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时间:2023-06-05 10:1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模式

一、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受物质文化的多元化与教育理论和形式滞后性的影响,同时高职学生思想受到当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面冲击,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大。笔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计算数据,发现现状表现如下:

(1)教学内容空洞、理论脱离实际。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缺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较空洞,同时21.3%的高职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用并有所了解,76%的学生清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时间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可见高职学生对中国创通文化知识感兴趣,高职学院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渗透。

(2)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调查发现,60.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14.9%的学生对思政课有兴趣,因此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

(3)学生学习被动、缺少积极主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是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有49.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未来就业没多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当前高职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遇事即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认为思政课不如专业课对自己的求职择业有用,学不学一样,学习缺少积极主动,因此思政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看电影等现象,而沉溺于手机中的这类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课教学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对大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可以加强学生自身修养,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伴随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的各个方面。如孔子提出和为贵,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在校高职学生均为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尊心很强,只要遇到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更有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策略

思政课教学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除了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1)建构“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学生参与”为中心,创设学习和教学“情境”,师生积极转变角色,教师由教育转变为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师生相互配合,让教师“愿意讲授”,学生“喜欢学习”,教学相长,提升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政治觉悟、传统文化知识造诣,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子。

(2)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思政课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检验标准,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学中,就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在思政教学考核和评价中,传统考核和评价方式是期末一考定分数,思政课教学改革之后考核体现为动态性和全程性,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实现考核和评价体系“四化”: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专业教师、理论教师、实践教师都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环节的考核。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卷调查、传统文化节日实践教学考核多管齐下,采取灵活评价方式。三是评价反馈系统化,建立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平台和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激发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支持师生主动投身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教育

国际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大量中国大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体验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同时也有机会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给世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走入中国高校,学习汉语、医学等专业知识,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学校园呈现出多元的文化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文化传播意识,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出适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发展需求的国际型人才。

1高校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博大浩渺的文化海洋中,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自发源起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逐渐增强,文化影响力也相应地随之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1]。文化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领头军。高校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群体。高校不仅应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应告诉社会,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文化,并利用其在人才、知识、技术上占有的优势,推动、引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人类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功能。对当今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传承创新是一个崭新的使命,是时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2]。高校是培养文化传播人才的摇篮。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在个体意义上,对其人文意识的培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关键作用[3]。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并提高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渠道。

2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李玲莉对哈尔滨某高校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对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工作认识不够;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目标泛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途径缺失[4]。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测试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从态度和价值观、现状、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此次问卷发放至安徽省五所高校350名学生,其中1所为一本院校,3所为二本院校,1所为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在校期间未学习过传统文化相关课程;71.9%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未掌握充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6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材中并未包含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80.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64.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大学期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团。除调查问卷之外,还对这350名大学生做了传统文化相关词汇英语翻译的测试。测试选择了“中医”“孔子”“民乐”“京剧”“农历”“端午节”“丝绸之路”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30个词汇或短语,通过汉译英方式请学生写出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测试结果见表1。受接受调查学生数量、院校、专业等因素所限,本调查并不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总体现状,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高校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不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足;大学生用英语翻译传统文化知识能力较弱;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社团参与度不高等。

3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途径

针对发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从课程体系、国际交流、校园文化、网络资源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可行途径。

3.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中,构建适合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被视为重要的根本路径。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门学科大学,都应在其课程体系中纳入一定数量的文化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3.1.1开设中国语言文化及相关课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文化交流首先是一种语言交流[5]。在高校除中文专业之外,适当开设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史、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可有效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为文化传承与传播打好基础。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客观上由于专业课程多,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中国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开设比例非常低。以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为例,该校共有20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相关专业6个,理学相关专业9个,工学相关专业4个,管理学相关专业1个。“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仅在一个医学专业开设,共24学时。“中国饮食文化”作为限选课,在表1一个理学专业开设,共32学时。全校选修课中,与中国语言文化相关的仅有四门:“中国现当代文学赏析”,“外国文学赏析”,“红楼梦知识讲评”及“唐诗宋词赏析”。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3.1.2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大文化成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承载重要文化成分的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6]。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外部世界推介中华文化的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导入得到了重视,但却一直忽略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推介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消除“文化逆差”现象,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要优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刘信波对目前大学中较为通用的英语教材进行统计,发现各种大学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7]。本研究所做的问卷调查中,第11题“你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是否含有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一题,只有11%的学生回答“充足”。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程序的忽视。在四、六级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不一定知晓如何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用英语准确表述出来。在教材选用与编写方面,要考虑富含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强化具有中国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可选取著名翻译家翻译的中国文化经典作品或精通中国文化的外籍学者的作品,以使选择的作品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的训练。翻译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推手,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展示中国真实形象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大学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其次要把自身的知识,通过国际通用的语言传递出去,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崔校平、史成周对某985高校一百名学生进行了中华文化词语翻译能力调查,结果发现,高达90%的学生仅仅能基本正确地翻译10%的词汇[6]。大学生用英语推介中华文化的语言能力亟待提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进行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汉译英训练,引导学生欣赏学习经典文化作品翻译实例等。第三,应注重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与能力。大学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是顺利履行使命的关键[7]。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英美文化在教学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导入与介绍,但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则相对较弱。3.1.3注重文理融合努力探索新的学习体系,采取互补原则,在理工科大学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文科大学开设一定科普类课程;或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针对自身薄弱的领域专业,做到文理互补与融合,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各个高校有着自身独特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可结合高校专业特点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医科类高校可以开设中医、针灸、推拿等课程。

3.2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从流向上可以简称为“走出去”和“请进来”。3.2.1“走出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包括出国留学、合作办学、交换生、文化游学、带薪实习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一位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一面小国旗。每个人都是优秀中国文化的载体。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展现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的美好形象。高校在学生遴选中可以倾向选派拥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才艺的学生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具备国画、民乐、戏曲、武术等方面才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3.2.2“请进来”日益强盛的综合国力与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来华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与交流。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总数要达到50万人。在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外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人士、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8]。在留学生教育与外国学生来华短期交流过程中,需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也应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浸润。将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组织在一起,结对成组,既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也在文化层面加以帮助。这样对中国学生而言,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既提高了交流沟通能力,又给他们一定压力,首先要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将中华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介绍给海外的同龄人。可以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赛龙舟等传统体育活动、品尝月饼等传统美食,既可以表达对留学生的关心关怀,也使留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留学生数量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大型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将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

3.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应支持、鼓励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各项活动。一要出台奖励制度。通过创新学分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二是发挥社团作用。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培养兴趣、展示特长、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重要社交场所。通过戏曲、书法、国画、武术、民乐等传统文化社团的建立,在学生中形成“传、帮、带”的氛围,扩大传统文化的辐射面,提高文化素养。三是搭建学习平台。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沙龙、文艺欣赏等活动,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高校师生普遍提高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4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

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与新媒体最鲜明的特点即互动性。在这种交流平台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可以自主地根据兴趣或需求交流信息,极大提高了交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校文化传承提供了极为开阔的空间。一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共享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慕课(MOOC)等网络课堂平台,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国内及港台地区一些知名高校已率先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华文化课程,如北京大学的《中华民俗文化》、清华大学的《中国建筑史》、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人文经典导读》、台湾大学的《红楼梦》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学习资源,增加自己中华文化知识的积淀。二是通过移动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手机的使用在我国普及率极高,大学校园亦是如此。高校的相关官方机构及学生社团均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旨,创设微信公众号或智能移动终端APP等,充分利用移动媒体的优势,在高校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4结语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这对于增强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稳.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103.

[2]曹国永.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2,(3):39-41.

[3]贺新芳,孙丽娜.当代大学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81-83.

[4]李玲莉.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5,(1):84-85.

[5]王路江.中国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J].中国文化研究,2005,(1):1-4.

[6]崔校平,史成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9-142.

[7]刘信波.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14,(4):17-21.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日渐频繁。任何“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实现”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有别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是文明发展、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语言拥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及文化性特征,语言在表达形式上会伴随文化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在于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借助语言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语言我们可以知晓异国的风情、民族的历史及当地的习俗。所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融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及掌握语言,特别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目的语习得者可以通过理解、感受文本中所蕴含文化因素[1],对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内涵进行深入地认识。

一、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渗透的基本内涵

首先,加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渗透是语言教学的基本需求。文化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方式得以传播和体现的,语言又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增强不仅与句型结构、修辞、语法、词汇等知识有关,还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关。由于英语语法、句式、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只有学生全面了解英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化思想、文化内涵及文化知识,才能对英语阅读中的“潜层意义”有所了解。当然在英语写作、语言表达、语言翻译及听力等层面,教师加强英语文化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群体的文化图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让英语应用更契合社会实际。其次,加强文化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在阅读材料中渗透并挖掘文化思想、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可以利用英语语言全面、完整、生动、精准地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普遍会遇到存在明显“文化差异”的英语词汇,譬如“dragon”,该词在中国人眼中拥有“吉祥”的内涵。然而在西方人的文化视野中“dragon”却代表着邪恶、不详。通过加强文化渗透,学生可以从西方人的视角理解英文语句、段落或篇章的内涵,降低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再次,加强文化渗透对人才培养的帮助。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推动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枢纽”。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文化素养不断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向,只有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助力“文化自信”建设,才能帮助学生成为有利于国家、社会及人民的优秀人才。而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让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精髓、思想的人才。最后,加强文化渗透,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政治交流、经济交流日渐频繁。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拥有鲜明的独特性与特殊性,难以呈现在其他国家面前。但通过文化渗透,大学生可以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可以掌握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意识,使学生积极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宣扬的主体。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困境

(一)英语教学观念滞后

首先,缺乏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为文化渗透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等角度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将文化渗透融入阅读教学实践中。虽然,部分教师能够积极地将文化渗透嵌入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然而文化渗透的深度、广度、频率却相对有限。简而言之,缺乏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导致文化渗透难以充分、有效、完整地与语言教学相融合。其次,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教师都普遍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注重阅读策略、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对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视。部分教师认为加强文化渗透势必会影响语言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从而影响学英语的教学进度。最后,缺乏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及专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标准指出,英语人才应是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可以破解各类语言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各项文化传播、经济发展、政治交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很多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照,导致文化渗透的质量较低[1]。

(二)文化导入方法不足

首先,文化导入方法单一,主要以理论传授为主。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讲授方法,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对比,并且文化渗透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文化渗透”变为“文化灌输”,学生理解及深化西方文化,变为背诵记忆西方文化,从而造成学生丧失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文化渗透的成效不高。其次,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普及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使社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趋势。大学生由于成长于信息时代,对信息化技术存在明显的依赖感。因此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特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但大学英语教师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文化渗透过程缺乏生动性、多元性、新颖性及趣味性。最后,缺乏文化活动。开展与文化学习相关的活动,可以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内涵,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很少或从来没有开展文化学习活动。并且,部分教师在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方法单一、形式刻板的问题,很难通过文化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思想、文化理念[2]。

(三)英语教师能力有限

首先,教材挖掘能力有限。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化渗透与文化意识的理解还存在不够深刻的问题,致使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环节缺失,并且教师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够充分,文化渗透存在诸多的不全面问题[3]。这种不全面主要表现为教师难以明确文化渗透的内涵,无法确定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学的联系,难以确定英语国家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对英语语言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在文化渗透或文化资源挖掘中局限于历史文化背景上,缺乏对经济、社会、科学等多方面文化内容的阐述。其次,文化知识匮乏、文化意识薄弱。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师挖掘英语文化元素,是加大文化渗透力度的前提保障。然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能够发现,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知识相对不足,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有部分英语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积累西方文化知识,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上,却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的现象。此外,我国既了解西方文化又熟悉中国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师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效率。最后,实践能力缺乏。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经验,难以通过经验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西方文化,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对文化渗透的重视。通常来讲阅读不仅指文字表达,更指文化因素渗透的过程,如果忽视文化因素,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句式、段落及语篇出现理解性偏差。因此教师应提高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将文化渗透充分地融入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无论在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渗透相应的文化元素。其次,摒弃传统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观念。英语教师要想降低应试教育理念、思想对英语教学过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此背景下,学校应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弱化知识性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使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英语阅读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最后,正确认识英语教育。学校应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的重点,使其明确英语学科所拥有的工具属性,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及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形成以文化带动语言教学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观念。当然在教学观念优化、改进及转变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还需要形成跨文化交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思想,使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播功能。

(二)丰富文化导入方法

首先,摒弃理论灌输的文化导入方法,提高“文化差异对比”的应用程度。通常来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地理位置等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民俗、地域习惯、文化思想存在鲜明的差异性。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容易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来理解英文篇章,因此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文化差异比较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西方文化、明确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其次,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展示西方国家的民俗传统、节日文化、思想观念及历史传统。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使文化渗透更形象、更生动。但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素材库,并标注不同素材所对应的文化类型及课程章节,让文化素材可以更及时、有效、科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文化素材中的言论、思想及理念进行优化,使其更契合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确保文化素材能够为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本文中所指的文化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外活动,如阅读文化书籍、杂志、报刊及网络文章、观看英文电影,或开展英语文化辩论会等,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挖掘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让文化渗透过程更加顺畅、灵活、有趣。最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在英语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传统文化传播意识的功能。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用英语表达、诠释、解析、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譬如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文章。此外,在文化导入方法优化与改进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将社会实践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方式,明确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4]。

(三)加强英语教师培训

首先,提高教师的教材挖掘能力。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教材挖掘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文化渗透的内涵,理解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将英文文章中所蕴含的经济、体育、社会、科学、风俗、地理、天文等文化内容,渗透到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譬如,在文章中谈及航空等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从西方航空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此外,学校还需要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出发,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明确英语国家文化对英语表达形式、表达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使教师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中的表现,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师对文化元素的认识程度。其次,丰富英语教师的文化知识。由于文化知识对教师开展文化渗透工作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但将文化知识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势必会提高学校的成本投入。因此,在文化知识培训上,应以远程指导与自主学习为主。即通过线上指导的方式,明确教师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向,如阅读书籍、浏览网页或下载文献资料等;通过教师的自我学习,逐渐丰富教师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质量,就需要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掌握文化渗透的方向、重点及关键。譬如,以顶岗实训的方式,将教师派到外贸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提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学校有必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利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提高培训成效,使“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体系”得到优化和改进,如通过对教师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进行评价,可以从培训内容的角度,提高培训质量。而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校优化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及时发现教师培训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跨文化实践技巧,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文化渗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通常指将英语教学置于文化教学的背景下,通过文化教学与文化渗透相融合的方式,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化对文化渗透的理解,提升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表达及传统文化传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芸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华大学硕士论文,2021.

[2]夏文靖.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哈尔滨一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王晓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研究[D].青岛大学博士论文,2019.

第4篇

【关键词】师资培训 中小学教师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培训、理解、转换,透过课堂潜移默化地传授于学生,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现状,笔者设想在“国培计划”等高规格、高标准的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中引入传统文化课程,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目前师资培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水平扎实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当前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我们进行专门的调查,发放100份匿名问卷,75%的教师认为目前培训更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传统教育内容涉及却很少。82%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培训内容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的安排,这更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95%的教师希望在培训当中能安排一节国学课。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没有读过《 孔子 》《 孟子 》《 韩非子 》《 论语 》等包含传统文化智慧的名著。而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博大的胸襟、丰富的内涵,是激励学生奋斗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2.课程设置倾向性严重,传统文化教育缺乏

目前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偏重于专业性,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非常少。在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总量上都存在着传统文化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也缺乏对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高度重视,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革新,加强传统文化的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在培训中,教师更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教学技能的提升,忽视对人文素质的需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承载着升学的压力,部分地区的教育局规定评优评职称要同继续教育学分挂钩,要求教师在一定年限之内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修满规定的学分,要完成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网络等模式的学习任务,可见,教师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之下,有的教师将培训当做是为了完成学时学分评职称,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培训的实质,让培训流于形式。

二、在师资培训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渊源的历史、博大的哲学思想、伟大的科技发明、辉煌的文学艺术等给我们精神的享受和物质的支持。中华民族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宝贵资源,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等古代优秀的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总结人类历史存在发展的精华,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至今的中国甚至世界。《 诗经 》《 楚辞 》《 春秋 》《 论语 》《 道德经 》等古代文学构成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凝结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给了我们诸多文学盛宴,让我们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还有流传下来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等等。这都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好祖国尽自己的力量。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载着教育兴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由于目前中小学教师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教师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了语言文字、道德伦理、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广博的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是有助于教师加深传统文化的积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知识,扩宽视野,提升认识高度,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传统文化所包涵的民族精神,能激发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在课程上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操。因此,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5篇

武术是我国高校较为成熟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积极向世界推广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武术国际化推广成效甚微,其中既有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外部原因,也有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理论、形式和方法研究薄弱等自身原因。武术如何向世界推广,高校作为武术国际传播和推广的重要场所,其对外武术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也因此成为研究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拟站在武术国际化推广的视角,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对象:武术和其他专业的留学生;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设计、管理与实施者:高校的武术教师及体育教育专家、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中英文形式,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武术的认知、武术教学的意见、内容、形式的选择、学习动机等共13个问题及建议;对教师和专家的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对外武术教学的意见与观点共9个问题及建议。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就调查问卷的效度向19名从事体育外事和武术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教授当面或致函征求意见,特别从跨文化的视角,就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表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等值性问题进行了2轮点评后,认为问卷有较高的效度。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对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用中英语讲解后进行填写,共向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武术留学生,以及随机抽样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16所高校其他专业的留学生发出问卷调查表950份,收回有效问卷936份,回收率98.5%;向高校的武术教师及体育教育专家、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发放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95%,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讲师11人,助教9人,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13人。最后对文献资料、采访、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就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

2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叙述方便,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外国留学生和教师及专家2部分进行分析。

2.1 对外国留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留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获得武术知识途径方面的调查:知道武术的只有256人,仅占27.4%,但知道功夫的却有931人,达99.5%;知道武术(功夫)相关的文化理论知识61人,仅占6.5%,知道一点的139人,占14.9%, 不知道的736人,达78.6%;有756人是通过电影、电视知道武术(功夫),占80.8%,有64人是通过功夫英译书籍杂志知道武术(功夫),约占6.8%,只有116人是通过武术(功夫Kung-fu)学校或太极拳课知道武术(功夫),仅占12.4%。大部分留学生明确表示“武术(Wushu)” 在国外较陌生,由于获得武术(功夫)相关的文化知识非常有限,通过高校武术课的学习,不单要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技术动作,还想了解武术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学基本没有进行武术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介绍,他们时常感到失望。这说明:由于文化差异和外语版本的武术书籍较少,以及近几十年来中国功夫片的流行等原因,“武术(Wushu)”在留学生中的认知度较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不知道武术(功夫)及其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他们对中国武术(功夫)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电影和电视的功夫片,这些中国功夫片大部分都是通过特技摄影手法和艺术加工后的传说或神话故事,而这些传说或神话故事很容易使人们产生武术与封建迷信、江湖骗术联系在一起的错误认识。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并没有武术或功夫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内容介绍;因此,高校的对外武术教学有责任和义务向留学生介绍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武术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消除对中国武术的种种误解。

对于高校现行武术课态度的调查:喜爱高校武术课的留学生519人,占55.4%,不喜爱武术课或无法发表意见的417人,占44.6%;认为高校武术教学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304人,占32.5%,认为不具有和不知道的632人,占67.5%。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虽然一半以上外国留学生喜爱武术和武术课,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高校开设的武术课持否定态度或无法发表意见。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大部分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高校的武术(Wushu)教学与国外的中国传统功夫(Kung-fu)馆校教学相比较,在传统礼仪、服饰、教学内容和环境等方面都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目前高校的武术课程无法真正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虽然大部分外国人喜爱武术,但高校目前按照一般西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的武术教学,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不被部分来华留学生认同;虽然中国功夫(Kung-fu)在国外家喻户晓,但通过改良后的国内竞技武术(Wushu)的普及和认知度却较低:因此,对外武术教学应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救赎处于文化迷失中的中国武术[1],以独特的教学形式,使外国留学生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与武术国际化发展需要文化传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理念活生生地存在着,而“正是文化的多元化传承着、烘托着世界文化的价值” [9]。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只是一种技击格斗术。它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取中华民族的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在运动时,讲究整体运动、阴阳变化、形神统一、气与力合、动静刚柔、尚武崇德等[5]4,凝聚和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长期的对外武术教学中发现:外国人之所以关注和喜爱武术,不仅是因为它的技击和体育价值,更是因为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润育下,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独特的运动方式、体用观和健身理念等,这正是中国武术成为世界多元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所在;这也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只注重技术推广,忽略文化传导,最终导致成效甚微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因此,武术国际化推广不仅要推广其技术,更应在对外武术教学中进行文化传导,其目的并非要用中国文化同化世界,而是让世界了解武术及其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使其成为丰富多彩的世界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需要。

3.2 应解决的问题

1)编写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适合外国学生使用的高校对外武术教材。虽然功夫在国外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0];但是,由于武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学科体系[11],武术及其理论还没有广泛地被国外了解,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还没有相应的外文教材和资料作参考,而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编写的现行汉语教材和中英文对照翻译的双语教材,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关注点,以及用语习惯不同,外国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如何编写既有武术运动方法和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体现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特色,又能兼顾中外文化差异,适合外国学生使用的武术双语教材是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应解决的首要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2)培养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所需要的师资。由于近代中国曾长期备受列强欺侮,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反感,排外、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12]等原因,我国高校不但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而且武术教师中有一定外语水平,对中外文化,特别是对中西文化有一定了解,并能对外学术交流,胜任对外武术教学的国际型人才也很少;因此,如何提高武术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民族文化素养,培养对外武术教学所需要的师资,这无疑是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进行文化传导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解决它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和武术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努力,通过在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增设对外武术课程,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为对外武术教学培养国际型人才。

3)在对外武术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由于长期受西方体育文化和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武术已被西方体育教学所同化,课程基本是按照一般西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武术教学内容又多以改良后现代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及其文化几乎被丢弃,武术课的民族文化特色难以体现,这就造成了学生热爱武术,但不喜爱武术课的尴尬局面[2]。而按照目前高校国内学生的武术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的对外武术教学,很难满足外国学生想通过武术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形式、礼仪、服饰等教学的内外环境等方面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教学内容方面以传统武术为主,配以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校武术教学进行文化传导必须面对和逐步解决的最大难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武术双语教学,教学对象是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国留学生,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

2)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在对外武术教学中进行文化传导,这不仅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也是武术国际化发展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

3)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是按照一般学校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存在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针对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和能胜任对外武术教学的双语型师资,以及必要的中国文化传导等问题。

4.2 建议

1)对外武术教学应作为武术国际化推广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不断探索高校武术国际传播的新途径与方法,开设对外武术双语课程,并逐渐使其成为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为武术培养国际型人才。

第6篇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外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涌入中国社会。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潮进行着不断地接触与碰撞。国民在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以达到快速发展目的的同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也随之而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且思维比较活跃,对待外来事物持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盲目跟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利益上的满足,导致人际关系异化成金钱关系,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择手段,类似“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错误价值取向在青年群体中滋生。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趋之若鹜,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却日渐淡漠。

(二)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

作为养育中国人的文化母体——中国传统文化,多数人知之甚少,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更是了解甚少,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为在步入大学校门那刻起,考高分、拿奖学金、找到满意的工作便是他们学习的直接目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以毕业后更好的就业,他们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只讲求“快”“速成”,追求“快餐文化”,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追求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此外,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习传统文化无处可用的思想也开始植入学生心中,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涉及。由此,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三)多媒体手段的不当使用。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更是各种新兴媒体使用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多数通过观看电视剧的方式学习名著,较少的会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但多数电视剧都对原著进行了改编,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文化的误读。日前,充斥在荧屏上的各类“抗日神剧”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场面,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对大学生是一个误导。当代青年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微阅读”,但部分获取的知识过于“碎片化”,同时有些媒体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将逐步被短讯、微信所取代,虽然输入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大部分人渐渐提笔忘字。

二、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

在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有些大学生丧失了自我,丧失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认为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东西(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等)都是好的,都是可纳的,最终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道路才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国家层面,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目的就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和继承,使得广大青少年能够热爱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多次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传统文化需要自身的创新。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形形的外来文化,各种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竞争。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因子。近年来,中国风音乐颇受人们欢迎,尤其是大学生。这种音乐是以一些中国古代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进行表述,这样的音乐不仅能让人放松心情,更能让人从歌词当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所独有的意境。所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便捷和有效途径之一。

(二)改革教育理念,平衡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工具,在传统文化培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只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会培养出大学生健全的人生品格。学校要秉着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只有先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处理专业知识与人格能力之间的关系,达到发展的平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美德,例如:知礼仪、懂礼貌、办事有条理,这些既有助于提高效率,又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但这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却不受重视,因此需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系统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课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教师也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学生前树立榜样,成为学生人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率先垂范的做中华传融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依靠传媒的力量。一方面传统媒体,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另一方面是现代媒体,如:校园网、微信、新浪微博等,依靠这些新媒体的力量来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或“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品读经典、传授经典、经典展演、践行经典等形式,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个人的行为规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文化会塑造人的行为,大学生在这种传统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会形成相似的行为和人格特质,进行不知不觉的转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教学;分析;建议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绘画大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思想的革新,绘画教学中产生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绘画教学的文化基础

在绘画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绘画技法的相关教学,可以说是绘画学习的技术基础。然而绘画艺术的最终发展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所以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文化储备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再以文化课单一指标的考量决定学生的未来,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课水平依然影响艺考生考试的整体成绩。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影响绘画的学习,制约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所以,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绘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绘画教学之中,为学生绘画水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建设,不断进行学科的完善。艺术类教学虽然覆盖面不及常规教学,但也肩负着艺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样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将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能够充实绘画教学的内容,完善绘画教学的课程体系,为绘画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3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绘画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造受到各方思潮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绘画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入,让部分国人轻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逐步向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强有力的文化支持。[1]绘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绘画人才,更高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所以,在绘画教学中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保证。

2 分析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问题

2.1 绘画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艺术生高考中,我国把文化课成绩同专业成绩一样作为升学的考量,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想让艺考生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2]但实际上,由于艺术考试对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设置较低,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动学习更加难以实现。然而在大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大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生又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相关教学管理的约束,传统文化的普及更加难以实现。

2.2 绘画教学中偏重于技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导致高校的绘画教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绘画教学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绘画中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西方的相关造型技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绘画者独有的艺术源泉,是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传承的。

2.3 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在绘画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教学过程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绘画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绘画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实践刻不容缓,必须让社会、学校、绘画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应有的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相关考试政策

在艺术院校以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除了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考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研究和严谨的判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占艺考成绩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绘画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3.2 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与高中阶段的艺考改革相呼应,高校的绘画教学工作也必须作出调整。一方面,增加与中国传统知识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集中W习,提高绘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考试的形式约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例如,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让学生们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绘画创作中,而通过展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绘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绘画老师应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绘画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绘画教师除却这一本职身份,也应该是一名绘画创作者,[2]必然要具备一个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我们讲“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在对绘画知识的日常讲授之外,绘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3.4 强化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文物,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教师可以把代表性强的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详细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的强烈愿望。

4 结语

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同时,在对绘画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绘画教学的指导意义。经过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培养更具文化底蕴的绘画人才,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参考文献:

[1] 刘劲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绘画中的借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2):114-117.

第8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校园网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0-03

高校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忧民、仁爱宽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理想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具有积极影响的价值体系、观念形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体表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人的素质,起源于先天,在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不断丰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身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处事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浩然正气,“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优良品德,这些优秀的思想历经数千年传承,已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大学生以圣贤作为自身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扩展人文知识面,增强人文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作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促使他们在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熏陶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三)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以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事准则,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以“言必诚信,行必中正”的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仁爱、诚信、友善等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一旦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且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就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一是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者与引导者,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都受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对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但也有部分教育者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科文化知识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二是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有的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却一知半解、知之甚少;有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不能从自身思想道德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主动从中汲取营养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3]然而,这些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广泛。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内容中,少量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思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而在政治观、法治观等教育内容中鲜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法治观念。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深入。在将抽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转化为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为资料,而没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教育方法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手段、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巧、技能的总和。[4]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起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而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是理论灌输法,教育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理论性强、说教味浓,往往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睡觉、玩手机、看电脑、聊天”的现象,无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性与感染力;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名胜、组织社会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等,但缺乏系统化和经常化,不能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影响,且很多实践活动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没有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欠缺

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直接和具体。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欠缺。一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逐渐增多,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不少高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二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比较偏重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全方位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高校虽然也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大学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中,未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既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一方面,要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除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他们专业理论的讲解提供丰厚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在世界观教育中,融入老子、道家学说的朴素辩证思维,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政治观教育中,融入我国古代不同派别,特别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政治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运用影视、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展开,而且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开;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6]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还要拓展课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1.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大学群体中开展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尊师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以文化基地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遗址遗迹、特色建筑,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角色体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增长才干,培养品质,锻炼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专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裳б蛔觥毖习教育、学讲话精神等专栏,但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传教育,依托高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论坛,将社会热点事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园地,使学生更多地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不仅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还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的缺点,给大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展示和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以实现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7]。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关键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积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1.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大学精神,传达着教育理念,是校园里无声的教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格调,以调动学生思维,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如在校园雕塑、长廊、展示厅、陈列室、教学楼、图书馆、校训标牌中,加入中国古代优秀人物典范、励志格言等,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育人作用。

2.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一方面,利用校园媒体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加强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在内的校园风气建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教学理念、打造大学精神,形成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自强不息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为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6.

[4]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6.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微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39-01

一、调查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的时代使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于传统媒介,更借助于新媒体这一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微信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立足事实,深入的了解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获得第一手的资源和信息,调查小组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不同职业的人群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多地展开,共收到纸质问卷215份、电子问卷136份及采访视频等。根据调查问卷及现场采访,希望能够充分地了解到传统文化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平台上的发展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大众使用微信的频率方面,在受访人群中,微信日均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46%左右,5小时以上占不到12%。微信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其他的网络方式;在微信各类消息普及度方面,使用微信的用户浏览信息多集中于时事新闻,而关注传统文化的用户比例在32%左右。

在传统文化关注度方面,54%的微信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一般,仅2.2%的用户对该领域完全不关注;在传统文化各种传播渠道产生的效果方面,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目前效果一般,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仍然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在受众对待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中,受访者对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普遍表示赞同。有9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使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彩,增加了知识储备,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从中得到了精神的滋养。大家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融合,作为文化发展的形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现阶段效果一般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尚未成为主流。目前人们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和课堂学习,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尚不深远。其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在缓慢中传承与进化,而微信的出现和发展则突如其来,二者之间的隔阂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公众号的传播、朋友圈的转发、微信群的“家”文化与“红包”文化,已经是微信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开始发挥作用的一种体现。

2.以微信传承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潜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移佣说难杆倨占埃通过新媒体获取资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人们埋首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平台,微信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功能综合,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群体,优势日趋明显。微信的广泛普及意味着,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拥有广大用户的微信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用户市场。虽然传统文化尚未成为大众通过微信获取知识的主流部分,但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以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持赞同意见,他们普遍认为相比其他网络文学,传统文化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饱腹感,更符合大众心理需求。

3.微信传播传统文化尚有不足之处

其一,微信对传统文化普及的审核和规范存在不足。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引起关注借传统文化的外壳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其二,微信的发展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开阔的视野,同时也使人们趋向于快餐式的阅读与粗略化的思考。传统文化被不断简化、解构,甚至娱乐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快节奏的微信传播中难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三,传播传统文化的微信内容不够优质,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调查问卷和采访中,许多受访者建议对对微信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包装,打造古色古香、精致优雅的阅读体验,防止出现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三、提高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影响力的策略

(一)规范传播,确保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公信力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今天,网络谣言过多地消耗民众的信任度,无论对微信公众平台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种打击。微信对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精神的准确性掌握是做好新媒体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前提。除了加强监管并限制微信中不实言论传播,还可以对微信公众号采取信用评级制度,评级结果公开显示在该公众号的首页上。同时,我们应当鼓励颇具公信力和专业素养的传统媒介敞开怀抱接纳新媒体,在新兴平台上为大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享受。

(二)打造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微信的推送,在大众脑海里形成的是碎片化印象。将零碎的传统文化知识打造为深刻而系统的精品文化项目,也可以积累一批忠实的读者。

(三)提高传统文化微信传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厚重积淀,远不如时事新闻、娱乐八卦所能给用户提供直观的刺激和新奇的享受。世界日新月异,传统文化也需要推陈出新。结合时事热点,注重版面版式,提高微信产品的整体质量,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都能为传统文化内容吸引大量读者。在文化传播之余,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互动平台,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交流探讨的园地。由此,微信因传统文化丰富了内在价值,而传统文化也将以其自身优势,投入新媒体时代的洪流,在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中焕发新的活力。

四、结语

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给予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滋养,国人承担着将文化宝藏代代相传的历史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问卷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着重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微信这一媒介中传播发展的新思路。调查发现,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目前的影响力不甚强大,但发展的潜力无穷。即使微信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暴露出种种缺陷,但有效的对策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助力传统文化在微信上的传承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期待,微信因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底蕴,而传统文化也因新的传播方式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但是,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

如今因特网的出现、网吧的开设,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当然网络里健康的可学的东西甚多,这毋庸置疑。但是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网上聊天,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寻求视觉刺激。更多时间是在虚拟世界里生活,以至表现为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表现为对父母不尊重,轻者出言不逊,重者离家出走。还表现为追星热,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等等。更谈不上知道孔子、孟子、韩非子是何许人也。

那么作为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理应让学生明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教师身上得到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育人的任务,它要培养人的修养,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如高一年级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阿房宫赋》等;高二年级的《逍遥游》、《五人墓碑记》、《陈情表》等;高三年级的《报任安书》、《屈原列传》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二、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读经典。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课本剧表演,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当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们能想到老师曾经告诉他“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当他掌握权力时,也能想起老师的教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一个普通人会时时告诫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让学生把高尚的情操当作自己永远的追求,在他的心灵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

第11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是我国民族的根基,其中包括诗、词、歌、赋、对联、文言文等,同时古代各个地区的文化知识等均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在课程改革指标下,为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其精髓,应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抓起。

一、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增加课堂趣味

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后,将其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时,应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度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学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载体,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应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把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习知识较为枯燥,为增加课堂教学气氛,老师可以适当融入传统饮食文化元素,例如:八宝粥的来源、馒头的出现等。通过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二、适当选取文化内容,增加学习兴趣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比较广泛,在选取适当内容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合理选取,确保课程建设更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如:选用和道德荣辱以及顺应现代文化发展潮流方面文化知识时,如民间故事、传统谚语、文言文等,要适当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例如:苏教版《三字经》课堂教学中,主要讲诉的是如何尊师重道,百行孝为先的道理,因此老师可引用《孟母三迁》这一故事前,讲解孟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搬迁,说明母爱的伟大,学生要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家人。在《三字经》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入传统典故把学生引到正确方向,从中学习三字经中所讲的含义,为课堂学习增加趣味,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选取优秀文化精髓,改善课堂气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不是所有文化都值得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改善课堂气氛,通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课堂教学气氛。现代语文教学是传承、弘扬文化的载体,是百科之母,其所承载的文化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融入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将文化有效传承,语文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更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学生知古通今的主体,合理运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例如:苏教版《古今贤文合作篇》中提到,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并引用传统知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思想去引导学生,应选用适当内容开展教学工作。

四、引用优秀文化定义,抓住学习重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国外人所理解的“文化”是培养、发展、教育、耕作的意思。早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著名文化教育学者泰勒在自己著作中提到,文化所要理解的含义较为复杂,其中包含有:教育、道德、艺术、知识、风俗、法律等,同时还包含者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所学到的能力。我国民族文化中,“文化”用传统意思理解就是,“文”、“化”之间相互结合,“文”就代表具备清晰思路、纹理的意思。但在现代社会,文化是现代与传统所结合的产物,并包含有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性文化这两种。小学语文苏教版《珍珠鸟》最后四个自然段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在阅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时比较困难,因此老师可利用纹理、思路这一文化理念指导学生阅读、背诵课文。文章《珍珠鸟》最后四个自然段中,抓住“起先”、“然后”、“后来”等字眼,让学生按照相应语序去阅读文章,同时还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去背诵课本中重要内容。而“文”也可以指文采、条文、文字等,“化”主要是指造化、变化意思。具相关资料记载,我国较早古书《易》中对其有记载,从《彖传》中已经把文化结合使用了,主要将其应用于天文、算术、人文中。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精髓,主要是以增加自信心、陶冶情操、培养气度为前提。中国语文,教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内容丰富、精神厚重。只有让同学接触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优秀文化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为同学扎实语文功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

第12篇

关键词:国学;人文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文化兴省”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对省内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涉猎面不宽、学习程度不深、国学知识不全面;对国学知识把握不准、学习国学知识的主动性不高、对国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等,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也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容佛、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中国古代诗、词、戏曲、古文、小说等文化形态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素质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特征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国学教育是基本认同的,认可古代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功能,而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国学知识最多的渠道。但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情况并不理想。比如,部分高校或专业并没有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或相关课程,而受学科分野、学时压缩等因素影响,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呈弱化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学习国学的主动性不高,古代文学作品不好理解,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影响,学生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偏移等因素,都影响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必要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科学的规划。

大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传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两个部分。传统人文知识主要对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修习积累,而人文素养则是经过传统文化知识等的浸润、内化后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等。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1]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优良载体,基本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比如许多高校存在重视应用技术、应用知识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得到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压缩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有古代文学课程,而其他许多专业并没有将古代文学课程列入必修或选修教学计划。与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国学概论等也没有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

2.课时压缩。

目前许多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着课时压缩现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而在课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学内容泛化,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着注重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朝代概况、作家作品的介绍,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不能深入、全面,存在泛化、概括化的现象。另外,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比较简单,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这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们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不是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和阅读国学知识,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知识外,有些学生很少阅读古代文学的作品和书籍,学习途径显得比较单一。

鉴于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视,强化大学生国学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国学教育的不利局面。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评介体系等很多方面要对大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对其自身成长与人格培养的重大意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好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