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能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新课改 学业负担 学习效能 自主减负
近年来,“减负”热潮依旧风靡,但收效甚微,陷入怪圈。深究原因是没有从学理角度透视学业负担本质概念,导致学业负担问题解决过分依赖外在减负,归因错位,盲目责难教师的教,放大因素在减负中所占比例,忽视甚至漠视了学业负担主体或本质因素,如“减负”中的“负”究竟指什么?“减”的可能性或根本性在哪里?这是厘清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根本逻辑思路。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课题研究,从理论假设或学理角度探讨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虚拟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保证基于学习效能的自主减负有理有据,形成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减负观念和操作措施。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时代诉求,以新课改理念和精神为新视角,从学理(理论)和方法论维度体认学业负担本质内涵和表征形式,进而从内部或本质角度厘清学业负担与学习效能间的逻辑关系,深度归因,优化学业负担的学习效能机理或机制,以期在减负过程中充分彰显自主减负理念和实效,做到真正的减负提质。
一、新课改背景下学业负担本体认知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面临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压力大等现实问题。新课程改革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提出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规划,深刻体现出新课改的时间全程性和空间无限性,关照学生本体性回归[1]。深入解读和领会《纲要》及《课标》文件,可知新课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无不渗透或蕴含“以生为本、以学为中”理念,提高学习自主性是其应有之义,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其必然之举,创建共生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是其外在支撑,形成知识、人文、情感于一体的教学文化场域是其内生场域。从这一层面看,新课改下的学业负担是从义务教育质量与公平宏观角度来阐释,从课程标准这一微观领域来践行。同时,新课改内隐着从价值论新视角阐释学业负担本体价值,以此审视现实中学业负担价值样态,从而真正领略学业负担本真存在意义。
有关学业负担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多学者虽表述不一,但都围绕学业负担核心要义,即主观感受与客观责任。从理性角度来看,学业负担不是一贬义词或极端概念,而是一中性概念。因此,从认知观点或观念角度来说,需对学业负担持有辩证的看法,不能带有先天的或绝对的价值判定意味或负面化倾向,即任何一种学习都有一定学习压力,任何学习都应有适度压力。学业负担是学生学习系统的一部分,本应由学生自己来掌控,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操控,是学生自己对自身学业负担的体认和调控。本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个体对学习任务难度、广度等认识和情绪、情感体验等主观感受,以及学生面对学业负担时身心方面的反应或倾向等客观表征。概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素养的培育,力求为学生快乐学习、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塑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所以,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学习角度出发,寻找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根本或内在出路,以期在减负过程中,充分彰显学生自主减负理念,实现个体意义上的真正减负。
二、学业负担与学生学习效能间逻辑关系显著
在明晰新课改下学业负担本质内涵基础上,可知学业负担是客观责任在个体心理中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学业负担是一有机统一整体,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学习效能是关键核心要素。学习效能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客观表征,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是学业负担的内生力量。从学习效能和学业负担本质涵义来看,二者间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学习效能是学业负担产生的内发因素。同时,新课改蕴含的学生发展理念无疑更坚定了“减负”的内基――学习效能。学习效能包括个体主观学习效能感和一般客观学习效能,即主观信念认知和客观能力表征两方面,二者间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个体主观效能感认知图景归因分析
(1)学习态度:价值内核
学习态度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意向,学习意愿控制学习行动。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或一成不变的,态度需要激发、策略和培养。学习是学习者情感释怀、学习交流、成就体验的过程,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内化为学生学习需要,增强学生求知欲,形成稳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促进学习行为转化。总之,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信念强,学习劲头饱满,意志力坚强,有克服困难、挑战压力的勇气,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强化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自我认同感,保持积极、健康、乐观的学习心向,适切体验学习活动或成功失败事件,形成稳定、积极情感模式,做出正确思考和抉择,自主学习,自主减负。
(2)学习期望:期望效应
学习期望是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和当前学习刺激对今后学习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所抱有期望基础上的意念或心向。学生坚信通过学习能有美好未来,能力能得到发展且有广阔发展前途,他就会主动学习,努力克服困难,自觉调控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自觉评价学习结果,学习效率高,负担自然小。其次,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学生期望教师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施教。具体而言,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和教学情境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达到“高效低耗”理想教学效果。为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小心呵护学生微妙的“星火”期望,更要留足生存与发展空间,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乐趣。总之,教师期望如同久旱逢甘露般神奇或如润物细无声般轻柔,能给学生带来“书山有路趣为径”的学习乐趣,能建构起持续有效的期望系统。
(3)学习动机: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为促使学习行为朝某一目标实现而不断激发与维持内部学习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内部动机是学生出于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有强烈求知欲,想通过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满足自身内在发展需要,是其人性完善使然。内部学习动机强,学习兴趣浓厚或强烈,学习方法多元化,学习策略智能化或模式化,学习坚持持久化,能把学业负担当作学习进步的阶梯或挑战,压力感小。而外部动机是指学生在受到外部诱惑时而需付出一定努力的心理倾向,包括师长期望和避免惩罚,如我学习是为了不辜负父母或老师的期望,我学习是为了避免惩罚等。外部动机受外界诱惑大,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压力很难以一贯之。但二者间不是完全绝对的、割裂的。教学中找准教学契机,适当引导,内化外在动机,建构稳定的个性动力系统。
2.学生一般学习效能客观能力表征归因分析
(1)学习能力:充分条件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在完成一定学习情境下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是对学习知识的动态运作,是学习素养的核心组件和学习基本素质形成的必备条件。学习能力高低关系学生能否高效学习、学习质量提高及其学业负担减轻等问题,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等低级层面,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评价、反思、创造等高阶思维方面,二者间不是断裂、决然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学生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巩固较扎实,有较强的记忆力、判断力、评价、分析和创造能力,学习方法或策略智能化或可控化,学习效能感强。诚然,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同样时间内完成不同质的任务,或同样学习任务有不同收获,学习效果一般低下,学习乐趣退化,负担感重。
(2)学习策略:有力保证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有意识或有目的采取一定认知图式、信息加工方式及调控技能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情境发生动态迁移,学习策略也应有所变迁,具体需要根据任务情境、自身性情及其目标导向不断反思和调节学习策略。因此,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设置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计划学习步骤,丰富学习方法,归纳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利用学习资源,久之将其内化为个性学习系统一部分,形成稳定的学习策略或模式。如图式图(问题链)、概念图、思维导图、语义网络等认知工具、效能工具、知识获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层级间的语义关系,反映出思维层次和认知结构的灵活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标示各观点间的动态关系,体现出心智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如学业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求助,亦或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学习资料等,都可以使学生从学业无助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从中感受学习乐趣,化解负担之感。
三、优化学习效能是实现“自主减负”的有效路径
1.养成以学生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
从学业负担本体认知来看,学业负担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学业负担是一中性概念。新课改下的学业负担是被置于更广阔的视域中,将学业负担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等基础教育改革要素相结合,诉诸理性思考与真挚关怀的本体回溯与前瞻。学业负担涉及学生自由、个性等人性全面发展,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自主学习。所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前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养成“以自主性为核心”的学习信念体系,继而达到“教育即自我教育”的本真境界,践行自主减负理念[2]。
自主减负是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质量而主动生成适切的学业负担即“量力负担”,自主性是自主减负的核心,即自觉、自愿、自律[3]。首先,自觉即自我觉察。其建立在深刻、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自觉能力越强,越能深刻认识自己,正确评价学习能力,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自觉承担合理的学业负担。其次,自愿是一种基于价值判断的内部心理倾向或状态,是内在的动力机制使然,是较自觉更高一层的心理准备或潜在状态。当学生认识到学习价值时便主动学习,积极投身,自觉、主动承担应有负担,积极克服不良学业负担。反之,盲目学习时,学习成为可有可无的一件事,避重就轻,此时的学业负担就成为一压力。最后,自律是学习者内化为个性系统的良好习惯,自律是慎独、慎思、慎行的集中表现,是个体对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自我追求的高度认同。具体来讲,即学习者将学习上升到一种自我提升或修养的一种态度、习惯及境界,虚怀若谷、见贤思齐、精益求精,随时尝试寻找合适的学业负担。总之,培育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信念体系需加强自觉、自愿、自律品质的孕育和根植。
2.构建以学生高效能学习为关键的学力发展策略体系
新课改下“学力”不仅包括“双基”,也包含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非智力能力,是学生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能力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学习者既要扎实基础性学力,增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更要逐步向思维型学力转型或跳跃,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4]。
首先,要利用各种学习途径,已有知识会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而产生交叉、综合,相互印证。知识学习中学生围绕知识要点进行多角度、多路径探讨,这符合认知弹性理论,对于扩展知识的深度,探索方法的抽象性等程序性或内隐性知识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及创造等高级认知技能,增强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能,实现深度学习;其次,要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即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内部学习情感系统。反过来,学力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娴熟运用和模式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是形成综合性能力的前提或条件,方法是通向途径、策略的载体或抓手;最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常规性学习、善于思考及探究问题、合作性学习等习惯会使学力各个维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学习自觉化、可控化,即学习能力或学力的形成。总之,提高学生学力素质水准是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不竭源泉。减负的终极目标不是消除学生学业负担,而是通过塑造、培养学生个体素质结构,尽可能扩充其行为空间,即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控制学业负担。
3.创生以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为支撑的教学文化体系
课堂文化是师生这一教学主体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师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本土场域和基本方式[5]。传统课堂教学倾向知识传授和灌输,忽略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彰显和对照,规避了情境的动态性,隐略了智慧的刺激,忽视了审美的体验,缺少对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单一、枯燥、乏味。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倡导高效率、轻负担,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倡导建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课堂教学生活世界。因此,师生间需建构持续有效的对话机制来形成相互维持或共享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以此来不断扩大学习活动意义领域而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5]。
首先,从“向师”到“向生”转变,以生为本,依需定教,归还学生话语权和活动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批判性判断,暴风式发言;其次,从“经验”到“体验”,不仅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学生情绪、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知识殿堂和生命休憩地,成为精神游历和经历探险的历经,成为一种“生命摆渡”的过程;再者,从“独作”到“合作”,充分利用潜在和现成学习资源,信息共享、情感交流、互励共勉、高效低耗,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喜悦;最后,从“单极”到“多极”,建立多维度、立体型的师生双向激励评价机制,发展学生个性,关注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相长。总之,新课程教学是生成、互动和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场域,加强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增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扩展学生认知领域范畴,着力将文本化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的真实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构建师生“双主共学”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搭建师生生命价值的生活体验之旅。
4.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的积极“自我学习”世界
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世界,构建积极的学习自我,发展持续有效学习的不竭动力,创造属于自我学习的一片广阔天地。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为自己学习负责而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有能力或潜能预设学习目标,计划学习安排,选择学习方法,主动根据学习环境变迁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过程式能力,而这需激发学生内驱力、丰富多元认知策略、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及其提供社会性和物质性学习工具等。总之,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心理资本和行为技能智能化或心智化的内化过程。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留有学生充分思考、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科学评价学习过程,积极反思、正确归因,通过问题发现(任务学习)、分析及解决过程,发展元认知的觉知力、元认知的广度及元认知的技能水平,提高自我学习效能,追求学习本真意义,形成个性化的自我学习场域。同时,要关照好学习系统内外各要素,如认知方式、认知策略、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等要素,争取发挥最大合力。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或水平不仅影响学习结果或学业成绩,更对今后长远发展或终身学习有其深刻影响[6]。当前,在终身教育理念倡导下,学生只有建构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生活世界,才能登越知识顶峰,享受生命之瑰丽。
参考文献
[1] 崔允t.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2] 邓友超.教育在什么意义上是自我教育――读伽达默尔的《教育即自我教育》[J].中国德育,2008(4).
[3] 王贤文,熊川武.学生自主减负: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4] 李庾南,陈育彬.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J].课程・教材・教法,2008(8).
[5] 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
我校地理实验室是一个融实体性、开放性、互动性和信息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学习场所。“实体性”表现为陈列种类齐全的岩石、化石和矿物等标本,这些标本石大多体型“庞大”,感染力强;“开放性”表现为标本石可以让师生随时观摩、随手摸触、随需取放;“互动性”表现为标本石课程化的陈列方式、富有创意的标牌设计、独特的问题链和博物馆式的“仙霞地理家园”网站,实现学习的多维互动;“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学习室独特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施设备,可实现学习过程微格化处理,以及依托校园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利用网络技术与数字资源,为生生、师生间多层面交流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
实验室应用既立足于地理二期课改课程的教学需要,又注重以标本石为载体引领学校科普特色教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和学生探究创新活动,有效拓展了学习形态,转变了学习方式,践行了课改理念。
一、建设理念
我校地理实验室的创建,立足于“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的宗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与体验、互动与参与,推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和“学”的改革,引导学生依托信息化互动学习室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地理学习兴致、拓展地理认知视野和培养科学思维品质。
地理实验室一方面通过具体的标本石和信息化仿真虚拟功能,改变从图片到图片、从文字到文字的抽象学习,还原学生地理学习经历,丰富过程体验,积淀科学经验,提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自由,他们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掌握观察、记录、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的科学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此外,地理实验室在师生的创新应用中不断发展,其中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课程越来越多元,学习成果越来越丰硕,吸引更多的学生深度参与并爱上地理学习活动。
为此,我校地理实验室的建设愿景定位为:彰显前沿教育理念的“思想场”,开展学习方法的“研究室”,师生进行地理学习的“资源库”,放飞师生地理情怀的“欢乐谷”。
二、基础建设
我校地理实验室(也称“地理学习园”)于2009年着手酝酿,2011年9月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信息化互动学习室、标石观展学习区和地理信息平台构成。
信息化互动学习室是现代化的课堂学习场所,即为现代化教学、高效能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形态的学习提供学习环境;标石观展学习区为师生提供参观、观察、探索、思考地理标石的对象和场所;地理信息平台目前包括校园多媒体信息传播系统和博物馆式的“仙霞地理家园”网站,为地理学习提供多种互动、合作和展示的可能。由信息化互动学习室、标石观展学习区和地理信息平台构成的地理实验室,相互支撑,虚实结合,三位一体(如图1所示),让地理实验室的功能更强大、价值更多元,共同支撑着丰富多彩的课堂基础性学习、主题拓展研究性学习和自由的自主性学习,更重要的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丰富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契机。
图1 “三位一体”的地理实验室
1.标石观展学习区
标石观展学习区由地质化石学习区、地貌景观石学习区、矿物学习区和岩石学习区4部分构成,相互比邻,互为一体。
(1)地质化石学习区
地质化石主要陈列于室外的玻璃墩及三层钢化结构的玻璃台内(其中玻璃墩用来陈列珍贵化石标本,三层玻璃台按地质年代顺序摆放化石),由古至新共呈现160余块各地质年代化石。化石大小规格都在5 cm×50 cm以上,三分之一达10 cm ×10 cm以上,其中鱼龙化石达150 cm ×100 cm,海百合达130 cm ×100 cm,恐龙(窝)蛋直径达65 cm,来自新疆的中生代桂化木(化石)长200 cm、直径50 cm,它们共同向学生展现着远古地球生命的迹象和演进过程。
(2)地貌景观石学习区
学校地貌景观石共有30余块,它们在小径旁和林荫中或“立”或“卧”,形成一个小小的地貌景观园。它们或光滑如玉(如贵州青水冲石、新疆风棱石、浙江钟乳石),或鬼斧神工(如河南褶皱石、浙江沉积岩石),或千疮百孔(如江苏太湖石、浙江海蚀地貌现象、黑龙江火山熔岩),以不同的风姿向学生展现祖国各地地貌肌理的秀美。其中褶皱石达300 cm×120 cm,钟乳石达190 cm×80 cm,浙江海蚀地貌石达120 cm×80 cm,太湖石达130 cm×120 cm。
(3)矿物学习区
地质矿物主要陈列于室内,共有300余种,80%以上矿物规格在30 cm ×30 cm以上,其中粉红色方解石达60 cm ×60 cm ×100 cm,重晶石与水晶共生矿石达80 cm ×50 cm ×40 cm。这些矿物按照物理、化学性质被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开放的展柜或展台上:矿物硬度标本组10块、光泽标本组10块、晶体形态标本组6块、集合体形态标本组7块、颜色标本组10块、解理标本组5块、断口标本组5块、化工原料组12块、宝石工艺组13块,以及课本中提及的矿物、珍贵矿物等。学生可以零距离观摩触摸,甚至掂量对比,能看能动。
(4)岩石学习区
陈列室中,共有120余块15 cm×15 cm以上的岩石标本,分别从种类和应用两个角度排放。上、中、下三层架上,分别排放了三大类岩石:上层岩浆岩(包括浮岩、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等30种),中层沉积岩(包括石英砂等40种),下层变质岩(红柱石角岩、大理岩等30种)。另外,还专辟一个区域排放建筑材料类岩石。
2.信息化互动学习室
地理信息化互动学习室由后台服务室、教具陈列室和学习活动室构成,共同保障了现代化学习环境与探究学习条件。
(1)后台服务室
由两间相通的小房间构成,其中一间放置网络服务器,既为学习室提供便利的网络连接服务,又为地理学习专题网站、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星球资源提供平台支撑;另一间为多媒体信息化教室的控制室,保障现代化学习的精准、高效。
(2)教具陈列室
与学习活动室相通的地方有两间教具陈列室,既可以放置地理教学器具,如各类地图、地球仪、地形模型、地理演示实验器材等,又可放置学生地理探索实验的仪器工具,如地质考察类工具、天文观测工具、环境监测工具等,还可用来收藏标本岩石,以及陈列学生制作的优秀地理作品。
(3)学习活动室
学习活动室内42张可自由组合的单人梯形课桌,可3~8人任意组合成学习或实验小组;配置12台无线笔记本电脑、40个手持移动学习终端(平板电脑)供学生使用,加上无线投影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即时呈现和进行互动交流。
学习活动室的演示区配置了主控电脑、电子白板、数字星球星系统、点读式语音立体地图、窿顶模拟星空等,加上视频音频播放设施、宽幕双屏投影技术、录播直播技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精彩,感知科技的魅力,有利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习活动室的阅读区有三列内墙式书架,初步购置500余册地理课外阅读书籍,200余册各式地图,140余张地理学习光盘,上千段央视教育资源短片,为学生获取书面信息提供资料。在管理上通过定期开放和外借,让学生充分享受地理文化的熏陶。
学习活动室的作品交流区主要位于后墙,用来定期交流、展示学生专题学习成果和研究性学习成果。
3.地理信息平台
信息化是我校地理学习室的重要标志,除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外,还体现在通过视窗推送系统推送优秀地理文化,以及构建地理自主学习网站。
(1)视窗推送系统
我校建有基于信息技术的三大传播系统:一是视窗推送系统,以影像为特征的形象传播;二是桌面办公系统,以便捷为特征的即时传播;三是校园网站平台,以互动为特征的网络传播。它们都在地理实验室的建设中得到体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自我展示提供了有效保障。
视窗推送系统有专业的支撑平台和运行软件,软件是基于B/S架构,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编辑推送视频(或动画)、学习成果等,操作简单;并通过后台中心控制实现不同层面的三种推送方式,即走廊视窗方式推送、互联网Web方式推送和有线电视方式推送,可有选择性地把优秀地理文化、学生学习的精彩过程、优秀成果的在全校定期推送。
(2)地理网站平台
学校与相关公司合作,架构并建设了博物馆式的地理自主学习网站―“仙霞地理家园”。该网站最大的特点是以地理实验室的标石为实体,通过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地质博物园,突出图文介绍、立体浏览、问题引领和方便交互等众多功能;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系统的主题性思维导图、学习资源和微课;以及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数字化展示、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
三、设备配置
作为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地理实验室,其设备配置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系统软件、地理标石和学习资源等(见表1)。
表1
四、相关课程建设
地理实验室作为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的重要载体,力争惠及每一位学生,并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拓展学习和项目探究指导。为此,学校地理教研组与信息技术中心、视觉艺术工作室和科普教育组,相互协同,共同推进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深入实施。
1.基础性课程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结合基础性课程内容,利用地理实验室开展专题学习,改变从图片到图片、文字到文字的学习方式,还原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性课程,更好地达成教学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素养。两年多来,我校已形成17个基于教材的创新性学习活动,学习内容见表2。
表2
2.拓展性课程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地理科学知识,充分认识地理现象,学校依托地理实验室的学习资源和独特的学习环境,建设了系列校本课程,将学生个性发展中基于学科的延伸与发展、基于广域发散的学习体验、基于国家统一要求的道德品质养成等融于一体;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拓展融于一体。拓展学习内容见表3。
表3
3.研究性课程
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核心在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以及探索解决疑难问题的经历。地理实验室丰富的学习标本和现代化的学习条件,为学生“问”中学、“做”中学和“研”中学搭设了平台,创造了氛围。研究学习内容见表4。
表4
五、组织管理
1.管理与师资
学校成立了地理实验室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地理学科带头人与教研组长领衔,科研室、信息中心、科普人员共同参与,教导处、总务处提供重要保障。课程开发和活动组织以地理教研组教师为核心,融合多方教师和多个部门参与,共同推进。
2.开放时间
地理实验室由专人管理。室外学习区全天开放,室内学习区和互动学习室定期对外开放,活动内容统一安排,专人落实。
3.资源共享
关键词:网络;技术;方法;模式;理念;网络教育
本文所谈的网络教育中的网络为广义的网络,包括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电视网,并非仅仅指计算机互联网络。用网络教育的称法,是出于“网络”二字在现实生活和整个社会中的熟悉程度,还因为本文所谈的网络教育,不仅指现代远程教育、虚拟大学,它还是一种可以施用于传统高校在校生的教育教学形式,在后一种意义上,它可视为是传统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或电化教育的改进等。
网络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教育一直倍受关注,对于网络教育——这一被称之为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型教育形式的研究可谓名目繁多。起初的文章要么语出惊人:网络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兴起将导致传统大学消亡;要么给予厚望:网络教育将实现教育的平等及民主化;要么过于乐观:网络教育的新型技术手段将使知识的获取成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享受,学习从此不再是枯燥的,而是轻松有趣的等等。这些有关网络教育的过于激情的言论部分地消散了网络教育革命的力量,“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这场革命的意义”。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前一阶段的喧嚣过去之后,我们看到的文章大都转向较为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理论家们从思想、理念的角度入手进行理性的分析,指出只有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教学和教学组织管理策略,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应有的效能,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家们和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教师从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着手,开始进行实践的探索。
由此看来,网络教育及其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最初“大胆假设”的阶段,现在正在步入“小心求证”的时期。求证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环节,网络教育是从教育教学手段、内容、模式到教育理念都大大有别于以往传统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如何看待网络教育这一蕴涵着众多“革命性”因素的教育形式,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因素归并到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展开更为科学和全面的研究和论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力图解决的问题。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作者认为可以借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括,它同时也代表着网络教育发展的四个环节。
一、“起”于技术
谈到网络教育就会提到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技术主要由微处理器、储存媒体、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组成。其中微处理器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储存媒体拥有巨大储存容量,多媒体技术能够高效能处理影音、图像、文字及动画;将微处理器连接到网络可以产生强大的通讯能力。网络教育即是将先进的ICT技术运用到教育中而产生的教育形式。在网络教育中利用微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可以提供实时互动的教学;利用储存媒体的巨大储存容量,可以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协助学生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文字、动画、影音及图像,可以提供多媒体学习;将电脑连接到互联网,可以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海量的信息。除此利用电信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还可以实现直播课堂等。由此可见,技术手段是网络教育存在、发展及运行的基础或称平台,没有现代新兴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产生,就不可能有网络教育的存在。因此我们说网络教育是起于技术的。
认识到技术对于网络教育的基础和重要作用,看到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给教育教学创设有利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消除那些至今对使用电脑及相关通讯设备仍犹豫不决的人士心头的疑虑,这种疑虑可能归结于较早的那些曾被期望来改革教育的技术——幻灯、广播、电视等令人失望的经验”。网络教育的技术手段不再是早期的简单通讯,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单向传播的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是实时的、双向的、交互的、是可控的,是多种媒体的,由于这些特点,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它甚至优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效果。然而,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以往教育技术或媒体的更新换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用于教育之中,并非仅仅是教具的更新,而是触及到教与学的方法、模式、教育观念等的更新与变革。这才是网络教育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所在。
二、“承”于方法
方法主要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诸多研究网络教育的文章中是一个不大常用的词,更常见的是“教学模式”的提法。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网络教育现行的教学方法在种类和基本形式上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无多大的差异。如利用卫星电视网络实现的直播授课,利用有线电视网实现的课程点播,还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都采用的是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法;BBS网上讨论和利用Chat-Room等进行交流,沿用的是传统的讨论法;师生利用E—amil提交和修改作业,则是传统的练习法;学生通过WWW浏览器自主学习是自学法等等,网上运行的CAI课件或单机CAI课件则是已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延伸。因此现有的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突破以往已有的方法体系,或者说,网络教育中现有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教育承于方法,即使是最优良的网络教学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法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教育就是传统课堂搬家、传统教学搬家,应当看到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结合将给传统教学方法带来大的改进:
首先,技术的作用使得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大,效果提高。以实验法为例,网络教育中的实验法突破了传统实验法的局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一些昂贵的、危险的实验得以在计算机上重复进行。再比如练习法,网络教育中的练习可以有SAQ型(自测型)、TMA型(教师评分型)和CMA型(电脑评分型)等多种类型。网络教育中的学习资源同传统单一的教科书相比,往往具有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和动画等多种特征,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的长时记忆;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他们的思路,学生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自己学习,与传统的自学法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交互式讨论不仅使师生和同学之间可以获得即时的交流和反馈,学生甚至还能在网上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些优点在今天都是耳熟能详的。
其次,技术的支持使得个别化学习的理想有望成为现实。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参差不齐是传统的班级课堂教学中一个矛盾,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困难重重,有的懒散怠慢,有的则严谨刻苦、出类拔萃,然而这些个别差异如此之大,学习特征和需求迥然不同的学生却在同一种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师同样的指导之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都较为困难,个别化学习更是无从谈起了。对教师来说,如何协调上课内容及进度也是一个经常性的难题。网络教育可以采用由学习者来控制的设计,针对不同的学生来提供个别化的学习路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计算机可以记录学习者的每一次提问和反馈,并据此来决定下一个课程;它还可以应学习者的个别需要来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技术的支持和使用,使学习过程的个别化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网络教育在继承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认知心理因素和个别差异,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等,这显然是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及模式的变革。在先进技术的支持和教学方法改进的基础上,网络教育开始转向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模式的构建,由此进入到第三环节。
三、“转”向模式
模式除了指教学模式外,还指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及办学模式等。在技术手段创设出条件、教学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改进之后,网络教育转向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是基于一些问题的提出。都说网络教育不应是课堂教育的搬家,而应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模式应当如何构建呢?狭义的网络教育(在线教育)的模式是基于视频的还是基于WEB文本的?在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如何将各种改进后的零散的教学
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供师生实际操作的,有利于个别化学习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些都是困扰着网络教育的现实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网络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现提出的模式有很多,指导思想层面的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双主(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何克抗)等;实际操作层面的诸如:讲授型模式、个别辅导型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操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黄荣怀)等,这些模式中包含着技术手段的实际采用,教与学方法的选择,教育教学要达成的目标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等较为全面的因素。
总之,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提出都力图构建出一套针对相应教学目标、接近教学实际、便于人们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科学的操作系统。这正是处在发展初期的,并且以技术运用为特征的网络教育所急需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论和学习论的指导和支持,这是网络教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基础理论部分,是网络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必要保证;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演进和成熟,它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到传统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将导致教育思想及理论的相应变化,所以,教学模式的意义相当重大。
一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深为人们所诟病,高校应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才,各个学校应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的特色。网络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质量和规格要达到何种程度?网络教育的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又有什么样的区别?网络教育所要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决定它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网络教育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以及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等必然会使得它的管理模式有所改变,很显然,传统大学的管理模式对网络教育是不适应的。首先管理的空间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有形的现实转到了计算机及网络的虚拟的现实中;其次是管理的系统发生了变化,网络教育中的管理系统包括传输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系统评价等。教师的日常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个人能力的分析来确定对学生“因材施教”所应该推行的某些教学策略。总之,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将不再是经典管理理论所定义的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一种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和反馈的开放的系统,其中“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成为其管理模式中一个最为显著的特色。
最后,还有办学模式,在国内,现在已有传统院校模式、电大模式、自考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的称法。在国际上,澳大利亚式的双重模式大学的情景已出现在英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东欧的许多国家。以网络为主的远程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走向趋同,可能是今后网络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四、“合”于理念
网络教育合于理念,就是指网络教育中技术的运用,方法、模式的选择和实施等种种变革最终都取决于教育理念的变革,都将合到教育理念的范围之内。
理念之一:网络教育在现实发展中应首先确立理性的技术观。
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不等于必然的现实性,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到人和技术、教育资源和技术的结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用技术,注重多种媒体的有效结合,这一点对于网络教育来说犹为重要。最新的技术和媒体并不意味是最有效的,单一的媒体远不及多种媒体的效果好,因此在实施以网络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对新技术的盲目迷信,认为拥有了一些新技术就可以向任何人有效地传授任何知识,这是错误的。应该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技术,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教学手段和条件的改进和完善,但它并不代表着教学质量必然提高、教育目的必然达成的现实性;新技术的出现也不代表旧有技术的消失,在教育技术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不存在新老交替,只有形式和媒体的更加丰富。
理念之二:不同的教学理论和学生观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
在传统教育形式中,教学的重点就是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将人类几千年来探索到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是吸纳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尽量选取的是有利于知识有效传递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中,面向全班学生,主要运用讲授法把他认为是重要的
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记忆事实或公式上,是一种传递——接受的方式。在网络教育中,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可通过网络来轻易获得;计算机强大的储存能力,使得一些事实和公式的记忆变得没有必要;信息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驾御信息,自主学习的人,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在自己产生联想,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时,才能学得最好等等。
因此,教师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不应再成为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的首要出发点,而是以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重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将有可能摆脱“经济有效地传递知识”这一传统教育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完成的任务,而更加贴近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发现法可能会比以往更为经常地使用。
理念之三:教师是学习的参谋,指导和组织者。
有人说,教师在网络教育中受到了威胁,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被大大削弱,甚至有可能消失。在信息极大丰富和轻易就可获得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应当承认教师作为知识源、信息源的地位受到了冲击,教师和学生之间可能从以往“我知你不知”,演变为“我知你也知”,甚至是“你知我不知”的关系。教师虽然越来越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但却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参谋、指导和组织者。他的任务是在学生加工知识、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和创造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不仅要有熟练应用技术手段的技术素质,还要有能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好的教学设计与网络设计的思想等。因此,教师在网络教育中与其说是受到了威胁,不如说是受到了挑战更为合理,威胁似乎意味着教师地位的岌岌可危,而挑战则意味着进行自觉的改进后会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网络教育是强调个别化学习的教育,然而,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可能会使他们很难突破旧有的学习模式,不能充分地利用或很好地利用技术媒体和信息,从而难以实现个别化学习,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适应网络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