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

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3-06-05 10:1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

第1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在未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曾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在《学会生存》报告中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不会学习的人,就无法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高中阶段是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x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学习教育的培养。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灌输式、传授式教学、被动接受式学习还占主导地位,这对培养人的自主学习极其不利。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特殊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1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飞速传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这一时代中,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周期也越来越短。传统的一次性在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的需求,大家需要不断的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导致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说,21世纪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只是具备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1.2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需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因其资源的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深入,教育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庞大的学习资源库和信息库,网上大规模开放性课程(MOOC)的兴起,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得大量名校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便利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等因素,更加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途径和学习类型,传统的学习管理观念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管理。因此,必须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自主的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1.3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需求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作为21世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追求,核心素养早在2003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一Functioning Society)的报告中己被正式提出,2006年欧盟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关于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的建议案,将核心素养定义为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建议案主要涉及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核心素养体系。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被视为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新课改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实践层面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己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分强调被动学习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为此,急需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素质培养打下基础。

1.4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学习性质和发展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年龄大多在16到18岁之间,处于由小学、初中阶段向大学过渡的时期,在身心发展上也正在由青春期向成人过渡,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今后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一个学习的重要阶段。进入高中学后,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在逐步增加,自主意识、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判断能力、批判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需要大力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素养,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为进入大学阶段做准备。

2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2.1自主学习的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界定。著名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还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or Learner Autonomy,简称AL或者LA),一般是指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自我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被动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学习的要素来看,学习的内容是自主决定的,学习的方式是自主选择的,学习进度是自主安排的,学习的过程是自主控制的,学习的结果是自主评定与自主改进的。总而言之,自主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由学习者积极主动发起和参与的,并且独立完成的一种获取新知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学生的主体性

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学生做为教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方式不同,自主学习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决定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计划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性和积极性,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2学习的独立性

传统的学习过程由教师来主导,学生必须依靠教师的传授和帮助才能开展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提出问题,独立地琢磨、研究和探索,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通过独立分析、判断、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一种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创新、乐于获取新知识、与同伴积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是一N主动地建构性学习能力。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主要的学习是由于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独立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学习报告与学习评价。

2.1.3学习的自律性

自主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因此,个体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自律性是个体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它规范、约束着学习者的行为,促使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2.2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构成

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由如下几种能力构成:

2.2.1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批判性思维意味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上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不迷信权威,不盲目服从,而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审视、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是指学生能自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自主提出假设、自主进行验证,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2.2.2独立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网上交互平台的建设使学习者能够得到来自于学校教师之外的更多人的指导和帮助。独立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地收集参考文献资料,并学会在庞大的信息中甄别、筛选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型学习;还能够利用交互系统、电子留言板等手段与同学、老师甚至专家进行交流,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2.2.3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能力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目的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并做出整体安排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能力,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认知策略并用于自己的学习。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反思的能力,也就是元认知的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离开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就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2.2.4沟通与交流能力

尽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地制定和执行,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独自一个人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益,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发展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建议

3.1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和强有力职称。这就要求一方面,学生要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明确自主学习对个人一生的能力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自主学习的外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2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3.2.1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填密的学习计划是学习策略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目标指引这学习的方向,学习者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预期成果相应的期盼时,才可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一个不知道具体学习目标的学生是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确而富有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习者减少盲目性和焦虑感,从而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学习任务。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研究证明,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等待教师安排学习任务,讲授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技巧和方法,他们往往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寻找相关的学习材料,提前探究学习任务,自我寻找学习方法,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3.2.2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学生必须能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针对学习问题,开展自主独立的探索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种种假设,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或修正假设,最终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2.3学会反思总结,客观评价自我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反思总结学习活动的得与失,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进程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学习。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也能够不断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3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3.1培养自主质疑、释疑的习惯

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创新始于问题,思维源于疑问,有疑问说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从质疑到释疑的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梁启超所说,“夫学问之道,必有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W皆然。”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存疑,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质疑的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3.3.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学生通过课前自主的预习,可以预先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带着疑难问题进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高中生的创造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自主安排复习的内容、时间和进程,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3.3.3使用工具书,有效利用网络的习惯

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与初中相比,在学习的广度、深度、复杂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加强。因此,养成独立使用工具书、有效利用网络收集查找资料的习惯很重要,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自主地获取学习资源,独立地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良好习惯。为此,必须培养高中生对各种信息资源、工具书、词典等的信息检索和文献收集整理能力、养成他们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志华.生活・社会・化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肖池,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政策――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课题论坛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4] 刘坚,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10(17).

[5] 袁鸿雁.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40-01

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种模式形成了一种依赖,十分被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好一门功课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最先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其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人生的根基是习惯,根基的好坏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实践证明,养成教育是教育之根本。教师要做的事就是帮助学生捕捉并拥有助其一臂之力的习惯。预习就是值得学生养成且会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地布置有助于下节新课学习的预习任务,并坚持强调学生要先识再读,以读伴写,以写助记,在必要之处,可留下阅读、思考或质疑的痕迹,便于课上逐一针对解决。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先前所学的一些词根去猜测生僻词汇的意思,这样才会将预习的效果放大到最好、最有效。日积月累,学生也会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这一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Reading板块时,可以将一节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不理解的段落可以标记出来,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这样就能十分准确有效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在教师解答完学生问题后,应根据这种问题提出相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确定学生有没有完全明白理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备课措施。最后,教师应对这节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加深这类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做到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可以触类旁通。

二、巧妙运用生成文本的功能

高中学生面对多门课程,应具有多元性思考与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英语学习的帮助是十分有效的。所以,教师应巧妙运用文本生成的功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多元性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基于书本中的学习要求,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多元性的学习思维活动,多提出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学习各自的想法,以达到学生视野的拓展。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成立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或组间讨论探究,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并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改写,背诵默写一些经典句型。在教师指导生成文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活跃分子”,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体会到探索知识的快乐。最后,使学生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教师在教授“The world online”的“ Reading”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Internet”的资料,提出“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nternet”这一类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与教师互动,然后再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整篇文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更容易掌握,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习惯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高中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相比中小学学生都有所增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依然表现为目标性不强,课堂效率不高,自我监控能力差。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任务意识方面为学生设置自我监控的基础。加强学生的任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对学习不是应付,而是自己想和学。从“赶着跑”转变为“冲刺跑”,大幅度地提升了学习效果,英语成绩便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提供真实的交际语言环境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设置自我监控的氛围。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用风趣有画面感的教育语言来传递教学内容。将PPT、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中,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营造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3)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监控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前途,学习无小事。首先,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预习、记笔记、问问题和记纠错本的习惯,鼓励学生开口用英语表达,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对话,这样在生活中也能使英语口语得到训练。其次,就是帮助学生画出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先去理解,如果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再加以讲解,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还有就是让学生自己拟订学习计划,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

四、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负责。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自己的学生可以很快地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能自觉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成长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自主学习;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17-01

1.引言

2003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这一理念首次将英语课程的目的理解为超越对语言本身知识技能的掌握,将英语学习与培养全人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但调查发现在广大的农村中学,由于硬件设施、教师资源、学生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抓住机遇,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农村中学高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2.农村中学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尤其是农村中学。具体考察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具体情况。笔者借鉴周殿军的一份调查问卷,在目前所任教中学的高二年级中每班各抽了3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从调查资料中选出的10个问题及学生答卷情况:

(1)我通过内省自己和观察他人,了解自己所具有的某些认知优势和劣势。

(2)我总是制订英语阶段学习计划,而且一般都能按计划学习。

(3)复习期间我有较详尽的英语复习计划。

(4)课前我都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

(5)我很少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语法。

(6)一般情况下我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英语老师讲课。

(7)课外我都能针对自己的情况,对课堂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8)除了课本之外,我能利用其它渠道进行英语学习。

(9)我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估,调整英语学习策略。

(10)我和同学能经常交流英语学习经验。

学生答卷情况(百分比)

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特点没有进行分析,学习没有计划,方法不科学,自我监控能力差,对英语学习进行补救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学习盲目地以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情况,以便有效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实验,在分析了调查问卷后,我随机抽取了15名被测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采取半开放式。尽可能营造一种友好、轻松的氛围。访谈的内容包括: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看待自主学习?有没有尝试过自主学习、作了哪些努力?你认为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访谈结果表明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几乎不存在充分的自主和极端的不自主。多数学习是介于从自主到不自主的特征连续体中的某一点。我国中学生学习从总体上说具备自主性特征;但在一些方面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观念。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但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呼声很高,渴望得到指导。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关注、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意识到单靠教师传授灌输知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渴望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系统的指导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困难所在。因此,对中学生实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3.培养农村中学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3.1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学习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

3.1.1 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这句话充分阐述了兴趣的动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结合学习的各种活动来培养和激发的,如英语歌曲比赛、朗读比赛、就热门话题展开辩论,智力竞赛和英语角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设疑,解疑,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同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学习中。在诱发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后,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独立地获取知识。此外,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能够获得连续不断的成功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这种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即成功——快乐——自信——努力——克服困难——成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

3.1.2 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应改变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起课堂的引导者、设计者、促进者、参加者、帮助者、评估者和资源库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以下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

(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又要利用学生旧知识,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共同点上充分思维,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同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正确地处理教材,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联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使之形成立体式学习网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组织、安排丰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

(2)教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想使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要先削弱自身的权威性,转化为促进者、教育、指导学生树立信心、积极思考、独立学习,而非一味地控制和干涉他们。教师作为中介者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会学习,获得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同学及老师之间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有效地交流。另外,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课堂活动中,如双人活动、小组讨论等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能作为学生所需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3)教师是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和指导者。 "英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完成任务的决心,而且要有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而后者的任务无疑落在教师的身上。因此,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研究英语学习策略,要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新课,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等,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领会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知道怎样学,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使他们逐步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习的评估者的角色。教师应以激励的方式评估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成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评价内容可包括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策略评价、课堂活动参与程度评价、英语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掌握等;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等。评价既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又要激励学生自强;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又要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既坦诚指出学生的不足,更要表达教师的关心和期望。

3.2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的投入.目前,在农村中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下面不利因素:一是农村高中的硬件设施普遍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农村中学缺乏足够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外文图书资料,学生也缺乏英语实践的机会。教师资源、师生比例也不合理,传统的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与能力的培养。部分外语教师还没能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融入各种教学法或者摸索出自己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教学资源而言,教育管理部门应拓展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源。就学生而言,农村中学学生普遍接触网络的机会不多,而且真正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网上教学信息选择能力和控制能力,否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4页

[2] Little D , Language awareness and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er. Language Awareness, 1997(6)

[3] 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 London: Longman

[4] 周殿军,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第101页

第4篇

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养成,是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表现.高中生经历阶段性的锻炼和培养,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由于学习品质、外界环境以及内在因素的干扰,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培养.本文作者结合高中生学习实际,根据相关教学理念,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实施生动性情境教学策略,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情感

高中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一样,对外在生动的事物、丰富的生活以及趣味的事件等充满浓厚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学科,现实生活性、问题趣味性、解答多样性、历史悠久性等特性,为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养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要在教学情境创设上做好“文章”,利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特性,营造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利用数学知识历史特性,设置古代典型问题案例情境,利用数学问题趣味性,创设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使高中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激荡”,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得到“树立”.

如,在“数列”章节,“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中,由于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该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有意识地设置 “储户存款利息的计算”、“购买房屋房贷的计算”以及“办公厂房机器资产的折旧”等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高中生在感知生活性的教学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到理解和掌握数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自主学习的内在积极情感.又如,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设置了“甲船追截乙船”的问题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知解答生活性的问题情境中,充满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合作性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离不开其他学生个体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借鉴学习他人经验,为有效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积累了方法和经验.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学习活动的群体性特征,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高效合作探究、分析、解答新知、问题等活动,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策略,又能够达到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三、实施互动性评价教学策略,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素养

教育构建学认为,自我评价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解题策略,对自身学习活动全程或其他学习个体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进行评价的方法活动.评价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良好解题策略的掌握、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科学解题思想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教学环节,抓住学生解答问题案例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评价、辨析,为学生客观、及时评价自己,提高解题效能、提升学习效率,提供方法指导,树立起更加科学、全面的数学思想品质.

教师有意识的要求一些学生进行阐述.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样,学生在评价问题解答过程中,思维活动更加深刻,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同时,自我剖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效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实践锻炼学习时机,提供自我剖析平台,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江苏省丰县民族中学 (221700)]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学习;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19-00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模式。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念,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英语字、词、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这种“灌输式”教学中,也养成了依赖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磨灭了他们人格发展中的自主学习精神。

目前,我们正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这为我们打破传统、挑战自我提供了平台。当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更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地去学习、探究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尽全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地去学。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而外部动机则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特长。但是,课外活动的实施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并且要鼓励人人参与,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次,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可利用表扬、奖励等方法。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此外,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此外,引入竞赛形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间的竞赛及集体间的竞赛相结合的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再次,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要引导学生确立并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必须强调实践,必须制定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学习目的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现近期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实现远大志向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和近期目标的工作中,还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要求和目标太低,易使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松懈思想。要求和目标太高,又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经常检查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对于那些完成目标好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促进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对于那些没有实现目标的学生,要冷静地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并采取具体措施及时进行补救。

再次,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形成自己的经验,慢慢积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方法的掌握比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学习氛围。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应具有更精湛的教学艺术,合理引导,及时点拨,激发思维,确保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语法教学 自主学习

新教材里面多数都增添了自主探究内容,有些则提供了供学生自主思考的范例素材,而非只将分析结果呈现在教材里面。教材编著者的意图正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而非代学生探究,给学生答案。

一、自主学习的疑问设置

高中英语语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科学合理的疑问设计,用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完成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换,真正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疑问设置的关键是应当将自主学习情境再现出来,例如用想象、迁移、比较等办法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的设置需要有一定难度,不使高中学生感觉简单幼稚。比如在临近国庆节时,可以借助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大家说出同祝福国家有关的内容,学生会表现出较高兴趣,有些学生会说:I hope my country will become richer.还有的学生会说:I wish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beautiful.另外有的学生则会说:I'm sure our motherland is to be NO.1 in the future. 此时教师要给学生以必要指导:大家的句式用法过于单调,一般都是宾语从句。大家的祝福虽然很好,可是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这种同现实不完全相符的希望,我们能够用虚拟语气进行表达。那么何为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的常用句式是什么呢?通过创设上述问题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持久的兴趣与自主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的材料准备

无论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自由,教师始终都是课堂材料的提供者与组织者,如果教师只是带领学生以现行教材为唯一标准,那么肯定会限制学生的学习空间,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探究目标不能放到更远。对于教师来说,有必要给自主学习活动以充分的材料准备,以使学生能够从容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当与学生的知识、兴趣、能力水平等相适应,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比如在学习到关系分句的时候,教材里面所给出的关系词只有that、which、whose、who、when、why、where等,基本上没有涉及as、but、than等词,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材料,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如下:

1. This is the same pencil as I lost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2. Tom is not so tall a man as he used to.

3. There is no one but wishes no war.

上述材料使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拓展,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也给学生进行语法自主学习奠定了情境基础。

三、自主学习的过程指导

自主学习的过程指导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自主氛围创设,自主氛围创设过程要求教师彻底去除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观念,破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民主教学从理念走向实践,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与兴趣,甚至是尊重学生的错误观点,用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氛围的真实存在。这可以让学生心理上更加放松,能够冷静对待所遇到的知识点。其二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高中英语语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赋予指导更多的参与探究精神,在学生取得某种自学成果时,教师需要给以表扬,在学生处在自主学习的困惑期时,教师需要给以鼓励。在整个高中语法自主学习课堂上,最能使学生兴趣与动机得到激发的,是使学生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立即显现学习效果或取得学习成绩,因而教师在设计并指导教学内容时,注意成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分析遇到错误的原因,以期在错误中寻求成功因子。当然,分析指导的语言运用是非常讲究的,不能过于消极,也不能过于单调,以防止指导语言失去应有效果。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自主学习虚拟语气教学过程中,班级里一位极少发言的同学说出一句:Long l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本来是一句很普通的回答,如果出自优秀学生之口,便不足为奇,但是这名学生如此回答,还是有必要给他多一些表扬,以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

总结

在高中英语语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强调教师必要的、准确的、谨慎的指导,以达到在探究中养成新知的目标。而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应当如何给定位自身角色,即教师能否预先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教师指导是必要的,指导时需要教师提供哪些材料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一解决,避免出现教师介入自主学习过早而抢占学生时间或者介入自主学习过晚而陷学生于无助等不良境地之中。

【参考文献】

[1] 钟寿泉. 语法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认识[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07.

[2] 周文筑. 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03.

[3] 朱建卫. 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08.

第7篇

一、打破传统理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成长和发育的要求。他还提倡教育应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使学生对教师与教材过分依赖,形成了教师教材的权威,使得考试成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让许多学生丧失了学好英语的机会而不能够自主发展。为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改变原来的学习观念,要让他们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英语来进行信息交流。为此,他们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与实践。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它包括历史、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且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要用科学、全面的人才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另外,我们更要让学生改变原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当然,教师更要改变自己教学观念,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自己的学生,要相信他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的教育目标,从社会需求来看,应该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而英语学科比较灵活,更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但要帮助他们上大学,更要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一个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而又缺少兴趣的人,是永远做不好事情的。为此,我们要设法帮助他们消除那些自主学习的障碍。

(1)设计问题,给学生展示自我、体味成功的空间。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以培养所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认真备课,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互动、交流、自主的学习活动。同时,能够给他们提供能够展示自我、体味成功的空间。

(2)研究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一直是我们提倡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个性品质参差不齐,他们的差异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为此,我们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学习对话和课文时,我们就要要求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适当背诵原文,因为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他们要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加强语感的目的。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而复述所学课文。切记:自主学习一定向全体学生,不能扼杀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用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评价不仅有甄别功能,还有激励功能。高中学生日趋成熟,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肯定,能给周围同学留下好印象。可是,许多时候,他们还不能应付情绪的波折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而肯定学生的成绩。当然评价只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使用评价,绝不要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夯实双基能力,奠定学生英语学习的坚实基础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要使学生高效率地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就必须使学生不断充实自身的语言知识,有限的语言量将会大大阻碍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中的“适当集中”,是值得我们采取的。“语言集中教学,语法集中教学”,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和条件,激励学生主动掌握基础知识,为学生高层次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应该说,知识储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既要在宏观上督促学生博览群书,不断充实深化广义的知识背景,又要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他们对具体的知识储备,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景,建构有效的课堂

学生、教师、教材、环境是课堂组成的四大要素。实际上,外语教学活动可以是一种模拟交流,其情景完全可以人为模拟。同时模拟情景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最直接的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准确、容易地推断语境而收到较好的理解与记忆效果。不过,模拟情景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良好的教学情景会使语言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能够丰富和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帮助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而有效学习。另外,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方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良好的教学情景对于促进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就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从而建构有效的英语课堂。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 学习能力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就教师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解疑释惑明智”的精辟阐述。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教育实践学指出:“不同阶段学生个体,其学习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呈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特点,学习能力要求会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然后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三角函数章节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高中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点内容、解答三角函数问题案例、研析三角函数综合问题进程中,学习能力水平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下面我结合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对高中生探究实践、创新思维、反思评析等方面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论述。

一、提供探析三角函数案例时机,培养高中生实践探究能力

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探究性技能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紧缺人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忽视探究性教学活动,轻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探究实践的锻炼实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三角函数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三角函数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案例,提供学生探析的锻炼实际,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教师指导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内容,在新知教学环节后,向学生设置了问题:“函数y=2sinx(■≤x≤■π)与函数y=2(x∈N)的图像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S为多少?”此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析问题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后认为:“本题应先画图,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将封闭图形进行切割,拼凑成规则的图形求解,根据对称性知,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实际为一个矩形的面积,从而求得图形的面积为4π。”此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设计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图像的问题,应首先要在脑海中浮现出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其次正确地画出所需要的部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达到由形求数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析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有效指导,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探究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设置发散三角函数问题案例,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角函数章节作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构建“要素”,它既是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正反函数的有效丰富和延伸,又是与高中数学其他章节之间有密切深刻的关系。数学内容的发散性特征同样在三角函数章节有着显著的体现。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该章节的发散性特征,在问题案例的设置上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发散性问题案例,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活动,让学生在多样性的解题过程中,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智力发展有效进步。

如在“三角函数正弦运用”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基础上,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针对高中生在上述解题活动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在ABC中,已知A=45°,B=60°,a=42cm,解三角形”,“在ABC中,已知B=45°,C=60°,a=12cm,解三角形”,“已知ABC中,sinA∶sinB∶sinC=k∶(k÷1)∶2k(k≠0),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案例。高中生在解析一题多变的问题案例中,对该问题案例解答的活动能够更灵活,思考分析该类型的方法能够更明晰和富有条理性。

三、开展辨析三角函数解题活动,培养高中生反思评析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总是在不断的总结、反思、提升进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进步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结辨析问题的活动,不仅是教师应该所担负的责任,而且是学生所具备的责任。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问题解答过程中,应将反思辨析问题案例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解题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设置某一问题案例的解答过程,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形式,开展评价辨析三角函数问题解答的活动,让学生在有效辨析解题过程中,有效提高反思能力、评价能力。

如在“求f(x)=■+■sin■的最大值及取最大值时相应的x的集合”问题案例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解析该问题案例基础上,针对以往学生解题中存在的易错之处,设置如下解题过程:

解:(1)①■sin2x∈(0,1)sin2x∈(0,2),2x∈(2kπ,π+2kπ)(k∈Z),

f(x)定义域为(kπ,kπ+■),(k∈Z).

②x∈(kπ,kπ+■),(k∈Z)时,sin2x∈(0,1],

■sin2x∈(0■],log■(■sin2x)∈[1,+∞),即f(x)值域为[1,+∞).

③设t=■sin2x′t,则y=log■t;y=log■t单减为使f(x)单增,则只需取t=■sin2x,t∈(0,■]的单减区间,2x∈[■+2kπ,π+2kπ)(k∈Z),故f(x)在[kπ+■,kπ+■](k∈Z)上是增函数。

(2)f(x)定义域为(kπ,kπ+■),(k∈Z)不关于原点对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3)log■[■sin2(x+π)]=log■(■sin2x),f(x)是周期函数,周期T=π.

第9篇

一、设置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使高中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能力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实际是学生个体之间相互协助、共同进步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形式。脱离学生群体的“真空”学习活动,其学习进程会受到阻碍,学习效能会受到影响。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设置具有双边互动、合作互助特性的教学情境,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借助外在力量,实现“齐头并进”的教学效用。

如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新知教学活动中,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模式,而是向学生提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是什么?”“正确解答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后练习题”等问题,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新知探知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探知新知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互助等形式,扬长避短,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互助学习的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准确掌握平面向量的现行运算定理、法则以及意义,为更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提供了知识储备。

二、重视问题解答的方法指导,使高中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增强探究能力

解题方法是学生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和取得实效的“钥匙”,学生在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同样需要良好、正确的解题方法作为重要保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小组探究问题活动,在小组探究的关键点或学生解题的“疑难处”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开展高效小组探究活动,从而把小组探究问题的过程变为探究能力锻炼提升的过程。

问题:解关于x的不等式

这是教师在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教学中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学生小组探究”教学方式,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学生在小组探究讨论和结合自身解题经验基础上,认识到解答该类型问题案例时可以采用将一边化为零后,然后对参数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原不等式变为 -1-a

(1)当a>0时,不等式化为(x-)(x-1)

(2)a=0时,不等式化为x-1

(3)a0,易见>1,所以不等式解集为{x│x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解集为:当a>0时,{ x|

三、强化综合问题的解题教学,使高中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综合数学问题是当今新课改下高考试卷命题的重点,在高考试卷结构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武器”,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若四面体各棱的长是1或2,且该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则其体积的值是多少?(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的值)

学生在小组探究性解体活动中认识到,这是一道策略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解题过程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自行设计解题过程。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由于问题条件中未能将四面体的棱长一一给出,这就需要他们首先探求和设计出符合题意的几何图形,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按图索骥,得出结论。而本题只要求写出一个可能的值,因此,可以“化繁为简”。此时,学生就构造出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均为2的正三角形这一相对简单、易求值的图形,从而求得此物体体积为。最后,教师向学生指出,解决发散性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准确解题的切入点。如上述案例是具有多重结果的结论开放性试题,解题时要抓住条件中那些影响结果的动态因素,全面考查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而且可以纵观全局,实现思维的更加灵活性和思考分析的更具全局性。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化学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因为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学就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创造性学习,开展探究性的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主线。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与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

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1.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2.明确实验目的;3.了解实验原理;4.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作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是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学生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1.读。读书是获取知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化学课的阅读方法可分为通读、精读、选读、对比读。

2.记。“读百遍不如抄一遍”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

3.练。练及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做。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化学教学实质上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任何一个概念、原理、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我们把这些过程返朴归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实验、体验、揣摩、模拟这个过程,就能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例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越丰富,联想越充分,思维也就愈灵活。因此,在注重对化学知识的教学、实验技能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合理而又丰富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联想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过程教学,学生不只是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或一些科学的结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获得探索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即多辐射思维,是指解决问题时,要思维灵活,从多角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通过发散思维的培养,能从一类现象的一般结论向该类现象中的一种或多种现象进行推理,从而使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并能举一反三。

六、结束语

总之,学生学习化学科学所要培养的以上几种能力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文轶.创新教育新模式初探――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践活动和高中化学整合研究结题报告[J].网络科技时代.2006,(01).

[2]毛辉.高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3]王传娥.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思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4]周敏仁.浅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过度”现象[J].化学教学. 2006,(01).

[5]赵淑清.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2).

[6]卜彦林.试论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策略[J].大众科技 .2006,((02).

第1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思想 高中生物 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要素构成。换句话说,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从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特点看,既有生物发展史的知识,又有生物发展的技术成就知识,整个知识系统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立足生活,创设情境,高度重视生物知识的意义建构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生物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问题情境为形式,以教材知识为内容,有效进行生物教学,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ATP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的第一课时,教师在导人课题阶段展示奥运会长跑比赛的照片,并提问:“他们运动的时候要不要消耗能量?”学生对奥运会的比赛图片很感兴趣,齐声地回答:“要。”教师进一步提问:“谁为他们直接提供能量呢?”学生回答:“ATP。”教师接着问:“ATP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无形中带人上一节课中,学生努力回想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且纷纷回答。借此机会,教师顺势抛出第四个问题:“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它可以来源于哪里呢?对于我们每个同学而言,它又只能来源于哪里?”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带领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出新知识,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坚持学生主体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对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太多,且相对简单,教师大多是简单地让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就算上完新课了。但是有一位教师在课前用彩色卡纸剪好数十个磷脂分子、一些蛋白质分子以及多糖模型,坚持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动手。在上课时,他先从生理功能人手,带领学生探索生物膜的组成成分,通过W文顿等科学家的实验,得出结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当确定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后,就要探索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首先是磷脂分子的排列。他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根据“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结构特征,请同学们分析判断它在“空气水”界面上是如何排布的(尝试构建模型)。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利用教师事先制作好的磷脂分子构建模型进一步探索,得到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据此,教师进一步设计第三个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在第二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将蛋白质分子构建到磷脂双分子层中,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该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而自己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生本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教师设计的三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协作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师生通过沟通互动、辩证协调、合作交往,可以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第12篇

(一)必要性分析

合作化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分好的小组作为活动主体,设立学习目标,以最终小组达到目标作为教学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家更多地将目光焦点放到合作化学习上来,因为这一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解决学生许多的学习上与生活上的问题。

(二)重要性分析

合作化学习作为一种强调效果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养熏陶。这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为:首先,合作化学习的理念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加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适应能力。其次,在合作化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合作,这就需要各个成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最后,在这一过程中,是以最终小组的合作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合作化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同时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改善了班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二、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合作化学习理念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不均衡参与

合作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但是,各个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发展差异的,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也更有意愿去代表小组发言,因此这类学生锻炼与提升自己的机会增多,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却不积极发言,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差距将逐渐拉大,不利于班级整体生物学习水平提高。

(二)推行范围过于局限

目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认可并推行合作化学习理念,大部分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或是根本不采用合作化学习模式,或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过程,使其流于形式。这种小范围内的推广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培养。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合作化学习,只有合作化学习的模式得到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缺乏相应的实践过程

虽然有些学校实行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化学习,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第一,合作化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形式,开课前粗略地分好了小组,刚开始讨论没有多久,还没有深入讨论话题,便已经进入到课堂教学的下一步,更没有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的过程。第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高中生物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灌输相关知识,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能力水平培养,导致一大批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第三,教师的引导不足,学生对于合作化学习的理念认识不清,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无法被充分激起,教学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化学习的措施

(一)合理设定学习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为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并且将是否达到目标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否则,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不明确,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化学习过程杂乱无章,使合作化学习的优点无法实现,合作化学习的过程也会因此流于形式。所以,确立合理的合作化学习目标至关重要。

(二)教师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是合作化学习过程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思考,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最终提出的需要学生合作回答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探究性,而且需要学生合作化学习才能完成。

(三)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点是,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知道各个学生的优缺点,以便于在分组过程中确保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当。当然,这也需要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积极展现自我,合作化小组的合理分配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其次,教师在分组时也应考虑到男女比例问题,男女生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同一小组共同分工合作中更有利于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此外,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学生可由活泼外向的学生带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积极影响与发挥带动作用。

(四)多样化的探究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合作化学习理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探究形式的多样性,以保证合作化学习的高效运行。教师分配的小组应该目标明确、合理划分任务、讲求实效,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最终的成果展示中,教师要注重给予不同学生以展示机会,促进班级整体生物学习水平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