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5 10:1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葡萄沟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葡萄沟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且教且思;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5-0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课《葡萄沟》,描述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风土人情,那五光十色、娇艳欲滴的一串串葡萄,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不由得直流口水。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更让我们觉得可亲可敬。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只要教师能真诚地注入情感,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是不成问题的。现结合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进行诊断与分析,以探寻有效教学之策。

一、案例与描述――场景呈现,课堂的不足之况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前不久,我们游览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领略了日月潭早晨、中午的不同美景。这节课,我们又要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去游玩,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总是用美味的水果招待客人。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生:(七嘴八舌地喊) 葡萄!

师:(装作没听见)下面我们来猜个谜语:“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打一水果)”

生:(又齐喊)葡萄,葡萄。

【教学片段二】

师:课文中有一句描写葡萄的句子写得很美。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是啊,写得真美,请大家欣赏课件图片,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葡萄?

生2:有紫色的,有绿色的。

生3:有红色的,还有深绿色的。

师:是啊,这么多种颜色,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我们一起品读欣赏葡萄的美丽吧!

(教师正想叫大家齐读时,突然冒出几个声音)

生4:老师,没有白色的啊。

生5:也没有暗红色的。

生6:是哦,我也没看见……

【教学片段三】

师:假如老师是游客,你是维吾尔族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招待我呢?

生1:我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招待你。

生2:我会把葡萄炸成汁请你品尝。

前面两个学生精彩的回答正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正暗中得意时,一个学生说:“葡萄好吃别贪吃,要慢慢享用啊!”

生3:我们的葡萄不是白吃的,吃完要唱歌的!

生4:小姐,好吃你就多吃点!(连广告词也出来了)

二、诊断与分析――且教且思,课堂的尴尬之扰

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潜心钻研文本,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上述课堂教学的尴尬之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导入显得呆板、低效

正如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时说,精心设计的开场白,本来以为很精彩,可在实施过程中,却震惊地发现,自己的课堂显得那么的做作,那么的呆板。当教师问道:“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吗?”学生已经异口同声地答出来了,可是教师准备好的谜语还没有猜呢,他只能装作没听见。无奈之下,还是自编自导说出了谜语,学生猜后,再引出课题。这就没有凸显出环节的自然与和谐,略显尴尬。

(二)信息技术使用效果不大

为了让学生感受葡萄的美,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多彩的葡萄图片,让学生先看图说说葡萄的颜色,然后品读句子。谁知句子还未品读,下面已有学生大声喊出“没见到白色的、暗红色的葡萄”,片刻尴尬后,教师略显不耐烦地说:“没看见是因为葡萄太多,被遮挡住了。”然后再继续让学生品读句子,读出葡萄的五光十色及美丽,但学生的朗读也始终没有预设的那么投入。直观形象的课件、插图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有时候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可是对学生来说所起的作用不一定大,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原因可能是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不是很恰当,也有可能是多媒体课件图片与课文情境不完全相符。

(三)创设情境前反复研读文本的力度不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教师创设了“假如老师是游客,你是维吾尔族的孩子,你打算怎样招待我”的情景,可是学生的回答并不都尽如人意,有些答案令教师哭笑不得,十分尴尬。课后细细想来,这不能怪学生的顽皮,根本原因是教师自己预设的问题不够精当,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让学生反复研读文本段落才是关键。

三、感悟与收获――有效之策,让课堂焕发活力

在上完《葡萄沟》这课后,执教老师回想起这三个教学片段,确实感觉留下了遗憾与失落。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前的引入、多媒体的使用、课堂问题的生成等都要经过认真思考、仔细揣摩。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冲破尴尬,让课堂焕发活力呢?

(一)课前导入,灵活运用,自然和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片段一在引出简单而有趣的课文情境后,明明早已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教师根本不必再安排猜谜语了。当教师问“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帷保学生回答是“葡萄”之后,就可以直接出示“葡萄”这个词。随文识字后,让学生说说对“葡萄”这种水果的印象,再引出课文,这也许更能凸显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与和谐。

(二)信息技术,紧扣文本,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直观形象的课件、图片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教学片段二中,在课件的制作上就要扣紧课文插图,丰富葡萄的多彩的颜色,既让学生在视觉上看到葡萄是色彩斑斓的,又要符合文本段落的语境。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才能凸显效果,学生在品读时才会入情入境,读出葡萄的五光十色及美丽。

(三)读中感悟,注重有效,少走弯路

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读,从读中感悟。在教学片段三中,创设问题情境之前,要引领学生反复研读描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的句子,再给学生自主演示的机会。学生深入了文本内容中,回答时才不会跑偏,也会少走许多弯路。面对课堂中三个学生的另类回答,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形式:“这可不是维吾尔族的孩子呀!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维吾尔族孩子好客的语句,读一读,再回答问题。”这样适时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能使学生的回答更贴切。

第2篇

参加比赛的每位老师教学态度端正,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准备课件,教具,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良好。在比赛中出现了很多闪光点,值得推广:

1、注重了文本细读。所有授课教师都能通过文本的详细阅读,逐字逐句地对关键词、中心句、各种表现手法等,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比如徐老师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杨老师抓住“望、馋得流口水、抓耳挠腮”等动词等于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态和动作。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廖老师在古诗教学中的 “平长仄短”诵读法,看注释理解古诗法,将古诗中的单音字转换成现代的双音词的翻译法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讲练结合。这点肖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学生仿说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型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课后作业要求设计一则广告,推荐葡萄沟。

4、教学形式多样。比如杨老师设计的读一读、摆一摆、演一演、想一想等环节,寓教于乐,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

5、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肖老师的课件图片丰富、资料齐全。杨老师的准备的小岛、椰子树教具、徐老师的纸船学具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说到听课后的感悟,还是想强调两句老话:

第一句是请脱下公开课繁华的外衣,还语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师把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过全,想通过一堂公开课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学理念,想多教一点文学常识、想多几个拓展练习、想多教学生几种学法,这种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励的,但一堂课中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却很可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的产生:一是因为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太多的内容挤掉了对语文教学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时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们期待“删繁就简教语文”,提倡“简约、务实、自然、真诚”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自然、简朴实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坚决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尽量不做”——凭借简单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

第二句老话:阅读教学,“读”占鳌头。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说。朗读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要想指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悟却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想指导朗读可以从“四有”入手。

一是读有层次。

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这是不切实际的。读出感情应建立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应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个层次,一定得循序渐进。

二是读有指导,这个指导不应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读好停顿、重音,而是要引导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在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是读有示范。四是读有评价。

第3篇

1.用微课弥补语文教材资源的缺陷。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涉猎各个方面知识,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始终带给学生惬意、温馨和灵动,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感悟。但由于教材设计有时候与学生的阅历相去甚远,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很大障碍,而微课,却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如在学习《葡萄沟》时,学生没有去过新疆,对新疆的异域风情兴致盎然,特别是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非常感兴趣。课本没有插图,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就制作了一段“葡萄干制作过程”的微课:“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制作流程清晰再现,加之同步解说,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终于明白了葡萄干的制作工艺。有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特别强,还提出问题: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能做好吃的葡萄干?投石问路,激起千层涟漪,学生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爆发出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微课,简单高效,弥补了语文教材资源的不足,打造出了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2.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其从以往抽象、枯燥难懂的学习内容中释放出来,并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化、具体化特征让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时候,我们可在网络上下载视频、纪录片及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这些地方的气候、环境、动植物生长情况进行介绍、展示,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利用信息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开展书法教学,增强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汉字,是我们祖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方块文字。它讲求规矩、匀称,其中蕴含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特别是毛笔书法讲求的刚柔相济、轻重缓急、虚实相生、抑扬顿挫。在平时教学中大力开展书法教学,既能让孩子从中领略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更能不断规范孩子的书法品质、书写习惯,让孩子在艺术中领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以便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把书法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写字教学,能增强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孩子写字,表面上看是教学的一部分,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周周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使得孩子更加喜欢语文,从源头上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写字教学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细心的学习态度,渗透对汉字的热爱,激发孩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孩子情操及培养审美能力,教育孩子在写一手漂亮字的同时,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自豪感和正义感。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采用游戏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一年级的学生则刚刚从幼儿园走进学校。一进入小学就要认记这么多生字,确实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识字教学本身枯燥乏味,再加上课时安排又紧,使得识字成为孩子学习上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小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模仿、游戏等。因此,根据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心理需要。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幼儿游戏的主要特征是:自主的、愉快的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儿童通过游戏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游戏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还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在知觉过程中,无意性仍然表现得很明显。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通过观察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观察童话或标本、实物的时候,常常容易离开观察的目的而把注意力分散到次要的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感知过程常常受情绪或兴趣的影响,感知一个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相符合的事物的时候,可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反之则短。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5.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深入研读文本,对文本有深刻见解。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桥梁、是纽带,是发展成长的阶梯,旨在引起学生的认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义建构,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更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它的利用、挖掘全面地发展人。所以教师要走进文本,融入文本,提炼精华,把握要旨,读薄教材,提炼出学科素养、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以一当十。怎样做到挖掘文本资源,深入研读文本,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文本究竟说了什么,即体会编者意图;二是文本想要说明什么,即体会作者意图;三是文本能够说明什么,即了解多种解读;四是文本应该说什么,即体现个人见解,对各种意图、各种理解进行选择、整理、融合、优化,呈现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再确定恰当而又准确的教学目标,在次要内容上删繁就简,“减肥瘦身”,去伪存真,在重要内容上层层推进,在螺旋式反复中提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破解文字密码、逻辑密码、概念密码、规律密码等,以求一石三鸟,事半功倍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第4篇

相信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这篇课文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非常难受的。新课程强调对话,强调生成。可是学生真正和你对话了,课堂真正生成了,我们老师为什么不敢了呢?

有位老师上《春雨的色彩》,在学习了春雨是绿色的、是红色的、是黄色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地去聆听、去想像,可结果却令老师十分下不了台。一位学生说:“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老师并没有着急,她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听一听吧。然后是配乐的课文朗读。还是那个学生,他说,老师,我现在看到了,春天的田野是花花绿绿的。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会问,我们的学生一般都很乖,知道老师要听什么,所以不会说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了,老师没有说再想想看,而是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这次学生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

从“一言堂”的分析讲解,到“语言文字训练”大行其道,再到“自主、合作、探究”如火如荼。我们的语文课什么都不缺,就缺真实。

语文课应该是真实的。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学生真情流露。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向学生传授真知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用真诚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真理的光辉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真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根本

新课程很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很多老师掌握不好融合的尺寸,所以就出现了许多四不像的课。

最近一次年轻教师的教学比赛,我们选用的课文是实验教材二年级的《画风》。教材的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三个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结果6位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叫学生带来了水彩笔,让学生画画。有小组画的,有添画的,有个别画的,有到黑板上画的……一节课的大半时间都用在让学生画风上了。到后来,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听美术课了。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因为课文的题目是画风,教师自然也就容易想到让学生画画了。可是这样的课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到底姓什么?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融合,强调阅读的拓展,这是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我们要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语文姓语名文,能否把握好语文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语文课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如果脱离了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融合、去拓展,那么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了。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课外阅读的拓展是必要的。同样是画风,有一位老师处理得相当好: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她让小朋友自己到黑板上去画,然后让画的小朋友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个教学环节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画。我们让学生画画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状况;二是画了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把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还看到过另外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老师上《台湾蝴蝶》,上到该让学生看蝴蝶图片时,老师突然说找不到投影片了,让学生自己仔细去读课文,把几种蝴蝶的特点画出来。

这里老师的教学目的很清楚,不是要学生知道那些蝴蝶是怎么样的,那是生物课的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文字之后,老师终于把投影片找到了,让学生观赏一下那些美丽的蝴蝶,把语文教学适当地拓展开去。

学科融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你在语文教学中融合美术、音乐、自然、数学都可以,关键是不要忘记自己是语文老师,现在上的是语文课。

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提到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虽然是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说的,但对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语文课的灵魂。

可是,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堂识字课,要学生认识老虎。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表演的环节。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子上来说,我是老虎,如果你不带礼物,不尊重我,说我馋,说我胖……我就吃了你!

课改以来,我们的学生变活跃了,他们说话的机会多了,表演的机会多了,得到肯定和表扬的机会也多了。可是我看到这样的表演,听到这样的话语,却怎么也笑不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这就是课改带给我们学生的变化?教师呆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叫那学生下去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只记得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当学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需要老师的人文关怀的时候,我们老师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煮金鱼”。原来好像是常识课的内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引进到语文课堂里来了,而且好像很多名师都上过这课,被认为是观察作文的经典案例。最近,我又听到了一位年轻教师上这个内容。

为了制造悬念,教师卖了很多关子,说自己饿了,要把金鱼煮了吃。然后问学生可以怎么吃。有些学生就给老师提建议,说可以烤了吃,煎了吃,也可以煮了吃。还有一些学生听老师说要煮金鱼都非常吃惊,请求老师不要把金鱼煮了吃,因为那样太残忍了。可老师为了把课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上下去,还是坚持非煮不可。老师说:“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饿了。”

最后当然是金鱼被老师抓进了试管里。看到那些善良、可爱的孩子吃惊、迷惑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金鱼当然没有死,可是我很担心孩子们那种单纯、天真的火花,会在我们这样的教学下熄灭。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口语交际,题目是《我的妈妈》,孩子们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突然,有个小女孩在座位上哭了。老师很奇怪,走过去问她。她就是不说,一个劲地哭。老师摸摸她的头,又走过来了。过了一会儿,那学生终于止住了哭。老师就轻轻地问她:“是不是想妈妈了?”那孩子点点头。老师就说,那你来说说你的妈妈吧。哪知道,那孩子又哭了。老师就说,对不起,等下课后,你再和老师一个人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