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5 10:17:28

珍珠鸟教学反思

第1篇

一、精读,教学优化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多阅读。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每一个句子和段落,最后读整篇课文,这正是顺应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乘客的“从容”、作者的“提心吊胆”和艄公的“智慧、勇敢、机敏”,才能理解为何艄公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课文,学生还能够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并能激发他们对艄公的尊敬。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的主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为“黄河的主人”做出铺垫,教学结尾处又深化了艄公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艄公精神的升华。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了视频、图片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不认识的事物,改善了学习效果。

二、精思,教学优化的核心

文本含义来自精读,而所谓精读其核心又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在精读的同时精思,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精思是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核心。教学实录———《珍珠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同学们,我们对珍珠鸟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请同学们带着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能不能知道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生:是一种可爱的鸟,因为它有小脑袋和“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生:是一种好看的鸟,因为它像“蓬松的球”,还有灰蓝色的羽毛。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仔细阅读了课文。同学们能够从词语和句子中知道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那么同学们能否再体会一下,除了可爱和美丽,珍珠鸟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生:还是一种胆小的鸟。(让学生阅读课文,品读文字,知道珍珠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师:珍珠鸟是一种胆小的鸟,那么它害怕作者吗?生:先是害怕,然后不害怕。师:很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过程。请同学默读第4段,看一下珍珠鸟是如何一点点接近作者的。生:开始的时候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乱撞灯绳。师:这表现了什么呢?生:珍珠鸟害怕作者。师:那么到最后哪些地方又体现出珍珠鸟不再害怕作者了呢?生:珍珠鸟用小红嘴啄作者的笔尖,作者用手抚摸它,珍珠鸟“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师:所以,珍珠鸟经过很多次试探,才知道作者是真的爱护它,才真正地完全依赖作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生: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动物,动物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师:对,作者关爱珍珠鸟,珍珠鸟才会这么可爱美丽,才会和作者友好共处。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提出了“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这一问题,由此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自主感受珍珠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过程,认识到珍珠鸟对作者由害怕陌生到亲近的态度变化,并引出“完全依赖”的概念。这一过程又是一个精心思考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相互依赖,我们才能和动物友好相处,只有相互依赖,同学之间才能互助友爱,这正是本文作者冯骥才想要表达的人文思想。

三、精设,教学优化的保障

这里的设是指设计,教学设计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作为一种保障,关键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实录———《爷爷的芦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强强被爷爷的芦笛声吸引到了海边,强强感觉很高兴,为什么呢?生:因为海边的风景很漂亮,并且爷爷的笛声很好听。师:对,这些都吸引着强强,让强强对海边的生活很向往,但是夜里爷爷把强强一个人留在家里,强强怕不怕呢?生:刚开始的时候害怕,后来不怕了。授:除了害怕,强强还有什么感受?生:很想念爷爷,孤独。师:那么请这位同学朗读课文,尽量将强强这种害怕、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师:那么,为什么强强后来不害怕了呢?生:因为强强仿佛听见了爷爷的芦笛声。师:如果你是强强,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生:爷爷,我已经变得勇敢,不再害怕大海了。师:很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和恐惧,才能培养自己的坚强品质,同学们说对不对?生: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教学内容层层推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有效地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深刻内涵。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设计,学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的。

作者:王金兰 单位:如皋市磨头小学

第2篇

追本溯源:一堂好课的理想标准

“预学机制”介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探寻学生的“学习起点”。关于“学习起点”,一般有两种理论来源:一是“教材起点说”,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把认识论作为课堂基础,教师整堂课的中心和唯一目标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其基本特征就是要求教师要准确全面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然后讲授教材;二是“学生直接经验起点说”,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我们应该把教学起点放到儿童经验上,由此出发并把儿童经验进行扩展和不断丰富,从而进一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达到对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

两种学说前者只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可能起点,无法顾及真实状态中全班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后者则是忽视学科系统知识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性。

而王荣生教授在《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一文中,提出了一堂好课的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至此,我们应该非常明确: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预学的设计首先应考虑课文处于整个语文课程体系的什么位置,这一学段的课文根据单元位置、单元目标以及文体的特点,明确这节课自己准备教什么,而后借助预学单进一步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和设计教学方法。

实践探索:“学习起点”的确立

以《珍珠鸟》一课教学设计为例,我们需要经过文章体式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寻找到教学内容的“落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展开都是建立在这个落点上。这个落点的确定应来自于两方面的分析:

第一,对体式的深度剖析 本文作者将纯真的感情融入到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灵性赋予珍珠鸟,使鸟儿似乎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文本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手法运用娴熟,“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跑到”“蹦来蹦去”,文章作者细心观察,抓住了小鸟的每个细微的举动与神态,然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给读者重现人与鸟温馨相处的动人画面,身临其境最后才能水到渠成的呈现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而这篇文章留给读者最典型的语用价值就是,通过对动作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与心态。

第二,对学生学情准确把握 假设五年级的学生能够自己读懂和读通《珍珠鸟》这篇课文,而且也能充分感受到小珍珠鸟是如何对冯骥才产生信赖,并且信赖给他们创造的美好,那么学生就能学好这篇文章。但是事实上学生对冯骥才这一类散文的“细节演绎主题”这一写作特色的关注并不多。所以,想要学好文章,必须学会捕捉作者看似随意但背后布局结构的精巧,看似文字的描述是不经意与不刻意,但背后却刻画出细节的精妙,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到大珍珠鸟对冯骥才由起初的“设防与警惕”到“爱的放手”的转变,以及他们之间复杂感情的流露,也由此对“信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

为了弄清这个假设的具体内涵,教师需要设计一个“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细节演绎主题”这一写作特色的认知水平。最终,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下表)。

调查的结果:全班36位同学无一例外地J为“小珍珠鸟更信赖‘我’”,他们认定小珍珠鸟信赖“我“也只是从“文章刻画小珍珠鸟的语段多”“小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表面泛泛而谈。所以,从学情角度看,教师在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落点放在引导学生去理解“动词变化背后所传递的细腻情感”是妥帖的。

后续思考:如何“因生而异”

第3篇

一、宽容错误,耐心点拨,给学生自我纠正的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认为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出现错误会耽误教学进程,影响课堂的流畅进行,于是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往往会缺乏耐心,简单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回答,请别的学生重新作答或直接告之答案。这样既伤害了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又错失了让孩子自我纠正的最佳时机。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出现的错误大多只是一个“就差那么一点点”、“多拐一个弯就对了”的小错误,例如学生在语文课上读课文时读得不够流利或多读了字、少读了字,这时候老师不要急于求成,轻易告之,只要耐心地稍加引导和鼓励,宽容地从肯定和欣赏的角度给他自我审视的时间,他自己就会意识到这是个靠自己能力就能改正的低级错误,从而增强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预设错误,灵活应对,给学生认知冲突的过程

在教学课文《鸟岛》理解“陆续”一词时,很多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陆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换词说“继续”、“连续”,再说说这两个词语和“陆续”的区别,这样处理看似学生是理解了意思,但是其实学生对“陆续”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样使用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在教学“陆续”这个词语时,让学生表演一群一群鸟儿陆续飞过来的景象,我预想到,这些“鸟儿”肯定会一窝蜂地飞过来,因为学生对这个“陆续”的词语―知半解,有些陌生,果然学生们就如我猜测的―样,根本就没有关注这个词语,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这一群一群的鸟儿是一下子都飞来了吗?那是怎么来的?你能说说这一群一群的鸟儿怎样飞我们才能说是“陆续”飞来的吗?这时,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陆续”就是―群鸟儿飞来了,过了―会儿又飞来一群;有的说,“陆续”就是今天飞来一群,过了几天又飞来一群;有的说,“陆续”就是这些鸟飞来,有早有晚,有先有后;有的说,这些鸟w来先先后后,早早晚晚,不断飞来才能说是“陆续”……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自己总结并概括了“陆续”更深层的词义。

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充分地预设了课堂上学生的易错点,暴露了学生理解上的习惯性误区,并为这个“错误资源”提前想好了处理的方法,促使学生对某些思维定式进行了谨慎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从“自我否定”到“自我反省”,这样学生自主积极地议错纠错的过程,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让“互动教学”的课堂显得更加和谐生动。

三、制造错误,巧设陷阱,给学生讨论交流的平台

记得在教学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时,我为了引起学生关注“立志’和“励志”这两个词的词义不同,在板书上故意把“励志”写成了“立志”果然,马上就有预习得比较充分的学生指出了我书写时的错误,经过仔细辨认后他勇敢地举手告诉了我,我首先对他能够细心地发现错误表示肯定,然后问其他学生:“同学们,这个词语是我不小心写错了,但是我觉得这个“立志”和课题中的“励志”的意思是相同的,我也不知道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励志”,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学生们听了我的话,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他们告诉我:立志是立定志愿,而励志不单单是立下志愿,更主要是奋发志气,并为之付出努力苦下功夫。经过这一纠错,学生马上对徐悲鸿这一人物的认识深入了很多。在这里,由于我别有用心的有意错误,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公堂式”气氛,避免了枯燥单一的问答式教学,“逼着”学生大胆地否定、勇敢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教学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四、生成错误,及时捕捉,给学生自主探究的体验

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课堂是生成的,即使教师再精心地进行课前准备,有些错误还是无法预料的,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错误回答,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并拓宽深化,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在教学课文《珍珠鸟》时,我们看到了一只小珍珠鸟逐渐信赖“我”的过程,原来胆小怕人、只敢躲在丛林一样的鸟笼里的珍珠鸟,后来竟然胆子大得趴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是什么原因让珍珠鸟前后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学到这儿时,有学生向我提出疑问:“珍珠鸟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发现其实在和它的相处中,作者基本上什么也没做啊?”确实,作者为珍珠鸟做了什么在苏教版改编后的课文中描写得很少,所以让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作者也就是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而已。于是我追问学生:“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珍珠鸟从胆小到胆大,最后完全信赖作者的?”学生理解脱节,都答不上来。这时凭着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想到了学生缺少了一种情感体验,所以无法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包容,给它足够的自由就是对珍珠鸟最真挚的爱,为此我问学生:“当小家伙在屋里飞的时候,作者是不管它,换成是你的话可能会怎么做?当小家伙跳进空茶杯的时候,作者绝不会捂住杯口,换成是你的话可能会怎么做?你看到过谁家养鸟和作者一样会把鸟笼打开,任它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吗?”通过这个情境思考的情感对比,不需老师再费口舌,学生们自然而然深深地领悟到爱它、信赖它、给它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无私的爱!

第4篇

【情境设计】

师:假使你是冯骥才,你放不放珍珠鸟?假使你是珍珠鸟,冯骥才如果打开鸟笼,你们走不走?选择一个角色谈一谈。

生:我是冯骥才就不放它们,因为即使放了它们,也会有别人去抓它们,它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尊重,更需要整个人类的尊重,就像人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可惜,总有一些人贪婪,伤害它们,那么还不如就让它们生活在笼子里呢。

生:假如我是冯骥才,我一定放,真正还它们自由;假如我是珍珠鸟,我一定要走,回到原来的家。

师:你相信它们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你相信所有的人吗?

生:人类的确应该给它们幸福快乐,毕竟它们长着翅膀,不应该久活在笼子里。可是,已经习惯在笼子里的它们,即使被放飞,也不一定能飞走多远。你想,在我们这个城市里,都是楼房,哪有它们生活的地方,说不定它们就会死在寻家的路上。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行?

生:所以,如果我是珍珠鸟,我一定要飞出去,哪怕自由飞上一会儿,也有了鸟性的释放,哪怕是死也值得!

生: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将是很大的。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那该多好。

生:我觉得这是个两难的道德问题。你说放吧,的确这珍珠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本能,也许不如在这里生活得好,而且的确不能确保别人不会伤害它们;不放吧,又觉得不道德,因为我们人类和鸟类的生命是平等的,生命不能排序,我们不能让它们满足人类的欲望……

第5篇

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多元的,它是师生问答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在研究“对话”时,理答是教师必须直面的策略,只有抓住对话过程中存在的契机点,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思路,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那么,阅读教学如何智慧理答?

一、文本细读为智慧理答凿泉引水

理答作为关注阅读教学时师生问答、师生对话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处理策略,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学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阅读课堂上的表现。因此,想在阅读教学课堂有效实施理答策略,必须首先具有细读文本的基础,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对话才会精彩,交流也才不会肤浅,阅读课堂运用理答策略才能实现高效。

如在教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时,应带领学生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阅读探究环节时,我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设计了变序的教学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人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出疑问:“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借助结尾帮助学生引疑、质疑、析疑、解疑,从而构建以问题为导学的教学思路。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关,因此,理答作为师生在问题对话前后的处理技巧,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只有让学生自主深入地品读课文,把握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情景,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方法。阅读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进一步触发了问题研究的深入,教师的理答也变得更加智慧和理性。可以说,文本细读是有效理答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通道,学生会在理解中更好地交流与表达,为精彩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用心聆听为智慧理答筑路搭桥

理答策略是一种对学生发言前、发言中、发言后的表现进行处理的课堂教学技巧,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发言时,他们的思路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甚至还有可能是错误的。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作为倾听者,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想智慧理答,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失去信心,教师也才能在后面的理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如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珍珠鸟》,如何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感受文章丰富、细腻的表达方式,进而感受“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和谐与温馨,揭示“信赖,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在文本对话中,教师要作为学生忠实的倾听者,并及时理答学生对美的感悟、美的情感。如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对话理解适时提出:“假如小鸟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作者看着小珍珠鸟在笑,他在笑什么?”“小珍珠鸟扒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从而让学生驰骋想象,面对学生的想象发言,教师要用心聆听,借助理答发现学生个性、智慧的语言,从而引领学生深刻理解“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内涵。

三、魅力评价为智慧理答增彩添趣

评价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中华汉字源远流长,作品经久不衰,多少诗情画意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阅读教学就是挖掘语言美展现给学生,当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品言悟语时,他们的发言也会随着作品的变化而不同。面对诗意的课文,面对学生的发言,理答就要让教师跟着诗意起来,通过魅力评价为阅读教学增彩添趣。

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文语言比较特别,表达方式非常独特,课题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截然相反的“极端的断言”为题,用意何在?“精彩极了”源自母亲的夸奖,是慈祥母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糟糕透了”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人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在阅读课堂上,如何让六年级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文本表达的独特之处,进而感受“同样的爱,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为此,我将课堂阅读理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感受蕴含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深沉的爱,它超越了文字的简单定义,而融入了作者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智慧评价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对课文理解出现异样的思维时,教师要智慧理答,让学生通过二次对话,以语言理解为突破口,巧妙理解文本的独特表达,进而感受“同样的爱,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第6篇

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这样的课堂才能凸显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不是语文课程本质独有,而是由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吴忠豪教授认为,本体性、非本体性教学内容都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其最本质的内涵是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长期无法摆脱教学效率不高的怪圈,原因就在于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可知,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围绕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而定,一般分为初读、精读、总结,所教的知识、技能、方法是碎片化的,不是依据这些知识进行规律化教学,教学内容零散、无序、经验化。而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根据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学习为主,重视学生识记、认知、实践、迁移等能力的训练,而将价值观、情感、审美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渗透于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

二、从“非本体”转变为“本体”、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的具体策略

(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

“教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设计全面、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做起。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表述要得当,可操作、可检测强,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区分什么是本体性教学目标,什么是非本体性教学目标。以下是南宁市五象小学莫莎莎校长教学《北京》一课的片段。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

(2)会写“坛、城、国、团”等生字。能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说话。

(3)在朗读中感受北京的美丽,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目标(1)(2)体现了本体性教学目标,目标(3)既体现了本体性目标,又体现了非本体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依据本体性教学目标来确定。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摆正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体现本体性

明白了什么是本体性目标,教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把握就更加清晰,即“教什么”“怎么去教”“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掌握到什么程度”就会心中有数。2013年,笔者在苏州参加国培时有幸聆听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珍珠B》一课。课堂上,于永正老师紧紧围绕这篇课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1.谈话导入。教师抓住“骥”(一匹好马)字引出文章作者,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作者冯骥才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喜爱之情。

2.整体感知,预习展示。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重点指导‘雏儿”的读音及“雏”字的书写)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机纠正、示范,指导朗读。

(3)学生概括说说珍珠鸟好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写法,学习语言,学习表达。

(1)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思考:珍珠鸟究竟好在哪里?

(2)珍珠鸟究竟好在哪里?(生学习、交流展示如下)

①外形好。(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片段,生读一示范读一生读,学生通过朗读记住小动物外形描写方法,记住文中精彩的语言。师指导学生默读,渗透打比方的写法指导)

②淘气、可爱。(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生读,示范读,指导:要读出变化,一会儿……一会儿……―会儿,要有细、粗、高、低音,生练读)

③通人性。(有感情地朗读:生读,示范读:抓住动词简单渗透写法,师生比较读,师点评)

④珍珠鸟还好在哪里呢?通过和珍珠鸟相处,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没有多余的分析、提问或感悟,于永正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和珍珠鸟相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足够了)

(3)练习表达。

①如果你是那只珍珠鸟,你觉得主人对你怎么样?

②现在你们就是小珍珠鸟,你们来写一写冯骥才,你们知道他的什么事情,会对你怎么样,要有具体事例。如想象让你喝了什么、吃了什么等。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先读,教师渗透指导让学生再读,在读中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学生从珍珠鸟的角度写冯骥才,这样的练习是方法的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理念。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对于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的部分,则渗透在文本内容的教学中。

(三)教学方式要突出本体性

吴忠豪教授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而教材内容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替代的。”关注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就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转变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勇于打破一遍遍讲解课文、一段一段分析课文内容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要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要由“内容分析”转向品味、运用语言,要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典型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在训练中思考、辨析,领悟其中的规律,从而学到一些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学会迁移运用,这是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对整篇课文进行整合构建,提炼更有价值的、具有辐射作用的训练点进行教学。如我县教育局教研室卢小奎老师在指导教师进行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左公柳》第二课的教学时,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提炼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训练点。

1.朗读第5至第7自然段。

(1)品读左宗棠出力排众议的句子,体会左宗棠铮铮铁骨、一身正獾挠⑿燮概。

(2)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三点理由。

2.品读左宗棠建设新疆的句子。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如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关联词等,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好在哪里?

这样提炼训练点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既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又关注了学习方法、技能的拾得及能力的培养,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简单、扎实、高效。

第7篇

一、比较品味法

我在上《秋天》这一首诗时,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呢?”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比较品赏,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二、情境体悟法

在《珍珠鸟》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教师扮演作者,学生扮演小鸟,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在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

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一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角色朗读:

师:渐渐你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见你不去伤害我,便一点一点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你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你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一下子,学生被带入老师所创设的宽容和爱的美好情境中。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激活了文本内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生活体验法

我校教师上《桥之美》,讲到第4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时,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有过潜水的经历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做―次深呼吸,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好吗?”一做完,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接过话茬道:“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说完,学生豁然开朗。这样的语言品味,拉近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使学生确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第8篇

一、主题教学走向建构儿童自己语言的更高境界

语言是人的交流工具,这在理念上是清楚的,但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是模糊的。因为我们常常以规范化的语言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以“人”为出发点,为归宿,所以在课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用语言来规范训练学生,好似人是语言的工具。

但窦桂梅老师在《蚁国英雄》的教学中却不是这样的,学生按照自己对“合作”的不同理解,分别用“不合作,会是什么样的情形?”“除了可贵的合作,还要有什么样的精神?”句式来说话,及至改编教材。在这里学生始终是主动运用语言,而不是用语言来训练学生。而在一般的教学中,因缺乏关于“合作”这一主题的思辨,缺少了学生自己的见解,往往只是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说话或者只是变换一下句式,变成了纯粹的语言文字训练,反过来,正是因为有了关于“合作”的思辨,才有属于学生自己的精彩发言,所以说主题教学从语言文字训练走向了建构儿童自己语言的更高境界。

二、主题教学尝试探索新的语文素养发展理论

目前,语文素养发展假设有两种:一是多读。要求是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书读多了,语文素养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因此语文课要上成读书课,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主张,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二是多用说。就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样,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用出来的,主张“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

而“多读多用”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之一。首先主题教学是对上述成功经验的继承,表现在课堂信息量大,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多学多用。所以在《孔子游春》一课中,穿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看,听,说,写,是建立在“多读多用”的基础上的。《游园不值》中的“遇与不遇”的思考也让人回味。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思想的家,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发展还有一种新的假设――“多思说”。主张在学习语言是过程中学会思想,在学会思想的过程中运用语言。

三、主题教学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主题教学本身并不新鲜。新课改以来,小语界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教学实践,主要有主题单元课程与教学,学科主题单元教学也被称之为单元整体教学,但学习窦老师的教学却不是以上类型,从《珍珠鸟》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信赖”的主题本就是这篇课文中来的,显然这是立足教材自身,立足课堂主题的教学。除了主题建构方式不一样,窦老师实践的主题教学明显区别于主题单元课程或单元整体教学。

第一是转换了语文教学的思维模式。长久以来,我们都强调立足文本,用足文本,也叫“吃透教材”,不管怎么说,其理由都是我们现在是在教学“这个文”,为什么教学“这个文”很重要呢?因为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而来的。“这个文”承担着具体的教学使命。这个思路是遵循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教材具体化――教学实施,实践中的用文本教还是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其本质思路与用教材教是一致的。这个由上至下的方式也是当下的主流。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标准要求只是一个底线,而不是限高。从现实学生发展与教材文本出发,逐步达成或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珍珠鸟》教学的主题“信赖”,显然来自教材文本,也是学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它不是来自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考虑这是否是来自学生生命发展中的重要命题,然后才是语文学科加工走向超越语文课程标准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很好的,因为这是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实践中真正突破了“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怪胎学说,回归了语文教育、母语教育之本义。

第9篇

一、剖析“品读感悟”的几个问题

(一)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教师的备课缺少对文本的先期阅读,只是“拿来主义”地看看教学参考用书的文本解读。由于自己没能深入研读文本,没能把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融于文本中,建构文本的新意义,所以就不可能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样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浅入浅出,没有广度,缺乏深度。

(二)天马行空,忽视能力

师生在课堂上大都关注文本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真挚、教学媒体的花哨,而“文字”这个语文最基础的“细胞”却被逐渐疏远了。课堂上很少能看到师生对字词的精心赏析、对句子的细心揣摩。这样的语文阅读不是心灵与文本的交流,而是在文字的世界里走马观花,当然也就不会有文字敏感力的提升。

(三)节外生枝,游离主旨

师生、生生对话没有明确集中的主题,显得拉拉杂杂或泛泛而谈,有时还节外生枝,失去了“语文味”。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品读的重点,如果不加取舍、不选角度地教学,学生的思考就很难深入。

二、抓实“品读感悟”的几个着力点

(一)关注文本语言,提高文字敏感力

教学中,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激发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文、思考,更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去品味文字:品味文字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品味文字的语境意义,品味文字的文化意义,使这些好词佳句如同随风潜入夜的好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这也就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二)引领深度阅读,品味文本价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文本价值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进入到“文本深层”, 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进而探究文本的精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三)品味美感,体会文本温度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去关注文本的“言语”,认真聆听它的声音,辨别它的色彩,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自我的世界走进作者的人生和文本之中,进而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发展思维和想象,感受文本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从而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引领“品读感悟”的几个突破点

下面从操作层面谈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感悟。

(一)朗读吟诵,在体味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在读中,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吟咏诵读中,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例如《珍珠鸟》一文,在教学珍珠鸟样子的段落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通过关键词“小脑袋”“小家伙”“雏儿”“球儿”一下就能体会出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喜爱。学生通过朗读吟诵,对文章的内容有所理解,在阅读中增强了语感。

(二)还原语境,在联系中感悟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但是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理解,割裂了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和意蕴。于是,联系语境去感悟文本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例如,《草原》中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如果以《现代汉语词典》作解释,“洒脱”就是“(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的告知,“风格”“拘束”都是新词,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图画或视频,感知草原的平坦和一望无垠,体会游客们喜悦的心情,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洒脱”的感觉就足够了。

(三)转换补白,在想象中感悟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异想天开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角。想象令阅读教学成为师生、生生思想交流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有两种形式。一是转换,即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文字描述的情景转换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这在古诗教学中运用较多。二是补白,即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进行想象。例如《放小鸟》,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鸟妈妈找孩子来了的时候,老师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清脆的鸟叫声,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听到妈妈在叫唤,你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学生的情绪被激发了:“妈妈,我想你!”“妈妈,你不要来,他们会捉住你的!”……这些想象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自然就在内心萌发了。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39-02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品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品读就是精读、细读,通过品读读出作者的用心、文章的妙处和深厚的意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品读,通过让学生体验文本的内涵和魅力,自觉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实现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

一、关键处切入

优秀的文本,其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其语言的“厚度”。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品读活动,就是使学生在阅读中读出语言特有的“厚度”,感受文本之美,增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指导孩子们进行品读,要以文中的关键点作为品读的抓手,将重要的词、句等作为切入点,开展有效的阅读。

例如,笔者在上《珍珠鸟》这课时,通过以下的方法指导孩子们品读文中的第五段。

师:文中对于娇小可爱的珍珠鸟,作者是又疼爱、又关心爱护。在这一段内容中,他使用了很多词句来体现这种感情,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生1:尖细而娇嫩的声音。

生2: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生3:小脑袋,雏儿,小家伙。

师:恩,很好,能不能把带小的词语读出儿化音,并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读)

生4:让我感觉到作者对鸟儿的怜爱之意。

师:对啊,说得很好,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文中还有好几个地方用“小家伙”来称呼,但是我们一般都是用来称呼人的,这里作者怎么拿来称呼珍珠鸟呢?大家试着把“小家伙”改为“珍珠鸟”,然后比较着读读看,有什么感觉。

(生比较阅读后,思考并回答)

生5:我觉得用“小家伙”,能让我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怜惜,像是大人对孩子的疼爱一样。

生6:把“小家伙”改为“珍珠鸟”,就没有原来的那种感情了,让人读起来好像是作者写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物,反正就是少了那么点感情。

以上案例中,笔者从文中的几个关键词着手,特别是品读几个“小”、比较阅读“小家伙”,引导孩子们不断深入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使孩子们领悟文章中遣词造句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品读,孩子们在细细品味词句的过程中增强语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兴趣。

二、模糊处切入

在小学语文品读课上,对于文本既要仔细品味,也要学会模糊的阅读法,领悟文本中许多非语言所能表达的美。在品读中,老师可以指导孩子们对文中的模糊之处阅读,品出文章特有的意境美。

例如,笔者在上《月光启蒙》这一课时,是这样指导孩子们品读第四段的。

先给同学们出示第四段课文:“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同学们,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并说说你读后的想法。

生1:文章的语言文字用得太好了。

生2:母亲的嗓音甜甜的,让人感觉到很舒服。

生3:夏夜美丽的月光照进小庭院,景色很让人沉醉。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你们读出了很多的东西。那么,大家想想看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4: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也体现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师:是啊,月亮升起的夏夜,微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忙完了活的母亲搂着自己的孩子,甜美的歌声环绕在整个小院子里,多么让人陶醉啊。接下来,大家一起再来读一遍,体会一下,好吗?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不再抓住句式、比喻、修辞等紧紧不放,而是指导孩子们从文章的模糊之处读出文章朦胧的意境美,体会这种超越语言的美感。

三、动情处切入

读者在阅读时,触发联想,给阅读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获得情感的体验,形成独特的见解。

例如,笔者在上《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课时,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品读。

师:小朋友们,文章第六段不写樟树,第七段写樟树,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生:为了突出樟树。

师:这样的写法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比法。

师:很好。这种手法是为了突出樟树的优秀品质:有一种拒虫的香气,并且――

生:还能永久保存。

师:就算是到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成为木料了以后,它的香气也能――

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

师:樟树这种永不消失的香气体现了樟树怎样的品质?

生:高贵的品质。

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就只是为了樟树的香气吗?

生:还有樟树具有拒虫的好处。

生:只要樟树这种木质还存在,虫类就一直怕它。

师:作者为了突出樟树的这一高贵品质,是怎样来描写的?

生:通过同石榴树的比较,石榴树容易招虫。

师:小朋友,你说得很好。那么文章写樟树的这种高贵品质,对石榴树和樟树的这种比较,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为了突出像樟树这样高贵品质的人。

第11篇

提倡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价值观的取向。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因学生个性的自由释放而迷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性;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教师的“统一要求”、“标准答案”往往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我常以“老师喜欢听到不同的回答”、“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于是,在我的课堂上也常常能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对于学生的“挑战”,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能虚心接受。课堂上,我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言论自由”,放手让学生“我口说我心”,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鼓励学生“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辩论中,他们彼此互相倾听、互相阐述,不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不断接纳别人,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于学生的“插话”、“抢答”,我总能欣然接受,因为“插话”、“抢答”留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解放。总之,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氛围。

二、尊重差异,鼓励自主阅读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一些写景的课文,往往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如果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先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非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变教师的“要我学”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例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先进行学习,大多数男生选择的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一部分,而女生选择的则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部分。因为尊重了学生们的意愿,课堂上,他们个个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例如在教学《燕子》这课时,我就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考;有的快速默读,边读边旁注;还有的分小组合作学习……尽管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对学生来说却都是行之有效的。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1.尊重多元解读

阅读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阅读积累的不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千差万别,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对文章的点睛之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学生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同学认为:“作家冯骥才用爱心为珍珠鸟营造了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他真诚的爱心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有的同学说:“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关爱生命,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反之,如果以“标准答案”把学生的多元解读拒之门外,势必会压制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

2.尊重独特的体验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味 引读 默读 品析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这样的现象依旧存在:有的老师死死握着“工具性”这一标尺,情深味美的文章被不断解剖,被不断分析,文本中优美的词句、丰满的表达屡屡被忽视,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筋疲力尽,感受索然寡味,这样的语文课失去了那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缺少了语文教学人性美、意境美的人文味儿;有的老师特别注重煽情,整堂课一个情境接着一个情境,一会儿飞出视频,一会儿响起音乐,学生往往被音乐感染,被图片陶醉,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揣摩文本,语文课欠缺了字词的玩味,欠缺了入心的朗读,欠缺了好的表达方式的揣摩,这样类似于“思品课”的语文课,缺失了语文的品词析句玩味语言的工具性。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应该是语言学习和情感升华的有机统一,应该是散发浓浓语文味道和凸显语言本色的有机统一,语文课姓“语”。教师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还原语文课的本真味道。

一、让阅读教学中多一点“读味”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语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准和魅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唤醒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而这一切都应该是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联系生活经验体验感悟文本,进行形象再现的过程。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读,又不能蜻蜓点水地只做肤浅的形式读的文章,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读、去悟、去感受、去做心灵的远游,学生的读不仅要发其声,而且要知其意、悟其情,这才是阅读的生命,才是真正语文味的阅读。

1.引读激感

教师适机地激情引读,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够渲染和烘托课堂氛围,为学生的读奠定情感基础,为文本的理解搭架桥梁。恰到好处地引读极其具有鼓动性和煽动性,能使学生保持不变的激情。在教学《长相思》这首古诗时,我是这样引读的:依依不舍告别了家乡,依依不舍离开了亲人。纳兰起身而走——(生接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多么艰难的行军之旋,多么孤寂的夜晚昏灯,纳兰仍要挺身而走——(生接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还要再一次翻山越岭,还要再一次越过荆棘,纳兰困苦而走——(生接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程程又程程,行行复行行,朝朝暮暮,风风雨雨,纳兰孤寂而走——(生接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在这样多达十余次的朗读中,学生们通过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在老师深情的述说中,一次次走入了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纳兰性德的孤寂之心。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不是教师肤浅灌输的,而是在入心朗读中亲自感受到的,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内化得到的;这样的读将文本语言和文本后隐藏的情感杂糅在一起。教师的激情引读,更快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意境,让学生的读有了情感基础,让朗读更入心入境。

2.默读促进思考

热热闹闹形式变换的课堂上,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静静地徜徉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徜徉在文本意境里,在独具个性的阅读思考中酝酿自己独特的思想。语文味的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表演夸夸其谈,而是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亲自品尝语言的味道。学生在默读中,通过“自主感悟”“圈画批注”来“潜心会文”,凭教师的个人分析讲解来替代是达不到效果的,靠小组合作几个人唱主角也是不能比拟的。默读学生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静静地走进文本渲染的情境世界,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读,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的深入,促进理解的深入。语文优秀教师谢媛媛曾这样说:“与其说学生是在动笔默读,不如说是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是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得到情感升华。”默读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使学生亲自品尝了语文的味道。

二、让阅读教学中多一点“品味”

充满语文味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用心感悟文本、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积累语言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语文味”是咀嚼出来的。咀嚼什么?就是咬文嚼字,就是咀嚼好词佳句。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语文课上,我着力引导学生用心触摸文本,紧扣文中的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得到语言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欲望强烈,思维自由洒脱。

1.比较品析表达精准

在比较中品味好词佳句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会发现课文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也能得以体现。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对父亲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挖了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第二个对比的句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让学生对比读,体会不同。学生们在对比中马上体会到,把这些数字罗列起来写,更能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之长,挖的过程之艰难,父亲心里的强烈的救儿子的欲望激励他永不放弃,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还比如《慈母情深》中,梁晓声写道:“母亲却已把钱塞到我手里了”,我让学生把“塞”换一个同义字,学生换成“递”“送”“交”,学生在对比中马上体会到,“塞”字体现出母亲给我钱的坚决果断,体现出我的不忍心拿钱,体现出母亲着急工作的争分夺秒。

一个有分量的词语,一句有内涵的表达,这些玩味起来,都能体会到作者的一种情感在里面,这样的比较,语言魅力便彰显出来。

2.体验品析知文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