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

时间:2023-06-05 10:1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

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备课教案;德育渗透;教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74-01

有人说:"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已显而易见。经过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工厂或企事业单位中的佼佼者。也就说:"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有志者,事竟成!"那么,怎样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建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树什么样办学理念?已成为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共同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把德育教育提升到一个很高的范畴,要求各级教育机构不予余力地贯彻和开展。教育部日前制定并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就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教材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的相关要求进行正确地剖析和阐述之外,适当的掺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心理健康、感恩意识、安全意识以及是非辨别能力等方面的"德育渗透"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这不仅能够体现教师个人广泛的知识领域,而且还能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引导,可谓"一举两得"。怎样将"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表述出来?让学生在接受教学的同时又能体味社会的真实、生活的丰富和人生的意义;它又担负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就这一论点提出以下论证说明。

1.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辩证关系

由于现今的职业教育过程已由原本完整的三年教学期限逐渐缩短为两年,在这短短的两年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素养,还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思想灌输,在整个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把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几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等非常现实的问题,再加上学校管理出现漏洞、教师教学工作不够投入,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得过且过,终日混沌,长期处于等待分配工作的迷惘状态当中。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的学习状态呢?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抛弃他们的过去,按照同一标准严格要求、悉心教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行为引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同时在他们当中树立标兵,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由此看来,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德育素质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教会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教会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常识和原则。同时,也可对症下药地进行一系列的"兴趣培养",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得到充实,投其所好,逐渐建立学习信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总之,德育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怎样实现"德育渗透"在备课教案中的有机结合和充分体现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学会在制作教学教案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理念时刻地传输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美妙。要把"德育渗透"当成一个系统的教育理论来研究,渗透得要恰当、得体。如:《电工基础》中的",和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问题看似和德育教育无任何内在联系,但只要我们深深体会就会发觉这个知识点包含了以下的"德育渗透内容":分析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有理有据;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具体阐述过程:把导体的长度比作《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要行走的"十万八千里"路程和途中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若只有"五万四千里"的路程,那么他们师徒四人所经历的磨难也就会减少一半左右。这不就正好印证了"导体的电阻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成正比"吗?利用简单的生活实例将复杂生硬不易理解的抽象化问题变为易于接受和想象的一种变通技巧,同时也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即起到很好的调节教学气氛,也起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两个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当然,这些"渗透"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解读本次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钻研教材,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一点对于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初登讲台的新教师可能举步维艰、无从下笔。那么,可以采取多听课、多交流的方式来逐步加强和提高。所以就需要我们的青年教师一定要多下功夫,虚心请教;做到课前认真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自我,将"德育渗透"在我们的备课教案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表达出来。"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将"德育渗透"升华为教育服务

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不论哪种形式的教育,其本质的含义就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首先要把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等技术人员)看作是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群体,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角度、理解学生的思想定位,做到教学面前人人平等。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重新定位,那么,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育具有服务意识;教师角色将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由信息源变成导航者,由过去的信息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组织者与协调者。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与界定,为教育的服务思想找到了方向,无论是指导者、导航者,还是协调者、参与者,都不应该是传统观念上的高高在上者,没有温和的询问与参与,没有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服务思想的支撑,是很难引起学生精神的共鸣的!其实教师在制作备课教案时设计的"德育渗透"就是一种思维和意识上的重新定位过程,将简单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述给学生,让他们明白、理解和接受,从中吸取对他们有用和有帮助的成分,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当然教师也可以以自身的切身经历教会他们对事物认知的多角度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锻炼。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把每个学生当成一名"消费者"对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中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套餐式课程讲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空间)、新事物的接触和辨别能力培养、道德品行锻炼、安全意识强化、身心健康引导、就业质量跟踪、荣辱主义和感恩教育等,这些都是为充实枯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添加的必备业务技能。怎样将看似粗略的"德育渗透"升华为富有深刻含义的"教育服务"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达到和谐课堂的理想状态。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备课教案中设计和添加"德育渗透"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可以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改善人们对职业教育较为偏激的社会认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管理和注重教育服务是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应考虑到的根本问题,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数量上地增量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质量上地提高,不仅没有体现教育的真正含义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社会负面影响,降低学校的美誉度,使我们今后的职业教育事业处于每况愈下的窘态之中。所以,当学生选择了职业学习以后,每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特别是我们的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并把它提升到"教学服务"的高度来严格执行,为家庭和社会培育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刘维良,教师心理健康百问百答,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41-50

[2] 刑晖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职教论坛,2001:9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课;效率;减负

【中图分类号】G633.4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学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教师在减少学生作业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探索与努力,但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之外,对于学生的正确学法指导也是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减轻学习负担的关键。

我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如何复习好英语比较盲目,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有的教师上复习课教学方法停留在“教师讲语法,学生做练习”的旧模式上。有时加上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讲得又要“面面俱到”,就成了“满堂灌”,课堂时间几乎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又为了解决“学生练”的问题,课后便硬塞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学生就成了课后作业的“奴隶”,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且也不能有效提高英语复习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效率,切实做到“减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的连贯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纳分类。例如,我将所学课文中题材相近或相同的排在一起,原来分成两课的完整故事合起来。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我在复习时就将它们聚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例如

①I do my homework every evening.

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I did my homework yesterday evening.

I a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this evening.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I have already done my homework.

②Mary is the tallest girl in her class.

Mary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girls in her class.

None of her classmates is taller than Mary.

二、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

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重点上,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学生分散复习和老师重点讲解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如在时态方面,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以及have been与have gone/left的区别等等。又在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复习中,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二、三全变,八去t,九去e,f代ve,去y加ie,再加th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记忆的难点,我分类给学生编了许多口角,如:初中范围内i-a-u变化的单词:“开始(begin)游泳(swim)下沉(sink)喝(drink)响(ring)了唱(sing)(肚子咕咕叫)。”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相同且结尾是ought或aught:“想(think)买(buy)战斗(fight)教(teach)抓住(catch)了带来(bring)(插一句‘世界需要和平’)”等等。这些顺口溜形式的总结让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变化,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切忌教师“垄断”复习课堂的满堂灌。复习课上我注意加强学生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举些例词、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每项语法的例词、例句举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加深印象,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几项语法做过之后,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最后我再给予回顾总结。

我认为复习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提示、鼓励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发展了他们的口笔头语言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总之,要抓好初中英语复习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面对正在冲刺的学生们,教师要从她们的兴趣、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初中起始版Learning English (第五册)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3篇

气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63―01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与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上好导言课

上好导言课,意在抓纲牵要,指出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确定预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个学期开始,我都要认真研读初中数学教材,吃透课程标准,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言课教案”。对每一章或每一节内容,在讲授前,都要加“引言”段,其意在寻求“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的效果。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思维,以便进入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之中。上好导言课,老师就必须要精心设计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实用事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等。

二、必须顾及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

应该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说穿了就是好、中、差一起抓。要让好学生“会学”;要让中等生“学会”数学;要让差生“也学”数学。在调整教学进度和对学生投入训练、辅导精力的前提下,保证好学生不骄不躁,超前行进,中等生不因懈怠而后退,差生不放弃数学学习,不掉队。

三、必须精心选择“两题”

精心选择练习题,一要具有启发性,巩固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要具有综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到的知识点得到升华。三要使知识面有足够的宽度,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精心选择作业题,一要考虑难易程度。二要防止过多过滥,使作业题少而精。三要选全类型,防止重复和遗漏。

四、必须做好总结

完成每一章或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后,要及时总结,巩固知识点和深化知识结构。总结要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只要教师重视课堂小结,精心地准备、精确地提炼课堂小结,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升华思维的能力,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根据和广大数学老师交流,那些教学成效显著,学生成绩突出的教师,都重视总结,尤其是重视一节课的小结,因为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五、必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一题多解(尤其是一般解法和特殊解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即培养学生常规思维和超常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数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良好愿望。

六、必须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

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只有在浓厚的民主气氛中,轻松的情景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讲台则情溢讲台。上课要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用活力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一味指责甚至嘲讽,而应多表扬,少批评。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师生间建立了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教学就会充满活力,学生就会从心理上接受数学这门学科。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强化;压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51-01

目前,由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英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而加重了学生们的负担,因此,减轻学生过的学业负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教师在减少学生作业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出了不少探索于努力,但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之外,对于学生的正确学法指导也是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减轻学习负担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要有机地给合起来。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来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压力,复习课变的尤为重要,提高复习课教改效率,切实要做到达到“减负”。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要达到复习巩固复习并进一步深化学知识的目的对已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过去,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英语教学难从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但是,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如何复习好英语比较盲目,有的教师上复习课教学方法停留在“教师讲语法,学生做练习”的旧模式上。有时加上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讲得又要“面面俱到”,就成了“满堂灌”,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又为了解决“学生练”的问题,课后便硬塞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学生就成了习题的“奴隶”,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且也不能有效提高英语复习效果。

一、明确重点,强化重点

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如在时态方面,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就着重进行讲解、比较和练习。

二、分组交流共同进步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 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 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 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本课的练习中, 我用课文的一句话:She did all she could to help him.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She did her best to help him.

2、She tried her best to help him.

3、She did what she could to help him.

4、She di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5、She trie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6、She thought of all kinds of ways to help him.

三、要明确制定计划

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例如,我将所学课文中题材相近或相同的排在一起,原来分成两课的完整故事合起来。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我在复习时就将它们聚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

四、加强练习,重复练习

第5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文一给出了探讨。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第6篇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教育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1、满堂问、满堂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文一给出了探讨。

2、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错误”。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3、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5、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学习走出误区。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

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走出误区。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

第7篇

【关键词】《数控车工编程与操作》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多样化,导致专业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因此,必须进行课程综合化与模块化的教学改革。《数控车工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数控类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尽管该课程实用性很强,但学生对它并不容易产生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1)本课程涵盖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涉及的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工艺、生产管理等课程的主要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2)教学对象为基础差,计算能力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问题的初中毕业生,所以给学好这门课程带来了一定难度;(3)以前的教学方法陈旧,内容理论性过强,学生易感觉枯燥;(4)教学条件有限,实训设备跟不上,在教学中想要实现一人一台实训设备,或者全部安排机床操作训练,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状况,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进行改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改革在内容上的改进

由于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控车工编程、数控车工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刀具夹具、先进制造技术等基本知识,教材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繁杂,理论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在听课时容易陷入思维困境。而教材在结构上又不一定符合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口味,总体显得零散,不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不断改进,学校在教材上要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内容,及时引进“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从简单的零件加工开始,再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零件加工,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个层次递进感。针对数控专业方向的其他课程,学校或授课教师要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争取做到每个班级每个学期的课程内容不重复,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有重复乏味的感觉,容易增强学生兴趣。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授课教材或授课教案及时修订,优化授课内容,根据企业或专业岗位的任职条件来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自身任课班级内,在不影响专业发展和全校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删减,增补相应的企业文化、岗位能力要求、技术发展分析、机床故障诊断等常识;另外,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数控技术的新知识、发展新方向、加工新工艺技术等。如此一来,既让学生学习到了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及时了解了专业范畴内和行业间的发展态势,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具体说来:对于教材中所出现的理论原理分析、公式推导和烦琐计算则可以减少或降低要求,甚至不作要求,只要稍微记住简单的结论即可。

三、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一)结合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都还未达到思想成熟的年龄,大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的。所以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决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尝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教师审核同意后,再由自己动手操作加工出相应的形状,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与设计中来。教师在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时,可以多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跟上设计思路,又不违反设计和加工原则,同时兼顾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设计加工出感兴趣的产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控仿真技术

数控仿真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形式,将以往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极好地展现给同学们,它在减时增效、扩充课堂教学的有效容量、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明显优势。如数控车床《对刀》这一章节,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用车床“对刀”,在课堂上边作图、边讲解,虽然这种方法也能直观地表达“对刀”的过程,但讲到其基本操作、对刀操作、极限位置、操作错误时就力不从心了,原因是老师讲授及黑板上的板画反映不出操作技能特性,特别是轴类各种零件的加工过程更难以表达,而我们采用了仿真软件加工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可通过Flash课件看到各种零件的加工全过程、刀具运动速度及位置,加深学生对零件加工的印象;同时可以让学生使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用传统教学方法演示所看不到的零件加工刀具的运动轨迹。多媒体教学、数控仿真加工软件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超越,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善了教学讲授的局面,教学效果良好。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数控车床操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实践环节的规范,方便了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可通过实践操作系统地检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中,我们增加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设计就是在每完成一部分重要内容学习之后,用典型零件为任务进行数控仿真加工、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操作。例如,对于每一种重要零件(如轴、套等),给学生必要的加工参数,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工艺分析、切削用量确定、编写数控程序代码、数控仿真加工、数控车床加工,这样就为后面的数控铣床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设计打下了较为牢靠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同学们在操作技能上有很大提升,多数同学在毕业前取得中、高级工证书,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也获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第8篇

深化体育课程,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家常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1一、课的构思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并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节课的构思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二、课的设计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喜欢游戏和歌舞等特点。在课的开始设计了“模仿各种动物叫”和“小动物找伙伴”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课中三个内容设计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都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可能。

(一)前滚翻成蹲撑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观察、尝试、思考、探索、分层次练习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个人才智。(如连续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接前滚翻、前滚翻两叉转体180度等)并强化运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跳短绳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和空间,培养了他们自主练习的能力。使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和发挥余地。(如单、双换跳、双摇跳、双人跳、跑跳、向前、后摇绳臂交叉跳等等)调动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小小通讯员》游戏时,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引导了学生思考,诱发了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归属课堂,跃跃欲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对游戏中各项动作没做具体要求,只明确取胜的目的是最短时间送到情报。使学生有“标”可奔,劲头就来了。他们积极思维,有单、双脚跳跃“雷区”的,也有大步跨越的;“过铁丝网”更是花样复多,爬、穿、钻、迈四种方法都有;“城门盘查”时,有的跳绳、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做立卧撑、有的做高抬腿跑,各式各样,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是“演员”,学生根据教材要求通过尝试练习、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最后的部分安排了趣味幽默逗笑,放松蹦跳抖腿抖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使紧张的肌体得到调节,从而使课堂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以达到体育课的目的任务,为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2辛苦工作了一年,自我感觉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作取得了不小进步,各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但与自己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年的工作,争取更大了成绩,现制定20--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我将积极响应组长的号召,积极参与体育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研中心组织的课例大教研,做好“音乐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的课题研究。在教研组中积极讨论训练心德,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的评比,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好每周体育课,和组内教师要开展多听课、多评课活动,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学习交流方式,使浙江永康石柱初中赴我校交流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我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使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二、带教受训老师一名:

应红心 男 体育 副校长

三、带教时间:20--年10月10日——10月25

四、带教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上海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上海新教材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

2、中学体育课听课、上课、评课能力的提高;

3、教科研论文或案例的探讨或撰写;

4、课余活动及运动队建设的探讨;

5、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建设及体育教研组管理探讨等。

五、带教任务和目标:帮助赴我校交流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帮助理解上海市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情况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增强学生体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合作交流使应老师能感受到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学校层面进行录像课展示。

六、浙江永康石柱初中体育教师开课时间:

第8周 星期一下午第1节课 老校区操场

七、具体听课安排:

姓名日期 节次 班级 内容地点

王佩芳 10/12周五 第2节 九(2、8)女蹲踞式起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李 伟 10/12周五 第3节 九(6、12)男蹲踞式起跑、耐力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于 敏 10/12周五 第4节 六(4、7)女各种方式的跳老校区操场北侧

陆 翔 10/15周一 第5节 六(4、7)男羽毛球发球羽毛球馆

邬腾项 10/16周二 第4节 八(1、3)男软式排球老校区操场

迟立秋 10/16周二 第6节 七(1、8)男篮球运球新校区篮球场

金卫青 10/17周三 第2节 七(6、14)女篮球老校区篮球场

倪晓军 10/17周三 第5节 七(10、15)女投掷老校区操场

吴 敏 10/17周三 第6节 六(10、13)女各种方式的投掷老校区操场

奚静芬 10/18周四 第3节 八(5、11)女软式排球老校区操场

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和协地发展。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努力的学习各项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例,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学生们体质。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在评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3、抓好两操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在2月初辅导全体教职工学习广播体操,与学生共同锻炼,提高全体的体质。力争取得最好成绩。

4、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在辅导区,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家常课的前提下,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锻炼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在篮球这块要和兄弟学校进行比赛交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得到锻炼,身心和谐地发展。

5、冬锻和冬训相结合,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为了全面提高我中心小学的田径竞技水平,中心体育组决定对部分优秀的田径队员进行集训,项目分跑、跳、投三大项。训练注重学生的耐久力,技巧和技术方面,争取每天训练一次。

三、具体工作安排:

2、3月:

1、全体教职工进行新操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的培训、教学工作,达到人人会做,

2、添置部分的体育器材(请示),

3、篮球队继续训练,

4、各队的素质训练,

5、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钱)。

4、5月:

1、选拨优秀田径苗子,进行冬季集训(结合运动会),

2、篮球队与教职工进行教学比赛交流,

3、制定足、篮球春训计划,逐步进行实施,

4、足、篮球队训练5、对学生进行个别体育项目考核。

6、7月:

1、篮球队、足球队系统训练,

2、对各训练队队员进行力量训练,

3、在教学上对各指定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4、对学生学年考核评价,登记,上报,

5、学期总结。

体育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目前我校没有按上级部门要求配备相关器材,但是对新教材内容的了解是初步的,对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推行素质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新教材的研究,更缺乏新教材的教学经念。因此,本学期体育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三、教学措施

1、积极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2、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形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3、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

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4、以据学生的特点,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5、要积极配合好教务处、政教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天的全校广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6、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细心安排指导年级的体锻课,尽量多开展学生感兴趣,锻炼有效益的小型多样的单项性活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第9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管理问题 教学策略

从学校管理大环境层面看,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甚至是仍以“服务于中考指挥棒为出发点,‘应试’还是教育的主阵地,与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相去甚远。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数学课改很难落到实处”。导致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养不能有机结合;学校各项计划制订头头是道,落不到实处,形式主义;不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方向上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浓重;不以学校现实为出发点,只重办学规模,不结合学校实际,不以办学效益为根本,以牺牲数学教学质量为代价;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轻教师人文关怀”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质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对学校管理政绩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校都在形式主义、功利上、政绩上、规模上下工夫,而不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美其名曰“办学特色”,反而得到认可。从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层面看,教师除了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及实施过程的影响,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管理和评价教师,无法让教师树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再加上人为因素太多和实施环节“退变”而导致本来适合的制度形同虚设。因此,致力于符合一方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实施管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一、现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学管理制度过度分散,制度的科学性差,实用性不强,形式主义。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区、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制度与教师工作承受力匹配不科。如:备课则统一手写备课教案,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及量的要求等。由于每周初中12―16节,小学16―20节课的课时量,再加上班主任工作(并没有真正实施班主任课时减半)繁重的工作量,让师资匮乏学校一线教师顾此失彼,有时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备课过程没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言。

2.师资严重匮乏,让学校管理陷入艰难境界。在编人数多,能胜任一线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少。一线数学教师与教辅人员绩效分配矛盾不能制度化科学化划分。矛盾重心下移,让学校管理畏首畏尾,使即便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变成了“一线教师的紧箍咒,越受累越被管”,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对学校管理政绩起到太多影响,因此,学校整体管理对教学科学管理缺少青睐,流于表面、形式、功力。口号喊得响,对“实质触动教师积极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多采取规避、保守状态。

二、现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实施民主化的管理,学校管理者要随时随地虚心倾听教职工的意见,接受其监督。从学校实际出发,既要明确各基层组织的职权范围,建立健全指挥系统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2.协调工作量比,保证整体趋于平衡,避免差距过大造成矛盾。现代中小学一线教师工作负荷规定严重不合理,教师不仅要上课,每一堂课的前期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巩固跟踪等隐性工作量也需要耗费教师很大的精力,现在执行的中小学课时规定,让教师无暇进行相关延伸。不能用简单的体力劳动标准衡量脑力劳动的价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得已为了应付检查,教师自然就压缩应该做的相应课前准备、课后延伸。不尊重脑力劳动规律,不结合一线教学实际,过多地给教师施压,怎能不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导致职业倦怠。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节在“语数外8―10节;政史地、理化生、科学10―12节;其他学科12―14节;班主任6―8节”区间的教师能真正发挥潜力、胜任工作、各项教育教学指标科学完成。因此,上课要依靠教师,实行校本管理,既要尊重教师,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此作为贯彻和落实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要将教学管理置于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地位,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3.学校办学要以地方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办学根本。教育工作者哪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地奉献。面对形式主义和所谓的“办学特色”,魏书生指出“要老老实实地搞教育”,也就是教育面向全体的同时因材施教。

第10篇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种重要基本原理。它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然后把其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通过反馈,可以不断地矫正偏向和失误,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说来,反馈与矫正有如下几条原则。

(一)适时反馈,及时矫正

在教学视导过程中,发现有两种不正常现象:一种是备课。教师根据主观意识,提前几天或几个星期备课,个别的教师甚至将纸张发黄的陈旧教案拿到课堂上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学习中出现的新情况,结果怎样呢?本来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津津乐道,而学生难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却蜻蜒点水,甚至根本没有涉及,教师陶醉于少数优生“热热闹闹”的发言,而多数学生一知半解。另一种是作业。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有四个,这样一来,学生做的练习最快也只能在三天后见到,有时一个星期后才见到,甚至一个单元的测试卷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才与学生见面。这样反馈来的问题再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堆,此时,师生双方都感到矫正无从下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若能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抓好当堂了解、当堂消化、节节夯实、层层达标、分步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及时。

(二)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对反馈与矫正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如果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教师就发现不了问题或不能全面地了解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教学实践表明,要做到真实反馈,准确矫正,一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独立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有经验的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这样学生提供的信息才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克服师道尊严的作风,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取得学习进步的甜头。

再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师在获取信息后,应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矫正方案。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否则矫正就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三)主动反馈,自觉矫正

反馈与矫正有良性与恶性两类。反馈与矫正在教学中总是循环往复的,即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良性的反馈与矫正不论从知识、技能、智力、习惯、情感的哪一方面来看,都是一种在不断地解决老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前进的教学活动;而恶性的反馈与矫正则是问题不断重复堆积的微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

要避免恶性循环,师生双方必须做到主动反馈,自觉矫正。因为反馈来的信息往往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属于教的问题,教师应注意主动地去发现和收集,及时自觉矫正或调控,不能等待。属于学的问题,教师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再说,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靠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光有教师的主动性,而没有学生的自觉配合,其结果仍然是恶性的反馈与矫正。当然,如果教师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同样会是恶性的反馈与矫正。

(四)矫正反馈,反馈矫正

反馈与矫正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体系。矫正首先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信息不真,这时应对反馈进行矫正。如果不注意这种矫正,那么矫正也就不准。

对一个问题进行矫正之后,是否就真正解决了问题,还需进行再反溃在教学视导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常这样埋怨学生:“这种问题我已对你讲过多次了,怎么还不知道。”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或是当时的矫正走了过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是隔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再去矫正,使矫正效果消失了。因此,矫正后相应地要设计巩固提高的反馈方案,检测矫正效果,获取新的信息,在更高层次上施以反馈矫正。

二、反馈渠道与途径

常规教学过程的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评价就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一般来说,反馈渠道与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时充分估计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方法的运用所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把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应在教学实践中勤于观察与思考,逐步学会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计教案。

(二)上课中勤于捕捉

上课是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教师仅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愿望去估计是不行的,必须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法。有的教师讲授时不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也不去听取学生的反映,等到批改作业或阅卷时才发现问题一大难,这样就不利于及时反馈与矫正。

(三)板演时注意收集

板演是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板演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指出应该怎样纠正错误,并在下次板演或作业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

(四)答问中随机提炼

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很容易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或概念理解错误,或定理法则运用条件不足,或思维方法不对等。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问,又要善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角度,随机提炼出反映问题本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使矫正有的放矢。

(五)作业里逐一分析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但教师须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的作业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1.独立完成的;2.讨论后完成的;3.独立完成一部分,?抄袭一部分;4.全部是抄的。教师对抄袭来的整洁、正确的作业切不可感到满足,这种潜伏期一旦长了,差生面就越来越大,差的程度就越来越严重。

因此,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应逐一分析,做好作业档案记载,以便做到有效反溃。

(六)阅卷中仔细归类

在考风正的前提下,每次单元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中都会暴露出大量的问题。问题越多,我们就越要注意归类,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整理归类得当就能力矫正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讲课后及时小结

讲课后小结并非被大多数教师所重视,其实讲课后立即回顾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及学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分析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并简明地记在本节课教案后面,这样既可作为下节课的矫正内容,又可作为下一次再教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若能长期坚持,注意积累和整理,便是切合实际的难得的教学经验。

(八)复习时注意强化

成功的复习,一般是在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梳理之后,结合该单元教学中收集到的学生易混易错问题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择例精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题型予以强化矫正。

三、矫正类型与方法

要使教学矫正效果好,必须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经过实践,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矫正类型与方法。

(一)少数人的问题个别矫正,群体性的问题集中矫正在作业批改和试卷评阅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学生在每章每节练习或检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记载,然后看哪些问题属少数人的,哪些问题属群体性的。属少数人的问题不能集中矫正,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个别矫正,属群体性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集中在课堂上矫正,否则就会大面积影响或阻碍后继内容的学习。

(二)简单问题立即矫正,复杂问题专题矫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观察问题要敏锐,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和黑板上板演出现的问题要反应敏捷,快速作出判断,哪些问题属简单问题,哪些问题属复杂问题,属简单问题就立即当面矫正,属复杂问题就专题矫正。如果当即矫正有困难,就选择合适的时机矫正,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因解决某个复杂问题,冲淡了主题,更不能时机未成熟硬性解决。

(三)关键性问题重点矫正,一般性问题自我矫正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际应用问题,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就属关键性问题。?如若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其它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若找“等量关系”出了问题,就必须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矫正,至于设未知数、解方程就属于一般性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自我矫正。

(四)概念性问题对照矫正,技能性问题逐步矫正应用概念出问题,这在日常教学中是普遍的,特别是学生在运用相近、易混的概念时,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在使用“补角”、“邻补角”等概念时常易出错,这时就应对照概念,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以及异同点,然后对照练习。至于这两个概念在解有关几何题中准确熟练运用的问题,则属技能性问题,这要逐步矫正。

(五)预料中的问题设计矫正,出乎意料的问题灵活矫正。

教师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经验充分预料每章每节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好重难点知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矫正。

(六)经常出现的问题变式矫正,偶然出现的问题重视矫正有些错误一两次矫正不能生效,甚至采用同一种方式矫正,学生还有厌烦情绪。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经常出现差错的问题,教师应遇到机会就要进行矫正,要反复矫正,更重要的是变换形式矫正。同时,教学中还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学生所偶然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这样,反馈矫正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七)习惯问题耐心矫正,思想问题引导矫正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用不尽的,坏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最大障碍。如果一些学生因习惯不良,造成不该出错而错了的问题。例如,明知计算不准,解方程组又不验算,画图不用尺规,随手画等等,教师就不能只将答案改正过来,而应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矫正学习习惯。如果是思想上出了毛病,导致在学习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教师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八)基础问题分步矫正,智力问题量力矫正中差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基础问题,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基础问题。因此,要认真分析,分步矫正。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的智力差异一般也有几十种,不过差异有大小之分。既然智力有差异,理解有深浅,运用有生熟,那么教师在矫正时,就应量力而施,不能一刀切。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误把智力问题看作是思想问题,如果误作思想问题,老是批评指责,不但矫而不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信心,这样就适得其反。

(九)差生问题分层矫正,优生问题点拨矫正在教学要求上义务教育教材提出了弹性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应这一转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要求。在矫正差生问题时,要分层要求,对于有些要求可根据其基础与智力的实际情况,分层矫正,分类指导,暂不能达到的,留待以后逐步跟上。对于优生出现的问题,不宜捅穿,只宜点拨,让优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去思考,去分析,这样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十)特殊问题特殊矫正,综合问题对症矫正由于基础与智力的不同,环境与影响的各异,不同的年级与不同的班级还有些特殊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强,推理能力差;有些学生解难题得分高,解基础题失分多;还有学生喜欢几何,厌恶代数等等。对一些特殊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采用特殊办法,帮助矫正。如果有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综合问题,教师不能批评训斥,更不能不闻不问,而应抓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教师有耐心和毅力,先分步将主要矛盾解决,然后解决次要矛盾,要不怕反复,不怕做艰苦的工作。

四、建立反馈与矫正档案

反馈与矫正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为了使反馈与矫正真正做到及时有效,建立反馈与矫正档案就非常必要。一般来说,反馈与矫正档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问题档案

大凡教学有成就的教师,都喜欢做教后笔记。把教学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分章节,按不同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入档,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这样做,近期效应是教师可通过对问题的综合分析,确立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远期效应是若长期坚持做好教学问题档案,并且每一次教学循环后,将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规律,总结经验,那么教学能力就会很快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必然在教学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

(二)矫正方法档案

不同类型的问题,不同性格学生的问题一般来说采用的矫正方法应该有别。

前面列举了十种主要矫正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并将行之有效的案例与方法做好记载,然后定期分类归档。

(三)学习成绩档案

学生的学习成绩档案是反馈与矫正档案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基础,教师不是了如指掌,那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矫正方法就不一定有的放矢。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档案,包括诊断性测试、形成性测试、矫正性测试、终结性测试等方面的成绩。

(四)学习变化档案

第11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探究能力;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20-02

培养数学探究能力是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情况下,学生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点进一步加深、拓宽,并且不依赖于老师和他人而形成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独立思考解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自己动脑解决问题,深入研究,拓宽思路。本人在20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积累了一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么培养高中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经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只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不但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作为老师要必须设计好培养计划,选择最恰当的培养方法,并及时归纳与总结,效果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效果好的地方发扬光大。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欲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自内心地想学习、爱学习,那么往往他的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尝试,甚至在解题中还能相到连老师都想不到的方法。例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注入式进行教学而应用启发式教学,这样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讲解题的时候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想出解题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出来也不要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提示他们,如果还是不行老师才给予解答,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不容易忘掉。如果学生做出来了,要鼓励他们到讲台上讲,不管学生答案的对错,老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听完,并给予细致的评价,用肯定的语言表扬他们,让学生得到自信心。还有老师讲题过程中一定重视要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还可以做一些综合性的、技巧性的难题,解析综合题就像拆机器的小零件一样,一个一个“零件”拆完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基本题的,通过做这些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体会到攻克难题的快乐,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增强其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再畏惧难题,并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把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的学习习惯。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巧妙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及德育教育环节,可使课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加倍提高。比如讲等比数列时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新课,古印度的国王要奖赏发明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发明者自己提要求,发明者的要求是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一颗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放8颗,第4格子放16颗以此类推到第64个格子,国王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这样枯燥的数学课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到处都是学生之间窃窃私语的声音。学生的求知欲被完全激发起来。老师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教具,或以课件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通读教学大纲,阅读大量课外参考资料,做大量的题,认真写每一节课教案,课堂上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动脑,组织小组讨论以营造研究氛围。

三、举一反三,使学生跳出题海战术,拓宽、加深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打好基础

教师在习题课中要多多举例,尤其要举母题,即类型题,将同类题型及相关问题总结后讲授给学生,拓宽学生思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做题有规律可循,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还可以节约学生宝贵的解题时间。例如,老师讲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如果线运动得到什么?面运动得到什么?运动方向不同又得到什么?这么一步一步设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这样学得的知识比较牢固,不易忘记,学生也可以体味学习的乐趣。因此,思考是至关重要的,而积极主动思考更加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和加深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反复咀嚼解题过程、规律,熟悉各知识点的联系,利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思考各种解题方法,总结错题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拓宽解题思路、启迪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通过总结知识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学会总结知识点。学完每一小节、每一章节或学完每一册后,学生要学会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查找资料等方法总结知识点,把知识点连成串,通过点看线,通过线看面,把一个个知识点贯穿起来。对于经常出现的同类型题、易错题进行笔记整理,以免下次还出错。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逐渐地主动去做数学题,探究数学问题。学生养成了探究学习的习惯,老师应该给予鼓励与表扬,使学生坚持下去。

五、通过课前学案练习狠抓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其养成有目标听课的习惯

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认真做好学案,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看书时把重点记在教材上,有疑问的也记下来,第二天听课时有目的地听课效果会更好,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会逐渐地从教材的条框中走出,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六、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以深究问题本质为目的。探究是科学的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的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把知识体系、认知了解以及社会需要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过程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教授下,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科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活动。同样,学习科学方法也需要我们的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与之相适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出数学概念、规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运用猜想或不完全归纳法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其二是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引出数学概念和规律,或通过综合法、分析法、反正法等证明方法对其进行证明。对于前者,我们采用师生协调活动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研究或教学过程。即首先引导学生提出想法,进而进行科学猜想,然后进行探讨,通过证明得出结论。有时往往又与猜想不一致,师生共同分析经过证明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与猜想一致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明确掌握了数学概念和一些规律,更重要的是熟悉了探讨数学规律的科研过程,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知识,不仅可以从多层次深入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从容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不盲从权威与课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积极主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探究能力作为时代的潮流发展需要及新课程的根本教学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探究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探索。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不落后于时代,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摆脱了古板的应试教育,远离了脱离实际的学习从而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12篇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在此期间,我努力地学习业务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计算机教学工作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

  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三、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这次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中,我担任的班级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计算机教学工作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以上是本人在本学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为目标,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历史教学工作。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课堂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积极借鉴杜郎口先进教法经验,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课堂教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在备课组,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每个章节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同时,多学习,多听课,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认真做好课后辅导,注意分层施教。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总的来说,一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作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将通过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

  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xx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4   

  一学期来,我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力图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会考考点落实准确,不考的知识不教,否则,增加学生的负担.备学生,又要备教法。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我这学期采取分层教学 ,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静下心来学习。树立会考信心.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碧中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5

  本学期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每位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

  学校安排经常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二)科学规范常规管理,保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备课方面:积极开展“备、上、说、评、写”为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全组教师都能在深入地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规范、详细的教案。

  2、作业布置方面:本组老师都能按要求布置作业,《学习指导》和填充图册,并要求在课上严格、独立、认真、保质、保量完成。

  3、抽查识记情况:每节课上新课之前,先检查上节课的知识识记情况,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好地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4、听课方面:本组老师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经常互相听课,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进行有目的地评课。

  (三)抓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