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

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

时间:2023-06-05 10:1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引导、组织、协调高校科研工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服务。也就是把握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需要,及时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将信息提供给教师和科研人员,引导、帮助他们选择课题并组织专家评审课题;第二,监督、保障科研工作,在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开展检查、监督、结项、评审等工作。随时关注项目的进展,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使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决策更科学化,从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可以激发教师及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认为科研管理只具有简单的管理职能,从事的工作也是下发、申报课题、结题等简单的工作,没有将科研管理与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国家的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二)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加快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高校已将计算机引入到科研管理的过程中,但只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文案工作,信息化程度很低,不能及时处理各种科研信息,给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不良影响。

(三)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来源复杂。相关领导多为兼职,具体的工作者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大大降低了基础性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科研组织形式单调,缺乏多样性。

目前,高校科研课题申报多以部门为但位,以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研究组织、研究队伍形式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与研究院和企事业单位等具有优势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使科研组织形式更丰富。

三、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创新管理观念。

切实转变和增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制定、落实科研计划,引导科研工作者把握社会动态;通过加强对科研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为高校科研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快产、学、研的结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努力学习,了解校内外情况,强化全局性、战略性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

(二)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将高校科技创新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选题开始,引导方向,转化成果;还要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尊重科研的规律,不断改进科研管理制度,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管理方法。

要扬弃旧的管理方法,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使科研管理的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在坚持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对柔性管理的应用,使被管理者自觉主动地为实现管理目标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绩效管理,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要努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在政策、预测和系统论证等方面的建议,为高校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打下基础。

第2篇

关键词:能本管理;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28-02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企业要保持稳步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加强能本管理就是注重管理和科技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进行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原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能本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逐步深化,经历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的发展阶段。“物本管理”仅把人视作工具和机器,通过严格的制度,以控制与约束来达到管理目标。这种管理虽具有定量化的特点,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国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生产效率与人的所处环境、心理因素、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认识到企业的主、客体都是“人”,于是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管理便从“物本管理”上升到“人本管理”。但“人本管理”并没有确立人的能力在主体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知识的多与寡、素质的高与低,决定着科技创新高、精、尖的程度。人的能力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于是便确立了以人的能力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与核心的“能本管理”新理念。著名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指出,“能本管理”是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即通过能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能本管理”本质内涵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核,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促进生产力高速有效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能本管理”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机制

“能本管理”是一个包括管理思维创新、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为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优化系统结构,将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重置、重构,构建培能、用能、激能的创新机制。使系统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实现系统1+1>2的效果,使之发挥更大效能。

1.优化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宏观规划。企业为持续有效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洞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超前思维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化、高科技、国际化”的原则要求。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进行的整体筹划。确立完善科技创新的定位、范畴和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根据这一未来发展的宏图蓝本,进一步加强“能本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科技创新。通过科学预见、情景分析、技术预测、项目组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科技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必须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在选人上: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企业要以多维的视角,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杜绝“任人唯亲” 、“近亲繁殖”、“官位优先”等腐败现象;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因人设岗、人情关系等旧习陋俗的干扰。在用人上:坚持以能为本,“求才不嫌多,育才不惜金”;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优化人才结构,谋求人才的科学配置,优势互补;实行责权利相称,薪酬支付相对应的奖惩激励政策,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用人长效机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考绩上:坚持“用人不求全,失误不追究”的原则。对确有能力,偶然失误者不要求全责备,要因势利导。要鼓励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把教训变成经验;鞭策他们要善于钻研,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开发一流产品,造就出一流水平的企业。

3.优化科技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曾提出“能本管理”一个代表性公式:“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这就是说,投入程度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投入程度”与创新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这正所谓“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培育员工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忘我拼搏的企业精神。它是一个企业群体自觉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为核心构筑起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要实施科技创新,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重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增加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程度”,全身心地为实现企业创新目标而努力。

三、强化“能本管理”功能,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一位世界著名企业家曾断言“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强化“能本管理”的功能,构筑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1.成立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成立相应的创新机构。如日本大企业几乎都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使企业研究所由原来的几十家猛增至数千家。这些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本国实际,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重点。如:美国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的突破;德国明确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领域;韩国把科技开发重点放在发展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技术产业上;印度确定将微电子、超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等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要实施科技创新,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根据世界创新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谋划与宏观管理,引导企业短、中、长计划的实施;对重点领域和制约项目的“瓶颈”技术实施重点突破。根据创新需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产业资源,推动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适时推广世界先进技术,交流经验,培训科技人员,及时对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指导和集体攻关,以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服务于、辅助于创新任务实现的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运行程序和管理同时进行、同时运作的一种制度。因为,管理和创新运行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制约,互为表里、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其实施过程又具有其运行的统一性。也就是说运行程序中有管理;管理过程中有程序。如,科技项目的开发管理中就包括:项目开发可行性报告程序、技术开发程序、样品试产作业程序、新产品验收评审程序、新产品投入市场程序等。如在创新运行程序中,就有项目开发管理、项目用材管理、项目流程管理、产品生产工艺管理、风险管理、环保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所以,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与创新运行程序的结合;是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组合;是将企业管理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配备、生产要素的有机集合。在生产运行中实现管理和创新程序的和谐统一,使其具体运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运用先进理论和方法科技攻关。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对世界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深入研究,创立了“TRIZ理论”。后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现已发展形成“WOIS理论”、“PI理论”、“MIS”等理论集成,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研发的一套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核动力研究所以及某飞机研究所引进此体系,分别在“锆点火药”、耐高温高压绝缘材料、“拖曳式诱饵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中兴通讯公司曾一举攻克了21个技术难题,6个项目申请了专利。

除这些先进理论集成外,世代中外科学家还创立了300多种“创新技法”,并取得创世纪的创造发明。如电子之父、电磁学奠基人英国法拉第和美国的爱迪生运用“逆向异想法” 分别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和留声机;发明家贝尔和莫尔斯运用“移植法”,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利用“接近联想法”,发现了“核能”;前苏联科学家运用“相似联想法”,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

著名学者阿瑞曾提出:“人的潜在的创造力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型能源”。 特别是随着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中国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能面向末来,抢占先机,自主创新,攻克具有科学前导的核心技术,为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群山,梁媛媛.企业管理的新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5,(10).

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53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其必须与众多竞争者共同角逐,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工商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行的核心,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对企业进行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工商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是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有很大成就的情况下,能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其社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工商管理现状

11管理模式陈旧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方式,很多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并针对工商管理主体的建设进行了较多探索。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企业工商管理的模式相对陈旧,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要求。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并没有将工商管理与企业的市场竞争联系在一起,导致其失去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12管理观念落后

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而言,工商管理是其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良好的工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工商管理出现问题时则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企业的工商管理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工商管理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环境,从而帮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但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的工商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尤其是一些传统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时忽视管理理念革新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21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管理带来更多简单方便的管理模式,并让企业实现内部管理的系统化操作。同时,通过科技创新,能够让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其中不仅能提升档案管理、员工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的效率,还能让企业的工商管理整体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根据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现代化数字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能有效减少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同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很大促进作用。

22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提升管理效率来提升企业日常经营的效益,从而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企业对工商管理的科技进行创新,能够让其有效强化在市场中的业务延伸能力,并且能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业务开展方面,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更多机会,促使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23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让很多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使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企业的生产力直接决定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对科技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从而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24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社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企业能够迅速有效地将这些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将能让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要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注入新的动力,从而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3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策略

31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是企业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行,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其中不仅是企业的领导要重视科技创新,基层员工也必须要对科技创新引起重视。对于企业领导而言,需要站在企业整体层面上全面看待科技创新问题,通过统筹的安排让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科技创新相关培训,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强化企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I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在企业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需求时,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工商管理人才,让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科技创新拥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33增加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企业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系统性工程,其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其中不仅要增加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让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还要增加科技创新人才的劳动报酬,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34重视对科技实用性的检验

对于企业而言,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进行检验。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很快,一些能够适应企业正常运行的科技创新内容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创新成果进行实用性检验,在确定其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再将其推广应用,从而避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4结论

企业的工商管理是其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效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正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工商管理的水平。科技创新是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其能够让企业的工商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中的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

[2]郑晓卉论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6(15):19

[3]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137

第4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技人才;

一、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只有创新的科学技术才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生产力,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实践活动,科技生产力是物质活动,科研管理对科技生产力起反作用,对科技生产力起解放作用和保证作用,也可以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管理活动的目标是追求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管理的最大目标应该是追求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科研管理创新必须以人才为本

科技人才是整个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要通过科技人员的活动来实现科技人才的水平决定了科技实力,决定了产出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出,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优秀的人才,就等于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因此,科研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才在创新中的首要作用,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去谋划科研管理的新举措,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促进科技进步。

三、当前科研人力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科技人才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宝贵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比如,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纷纷充当行政领导,不能集中精力搞科研;人才评价缺乏公正客观的方法,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得不到重视;对于人才重拥有而轻使用,人才闲置、人才压抑现象始终存在;因此,创新科研管理应加强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把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科研管理应为科技人员创造施展才能、激发潜力的舞台。

科研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软件环境则包括学术氛围,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科研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去留和工作质量,大多数单位都很重视硬件环境的投入,但却往往忽视软件环境的建设,对于学术氛围,要尊重科技人才的学术思想,充分保证学术的自由和民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加工作的愉悦度和积极性。为使人才进一步发挥潜力,补充能量,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如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或邀请知名专家讲学等;这样有利于他们不断掌握本专业的新信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宽思路,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水平,并增强创新意识;总而言之,科研管理创新必须树立科技人才是科技活动中心的观念,以科技人才为本去谋划各项工作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管理制度和措施上有效的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猷金,袁长海,王传祥当前医学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2

第5篇

一、科学技术在国有林区应用的现状:

(一)林区人对科技作用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挖坑栽树”而已,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林业科技投入及研究开发与应用很低,这种思想观念的主导支配作用导致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差。人的认识水平决定人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人们长期对科技的认识不足,因而最终导致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二)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综述,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应以企业为主体,但我国的林业科技体制一直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而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往往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脱节,导致林业科技创新主体和供求错位。这种体制也决定了科技经费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企业用于科技投入的经费势必会非常有限。高建在分析R&&D经费结构时,将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即R&&D经费来源结构,R&&D经费分配结构和R&&D经费使用结构,从科技经费来源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基本以企业投入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占投入总额的80%左右;从科技经费分配结构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配给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配给政府科研部门,均超过了50%以上;从科技经费使用结构上看发达国家主要用于实验发展上,这与发展中国家比较相似,但发展中国家用于基础研究的科技经费相对比较少。

(三)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

据有关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而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是一项群体活动,需要掌握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员联合行动。

二、林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一)林业科技创新具有典型的公益性

由于林业生产和林业科技的特殊性,林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公益事业,而这一特征主要由林业、林业科技创新及创新技术的采用等特性所决定。第一,由于林业生产具有山区性和偏远性等特性,因此,我国林业生产单位相对较小,一般都以林场和采育场为主,因而不能像工业企业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经营。其次,由于区域行政区划的原因造就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且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新技术的普及都存在影响,因此,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范围。这一点与工业生产上新技术的推广完全不同。在工业生产领域,世界上哪个地方的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按一定的模式使用。第三,林业科技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又受生物规律支配,林业科技创新的运行还受自然力的影响,且由于林业生产周期较长,必然使得林业科技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至少需20年左右,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它产业。第四,林业除具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是公益性事业,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功能。第五,林业科技创新的潜在需求量比较大,但现实有效需求却明显不足。林业可持续发展呼唤技术创新,但我国的林业生产第一线却大都还是停留在粗放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

(二)林业科技创新受需求和供给矛盾的双重约束

林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主体、资源、信息等诸多发展条件,其中最重要、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主体。现阶段主体主要由政府、林业科技机构(林业科研单位和林业高等院校)和林业生产单位组成。这三种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构成了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内容。林业生产单位作为林业科技的需求主体,但政府作为林业科技经费、科技体制、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提供者,也是林业技术供给主体。林业科技创新过程可简化为技术需求主体和技术供给主体双向互动过程,需求是创新的动力,而供给是创新技术价值的体现。现在的问题是,林业技术创新受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的双向约束,严重阻碍着林业科技创新。因此,必须解决林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市场机制制约林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林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市场机制无法保证林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果将大部分林业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动交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则由于难以实现创新收益而将使创新机构面临经费短缺、成果转化率低的困境,从而不能有效地对资源或需求就林业技术进步的诱导做出积极的反应,严重阻碍林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同时也正是由于林业科技创新的这一公益性特性,使得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效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专利制度来解决。

三、实施林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林业科技创新战略构想

1.政府行为创新战略。政府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优惠政策设计和操作、科技体制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政府在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投入与参与;二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完善的政府职能和行为,强化政府的作用;三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组织建设和环境优化等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2.主体行为创新战略。林业科技机构(林业科研机构和林业高等院校)是林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是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林业生产单位是技术需求的主体。然而,在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的三个主体互相分离的问题,这与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科技发展及林业的可持续经营的客观需要极不相符。因此,林业科技创新首先应从体制、制度入手,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将林业科技机构定位到科技创新主体的位置上来,并从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对科技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撑,使宏观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适应于科技创新主体的要求,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林业科技机构持续性的自觉行动。

3.系统创新战略。在林业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实施系统创新战略。即在林业科技创新中应注重改革、创新、发展协调化;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创新主体、需求主体一体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系统化;林、科、教和产、学、研结合化;科技、经济、社会紧密化。系统创新应把科技、教育纳入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大科技投入,并将科技投入视为生产性投入,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林业科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强化林业科技的竞争力,促进科技健康持续发展。

第6篇

工程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难度,主要表现为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每一项工程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气候、地质与地形地貌等。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工程消费,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生态进行考虑和分析。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

对于工程项目,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将愈加重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达成个人目的的同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13]。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型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注工程的生态问题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改变社会现状最直接的动力。当前,科学技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工程管理把技术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类作为技术革新的发起点,往往很难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间达成有机平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两面性越发明显。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另_方面,技术也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风险和威胁。基于技术的两面性,我们更应将科技创新置于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科技创新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为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我们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约束。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原则,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进步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2.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生态科技创新是指能为客户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和新过程,并降低技术创新对环境影响的活动。不同于其它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除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外,其自身还能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降低产品外部环境成本。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三大因素的影响。

2.1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避免企业将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确保企业主动承担该部分成本的重要约束。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强化企业的生态创新动机,激励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条件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足够高,如果创新利益无法抵消技术更新成本,那么这种双赢局面就是不稳定的。法律法规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法规可预见性。

(1)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企业污染指标的控制上,定量指标越明确,法律法规的强度就越大,衡量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证据就越充分,工程项目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风险就越大。一个产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保护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违法风险就越大,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越多。

(2) 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组合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3]。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政策引导,其中,直接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环境标准等,经济刺激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包括信息披露、政策扶持等。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刺激比单一的直接管制更能够促进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不拘泥于行政控制,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

(3)未来法规政策的可预见性对生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创新必然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根据收益成本法则,企业只有在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继续在生态科技上予以投入。而企业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取的收益往往与宏观政策走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持续趋于严格,那么,污染少的企业就比高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2 有效竞争的市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作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供方,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顾客利益。

(1)市场结构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结构可以用竞争程度或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企业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过程中。同时,集中程度越高,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以违法违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缺乏竞争,市场集中度高会导致企业更加懒惰,从而阻碍科技创新。

(2) 顾客需求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产品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受消费者喜欢,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顾客消费习惯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3) 潜在的顾客利益是企业生态科研投入的后备动力。潜在顾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兼顾潜在顾客利益,有利于洞悉潜在市场,促进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潜在顾客的利益,就更容易开拓新市场。

2.3 企业内部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都是外部环境,而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产结构以及科研能力。

(1) 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因此,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能够使企业在决策时更注重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搭建环境保护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2) 企业规模和实力也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资金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企业可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越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就越强。同时,规模越大、能力越强的公司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敢于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

(3)企业科研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科研人才。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我国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须从法律法规、工程市场、环保市场以及企业内部入手,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我国工程管理向生态工程转变。

3.我国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的大规模建设向集约式的工程管理转变,具体体现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我国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部分: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行业内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工程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外,我国工程管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促进工程管理行为更加精细化,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机制更加流畅,工程设计与质量明显改善。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生态文明工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1) 工程管理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地区间工程建设标准不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14]。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绩考虑,也有不发达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的原因。

(2)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应更加严格。工程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有些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已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困难和不便。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未积极履行职责,导致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将新产品、新技术用于工程管理实际活动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工程生态化水平。我国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应用上一直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工前的系统性论证不够,前期调研不充分,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大量存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4)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工程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能兼顾一面,难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上。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还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工程管理团队已悄悄渗透到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而我国很多工程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建基于低成本人力资源。要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生存,我国工程管理就必须转变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1) 从顶层设计出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保护利益是长远的,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动机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生态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政策的前瞻性、风险性、预见性、科技关联性等特点,促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在审批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是生态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标准,推动工程管理的生态化转型。法律法规是外部环境失灵情况下促使企业按照规则办事的手段。虽然我国在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很多制度和规章,但是缺乏定性标准检验企业执行力。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速制定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些标准进行界定,保障行业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大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激励,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同的刺激手段对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不一样。政府应运用多种手段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如:加大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减税力度,加大政策性扶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等,激励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一些传统领域给私营业者和国外投资者,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校企联盟,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

(4)加强市场培育,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市场培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调动企业生态投入积极性。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者养成生态消费观。政府、学校、媒体等单位都可以作为市场引导者,通过加大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强化生态消费知识宣传,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消费观。

(5)工程建设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本身。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企业应积极分析当前法律法规和外部市场环境,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生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没有认识到生态科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管理观念和思维,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中,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来实施。

第7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发展;科技意识;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12-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顺利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深刻认识世界形势,深入研究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者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一、新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科技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原始的依靠生产经验积累发展到依靠技术创新突破来推进。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能源行业为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指导国家同时进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有效地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高效和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信息化。进入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网络化加速发展,信息、科技、教育等知识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支持下,科技成果可以在各国之间得到快速的传播,使科学与技术得到很好的融合。另外,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申报管理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网络信息普及程度也不高,这将成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3.科技发展国际化。当今科技已成为跨国界的全球化活动,伴随着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流动和共享。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众多的科技投资和优秀人才,增强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对全球市场和资源进行争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科技投入,提供广阔的科技资源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努力减少本国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加速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

4.科技管理创新化。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交流合作、人才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是指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战略的创新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的创新实质是科技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合理的科技战略的制定即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行性预测,通过提前制定和完善科技管理手段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灵活的科技头脑,准备把握科技的发展动向和企业发展特点,为企业的进步及时献计献策。

二、树立正确意识,实现科学管理

科技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其经济属性体现在科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展科技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同时,科技工作又是一项探索知识、发现自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具备社会属性。科技管理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内涵,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定位,树立全新的科技工作意识,积极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1.创新意识。创新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灵魂和原动力。科技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发展提供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因此,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应全面具备创新意识,并将其充分发挥到科技管理工作中去。创新管理的意识适用于项目申请、资金运转、人才配备和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项目申报与完成的过程中,创新的沟通方式可以为科研人员顺利完成科技攻关提供良好的条件;人才建设中,创新化、合理化的工作方式能够使得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科技管理采取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和创新的鼓励机制,能够奖赏有据,可以极大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本意识。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模式是企业革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的方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去培养和利用人才。再者,企业管理部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为各类科技人员发展提供不同的平台,为其创造学习机会,落实各项鼓励和奖励措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

总之,树立创新化和人本共存的科技管理意识是当今企业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重要能力。只有将科技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才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全面化、制度化、人性化。

三、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撑。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年,而企业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的改制、改组给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企业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化配置政策、信息和财政等各种资源来为科技创造提供有力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将会有一个新变化,建立一套完善化、科技化的管理体制,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将发展实际和国家科技政策制度相结合,在实践的指导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

1.把握发展机遇,创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科技发展中有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切实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项目创新研究,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基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科技问题。同时,企业还应逐步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成为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基地,从而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机科技联合体。联合体的形成一方面能够促进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平稳落地;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系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引导和聚集,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能够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3.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作用。企业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科研活动及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评价和人力资源评价。在科研活动方面,企业应当落实国家科技政策,规范科研成果研究和科技经费使用,并按时定期对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对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果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进行表彰鼓励。人力资源评价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与其个人的经济利益进行关联,通过实行合理化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学创造力。科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而且能够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将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相融合的一项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雷宇,赵晓丽.科技管理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113.

[2] 张鹏.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3,(15):44-45.

[3] 张虹,周增桓.“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及其实践意义刍议――兼论科技创新中的“以人为本”[J].科技管理研究,2013,(6):132-134.

[4] 王耀廷.突出科技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企业管理,2010,(11):25-26.

第8篇

1高校科研统计管理的意义

高校科研统计就是用数字来反映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对科研信息实行计量化管理,是一种对科技现象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活动,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制度和方法之一[4]。因此,高校科研统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一是认识高校科研活动规律的有力工具。通过大量综合的统计数字与统计分析,用数字来说话,清楚地认识科研活动的规律性。二是开展科研业务工作的客观依据。从科研课题立项到完成、成果的社会影响及其转化效益等情况,都离不开科研统计提供的数据,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分析都需要可靠的数据[5]。三是学校科研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科研统计在管理科研的过程中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功能———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统计服务就是学校科研统计为学校科研管理决策服务;统计监督就是科研统计要及时地为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全面准确地反映学校科研这一“车轮”运转的情况,以便管理者制定新的决策,排除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另外,统计监督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学术腐败、避免重复研究的作用。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高校科研统计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既是高校科研日常管理和管理集成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研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和服务学校科研的需要,更是高校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6]。为了解和掌握国内高校的科研信息统计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情况,推进高校科研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本文通过对江苏高校科研统计管理现状的调查,总结分析目前高校科研统计信息数字化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具体研究大数据时代适合于高校科研统计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国内高校科研统计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2高校科研统计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2.1江苏高校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采用网络调查方式,以江苏的各类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截止到2014年底,分布在江苏全省各地的普通高校总数为134所,其中本科院校51所(部委属10所,省属30所,市属5所,民办4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高职高专院校83所(省属38所,市属22所,民办22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7]。在实际调查中,从被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15所本科院校、20所高职高专院校作为调查样本,所取样本兼顾“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地方普通本科及专科院校和民办院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专家信息、企业需求等科研统计信息和科研管理系统设置情况等。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总体状况上述调查样本分布在江苏省的不同地区。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是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苏中地区(包括扬州、南通、泰州)次之,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因而,本课题的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够反映全国高校的科研统计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现状与水平。表1、表2显示,除1所院校的网页不可访问外,其他25个单位在其科研管理部门的网页有科研信息的统计管理栏目,占样本总数的71.4%;9个单位没有科研信息统计栏目,仅涉及学校立项课题、获奖等信息的简单报道,占样本总数的25.7%。各院校统计的科研信息主要涉及各级各类立项科研项目、、获奖成果、授权专利、制定标准、企业需求信息、内部专家信息等科研信息。在校内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上,有20个院校已建立内部科研管理平台,占样本总数的57.1%;14个单位尚未设立,占样本总数的40%。部分院校的科研统计信息不仅体现校内科技信息,还关注社会需求信息。另外,本科院校的科研信息统计数字化管理工作总体整体水平好于高职高专院校,涉及的信息内容也较为详细而丰富。2.2.2主要成绩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看出,高校科研信息统计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发挥作用。已建立的校内科研管理平善了内部科研管理功能,高校科研信息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自动化、集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科研信息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二是信息统计内容较为丰富。各个学校的数字化科研信息既有校内立项课题、纵横向科研项目,又有获奖成果信息、授权专利转让和专家学者信息等。三是科研信息统计公开化程度较高。众多高校在校园网站或其科研管理部门网页设置“科研成果”专栏,以分类统计的形式向校内外展示科研成果。四是科研信息统计管理工作重视产学研用的结合。一些学校(本科院校居多)专门搭建了成果转化系统平台或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以有效的信息统计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纵观全国高校科研信息统计管理数字化建设发展的原因,主要归结于:(1)信息化建设促进科研信息管理的数字化。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8]。科研信息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数字化建设成为必然。(2)数字校园建设加速科研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是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图书馆等各业务部门共同驱动、共同完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科研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为学校科研管理和服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并已成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3)产学研政的结合需要高校提供全面而丰富的科技信息。全国多个地区正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这对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为此,各级政府依托所在地高校的技术力量,并把高校纳入到本地区的数字化、智能化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为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地方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加大科研管理力度,科研信息统计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2.3存在问题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的剖析,结合日常与省内外同行的工作交流,本文研究发现,目前高校科研信息统计数字化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研管理系统利用率低。虽然大部分院校搭建了科研管理平台,但目前仅限于内部统计科研工作使用,校内外其他科研人员无访问权限,这阻碍了本校、本地区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导致同类项目重复申报、重复研究。二是信息统计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学校缺少科研信息的统计管理理念,仅利用单位网页,对立项课题、获奖成果和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新闻报道,尚未开展科研信息的专项统计和网上管理。三是信息统计内容有待完善。由于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各单位网站上公布的统计信息涉及的年度信息不齐全,自然科学成果信息多、社会科学类成果信息少,学校产生的很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政府提供的决策咨询报告等成果信息被忽视,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信息还没有列入科研统计范围。四是信息开放共享程度较低。学校承担完成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以及过去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大多数仍搁置在资料堆、档案柜乃至流散在个人手中,没能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面向社会的科研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科研用户、企业用户对所需的数据无从查找。

3对策建议

在高校管理工作逐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变革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强化信息统计数字化管理意识,增强科研管理责任意识。以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为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梳理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各环节产生的科技信息,推动学校科研信息统计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3.1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科研管理系统

为完善科研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尚未建立科研管理系统的高校应尽快搭建科研管理平台;已使用科研管理系统的院校,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系统平台的功能模块,增加科研成果信息分类统计和分类查询子系统,建立科研项目与经费库、论文库、著作教材库、获奖成果库、专利与标准库、科技成果转让库、专家信息库等专题信息统计数据库[10]。比如,南京大学的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在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方面分别设立了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信息检索子系统,可以从项目名称、负责人等途径进行检索。一些学校已建或正在建设的OA系统应充分考虑科研管理子系统的校内功用和社会化服务功能,把目前相对独立的产学研平台作为一个子系统,整合到学校科研管理的大系统中,以满足校内科研信息的统计管理和查询的需要,同时满足社会科技人员、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管理决策者等用户的科技信息需求。

3.2充实科研统计指标的信息内容

目前高校科研统计的基本指标是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科研成果),科研投入主要是科研经费,即当年实到科研经费(指当年拨入的科技和社科经费总和);科研产出的3个统计指标是论文论著(科技类、社科类)、鉴定与登记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11]。在各个单位网站能够看到的科研统计信息很少涉及学校的科研投入或到账科研经费,涉及经费内容的至多是获批横向项目的资助费用。为有效发挥科研统计在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益核算方面的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把立项研究项目的资助费用和单位配套费用在公众可访问的项目管理模块予以公开,一方面发挥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鼓励本单位职工合理使用经费,多出科研成果。对于科研产出即科研成果的信息统计,必须对科研产出的各类成果进行科学的汇总分析,既有按类按年的详实统计,也要有成果变化的动态统计,同时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的统计。比如可转化成果的统计信息,一定要在单位网站的相应统计公告栏有详细的反映;已转让的专利等技术,要有转让时间和受让单位等信息,以便于企业用户引入新技术成果进行新产品开发,切实推进校企合作;研究与咨询报告的统计既要包括正式提交给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也要有相关成果被采纳的信息统计,这是高校科技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对于学校专家信息,目前仅有部分高校从事这方面的统计工作,众多高校可以把校内专家信息提交到数字化管理平台或网站专家信息专栏,因为技术专家对地方科技创新驱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专家信息统计具体以学校有名望的学科专家为基础,整合其他各方面专家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专业、高质量的“专家库”,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校外研发机构、企业管理者等与校内专家联系的枢纽,利用学校专家学者的特长服务于社会[12]。

3.3促进统计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

第9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激励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他们具有三大重要特质: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烈的成就欲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包括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以首席专家为代表的科研科技创新人才和以高级技工为代表的技术人才三大类。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还存在着人才短缺、队伍不够稳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做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应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内部供给与需求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平衡,改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使用及开发状况,更好地帮助企业各部门提高对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同时,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更快更准确地获知人才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并对可能出现的人才资源供需失衡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从而为企业及时把握新的机遇提供有利支持。

2.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2.1物质激励。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和处于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奖励方式。对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可根据项目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以提成的方式给与奖励;对于一般技术员工或工人可以采取一次性奖金以鼓励他的小发明;对于管理人才,可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来确定奖金数额;对于从事市场方面工作的人才,可以市场业绩为依据来确定报酬,同时辅以目标管理方式来鼓励人才在开拓新市场、挖掘潜在消费市场等不能直接计量的工作方面开拓进取。

2.2事业激励。科技创新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企业要注意到他们工作内容的丰富与充分、工作方式和时间弹性充足,允许他们自己设计工作程序,使科技创新人才觉得工作是充实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2.3感情激励。正确运用感情激励可以有效地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感情激励包括对员工的尊重、支持、信任、宽容与体贴。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对人性的认识,根据人的情感特征进行感情投资,满足人才的社会心理需要,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层应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需要,传达自己的想法和企业的使命,从而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契合。

2.4企业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对企业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有强大的影响力。企业文化的建设重点可以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从上至下培养员工的自觉学习意识,鼓励并奖励学有所成的优秀员工,形成带、帮、赶、超的学习竞争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鼓励谏言,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对员工提出的有效建议进行奖励;三是抓住核心人才团队的核心作用,使企业文化表现在核心人才团队的言行、思想观念上,继而带动全部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四是企业文化应该具有鼓励创新、允许差别和失败、敢于负责的特征,使视野开阔、见解独特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5发展空间与晋升激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才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留住人才,就要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激励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创新的另一手段就是扩大创新空间,具体是指以多种方式向创新人员提供更多的发明创造的自由、展示研究成果的自由以及提出创新思想的自由。同时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升迁与发展机会。

2.6授权激励。让科技创新人才有权参与管理,使科技创新人才与经营者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吸收科技创新人才的正确意见,使他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这种方式是企业给予他们的最大尊敬和信任,能形成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SMT(自我管理式团队)也是一个创新授权的好机制。通过授权,让科技创新人才自由组合,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工作的程序、目标和工作方法。这种STM组织结构,已经日益成为国外高科技企业中的基本组织单位。这种组织机构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发挥、自主需求的满足放在了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

3.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

企业要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集中精力进行科技创新工作。工作环境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着手。硬环境是指工作的物质条件。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要取得先进的科技成果,经费投入、设施配备和强大的信息、后勤服务支持,都是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软环境包括科技创新文化、人际关系、组织制度建设等要素,企业内部融洽、合作的关系能使科技创新人才相互鼓励,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4.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科技创新人才不仅看重企业的当前状况,更注重企业的未来前景及自己身在其中的发展机会。因此企业对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与方略。科技创新人才需要一条具体、清晰的路线指引他们逐渐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人才不仅仅将目光集中在薪水上,收入只是事业发展的副产品,更关心的是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关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人才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至于为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从而有助于降低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失率。同时,企业可以获得人才职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的益处:人才的忠诚、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车站;科技;项目;管理

随着铁路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运用,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走以科技促发展、用科技保安全、靠科技创效益的发展道路。而车站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抓好车站科技项目管理,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车站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改善提高的重要工作。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通常是指规划、计划、方案、工程、任务等, 申报项目、确立项目、 实施项目、验收项目、 评审项目是每个科管人员都耳熟能详的业务流程,但从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角度,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真正内涵和规律还未被真正理解,项目通常是一次性的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对整个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和项目管理组成为项目管理系统知识体系,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众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学习、研究和应用项目的涵义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对科管人员来说,意义非凡。

二、车站当前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车站的科技项目管理是对车站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情况进行严谨的需求调研、慎重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的课题、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对确立的科技项目进行过程监测、进度控制、完成后的验收办理、鉴定评审等管理。近年来,车站创造了一些科技成果,但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的重大变化和设备方面质的飞跃对铁路科技发展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变化造成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出现许多不适应的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局限。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车站在科技管理方面存有落后的思想观念,认为车站管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对经验的需求高于技术,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科技工作方针目标,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自身的科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2.管理体制建设滞后。车站的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自05年以来车站制定的科技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加以修订,造成研发过程中出现程序不规范,课题重申报轻管理,少数立项课题拖延时间,仓促研发形成结题质量不高等现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低下,参与和关心程度不够。一些自主研发的项目经费不能及时落实,成本支出上有困难。

3.科技人才建设缺乏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铁路装备现代化加速推进,铁路职工技能不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水平的科技人才尤其缺乏,车站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引进人才的途径比较少,加上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使得铁路的人才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车站的培训力度不够,培养的方向侧重于一线生产岗位的实践和锻炼,注重经验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举措较少。这都对车站的科技人才的储备造成很大影响。

三、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1.完善机制,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应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制,确立科技管理网络。成立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及科管专(兼)职人员,担负起贯彻路局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科技工作计划、制定适合车站的科技工作目标和科技管理实施细则、推进车站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责任。二是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管理制度。要针对车站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制度上给予加强规范。使科技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制定项目立项的流程、课题管理的方法、科技经费的使用、科技奖励办法、人才培养制度等。三是应进一步明确车站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以车站的行车安全、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安全、增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科技课题上。

第11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竞争不断加剧,许多国家纷纷致力于知识的创新工作中。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阶段,我国的高效管理制度已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制度改革。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管理的弊端。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科技创新视域下,我国高校管理变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高校管理;知识经济

学校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任。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在科技创新视域下,其管理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创新型高校,目的在于提高知识与现实市场的结合度,让学术走出传统的“象牙塔”,旨在培养出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1科技创新视域下,高校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知识创新被许多国家列为“核心战略”。在我国高校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大约占全国科研人数的五分之一,而完成科研的成果和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占全国科研成果的三分之二以上。与此同时,在代表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三大奖”中,有高校参与的超过半数。但是,与我国高校年产出研究成果高数量、高质量的现状不符的是:我国高校目前缺乏良好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这一现实问题阻碍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必须加以变革。

2高校管理变革应如何进行

(1)打造不可替代的特色品牌。每一所校园都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会对学生和教职工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各大高校之间正进行着一场异常激烈的较量。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谁能事先进行变革管理,打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谁就占据了有利的位置。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着追求与别的学校的“一致”的现象。其实,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本校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专业特色、目标理念等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精确定位,集合所有的力量,将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打造只属于自己的特色,做到独树一帜。

(2)转变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机制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管理观念应更加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要做到产学研相结合,重视教学与科技创新的结合,重视科学研究成果与实际市场的结合,让科学研究成果做到有的放矢,让科研人员走出学术的“象牙塔”。从现实来说,我国的高校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将大学的知识、科研成果、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联合起来,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关注市场需求,针对市场进行科学研发。例如:通过商品的交易实现其专利的货币价值,将学校学生或教职工的专利产品投放于市场之中,利用企业创造价值。或者,若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与发明专利虽然并未进入市场,但具有明显的市场潜力,学校可以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公司的创办,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多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尝试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包括:科技转让、授予专利使用权、大学互助等。

(3)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现阶段,受历史因素和现实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效管理中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官僚机构化体质,这种无形的“条条框框”严重打压了教职工共作的积极性,影响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高校必须认识到目前这种单一评价机制的局限性,加快行革,肃清风气,尽力消除这种官僚作风,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同时,高校应摒弃过去偏于行政化的管理,强调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着重考虑教职工科研创新的未来发展,从教职工发表文章的数量、质量、以及教职工的教育情况等多个方面,全面而客观的了解教职工的创新工作,让不同的人群从各个成面对教师进行评价,正确评估教职工的能力。

3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策略研究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中,地方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高校实现科技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举措。本文从服从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和高等学校中长期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工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创新科研成果,坚定不移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及发展体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细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领域等各方面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形成。要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鼓励科研团队联合攻关。

(3)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自主创新。

(4)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统筹考虑,构成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5)建立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

近年来,地方高校通过管理和思维创新,推进产业和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有效地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现有的区域优势。东北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提出“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近十年,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校企研发联盟”和“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农业生物种业,生物环保等领域与哈尔滨市共建集“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广辐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累计示范面积1.36亿亩;学校70%左右的获奖科研成果得以推广与转化,共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297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7亿元,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成果转移通道。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努力产出知识创新原创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0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共申请专利68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量3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件。在上述指导方针指引下,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空间,优势和特色在于能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其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多科性、综合型地方大学,学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新增科研总经费比2004年同比增长3倍:获发明专利授权比2004年同比增长1.5倍:公开进入三大检索数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6倍,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今后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2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取得重大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难

(1)人才问题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比如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竞争,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队伍等问题。地方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地方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以及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导致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重点大学拥有集人文环境、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研平台于一身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条件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差,难以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认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积淀少,因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担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在着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

4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4.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地方高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策略如下:

4.1 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设,针对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将吸引和引进高级人才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实行。地方高校应主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学科前沿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及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校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2 注重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创新型科研队伍的整合和建设,结合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团队的和谐理念和持续的学习创新理念,为建设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地方高校要重视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深入发展,争取获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于取得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在政策上作为学校的急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经费上给予优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练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应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学校优势学科方面推陈出新,突出亮点。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给入园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咨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减免政策,对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应给予积极引导,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社会化。

4.5 注重内涵提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使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给教师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氛围,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校系科研机构为羽翼的科技创新组织结构,在地方高校优势方向,瞄准学科前沿,深入、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4.6 建立开放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知识共享是最重要的环节,个体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上升为团队知识及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设备要根据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制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复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