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

时间:2023-06-05 10:1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价值观

第1篇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 就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 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1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1.2 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1.3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研究方法。国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知名度较高的问卷有:明尼苏达(Minnesota)重要性问卷,高登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塞普尔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2)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外对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Ros等人从一般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就业行为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Sagie等人从背景、相关变量、就业行为三大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的效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必须探索国外研究成果的本土化路径,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土壤。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

2.1 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特点,初步探索这些理论的本土化路径

(1)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不同于国外其定义是针对在职人员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国内学者总是从一般和抽象的角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本质,以实证调查验证的操作性低。如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提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需要对待就业、就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2)研究方法。国外学者一般先提观点,再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研究稍显不足。如郑伦仁修订了塞普尔的量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2.2 国内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细化研究内容丰富

2.2.1 划定特定人群的研究

(1)不同学历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俞宗火2004年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最关注自我实现因素,最不关注声望地位因素。宁帆2008年对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专科生择业中不受在校期间的专业影像,他们普遍都愿意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求专业对口,认可就业—创业的模式。(2)不同学科门类(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医科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赵刚对师范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全感与贡献、声望与地位、自主与发展、成就感这四个维度,文科生较理科生要求高,但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3)国家不同地域范围(中部、东部、西部)一定群体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罗晓等人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经济效益好、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而西部大学生注重经济效益与自我实现并重。

2.2.2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高晶对男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关注职业的经济收入,对职业社会地位的关注度低于对职业经济收入的关注度;女大学生对职业社会地位与稳定性表现出高程度关注,对职业经济收入关注不显著。

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3.1 概念与结果维度未能厘清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整体概念处于零散、片段化的状态。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取向出发来界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维度。由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各个研究结论难以相互验证,稳定性无法提高。厘清与整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欠缺

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当前,对于择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已初步出现。学者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与其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通过相关研究的开展丰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

3.3 大文化价值背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非单独存在,它是存在于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它放置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中来考量。因此,学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3.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用研究仍需加强

当前,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多,而将理论研究成果置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学者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价值观的干预性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2] 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6.

[3] 邹蕾.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09(9):20-23.

[4] Smola KW & Sutton CD.Generational Differences:Revisiting Generational Work Valu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2(23):363-38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11-01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价值关系式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1]。它是主观的,是精神的。它是人对价值的概念和价值存在的认识。从个人讲,可以从他的兴趣、性格来研究价值观,可以从社会、宗教等分析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它充满情感,是上层意识,有稳定性,相对独立性。其具体特点是:意识的倾向性,价值观体现了一个人的情感好恶;评价的主观性,虽然对客观来说有自身的结构,但对人却具有主观评价的;行为的选择性,在某些价值上选择上具有假象;观念的一致性,价值观是一个系统的,不是对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社会历史性,主要表现为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价值观的分类很多,但从其现代价值观系统分析,大致可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就是大学生对周围事物在价值上的根本看法,是大学生对其生活的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三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

人的价值观不是先天的,是在后天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价值观也应运而生。而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难避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发生迷惑和困境,这些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变革和整合的一部分。我们对这些80后、90后的所谓“新新人类”进行分析,对其所呈现的新的价值观变化作一个详细的现实描述,具有很重要的意思。其价值观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治价值观上,政治价值观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在某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在总体上都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2]。政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列宁曾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最起码的常识[3]”因此政治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应了大学生关于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这种评价直接反应了个人的人生态度。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面临新的抉择。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一定的信心,但由于种种腐败现象又使他们对政治产生了困惑,厌恶政治或玩世不恭。对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渴望了解,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公务员招考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高涨,但在对待一些国家政治问题时,他们有时又显得不够理性,“愤青”在大学生中也不断流行。

(二)经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经济价值及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的认识和评价,即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意识相联系的价值判断[4]。在经济价值观上,当代大学生更强调义利并重,而舍弃了中国传统中的重义轻利。甚至认为利大于义。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的影响,追求高消费,奢侈消费,把挣大钱作为自己人生幸福的标准,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自甘堕落而犯罪。

(三)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是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5]。在道德价值观上,当代大学生主要表现为更强调公私兼顾,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背弃了集体主义。在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再有就是诚信的缺失,考试作弊,论文作假等事件层出不从。

(四)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通过人们直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在生态价值观上,当代大学生主要表现为节能环保知与行的脱节,他们有环保的意识,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往往不尽人意,乱扔乱倒、破坏环境的现象却越演越烈。

(五)审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是审美主体评价审美对象时,对审美对象的价值的肯定或否定及其程度大小,具体如美与丑、优与劣、悲与喜、完美与缺憾、高尚与卑鄙等,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6]。在审美价值观上,当代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审美跟着感觉走,如果一首歌、一个角色、一个形象能给予他视觉、听觉等生理需求的满足,就将其视为偶像,因为造成时下,大学生追星热不断,他们崇拜章子怡而不待见杨振宁。对艺术的审美重于对科学的审美。在人际交往中,光注重人的外边是否帅、靓和酷,而忽视了人品。还有审美倾向与功利化,愉悦化,更注重现实,能让自己快乐的就做,不快乐的就不做,表现学习不快乐就不学习,游戏快乐就沉迷于游戏。

(六)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表现为重索取轻奉献,重享受轻创造。在贡献与回报发生矛盾时,也往往选择多回报,其价值取向明显倾向于索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主流上还是好的,虽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是这些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个背景下,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客观原因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等造成的。我们也更应该看到仅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进行简述还是不够的。进一步的探讨价值观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面前严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前途所在!お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3]列宁.《列宁选集》[M].第四卷,第441页.

[4]周虹.《当代中国东西部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比较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1.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讨论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寻求符合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1.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指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

2.职业价值观的涵义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例如大学生再就业时通常会考虑一些问题:是去政府单位还是去私人公司?是去技术岗位还是行政岗位?是要工作轻松还是要高工资福利?左右学生选择的,就是职业价值观。很多大学生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择业的第一标准。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没有相统一,不知道毕业以后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学生择业价值观扭曲。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1.择业“眼高手低”,很多大学生都是中学的优秀学生,上大学后都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而且往往以“天之骄子”自居,对将来的工作往往充满很大的期望,希望毕业后能从事高收入、高福利的工作,不愿从基层做起,这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2.择业意向的相似性,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去好的单位、发达的地区工作,择业意向很相似,但是择业意向的相似直接造成了竞争的激烈,往往使很多竞争力不强的学生惨遭淘汰,而经过多次打击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自卑、厌世等的心理障碍,这也更导致他们的就业困难。

3.择业观念的落后,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很多大学生的择业思想还停留在80年代,他们希望自己能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希望工作稳定、收入高,对一些私人公司往往嗤之以鼻,甚至连考虑都不考虑,造成了就业选择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因此,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势在必行。

三、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的地位和作用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约束,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的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结果也不同。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也有不同的作用。

1.负面的价值观阻碍职业的选择

负面的价值观经常会影响学生择业的过程。有些学生在择业中会使自己产生失望、彷徨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致心理不和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成了学校应重视的问题。

2.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职业的选择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例如,在职业价值观中看重发展因素的学生,其自我满意度较高,自我灵活性也较好。这些学生往往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对所选单位比较了解,就业准备充分,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善于学习。因此,学校应着重发展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1.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狂热的追求各种资格证书,反映出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就业的压力,侧面反映了学生竞争意识的加强,但是证书的获得能否起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作用,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比较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培养个人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组织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引导大学生树立更高的职业理想

现在很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就是追去高收入、高回报的工作,就业思想还停留在“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等狭隘观念。因此学校在教育学生是一定要让他们摆脱这种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观,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充满价值。

3.培养大学生的择业信心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很多学生对找工作产生了恐惧,很多学生不愿意去面对找工作,学生严重缺乏就业信心,这也是我们学多高校面临的就业难题。

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婚恋 价值

中国分类号:D669.1

引 言

婚恋观,顾名思义即是对待恋爱方式和婚姻家庭问题的态度与观点①。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发展中期, 正是因为其所处的特殊时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期待和向往。婚恋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待双方恋爱的态度上、双方恋爱的动机、双方恋爱的方式、未来择偶的标准、家庭婚姻的基础、是否同意婚前的评价等方面。恋爱、婚姻和家庭,不仅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康、积极、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指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是一项对更好的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重大举措。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现状

1.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1)利益化的择偶标准。首先,当代的大学生最注重的择偶条件是其择偶对象的内在品质,相对于以往来说,外在的相貌和长相已经不那么的重要,对于年龄的差距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两个人在年龄上的差别已经从几岁增加到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很多人把姐弟恋当做一种时尚。其次,利益化的择偶标准使双方开始注重经济实力,对方的经济实力或者是否有一份安定无忧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择偶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国人以往的那种讲究面子工程、爱虚荣的心理已经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冲击下发生了改变,很多人在择偶时,开始注重"三实"原则,即实用、实在和实惠;经济实力的重量在恋爱过程中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的基础上越来越务实,金钱的份额日益攀升。

(2)不健康的恋爱动机。在过去的年代里,谈对象的动机是为了什么,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唯一的,也就是说找个人可以和自己携手共同度余生的人。可是当下,谈恋爱的动机再也不是和以往一样仅是为了结婚,真正为了找与其人生共度一生的人数只占了一部分,而剩下的人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的需要、打发无聊的时间、填补内心的空虚,没有想过是否可以在一起一辈子。在谈恋爱时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肯定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最后能和自己走到一起。在上大学期间我们离开了父母的视线,想要去做什么也更加的自由了,在年龄方面普遍都已经成年,身心发育日益成熟,对男女之间的情感也有了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

(3)不文明的恋爱方式。当代高校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毫无顾虑的拥抱、接吻,这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完全不会觉得害羞和不好意思。在高校的大学校园里,行为过分的情侣几乎随处可见,食堂、图书馆、课堂上、走廊里,他们肆无忌惮的搂抱、目中无人的卿卿我我,把共用场所当成自己的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2.婚姻观存在的问题

(1)对婚姻家庭的信心缺乏。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普遍处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之下,对爱情和婚姻没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带着全家人的期望,非常辛苦地把大学读完然而却找到一个只能勉强糊口的工作;并且现代人对结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婚的时候不仅要买房,而且还需要买车。因此,在婚姻与事业的双重"矛盾"之下许多高校大学生延长了恋爱的时间,晚婚晚育的人将进一步增多。

(2)过分的强调感情,忽视对婚姻的义务。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中就有所谓的夫妻就是要共度一生的人,除非妻子有重大的过失即"七出三不去"者才可以解除婚约。而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多数存在一种只顾着眼前的快乐,而没有对未来做一个长久的规划,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大学生中对待婚姻中的责任感还没有达到一个强烈的地步,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即只考虑到自己而不去更多的考虑对方在感情生活中所应该受到保护的义务。

(3)草率的离婚态度。以前人们总认为离婚是一件难堪的事情、是及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有的夫妻即使离婚之后还一直进行隐瞒,怕别人知道也怕别人以此来取笑。可是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闪婚""闪离"等现象层出不穷,他们把婚姻当作小孩子的游戏,不愿意承受婚姻和家庭的羁绊,敢于追求自身的幸福。

二、国外高校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现状

国外对婚姻、恋爱、婚前、恋爱的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是从19世纪40年代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其中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且大多是均为状态性的研究②。

1.普遍的国外研究中表明,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一种被支持的。有关研究表明恋爱在高校中是非常普遍的,83%的从未结过婚的高校大学生表明自己现在正在和一个约会的对象进行着恋爱。

2. 对于婚姻的态度在高校大学生中大部分是健康的。相关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青人表示对不健康婚姻的否定态度和把婚姻作为其一生责任的观点。在研究还发现女性比男性对于婚姻的积极态度更高一些。

3. 国外大学生在性观念方面表现的较为开放。在对800余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婚恋观方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出高校大学生对婚前的无论是从态度上,还是从行为的本质上都更加开放。对旅美的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婚前的态度调查中表明有58. 7%的女生、33%的男生涉及了婚前,60%以上的被试赞同出于爱情或定情的婚前,且在容忍程度上是没有性别差异的。高校中有88%的男生和84% 的女生表示出了对婚前的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 也许是因为H IV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美国的年轻人较之以前减少了婚前的,有过的人从1988年的60%下降到1995年的55%,到2001年,大学生的仍在下降,降至男生占48% 左右,而女生占43% 左右。这说明在高校大学生中间赞成婚前的人仍然很多,而且男生的性观念较比女生更为开放。在的选择上,研究发现持有不同性态度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性态度开放的人,在选择时更注重对方的外貌品质,而性态度较为传统的人,在选择时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③。

三、当代高校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超过3000 万人,恋爱现象在校园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这中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态度。很多大学生都有着不健康的婚恋观态度。他们渴望找到理想的伴侣,去谈一场永远不会分离的爱情,这体现出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在婚恋观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婚恋观呈现出许多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婚恋观,诸如"爱无能"、"碳婚"、"双性恋"、"同性恋"等现象,高校大学生在婚恋观中所表现的出的更多的是责任感较弱,有较好责任感的占少数。

高校大学生,属于我国第二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几代人的呵护下长大的。这种成长环境又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严重,不会顾及他人感受,特别是在恋爱过程中,不太会顾及对方感受,体会对方的处境和心情。

高校大学生己经慢慢脱离了传统观的束缚,对婚前持开放、默认态度,同居现象也较为普遍,虽然没有达到西方的性解放程度,但较之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中国学生接受的性教育在时代的变迁中却没有跟上脚步。和国外性教育比较看出,中国目前的性教育存在很大缺口,教育内容单一、稀少,根本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加之他们性观念的不断开放,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四、如何使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学校的教育是树立正确婚恋观的核心力量,那么究竟如何使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我认为应该在高校中加强正确婚恋观的宣传教育。不定期的举办相关婚恋观方面的宣传讲座,面对近些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性道德偏颇和婚恋观困惑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致力于对高校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尊重"、"责任"、"节制""信任"等品格的培养,使他们理解恋爱、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和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该建设积极融洽的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是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教育阵地。学校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我们要充明确校园教育的重要功能,应该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学校内部的资源,把握舆论和宣传的主要方向,教育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结 语

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婚恋观不应该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要联合多方力量,使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可以一起齐力共抓,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的核心指导方向,联合多方的力量,逐步的完善我们高校的教育课堂。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更应该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去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婚恋观入手,积极的倡导健康积极的婚恋观态度,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注释:

①:祝玉芳,来秀明,万建华.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探析. 《青年探索》.2007.3

②:苏红,任永进.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第02期

③:苏红,任永进.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第02期

参考文献:

[1]赵多辉.大学生婚恋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杨艳玲.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车艳丽.对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反思.运城学院学报.2004(2).

[4]《青少年价值观测评指标体系模型研究》课题组.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研[J].中国青年研究,2011(5):42- 47.

[5]白光斌,李建英.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及调适措施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96- 97

[6]程静.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 95-97.

[7]方敏. 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J] . 青年研究, 1998 ( 8):26- 32.

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身价值的定位.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探索评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集相关调查数据对巢湖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做好本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对策性的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要的重视程度的反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其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同时,选择职业、走人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因此,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调查旨在对巢湖学院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希望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作一些对策上的研究‘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四个模块的二十个问题,调查中随机抽取了巢湖学院312名在校大学生,涵盖学院所有专业。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76人;理工类100人,人文类%人,管理类%人,艺体类2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问卷31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06份。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就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念、职业方向与理想等问题进行如实选择。问卷回收后,采用pc-EDIT软件进行数据录人,通过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2.1.1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求稳怕变、重视“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遭到冲击。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我校大学生的择业动机也呈多元化趋势。在我们对“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15.69%选择“和自己专业吻合”,29.08%选择“职业的收人高”,选择“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好”占29.74%,另外36.93%选择“企业发展潜力大”,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为49.02%。可见,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如表一1所示,学生对择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也具有多元性。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或展示自己兴趣、特长的职业价值观,追求收人与财富的职业价值观,“稳定压倒一切”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由、独立的职业价值观等。

2.1.2职业“发展”意识增强

通过对学生职业目标的调查,近60%的学生希望成为领导者、管理者或者是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皿表一,由此可见我院大学生已经能用发展的理性思维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前景,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独立自主性,重视个人管理才能的提升。

此外,从图一1中可以看出调查中有43%的学生会视情况更换第一个工作单位,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倾向于向外界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选择反映出大学生已经具备从发展的视角理性对待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既反映了市场机制下人才的“职业流动性”增强,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预期的不懈追求。

2.1.3自主意识的增强

在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和“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两个问题进行调查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强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超过80%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工作,在问及毕业后的择业意向时,有37.2%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创业”。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和创业的意识在明显增强,依靠社会网络(家人、亲友、政府、学.校)支持就业的传统观念开始淡化。

2.1.4职业理想有前瞻性,突破“铁饭碗”思维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有的甚至刚毕业就失业,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束缚大学生寻求赋有挑战性职业的理想。在问及“您想进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时,有40%的学生有意向去外企或民营企业工作,希望进国家机关的仅占20%。可见,出生于90年前后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拼搏意思,勇于创新,敢于直面挑战,希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机遇,实现自我价值,“铁饭碗”对这代大学生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调查中263名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或“企业发展潜力大”,这一数字也证明了学生更希望选择有升值潜力职业的愿望。

大学生择业时不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加强调机会的均等性和竞争的公平性,看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的不稳定性也在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促使大学生择业心理有了相应的改变,职业理想有前瞻性,注重未来的价值实现。

2.2存在问题

2.2.1职业认知不明晰,缺乏系统而长远的职业规划

在择业认知上,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导致对择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脱离社会实际,导致择业时的矛盾心理等。主体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以他对职业的认知和经验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也就是对价值客体—职业的性质和特征的认知。一般可以包括学生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对所学专业今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了解程度和对所学专业对口职业的从业资格的了解程度等相关的问题。调查中有50.33%的学生偶尔会关注一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6.21%的学生从来不关注这一问题。表一3反映的是学生对可能从事职业发展趋势,行业背景的了解情况,数据很清楚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系统长远的职业规划。

2.2.2缺乏“专业”兴趣,能力认识狭隘

在我们所调查的306个样本中,在“你对所学专业兴趣如何”这一问题上,仅有9.15%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特别感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65.03%。这一组数据明了地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看好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太关注的一个原因。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合理规划,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本次调查也暴露出大学生过分看重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却忽视专业能力积累的问题(见图一2,图一3)。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不仅包括社交能力和应用性技能,专业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专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过分地强调“社交能力”而不重视专业能力的具备,这种狭隘的能力发展观,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职业理想的一个障碍。

2.2.3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认同

职业评价标准的务实性,在价值追求上,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在职业追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远大的职业理想,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许多大学生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愿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化色彩。

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明显表现出实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特征。调查中,大学生在回答“您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时,89名大学生选择了“收人高”,在5个备选因素中位列第三。在回收的306份有效问卷中,有193名大学生表示今后就业的首选地点是“经济发达地区”,占总数的63.7% ; 90人选择在“本地就业(29.4% ) ";只有23人有去“西部地区(7.52% )”就业的意向。这反映出大学生怕吃苦,奉献意识欠缺,对大都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在职业价值取向上有着强烈的求利、求名、贪图安逸、不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等不良心理。

2.2.4期望值往往偏高,择业观念不够理性化

自我价值意识的增强同时,一些大学生求职择业时过分高估自己,表现为要求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单位的层次要高、工作待遇要好,·就业取向停滞于高端人才市场,职业期望值过高。调查中50%的大学生理想的月收人为3000元以上,4.58%和45.52%的学生把理想的月收人定位在1000-1500元和2000-3000元。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对月收人的这种定位有明显偏高的倾向。63.7%大学生首选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就业,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一些不够理性的成分。

2.3不同层次的差异性

2.3.1性别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怕竞争,怕担就业风险的畏难心理,与女生相比,男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就业取向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对就业地区的考虑、就业单位性质的要求、理想收人数额的确定、自主创业的比例、就业方式的选择等都有区别(见表—4)。

2.3.2专业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专业对就业价值观影响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理科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及兴趣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发现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较低,40%的理工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而只有15.2%的人文类学生、22.3%管理类学生、10%的艺体类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其次,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对收人的要求要明显高于人文和管理类学生。共有67.5%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38.2%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3000元以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9.1%的理工艺体类学生和55.9%的人文管理类学生将理想月收人定位在2000-3000元。

第三,管理类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程度高于其他三类专业。39.3%的管理类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最后,专业对就业价值观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职业目标和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34%的理工类学生职业目标是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38%的人文类学生和41%的管理类学生把“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55%的艺体类学生将职业目标界定为“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此外,理工类和管理类学生更倾向于在外企工作,而人文类学生希望进国家机关的较多,艺体类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性质要求较平均,没有特别集中的区域。

2.3.3家庭背景的影响

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业对毕业生择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孩子对职业世界的了解首先源于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会不知不觉将与自己职业有关的信息灌输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父母职业状况不同的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自然会有所不同。

人学前长期居住地对职业价值观会有一定的影响,毕业生家庭出身和性别对择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中有69.2%的人希望工作在大城市,61.1%的农村学生做出了跟城市生源同样的选择,将大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是城乡两个社区学生的共同愿意。但在“本地就业”和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选择上却体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11.2%的城市学生和6%的农村学生有去“西部地区就业的意向”;23.5%的城市学生和31.9%的农村学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另外,21.3%的城市学生和26.9%的农村学生希望成为“领导或者管理者”,41.6%的城市学生和30.6%的农村学生将“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作为职业目标。从数据上看,农村学生似乎比城市学生更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学生在职业目标的定位上比城市学生要更加的务实。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和生活环境的落后,有借助体面工作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家庭收人的高低对毕业生择业也有影响,家庭收人比较高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工作能否“赢得成就感,发挥自己的才能”及“自我价值的实现”;50%的农村学生认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自己的职业价值。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就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就不赘述。

3就业指导中的对策

本次调查使我们对巢湖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积极的表现,如择业的自主意识增强,有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和趋于成熟理性的择业行为,部分大学生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消极因素的存在,如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较保守、消极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倾向和个人本位意识强烈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当前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高校过于看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往往受市场“指挥棒”的影响,过分注重对大学生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轻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如何从本源上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设计,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成功就业,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鱼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3.2培养大学生的择业信心竟争意识和创业意识

研究表明,我院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并不是很强。一方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前,由于有的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规范,还存在不少招聘中的不公平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择业缺乏应有的预见能力,择业信心降低。作为地方型院校,我们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对社会不大了解,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的评价,也出现了信心不足的情况,因而学校要着力提高办学声誉,打造特色品牌,要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择业信心,使学生在校期间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在择业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女大学生的择业信心教育,一方面教育女大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敢于面对现状,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她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去竞争,形成主动择业、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认清社会需要,把握市场信息,把择业和从业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进取、创业、开拓的过程,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掌握自己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3.3突出职业能力教育

针对我院学生对职业能力认知上的偏差,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延伸,它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包括内在的工作技能和外在的精神面貌,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强在职业选择中就占有优势,个人就更加充满自信。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中,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和渗透,一方面要使专业课程与职业知识相结合,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专业背景资料,进行相关的职业特点、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了解行情。另一方面要融人时代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教育,帮助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3.4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模糊,很多同学进行职业选择是以当前社会流行的职业观念和评判标准代替自己做选择,以外在的社会地位、经济收人等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而不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出发,致使生涯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学校应把素质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职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选择,生涯规划和选择的基础就是了解自己。要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规划未来。

3.5坚持分类指导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性别、专业、家庭状况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要求学校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要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等学生分类指导。尤其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教育,要让女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发现、发挥自身优势,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的、积极的、主动的心态适应社会。要关注“双困生”,坚持个性化就业指导。

4教育教学中的建议

4.1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观

从调查中发现,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知度低,除了一些客观影响因素外,学风建设也是个问题。系部应在新生人学教育和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学风建设。由于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2专业设里与课程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校的有些专业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就业的确造成障碍,一些课程的结构没有针对社会变化加重拓展知识面和加重实习环节,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与社会所需脱节,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造成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这也是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就业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第6篇

关键词:影视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对策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包括振奋精神、提振信心、陶冶情操等积极的一面,也包括骄奢逸、贪图享受、情趣低下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正确引导影视文化的影响刻不容缓。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包括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作为接受潮流、接受新事物较快的新兴群体,在任何新事物产生初期,大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都会帮助他们积极地转向新事物,进行形成对新事物的良好的感受及体验。影视文化因其趣味性和易于传播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影视文化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影视信息及观影体验等,在未进入社会之前,提前对社会及未来事物有相对浅显的认知。如一些职场影视剧等,大学生通过这些影视文化作品,能够间接地了解社会。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期间就做好心理准备及知识储备,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在一些较为前列的影视作品中,如星际探索等,能够让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中,接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职业导向及人生追求。

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还包括,通过一些优秀的,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的影视文化作品进行积极影响,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通过这样的优秀影视文化作品,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能够让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珍惜同学之间的情感,努力维护好班级内的良好的人际氛围,以积极的心态和面貌投入社会。

(二)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影视文化的负面性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注重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走向偏激,走向低俗。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大学生个人享受主义的泛滥。个别影视作品刻意夸大人们对于物质的依赖和需求,扭曲和误导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造成大学生享受主义、物质主义的泛滥,形成大学生金钱至上的错误的价值观。个别影视作品中,拜金主义盛行,这使得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将物质追求作为首要的选择,一切向钱看,一切以挣钱为目的。其次,很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根本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只考虑工资待遇的高低。似乎只要有钱就是好工作。这造成了八成以上的毕业生放弃本专业。最后,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通过一些影视文化作品,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习惯及交往习性等都像影视作品看齐,一些畸形恋、忘年恋等在大学校园里泛滥,也容易影响大学生正常的恋爱观。

二、提升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作用的对策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在实践中,应该着力发挥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规避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帮他们塑造科学的理想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从自身做起,学会辨别影视文化中的消极一面,有效避免消极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仪式教育、革命史教育、创新创业典型、参加先进讲座等,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人生理想等,引导大学生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有效甄别影视文化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杜绝这些消极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生活相对宽松,大时间充裕,但如果大学生将空余的时间完全沉浸在网络、影视中,长此以往,大学生会沉浸在虚幻的空间里,原地打转,沉迷不能自拔。,容易产生厌世情绪。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鼓励参加集体活动,走出校门参加志愿者工作,参与一些有积极意义的竞赛,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开展优秀影视作品展播,积极向大学生推介影视作品

积极开展优秀影视作品的展播活动,主动向大学生推介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甄别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如大学校园可以开展电影月或电影周,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引导大学生在选择影视文化作品的过程中,要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并积极的通过文字、感悟等形式来进行呈现。

三、总结

影视文化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性的,既包括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包括消极的方面,为减少影视文化作品中消极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包含物质、声望、关系、发展、培养、安全六个因素;“物质”和“安全”是在校大学生首要择业因素,“安全”和“培养”是已工作大学生首要择业因素;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差异显著,在校大学生在声望、发展、物质这三个因素上显著高于已工作大学生。

0 引言

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 values)是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信念系统。职业价值观和个体的择业行为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而研究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西方理论界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对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研究。在国内,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最早始于韩进之等人于1979年对我国青少年的职业理想的调查研究,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对象或者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企业员工,较少有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比较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探究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征及其演变特征。

1 研究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问卷制定阶段,第二阶段为问卷正式发放阶段。第一阶段有大学生样本423名;第二阶段有在校大学生样本140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工作大学生样本180名。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通过第一阶段研究获得。

1.3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

a)项目来源。来源有3个:一是参考相关文献,主要是宁维卫修订的中文“职业价值观量表(WVI)”(su—per,1970年编制)和凌文辁等在1999年所作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幻;二是对22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三是对4O名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本阶段共获得原始职业价值观项目108条。

b)项目的筛选和维度的确定。让100名大学生对108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进行重要性评定,按6点评分,从“着重考虑、比较考虑、一般考虑、略微考虑、较不考虑、从未考虑”依次记为6~1分。经统计分析,剔除主成分分析中因素荷重小于0.40的项目,此阶段获得87个项目。

c)重新选择261个大学生对87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进行重要性评定,经统计分析和专家评定,最终获得36个职业价值观项目,形成职业价值观问卷。

第二阶段:

a)问卷正式发放。采用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同时要求被试者无记名限时作答,当场回收问卷。

b)最后数据采用spssl1.0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

本研究共获得36个职业价值观项目,抽取出6个主成分,总解释率达到50.346;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为0.9535。我们根据内容命名这6个因素:第一因素为“发展”,包含晋升、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等项目;第二因素为“培养”,包含有机会独挡一面等项目;第三因素为“关系”,包含领导关系、组织文化等项目;第四因素为“安全”,包含工作稳定等项目;第五因素为“物质”,包含薪资、工作条件等项目;第六因素为“声望”,包含社会地位等项目(见表1)。

2.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描述性特征

表2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因素得分分布。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六因素的受重视程度依次是物质、安全、培养、关系、发展、声望,其中“物质”因素列居首位,高达4.8771,“安全”因素位居其二,为4.8742。单维方差分析发现:各因素受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一359.607,P

2.3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单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已工作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六个因素之间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一70.891,P< 0.001),从高到低依次是安全、培养、物质、关系、发展、声望。独立样本丁检验表明,除关系因素外,在其它因素上已工作大学生均低于大学生,在声望、发展、物质因素上,两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见表3)。

3 讨论

3.1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本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包含了声望、发展、关系、物质、培养、安全6个因素。和以往大学生相比,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了新的内容:a)“关系”因素作为独立和完整的因素引入职业价值观结构。而Larce等的研究是将关系的项目分散在各个因素中的;凌文辁等(1999)提出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并不包含关系因素。而在注重人情关系的中国,大多数人们把关系视为一种资源。本研究表明,当今大学生择业重视关系因素,反映出大学生日益社会化的一面。b)“发展”和“培养”作为两个独立因素出现,体现了职业价值观的时代性、历史性。而以往学者赵喜顺(1984)、宁维卫(1991)等将发展和培养因素合并考虑。c)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总体结构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相对应。“声望”和尊重需要对应,“物质”与“安全”和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对应,“培养、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相对应,“关系”和社交需要相对应。由此可见,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大体和人类的基本需要类型相一致,从而证明了“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各种需要的体现方式”的假设。

3.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特征

本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受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物质、安全、培养、关系、发展、声望。从我国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历史演变来看,自20世纪50、60年代到20世纪末,青年职业价值观依次经历了“社会型”、“政治型”、“经济型”、“发挥个人特长”、“自我实现”型的演变,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凌文辁等提出青年的职业价值观特征是“自我实现”和“物质利益”并重。黄希庭(1994)曾指出,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不是随意主观的产品,而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归结起来是由社会生活的变革引起的。首先,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其次,社会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第三,大学生将“培养”作为择业第三考虑因素,使自己能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竞争中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本研究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物质”和“安全”并重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特征。

3.3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横向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已就业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子的重视程度依次是安全、培养、物质、关系、发展、声望;在校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子的重视程度依次是物质、安全、培养、关系、发展、声望。由此我们推论:第一,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已工作大学生,均把安全、培养因素作为择业首要因素。对比我国以往年代的青年职业价值观,该结果充分透射出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在校大学生体现出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社会成熟度;第二,相对于已工作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把物质因素作为择业第一考虑因素,表明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日益趋功利化和现实化,理想化色彩趋弱,表现为一种现实主义的特征;第三,比较这两个群体的职业价值观发现,除关系因素外,其它因素上已工作大学生均低于在校大学生,在声望、发展、物质因素上,两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当今大学生择业依然存在高期望高要求的特征,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仍存在不足Astin、Burkheimer、Novak和Yankelovich剐等国外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于受现实的社会存在及历史事件的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迁,变化的总趋势是青年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个性自由发展、经济利益等目标。

4 结论

a)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包含物质、声望、关系、发展、培养、安全6个因素。

第8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

一、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等培养了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拼搏竞争意识和求真务实精神。

但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落后性、功利性和利益性特点,越来越影响着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后两者,使金钱和物质成为某些女大学生衡量人生成败与否的的重要标准。功利性学习观、恋爱婚姻观、择业就业观和金钱消费观都说明了即将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女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2.网络科技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互联网风靡全球,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网络科技不仅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使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科技进一步张扬当前女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自由化取向。信息通信技术密切联系人类,也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更广泛且相互影响的境地。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根据自己意愿做事,也可以在网上发表各种言论,更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网络技术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

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科技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确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的跨地域性、无序化状态和许多外来的思想观念等“不确定”性,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最早的教育,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到学会走,学会跑,慢慢成长,孩子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家庭教育中树立其价值观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谈吐处世中,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孩子们做了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女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就业职业、恋爱婚姻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大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社会压力大、家庭琐碎事务多等原因,忽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并用功利主义看待很多事情,从而使孩子树立了不大健康的价值观。

另外,部分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什么,拼命想让孩子走自己为其安排好的路;还有些家长甚至把自己工作上的不满和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阴影,这些都是完善女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障碍。

因此,改善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观、就业择业观、恋爱婚姻观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因素

除了社会和家庭这两个外因对女大学生价值观有影响外,女大学生自身作为一个“内因”,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价值观。女大学生是高学历、高智商、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群体。进入到21世纪后,当代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学习意识、成才意识、参与社会建设意识、进步创新意识都要比其他层次身份的女性显著。女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区别于其他女性群体、特别是区别于男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男女大学生不仅在生理上各异,在其他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在性格气质上,男性大学生更具有主动进攻性、竞争性和支配性。女性大学生更具有亲和力,更温文尔雅,善于合作;在思维方式上,男性大学生擅长抽象思维,女性大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和直觉;在意志力层次,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坚韧不拔,更有魄力,抗压能力更强;而在群体互动方面,男性大学生受外界影响较小,女性大学生受外界影响较大。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同时,由于女性的社会气质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这也使得对女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晶,杨道宇.探析女大学生价值观向传统价值观回归的影响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08,(07).

第9篇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

当前,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主要实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单纯地向大学生灌输马克子主义理论,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创新。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不能够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相适应,说服力不强。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各种消费品增多的同时,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也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产生了双重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思潮的观念,增加自身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腐朽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也使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增大。

(二)现代科学技术和媒体的冲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以及多媒体已广泛应用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的信息传播技术呈现出巨大的优势,诸如信息传播便捷,信息时代向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资料,极大地给大学生提供了方便。然而多种多样的、参差不齐的、好坏兼有的各类信息,以及腐朽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断干扰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为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媒介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现成的经验能够借鉴,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

(三)教育队伍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第一,现在有一些大学教师以及辅导员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因为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对正常的教学活动投入不足,不能够真正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一些教师的专业技能还比较欠缺,不能够适应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现有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亟待要求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社会实践,主动地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设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基地应当成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地,学校应当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将社会实践囊括进高校的教学工作,把社会实践课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的重要部分,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第二,合理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现在可以让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很多领域,大学应当承担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重任。与此同时,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和谐校园网络。切实增加道德建设形式的多样性,借助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网络道德建设应当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方面。因为大学生都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自身对外来事物的辨别能力比较差,自律意识不足。所以,大学需要增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主动地帮助大学生科学地使用网络这个平台,坚定正确的网络意识,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来自全球的各个角落,网络信息参差不齐的、好坏兼有,学校需要主动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工具,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源头的监察力度,为大学生建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网络。

(三)切实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体的素养。第一,不断增加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者的培训力度。高校应当积极选派教师进修,定期地进行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积极开展参观访问等培训形式,增强教育主体的综合素技能。第二,教育主体应主动进行学校。教育主体应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思想,明确自身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增强自我的能力,敢于创新,增强教学技能,积极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 价值观 学习倦怠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倦怠(burnout)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最早是由Bradly提出,并与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佛顿伯格(Her-Bert J.Freudenberge)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首次将倦怠引入了心理健康领域。之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个行业压力加剧,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情绪和疲劳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是在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后才提出的,是指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由于压力、疲劳等引起的学习低效现象。起初研究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倦怠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课业压力、课业负荷引起的,因此他们将长期过度的学习压力作为学生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产生的原因。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概念仅局限于中小学生,而不能用来分析大学生的倦怠现象。由于大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有了自己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不单纯地来自学习压力。

因此,本文结合大学生对自己所读学校、所读专业、学习动机、职业规划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能原因,并希望能提出初步的考察指标及排解措施。

1调查设计

1.1调查目的

一是了解大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的认识、对自己所读专业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分析导致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为调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积极的人生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了解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尤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三是借助国家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契机,加快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某地方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93份,占总问卷数的86.62%(表1)。

1.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学校、专业的满意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倦怠等内容。

2调查结果分析

2.1学生价值观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

由于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地理位置和学生的期望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入校后产生消极应对的心理。主要表现学生入校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动力,对学校的活动表现出冷漠、无所谓、逃离的一种低效的学习心理。通过对本次问卷结果分析,所考察学生对学校很满意的占9.30%,满意的占40.31%,一般的占48.06%,不满意的为2.33%;对自己专业很满意的占11.63%,满意的占35.66%,一般的占47.29%,不满意的为5.43;这个调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也和我们所开课程的考试分析相符。即卷面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17%左右,5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在10%左右,其余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分布在55-80分之间。可见,学生学习效率和对学校的满意度、对专业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2.2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性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动机下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效率及学习计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又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可见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次问卷调查关于学习动机的问题设置主要有奖学金的获得、荣誉的获得、是否打算考研、毕业后是否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是否有学习倦怠经历等。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52.05%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奖学金从而减轻家庭负担,20.35%的学生认为获得荣誉对他们将来找到好的用人单位有帮助,有19.33的学生确定考研,23.02%的学生确定不考研,其余57.65%的W生不确定,有学习倦怠经历的学生占53.01。8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如果有好的用人单位能接收,跨专业也可以接受。本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无论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还是荣誉,或者将来考研究生,只要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有可能通过自我调节缩短并度过学习倦怠期。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关心学生,尽早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判断学生是否处于学习倦怠期,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尽快度过学习倦怠期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除了问卷调查外,还通过与学生访谈、走进学生宿舍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倦怠的认知。在访谈中发现大一新生中出现学习倦怠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学教育压力过大,学习强度很高,经过高考后再度过长达近3个月无所事事的假期,再受一些中学老师及年长的亲朋邻里“上大学很轻松”等的言论,加之一些同学对大学的期望和实际之间的差距,使得他们入学后有所放松;加之大学授课速度快,学生还没适应一些课程在一学期甚至半学期就结束了;另外生活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使学生脱离正常的学习轨迹,陷入学习倦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班主任、辅导员或任课教师能积极加以引导和帮助,或者学生能积极主动和家长、学长沟通交流,都有可能帮助学生缩短并度过学习倦怠时期。反之,如果没有抓住最佳时机进行引导,这部分学生将经历较长时期的学习倦怠,进而出现挂科、厌学、留级甚至退学的现象。

第11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微文化;价值生态;策略

一、微文化的内涵

(一)微文化的含义

中国互联网技术起步晚,发展快,因而短短20年间,由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快节奏的网络时代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微文化”以其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的特征,继承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并弥补东方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然而,“微文化”在方便表达主题的同时,也使得谣言得以传播,从而使现代公民“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怀”的思想观念淡薄。因此,我们要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以免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二)微文化的特征

1.去中心而大众化微文化将媒介与生活相结合,坚持“百家争鸣”理念,使人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信息资源交互、整合,形成大众化的文化体系。2.破整体而碎片化微文化打破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为其基本形态,跳出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完整地报道、传播某个事件,记录普通人的点滴生活。然而,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消褪了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3.承多样而互动化微文化的产生促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网状、双向的传播体系代替过往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基础上,彻底打破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限,形成点对点、点对面的多维互动模式。4.聚微小而强力化微文化虽给人以微小之感,但当微小的个人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群体力量时,就会凸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欣欣向荣。因此,面对不法分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恶意制造和传播的虚假、垃圾信息,要以“人心齐,泰山移”的恒心坚决抵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文化的生态观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

政治、经济的物质世界是文化、生态的主观意识出现、发展的基础;相应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继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物质存在与文化生态相辅相成,互利共生。

(二)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的意义

新世纪下的文化生态以其区域性、行业性、民族性完成情感、意志、行为的能量流动,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物质循环。鉴于文化生态的深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不再处于被动的尴尬境遇,而是渐渐掌握主动权;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也不再是不可触摸的神话,平民化的转变也将凸显人的主体性。

三、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维度分析

(一)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情感维度

社会主义体制下,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当代大学生在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的过程中,由懵懂莽撞到迷茫混沌,最后走向成熟稳重。因此,坚定的意志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消极的情绪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综合看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离不开个体身心的和谐,更离不开积极情感的填充。

(二)人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志维度

社会主义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益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由此引发“意识形态外化于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教育体制改革。理想信念与自我实现的空前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个人层面“家就是国”的小爱无私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即是家”的大爱无疆。

(三)环境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维度微文化进驻校园后,在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思维方式上掌握主动权。家庭与学校的密切沟通,有助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扬时,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网络技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抽象与形象之间搭筑桥梁。纯净的社会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施的必要条件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的助力跳板。

(四)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维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道德品质的软件支持,更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硬件制约。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以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为目标,增强服务群众信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根本,强化奉献社会理念。

四、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生态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缺乏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不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生角度,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和谐、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功能,只有坚持生态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交流、学会探索、学会创造,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二)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不是为了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学生的需求不强和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达不到德育的教育效果;家庭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成才,缺乏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但是这三个大环境并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学校内部各个环境子系统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和融合。

(三)教育生态链条的破坏

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教师充分运用不同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的最大优势,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家长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背景,不仅对学校文化环境有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家庭环境有着指导作用。而目前这三者并未形成强大的合力,三股力量的教育文化生态圈并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调整,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三者的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其良好的互动。五、微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和策略(一)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研究他们的需要、特点,进而充分发掘他们自我教育、全面发展的潜能。2.批判性原则———以理为据坚持批判性原则,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以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3.协作性原则———以合为措施协作性原则之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突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三方面,推动培育工作的逐步深化,切实增强培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4.整体性原则———以全为则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应将合理的物质需要和恰当的精神追求合二为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坚持社会与个体的统一,以整体的姿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策略

1.从情感维度看在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为激发大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感,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大学生心理过程规律,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变化。在教育工作中,应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理念,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在两者之间搭建起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桥梁,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安全感、被尊重感。2.从意志维度看为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者还可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着手,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研讨会。在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一枝独秀,提倡新时期的百家争鸣,切实做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3.从环境维度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以血亲伦常为基础,通过家规强制、亲情感化,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个别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广泛的教育模式,日常生活成了家长对学生言传身教第一舞台。学校作为普遍教育的平台,应高举相互、平等的旗帜,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重视家庭培养,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强化学校教育,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环境。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串联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4.从实践维度看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活动内容,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课余时间可通过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征文比赛、演讲赛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和道德水平。组织年级大会,班级活动加以新媒体的宣传,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不断走向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18-20.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19.

[3]王玖珊.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21-22.

第12篇

关键词:影响因素;价值观;中医类大学生

当前医患矛盾紧张,医患纠纷频繁出现,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不信任。一般来说,患者在接受治疗服务时,会不自觉地认为,医生会基于自私自利的原因,在治疗病患时,只给患者开高回扣药品,增加自己收入,而不会从减少患者负担的角度出发,用有疗效且费用较低廉的药品。所以患者要时刻防着医生;医生在给患者服务时,总害怕患者对药方、治疗方法提出质疑。患者虽没有专业知识,但可以从多渠道了解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使用药品的部分相关信息。为了证明清白,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就会缩手缩脚,怕用贵的药品、怕进行费用贵的项目检查,影响正常的治疗活动和治疗效果。医、患双方不信任,“医闹”现象就逐年增多了。近年来,政府在处理“医闹”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在保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也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与合法利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但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法不能仅靠法律手段,还需要道德手段,特别是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维护医疗秩序的重要手段。医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起支配作用的因素还是医生受教育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只有在受教育阶段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医生才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与社会的需求。因而,医生在大学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医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同样如此。

价值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主要指客体的有用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如果客体的有用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则相对于主体来说,客体就有价值。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客体的社会能否满足作为主体的个体的需求,如果满足个体需求,个体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即通常说的自我价值;另一是作为客体的个体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社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即个体有了社会价值。判断有无人生价值的标准应该是个体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中医类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应该体现在中医生作为客体,能够满足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需求。

一、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要培养中医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就需要了解影响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当前,影响中医类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依然是当前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医类高校,学生课程多,特别是临床类学生,往往一周五天,每天上下午都进行课堂学习。这是因为中医临床类学生,不但要学习中医基本课程,还需要补充学习很多西医类核心课程。所以,学生白天上课,晚上的时间基本用来巩固、复习白天学习到的海量知识点,没有多少时间去开展课外阅读。学生的信息量,包括有关医生职业道德的信息量,基本就来源于课堂老师授课。学生通过学习,在逐渐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也从教师身上、教学案例讲授过程中掌握到了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当然,中医类学生也会进行一些思想政治类、医学伦理类、临床实习类等专门的、有关职业道德知识的课程学习。所以,中医类学生的价值观就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

2.言传身教是当前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

中医类高校的学生,特别是临床类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认识到医学其实是一门技能型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准确的、领先的、实用的医学技术,所以,他们特别注重临床实习的课程学习。中医类高校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较长,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在一年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在中医院的各个科室进行具体的学习、观摩、实际辅导操作锻炼,在技能得到改进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和带队老师形成了亦师、亦友、亦亲的多层次关系。长期的、紧密的共同工作,会使带队老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原汁原味地转存到学生身上,从而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真切地、原样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来讲,师承模式也是中医类高校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主讲老师不但是学业老师,还应该是道德楷模。

3.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自从2003年,自媒体概念开始出现,中医类学生也深受影响,仅从课堂、图书馆掌握信息的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寻找、、分析信息的渠道增多,各种思想主动进入到学生视野,信息冲击着学生头脑。这些变化都将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90后”的大学生被称为“低头党”“剁手族”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能够看到信息化技术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也包括中医类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深远影响。虽然总的来说中医类学生在网上寻求相关的信息的时间少,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遍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碎片化的知识也将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二、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到底什么因素对于中医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众说纷纭。 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对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力逐渐减弱,新兴的、充满诱惑力的新媒体对中医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力逐渐增强,甚至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在一所省会城市的中医药大学对64位临床类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78%的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选择“非常满意”,7.8%选择了“基本满意”,无人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对于课本知识,选择“非常熟悉”和“基本熟悉”的占46.9%,选择“不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占53.1%;对于任课老师,选择“非常满意”的占95.3%,选择“基本满意”的占4.7%,无人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在老师可能讲错了,68.8%的学生选择寻求“百度”帮助,7.8%的选择“同学”帮助,17.2%选择“书本”帮助;对于网络观点,73%的选择自己做判断,20.6%的选择“完全授受”和“基本接受”; 69.8%的同学选择灌输式教学法,只有1.6%的选择了“网络自学”,7.9%的选择了“同学讨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到:

1.灌输式教学还是影响中医类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手段,传统课堂还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

在上面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在中医类高校,较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更愿意接受老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讲授。有69.8%的同学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证明,那些认为灌输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下降或消失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网络学习虽然便捷、自由,但由于确定性不高,网络信息复杂,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会存在许多疑问,难以自己做出独立判断。这时需要老师进行现场解答,及时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优点还在继续发挥作用。课堂对中医类大学生价值以形成还有重要影响,课堂自然依然是影响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

2.老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关键因素

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医类高校,学生对于任课教师有100%的满意度。这一方面体现了当前从事中医类高等教育的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我国传统教育过程中,学生依赖老师,优秀的老师带来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基本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讲究师承教育模式的中医教育尤其如此。医学知识可能是枯燥的,医学技术又是相当有魅力的。学生在学习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的同时,渴望有优秀的老师将这些知识娓娓道来。学生依赖于老师丰富的知识,也依赖于老师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时,老师良好的道德实践将成为学生模仿与学习的榜样。

3.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改变学生行为的同时,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在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虽然有68.8%的同学会选择网络寻求帮助,但也可以看到,多元、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仅占20.6%,大部分学生,占73%的学生会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学生不是盲目地跟从社会热点,他们会自己独立地思考,会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结合教师的帮助,对网络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加强对中医类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正确途径

1.在不放弃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依然还是中医类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块主阵地的影响力,虽然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但教育效果依旧强大。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35.9%的学生曾经逃过课。如何将这些学生吸引到课堂来,使课堂教育的效果不打折扣,老师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如使用MOOCs、Sandwish教学法等,用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回头。老师应该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信息化条件下,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使自媒体时代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逐渐转为正面、科学

网络信息有其自身的特点,如量大、开放、自由、互动等,但也要看到,年轻的中医类学生,由于缺乏人生经历,缺乏基本知识储备,对于事物的认知总是力不从心,需要老师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谈心,及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分析他们头脑中存在的问题实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青年做出正确判断,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只要掌握好了中医类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我们就能强化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健康与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郭俊杰.自媒体影响力因子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4(06).

[2]彭小燕,蓝飞鹏.自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