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22:4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突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小学语文教研的思路,重视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驾驭教研的能力。
2.拓宽教研思路,丰富教研形式,发挥各级教研网络的作用,组织内容丰富的座谈会、研讨会、现场观摩等活动。
3.继续落实教研室听课制度,经常深入到学校,深入到课堂,听课、座谈,倾听教师心声,指导教学研究。
4.不断总结教学质量监测经验,拟制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的效度和信度。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促进课程改革,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2.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工作。
九月份
1.做好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上报工作。
2.筹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3.督促小语课题结题筹备情况。
4.2012年新聘上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
十月份
1.开展送教到村小活动(紫阳)。
2.开展“工人子弟小学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3.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4.小学语文课题结题。
十一月份
1.做好课改听课、调研工作
2.开展城乡教研分会联谊活动。
3.2012年新聘上岗小学语文教师中期调研会。
十二月份
1.召开明光市特级教师、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座谈会。
2.开展2012年新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调研会。
3.深入村级小学开展听课、交流活动。
2013年一月份
1.做好小学期末监测教学进度调研工作。
我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理由是:
一、师德高尚健康,教育观念正确先进。
我有高尚、健康的师德。我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对党无限忠诚,献身教育事业。我在各方面都从严从高要求自己,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热爱每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有在艰苦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和创建不朽功业的追求和志向。我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敢于打破教育陈规,以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讲究工作中的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敢挑能挑重担,完成工作成绩显著。
我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我认为,教育必须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国民素质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根本,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展自我。
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科学优化的知识结构。
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有"专"与"博"的知识结构。从教十年,我一直在继续学习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以传神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的实践。
我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再学习。我自学语文研究生课程,经常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网络资源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方式,广采与语文有关的知识,使自己跟上21世纪改革步伐,知识结构常新常进。平时,涉猎赞科夫的"教学的发展"、布鲁诺的"知识结构"、苏霍姆林斯基的"发展智力",研究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我在传授知识汲取知识上进取,做一个充满"文学细胞"的杂家。
1998年1月到1999年6月,我参加了由广东教科所、华南师大教科所联合开办的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法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已过计算机初级、中级。
2001年到2002年,利用双休日参加了由广东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办的语文课堂优化研究、中学现代阅读教学研究、汉语词义系统与中学语文教学、汉语和汉文化、中国民俗学、普通话与诵读艺术等六门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一)教学能力方面:
我能正确理解、运用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正确传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析透彻,"双基"教学扎实。人们说:"一个好老师,应有一张巧嘴一笔好字能分析、写好文章。"本人个人素质好,普通话动听标准,字端正美观,平时博览群书,阅读面广,写作是特长,所以教学有示范性,能带出一大批语文方面冒尖的学生。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严密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要求教师教学本领强,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通晓语文教材的体系,钻研教材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通读全套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编排体系,安排出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最佳组合方式及纵横联系。在具体操作中又采用主体式课堂教学方法,讲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样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课,充满魅力的语言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设计出声情并茂的课堂用语,力求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自己的电脑水平高,花时间制作优秀课件,加大课堂容量,扩展学生视野,电脑上课率97%以上。
我讲究情境教学,经常让学生走出斗室,从生活中掇取素材,多"看";借助音乐、电影、电视录像等好的媒介,营造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上入迷地"听"也入心地写;我收集许多有趣味有延展性的题目,让学生投入思考,利用网络资源辅助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摘抄剪贴互评习作,每学期让学生自选题目,写出两篇研究性论文。我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进行五项任务完成达标:①语文知识的传授;②语文能力的培养;③发展学生的智力;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⑤进行道德审美教育。
总之,在工作上,我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讲质量讲效率。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这些检查一向为优秀),每堂课都要求自己达到既定效果,学生语文能力强,所教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组织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辩论能力。能正确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每年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受到好评,是优质课。
(二)教学经验丰富:
我原在中师四年,教"文选""语基"两门课程,是学校骨干教师,把关教师,备课组长,教学成绩优异,胜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循环教学,并一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一直是校先进班集体,多次评为校标兵班。
97年调到南海一中后,我的教学态度仍保持着一贯的认真性,责任感相当强。在一中,我一直是教两个班语文,任一个班班主任。班主任方面讲究"勤",注意言传身教,"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培养学生。重班主任工作艺术,热爱关心学生,有很强的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和经验。注意因材施教,对好、中、差学生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推进,对学生实行"做人、知识"双方面教育,经常找学生个别谈心,进行良好引导,重视专题班会课教育,采用比赛、文艺活动等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纪律意识、竞赛意识、集体意识,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发挥干部作用,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特色是实行分层励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一帮一"活动。所教班一直是校优秀班集体,多次被评为校标兵班,有很好的学风班风,班上同学思想进步,学习勤奋,后进生转变成效好,成绩居年级前列,高考成绩好。
四、工作勤奋,工作量大,成绩优异。
1、工作量大:
1998年度至1999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节课,任班主任。
1999年度至2000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一年级,共2个班,周13节课,任班主任。
2000年度至2001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21节课,任副班主任。
2001年度至2002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二年级,共2个班,周15节课以上,任副班主任。
2002年度至2003年度,我教高中语文三年级,共2个班,周22节课以上,任副班主任。
2、成绩优异: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专业水平要高,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勤奋。我是一个严格勤快的老师。我对所教的学生一个都不放弃,耐心细心地教导他们。我所教班语文整体水平高,差生转化明显,有一大批高才生。96年度我教的两个毕业班在省中师"文选"统考中,取得平均分85分以上(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在省名列前茅,获得省教委的高度评价。2003年我教的南海一中两个B班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分别获得平均分521.3分和512.11分的好成绩(2003年专科大专A线为500分),我班参加考试125人,语文上重点线5人(最高分753分,年级第2名),上本科线48人,上大专线112人(总上线90%),两班语文高考成绩在年级7个B班中居第一第二,尖子生人数与几乎A班齐平,总成绩与A班原始分只相差1分左右。这种语文成绩是南海一中B班首例。学生充满了感激之情,好几个学生在南海一中网上留言"春辉老师,您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您是南海一中最勤奋的老师,您用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教育我们,我们非常感谢您……"
担任10年班主任,所带的班均是校先进班集体,多次被评为校标兵班。
我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性原理》获1998年南海市高中语文科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谈情境教学法在作文课中的设置》被评为南海市2001年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论文《写情真切活泼,状物巧妙生动》收入《小学语文评析》一书(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语文单元教学方法初探》在96年湘南片语文教研会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论文《依样画葫芦》在省中师语文教研会94年会上评为三等奖,论文《中美两国阅读教学比较》收入《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中,论文《谈情境教学法在作文课中的设置》收入《21世纪中国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中。
2002年我被评为南海一中电脑积极分子,教学课件《林黛玉》《长亭送别》均获南海一中优秀教学课件三等奖,2003年我的个人网页获南海一中优秀网页评比四等奖。1998年第4届全国中学生暨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中,我被授予优胜指导奖,指导的2名学生作文均获全国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02年南海市高中语文阅读比赛,一个获一等奖,二个获二等奖。
【关键词】多元开放式教育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提升
自从接到镇教管中心转发的关于“黔西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参加毕节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论文主题:探索多元的开放式教育,提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这个信息时,我思绪万千,不知从何去浅说。直到今日,总算有点眉目。
所谓多元性,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它表征着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开放、选择和宽容,它张扬求异、个性和创新。
“多元开放式教育”是毕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大亮同志在毕节试验区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和素质教育育人“新模式”的雏形初步形成时提出的。这里他初步把毕节教育试验区的这种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定位为“多元的开放式教育”。
开放式教育是以项目课程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对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给学生一个“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主动地模拟学习过程中得到基本文化素养和技巧能力的提升。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农村中小学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如果在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片面强调知识或片面强调技能,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技能与个性情感发展失衡,只是被动地、单纯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学习主要采用以教学过程为导向,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模拟情境的过程,通过目标教学法进行独立地计划、实施与评估。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去探索多元的开放式教育,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能力?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作为教师,接受的新观念、新事物较多,因此我知道,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寓学于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但在工作中我却发现由于旧的一套教育教学体制根深蒂固,加之不少学校仍以高分来衡量教学效果,不少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学校总是拿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一个教师的优劣。这使我感到很茫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多数教师最终还是沿用“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将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诚然,这种教学方式我校现目前依然存在)使学生成了被动的、机械的知识“容器”,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探究的问题。应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就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的创新人才。最近,我在某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觉得非常珍贵,便把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实录了下来,也便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学以致用。某学校某老师在教学《我最好的老师》这篇阅读课文时,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两个重要内容――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强调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自学一般是个体行为,很难进行思想交流,教师也很难立刻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因此,我选择了电子批注支持学生的协同阅读,它的在线批注和交流展示、讨论等功能,极大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实现了阅读体验共享,老师更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学生借助批注感悟准确而深刻。由于学生认真批注并仔细阅读和回复批注,实现了阅读体验共享,课文重难点问题轻松解决。并且有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我设的填空题大胆地说出了不同的填法。我趁机表扬他勇于独立思考,正是本课精神落实在实践中的最好体现。本堂课学生熟练运用软件自主合作学习,批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的电子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可见,略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略读课文是培养学生略读、速读能力,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运用所学会的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的绝佳素材。其教学方式以学生的个体阅读、合作交流为主,教师加以适当引导。但是在传统课堂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较为单一;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化阅读和合作交流也只能进行大致地了解,无法深度碰触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感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恰当地引导。而网络环境下,多样化的阅读资源无疑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便捷的协作交流工具也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合作交流共享提供支持。
利用精心设计的网络拓展阅读文章,实现了阅读主题的深化和阅读能力的训练。
本节课中,教师精心准备了几篇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阅读文章。首先,这些文章无疑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学生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其次,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使得学生的阅读内容从单一的教材拓宽到了更广阔的视野;再次,促进了学生阅读方法的迁移:学生可以将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迁移应用到拓展阅读材料的阅读中,在更丰富的阅读实践和积累中提升阅读能力。
利用工具进行阅读监控和批注,将学生个性化的自主阅读落到实处。
传统环境中的自主阅读环节,教师只能了解部分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少数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处于放任状态,自主阅读的效果无法落到实处。在本节课的自主阅读环节,教师给出了阅读任务,每位学生带着阅读小问题,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利用工具对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进行了实时地、个性化地摘录、批注和评论;而教师借助监控工具对全班所有学生的阅读进展以及个性化阅读批注进行监控,并对学生的评论加以引导。因此,在工具的支持下,学生的自主阅读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自主鉴赏、随时批注、随性评论;是教师监控下的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深度触摸每一位学生;是可以与伙伴充分分享的个性化阅读――每一位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有的阅读体验分享给其他伙伴,进行深度地讨论和交流。
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潘文彬,这位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不断地追求,不断地锻造,教学风格已初步形成。潘文彬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不去界定,却可以这样去描述:在平衡中突破,在扎实中灵动。
其实,这是一种勇气和智慧,这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的,潘文彬用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垫起了教学风格的高度,又用智慧锻造了教学风格的文化品性。
透过这种教学风格,我们看到的是潘文彬这个人――他的人格的真诚,他的性格的敦厚,以及他的作文行事的风格。
一、 他很年轻。他认为,年轻人要勇敢地去逐浪,但不能去追风。因此,只有坚守了语文的自我,才不会迷失语文的自我。
如今追风逐浪是年轻人的时尚。潘文彬以他自己的行动对“追风逐浪”做了特别的解读:要逐浪,但不能追风――逐浪是一种勇敢,一种拼搏,一种坚守与追求,而追风则是一种浮躁,一种漂浮,一种盲目与轻信。于是,他既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改革中去,又学会了静观变革中的问题及变革的走向。在纷繁复杂、乱花迷人的种种的改革现象中,他不慌张,不从众,善于分析,加以辨别,通过梳理,形成自己的见解,进而形成自己的主张。这种不慌张,不盲从,不仅是他的性格使然,更是他的一种洞察力的表现,是他对事物本质准确判断与把握的能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潘文彬的成熟与沉稳、理智与灵动。
我们可以读读潘文彬的这段话: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场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育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语文课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字、词、句、段的训练,而是给予了学生以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独特感受得到了珍视……这些可喜的变化,弥足珍贵。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我似乎又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太过于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愚以为,我们的语文如果在这场改革中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这么恍恍惚惚、虚无缥缈地进行下去,那么,就将会迷失自我。
这种“以为”并不“愚”,相反,有着很清醒和深刻的见地:并不反对课程改革,并不否认语文教学改革,并不把改革过程中的问题都归因于课程改革,而是在肯定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指出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进而让“恍恍惚惚”变得清晰明亮起来,让“虚无缥缈”真实踏实起来。其间,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找准改革的方向,在“逐浪”中不去“追风”,却要追逐改革的思想和理想,追逐自己在改革中所把握的尺度和分寸。潘文彬认为:“必须守住一颗平常心,必须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客观地传承和发展。”从这点出发,他运用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中庸”思想。一些人常误以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因而,“中庸”成了保守、落后、乖巧的代名词。其实,古人云:“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纷乱中的清晰,迷惑中的澄明,摇摆中的选择,选择后的坚守,极有分寸感、位置感和平衡感。因此,中庸是一种辩证法,是一种高明,是一种大智慧。
潘文彬选择了中庸,选择了改革中的平衡。但他不是止步于平衡,而是于平衡中突破。
从语文的特质出发,他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他认为,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语文的工具性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语文教学要咬定“语言”不放松。显然,这种中庸与平衡“道”出了潘文彬的文化底蕴,“道”出了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把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寻求一种最佳的策略,引领学生向语言的更深处漫溯”。这既是语文教学本质、核心的回归,又是平衡中的突破。而这种突破是不声张的,就在“静悄悄”中向更深处漫溯。正如王蒙先生所说,这样的突破与创新,既带有挑战性,又不让你感到不安。
在对待文本解读的深度上,潘文彬提出“适度”的观点。他认为,文本解读当然要有深度,没有深度的解读就不可能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没有一定深度的教学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有一定深度的学生。问题是“深度”在哪里?首先,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深度应当是基于儿童发展的深度。“每位儿童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价值”。因而,从儿童的实际与发展出发,既是实事求是的又是有深度的――这种深度就体现在促进儿童的发展上。其次,他认为,语文教学应当从学生学习的问题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文本内容“创设一个开放而富有张力的问题情境。课堂上,一个有思维强度、足以引发学生探究的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去阅读文本,实现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因而,所谓深度,是从学生问题出发后的思维与再创造。再次,他认为,深度是对文本“意义空白”的填补。他说:“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的‘意义空白’,这些‘意义空白’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自己去填补……让学生能够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去解读文本,创造性地去填补。”因而,深度在于“意义空白”的发现、认识与开发。如此,可以认定,潘文彬所述的“深度”是“适度”的――适合儿童的,适合儿童思维的,适合儿童创造性学习的。
在对待语文教学的“简单”与“不简单”的争论上,潘文彬认为应当在两者之间行走。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等同,如此阔大,如此丰富,如此多彩,绝不是一个“简单”所能概括得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个丰富的世界,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方式来引领儿童进入。潘文彬的认识与策略是:追寻语文之本体,一要咬定青山,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理解祖国语文;二要胸藏万汇,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感;三要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他重视的是“语文实践”,而“语文实践”不是“简单”与“不简单”的单一偏向,而是两者的糅合。此外,他认为,即使是简单,简单也绝“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机械刻板……简单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的是最深刻的东西。它是对课标深入学习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文本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语文教学追寻简单,就是要去掉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所以,在潘文彬看来,“简单”与“不简单”不是一个简单判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这样,他行走在“简单”与“不简单”之间,应该说是平衡中的一种突破。
从以上追溯与解读看,潘文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守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保持了激情与理性的统一,积极与稳妥的统一,追求平衡,追求平衡中的突破,因而,坚守了语文的自我――语文就是语文。
二、 他很实在。他认为,实在是语文教学的当然境界。因此,只有守住了语言文字,才会科学地强化基础,也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听过潘文彬语文课或发言的人,都认为他很实在:语文课很实在,讲话很实在,人很实在。实在,是潘文彬风格的内核。他对“实在”有自己的解释,有自己的追求。潘文彬的“实在”,实实在在是他的创新基石,或曰实实在在就是他的创新。
也许我们对“实在”只停留在日常用语的理解上,而没有深入,因此,常把它与“保守”等同起来。潘文彬让“实在”从日常用语走向研究用语。他是这么解释的:“实在,就是实事求是,合乎规律;实在,就是扎扎实实,地地道道;实在,意味着的是本质的回归;实在,强调着的是与时俱进;实在,追寻着的是新与活的融合。”说得好。这里对“实在”作了层次分类: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实在”的思想原则和方向;本质回归,强调“实在”是从本质上生长出来的,不只是一种表象;扎扎实实,强调的是品质、作风与方式;与时俱进,强调的是“实在”的时代内涵,以及动态过程;而新与活的融合,则强调实中有活,实而不僵,实而不死。在潘文彬看来,活与新是不矛盾的,相反是互相包容和促进的。潘文彬的“实在观”为我们打开了视野,开掘了深度。
教学要实在针对的是当下课堂教学倾向的时弊:追求花哨,搞形式主义,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表演和炫技。如何克服?潘文彬从课堂教学要素的维度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目标要实――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和“既要顾及全体,又要关注个别”的原则,同时认为目标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系统;教学内容要实――关注的是语言本身的物质存在,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教学过程要实――设计和展开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教学手段要实――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应用要以实用性、有效性为原则,手段一定要为目的服务、为内容服务;教学组织形式要实――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组织的单一,从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出发,追求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实现课堂教学中物理时空的不断拓展和心理时空的无限贴近;教学评价要实――力求评价的多元和灵活,关注评价的激励与服务,摆脱评价的空泛、虚无。
以上的解读,可以看出潘文彬的“实在”具有丰富的内涵,追求的是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表现为教学的品质。因而,这种“实在”是一种品位,与惯常经验与概念中的“抓得实”、只求结果而不求过程、只求效率而不求价值、只求认知而不求情感发展、只求实用而不求艺术性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对传统“实在”认识和风格的超越。
潘文彬的“实在”集中体现在打好语言文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基础之上。在这一过程中,他力求用创新的理念引领扎实基础的过程,因此,打基础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也是教师创新教学活动的过程。如此,打基础与创新统一在一起,都是“实在”的。
感悟是具有中国文化传统色彩的思维方式。感与悟,均从“心”,都与“心”相连。因此,以心为本的思想是它的精神文化本原和特质,感悟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潘文彬充分意识到感悟思维的特点与优势,并在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他有个形象化的描述:“感悟:言在左,意在右,智慧在中间。”这一描述的含义很清楚,即,语言文字既是感悟的对象,又是感悟的载体;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出文意、情意、深意,在心底里萌发,又浸溢在心灵深处;这一过程是智慧生长的过程。可见,“实在”还包含着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长出智慧来。这样的“实在”有智慧的火花,有突发而至的灵感,有意义之水的流淌。我的理解与想象是:语文课堂好比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土壤,农夫怀着深深的情感,每一次耕耘都是实实在在的,耕耘的过程充满诗意,结果实实在在的土壤里长出的绿苗是灵动的、可爱的。
总之,潘文彬的教学风格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平衡中的突破,扎实中的灵动。这样的教学风格闪现着丰富的色彩。突然想起有人对哲学家尼采的评论:“文学家的文采,哲学家的风采,思想家的神采,不世而出的天才――这就是尼采!”我绝无把一个年轻教师与尼采相提并论,只是想说:让我们的智慧多彩!让我们的教学风格多彩!
三、 他很有见解。他认为,名师可能做不了思想家,但应当是思想者;思想在阅读中生成,在实践中生长,在研究中升华。因此,他的生活方式是实在的,但生活状态是诗意的。
在与潘文彬的接触中,常常会感受到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但他不满足于教学的现状与生活的现状,他有追求。而这种追求来自他的见解和思想,来自他的生活态度和理想。
首先,他有一种被追逐感。
智者说:只有在你被追逐的时候,你才快跑。是谁在追逐潘文彬?可能是某几个走得快的教师,可能是这一轮课程改革,可能是这个时代,也可能是他自己。我以为,归根到底是他自己,因为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困难;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才会超越别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生命是一支队伍。迟慢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快了,他就走出队伍;快步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慢了,他也走出了队伍。显然,潘文彬的生命是属于奔跑的,他怕落后,他要快步走。如今,他终于走出了队伍,开始在前面引路。
其次,他有一种陌生感。
他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这篇文章中,读到“陌生化”的理论。“所谓的‘陌生化’就是指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潘文彬如是说。不过,我以为他不仅是在讨论语文教学,更是讨论他的人生之道。人生中常有陌生感,才会有新鲜感,才会有创造欲。记不起是哪位学者说的:“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奇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这个人可能已经是第十次摆渡过河,在他第十一次渡河的时候,仍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一种对美的反应以及兴奋油然而生,就像他第一次渡河一样。”真的,潘文彬,已不知第几次摆渡过河了,可他就有一种“对美的反应以及兴奋油然而生”。他总是像第一次渡河一样,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再次,他从阅读中生长自己的思想。
听潘文彬的课,或者读潘文彬的文章,我们处处可见他的阅读的智慧和流淌的思想。不读书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智慧,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不可能生长出自己的思想来的。譬如,他读文艺理论,使他有了深度;譬如,他读教育理论,使他对教育教学有了一种透析力;譬如,他读中国的文典,使他有了一种底蕴;譬如,他读哲学,使他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思辨。高尔斯华绥说:“书籍绝妙地帮助人走出‘自我’的圈子。”走出“自我”,就会走向他人,走向他方,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泰戈尔说:“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间。”他的意思是要留出空间,让人去读书,去听音乐。潘文彬用阅读去充实自己的生命,走出了“自我”,站在精神高地上回望走过的路,望语文教学改革的未来。
第四,他用写作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
潘文彬的写作之旅非常有意思,一开始是“硬”写出文章。这种“硬写”,是对自己惰性的逼迫和克服,是对目标的严格确定与执行。这需要意志。后来,他体会到“原来写作是需要经过一番漫长而艰苦的修炼的”。再后来,“我就把写作当作自己教学行走的一种方式”。确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下来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叫你非想清楚不可。”潘文彬在写作中修炼自己的感悟,提炼自己的思想,在写作中成熟,在写作中使自己强壮起来。“真的,写作改变了我生命的状态。”这句肺腑之言,道出的是他的艰辛,道出的是他成功的一个秘诀。
我想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以后还有说话的机会。最后,我只想说:潘文彬,继续你的探索,在平衡中求突破,在扎实中求灵动,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智慧之光闪烁,让思想的血液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