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时间:2022-02-16 03:4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企业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企业管理

第1篇

一、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掌握国际企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国际企业的发展、国际企业对外经营理论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构建国际企业管理的思维模式,然后以国际企业管理涉及的相关内容为主线,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完整内容体系,即从国际企业所处的环境分析入手,在确定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国际企业的职能管理,包括国际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转移价格、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跨国并购和跨文化管理等。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国际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注重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尽管比较低,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及中国跨国公司驰骋全球市场的趋势已经势不可当,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刮起一场“中国风”。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全球角度思考相关管理问题,作为培养未来管理者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而这一课程正好提供了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的一个平台。例如,作为企业经理一般要具备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等,但作为外派经理除了要具备上述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移情能力。外派经理的移情能力是指外派经理在派往东道国时,能主动探索东道国文化环境中人们行为方式的动因,并根据工作需要尽快融入东道国文化环境,顺利开展工作的能力。在外派到东道国工作期间,还要注意“移情”适度,即不要“移情”不足或“移情”过度,以免出现不适应东道国环境或回国后难以适应母国环境的问题。通过这一分析就把经理人员要具备的能力从国内视野提升为全球视野,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也就得以建立。

三、让学生完整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

作为一门课程,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内容体系是教学的基本目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体系包括四个模块:一是国际企业管理总论,包括国际企业管理概述及国际企业对外经营理论两部分;二是国际企业的环境分析;三是国际企业的总体管理,包括国际企业发展战略及组织管理两部分,四是国际企业的职能管理,包括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跨文化管理等部分,职能管理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管理发展的动态作适度的调整。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现在还有另一种观点,即包括国际企业为什么进入国际市场、怎样进入国际市场和如何运营三大模块。本文主要采用第一种观点分析。

四、重点讲授学生知识体系中欠缺的内容和涉外的内容

从本科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本门课程时,学生知识体系中欠缺的内容主要是管理中涉外的相关内容,归结起来主要有:第一章国际企业管理概论中国际企业的定义与特征、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当代国际企业的发展;第二章国际企业经营理论中的生产资本国际运动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三章国际企业的环境分析中主要是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面对的环境差异;第四章国际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国际企业战略模式,包括管理模式、进入模式和发展模式;第五章国际企业组织管理中的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与设置;第六章国际企业技术转让与创新;第七章国际市场营销主要强调国际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第八章国际企业的税务与转移价格的国际税务和国际企业的转移价格;第九章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讲授国际企业外派人员或外派经理的选聘、培训、任用与激励;第十章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强调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十一章跨国并购中的跨国并购的含义和特点、跨国并购的类型及方式、跨国并购与管理整合;第十二章跨文化管理中的跨文化管理的含义、特征及研究方法、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的影响、跨文化管理策略。除上述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等内容。

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国际企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应充分运用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将国际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于分析我国的涉外企业和在华的外资企业的有关管理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管理技能,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方面,除了采用常规的案例分析方法、到企业参观调查方法外,为了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先进的国际企业的管理,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企业的录相,如CCTV的世界商业巨头专访对话录相,主要观看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诺基亚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联想集团等的国际经营管理录相;CCTV的跨国并购专题录像,可以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并购这种方式运用的经验教训,这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史惠华 杨增雄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福荣.国际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国际视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全球化视野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工商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人才战略是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缺乏战略性和长远性、过于重视理论层面的教育培养、企业的参与度不足等问题都限制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创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国际视野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缺乏战略性和长远性

当前我国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是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建立起人才培养的规划,对关键人才的培养缺乏战略性和长远性,使得现有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还缺乏实用性、战略性,对工商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短视性,所以使得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整体的质量还有待于提升,因此难以引导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2.过于重视理论层面的教育培养

与一般性人才培养模式相同,国际视野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过于重视理论层面的培养,缺乏实践教育,其掌握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还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使得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与教育,因此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本不断提升。同时,由于缺乏实践教育,使得人才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其关键作用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球化背景下工商企业的发展步伐,也使得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3.企业的参与力度不足

传统模式下,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是依赖于高校进行教育和培养,企业的参与力度较小。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工商企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而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固定,因此其所培养的人才难以准确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使得全球化背景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得不到有效的弥补。同时,由于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降低了人才的应有作用。

三、国际视野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1.树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和长远性

国际视野下,工商企业的发展要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因此其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同样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要根据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的规划,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纳入到企业和高校发展的战略中,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思维,改革培养路径等,全面提升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2.实施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综合培养

单一化的理论培养已经难以适应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全面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根据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最新的理论作为支撑,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并重视实践操作方面的教育和考评,使得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对工商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校企联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高校应该与企业合作搭建其人才培养的平台,整合校企之间的优势资源,在接受高校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和学习,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教育指导。同时,要逐渐加大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使其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并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总结

国际视野下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促进工商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树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和长远性、实施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综合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等方面出发,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工商企业在国际视野下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6)

第3篇

一、试行大企业管理的初衷

1、将分类管理新理念运用到税收征管中,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无锡国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征管户数有2900多户,2003年完成涉外税收收入45.79亿元,今年的指导性计划是55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70%的税收收入是由5%的大企业贡献的,大企业在税收贡献中的突出位置不言而喻。而在日常税收征管中一贯的做法是不分大小,同样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对大企业情况了解不够、税源变化监控不力、纳税服务不到位等状况。2002年国税总局在上海国际税收会议上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新理念,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大企业管理的现实性思考。经过多次讨论,以分类管理理念为引导的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在无锡国税国际税收工作中实行,把大企业管理放在突出位置,进行专业化管理,集中最优势资源对大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和最优化服务,把大企业管住管好,是我们的初衷之一。

2、适应税收征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需求,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在近年的税收工作中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加强税源税基监控、提高征管水平,保证国家税收足额按时入库,成为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必须研究的问题。过去的粗放型、低层面的税收征管显然无法适应新的征管形势,尤其是大企业,对税收、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成为我们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通过深入企业、强化分析、实时监控、纳税评估等征管手段,提高征管工作质量。我们试图通过实行大企业管理,探索一条税收征管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路子。

3、强化服务意识,解决“管事制”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服务纳税人、服务经济也是我们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管事制”下我们对纳税人的服务往往浮于表面,对企业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强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为其提供个性化、贴近式服务能够更好地加强税企沟通,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适应无锡外向型经济发展,解决国际税收事项管理与涉外税收管理统筹发展的问题。无锡地处“长三角”经济开发区、沿江开发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热势不减,外商投资蓬勃发展,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抢滩落户,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应运而生,世界500强企业在无锡设立了50家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多具有跨区域经营、整体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兼有专门税收筹划等特点,我们的国际税收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在涉外税收中尝试大企业管理,就是要探索一条集日管、审计、反避税等多项外税特色工作于一体的立体式管理方法,着力统筹国际税收事项管理与涉外税收管理,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国际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试行大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

年初,我局把大企业管理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和省、市局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涉外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实施意见》,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具体做法如下:

1、周密制定前瞻性目标。试行大企业管理,首先我们确定了“税收管理现代化、基础管理规范化、税收服务客户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四大前瞻性目标。一是突出信息化手段在大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实现大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突破传统的重点税源户管理方法,摒弃“人海战术”、“手工作业”等管理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大企业的各项经济税收指标进行采集、筛选、对比、分析,达到监控税源的目的。二是强调大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效应,强化基础管理。针对当前大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基础管理着手,加强税收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对大企业的征管质量。三是确立“客户化”服务理念,提高对大企业的服务水平。四是锻炼、造就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税务干部队伍,增强干部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局国际税收管理水平。

2、努力实行一户式管理。大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一户式”管理,围绕“一户式”管理的总体要求,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设立大企业管理专门机构。市区涉外税务分局成立了大企业管理科,专门从事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和大企业的业务扎口。江阴、宜兴、锡山、惠山及新区均设专人负责大企业相关管理工作。大企业管理机制的确定,使我们有能力保证按照一户式的要求对大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我们市区涉外分局大企业管理科配置四位同志,征管35户大企业,每人管9户左右,而过去他们人均要管100多户企业,相比之下,大企业的管理机制保证了充分的人力来做好这项工作。二是锁定大企业管理对象。我们在现有征管格局不变、税收收入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选定了80户外资企业作为涉外大企业管理的对象。在大企业的选择与确定上突破了传统重点税源户的选择方法,借鉴了国际经验,采用了综合标准。如世界500强在我市投资的企业、投资规模超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外国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投资二个以上的关联企业、在我国境外具有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与避税港有联系的较大规模的企业、特定行业的跨区域(国)性经营企业等都是大企业的首选目标。三是建立“一户式”电子台帐。我们依托大企业数据平台,把大企业的详细资料纳入“一户式”电子台帐,加强了对其的基础管理。在大企业“一户式”电子台帐中涵盖了我们能够采集到的该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分基本情况、税收政策、国际税收、纳税情况、评估分析等几大模块,各大模块都有十分详细的企业数据,这些数据有的是从现有的软件系统中调取,有的是税务干部深入企业后获得的动态情况,有的是通过大企业信息系统自动分析提示的监控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我们加强基础管理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分析、预测、监控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如纳税评估模块中包括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调查及测试、纳税评估分析、税务审计情况、企业损益分析、增值税金及税负分析等内容,为我们做好大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

3、着力打造智能化平台。我局确定大企业管理的思路后,对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经过充分的调研,并征求了各方意见和建议,确定了“站在高起点,打造高平台,创出高水平”的大企业管理方向,同时决定开发“无锡市涉外大企业税收分类管理一户式信息系统”。2003年10月,我局以市区涉外税务分局为开发基地,成立了业务需求编写组、技术开发组,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软件开发工作。2004年2月,软件开发初步成功,我局完成了全市80户大企业的初始化信息录入,并开始了软件的试运行。这个集中了我局业务骨干的智慧与技术尖兵的智力大企业管理智能化电子平台,试运行期间得到了省局外税处领导的肯定。系统突出体现了三大优势。一是集中优势。它集成了CTAIS、反避税软件、所得税软件、出口退税软件等多个系统的数据,可以高效率地收集占有信息,解决了大企业信息归集问题。二是智能优势。该电子平台首次具有了税务专家系统功能,能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智能分析、增值利用。如系统能根据回归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原理进行税源预测与统计分析,为税收分析提供素材。系统对一些重要指标(如税收负担率、行业利润率)设计了警戒线,如果突破警戒会以不同颜色提醒管理者重点分析,为税源监控提供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效率优势。由于进行了大企业数据的归集,该系统能够节省搜集信息的时间,如对大企业审计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可以从原来的1到2天缩短到2个小时,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的适用性,从整体上优化、完善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其涉外大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今年5月,我局又决定启动大企业管理系统第二阶段的开发工作,并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市局成立了由张群星局长任组长,蔡俊宝副局长、曹建伟总经济师为副组长,国际税收处、征管处、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软件开发领导小组,专门立项开发、升级“无锡市涉外大企业税收分类管理一户式信息系统”,预计今年9月升级版将上线运行,届时,该系统将更好地为大企业管理服务。

4、全面实施个性化服务。确立“纳税人就是客户”的服务理念,根据大企业实际情况,为纳税人量身定做服务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一是通过对大企业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了解纳税人目前办税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税务部门在纳税服务方面有什么要求等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约服务、纳税提醒辅导服务、绿色通道服务、政策直通车服务、局长接待日服务等。二是开展“阳光办税,诚信服务”活动。今年4月税法宣传月,我局邀请了全市80户大企业及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来局参加了国税局“阳光办税,诚信服务”信息会,公开了我局开展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重要信息,同时向与会大企业推出32项服务举措,包括八种宣传方式、八种软件服务、八种硬件设施、八种联系方式,服务项目一应俱全,为大企业精心制作了一道服务大餐。三是设立“纳税大户室”,专门为大企业提供咨询导税、政策解析等服务,并公示服务投诉及涉税维权电话、税收政策及征管业务咨询电话、大企业专用通道电话等等。四是建立大企业税收联系制度,定期举行大企业税收政策与有关征管规定的咨询会、通报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座谈会,征求他们对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试行大企业管理的思考

试行大企业管理,是我局在国际税收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尝试。通过半年来的试运行,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抓住了税收征管中的重中之重,对占绝对税额的少数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对大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了数据的增值利用程度。利用大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实时数据、分析数据,加强了对大企业的税源税基的日常监控。三是促进了日管水平的提高,目前纳入大企业管理的单位共有80户,均有专人负责,税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了管理中,对大企业的分析更精到,管理逐步由粗放型转到精细型。四是提高了税务干部的责任性和创造性,较好地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然而我局大企业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性阶段,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大企业管理,探索一种税收征管的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强化征管基础建设,更好加强对税源税基的监控。

1、以大企业管理为主线,探索一条集日管、涉外审计、反避税于一体的立体式管理方法,着力统筹国际税收事项管理与涉外税收管理。目前大企业管理还只停留在大企业管理部门,而涉外税收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外税各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特别要加强在反避税、涉外税务审计、所得税汇缴、税收优惠政策审批和管理等工作上作好衔接,做到内部信息适时共享,外部情报及时通报,以大企业管理为主线,将国际税收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能。

2、以现有的大企业一户式管理软件为基础,不断丰富、提升大企业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功能。将更多大企业动态信息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如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相关行业的平均税负,水、电煤、气用量等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都将被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分析功能,帮助我们寻找企业的薄弱环节,排查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税收风险。

3、建立行业分析师制度。加强行业分析,能够使国税部门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行业经济指标、动态情况、发展前景等,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为其它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提供一个参数,从而抓住税收的主动权。因此我局将逐步建立行业分析师制度,大企业管理部门要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是注重日常的行业资料搜集,建立行业数据库,包括行业的基本现状、发展前景、存在问题与机遇,以及该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如生产、销售、利润等指标。从中了解和熟悉行业的普遍性情况与发展趋势。二是深入大企业,掌握企业动态,建立大企业税收管理电子台帐,包括企业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盈利状况、纳税情况、发展动向,从中掌握大企业的个性与特点。三是将企业特点分析与行业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研究企业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预测,提供决策依据,防范各项税收风险。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 管理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国外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我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管理机制和管理创新方面上。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地暴露出来,国内各领域的企业面临实力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如何增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当务之急。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改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的管理,存在某一时期、不同企业对管理理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某一时期,有些企业采用国际领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且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有些企业没有改善管理机制,依旧沿用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企业的发展滞后或者缓慢发展。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还处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规范的管理。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机制缺乏,没有形成成熟、规范的管理体系,容易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影响。

(2)企业所属关系模糊。首先表现在产权归属模糊,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集体企业的财产属于集体所有,但是经过多层委托管理之后,产权关系变得模糊,造成企业的管理者的积极性下降,使得企业收益低下。其次是企业管理和政治权力划分不明确。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会受到政治的干预而造成无法完全开展企业管理,就会造成经济效益的下降。最后表现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不分,当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多或少的受到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影响。这就造成由于某些创业者不能具有管理企业的能力,经营者也不全是企业的创业者,所以迫切的需要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才符合国际发展的潮流。

(3)战略目标缺乏。国内有许多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或者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但是战略目标脱离实际,使得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4)企业目标不清晰。国内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明确企业目标,满足目标需求。但是国内许多企业依旧采用旧的生产方法和理念,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5)激励机制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不可或缺的,企业发展的动力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发展中,不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是为自己创造经济收入。

2. 我国企业改善对策

中国加入WTO 以后,加快了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如何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经营和管理,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努力提出企业管理的改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1)提高国内企业现代化建设需求。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与健全的经营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企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经营机制落后,将会造成企业对市场失去反映能力。迫切地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和满足国内外形势变换的需要,提高我国企业发展和建设的步伐,深化机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的财产与权力关系明确、政治权力和企业管理关系分开、权利与责任明确。

(2)提高企业改组的速度。目前,制约我国现代企业长远战略目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产品专业化程度不够、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要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渠道是进行兼并和重组,而且还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目的。

(3)创新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随着高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要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就需要不断创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企业需要组织进行科技创新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不断保持产品的高技术、高科技优势,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下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4)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速度。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高层次需求,而我国现代企业中在文化培养和发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完善企业的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文化体制,充分尊重员工、完善的奖罚制度、为员工做实事,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5)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是指通过不断改善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管理职能和生产要素做出创新性的联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利益。

3.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掌握住机遇和迎接挑战,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我国现代企业要将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作为发展目标,跟上时展的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必将出现一片新天地。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占祥.矛盾管理学.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状;挑战;改革措施

一、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大都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发展较短,大多数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方面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管理者水平有限、素质较差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壮大,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管理者所处的特殊地位,在管理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很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2、缺乏专业的外贸人才和强有力的技术竞争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进行国际贸易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外贸人才,我们要做好外贸往往需要大量相关人员的配备,比如说报关员、涉外法律、财会等,这些人员在外贸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误区、自身的管理缺陷以及考虑经营成本问题上都缺乏对于人才招揽的重视,致使专业外贸人才的匮乏,从而造成了技术开发的乏力。更别说资金的投入以及新产品研发的跟进,从而最终造成其竞争力衰退以至最终淘汰出局。

3、出口产品结构单一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多为低档次、品种单一的产品,在加上出口市场狭窄大多数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竟相压价,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时还会低价倾销,往往会招致外国对我们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从而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4、缺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了解

只有充分分析市场营销环境,了解其中利和弊,并能够把握市场机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游刃有余,才能更好的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而我们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特别对于我国先任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对某行业国际贸易的态度关注不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考

1.转变经营理念、强化企业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周期普遍比较短,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须转变其现有经营理念,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科学管理意识,向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学习其先进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企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企业要想不被淘汰,能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壮大,就应开展一系列管理创新,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拓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实现专业分工,发挥特定价值环节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另外中小企业还应加大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参股、兼并、股份合作等走联合经营之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加快中小企业转换经营理念,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代化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为了强化企业管理,不仅仅管理者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要人人参与,全员参与。在企业管理中,通过知识交流、共享和集体参与,以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企业知识网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企业管理要与“学习组织”结合,营造一个不断学习的氛围,将员工学习的行为制度化。

2、不断加强企业的自身建设,逐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重中之重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力度进行加强。这就需要企业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创新、研发的重要性要进行充分的认识,摆正创新、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正确位置。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创新和研发的重要性,通常把利润最大化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没有积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所忽略。因此如何平衡利润和技术创新、研发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其次,中小企业在自身创新和研发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通过引进,合作和并购等方式来获得外部的创新技术。再次,中小企业创新、研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通过创新、研发使其产品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的地位,长期来看企业有更多的利润获得,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是研发和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所有的创新和研发都要依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

对于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来说,相关的外贸人才也很重要。要想做好外贸就需要大量的外贸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机制。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培养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学习外贸知识,选拔其中的佼佼者专门从事对外经贸业务;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引进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以此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贸出口需要。

3、要加强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

中小企业要在国际贸易中谋求发展,必须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推新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让企业获得新鲜血液,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活力,企业发展要有前瞻性,新产品的开发问世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发展后劲。

4、提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职能

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出口中,如果缺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了解,就不能在贸易中游刃有余,甚至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此时单靠企业自己来了解与之发生贸易的国际贸易环境,可能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能有些交易得不偿失,所以仅靠企业自己是不行的。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进出口商会和相关协会来获得有偿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当企业遇到国际贸易纠纷时,进出口商会何相关行业协会也可以积极发挥其组织职能。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地引导企业利用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就需要在贸易中积极了解国际贸易环境,进出口商会及行业协会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注:此论文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中小企业有效参与国际贸易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1.

2.

3.

4. 麦肯锡 埃森哲 罗兰贝格咨询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

5. 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

6. 通用咨询

7. 上海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8. 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9. 科尔尼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10. 北京和君创业咨询有限公司

11. 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2. 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13. 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14. 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15. 美世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16. 翰威特(上海)有限公司

17. 北京零点研究集团

18. 上海天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9. 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

20. 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 21.

22.

23.

24. 北京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北京朴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5. 北京博采企业形象研究中心

26. 广东大通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27. 北京铭略管理有限咨询公司

28. 北京理实佳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9. 北京九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0.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

31. 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32. 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

33.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

34. 北京市长城战略研究所

35. 远讯咨询集团

36. 北京信永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7. 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38. 深圳泛中(AMR)市场资讯公司

39. 北京赢思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40.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

41. 北京成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2. 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

43. 北京中电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4. 雅兴市场研究公司

45.

46.

47.

48. 北京汉鼎世纪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华通人市场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嘉丰融通咨询有限公司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49. 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50. 北京永达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51. 广州市致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52. 北京国富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3. 深圳市深远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54.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5. 天津市智道管理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56. 视野国际财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57. 北京博原慧达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58. 上海通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59. 上海复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60. 北京神州旗舰市场调查研究公司

61. 深圳市绩效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2. 北京松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63. 江苏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4. 北京中企联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65.

66.

67.

68. 东方市场研究 北京中通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多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69. 北京西杰优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0. 北京联合智业企业发展研究院

71. 北京中化企协管理咨询中心

72. 深圳市华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3. 山东瑞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4. 济南金盛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75. 上海万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6. 深圳金视角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7. 深圳南方略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8. 上海嘉和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79. 上海嘉和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80. 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81. 北京中清汇通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2. 上海新世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83. 青岛创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84. 浙江省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公司

85. 杭州思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86. 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87. 广东中咨联管理顾问公司

88.

89.

90.

91. 深圳市安信达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大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92. 上海本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93. 深圳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94. 上海博意咨询有限公司

95. 北京安瑞普咨询有限公司

96. 上海世佳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97. 深圳市思捷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98. 东莞亿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7篇

商务英语主要由商务背景知识、商务用语、商务交流技能三方面内容构成。商务背景知识主要决定因素是使用者的工作经验与教育背景,而商务专门用语则是英语中涉及商务的词汇与语句等语言因素,商务交流技巧则是在对外贸易中的交流技巧,需要丰富的经验与知识。

2企业管理与商务英语的关系

商务英语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与一般的英语相比,商务英语的专业性与目的性更强,是专门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一个语言工具。通过商务英语,各国的企业可以进行交流协商与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商务英语的功能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工具这一表面功能上,在企业的管理中,同样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我国的企业在管理方面也需要商务英语的参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给我国的市场环境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标准化的国际语言,可以使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在语言沟通方面有更高的效率,尤其是一些外贸企业,商务英语的环境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商务英语水平与能力,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到国际市场当中。在企业管理中融入商务英语,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同时可以对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进行采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的特色

商务英语是普通英语在商务贸易中的延伸,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与目的性,比普通英语多了许多特征。对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使商务英语融入企业管理中,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商务英语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商务英语具有简洁与复杂的两重性

商务英语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简洁性与复杂性的双重特点。与普通英语比起来,商务英语有时会显得简洁,而有时则会显得复杂。首先,商务英语是为商务贸易活动服务而创造出的语言工具,它比普通英语有更高的目的性与适用范围。在商务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有着更强的紧迫感,因此会省去平时的客套与寒暄,在表达时一般直入主题,使用简洁的语言。商务英语简洁性的另一表现是大连缩略词的使用,专业术语的缩略可以使英语的表达更加简单易懂,提高了商务交流的效率。其次,商务英语较之普通英语更加复杂,普通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在商务英语中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得商务英语在理解上比普通英语难度更高。例如“premium”一词,字面意思是“额外费用”,而在商务合同中却是保险费的意思,而在金融行业中则是升水的意思,指远期汇率高于近期汇率的差额。除了一词多义之外,商务英语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其发展与变化的特点上。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会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新词汇、新概念、新表达也不断地出现,在发展速度上高于普通英语。

3.2商务英语的用词及语气专业性更强

在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主要用在语言交流、文字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电函三个方面。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的专业性更强,具体表现在用词以及语气上。在企业管理中融入商务英语,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用者需要在表达观点时注重语气的礼貌以及用词的准确。在对他人提出工作建议或提供帮助支持时,需要使语言更加得体地表达出来,符合商务这一正式场合的要求。通过商务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避免口语化语言造成的误解,通过委婉得体的语言错词,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这得益于在企业管理中的语言文化影响。同时,欧美等英语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些管理理念在商务英语中得到了保留。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融入商务英语,可以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拉近我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间的距离。

3.3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句式完整

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在句式的完整性上要求更加严格,这是由商务英语的功能所决定的。虽然商务英语的简洁性使其语句中有着诸多的缩略词,但是在句式上则很少省略,有着严格的完整性。从商务英语的句式上看,陈述句的使用最为广泛。陈述句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表达上有更高的准确性。由于商务环境的影响,商务英语中很少使用反问、疑问等句式,这些句式对语气的强调过强,不适合商务场合的使用。因此陈述句的使用给商务英语提出了句式完整的要求。只有完整的句子结构才能使得陈述句清晰准确地表达出其含义。另外,商务英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着复杂结构以及多个层次的复合长句,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句式的完整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者提高注意。

3.4企业管理对于语言完整性有严格的要求

企业管理中的语言要求严谨正式,在商务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虽然也有准确合理的要求,但是其主要使用范围是双方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因此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随意性,不论是语气还是结构都更接近口语。而企业管理中的商务英语则有所不同,对于严谨性的要求更高。企业管理中的商务英语主要用在公文与报告等书面文件中,因此在使用商务英语时需要注意语言结构的完整,同时要保证公文的格式以及信息结构完整清晰,达到商务公文的要求,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

4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的特点决定了其作用,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的不同工作环节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应用于以下几点:

4.1商务英语为企业内部交流提供了语言媒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经济组织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在进行组织方式的选择时也更加灵活,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外籍工作人员进入我国企业中工作。因此,企业中会出现国籍不同、语言不同的工作人员。此外,如果是外贸企业,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也必须使用商务英语。因此商务英语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使企业在进行内部交流时可以更加顺利,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使企业的管理办公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4.2商务英语是企业与世界先进知识技术进行学习的工具

企业管理中使用商务英语并不仅仅将其作为交流的语言媒介,同时还是对世界先进技术经验进行学习的途径。通过对商务英语的掌握,可以及时地阅览世界先进的杂志、书籍、报刊等内容,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同时可以了解国外的企业文化,对其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学习,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提高企业的先进水平。

4.3商务英语可以拓展企业对外交流

企业管理中商务英语的参与,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交流效率,同时还能优化企业的对外交流环境,使用商务英语可以拓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范围。商务英语的使用可以增加企业的全球合作伙伴,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国际贸易市场的最新信息。此外,商务英语的使用还能减少对外交流的摩擦,使国际贸易商谈更加顺利地进行。此外,商务英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中宣传企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5结语

第8篇

 

一、项目管理概述

 

(一)项目管理的含义

 

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组织,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手段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管理。简单来说,项目管理就是满足项目在质量、资金、时间的要求下,能够顺利实现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1.项目管理与整体管理相结合。项目管理实际上是通过多个小项目的管理来实现整个大项目的目标,实现企业管理的。但在整个日常管理中,项目管理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是一致的,要把项目看成一个有生命周期的过程,强调部分对企业整体的重要性,使管理者不忽视项目管理的任何一个阶段,以免造成企业整体管理的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2.项目管理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目标一致。项目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有利于组织各部分的协调与控制,以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而整个项目的整体目标面对的是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目标是一致的。

 

3.项目管理与国际贸易企业环境相融合。管理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在集体中一起工作,以完成预定的目标。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这就要求将企业的项目管理和企业的整体环境纳入整个项目管理系统中。这一特点说明了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要求人、事、物的和谐共存,平和地处理各种冲突和意外事件。

 

(三)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1.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项目合作日益增多,知识与经济的全球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这就促使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一是国际合作往往都是通过具体项目实现的,各国的项目管理方法、观念通过这些项目得到交流。二是随着互联网在技术的发展,许多国际组织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项目管理专业信息通过网站得以国际共享。三是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国际化的专业活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活动和信息交流变得国际化。

 

2.信息化。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成经济的速度更快,条件也更加便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大趋势。许多国际上的项目管理公司创办了自己的项目管理软件研发和管理团队,在我国,项目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不可改变的社会大趋势。

 

3.专业化。项目管理最早发源和应用于工程建造业,随着观念和知识的更新,现代企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是按项目运作的,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包括金融、服务、互联网、机械等,以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出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有了明显的进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不同专业的专门项目管理人才被培养出来,未来职业项目管理者及职业项目经理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不同类型的专业的建立、项目的开展以及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让我们看到了项目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的发展途径。

 

二、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一)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我国现代企业中,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机构中的人员设置不合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合作不紧密、管理程序较为复杂、改革缓慢等方面。这些问题对企业项目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流失传递速度较慢,最终失真失效,资金的流动速度较为缓慢,企业制度改革缓慢,真正的人才得不到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等。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现代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一是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制度约束加上自身保守、求稳的性格,导致执行力不强。二是不重视对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也没有完善的人才保障制度,人才流失严重。三是,对市场经营活动没有足够的考察和调研,造成企业的生产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四是为了节约成本在技术上缺乏创新意识,也缺乏创新的能力。这些地方都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不利于项目管理理念和知识的运用。

 

(三)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不系统

 

在我国现代企业中,项目管理本应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应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存在。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现代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缺乏紧密的协调与合作交流,只重视本部门的短时利益,缺乏长远的打算和考虑。项目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是分散开的,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规划都是不利的。

 

三、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构建

 

(一)制定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计划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项目管理是关键,而制定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计划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的关键步骤。在项目管理过程之初,管理者需要将企业的运作当作项目来实施管理活动。首先,确定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也就是和企业目标一致的目标。其次,将项目管理中的每一个环境都具体化、细化,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

 

最后,针对项目中的复杂问题进行探讨与解决,注意项目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的整体性。当然,也要注意在实施项目管理的同时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增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企业与企业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的能力,企业的普通员工也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贯彻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项目管理者作为领军人物要具备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协调好团队内部的关系,解决团队中发生的冲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团队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企业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来提高项目团队每一位成员的项目管理能力,使他们尽可能适应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

 

(三)保障现代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企业在实施项目化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管理难题,要有效地贯彻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就需要创造条件,保障现代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实施。一是实施企业中的“精兵简政”,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才能的人员,使他们得到锻炼。实现人才的充分利用。二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少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推脱职责的现象,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三是将企业符合项目特性的任务都当作项目来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员工之间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企业综合性的管理人才。

 

四、结语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社会,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给项目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让企业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现代化、自动化。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构建,是对我国现代企业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第9篇

一、人本理念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定义、体现及特点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本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扬企业文化,更能促进企业发展。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其主要表现在于重视并衬托人的重要性,将其首要地位突显出来,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细节:现代化企业管理要将人的地位放在首位,将组织投入方式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本理念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必须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能力的平台,将人视为重中之中,在企业管理时,不以硬性条约和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控制方式,而是以人性化的柔性控制来管理企业。基于人本理念的企业管理在思想上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将人的本质最大化体现出来,通过一系列协调手段,挖掘人的价值。第二,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明确企业需求的同时,了解员工的需求,集双放为一体,共同满足。第三,将管理权限从管理人员延展至企业员工,提高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同步协调率,保障价值观的一致性,这对创建优秀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人本理念在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应用中的现状

(一)我国现代化企业贯彻人本理念管理的成果

国际接轨,全球经济开始向一体化靠拢,这对我国众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企业发展,以便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开始学习国外一些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基于人本理念的企业管理模式就是我国从国外企业借鉴而来。通过人本管理及人本理念的运用,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已自成一体,使得人本理念企业管理模式的增益效果大力展现,很多企业都纷纷效仿,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本理念管理成为了我国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备受重视,因此,随着企业管理对人本理念应用的实践经验逐步成熟,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应用人本理念所存在的问题

1、对人本管理认知不够在国外,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的重视度与认识远高于我国,两者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在国外企业,他们是通过发展人本管理来带动企业发展,这样不仅企业能够得到发展,人本管理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在我国则正好相反,我国企业是用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人本管理,可是如果人本管理机制没有迎合时展而发展的话,企业管理要想取得进展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企业似乎忘记了当初借鉴人本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意义,对此问题,上述已经给予了足够的介绍,我国之所以借鉴国外企业的人本管理,其目的就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以此来赢得国际市场竞争力度,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那么完善的话,是不需要借鉴人本管理的。然而现在,我国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人本管理百年如一日定格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的人本管理在发展的道路上相差甚远,已无法为企业管理模式带来新的突破,这主要取决于我国企业对人本理念的认识不足,导致现在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与人事管理相互覆盖,无法将人本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2、缺乏长效机制人本管理与人力资源间是光影相生的关系,两者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对方的效果。现在我国在人力资源上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缺乏长效机制,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从事的项目种类繁多,为了在短时间内营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会接手一些企业主线项目之外的支线项目,如果人力资源采用长效机制,那么一旦这些支线项目完成后,企业也无法保障何时才能再接能够让他们发挥出价值的项目,而在支线项目的空窗期,,如果继续留在企业,这些负责支线项目的员工无处安置,企业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注重短期效益,选择规避长效机制,而对于这些短期员工,人本管理的作用则完全被遏制,企业人本理念管理也无用武之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过于重视短期效益,很难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缺失人性化很多企业对人才都很重视,但也因此让很多企业将对人才的重视与人性化管理相混淆,人性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能够发挥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付出,可是只注重对人才的重视是谈不上付出的,企业重视人才是因为人才可以用自身的才能与价值实现企业目标,可以说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而付出则是在公平之外的,这就构不成人性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栋梁,很多企业为了争夺人才不惜高薪聘请,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没有哪个企业可以保证企业下的所有员工都是人才,而只对人才进行关怀,对普通员工就差一等,这是目前企业人性化缺失的通病。4、员工的需求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与企业文化的构建。但就目前企业而言,很多企业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主要源于企业没有重视员工的内心需求,企业管理人员一心只想着如何促进企业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即便一些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开展了一些奖励制度,但是大多数奖励制度都是企业管理人员自己定夺,很少有企业管理人员去刻意走进企业员工群体中,问一问企业所给予的奖励是否是这些员工所需求的,如果这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奖励不是员工的需求所在,那么,企业这种硬性的给予就是形式化的,完全起不到实质性作用,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是企业管理落实人本理念的基础,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企业与员工是很难实现共同发展的。

三、现代化企业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策略

(一)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

应将人本理念与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出来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关怀与重视,不以企业利益来剥夺员工利益,要为员工个人利益谋取福利,让员工在企业文化氛围中都够感受到温暖,以此来激励员工的潜能,使其发挥自身价值为企业所奋斗,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更能为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四点着手:1、通过人本理念建立企业组织结构,产生内化机制,为企业持续性发展做铺垫。2、让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组织建设中,使员工成为组织主体,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3、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比招贤纳士,更注重对现有员工能力的培养,最大化开发人力资源。4、员工自进入企业,不仅是企业的内部人员,更是企业的家人,而企业在管理时应迎合人本理念,将家的概念体现出来,做到“三不”,即不放弃、不冷落、不忽视,另外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不仅要杜绝员工与企业的隔膜,更要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为了使企业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竞争需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在用人方式上进行

第10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评估体系

引言

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整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尚存在显著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无法有效适应经营管理环境全球化、创新化、转型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面临供求结构失衡、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无法达到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人员能力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供需明显失衡。

1.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1.1 企业经营面临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全球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关头,需要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促进内涵型经济增长,摆脱成本优势型经济增长,激发技术创新型经济增长,与之相适应,企业经营的情境也从传统的规模发展、重复发展、国内发展演变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全球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包括产品,而且涉及服务品质、素质能力、信息资源、价格价值、品牌文化等全方位竞争。国有企业想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得不面临包括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不得不面临如何占领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得不面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的改变,新生代员工的出现的管理创新。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本、人才、技术、业务、渠道、文化的趋势日益彰显,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不仅取决于产品、业务和经营的国际化,文化和人才的国际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经营情境的变革,使企业经营管理内涵更加丰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眼界视野、能力素质、品德修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存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在战略定位、机制创新、方法优化和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无法适应企业经营管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国际发展的要求。

1.2 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存在差距

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败存亡。本文作者对各行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抽样问卷调研,希望厘清企业管理人员存在的能力差距,通过培训寻找解决办法,为企业科学发展浇筑坚强动力。

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运作与经营能力较弱。分析近年“走出去”的央企所面临的困难,进行案例比对,发现国际化能力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情商”偏低,对文化的包容和热情、对自我的认知和自信不够,对异域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等深度熟知和准确把握不足;对各国工会政策和劳资关系处理欠佳;企业经营管理重短期的战术,前瞻的引领能力不强,国际化战略的理性分析、科学决策能力薄弱。二是战略决策与推进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科学分析战略背景、理性设定战略目标、有力推进战略执行的能力欠缺,需要着力解决经营管理人员面临企业发展复杂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战略推进中风险的有效识别和防范,各种危机的妥善处理。三是创新思维能力不足。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开放的心智模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品质,敏感的知识触觉,强烈的学习欲望,高效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欲望不够强,创新勇气和创新胆识不够大。四是市场开拓与掌控能力有待加强。企业对在面临竞争对手时,商业的敏锐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足,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分析、研究不足,对市场的预计、培育、引领不足,在竞争环境中,保持共赢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足。

2.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问题剖析

2.1 培训的动力机制问题

培训工作在队伍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缺乏有效的培训激励制约机制,企业人员参加培训只是听任于安排,缺乏一套培训与岗位、晋级、绩效相联系的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将培训“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一方面,培训需求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需求并没有找准管理人员能力差距,企业管理人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存在哪方面的能力差距,没有清晰的能力提升需求,因此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如何使从“培训”走向“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建立有效的培训动力机制,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2.2 培训的体系建设问题

培训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的、规范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而很多企业培训工作没有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培训课程设计随意性大,培训的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和组织实施应景、应急、零散,课程设置和机构选择大多根据经验确定,对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分析、评价和反馈,缺乏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往往根据培训市场名人效应,聘请老师授课,讲得热闹,实效性差。很多企业没有科学的能力测评手段,能力测评与培训效果没有建立有机的联系,也没有配套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存在“用而不训,训而不用”的现象。

2.3 培训方式方法问题

当前企业培训方式,总体上存在单向灌输式问题。培训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填鸭式”讲授的封闭培训为主,培训形式多限于课程班学习和参观学习两大类,缺乏多样性,难以充分调动参训者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培训组织者对成人学习特点研究不够,忽略成人带有经验学习、带有问题学习、自我需要选择性学习的特性,组织实施过程中一刀切,培训不注重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不注重领导干部学习的规律研究。案例教学、研讨式学习、模拟演练、视听法、角色扮演、讲学互动、网络学习等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应用不足。

第11篇

企业管理者素质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时期,加上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来临,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挑战,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我们的竞争对象是具有几十年跨国经营经验的大型企业。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表现在以投资需求拉动为主的粗放型扩张,而非生产率提高的资源优化,特别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准还比较原始和粗放,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虽然我们自身还不成熟,我们却不得不在“与狼共舞”的同时,快速的提升自我能力。当前,中国企业的面临着前所有未有的压力。

在企业国际化或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表面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深层次的竞争来源于人力资源的竞争。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未来的战略定位。企业管理者若没有着眼于未来的眼光,有效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囿于现有的定位,就无法为未来面临的问题作好准备,就无法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竞争力。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制胜点,作为掌握企业生存与发展核心力量的企业管理者更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之所在。所以说,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未来的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1、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决策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决策的水平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层组成人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管理者的思维高度,从而决定了其所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

2、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有了良好的方针政策、方针、计划、方案后,必须进行有效的落实。企业的执行力的好坏与企业管理者的高低休戚相关,企业管理不能仅限做计划、做方案,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处,体现出执行力。

3、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人主导的,企业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直接对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关系到经营成果的好坏、经营效益的好坏。

4、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本身战略的布局影响,战略布局科学合理与否,将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人才的培育。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民间笑话有“武大郎开店”的说法,也就是企业管理者自身水平高低对企业人才影响的注解。拥有良好的战略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才会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内涵;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行为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管理者言行由于上行下效的原因,潜移默化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时,企业管理者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企业管理者良好的个人形象也是企业对外的一张名片。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战略的确定。企业在未来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远景规划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

2、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明确地制定出工作目标、管理目标,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向同一目标奋斗。

3、企业重要人才的选拔、培育。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管理者必须将人才的选拔和培育,特别是重要人才、关键岗位的人才的选拔和培育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4、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是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后,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的有效运行。

5、企业的变革实施。企业生存的环境和面对的挑战不是一成不变,特别进入信息时代后,各种事务可说是瞬息万变。有人说,现在惟一不变的变化,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适时地作出变革的决定,让企业的发展跟上社会的变化。

6、企业对外的社会形象的建立。企业作为一个法人主体,具有相应的社会形象,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的社会形象上下功夫,建立积极的社会形象。

7、其它重大问题的决策。其它关系到企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

 

企业管理者素质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相关文章:

1.优秀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2.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3.高层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4.成功管理者具备的素质

第12篇

在企业建设期间,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营实力的提升和进步。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创新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企业队伍完善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实际表现,不管是企业经营的高峰和低谷,其本身能有效建立起企业员工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且还能促进员工的思想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员工整体的在思想上保持同一高度和水平,从而形成企业良好的凝聚力,让员工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归属感,能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中,部分企业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有利支撑。例如,海尔集团和比亚迪集团。比亚迪集团能够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实现了汽车行业的从无到有,再到现阶段拥有自主汽车品牌,同时还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达到了领先的位置,其关键所在就是比亚迪集团所提倡的以“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有效地将集团上下的所有员工凝聚在了一起。由此就可以得出,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管理作为其外部表达形式,同时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想要寻求发展就要注重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手段和模式能够促进企业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企业本身的功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建设。

二、文化创新对管理创新的作用

首先,在企业发展中,所有员工较为重视企业自身的发展经营理念,即企业的发展经营理念在企业自身文化中为主要组成内容。企业在发展时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定要具备一致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构建和谐公正的发展氛围,在其中一定要对人才和技术加强重视。如果企业具备良好的文化就会促使企业发展中形成创新理念,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企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物质手段和有形手段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无形手段对其进行推动,这样才会在新形势下推动企业先前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应用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并进行有效结合,才会为企业创造较好的发展环境。在新时代下经营的企业,如果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就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也就会在竞争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发展中一定要具备特色文化,这样企业才会拥有更多的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三、企业文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影响重点分析

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创新的原因,就是使企业的发展能够在经济浪潮中站稳脚步,保证企业发展建设满足市场经济水平提升的切实需求,使得企业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不仅非常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想要企业管理进行有效创新就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创新一定要建立在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样也是一门值得探讨、研究的任务,其中涉及和包含了很多不同方面的任务和内容,因此,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借鉴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企业模式,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建设水平的提升。然而,还要注意的就是国外企业管理观念中对于人性假设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借鉴的过程中就不能全部的照搬使用,否则会阻碍推动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还有可能带来较为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基于此种原因,就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期间,要始终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市场发展所需,走出一条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之路,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

2.企业管理创新还要重视企业战略的使用。企业在发展以及创新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战略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管理间关系非常密切。在目前逐渐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出现促使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企业有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企业的发展不但面临同行间的竞争,还面临着世界其余地区各企业的竞争,此种情况使企业发展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如果企业不可以从战略方面进行发展创新,企业将很难发展下去。

3.在企业的创新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企业间创新合作的重视。由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同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在企业文化创新中,同样要加强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因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仅仅依靠管理者个人的努力是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建设新型的网络模式,从而加强不同企业间合作沟通的可能性,这在企业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分量。由于是在信息呈爆炸化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飞快,如果企业同合作者或是竞争者之间开展相关的交流,那么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从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可以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在企业整体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把竞争与合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随着时展应该进行的新型发展模式

4.加强企业创新性的合作。现阶段,企业管理创新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如果只是凭借自身力量是不能进行实现的,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起企业间的战略化联盟。在宏观角度来看,国际相关经济组织的形成、信息和知识的沟通不畅都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上大企业打入我国国内市场,对相关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将企业朝着精细化的战略发展方向发展,而战略管理和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从而能够使企业在国际上获得竞争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