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10:17:35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第1篇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范文2022

  观看了《小英雄雨来》的电视,我深深被他那一心为救老师的那份执着所感动,为他的智慧与勇敢而感到敬佩。

  雨来的游泳本领极高,什么泳姿都会,还能在湖里抓几条大鱼。可是,有谁会想到,在原先和平的环境中,雨来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孩子,经常逃学、旷课。但是,雨来一看到日本鬼子欺凌我们中国,日本人进了学校,都想把这里的中国人全都变成日本人,把他们最敬爱的老师捉了起来。雨来的眼里便充满了不满和愤怒,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得到了长久的假期,而雨来他们一帮心里都难受极了,他们决定去营救老师,把令人憎恨的日本人赶出中国地!雨来先以卖鱼的身份进去探听消息,并在鬼子们都睡着的时候,把刀子巧妙地传给老师。雨来和他的伙伴们用他们的智慧,设下埋伏,勇敢地和鬼子们斗智斗勇,把鬼子戏弄得叫苦不迭。先是把一名特派员“倒立”在树上,再是把另一名特派员借助跷跷板的力量把他升到了天空。在桥上挖了个大坑,使鬼子领队的身子卡在里面,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动弹不得。这样奇异的思想,令我赞叹不已。日本鬼子遭到这样的惩罚后,火冒三丈,愤怒地打雨来的老师。雨来和他的同伴们知道后,火气又上来了,他们想好了办法,早上,鬼子们一押着老师上了船,雨来和他的朋友铁头两个游泳健将,自己潜在水下,带着浮着的木头跟着船,而鬼子们在船上远远看去却认为是一条鲨鱼,眼看着这条“鲨鱼”离他们越来越近,鬼子们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了手脚,老师在一旁用雨来给她的刀子切开绑在她身上的绳子,再悄悄地把3个鬼子推下湖去,他们就这样活活被淹死了。

  雨来为了老师不顾一切代价,为了惩罚那些瞧不起中国,常常欺凌我们中国的日本人,他知难而进、机智勇敢、勇往直前,直到把敌人消灭为止。我记得雨来说的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那就是在敌人占了雨来他们家乡的地盘后,他坚定地说:“这是我们的老师,这是我们的地盘!”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雨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你是我们心目当中的小英雄,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不畏困难的精神,不让敌人侵略我们半点土地!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范文2022

  这天,老师带我们去看《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

  看了这部电影,雨来的鲜明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调皮淘气,爱玩,逃课,还恶作剧地把癞蛤蟆放在老师做饭的锅里来捉弄老师。但是当日本鬼子进村,把自我的老师抓起来的时候,他又是那么聪明、机智、勇敢,之前的雨来和此刻的雨来简直是判若两人。他为了救老师,凭着自我的聪明才智,与日本鬼子周旋……看着日本鬼子因踩上了雨来他们设的陷阱,栽入深坑、吊在树上的狼狈样貌,我不禁哈哈大笑,为雨来他们的机智勇敢拍手喝彩。

  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小雨来他们的学习环境。他们的教室是如此的简陋,只有一块破黑板和几张破桌椅,他们穷得甚至连书包都没有。但是雨来和小伙伴们却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相比之下,我们此刻的生活真是太完美了,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吃的好,住得好,但我还经常对爸妈抱怨。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校园有运动操场让我们尽情去奔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有时上课还开小差,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没有聆听老师的教诲,跟小雨来他们比,我真是太惭愧了。我要向小雨来学习,对生活学习乐观用心。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范文2022

第2篇

《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晋察冀北部还乡河畔芦花村中一个叫雨来的少年英勇抗日的故事,其中不少精彩片段,如雨来掩护交通员并机智脱身、雨来将计就计把鬼子带入雷阵,雨来机智勇敢就业负伤的八路军战士、雨来冬夜送鸡毛信等等,将一个聪明机智、勇敢顽强、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儿童活灵活现的带到我的眼前故事中战争坏境的险恶恐怖,敌人的凶残狡猾,无不让我为雨来的安全捏一把汗。雨来总能化险为夷、机智脱身。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1读了《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住在芦花村里的雨来游泳本领很高,有一次,他妈妈叫他上夜校,雨来学到了自己的第一次认识的一得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鬼子在雨来背书的时候闯进来,用糖和金戒指诱惑他,将他严刑拷打,企图从他嘴里得知交通员在哪,可是雨来什么也不说。雨来不说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学到的第一句话。鬼子要把他枪毙,雨来却趁鬼子不备,跳到河里跪了。

雨来真厉害,也很坚强,为了祖国,宁死不屈,如果我能像雨来一样那么坚强那么勇敢,就什么也不伯了。雨来很机灵,枪响以前,能钻进河底,让鬼子扑了个空。所以我一应要随机应变,以防万一。雨来是个英雄,他敢于和凶恶的鬼子斗争,不受诱惑,不卖国。当大家看到雨来还没有被打死,内心是多么高兴啊!

读了《小英雄雨来》,我受益非浅。

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雨来的故事,雨来是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小哥哥,他是那么的机智勇敢。

故事讲了在抗战时,芦花村的小孩雨来他的游泳技术特别高,他在水里像个小鸭子自由自在的,一天日本鬼子来扫荡,他被鬼子骗打,都没有交出李大叔。他时刻想着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雨来机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热爱祖国在现实生活中树立信心,面临困难,沉着冷静。

平时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想着逃避,要敢于挑战,积极解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3不久以前,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怀乡河,河上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卢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了。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在这村里的。在父母乡亲的影响和革命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雨来从一个聪明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八路”。

他善于游泳,第一次鬼子把他抓住,本来是要处决他的,但是被他跳到水里逃走了;第二次他把敌人带到地雷阵,但是自己却再次跳到水里逃走了。我觉得雨来是一个活泼顽皮,聪明机智,勇敢顽强,而且具有强烈爱国杀敌思想的少年儿童。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一天,我正在写毛笔字,可是怎么写都写不好,心里很烦躁,便去问妈妈,妈妈细心地指导我,可是我写的还是不好,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写了几个字我就想要自己写,于是妈妈松开了手,走开了,我就自己写了起来。过不多久,妈妈过来看我,发现我写的字有的地方不好,就语重心长的给我指出来,我听得不耐烦就耍起了脾气,妈妈骂了我几句,我就和她顶起了嘴,妈妈气得转身就走。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万分啊!

记得我刚开始学溜冰的时候,教练让我练站,要穿着旱冰鞋,身体呈半蹲式,我比较胖,蹲着很吃力,而且重心把握不好,所以一直摔跤,就害怕了,于是我就和妈妈说:“我不学了,好吗?”“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妈妈回答我:“做什么事都要用心,你越胆小,就越害怕;越胆大,就会越不怕。”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去练习逐渐找到了感觉,也领悟到了其中的技巧:画圆圈,弯下腰,眼睛正视前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溜旱冰,现在,我可以飞快地溜了。

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4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小英雄雨来》,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的震憾了。主人公雨来作为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同龄人,却是如此勇敢的“小游击队员”,让我敬佩不已。

《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晋察冀北部还乡河畔芦花村中一个叫雨来的少年英勇抗日的故事,其中不少精彩片段,如雨来掩护交通员并机智脱身、雨来将计就计把鬼子带入雷阵,雨来机智勇敢就业负伤的八路军战士、雨来冬夜送鸡毛信等等,将一个聪明机智、勇敢顽强、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儿童活灵活现的带到我的眼前故事中战争坏境的险恶恐怖,敌人的凶残狡猾,无不让我为雨来的安全捏一把汗。雨来总能化险为夷、机智脱身。

《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中,雨来妈、游击队长、游击队政委正面形象和扁鼻子日本军官、日本特务长、汉奸等反面形象,无比鲜明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在父母相亲的影响和革命工作人员的领导下,雨来才能从一个聪明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八路”。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雨来上课时的情景:雨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用红布包裹着的课本,放在腿上,跟着老师的手指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那认真又严肃的表情,实在让人捧佩服,从这一情景中就可以知道雨来是一个多么爱国的少年啊,他又是一个多么热爱学习的人啊。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中,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多更好的老师,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吗?我一定要把雨来作为我的学习榜样,不断鞭策自己,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值的我学习的不止这一点,雨来为救交通员李大爷,自己差点被鬼子杀死,却宁死不肯说出李大爷的下落。雨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国等优秀品质不正是值的学习的吗?

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5读了这本书,我被雨来的聪明勇敢所折服。他灵活机动,而且临危不乱,一次又一次把鬼子带入了包围圈。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他那满腔的爱国情。在鬼子的威胁下,雨来仍然不肯透露出一丝关于八路军的消息。但那些特务和伪军,就是典型的叛国贼!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贪生怕死,做了日本人的走狗。他们虽然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但他们不配做中国人,他们甚至连一个13岁的孩子都比不上!除了雨来,他的好朋友铁头、三钻儿、杨二娃、二黑……都非常爱国。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曾说过:“为祖国而死,是最美的命运啊!”是呀,我们都是中国人,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生为祖国生,死为祖国死,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做最大的贡献。

在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打击法西斯的小英雄,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放牛娃王二小,把鬼子带入埋伏圈,最后不幸被鬼子杀害;小兵张嘎,奶奶被鬼子杀害,他参加八路军,立志为奶奶报仇。这些不折不扣的小英雄,都决心和敌人战斗到底。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没有艰苦环境的锻炼,自理能力尚且不足,如果面临战火的考验,是否能做出勇敢的行动呢?

第3篇

一、精心设计作业,呈现层次化

小班化教学摒弃了“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模式,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他们的作业体系。一般来说,我们要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基础练习,拔高练习、拓展练习。基础练习要求人人都会做,后两层练习让优等生进行思考、练习,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完成:(1)认读书写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弄清科学家是如何做试验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并填好表格;(3)搜集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启示进行的发明创造,办一期手抄报(4)仔细观察生活,启发想象写出自己的发明创造。这一组作业包括“读、画、编、写”等多种形式。既给爱画、爱读的学生准备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为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的同学提供了习作的机会,也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双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所有学生整体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自我编选作业,呈现个性化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把选择作业、编写作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满足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需求。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让学生也做一回“设计作业的工程师”,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自选作业题。

如在教学课文《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我抓住“年仅十二岁的雨来为什么被称作小英雄?”这个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设计作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设计,而且设计的作业内容要比教师布置的丰富得多。如:(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部分来有感情地读;(2)根据故事内容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3)根据这个故事搜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4)搜集雨来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动手做一份歌颂英雄的手抄报。最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作业进行练习,喜欢读的读,喜欢画的画,喜欢唱的唱,喜欢设计的设计……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开放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求索,勇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内容形式多样,呈现趣味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根据学生喜欢攀比、乐意竞争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喜欢语文。如学生在背诵课外古诗时,我班开展了“古诗诵读大王”竞赛活动,师生先共同制定好背诵古诗的规则:提前背诵过一首古诗得到三颗星,老师讲解古诗时背过得到两颗星,讲解古诗以后背过只得到一颗星。目的是鼓励学生提前背诵,积极背诵,在比赛中积累更多的唐诗宋词,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作业联系生活,呈现新颖化

小班化教学的作业设计打破了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作业设计摆脱了课本的束缚,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第4篇

撑着雨伞,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我们朝陵园慢慢走去。路旁,一棵棵松柏伫立着,翠绿的枝叶,挺拔的树干,共同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景象也正是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穿过大门,我们就来到了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烈士纪念碑,高约14.5米,上面刻着洪学智题写的“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

“悼念英烈”祭英烈活动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首先,默哀三分钟!”随着一阵悲壮的音乐的响起,默哀开始了,我低下了头,开始回想以前英烈们的英勇事迹: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罗盛教舍己为人救落水儿童,邱少云被烈火活活烧死,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疆土,为了解放全中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常年战斗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不怕牺牲,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会珍惜这美好且来之不易的生活。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我的眼角湿润了。

三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主持人随即宣布,为墓碑擦洗灰尘。

蔡雄烈士、林去病烈士、郑馨烈士、刘英烈士……我们的布从这些冰冷的墓碑上的名字上认真而又细心地擦过,生怕惊醒了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们。

我们好不容易擦洗完了烈士墓,额头上也冒出了一丝丝的汗珠,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这一点小小的付出和烈士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开始参观烈士陵园,讲解员也为我们讲起了烈士陵园的故事: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初,当时主体建筑仅有烈士墓、纪念碑和陈列馆,占地面积不过区区700 平方米。1991年进行重建,占地面积为11500 平方米,共花费了280 万元,其中群众集资高达166 万元。

它的建成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保卫我们国土和家园的烈士们是多么受群众的敬重。这也同时使我们有了一个能够缅怀先烈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培育中小学生爱国思想的基地。

陵园总体设计具有古典庭园风格,既庄严肃穆又不缺乏典雅秀美。墓的靠山墙刻有毛泽东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墙垛为长城状,表明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社会主义江山代代相传。

我们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了陈列馆。一霎时,一张张悬挂在墙壁上的照片,一件件土枪、血衣、大刀、书籍等革命文物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文物,躺在展示柜里,仿佛想要向我们诉说英雄们的伟大事迹,和当年英雄们在战场奋勇杀敌的景象。而照片下的简介,则更真实地向我们讲述了英雄们的生平:

蔡雄(1907-1927),浙江瑞安人。1924年参加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和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1927年5 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双臂和大腿全被打断,仍一身傲骨,视死如归。5 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敌人装入箩筐,抬往刑场就义。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宝康,瑞安城关西门街人。1919年7 月考入瑞安中学,1922年夏毕业。他立志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于是开始以“去病”为笔名,在《瓯海公报》、《新瓯潮》发表抨击列强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文章。后来调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月底去甬,当天被捕。当时他为了掩人耳目,化名吕宝富,自称是上海布厂工人。敌人对其产生怀疑,但苦于不明其真实身份,只能判处3 年6 个月徒刑。就在刑满出狱前,因叛徒出卖,他被敌人识破身份。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他仍不屈服,敌人见不能动摇他,施加毒刑也不行,只好将其拉去刑场。临刑前,林去病高声朗诵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随后从容就义。

第5篇

一、研究内容

为更好地展现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表达,笔者以四部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为例加以对比,它们分别是1987年的《英雄本色》、1997年的《变脸》、2000年的《碟中谍2》和2010年的《剑雨》。

1、主题选取与结构设置

影片主题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其表现手法,这四部影片主要是动作片、惊悚片,题材上除了《剑雨》是武侠片,以曾静和江阿生的爱情为线索,展开武林纷争叙述之外,其他都是枪战警匪片。四部影片基本上围绕兄弟之情、爱国之情、亲情和爱情展开,情义始终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的主题。

每一部影片都拥有自身独到的精神文化,传递出人类美好的品质,电影的结构设置必须要适应主题的表现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烘托主题和人物性格。笔者认为,《剑雨》采用了小人物成长“底层-考验-成功”的叙事结构。影片中的江阿生在与曾静接触之后,逐渐变得坚毅,与妻子勇敢对抗江湖厮杀,最终回归平静生活。《英雄本色》《变脸》《碟中谍2》则是一种“冲突-灾难-救赎”的叙事结构,主人公遇到种种磨难,为拯救自己不断努力:小马哥为了生存与犯罪集团战斗;亚瑟想方设法向世人证明他才是真正的亚瑟;伊森夺回病毒和解药……影片结尾回归人类自我救赎的本质。影片均以英雄爱情事业双丰收,正义战胜邪恶终止,蕴涵了人类美好的希望。

2、暴力镜头

吴宇森每一部电影都塑造了典型的经典暴力镜头画面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手握双枪的优美的腾空特写,这类镜头让观众在无形中感觉到兴奋。通过四部电影的观看,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暴力镜头的统计。其种类主要涵盖枪战场景(在《剑雨》里定义为“刀剑场景”)、杀人画面、爆炸场景。(如表1)

《变脸》中枪战场景最多,达到13次,最少的是《剑雨》;杀人镜头最多的也是《变脸》;爆炸场景最多的是《英雄本色》。当然,这跟电影主题不可避免发生暴力行为有关。《变脸》中一开始亚瑟和儿子在游乐园里欢快地玩着旋转木马,凯斯特误杀亚瑟的儿子,孩子倒在血泊中。吴宇森运用了偏灰白色的慢镜头展现父子嬉戏时的温馨,在孩子被射杀,父亲抱起孩子时,导演立即切换镜头,以快镜头展现旋转木马一晃而过的场景,或许正寓意幸福的终止和噩梦的开始。

每一个暴力镜头出现之前或在打斗中间都会出现代表美好事物的符号来消解场景的暴力,这些符号通常有白鸽、鲜花、泪水等。在《变脸》中白鸽一共出现5次,泪水7次,鲜花3次。《英雄本色》中白鸽一共出现7次,泪水4次,鲜花2次。《碟中谍2》中白鸽一共出现6次,泪水4次,鲜花1次。《剑雨》中白鸽一共出现3次,泪水5次,鲜花2次。这些美学符号使暴力行为由“硬”变“软”,观众可以接受并产生心理崇拜感,极尽渲染破坏的魅力。

吴宇森在展现暴力镜头时多用慢镜头来表现打斗的优美与流畅。《英雄本色》中慢镜头有7次、《变脸》有7次、《碟中谍2》有4次,《剑雨》有3次。慢镜头是展现暴力美学电影的重要方式。

3、动作场面与音乐设计

(1)动作的舞蹈化。暴力动作既要有打斗的真实感又要绚丽易于观赏,这样才能使观众在看动作的画面时易于产生一种共鸣。吴宇森追求动态美,在表现不同环境的枪战时,他大量运用慢镜头,注意动作节奏感,营造了激越的情境。《变脸》中当亚瑟和凯斯特在教堂决战时,举枪、被射伤等画面仿佛两人在做“体操”表演,举手投足很有戏剧性。《碟中谍2》里,影片一开始就展现了主人公在攀岩跳跃的灵动,似乎正在举办个人踢踏舞舞会。《剑雨》每一次的挥舞刀剑都是那么灵动飘逸,双方并未直接触碰,但双方的动作正好一来一回,形成对应。

(2)将美好破坏为悲怆的气氛渲染。将最美好的事物极力破坏,营造悲怆之感,这正是通过暴力美学电影中众多诗意浪漫的镜头来呈现。《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射出的子弹呈现完美的抛物线形状,好像有篮球远远投入篮筐的美感。吴宇森在表现暴力情景时升格画面改变影像的叙事时间,使一个在现实世界里惨烈血腥的暴力情景,在镜头中反而呈现一种舒缓飘逸的美学意蕴,有效地消解了影像暴力的残酷性。吴宇森把一种以表现杀戮为目的的电影叙事形态,演变为一种以动作表演为目的的舞台化电影空间,营造出英雄与枭雄的悲怆与美好。

(3)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浪漫主义的音乐以神话般的想象营造了一个江湖世界。《剑雨》中通过主题曲渲染出快意人生、笑看红尘的浪漫情怀。“前世来生的牵挂,我是自由行走的花……”影片结尾,一片荒草之地,树叶凋零,每隔几米竖立着一个宝塔的石雕,当江阿生抱着流血重伤的曾静回家时,音乐想起,浪漫的氛围无疑增加了视听带来的美感,吴宇森将暴力放在浪漫的整体氛围中加以表现显然冲淡了暴力和血腥而凸显了温情。《碟中谍2》里当伊森经过激烈搏斗,终于夺回病毒和解药,及时挽救了奈雅的生命时,在现场碎片一地、鲜血横流的时候响起歌声“现在我知道你为什么恨我,因为痛恨是这世界……”暴力场景夹杂音乐预示着希望。

二、对电影暴力美学的思考

第一,影片怀揣侠义情怀。《英雄本色》把焦点落到黑帮中人的情义上,竭力表现生死与共的豪情壮志和对背叛者的惩罚。吴宇森将中国传统的侠义情怀融入其中,着力渲染了小马与宋子豪之间的友情。结尾小马置生死于度外,放弃逃生的机会帮助朋友,只是为了“情义”二字。宋子豪那句“侮辱我可以,但是不能侮辱我的朋友!”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友情的感动。吴宇森的四部暴力美学电影都在不同程度上突出中国“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精神内核。

第二,浪漫主义意象消解暴力场景的血腥。《变脸》里打斗的大海背景让人忘却这是一场生死对决,美丽的风景以及潇洒的武打使观众沉浸在一幅风景画式的场面美中。《剑雨》中的鸽子在每一段开打画面之前都会出现,随着双方的开打飞散开来,那“咕咕”的叫声似乎成为枪战的信号。在表现暴力场景时,导演在叙事文本中加入了一系列修辞成分,像《英雄本色》中枪战时子弹的扫射、飞舞的木屑等,这些形式表现的抢眼让观众在视觉狂欢时忽略了对内容的关注,从而把暴力当成与舞蹈一样散发着美与技巧的艺术盛宴③。

第三,暴力场景唯美化。吴宇森电影中的动作就像舞蹈一样,追求美的姿态。尽管镜头传递的内容残忍,但在画面效果配合下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显得浪漫且富于诗意。《碟中谍2》伊森攀岩的场景惊心动魄,慢镜头将人物跳跃岩石的身姿表现得潇洒飘逸。在表现打斗场面时不断变换摄影角度,穿插其中的慢镜头和停顿使画面更加灵动,大量运动镜头的剪接则达到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④。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表面上弱化了社会劝诫和道德审判,但仔细揣摩,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由受众自己主动判断审美与否。这样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情节就可以超越现实,电影中的暴力不是现实生活中暴力的复制,而是供人们欣赏的一种浪漫 、充满诗意的美。

第四,血腥场面大幅度降低,理性思索和人文关怀比重上升。枪战场景、杀人画面及爆炸场景在《变脸》中达到较高的频率后逐渐减少。相较于早期《英雄本色》对兄弟情义的极力渲染,在好莱坞拍摄的《变脸》《碟中谍2》中更多地体现出爱情与亲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得到加强。这可能考虑到西方的文化语境,在友谊和义气方面表现得较为含蓄,注重个人空间。吴宇森在保持对打斗场景潇洒的演绎的同时,越来越表现出对家庭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人性的思考,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暴力美学电影无论如何表现,它们共同的主旨还是想要通过对感官的刺激的形式传达出对情感的渴望,对人生的思索,对理想的寄托,这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本质。

第五,吴宇森传递出来的暴力美学具有典型的“中国元素”。它渊源于中国讲求“神韵”、“韵律”的美学传统,继承了武侠片对动作美感的追求,也吸取了西方警匪片的一些拍摄技巧,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在暴力形式美的呈现中寄予其对和平、美好的乌托邦社会的渴望。但由于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各自在相应的社会语境下对于幽默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以吴宇森为代表的中国暴力美学电影建构在伦理美学之上,通常以动作场面和情节来取胜,重视对人生的思考。而像《黑客帝国》这类西方暴力美学电影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黑色幽默的暴力。

第6篇

一、金庸小说的影响

金庸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是因为他巧妙地将中国古典文化和艺术完美地融入进那些刀光剑影和惊心动魄的武侠故事中,突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概念,从而形成一个雅俗共赏的境界,作者将从旅游角度分析和探讨金庸小说里旅游的元素的切入,及旅游线路的开发。

二、旅游角度看金大侠的武侠世界

(一)从历史文化元素来出发

金庸的小说内容涵盖广泛,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铺垫和小说人物个性的塑造,在每一部故事的伏笔处承上启下将宋元明清4个朝代不同时期的武侠故事慢慢展现给读者朋友,个性鲜明的江湖儿女也跃然纸上,如儒家代表,老实憨厚的郭靖、侠者风范的乔峰等、代表佛教少林派里面武功出神入化的无名扫地僧,代表道教文化,在武当山开创了太极的张三丰、还有集佛道两家之长的小东邪郭襄,她创下了峨眉派,他的衣钵传承人灭绝师太和周芷若等女性角色刻画入木三分。

(二)从旅游景点角度出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金庸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名山大川,在这里例举浙江的景点。首先是嘉兴的醉仙楼和烟雨楼均出现在《射雕英雄传》中,醉仙楼是江南七怪和丘处相约18年比武之地;烟雨楼则留下了东邪、西毒等众英雄的精彩武术切磋之地;而陈阁老宅出现在金老在他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并直指清朝四大疑案之一乾隆生事之谜。最后是舟山的桃花岛不仅是射雕里东邪黄药师和黄蓉的居住地,更是神雕里杨过与郭芙童年生活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些因旅游景点而被写进小说,有些则是因被写入小说而成为旅游景点,不得不说,金大侠的眼光独到。

(三)从住宿角度出发

金迷们总结出金老小说四大客栈,如天龙八部里的龙门客栈、碧血剑里的悦来客栈、神雕里的高升客栈、鹿鼎记里的如归客栈,电影《鹿鼎记》里面甚至出现搞笑无厘头的“有家客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指导意见》中关于住宿餐饮服务目标里提到: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俗、长(短)租期公寓、有机餐饮、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这一一件确定了民俗客栈的合法化,如果金大侠江湖世界中的民俗客栈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相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四)从美食元素出发

民以食为天,近几年国内上映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的美食家喻户晓,很多美食家不远万里,踏遍祖国大地,只为味蕾上的盛宴。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为北丐洪七公做的浙江美食佳肴,味道绝妙,菜名也十分高雅,如,玉笛谁家听落梅、24桥明月夜、岁寒三友、银丝卷、叫花鸡等等,《鹿鼎记》里面也用了一定的篇章描述宫廷菜肴和扬州美食,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吃货们的审美要求。

三、根据新旅游6要素设计开发出相关旅游路游线

2015年全国旅游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根据旅游发展要素和拓展要素中提出了新旅游六要素,分别是商、养、学、闲、情、奇。根据金老的小说打造成跟着金庸闯江湖之系列游线。

(一)寻根旅游(主学、情)

资源整合,设计2―3日游线路,融合嘉兴市海宁金庸故居、金庸书院、海盐陈阁老安澜堂、天下第一潮钱塘江大潮、嘉兴市南湖烟雨楼等景点,从金庸本人及其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的武侠故事作为起点,针对金迷们或一定影视剧观众迷们打造一条寻根之旅,让游客在品尝嘉兴特色禾邦菜及船菜的同时,让更多游客深入了解金庸及其家族文化背景,以及金大侠武侠世界里的故事汇。

(二)宗教旅游(奇、闲、情)

根据中国化的佛教胜地和本土道教胜地组合设计旅游线路。如代表佛教胜地的有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天龙八部里面,乔峰幼年受业于少林玄苦大师,嵩山少林寺同四川峨眉、湖北武并称金庸小说里面中原三大宗派。代表道教文化的有武当山、华山,泰山、恒山等,尤其华山的地位在金庸小说中非常卓越,华山更成为“神雕三部曲”里面武侠世界的序幕,在金庸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前后出现华山论剑。诸如其它道教旅游胜地还有东岳泰山、北岳恒山等景点。

(三)休闲旅游(养)

最具有代表景点是位于舟山桃花岛和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及嘉兴烟雨南湖几处景点。这三处景点把中国的江河、湖海特色地貌表现出来,游客不仅能领略到刀光剑影的故事,还可以放松心情,享受海边的日出海鲜、江涛的汹涌澎湃、南湖的烟雨迷蒙。

(四)体验旅游(商)

第7篇

从约。

一、 抓其“眼”入其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重点句作为整体阅读教学的“眼”,并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以此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如《船长》一课,教学时要找到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文眼”:“哈尔威船长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抓住“文眼”展开教学,通过对死亡来临时场景的品读,从船长的言行感受他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和他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爱护妇女儿童的高尚品质,深入理解“英雄”内涵。

师: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多么高的赞

誉呀!

师:在沉沉黑夜,在散发死亡气息的茫茫大海上,面对死亡来临时场景,文中有三处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

(屏显“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轮船在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师:这几段文字分别展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从句段一中,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恐慌的场景。感觉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是万分的恐惧、慌张。

生2:我从句段二中体会到当时的场面是更乱了,乱得都无法控制了。人们为了逃生,开始了争抢拥挤,非常可怕。

生3:我从句段三中体会到人们似乎在跟时间进行赛跑,在争分夺秒与死神抗争。尤其是从“尽力加快速度!”、“动作再快点!”体会到当时的紧张气氛。

师:面对死亡来临,船长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屏显: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师:面对死亡的来临,英雄的内涵是什么呢?课文主要通过描写船长的语言、行动来表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描写船长言语、行动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好好读读,体会。

大家以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面对死亡来临,英雄就是。”

(生自由读文,找划句子。)

师生交流:

生1:面对死亡的来临,英雄就是智慧果敢,临危不乱。

生2:面对慌乱的乘客,英雄就是舍己救人,沉着镇定。

生3:面对死亡,英雄就是保护弱小,果敢智慧。

……

如此设计,在教师引导下,抓住文眼展开教学,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合声齐唱”!

二、 析其“眼”悟其情

《姥姥的剪纸》一课切入点是一个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溜”制造一种悬念,“拴”形成阅读文章的矛盾点,两者连起来就是阅读的悬念和矛盾点。读者自然会想到:有没有被拴住,靠什么来拴住的?

(屏幕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

檐下。”)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语用得非常精彩,一起读――“溜”!从这个溜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1:这个小外甥非常调皮,因为他不听大人劝告,要偷偷溜去游泳。

生2:从“溜”字看出,姥姥是禁止“我”去游泳的,但“我”还是常常会去游泳。从中可以读出姥姥对“我”的无限关爱。

生3: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小鬼,因为“溜”字说明他会想尽一切办法逃过姥姥的法眼去游泳。

小结:通过“溜”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不怎么听姥姥话,不怎么怕危险,是非常调皮的孩子。而在这里,文章讲姥姥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关于“拴”,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用绳子捆住,并打个结,这里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上面讲的是剪纸。还有一个意思是比喻缠住,而不能自由活动。那么在这里肯定是第几种解释?(第二种)

师:像“我”这样一个不怕危险,不听姥姥话,这么调皮狡猾的小孩能被拴住吗?第二个问题,姥姥的剪纸为什么能把“我”这样的调皮小孩给拴住?

学生交流,解读描写剪纸图画的句子。

(1) “我抢过来看了”――“抢 ”

(2) “我嚷着还要”――

师:他被拴住了,仅仅是剪纸将他拴住

的吗?

小结:姥姥是用剪纸,用爱把“我”拴住的。而爱是通过剪纸表现出来的。

文字除了有温度之外,还带有一种情感。辨析关键字眼的过程,其实也是深入品味文眼,透辟赏析全文,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与读者双方的情感加以融合能产生新的意义上的一种情感,使情感得以丰富和升华。

三、 扣其“眼”得其法

阅读指向写作,表达要有基石,要有抓手。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就能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使阅读课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扣“眼”也要因文而异,可以关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也可以关注语言风格……

例如《麋鹿》一课中有一句:“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让学生辨析这句话中的“几乎”是否可以省去,为什么?如此关注遣词造句,学生通过比较学习,自然感悟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拉萨的天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有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这个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还带着音律美。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对仗”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这样加以关注,学生对这样的句式表达就会印象深刻。

教学《莫高窟》时,将目标定位于赏读和积累介绍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句段,以及学习文章“总写―分写―特写―总写”的构段方式。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时,让学生采用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教学《钱学森》时,模仿文章开头练习用倒叙的方法写一个人。教学《船长》时,写一段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简短对话。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时,根据学到的书信格式,写一封回信。

第8篇

一、先谈教学空白

教学过程并非匀速运动,它有高潮,有低谷,有间断,有继续。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在波浪式前进中随意点化,留下空白,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扩展天地,一般可作如下处理:

1、揭示课题留空白。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接触到课题,教者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揭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比如《小英雄雨来》就可以这样揭题:《还乡河畔》――《雨来没有死》――《小英雄雨来》,课文的取题有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为什么这样修改呢?初题只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改题点明了人物遭遇的结局,定题有人(雨来)、有事(雨来被称为小英雄定有不平凡的经历)、有情(作者的赞颂之情)。揭题留空白,比较解空白,学生的收获就大了。又如《跳水》,还可以运用悬念留下空白――大家见过运动员跳水,从高高的跳台上凌空飞越,姿态优美,令人不禁心驰神往;今天我们学的《跳水》却是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从高高的桅杆顶上跳人大海,结果会怎样呢?教者引而不发,引起学生的强烈追索情绪,急于阅读课文了。

2、突破难点留空白。课文中的难点需要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性急的教师往往直接解说,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比如,我们教学《笋芽儿》这篇课文。有老师只注意到笋芽儿成长成为绿竹的过程,较少注意它的思想意义。其实,教学时从“力”的角度适当留下空白,启发学生思考,便能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事理。

3、导入意境空白。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指出,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学生刚刚进入意境,他就转移到其它的内容的教学了,教学环节上少留了一个“空白”。在今年的评教赛中,有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朗诵全文时,配以《国际歌》,朗诵饱含激情,乐曲意蕴庄严,学生则凝神入境了――朗诵完了,乐曲止了,全场仍然鸦雀无声,大家沉浸在缅怀总理的意境之中。妙就妙在教者也与学生一起凝神体味,并不忙于继续讲解,留下了较长的空白,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假使不留空白,立即往下讲课,无疑会打破刚刚酝酿的意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免打了折扣了。

4、结束全篇留空白。按照一般的教学环节,结束全篇时大多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似乎总是缺乏一种余韵,收不到“课虽尽心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不留空白是其原因之一。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结束全篇时,她没有照搬常规,而是别出心裁地打出了幻灯,引进了《三国演义》描写《草船借箭》的一首诗歌: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她引导学生理解了关键词语,明白了诗歌大意,然后请学生课后比较诗文,看看诗歌抓住什么写“草船借箭”的。这就将空白留在课后,学生大多会饶有兴味地填补这个空白的。

二、再谈艺术空白

不难发现,教材本身也有“空白”。这是作者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而故意留下的,它给读者回味无穷的余地,教学中又如何处理这些艺术“空白”呢?它同教学空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完全可以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前文已涉及,这里简要地补说几点初步设想。

1、联想补空白。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比如《穷人》一文对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惊恐不安地心理作了细致的描写,文章在这里连用七个省略号,实际上留下了需要我们仔细体味的七处空白,含蓄地表现出桑娜的艰难的处境,启发学生联想补充,深入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

第9篇

经过一个阶段的党课学习,我在理论上对党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有一个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党课讨论小组的老师安排我们去哈尔滨烈士陵园参观实践,在十月三十日我们小组一行人来到了烈士陵园,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献花来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庄重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有柔情的绿水、坚硬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们胸前佩戴者白花,缓缓而进,大家的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搅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走到这座为纪念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内忧外患之际,是他们,果断出击,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钦佩不已。

烈士陵园之行,感受中华崛起之艰辛!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惨遭西方列强的践踏,如此血腥,如此无情!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却不能屈服!虎门销烟让世界震惊,三元里战斗让侵略者胆寒!在中华民族觉醒之际,我们的先烈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冲出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着前进。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敌人暗杀在枪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或许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份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英勇卓绝的战斗,会有我们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么?如果没有他们无私的对国奉献,会有我们今天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么?在以前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先辈们都能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不求回报,但是在今天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社会里,依然存在着不少虚度光阴、颓废的自私自利份子,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么?

陵园里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神圣,每一捧空气,都弥漫着光辉人性的气息。在陵园里,我们遇到了一群和蔼的老人,他们高声唱着歌曲,并热情地邀我们共唱。或许是因为年代相隔得久远吧,我并不能学会歌曲。在我看来,历经风霜的老人,在守护着陵园文化,而对于我们这些年少气盛的青年人来说,最好的爱国教育莫过于亲身感悟烈士们的爱国精神品质。

我们拾级而上,感受到我们离英雄越来越近,革命烈士永垂不巧,几个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帘里,石碑上的一连串的图像,经真实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份历史痕迹虽然保持沉默不语,却不能不刺痛我们的心。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纪念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孤胆英雄,一人将一个连的敌人俘虏,多次立下战功。在一次战役中,他掩护最后一批战士撤退的时候,自己的腹部受伤,与冲上来的敌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手榴弹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烈士陵园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目的。时代在变化,我们更是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陵园寄托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要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优良的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对党的历史学习不够系统,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缺乏亲身感受,对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对党史,对革命历史不清楚,对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知之甚少;社会中一些人恶搞英雄还有一定的市场,这些都说明传统教育之重要。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教育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资源,是我们克服各种障碍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风、提高政治道德品质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缅怀先烈,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铭记身上的使命,牢记肩上的责任,不辜负先人的期望。

历史虽然过去了,可是,我们如何弥补这个永恒的伤疤?难道就让它“永恒”吗?不!绝对不能,历史总归历史,现在是21世纪了,我们不能让历史重现!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只有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卫好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用知识的武器,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来向他人展示我们的风采、展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形象!

战士们走了,我们可以让他们放心的走了。因为,我们继承了先烈们的光荣传统,继承了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没有辜负先辈们的重望。我们今后的路将会越走越远,也将越走越好。苍松劲柏,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它们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也告诉我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舍生取义;建设时期,烈士们先人后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奉献自我。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今日踏上这神圣高洁的土壤,战争年代中的枪林弹雨,和平时期的艰苦奋斗尽在脑中清晰。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上进呢?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继续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

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凝聚着虎门军民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在党的“三个代表”的正确思想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我们伟大的建国先驱。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旧社会走向灭亡、新社会逐渐建立的历史;是一部外国不断侵略、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每一页都充满着血泪和沉重。在这各种力量并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军民前仆后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挫折才换来今天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殷实。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人、集体、社会提供帮助。

在今天,战争对于我们来说只是电视上伊拉克或利比亚传来的新闻图片,或许有许多人对烈士的名字和事迹更加陌生,但是我们依然生活在烈士撑起的蓝天下。时光可以冲淡记忆,但是它抹不掉革命的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推到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创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我们要把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对英魂的不尽哀思,化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利益的勇敢维护,继承先烈的遗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绚丽人生。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第10篇

《下一代》杂志创刊20周年践行使命与责任

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下一代》杂志自1992年5月23日创刊20年来,正是这一事业的宣传者和推动者,自觉地做到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与改革开放同进,践行了媒体的使命与责任,成为了德育教育典范读本,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一心为了下一代

2012年5月15日,一封来自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祝贺信寄往了《下一代》杂志社。信中写到,多年来,以李德生同志为主席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大力倡导“两创一营”(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共青团“英雄支部”和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活动。《下一代》杂志在宣传和推动这些活动方面,舍得拿出版面,并下功夫采编高质量的稿件,产生极好的社会效益,这在国内同类型的期刊中,是最为突出的。据此,我会向社长王卓同志颁发“爱国工程奖”,并大力推广他创作的新红歌《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

走过20年历程的《下一代》杂志,以其丰硕的办刊成果,赢得广泛赞誉。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在祝贺信中希望《下一代》杂志社的同志们在创刊20周年的时候,认真总结办刊经验,在创新中求得新的发展,在中国关心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人民《前进报》社原社长冯荆育对《下一代》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评价道:“《下一代》注意充分发挥杂志的个性特长,想中小学生所想,急中小学生所急,在未成年人需求和健康成长上下功夫,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启示、引导、帮助,办刊特色突出,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下一代》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广大读者纷纷对杂志20年历程谈了自己的感受。读者们认为,该社的同志们坚持“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了下一代”、“我为孩子办刊物,办好刊物为孩子”的社训,精心设计了几十个有吸引力的栏目。充分表达了中小学生自己的声音,成为展示当代未成年人风采的平台。《下一代》杂志多次举办大型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活动,从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永远跟党走

“《下一代》杂志紧跟党的前进步伐,以简明通俗的讲解、生动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性很强的图片资料等,编辑出版了16期增刊,引导中小学生时时处处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下一代》杂志社社长王卓谈到这几年增刊出版工作十分感慨。1999年,为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出版增刊《肃清“”流毒,培养跨世纪接班人》;2000年,为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50周年,出版增刊《志愿军壮歌》……2005年,为介绍歌曲《我要做合格小公民》的创作和在全国传唱的情况,出版增刊《我要做合格小公民》;2006年,为纪念在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的大批英雄模范,先后出版增刊《红色记忆,永放光芒》和《丰碑在我心中》……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出版增刊《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宣传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90位有代表性的英雄模范人物;2012年,为了配合党的十,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出版增刊《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这16期增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真正做到了教育性、知识性、针对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未成年人、为了一切未成年人、为了未成年人一切的思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此,有关领导专门邀请《下一代》杂志负责人赴京汇报增刊情况。

20年风雨兼程,20年见证荣光。《下一代》杂志正成为未成年人爱不释手的“小伙伴”,正成为老师和家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活教材”。

第11篇

一、 在课文留白处做文章

小语教材大多是意蕴深远、文质兼美的课文,有的语言精炼隽永,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作者在叙述描写时特意留下的空白,这些空白处为学生提供了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使之更丰满。例如,五上《迟到》一文的结尾是:“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是著名台湾作家林海英的文字,清新质朴。前文对父亲严厉的形象刻画已经相当细腻而传神,但唯独在描写父亲冒雨送夹袄和铜板的段落描写却很简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是我,接到父亲送来的花夹袄和铜板,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按照前文中刻画父亲的描写方法,把想到的写下来。于是,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接过父亲送来的夹袄和铜板,我的手颤抖了,眼泪不由地夺眶而出”;还有的学生根据以往生活经验,这样写道:“接过父亲送来的夹袄和铜板,我再也忍不住了,扑进了被雨水浸湿的爸爸怀抱,失声痛哭起来……”从学生自己的视野看这件事,从他们自身的想法去体会这件事,给出这样的空白补充,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又实现对阅读空白的召唤;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训练人物描写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二、 在课文结尾处做文章

细心的语文教师会发现,教材在很多课后练习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进行续写。这种小练笔,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六年级教材《穷人》一文,教完课文,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结尾情节续写故事,学生写道:

“桑娜拉开了帐子,床上的两个孩子正在睡梦中甜甜地笑着。渔夫走近一看:呵,两个小家伙睡得正香啊,唉,她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已经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了。哦,可怜的孩子。渔夫伸出自己长满硬茧的双手,正准备抚摸孩子的笑脸,忽然又迟疑了一下,把手缩了回来,他一定是怕自己粗糙的手把孩子弄醒了。”

这个片段描写,是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想象,然后写下来的故事后续,不仅从情感上是一种延伸,更为精彩的是对渔夫心理活动以及动作的准确描写,透过这样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善良的渔夫形象,这与课文所塑造的形象如出一辙。说明学生是能够从不断的朗读中体会到渔夫的形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读写结合得非常好。

三、 在关键语句处做文章

有些课文中隐藏了某些关键语句,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放大,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中,刻画了孙晋芳“朝夕苦练”球技的动人情景,只是写了孙晋芳在三伏天练球的场面。那么,孙晋芳在其他时候又是怎样刻苦训练的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将“朝夕”二字放大。学生想象情境后写道:

“寒冷的冬天,冷风嗖嗖地吹在人们的脸上。球场上,一个穿着红色球服的运动员正在握着手掌垫球,冰冷的排球落在她的手腕上、手臂上,生疼生疼的。热气从她的嘴里不断地呼出,可她没有停止,一直垫到几百个。”

通过补写,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孙晋芳高超的球技是与她辛勤的苦练分不开的,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孙晋芳的了解和敬佩之情。

四、 在课文语句重复处做文章

有些课文,从表面看比较浅显,但是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其实在文字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英雄雨来》是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十分感人。仔细研读这一课,会发现课文中描写雨来勇斗鬼子的部分,有两个相似的句子。①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② “没看见。”两个句子都有一个“没看见”,那么,此时他在想什么呢?我在此处设计的练笔,可以让学生走进雨来的内心,感受他不说出李大叔的坚定决心,从而对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12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1尊敬的领导、教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讲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仅有一个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可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

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可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必须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并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梦想——像老钟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中秋前夕,我们部队的大批药品要在指定时间走过白洋淀。有个日本鬼子叫龟田,他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_细石磊将区队八路的药品一网打尽,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并一举歼灭这伙小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嘎子还真缴获了一把真枪。

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

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能够把他的精神运用于此刻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

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此刻处在和平年代,更应当好好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2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日,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午时,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头,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此刻隆化还没有解放,怎样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多谢大家!

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3大家好!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可爱可敬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雨来的的家住在还乡河上的芦花村,雨来最喜欢到还乡河里游水玩,雨来仰浮的本领,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能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12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雨来送进了夜校,雨来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家里就剩下雨来一个人,他趴在炕上看书,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刚要往外跑,进来一个人,原来是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跳进洞里,对雨来说:"快!把缸搬回原先地方。你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雨来使尽气力,最终把缸挪回到原地。这时,十几个鬼子端着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抓住了雨来。

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假装温和地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扁鼻子军官伸手往皮包里掏。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地说出来,那个人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用力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使劲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的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雨来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的叫:"枪毙,枪毙!拉出去!"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爬了出来,大家都说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大家来到还乡河边,突然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雨来虽然年纪小,却十分痛恨鬼子,积极帮忙八路军抗战,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们要永远记着他,学习他的英雄行为和爱国精神,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4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___,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多谢!

2021讲述红色故事最新演讲稿5大家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头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头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仅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 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可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