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3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执行力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前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对于一个员工,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这关乎于决策层的指令能否得到高效执行,关乎到管理层的管理能否起到应有效果,更关系到基层人员的工作和任务能否按时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陶淑艳教授在10月29日的课程中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执行力。课程中我受益匪浅,并由其延伸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从意识上讲,个人的责任感对于执行力至为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那么他干什么事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的使自己做得更好。而责任感,往往是从务实和细中体现出来的。在日常中业务中,我们经常会想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但这只是做好自己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想在工作中突出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好,理应对手上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责任心,凡事多探究竟,多注意细节和关键点,尽心尽力,这样才能拥有高效的执行力。
二、从认知上讲,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关键。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能是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能力。高效的执行者往往有以下8个特征:积极向上、具有韧性,学子创新,诚信负责,自动自发,专注细节,分析决策,关系和谐。而提高执行力,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次要加强执行速度,今日是今日毕,同时也要加强执行力度,投入足够的精力。
三、从方法上讲,正确的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力的不二法门。对于不同事项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哪些优先处理,哪些可以缓一缓,同时也要考虑事情的时限和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这就要求第二步-编列日、周和月工作计划,并且在每周期完成之后总结汇总尚未完成的工作、原因及解决措施,以及及时更新事项备注,这样不仅能做到事无遗漏,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基层管理者,提升团队执行力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通过事前将工作布置清楚,沟通到位,明确方法、时限、标准、责任人等要素,事中积极主动跟进、及时推动和不定期的检查纠正,提高团队工作的“有效性”,事后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未下一次的执行打好基础,培养习惯和意识。
提升执行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需要提升的方向,期待下一次课程。
关键词: 执行力 高效 协作 态度
一个团队的成功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地将想法落实于行动,以及全体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行动力,即团队执行力。只有拥有高效执行力的集体,才会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只有注重培养团队执行力的领导者,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一、执行力
(一)执行力。执行,就是接受团队决策者的任务安排,决不推脱。执行力,指贯彻战略意图,实现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组织战略、规划转化成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就是每个环节不折不扣的落实,包含流程、标准、检查系统、奖罚标准。
(二)团队执行力。团队执行力是把战略、决策转化为成果的满意度、精确度及速度。
(三)团队执行力的重要性。团队执行力是带领同仁利用资源、实现目标、比学赶帮、彼此共赢。团队执行力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没有执行力的团队不可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和成功。每个人都不完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在团队中,个人的缺陷可以得到很好的互补,只要迅速、积极、有效地行动起来,团队执行力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而个人在当中也会得到学习和锻炼提升的机会,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宁愿要三流的创意、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创意。
二、团队执行力存在的普遍问题
团队执行力应该在各方面发挥作用,以帮助实现团队目标,可实际情况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林格尔曼效应”。人大多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在独立工作时,能竭尽全力,一旦进入一个集体,反而会把责任悄然分解,推卸到其他人身上,这是集团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当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时,他们的个体贡献会因人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林格尔曼将其成为“社会惰性”,此结果被称为“林格尔曼效应”。在团队工作中,因参与人员数量多,个人就会对他人产生心理依赖,在完成任务时,就不会用尽全力,这是团队执行力差的一个原因。在团队展示中,凡是积极配合、认真准备的团队,都能注重创意,表现出团队特色;凡是以各种借口、“消极怠工”的团队,都难以有效展示团队基本情况。这就涉及团队执行力的问题。要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必须知道在做的过程当中不要找任何借口。因为执行没有借口。
(二)团队不“和”,即没有很好地融入团队。新学期伊始,在团队活动中,笔者注意到有的队员坐在角落,远离团队,拒绝参与团队活动,给本团队绩效造成不良影响。可以说这样的同学缺乏团队执行力,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而在团队合作当中,这是一大忌。
(三)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团队中会有这些人的存在,说出的话听着头头是道,放开思绪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画面和蓝图,可到了关键时刻就是实现不了。有些人善于说、敢于说,但不善做、做不好。在最近一次教学中,笔者组织了一次“交头接耳”的活动,一个团队在开始之前,正在商量队员的传递顺序,一个女生很自信地把其他同学都挡了回去,说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没有问题,要第一个传。当她选好纸条后,很快扫了一眼纸条上的内容,就开始给第二个同学传。笔者清晰地听到了那位队员传递的内容,与原文不符。也就是说,那位队员盲目自信,草率地把信息传递错了。这个错误的信息还要再经过层层传递,最后什么结果?已与原文相差甚远。说来容易,做来难。队员对自身应该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身在团队之中,队员的言行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整个团队负责。而这也是团队执行力不强的一大问题。
(四)态度不端正,时间观念差。态度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时间是高效做事的要求,这在团队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团队文化建设中,笔者要求每个团队以手机wps软件为工具,拟定团队目标、制度、计划,并在下课前以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一个团队逾期上交,结果还是个空白文件,当次任务成绩为零。这主要是不认真的工作态度导致的,也有时间安排、队员分工、团队沟通等问题,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团队执行力。
三、解决措施
以上团队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学生团队中都有存在。团队应该予以重视,及时解决,让团队执行力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要有积极的态度。很多时候,失败并不是由于挫折和困难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缺少积极的态度。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的,积极的态度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态度决定人的行为,行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会造就不一样的人生。积极的态度在一切事物当中都是百分百重要的,所以态度决定一切。
(二)要有主人翁精神。在团队中,个人应该具有主人翁精神。不要拿自己当外人,不要置身事外,要把团队当成小家,它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舞台。在团队中,用主人翁的意识为同事、队友和集体做更多的努力。
(三)要有行动力。没有行动力,所有卓越的力量都只是空谈,所有完美的计划都只是幻想。除了有好的创意、想法,我们更要加强自己的行动。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更上一层的聪明,而做得好是最聪明、最好的。敢于去做,你就会拥有力量。所以,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学做一个“敢作敢为”的人。
(四)做好自己,为自己负责。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被动完成的是任务,主动做事才是品质。所以身处团队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主动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好品质的成员。
采取行动,保持稳健的步调,不要浪费美好的时间。不论身在何处,都要积极行动、创造,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切成绩都要自己采取行动才能够办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团队的成功依赖于强大高效的团队执行力。所以,每个队员应该从今天、从现在开始,对照实际,纠正问题,做一个立即行动的人,成就一个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
参考文献:
[1]许湘岳,徐金寿.团队合作教程(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对高校的行政管理能力的理解很多专家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他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在高校决策中,相关的实行要根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及基础建设方面做出评估,来制定适合高校的战略决策。而作为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来说,定义的方面则不同。执行力是指高校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在怀着相同的愿景之下,对所制定的战略决策贯彻实施的力度。以及在工作部署当中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一、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建设,是关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在运作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有着能够保持其持久快速发展的基础,这就对管理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的管理者要对发展机遇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不同的状况下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是正确的解决方案也不一定就能有效的促进高校的成功发展,我们还要深入的实现所制定的政策战略才能保证高校的发展能够稳步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管理层和执行层要有着强大的执行能力。高校发展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战略之上的,这是发展的基础。而决定战略实现的效果很大方面就取决于执行力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同,就要求不同的部门层次管理人员在有着不同的执行力度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执行力度的核心目标是能够使各个行政人员能够更好的、更快的、更大限度的实现高效的战略目标。执行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校在新形势之下能深化自身管理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二、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当中,科学的决策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学决策也是高校管理效用得以展现的关键之所在。决策对高校的办学方向也进行了相应的引导,因此,决策是否是科学的也至关重要,这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发展的好坏是由制定目标所决定的,方向错了,南辕北辙,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也都有着不同的目标,高校要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和外界环境需求,相应的决策也应该相应的随之发生改变。执行力在施行各项解决方案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与各项决策制定水平的高低和高效的执行力度密切相关。在不同阶段进行决策的时候要以科学合理和民主公平为主要原则。并且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针。在进行决策的时候,管理层要坚持人性化的管理。并且要突显出民主管理的实际效用。有效的维护员工的基本利益。党政领导还要对其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在健全和完善决策程序、构建全面的决策方案时,要以目标评价为基本方向,以其评价的结果为主要的决策制度。在提升行政决策执行力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构建决策责任制度和问责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决策能力的有效实行。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推行所制定的策略就必须有一个好基础,而这就是建立在好的流程和标准之上的。高校要想使决策切实的执行,且能实现目标所预期的效果,就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执行者的的执行力度大大加强。行政管理执行能力的主要内容分为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在这三个环节中,战略流程是执行力实施的前期准备。运营流程是执行力的基本。人员流程是执行力的关键所在。而在此当中,人员流程是最重要的。它有着多方面的任务,不但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的评价,把管理人员和高校制定的战略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高校的领导培养道路更加的完善,还要保证管理机构的不断层,保证高校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而就流程的设定来讲,是高校各部门稳步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体现执行效果的重要阶段。其关键的是,制定的流程要有着明确突出的主题,步骤清晰具有可操作性,步步有据可循。而在制定上,要考虑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执行的时候也要把严谨性和灵活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进行执行操作的时候,要把规章制度引入其中,以便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制。制度和内容要划分明确、目标准确、责任清楚、实施到位,并且要注重个体人员之间的差异性。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不但能够保证高校政策信息的及时传播,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的推进高校执行力的实现。在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时,还要不断的加强法制构建和制度构建,并且还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深入的分析,建立一个全方位、整体性的监管网络。针对高校的各项发展任务要及时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高校在实行各项具体任务的时候,要对重要工作内容进行确定,以此作为考核和评估的重要证明和依据,监督机构要做到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定期的去考核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别。对其中尚未完成的,要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高校还要构建更多的监督管理制度,有效的突出高校各个职能机关的实际效用,强化党风廉政工作中的责任制,有效的发挥各部门的民主监管效用,并且深入到高校管理的各个阶段。高校管理的发展前景、重要策略、办学要求等方面的制定要提交到相关部门进行讨论、评议。
参考文献:
[1]张礼超.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伦理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3):19-21.
关键词:现代企业;执行力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xecutive pow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enterprise in the execu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nterprise and cause executive force not enough reason, and how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the executive power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several strong Suggestions.
Keywords: modern enterprise; execution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所被指定的工作和任务。简单的来说,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进行运用,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执行力。可以说,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
加强执行力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质是执行决策和各项规定的效力,核心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何以有效的执行力为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目前企业在执行力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行力意识不强。在部分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执行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落实力、执行力不到位等现象;二是执行力偏弱。有的干部虽然有责任心,但执行力不够,思路不清晰,心中无数,办法措施不多,管理混乱,执行制度效果不好;三是存在执行力偏差,不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就想方设法不执行;四是个别管理人员党性原则不强,不尽职,不尽责,办事不按规矩、不守制度、我行我素;五是对员工的培训不够,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还未深入人心,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二、造成企业执行力不够的原因
就目前在企业内部造成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结合现场生产经营实际,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职能部门没有持续的跟进。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常常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安排没检查,或检查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二是制度出台时不够严谨。有些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出台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导致落实不到位。三是在执行过程中,只重结果,忽略了过程,导致事中控制效率降低,执行力大打折扣。四是一线生产作业员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强,致使执行力很难到位。五是在执行过程中,员工沟通协调能力不强,自主创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待提高。六是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出了问题没人管,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加强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建设
建章立制,倡导执行作风 工作的推进、任务的完成、创新活动的实践,需要好的制度做保障。在一个企业中,仅有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具有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执行力烙进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去,要建立一种企业执行文化。在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已经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显的尤为关键。如何克服市场挑战和职工综合素质不高的双重影响,加强企业的执行力建设呢?我建议:
1、突破企业管理瓶颈是提升执行力建设的关键。针对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把提升员工执行力转化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硬任务。全面启动“执行力建设年”活动,一点带面,夯实基础管理、正面典型引导,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强力规范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基本功训练。扎实强化各项基础工作开展,使企业管理的执行力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好势头。
2、修订完善制度是夯实执行力建设的根基。针对企业的实际要把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着“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具体工作实际,修订、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工作流程。
3、规范基础管理是打造执行力建设的本源。借集团公司开展“执行力建设年”活动的东风,面对机遇和挑战,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注重抓项目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现场培训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管理“二十化”等的宣传和学习,使员工主动转变观念,适应企业快节奏和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技能学习,丰富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管理干部要深入一线,带着员工干,干出标准、干出榜样、干出表率。
4、狠抓效能监察是提升执行力建设的核心。狠抓效能监察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的执行力。一是选树典型。通过培育、选树先进管理典型,并召开先进管理经验推介座谈会,推广成功经验、先进水平,充分发挥典型样板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执行力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强化监督。依靠职能部门深入现场对不扎实的工作、不落实的制度、不标准的规范进行督导整改,对多次整改不达标的进行曝光,有效督促基础工作落实到位;三是严格考核。依据有关制度规范,工作标准,奖惩到位,有效地提升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四、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
2012年,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继续保持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企业和谐,员工幸福”的发展目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执行力建设,按照“令必行、行必快、快必果、果必优”的执行力建设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1、加强班子执行力建设。通过上级做出的重大决策、决定和规章制度及相关标准,从各级领导对上级的各项重大决策、决定、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标准的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进行有始有终检查监督,做到执行力过程不折不扣、坚定不移,为政令通畅提供保证。
2、加强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建设。中层管理人员要确保工作部署安排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责任执行到位;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制度能力、务实高效能力、勇于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应变能力;促使中层管理人员作风更加扎实、纪律更加严明、管理更加规范、落实更加给力。
3、加强现场管理的执行力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安全、施工组织、质量管理、重点节点工程上把关,在标准、规范的执行上,要依靠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消除工作上“拖、拉、疲、遢”,解决问题不彻底等不良现象。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作者简介:刘立霞,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校行政管理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概念内涵
“执行力”一词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现在“执行力”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延伸到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中。何为执行力呢?最初国外学者大都从企业的角度研究执行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执行力是指企业贯彻实施战略意图,带领全体员工完成预定目标的本领和能力[1]。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内涵,国内学者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的。从高校的决策层来讲,执行力应是高校遵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综合评估高校的办学实力及服务社会能力,制定完成高校的战略决策、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等的能力。从高校的基层管理者来讲,执行力应是高校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在高校共同愿景的指引下,贯彻落实高校制定的战略决策、制度措施、决议和工作部署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执行力应贯穿到高校行政活动的全过程之中[2]。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重要意义
提升执行力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要素,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反映高校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提高执行力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高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不仅需要科学的战略决策,还必须具备优秀的执行力。如果高校不考虑执行能力,也就不可能制定出真正有意义的战略,二者应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除了高校的领导层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制定出好的战略,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战略执行力。高校通过有效地执行既定战略,可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不断地学习改进。高校执行力的不断增强也促进其战略制定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不断地在制定与执行战略的循环中逐渐发展强大。因此说,战略正确不一定能保证学校发展的成功,必须有人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执行。
2.提高高校执行力是提升工作效能的最佳捷径
提升行政效能是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创新和制度重构的内在动力,而提高执行力是高校提升行政效能的突破口。当前,高校不断推进行政效能建设,行政工作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上级下达的某项政策要求,由不同的部门来执行,结果会相去甚远,有些可能还会走样。该问题的原因并不是政策理论的不科学、不合理,而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执行力低下所致。高校的执行力是高校工作的生命力,也是高校办学治校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高校的执行力如何,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能否实现,关系到高校的各项职能能否有效履行,关系到高校战略发展的全局。执行力越强,行政效能才越高。
三、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缺失及其成因分析
虽然执行力如此重要,决定高校的发展,但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缺乏执行力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导致的各种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目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建立现代大学体制的预期并不理想,乃至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等突出的状况。执行力的缺失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黑洞”。
1.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
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执行,执行是工作态度,态度不认真,是导致发展战略偏差最大的原因。有很多高校管理人员甚至领导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级部门要一项数据,询问是否准确时,回答“差不多”,一项工作在检查工作效果时,自认为“还可以”,“说得过去”,他们对待工作经常敷衍了事、缺乏紧张感和责任心;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在没有开始做之前,自己先打个折扣,导致目标与结果相去甚远。低效率成为束缚高校事业发展的枷锁,执行不得力导致高校各项工作目标无法按期实现,责任心的缺乏让高校的发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2.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
高校针对各项工作制定制度和标准,很多制度是堪称完善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上至部门领导下至基层管理人员,在执行时紧时松,在执行落实中变样走调。领导之间相互推诿,基层管理人员工作敷衍了事,这些制度往往停留在纸上、嘴上,挂在墙上形同摆设。标准和制度是衡量每个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和方向的标尺,失去执行效果,这样会大大降低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3.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高校的组织结构是一个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协调活动的系统,高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指在高校组织中形成合理的组织层次和管理跨度[3]。良好的组织结构体系能为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结构性保障。当前,高校管理机构膨胀,分工起来越细,职能交叉重复,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组织结构的设置没有实现高效、精简和制衡的原则,这就导致工作信息无法实现快速传递,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也随之出现。
四、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鉴于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七个角度入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1.充分认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保证高校快速持久良好的发展,需要决策层敏锐地洞察捕捉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但正确的战略未必就能保证高校的成功发展,要实现其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具有强大的执行力。高校的成功发展一定是战略方向正确、执行力到位,执行是战略的基础,也是战略的决定因素。尽管因为工作职责的不同,不同组织部门、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不同的执行力,但执行力的核心作用一定是行政管理人员如何更好地、更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的战略性、长远性目标。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有利于高校新形势下深化自身管理建设的改革创新,有利于高校加强行政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高校依法治、依法行政,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2.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学决策是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各项管理功能的基础,决策指明了高校的办学方向,这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决定性意义。同时,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目标的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目标,执行力就是对各项决策方案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因此,各项决策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高校行政执行力效能的高低。高校在进行各项决策时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化水平,要充分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科学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决策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民主集中的原则,可以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充分保障师生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党政领导应加强调查研究,规范决策程序,优化决策议题,完善决策方案,建立以目标评估为导向、以结果评估为关键的决策评估制度。在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的过程中,应建立决策责任制度和问责制度,完善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有利于防止决策权力的滥用。
3.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好的执行必须建立在好的流程和标准基础上,高校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各项决策达到既定效果,就必须制定激励与约束执行者的标准和制度[4]。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核心流程是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战略流程是执行力的前提,运营流程是执行力的基础,人员流程是执行力的核心。人员流程比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都更为重要,有效的人员流程应主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而准确的评估;二是将管理人员与高校的发展战略和运营建立有效的联系;三是为高校提供完善的领导层培养渠道。流程的制定是高校各层级部门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打造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流程的制定要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步骤清晰,在制定上要考虑将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有机结合,在执行上要考虑严肃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在实施执行运作流程中,要把规章制度建设融入其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与执行力相适应行政管理体系。制度应内容清晰、任务明确、权责清晰、奖惩分明、执行到位,应尊重管理人员的个体差异,制定激励机制、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评价指标应科学化,定量考查与定性考查、业绩考查与过程考查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评价过程要透明化,最大限度地让管理人员了解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减少对评价的模糊认识。
4.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运作的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高校和政策制度准确地传达,而且有利于领导与师生员工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高校执行力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细化和分解现有的制度,建立全方位、系统的监督网络,对高校的各项发展目标进行追踪跟进管理。因此,高校在完成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时,应确定每项任务的时间进度节点,按时督察跟进计划的实施情况,查找计划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针对差距或不足,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整个高校的工作进展。此外,高校应从多渠道建立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职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校教代会和各二级教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全面贯彻到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高校的发展规划、重要决策、办学思路、干部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以及对高校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在拟订前,应提交到教代会进行讨论、评议;通过领导干部的定期述职述廉,加强对其考核、监督、评议,建立领导问责制度;通过信息化平台校务公开,畅通政策传达渠道,避免上传下达过程中的遗漏和理解偏颇;高校设立意见箱或校长(院长)接待日制度,公开听取教职工对高校管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提高管理人员职业化能力,提速执行力
高校执行力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以形成高效的执行能力。部门或组织有无执行力,关键看是否拥有“具有执行力的人”,个人的执行力水准是决定一个组织能否高效率运行的基本要素。目前,高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时,大都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但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开展好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这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把握科学的执行原则,遵循科学的执行方法。同时,严格的岗位训练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衡量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标准。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日积月累方可培养起来。一方面,要想拥有较强的执行力,高校管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纪律性意识、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同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工作结果,执行力并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培养管理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高校应定期组织职业化训练并长期坚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如沟通技能、执行技能等,最终发展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6.打造优秀的行政管理执行力文化
在建设高校行政执行体系的过程中,在执行力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执行力文化是不可替代的黏合剂。高校执行力文化是全体高校人员在长期参与高校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全体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等的总和[5]。卓越的执行力文化能够培育优良的执行习惯和执行理念,并能够不断地传承和提升,它发挥效力的途径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执行行为的引导和规约。高校应将战略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观和文化灌输到每个管理者,打造特有的管理人员执行力,使整个执行力团队在思想上认同一致,从而形成执行管理团队相同的价值取向。从思想上对执行文化的认同,保证了各级执行力主体行动上的有效执行。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切忌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工作中应力求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要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高校应培养执行力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行为规范。
论文摘要: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执行力是关键。本文对企业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认为建立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抓住执行力最重要的载体以及培养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是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执行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人为了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宣称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只占5%而95%靠执行!因此,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如何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这对于国企更好地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
一流的企业必须具备一流的执行力。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企业在执行各项生产任务的时候,有的单位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而有的单位却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到每一项工作,有的员工能够完成得很出色,而有的员工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条无形的“软肋”——执行力不强。那么何为执行力呢?执行力是指企业员工理解、贯彻、落实经营者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任务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再好的发展目标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
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先要分析一下执行不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通过调研,造成目前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责任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存在着“浮”、“懒”、“散”、“虚”等方面的问题,形势变化了仍旧我行我素,任务明确了仍旧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仍旧无动于衷,在非常时期仍旧按部就班,在关键时刻仍旧唯唯诺诺,面对上级交给的任务,推诿扯皮,消极不为,致使一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上往往违背初衷,落不到实处。有的单位对上级三番五次强调的生产经营纪律熟视无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实际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是背道而驰。
制度办法不全。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生产任务制定下达后,部分单位没有及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各个环节和各个细节,制定科学、细化的相关配套措施;有些新出台的细则办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结果导致连续性不够,刚性不足。
员工素质不齐。有的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导致在实施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具体环境巧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细节,而是反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由此延缓了执行的进度和质量;再如安全生产,虽然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不安全情况还时有发生,少数员工的安全意识还不强,人员责任的不安全情况占有相当的比例,习惯性违章仍未做到根除。
有效沟通不多。有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存有条块分割现象,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导致协调不好甚至隔阂。有的干部与员工之间没有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彼此缺乏充分信任度,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由于有效沟通较少,执行中不仅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而且使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督查力度不够。有的单位存在对具体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的频率不够,或对工作有布置少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有的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持续跟踪考核;有的在工作安排上只有形式上的要求,没有实质上的检查和奖惩,抓落实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致使执行力越来越弱。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对策
针对当上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执行力不够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企业执行力,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强化责任是前提。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它的有无或强弱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有成的关键之所在。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是把责任心挂在嘴上,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执行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严格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制度是保障。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企业的制度化主要是指各项管理的制度化,即各项活动是否都按照既定的规则在操作,企业内是否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克服利益不相等、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将岗位职责细化、立体化,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查、有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选贤任能是根本。企业发展离不开人,经营者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必须由人来执行,人是执行的主体。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必须培养一支“执行”意识较强的员工队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首先,抓好中层管理人员建设。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企业执行力能否提高,执行力能否很好地贯彻下去,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他们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在管理执行的落实上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要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键是要任人唯贤,选拔聘任那些示范性和带动力强的干部。其次,抓好普通员工队伍建设。员工的执行力直接关系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作用发挥,全面激发员工的动力,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根本之需。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提高员工队伍结构,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样就会直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有效沟通是基础。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个人的执行力都很强,但不能有效沟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执行结果也会很差。由于企业事实存在着管理层级、本位利益,使信息的有效传递受到阻碍,也使有效沟通方式和沟通平台的构建在企业中更加重要。通过有效沟通,我们不仅可看到事物的表象、存在的问题,还可了解到造成这种表象、问题的真实原因;不仅能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还能收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使执行更加顺畅无阻。
[关键词]企业 执行力 团队文化
提升执行力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领导者的行为、企业运营型文化的建立、人员的配置等多种因素,笔者仅就执行力与团队文化的培育作初步探讨。
一、执行力依赖于团队文化
执行力,即对组织(上级)的决策和被赋予或承担的任务贯彻执行和落实的力度。“执行力是一种竞争力,对个人如此,对企业、对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政府部门等非营利性组织,等等)乃至对一个国家来讲,都是如此,它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能力之一。”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但执行力在很大程度又依赖于团队文化。
其一,团队文化的系统性决定执行力的有序性。一个拥有系统的团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团队文化的企业,文化对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和辐射力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系统性的团队文化,将保证执行力的规范和有序。
其二,团队文化的先进性决定执行力的畅通性。如果一个企业的团队文化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员工没有认同感,势必会与企业管理脱节,便会出现执行力的“梗阻”,执行力便会出现问题。因为,保持团队文化的先进性,是执行力畅通的最有力保证。
其三,团队文化的创新性决定执行力的有效性。执行力是否有力,关键在于团队文化能否与时俱进,能否不断创新,能否让员工真正心甘情愿地融入其中。海尔庞大企业有效的执行力主要来自于他们不断创新的团队文化。因
此,一个企业要保持有效的管理执行力,必须抛弃文化中的糟粕,不断对团队文化进行创新。
二、培育团队文化提升企业执行力
在一些企业,“总部意图出不了总部大楼” 以至上级各项决策和要求传递不到位,就是执行力差的表现。执行力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深层根本原因还是整个团队缺乏执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有赖于团队文化的培养。
设定共同的目标。设定共同的目标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思想基础。团队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信念和良好风气。一个令行禁止、管理畅通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念、精神信念和良好风气的团队。我们不敢想象,一个价值观念悬殊、精神信念杂乱、歪风邪气盛行的团队能够做到一呼百应,一项决策和政策能够得到顺利贯彻和执行。
培育共同行为习惯。培育共同行为习惯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行为基础。团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习惯。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必定有着共同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是团队文化内涵的外在反映。企业强大的文化魅力一旦将全体员工培养成一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团队,它定然有令必行,战无不胜。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宣传相互协作的团队文化,保持企业纵向、横向交流渠道的畅通,以使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部广泛交流和传播。其次,企业领导应重视高效团队的构建,引导团队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利于团队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再次,通过召开成员见面会、项目进展评审会等会议使大家经常见面交流。当团队成员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凝聚力也就自然培养起来。
有控制的授权。企业之所以能有效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团队内部成员享有充分自主的决策权上,包括能够制订生产目标、自主处理事务、评估绩效等。但是充分的授权并不等于不需要领导和管理,故授权应分阶段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避免混乱。企业领导应以灵活方式逐步放权,并不断对团队绩效进行评估。
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要达到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协调,首要的是将交流成为一个团队的优先事项,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企业重视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其次要为员工提供同管理层交流的机会,建立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与员工充分地沟通,使员工了解任务或目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及对个人的价值,克服科层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暗箱操作,使团队主管意愿转变为员工意愿。
有效的激励。有效的激励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团队内,同样要通过激励促进竞争,通过竞争,促使个体发挥自我的最大潜能,并可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效的激励是促进企业内部良性竞争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正激励的效用远强于负激励,因而企业应为团队的顺利运行制定一个完善的奖励体系。同时,相对绩效评价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反映出成员的相应努力水平。除团队成员间进行相对绩效评价外,团队之间也可进行绩效评价。
适当运用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因素。集体决策既能满足员工的参与要求,又能够集结众人的智慧,使决策更优化,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具有与个人决策无法比及的优点,尤其在跨功能团队中,几乎每一名成员都来自于不同的职能部门,专业和技能互为补充,一项任务的完成在知识和信息如此分散分布的情况下,集体决策变得更为重要,但应注意集体决策“议而不决”的致命弊病。
领导的作用。领导的作用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条件。首先,领导者应将有价值的并且可接受的价值传达给团队,使团队成员接受内部的规范和规则并在价值观引导下培养起团队凝聚力。其次,亲和平等地与团队成员进行交谈和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领导者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团队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不断创新。执行力是否有力,其关键在于团队文化能否不断创新,不断创新是企业再生和延伸企业寿命的良药,也是团队生命力的体现。因此,不拘泥惯例,不死守已习惯的经营模式和行为方式,持续不断地学习、创新是优秀团队组织修炼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创新团队文化才能够提升企业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彭志强刘燕王湘云合著:卓越执行[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一、提高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重要性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通常是指企业中层管理者贯彻企业经营者战略思路、方针政策和方案计划过程中自身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把意图、规划化为现实的具体执行效果好坏的体现,其强弱程度也直接制约着公司经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
如果高层所制定的战略措施计划不能被付诸实施的话,再周密的计划也是一钱不值。企业执行力是十分重要,特别是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若一个企业没有强劲的执行力,那这家企业早晚都会垮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时常迸发出来的灵感,若一些决定和战略当时无法迅速跟进并落到实处,那么,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灵感就显得毫无意义。而当今企业,没有出奇之兵,没有先进的并且非常规的理念,是不可能迅速成长并壮大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如果一个企业做大了,相应的机构、部门和流程显得更为繁琐与复杂,因而其执行力通常显得更弱,尤其体现在在公司与事业部的层面上。一个企业一旦没有了执行力,不但做不大,还会逐渐丧失竞争力,最后慢慢地失去客户和失去市场,使得企业的利润下降,员工收入减少,甚至下岗。所以说,企业要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提升企业执行力从中层开始,中层骨干在管理上要让员工自动自发、经营上让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是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责任,无论是市场不景气还是员工不配合都不是管理者不提供结果的理由。因为员工与企业之间本质上是结果交换的关系,员工靠提供企业需要的结果换取薪水,没有实现结果而获取报酬是“欠帐”或“盗窃”。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层执行者。如果把企业比做人,高层管理者就是脑袋,负责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是脊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企业能保持持续发展和创新,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求真务实的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组织实践者。
执行力是中间层理解管理决策并组织实施的能力,是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一个好的执行部门可以弥补决策的不足,反之,再完美的决策也会因执行的滞后而无法体现优秀。执行过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中层管理者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设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塑造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中层管理者既是上层决策的执行层又是向下的决策层,中层管理者对上层管理者决策的执行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基层与高层的桥梁、纽带,发挥得不好,就是基层与高层的一堵墙。因此,提升中层干部执行能力,建立高效率的团队是企业基业常青、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提高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必要性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这个企业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又必须依靠于这个企业的执行力,特别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所以说,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这个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实现企业战略、落实企业策略的根本因素。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企业的经营者和高层管理者制定出来以后,去执行的是中层干部,去直接领导下层贯彻落实的也是中层干部。是否实现企业战略、落实企业策略的根本因素在于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要去实现企业战略、落实企业策略,就必须提高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残酷,要想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在于企业的战略有多么的独一无二,关键在于企业的内部是否去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好的战略,企业内部没有去执行,也是一场梦。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企业有效运行的前提保障。一个企业要正常有效地运行,需要中层干部去执行高层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的公司管理制度,并领导下层员工共同遵守和执行这些制度。如果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弱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就会降低,甚至出现出现混乱和瘫痪的状态。所以说,要保障一个企业正常有效的运行,就必须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二、自我剖析在贯彻落实党委、厂部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业务学习还不够深,在工作执行中知与行的统一做得不够。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由于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文件也是看看大标题,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结果对理论上、制度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导致了执行意识上的偏差。
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无论在工作思路、还是在形式、内容方面创新精神有所欠缺,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不善于创新。进取精神不强,缺乏钻研精神,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没有从更高的高度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途径。
3、缺乏唯先必争、唯旗必夺的精神,在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满足于干完干成,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于应付本职,只求完成任务,不求精益求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新的思维不活,对业务拓展考虑不深。
4、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处理复杂问题、复杂矛盾时有时缺乏耐心,对下属的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太直接,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同时围绕员工中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少,只简单地作一些解释工作,没有很好地帮助引导员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5、工作有时不够细致,工作重点把握不够。整天工作忙忙碌碌,沉陷在事务性工作中,自己忙于具体事务较多,充分调动和发挥手下员工的积极性和作用不够,自己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总认为自己能多干点就多干点,造成工作有时不够细致。
三、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学习和自我剖析,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行动上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提高。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敬业重德,做事勤勉,要以身作则,要具有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下属树立一个优秀的典范,才能使下属心甘情愿地听从指挥。本人一定准确地理解和认识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确自身的职责。
我将在以后的时间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厂内的文件和制度的理解。放开视角,站在一定高度上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做到以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严格律己,解放思想;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对待下属的时候,将改变过去陈旧的工作方法,时常进行自我反省,以求关心和帮助下属。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执行力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对基层国税部门而言,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最主要、最关键的是提高其执行力。只有政令畅通、执行到位,才能把上级国税机关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付储实践、落到实处。通过近阶段的调研,我对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方面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必要性
执行力建设是国税机关领导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局提出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能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带好队伍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的能力,而这六种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提高执行力来体现,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基层国税部门领导的平时工作主要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作决策、抓落实。作决策就是一个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上级工作部署的具体过程,是执行的第一个环节。决策制定后,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是办事情、抓落实,这是执行的第二个环节。而对广大基层国税干部,尤其对部门的主要领导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执行上级决定,办好自己的事情,干好自己的工作。这种作决策、抓落实、办事情的意愿和能力就是基层干部的执行力。由此可见,没有高水平的执行力,就不可能把各项税收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就无法从根本上实践“执法为民、聚财为国”的宗旨,国税机关执政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提高执行力是基层国税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执行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当前,在国税基层部门和广大的国税基层部门的干部中,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简单随意,理解上级政策不全面,执行上级决策不认真,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机械照搬,说一传一,说一办一,形式上执行坚决,实际上消极怠工;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预见性,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笼而统之,工作不具体、不深入、不扎实,浅尝辄止,只讲原则话,不求精细化;虎头蛇尾,开始抓得紧,后期疲疲沓沓,缺乏后劲,不能持之以恒。这些突出问题制约着国税基层部门执行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各项国税工作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一要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有完成任务的愿望,如果上级明确要求了还在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还无动于衷,或者找一些客观理由不肯接受,必将影响执行的效果。这就要求基层国阁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观念,对上级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要主动接受,自觉行动,确保落实到位。属于个人职权范围内的事,不仅要办成办好,而且要独立自主地圆满完成。对于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由上级领导帮助解决,但不能过度依赖上级,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上级对下级的工作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必须把握工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协调。
二要抓住细节责任到人。细节决定成败。成就每一件大事,做好每一项工作,都缘于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事业未竟的原因,往往是关于某一个细节,败于某一件小事。因此,每一位基层国税干部都要善于从具体工作抓起,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以具体促落实,以具体求实效。
三要雷厉风行提高效能。任何工作都有成本之说,国税部门也有办事成本和办税成本,成本过大的政绩不是政绩,而是败绩。基层国税机关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成本意识,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中的问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每位基层国税干部都要建立一个工作台账,做到每日“三查”:一查今天还有哪些工作应该干但是还没有干;二查今天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三查明天需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怎么去干。要有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寝的愧疚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执行的过程,也是把上级的要求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过程。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措施,努力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使我们的工作始终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四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支持、配合、团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重要的能力,只有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并与其他同志密切配合,才能建立起协调的运转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基层国税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主动加强沟通,搞好团结,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减少梗阻,努力形成心齐、风正、气顺、干事的浓厚氛围。尤其是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更要互谅互让、互相尊重,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决防止和克服回避问题、掩盖矛盾、搞一团和气的不良作风。
五要解决矛盾敢于较真。执行就是解决矛盾、解决困难的过程。衡量一个干部政治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他在关键时刻和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对于基层国税部门的领导干部而言,一定要勇于正视困难,善于解决矛盾,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迎难而上。当前,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贴近税务工作实际、贴近思想动态、贴近工作生活,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解决问题,要认真研究国税工作的新变化和纳税人的新需求,着力加强和改进国税工作和纳税服务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六要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基层国税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对税收法律法规授予自身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必须作为,否则就是不作为;法律没有授予权力的坚决不能为,否则就是违法行政。当前,部分纳税人对基层国税部门尚有一些不尽满意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基层国税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因此,要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按照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公正执行、文明执法,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同时,要正确处理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是否有利于改进工作国税工作、促进发展、改善征纳关系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切实解决“中梗阻”、“下梗阻”问题,坚决克服工作简单随意、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途径
(一)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基层领导素质
加强执行力建设,首先得靠基层国税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全面了解执行力建设的内容和标准,自觉把执行力作为一种基本功和必备素质来对待。要通过对广大干部进行理想、宗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把提高执行力体现到提升国税工作水平上、体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体现到为纳税人服务上、体现到增强工作实效上,自觉做到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奋发进取。要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岗位技能、职业道德、人格修养,锻造一支埋头苦干、作风过硬、战争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创新行政管理流程,改善基层管理方法
所谓创新管理流程,就是在理清各种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过程或办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以缩短循环时间,规范运行程序,实现基层国税机关行政管理的高效化。一是要提高行政决策的群众参与度,对涉及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到部门整体形象的工作,要以座谈会、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二是工作流程要简化,管理方法要向轻控制、抓监管、重服务的方向转变。一方面按照“简化环节、加强衔接、畅通流程”的要求,切实提高以征管流程再造软件为导向的征管机制运行运行效能;另一方面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领导干部给予下属更多的管理权限,更少地采取“压制性”的管理方式,而主要从抓监管、重服务上确保各项落实。三是工作任务从接受到完成要有台账,有时间表,有进度显示,有责任分工,有检查办法。要做到每项工作都环环相扣,不出漏洞。要落实经办人员的责任,使每一个基层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四是进一步改变领导者的作为方式,基层国税领导既要重视决策的制定和工作的布置,也要重视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执行,以提高领导力、决策力推动执行力建设、提高执行力。
(三)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工作活力
提高执行力必须把正确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作为着力点,把激励机制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当前,部分基层国税干部之所以工作责任心不强、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在于竞争奖惩考核机制不健全,干部实际工作业绩不能及时真实地得到认可。
1、要从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有利于降低执行成本、便于社会和群众监督的要求出发,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实际,科学设定执行任务和责任目标,完善考核的程序、标准、办法,加强对执行过程的控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执行力绩效管理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政绩观。
2、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基层国税部门及其干部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真实反映干部的实绩,提高机关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执行效率。
3、要建立执行情况与享受待遇挂钩的考核机制,使机关干部的薪酬、培训、奖惩、晋升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统一起来,保证干部管理的效率与公平,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本人就医院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以及其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中层干部综合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什么是执行力?指的是贯彻组织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一个组织竞争力的核心,是把组织的目标、计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对医院来说执行力是医院工作的生命力,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推动力,是医院建设的战斗力。
当前,医院部分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中层干部存在有令不行的问题;二是有些中层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敷衍塞责,不计成效,缺乏主动性;三是工作过于强调分工,存在不沟通、不配合、不互助等问题,推诿扯皮,造成工作难以顺利完成;四是缺乏忧患意识,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工作中照搬硬套,安于现状,一旦碰到复杂问题就束手无策。
众所周知,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如果执行力不到位,就会导致政令不通、令行不止,久而久之,必将降低决策和医院的公信力。那么,医院中层干部怎样才能提高执行力呢?本人认为:提高执行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首先,中层干部要有履责的能力。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就要有真抓实干的能力,说到底就是带领职工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所以中层干部必须做到想干、肯干、能干、会干;抓工作要做到沉心静气,凝心聚力,重实际、求实效。
二是要有思维敏捷的计划能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下来承担、完成,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
三是要有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这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对全体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采用必要的物质奖励和有效的精神嘉奖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在检查、激励、反馈的过程中,完成上级的目标和任务。
四是要有全面的协调能力。中层干部直接面对一线员工,碰到的问题要多一些,协调就是理顺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
五是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医院经常处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常常需要中层干部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提炼出真实的信息,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六是要有积极的授权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中层干部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的人大家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这样下属
得到了激励,你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做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七是要有不懈的创新能力。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医院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要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要达到以上综合能力,提高执行力,除自身努力外,医院给予合理的培养环境、工作环境也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浅谈提高医院中层领导执行力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 2008(5): 90-90
执行力是理解、组织实施并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的能力。护士的执行力就是护理人员组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其强弱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执行力不仅表现为配合医师顺利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同时也体现在控制手术室感染方面,这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层流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空气净化、物体表面消毒、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是通过合适的压力梯度和合理的气流方向来达到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并不能清除和杀灭吸附在手术间物体表面的细菌[2]。因此,物体表面消毒对控制手术室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层流手术室规范管理》的规定,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尽管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是层流手术室护士常规工作之一,但实际工作中物体表面消毒执行情况究竟如何,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清洁物体表面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我院共27个手术间,均为层流净化手术室,每个手术间都配有固定的小水桶和小毛巾。按层流手术间管理要求,每台手术前后必须进行物体表面清洁,包括无影灯,器械台,仪器表面,手术床,地面。我科护士长规定每天由器械护士直接用清水擦试来完成这项工作。每天护士长在晨会宣布并强调物体表面清洁任务的落实和重要性,落实专人定期抽查执行情况。定期抽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手术间没有进行物体表面清洁,包括术前和连台手术之间。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大多数护士对层流手术室的功能不了解,觉得手术间层流已开启,手术间一直在净化,没有必要做物体表面清洁,所以理念决定行动;②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觉得物体表面清洁是保洁人员的任务;③责任心缺乏,抱侥幸心理。通常以手术多、工作量大为借口,不做物体表面清洁;④部分护士职业道德修养较差,缺乏慎独精神和团队意识;⑤领导自己执行力不够,下属觉得可执行可不执行;⑥基本设施不合理,如清洁用的水源离手术间较远;⑦欠缺层流手术室使用管理的系统化培训,同时岗前培训和督查工作落实不到位。
2对策
鉴于以上原因,提出如下对策:
2.1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并且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提高手术灯及物体表面洁净度;手术灯及物体表现每天清晨用清水擦拭干净。尤其是手术灯,减少手术灯附近空气尘埃和微生物,保持物体表面清洁干燥。因为清洁干燥不仅可去除细菌、病毒作用,而且会破坏细菌赖以生存环境。手术完毕,清理物品,尽量减少手术间物品存放量,使层流空气无障碍[3]。卫生员做完清洁后,空气净化30min。制度的执行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并随时检查执行情况,不能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管理目标一旦确立,就必须朝着这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否则会前功尽弃,永远不能提高医疗质量。
2.2向护士定期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尤其是新护士上岗,先让其了解层流手术室,之后还要定期安排多次巩固学习,已达到真正的理解掌握,才能主动参与到层流手术室细节管理与维护中来。让其理解层流手术室的原理,要知道层流手术室净化系统本身无杀菌功能,其无菌环境主要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是通过初、中、高效过滤器极大限度地消除细菌附着载体而达到空气净化效果,并不能清除和杀灭吸附在手术间物体表面的细菌,所以每台手术前必须做平面清洁。
2.3科室应注重护士素养的培养,使其树立团队意识,塑造科室凝聚力,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配合[4,5]。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要好的业务素质,更需要好的团队意识。基层医院护士大多只接受了中专层次学历正规教育,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比较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差,又缺乏学习的动力,既使护理管理层一再强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由于受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对遵照执行的目的、意义理解认识不到位、不深入,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凭借主观臆想或先入为主的习惯而忽视制度的落实,使执行发生偏差。对待日常工作不要总是找借口,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避免自己犯错误的良好方法,时刻牢记工作无小事,工作意味着责任,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主动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
2.4护士长应具有无形的影响力,一定要做好表率,做一个认真勤奋,创新的领跑者,才能提升下属的执行力[6,7]。己身不正,无以正人,这也是为什么护士长在晨会上反复宣布政策,而下属护士敷衍了事的原因之一。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执行或执行时的随意性会直接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她们的工作态度,最终影响护理质量及医疗质量。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能让执行者自觉改变不良言行进而极大提高其执行力;否则,任何制度的执行力就得不到提升。因此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护士思想,满足护士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愿望,从而提高整体执行力。
2.5优化工作流程,护士还需要从事大量非护理性事务,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导致简化操作流程,落实制度走样的现象时有发生。
2.6修改不合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以方便执行。手术间应合理设置水源,清洁用的小毛巾应和水桶每天手术完毕应消毒处理。
洁净手术室是目前最优质的手术感染控制系统,只有正确合理的管理,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将洁净功效发挥到极致。手术开始时,浮游菌落最多,说明了在人员走动频繁,摆放,患者翻身,脱衣,布类的纤维抖动时,细菌会不知不觉地沉降于无菌手术区和地面,加之术中患者分泌物和血液有时会接触到手术间物体的表面,而层流手术室并没有清除吸附在物表的灰尘的功能,所以在每台手术前后进行物体表面擦拭是必须的。提升层流手术室护士在物体表面清洁的执行力是管理好层流手术室的细节管理之一,也是控制患者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晓娟.护士执行力缺乏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究,2011,08(21):77-78.
[2]余小红.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及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44.
[3]翟雪林.提升护士团队执行力初探[J].医药前沿,2012,(25):17-18.
[4]虞荷荷,严玲微,陈夏荷,等.构建和谐护理团队提升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执行力[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4):190-191.
[5]李领侠,周西,王妮,等.提升护士执行力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57-58.
关键词:企业管理执行力措施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将思想能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就一个企业说,执行力的责任主体在于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他们领导下的全体员工。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一是干部对政策的领悟力,二是实践结合力,三是团队建设力,四是协调沟通力,五是过程控制力。一个成立几十年的大型企业,在企业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改变后,要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求生存谋发展,就是要迅速转变企业长期形成的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企业各级领导以及全体员工要尽快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执行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企业执行力缺失的表现形式
就改制企业而言,执行力缺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既一些同志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僵化。一些同志缺乏紧迫感,工作简单照搬,不负责任,主动性差。一些同志工作停留在思路、部署、传递阶段,把思路当结果,将部署当落实,把传递当目的,不能持之以恒。一些同志消极情绪严重,敷衍应付,遇事推诿扯皮,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单位作风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扎实,民主作风不坚持,纪律意识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上种种问题虽然只是局部,但它与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格格不入,相差甚远,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股反作用力。细节决定未来,执行决定成败。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企业执行力,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执行力缺失的问题根源
干部执行力不强产生的原因有四,一是部分干部对于加强执行力建设,与企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在关系存在种种模糊认识。二是现行干部管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估体制。三是干部执行力制度不健全,在决策过程中听证和公示制度、专家咨询评估制度,监督执行制度,依法办事等制度不健全。使得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执行偏离方向,造成执行不力,效率不高,最终也导致了干部在执行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者就是执行过程中的督导责任机制和激励爱护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没有一整套科学的问责制度,对相关责任者追究责任。在执行过程中由谁来全程督导,如何督导。对执行较好的干部如何激励,都没有完善的制度。导致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样。第四就是干部素质没有适应发展的需要。如此种种原因,既为企业干部执行不力提供了温床和滋生的土壤。
三、强化企业执行力的具体措施
我们经过数年积累,总结,探索后认识到,改制企业虽然从企业体制、机制上改了,但企业干部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是一下就可扭转的,只有全面提高企业执行力,才能实现改制的初衷,实现企业强势快速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几项具体措施:
1、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加强执行能力建设。通过各种场合的思想教育,让干部和全体员工认识到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了解执行力建设的内容和标准,把执行力作为一种基本内容和必备素质来对待。同时,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学习培训,提高全体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造就一支埋头苦干,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保证企业任务指标能有效贯彻。
2、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的内容、程序、标准和办法,建立干部及员工量化考核体系,每周有安排,每月有检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使企业上下形成人人讲执行,个个重执行的强大合力。
3、创新管理流程,加强监督检查:首先要明确各种权责关系,对各部门管理和执行程序进一步规范,明确责任主体,有时限要求,有进度显示,有责任分工,有检查办法,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一级抓一级。还要建立群众评价机制,定期公开评议结果,对执行力差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4、健全督导机制,提升执行效率: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发挥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不在状态的干部的查处力度,有责必究。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对已经办完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没有完成的找原因,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问责追究,确保政令畅通。
5、积极探索干部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解任务要细化,衡量考核要量化,规范高速要流程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各部门的人员协同化,节约人、财、物要经济化,讲求实效要实证化,好上加好要精益化。
七年来,我们企业转体改制走出困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强化执行力,把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企业逐步由原来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转变,围绕“七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每一年我们企业从决策层到执行层都要认真审视即定目标的执行情况,分解细化各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能,实现逐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2011年是我们集团的“制度执行年”,企业下大力气对各项工作制度做梳理并修订完善,力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工作流程,实践证明,改制企业工作千头万绪,但强化执行力是改制企业整体提升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