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5 10:1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新思维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将音乐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孔子认为音乐是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标志,即“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论语・泰伯》)。又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引领人的崇高精神。西方后来在中世纪发展了“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在古希腊,教育被称为缪斯教育,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与艺术之神,缪斯教育也就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通称。所以,从教育活动的起始和萌芽来看,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是不分彼此的。

艺术具有启发性,它发展人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创造,可以说常常得益于艺术的启发。从文艺史上来看,艺术想象常常是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开端,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常常是在艺术的鼓动、启发下产生的。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表明,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施教者而言,使其在教育实践中明确艺术教育的发展性、重要性、,对其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育过程、探索教育方法、最终优化教育效果,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1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善美意识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也可称为“专业艺术教育”,它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培养专业艺术人才,各种艺术院系就是如此;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可称为“公共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与素质的审美活动。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非功利性。因为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文化修养,塑造完美的人格。

学校教育是以艺术美的形象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它是整个教育中最具有活力与生机的领域,对于完美人的本性,培养人高尚的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的社会功能早在《左传》里就提到“使民知神奸”,就是能起到辨善恶的作用,唐代张彦远明确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既能起到从善从美的教化作用,又能提高道德水平。现代社会形态与古时相去甚远,但艺术的相对功能仍没有背离,好的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在“成教化,助人伦”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近代教育学家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思想曾产生过较大影响。他曾提倡让民族艺术走进北大课堂,并在北大组织成立了音乐,书画等多种社团组织,其目的是“涵养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只有通过艺术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才能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2艺术教育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斗志

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手段。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它的特殊功能就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通过艺术教育使人的感性和理融升华,使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谐统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以美导真,以美导善,潜移默化地起到作用。所以说,只有提高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艺术教育具有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曾有访问者在中国访问时曾经指出:“中国的教育非常严谨,培养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强,笔试成绩大多很优秀,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就比较差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左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训练失衡。我国目前各级教育,主要体现在重视左脑教育,忽视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以数学为例,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是左脑,而文学和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扩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是右脑。人的直觉与思维从来都是有机的整体,只有左脑右脑相结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素质教育,其中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重视艺术教育对提升人类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当前搞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艺术是人类心智与情感的产物,而想象力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科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120―01

在我国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被公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行之有效的美术学科,是完成该项使命的一个良好的绿色通道。在当今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总是以固定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门讲究个性与特点的学科,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通过让学生对物体的造型、色彩、光影等元素的仔细观察,系统完整锻炼学生的手、脑,帮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的大脑发育良好,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初中美术教学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再造的广阔天地。随着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整个问题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学生自我意识这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因此,应在培养学生充分感悟美术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对于美术创作过程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促进他们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学习欲望的动力和源泉。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推动学生个人自发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事物,以寻求解决事物问题的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初中美术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本来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一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再加上倘若学生自身又对美术学科不感兴趣,缺乏美术学习的学习动力,那么再多的教学手段也难以保证学生以后能够自发地主动学习,所以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必要。

2. 运用情境教学。艺术源于生活。在教室中进行美g教学是现在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例如,可让学生根据课本或老师提供的实物素材临摹一些作品,学生根据固定的实物的样子按部就班地描绘,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的创造性,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想象力。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谈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转变美术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具体的实物,借助大自然之美,以多种元素为载体,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动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切身的实际感受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第3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文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文科师生的极大关注。高中地理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文理兼备,高中地理和历史、政治存在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但是相比之下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高中地理虽然需要去记忆许多知识,但是它的知识点之间联系又比较紧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高中地理和数学、物理一些理科知识联系又比较密切,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兴趣,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创新

思维能力的前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的,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具备坚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使得地理思维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升华,所以,创造思维能力的根基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兴趣和好奇心,是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地理的涉及面比较广,自然、人文和社会都有涉及,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学习和创新的教学目的。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整个过程都是跟着教师的思维,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求知心理。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发挥自主创新意识

地理教学比较接近生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思维习惯,感觉只需要将来时教的内容记住就行了,缺少自己的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这种环境给扼杀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掌握的多不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就强。因此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综合提高。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集中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钢琴教学;应用

创新已成为当前时代的核心主题,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发现创新行为的影子。钢琴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就要求在钢琴实际教学中持续推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切实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因而,在钢琴教学中分析探讨创新思维的应用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提出要持续优化钢琴教学手段,持续提升钢琴教学成绩。钢琴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实现思维创新。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重点在于转变传统钢琴教学理念,并应用创新思维知道钢琴教学改革活动,确保钢琴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对钢琴技能及音乐素养的需求。其次,在教学中推动师生互动发展。在钢琴教学中,要努力持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的积极性,并尊重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也突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二)重要性

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开展同样离不开创新互动,创新活动已成为推动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在钢琴实际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生想要在日益激烈的钢琴音乐行业中得以长足发展并拥有立足之地,就应该注重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在钢琴教学活动中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活动,就能够确保钢琴教学具有相对较高的合理性,并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外,在钢琴教学中积极培养创新思维,能够开拓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分析钢琴弹奏问题,更为全面地掌握钢琴知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针对原有的钢琴艺术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并体现出自身所具备的音乐风格。

二、创新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培养策略

在钢琴实际教学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突出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转变钢琴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思路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重点在于转变传统钢琴教学思维,创新钢琴教学思路,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钢琴教学课前应该对所要讲解或者训练的钢琴曲目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获悉钢琴曲目的创作背景知识、和声及曲式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同时,还应该对钢琴弹奏指法或踏板的使用是否符合整体音乐风格需求进行分析,并深入了解钢琴曲目的弹奏速度、装饰音的诠释等等。其次,在部分钢琴课程讲解中,钢琴音乐老师应该积极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并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钢琴弹奏技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另外,在钢琴教学课后应该第一时间对学生钢琴弹奏学习的实际进展以及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教学问题制定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调整方案,以达到教学与时俱进的效果。

(二)推动钢琴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

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优势与问题,这也要求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持续推动钢琴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观察、分析学生在钢琴学习中所存在的长短处,从技术及艺术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钢琴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培养

在钢琴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钢琴作品创作能力,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首先,钢琴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产生乐感,比如可以在钢琴区分中情感分析中,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到钢琴曲目中所蕴含的音乐情感,以达到持续提升学生分析及提取的能力。其次,在钢琴知识教学中应积极推动师生间的交流探讨,以培养学生钢琴音乐情感表达方式并掌握钢琴弹奏技能,在持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形成自身的判断标准。另外,在钢琴实际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钢琴音乐形成相对较为准确的理解与认识,并尊重学生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创造性与演奏风险,也要求钢琴音乐老师不应该安装自身的喜好就轻易地对学生的艺术创作加以否定,而应该针对学生在音乐创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加以指导,以持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思维,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在钢琴艺术创作中的天赋。

三、结语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师生转变传统钢琴教学理念与方法,丰富当前钢琴实际教学中的方法与内容,并持续提升学生的钢琴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创新实际教学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钢琴教学创新手段,从而持续提升钢琴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艺术.探析钢琴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17-218.

[2]李蕊.试论创新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2006,03:72-73.

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初中;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今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传统初中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育的需求,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应充分发挥其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出发,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被大众普遍熟悉。而创新思维则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常常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其具有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等特点。具体到美术教育而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是一种开发、多变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发生伴随有“想象”“灵感”“直觉”之类的非逻辑,是一种非规范思维,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特殊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敏捷性。

二、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十分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目前我国部分初中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停留在非常基础性的教学上,教学以学生模仿为主,主要是对具体事物的素描。这虽然有利于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培养其观察及模仿能力,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期的模仿不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而需要美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当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其不仅能在绘画作品中体现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使模仿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还能增强学生对美的体悟,开拓眼界,陶冶情操,使其创作出更加吸引人的作品,对现实世界进行自我解读,升华心灵。可见,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对初中生学好美术十分重要,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以模仿为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从观察事物及锻炼学生思维的角度着手。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社会生活中,认真观察社会及自然界。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根据自己的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同心情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体会对作品的艺术传达。如,同一个苹果,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发现,将苹果按不同方式切开,其又有不同的形态,教师需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多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奇思异想

美术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在授课、作业布置及审核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奇思异想。对于初中美术教育而言,初中生由于年龄不大,社会阅历较浅,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且乐于表达个性,富有一定的创造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生画“树”的时候,有的学生在树的上方画了一团红彤彤的云,将树梢染得火红,使整棵树都显得生机勃勃,好似充满热情的少年。这虽然与教师的写实要求有所出入,但却表达了学生自己的想法,展示了学生对树之美的憧憬与渴望,是学生对美的一种理解。对此,教师应大加赞赏,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新。

(三)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环境

初中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以对具体事物的描摹为主。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多变的外部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通过组织学生郊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通过让学生观察花鸟虫鱼,用笔画记录下事物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和学生一起探讨某一事物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完成独具特色的作品,教师再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作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尝试,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创新思维对于初中美术教育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德胜.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4).

第6篇

一、在英语班级课程授教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能力便是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学生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处理新难题的思维能力,它并非少数人的特殊天才,而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和内在潜在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关键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突破(意为打开缺口突破难关)思维定势的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学生步入竞争社会的生存之道。面对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的挑战,近几年来各国教育界都倡导(率先提议)创新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应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必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本领的并且,着重提升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研究和处理难题的本领;逐步教育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本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让广大英语老师明白了教学方针,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本领新世纪合格人才。

二、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课堂也会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合作制图中,笔者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制作插图时,要求:

1.制作灵活。插图的再创,既要忠实于教材的原有设计,又不能受其束缚,内容可以合理取舍或增删,以服务于教材为宗旨。

2.美育教育。画面之间比例要求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3.广泛教育。让学生参与插图再创造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摆放小拼图到指定位置。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师生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堂中精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前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想法、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改变以前单一的填鸭式做法,突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发散思维为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求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上新课前笔者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班上许多学生的家长吸烟,问题相当严重。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做到了语言的活学活用,达到了英语教学的交流目的。同时,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及探索创新精神的树立,特别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五、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创新思维意识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47-01

小学英语是学生对英语的初步认知阶段,小学生年龄尚幼,是容易塑造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可塑性高,虽然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但却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会如何将思维与学习结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体制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教师应当了解在小学英语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期达到更号的教学效果。

1.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启蒙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将学生的英语基础奠定牢固,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较为基本,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够获得英语的感性知识,认知英语的语音与书写,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交际用语[1]。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只要学生拥有了创新思维,英语学习过程就会更加轻松。不仅如此,当前我国推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规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但能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提高。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2.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2.1 课前准备

2.1.1 营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情感非常丰富的学生,而学生的情感又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这一方面,学生只有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发展思维,展开想象,因此,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与平等的课堂气氛,将课堂的主体交予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主角身份,能够把教师当做朋友、伙伴,而不是把教师当做遥不可及的严肃师长对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大胆想象,有一说一,不拘泥于师生关系,降低学生思维的局限性[2]。

2.1.2 改变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创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年纪较小,因此需要教师创造出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与教师互动交流,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激活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节日单词的教学时,课堂开始时可以将代表节日的图画贴在黑板或墙壁上,让学生通过对图画的理解,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展开想象猜测图画中的节日是什么,当有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再将图画相对的节日单词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结合图画的内容背诵单词[3]。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放下传统课堂环境中压抑的感觉,以较为欢乐自由的方式接受英语知识,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的目的。

2.2 课堂活动

2.2.1 鼓励学生想象,启发学习兴趣。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只有拥有了想象力,才能够达到创新思维的目标。小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鼓励学生主动想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兴趣引导中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带动学生兴趣,例如,在进行认识水果单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你画我猜"游戏环节,每个组中选出一个人挑选教师手中的水果卡片,画在黑板上,小组其他成员根据图画猜单词,无论猜到的水果正确与否,只要所猜测水果的单词拼写正确,教师就要给予奖励,"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眼里的"水果"都可能是不同的,学生的猜测就是一种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后,教师就不应该压制,因此,无论学生对黑板上的图画怎么想象,都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创新,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嘉奖,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2 想象思维结合,陪伴学生创新。想象展开后,就是需要与思维相结合的阶段了[4]。单纯的想象只是空想,单纯的思维只是枯燥,只有想象与思维结合,学生才能学好英语,提高能力。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的练习思维与想象结合,例如,教师讲授"on the tree"与"in the tree"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两棵树,再画一只落在树枝上的鸟,和一片长在树枝上的叶片,让学生一边看图形一边想象,教师再引导学生:小鸟不是长在树上,不属于树,用"in";树叶生长在树枝上,是树的一部分,用"on",非常便于学生学习记忆。这样做就是把思维与想象结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陪伴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

3.结论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科技进步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中打下学习和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敢于想象,敢于创新,而不至于刻板教条,成为一个"读死书"的人,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燕. 刍议英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3(06)

[2] 张秋芬.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

创新是我国进入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每名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的工作。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总结,本文将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刚刚学习信息技术的小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门功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的时候,可预先将生活中的手机短信、电脑及商务通等有关文字录入的设备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文字编辑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想学习文字编辑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视频媒体”一单元时,可通过讲述小故事或描述美好的事物来作为课堂的开始,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整个故事就需要学会导入、转化格式及播放等知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实质是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信息技术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由此很自然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思维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成熟。例如在学习画图时,教师可在讲解各工具的具体使用后,并不实际操作给学生看,而是发动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如此可给学生的想象力留有更大的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学生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如此的教学方式有悖于人性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相应的放下自身教学的主导权,而将更多的知识和时间留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释放更多的空间。

二、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条件

1.增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及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也应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任务驱动”是新教育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增设学习任务,并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进行自主的研究、学习,而此时老师要扮演一个辅导者角色,负责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维。增设学习任务可有效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并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平台。

2.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行为,并对此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第9篇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就必须让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努力培养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能力和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由于我们传统教学多年来的影响,对于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授课模式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物理教师依旧主宰着课堂教学的一切对错。初中物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某些地区因实验条件不具备,无法进行相应的物理实验,所以学生学习物理时感觉比较吃力,这样的条件也就谈不上有所创新了。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我们就必须改善原有教学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培其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杜绝传统教学一言堂的局面,物理老师要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才能有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注重课外活动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就要加强课外活动实践。初中物理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堂之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和课堂教学相关的物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验证物理知识,验证物理定律的正确性,在使中学生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鼓励学生大胆联想

联想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鼓励学生大胆推测,开拓自己的思路,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就初中物理而言,应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广泛联想,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推测其他信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教师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最终才能找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固始县希望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课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富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更有职责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文明史,从人工力量到蒸汽机的发明,从飞鸽传书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需要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而创新思维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它的直接影响、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大小,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一个人的事业天地。试问一个只有体力的人和一个既有体力又有脑力的人,在工作中谁更受老板欢迎、发展前途更大?所以,创新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中学语文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祖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课改后面对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四方面的见解,旨在从根本上切实落实初中语文课改政策,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树立新思想,重塑教育观

教师必须要打破旧的教学思想、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前教学只注重概念内涵、知识积累,是不加思考的学,机械的学,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取舍,进行创造性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树立“注重基础,在基础上激发个人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

(二)创建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师生的关系即是简单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缺少创造性,大多数因循守旧,依赖于固有的思想,很少有创新作品。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要强调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掌握什么,要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融洽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感氛围,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民主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从内心深处愿意去学、去思考,开发创新思维。爱莫比尔说过:“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里基础,当人民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所以,只有创建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最大化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开阔知识的海洋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都是滔滔不绝,不停的口述,学生面对语文课本上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精品文章,却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难以领悟其精华。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体味文章蕴含的美感,可以通过动画片段感知真实的情景情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延伸了教学的空间,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把课本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更加生动化,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消除学生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初中语文老师应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一些色彩效果、动画效果、音响效果,优化课堂学习过程,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

日常生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编舞台剧、举办辩论赛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去体会教材中的真实情感和科学理念,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突出自己的感悟,注重知识的积累,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索,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哲学里面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列宁说过,“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下”。由此可见,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堂上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增长自己的才干,开发创新思维能力。

第11篇

1.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用所学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他人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要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是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死记硬背,真正应用时却手足无措。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新词的过程中,不要单纯只教会学生这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还可以延伸一下,让学生联系起来记忆。比如,在教到tall这个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同时记住它的反义词short;又比如在教teacher这个词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记忆teachers,teach,等等。

(2)在句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Who is your math teacher?”这个句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句子之外,也要让学生创新思维,列举出更多句型: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Who is your Chinese teacher?…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谁是你的数学老师”这个句型,还复习巩固了其他学科的单词。

(3)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一个对话时,不能只是单单要求学生读熟或是背诵这个对话即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根据所学的对话仿写或是利用对话中的重要句型自编一个对话。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对话,并达到活学活用。

(4)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语篇教学中,不可以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语篇的大意即可。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阅读后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本单元中我们所学过的重点词汇、关键句型,并将之勾画下来。之后要求学生用重点词汇造句或是用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编写一个对话或是写一段小短文。借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作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从中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要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还小,只需要求他们会读、会背教师所教的内容就行。要知道,如果学生从中低年级起就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话,到高年级就更容易显示出他们学习语言的潜能。

(2)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基础较好,知识掌握牢固的同学可提高要求,比如让他们仿写对话、仿写作文。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可要求他们用重点词汇来写句子。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求他们熟读对话,掌握对话或短文中的重点句型即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急躁,急于一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耐心指导,不可一味打击、批评。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4)英语学习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的环境。而合作小组的建立将会给学生营造很好的语言氛围。学生可以在课后自编对话并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以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合作小组的建立也为同学之间创造了相互帮助,促进同学感情的机会。学习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让整个班集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争取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综上所述,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交际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教师从低年级起落实好这一做法,学生到高年级的学习将会十分的轻松,并且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文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甘肃教育,2013(3).

第12篇

【关键词】 创新 能力 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根本。

1 创新和创新思维

1.1 创新

(1)创新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创新”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的本质目的: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创新的主体:人。

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

创新的结果:两种:其一物质的。其二非物资的。

(2)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创造:就是人产生新的精神或物资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强调的是新颖性和价值性,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

创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的结果。

1.2 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实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创新思维是企业竞争的法宝;2)创新思维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

(3)常见的思维障碍:1)思维定势(从众思维、权威型思维);2)思维惯性(习惯性思维、刻板型思维)

(4)突破思维障碍:第一,顺向思维。第二,改变思考的顺序(逆向思维)。第三,转化思维方式:1)相互联系的事物相互转化;2)直接思维转化间接思维。

1.3 创造力

(1)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叫创造力。

(2)如何充分发挥创造力?①要充满好奇心②无知者无罪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2 创新能力

2.1 创新能力含义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

2.2 创新能力的特征与作用

第一:特征:(1)综合独特性;(2)结构优化性。

第二:作用:(1)教人学习创新思维;(2)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2.3 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遗传因素;(2)环境;(3)实践;(4)创新思维。

2.4 创新能力的构成

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合多种能力。

3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3.1 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以创造性劳动为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作用和生产人员等各类专业专有技术人员。

3.2 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