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时间:2023-06-05 10:1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弘扬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弘扬传统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在我们生活中似乎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词语,随着文化建设的开展,这个词语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说到熟悉,是因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数出各种的文化现象;说到陌生,是因为把文化和软实力相结合才出现的新生事物,随着这个概念在我国的提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震撼,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关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可算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首先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更为显著,例如:诸子百家、四大发明、琴棋书画、汉字、诗词和中医等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国际化,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其次是中国的文化外交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开始提倡“文化天下”的文化外交思想,到我国成立后,从“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而不同”到“和谐世界”,中国的“和合”文化影响深远,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最后是独特的文化产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在“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指引下,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还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建设成为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看到我国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还不相称,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一)从国内方面来看

1、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目前,有不少的年轻人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于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等缺少敬意和实践,社会道德水准也是大面积滑坡。还有那些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文化瑰宝,有些人更是望而却步,完全失去了兴趣。此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缺乏辨识能力,往往习惯于关注那些关于宫廷生活、算命的事情,致使在一些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不符的内容。

2、文化成了经济的附庸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系列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花样的词语繁多,甚至成为了一些地方的争抢目标。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利益,使利润成了评价文化的价值尺度,那些关于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文化的长远社会效益却遭到了漠视和忽略。长此以往下去,人们只是关心个人的经济利益,使整个民族的价值体系简单化和商业化。

(二)从国际方面来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交流的加强,使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1、首先是以欧美西方文化的冲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比如快餐文化,从西方快餐行业的流入中国到现在为止,这些行业都在我国蓬勃发展着,人们似乎更加喜欢这种快餐文化,可是有谁又会想到在你享受这种服务的同时,它对我国文化的打击有多大呢?还有就是现在流行的电子产品,国外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都蜂拥而至,冲击着国内的消费市场,人们往往倾向选择国外的产品,认为那是一种时尚和地位的象征。这样一来,使国货的市场更加缩小,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它们的价值。

     2、其次是日韩文化的冲击。现在只要一说到日韩,大家就会想到一些影视作品、歌曲、服饰等等。此外与之相称的饮食、生活习惯等也传入国内,成为中国大众相互谈论的热点。甚至是有些东西只要冠上日韩品牌就会销量大增,深受人们的喜爱。

     3、最后就是关于节日。以清明、端午、七夕等节庆为代表的民情风俗不甚了然,人们盲目地沉溺于以圣诞节、情人节等为代表的西方时尚文化和习俗。也许这些一部分是出于商家的心机,通过节日来带动消费和创造利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冷漠,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缺失。

如今,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出现的种种弊端情况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发展文化软实力才会占领有利地位。因此,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我国是人口大国,我们要拥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也就是现如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会凝聚成社会共识,表现出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

2、提升文化的吸引力。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展示出该国家或是该民族特色的文化吸引力。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依附在语言和其他载体上,逐渐凝固和演化成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这种文化环境引导她的国民的行为,达到协调整合社会的作用,并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提升文化的普及力。也就是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我们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引导广大民众喜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使其成为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强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学习力度,在教学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展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使他们自觉愿意接受和欣赏。

(二) 振兴中国文化产业

就目前形势来看,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我们要找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满足人民对文化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 产业。首先我们要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文化产业的管理办法,尽量减少政策办法中不足的地方。其次是深化和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自己的道路。最后就是加大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设立规范化的文化产业组织,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三) 加强文化传播和交流

    关于文化传播和交流,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中,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政治和经济难以达到的作用。所以文化外交在国际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扩大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使其他国家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促进汉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世界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全力打造中国品牌的文化,创造出一批原创性比较强的文化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总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努力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刘莲香.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8,(12).

贾海涛.试析文化然实力的几点思考.岭南学刊,2008,(02).

 王克群,卢纪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第2篇

一、古典诗词是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理解古诗词活动中,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这就是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文化常识,而且要了解作者所写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1. 了解诗人

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1]因而在创作中也就形成的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这些独具风格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于是,鉴赏古诗词时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主要风格来进行。比如,王维不仅诗作得好,而且也很精通书画和音乐,因此,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从而因山水田园诗出名。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一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2. 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一是要依赖于对作家的熟悉,二是要依赖于诗词前的序言,三是要依赖于诗词语句所透露的信息,四是要依赖于诗词后的注释。注释也叫隐含信息,往往为我们所忽略。其次,和历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学生们懂得“天下为公”的理念;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可以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成为先贤的知己;知道唐宋元明各朝代,了解了历史变迁;体会蜀道之难,泰山之险,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感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触辩证法常识。

二、儒家道家禅宗是古诗词的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和主干,不少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在于儒家文化。最突出的典型是“诗圣”杜甫的作品。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和关心着社会,尤其是他晚年的诗作,更体现出强烈的对社会政治、对苦难人生的无尽感慨。如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他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道家文化以“道”为本体,道家从“道”出发,从自然本体出发,强调“天人合一”,以天为主,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陶渊明的诗篇《归园田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陶渊明诗歌如《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晚唐后期,参禅悟道被作为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以禅喻诗,诗禅结合,在诗词中表现禅趣是文人共同的审美爱好。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等都是为历代所推重的深得禅理禅趣的名句。

在古诗词理解中,了解儒家道家禅宗相关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古诗词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文化爱国与文化乡愁的高尚情感培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2]。初中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词蕴涵的文化氛围之中。初中古诗词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

1. 文化爱国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它表现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进取、敢于奉献的乐观精神。例如,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即将灭亡的时代,元军大量入侵,文天祥誓死都不向元军投降,在《过零丁洋》中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山河沦丧的悲痛之情。不少作者留下了浸透着爱国之情的诗词作品,成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2. 文化乡愁

古代诗人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常会背井离乡,到外地发展。因交通不便,他们一离家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马致远古典诗《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表现漂泊在外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千古佳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不朽之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这种饱含哲理的语句是更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理解。

总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诗词中的真、善、美弘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懂得摈弃假、丑、恶。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感恩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物质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人们感恩意识却在淡薄,不懂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感恩教育成为目前幼儿园德育工作最为迫切的一项任务。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该从娃娃们抓起。

1.感恩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故所谓感恩,就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学者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需要教育。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的许可范围内实施感恩行动的活动过程。

2.学习继承感恩文化,拉近情感,温情社会

2.1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起点。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种感恩情结,古来有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孝的涛泉是爱,是子女给予父母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和支持,感恩父母的鼓励和父母无私的爱。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他人,才会爱社会。

2.2 感恩社会,忠心报国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孟子?离娄上》),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武也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岳飞精忠报国,古往今来忠心报国的事例举不枚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感恩自然,敬畏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追求普遍的"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大自然赐于我们蓝天、阳光、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我们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资源,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以感恩的心对待大自然,以报恩的行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3.实施感恩教育,让社会温馨又和谐

实施感恩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幼儿生活,从认知、情感和实践层面,通过多种渠道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坚持以幼儿自主参与,体验践行为前提,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大活动场所,历经知恩、感恩和施恩三个阶段,努力做到感恩教育与幼儿生活、特殊节日、社区实践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以行动促提高。

3.1 校园环境熏染感恩氛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为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我们老师应从幼儿园布置着手,在走廊、过道乃至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设计,张贴诸于"感恩"的故事、图片,此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的话题;让幼儿设计"感恩画、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园每一个活动充满感恩";用幼儿设计的感恩卡、感恩画再去装饰班级的主题墙,"让幼儿园的每一个班级都富有感恩的生机"。

3.2 各教学教学相互渗透感恩教育。教学活动是我们教师对幼儿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知恩教育。比如在语言教学中,为幼儿讲述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维,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可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美术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爱心卡"送给父母、老师等。同时还可结合特殊节日,组织感恩活动。比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可以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让幼儿懂得了谨身节用,体贴父母;重阳节组织幼儿进行到敬老院送温暖等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教师节可以让幼儿开展感谢老师的活动。也可以利用同伴的生日,开展"关爱同伴、播撒爱心,回报社会"等体验活动,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增进了幼儿间的友谊。

3.3 家园联系,实现感恩教育。我们践行感恩教育,要贴进幼儿的生活,进入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参与感恩行动。父母也应该参与到幼儿的德育教育中,让家长在家关心老人、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为幼儿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则利用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机会和家长一起商讨感恩教育的良策。如制作"感恩卡"、 "为父母洗一次脚""爱心小信箱""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和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让幼儿在体验中、感恩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

第4篇

中国历史上家教家风的故事很多,这里提到的是三个比较有名者。“孟母三迁”的故事见于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第一段:“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传说孟子小的时候,家在坟地附近,他在玩游戏时常常学别人哭拜,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再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孟母见了非常生气,就把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给剪断了。孟子问什么要剪断?孟母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才能成布。你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被剪断的布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岳母刺字”的故事来自清钱彩的《说岳全传》。该书第二十二回“刺精忠岳母训子”说:岳飞的母亲怕有不肖之徒勾引他,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先在儿子脊背上用毛笔书写“精忠报国”四字,接着用绣花针刺。“刺完,将醋墨涂上了,便永远不褪色了。”该回开篇有诗赞曰:“只看贤母精忠训,便识将军报国心。”

“画荻教子”讲的是宋代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夫人教子读书的故事。据《宋史・欧阳修传》记载: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他的母亲没有钱供他读书,就用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后人为纪念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在欧阳修故里建了一座楼房叫“荻楼”。人们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宋刘克庄诗:“分灯照邻女,画荻训贤郎。”明陈汝元《金莲记》:“膝下久离,徒且倚门之望;榜中双占,忝成画荻之功。”清黄轩祖《游梁琐记》:“辗转四年余,儿顿长,凤画荻教导,弥觉聪慧。”中国古代还有一个故事与“画荻”相近。据《新唐书・柳仲郢传》记载:柳仲郢幼年时,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成丸子,在他夜晚读书时让其咀嚼吞咽以便提神醒脑。后人便以“丸熊”为母教的典实。明陈汝元《金莲记》:“但愿题名玉署,通籍金闺,庶慰丸熊,更消织锦。”清赵翼诗:“可怜一样丸熊苦,他课男儿此女儿。”后人还将“画荻”“丸熊”这两个典故组成一个词“画荻丸熊”,来称赞母教有方。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丸熊?”亦作“画荻和丸”。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像信陵君那样的人应该是有一位好的母亲的人……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候的事。”母教受到人们的崇敬由此可见一斑。

从“孟母三迁”到“画荻教子”,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古人留下大量家训,比较有名的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颜氏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著。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南梁、北齐、北周、隋,三为亡国之人,两次成为阶下囚,可谓人生坎坷,历经磨难。晚年为了“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教训撰写了这一训诫子孙的小书。《颜氏家训》共有七卷计二十篇,题目分别是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心、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涉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养生等。

《颜氏家训》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推崇,历经千余年而不衰。里边有的语句被奉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例如:1.交友要有选择,与正人君子为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2.反对空谈,要有一技之长:“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3.人一生都要勤奋好学,不可荒废岁月:“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

《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明末清初昆山生员朱用纯,自号“伯庐”,其门徒称其为“柏庐”先生。这是朱伯庐以儒家伦理为家庭成员规定的日常生活准则。全文仅500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清代是最负盛名的家训,其内容几乎是家喻户晓,不少被收录进《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的经典语句如:1.勤俭持家,不可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做善事要发自内心,不要到处宣扬沽名钓誉,做坏事遮遮掩掩怕人知道的便是真正的恶人:“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3.既要收宗敬祖,又要让子女读书明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句话被不少宗祠用作楹联。4.搞好卫生,注意门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5.做事要有计划,免得临时忙乱:“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还有许多句子对为人处世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如:“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当加温恤。”“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除了《朱子治家格言》等著名家训外,在各家族的家谱、祠堂的祠规以及名人家书中,也保留有大量的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等,这些家规、家训,无不以家族法规的形式规范着族中子弟的言行。清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曾亲自撰写家训挂在堂屋:“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古代启蒙读物如《弟子规》《增广贤文》《名贤集》等,也多有教育子弟的名言、格言。如《增广贤文》:“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岳麓书社1987年版《重订增广》将醇亲王上述家训改动几个字以小字收录:“田也大,产也大,子孙出来祸也大。借问此理是何如?子孙有钱胆子大,破产行凶都不怕。田也小,产也小,子孙出来祸也小。借问此理是何如?子孙无钱胆子小,忍气吞声也过了。”再如《名贤集》中的警句:“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学。泰山不却微尘,积小垒成高大。”“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第5篇

关键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品德素质

G621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党在今后阶段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大小两个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1]。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优秀文化,使国民具备这种素质,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学生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并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2]。正所谓“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这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正可谓少年壮志凌云。而纵看当今时代的学生,因为从小生长在和平的环境下,缺少了对历史浓厚的认同感,甚至还有不少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漠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学生群体中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也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奋勇前进,完成大志。

二、学生应具备的品德素质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3]。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4]。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香饽饽”,他们虽然不缺少物质上的满足,但也仍应该继续弘扬勤俭、廉政的传统作风,不铺张、不浪费,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长即尊敬长辈,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更是现代学生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5]。

三、如何践行伟大使命

现阶段的学生比起为祖国献身的伟大前辈,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今天的一切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得来的,且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学好基础知识做起,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修养,用心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实际行动来传承这种文化[6]。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2] 郝佳彤,崔月英,朱t. 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5,01

[3] 秦新然. 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

[4] 曹道静. 语文教师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J]. 中学语文,2014,27

第6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传统文化;德育渗透;渗透方法

文言文在中学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无论是中学生还是中文系的大学生都要认真学习好文言文。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今天,它们更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好教材。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文言文教法。但无论是“串讲法”,还是“合作探究法”,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除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积累外,我们不能忘记“君子务本”的古训,即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言文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迷人的气质。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许多优良的品质和风俗,都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这些传统可以概括为:(1)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2)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3)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4)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文字记录语言,语言表达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言文,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来讲都是经典著作。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教师应努力从教材的文言文中,萃取出中华思想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明能屹立五千多年而不衰,与其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无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这一特色。如《离骚》表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出师表》着重表现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子美《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反映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李太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刚劲有为的进取精神;此类例子在选文中俯拾皆是,举不胜举。韩文公提倡“文以载道”,语文教师不能仅限于“授业解惑”,对教材所选蕴涵深厚传统道德的文言文,应吃透讲透,着重在“传道”二字上用力。文言文教学回归传统,在社会转型期,无疑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

中国文化传承了数千年,已浸润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中。谁能说朱自清的《背影》就不是与李密《陈情表》里仁爱孝悌的传统道德一脉相承呢? 谁能说《我的异界田园生活》的作者就没有陶渊明闲适恬淡、回归田园,追求“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桃花源》情结呢?现代汉语与文言文,是源与流的关系,我们何不追本溯源,从文言文中,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呢?

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趋势

文言文记录了古代文化,是古人留传给我们的。和现代汉语相比,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不仅要弄清楚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更要从古代的文化底蕴中去理解文章的要义。文言文所具有的负载传统文化信息这一重大特点启示我们——要想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含义,就必须弘扬文章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气息的熏陶中来深刻学习与领会文言文。唯其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迈上新台阶,才能从根本上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广大语文教师的夙愿。

语文学科涵盖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因素。《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表明,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在努力将文化教育与知识传授等量齐观。 事实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重视文化教育。并且培养了像书法家启功、地质学家李四光、美学家朱光潜、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一批有浓厚国学素养的大家。反观当代国人的国学素养,却是每况愈下,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是怎样给学生传授古代文化知识的呢?

一直以来,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不外乎:特殊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翻译句子等。年级越高,学习的文言语法规则难度越大,而文言文教学内容,仅仅讲授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诚然,扫除字词句等语法规则的障碍,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评价。问题在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将文言文教学浅显地理解为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语法知识,对课文本身人文精神的内涵讲解甚少。这种忽视文化内涵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古文字距离自己已经很遥远,它们只是一个个符号而已。学习文言文就如同掘古墓,讲文言文的老师就像三味书屋里穿越来的寿镜吾老先生。事实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有“隔靴搔痒”之感。古人云“文以载道,教以载德”,语文教材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把文化教育与知识传授等量齐观,现实是很多教者已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

针对这一时弊,匡正文言文教法,提倡人文教育,重视文化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多的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改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盲目和淡漠,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迷人的气质,继承与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我们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言文,广大教者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言知识,汲取其精华,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杨道麟.语文教育应当弘扬人文精神[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7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 德育渗透 途径 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今世界上惟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将其发扬光大,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两方面去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当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供的丰富德育教育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有:

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信仰,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品质。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以至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及“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等主张都是整体利益原则的体现,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的思想,从宗周时期就已经萌芽滋生,其理论表述的代表当推《易传》。《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每有体现。如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司马迁的“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尽百代沧桑,度尽无数劫难,今天仍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以德为本的儒家理念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异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如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德指个体自我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和群体的美德,这就从自我发展的狭窄面扩展到了整个人群和社会,即个人的德和国家的德是一致的。以德为本思想对于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探求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在各学科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有效实现各科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使“为学生发展而教”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这样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吸引力强形成了对人们具有深刻影响的舆论环境。就学校而言,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电影、电视、文献读物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栏目;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汉武大帝》、《开国大典》等。可以有计划组织相关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名著等,事实证明,学生观看有关反映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阅读传统文化读物,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同时,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德育网站。可以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感官刺激相结合,变枯燥为乐趣,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素质。

3.将传统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仅是靠知识的传播和认识就能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和习惯逐步养成的。因此,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如孔子诞辰日举行尊师敬贤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

学校还可以进行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如可开展如诵读经典名著等、礼仪践行、乐音怡情等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参考文献:

第8篇

1. 青少年成长环境堪忧。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空前繁荣,地位日渐提高。可是,让人不安的是,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政治生活中的、学术生活中的抄袭造假、体育竞赛中的假球黑哨等道德下滑的现象时常见诸媒体。醉酒驾车、草菅人命的现象更让人触目惊心。家庭生活中,家庭教育简化成只是替孩子补习文化课的“家教”,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少得可怜。道德教育的异化或缺失酿成的种种悲剧,如子女离家出走、弑父杀母等,更是令人揪心。学校生活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引,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压力,学校不得不削弱他们的育人功能,而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和中高考升学率上。即便实施了教育,也多以责骂或惩罚为主,少有耐心细致的教诲。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堪忧,因此从各方面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2.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做人为目的。这是一种“成人”而非“成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人生的,培养目标是完善的人格。首先,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自私,学会爱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懂得“百善孝为先”,就能学会体贴关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会尊老爱幼,以至于更进一步懂得“凡是人,皆需爱”;学会爱人之后,又何来自私呢?

其次,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个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居于第一位的。“修身”也不是做给人看的,是要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注意的,甚至在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要做到“慎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人们更注重他一人独处时的表现。抛开诸子百家的论著不提,单《增广贤文》一书,作为儒、释、道之集大成者,就深入浅出地教给人们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态度、礼仪、习惯……一本千余字的《弟子规》,只要我们每日诵读,并依教奉行,可以养成的良好品行习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老爱幼,仁厚爱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待人接物等等――就使我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但并不是不重视学习。我们的先哲圣贤强调的是要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礼貌诚信待人的学文。修身的前提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先做人,后做学问”,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做人是学习文化的根基。在此基础上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能够吃好、住好、玩好这样自私的目的了,而是为了孝父母――亲所好,力为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的,这不正是父母所期待的吗?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很多,《论语》中的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朱熹的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乃至《弟子规》中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掌握这些学习方法是“渔”,参加各类学习班是“鱼”,是授之以“渔”,还是受之以“鱼”,自不待言。

最后,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而儒学的根本精神,从学理上来说,除了讲“天人合一”外,儒学更多的是讲“群、我关系”。儒学是非常重视人与人的交往的。我们都知道,儒学即“仁学”,这里所强调的“仁”,即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仁,要具体落实到“爱人”上,这爱人不是抽象的,要通过恭、宽、信、敏、惠、敬、忠等的实施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学习传统文化,学会关注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

1. 文本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走出校园的人大概都有同感:传统文化的学习所获少之又少,更谈不上熏陶了。原因之一是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少,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比重仍不大。如果把所有课程累计在一起计算的话,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就少得可怜了。可见,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很严重的。

2. 践行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们只是讲解知识点,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思想内容,学生连理解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实践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本身的修养就成问题,又如何能够教导孩子呢?

在教师的眼中,只有分数才是重要的,真正的品德教育即便在品德课上也是难得一见的,许多教育行为,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践踏甚至是戕害。学校中,要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教师也不例外!

3. 校本教材的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化。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了重视,很多学校的校本教材就是“中华经典诵读”,这种现象是可喜的。但走近细察,未免让人担忧――这些经典诵读太形式化了,只是背一背,并不重视实践,并没有指导学生去实践,去“修身”。“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能够践行,就失去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意。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应选哪一门深入学习?《三字经》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为学者,必有初,小学始,至四书。”为什么初始要学小学?因为它教的就是处事待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敬长辈,如何洒扫、应对进退等做人做事的根基。只要扎了这根基,就会明白修身最重要的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但编于宋的《小学》,距今已近千年,相对来说比《弟子规》距我们的生活远。《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小学》,再加上《论语》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编写而成。他从七个方面教给人们修身的方法,只要依教奉行,边学习,边实践,一定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

“长时熏修”,要每日里坚持学习,要让这些行为习惯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蔡老师建议:早晚诵读一遍《弟子规》。“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不是靠别人来逼你的,都要靠你自己主动、努力、勤奋,一定要这样努力才能成就。”“为什么要早晚念一遍?早上念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教诲。晚上再读一遍,关照一下,反省一下,今天所作所为有没有做到《弟子规》,假如哪些没做到的,赶快修正,赶快改正,已经做到的要好好保持。”学习《弟子规》一定要时时实践,于反复的学习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这般长时熏修,“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内化故也。

2. 范本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授学生品行修为时,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能够“学为人师”,学生进步会特别大;教师能够“行为示范”,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推展开来。这种示范性的榜样作用,可以变教育的自然状态为应然状态,使学生真正受益。

3. 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生活以校园为主,在校园中创设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无疑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9篇

【关键字】翰墨 学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5-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国家如果抛弃民族文化,就会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我校是全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是重庆市的书法示范学校。学校怎样找到一个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我校首选了书法艺术教育。我们认为:一、书法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内容;二、书法饱含品德情操的精华;三、书法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四、我校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我校一直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学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深化学校书法教育工作,凸显学校翰墨育人的特色,谱写着德育管理的新篇。

一、提高师生认同度,保证活动生命力的延续。

学校特色,没有师生广泛的认同度,它的生命是短暂的。学校通过讲座和学习让全体教师达成了共识:书法教育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教育门类,作为书法教育的示范校,必须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加强书法教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书法教育的实践已使我们感知,在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根基里,蕴藏着神圣的民族尊严和坚强不屈的人格精神,书法教育正是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素材。全体教师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有机地渗透祖国优秀文化的学习,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彰显。

二、加强科学艺术的管理,规范书法教育活动的开展。

科学加艺术的管理,使活动既注重了人文性,也增强了规范性,显示了教育的系统性。学校管理工作目标要求“四全”: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实施;过程管理做到“四重”:目标定位与领导管理并重、技能训练与习惯培养并重、全体普及与部分提高并重、学生提升与师资打造并重;措施做到“五落实”: 计划制度落实、设备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评估落实。从校长到全校的每个老师,大家都积极参加到书法教育中来,形成全校师生都练书法的局面。教师“每周”有练习数量,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检测、每学年一验收、每学年一总结,师生的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三、打造书法师资队伍,为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能走多远,决定学生能走多远。学校特色文化也只有通过老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群体特长的形成和发挥、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充分利用书法专职教师,在每周进行校本培训,让每位教师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有计划的选派专长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班学习,邀请书法行家来校讲课指导等,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书法水平。通过各类的培训活动使老师们书法味足了,同时也产生了要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强烈愿望。学校工会创建“书画苑”,定期开展活动,定期进行展览,定期开展教职工书法大赛。要求教师积极参加考级活动,学校教师的参与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四、营造浓郁的校园书法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增加书法教育以及书法艺术的成分,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王羲之的雕像矗立在君子园,威严敬重,激励学子缅怀先辈,弘扬书法艺术;颜真卿、赵孟頫、米芾、欧阳询、张旭、坡等书法名家的画像、简介及代表作,悬挂在翰墨大厅,让师生们闲暇课余之时了解历代书法名家;翰墨大厅中央,摆放着古木镶嵌的学校赋和兰亭序,勉励我校大胆开展书法教育,传承文化,造福后代;翰墨大厅的窗户全部是实木雕刻历代名家书法碑帖,包括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使得翰墨大厅的文化窗别致古典;教学楼每个楼层悬挂着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每班建设书法园地,为学生搭建自主成长的舞台;运动场的一角,修建了墨池、笔塚。学校这些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学校精神,彰显着办学思想,体现了人文内涵,发挥着隐性教育作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保证师生兴趣的延续。

1.以订阅书法报、外出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领略传统书写方法。

2.定期举办展览、艺术节、街头宣传活动、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开拓眼界、获益不少。

3.组织向有关的报刊杂志投稿,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书法的乐趣,信心倍增。

4.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书法活动。如:写春联、参加假日雏鹰活动、宣传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兴趣,提高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2010年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上街书写春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六、利用课题引领,积淀办学特色。

第10篇

好在书记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又一次与良好的家风家教的塑造连在了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与良好的家风家教有着诸多相契合的地方。

百善孝为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主张“孝”不仅仅是指子女从物质上瞻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尊敬、善待父母。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代是以孝道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就成了百姓行孝、尽孝的好榜样。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们一致认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高中课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之所以受到君王的赏识,就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抗旨不遵――以侍奉祖母刘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与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分不开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家教对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地成长。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孟子的“四端论”,是指道德实践的四个基本方向,也是道德价值的根源所在。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理智的萌芽,人的本性虽然是善良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善性,都能使自己道德的发展顺乎人性的本能。因此时刻需要记住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古人是想告诉我们:不要认为这件事的“善”不能惊天地泣鬼神就放弃不做,所有的大善都是从小善累积而成,“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也不要认为这件事的“恶”无伤道德就去做,所有的大恶都是由小恶的思想放纵导致的,“夫祸患常积于细微”。

也许是你的一个温暖的微笑,使一个准备轻生的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伐,重新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也许是你的习惯性的动作,捡起来地上的一张纸屑,让我们的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国人的素质,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许是你的一个友善的举动,把下水道盖盖好使路人避免了受伤的危险……很多时候,小善使人受益匪浅,但相反生活中的许多被人认为的“小恶”却使人失去了太多,也许有些人最终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儿时的一丝贪念。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认为孩子的坏习惯小而去纵容,一旦放任自流甚至怂恿最终必将酿成大祸。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的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家教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家教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切勿占人便宜,凡事不要依赖别人。

曾国潘说:“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是在告诫曾家子弟在为人处世时,不要想着贪小便宜,做事不能依赖他人。郑板桥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都不算好汉。”凡事都要靠自己,过度依赖别人会造成自己丧失自主生活的能力。

第11篇

新一届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多维复合治理体系中,文化是重要一维。“软实力”理论强调,社会治理的多维因素中,有些是硬性或显在的因素,如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体系,有些是软性或潜在的因素,如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等。就社会治理能力而言,制度性治理必不可少,但传统文化、价值共识等产生的非强制约束,对引导公民自觉接受社会规约,更具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权重愈益凸显,在世界多元复杂价值意识体系中,中国也必须关注自我的文化主体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其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正如许多学者所共识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实力,在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政治和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有自己历史积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及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和中国道路选择以及中国梦实现息息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更是决定中国道路、中国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的愿景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理想和梦。中国梦实现与民族凝聚相关,民族凝聚不仅表现在对地域和生活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上,更表现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中。在现代社会“碎片化”和多元价值观影响下,如何构建文化归属和文化心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以仁义礼智信及其群体和谐为理念取向,以家国情怀、仁爱责任、人格取向为核心特点的价值系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传统底色,也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定”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对于引导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十分必要。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逻辑上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古与不变。时代在变革,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容也要接受时代的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重在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其内容和形式的一体化传承。传统文化有载体,所以注重留传承载传统文化的形式十分必要,事实上许多传统文化及其形式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如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等。目前许多人很重视传统文化形式的普及,如青少年学生的读经诵经热,古礼仿习热,等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传统文化的培育不能仅此为足,我们不要求青少年都成为古典文化行家,但也不能止于“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读经思路。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但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家风的熏染教养至关重要。当然,离开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培育就会陷入“5+2=0”的悖论之中。

传统文化培育中还要循由理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一体化的思路。在强调传统文化入教材的同时,注重让社会生活充满中国文化的元素和味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国生活方式中,润物无声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第12篇

前言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以适度、有用为标准,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严苛,高职院校教学也开始了反思。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之一,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在当前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缺失,片面的输入英语语言及文化,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缺少运用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显得刻不容缓。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要求。我们学习语言,其目标就在于进行交流,而隐藏在语言交流背后的是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交流,因此,交流应是语言学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反观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不难发现,学习的目标似乎就是语言本身,为了学习英语我们进行口语、写作等的练习,进行大量的文化渗透,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却不闻不问。长期发展下来,在日后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只能机械的运用英语展开对话,顺应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交流?惯,而不能很好的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递到英语语言国家。跨文化交流的失语现象已经成为我国英语学习的一项通病。而这一问题,在以适度、有用为教学原则的高职院校中尤为明显。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果站在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缺失传统文化渗透的英语教学也是不妥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掌握某项技术,而是掌握学习这项技术的方法,并运用某项技术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缺失我国传统文化渗透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是没有生机的。就比如我们买了一件很漂亮但尺码不对的衣服,对我们自身建设无异,这也是不可取的。

随着人才扩招,全民教育的推进,高职院校日益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愈发重视,高职院校不再是单纯的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更要承担起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培养等责任,而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1.在教学中自觉增加传统文化内容

在当前我国英语教材设计中,本身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就是不充分的,但这不是短期内能够转变的,而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够自觉的将传统文化知识带入到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知识带入,并不意味着破坏原有的英语文化氛围,而是在运用中引入一些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讲解交际用语时,增加向外国笔友等介绍我国历史典故、景点、文化、饮食等内容,与之形成模拟的交流。除此之外,在学习聚会之类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将圣诞聚会等转变为端午节聚会,添加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定期增设一些实践课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带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以节日、旅行、饮食、影视作品等为主题的教学沙龙。高职院校的特点就在于实践性,这不仅应当体现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同样也适用于英语教学[1]。

2.对乡土资源进行挖掘

所谓乡土资源就是基于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而在此处我们提及的,其特色性又更重一些,范围也更广,包括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景点、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鼓励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采集整理,并运用英语讲解传递出来。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在于,学生熟悉,对其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感情;培养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的交流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身环境的自豪感等。在运用英语介绍这些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拉近英语与生活的关系。这样的实践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也是重要的[2]。

3.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之所以要强调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就因为,我们要借助于英语进行文化的表达与传递,仍然是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的,并且作为基于教材的拓展环节,如果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动的接受始终不能内化到自觉探寻文化交流的地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表达出运用英语讲解我国文化的自豪感与热情,以这样的热情感染学生。其次,是要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发展道路对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意识到,在未来社会想要有立足之地,就要学好英语,推动英语学习的发展。在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综合作用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再鼓励他们将英语学习运用出来[3]。

4.增强教师的英语技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提高教师对于运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至关重要。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多数都来自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并且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准等。但在长期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还是日常的教学工作,都是基于教材的讲解,而在实践方面、生活运用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许多词汇在缺乏练习的情况下也会生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主动更新自己的词库,实现教学的突破性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精心的组织备课,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