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3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规范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音像、磁盘等不同种类和载体的信息材料。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管理,对医院领导科学决策和医院管理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的前提
医院要做到档案规范化,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档案重要性的学习与宣传,使领导与职工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给予关心、支持与理解,将档案工作提到重要工作议程,并使档案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档案规范化的保证
(1)明确职能。由于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其内容繁多复杂,部门众多而又分散,专业性技术性强、档案保管程度有差异等特点。因此,医院每个科室都要从档案服务于全院工作的大局出发,加强档案意识,积极上交有价值的资料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2)建立档案工作网络。档案从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开发利用都离不开全院干部、职工密切配合,因此应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网络组织建设。综合档案以机关职能部门为主,包括行政、党群、基建、设备仪器和财务、科技档案管理。业务管理以临床科室为主,包括门诊、病房、医技等。各部门明确兼管档案工作责任人,形成较完整的医院档案工作网络,使网络中的各个部门收集和接收所辖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并做初步的档案整理工作,做到档案完整与安全。
3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的源泉
在抓好档案管理基础建设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内在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把档案管理做到制度化。建立档案管理的归档和收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借用制度、销毁制度、保管制度、归档范围等规章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的岗位责任制中,真正做到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运行有章可循。同时把好立卷质量关,重点抓好立卷归档范围、卷内文件材料排列顺序及保管期限的划分。
4 做好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最终目标
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是为了让档案信息资源从存放在档案柜中的冰冷的资料变为走出档案柜,具鲜活的有生命的活档案,直接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医院应重视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医院组织机构沿革、医院院志编纂、本地区流行病学、多发病资料汇编等,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科室设置、编史修志、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均提供了史料。而且通过档案还可以为医院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大型建筑物的及时修缮,尤其对大型知用设备的及时维修,确保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及解决医疗纠纷。
5 加强医院档案工作者素质是保障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根本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医院档案的特殊性。培养档案人员高度责任感和责任心,成为较高精力素质,较深的专业技能,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等各项素质培训,同时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研究和探索档案管理工作新思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保档案;规范化;档案分类
一、三明市医保档案的现状与特点
自2012年以来,三明医保事业在不断探索中前行,通过“三医联动”,医保事业迎来了新格局。截至目前,三明市医保基本情况如下:全市共有参保人数263.5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42.27万人,城乡居民221.2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65万人。2019年市中心档案室共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各类业务档案330卷。全市档案从业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共有11名,其中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
(一)医保档案涉及人员范围广。医保档案自每个人出生之日起,伴随其一生,因此,对个人而言,医疗保障部门档案是否全面对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影响较大。参保种类可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待遇享受分为干部保健、门诊特殊病种、住院报销、异地就医、异地安置、特殊用药备案等。医疗保险稽核类有现场稽核、有对手工报销材料进行审核、复核等等。因此,医疗保障部门的档案在其他社会保险类档案中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利用最广,与人民生命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档案类型。
(二)医保档案的组成类型多。组成医保档案的有医保中心形成的文书档案及相关的合同协议;参保人员的信息登记表、相片、身份证复印件,与单位签订的合同等相关材料;住院患者报销的各种发票、住院清单、疾病证明书等相关凭证;医院、药店、诊所等定点医疗机构的开通申请书、信息变更表、账目冲销报告等相关附件;生育保险参保人员的信息登记及待遇申请表等相关资料;驻医院服务站办理业务时收集的新生儿登记表、门诊特殊病种登记表、特殊用药备案表、异地就医申请表等;医疗保险稽核科到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稽核记录本、稽核人员到外伤参保人员事故发生所在地和就医地进行稽核的笔录本、对待遇审核科工作人员手工报销材料进行审核、复核的反馈单等。
(三)医保政策的不断深入。医保政策的制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参保人员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时期的医保档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具体表现为:每年住院报销目录与比例的调整与变化,参保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基本上是每年一调,以及个人账户划拨比例的调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年的缴费也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每年每人20元到2020年每人280元),审批材料的报送等进行不断更新,还有办理业务所提供的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趟为前提,医疗保障部门时常调整提供材料的种类),这些政策上的调整,导致医保档案材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三明市医保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疗保障部门的档案承载着与医保相关的一切信息,与参保单位、参保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中心关系密切,也是地方政府制订医保政策依托的基础数据与材料的主要来源。从医保档案业务人员的配备、档案室建设的水平及年度档案工作的考核等情况看来,医疗保障部门的业务档案与三明医改差距较大。
(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档案软件只用简单的“阳光文档”软件,仅能对档案进行录入和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及简单查询等功能。档案室的硬件设备未及时更新,室内只是简单配备了档案柜、打印机、计算机、灭火设备、温度计。从档案室建设标准要求来看,档案室还应配有相应的密集架、防磁柜、温湿度调控系统、防盗监控系统等。
(三)档案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没有档案专业的人从事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市中心与管理部都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平时以其他工作为主,档案工作为辅。
三、三明市医保档案管理规范化路径
针对三明市医保档案内容多、变化快、利用多等特点,为保持三明市医保档案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必须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档案鉴定及销毁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制度、业务档案管理流程制度、业务档案立卷工作流程制度等。各项制度既要体现档案管理的专业特点,又要保持医保业务开展的方便,且做到最大化服务参保人员。
(一)建立统一的医保档案归档办法。各科室及各管理部要按照各自工作情况,以方便档案查阅、利用为前提,根据《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若干制度》,制订《三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材料归档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规定由业务科室在第二年度上半年对本科室上一年度的材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组卷、打码,然后移交给档案室,对其进行编写卷内目录、填写备考表、拟写案卷题名、归档验收、编制检索工具、编制案卷目录、装盒、填写档案盒、上架。
(二)建立档案借阅与利用制度。为了提高医保档案提供利用水平,也为了更方便服务参保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查阅,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每一份档案的借阅和利用都要进行登记,特别是服务效果好的、利用率高的档案要及时让借阅者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医保档案有借有还,防止医保档案的遗失及损坏。
(三)加强医保档案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障部门需不断提升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技术对医保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全流程进行改造升级。电子档案与纸质文档相比,具有易保存、方便借阅和归档,存储空间大、物理条件要求低的特点,在调阅和检索等方面有很强的便利性。利用“e三明”“微信”“云闪付”等平台搭建“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平台,利用“闽政通”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方便参保人员在线办理业务。
(四)提升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应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及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档案管理岗位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培养,促使其认真学习医学、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相关知识。让医疗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医保档案工作的保密性、重要性,确保医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认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使医保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医疗保障部门要形成医保档案工作和岗位责任管理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提高医保档案管理效率。
(五)加强档案库房建设。建立医保档案专用库房,严格档案室库房的建设标准,要求配备必要的防火、防水、防盗、防霉、防潮、防尘、防光、防高温紫外线、防有害生物以及照明等设备,并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位。
四、三明市医保档案分类的探讨
三明市医疗保障部门的业务档案分类是在国家、省有关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三明市医保档案利用与科室工作方便的原则,将医保档案分为七大类:一是社会保险管理类,保管期限分为永久、100年、50年、10年,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登记材料期限为永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关系转入申请材料及附件期限为100年、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出材料期限为100年、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继承审批材料期限为100年、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审批表及附件材料期限为100年、参保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变动月报材料期限为100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汇总表期限为100年、参保人员放弃补缴申明材料期限为50年、参保人员异地联网申报材料期限为50年、基金购买健康保障服务协议、合同协议审批单期限为10年。二是医疗保险费征缴类,如退休人员补足25年医疗保险费审批表及附件材料,保管期限为100年。三是医疗保险待遇类,如门诊特殊病种确认表和疾病诊断证明书,保管期限为10年。四是生育保险待遇类,如生育保险待遇登记表及相关附件材料,保管期限为10年。五是医疗保险稽核监管类,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信息更改申报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功能新开通审批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退出或暂停医保定点申请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全省联网定点的申请材料期限为永久、稽核情况汇总表期限为30年、医疗机构变更结算、冲销费用的申请、报告材料期限为30年。六是医疗保险耗材类,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医用耗材采购现场议价、专家意见及配送承诺书期限为30年、单位耗材产品信息调整材料期限为30年、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品规调整登记表期限为30年。七是医疗保险业务统计报表类,保管期限为10年、30年、永久,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年报表期限为永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季报、月报表期限为10年。
【参考文献】
[1]朱秀红.创新医保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J].办公室业务,2020(13):106-107.
[2]解恒学.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几个要点探究[J].兰台内外,2020(30):56-57.
一、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图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固然是以医疗卫生活动为主的场所,但是它需要医生、护士乃至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医学不断在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技术,不断丰富着当前的医学理论体系。诚然,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资料都能够从计算机上直观地进行了解,但是医生不可能随时翻看计算机进行查看,并且电子设备在医院很多区域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产生影响,所以图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医院还保存着过去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绝大多数至今仍然能够使用,并且某些书籍上还有珍贵的笔记,对于医生进行医学研究有巨大的助益。由此我们看出对医院图书进行规范化管理很有必要。
其次我们分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前文所述,图书的管理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医院进行创新和向前发展重要条件,而档案则是医院的基础。档案资料分两种,一种是人事档案,一种是医学档案。人事档案关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重要性自不必说。医学档案则是在医院的各种智能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档案具有真实性、准确性、指导性等特点。例如,医生对疑难杂症进行开会研讨并进行临床试验记录的档案,就对医生掌握新的治疗方法很有帮助;而旧的患者的资料则对患者病患复发时诊治活动提供了依据,使医生的治疗更为科学。
二、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医院管理者和档案管理者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当前绝大多数医院只看眼前,以看病救人为主,这本没有问题,但是医院往往仅仅看中看病救人,而忽视内部的管理和对资料的整合与总结,眼下对于医院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医院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医院本身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图书和档案的管理者对此也不重视,这些部门的人往往没有将这项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做,有需要时,才会花费大力气寻找相关资料,浪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医院对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不会专门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常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而仅仅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这样以来,档案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工作积极性还是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有所欠缺,并且绝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交给年纪较大的不适宜在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无论在知识架构还是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给医院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敲响了警钟。
再次是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结构混乱,使用率低、投入低。图书资源还好说,医院往往会统一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各种医疗资料来说,医院一般都各自保存在各个部门与科室,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以来,在医院内部,形成了重复管理的局面,并且部门之间的资料互通产生障碍,不利于医学资源的交流和促进。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医院对档案的使用率很低,档案仅仅起到了记载的作用,没有发挥其真正核心的作用。进而来说,使用率低就导致医院对其的投入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医院图书档案治疗规范化管理。
最后是与现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接不畅,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档案管理的存进作用。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和广泛应用,使各个领域的管理和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当前医院的图书档案管理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编排、检索和管理。
三、医院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有效措施探讨
首先,实现医院图书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其重视。我们上文中所分析的各种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医院的管理者对这方面的不重视。对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图书和档案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迟早有一天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图书和档案也会完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注意到医院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医院正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工作。
其次,应当适当地加强相关的软硬件的更新。先进的图书和档案管理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硬件,需要改变以前无序的管理手段,购置先进的管理器械,并进行分类、检索、借阅和归还登记等软件的设置。另外,要开辟专门的空间进行图书和档案的管理,存放图书档案的房间应当做到干燥防潮、放火防水、防盗等工作较为完备,为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场所。要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收集和传递信息、数据计算较为严谨和迅速的特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扫描系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大量的人工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中去。
再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医院作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目标,必须将档案的管理工作看做是自身的职责之一,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档案分类归档工作;另外,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分管的部分以及其职能范围,对图书和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是整个图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
然后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管理人员是直接的图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要求图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在档案的保存管理上能够做到井井有条,在档案的调取和归还上能够做到清清楚楚,并且要让这些图书档案的管理者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开发这项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内涵
在了解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内在之前,我们必需要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的深刻内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指的是我国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负责单位,在实行其监管职能的进程中所构成的一系列的文字和声像等记录资料。这些文字和影响资料真实反映了全部食品监管进程和食物安全状况,是总结上一阶段食品安全监管状况,施行下一阶段食品安全监管作业的重要依据。规范化管理指的是档案记载要完好、全面,不能望文生义、不能存在模糊不清的记载,要保证所记载的各项信息的精确真实,要保证档案中各项记载的完好性和全面性,要详细反映平常监管作业的真实状况。
2、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施行,可以保证档案中所记载的各项信息的真实,可以保证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未然状态,也可以保证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化。同时,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施行,可以让社会民众及时了解有关食品企业的信息,有利于发挥社会民众的监督效果,保证食品安全监管作业的顺畅施行。可以稳步推进食品监管作业的推行。
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影响
1、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接二连三的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辣酱”、“红心鸭蛋”、“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的接连发生,已严重地危害了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8年发生的国家驰名品牌、免检产品“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更是让世人震惊。有网友无奈的嘲笑“中国人是要把元素周期表吃个遍啊”。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水果、大米、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蔬菜、鲜肉等10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检测,发现不合格率接近10%。导致食品不合格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如:食品添加剂不符合规定、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卫生指标不合格、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2、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食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降低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已经成为每个消费者的“心头大患”。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阻碍。不仅我国的公民对于食品行业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国外的许多国家也加强了对中国出口食品的检测,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禁止进口中国食品。这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了我国食品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形象。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为规范化管理营造积极良好的氛围
当时,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表象,即工作人员对档案的认识不深入,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不够认真负责,使得档案归档内容不一致,归档方式不一致,而且由于不注意保管,使得档案遗失和损坏表象严重。因而,必需要加大宣扬。能够通过当地的各种平面新闻媒体和电视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言论氛围和条件,加大对档案管理中典型的宣传,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充分认识施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就能强化有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让他们自觉遵守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2、实施一户一档,为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肩负着对一切食品出产商和运营商施行监管的重任,为了保证每个出产商、运营商都归入到管辖的范围以内,对其施行直接监督,也为了响应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必需要施行一户一档。其指的是将每一个拥有行政许可的单位作为一户。将该户的监督次数、结果、投诉等资料进行汇总,构成独立的案卷目录。这样便于随时了解食品出产和运营商的实践运营状况,便于为其监督提供有针对性的材料。可以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统一和完整,是施行规范化管理极为要害的一步。
3、对监管档案文书进行统一印制,保证档案规范化
为了防止部门档案管理的紊乱,要印制统一的档案文书,并明确文档内容,让各监管部分依照统一的文书进行档案记载。因而,应该依照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和许可管理办法以及各种检查规定等的法律法规需求,拟定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办法,包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分类普查档案表和巡检记载表,包含食物生产公司的安全承诺书等。并需求相关食品企业仔细填写这些表格和档案文书,然后由监管部门做好存档处理,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有据可依、有迹可查。
4、明确档案内容,确保档案完整统一
为了让食品安全监管档案更统一和完整,应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规定每份档案都要包含以下内容:各公司的食物生产或运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各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各种基本证件。还要包含日常安全监管部门的普查和记录情况,包含平常检查的有关文书资料和处理资料,以及各种举报资料、违法乱纪资料等。要将这些资料具体的记录到档案内,才能够保证档案的完好和统一。
5、明确档案归档程序,提高其管理质量
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部分监管人员不能够依照归档程序进行一致归档的做法,影响了档案标准化管理。因而,必须要进一步清晰档案归档程序,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把握准确的归档程序。督促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照程序进行操作。要坚持以下程序:初步了解公司信息――填写公司食品安全情况普查表――填写日常巡检登记表(假如发现有食品质量问题,要下达有关的责令改正通知)――填写复查登记确认表(如没有质量问题,则无需填写复查表)。这是档案归档的一般程序,假如在监管部门的实践监管工作中呈现了涉及重大问题的安全问题,要编撰相应的质量监督重要情况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督促公司自查,然后还要仔细填写各公司质量安全主体职责核查情况表。要确保归档程序的规范,提高归档质量。
6、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所谓的职业素质更多的是指职业精神。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忱,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了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6.1应该引导档案管理人员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长年累月的工作会让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丧失工作的热情,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松懈心理,会呈现工作不积极,不愿意积极学习档案管理新知识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现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清醒认知本身所从事的工作对全社会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本身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6.2加强教育
要经常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工作、仔仔细细的做事。此外,应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在档案管理人员中积极寻觅先进个人,以其崇高的职业情操感染其他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部门构成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精力层次。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一直是心系我国民众的大事,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毒饺子事件和红心鸭蛋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社会民众造成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因此,必须要注重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管理,克服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其规范化管理,为食品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占坤.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56-158.
[2]孙琰.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4,05:173-17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们对社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使得人们对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东西是越来也在乎,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我国的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要求也是不断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医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全民旅游的思维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是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旅游行业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使的我国的旅游行业范围扩大同时,旅游行业的参与人数剧增,这就势必导致我国旅游行业档案大量产生。不仅如此,由于我旅游行业档案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我国的旅游行业人员具有流动性等特点,这为旅游行业档案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必须对旅游行业档案加以规范化管理,这也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从目前来看主要就是有两大方面。其一,管理工作进展的不同步。由于地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我国在各地的旅游行业进程不统一,同时由于经济地域的问题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行业人员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素养不高,以致于在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工作进展是没有达到同步平衡的。其二就是旅游行业档案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由于对旅游行业档案的认识不高,导致有些地区仍把旅游行业的档案管理当做旅游中的附带性工作而不是同等的支撑体,这使得在对旅游行业的档案管理将其摆不上位置不重视,而对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工作不重视不规范,这也就是的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手段和条件也比较落后。
(二)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档案的管理要进行规范化,那还是存在者不少问题的。首先那就是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众多,使得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的规范化首要的就是任务繁多,涉及面广,这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建设而且这也关乎各个部门的利益。其次那就是我国的旅游行业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多的依赖这就使得需要先进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来支撑,这对于规范化的管理还是有影响的。最后那就是从业旅游行业档案的人员素质不高,不管如何,任何的管理最重还是需要人来支撑,所以这方面对旅游行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的四个方面
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从上文之中便可以看出问题还是挺大的,而要真正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的管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下面就从以下的四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作一个简单分析和阐述:
第一,对旅游行业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信息化那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以及高速扫描技术等现代的技术手段,将我国的纸质的传统介质的旅游行业档案作为备份的文件,而采用电子档案进行管理,这样在能形成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电子档案信息库同时也能做到不依赖于计算机信息库,这样又能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而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第二,明确旅游行业档案职责任务,强化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业务建设。要建立我国的全民旅游行业档案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的质量水平的也关系着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价值作用。因此,我国的政府以及旅游行业的相关单位必须运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强化对相关单位对我国的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的监管,而能够为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服务以及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业务保障。这也就是说在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上,首先那就要明确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职责的任务,其次就是强化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业务的建设,去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第三,坚持面向“三个服务”,做好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所谓的三个坚持服务那就是第一要坚持为旅行社和旅客服务。这是作为旅游行业档案规范管理的核心,做到这个才是档案管理的意义。第二坚持那就是为决策服务。这是旅游行业档案的重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档案规范管的重要点。第三那就是坚持为旅游行业的稳健运行服务。这个是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根本任务,所以,要坚持这三个服务,做好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和利用,也只有做到这个才能算是真正的做到了旅游行业档案的规范化。
第四,加强设备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由人和设备两个重要点构成。为此,首先我国的旅游行业中档案的管理部门在旅游行业档案的设施配置要完备的建设,这也是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次,那就是由于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其专业性强而且对旅游行业的业务要求高特点,所以,在我国的旅游行业工作方面,那么就应该要加强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人员队伍的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要注意搞好我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旅游行业档案管理道德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我国日渐昌盛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新的要求
三、结术语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规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15-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工作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管理手段也日趋先进,但仍离不开人的操作。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推动档案工作创新的基础,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作为档案的管理部门,如何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使档案得到充分利用,为知识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服务,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文档一体化的必要性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
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说法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2从公文制发规范化抓起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其次,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是否准确、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再次,公文字迹要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最后,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3严格立卷归档原则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好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4提高案卷质量
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5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统一
5.1强化文档一体化意识
文档一体化的实质是把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结合起来,加强文书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合理。文秘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文书档案意识;文书档案材料是历史的折射和缩影,可以说没有文书档案就没有历史。对一个单位来说,要维护其历史的真实性,靠的是文书档案大量的文件材料,今天的文件,就是明天的历史。文秘人员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
5.2强化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一,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不论是文秘工作,还是文书档案工作,都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第二,要严格遵循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格式、行文规则、收发程序、公文管理要求及公文归档的规定。第三,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一支优秀的工作队伍。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工作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建立一支人员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第四,要建立细化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按照规范程序办理公文。要执行公文行文规则,严格审核签发制度。要发挥随文卡片的控制作用,对“文件处理单”、“发文稿纸签”等填写要简明扼要,合理确定文件的发文范围。第五,要依靠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要与单位的现代化发展同步,配置性优良的设备和工具适应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强化其操作的熟练性和规范化。
5.3强化文秘部门立卷工作
文秘部门立卷是档案法早已明确的一个基本制度。公文办完后,由文秘部门及时整理、立卷、归档。公文立卷归档是文秘工作的最后环节,是文书档案工作的开始。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要由文秘人员集中统一保管,根据立卷的原则和方法,在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编写“案卷目录”,使文件的立卷工作日常化。
6结束语
档案管理作为传承人类知识信息资源的一项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档案的规范化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的工作程序等多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档案
2018年,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开始对不动产登记档案实施集中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是指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原始性凭证和材料。不动产登记档案客观、全面、真实记录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对于不动产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特点
1.1复杂性。不动产登记主要涉及土地、海域、房屋及林木等定着物,涉及的部门和内容多。从不动产登记的类别来看,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等;而从具体不动产权利来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明确了十大类适用不动产登记的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域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等等。可以看出,不动产登记工作本身就比较复杂,而从不动产登记的具体运行来看,各项工作的程序也十分复杂,譬如,房屋登记工作,需要全面了解土地信息、常住人口、房屋销售面积等,需要搜集记录大量的内容和数据。而我国疆域辽阔且人口众多,不动产登记工作十分复杂,相对应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复杂性,管理难度大。1.2动态性。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动产交易成为市场交易的一种普遍形式,最为常见的即商品房交易。有交易就会涉及不动产产权的变化。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动态发展的一项工作,需要即时更新相关的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基于此,不动产档案同样需实时更新,真实客观地反映不动产交易的各项活动,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及时、全面、客观、真实。1.3专业性。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不动产登记档案具有其独特性,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档案,2016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其中第六章第九十四条明确了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具体内容:一是不动产登记簿等不动产登记结果;二是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如申请人身份材料、登记原因等。[1]可以说,不动产登记档案存储了权利人的所有登记信息,能够为相关职能部门和个体用户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出具相关证明,相比于一般的文书档案,不动产登记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2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2.1管理难度比较大。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难度大主要源于三点原因:一是档案意识薄弱。不动产登记档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物权所有者的权利,能够保护物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单位并未出台符合工作实际的配套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互联网+时代,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管理成为发展趋势,但由于资金问题,部分基层管理部门仍存在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健全的问题,这不利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三是档案数量与日俱增。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十分活跃,不动产管理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造成了各种不动产档案资料的不断累积。[2]发达省份的市级单位产生的不动产档案存卷可能多于100万卷且资料分散保存在各个不同的部门,难以实现档案的统一规范化管理。2.2信息更新不及时。前文已经提到,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态性,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不动产交易的数量和频次与日俱增,房产权属的变更成为普遍现象,这就要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信息的即时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但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际运行来看,全国范围内每天的交易次数多,可能存在应发生变更的不动权属,但不动产档案尚未紧随权属的变更而即时更新数据,这样就可能造成后期产生法律纠纷问题。此外,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的土地政策也历经了多次改变,由于档案意识薄弱或者专业人员不足等原因,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从而产生系列后续问题。2.3管理格局不成熟。不动产登记档案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自身各档苑论坛类业务工作行程的档案资料,还包括从不同部门,如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房管部门等移交过来的档案资料,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源库。目前,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住房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和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交易问题。但不动产登记档案涉及多个部门,部分领域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机制尚不成熟,仍存在收集不齐全完整、保管不规范等问题,这就给不动产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格局,逐步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值得探究。2.4数字化管理不健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大大提升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效率,但给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带来了冲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动产登记机构更加注重精简流程,业务部门完成登记后,未即时与档案管理部门完成有效对接,由此造成业务工作与归档工作脱节。二是“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此种工作方式能够实现“不见面审批”,推行“无纸化办公”,但部分机构忽视电子文件的归档,只是在业务系统中完成信息的相关登记,并未完整保存好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电子文件,导致登记材料缺失影响正常归档。三是“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形成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均需进行调整。[3]
3不动产登记档案规范化管理探析
3.1参照相关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为不动产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执行依据,为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各省市职能部门均结合自身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范。譬如,2019年,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制定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规范》正式,立足湖南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明确了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分类标准、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等相关规范,[4]对于推动省内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职能部门出台的相关管理规范在档案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要参照相关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这些是开展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参照标准,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以上述规定标准为主要指导依据。3.2理顺工作机制,实施动态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具有较强的实时性,需要进行动态管理,保障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实施动态管理需关注三点内容:一是实现业务工作与档案工作的无缝对接。不动产登记工作本身就具有动态性,任何环节的变动、任何信息的更改均会影响档案,档案管理工作要紧随业务工作的进度适时更新相关信息。二是明确各职能机构的职责。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应强化交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并督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三是要强化档案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产权人、业务办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各参与人员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有利于实现各方的良性沟通,有利于做好档案数据的更新工作。3.3掌握核心技术,推进数字管理。“互联网+”时代,不动产登记档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档案管理的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机构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存储等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的智能化管理。推进数字化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逐步推进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将以前遗留的纸质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采用OCR识别技术将数字化形成的图像文件转化为文字文件,实现档案的全文检索。二是建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各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用大数据思维管理档案,档案的收集、利用等各项工作均实现在线办理。三是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作保障。
在人才引进阶段,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及职业素养。此外,注重人才的培养,系统开展专业技能、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需求。
参考文献:
[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EB/OL].[2020-08-30].
[2]王小童.不动产档案的集约化管理思路和策略分析[J].兰台世界,2019(9):73—75.
[3]韦宇珉.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探析[J].城建档案,2019(6):54—58.
Abstract: Provident Fund loan file as a special file from scratch to grow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provident fund loa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vident fund loans archives normalized of management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management of provident fund loans file specification.
关键词: 公积金;贷款档案;规范化
Key words: provident fund;loans archives;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74-02
————————————
作者简介:张海妍(1984-),女,黑龙江黑河人,助理馆员。
0 引言
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力度的不断加大,公积金贷款档案实现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增长的壮大过程,成为专门档案的一种。公积金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公积金贷款档案的支撑,公积金贷款档案是国家档案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的监控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活动情况,客观的向市民展现了当今国民、社会、企业、时政、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建设一个具有公平公正原则,能够客观系统的处理的公积金制度。而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的强化公积金贷款档案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因为公积金贷款档案主要包含的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详细记录,直接影响办理和管制贷款事务的查询、证明和相关数据参考。
由于公积金制度本身比较复杂,涉及面太广,收入支出资金的庞大性以及相关政策的约束就决定了公积金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管理系统。而贷款档案的管理是这个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只有先建立和完善贷款档案管理系统才有可能达到科学、规范管理公积金的目的。
1 公积金贷款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贷款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加强公积金贷款管理规范化的需要 公积金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项目纷繁、收支庞大的复杂工程。
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中,必须需要一个正确、科学的管理方法,贷款档案管理不仅是公积金贷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住房公积金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实现这项事业的科学化管理,就需要一个前提性的条件——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
1.2 只有科学、正规的贷款档案管理才能有效展现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和公积金的保障性,保障基金运行的安全性 将公积金事业软成果整合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贷款档案,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公积金的保障性,同时也更科学的起到了档案系统本身所固有凭证作用以及参考查询作用,使得贷款档案管理系统的权威性得到更好的体现,更好的保障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贷款档案是具有法律性及数据真实性的,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在贷款业务的运行中最基本的有效证明资料。应当在信息收集、支取、计息、贷款等事务的运营过程中都有一个规范科学的管理。
2 公积金贷款档案管理现状
2.1 档案管理制度不统一 近期产生了一种专门针对住房公积金的档案管理。其原因是以前没有这种档案的存在。但是目前的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没有一个普遍性的规范。有一些地方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建立了针对这种档案管理的制度和办法。但是地方性的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是不全面的、缺乏一个整体性、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对住房公积金的档案管理有其明显缺陷存在。
2.2 贷款档案的数据来源审核不严 在数据来源存在的问题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没有盖上应该有的印章,不管资料是不是真实都记录在案,记录的东西不清楚,没有借据或其要素不完整。
2.3 没有完整的贷款档案收集和把档案归入档案库 没有一个统一的针对性管理,没有一个标准去依靠,每一个地方都存在着自己的系统管理着档案。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贷款档案的数据整理,入库都没办法去规划,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档案收集片面,完整性不够。
2.4 过于传统的整理方式,没有很好的保管对策 由于贷款档案的管理有着其独特性,没有将其录入数据库中,没有系统可以查询和分析贷款,这样数据太过庞大。收集方面必然有不足存在。保管没有在一起。对于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困难。
3 公积金贷款档案管理的建议
3.1 细化分区,加强建设 建立起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怎么样去完全的保障住房体系建设,怎么样去规避风险式的贷款,怎么样去建设一个更加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贷款档案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各级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把它当做重点来抓。把做好这个事情当做考核。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落实,要想办法解决。同时来讲,细化责任区域,分摊各块责任。档案收集工作也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构建档案网络,找专人负责档案,把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档案工作的进行。
3.2 使管理档案变得有制度可循、标准化、规范化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不同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的切实情况,完整的出台一套关于档案管理的各步骤操作流程。让档案管理变得规范。有力的让贷款档案向有一样的制度和有一样的规定转变。保证公积金档案的有效性、完全和得到应有的作用。
3.3 遵守档案与贷款工作的一致性 档案和贷款的一致性主要是指贷款档案的信息采集、整理归纳以及贷款事务的立案、资金支取、资金回笼都同时进行。尤其是其中的信息采集工作的进行。因为信息的采集在档案中扮演着一个基础、系统的角色。只有从根本上按相关规定准则去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贷款档案的信息采集环节。在贷款工作中经常出现把几个同时期的贷款事务资料分不清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各部门应该及时、准确的采集贷款的相关人物的详细资料,做好相关的法人签字、盖章等法律行为的执行监督。确保手续的真实性以及完备性。
3.4 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信息的采集,规范贷款事务与档案的管理,做到贷款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现在公积金管理部门已经在贷款事务的立案和贷款的申请审批、支取、还款以及后续的追踪管理都实现了独立的信息管理。在管理系统中保存了很多的相关信息。贷款档案的管理需要了解立案项目及相关人员的详细信息。在进行贷款档案的建档时,为了避免因为贷款系统和档案系统的不协调性导致的重复录入信息的情况出现,应当充分的思考怎么实现信息数据的同享性,实现档案与贷款工作的一致性以及相关数据的提取的便捷性。
3.5 遵循信息保管和利用的统一性 应当建立独立的档案保存室,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和存放。并且有专业人员对档案进行相应的分类摆放和存档,把还在进行的项目用已完成的项目区分开来。特别是要做好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维护档案的完备和安全。公积金贷款在住房金融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群众住房问题的解决、住房环境的改善以及住房的消费水平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公积金贷款的各个环节又必须有合同、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账户等相关信息的证明。贷款档案如果不完备,就会使贷款资金不受法律维护。所以,只有科学、系统的管理贷款档案,才能有效的防止公积金出现类似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黄显芬.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基础[J].劳动保障世界,2003(9).
[2]李锋.浅谈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J].城建档案,2004(4).
[3]张迪.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档案,2010(5).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保密性。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信息管理机构,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虽不属于政府机构,但是其所存放的档案主要用于为国家各类机关提供档案管理和信息支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履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责,涉及教、科、文、卫等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各个行业机密文件的保存,具有保密性。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设置的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保存的各类文件档案,是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让社会市场自动参与资源调配,需要借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这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质,无条件给国家机构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咨询和借阅等服务,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二、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真实记录。档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非后人编造的,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情况,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对事业单位而言,首先,档案是档案人一生的真实记述,是第一手参考材料。其次,它是事业单位本身的成长记录,是单位信息最基础、最集中的记录,完整地反映了单位发展变化的历程。档案可以对事业单位的业绩及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档案记录着单位发展的整个历程,记录着每一阶段单位的业务发展情况和资金运转情况,记录着每阶段发展的优秀成果。单位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档案资料更好地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最有利于单位发展的政策。档案可以提供便利的查询服务。这是近年来事业单位档案的一项重要用途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新服务内容。主要是为法律部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在事业单位涉及各类诉讼情况时会发生,但是档案查询业务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定程序,以确保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始终把做好各种载体档案的利用服务作为宗旨,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才能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与档案管理工作接触密切,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应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明确领导分管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推进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巧、档案修复技巧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有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空间,并做好离职人员的工作交接管理。强化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敬业奉献精神,加强档案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业务水平。3.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档案工作保障力度。我国档案管理已进入电子化时代,实行电子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办事效率。因此,各单位要配置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柜、照相机、专用微机、打印机等设备,购置专用档案整理物品,安装防盗门,加固窗户,要防潮,遮光,防鼠,配备防火器等,防止档案丢失和损坏,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工作保障力度。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推进科学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门,有着不可替代的原始性、真实性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将信息化、科技化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信息共通共享,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要使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首先,要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要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将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向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作者:孟凡秀 单位:吉林日报社
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规范化;教学档案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高校的教学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故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系部教学档案的内容
(一)综合类: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等材料;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二)教学管理类: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三)教学业务类:重点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资料;教材建设、教师自编或主编教材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AI课件等资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及试卷分析材料;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资料,考研相关材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等。
(四)教学研究类:各类教改项目及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成果及总结以及获奖的申报材料和奖状;获院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
二、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故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内容广泛: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另,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除了设置相应的德、智、体几方面的课程外,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的教学内容多学科性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二)材料来源较分散:高校教学档案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教务教学活动,即有上级和学校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又有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形成的关于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材料,同时还有系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档案。
(三)归档时间不同:文书档案是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
(四)高校的教学档案统一按国家教委办公厅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
三、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收集较困难:因部分教学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应该由自己来管理,担心材料会遗失,或担心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后自己利用不方便。故对上交档案材料有抵触情绪,使的收集起来,有一定困难。
(二)系一级的管理困难:由于系部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故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都是由教学秘书兼着,由于有些教师不配合,就会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档案材料的不延续性。加上有些系部认为系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对档案材料只要用时有就可以了,无须按什么规则整理归档,导致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得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
(三)资金紧缺:系部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马上移交,因经费不足有些系部连一个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故造成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与移交前这一段时间无处可放,容易遗失而选成档案材料的遗失。
(四)人员紧缺:一般高校系部都无专职档案管理员,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加上大部分没有受过档案专业培训,因而少有精力去将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完整,这样将造成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准确性,致使移交到档案馆的材料不规范,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一)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各系部由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系、教研室两级档案管理、存档部门职责不明,归档机制不健全,导致文件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较为普遍,亟需在科学划分系部档案类目的基础上,明确系、教研室档案的建档、存档和管理职责,加强对系、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档案工作的督查,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加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档案材料应当随时收集、随时整理档案工作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作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避免把问题都积压到一件中心工作来临前仓促解决。
(三)完善档案制度建设,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体系,使档案分类走上统一化、标准化。
(四)归档要求: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教学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联系,据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尽量采用原件,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以利长期保存;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则要求保存五年以上;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对本单位的教学档案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归档。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并编页号、卷号(盒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拟定案卷标题,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并于每学年度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装订后,按学年度排列进柜管理存档。
(五)收集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教学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按归档范围分类收集;必须保证归档教学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所收集的教学文件材料按各大类的分别积累,进行预立卷,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六)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故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倪慧敏,柯友良,黄文卿: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档案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关键词]工程档案;规范管理;工程质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48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84-02
1 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档案是指产生于工程建设的活动中,以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为表现形式的原始记录,具有一定的储存收藏价值。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建设工程的数量日渐增加,而形成于工程中有价值的记录资料也日益累积:有形成于工程建设前准备活动中的批文、岩土勘察、设计文本、施工图、投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形成于建设活动中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审核资料;竣工后相关单位的验收资料、工程结算资料、竣工图及后期附加服务的记录资料等等。这些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文献资料,在建设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1) 一个建设工程完工后必须要接受验收,而要检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其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真实档案和施工管理记录文件。这从侧面体现出工程建设不是儿戏,是要遵循科学,经受考验的,这也成为了工程质量等级评价机制的一项评判指标[1]。
(2) 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当问题日益凸显、隐患渐渐形成甚至于工程事故突发,调查人员要对问题出现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时,则必须从查看工程档案开始,进而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3) 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还要履行今后的维修、保养、管理服务,因此,建设工程档案的储存就是工程享受后期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4) 一个建设工程档案价值不仅仅限于对本工程的贡献价值,它还能成为其他同类工程建设的“教材”,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个高水准的工程建设所形成的全面规范的工程档案将会是同种工程建设的指明灯,其中展现的经验、可参考的数据,可借鉴的技术水平是新工程建设中收获的一大笔财富,因此建设工程的档案是为更大的经济效益服务的,它潜在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2]。
(5) 如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向周边农村渗透,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而城市的科学规划则需要建设工程档案提供相应参考依据。一个城市扩建方案的确立、决策的作出都需要从建设工程档案中获取原始资料进行参考,有效地利用档案可以避免城市建设的盲目规划,减少不必要资金的流失,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人员和物资,达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加强建设工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 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需要好几年,操作复杂,相关联的部门设置也繁多,每个程序之间几乎都有联系,如果档案记录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那么很多细微的环节会出现纰漏,甚至被忽略,这样便使得档案记录的资料缺少完整性。由此可知,建立一个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完善现存档案管理制度,① 应该设置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管理员; ② 以甲方代表作为每个工程点一手档案的形成和收集,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性; ③ 人员的配置要优先选择专业性强职业素养高的人员,并且对其做好培训工作。
(2) 加强业务培训,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工程建设的档案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因此加强档案工作的业务培训是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建设的重要一步,要培养这些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专业知识培训外,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工程档案与工程质量的紧密联系。要提高工程档案管理的地位,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如若忽视档案文件的管理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在建设单位和工程承包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承包法人违反档案管理规定应付的责任,收集整理档案材料的各个环节要保证全面到位[3]。
(3) 参照标准,使档案整理更规范化。一套有价值有完整意义的建设工程档案通常包括以上级的工程审批文件为前提进行立项,通过合法程序征地、对施工地进行勘察测量,绘制图表、设计施工方案,有关施工的技术和完工后工程质量检验的资料记录等等。为了方便甲方整理档案资料,加强档案管理,统一档案合格标准,建设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这一规范的内容涉及了可归档的资料的范围、档案符合归档要求的质量标准、档案进行移交和验收等,规定详细明确,给档案工作者今后的归档工作提供了便捷和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要牢记此规范,一切工作活动以规范的要求为出发点,同时要发动思维根据具体情况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4) 努力实现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工程项目具有持续时间长、涵盖面广等特点,因而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早日完成,作为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要在项目管理时重视工程档案的管理,努力实现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从而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① 工程监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即从建设项目立项开始到建设项目竣工的所有文件材料、例会资料都需建档备案; ② 将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纳入施工单位日常监理范围,从制度层面确保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5) 提高效率,加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工程档案管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移到建设工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上,我们要实现信息收集的迅速化,保证储存的安全,不断开发更新更先进的管理手段。比如:在各不同档案信息的交流共享方面,充分应用网络的优势,把各个部门纳入统一网络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共享,这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获得大量精华信息。
3 结 语
建设工程档案是最原始的记录,包含着丰富的资源信息,是建设工程领域的重要资料文献。只有不断地更新加强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管理规范,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水平,才能顺应发展潮流,符合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 贺远程. 工程档案管理对促进建设工程质量作用的研究[J]. 中外建筑,2010(11):89-90.
(一)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要点
院系根据自身的教学档案的特点以及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管理类。这一类主要包括来自上级教育主管机关的指导性文件以及指令;学校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划、计划以及通知;学校以及各院系自身指定的规章、制度以及章程。
2.教学管理类。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辅助资料、日常书本、以及学生考试相关资料等。
3.师资队伍建设类。包括老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计划以及科研成果等相关的材料;外聘、兼职、返聘等相关教职;院系教师业务档案等。
4.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类。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申报材料;重点学科以及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企业学校的联营资料等。
5.学生管理类。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有价值材料以及其个人档案;学生学籍的相关资料。
6.辅助材料类。教学过程中辅助资料、院系图书资料等。
(二)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特点
院系教学档案的管理在内容上比较繁杂、门类比较众多,与其他档案相比不仅具有“自然形成”“历史记录”“利用价值”等一般特点,同时它还有具有不同于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自己专业性的特点,注重对教育活动的客观放映和总结。所以,从院系教学档案的特点入手是实现院系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分析,才能确保教学档案准确、完整、系统、安全更好的为教育教育服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形成的成套性、周期性。由于档案管理是根据时间特性,在具体的管理中一般是按照自然年份来划分、排列和管理的,因此院系的管理也不例外,但是院系教学档案的管理也要根据院系教学活动的目的来安排,在具体划分上,按照每一年度的纵向管理之下还应该横向结合学生本人入学学年中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同一学年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与其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一整套材料。
2.内容的原始性、专业性。在院系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变迁,历史状况等都可以从院系教学档案中找到详实的记录,同时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教师的情况都能找到详实的记录。另外,不同的教学人员针对同一专业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人员相互讨论、共同配合,促进教学活动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的专业性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3.收集来源的分散性、多样性。在整个高职教学档案的形成中,各个院系根据其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教学计划,同时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因此,院系教学档案是在上级领导机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的。诸如成绩表、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所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且教学资料十分丰富。
(三)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1.教学档案收集难。由于院系教学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具体收集情况中会存在不同难度,这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另一方面,院系领导在对待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十分重视这一项工作的意义,并且认为这一项工作的主体应该由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去做而不是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单位去实施。但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的实际档案资料就是老师的教辅或者备课,因此,在收集教学档案资料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以及复杂性。
2.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据相关文件,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档案归档规则和制度,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院系档案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归档要求,对于教学归档的内容并没有进行细致分类,其格式也没有进行统一,而对于归档的时限没有具体的时限,所以在这个归档的过程中会出现漏归、重归、未归等情况;同时,即使有十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人才的使用上虽然许多院系办公室都设有专门档案管理人员,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并非是科班出身,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培训,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必然会导致档案在归档的过程中时效性的缺乏,所以这样的常规性工作是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一个挑战,而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院系档案管理水平的管理效率。
3.教学档案管理手段缺乏系统性和先进性。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但是由于具体实际的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模式进行管理,并且检索的形式单一,计算机高效快速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另一方面,院系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是专业人员,由于其自身专业素质不够,其服务意识薄弱,对于教学档案的管理依然停留在建档、管档上,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档案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实际中档案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
二、院系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健全管理
发挥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与高效合理的开放使用教学档案,因此必须提高对规范化的教学档案作用的认识,这是首要问题。根据《档案法》和《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首先要提高相关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同时监督档案的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积极宣传教学档案管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档案管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积极引导教学档案的管理。
(二)加强业务基础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具有目标性、政策性以及时效性的管理工作,在制定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合乎本院系专业教学特点以及管理规律的教学档案整理特点,这要求它服务于教学同时也能指挥教学。由于教学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复杂性,所以应当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分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档案资源的作用,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创造各种条件提升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其现代化管理技能的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信息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形成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现代管理团队。
(三)改变传统管理意识,推进院系档案管理现代化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管理中应该充分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的产生大大减少了人类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而传统的文件管理方法并不适用与电子文件的管理,所以相应的档案管理手段也应该随着管理的对象不断改变。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全程管理理论以及前段控制技术更为重要,“前段控制”是指档案工作者应该在电子文件形成之间根据自己管理者的身份积极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方式融入系统设计之中,这样可能在检索的时候情况更好,而不是像传统的档案管理一样,收集分类,存档就行。例如,电子文件有着海量文件数,并且不易保存,所以在文件生成之前或者受到文件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前段鉴定和实时归档,在预先设定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设定相关的参数,如范围,时间、期限等。“全程管理”是指从电子文件的产生到电子文件的销毁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进行监控和管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