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与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今社会,科学越来越快,这使得科学重新整顿天地,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以前发愁夜间的黑暗,而今暗夜变得灯火通明;以往总想尝试海中的美味,而今河海的鱼虾已成家便饭;以往总觉得家信难传,而今天涯若比邻……是的,科学带给我们的一系列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科学发明在带给我们短暂的同时,也带来了长久问题。在以前,总有吃不完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常温放置很容易腐坏变质,所以人们对此一直毫无方法。后来有人发明了臭豆腐,这才使豆腐剩余不会浪费。但大多食物很容易腐烂,所以一般剩余食物只能浪费掉。而后来,由于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氟利昂的氟氯烃,无毒且稳定不易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制冷,于是电冰箱产生了。由于十分方便安全,所以冰箱很快传遍了千家万户。但让人们始料未及的是,氟利昴将严重破坏臭氧层,使紫外线射入地球。
不仅是氟利昴,回首以往,又有多少是科学带给我们生活的危害。当一座座化工厂拔地而起时,我们便再无法体会那“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一个个收割机开进田野时, 我们便再无法领略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当一桶桶废液排进江河时,我们便再无法感受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情怀;当一柱柱废气飘然上空时,我们便再也看不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情景;当一管管化工污水流进小溪时, 我们便再也无法感受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情;当一袋袋农药洒进果园时,我们便再也无法观看“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场面……
科学带来了我们太多太多,给了我们方便,而同时又带给了我们许多潜在而长久的危害。所以,若要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则必要科学为先;若要生活美好,传世万代,则必须自然为首。《周易》曰:“亢龙有悔”,因此我们在发展科学同时,不滥用科学成果,以自然为首,调整好科学与生活的关系,让科学多带给我们些美好,少带给我们些危害,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美好非凡!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生活化; 策略
G623.6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要求学校教育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系统的科学教育不感兴趣。有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实施科学教育生活化对此提供了新的答案。
其实,科学课程给我们教师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很大,其教材的开放程度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握科学课程应用科学教材时,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生活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当地相关教育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增减或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笔者结合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学习的。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他们对于许多问题和现象(如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自身的认识、社会上的现象等)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形成了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这些认识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忽略或不重视他们的已知,那我们的教学就会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为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已知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如教学“我们自己”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及感官都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一只手绑起来写字、把眼睛遮起来走路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体验。
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且科学知识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里的数字化电视机,能上网的计算机,多功能的手机,现代化的小汽车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这些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把有些生活的科学搬到课堂里来研究,或者把课堂里很难研究的课题拿到生活中去探究,这样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一定能促进学生对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植物”单元教学时,我们把学习的课堂搬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观察一棵大树,说说你想观察些什么?你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把树的样子画下来,把树皮用纸拓印下来,用自己的办法测量一下树有多高?叶有多大?做一做植物叶的标本等等。学生乐于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在实在的生活体验中去感受,效果很好。
三、联系未来生活追求
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比如人们盲目追求高科技带来的经济发展,由此造成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破坏、能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作为科学课程必须关注我们的未来,通过科学知识的数学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并付之于自觉行动。譬如现在的小学生对航空航天、克隆技术等问题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科技小知识等内容,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卡片资料、出好科学园地、用好学校网站等途径,拓展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四、加强课内与课外互动
新课改提倡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这些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主动探究。主动探究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灵魂”,是科学教学的“立足点”。教师要从三个维度来加强主动探究;一是提供探究活动的材料;二是与学生一起商量探究活动的方案(包括课内与课外)并组织实施;三是展示探究活动的成果并予以鼓励性评价,如调查报告、家庭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资料收集总结等。我们学校还通过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走进科学"的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是加强合作探究。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小学生必须从小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合作:第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第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如果外调查等研究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第三是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参观学校周围的几个社区,向社区宣传环保等科学知识等。
三是加强课外探究。探究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世界,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认识和对身边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外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外的观察实验,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的观察实验,如种养一棵小树、养蚕、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回家的观察实验;第二是课外的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或通过校园网上等资料的查询,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并进行交流,如各种各样的船、造纸术的发明等。第三是课外的专题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开设研究报告会,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家共享,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对蜗牛的观察记录等。
总之,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探索,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伟.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107, 180.
[2]李志波.“生活化教W”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 成才之路, 2014, (18):14-14, 15.
[3]闫景坡.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6, (4):50.
摘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又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关键词:生活;生物科学;联系
现代科技发达,初中生已经能从各种媒体上接触到一些生物科学的相关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不少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经验,但是他们掌握的知识是比较浅显的,生活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寓教于生活”无疑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科学
例1:学生1:“我爸爸总喜欢抽烟,浑身烟味”;学生2:“我爷爷也是,每次跟他一起看电视后都满身烟味,头发也是,洗都洗不掉”;学生3:“最讨厌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了,好呛人,害我抽‘二手烟’”……教师:“看来大家都感受很深,那你们觉得抽烟除了味道不好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好?”学生议论纷纷:“对喉咙不好,容易咳嗽”“对气管不好,会造成气管炎”“对肺不好,会黑掉,跟烟熏过一样”……———认识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例2:在讲解“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时,一个学生的反应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那学生动情又气愤地讲述了一个在电视上看到的情节,大致内容是:记者伪装成买家向盗猎者购买貂皮,盗猎者将紫貂五花大绑在木棍上,然后活生生地从紫貂身上扒下皮,紫貂眼里含着泪水……讲完后,该学生还站起来呼吁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潮流,要爱护小动物。———懂得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例3:提到端午节,学生兴趣十足,讲得最多的就是民俗活动———“抓鸭”。其中一个学生说:“现场人山人海,但是到活动结束后,都没有留下活动垃圾,而且是没有经过打扫的,环境很整洁,这点让我觉得很欣慰。”据说活动前镇里向各界发出两个倡议:①当好东道主,步行看端午;②让安平桥公园活动过后整洁如新。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爱护环境带来的喜悦。———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物科学又还原于生活
例1: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习“人的生殖、发育”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不少学生是家里的“独苗”,碰上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交流的人甚少,有的会以为自己生病了,从而可能引发悲剧,等等。学习青春期的特点,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出现一些生理变化是正常的,如月经、遗精;也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变化,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才不会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例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纳入健康的范畴。学习了健康的定义后,有些学生感慨:“原来健康包含的范围这么广,单身体健康还不够,还要有道德、心理健康等。那要怎么样做到真正的健康呢?”教师赶紧顺势而下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完善自己,避免亚健康。———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生活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
在学习“血管”的相关知识前,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出血了该怎么办?”学生答案很多:送医院;按住伤口,不让血流失更多;用布条扎住伤口附近。听到最后这个答案后,教师接着提问:“所谓的伤口附近具体指哪里呢?”并以此引入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相关知识。在初步了解完“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后,教师又提问学生:如果不小心受伤,血喷射而出,如何做紧急处理?学生回答:“血喷射而出,应该是伤到动脉,动脉是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所以应该按压靠近心脏的位置(近心端),才不会让血流尽。”———懂得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在遇到此类突况时,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生物科学知识。学生会由生活中的例子引发思考,同时又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物科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将生物科学知识与平时生活相联系,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学教并重”,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又对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大有好处,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作者:张奕丝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
关键词:科学课堂;社会生活;认知碰撞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把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及其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些组成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当中,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遭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初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理解力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并且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利用科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再次,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其实也是我们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研究生活中的科学,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
二、将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策略
(一)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就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教授《杠杆》内容时,教师分析讲解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然后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等。接下去就游戏和实践,再现生活。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由学生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他的忙?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抱怨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一边就推理“杠杆”是如何帮助力气小的学生的。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笔者又组织了两位力气不同的学生上台扳手腕,当其中一位输掉比赛之后,笔者请班级其他同学帮忙想办法让它反输为赢,学生们想到了让力气大的同学把手放在另一位同学的腕部,果然那位力气小的同学赢了,此时笔者就请全班同学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知道了人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杠杆,而且还体会在复杂情境下分析杠杆要素,还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了实际问题。
由此看出,课堂教学设计着重从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下课后还饶有兴致地与探讨有关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要立足于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三)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例1 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比铝块受到的浮力小。
B.质量不同的两块铝块投入水中后,质量大的受到的浮力比质量小的受到的浮力小。
C.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后,铝块比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中国幼教改革经验成果的集中反映,其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特别是生活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战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幼儿教育的方向。陶行知提出了普及中国的幼稚教育这一发展目标,为当时幼稚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教育内容上,他强调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以及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引导,生活与教育是一体的,社会即是最好的学校,学校应该以社会生活为教学内容,培养具有现代国民精神的人。他尤其注重教育的创造性,提出“创造的教育”,希望尊重孩子的创造力,以科学和试验解放中国人的大脑和手脚;主张以行优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陶行知的教育价值观以“教学做合一”为践行理路,突出强调了“教学做”于教师为一体,“教学做”于学生为一体,“教学做”于人生为一体,对人自身的价值、对人的社会性要求、对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都表达了较高期待,符合陶行知对现代国民精神的定位,对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启迪。因此,切实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将生活教育与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会使科学活动更加科学、有趣和可操作。
一、抓住幼儿兴趣,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生活化
新《纲要》中提出“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首先,它指出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要生活化。孩子总是对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摸到的生活周围事物感到无比好奇。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已具备了哪些方面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学会观察孩子,并且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而不能无视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视野,盲目地以教师为主,选择教师感兴趣的科学教学内容。如果带班时,忽然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下雪了,下雪了”,这时所有孩子都伸长了脑袋睁大了眼睛,脸上闪着喜悦的光芒。一个小朋友大声问老师:“老师你知道雪是从哪儿来的吗?”你会怎么做呢?是随便敷衍几句让孩子不要走神继续正在组织的活动吗?在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们很容易被身边新奇的事物吸引注意力,这时候,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老师应该随机应变,既然孩子们喜欢,何不带他们认识雪呢?孩子们对下雪感兴趣,有探索周围自然现象的愿望,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绝不能把孩子们困在教室中,甚至抹杀他们探究周围生活的愿望。时刻关注孩子的兴趣,选择他们喜爱的科学活动内容,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二、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孩子是一个个能动的主体,本身就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特别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他们对周围事物很好奇,总想看看摸摸、敲敲打打,甚至拼拼拆拆。在工作中我发现,孩子主动运用原有生活经验去探索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式和灌输式要强许多,这是因为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科学探索奠定了基础,孩子的原有生活经验是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新《纲要》中提出:“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内部及各领域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主题活动无疑是体现课程内容整合的一种幼儿园活动形式。我在选择科学主题活动内容时,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取材。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吃饼干,南南不小心把杯子里的水泼到了桌子上,她着急地喊:“老师快拿抹布来擦。”我擦完后问大家:“除了用抹布,还可以用什么来擦?”“可以用纸。”“还可以用吸管吸。”孩子们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我并没有立即对孩子们的回答作出评价,而是请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讨论。第二天,我准备许多材料,有棉布、海绵、手纸,还有针筒、吸管,甚至有积木、磁铁、玻璃球……我还准备了一大盆水和几个空盆,接下来,我请孩子们用这些材料给水搬家。孩子们非常开心,试了所有材料,最后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布、纸吸水性比较大,玻璃、塑料几乎不吸水。我趁热打铁问:“那吸管和针筒是玻璃和塑料制作的,为什么它们吸水呢?”孩子们说不清楚了,我请他们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查阅了书籍,上网下载图片,并将得出的结论和资料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不布置了活动室,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处于主动的位置。新《纲要》中指出:“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兴趣所在,增加孩子探究的生活内容,这是促进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关键。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学习空间
新《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它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食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我们在科学活动中要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丰富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从地区特点入手,因为本园地处郊区,周围农田较多,老师就带孩子们来到田野,记录各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植物种类的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土质、阳光和温度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动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求植物的热情,关爱和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我们还定期带孩子参观周围的社区资源,茶场、洗涤剂场、奶牛场等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通过与周围环境、动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人与环境及动植物、社区之间的依存关系,更加热爱自然、社会和生命。生活理念包含许多教育真谛,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把握生活、重视生活,真正把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育工作中,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促进孩子富有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教师加强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陶行知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一整套科学教育实施的理论与方法,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而鲜活的经验与方法。陶行知让科学走下圣殿,开创科学教育的新领域,把幼儿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并进行了长期的教育探索和实践。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幼儿期开始,有了“科学的小孩子”,自然产生“科学的中国”。不论从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还是从幼儿个体成长的历程看,幼儿科学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陶行知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包括科学兴趣和科学应用力与创造力培养、科学知识经验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熏陶等较全面的培养目标;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从儿童身边就近取材,课程内容应全面,应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是让幼儿手脑并用,运用多种感官,玩科学的把戏和做科学的小实验。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并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特别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加速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表现在:对幼儿科学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和方法重新审视;对幼儿科学教育师资素质的重新考察。他除了创办幼稚师范学校外,还采用“艺友制”的方法培养幼儿师资,为当时幼儿师资培养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因此,教师队伍应加强学习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将生活教育与科学教育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素菊.陶行知“六大解放”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M].学前课程研究.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3]钟晓舒.“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王华.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2).
[5]王文岭.活———生活教育的灵魂[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日本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每10年修订一次,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在这份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理科课程的设置发生了新的变化,取消了设置近40年的“理科基础”和“理科综合a、b”综合类课程,新设了主题综合性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和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理科课题研究”课程。这2门新设课程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点呢?
1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与理科课程设置的新变化1.1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修订的新变化
日本现行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于1998年,2003年正式施行。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深感过去实行的“宽松教育”政策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日本开始着手对现行理科课程的施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以为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供基本依据。
日本教育机构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宽松教育”政策的影响下,2003-2007年间,日本学生在“国际教育成就调查委员会”(iea)举行的“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向研究”(timss)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国际学生学习达到程度”(pisa)调查中,日本中小学生的基本学力,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呈下降趋势,学习兴趣和意愿在减弱,学生的理科学力排名也出现明显的下滑[1,2]。在2007年的timss调查中,虽略有好转,但不显著[2]。
面对不利的局面,日本提出了应对“知识基础社会”来临、为提升日本学生的竞争力而改革教育课程的主张,并确立了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3个基本方针[3]:
(1)应对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修订的基本理念;
(2)重视知识、技能的习得与培养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均衡发展;
(3)充实道德教育和体育,培养丰富的心灵和健康的体魄。
根据这3大基本方针,日本提出了本次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五充实一改善”具体措施[4]:①充实日语语言活动;②充实理科与数学教育;③充实传统文化及相关教育;④充实道德教育;⑤充实体验活动;⑥改善与职业相关的课程设置。
依据这6项措施,日本在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过程中,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理科课程的设置方式及内容均在本次调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2 日本高中理科课程设置的新变化
日本在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过程中,以提升日本学生“理科学力”方针,对理科课程的设置结构进行了调整,拟从2013年开始施行的日本高中理科课程新结构如表1所列[5]:
注:日本中学的1学时为50分钟,1标准学分对应35学时。高中修业学分总数(含综合学习时间学分)一般要求达到74学分。
从表1可见,日本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理科类课程的设置呈现出了3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减少了学习科目,将现行的11门课程合并重构为10门;二是取消了设置近40年的“理科基础”、“理科综合”两级综合课程,新设了主题综合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三是将原来分设在理科各科中的“研究课题”进行归并,重新整合后设置为专门的“理科课题研究”课程,以强化探究性学习。
2 “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2.1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科学与人类生活”是本次日本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新设的一门主题综合理科课程。为什么要设置“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其学习的性质是什么?日本在本次改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提出,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起到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日常生活、与社会进步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的作用。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
尽管“科学与人类生活”是一门新设的课程,但这门课程的目标与日本高中理科的学习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新设的理科总目标与现行理科总目标对比如表2[5]:
从表3可见,新设的“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也注意延续原“理科基础”和“理科综合”课程目标的某些内涵,既是过去综合理科课程的革新,也是其延续和进一步的改进。
2.2 内容构成及特点
日本在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为“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编选了3大主题内容[6]:
科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中的科学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
各学习主题的具体内容构成如下:
(1)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目的: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今天人类生活的贡献。
内容构成:以身边的科学技术为例,涉及有关科学技术的变迁与人类生活变化的关系。例如,像信息传播、交通、防灾、医疗,能源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相关内容。
(2)人类生活中的科学
学习目的:利用身边所涉及到的自然事物、现象来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加深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该主题的具体内容构成是:
①光学和热学:光的性质及其利用、热的性质及其利用;
②物质科学:材料及其再利用、衣料与食品;
③生命科学:生物与光、微生物及其利用;
④宇宙和地球科学:身边的天体与太阳系中的地球、身边的景观与自然灾害。
(3)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
学习目的及内容构成要点:学习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就科学对人类今后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2.3 内容编选的理念与学习方式
对于如何确定“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内容的编选范围及学习的程度,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了5项建议性原则[7]:
(1)以身边的科学技术应用事实为例来探讨科学技术的变迁与人类生活变化的关系,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
(2)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中的科学”和“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加深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使理科学习更具实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生活持续的兴趣和关心,能用科学的观点深入认识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相关联的内容。
(3)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主题中,就是要通过择取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导出从自然现象和事例中发现的新理论及产生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4)在“人类生活中的科学”主题中,则要从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认识自然事物与科学技术;为了扩展学习的领域,设置了光学和热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宇宙和地球科学等4个学习项目,以供选择性学习。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则要重视观察、实验,并注意运用科学史事例来进行分析说明。
(5)在“今后的科学与人类生活”主题中,主要涉及自然与科学技术对将来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并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课题来培养学生考察自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关心,使他们认识科学的有用性。
转贴于
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科学与人类生活”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如果学生选择这门课程,只需再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地学基础中自选1门作为必修课程。若不选修“科学与人类生活”课程,则须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地学基础中选择3门作为必修课程。
3 “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3.1 课程理念与目标
“理科课题研究”也是日本在本次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过程中新设的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日本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养成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日本设置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位是:“理科课题研究”是高中理科学习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灵活运用于探究活动的一门基础性学习科目。因此,这是一门以实践性探究学习为主的课程。
日本为“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确立的目标是[7]:“设定与科学相关的课题,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的同时,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在上列目标中,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为“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设定假说、编写实验计划,能够运用实验验证、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和推论等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培养创造性的基础”则主要是要求在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自的研究,学会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书,进而认识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此达到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的[7]。
3.2 内容构成
“理科课题研究”课程的内容由以下4个体现探究性的实践学习主题构成[7]:
(1)有关特定自然事物、现象的研究
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建议学习时,可涉及以下具体内容:
①观察、观测及相关分析方式:包括有关物体运动的研究,天然产物成分的分离、提纯与分析,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研究,火山岩的观察与分类研究,用化石探究古环境和进化的研究等内容;
②装置的制作与物质的合成:机械装置的构造与制作研究,高分子化合物、染料、洗涤剂的合成研究,电池的制作及性能研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
③有关模型和计算机的利用:电路特性的研究,中和滴定曲线的研究,断面模型的实验研究。
(2)有关新兴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
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建议该主题可涉及学习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性课题:
①机器人的制作;
②传统工艺技法与先进技术,如:漆器、烧制绘画与电子产品的关系,织物与碳纤维的关系,先进技术与日本传统技术的研究;
③有关光触媒和太阳能电池等光反应技术;
④动植物的组织及细胞培养;
⑤利用数据库解析基因组的研究,如:遗传基因与蛋白质的核酸配对数据库的利用,有关生物系统的研究;
⑥运用摄影图像资料研究天体,如: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利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图片资料,特别是星团的hr图研究到疏散星团的距离,有关开普勒定律、哈勃定律的研究。
(3)基于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①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的化学调查研究,如:河流和湖泊水中的含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变化研究,大气中二氧化氮、悬浮微粒浓度的连续测量,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恶化的影响研究等;
②有关生物栖息地中某些特定生物的生活习性及分布状况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研究,如:有关植物与土壤动物、水生物的不同栖息环境及分布状况、随季节而发生变动的研究等;
③有关学校周边居住地域的地学调查。
(4)有关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验研究
该主题主要涉及有关科学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日本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出,可把科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的原理形成实验和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了以下2个具体的学习主题:
①运动的研究与物理学的发展,如:伽利略斜面实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等历史再现实验,确立运动与能量概念的相关实验研究;
②对化学科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定律的形成实验进行验证,如:验证赫斯定律、法拉第电解定律、波义耳定律等的研究。
关键词:科学教育 回归生活 生活化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方面的发展,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才能作为理性显现出来。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有学者认为,“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建在异乡的家园,而生活世界才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的生命的根”。换言之,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空间可以为教育提供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只有密切联系生活进行科学教育,科学知识才能在理性中得到升华,因此,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科学教学生活化是提高科学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回归生活: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科学教学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化事例来验证和感受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获得真正的和谐发展。
1.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运用科学知识合理地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有科学、文化和生活的诸多价值。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的学一切围绕着抽象理性的概念、定律、原理,以获得考试的高分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似乎觉得学习科学知识就是用来考试的,别无它用,最后学生觉得科学知识枯燥而乏味,与原本生活气息浓重的科学知识逐渐疏远,以至于学生产生“科学知识还有必要学吗?”的疑问。因此,在教学中多联系一下生活,讲一些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如:联系钢铁的锈蚀,师生共同探究怎样防止小刀生锈;利用浮力知识解释汤圆怎样才是煮熟了;从沸腾现象了解怎样煲汤才能好吃又省燃气;甚至利用电路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器修理等等。让学生吃到自己煮熟的汤圆,让学生自己修好自己的电动玩具,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处,并且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从而对科学学科建立需求感、产生内驱力。
2.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而且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从他早年的兴趣爱好开始。中外很多科学名流小时候大多数都是由此走向成才。如达尔文、曹雪芹、爱迪生和莫扎特,举不胜举。纵观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学生偏科问题,往往是感兴趣的科目很好,反之可能很差。在一次次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平时不是很用功,学习并不突出的学生,往往也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甚至超越我们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当我们用疑惑的语气询问他时,他们就非常自信的告诉我们,因为这些知识他们感兴趣。使我们突然间感到尴尬而又欣慰。科学教育回归生活,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触发学习兴趣。
3.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学习科学联系生活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科学作为以观察实验为重要手段的学科,更加强调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如:杆秤的秤砣大小变化中,实际质量与测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领会,但只要在生活中用杆秤去做几次。有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一切自然解决了。同时我们经常说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能缩短与知识的距离,还会产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它们与权威理论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在事实的引导下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培养了学生的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生活化:实现科学教育与生活联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需要我们引导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使学生关心现实生活,重视实际应用。促使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交融,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让生活走进教学,开放科学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把理性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生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使生活的感性认识与科学理论知识和谐统一起来。
1.教学情境生活化,保证课堂富有生活气息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愿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一些现象、生活实例创设设设生活化的情境。
首先,教学过程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期。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导入生活化,让导入内容贴近生活,如在学习《月相》时,可以把宋代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从传统中秋佳节开始谈起,使学生感到亲近有自然。最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很自然地顺利过渡到月相知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节日的愉悦,又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增加了科学课堂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其次,教育内容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根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设置生活题材,创造生活场景,使学生形成乐于学科学的态度,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活动中要积极创造能够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再者,教学语言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条件。教师的课堂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生活化的语言可以消除一些师生间的隔阂,而且能使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我们可以经常用一些口诀、谚语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在教学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少一些命令的语气;甚至用一些乡土语言进行教学,使科学知识乡土化等。
2.探究活动生活化,实现在体验中主动参与
科学课程突出科学探究,明确提出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要求探究活动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科学课程的学生科学探究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实施科学探究。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时候,学生身边的材料就有很多,比如铅笔芯、塑料笔筒、硬币、纸张等等,生活中的汗水、食盐水、纯净水、自来水、甚至各种饮料等,都可以用作实验探究的材料,不必拘泥于教材提供的几种材料。教师主要做好指导,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更主动、更积极的了解到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体的导电性。这与从熟悉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科学不谋而合。又如在探索碱的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品袋中的干燥剂进行探究,让学生对生石灰的用途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另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仪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因为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天平、试管等仪器,一般学生都是没有的,但是生活中许多物品是可以代替这些规范化的仪器。比较而言,在统一标准的器材的试验中,往往加入了太多的教师干预,学生更多的不过是验证而已,而且主要是老师指挥少数学生做,而其学生更多的不过一看客而已。而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不再存在数量上的不足,时间上的限制,操作也更简单、方便。人人可以参与,时时可以进行,处处可以做。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高,而且由于个体差异性增大,也能够使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得到一些新的收获。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时,借鉴央视介绍的材料:透明矿泉水瓶(或其他塑料瓶)、小玻璃瓶、水。就可以顺利的探究出物体浮沉的案件。在这同时,学生又发现小玻璃瓶中的水的多少会严重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否;几个调皮鬼还发现不盖上瓶盖,试验中小玻璃瓶只能随着挤压和水一起上浮并溢出。真是起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更符合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际特征,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课外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认为,生活即课程,课程应该是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生活实例中学习,如在学习功率时,让学生测自己上楼的功率,不同的学生体重不同,体重的往往更吃力;有的学生走上来,有的学生跑上去,跑的学生自然比走得吃力。这样在辛苦和快乐中让学生真实体验和感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时间与功率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走入大自然直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如可以在田野里拨开泥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土壤的各种生物成分。到草地上去寻找草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系统成分,更真切的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
另外,可以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观察、记录月相、星空的变化;到池塘、水沟中去收集甲烷,并点燃,观察火焰颜色,写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收获;发给学生PH试纸去测量自己身边各种感兴趣的液体、固体溶液的ph值,培养学生的试验设计和操作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调查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4. 科学知识应用生活化,凸显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浩如烟海,方方面面,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知道、记住,而是能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运用。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把感性生活经验转化为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帮助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得到便利,实现科学知识的生活化。实现教材科学知识为社会生活服务,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比如在学习急救常识中,举一些身边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急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5.12大地震介绍利用抗震救灾知识挽救生命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讨厌的水垢;用石灰水除去餐具、厨具上的油垢。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科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真正实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做到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回归,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夯实基础。科学教学生活化符合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回归生活必然使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主编 袁运开 赵峥 余自强
3.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年第4期
4.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和反思 主编 陈旭远
5.《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年第3、 4期
6.《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 主编 宋乃庆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教育家卢梭曾说:“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科学教学,不仅是实施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促进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增强科学对待生活的意识。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科学教学的含义及教学论意义
走向生活世界的科学教学是指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体现“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
“科学课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且无处不在,使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科学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包括认知、理解、体验、交往和对话等内容和形式。这些不同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此,科学教学过程必须全面按照学生的各种生活内容和生活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知世界、体验生活、理解人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充盈自己的生活意义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的特殊生活过程。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本人认为,走向生活世界的科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教学观念“生活化”。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认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走的是间接认识的路线;另一种是以活动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中心,走的是直接认识的路线。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生活。在科学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理解科学知识,往往能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与科学有关的生活经验。例如: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容易;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使用扳手时扳手手柄越长使用起来越省力;机器要经常加油,等等。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这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有极大帮助。举例子时教师要尽量举一些生活的例子,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科学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科学课的亲切感,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课堂教学情境和内容“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科学教师要根据科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综合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科学问题具体化。传统的课程观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这种课程观使得基础课程的生成过程成为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它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时,可回忆早餐吃包子,问:肉包中有哪些营养素?肉包到何处“旅游”?它们是如何“旅游”的呢?由此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体验。小结时我将“肉包子”三个字改成了“食物”,就结束了本节课。因为学生已能自主地将“肉包子”换成“菜包”、“萝卜包”等。
再如,在教学《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时,以学生喜欢的足球比赛、拔河比赛为教学素材,从“香蕉球”的价值出发讨论“香蕉球”形成原因、以传授拔河比赛致胜秘诀为由分析拔河比赛中的受力状况,使学生体验到了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有效地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生活科学的意识。
实际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统一的。科学世界只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当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后,它就可以担起提升生活世界意义的任务。因而尽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绝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还应包括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教师应联系地方实际和学生实际,及时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
3.课外探究“生活化”。
除课堂教学外,科学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开设“生活化”的课外探究,引领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1)以科技创新、科技小论文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伽利略细心观察吊灯,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单摆的等时性,从而发明了机械表。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日月星辰运行,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今天的卫星上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现象,其实我们只要留心想一下,就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部门经常开展科技创新、科技小论文、节能金点子等活动,可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对生活中的科学的发现与研究。在活动中,我校学生制作了如水平仪、精确杠杆、新型笔等很多接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是“生活化”教学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课外要经常组织学生到现场实地调查,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中欠缺的但应必须去做的。例如,在学习“燃烧”这一节内容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调查,调查当地山林、民房或实验室的防火措施。又如,学习了《水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保护土壤》后为培养学生的实际考察能力,增强学生对水、空气、土壤污染的认识,课后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去调查学校附近的水质、土质、空气质量,使学生更加了解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然后让学生写份调查报告,讨论控制污染的建议等。
教师要拓展“生活化”的课外探究视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巩固扩展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这体现了科学课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4.科学习题“生活化”。
很多情况下,由于条件限制等原因,我们无法直接进行调查和考察,因此从书本及习题的练习中感受科学的“生活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近几年的科学中考或竞赛试题,突出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了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利用生活化习题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例如2005年全国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成为中国近20年来电力最为紧张的一年。这样大面积的频繁停电,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节约能源、节约用电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在试题中出现了以节约用电为情景的各类题型。类似试题在近几年中考中大量出现,这类试题贴近现实生活,涉及能源、航天、科技发展、奥运、地震、百姓民生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生活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解答,不再感到枯燥、厌烦、有压力,通过对习题的解答,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且使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素养。
三、走向生活世界的科学教学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从教学的实施层面,我们提出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教学观念“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和内容“生活化”;课外探究“生活化”和科学习题“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必须为顺利开展走向生活世界的科学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所以我们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给知识赋予生活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显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生活经验积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丰富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认识事物的开始表现为质疑,有了问题才使研究成为可能,当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去思考、去找答案。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加上有效的教学引导,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发现隐藏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想,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从而产生更浓厚的问题意识。
4.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我们从中挖掘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意识及学习品质。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科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我们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体现科学教学生活性的意义,努力转变教学方式、教育角色,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建构、自我成长的氛围,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大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001b.
[2]教育研究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无所不在,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要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展、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品行的发展。
一、社会生活为基石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幼儿的思想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亲友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事和物来组织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会产生一些偶发的科学教育活动。我对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活动导入“生活化”
科学教学活动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能吸引幼儿,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找准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结合的情境导入活动,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过程组织“生活化”
习惯的幼儿科学活动,教师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讲解,做到先声夺人,幼儿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日常生活中幼儿是自由的,不受各种常规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想、随心所欲地说、随心所欲地做。过程组织生活化的策略就是密切幼儿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景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在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正规活动,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四、活动时间“生活化”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备课、制作教具,准备材料,可教育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课堂再生动的教学方法比不上泥土里一条蚯蚓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突破按计划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把孩子从课堂教学的乱子里解放出来,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尽量给他们“活”的教育,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幼儿进行随机引导。幼儿的科学是生活中的科学,他们不会去关注远离现实生活的事物,而是关注此情此景、此时此地身边发生的现象。教育原本就在儿童的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活不仅仅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认识周围的世界,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探索动机,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实验和操作的方法,激发幼儿知、情、言的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扩大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激发幼儿广泛兴趣与求知欲望,保持与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的科学是神奇的,不是平实的;是生活本身又超越于生活;是对当下事物的探索,但又是指向未来的;是想象的,诗意的,似乎荒唐的,但又有幼儿自己逻辑的……。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赫胥黎说过:“假如由于提出的一些愚蠢的问题而没有遭到斥责和阻止,一个幼儿在智力上的求知欲会是无限的;他也肯定会慢慢地而又稳固地积累知识,并采用提问这种方法来发展思考能力。”因此,通过对幼儿问题的关注,从中寻找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为幼儿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环境和条件,引起幼儿对自己问题的探究,这就是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好方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我们应给幼儿宽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尽可能地去想、去探索、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生活化 策略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科学。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初中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是实际生活中经验、观念和活动的升华,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延续和拓展。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关注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生活知识,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科学教学生活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初中科学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教学实践中所做的有益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课堂时并不是张“白纸”,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创设能够促使学习者自主建构获得新知识的生活化情境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生活资源,在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课程观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种课程观使基础课程的生成过程成为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学生被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要消除这种弊端,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科学学科的特点,收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沟通生活知识与科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探究身边的科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学习“热运动”时,举例: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就没有那么浓了;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得快。在学习参照物时,可举坐车子时感觉树木、房子向后退的例子这些与身边的生活、生产相关的实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学生确信科学既有趣又有用,学习科学的兴趣稳定持久,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的理科教学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和接受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这种“注入”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探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如介绍温室效应时,我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报纸和网络等途径收集温室效应的资料,课中根据学生查阅的资料引用一则消息:“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图瓦卢计划迁往新西兰。”这则消息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重大影响,紧接着我把问题引到我国的上海:“上海是一座临海的城市,地势比较低,以后会不会发生与图瓦卢同样的遭遇?”围绕温室效应,课堂上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热烈。
四、习题题干“生活化”
凡是熟悉的事物都让人感到亲切。熟悉的生活情境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练习设计,让科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科学,生活真有趣、科学真有趣。让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那些课本上没有而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如:某人家有一个刚满3个月的女婴,她的父母想为她测量体重,可婴儿不能在磅秤上站立或坐稳,如大人手扶着测量又不准确,该怎么解决呢?“生活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探索,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活化,就是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课堂教学评价把学生的情绪体验放在突出位置上。生活化教学评价主要考虑这几个指标:课堂上学生情绪活跃情况、兴趣情况,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否转变,能否体现发现式的认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是否体现情感目标;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平等;教学情境是否和谐融洽、充满情感;教学内容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创设了哪些活动,学生是否手脑并用、丰富多样;学生的课堂生活是否积极、丰富;教学过程是否以学论教、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是否知情并举、综合发展,等等。
总之,科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应用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科学教学生活化,令科学学习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一、以学生的生活情境导入,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刚接触《科学》时总感觉这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对之有种敬畏,而联系生活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从而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带来一个常见的午餐肉罐头,桌上放一些铁条、小尺、起子等物品。然后问谁能打开?学生用手打不开,用了桌上的其他工具将罐头打开了。然后我提出问题:刚开始某某同学用手去扒,结果如何,可以再问问他用手扒时的感受,然后再说说用了工具之后的感觉,大家来共同分析两种不同的体验是什么原因,此时,学生会表现出求知的欲望,借此契机,导入新课,学生感受到了杠杆的基本原理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热情。
二、结合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乐于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查阅和整理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更重要。尤其是作为小学科学学科,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紧密。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其亲身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土壤》一课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土壤,采集土壤,学生户外学习的机会不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都十分兴奋,积极行很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发现我们常见的土壤有着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有的土壤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它们颜色会不同,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哪些土壤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Internet网去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图片,或者向父母和其他有知识的人请教,然后集中汇报有关土壤知识、图片资料的成果,比一比看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多。为了使同学们能把这次的外出活动在头脑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老师还就土壤讲了许多华人华侨回国以后热衷泥土的故事,并在一起讨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原来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壤对人类有恩,学生可以采集一些土壤,用精致的小瓶装起来,互相赠送,也可自己珍藏。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贴近大自然,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必将成为他们今后幸福的童年回忆。这样坚持做下去,无疑从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有了这种能力,那要比你直接教给他书本知识强得多。学生们在实践学习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好多学生都期待着下一次到大自然中实践学习。
三、巧用科学知识、原理,让科学服务生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既要解决一个人能自如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能驾驭和享受各种高科技的成果,具有使用日常科技新产品,参与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又要有科学创造与发明的能力,能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科技问题的开发与研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还要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积极参与各种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问题的讨论与行动,能自觉抵制科学技术有损于人类与社会健康发展的种种负面效应,正确对待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课的学习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去,才能体现其教育的价值。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用科学触角感知社会科技动态。
例如,在学习《怎样搭配食物》这一课之前,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有很多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生活态度。养成了各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贪食、偏食、少食,但在学习了本课科学的食物搭配知识之后,教师通过让学生重新制定一份“一天中的营养食谱”,调查自己一周的不良饮食习惯,设计一份“一周的家庭食谱”等活动方式,把科学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树立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用科学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使用方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电路之后,让学生维修坏了的台灯,根据电路图组装一个自制手电筒。又如,在学习了《我们身边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存在哪些噪音污染,并提出整改的措施。学生提出了在小区内设置提示标语,在汽车上安装消声器在小区内栽植树木和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让小学科学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科学这一门源于生活的课程,就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吧!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 皮亚杰.《智慧心理学》.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趣味化
生活是丰富多彩、真实生动的,而生活之中处处都蕴含着科学,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依赖于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重生活化、趣味化,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
1. 选择学生所熟悉的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学生的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精心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索内容,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帮助他们获取生活中的科学经验。如:鸡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小朋友们很熟悉它。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知道鸡蛋里面有蛋清和蛋黄,懂得蛋清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起着为小鸡提供充足水分的作用;在区分生鸡蛋与熟鸡蛋的同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区分出生鸡蛋和熟鸡蛋,发现熟鸡蛋会旋转,生鸡蛋不会旋转的秘密。还有科学活动“植物出现了新生命”、“蚕的生长变化”及“昼夜变化”等,由于贴近生活,容易使学生有话可说,增强主动性,激起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 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兴趣,做一个有心人,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记录下来,扩展成科学教育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吃饭了,爷爷发现每天喝的绍兴黄酒没有了,于是,我马上拿起酒瓶到小店去打酒。售货阿姨用漏斗向瓶里装酒,酒一下子进不去,过了一会儿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 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经过质疑与讨论,学生深入地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二、教育活动日常化、游戏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因此,我们不仅应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科学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要善于抓住偶然的契机,抓住孩子的天性来进行科学教育,把日常生活当成科学教育的阵地。
1.抓住偶然的契机,及时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隐藏着科学教育的契机。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或出现的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或现象,及时组织、指导孩子进行探究,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将一切有利因素变成良好的教育素材,真正做到,时时都是教育之时,处处都是教育之地。
2.抓住孩子的天性,及时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不是枯燥的,而是把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体现。游戏既可以吸引儿童,又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多方面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为了运用“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的性质”这一新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娃娃空中芭蕾”等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用一块条形磁铁在娃娃的下面进行控制,使娃娃在空中跳转圈舞。这个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由此可见,巩固旧知识,运用新知识,都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
三、教育环境自然化、情境化
科学教育要贴近儿童的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扩展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 ”
1.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
大自然蕴涵着无穷的神奇与奥秘,同时大自然又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因此,我们尝试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本地文化,为孩子们创设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触摸、去聆听、去观察、去探索。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认识。
2.敢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应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鉴于学生的心理,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