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经济管理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1.1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求尽快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推动农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将农业发展的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政策与方针,这种情况下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加上地方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层面上,不能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未建立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是始终缺乏对农业經济发展的重视,因此农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工业发展,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不能与农业整体社会结构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缺乏执行力。这对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1.3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队伍不专业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根本不具备该条件,所以要想更好的展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急需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不管是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还是从管理水平上来看,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所以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极度缺乏,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硬伤。
2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管理的重视程度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体制规范化,对农业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农业人员的培训,应该建立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增强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促进管理的合理化、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
2.2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合理的规划是基础、经济的发展是首要、增加收入是关键、管理体制是保障。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经济为发展中心,并转变管理模式,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业经济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个完善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2.3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经济也在逐步转型,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上。所以,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再继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商家们良心的一种体现。从整体上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
2.4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
政府之间要形成一种科学的机制,该机制能有效的调解处理矛盾、协调利益、保障权益、表达诉求,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得以统筹与协调,从而让人民内部的矛盾得以妥善处理,也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以快速的纠正。同时政府部门应强化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2.5建立经济管理队伍
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中,首要任务就是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培训,为农业的经济发展创造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感较强、政治素质也比较高并勇于创新的农业经济工作队伍。
2.6实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从总体来讲,农业经济管理具有的综合性很强,不仅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与之相关的学科也有所涉猎,如:数学、社会学和金融学等,这些学科间的内部联系是极为紧密的,这也增加农业经济管理的难度系数。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所产生新的变化,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应加大研究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人员根据正确的科学研究路径,不断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使理论发挥其价值,但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3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需要拓宽视野,用好外部力量,尤其是在城市受过现代化产业训练后重返农村的“城归”。事实上,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制度利好的释放,近年来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增加,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员流动的这一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势必必行。此外,农村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是当前农村发展,农业改革中一个重要突破口。
随着农业政策的倾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仍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有有意愿、有条件的人变成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在榜样的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业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由此可知,当城市的资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把更多的农业认可更平稳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为中国的新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虽然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应该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充满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迎春.浅谈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强化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6,04:53-54.
[2]邓秀红.浅谈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413.
[3]张永康.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J].时代金融,2016,27:251+258.
[4]徐爱萍.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92.
1、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以农业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农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教育。在现代农业教育中,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和质量,必须引起教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从现代农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理论性研究、实践应用研究、综合型等,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1.1理论研究型。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研究生、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培养普遍以理论研究型为主,采用此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专业人才的理论研究水平,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针对这样的基本国情,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我们一定要培养更多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从而有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经济体制与政策、农业产业、农产品国际市场、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选择理论研究型模式必须注重理论的深入讲解与分析,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农业经济管理高层次人才,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实践应用型。在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中,理论教学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而实践教学而多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逐步开创了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应用型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必须掌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要经常性深入农业企业、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农村管理机构进行实践,更为深刻的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管理的主要切入点。当学生毕业后,基本可以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逐渐成长为村长、农场场长、乡长,从而参与到农村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在基层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1.3混合型。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混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混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可以直接参与农村地区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趋于混合型,这也是实现专业人才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有效解决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脱节的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一定要注意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对于现阶段存在弊端和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从而才能得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2.1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高等院校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时,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传统的单方教学管体制,逐步向院、系两级管理制度的方向转变,而且要在学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建设、学术管理、教学督导等方面工作的指导。在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目标的设计过程中,任课教师提交相关材料后,必须经过院系主管领导、教研室的共同审核,经学校批准后,方可按照计划组织相关教学工作。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符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而且要综合分析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才能实现管理体制的不断优化。
2.2逐步改进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关键。从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而言,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中,必须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则包括: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的次数,考核结果等。在组织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中,一定要坚持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考评中要注重各个项目、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2.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意义都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在农村地区,而对于多数城市学生而言,他们不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增强,促使他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农村地区,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了解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在经过分析与研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进入涉农企业、乡镇政府及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可以使他们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且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调查。
1.1信息化方向
先进技术的引导以及市场信息化建设是确保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作为农业经济而言,应该积极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化和完善的力度,在信息化资源与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市场变化的情况,才能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受影响。
1.2现代化发展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严格地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建立多样化农业经营模式的方式,将农业经济体系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3生产化发展方向
政府部门在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充分发挥先进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优势,提升农村与农民的经济收益。比如,大型企业在积极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农产品标准化的生产与加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严格地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2.1工农结合,避免人口外流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方式,鼓励各个行业的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加工中。这种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有机融合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而且对于农村劳动力留存率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分为农忙与农闲两部分,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去城里打工,就是希望能够在农闲的时候,为自己的家庭创造一些额外的收入。然而,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且外出务工农民回家的费用也较高。因此,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引导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地直接建厂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彻底地解决了农民农闲时节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而且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2优化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在积极地创新和优化农业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将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意见作为依据,做好国家有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纲领的落实工作。其次,严格地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与制度,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发展。最后,相关部门必须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同时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农业经济管理政策与相关知识的方式,增强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4合理实现土地流转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小户经营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这种经营模式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且无法借助大型设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所以,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在充分考虑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大集约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结束语
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理念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积极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通过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实力的方式,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管理
一、农业经济转型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虽然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无法撼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人口就业结构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征,这对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极为有利。为了实现合理流转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未来有必要实施集中管理和耕作,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比,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新兴农业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业经济需要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成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业内部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二、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意义
(一)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随着农业职能的转变,管理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迎合。依托外创型农业管理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促进现代化农业模式的深度融合,同时借助自然资源优势的农业科技园管理模式,有助于农业的立体化开发。
(二)农业发展的必然经历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农业经济转型与农业管理模式相辅相成,只有保持平衡的状态,才会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力。为此,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经历,又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助推政府政策有效落实经济形态的衍变,相关农业政策也会及时跟进,通过实践活动的示范性功效,经过科学、高效的转化,可以助推政府政策有效调整落实,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为农民稳定增收带来实质性的利益保障。
(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机遇和选择,极大丰富了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内涵。借助政策帮扶,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经济管理模式优化,将会对农业开发带来新的活力。
三、农业经济转型和管理模式变革的对策
(一)积极维护农民的利益以人为根本,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在改革过程中尊重农民的切身利益,万不可做有损农民的工作。和群众处理好关系,保障管理模式顺利推进,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认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挑战和压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与时展脱节,如何高效地落实最新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引入培养相关的人才,宣传科学管理的理念,全面激发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支持科学管理为了化解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矛盾和冲突,需要根据当地经济形势对症下药,坚持科学管理着眼大局,实施按部就班的经营管理,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依据先进和成熟化的技术理念,避免形式化政策推行,因地制宜地均衡推进,确保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科学推进。
(三)管理制度推行要有恒心从农业整体出发改革需要稳步推进,尤其是农村建设更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多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心声,万不可搞一刀切式的农业管理模式,任何工作都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势必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还容易引发农民的不解或抱怨,造成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农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针对由来已久的三农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实施有恒心的管理制度,树立打长久战的意志和决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管理;创新型人才
1 前言
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保障,是解决我国居民温饱问题的钥匙。而目前在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我国必须要基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加快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不断培养理论型人才,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体制与政策研究,促进农业的发展。
2 农村经济创新型管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某个领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和良好合作,能够承担任务艰巨的工作,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者的工作而言,首先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面宽,既包括农村生产也包括农村生活方方面面,涉及到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农村金融信贷等,这就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包括农业知识、商业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常识、金融信贷知识等。可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既专业又综合发展的人才。第二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上不去,管理人才能力上不去,就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中任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强建设。
3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有利政策和措施的引В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融入了很多新生力量,但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中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层经济管理人才即村级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培养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学校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系统地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成为符合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培养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际上,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中有许多人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无法在特定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农村常常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本地经济管理人才大多数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但不了解管理、不了解商业,大学生村官则多是了解经济管理、了解金融知识,却不了解农村。尤其是前者中多数,本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既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长期的业务培训,文化素质较弱,缺乏比较系统的经济基础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创造力不够。同时,在高校之中,长期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欠缺、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大学中课程设置综合化程度较低,课程内容相互脱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4 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开发与培养
4.1 加强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开发
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容易忽略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逐步创建以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应用型培养模式。鼓励农业管理人才深入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机构管理工作中,不断从实践工作中获得新的体会,提高实际管理能力,为今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一是政府应鼓励更多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转型中的三本民办高校积极开设和整合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使之能够实现校门与农村的直接对接。二是高校还可以与各地政府合作进行定向培养。三是政府和高校应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特别是鼓励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于农村,这能大大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
4.2 改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与社会应该配合,反复探索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和学院领导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可以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阶段性目标教学,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运用网络信息资料,采用最新型的视频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多开展实践教学,全面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学校也需要通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增强实践课程教学,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和构建发展平台、完善教材建设和教学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素养。
除了通过高校和各地政府以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及网络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方式。一是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利用网络举办各种电视讲座。三是利用考察交流活动进行学习实践。四是不定期邀请有关学术团体或高校教师进行科普讲座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确时是刻不容缓之事,只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整体素质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我国优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数量已经供不应求,而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我们进行改革和发展。加强农业经济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将人才培养模式投入实践中是我们迫切的任务和要求。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我们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早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科学管理;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9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比城镇经济发展速度要慢,城镇与农村两极化明显,贫富差距加大,为改善这种现状,政府部门要从科学角度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将高新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采用管理手段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农村经济遇到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城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大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建设农村经济的主力大量流失,使得农村发展停滞不前。
1.1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村居民对教育不太重视,教育设备跟不上,教学条件不足,大部分完成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普遍留在城市发展,种种因素导致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1.2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虽然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仍然与城镇经济拉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比不上城镇经济,并且经济增长速度也比不上城镇,导致收入差距加大。
1.3 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农村经济主体为农业生产,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进行,各种错误的土地使用方式,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此外,我国的农业生产为小型的、分散的模式,各自料理一亩三分地,这种分散模式不利于推广新技术、优良品种、推广新工具,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也不能够实现。
1.4 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尽管政府部门一直都有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由于农业地域广,农民各种分散经营等原因,政府部门的投入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以我国农业现状来说需要政府部门更多的投入、引导以及政策支持。
2 科学经济管理的举措
2.1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为推广高新科技、优良品种与新工具等高新科技,需要大量文化程度较高的、思想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新农民,因此要加强教育投入,支持义务教育,并且要开展各种农业知识培训,培养出新一代的掌握高新科技的农民,建设出新农村。
2.2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阶段随着我国粗犷型工业的发展,以环境为代价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部分地区已经走上了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人们要知道这种先破坏后治理的花费是无比巨大的,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走绿色农业经济道路,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好环境,不占用下一代的生活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以发展的条件。
2.3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政策
为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农业经济,关键就在于政策引导,落实好“三农”政策,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引进人才,并且统筹城乡的各种优势,建立信息网络,构建渠道,这种种举措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好政策。
3 科学经济管理的策略的促进作用
3.1 因地制宜,依据不同条件挑战经济管理的内容
由于农村各地地理、环境、资源各种条件不同,因此制定经济管理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地优势,从实际出发,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各地经济联系,采集信息,组建信息网络,寻找与本地种植相适应的公司合作,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民创收。
3.2 完善经济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科学经济管理制度的出现,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指导作用,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农民将力量都汇集在一起,大力发展新农村,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科学经济管理的出现,规避了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发展粗狂问题,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为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又能够循环,为农业发展不断添加绿色动力,整合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规模,推动发展高效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激发农业潜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河北省,农科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属于高级专门人才,其就业形势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事业发展效果。但近年来一些非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农科院校中的经济管理专业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本文对某大学2007-2012届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规律,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将以某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2007-2012年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经济管理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对应统计年度的4月30日)为依据,并结合与相关管理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研究生调查结果。
二、2009-2012年某大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2.1某大学2009-2012年毕业生专业分布
2007-2012年,某大学经管类研究生招生专业,在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会计学等新专业开始陆续有研究生毕业,各专业毕业生规模见表。
2.1就业率分析
随着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专业的增多以及各种客观环境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明显的变化,见图。
可见,该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就业率除2009年有所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
2.3就业去向分析。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研究生就业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需求变化,该校研究生就业去向变化较大。
数据显示,研究生就业重点从原来的主要进入高等教育部门正在向重点企业移动。
三、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1.1就业观影响。首先,部分毕业生仍盲目追求高标准。调查显示,有27%的研究生因认为对自己有录用倾向的单位不理想而拒绝被录用。反映出部分研究生盲目考虑就业理想和教育成本,要求用人单位尽如人意却忽略了考虑完美的用人单位能否接纳自己。其次,盲目自负。被调查的研究生有14%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观念很容易导致毕业生错过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第三,一步到位的心理。有16%被调查追求就业单位一步到位,不考虑自己参与实践、积累经验、提升水平。
3.2客观因素。首先是经济、政治环境因素。研究生就业直接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决定对研究生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大部分研究生就业的首选目标是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但京、津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且京津两市的支柱产业并不是农业,导致研究生就业出现障碍;其次是研究生扩招影响。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使得人才供应增长明显大于人才需求增长,导致“人才积压”。
四、对策建议
1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对研究生就业提供指导。指导研究生对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有客观评价,使研究生的择业取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改变传统的就业观。2 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完善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同时,增加研究生参与一线工作,为其提供实际操作平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惠茹. H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6
[2]蔡年辉 李会朋 刘 杨. 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科教文汇,2011,(9)下旬刊:199-200
[3]蔡红霞.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1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观念落后
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理念的束缚和制约,致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差;各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遏制了农业经济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处于初步加工的阶段,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产品效益的增值;标准化、高效化、高产化、生态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严重匮乏;尚未形成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布局。
1.2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从事农业的工作者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较低,农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致使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此外,在诸多地区仍然存在农技推广手段落后、技术服务功能不强、知识结构老化、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推广经费短缺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1.3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
首先,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经营效益和市场拓展能力;其次,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仅仅重视企业和农民生产效益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农业产业链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再次,在农业同一产业链中,呈现出龙头企业数量不足、产业链条较短、缺乏有效竞争的现状,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2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2.1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作为建设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契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融种、养、供、销、加、产、商、贸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从而促进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大农业自身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首先,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品种、增强农产品附加价值为核心,建立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其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在农业产业链的既定框架下,政府应当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辐射面广的优势,构建“产学园”为一体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再次,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促进农业产业向城镇聚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取向,以此降低城市就业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最后,秉承标准化原则。将标准化视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农产品供应、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以此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益。
2.2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现代化
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农业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换言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和高产,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首先,应加大对农民和科技人员的培训资金投入。农民作为农村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成员,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有直接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及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才能为企业提供最佳的农产品;其次,应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此来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程度。由于我国有很多区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水利设施建设上面,并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借此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田作业机械化、沟路渠林网化、地里田间灌溉节水化、机耕路平整化;再次,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应着眼于科技含量的项目,并加强与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转化速度,增加科技含量;最后,应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具体可从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方面构件立体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并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培育新品种,并将品种、技术、规模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便实现农业现代化。
2.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现阶段,随着社会各界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并不仅仅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而是要将其放到整个社会系统当中来考虑,注重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以可持续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并始终坚持循环再利用和减量化的基本原则,加快沃土工程建设速度,以此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同时还应致力于发展新型肥料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新型农业产品。此外,还应不断推广多功能农机,并优化肥料结构,加快适合不同土壤特点、不同作物的专用肥的开发,并相应地加大对新型农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府奖励政策,以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技术之间的转化速度。鼓励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是建立生态循环链,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1当前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产品市场化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市场化取长补短,不仅可以全面的改进旧有的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计划经济弊端,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产品市场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承担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计划经济是通过行政指令来进行资源配置的,需要通过庞大的行政管理部门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但是,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仅会耗损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而且还会发生信息失真的现象,会对行政部门的判断决策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在管理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管理成本。这些成本转而都附加到农民身上,严重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及其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大大的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民身上的负担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都积极的投身于农产品的生产之中,大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产品市场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大量优质劳动要素转向农业部门
依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当两个有着不同比较优势的经济地理区域进行专业化生产、相关产品自由贸易和实现市场的开放和扩大的时候,能够产生相同的劳动力取得比较接近的劳动收入现象。农民的收入不断地在增多,农业部门就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民也很乐意投身于农业生产之中,农业部门很有可能产生对工业部门的就业代替。就会有大量优质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直接带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仅是劳动要素会有这种趋势,农业部门中的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价格方面也有相类似的变动趋势。社会资源有序的回流到农村,大大的增加了农业经济部门的产出。农业生产市场化使农业生产能够直接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产品市场化促进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
由于长期受旧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的生产规模比较狭窄和有着很强的封闭性特点,致使农业生产很难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束缚了大量劳动力,所以,农业生产过程中,比较难以推广和使用先进的技术。但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实现市场化后,农产品不只仅仅是生存所需的消耗品,而成为了商品,最大化的赚取利润成为农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为了增加利润,农业技术就会更好地得到普及和推广,从而大大的促进了农用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直接增大了农业经济的产出,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结语
综上所知,农产品市场化是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产品市场化不仅大大的减轻了农民身上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大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还全面的推进了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加快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于家和单位:东辽县凌云乡农村经营管理站
1.1数据来源
为掌握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有关教学需求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师角色、实践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至5月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93.08%。
1.2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从性别看,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文科专业,因此女生比例较高。从年级看,三、四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其中三年级已学部分专业课程,而四年级已学完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均对专业课教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对调查内容作出真实回答。调查样本在性别、年级方面分布合理,具有较强代表性。
2基于教学需求调查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描述
2.1专业方向不鲜明、授课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
专业课学习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有重要作用,因此农经课程授课内容应穿插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授课内容比较陈旧,92.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中很少或基本没有聚焦“三农”问题。这一方面与教师个人学科背景、科研经历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学生、家长的就业意愿相关。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受传统的“跳出农门”观念影响,很多学生难以确立强烈的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不愿涉农就业;而更多地跨专业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投资、销售等工作。基于此,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定位于“农”,但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基于自身知识面、学生需求,较少地涉及“三农”内容,出现教师、学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现象,造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与“三农”需求、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不明确的专业方向既影响专业特色凝炼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近3/5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就业有帮助,但在对授课内容与教材关系的调查中,68.1%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课时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仅有3.3%的学生希望教师围绕教材讲授。
2.2专业课科目、学时设置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表现之一是专业课虽多但与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核心课程较少,如无“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二是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或交叉,如《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对“农产品的界定”。有69.2%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设置不合理,多数课程为48学时的理论讲授,仅有8学时甚至无实验或实习学时,所学理论知识难以通过实验形成有深刻印象的感性认知。
2.3教学组教学能力居中、师资素质满意度高
无论何种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设置,均要由专业教师去实施。关于教学组教学能力、师资素质的调查发现,73.6%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居中,但同时69.3%的学生对教师素质包括师德、责任感表示满意。反映出教师专业涵养、教学能力亟待提高,但教学中并未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可见对于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而言,受师资培养经费、环境相对欠缺影响,教师仅能依靠网络搜寻相关教学辅助材料,难以开展有资金、时间系统支持的脱产进修或短期学习,造成专业教师知识面单一、视野狭窄,难以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传递到课堂教学中,制约教学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2.4授课方式多采用讲授式,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意愿高
对于授课方式,有91.2%的学生认为当前专业课讲授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案例教学、互动教学采用较少。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讨论式、互动式甚至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学生都已有一定认识,并分别表现出63.7%、56%的参与意愿。而对于能够实现形象、直观、生动教学的案例式教学,98.9%的学生认为其能够调动个体主动性,改变教师“独唱”局面,实现师生、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不仅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5多媒体教学使用较多,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将声音、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能实现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情绪、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调查中有71.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用得较多,有65.9%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效果一般,有19.8%的学生甚至对其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在于一是认为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教学中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二是部分课件信息传递量过大,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2.6校内外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健全
受经费、时间、学生管理等因素制约,农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少、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少的现象。调查中有92.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缺乏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受此影响,尽管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但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习为实践教学中学分最高、学时最长的环节,但由于设在第八学期,与学生忙于求职、择业相冲突,致使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鲜有实习材料支撑,质量参差不齐。
3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
3.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调整专业方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若无细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名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相比缺乏就业竞争力。目前,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行在第一、第二学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中国人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产业经济与贸易、食品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沈阳农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农村发展、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因此,认为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以培养既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及经管业务技能,又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农经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以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导向,设立“涉农”的农村发展方向与“非农”的企业管理方向,前者偏重于农业经济理论、政策研究,以学生继续深造为目标;后者偏重于管理实践,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就此问题的调查表明:若设置专业方向,39.6%的学生愿选择农村发展方向,而60.4%的学生选择企业管理方向。这对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激发学习意愿、满足学生个性与职业共同发展的需求有极大帮助。
3.2优化课程体系,加快教材与授课内容更新
在调整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应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应合理安排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比例关系,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或相互脱节。如农业发展方向应以“三农”为导向,课程设置应体现“农林为本、经管相融”,如开设农学概论、农业项目管理、农业政策学等与农村发展关系密切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实现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应更新、凝炼课程内容,结合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形势。
3.3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与技能
专业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担任着指导者、协作者、反思者的角色,对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有极大帮助。因此,师资培养不仅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硬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软素质的培育。基于此,在经费受限时,应通过内部培养如教研室活动、教学观摩、竞赛等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传帮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尽可能筹集培养经费,通过选送教师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研修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师资团队实力。
3.4改变教师认知,践行案例、自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学生自主意识、知识面、视野日益开阔,在课堂上更希望有更多的双向沟通而非“被灌输”。因此,专业教师应改变传统认知中以师以教为主的“拉式”观念,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将师生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相结合的“参与式”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案例分析、学生自讲等。其中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方向,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且案例研究较多的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此外,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也能极大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趣味性,不仅能使学生通过预先的扎实准备真正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增强查询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更能通过模拟、演练锻炼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改变自我认知、提升信心。
3.5规范多媒体教学,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横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纵向深度挖掘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内容、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流程图、色彩、线条、图片、文字、音效等合理搭配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加深学生感性印象,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并识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辅助教学,在应用时不仅应严格考核多媒体课件质量,更应考核专业教师授课能力,严防“教材搬家”、“照屏宣科”。
3.6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必须要做好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将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 科学管理 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相比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其发展还是远远落后的。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的话,农村与城镇恐怕会出现两极化,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会逐渐拉大,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与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
1. 农村经济遇到的问题
1.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相比于城镇来说,农村的教育工作是比较落后的,这里面一是由于农村客观的经济条件不足,二是一些农民忽视教育工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往往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样一来,农村逐渐缺乏知识性人才,只留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一群农民,再农村就出现了知识断层的现象,这样循环下去,农村长期缺乏知识型人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相反,城镇经济将会一直发展,长此以往,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1.2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农村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远不如城镇经济的增长速度快,国家试图通过粮食价格上涨的方法让农民增加收入,达到迅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和手段是治标不治本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所以,要从根本上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1.3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随着一些工业生产在农村开展,许多的农业土地被用作工业生产,这些本应该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被不恰当地利用着,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小而分散的,这种农业生产模式非常不利于新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农业生产机械化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
1.4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虽然一直以来,我国的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农村的人口多,农业面积广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门的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以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情况来看,政府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此来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
2. 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管理的举措
2.1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农村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农业生产,要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农业生产这方面着手。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农村推广一些农业高科技,生产一些优良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会使用农业高科技。
2.2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而工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许多人为了工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利益在环境方面选择了先破坏后治理,这样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后期对环境的治理也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因此,在农业发展方面,一定要吸取工业发展带来的教训,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绿色农业,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
2.3政府要加大其支持力度,将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缩小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发展差距,政府一定要将“三农”政策以及其他农村方面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大力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高科技与农业生产设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3. 科学经济管理的策略的促进作用
3.1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条件挑战经济管理的内容
我国的农村土地占地面积广,农村数量比较多,管理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每个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地理环境、当地资源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搞清每个农村的自身优势,并且要建立一个经济网,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部分农业种植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每个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
3.2完善经济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经济管理,就要对农村经济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指引着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一套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将所有农民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3.3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之前有一些农业生产由于发展方法不当,大量的化肥农药、地下水灌溉与化工污染导致了环境透支。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的农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科技、高效率、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
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农业经济进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利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8):35.
【2】姜作培,季建林.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3】王培根,龙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互动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6,(4).
【4】邵明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