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技术

时间:2023-06-05 10:1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能源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能源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新能源 民用建筑 节能减排 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能源的应用在当前社会中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而且随着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用能量也急速攀升。据统计,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民用建筑的采暖、照明和空调三项能源消耗就占到建筑总消耗的50%——70%。近年来,我国为节能减排,建造绿色建筑而开始大量应用一些新能源技术,下文就对新兴的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及其使用技术在民用建筑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新能源技术。

一 新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1 太阳能

太阳能指的是太阳光的辐射能量,是一种绿色且可再生能源,其具有资源丰富、清洁无害和地域限制少等诸多的优点,因而其相关产品及应用技术与建筑的结合成为实现民用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太阳能在民用建筑上的应用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太阳能的直接热能应用。主要是采用平板或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来实现热能的回收。通常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可使热水达到70℃——90℃,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可使热水达110℃的高温,这就为利用热能取暖,生活热水以至空调制冷等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由于太阳能容易受天气的影响而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利用电炉或燃气炉进行必要的能量补给。

(2)太阳能间接电能应用。主要是利用硅晶片的光电效应来产生电能,这个完全可以满足民用建筑的通风能耗需求。

目前多数建筑对太阳能的光热利用还普遍停留在“生产生活热水”这样低水平的应用层面上,再加上产品成本较高,价格恶性竞争等原因,使得一些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导致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从而使太阳能技术和产品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推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 地热能

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洁净能源。地热资源的利用可分为地表地热和深层地热,在民用建筑中多为地表地热的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利用地表浅层地热的地源热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低温天气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高温天气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从而达到供热或制冷的目的。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

地源热泵包括三种不同的系统:

(1)以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的土壤源热泵;

(2)以利用地下水为冷热源的地下水热泵系统;

(3)以利用地表水为冷热源的地表水热泵系统。

其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只需消耗少量的高品位能源,便能将蕴藏在浅层地下的低品位能源开发利用,以此来满足建筑物的供暖、空调和热水供应需求,这样达到了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因此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项新技术。但是我国的热泵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对岩土地质材料的性质缺乏全面系统的测试和统计分析,因而该技术仍处于按经验设计实施的阶段,导致时常发生热泵系统运行效果与设计要求偏离过大的现象,造成了地热资源的无谓浪费。 3 风能

风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一种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自然现象。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有风力发电和风能动力两种,其中又以风力发电这一形式为主。在民用建筑中大多选用微型或者是小型的风力式发电机,这类相关产品在我国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目前在风电技术和设备制造方面我国已具有领先的优势,但当务之急是应当加快探索我国沿海岛屿、城镇乡村的建筑领域,尤其是在城市高层建筑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直接利用风能资源的先进技术。

二 新能源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在民用建筑领域,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问题。譬如,目前风力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时,由于造价过高,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出现电能效益与其系统造价严重脱节的现象,从而陷入了无法收回投资成本的尴尬境地。在大力开发新能源的今天,建筑领域在有效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合理降低开发和转化利用的成本,摆脱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这已然成为当前新能源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适合各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与此同时,需进一步加强财政、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方面的探讨工作,适时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另外,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国家应尽快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并从建设规划、设计、监理和工程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效果等各关键环节强化监督管理,尤其应重点加强对新能源技术在民用建筑应用中的能效考评工作,使新能源绿色建筑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建设环境得以逐步形成。

2应打破目前该行业中各自为阵的分散局面,加强行业或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新能源产品与建筑产品的集成化技术研究工作,使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相关设施与建筑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满足与建筑主体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和具备相同使用周期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新能源解决民用建筑供暖、空调、照明和生活热水等日常用度需求,使建筑产品在逐渐降低对常规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能逐步实现绿色环保和低能耗的建设目标。

3应该在太阳能的转化技术方面突破低温利用的制约瓶颈,着力开发中高温太阳能光热利用的核心技术产品,特别应在新型高效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开发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太阳能装置转换效率的基础上拓宽太阳能技术产品的应用领域。

4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地热能这一宝贵的清洁能源, 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测试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并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及宝贵经验。严格制定地热资源开发的审批制度,在统一规划指导下,逐步推动地热开发利用向着规范化、规模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需避免造成地热资源的浪费或地下水质资源污染,使我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技术早日步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用建筑行业风生水起的现状下,开源节流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民用建筑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是顺应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大趋势的有效举措。这不仅是确保我国中长期能源供需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的先决条件,还是提高能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水平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措施。需要从根本上克服各种阻力,将全社会利于新能源发展的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全力推进民用建筑领域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从而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海玲,彭宏艳,佟晓鹏,等.民用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分析[J].节能,2008(6)

[2] 陈淑琴,李念平,付祥钊,等.住宅建筑能耗统计方法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7(3)

第2篇

关键词 电力电子;新能源;风力发电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96-02

New Teaching Methods of Power Electronics Combined with New Energies//Li Peng

Abstract Power electronics is the bridge of electrics and electronic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ie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power electronics are facing with chance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mbining power electronics with new energies, which may be of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 power electronics; new energy; wind power

1 电力电子课程特点

电力电子技术属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早期也称半导体变流技术。从学科角度,它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交叉形成,是连接“信息电子”(弱电)和“电力电子”(强电)的桥梁。从目的角度,它旨在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等电能变换和控制。从内容角度,它包括器件、电路、系统及其控制三部分。

根据授课对象及课时要求不同,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在大多电气类相关专业中,本课程多作为专业主干课,课时在64学时以上,上述三部分内容均需细致讲解且辅以专业实验。而对控制类专业,本课程多作为专业选修课,课时多在32学时以下,目标在于与控制工程相关的基础学习,偏重基本原理和方法。因此,课程大纲和课堂讲授应紧密结合学生所需,以最大效率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同时,与许多本科课程相比,电力电子知识点更加分散,各种器件特点、符号、物理参数等容易混淆,且电路波形绘制和分析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因此,未来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探索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新能源尤其是风电技术,简析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方法,为实现教学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2 新能源技术与电力电子教学

2.1 新能源与大学教学

能源与环境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两大课题,而对于能源问题的技术解决,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诸多新能源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关系尤为密切,其能量转换部件及控制电路都包含有电力电子器件。尤其是风力发电,作为公认的安全、环保、技术成熟的新能源,是电力电子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机融合体。

近年来,国内高校陆续开设了新能源课程,甚至增设了相关学科专业,而电力电子课程多作为此类专业的基础课展开。相比之下,在非能源类学科或者信息电子为主导的学科中,适当引入新能源背景对于整个电力电子技术的宏观把握大有裨益。

2.2 基于新能源的电力电子教学示例

下面以电力电子技术的绪论为例,简述基于新能源的课程讲解方法。讲解电力电子课程的绪论时,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章节内容有宏观把握。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整流、逆变、PWM等专业技术尚未深入理解,通常很难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快速接受。

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电子技术》为例,课程共分为9章,其中,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是基础,第3、4章“整流”“逆变”是核心,第5、6章“DC-DC”“AC-AC”是辅助,第7章“PWM控制”是重点,第8、9章作为拓展简单了解。笔者发现,各章内容可以通过一类简单的风电系统有机融为一体,如图1所示。

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为“机械能”进而转为“电能”的复杂系统,其基本过程为:风扫过叶轮引起转动产生机械能,经过驱动链耦合输送给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由于风的随机特性,该电能无法直接利用或并网,需进行电力变换处理,而处理过程涵盖了电力电子课程的核心章节。

1)整流。发电机所得电能先经过第一次变换,将不规则的交流转化为直流,这种“AC-DC”的变化过程即为“整流”。整流是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之一,作为第3章内容,是讲授重点。

2)斩波。整流所得直流一般不满足并网幅值的要求,需要进行升降压转化,这种“DC-DC”技术即为第5章的“斩波”。与此类似,可进行“AC-AC”的讲解,即第6章的“交交变频”技术。

3)逆变。斩波所得直流无法直接并入交流电网,需要再次转换为交流并经滤波后并入电网,这种“DC-AC”的技术即为“逆变”。逆变是与整流互逆的电能转换过程,作为第4章内容,也应着重讲解。

4)器件。上述转换多依赖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如现代变流技术中的IGBT正逐渐取代晶闸管成为主流控制器件。可结合教材第2章对此展开深入讲述。

5)控制。诸多电能转换控制方法中,脉宽调制(PWM)是主流技术,另有软开关等辅助技术,分别对应第7、8章。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工程,大大改善了电路控制性能。

由此可见,看似相互孤立的各章节在风电这一实际系统中紧密联合为一个整体,学生可快速把握课程主线,并对课程的工程应用价值有初步理解。

除此之外,其他新能源系统如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等,也具有类似的模块或功能构成,可作为课程讲解的工程背景。

3 教学中的其他辅助方法探讨

上节以一个例子简单描述了引入新能源的电力电子课程绪论的讲解方法,下面对教学中的其他辅助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3.1 教学方式探讨

1)板书结合Flas。良好的板书可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度,控制课堂节奏,加强师生互动效果。以电力电子为例,诸多电路结构仅用PPT解释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利用板书逐层递进地绘制并讲解,需要重点强调以及逻辑推理的用板书,大量的描述或辅解释用PPT,从而很好地利于学生接受。

传统电力电子教学中,电路及波形多用静态PPT描述,生动性较差,难以描述电路动态变化过程,而将Flas引入PPT中,可形象演示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参数流向。例如:基于晶闸管的整流桥电路,其板书绘制繁琐,静态PPT讲述难度较大,而引入Flash后可以清晰看到各时段晶闸管的通断情况、电流流向以及输出情况,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建议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板书、PPT、Flash等教学手段,适当融合,形成“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

2)波形结合MATLAB仿真。电力电子教学通常有这样的体会:最耗时也最难讲解的多是电路波形。MATLAB的引入将教师从繁重的原理讲解中解脱出来,作为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的软件工具,MATLAB比传统的高级语言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被誉为“巨人肩膀上的工具”。尤其它集成了SIMULINK和SIMPOWER工具箱,可以很容易地提取元器件,建立系统建模,并利用其友好的交互式界面进行仿真分析。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电路运行过程,对诸多结论性的波形“知其所以然”。

3.2 拓展内容探讨

根据课程学时安排的不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讲解,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为后续课开设做一定的技术铺垫。例如,作为控制与电气学科的连接纽带,电力电子许多知识点会涉及相关先行课程。对此,建议回顾并凝练相关的重要结论,这种学科交叉点最难以讲解但极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其发散思维。此外,与主干课不同,作为选修课的电力电子通常没有实验课,建议结合MATLAB等工具进行模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需要注意,电力电子是一种工程性极强的技术,课堂中要注意理论与工程的结合。例如前面提到的新能源技术,可以渗透到每章的课程中,这对于实现研究型和启发性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既是“强电”和“弱电”的桥梁,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本文简要探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思路,结合新能源技术,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对于提高大学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兴趣以及实践科研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黄忠霖.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第3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新能源技术革命,不仅直接对存在国际能源供求格局产生冲击和影响,也对我国能源技术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应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成为我国能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一般而言,新能源是指以传统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相区别的可再生能源类型,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水及海洋能等,具有低污染、可持续利用、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则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biomass)新能源革命则是指以新兴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特别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技术变革。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必须适应国际新能源革命的需要,不断提高能源生产与消费效率,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同时,我国必须大力培养适应新能源技术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则承担着新能源发展领域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任。已有学者注意到能源新技术革命对我国影响与冲击(林伯强,2008)。西方国家在新能源开发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周茂荣、祝佳,2007),有学者(李俊峰,2009)认为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新的高风险和过度竞争的产业。但还没有专门文献从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等能源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角度探讨我国应对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政策选择问题。

二、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技术革命特点

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之间产业与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如果不能够在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则我国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能源技术革命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新能源技术革命关注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能源的开发问题,专注于能源再生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除非宇宙和自然发生重大的不可逆的重大事件,地球上存在着大量的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可以被开发和利用。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等都可以再生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第二.开发和寻找低污染性和环保型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新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目标。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实现。低污染与环保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第三,新能源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太阳、地球和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能量,促进不同自然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应用,使得自然能力转化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自然界的能源具有多样性和可转化性,新能源类型多样,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虽然不同类型的新能源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但必须掌握必要的技术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第四,新能源技术革命在强调新能源技术开发投入的同时,还关注新能源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规模新能源技术应用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新能源技术应用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收益效应,随着开发规模扩大和开发网络扩展,新能源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开发规模扩大、开发网络扩展而递增。即使新能源技术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步,随着其推广应用范围的扩展,也会带来报酬递增效应。简言之,新能源技术革命关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能源可持续问题,有利于建设低碳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各种自然能量之间的转化特别是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之间的转换,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三、新能源技术革命对我国能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能源技术革命给我国能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以矿物能源开发为重点的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不进行改革和转型,则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新能源技术革命对我国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新能源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大量开拓性与创新性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但现有的高等教育与科研体系难于满足需要。如果不改革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则我国难于参与其他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之间的国际技术竞争,难于维护我国的能源利益和安全利益。

第二,在新能源开发的关键技术领域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航空制造与发动机技术、电子信息与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空间探测技术、大型舰船制造与海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能源技术职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主要培养传统能源技术职业人才。

第三,我国能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投入不足,学科体系不健全,不能够满足新能源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增加对新能源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我国基础科学发展、新能源技术研究与市场脱机现象仍然存在,新能源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不足,根本原因在于高等能源基础与职业技术教育投入不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简言之,我国能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挑战,拔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传统能源职业技术人才比重较高,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不足,投入不足,学科布局不合理与学科体系不健全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结论与应对措施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具体而言,我国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在如下五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把新能源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新能源技术开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兼顾,不断完善新能源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为我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技术革命提高充足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保障。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比较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把新能源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第二,不断改革和优化高等能源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方向,增加新能源技术职业教育比重,逐渐减少传统能源技术职业教育,淘汰不适应新能源技术革命需要的一些落后专业。例如,增加太阳能、风能、海水能、核能与生物能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比重,增加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数量,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4篇

新年伊始,国际油价延续下跌态势。1月5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创下自2009年4月以来的低点。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跌破每桶55美元,为2009年5月以来首次。

原油下跌对中国经济是好事吗?不全是。从能源战略和新能源发展看,笔者认为这极可能是个坏事。理由是,目前中国长远的能源战略正面临深刻的挑战。比如,油价过低,不仅会影响到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战略,而且会影响许多与中国达成能源合作战略的国家间关系。而在中国新能源战略方向,低油价显然会对其构成致命的打击。所以,中国需要因势利导,出台更有效的、完整的一套保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术措施。

有分析认为,传统能源巨头,包括中东等全球石油供应国,之所以拒绝抬高油价的所有作为,任由油价下跌,甚至制造石油价格下跌的理由,其核心用意就是针对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急速扩张。我认为,这样的看法很有道理。这不是“阴谋论”,而是典型的“利益论”,是新旧两种利益的博弈。就像当年“马车夫担心运输生意被刚刚诞生的火车抢走,而让马车与火车赛跑”。

过去5年间,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兴起,与高油价直接相关。未来几年必将是许多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能源使用方式大规模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中国,作为制造业为本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人口大国,我们的能源缺口越来越大。为了给中国经济拓展成长空间,也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因此,近年来,中国的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在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上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但是,石油价格暴跌给全球新能源战略平添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同时也在极大威胁着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地位和运用前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以万亿计,而低油价有可能彻底摧毁这一庞大的投资。不是没有历史教训。1986年开始的、长达20年的低油价,使得一批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中催生的、当时被认为极有前途的新能源技术搁浅了。在这期间,所有新能源技术都失去了持续性投资,以及进入商业化运行的机会。

中国绝不能前功尽弃,被低油价摧毁新能源的前程。那该怎么办?我建议,中国政府应立即确定一两个关键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像建设军工产业一样,让政府力量发挥到极致,培育它们迅速形成规模化产能,大大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运行。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能力做到的。

我认为,现在恰恰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时候,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的、绝佳的时机,应当在新能源方向“集中财力”办事,为中国赢得长远的能源安全与独立。

另外,中国应当趁着低油价所带来的油气资源争夺“相对松弛期”,大力拓展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并采取“开而不用”的方法,一方面确立海权;另一方面强化能源战略威慑,同时为人民币走向“硬通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5篇

在本届北京车展开幕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在确定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方向的同时,明确提出“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尽管电池技术、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价格等难题仍然困扰着世界。但无论从各国的利好政策亦或是不断增加的量产车型上看,都使我们坚信,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不需要另一个百年来实现完整的进化。当然,多少事,从来急。对于新能源汽车,我们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应该成为这段迷人的汽车发展史中最好的注脚。

在本届车展上,共展出88辆新能源汽车。记者在车展现场看到,几乎所有国内外企业的展区均可找到新能源技术的身影。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无论是豪华车亦或是微型车,各大商家都在积极展示自身对新能源概念的诠释及努力成果。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本届车展上部分厂商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展现出发,并同时回顾他们近些年来的成果。最后,文章将重新回到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上来。我们会发现怎样的路线?好吧,就让我们一同伴随着本期特别策划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丰田汽车“全力加速云动未来”自主战略

尽管是否对于中国合作伙伴开放新能源技术始终摇摆不定,但当其发展势头远逊于大众和通用等巨头时,今年3月,丰田(中国)终于启动了首个自主战略“丰田中国云动计划”,明确了今后重点推进的“环保技术、福祉车、商品、服务、事业、社会贡献活动”6大重点推进内容,并将“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代表的节能新能源技术战略”作为重中之重。

除了众多内燃机车型外,丰田(中国)在本届车展上还推出了“云动双擎”等新能源车型。其中,将于2015年左右量产的“云动双擎”车型,搭载了丰田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研发的国产混合动力总成。另外,丰田会在今年提前开始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市场的试销,而电动车(EV)的实证行驶实验也在积极开展。

主攻方向

2012年是丰田再度宣布全攻混合动力技术的一年,同时为其未来的高端动力总成战略定下基调。

技术成果

丰田普锐斯于1997年10月底问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型。今年2月份,第三代普锐斯正式引入中国。它也与第七代凯美瑞尊瑞、雷克萨斯CT200h等新能源车型一道,成为丰田主推的新能源产品。

大众汽车的bluemotion项目

大众汽车以“bluemotion”(蓝驱)命名的项目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该项目已在TSI、TDI车型上广泛得到应用。该项目不仅包括电力驱动、混合动力等新型驱动技术,同时还结合了包括自动启停、制动能源回收等减低减低能耗的技术。

主攻方向

尽管大众的bluemotion技术算不上先进,但通过对传动系统一系列的改良从而降低能耗,是现行容易被外界所接受的方案。

技术成果

目前国内能买到的bluemotion车型以第六代高尔夫蓝驱版为代表。该车型搭载的发动机自动启停、能量回收系统以及低阻轮胎,使得百公里油耗仅为4.9L。

另外,Cross CoupeTDI概念车也首次在国内亮相。根据已公布的数据,这辆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如果单纯依靠电力,可以行使45km。如果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工作,理论上续航里程可达到1287km。

宝马的高效动力策略

从2002年起,宝马便明确了Efficient Dynamics(高效动力)战略。这个战略不仅仅只是着重于能源消耗节省以及环境保护,同时宝马所一贯坚持的动态操控与驾驶乐趣,仍毫不妥协地保留下来。性能与环保,乍看之下相互矛盾的两项诉求,通过宝马工程团队的努力逐步完美结合。例如高精度喷射系统、超轻铝制缸体、可变式双涡轮增压技术、换挡提示功能已经运用到宝马的新一代产品上。

主攻方向

宝马中期的新能源方案是优化发动机,选择取代性的材料提升燃油性价比。同时,宝马也在努力向着氢能源替代方案推进。目前,宝马7系和X6都拥有氢动力版本。

技术成果

相比其它企业主推的新能源技术,宝马对于内燃机的热衷一度使人有着“宝马不会发展新能源车型”的错觉。事实上,宝马早已将自家的新能源技术华丽的呈献给世人。一年前,MINI E的中国路测项目赚足了眼球,而今年的一部《碟中谍》,让世人见识了宝马全新推出的“i”系列子品牌。据了解,宝马i8的前轴拥有一部电动机,后轴上则是一部拥有161kW的涡轮增压3缸发动机。

沃尔沃与ELVIIS

ELVIIS是由沃尔沃汽车公司、爱立信、公用事业公司和维多利亚学院组成的联合体,该项目概念的工作模式包括:车主可以通过任何普通家用电源插座给蓄电池组充电,插座的位置可通过GPS识别;车主在触摸屏上或通过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远程预先设定充电时间和充电量;通过移动网络、汽车与公共电网进行通信,并设定充电方案,以获得最优惠的电价。系统会将每次充电的费用直接记录在车主个人的电费账单上。

主攻方向

轻量化、电动车和小型车是沃尔沃产品的开发趋势。在沃尔沃目前执行的 “DRIVe绿色驾控战略”中,将二氧化碳零排放视终极目标之一。

技术成果

目前,沃尔沃C30电动车已成为该项目的测试用车。这辆车配备了集成式彩色触摸屏,用指尖触摸就能顺畅地完成充电过程。将有5辆C30电动车用于为期一年的该技术的测试和评估。由于该智能技术是基于通用通信平台上开发的,因此理论上可以在许多车型上适用。

比亚迪的新能源蓝图

作为自主品牌中技术派代表,本届车展上,比亚迪展示了三项最新技术,涵盖了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其中除了“TI+DCI”动力组合、遥控驾驶技术外,全新一代DM双模电动车“秦”的亮相同样备受关注。

作为一款全新开发的A+级车型,比亚迪“秦”可切换纯电EV或混动HEV两种模式。同时,“秦”搭载高转速电机,配合高电压使功率得到提升,不仅可以使蓄电池重量减轻近一半,同时交流充电技术可以实现交流大功率充电,使电动车摆脱对专业直流充电站的依赖,这对于电动车的推广普及尤为重要。

主攻方向

尽管近阶段大力发展“T+D”技术,但比亚迪对于新能源的态度依然坚定。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对纯电动车电池组的改良是比亚迪的主要发展方向。

技术成果

第6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光伏技术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120324;J1203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7-02

引言

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培养新能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批准的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对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专业定位、培养方向模糊;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缺乏合理的实践、实训体系等诸多问题。如何依托众多的所属学科,明确准确的培养人才定位,构建可操作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地方产业背景为引导,明确培养方向定位

围绕长三角地区光伏产业背景,依据学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提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专业特色。

为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创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方向。围绕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背景,尤其是光伏产业,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技术开发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专业知识覆盖到“新能源材料开发”、“新能源器件制备”、“新能源应用系统设计”等整个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纵向以“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各种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适应新能源技术学科特点,涵盖新能源材料开发技术、新能源器件制备技术、新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等三大系列的“模块化、系列化”完整的课程体系。横向按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模块化专业课程,以“机电基础”与“理化基础”为两个专业基础模块、以“光伏技术”为专业主导线、“测试技术”为专业副主线、“各种新能源技术”为专业支撑线,“能源管理”为专业特色线四个专业模块,共六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体系范围内,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设置各个系列各门课程的“多样化”内容。

3.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如图2所示。纵横之间通过综合实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机联系,协调运作,有效解决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进行划分,模块之间关联度小,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问题,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培训、参加科研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各种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全程化”。注重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反哺教学,使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体现“工程化”。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上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体现 “多元化”。

4.结语

紧密围绕长江三角洲地方光伏产业背景,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探索出与产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带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多层次的光伏方向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5-6

[2]王彦辉、齐威娜,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4

[3]王永、张渊、刘浩、程超,长三角地区高职光伏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1-32

[4]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宋祥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方向)人才培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论坛),2010.(8).46-47

作者简介:

第7篇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及附近岛屿。南部就是德国,北部濒临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海。丹麦有500多万人口、4.3万平方公里面积,工农业高度发达。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促使一直依赖石油作为唯一能源的丹麦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积极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丹麦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30%。丹麦在发展新能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许多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丹麦新能源发展的现状评估

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自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丹麦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1980年至今,丹麦的GDP增长了近60%,但能源消耗基本维持不变。丹麦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首推风能,在其制订的最新能源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能源构成将是风能占50%,太阳能15%,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35%。

丹麦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和应用的国家之一,风电产业是丹麦领先全球市场的领域,每年营业额超过50亿丹麦克朗,其风机生产约占全球40%的市场份额。截止 2009年12月,丹麦风电装机350万千瓦,其中68万千瓦为海上风电,风电比重达到20%。计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635万千瓦,其中255万千瓦为海上风电,风电比重达到50%。丹麦VESTAS、DONG能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同时,丹麦风力工业协会提出“风力50”计划,预计到2025年风电占全部电力消耗比重的50%。

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在丹麦的发展亦十分迅猛。20世纪80年代,丹麦政府就开始限制农户焚烧田间的农作物秸秆,把这些秸秆提供给120个地区供热锅炉和10万个家庭小型供热装置作为燃料。同时,丹麦以工业化的方式开始使用沼气,工业化处理生成沼气,再输送到地区的燃气供热锅炉或热电联产厂,余料可以作为很好的肥料。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丹麦人不仅用来照明和做饭,而且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能赛车。

丹麦地处北欧,采暖期长,很多建筑一年四季需要供热。到2006年12月,丹麦60%以上的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技术,通过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集中供热,包括沼气集中供热、秸秆及混合燃烧集中供热等。即使对不适合使用集中供热的分散独立建筑,丹麦也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实行独立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可再生能源在丹麦的热力供应中的比重突出,超过了天然气和煤炭,约占45%。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2 年12月,丹麦70%以上的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技术,并通过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集中供热,包括沼气集中供热、秸秆及混合燃烧集中供热等,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

二、丹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做法

丹麦尽管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但是它的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这就使丹麦人形成了十分珍惜常规能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丹麦为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本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1、致力于发展优质资源,积极转变能源消费方式。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如2005年石油生产量达到了1800多万吨,天然气产量折合910万吨油当量。尤其是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丹麦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利用价格低廉的煤炭、天然气替代石油。丹麦率先征收了能源税和碳税,鼓励发展低碳的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到目前,丹麦的石油消费大幅度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大大提升了。此外,丹麦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应用,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

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世界累计安装的风电机组中,60%以上产自丹麦,占世界风机贸易近70%。丹麦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如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达到30%,提前5年完成了欧盟提出的2010年达到29%的目标。可再生能源在丹麦能源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生产量的15%以上,超过280万吨油等量。

此外,丹麦还鼓动欧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通过德国、波兰等与欧洲北部电网相连,将海上风电输送到欧洲。这一计划得到了欧盟的大力支持,并已经列入欧盟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示范项目。为此,丹麦争取在2020年将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从目前的30万千瓦左右,提高到300万千瓦。目前,维斯塔斯和DONG能源公司是世界少数真正掌握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拥有运行经验的企业,且在开发丹麦西岛海上风电场时就已经联手,维斯塔斯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海上风机,但前提是拥有全部运行数据。通过多年的实践,他们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运行经验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足以保证其世界领先的地位。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是丹麦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一个动因。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给丹麦企业界和研究界提供了商机,丹麦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减排温室气体最有效手段。通过多年努力,丹麦已经掌握许多与减排温室气体相关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使丹麦每千瓦时发电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由1990年的940克减少到51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相应地从1990年的6000多万吨减少到5100万吨。由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丹麦在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各项指标普遍优于其它发达国家。例如,丹麦能源自给率是156%,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8%和71%;丹麦人均能耗为3.6吨油当量,日本和美国分别为4吨和7.7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丹麦为10.4吨,日本和美国分别为9.4和19.7吨。

丹麦通过开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一方面履行了京都议定书的责任,也为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丹麦在出口的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益好。这也表明,减排温室气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商机,也为丹麦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

三、丹麦新能源发展对我国的深刻启示

未来可再生能源投资和技术将迎来加速发展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份额,将从目前的13%上升到2030年的16%,2050年的26%,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到2050年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率在9%~16%之间。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提供3.5亿吨标煤的能源供应,满足总能源需求的6%,2050年可再生能源约提供7亿吨标煤的能源供应,满足总能源需求的11%。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引导下,丹麦通过激励政策、风力发电强制并网、支持电网建设、支持技术研发等措施,大力推动本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以此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也给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以深刻启示。

1、要大力改善能源结构。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结构对整个经济结构有着重要影响。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我国几乎是和丹麦同时提出改善能源结构的,丹麦通过30年的努力,彻底改变了能源结构,而我国提出调整能源结构也已近30年,至今煤炭的消费比例仍徘徊在70%左右,我们应认真反思改善能源结构的政策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在坚持以煤为基础的理念下,如何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实现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章:

(1)增加能源供给,减轻发展负荷。

能源工业要以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和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在努力增加能源供给、顺利实现能源从发展瓶颈向重要动力转变的同时,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技术进步。

(2)优化企业组织,提高竞争实力。

煤炭企业注重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向电力、焦化、钢铁、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延伸,真正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

(3)坚持多元发展,改善能源结构。

在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坚持统筹兼顾,放眼长远,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出发,稳步发展煤炭、石油工业,加快发展天然气和水电、核电、风电以及生物质能。

2、要注重分布式能源发展。

丹麦相当多的风电、生物质发电和热电联产都是以分布式供能方式开发建设的。采取这种方式,不仅使小型、分散、有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得以利用,而且使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农村经济发展、与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增加了这些地区人民的收入,还可以有效减少供能成本。丹麦许多地方的风机一立、两三台或三五台成群,屹立在田野和丘陵地带;生物质发电站规模大多为几千千瓦,并不追求大型化和规模化,而是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我国具有大量发展小型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也应鼓励其发展,同时要研究解决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政策问题,特别是上网和电价问题。

为此,我们应坚持先行先试引路,示范项目带动,彻底摸清制约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基础制度平台;应着眼于引导产业整体抱团发展,积极搭建好产业发展平台,破解项目发展瓶颈。同时要搭建好项目信息对接平台、技术力量共享平台、融资担保体系平台、行业管理平台等,形成项目、技术、资金、专家、市场的互动机制。

3、要大力推广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在一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建筑节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比起发达国家的节能建筑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丹麦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其主要措施有:

要求开发商提供节能建筑标识,按照能耗高低将建筑分类分级管理,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征收能源税和碳税,以价格杠杆,提高居民的节能意识;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补助,例如窗户改换、外墙保暖可以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简化节能检测方法,重视和监管好门窗和墙壁的保温效能,使得开发商无法偷工减料,确保节能效果。

我国应规范和细化建筑能耗标准、办法,建立建筑节能监管制度和体系,加强力量,把节能的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应从规划和设计入手,推进全过程建筑节能。建筑节能首先要从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做起。事后的节能改造做得再好,也赶不上科学规划建设来得好。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和建筑物一旦成形,能源消费总体水平也就大致确定。这就需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为原则,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要大力推广节能省地型建筑,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水平。

4、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丹麦政府和国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把技术创新作为丹麦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变成动力,积极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并把其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再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形成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出口的优势。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新能源技术研发仍比较滞后,主要依赖进口,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从丹麦发展的经验来看,实现节能减排既需要政策,也需要技术,还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借鉴丹麦的经验,搞好我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我们要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研制和发展机制,加强核心技术研究与验证,促进成果转化;要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重视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5、要构筑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丹麦通过立法和制定风电发展规划等措施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加上公平的监管体系及对开发资本有严格的限制,推动了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应加快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加大地方资金的扶持力度,解决发展初期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政策激励重点应放在投资、电价、税收、并网等方面,包括小水电重建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评价、创新技术研发和示范、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利用和服务体系建设等。

6、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面对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影响,通过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

第8篇

近来,从国家政策层面传来的消息对于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来说,的确是一大利好。目前纯电动车的技术还处在积累与摸索期,相较而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则比较成熟。在中国的市场上,已经有愈来愈多技术水平较高、外形时尚、性价比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面向消费者。最近丰田新推出的“凯美瑞混动版尊瑞”,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实事求是地说,日本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上的发展的确比我国的汽车产业超出很多。我们总说日本是“弹丸之地”——地少人多,资源少却要养活上亿口人。也正因此,推动了其汽车产业节能技术的发展。在日本,为促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日本经产省下属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成立了“All japan”体制,集合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人才,投入了大量物力进行研发。除丰田、日产等5家汽车企业外,7家电池企业、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东北大学等10家研究机构也参加了研发。

就此来看,无论是本田Insight,还是丰田普锐斯以及此次推出的凯美瑞尊瑞,其能够搭载如此成熟的混动技术,绝非偶然。以往,我们站在中国市场的角度,常诟病混动汽车“价格高”、“太小众”,因而尽管诸多国产品牌号称“要在新能源技术上弯道超车”,其中也有不少在混动领域进行了尝试,但似乎都属“叶公好龙”,最终也没拿出什么真材实料。

此次,倒是丰田为铺路其混动汽车在中国的前景,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凯美瑞尊瑞25.98万-32.98万“贴地气”的定价让很多消费者称赞不已,其最低价格只比汽油版贵3.5万元左右,这个价格也比上一代混动版的价格直降了6万元。

在某门户网站的一项消费者调查中,虽然有40.5%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混动车型价格还远没到位,但表示凯美瑞混动版的价格可以接受。对价格表示“满意”的调查参与者人数超过“不满意”的人数8个百分点。此外,有44.0%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在“购买同级别车型时会优先考虑混合动力凯美瑞”。另有33%调查参与者认为,凯美瑞将加速混动市场进入上升通道。

虽然凯美瑞混动版是否“叫座”仍然有待市场检验,但目前来看,至少“叫好者”颇多。这或许也给我们自主品牌提了一个醒: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丰厚技术储备的勤奋企业,即将进入收获期;而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仍需“厚积薄发”。

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未来或将出台的“汽车下乡”政策也必将对节能轿车有一定倾斜,这对自主品牌而言,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一大良机。这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从市场角度而言,发展新能源车也是势在必行。据JP摩根证券预测, 2020年,全球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将增至1128万辆,相当于08年23倍,占汽车总销量13.3%。按地区分布看,北美349万辆,欧洲346万辆,中国197万辆,日本70万辆。

自主品牌得算这么一笔账: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大蛋糕,你能分到几杯羹?

第9篇

记者分析: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需求能源也越来越大,人类的天然能源是有限的,势必开发新能源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国2006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从多方面扶持、鼓励开发新能源。随着最近液化气、汽油、柴油涨价,尤其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柴油缺货,能源紧缺涨价的问题再一次呈现,更显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能源这个商机让自已早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成为众多读者追求的目标,而开发研制15年来的灵璧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推出的“清大液化气、复合汽柴油”技术,十年来引起了全国读者的关注和轰动,更让有敏锐眼光和超前意识的一部份人创富成功。

多年报道更显项目真实能源涨价带来赚钱商机

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的新能源项目已在《生意经》、《现代营销》、《大众商务》、《大众投资》等十几家杂志报道十年之久,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单位的三部电话每天都接连不断的响个不停,有的咨询项目有关事宜,有的是学习过的学员咨询生产中的难题和感谢单位的支持走上致富路,更特殊的是湖南省江华县李胜明,他2005年就打电话同贵单位联系过,每年都打几次电话问问有关事宜,但一直都怕上当受骗搞不成,今年他看到当地加油站排队加油限量(100-300元),尤其民营加油站几个月无油可售,有的小加油站以每吨9500元也无货,许多车辆只能停下来,小李考虑此项目已报道多年,技术不断升级,董老师又一次详细给他答复并说:我单位的液化气、复合汽柴油产品质量今年再一次通过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并申请国家专利,所以学费每项涨1000元,小李说我已联系8年,请按三年前学费优惠价吧,我以后会感谢你的,董老师爽快的答应了,电话一挂,就乘车来到贵单位,小李一到贵单位看墙上挂满了资质证书、荣誉证书及多年来全国各地学员赠送的锦旗,心里踏实多了,小李按配方分别配制0号、-10号、-20号柴油和90号、93号、97号汽油,分别在柴油机、汽车上反复试验,效果良好,小李回去一周后就打电话给董老师说:你给我的柴油7个配方,我已搞成2个配方,汽油7个配方,我已搞成4个配方,每吨利润都在3000元左右,在当地柴油机、柴油车、挖掘机、汽车上使用,用户反应良好,也可单用,也可同普通汽、柴油混合用,我现在准备办一个小型加油站,圆我多年的致富梦。

四川省宁南县残疾人马志新,多年来在很多杂志上看到报道灵璧清大能源项目,也是多年不断联系,但一是怕上当搞不成、二是无资金学习,他看到当地液化气年年涨价,今年已涨到110多元一瓶,他下决心要搞,但又不能去面授,加之经济困难,董老师得知情况后,特殊照顾他以不足半价的学费优惠价函授,用快递寄去了资料配方、光盘及一切证书等,收到资料后他又多次向董老师打电话咨询生产中难题,董老师都细致的给他解答,不到半个月他打电话向董老师报告了好消息:你给我液体液化气三个配方,我均搞成了,每公斤成本2元多,我以每公斤5元多售出,放在你给我的全气化灶具燃烧,呼呼作响效果特好,热值比液化气还高,无烟无味环保节能,气体液化气四个配方,我现在只搞成一个配方,成本每公斤四元多,我以每公斤7元售出,用户反应热值比传统液化气还高,这两种液化气在当地使用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太感谢你的大力支持,我发财了一定重谢你!

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在我杂志多年报道,是最受读者关注的创业项目。多年来树立了无一例加盟者投诉的良好口碑,很多加盟者赠送锦旗、写感谢信。

注:由能源专家专利发明人亲自传技,严格区域保护,确保接产者的经济效益。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部(科委宿舍院内)

项目咨询:18955767919 索取资料:15855575602

传真/电话:0557-6032829 网址:省略

第10篇

《规划》在上述4个重点技术领域中确定了19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制定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技术路线图,并针对重大专项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规划了37项重大技术研究、24项重大技术装备、34项重大示范工程和36个技术创新平台。

据悉,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后的第一部规划,也是我国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

新能源自主科技攻关

虽然我国能源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核心技术仍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例如,主要关键技术和设备依赖国外;适合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和页岩油气勘探、开采与利用技术体系尚未形成;风电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控制系统、叶片设计以及轴承等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等。

为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突破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在能源勘探与开采、加工与转化、发电与输配电以及新能源领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上实现自主化,部分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在勘探与开采技术领域方面,将完善复杂地质油气资源、煤炭及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探技术,形成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及配套装备。

在加工与转化技术领域方面,突破超重和超劣质原油加工关键技术,实现炼油轻质油回收率达到80%。自主开发煤炭液化、气化、煤基多联产集成技术,以及特殊气质天然气、煤制气以及生物质制气的净化技术等。

在发电与输配电技术领域,实现大容量高电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化,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智能电网、间歇式电源的接入和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消化吸收三代核电站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堆型及相关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掌握6-10MW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海基和陆基风电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发展100MW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太阳能集成与并网运行技术等。

提前布局长远目标

据悉,《规划》将通过各地能源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能源企业等共同落实完成。

《规划》提出,各地能源部门等方面要结合《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重大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选择并确定重大能源试点示范项目。优先核准自主创新和装备国产化案完善的重大示范项目,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同时利用税收及首台(套)设备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同时,《规划》将已具备一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科技工作作为主要务,同时部署未来10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如700℃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强度材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示范工程、大规模储能等。

第11篇

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来临,这场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但人们尚无法知晓哪一个产业才是未来的主导?此次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欧盟曾在2010年实施的10年发展规划“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2011年又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这三大领域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石。

“数字经济”领域中,下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多网融合技术值得关注。

移动通信领域现在的前沿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即在3G之后继续演进的技术。其最大技术特征是可进一步大幅提高无线互联网的接入速度。欧洲走在LTE技术初步商业化运用的前列,其中德国、荷兰较为突出。

近年来兴起的云计算,可让用户共享互联网上的信息处理和储存能力。全球云计算领域中,北美和欧洲处于先进地位。比如德国电信股份公司、法国电信旗下的通信服务供应商Orange都开发了云计算服务。

在物联网领域,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起步不相上下,由于物联网尚处于初见端倪的阶段,世界各国还没有分出绝对高低。欧洲非常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欧盟了以《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为题的公告,提出要采取措施确保欧洲在建构新型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绿色经济”领域的突破口是新能源技术和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主要集中在高安全性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安全性较高的受控核聚变技术成为核能研发的重中之重。2007年10月,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合作的“人造太阳”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在法国启动。如果这一项目获得成功,受控核聚变得以实现,那么人类将获得安全、清洁、低廉、取之不尽的能源,核电安全危机乃至能源危机将有可能成为历史。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是清洁、安全、储量丰富,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目前的不足是成本高昂。德国政府去年表示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厂。德国不仅能够负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高昂成本,而且通过产业化和技术的发展可大大降低成本。据德国风能协会的研究结果,该国陆地上全力发展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65%。

在节能减排领域,智能能源技术广受推崇。它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传感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合理安排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等环节的新技术,利用它可大大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智能能源技术中,智能电网技术已获初步进展。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广泛使用智能电网技术每年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全世界每年原油产量的约10%。2011年年底,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决定将率先部署智能电网技术以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电动汽车是研发重点。可以预见,未来依靠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直接提供动力的机会越来越少,电能将成为最直接应用的主要能源,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应用的关键环节。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的瓶颈是储电系统,即电池的储存量小、成本高,使得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与内燃机汽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较高的成本也使电动汽车推广困难。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必须加强对高性能低成本的储电系统研发,以及电动机、速度控制、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系统研发。

第12篇

当日,中国客车业巨鳄宇通客车在河南郑州正式对外睿控(英文名为Rectrl)技术,这是宇通在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该消息一便引来行业强烈关注。

随着中国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超越老牌的工业污染,成为空气污染不容忽视的“罪魁祸首”。近期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治理移动源污染防治”作为篇幅最长的部分之一,将治污矛头直指日益严重的机动车污染。

相关调查显示,在北京的PM2.5颗粒来源中,机动车排放占22.2%,是当地污染中的首要污染源;在上海,车船尾气排放占比达到25%;而天津、杭州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对该市PM2.5的影响度高达33%。

在中国大范围频现“雾霾袭城”的当下,“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公交俨然已成共识。宇通睿控技术的“横空出世”被业内称为一场“及时雨”。

以技术论英雄

此前国务院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时超过500万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2013年在比利时举行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大多数欧洲的主流客车品牌都推出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产品。然而,在人类资源日趋枯竭和环境恶化的今天,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同趋势,已不单是汽车企业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能更有效地取得技术突破,进而找到更具市场化的能源支撑。因此,汽车制造商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在新能源技术上抢占先机。

据了解,宇通的睿控技术经过了充分的市场研究和产品实践,很好地实现了“电动四化”和“智能四化”,这使得宇通的节能与新能源产品在“绿色经济时代”脱颖而出。

据宇通新能源技术部部长朱光海介绍,相比传统车辆,搭载睿控系统的车辆能节省燃料30%以上,PM排放值降低90%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将是宇通的主要方向,纯电动客车为辅助。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比纯电动客车的成本低,对客户来说价格更易接受,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朱光海告诉记者,目前,宇通已经建立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平台,形成10-18米系列化产品,并拥有相应的产品公告和补贴目录,其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成本合理、操作舒适等优势,可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且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大规模推广。

作为跟宇通合作多年的“老主顾”,杭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深有感触,该公司科技部部长杨国强对其技术及服务赞赏有加:“我感觉,宇通客车在研究客车节能减排的技术上花了不少心血,并解决了很多问题,为整个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将宇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总结为“质”和“量”,“质”就是朝着国Ⅳ国Ⅴ方向发展,“量”就是通过纯电动等技术降低排放量。

事实上,早在2006年,杭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便跟宇通等客车厂家共同研究新能源车辆的应用。杨国强透露称,近几年,杭州市要强制淘汰800多辆欧Ⅱ(国Ⅱ)级以下排放的车辆,到明年年底,所有欧Ⅱ排放量的车辆要全部淘汰,更新报废的或新增的车辆力度都要加大。而这批新增车辆,基本上全是新能源车辆。到今年年底,杭州公交的新能源车辆所占比例将达到40%左右。

“这项技术代表了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变革,是在肩负满足用户价值最大化使命的同时,找到通向新能源美好未来的钥匙。” 业内专家对此评价道。

开疆辟地

据了解,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及宇通新能源客车的高品质,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自2010年实现批量销售以来,已在郑州、天津、杭州、昆明等54个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5151辆,其中,2012年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销售1770辆,2013年达2285辆,在新能源非示范城市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销售量和占有率均持续保持行业第一,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外界环境要求下,加大新能源汽车发展力度,已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据悉,郑州、苏州也跟杭州一样,在新能源公交推广方面投入巨大。数据显示,郑州公交数量共计5548辆,其中BRT 数量为479辆,占车辆总数的8.6%。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机务处处长翟景森透露称,今年下半年,郑州将批复一个新的BRT项目,届时,该市BRT车辆总数将达到近800辆。这些新增车辆均是宇通新能源客车。

宇通新能源客车何以发展如此迅速?在繁复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宇通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客户的一些评价似乎给出了答案。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宇通新能源公交车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百公里能耗值在行业同类产品中表现非常突出,且车辆性能很稳定。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宇通的产品。”杨国强说道。

江苏吴江城市彩虹公交有限公司机务处副总经理徐江海对此表示赞同,此外,他还做了进一步的补充:“除了性能优异、节能出色外,售后服务机制也是我们选择产品的重中之重。宇通为所有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从交付前期到送车过程直到交付后,宇通都能保障车辆使用过程中始终有专业人员来解决车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