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3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阅读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阅读具有多符号、多公式、多图形的特点。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会不得要领,往往不会读,抓不住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渗透阅读方法就显得与众不同、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呢?
一、多读几遍义自见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前预习阅读,结合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阅读。提前预习、初步了解。新知新授时点拨阅读,在学生思维阻滞时,引导阅读教材,常常能使学生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总结时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使知识本身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要求学生带着“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问题再去阅读教材。实现再认识、再升华。
二、反复推敲细分析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的所在。阅读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每一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要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分析,帮助学生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内涵。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以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深入理解重难点。
三、读题要会抓题眼
阅读题目时抓关键字词,标画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找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读题时,自己把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找出来做标记,这样,学生读题格外认真,并逐渐在读中积累了经验,领悟了很多词语的不同意思。如,增加了、增加到、不大于、至少等词语。
四、类比思考找异同
类比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可以是认知方法的比较,可以是解决方法的比较,可以同中求异,可以异中求同。例如,八年级平行四边形一章,知识之间从一般到特殊展开,条理清晰,学习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平行四边形时依次研究定义、性质、判定。在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时,教师只要适度指导,学生经过比较学习方法,阅读学习很容易掌握矩形和菱形的学习方法。
重视数学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对于学好数学有着重要意义。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经常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愿读数学书,会读数学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1.讲究速度
它颠覆了传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计时阅读,我们班在刚开始练习时学生只能达到每分钟130至270字左右。经过三个多月的练习,现在每分钟达到400至600字左右,个别同学达到每分钟800字。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效率就提高了,阅读量增大了,理解率相应也提高了,阅读能力自然跟着提高了。书读得多了,知识储备就增加了。理解率的相应提高又能提高阅读速度,良性循环下去,高效阅读对提高语文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固定的模式与方法
它的另一特色是固定的阅读模式,阅读内容相对简单,便于学生摸索规律。固定程序阅读没有那些学生害怕的理解题、发挥题,而是选择题,将难度降低,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固定程序阅读的规律和答题技巧并能熟练运用,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带动学生的阅读欲望,良性循环使学生由害怕阅读转化到爱上阅读。
3.采取默读的方式
传统的阅读要求学生朗读,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以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朗读纵有许多益处,但忽视了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因素,这样,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很容易走神,从而影响阅读质量。默读是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学生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4.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溜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程汉杰高效阅读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提供了保障,久而久之养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好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只读一遍不复读
很多学生在读文章时有重复的习惯,有时一句话甚至重复几遍,这虽然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但影响阅读速度,更养成了啰啰嗦嗦的习惯,说话缺少干脆利落。程汉杰高效阅读要求不管文章有多难,只能读一遍,这样,迫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改变了复读的做法,培养了学生坚定果敢的性格。
6.科学坐姿不摆头
摘 要:主要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关初中英语高效阅读的思考与优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阅读;思考优化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灵活运用英语、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表现。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学情景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我国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突出的语言运用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析了有关初中英语高效阅读的思考与优化。
一、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快速阅读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普遍由于词汇量欠缺和不足,不能提高阅读速度,准确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在解题过程中,答题方向不明确,做题效率低下,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的阅读现状。甚至某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初中生,竟然出现“抱着词典做阅读理解”的错误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扩展学生的词汇积累,具体可以使用听写监督方法。教师可以每天规定学生识记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并有规律地进行听写抽查,加强学生背诵单词的实施力度。教师在学生记忆单词可以教给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对于形容词、动词词性不一样的单词分开记忆,对于意思大致相似的单词注重辨别记忆等,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词语接龙大赛等游戏,激发学生背单词的积极性。
二、掌握阅读中思考过程的秩序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遵循阅读思考过程秩序。(1)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比如说,在英语阅读前,自我发问一下,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2)选择阅读技巧。阅读理解存在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应当注重积累一定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总结做题经验。比如说,在阅读材料前,学生应当粗略看一下题目和相关涉及的问题,大致明确问题取向,推断文章所讲述的大概内容。在阅读中,应当将阅读材料与问题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另外,在英语阅读应当避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出声阅读、心中默读、过度使用词典、回视等不好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朱杰祥.新课标下中学英语高效阅读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05).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
【关键词】成功智力 阅读教学 实效性
一、成功智力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斯腾伯格等人为了考察两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这样一个研究:把来自贫穷社区的三年级学生和来自中上阶层的八年级学生分别分配到三种教学情境中,在第一种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没有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特别干预,教学强调的是记忆;在第二种教学情境中,教学强调分析性思维;在第三种教学情境中,教学强调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种思维。然后从记忆学习和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了评定,发现处于成功智力教学情境(强调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种思维)下的学生成绩优于处于分析性教学情境的学生成绩。这说明同时进行三种类型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也是高效的。
成功智力教学情境的高效性同样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种思维如果都发挥了作用,那么这种阅读教学就一定是高效而成功的。从教师来说,自己积累的教学方法和对教材的理解就是分析性思维的成果,但如果每年都靠这些既有的“经验”来进行阅读教学,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是低效的;相反,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师会认识到教学并非一成不变的,自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经常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提高,使自身也得到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在阅读中,除了会分析别人的观点,还要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把文本中的人、事、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阅读才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由此可知,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成功智力的三种能力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运用成功智力理论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途径。
二、如何运用成功智力理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以分析性思维为主的阅读教学活动
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的第一个成分,指有意识地引导思维加工的方向,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阅读的第一阶段,分析性智力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性阅读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分析力、判断力和比较能力。学生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分析性思维。①明确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如可以让学生从阅读小说的角度提出学习本课应该明确哪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给文章加副标题来明确小说的主题或文章的写作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朗读并赏析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可以让学生针对本课确定一个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②学会分配阅读时间。课堂阅读教学会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阅读在课堂的不同阶段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任务或自己选定的阅读问题恰当地分配阅读时间这样才会体现高效阅读的特点。例如,当教师让学生分析王熙凤的形象时,学生就应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重点写王熙凤的相关内容上来,而对其他的内容采用略读的方法,以体现阅读的高效性。③提炼信息。提炼信息的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思维,理清文本的大概内容,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例如让学生概括《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每段的内容,可以把篇幅很长的课文简短化,便于学生明确课文情节脉络。④制定阅读策略。例如当教师让学生分析王熙凤的形象时,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来分析人物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和同学交流或让同学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⑤对问题答案进行评价。例如在学生自己分析了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之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包括答案的正确与否、答案是否是最佳答案、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否恰当等,在不同的评价意见的反馈中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无形中便提高了。
2、以创造性思维为主的阅读教学活动
创造能力是产生新异的有趣的思想的能力。真正的创造性需要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之间的平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之间找到平衡,借此来鼓励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叙述的角度,比如从林黛玉这一角色的角度来叙述;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中已被定型化的王熙凤这一人物角色,设想出不同于作品中所描述的特征。另外,教师发展学生阅读方面的创造性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示范创造性,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时间,比如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服饰、礼仪、建筑艺术等,并让学生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开阔视野;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出表扬和奖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形中变得更浓,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之间也达到了一种平衡,从而体现出阅读过程的创造性、成功性和高效性。
3、以实践性思维为主的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五环导学 高中英语阅读 探究
一、研究背景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和难点,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单词――阅读课文――翻译课文――分析语法点――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课堂缺少活力,学生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记忆地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慢慢就失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而“五环导学”新模式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五环导学高效课堂模式概述
“五环导学”模式由五步骤构成,即自主、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它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语言的本质。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使教师更科学的指导学生,学生更主动的参与课堂,我校近几年的课改实验充分验证了它的高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从五环导学的几个关键环节来分析如何打造英语阅读高效课堂,并用实例进行论证,分析五环导学模式对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效果的积极作用。
三、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
1.创新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效英语课堂的实现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精彩的阅读导入,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到课堂上来,同时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动为主动学习,为后期的阅读文本作好铺垫工作。因此教师要对导入法进行创新,除了传统的Warming up导入法,还可以用背景介绍法、多媒体导入法、幽默导入法、设问法、引用传奇故事导入法、情景创设法等等。在笔者的 “五环导学”试验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是首要的环节,而创新导入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案例一: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4 Earthquakes-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篇文章时,考虑到属于科普性文章,逻辑性较强,看似学生对话题很熟,但对不了解有关知识的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因此笔者采用多媒体导入法。阅读前,先播放了几段地震发生时的录像,重点突出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人员的伤亡,财产的严重损失等危害,接着提出问题:“Why do earthquakes happen?”、“Can we stop earthquakes?”、“What can we do with the earthquakes?”等。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和三个关键问题,快速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带着好奇和疑问去探究阅读文本。同时导入过程渗透了文本主题,降低了阅读难度,这样要让学生后期自主学习就更加轻松。
2.创造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要实现英语高效课堂,学生的主动参与必不可少。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五环导学”模式提倡的“合作学习”刚好契合了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的。它通过生生的团队合作,给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既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教师也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五环导学”模式强调的“合作、探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思想,也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探究环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师主要是确定探究任务和方向,指导探究方法,而具体的探究的过程、归纳总结都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最后,教师和学生对所得的探究结果一起检验,反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还充分发挥了美术专业优势和创新意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看起来很难的阅读任务学生却完成的出奇的好。我想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后完成的作品,更大的收获是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总之,“五环导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英语阅读课堂利用“五环导学”模式,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不仅使学生爱上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有利于打造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马丽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探索[J].大江周刊・论坛,2013(5).
【关键词】学生;速读能力;方法训练;阅读效率
速读能力的高低是反映阅读者平时阅读素质与水平的主要标志。一般要求达到成功速读主要有三要素:速度、记忆和理解。目标是高效实用。速读的总的要求是速度上要“快”是指要达到常人三至五倍以上的阅读速度;记忆上要“准”是指对文章的关键词和重点部位的记忆准确率都能够80%以上;理解上要“清”是指对阅读文章在阅读后能够掌握文章结构,作者、主题、题目等内容。本着上述目前国内速读界一般要求,速读能力的自我训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求入手法
阅读文段,应该先看要求,顺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回答的问题就用铅笔在原文上勾画一下,或记在草稿纸上。读完一自然段,就把一自然段的大意简要地写在草稿纸上,以便把意思或结构相近相类的自然段并列在一起,为领会整个文段的内容或划分意义段作准备。这样读完一遍,阅读题的答案轮廓就出来了。若有些答案尚未搞清楚,再去定点阅读某一部分;需要阅读整个文段的,才阅读 整个文段。这样答题既快又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二、文体特点入手法
一般每个文段都属于一种文体, 或是某种文体的文章节选。可根据文段所属的文体快速阅读。若阅读的文段是记叙文,可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去分类理解。以记人为主的文段,可按角色亮相、角色干些什么、角色给人的印象去切分;以叙事为主的文段,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切分;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段,可按景物出现、景物的特征、景物给人的感受来切成。记叙的文段,还可从时间、空间、事情的角度去切分,化整为零。若阅读的文段是说明文,可按交代说明对象的次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去切分。
三、语境分析法
文段阅读题中,常有注音、释义、词句分析、判断、选择、分段、归纳段意或写作特点等题型。解答这些题时,应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切忌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四、计时快速阅读
计时快速阅读适用于课内集体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以学生为主,学生的活动占整个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以消除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现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训练前,教师按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好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好测试题目。先简单,后循序加大难度,指令同时阅读,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然后以十秒为单位,逐个记录所用时间,最后,不看原文,凭记忆回答测试题。当全班学生都做完题目后,教师宣布答案,学生互相依答案评卷,以高分为优。接着分组讨论,得高分的介绍经验,失分多的找原因,吸取教训。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紧迫感,增强时间观念。尤其是参加者都有一种竞争心理,这种心理又促使其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
关键词:高中英语;合作学习;语法探究;高效
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未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纵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抓好语法教学,巩固学生语法基础
语法知识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教师首先要重视语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英语实例认真掌握各种语法的形式变化。语法填空主要考察的有介词,包括时间、方位、方式等,如,on,at,in,by,with,through等;连词,包括表转折的but,while,表并列的and,or以及表因果的because,so等;副词,包括形容词转副词时的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情况;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以及过去分词作形容词等;代词,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指示代词等,其中对指示代词it在句中指代事物、从句或者不定式的用法较为常见;冠词a,an,the的用法;谓语动词的时态及语态,尤其是一般过去时的考查;关系代词及关系副词,常考的为that,who,which,what等;非谓语代词,包括不定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以及动名词。另外还有名词、强调句、倒装句的考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培训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有的放矢。
例如,对于that,高考考查that引导同位从句的用法:One day,he came up with an idea he would pluck up all of his crop a few inches.而2010年则考查that的特殊用法:We understand this lesson best___we receive gifts of love from children.结合高考真题,使学生们明白不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充分掌握和巩固语法
知识。
二、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现如今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没有兴趣,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激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的是任务型阅读教学方法,高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法是我国英语教学界的高效改革措施,任务型式教学这个概念的引进是我国教育界的一项伟大举措,改革原有的教育方法,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放大,利用老师对学生之间的任务型教学与任务型考核,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成功率与高效性。学生的能力是不一致的,每个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能力差异性的分配任务,可以高效带动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教师通过了解不同等级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组式教学,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分配共同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能够高效启发全体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
重视阅读教学的内容,勾起学生的英语兴趣。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寻找与开发新型阅读任务,让学生愿意进行英语阅读,比如说,在英语教学中,利用高中生愿意接触的漫画文化作为英语阅读的素材,将我国的文化历史作为英语阅读素材,这样既能够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带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进步。高中生学习压力重,对于本来就理解困难的英语,他们也感觉到非常苦恼,再加上英语阅读任务的枯燥无味,会让学生更加抗拒英语阅读,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意用不同的阅读任务来勾起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讲解是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度要重视,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不明白的语法与词汇进行探究与提问,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锻炼学生的任务心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思考意识。教师要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英语个性思考,使学生的整体英语阅读意识得到培养,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思考问题,这才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高考的考验,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知识,更是大家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而不是死板的记忆,更多是灵活地掌握知识要点。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的路还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2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1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新课改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再是照本宣科,只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学科的人文性;只重教师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只重书本知识教学,而无视丰富的生活资源。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中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消极情绪占主导,只会扼制学生的思想与思维。而且,学生不爱学习,不爱参与,自然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展开认知,实现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这完全不同于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改变以往枯燥无味、沉闷呆板的教学氛围,以学生所喜爱的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来传递教学信息,更能将学生带入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优美意境之中,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的教学更有吸引力,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自然能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亢奋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的情感展开快乐的学习,这样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向学生播放影视剧片断,将静止枯燥的文字材料转换成直观的画面,将学生带入真实而具体的场景之中。这样的教学更加富有动态感与真实感,更能激起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更加利于学生深入特定场景直观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二、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完全的消极被动状态,只是在机械地记忆教师所传授的书本知识。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形成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行为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引领学生展开充分而主动的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阅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的权利,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这样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之后所形成的见解,才能更深刻。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如果只是由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并不能深入文本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不能深刻地体会文章对比与夸张方法的运用,体会通过语言与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自然难以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为此,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与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充分的阅读与独立的思考,教师则相机补充必要的材料,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更为主动而深入的探究。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文字与文本、与作者进行直接互动,从而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展开认真而主动的阅读,进而让学生深入文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通过对比与比较来更加深刻地领会主题。这样所获取的不仅仅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是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提升,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将教学严格地限制在教材上、教室内,而教材知识有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不能让学生深入学科的精髓,并不能真正地将学生带入语文的殿堂。课外有着更充足的学习时间,更丰富的学习素材,更宽广的探究空间,同样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平台。为此,要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将教学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这样更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三维度的全面发展。
1.角色表演。表演是将文字转化为语言,让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在真实的场景中来加以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加深与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进行排练,让学生在真实的表演中进入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角色,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文章主题,更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
2.对比阅读。将教材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与教材上文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同一作者的文学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材料,或是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等,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展开对比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教材文章的理解,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综合能力。
总之,高效的语文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开放学习基础之上。为此,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与培养,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范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一、精讲精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精讲精练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显然离不开课堂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要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效益,就必须做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
首先是精讲。我认为历史教师在两个方面必须精讲,其一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要讲清、讲透,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弄清楚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其二是课文的难点知识必须讲清讲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铺平道路。总之,“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采、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和能力培养。这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其次是精练。所谓精练,就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而精心挑选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的各种优质练习。精练强调精选,变多练为巧练。练习题型既要难度适中,又要能考查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样的精练能收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多教学法
古人云:“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倍功半,这样的课堂就无所谓高效课堂。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重要保障。
我在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注意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首先是阅读方法,要他们注意: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三是构建知识体系;四是教给学生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如要点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其次,教给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具体地说:(一)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二)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三)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四)紧扣题意认真做答,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即: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引用教材观点和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这些学法和技巧的掌握,使学生能够离开教师去阅读、理解、做答,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培养问题意识
当代青年哲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则说“学而不思则罔”,他们都强调了问题和思考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是不是高效课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而是看学生能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⑴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达到高效的目的,首先必须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要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其各抒己见,同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不插嘴,认真听,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不能用自己的权威来否定一些所谓的“牛角尖”。
⑵授之以法,学会质疑。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耐心地教学生质疑的方法,他们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在课堂上是这样教给学生方法的:首先是预习课文,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将不理解的问题批注出来;其次是引导求异思维,要求学生不迷信、不盲从,敢于对老师、课本及各种参考资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许多有质量的问题。
⑶注重激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出独到见解。我在课堂上一再要求学生要打破思维定势,转个角度、换个方向想问题,这样对课本的内容将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会收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作者:郭冬丽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速度和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分别是:小学生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00字,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初中生为每分钟500字,课外阅读量260万字;高中生每分钟600字,课外阅读量150万字。总课外阅读量为555万字。要让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量,教师平时就要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能力。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高效阅读。高效阅读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教学训练体系。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无论是阅读速度和阅读总量,还是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超过语文课程标准的数倍。
为培养学生高效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速读固定程序训练
阅读前营造氛围,学生齐声喊出高效阅读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分享,我成功。”,让学生在群情激昂的氛围中进入阅读学习。
进行眼脑机能训练,主要有坐姿纠正、定点凝视训练、纵向快速移动训练、圆圈扩展训练、做眼保健操等,让学生快速进入高效阅读意识集中程序。
根据定势理论,把阅读的过程固定为七项内容。每次阅读时,都是顺着这七项内容来阅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书,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固定程序的七项内容是:
(1)文章题目
(2)文章作者
(3)文章出处
(4)理清主要情节
(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
(6)简析写作特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7)归纳中心思想及读后启示。
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文章,甚至搞科研读书时要寻找的内容;同时这七项内容中,不单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思考,要边读边思考,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精选阅读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教学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精选、发现那些真正能为学生所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让课堂更简单。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66-0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阅读教学,农村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找出解决策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1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文本基础上的互动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获取知识、经验或者教训,提高文本阅读能力,佳作赏析能力等。当代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1教育观念落后,忽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农村初中阅读教学中一般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文章的结构分析,解剖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严重毁掉了文章的美感,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严重影响到阅读本身魅力的发挥。在这个教学理念下,学生无法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无法获得创新意识[1]。教学观念的落后无疑加剧了学生主体意识的丧失,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1.2教学忽视实践,过分强调枯燥的知识点。现代我国初中一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设置目标设定为150万字,然而经调查,其实际的阅读量能够达到10万字以上的只有8%左右,严重与目标脱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学生无法获得阅读途径。同时,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中,部分认为阅读课外书是一种浪费,学生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各科目作业上。学生阅读量的严重缺失,使得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方式单调。另外,多数学生在阅读书籍上,缺失目的性,多会选择一些如武侠小说之类的刺激性书籍,忽视了对经典书籍的阅读,而部分同学在阅读时,单纯接受情节上的感官刺激,并不能获得高尚的阅读体验。
2建设自主互助高效课堂,创设优质语文阅读环境
所谓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是指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角色定位为学校的帮助者、辅助者以及合作者。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将班级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讨论为活动基本形式,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具体的建设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阅读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应该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将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倾述为主。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转变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及促进的平台,转变为一个情感体验的平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组织形式应该采用“自主互助高校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相互促进、自我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2]。其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先学后教”上,学生通过自主性或者合作性的学习,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根据问题,教师进行点拨。《故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主人公———闰土的变化分析,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要靠自己的思考和内省的。教学课堂必须要注重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出感彩的体验环境。
2.2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有效教学方法的采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行为特点、心理特征及学习特点等,同时根据阅读文本,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创设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章的背景资料及作者介绍,对鲁迅在当年思想状况进行揣摩,则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嘲讽清国留学生及日本“爱国”青年的描写,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中,选择学生自主阅读及直接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不应该采用标准形式来评判,而是应该具有个性化特征。另外,必须要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穿插在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个性张扬,培养学生的思考行为。
2.3创新阅读评价指标,引导语文阅读课的发展。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应该要考虑到阅读方法的合适性,教师给与学生以合适教学方法的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小组互助合作给与积极引导。阅读课程的评价指标必须要进行修改,要具有个性化。所设计的评价系统必须要能够判断出学生是否具有了能够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3]。阅读的评价指标不应该单纯从阅读量出发,而是要考虑到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思考及感悟,要既具有量化指标,又具有定性指标。另外,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当发现问题时,可以采用互助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讨解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再是课堂的主要承担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以及学习的帮助者。
3结束语
优质语文阅读环境的建立,需要不断推进自主互助高效课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及合作协助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互助能力,进而实现初中语文的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石平,陶红,张新爱.互助式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145-146.
[2]江兴林,徐德贵.平等互助,自主互动———记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语文特色校建设[J].语文建设,2012,21:78-80.
【关键词】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大量阅读
打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并不容易。高效课堂就真的无迹可寻吗?当然不是。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诠释。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实施,以下就是笔者初步探寻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1.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1]
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吗?非也。教师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种引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的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其实就是这个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只有把这个课堂中的师生定位弄明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讲解,多引导,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观念转变了,课堂也将会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营造和谐课堂,全员参与
观念转变后,就要转入课堂实战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和谐的呢?全员参与,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其主体性的地位,而教师也要鼓励、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能动。
首先,激发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每节课的设计,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用那些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开场,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比如王娜老师曾经讲授过的《地球只有一个》一课中,上课伊始,王老师以美国《时代周刊》中的封面人物开场,简单的回顾几个封面人物之后,引出了封面上的另一个“人物”――地球,“吃惊吗,为什么?”“《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教师一个一个的问句,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得想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很好地践行了本世纪初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阐述。当然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有的放矢,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融入课堂。
其次,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完全将课堂放手给学生,任由其“折腾”,而是要放手的同时把握好度,这个“度”靠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正确地引导,引导到家,水到渠成,引导不到家,水不到渠不成,甚至引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力,是需要教师个人下很大功夫的,除了多学习教学原理、多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就是要了解课堂的主体――学生。一个教室内的学生,差异是很显著的,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过程中也往往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困境,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杨丽萍老师教授《幸福人的衬衣》时,就巧妙新颖地利用了“名言”的方法,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用“名言”的形式简洁地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注明姓名,学生感到自己似乎就是“名人”了,于是乎,整个课堂,学生的灵感汹涌迸发,说出来的“名言”甚至令人叹为“听”止。如果注意的话,杨老师在这节课上的引导非常的到位,“激励学生―牵引学生―鼓励学生”,一步一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课程结束,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发过言,这种课堂的高效可想而知。
另外,善于评价,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除了“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外,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学预设外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灵光显现而顿悟出的一些自己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对待这些看法和理解,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无情打压,而应先利用评价鼓励这种思考问题的主动现象,再利用教学机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这种生成,将其视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空间,提升教学中的热点。
全员参与,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备课更备学生,课堂中少讲多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3.开展大量阅读,素养飞跃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重点。一本语文书的学习,并不能解决阅读的全部问题,它只是一个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媒介。是“渔”而不是“鱼”,有了“渔”的方法就要多多地抓“鱼”,要不到了最后,方法丢了不说,可能还要饿肚子。大量的阅读至关重要。国内外的成功人士莫不是“书呆子”,宋朝坡有“读书万卷始通神”,现当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国外的高尔基也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等等。可见,阅读是益处多多,当然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要保质,也要保量。
首先是保质,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理的书目,这些书目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比如小学一年的学生,识字不多,谈吐不流利,因此其书目中就要多一些适龄绘本读物,多一些儿歌童谣和简单的古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可为其多推荐一些故事性强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草房子》、《床边的小豆豆》、《狼王梦》等等。这些书目的选择,教师一定要精心挑选,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名师的推荐,再综合班级里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另外是保量,在设定的推荐书目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甚至是海量的阅读。山东潍坊教师韩兴娥倡导的就是“海量阅读”,她“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2]这个阅读量是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标准”在高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当然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建立在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并在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合其学校的校本阅读教材,这不仅补充了传统教材,还增加了阅读的内容,使得“海量阅读”在操作起来更容易把控。
这种在保质保量上的“海量阅读”形式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广泛的阅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自己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情感、养成自己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像这种从读一本书,到读多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知识、积累技能的过程,其高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学习和读书方法中,大量地阅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这种方法,使其内化,这样的受益是终身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中的要求,其实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要求。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是危机四伏:学生的地位不清、教师过分的讲解分析、语文教材的单调滞后、教师的职业素质亟待提升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师务必要跳出“内容分析式”语文课堂的藩篱,将学生放在首位、放在主体,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引领者的身份,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