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3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主义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中职生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34
On Strengthe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HE Xiaoyu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Xi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zhou, Shanxi 034000)
Abstract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 is to help the majority of people, especially vocational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so as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 very important job.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Schools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atmosphere is not strong, diversified shock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omprehensive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 interim patriotic vocational students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Marx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atriotic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1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共同的要求。在现阶段,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把热爱祖国的情感转化为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的实际行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已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永远高擎爱国主义的精神火炬,顶住霸权主义的各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2 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2.1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不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日益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对爱国主义教育热情不够。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重视经济效益,学校重视升学率,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不浓,对于中职生来讲也就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另外,新闻媒体宣传和报道爱国主义的栏目不多,没有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2.2 学校、家庭教育存在不足
当前中职教育处于转型时期,中职学校的生存压力不可避免地使得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有人说:中国当前家庭子女缺少的不是营养、金钱,也不是家庭的爱,而是缺少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2.3 多元化冲击影响着中职生主流价值观念
由于我国对传承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腐朽文化逐渐冲击着我国中职生的传统价值观念。中职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极易受到不健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3 中职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3.1 是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挑战的需要
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同时也给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部分中职生受外来落后腐朽文化影响和干扰,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广大人民特别是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中职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承继者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所以,要把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成为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技能型人才。
3.3 是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中,提倡“公忠”,侧重于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公忠”不仅是一种爱国思想,也是个人的“修身之道”。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报效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这些先人们用他们的语言、行动甚至生命向后人阐释了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只有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行动,才能提升和实现人生价值。加强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其内化为一种自我修养,是中职生走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4 新时期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出路
4.1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
4.1.1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积极加强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让中职生熟悉中国辉煌而悠久的历史,读史以明智、知史以爱国;其次,在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要与外国优秀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最后,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1.2 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们在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多强调取得的成绩,而对现存问题认识不足,势必会降低教育的信赖度,而危机意识自然得不到加强。因而,加强危机意识的培养,增强中职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使中职生认清世情和国情,居安思危,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4.1.3 加强自强意识教育
目前,我国虽在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靠新一代青年去努力拼搏。因此,我们加强对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一代树立起自强意识,树立起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并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职生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2 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创新
4.2.1 抢占网络阵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平台,加强对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然后,积极开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软件,把学习技能知识和加强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主题以鲜活生动、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4.2.2 开发寓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娱乐作品
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下,创作出更多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作品,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反映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入课堂,集思想性、科学性与娱乐性为一体,在满足中职生的审美、趣味要求的同时,逐步培养和升华他们的爱国主义素养。
4.2.3 利用先进事迹增强爱国情怀
模仿典型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用爱国的先进事迹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会生活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事迹,如大力宣传中国航天员不计个人安危,成就航天事业伟大成果的“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北京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凝练出的“奥运精神”;大力弘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等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些先进事迹并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从而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增强中职生的爱国素养和爱国情怀。
4.3 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利用好社会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当前,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中职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差异性个性化趋势明显,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社会手段和方式,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进取向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我们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中职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好大众传媒的媒介作用,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区等社会组织的协助作用,共同致力于提高中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加强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促进国家繁荣强盛和社会安定和谐的精神支柱,也是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当代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新环境,挖掘新时期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德广,秦朝钧.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41-43.
[2] 章凤红.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J].教育论坛,2005.23:8-9.
[3] 黄锦.互联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14-17.
[4] 刘燕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岱宗学刊,2006.2:78-79.
[5] 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4:8-9.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爱国主义,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的是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忧患爱国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渐进性的、潜移默化的非“灌输式”教育方式。它不以直接传授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内容为目的,而是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和爱国热情在感染和熏陶中得到升华。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1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语文人文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拥有爱国心,中华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的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把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备课、讲课、课后延伸等所有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帮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远大理想,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借助作者之笔,熏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教材,选择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其中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教师应借助作者之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描绘了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面对一叠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教科书,面对一群喝蜜糖水长大的青少年,我们不能不负有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一幅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名篇的熏陶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
2.3通过具体教材篇章介绍爱国志士的崇高思想。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管是记叙文、散文、诗歌或者小说,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唤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发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对具体篇章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点,并把这些要点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比如,辛弃疾和陆游,都将满腔爱国激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虚掷年华的悲愤。现代作家鲁迅、老舍等人,更是以他们的优秀作品真切地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激情。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阵地,抓住爱国题材的课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4提高诵读水平,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诵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初中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读、细致体悟,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5结合语文实践,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悟,感受,升华。可以开展适合学生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组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我爱我的祖国”诗歌分享;“我爱壮丽山河”图片展览;“奥运伴我成长”朗诵比赛;另外,在学生的习作中写一些游记、写景、描写家乡的作文都可以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如在写《我的家乡》一类作文中,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表现出来。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范畴,使学生从小就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2.6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各种有效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所以,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其行为多有模仿性。因此,课外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形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写日记也是课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初中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也会起到规劝自己求上进的良好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日记的这种自主教育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等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以“渗透”的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引领青少年学生养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爱国主义;增强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过去,让高年级的孩子们谈理想,他们会说想当老师,当科学家,当,现在再问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更多是想当老板,特别是房地产的老板,因为这样就会有大把的钞票,可以住洋房、开宝马。他们小小的心灵似乎已经被世俗污染得面目全非。每当听到孩子们造句、写文章总是离不开钱时,我的心中就会泛起一丝悲哀。美好的情操似乎离孩子们越来越远,那些充满热血的爱国主义作品已很难打动他们。而我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懂得去热爱祖国,去崇拜那些为祖国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从而发愤图强,我责无旁贷。
可该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除了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排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中的新闻资源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如近期日本购买“”这一新闻,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接下来本人就浅谈一下利用这一新闻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案例和心得。
自从电视新闻播出日本上演购买“”的闹剧以来,全国人民的反日情绪高涨。当我看到许多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的捍卫时,我认为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契机。于是我自己先开始每日关注有关“”的新闻,然后利用班会课,早会课与孩子们谈论对这件事的看法。刚开始,班中只有两三个男孩子应和,渐渐地,大半个班都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还渐渐养成了收看新闻、关心时事的好习惯。当我和孩子们又一次谈论日本要购买早就属于我国领土的无赖行径,和屡次用巡逻舰撞坏在附近捕鱼的我国渔船的行为时,孩子们个个都摩拳擦掌,恨不得把日本一脚踏平。这时一个平时吊儿郎当,但又十分胆小的男孩居然说他要去当兵,我听了一下子都愣住了,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听到哪个孩子说长大要当了,而且这话竟然会出自他之口。因为这孩子平时可没少给我添乱,我一度认为他的品质有问题。可此时,我已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难道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
过了几天,我又和孩子们交流起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打、砸”日本车、日本商店的新闻。孩子们听得个个都叫好。这时我告诉他们,如果打、砸、抢、烧日本货就是爱国的话,那不仅会被那些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国家嘲笑,这更是他们最想看到的结果——他们不花一枪一炮我们就自己乱了,所以爱国一定要理性。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神情,我又告诉他们电视中一位资深评论员说的关于理国的一番话。这位评论员说:日本电器曾经风靡全球,因为日本电器的质量的确好,但韩国人抵制日货的办法是超越日货。他们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这是多么智慧的方法啊!说到这,孩子们的眼中闪出了光,我又趁热打铁,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爱自己的祖国,想过去被别人欺负的历史不再重演,就应该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过去说这样的话,连我(下转22页)(上接20页)自己都感觉像在喊口号,但这一刻,我却是发自肺腑的,孩子们听得也是用心的。这从他们日后的表现和所写的日记中得到了体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我发现孩子们学习更踏实了,谈论的话题也更积极向上了。过去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爱情公寓》里的曾小贤,现在有的孩子居然看起了《焦裕禄》《国家命运》,这是多么大的转变啊。
现在我国的国内环境比较稳定,可国际环境却是危机四伏,让孩子们多看新闻,多关注时事,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懂得珍惜、学会思考、居安思危、增强使命感,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注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来走上社会也必将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
新闻报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仅可以利用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如许多乐于助人的“活雷锋”事迹,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又如,那些关于青少年因为一时之气铸下大错的案例,也是教育孩子们提高控制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绝好材料。这些材料跟课本中描写的内容相比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样的近距离,利用它们来教育学生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具有影响力。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那份爱国情感,同时还会收获很多很多。但是要让这些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作用,让孩子们从中能够获得正能量,这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能持之以恒地关注新闻,这样才能从中获得有益于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最新材料,才会不断有新鲜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我相信只要把这项工作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管理中,假以时日就一定会显现出它的功效来。
【参考文献】
[1] 班级管理指导小组. 学生热爱祖国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关键词:日本; 幼儿;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19-001
一、日本家庭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
狭小的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窄,住房也非常紧张。可以说是见缝扎针,无孔不入。二战时期美国人把日本的住房叫做“兔子小屋”,就是因为日本房屋太小。但是日本公共设施建设得很好,在日本每个市里政府把一部分区域分为几个丁目,在每个丁目都有一个小公园,公园虽小却样样俱全,笔者就是在日本的公园,亲身经历了日本家庭主妇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这些可以说是日本社会文化形成的起点,正是日本人从幼儿开始的种种教育,才形成了一丝不苟认真遵守社会秩序的日本人。
日本女性从怀孕开始,主要活动范围就转向准妈妈的聚会,比如各种沙龙等。等孩子出生以后,家庭主妇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又转向了公园。在那里结交新的朋友,如果不是出现搬家等的变故,她们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公园内经常会看到很多年轻的妈妈们带着孩子玩耍,笔者在公园经常看到妈妈们带着孩子观察蚂蚁,有的孩子会一时兴起用脚踩死蚂蚁,而妈妈们都会说蚂蚁也有生命,杀死他们会很可怜。也会教育孩子不能轻易地采摘公园角落的鲜花,因为它们会很疼。
二、日本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国民对家乡的乡土情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在日本各个城市内,无论是市政府或车站附近,都会有当地风俗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馆内主要介绍本地的特色产业,农村生活,当地历史和习俗等。通过微缩景观的介绍,使当地人更加了解自己家乡并热爱本地文化。
热爱家乡的情感心理是自然、朴实和执着的。正是这种对家乡的爱恋,在日本一些有名的旅游观光地都有导游志愿者,他们不求任何报酬,只是为了向游客介绍自己家乡文化,使它能够世世代代被传承下去。那么日本社会又如何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呢?笔者认为日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来培养日本人的乡土情怀,日本的民族传统节日很多,有孟兰盆节、播豆节、女孩儿节、男孩儿节、母亲节、父亲节、宪法纪念日、敬老日、防灾日等。几乎每一个月都有一次节日,这一天不管公司还是学校都会休息。其中规模盛大的可以说是夏季的祭祀活动,它很像中国的庙会。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举行之前,日本媒体都会进行介绍与宣传。在这样传统文化的庆典中,能让人亲身体验到日本人过节的辛苦和喜悦,又能让人感受到日本人一种骨子里带来的文化。
三、日本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进行方式
二战前,日本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忠君爱国,效忠天皇。二战后,主要是为了和平和共生的爱国主义。在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抽象地理论指导,而是通过具体活动来展开的,在这里笔者主要谈爱国主义制度,幼儿园的节日和幼儿节能环保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看一下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制度。
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幼儿园最主要的活动是过节日和节能环保,珍惜大自然。
日本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过节日,并且还会让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手工艺品,牢记自己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自豪感。在过男孩儿节和女孩儿节,还有孩子们自己的生日的时候,幼儿园都会发送礼物,告诉他们珍惜生命,感谢父母等,让孩子们充分地享受节日给人带来的快乐。
四、日本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1958年改订的小学校指导要领第三章德育中,明确指出:要爱国,应致力于国家的发展与昌盛。(在低学年指导中心是培养国民意识;在中学阶段主要指导学生爱日本国土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在高中阶段,希望祝愿国家繁荣与昌盛,加强国民意识,加强学生为了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日本而付出努力的意识。)而且,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加强作为日本人对大自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加强作为日本人的自豪感和自我意识。
在1985年8月28日日本文部省向各个都市府县,指定的市教育委员会发出一个通知,题目是“关于公立小、中、高中等学校的特别活动的实施状况调查”,最终形成了“入学式和毕业式,升国旗齐唱国歌”。在日本,诸如新学期开始,运动会重大节日等大型集体活动中都要举行庄严的、隆重的唱国歌,升国旗的仪式。1989年日本国歌“君之代”被定为学校指导内容,从而在全国各地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得到普遍的实施。
在日本的学校里,学生一般都隶属两个集体,那就是班级和俱乐部。小学校一般要求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加入某个俱乐部。学校俱乐部主要分为运动类和艺术类。俱乐部的宗旨都是本着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培养人性的形成。学校俱乐部有严格的纪律并且要求成员坚决服从领导。学校俱乐部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的比赛,所以大多数日本人从小学生开始就在这样一个纪律严格的集体内,共同努力,荣辱与共。正是在这样的团体,使得他们热爱集体,也就是在日本文化界达成共识的集团主义。
在教育领域,很多人对日本学生的“拒绝登校”、“学力低下”以及“欺负”等问题进行批判与指责。但是“其实和其它国家相比较,日本社会的犯罪问题并不是更为严重”。(张丽荣2003)其原因之一可以说是日本人从幼儿期开始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种种教育,使得他们都热爱生命,热爱集体并且爱自己的国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烈士档案 爱国主义教育 意义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56-01
何谓烈士档案呢?烈士档案主要是指:在旧民主主义、活动中,仁人志士在与敌对势力相抗争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各种历史资料。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文字资料、影像资料以及生活物品等在内。新时期,烈士档案资源所表现出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均是极为突出的。当然,最具应用价值的仍然体现在相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之上,但我国现阶段有关烈士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与不足,亟待改进。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烈士档案的主要意义
首先,烈士档案具有突出的德育教育资源价值。不单单是对于学校而言,企事业单位也同样需要积极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认识的关键途径。通过对烈士档案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受教育者认识到更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烈士的高尚情操,较一般资料所取得的德育宣传效果更佳。
其次,烈士档案可作为各类宣传教育资料的编制依据。在对烈士档案进行合理管理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对这部分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挖掘。在编写相关烈士传记的过程当中,以烈士档案为史料,将会使传记中对于烈士形象的刻画更加的深刻,从而将烈士的光辉革命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最后,烈士档案可支持烈士陵园的长效管理。如果将烈士陵园视作一个整体的话,烈士档案就可以说是这一整体的基础与前提所在。评价一个烈士陵园建设与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准并不在于其外观建设水平,更多的在于对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评估,做好此项工作也可显著提高烈士陵园的社会效益。
二、烈士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烈士档案的存放过于杂乱。对于烈士档案的管理过多的注重收集,有关档案的归档工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大量的烈士档案存放杂乱,不利于烈士身份的核查,影响是极为恶劣的。
其次,部分烈士档案出现外观破碎与霉变问题。烈士陵园所保管的烈士档案大多是来自烈士亲属,或者战友中收集而来的。绝大部分的烈士档案均产生于解放前期,由于长时间未能够得到合理的保存,导致档案本来就存在外观质量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绝大部分烈士档案收集后,并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恢复处理就直接存档,外观破碎与霉变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最后,烈士档案中的照片与档案资料不相符合。在烈士档案的管理过程当中,所保管的烈士小照以及底片并没有安排专人进行整理与收集,导致对这部分资源的使用极为不便。同时,受到保管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烈士的照片、底片质量受损,无法继续使用。
三、烈士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烈士档案的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对珍贵历史资料的抢救工作,若不及时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资料进行技术恢复与处理,则将对后续资料的使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针对一些可靠性欠佳的资料,应当及时组织人员,对烈士家属及战友进行走访询问,此项工作刻不容缓。更关键的是,从民政部门的角度上来说,作为烈士陵园的主管工作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对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关系,共同协调展开烈士档案相关工作。
其次,需要明确烈士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方职责。烈士档案数量众多,管理工作范围广、辐射面大。因此,为了确保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所保障,就需要构建具体的管理组织,明确各方主体在参与烈士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烈士陵园相关领导需要组织政治素质高、文字水平好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对烈士档案的管理工作当中,结合工作量实际情况,落实责任机制,提出具体的工作计划,规范、有序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工作目标。
最后,需要提高对烈士档案管理的规范性。烈士档案工作需要结合烈士陵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具体的保管方法以及保管时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参与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能够对档案进行一本一本的过目与整理,最大限度地杜绝错漏问题出现。更加重要的是,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对烈士档案目录的编写与整理工作,提高后期查阅烈士档案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烈士档案,特别是红色档案资源,在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弘扬的过程当中,有着极为突出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烈士档案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这部分档案资源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烈士档案工作的开展要点,以及其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展开了详细分析与说明,望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1]宋文琦.实物在烈士纪念馆殊的教育功能[J].文史月刊,2012(11):199.
[2]宋文琦.新时期革命烈士纪念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2(12):238.
我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对比直接、明显,效果较好。如在早期生物学上,我国有四个领先:(1)根据考古研究,在我国河磁山古人类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中均发现碳化的粟类谷物。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古人类遗址中有碳化稻,经研究证明早在67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种粟植稻,这在世界上是最早人工栽培作物。公元533--544年间,北魏农学家贾思想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在国际农学、生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中记载的“闷麦法”,就是把萌动的冬小麦种子放入瓦罐中进行0度至5℃的低温春化处理,比前苏联李森科院士提出的“春化发育阶段学说”约早1400年。(2)我国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利用草药治病的国家。公元前200多年战国时期间世的《神农本草经》一书收录了药用植物和动物360多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收录了药用植物达1095种,令世界各国称奇。
此书还把如此众多的药用植物按其用途和来源分成五部30类。他的分类方法比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的双名命名法的问世要早近两个世纪。在公元2世纪,我国名医华伦首先使用麻醉剂----“麻沸散(一种草药方剂)”进行外科手术,比美国摩顿于1846年研制成功的麻醉剂早1600年。(3)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和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秦汉时期,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而西方直到18世纪才向我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开始饮茶,比我国要晚上千年。(4)我国被称为“丝绸发源地”。蚕丝是一种蛋白质,即丝蛋自。在40年代,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汤佩松曾对吐丝前后的丝蛋白作过深入研究。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江苏、河北、河南一带从事种桑养蚕,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有“桑、蚕丝、帛”等象形文字,并有“女蚕”等金文官职记载。远在2000年前,我国的丝绸经长安(今西安)输送到波斯(今伊朗)、罗马等地,引起国外人士的惊奇和喜爱,我国被称为“东方丝国”,这条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而西方直到7、8世纪才向我国学习栽桑养蚕,比我国要晚3500年。我国发现一系列“猿人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遗传育种的国家。早在达尔文之前,我国人工选育良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2000年前的(池胜之书》中就记载了“存优汰劣”的穗选育种法;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有关此类的记载很多,并已普遍用于畜禽和作物。在讲授“遗传显性相对性”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生物学家陈侦首先用透明的金鱼与不透明的金鱼杂交,发现f1(即子一代)是“五花鱼”,其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即不完全显性或说“显性相对性”。
关键词:济南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历史时,每当讲到日本侵华,我们都是带着愤怒,握着拳头,想对日本这个国家说些什么。当中国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当抗日英雄坐着车待主席检阅的时候,那时我看到英雄们那年老的容貌,再想起抗日时的他们,我默默留下眼泪。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是他们不畏、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就是他们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他们是永垂不朽的。今天他们都在某一个地方审视着我们,看着中国大病初愈,走向繁荣,让我们铭记这些人吧,还有他们伟大的抗战精神。爱国心不会因为时光而褪色,历史是要我们可以做到知日、抵日。
一、济南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济南市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组织中小学生进行祭扫烈士墓、学唱革命歌曲、聆听故事、参观军营活动;体验军旅生活、慰问老、举行红歌赛等。这些活动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济南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氛围不浓在对济南市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调查发现:1.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于形式。从近10年的数据显示,济南市中小学学生在清明节时组织到段家湾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的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在无形之中使济南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淡化。由此也反映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较为形式化,而整个社会呈现的是政府抓经济、企业忙生产、学生忙升学,使社会缺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氛围。2.社会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和普及不够。虽然我国新闻媒体有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但落实到基层,尤其是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上还比较困难,并且收视率不高,造成社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不够。3.生活环境的爱国氛围营造不够。济南市特别是生活社区,国旗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因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得不到宣传、歌颂。(二)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重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只考虑文化课的教学,只关注当前学生及家长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少关注;学校虽然举办的爱国活动较多,如“国庆节”、“建军节”、“清明节”,但若不是硬性规定,一般很少组织;学校一般要求学习文化课多,而爱国主义的教授内容陈旧空洞,缺少现实的例子;爱国主义教育手段与方法单一、生硬,灵活新颖较少;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基层少。具体到家庭,由于传统思想观念中文化课至上,家长无时无刻地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三、拓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一)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济南市可以通过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济南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全国重点文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或在互联网上创办“红色栏目”,积极拓展爱国主义的传播途径。(二)净化社会环境社会力量是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延伸,伴随社会发展的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许多中小学学生追求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迷恋明星、网络成瘾、逃学、暴力、少年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社会各界人员需要在舆论宣传时共同携手,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中心,发动政府、民间等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联动机制,然后形成良好的社会坏境。同时,学校与家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教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四、结语
拓展济南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教育的内容上求拓展、在爱国主义上教育的形式上求创新,在教育的效果上求突破,从而为济南市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这样,爱国主义教育就一定能赢得勃勃生机和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荆幼阳.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2]刘艳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陈至立.把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J].求是,1994(13):30-35.
[4]柳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J].人民教育,1994(Z1):18-21.
[5]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试行)[J].人民教育,1994(06):11-21.
[6]李孔文.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专业支持[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102-103.
[7]吴春霞.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思考[J].学理论,2011(03):219-220.
[8]吴梅芬.浅析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及思考[J].大众文艺,2011(18):265-267.
1.教育环节简单过程脱节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思想政治课,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会将爱国主义教育穿插在课堂之上。此外,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校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升旗仪式、爱国主义主题讲座等。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浮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处,对教育后的效果并不注重,也不会去了解学生对于教育的反馈信息,这样一来,教育的过程脱节,造成教育与生活的割裂,很难达到实质的教育效果。
2.教育形式简单内容空洞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以讲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作为内容。许多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是简单地开几次班会,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宣传教育。但对已经形成独立个性的中学生来讲,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会让他们感觉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很难对此感兴趣。不仅如此,由于这些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时代不同,学生可能只会佩服他们的外在行为,却很难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很难内化到他们的心中,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品质。
3.教育层次单一内涵贫乏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着重点大多放在了爱国上,而爱国层面上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空洞,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内涵。其实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仅仅只是爱国教育,它还包括很多方面,如爱家庭、爱家乡、爱学校等。现在很多中学生连身边最近的亲人、家乡、学校都不了解,都不热爱,又如何让他们爱祖国。在中学生看来,似乎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愫。
二、成因分析
1.教育起点和目标过高
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最常说的是“长大以后要为国家做贡献”“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而这些话就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和目标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上。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定位显然过高了。那些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传统的爱国思想,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这让学生觉得这些内容遥不可及,也很难有较为深刻的感悟。以唱“高调”为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脱离中学生的实际,只会形成假大空的感受。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以崇高的理想来教育学生。但是崇高的理想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对于刚刚懂事的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体会的。
2.缺乏完备的教育体系
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重视学生未来的升学情况。因此,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重心主要是放在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上,学校对学科教育更为重视,也更加系统。学校和家长希望由此提高学生的成绩,毕竟很大一部分家庭还是会把考上优质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教育只能是穿插在学科教育中的一部分,没有系统、完备的教育体系。同时,学校也不会安排专门负责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只是由部分学科教师兼授,没有连续性。这种重学科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三、对策与措施
1.建立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学校应对在校学生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的规律,形成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框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以小见大,积少成多”的思路来建立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和学习计划。例如,七年级可以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定期的班会或班级活动;八年级可以安排国家意识教育主题,学校可以在特定的节日或某个时间段组织参观学习等;九年级可以确立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主题,邀请相关人士进行主题讲座或观影活动。中学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循序渐进、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2.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中学生在这一情感积累过程中,除了受到外部教育的影响外,还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都应该积极营造爱国主义氛围,使学生始终能够沉浸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校可以以广播、板报、班会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与教育,并对校园中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予以表扬和批评,以此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确立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班级也可以班级活动为载体,确立班级目标,为班级争取荣誉,丰富和拓展集体主义教育。只要学校能够营造出爱国主义氛围,那么爱国情感一定会潜与默化渗透到学生心中。
3.深入贴近学生生活
说到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数人都会想起空洞枯燥的说教,而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更无法深入人心。其实,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可以生活化的,尤其是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贴近他们的生活。可以将一些大道理与学生身边的小事相结合,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例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在中学生眼里十分遥远,但其实就在大家身边,中学生同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环保出行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而这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就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履行公民职责,是对学生最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走多元化道路,贴近学生生活,从他人、班级、学校等较小的方面入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和积累爱国主义情怀,为更高目标的爱国主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积极利用网络平台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在回忆历史,而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校外的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孩子很少看报纸、看电视,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学校应该意识到,网络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新的途径,应该更加积极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更加多元化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情怀。
5.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大都是以教师单向说教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而这一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学生缺乏主动性,无法自主学习和感悟。因此,提高学生主动性是首要的任务。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情感的累积过程,而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很难建立起感情,更不要说积累了。对初中生来说,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这制约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学校教育这时应扮演起一个引导、激励的角色,利用积极、正面的手段,引导学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奖励、表彰先进个人或集体等。
6.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老师上课不精彩,学生听课没兴趣”,这是许多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评价。爱国主义教育无法走入学生内心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低。因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才是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小组学习、社会调查、主题演讲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兴趣,比起老师单纯说教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7.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03-01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正是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爱国主义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由于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十分重视,对广大人民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仍面临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一 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当今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进行显性教育。在我国大中小学校主要都是通过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运用灌输法对学生进行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国情、军事、道德等方面的显性教育,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社会中,政府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空洞而乏味的说教,宣扬的爱国主义脱离人们生活现实,使人们觉得爱国很困难且遥不可及。
2.当前我国社会上爱国主义理念缺乏理性。当今社会有的人自认为拥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但这种热情在一定程度却具有盲目性和不稳定性。2008年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遇到不顺,于是网友们掀起了拒绝去家乐福购物和抵制法货的浪潮。今年由于我国与日本关于的争端,全国各地又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货的浪潮,全国各地大街小巷上的店铺都挂起了“是中国的”“抵制日货”的横幅,更有甚者全国多地还出现了严重的事件。爱国需要激情,但是爱国更需要理性,激情与理性并不矛盾。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道德的范畴内,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为着眼点,合法、有序、智慧地表达民意,就是理性。这种理性反映了一种履行公民责任的担当。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以大局为重、理国的责任。
3.当今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学校每星期都有升旗仪式,并且奏国歌或者唱国歌,但是学生们很多都只是跟着音乐唱,却不懂得国歌中所唱的内容。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课程学习的历史、政治、地理知识都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注重背诵记忆,而没有去理解和体会学习它们的意义。国定的“十一”“七一”“五一”等假日,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之余休息娱乐的黄金周,而失去了其本来的教育意义。总体来说,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
二 增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加强隐性教育。
首先,学校里不仅要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当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爱国义教育成分,把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科学等各课程教学之中。其次,社会上也要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具有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也更具艰巨性。各地政府各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最后,有效利用大众传媒等社会资源。重视大众传媒的主旋律教育,是我党的一向原则。但在利用大众传媒的教育资源方面,我们只重视了直接的灌输,而缺乏对大众传媒渗透性影响的研究和规划。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艺术性和巧妙性。比如我们可以在国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期间采用近几年流行的微博互动的形式,提供一个相关话题让网友们展开讨论,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情感教育是指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以此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让人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它能驱动人产生爱国的心理需要。理性教育是指要启发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引导他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以提高爱国主义觉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合理的方式方法爱国。我们教育者要谨记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是盲目的感性泛滥,应该是理性原则下的感情表露加强。只有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恒久的理性意志和感染力、驱动力。
3.切实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国家和社会加强对人们进行公民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国旗、国歌、国徽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国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其次,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重视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儿童爱国情感的孕育直接关系着成人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采取一些简单易懂而又深入人心的方式进行。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如今我们一提到爱国主义教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各种鲜明的历史人物和典型的历史事件,但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光靠这些“历史”已经不足以真正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者应将当前的工作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下进行阐释,深刻挖掘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将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民族精神中,努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使广大人民能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要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过程,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集中教育可以突出重点,事半功倍,而经常教育则可以起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2] 蔡志良.简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N].理论月刊,2002(4)
[3] 杨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基础-主体间性原则[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4] 瞿津津,赵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美国爱国主义影片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2012 (3)
关键词:爱国主义 教育 合理性
在学校教育中爱国主义似乎是一个不需多加讨论“是什么”与“为什么”的内容,更多的是“怎么做”与意义的讨论。但在日常生活中笔者发现爱国主义的“为什么”是一个看似不需多讲但实际上没有清晰解释的问题。而“是什么”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追本究源,层层分析。
一、“爱国”的概念辨析
“爱国”是一种对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强烈而深厚的情感,一种“对本民族的心理依附”,这看似简单的定义内涵却极为复杂。首先爱国指的是“祖国”,这就界定了“爱国”的对象是一个综合体,“祖国”是本国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爱国”是一个地方、一种文化、一种制度甚至民族的综合体。
(一)“爱国”与“爱国主义”
那么“爱国”与“爱国主义”又该如何区分呢?可以说,爱国是我们最朴素的情感,它是一种动作并且不要求理性,只要表达我们对于“祖国”这一概念的维护都可以被称为是爱国行为。“爱国主义”与“爱国”在价值导向上是一致的,但在行动逻辑上是不同的,“爱国主义”更加强调理性,“即在理性上认清怎样的理念和行为才是真正维护祖国的利益,进而实现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是理性的“爱国”。
(二)“爱国”与“爱国家”
如果真正理解了爱国的具体含义,那么爱国与爱国家的概念便很容易分开。“国家”的含义本身并没有一致的理解,可以说是一个多义词。在英文中,指政权上是为state,从民族上讲是nation,从地理上说是country,但翻译成中文都可以被称为“国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界定与“祖国”并没有太大差别。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虽然当今中国的关注重点早就不停留在阶级斗争上了,但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将国家看成了一个政治概念,如此爱国与爱国家便可以分开了,爱国家是爱国的一个政治方面,即爱政治中国。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与观点。总结起来大致有五种看法,其一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并无区分,其二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没有联系,其三认为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部分,其四认为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其五则认为要具体分析,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时而一致,时而分裂。
这其中有一种观点引起了笔者思考,它认为爱国主义就是爱国家全体成员,而民族主义就是爱民族全体成员,当国家只有一个民族时那么爱国主义也就是民族主义。这个观点并没有从两个概念内涵的角度来讲,而是直接从身份上来看待,爱国即爱“国”所包含的范围,爱民族即爱“民族”所包含的范围。但此观点将国家与民族完全分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所有民族都坚持民族主义,那么便是对国家团结的一种分裂。因此中国坚持国族一体,采取非政治化与去标签化来处理民族问题,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来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国的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性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社会本能,也是人的一种天性,那么关于爱国情感最直接的来源是什么呢?是对乡土的眷恋、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但这样的情感是极为朴素的,对地理中国与文化中国的认识也与民众对地理中国和文化中国的认识程度有关。那么想要深化民众的爱国情感,激发其爱国热情,并使其理国就必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民众对祖国地理与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这样一种极为朴素的感情成为理性的爱国主义,真正使爱国的感情成为推动祖国向前发展的积极力量。
但只靠感性经验维系爱国情感是片面的也是不稳固的。使个人明确祖国与个人荣辱与共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推动个人将爱国内化为行动的一部分。已有的观点在三个层面上说明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分别是“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祖国的生存”、“个人的地位决定于祖国的地位”、“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发展”它从个人的生存、地位、发展三方面来阐述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的关系。祖国为个人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产品,为个人打上国家的名誉标签,为个人提供发展机会。因此不论是从情感的角度还是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个人都离不开国家。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家了解自己与国家在地理、文化、政治、经济中的紧密联系,理解自己本身便是国家的一部分,热爱与维护自己的国家就是维护自己。
那么再从国家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为何呢?集体的存在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同,国家的存在更为需要相同的文化认同,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促进国家团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有关“民族”的界定,还曾发生过一场争论。顾颉刚老先生从国家未来的角度看待“民族”坚持认为不要在“中华民族”之下再分民族,这样会有分裂国家的危险。而先生在接受了西方人类学系统教育之后认为中国确实有多种民族。中国目前承认境内有56个民族,当然此“民族”与具有民族自决权的“民族”具有不一样的含义。这56个民族对外便是一个共同的聚合体“中华民族”。于是,在这种依旧保留各民族特色文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便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国家团结的文化保证。
国家是每个人组成的,整体要想向前发展便需要依靠个体的力量。中国文化的传承,资源的保护,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每个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每个人加深对国家认同与热爱,促进整个国家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为个人提供了更为美好的前景,它有绝对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郭广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爱国篇[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潘亚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J].国际政治经济评论,2006,(04).
关键词:小学阶段, 爱国主义教育 贫困地区 落后
【中图分类号】G621
1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1,2]。
2 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后的原因
本文作者长期在贫困地区的小学任教,经过多年的家访和摸底,贫困地区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较为落后,主要原因主要为:
2.1家庭原因
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生的家长,由于生活的需要,长年累月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小孩基本是由爷爷奶奶辈的负责照顾的,但是爷爷奶奶这一代人,受到的文化教育较少,知识较为落伍,因此无法在身旁教育好小孩子。而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仍然受到的知识较为新,视野较为广阔,但由于和小孩离开较多,接触较少,不能有效的对小孩进行教育和管理,更别说是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小孩甚至不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什么。有一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一般来自影视,比如一些抗日影片,还有一些是学校教师的教育。
2.2学校的原因
众所周知,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很难留住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任教,而这些大学毕业生,知识新,视野广,能够很好的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原有学校的教师,由于学历较低,视野较窄,同时后期的培训较少,甚至很多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任何职业培训,更没有到发达地区进行现场考察和观摩,因此才导致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有限。
2.3当地管理部门原因
营养午餐计划的实施,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些计划的实施,使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吃饱了,身体慢慢长结实了,但是地方管理部门确忽视了,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不仅要吃得好,穿得暖,还有享受像城市小孩一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种种好处。因此希望贫困地方管理部门,在很好的解决小学生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想办法留住教师人才,对基层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尤其是可以组织到发达地区进行现场的考察和观摩,进一步提高基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解决对策
要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后问题,不是单单一个部门能解决事情,它需要更多政府部T,社会人士和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3.1 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
贫困地区经济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才是解决现有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方法。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了,很多小孩的父母就会回来创业,这些人从发达地区带回来新的知识,就能很好教育小孩,这样既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能解决贫困地区小孩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3.2 学校问题的解决
“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执行,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一连串学校问题也就能很好的得到解决。现在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关键是缺人,缺新人,缺能够很好有职业培训和发展前景的人。
如何留住新教师,如何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这才是解决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关键问题。
大力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的交通,同时使贫困农村地区出行较为方便,同时在建设新型农村,改善农村环境,为留住新教师创造较好的客观环境,并且积极探索贫困农村地区新老师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引进来,关键要留得住,并且长期留得住。
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原有的老教师,加大职业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相应工资待遇,稳住老教师的心,同时开展教师上升的渠道。
只有上述两点,才能留住新教师,稳住老教师,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开展贫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否则新教师留不住,老教师人心不稳,更何谈爱国主义教育。
3.3 管理部门要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贫困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应经常组织教师到发达地区进行教学考察和观摩。
对于贫困农村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应因地制宜的探索新的方法,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小学生到革命圣地进行现场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爱国影片,还可邀请相关爱国人士,做一些爱国主义的报告。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实质上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4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较为落后,原因是有各个方面造成的,但只要各个方面团结一致,共同努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就能使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好转,人们富裕安康,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就能稳步推进,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桂莲.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审视[J].社科纵横,2008,23(1)81-84.
[2]范鸿鸣.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课堂[J].教学探新,2012,(11):50-5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共建单位是指双方签订协议书与自治区档案馆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单位。共建单位对象为广西行政区划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
第三条共建单位由自治区档案馆统一制作悬挂标识牌。
第四条自治区档案馆应充分利用馆藏、场地、设施以及人才等资源优势,为教育基地开展共建活动提供便利。方便共建单位便捷、高效地利用档案馆的公共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
第五条共建活动内容
(一)档案展览,免费参观自治区档案馆主办或合办的各类展览。
(二)业务观摩,提供档案整理、裱糊、缩微、杀虫、消毒等操作技术与业务流程的观摩。
(三)专题讲座,开办专题讲座及学术报告会等。
(四)其它协商确定的相关活动。
第六条档案编研利用处负责教育基地的共建管理工作。
第七条共建单位申请受理程序
(一)拟在自治区档案馆内共建教育基地的广西行政区划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以正式公函的形式向自治区档案馆提出书面申请。
(二)档案编研利用处在审核和协调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后上报局馆领导。
(三)经协商同意为共建教育基地的单位,由自治区档案馆与其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共建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四)确定为教育基地的共建单位,由自治区档案馆制作共建标识牌,在自治区档案馆挂牌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共建活动办理程序
(一)自治区档案馆主办活动办理程序
1.档案编研利用处定期向社会有关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信息。
2.档案编研利用处商共建单位后,提出具体活动初步意见,
上报局馆领导。
3.档案编研利用处根据局馆领导批示,组织活动排期,并通知共建单位。
(二)共建单位预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凭单位介绍信向自治区档案馆提出申请。
2.填写**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共建活动登记表(见附件)。
3.按预约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