分析并撰写海外市场风险管理报告。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运行,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面防范、重点控制”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夯实持续监控、定期检查的风险管控规章制度。2011年,相继了《重大风险事件分析报告制度》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案》,明确要求各海外事业部谨慎选择海外经营的国家和地区,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不进入外交部、商务部等明令警示的海外市场和行业领域,不进入不能形成有效监控的海外市场,不进入在一定时期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海外市场。

对于经识别认定的重大风险,由风险内控办公室牵头,组织海外经营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具体的风险管控方案,并细化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总法律顾问、企业法律事务中心要参与重大经济活动谈判工作,提出规避法律风险的建议措施。

2013年,中土集团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该文件强化了总部各部门、各经营单位各类风险相关信息收报力度,包括风险信息、风险管理动态和风险案例分析,境外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要定期扫描、备份重要文档资料,并适时带回国内交由主管事业部保存、备案。

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中土集团每年组织一次对重点海外市场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专项检查,对重点市场的重大、重要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调整和改进建议。

推进多层次、无缝隙的风险管控报告机制。一是各海外经营单位定期(每季度)对所管辖市场的宏观系统性风险与微观经营性风险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报送的内容须包括风险预警信息、风险案例、风险管理工作动态等内容。

二是风险内控办公室定期(每半年)召开一次海外风险预警信息专题会议,分析海外经营各类风险的潜在因素,研究海外经营各类风险预警的应对措施。

三是对于重大风险事件,在风险爆发的24小时内,海外项目负责人将第一时间向驻外机构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在重大风险事件处置完毕后,各经营单位按要求向总部风险内控办公室提交专项报告。

四是对于紧急风险事故,各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启动风险预警并按程序提交上报。突况报告可以采用口头报告、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

五是对于海外特定市场不便于评估的特定风险,海外经营单位可聘请专业风险测评机构运用定量化的测评方法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完善海外风险管控的远程信息平台。自2012年成立信息化管理部以来,中土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以集团公司总部办公自动化平台为依托,逐步满足集团公司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尤其是对于海外经营单位,将各海外市场.海外项目的风险预警指标纳入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平台,可通过信息集成的方式实现海外风险信息的高效综合管理。

另外,中土集团搭建了内控与风险管理。。群、微信群等,做到国内国外各层级风险信息的随时沟通和资料共享,较好地避免了国内外时差和通讯联系不便等不利因素。

相关体会

全面风险制度建设是防范海外经营风险的根本举措。根据多年国际工程管理的经验,海外经营的市场风险,要依靠健全风险预警、风险防控的各项管理程序来防范。特别是作为总承包商,要通过对企业在各海外市场经营得失的分析,逐步形成各市场海外经营风险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开发的海外市场,要对其进行全方位情报分析和风险分析,谨慎考察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等,最终形成该市场是否是一个值得进入的“好市场”的科学评价。

加强前期商务运作能力是预防海外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从事海外经营的企业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项目信息收集、筛选系统,与各目标市场驻外使馆、所在国政府、当地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够按照项目信息的来源、项目资金渠道、项目商务条件、技术标准等不同层次进行逐级筛选,以保证项目立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项目投标阶段,总部职能部门要对不同海外市场、不同规模的海外项目进行分级管理,灵活采取多种报价策略,有效平衡合理报价与报价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确保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

选择联合体方式承揽国际工程可以有效化解海外经营风险。当下的国际工程市场,如果一个总承包项目,其所在国经营环境复杂、项目实施难度大、项目规模超过单一承包商的承建能力或需要承包商为项目融资时,为规避或分散风险,承包商往往会与其他工程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成联合体,共同承揽实施该项目。

实践证明,联合体方式承揽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由于联合体内各成员所处的环境不同,具有不同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能够促使大型项目的潜在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和降低。如与当地公司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外汇风险、治安风险等;与国际知名大企业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或转移商务风险、技术风险等;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或转移金融风险等。

海外项目风险防范需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国际工程的风险管理,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制订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对海外大型项目的合同管理,各海外经营机构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合同要件研究,结合海外市场实际状况,组织技术、商务、财务、法律、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逐条、逐款的仔细审核,识别对外合同中的潜在风险,并抓住源头,防患于未然。承包商要尽可能争取对自身有利的合同条款,企业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中心要参与重大经济活动谈判工作,并提出规避风险的法律意见。

推进属地化建设是降低海外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从事海外经营的企业要有计划地实施多种形式的属地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在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向当地公司看齐。

第5篇

2018年是公司抓发展、促改革、打基础、求突破的关键一年,中心根据法律事务处的安排部署和新形势、新任务对法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法律管理工作体系着眼,结合中心自身实际,以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为基础,以促进中心健康快速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强化合同管理事务,充分发挥法律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一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中心的法律事务工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法律工作情况

1.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中心经营管理

2018年,中心通过严格合同审查,加大合同审查力度,严把资质审查关、合同手续审核关、条款审查关及结算审查关等,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行为,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根据新修订《合同管理办法》,中心组织学习并及时修改完善。二是严把合同审核关。严格按照“先审批、后签约,先签约、后实施”的程序运行,从程序上防范由于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合同签订前,进行经济、技术、法律的三性审查,提出有效且操作性强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实行分类、分期管理,定期分析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合同管理和中心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做好招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

严格按照《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操作程序,对招标公告、专家抽选、评标管理、中标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规范了操作程序,是招投标交易更加规范,保证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在招投标过程中实行事前核准,事中监督,事后备案,加强对招投标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二是积极参加外部项目招投标工作。在招投标之前,积极收集相对人资质、信用、资金、业绩及前景预测,结合实际和管理提出相应法律意见,为招投标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加强日常管理和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3. 增强法律制度建设,全面防范法律风险

2018年,中心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依法规范各类生产经营行为。通过法律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确定食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事劳资管理、旅游接待、外闯市场等为法律风险易发领域,并努力查找每个领域法律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而制定了针对性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由于法律风险识别、分析准确,防控措施得当,中心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全年未发生任何法律风险事件。

4.参与重大经营活动,积极提供法律支持

全面参与中心重大决策、经营活动,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为中心及部门提供法律服务,防范运营中的法律风险,积极维护中心合法权益。一是参加XXXXX项目、XXXXX项目的投标活动,对合作协议进行草拟、审查。二是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重大法律风险提交评估报告,供中心领导参考。三是为各部门提供有效法律服务,处理法律纠纷,检查外部法律工作开展情况。

二、法律工作意见和建议

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形势严峻等困难和挑战,各单位积极拓展外部,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外部市场人员增多,领域扩大,由国内到国外,随之凸显的问题是外部法律风险点增多,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难度增大。为进一步增强员工法律意识,提高全员法律素质,切实维护职工人身财产切身利益和油田经济等各类合法权益,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 加强相关兄弟单位间的法律事务管理经验交流。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大家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提高业务水平。

2.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多开展《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法律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定期下基层活动。

三、2019年法律工作思路

1.继续夯实合同管理基础工作

从规范合同管理程序、夯实基础工作入手,严把合同审查关。坚持做到 “三不准”,即:不准与经营范围不符的单位签订合同;不准与无《市场准入证》的单位签订合同;不准与无信誉保证的单位签订合同,有效地控制签约主体的法律风险。认真执行“八审制”合同审查体系,即:一审计划资金是否落实;二审经济技术法律可行性;三审对方的资信状况;四审承办人员的委托书、执业资格等手续是否完备;五审合同标的是否合法;六审合同条款是否完善;七审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八审合同文本是否规范。通过严把“三个关口”,即立项审批关、资质审查关、招标关,有效地控制合同法律风险,使合同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  注重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

中心将继续加强合同履约监督,紧密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合同类别、交易惯例等探索出更精细化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合同履行管理模式,以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与经办部门、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对发生违法经营和法律纠纷的案件,坚持做到“四不放过”原则,即“案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没有受到追究不放过”,细分责任,以促进案件发生率的下降和损失的减少。

第6篇

商贸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识别,即对企业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并判别风险的特征和类别。二是风险预估,即对某类风险发生的环节和概率进行评估,对各种风险源和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三是风险评价,即对企业各环节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的程度和级别。四是风险规划,即提前制定企业规避风险的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的措施和方法。五是风险控制,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机构,按照制定好的风险管理计划,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环节和事件作出响应。六是效果评价,就是对风险管理决策的贯彻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和完善措施。

2建立商贸企业风险防控管理机制

2.1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培养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使警戒思想和防范意识成为每个员工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使每个环节的每个成员都提高应对危机发生的敏锐感,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其次,是从制度上规范作业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建立预警激励机制和加强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2.2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力求做到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系统化和专业化,风险管理组织机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组建内部风险管理架构时,应该包括高层领导、法律顾问、管理专家和具体执行团队。团队要勤于沟通、善于创新、细致严谨、处乱不惊,执行人员要做到行动迅速、配合默契、协同合作、职责明确、令行禁止。

2.3制定风险管理的规则和计划提前预防是解决和消除风险的最好方法。风险具有多样性和突发性,因此,风险管理计划要全面、系统、灵活,要有效地确定危机管理的程序、应对措施和分工协作关系。在收集风险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多种风险处置方案,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应对方法,以化解产生风险的隐患。

2.4建立危机预警和处理系统

预警系统主要是起到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提示提醒有关部门和环节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危机预警不但要从制度上和技术上进行完善,还要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全过程当中。企业预警系统的指导思想是评估和监控国家政策、经济形势、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信息提前预防布控、有效应对。

2.5建立重点业务风险评价和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对于重点业务和大额合同项目,要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解到各个业务环节,以评定业务的风险系数。对于客户(区分上家供货方和下家购货方)分别制定客户信用管理办法和客户信用评价操作细则,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设定不同的安全信用额度,把预付和应收账款的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

2.6建立风险防控的落实检查制度

建立了风险预警、风险防控、危机处理和业务评价体系之后,有效执行和切实落实就成为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风险防控的检查落实制度必不可少。而且,检查落实情况还可以验证前期所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是否周密可行,做到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3商贸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对策

3.1规划与领导机制

主要是研究和跟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大环境的调查与把握,掌握与各主要业务品种相关的主要行业发展变化,区分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制定相应的战略与规划,尽可能超前布局、提前预判,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

3.2合同把关机制

主要是研究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合同法》、《担保法》和有关经济纠纷的规定,拟定公司内部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按照物资大类制定相应的合同范本,为业务部门提供法律支持。严把合同评审关,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办法,严控合同条款存在的疏漏和瑕疵,做好对业务风险的事前防范工作。

3.3业务评价与客户评价机制

针对各大类业务和各主要业务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强化和细化业务管理,做好业务依规运行的把关和管控。抓好业务评价管理,对业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纠正。管理和检查要全流程和常态化,排查各项隐患,重点放在抵押、质押、担保和监管措施等环节,切实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对客户的管理要实行差评淘汰制,保留优质客户,剔除风险客户。

3.4理货控货机制

加强对货权的掌控,强化对存货仓库的管理,强化库存物资查验的力度,做到对货权的有效控制,防止货物发生流失、短少、损毁。可逐步实行控制货权与业务经营相分离,配备专职理货员,形成与业务人员相互协同、有效制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外租仓库的管理,强化对方库管人员见我方通知单办理入库、出库手续的监管,由我方理货员实时参与货物入库、出库、盘库、库存台账等关键环节的工作。

3.5业务环节实行一岗双人负责制

经营部门的重点业务和关键性岗位要落实到专人负责,最好是配属两个业务员,共同负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有条件的可实行老少搭配,以老带新,优势互补,发挥老同志踏实肯干、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及年轻人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特长,达到协同共管,共同进步。

3.6考核与监督检查机制

成立考评小组,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各业务部门、各业务环节和重点业务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防控效果,发现疏漏及时修补。对于敏感地区所涉及的需重点监控的业务和突发风险事件所涉及的非常业务与非常时期,采取突击式检查,强化风险防控的力度。

4关于存货、理货环节控制货权风险的经验和体会

商贸企业以经营各种商品为主业,因此,其工作核心就是掌控货权,收回货款。在市场经济中,商贸企业的业务模式又有新的扩展,除传统的购销模式以外,代购代销、预付货款采购订货、招投标大额标的供货、固定客户赊销业务、入驻专业市场销售、点对点送货上门服务等应运而生,相对应的诸如抵押、担保、质押、监管、收取保证金等保证措施也随之产生。随着业务的扩展,经营地点和范围也随之增多,相应的存货料场与仓库也要相应增加。因此,租用第三方仓储商的仓库料场以存储、收发货物成为必然,其目的依然是控制货权,保证存储货物的绝对安全。对租用仓库料场的选择标准,要优先选择那些具有较高资质等级的国有、国有控股或上市公司的仓库,优先选择具有场地所有权、专用码头、站台、铁路专用线以及装卸设施的仓库,优先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独立法人资格、证照齐全的仓库。还要根据仓储商的企业性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资信状况拟定物资的最大存储量,以保证其具有所存储物资发生丢失损毁时的赔偿能力。

第7篇

近年来,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汇改力度加大,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且波幅变大。而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加之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从2014年初起,整体呈现贬值趋势。对于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显著增大,尤其是进口企业,人民币贬值形成的汇兑损失给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如2015年8.11汇改到当前一年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达到8.9%,即1亿美元一年损失5000多万元人民币。

D企业为中国铜加工基地之一,由于自有矿不足,主要依靠进口铜原料,人民币贬值对该企业造成较大影响,汇率成为影响该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变量。汇率不仅影响进口原料成本增加,也影响到外汇融资结构,继而影响整体融资成本的增加。

二、D企业外汇风险分析

D企业外汇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进口原料过程中的汇率风险;二是来自外汇融资的外汇风险;三是境外投资的外汇风险。由于该企业外汇投资相对较少,外汇风险主要集中在进口原料锁价和外币融资中的外汇风险。其中进口原料过程中的外汇风险主要是进口原料到单付汇前,企业进行“双锁”,即进口原料作价,而同时通过产品销售或期货保值锁定售价,而汇率没有锁定,这时存在汇率的波动风险。而外汇融资则主要是该企业利用信用证进口3-6个月押汇或美元流贷,汇率贬值将造成后期还贷多支付本币的汇兑损失。

D企业整体外汇风险状况及特点如下:一是美元负债头寸较大,短期美元敞口大。美元负债占该企业带息负债总额30%左右,且主要是一年内负债,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居多,占70.41%,汇率如不锁定,短期内的汇率波动对企业影响较大。二是外汇风险操作难度大。外汇头寸集中为3个月到期的短期头寸且每天滚动到期,单笔头寸相对小而分散,外汇汇率锁定相对不好操作,而且短期锁汇保值成本高。因而,长期以来该企业均未做汇率锁定。三是风险控制体系未完整构建,风险控制目标和策略不明确。该企业外汇风险管控的制度还欠缺,针对汇率变化的应对机制、决策程序、控制手段、部门联动等控制体系还未建成。四是缺乏外汇管理专业人才。

三、外汇风险管理一般方法

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较多,通常有如下几种:

1.选择或搭配结算币种。如外币升值,本币贬值,通常选择本币计价,不涉及到货币兑换和外汇风险。或者选择有利的外币计价,基本原则是“收硬付软”。

2.平衡头寸对冲法。即在一笔交易发生时,再进行一笔与该笔交易在货币、金额、收付日期上完全一致,但资金流向相反的交易,使两笔交易面临的汇率变化影响抵消。

3.合同保值条款法。即在签订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同意在贸易合同中加列分摊未来汇率风险的货币收付条件,或采取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等。

4.进行外汇衍生业务的操作。如做外汇远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四、D企业外汇风险应对措施建议

1.制订外汇风险管理办法,明确外汇风险控制决策机构和程序,建立外汇风险控制体系。制订《外汇风险管理办法》,包含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原则,外汇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及分工职责,涉及外汇业务管理、外汇头寸统计与管理、外汇衍生工具使用的管理等。明确外汇风险控制策略,以及可容忍的风险度,如规定外汇风险敞口头寸额、外汇汇率锁定比例及远期锁定的成本线,如按即期汇率上浮0.5%锁定汇率。

2.全面识别企业各个环节的外汇风险,建立操作模型和预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操作方案。如企业建立进口原料双锁的外汇操作模型,针对信用证到单付款前和付款后、不同市场比价情况下,分别采取不同的外汇操作方案。对于外汇融资,判断汇率走势,根据汇率所处的高低位置来进行外汇头寸的调整和外汇衍生工具的应用。

3.选取外汇风险管理顾问,做好外汇走势预测。借助外部力量,如D企业选择1-2家外资银行、1-2家中资银行、1家投行作为顾问机构,解决企业外汇专业性研判能力不足的困境。

4.建立整体和前瞻性的头寸管理,在业务层面与融资层面考虑减少外汇敞口头寸带来的外汇波动风险。在整体效益测算的前提下,加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汇对冲现有外汇头寸。改变进口原料支付方式和手段,减少汇率变动损失以及换汇成本,如与原料供应商洽谈,尽可能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逐笔进行本外币融资成本测算分析,在考虑汇率风险成本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本币还是外币融资;也可以与银行协商采取汇率锁定的综合成本报价的外汇融资方式。

5.合理选择结售汇时点,获取外汇收益或减少外汇汇兑损失。有时对部分美元流贷可以采取展期或以新的美元贷款替换到期的美元贷款,达到延迟还汇的时间,而避免即期汇兑损失。择机选择有利汇率锁定或根据市场汇率情况选择性购汇还贷。还可以借助银行短期理财品种,开展无风险存贷理财获取收益或货币互换等,以净收益冲抵汇率损失。

第8篇

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大,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如何认识、防范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不对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加以高度重视,很容易爆发信用卡危机。

一、信用风险的类型

1.资信风险。现在信用卡推广的范围非常广泛;办卡要求也很低。在各个高校,对那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的要求条件十分的简单,就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及个人填的一张表格。就可以轻松拿到在读本科生的额度为3千元、硕士生为5千元、博士生为8千元的信用卡。在社会上,申请人提供仅身份证件和房产证明或购房贷款合同或大额存单即可办卡。如果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是虚假的,办了卡把卡上额度全消费了,则造成了银行的损失。

2.商户风险。由于商户的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核对持卡人的签名、身份证和银行的止付名单,造成某些不法人士由于签名不符拒绝还账,或者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从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3.欺诈风险。包括蓄意欺诈、冒用他人信用卡风险和伪造涂改进行作案造成的风险。主要是伪造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欺诈银行资金。例如,曾报道过的一则案例为,曾有一个团伙,在某国外银行先申请一张信用卡,然后把信用卡寄回国内或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伪造多张信用卡分给多人在国内消费,这段时间申请人在国外居住,无回国记录而到对账日后和还款日前向银行提出本人在国外而不在国内无法在国内消费的理由拒绝还款,从而造成国外银行的资金损失。

4.套现风险。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与不良商户串通,利用虚假交易及银行透支资金的免息期限,信用卡持卡人通过不正常手续提取现金,违反与发卡机构的约定,通过不法商户以刷卡消费的名义或网上购物消费的名义将信用卡中的透支额度,通过POS终端或其他方式全部或部分地直接转换成现金,巧妙套取资金的行为。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1.完善共享的个人资信档案。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是开展个人信用业务活动的基础。在开展信用卡业务过程中,如何简便而又准确地掌握持卡人的资信情况,是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关键。那么,完善共享的个人资信档案势在必行。通过涵盖全国每个企业、每个成人经济活动、资信情况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为各金融机构提供即时的、历史的和全面的资料并迅速确定能否给持卡人授信及授信额度。这样,个人在申办信用卡时,就可以清楚申办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

2.设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信用卡持卡消费,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规范。由于目前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法律级别低,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未做明确的规定,给监管带来不便,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也给信用卡消费带来了障碍。因此应修订我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概念、认定的标准、风险防范的措施、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的内容。在不远的将来,应参照国际惯例,将分散在我国刑法、民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法律或规定加以整理,形成一部规范信用卡行为的专门法律。

3.构建统一的授信制度和审慎的监管机制。建立良好的明确定义的授信标准和审慎的监管机制,以安全和稳健的方式审批授信,对防范信用风险至关重要。因为授信标准规定了借款人的资格和授信额度、可提供的授信类型以及授信的条款和条件,能够保持适当的授信管理,可确保对信用风险的控制。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采集持卡人的声音、指纹等在全国各指纹验证挂失等方法为持卡人资金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将恶意持卡人、特约商户的负面信息记入个人资信档案,及时与司法机关联系。同时,持卡消费者也应注意了解信用卡使用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4.建立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统一管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政府为了协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控制风险,应制定与信用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应依法与信用卡申请人订立严密的契约。金融机构凭该契约对信用卡持卡人的各类消费、经营活动都可以进行监督,一旦发生违约现象可以及时止付及追索欠款,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

其次,银行应完善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各银行都应对信用卡的审批标准、审批过程以及各级部门授信权限有着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各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信用卡进行科学动态管理来化解风险,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银行对自身信用风险实行系统管理,并可以经常做一些非正常事件的调查,时刻注意信用风险制度的完善。

第9篇

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整体应用水平,为配合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及公司信息的平安管理,特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管理方法。

二、年度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办法加强对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

(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计算机数据和信息包括公司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里内存储的销售数据、活动方案、财务报表、员工资料、客户资料、生产技术、各种合同和档案资料等。

一、各种数据及信息严格控制在公司内部,任何人不得泄露公司的数据及信息;

二、涉及机密的资料处理按公司的保密规定执行。严禁将存有涉及公司经营管理、销售合同等信息的移动存储设备带离公司,

三、公司计算机里的保密资料文件夹不提供共享。

四、对个人使用的公司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文件,员工定期备份到移动存储设备;电脑管理员负责将服务器上的oa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每月底备份一次,每半年一次将备份数据刻录成光盘,并做好记录。

五、加强对系统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及时升级更新各系统。

(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

从信息处理的过程来看,一个信息系统模型大致包括几个要素:信息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信息处理、输出、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管理信息系统是特定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中包括管理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it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策略与解决方案主要表现在软、硬件两个方面。

一、计算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或困难,使用者作简易处理仍不能解决的,由电脑管理员负责维护、维修;

二、计算机维修维护过程中,首先确保对公司资料和个人资料进行拷贝并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者失效。

三、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或具有一定操作经验,未经培训或无操作经验者一律不准使用公司计算机。

四、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要求进行,要做到人走停机断电.

五、严禁在计算机旁存放易燃品、易爆品、腐蚀品和强磁性物品,严禁在计算机键盘附近放置水杯、食物.

六、定期对使用中的软件进行软件更新检查,及时升级,保持其可用性;

七、定期对系统垃圾、磁盘碎片等进行清理、整理和维护工作。

八、严禁随意复制他人软件及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闪存和其他移动存储设备,以防感染病Du;。

九、严禁安装各种盗版软件,防止盗版软件留下软件后门造成的信息泄露。

十、严禁擅自修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置(如ip地址、浏览器的相关配置、oa的参数设置、杀Du软件的设置、操作系统的参数设置等)。

十一、如工作需要,需对计算机的软件设置进行改动的,应按程序申请同意后,由计算机管理员实施加强以上管理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多渠道缴费;缴费交易;合规风险

作者简介:樊爱军(1972-),男,河北易县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汪涛(1977-),男,满族,辽宁北宁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北京 100192)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21-03

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1]渠道按直接为电力客户提供缴费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划分,可以分为电力公司自主渠道、金融机构渠道、第三方渠道。电力公司自主渠道是指供电公司自己建设、自己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收缴电费和管理的方式方法,统称为自有渠道。自主渠道主要包括营业厅坐收、收费员走收、自助终端、移动营业厅、充值卡充值、网上营业厅等方式。金融机构渠道主要是指为电力公司缴费业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供电公司签订代收代扣协议,由商业银行使用电力缴费接口,自建电费收费系统,并出具收费凭证。非金融机构渠道是指电力公司的售电缴费业务,为电力客户提供购电缴费业务的社会化机构。根据合规范围界定的普遍性,考虑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的特殊性,其合规交易行为不仅要接受外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法律制度约束,而且深受经营规则、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等非正式制度约束。多渠道缴费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合规性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识别合规风险点或者说制度的风险点。

一、合规风险理论研究

合规是由“Compliance”一词翻译而来,原意为遵守、服从。“合规”的范围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监管规章、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范畴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还包括所有的业务部门的各个业务流程、环节和岗位应遵循的操作程序和标准。[2]而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内发生某种损失的可能性,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要素组成。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3]主要是由于组织自身违背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造成,内生性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无法计量。根据现有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和上市公司的合规风险管理实践,[4,5]总结出合规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管制缺乏—严格管制—放松管制—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我约束并重”的历史变迁轨迹。

二、当前我国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点分析

1.当前我国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相关法律法规

考虑到市场准则、行业自律规定、企业伦理和社会规范、社会道德范畴的通用性,本文重点整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章和内部规章。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包括电力领域、金融、电子商务和IT等领域的立法。

(1)宏观层面各项立法规定。在实体营业厅缴费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等明确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明确合法的交费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合同法》、《担保法》引申出的《供用电合同》内容包括供电的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等条款。通过合同形式明确供用电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及纠纷等情况下的电费缴交责任和违约条款,并在合同中引入担保、抵押等经济手段。

签约银行柜台、银行委托代扣缴费方面,有电力工业部印发的《供电企业收费项目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客户办理银行代缴电费时,与银行签订《代扣电费协议书》进行扣缴交易。

广义的网络缴费交易指的是通过各种通信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专用网、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完成缴费交易。[6]涉及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银行卡业务办理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等。

对于电力多渠道缴费而言,这些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和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有着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关系,因而它们应当是交易各方所需遵循的最主要部分。

(2)操作规程、行为准则等内部规章。电力多渠道缴费内部规章制度一般都是依据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结合自身的业务需要与内控要求而制定的。一般分为公司内部一般规章、机构特别规章、业务部门特别规章等。例如营销部门有《客户服务营销管理系统》对缴费渠道多样化做出相关规定;北京市电力公司《购电量电费结算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促进电力交易依法合规运作;《电费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办法》、《电力销售发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多种收费方式等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与职业操守等。企业行业协会是行业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产业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在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工作、促进行业自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这些自律性公约不具备法律的强制力,但是作为共同签署的约定文件,签署方有遵守与执行的义务。例如电力客户行业协会、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广义的消费者协会等等互益型组织所制定的行业准则和行为守则也应成为相应的合规规范来遵守。

(4)企业伦理与社会规范。在这里的企业伦理是广义的,涵盖蕴含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企业伦理常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而社会规范是指在微观经济市场中的企业为了保持其经营活动的竞争性、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各界好评、社会责任等而应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总和。因为企业伦理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弱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良好道德素养的驱动。

2.当前电力多渠道缴费交易行为的风险点分析

第11篇

[关键字]高速公路 风险管理 安全 进度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码]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61-1

高速公路修建工作具有操作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能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按照合同约定的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是很重要的,因此严格把握高速公路施工进程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高速公路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和工程进度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解析工程进度中的风险管理

1.1工程进度计划及风险管理类别

工程进度计划即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完整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年度进度计划,并随着施工的进行对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仔细审查制定的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施工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等问题。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施工工作具有周期长、面积广、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施工工作总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一定要制定一套针施工进度风险管理制度,尽量消除安全隐患。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如下。首先要注意的是自然风险,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不可抗拒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针对自然风险的管理制度,一定要注意收集当地有关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并且经常与当地的地震局、气象局等与自然灾害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对天气情况进行仔细记录,并且对工程及施工人员进行投保,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社会风险也是工程进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一定要保证工程的实施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等,尽量避免出现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发展冲突的情况;技术风险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技术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技术的风险程度直接决定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的顺利与否,因此一定要严格审核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工艺的质量,严格把关施工方案等。

1.2应对高速公路施工进度风险的措施

根据上文中介绍的风险类型,笔者将在本段中着重论述几种不同类型风险的应对措施。首先,针对自然风险,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收集当地的历史资料,了解曾经发生过的异常情况,与当地的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获取准确的自然状况消息,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实施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要注意在特殊时期对工程进行保护,如在雨季时要进行一些保护措施,避免出现水毁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当遇到异常情况需要被迫停工时要进行合理的方案调整,增加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上计划的工程进度,减少工程损失;针对存在的社会风险,相关负责人一定要严于律己,起到表率作用,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工作,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箱、意见箱等形式促进监督工作,施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一定要按要求进行处置,切不可直接堆在农田边或者流入农田,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问题,尽量减少噪音,避免出现打扰周围居民休息的情况发生;针对技术风险问题,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变更程序,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力度,严把技术关,仔细审查审计方案,尽量运用技术较成熟的施工方案;在经济风险及管理风险的问题上,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把关相关负责人的任用情况,一旦发现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一律进行撤换,使风险管理制度顺利实施。

2 解析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施工项目中的重点工作,也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安全重于泰山,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工程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笔者将在本文中重点讨论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2.1对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探究

现阶段,我国的科技现状及质量监管力度使高速公路施工中安全控制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广大工作者一定要积极探究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出现安全风险的原因,加强风险转移及风险控制工作的力度,努力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然而,在目前的安全风险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施工环境差、施工设备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业的快速发展。

2.2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处理办法,如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笔者将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高速公路施工特点对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进行简单探究。首先要加强施工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程序化,在每部分工作中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其树立安全意识。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实行责任制,真正将责任下放到各个部门、各个负责人,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认真对待工作,努力降低安全风险。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投入,有计划性的进行安全管理技术开发,使高速公路施工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安全化、现代化,最后,就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从小事做起,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提高整体施工队伍的水平,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业的发展。

3 小结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对该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在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施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工作者齐心协力,斗志昂扬,一定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施工情况,使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业的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套期保值; 期货; 成本控制

金融学中的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是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其基本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销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于回避价格风险,达到保值的目的,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经济规律:一是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二是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使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接近,存在两者合二为一的趋势。

一、铁塔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新企业会计准则

电力铁塔是电网建设所需的主要物资之一,目前国内多数铁塔生产企业受到了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究其原因,一是铁塔行业本身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二是企业承接大订单的生产周期和交货周期长,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三是铁塔单价涨幅不足以弥补成本增长。面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成本的巨大影响,铁塔行业必须认真面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规避问题。

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是我国自1998年2月至今首次对企业应用套期保值进行的定义和规范。其中规定会计意义上的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铁塔生产企业为控制成本,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以抵销预期采购原材料与实际采购原材料时的现金流量变动为目的,采用特定的套期工具如期权进行的活动,符合新准则的规定,是有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依据的可行的方法。

二、铁塔行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方法和风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期权和远期合同均可以被指定为企业用作套期保值的套期工具,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远期合同更多的用在大型联合钢铁生产企业向国际铁矿石巨头采购矿石等交易中,一般的企业由于定价话语权有限,几乎不可能签下远期合同。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和即将推出的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并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是目前铁塔行业参与套期保值的首要任务。

(一)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制度与套期保值准入制度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对锌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投机头寸限仓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保证金是会员在交易所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交易所根据某一期货合约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和持仓的不同数量制定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并可在交易过程中根据市场风险调整其交易保证金水平。强行平仓是指当会员、投资者违规时,交易所对其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铁塔生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应遵守《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2008年1月9日起实施)》。按照《办法》规定,铁塔生产企业作为原材料加工企业,可参与买入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锌的套期保值,不能参加卖出套期保值,并需履行相应的开户和申请批准手续。

(二)铁塔生产企业使用期货交易进行锌套期保值的基本流程

1.在确定有锌的需求后,根据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做出是否参与套期保值的决定,并明确期限,做好风险控制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交易;

2.检查并保证保证金账户资金充足,向开户经纪公司下订单,有经纪公司买进指定数量、品种的锌期货合约;

3.由被指定人员负责期货走势的跟踪分析,进行日常结算,防止突发因素造成的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注意保证金是否充足;

4.当期货价格变动触及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规定的条件或到预定日期,进行平仓或期货改现货交易,结算盈亏;

5.将交易数据、凭证随时交财务进行核算。

(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

利用锌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流程简单,但其中潜在的风险巨大,企业必须制定缜密的套期保值交易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1.成立由最高管理层负责的决策机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明晰企业原材料风险的来源

铁塔生产企业由于生产组织、资金调拨以及采购渠道等原因不能及时进行锌原材料的采购往往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

(2)正视锌价波动的机会风险

企业一方面要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方面要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3)明确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

期货市场在发挥回避风险功能的同时也会存在着市场风险、交割风险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长期发展策略来确定套期保值过程中的风险偏好,即企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不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承担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2.一支专业的操作队伍。虽然《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2008年1月9日起实施)》中保留了对国有企业参与期货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总量方面的限制严格,但2007年颁布的《期货管理条例》中已去除了相关规定,赋予了国有企业更大的自。随着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的增长,上期所也必然会逐渐放松要求,“灵活套保”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策略,套期保值业务对市场分析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开展套期保值过程中,铁塔生产企业的参与初衷往往是美好的,在开始的时候也容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有效开展套期保值并不是看一朝一夕的成败,而是要看长期效果。具体而言,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和策略:

(1)只做套期保值,不做投机。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投机风险的市场,套期保值参与者一旦在价格变动中放弃了本来的参与目的,变成风险投资者,其结果就可能完全不再是锁定成本,而是血本无归。

(2)坚持“均等”的原则,就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

(3)应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那就不需进行套期保值,以节省交易费用。

(4)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

(5)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

三、套期保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与套期会计处理

(一)套期保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目前铁塔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锌约占15%左右,钢材约占60%左右,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着铁塔的生产成本。近来锌和钢材的价格走势可以参考图1、图2。

对于原材料锌,由于有期货市场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其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压力可以得以化解。由于各企业成本因素不同,试算如下:

按铁塔生产成本7 500元/吨(含税,下同),锌耗6%即锌占(1×0.06×18 720)/7 500=15%的成本比例,以2008年5月1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锌期货zn0806的收盘价格18 720元/吨为基准,不计交易手续费、税费等的影响,套期保值每化解1%的价格波动,相应可以化解成本变动:

18 720×1%=187.20元/吨

占成本比例:187.20/7 500×100%=2.5%

同样道理,如果未来钢材期货推出,其价格变动造成的成本压力也可以得以化解。

(二)套期保值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铁塔生产企业买入锌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避免将来购买锌时现金流量的变动,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符合套期会计方法处理的条件:

1.在套期开始时,企业对套期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正式指定,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该文件至少载明了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套期必须与具体可辨认并被指定的风险有关,且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2.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企业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4.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地计量。

5.企业应当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这种现金流量套期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用例1说明。

【例1】2007年12月1日,某铁塔制造厂由于业务需要预计在3个月后购买150吨0#锌,现在3个月的锌期货(以2008年2月最后交易的zn0802为例)为每吨19 235元,若在2008年2月底可以该价格购到150吨锌,该厂将能保证预算利润。该厂为了规避价格风险,现购进150吨价格为每吨19 235元的3个月锌期货zn0802进行现金流量套期,初始保证金为144 262.50元。其后需根据期货价格调整期货保证金,为简便起见,调整期货准备金及相关手续费、税费等分录忽略不列。

2007年12月初开盘价格期货价格19 235元/吨

2007年12月末收盘价格期货价格19 195元/吨

2008年1月末收盘价格 期货价格19 525元/吨

2007年2月末收盘价格 期货价格19 350元/吨

该例中,套期工具为买进锌的期货合同,被套期项目是预计购买锌的交易。2007年12月1日买进期货合约时进行初始确认,此时套期工具价值为0,不做分录;对预期交易也无需做任何分录。

(1)2007年12月1日,开仓:

借:结算备付金144 262.50

贷:银行存款144 262.50

(2)2007年12月31日,根据期货公司单据调整套期工具价值: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 00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6 000.00

(3)2008年1月31日:

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49 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9 500.00

(4)2008年2月29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6 25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26 250.00

(5)期货平仓,收回结算保证金及套期利得:

借:银行存款144 262.50

贷:结算备付金 144 262.50

借:银行存款17 25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 17 250.00

(6)预期交易发生,购进锌原材料现货:

借:原材料――锌 2 902 500.00

贷:银行存款2 902 500.00

相关套期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 25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 250.00

或计入买进现货的初始确认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 250.00

贷:原材料――锌17 250.00

不计手续费和税费等,通过套期保值交易,企业减少了购买锌原材料的现金流量为17 250元。

需要补充的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在编制中期或年度财务报告时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期货管理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EB/OL].上海期货交易所.http://省略/.2008-1-9.

[4]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EB/OL].上海期货交易所http://省略/.2008-1-9.

[5]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合约交易操作手册(2007版) [EB/OL].上海期货交易所.http://省略/.2007.

[6] 杨远涛.价格波动、市场竞争与实物期权价值评估[J].预测,2006,(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