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6 08:5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资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资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老挝投资;经济;FDI;老中投资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146

1 引言

老挝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2008 年GDP 为51.87 亿美元,1997―2008 年,农业,工业和出口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8%、14.3%、19%。老挝的最大自然资源是水能资源,理论上发电可达3000 万~3200 万千瓦。老挝政府正在努力推进水能的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希望将其变成东南亚的新能源基地。丰富的江河能源还为老挝发展农业、渔业、牧业、工矿企业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老挝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自然景观多种多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文物古迹众多,宗教文化气氛浓厚。

1.1 老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方面:老挝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作的粗放性和产量低,需要引进技术和管理。

第二产业方面:老挝的第二产业有电力业,林矿业,建材业,医药业和日用品业等。其中,电力和林矿业是老挝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第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模性,尤其是建材业和采矿业,目前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投资市场。

第三产业方面:老挝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其次是河运,航空和畜力,没有铁路。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公路的等级差;二是航空运输虽然相对比较发达,但是航空运输工具缺乏。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老挝的财政与金融形势比较严峻,老挝货币基普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已由1997 年的1100∶1 跌至2009年的8470∶1。老挝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前景看好。此外,老挝的邮电通信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通信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潜力。

对外经济关系方面:老挝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越南和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是电力,木材,石膏,锡和咖啡;主要进口商品是车辆,燃油,建材,衣料,医药和电器,每年的进口为逆差,逆差率一般在60%~100%,逆差主要靠外援和贷款来弥补。外援是老挝的主要财政和经济建设来源之一,一般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上。

1.2 东盟主要投资来源

从1988 年7 月老挝颁布《外国在老挝投资法》到2007 年已有40个国家的商人在老挝投资办厂。中国目前是老挝重要的投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2001―2007年,全国外资总额累计增达 65.274 亿美元,中国在老挝投资项目达207项,投资总金额接近10.584亿美元,中国在老挝投资企业,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16.2%,排列于第二大投资国;最大投资国是泰国,投资项目有144项,投资金额为13.1347 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20.12%;第三大投资国是越南,投资项目有95项,投资金额为8.0939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12.4%。前三名占了投资总额的48.72%,都是来自于周边国家。法国和日本发达国家投资金额分别占了全国投资外商投资总额的6.57%和6.35%,排列于第四和第五大投资国。2001年以来,法国在老挝投资额最高峰期为2005年,投资额为3.70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7 倍;对于日本在老挝投资的最高峰期为2006年,投资额达4.0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5.25倍。

2 老挝外国投资法和优惠

2.1 老挝投资法的演化

老挝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老挝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崇尚自力更生,基本不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老挝政府充分意识到外资对于落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引起了老挝的法律体系的变化,有关外国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也纷纷出台。

老挝的投资立法是以投资法为主体的包括系列法律在内的完整法律体系。1988年4月,老挝政府首次颁布《外国在老挝投资法》;1994年3月,老挝政府对《外国在老挝投资法》进行修改,增加了许多优惠投资政策,颁布了《促进和管理外国在老挝投资法》。1994年4月老挝国会颁布的新修订的《外资法》,新投资法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包括BOT,BOOT在内的多种投资方式,在各个领域投资 ;规定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的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外商可在老挝举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企业形式;国家将在头五年不向外资企业征税等。2001年3月《促进和管理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出台,保证了投资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

2.2 外资在老挝的投资形式

外国在老挝投资形式多样,投资者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老挝1994年的投资法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可以选择合资企业或者成立独资企业的投资方式。修改后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3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等方式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投资。对投资企业权利实行有效保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5条规定合资企业是外国和国内投资者联合创办,拥有并经营的企业。合资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活动以及参与这种经营的双方之间的关系通过合资企业章程和双方之间的合同加以管理。

2.3 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

税收法律政策是投资双方都极为关注的,它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利益分享。按照《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享有特殊优惠条件,受到投资鼓励的领域或部门活动的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独营企业均应缴纳利润税,税率为纯利润的20% ~ 30%;在诸如贸易,旅馆和其他服务性行业利税为纯利润的35% 以上。但是,综合老挝的法律来考虑,老挝实行的是比上述条款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2.4 其他方面的优惠法律政策

除了上述优惠外,老挝对外资还有其他优惠。1994年4月,老挝国会颁布的外资法规定,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在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方面,三资企业有权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材料,运输车辆,零部件,动力和原材料;拥有直接出口权,也可以委托老挝贸易公司或外国商进行出口贸易。

老挝工人工资成本较低。老挝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来保障老挝工人工资,但效果不是很好。老挝于1993年1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并颁布实施了《劳动法》和最低工资法令等法律法规。老挝总理府于1997年10月3日颁布了最低工资的法令,规定非技术性普通工人每月的最低工资为36400基普,或每人每天1400基普。

满足投资者劳务使用的需求。在招聘劳务人员时,提倡优先招聘老挝公民。如果专业特殊,可自由雇用国外劳力;也可直接招聘外国工人。在居住和进出境方面,给外国投资者及外国劳务人员提供方便,包括有关人员家属的出入境签证。

3 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进入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数据来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内和国外投资部和跨越1988年至2004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记录用美元计量。在老挝的经济改革开始,对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小。对老挝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1988年为2.7万美元。1994年,外商直接投资对老挝是1.6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暂时影响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包括老挝在内的亚洲国家。1997年12月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在老挝的投资价值近12.6亿美元。有吸引力的投资部门,矿业,林业,电信,酒店,木材工业,旅游,水力电力,石油和服装行业。最初,合资企业是在老挝的外国投资进入的首选模式。

4 老挝吸引中国FDI的潜力

中国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 而老挝人均森林资源, 人均水力资源, 人均土地资源, 人均矿产资源均稳居世界前列, 除森林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外, 老挝其他资源开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可也看出老挝在资源领域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老挝吸引来自中国的FDI的主要因素。

老挝和中国相比, 属于落后地区。老挝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投资税收条件。老挝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和关税优惠两个方面。根据老挝投资法第四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税收和关税优惠政策主要为:投资1类地区的7年免税,投资2类地区5年免税,投资3类地区2年免税和进出口关税减免等。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禀赋论得出以下结论:老挝吸引来自中国的FDI潜力最大的领域就是老挝资源开发、开采类行业,比如种植业、养殖业、采矿业等。

参考文献:

[1]漆思剑,蒋红彬.老挝外国投资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9(10).

[2]张良民.老挝与东盟的联系[J].东南亚纵横,2008(7).

[3]段媚媚,从价值链理论角度分析老挝吸引中国FDI的潜力[J].消费导刊,2008(11).

[4]索姆吉特.老挝投资环境和发展领域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4).

[5]保建云.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索,2007(6).

第2篇

到2011年12月,按照高技术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划分,电子类78家,机械、设备、仪表类261家,石油、化学、塑胶、塑料187家,医药、生物制药115家,其他制造业14家,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48家,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16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60家,综合类103家,共计882家。企业数超过200家的有机械、设备、仪表类。企业数超过100家的有机械、设备、仪表类,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医药、生物制药,综合类。企业数不到50家的有其他制造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在882家高技术上市企业中,电子类占比9%,机械、设备、仪表类占比9%,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占比21%,医药、生物制药占比13%,其他制造业占比2%,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占比5%,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占比2%,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占比7%,综合类占比12%。

本文采用财务会计指标对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长期效应进行研究,讨论高技术上市企业各财务指标的长期变动。

1选取指标和样本。本文选取的财务指标有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利润率。其中,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是最常用的两个赢利指标,每股收益是投资者最常关注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是紧跟每股收益重要的财务指标。总资产利润率是税后净利润和总资产之比,该指标是企业财务业绩的综合反映。本文选取外资组和非外资组作为样本。对于外资组,选取原则,第一外资股份在高技术上市企业中的股权占比在15%,且是前十大股东之一。第二在研究过程中外资股份稳定保持前十大股东地位,不能有剧烈波动。第三该外资股份是相对独立的,消除某些外资股份盲目追随行为。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选取10支股票。对于非外资组,选取原则,第一上市企业为高技术企业,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外资股份参与前十大股东,都是A股。第二在研究过程中,企业持续经营无巨大变革行为,股票无剧烈异常波动。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选取10支股票。本文研究时间为2007年6月(第三季度)到2011年9月(第四季度),共18个季度。

2外资组和非外资组每股收益比较。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和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能综合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该比率反映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比率越高,显示创造利润越多。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每股收益(图1~图3)看出:第一,两者发展趋势一致,都是波动式上升,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周期为两个季度,波峰波谷之间的周期大概是一年。第二,在选取样本中,外资组最高每股收益超过非外资组,最低每股收益高于非外资组。从每股收益看,外资组优于非外资组。第三,从样本平均值看,外资组和非外资组波动趋势相同,但在每一个时间点外资组都高于非外资组。显然,从长期看,外资股份在促进上市企业获利能力上起一定积极作用,但这一作用并不显着,企业每股收益变动趋势仍以大盘变动为主导,外资股份起催化剂的作用。当每股收益上升时,是正催化作用,下降时是负催化作用。

3外资组和非外资组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净资产收益率又称净值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例。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显示投资带来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能衡量企业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净资产收益率(图4~图6)看出:第一,两者在发展趋势上一致,都是波动式前进,波峰波谷之间的周期大概是一年。第二,在选取样本中,外资组最高每股收益超过非外资组,最低每股收益也高于非外资组,但这种优势不显着,只属于个别现象,缺乏普遍意义。第三,从选择样本平均值看,外资组和非外资组波动趋势相同,两者在最高值处各有千秋,外资组缺少优势。在最小值处,外资组显示显着优势,每一个波谷处外资组都高于非外资组。显然,从长期看,作为投资者,投资外资股份或非外资股份投资收益相差不大,外资股份不一定是获得高收益的优质股份,它的优势仅在于比较保险,当市场低靡时,它的最低收益仍高于其他类型的股票,这显示外资股份比较灵活,对股票市场具有调节剂的作用,对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4外资组和非外资组资产利润率比较。资产利润率又称投资盈利率、资产所得率和资产报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资产利润率能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净资产收益率(图7~图9)看出:第一,两者在发展趋势上一致,都是波动式前进,波峰波谷之间的周期大概是一年。第二,在选取样本中,外资组变动较非外资组平缓,虽然最高值低于非外资组,但最低值却高于非外资组,整个变化没有非外资组剧烈。第三,从选择样本平均值看,在前5个季度,外资组占有优势,但在之后13个季度,外资组资产利润率显着低于非外资组。

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每股收益看出,两者发展趋势一致,但外资组优于非外资组。从样本平均值看,外资组都高于非外资组。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净资产收益率看出,两者在发展趋势上一致,都是波动式前进。从选择样本平均值看,作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外资股份或非外资股份投资收益相差不大,外资组的优势在于保险和灵活。比较外资组和非外资组资产利润率看出,两者在发展趋势上一致,都是波动式前进,外资组变动较非外资组平缓,外资组资产利润率显着低于非外资组。

第3篇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内需消费拉力的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的不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糖果企业间竞争将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极度不利的宏观环境下,我们的糖果企业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品类如何升级,渠道如何整合,品项如何创新,品牌如何树立,如何读懂消费者等等,都是摆在各个糖果企业主面前严峻的课题。笔者在本篇中将从八个方面来剖析今后五年中国糖果行业的发展趋势。籍此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糖果业的发展之道,共同把中国的糖果行业做大,做强!

1:未来五年糖果产业发展趋势

07年通过对全国糖果行业销售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126家企业统计显示,销售收入达到了223亿元,比06年增长了20%。利润总额也达到了13亿元,资产总计为175亿元,也比06年增长了12%。目前中国糖果业有巨大市场发展潜力。目前中国人均糖果为0.8公斤,约为发达国家的1/10,国际人均水平的1/3。中国人均糖果如能达到国际水准,那么要求中国糖果巧克力的总供给量将达290万吨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糖果的科学认识,以及新功能、新口味、复合型等糖果新产品的涌现,糖果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五年糖果产业发展趋势有以下五点:

A)中国糖果行业从08年起开始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产业调整的主要方面是市场区域化细分和品类精准化细分,预计在2010年将初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B)无糖化,功能化,高端化,细分化将是未来五年糖果行业的宏观发展趋势

C)外资糖果品牌继续加快进入及布局中国市场

D)在金融危机下,资本市场的投资折戟也会让更多外来资本投资糖果行业

E) 在做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收购和并购的方式向关联品类延伸

2:未来五年糖果渠道发展趋势

销售渠道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同时也是变数最大的资产。它是企业把产品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这个路径包括企业自己设立的销售机构、商、经销商、零售店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企业不同的规模和发展阶段,销售渠道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

未来五年糖果行业渠道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点:

A) 一线品牌将会完善及补充自己渠道短板,实施全渠道运作并自行开拓第三终端(糖果专卖店)

B) 二线品牌将采取“两栖”渠道策略即固守原有渠道的同时开拓空白渠道,力求做到产品与渠道的高度复合

C) 成长型糖果企业将会采取“一高一低”的渠道策略(低端渠道全国的运作及局部区域高端渠道的运作)

3:未来五年糖果技术发展趋势

在全球糖果行业中,我国的糖果产业结构是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绝大部份内资糖果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生产技术及配方,大多靠外国企业的引进或靠外国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未来五年糖果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点:

A) 无糖糖果将是未来糖果的发展趋势

B) 国产高纯度果仁巧克力的研发及上市

C) 国产优质胶基糖的研发及应用

4:未来五年糖果包装发展趋势

糖果的竞争日渐处于白热化阶段;现代的消费者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口味带来的愉悦,而是追求更高的品位,更被美仑美奂的包装外表所吸引,所诱惑!包装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糖果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有包装魅力的产品。近年来,国内糖果技术专家在引进合作、自主独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糖果设备方面先后推出充气奶糖生产线、胶体软糖自动线、超薄膜真空瞬时熬煮机组、棉花糖生产线等;包装机械有单扭结包装机、折叠式包装机、高速枕包机等。巧克力设备方面有多功能花色巧克力浇注线、巧克力复合制品自动线、巧克力挤出成型线、巧克力快速精磨机等。

未来五年糖果包装发展趋势有以下四点:

A) 向个性化发展,迎合婚庆及高端消费人群

B 向卡通化发展,吸引儿童消费者群体

C) 向小包装发展,复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

D) 向高档化发展,复合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发展趋势

5:未来五年糖果营销模式发展趋势

现阶段糖果企业大多实行的营销模式分为三种:一是高端放货模式,即厂家负责产品的生产、业务人员负责招商,经销商负责区域市场的开发工作。该种模式厂家一般不对市场做较大的投入,基本都是以低价操作市场。且该产品相比较品牌产品而言,对于经销商来说能够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二是厂高商低模式,即厂家负责全国范围内或者区域市场内的空中品牌推广工作(央视、省台的电视广告或者高速路路牌广告的投放),经销商负责区域市场开发工作(终端开发与维护、终端促销与其他地面推广工作);三是厂商共营模式,即在全国范围内或者区域市场内厂、商对区域范围或者渠道进行区隔,一部分属于厂家的自留地,一部分交给经销商耕种。如,现在很多食品品牌企业有高管自己成立一公司把一些投入较大、产出较大的大型卖场亲自耕种。第一保证投入的费用不会被截留,即使截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二,这种渠道一旦合作成功销量基本上是有保证的

未来五年糖果营销模式发展趋势有以下四点:

A) 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VS现代品牌营销模式―― 现代品牌营销模式中创新是重要的要素,糖果企业将不断挑起保领域的新一轮的竟争方式,竟争力是各企业新一轮洗牌过程中的核心元素。 产品力+渠道力+推广力=品牌力 市场占有率+终端表现力+行销推广力=营销竟争力 巨大的变局,让众多糖果企业不得不选择优势,扬已长避已短,更多的企业会在营销过程中精准营销,精确制导,集中优势,建立企业核心竟争力

B) 蜻蜓点水式渠道战VS终端精细化深耕策略――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市场内,市场是没有共性的。在北方市场有效的市场操作手法,在南方就不一定不管用。笔者认为糖果企业应该精耕一个,成功一个。通过逐步树立标杆市场,一步步扩大到全国市场。例如徐福记在广东一年就能销售3,5个亿,雅客在浙江也有一个亿的销售。以上例子表明与其蜻蜓点水,广撒网,不如挖深一口井,精耕细作特定区域市场。优化投入产出比。

C) 粗放式的销售管理模式VS利润营销精准管理模式――2000年以后,糖果业的竞争愈加激烈,糖果行业在经历了质量、口味的竞争后。在2003年糖果业走向功能、外观等多方面的竞争。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对糖果的消费也显示了健康营养方面的需求。因此,具备各种“功能”(如富含维生素、含牛奶成分、防止咳嗽、使口气清新、无糖等)的糖果品种正向休闲化和功能化食品发展。在2006年,糖果类食品的市场运作必然由产品竞争向市场营销策略竞争转变,糖果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大部份有眼光的糖果企业开始从价格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推广力)决定利润力。  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品牌力。销售管理职能的升级及调整就势在必行。那何为关键业务呢?笔者通过实践证明总结出以下十个关键业务方向。一 重点市场,重点规划 二重点市场,重点建设 三重点品项,重点经营 四重点系统,重点维护 五 重点门店,重点经营 六 重点渠道,重点打拓展 七 重点费用,重点管控 八 重点客户,重点服务 九 重点人才,重点培养 十 重点竞品,重点关注。

D) 区域市场独家经营VS多客户分渠道经营―― 随着糖果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各糖果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本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品牌美誉度,渠道话语权等方面。像以往那种区域市场独家的制度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对区域市场销量最大化的要求。所以说,对销售渠道的裂变与细分势在必行

6:未来五年糖果品类发展趋势

从糖果的品种数量来分析,世界上糖果种类共有1500种,现时我国由于在原料,设备,工艺,研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下,目前只有1000种左右。我国绝大部份糖果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生产技术及配方,多靠外国企业的引进或靠外国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造成中国糖果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产品的科技含量非常低。在者产品线偏长,什麽都想做,结果什麽都做不好。笔者个人认为糖果企业要建康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重点品类,重点经营。打造核心品类,优化产品线。形成拳头之势,无坚不摧。例如阿尔卑斯单一个焦香奶糖品类就可以销售3个亿,大白兔一个原味奶糖也可以销售3.2个亿。雅客的维生素糖果V9一年销售也超过2个亿。未来糖果行业将在奶糖,功能糖果,胶母糖,巧克力四大品项上展开竞争。综上所述,庞大产品链组合模式转变成品类集中制式产品组合模式是中国糖果发展的大势之趋。

未来五年糖果品类发展趋势有以下六点:

A) 巧克力类――通过跨国公司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后,中国的巧克力市场已经从市场的导入期进入了市场的成长期.,市场容量日趋壮大.

B) 胶基糖果――胶基型糖果:胶母型糖果的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1)市场增长幅度稳中有升,(2)品牌以外商投资企业的品牌为主 (3)以健康,方便,时尚等理念为产品的主要卖点 (4)在糖果产品中胶母型糖果产品的科技含量最高 (5)产品的附加值很高,厂商的利润极其可观,是很有发展”钱途”的产品品类.

C) 儿童糖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主任闭庆衍日前向记者透露,目前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7公斤,因此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断开发新的糖果产品,进行市场细分,有助于激发糖果市场的消费量,而儿童市场则是糖果细分市场的重点,健康与童趣的完美结合将会把儿童糖果的发展主流

D) 功能糖果――功能型糖果的面世是传统糖果品牌向高端产品品类的延伸,是消费者对糖果产品高层次,多层次的需求,功能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已慢慢接近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五年会超过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

E) 喜糖品类――喜糖专卖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结婚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婚事喜糖越来越讲究,喜糖产业越做越大,喜糖专卖店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会有2000万对新人结婚,以每对新人购买500元喜糖计算,喜糖市场每年有100亿的市场容量.成为了糖果行业又一新的销售渠道.估计全国平均占18%,个别地区占到50%(浙江).

F) 无糖糖果――外国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这块市场,积极开发无糖糖果,尤其是在口香糖和硬糖方面。1998年澳大利亚华艾康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粒状无糖口香糖,英国的吉百利报出了其“魄力”牌无糖口香糖,乐天四通推出了乐天木糖醇口香糖,箭牌也推出了“益达”牌无糖口香糖,不凡帝也推出了贝洁口香糖,据说土耳其糖果公司也想在无糖口香糖市场上分一杯羹。在欧美国家,无糖口香糖市场已超过传统口香糖,而在中国市场还是一块处女地,市场潜力很大。硬糖方面,上海不凡帝去年推出了其无糖品种,名曰“益寿糖”,美国的LEAF集团近期也推出了“益夫”牌糖果

7:未来五年糖果竞争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外资糖果品牌凭借其雄厚资本和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在传统糖果行业内占据主要地位。而国产品牌则更多局限于区域化生存和粗放经营,及其产品的同质化和品牌诉求的定位缺陷,在市场的表现平淡无奇。直到2003年以雅客V9维生素概念诉求及其央视品牌媒体背书的传播开始为标志,糖果行业陆续广告投入一掷千金、明星代言竞相效仿、糖酒会上锋芒毕露、专卖店铺首开先河、央视招标大有斩获……徐福记、雅客、金丝猴等糖果企业的种种不凡举措,令沉寂十年、不温不火的中国糖果业掀起了阵阵热潮。从此,国产糖果品牌以品类聚焦,产品功能诉求,终端网点的精耕细作打破了市场既有的竞争规则,重整了市场竞争格局。

未来五年糖果竞争发展趋势有以下四点:

A) 外资糖果品牌继续占据高端糖果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B) 内资糖果品牌会在某个品类领域向外资发起进攻(软糖,胶基糖)

C) 外资品牌单品独大的现状会有所改变

D) 一线品牌向多元化产品线发展,二线品牌向单品制胜方向发展三线品牌向区域散装化发展

8:未来五年糖果消费需求发展趋势

消费者品牌意识加强。糖果消费品牌的品牌意识加强,单一品相糖果消费的品牌忠诚度较高。随着外资糖果的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强,进一步推动和提升国内糖果行业品牌意识。由此,也将预示着国内糖果品牌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

糖果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四点:

A) 对糖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对糖果的高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4篇

国际金融中心的环境与条件

当今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愈加显示实力与规模的效益,特别是伴随金融核心作用的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在美欧货币竞争中,美国依仗规模庞大的各地市场与网络,借助美元的优势与作用,占据了国际金融竞争的优势与主动,其中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华尔街)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和主导性,是其最为重要的支持;其不仅引领了全球金融市场,也影响着世界金融交易、结算、储备等金融和资源产品的走势与趋势。因此,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强大,必不可少需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扶持与推进。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模式以及理念的变化,国际金融中心内涵、作用与影响也出现变化与调整。从传统角度看,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其中涉及到长短期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黄金、石油、外汇等交易买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功能的不同市场组合型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有纽约、巴黎、法兰克福、苏黎士、东京、卢森堡、新加坡、香港等。而从现代经济和新经济的角度看,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从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发展成推动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尤其是伴随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规模的加快,资本流动对经济乃至相关领域的主导或影响逐渐上升,国际金融中心作为资本流动的重要集结地、调配地,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与地位更为醒目,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力逐渐上升,甚至主导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调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领域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效益与规模,国际金融发展趋势愈加引起关注,直接对经济信心和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和干扰,金融信誉与信用影响愈加突出。当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加大,经济发展趋势利好中的调整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使得金融信誉信用面临风险与挑战。尤其是伴随发达国家经济自然周期性和结构周期的调整,美国经济面临的转折与风险依然明显,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并将可能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前景具有重要影响。这直接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压力与风险上升,美国重要金融产品和资源产品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使得各地国际金融中心的波动受到牵连,既给予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有助于提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用以及影响,同时也给予国际金融中心巨大挑战。尤其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国际环境中不确定的经济、金融、贸易、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可变数较多,且较为突出,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趋势面临改革与调整,国际关系与区域合作联盟面临更新与发展,区域经济金融和贸易的发展将对国际金融中心起到推进和促进作用,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甚至发生本质的变化。

作为一个重要或有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与环境,其中包括政局相对稳定、没有外汇管制或管制比较松动、货币信用制度比较发达、金融机构比较集中且有一定规模和效率、交通和通讯便捷快速方便等等,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依托。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看,其不仅有利于本国、本地区经济、金融、贸易的快速发展,更为资本流动和投资融资提供了充裕的市场与空间,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与推力。但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逐渐扩大,金融泡沫,乃至金融危机的潜在规避与防范,也已经是当前各国和各地区关注与应对的重点。

我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在稳步推进,成效与影响逐渐扩大,中外金融机构、产品和市场云集上海,已经促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规模和比重的提升和扩大,使上海金融业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10.1%,上海金融交易比重已经占到全国的50%以上,而初具形态与规模的股票、黄金、债券、基金、外汇保险等重要的金融市场也在上海落地结果,不仅推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增长,并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扩大。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在上海和全国从吸引金融机构集聚,拓展金融市场功能、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金融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规范发展上市公司、深化金融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加强地方政府的金融服务、实施金融人才战略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卓有实效的进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效率化、市场化、规模化和创新化的新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并逐渐显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地位与作用。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与进程

借助地理位置与时差的优势,亚洲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在亚洲地区相继建立了多个国际性或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中,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继东京之后亚洲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且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亚洲后起的金融中心,与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之处为:(1)香港与新加坡一直是全球重要的自由贸易港口;(2)香港与新加坡都曾经受到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因而金融业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而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后,政府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即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作为既定国策。1968年,新加坡政府与一些外资银行达成协议,创立“亚洲货币单位”(ACU),即“亚洲美元”;此举不仅形成了亚洲美元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新加坡未来发展成为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先决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香港与新加坡的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多种专业性市场,主要有: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黄金市场、亚洲美元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从而为本国乃至亚洲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新加坡为例,其外汇市场的日成交金额目前达到1000多亿美元,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达近5000亿新元,亚洲美元市场的资产负债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由于新加坡是国际知名的自由贸易港以及低税地,因此不宜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以配合经济贸易的交往与发展。目前,新加坡共有本资银行6家,而外资银行却有116家,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境内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为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三大措施,从而不仅维持金融对外开放的局面、同时还有限度地保护了本国银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合理地位与利益。(1)实行银行执照分类制度。按照目前新加坡的金融法规的有关规定,新加坡的银行执照划分为三种类别:①全面银行执照,②批发银行执照,③岸外银行执照。对于本国的6家本资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基于其实力与数量与外资银行相比均处于劣势的考虑,全部给予全面银行执照,而对于外资银行则根据其实力与信誉等因素给予不同的待遇。2002年在新加坡的116家外资银行中,22家获得全面银行执照,19家获得批发银行执照,75家获得岸外银行执照。(2)实行内部政策掌握制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给予本外资银行以不同待遇的同时,还采取内部政策掌握向本资银行倾斜的做法,从而区别对待本外资银行;其主要做法包括:①对于外资银行设立业务网点的限制,②对于外资银行自动柜员机联网操作的限制。(3)确立本资银行为银行业主导的监管宗旨。尽管新加坡目前仍在进行金融业的改革,但是金融管理局明确表示,确保本资银行在市场开放后继续占有主要市场份额,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前提。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规划与发展

第5篇

关键词:转型期;财务风险;货运

货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地区间、国际间的贸易往来的关键性环节,有“国际运输的组织者和设计师”的美誉。据统计,我国进出口贸易80%的海运货物以及90%以上的空运货物运输均依靠货运实现。截至2010年底,在我国注册的货运企业达2万多家,且规模仍在扩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货代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简单的价格竞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货运市场发展的需要。货运企业需要重新评估经营风险,以适应转型期市场的需要。

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以货币价值来衡量,因此广义的财务风险即经营风险的货币化体现,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能保证经营风险在企业控制范围之内,按照既定目标发展。

转型期货代企业的发展不再单纯追求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需要符合市场的需要,符合自身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我国货代企业转型期啊、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必须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一、我国货代行业发展现状

解放后,中国的货运行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转折点分别是1950年;1988年和2005年。

1950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随后因对外贸易的需求,于1953年成立中国外轮公司;1961年组建了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这个时期的货运行业属于国家所有制性质。

1988年3月国务院下文,“船舶、货运业务实行多家经营,他们分别由船公司和货主自主选择,任何部门都不得进行干预和限制”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货运行业迅速发展,一直到上个世纪末,货运行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盈利空间巨大。这个时期,外资通过合资的形式开始渗入货运行业。

2005年,我国履行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货运行业实现了全部对外开放,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抽离,国外货代行业巨头登陆国内市场。据中国货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货运企业有近2万多家,包括外资货代巨头在内的国外货代企业和海外分支机构200多家,港澳台货代企业700多家。

我国货代企业具有五个特点:规模小;服务功能与种类少;经营秩序不规范;竞争力弱;物流管理不足甚至空位。

目前我国货运行业正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竞争激烈。企业发展模式需要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也需要符合这中需要。

二、我国货运企业发展趋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国家大型货运公司的发展轨迹,可以为当前我国货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仔细研究马士其、环球捷运、辛克物流等货运公司发展史,发现其大致有以下五个特点:①货运业务综合化。越来越多得采用一站式服务,综合运用海运、陆运、空运能力,送货上门。②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各自开发自己的电子平台,使得客户能够方便得查询监控当前货物动向,并完成下单、付款等事情。③服务内容创新,并逐渐向物流两端延伸,货运公司越来越多得介入到生产商、运营商和销售商中,如针对生产商的驻厂服务;针对运营商的贷款服务等。④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文中所说的几家国际大型货运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相对优势的项目,如马士其的海运;环球捷运的航运;辛克的陆运等。⑤客户群稳定化。这些货运公司各自拥有稳定的国际知名品牌的深度合作群。

但是,我国目前货运市场外部环境与这些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又有所不同,关键区别有三点。

①支持货运市场的外部经济环境不同。国际巨型货运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循序渐进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因此其发展和完善也比较从容。我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经济总量爆炸式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我国货运行业发展在以简单粗放形式飞速发展的时候,忽略了自身企业积累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却需要迅速面对一个高度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的市场环境。

②科学技术积累不同。上个世纪末,全球经济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特点,技术更新快,信息量大,追求精确化,这种由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所引领的时代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生态。

③人力资源匮乏。从事货运行业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当下市场需求,这无疑又增加了货运企业的运营成本。

结合我国货运企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现状,参考西方巨型货运公司发展轨迹,本文认为,今后我国货运企业发展趋势有以下七个特点:①货运服务综合化。一站式服务是将来货运公司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即安排上门取货,负责仓储,联运,并送货上门。②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将深刻影响今后货运行业业务的发展走向。③货运公司的业务倾向是一专多能,而不是大而全和小而全。突出自己的优势业务是今后货运公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④货运公司应该更深入得介入到客户的生产链中,并形成稳定和长久的合作关系,而非一票一议。⑤行业兼并重组将会是今后几年的常态,会逐渐形成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⑥第四方物流,即知识型货代,为整套供应链设计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服务会逐渐独立出来,并形成高附加值和货运企业的新利润增加点。⑦今后一段时间中,我国会形成以地区、服务行业特色或者产业特色为基础的货运企业或者企业联盟。

三、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与期望值出现偏差的可能性。由于现实经营环境中不存在理性人,市场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货运企业处于社会生产的流通环节,是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中间环节,加上我国的市场环境,因此货代企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如政策法规风险、自然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契约风险、费用垫付风险、无运输工具风险、误收危险品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业务链变动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在货运企业较其他行业更容易转变为企业真正的损失。

针对上述风险,笔者认为,我国货运企业应该以发展趋势为导向,围绕发展趋势构架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对策有四个。

第一,明确发展策略。货运企业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这既包括现实状态,也包括未来发展目标,定位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和采取的策略就黑非常清晰。货运企业的定位应该符合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按照目前每年7%的经济增量计算,也是一个很大的货运市场,在世界整体经济相对萎靡的前提下,应该首先把发展目光转移到国内市场,先生存后发展。

第二,重视财务年度预算。根据企业发展趋势,财务预算应该向业务拓展、技术更新和人才培养倾斜。根据企业自身特色,这三个方面在不同时间可以有所侧重,可综合运用行业联盟、地区联盟、技术联盟等策略。

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决策需要真实的财务数据作支持,加强内控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运营成本数据的真实可靠,尽可能减少企业内部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这样,才能根据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好得作出做财务预算。

第四,高度关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更新,为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和业务拓展开发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快捷精确,深刻改变了生活形态和特点,而其技术的更新非常迅速,因此对其的高度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把握住了货运行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双喜 朱海文:加入WTO后货代行业的变化趋势.世界海运,2002,25(3):31-32.

[2]张行安:德国货代联盟发展模式分析.运输经理世界,2008,(7):73~75.

[3]郭俣均:我国国际货运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 ,(9):103-104.

第6篇

关键词:非轮胎橡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世界非轮胎橡胶行业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组织公布了2012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全球非轮胎橡胶市场销售收入及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比轮胎行业的发展趋势还猛,成为橡胶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欧日美仍控制全球非轮胎市场

50强企业总部隶属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日美。日本15家,成为进入50强最多的国家。美国12家,居其次。欧盟地区有18家企业,居地区之首,其中,德国7家,英国、意大利、瑞典、瑞士各2家,荷兰、法国、奥地利各1家。另外,澳大利亚1家;亚洲(日本除外)有4家,其中中国2家、马来西亚2家。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90%以上仍为欧美日国家和地区所控制。在10强之中,欧资5家、日本3家、美国2家。它们的销售额合计达到350亿美元,占50强企业的53.9%,已超过一半以上,处于相当集中的状态。

2.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重心向我国转移

我国非轮胎橡胶行业在2010年获得突破,有两家企业入围50强,实现了我国橡胶行业等待了10年之久的梦想。2011年两家入围的企业又有突破,株洲时代新材料技术公司销售额增长55%,以5.31亿美元从第47位上升至36位,这是我国企业首次进入前40强。安徽中鼎密封件集团销售额增长27%,以4.57亿美元排名从第45位上升至41位。两家中国企业的入围也显示出中国橡胶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橡胶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非轮胎橡胶制品产量如胶管、胶带、胶板、密封件和减震制品等位居世界前茅,这对世界橡胶制造商具有巨大吸引力。迄今为止,50强中,来华办厂的企业已有32家之多,所办工厂近70家。其中最多的东海橡胶有9个工厂,丰田合成有7个,大陆和普利司通各有5个,横滨橡胶和富国各有4个,2个以上的达9家。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已占到我国市场的2/3以上,高端产品大多处于垄断地位。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中心有明显向我国转移的趋势。

3.集团化、综合化、专业化特点突出

从50强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分析,绝大部分企业都已集团化、多元化。单一产品单打独斗的情况已不复存在,而是把专业化、精细化、综合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综合化经营,积极发展扩大多元化、国际化的跨国企业战略。在50强中,普利司通、横滨橡胶、住友橡胶、东洋橡胶等4家是以轮胎为主业兼产非轮胎橡胶制品,大陆、特雷勒堡、卡莱尔伙伴等3家以轮胎与非轮胎橡胶制品并重发展。以汽车橡胶零部件为主的企业有哈钦森、森普利特、威力塔斯、富国、西川橡胶工业、汉宁汽车配件、塞尔橡胶、日轮、马奴里橡胶工业等10余家。以工业橡胶制品胶管、胶带为主的企业有横滨橡胶、东海橡胶、阪东化学、三星胶带、新田、芬纳等8家。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密封大型企业涉及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的至少有10家以上,而且不少占据显赫地位。如佛雷依登贝格年销销售额为83.66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46.5%;瑞典SFK为102.2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7.8%;德国ZF为216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4.3%;德国大陆为424.85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0.8%。美国的10大汽车零部件巨头更是大都参与了汽车橡胶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派克-汉尼芬总销售额123.45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20%;费德拉尔-莫达尔总销售额69.70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8.3%;伊顿总销售额160.49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7.3%;戴纳总销售额75.9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0%;马克Ⅳ总销售额9.28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99%。世界最大的日本丰田汽车集团,其子公司丰田合成除汽车零部件之外也有非轮胎橡胶制品的生产,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5%。另外,以乳胶胶制品为主的有4家(安塞尔、冈本、顶级手套、Kossan),其他几家企业如哈钦森等也同时兼乳胶产品。

二、国内非轮胎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非轮胎橡胶产业现状

中国非轮胎橡胶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有3000多家生产非轮胎橡胶制品的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如胶带、胶管、密封件、减震制品等生产均已跃居世界前列,在进入显示非轮胎橡胶制品实力的世界50强上,虽经多年艰苦努力,至今才有2家闯进50强门槛之内,位次仅排在30-40位之后,在50强内只占有不到10亿美元的微小比例,同世界橡胶工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内企业数量虽众多,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较单一,加上内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落后,产品质量又欠稳定及定价上的杂乱无序,所以很难实现规模效益。产品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胶管还不能全部为国产及中高档汽车特别是乘用车配套。

2.汽车胶管行业现状

第7篇

有关专家预测,根据今后十年世界经济贸易和我国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的后五年,也就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年平均超过一千亿美元的可能性很大。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我国吸收外资将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

外资主要来自哪里?

以吸收外资累计数分析,作为投资来源地,亚洲是对华直接投资的最大区域。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其比重有所不降,但仍不失为外资最大来源地,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约百分之七十五来自亚洲。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多年来位于直接投资的前五位。

外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

“目前,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省份布局已经有从广东逐渐流向长江三角洲的趋势,这种过程反映了我国利用外资从单纯的重视加工贸易到重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覆盖率的趋势。”日前,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研究员马宇作了这样的分析。

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突破了500亿美元,这些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份、外资的流向又有哪些变化?根据2002年1月至11月份外商投资省份统计,广东省仍然延续了吸引外资的优势,2002年引资额度保持全国第1,江苏地区前11个月引资占全国的18.98%,排名第2。

从外资对中国投资省份的排名中可以看出外资区域性的转移,如20世纪80年代广东吸引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0%、甚至40%以上。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一直到2002年,江苏省吸引外资的速度逐渐加快,如2001年江苏省吸引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4.75%,到2002年前11个月,这个数字上升到18.98%,而广东省所占的比重从2001年的25.54%到2002年前11个月的22.13%,下降了3个多百分点。很明显,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中国的南部正在向长江三角洲转移。

广东是全国开放最早、优惠政策最多的一个省份,这无疑给广东省吸引外资带来了先天的优势。马宇表示,20世纪80年代,广东引资有一个俗语叫“先店后厂”。这个店指的就是香港。在广东做完一个环节的加工贸易,然后货物直接运往香港成为广东引资的一个典型模式。而到了今天,一个环节的加工贸易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外商的要求。现在,外商投资在某个地区,要看当地是否有完整的配套产业以及内销、外销两个市场,尤其是强调对国内市场的覆盖率成为外商新提出的观点。江苏省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完备的产业链条,都成为外商青睐的原因。

马宇说,出口潜力的大小当然是外商投资的首要因素,目前,外商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0%,但是对于内销的重视是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中国是个12亿人口的市场,中国对于内销的限制逐渐放开使外商得以进入这个12亿的市场。长江流域内销的低成本正是外资向长江流域转移的重要原因。

东部地区吸纳外资仍占优势

第8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在大量流入我国的同时,其资本结构也不断变化并呈现出新的态势。80年代,流入我国的外国资本中对外借款所占的比重非常大,1979-1983年平均为81.4%,1984和1985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分别达到47.6%和57.8%,1986年和1987年又上升为69%和68.8%。这表明,在80年代,虽然我国开始间接的开放资本市场、发行政府债券并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但是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仍然建立在政府信用的基础上。自90年代以来,外资进入以FDI为主,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资本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流入我国的外国资本年均增长速度为32.1%。从外资结构上看,FDI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8.8%,随后连年增长并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02年,我国FDI实际利用金额达到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接受国。吸引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FDI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大量FDI的利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弥补了资金缺口,引进了高新技术,促进了产业升级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合适的对策,更好的吸收、利用FDI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就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FDI的来源、区位及产业分布特征

我国吸收FDI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地区,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FDI的来源地结构不断改变,来自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FDI不断加大。截至2005年,来自香港的FDI最多,占资金总额的45.73%,其次是美国、日本和台湾省,分别占8.9%、8.11%和7.39%。此外,我国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投资尽管在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就平均规模而言,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

由于我国采取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式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经济地理区位与软硬件投资环境的差异,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的FDI在区位选择上出现了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推进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吸收的外资高度集中在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部沿海地区减少的外资份额逐步转移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塘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1992-2005年,我国累计87.3%的FDI分布在中国东部包括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累计12.7%的FDI分布在中西部。此外,从FDI发展趋势看,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比重有所下降;中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包括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的北部沿海地区的FDI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外商对我国各产业的直接投资并非平均分配,截至2005年,我国累计FDI达8280.59亿美元。其中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为157.59亿美元,仅占全部外资总额的1.9%,这主要是由我国实施的以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所导致的,此外,我国的第一产业也不存在比较优势;第二产业为5242.86亿美元,占63.32%,这是因为我国FDI的来源主要是港澳台地区,而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第三产业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为34.78%,其中房地产、公用服务业累计吸收1810.81亿美元,占21.87%。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吸收FDI的主体,约占2/3,金融、保险、外贸以及信息服务等其他行业吸收的外资有限,这是由于这些行业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保险业将会吸收更多的外资。

二、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FDI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自2000年以来,FDI占GDP的份额始终维持在3.2%左右。有研究认为,我国GDP增长率中2%-3%归因于外资的贡献,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90%由外商投资引起,FDI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2.吸纳FDI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FDI是我国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的主要原因。此外,FDI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水平,将发达国家长期积累、高额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转移到我国。

3.大规模FDI的流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FDI实现的生产扩大,既会加深对我国的市场渗透,也会进一步拓展新的第三国市场,从而使以贸易导向的生产带来总贸易量的净增。

4.FDI企业是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基于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吸引FDI意味着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我国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迄今为止,外资企业已经为我国制造了近3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三、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我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大为改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国内统一市场日趋完善,从而大大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成本和体制风险,此外,我国社会的稳定、市场的开阔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在当前经济稳健增长阶段,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方式将发生新的变化。

1.外商投资的规模结构将更趋合理,外资来源更为多元化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纷至沓来,充分利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以及要素成本差别较大的因素,着眼于全球经营战略,潜心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型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拥有专利技术和专业化生产优势的中小企业,也会到我国寻求投资机会,发展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产品。因此,外商来华投资的规模结构将呈现大项目增多、平均规模扩大、大中小项目并举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大有裨益。

2.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进一步扩展

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完备的基础设施、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先行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仍将受到外资的青睐;同时,环渤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化工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聚集的地区,也将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在西部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将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之投资领域的外资准入条件较东部地区更为宽松,政策也更为优惠,因此,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3.外资的产业分布将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新一轮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制造业吸纳外资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组装业转向重化工业、深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农业资源多样化,农村劳动力丰富且人力成本低廉,有望较大规模地吸收外商投资;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制造业,银行、保险、旅游、电信、运输以及各种服务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利用外资也将有新的发展。

4.利用外资的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在继续以原有的方式吸纳FDI的同时,允许外资收购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逐步放开跨国企业并购,允许外资参与国内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外商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战略投资,必然会把参与国有大型企业的改组改造作为他们的重要选择,并与更多的非国有、非公有内资企业相融合,将我国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经营体系;一些成长较快、规模较大的非国有、非公有企业和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将成为外商关注的焦点。

四、政策启示

针对FDI中存在的问题,以及FDI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以更好的吸收利用外资。

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法制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优越的人才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大力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目前,在较大规模的独资企业中,对于市场竞争和投资环境的敏感度均已超出传统意义上对于廉价成本的追求,作为战略性投资者的跨国公司已完全放弃低成本进入的选择,从外商主观评价的层面上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出,投资环境是否具有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吸引和利用外资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重配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具有活力的产业群集,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及中介服务等完备的配套支持体系的产业群集,在技术密集的经济活动中作用日益显著,这种产业链完整、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对于追求效率的投资者而言更具吸引力。同时,引进外资可以促进我国对商业流通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另外,应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及电信等行业,吸引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服务行业,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打破这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从而加快我国服务市场与国际接轨。

第9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在大量流入我国的同时,其资本结构也不断变化并呈现出新的态势。80年代,流入我国的外国资本中对外借款所占的比重非常大,1979-1983年平均为81.4%,1984和1985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分别达到47.6%和57.8%,1986年和1987年又上升为69%和68.8%。这表明,在80年代,虽然我国开始间接的开放资本市场、发行政府债券并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但是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仍然建立在政府信用的基础上。自90年代以来,外资进入以FDI为主,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资本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流入我国的外国资本年均增长速度为32.1%。从外资结构上看,FDI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8.8%,随后连年增长并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02年,我国FDI实际利用金额达到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接受国。吸引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FDI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着,大量FDI的利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弥补了资金缺口,引进了高新技术,促进了产业升级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合适的对策,更好的吸收、利用FDI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就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FDI的来源、区位及产业分布特征

    我国吸收FDI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地区,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FDI的来源地结构不断改变,来自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FDI不断加大。截至2005年,来自香港的FDI最多,占资金总额的45.73%,其次是美国、日本和台湾省,分别占8.9%、8.11%和7.39%。此外,我国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投资尽管在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就平均规模而言,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

    由于我国采取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式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经济地理区位与软硬件投资环境的差异,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的FDI在区位选择上出现了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推进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吸收的外资高度集中在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部沿海地区减少的外资份额逐步转移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塘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1992-2005年,我国累计87.3%的FDI分布在中国东部包括东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累计12.7%的FDI分布在中西部。此外,从FDI发展趋势看,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比重有所下降;中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包括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的北部沿海地区的FDI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外商对我国各产业的直接投资并非平均分配,截至2005年,我国累计FDI达8280.59亿美元。其中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为157.59亿美元,仅占全部外资总额的1.9%,这主要是由我国实施的以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所导致的,此外,我国的第一产业也不存在比较优势;第二产业为5242.86亿美元,占63.32%,这是因为我国FDI的来源主要是港澳台地区,而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第三产业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为34.78%,其中房地产、公用服务业累计吸收1810.81亿美元,占21.87%。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吸收FDI的主体,约占2/3,金融、保险、外贸以及信息服务等其他行业吸收的外资有限,这是由于这些行业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保险业将会吸收更多的外资。

    二、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FDI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自2000年以来,FDI占GDP的份额始终维持在3.2%左右。有研究认为,我国GDP增长率中2%-3%归因于外资的贡献,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90%由外商投资引起,FDI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2.吸纳FDI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FDI是我国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的主要原因。此外,FDI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水平,将发达国家长期积累、高额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转移到我国。

    3.大规模FDI的流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FDI实现的生产扩大,既会加深对我国的市场渗透,也会进一步拓展新的第三国市场,从而使以贸易导向的生产带来总贸易量的净增。

    4.FDI企业是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基于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吸引FDI意味着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我国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迄今为止,外资企业已经为我国制造了近3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三、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我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大为改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国内统一市场日趋完善,从而大大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成本和体制风险,此外,我国社会的稳定、市场的开阔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在当前经济稳健增长阶段,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方式将发生新的变化。

    1.外商投资的规模结构将更趋合理,外资来源更为多元化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纷至沓来,充分利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以及要素成本差别较大的因素,着眼于全球经营战略,潜心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型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拥有专利技术和专业化生产优势的中小企业,也会到我国寻求投资机会,发展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产品。因此,外商来华投资的规模结构将呈现大项目增多、平均规模扩大、大中小项目并举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大有裨益。

    2.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进一步扩展

    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完备的基础设施、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先行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仍将受到外资的青睐;同时,环渤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化工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聚集的地区,也将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在西部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将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之投资领域的外资准入条件较东部地区更为宽松,政策也更为优惠,因此,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3.外资的产业分布将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新一轮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制造业吸纳外资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组装业转向重化工业、深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农业资源多样化,农村劳动力丰富且人力成本低廉,有望较大规模地吸收外商投资;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制造业,银行、保险、旅游、电信、运输以及各种服务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利用外资也将有新的发展。

    4.利用外资的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在继续以原有的方式吸纳FDI的同时,允许外资收购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逐步放开跨国企业并购,允许外资参与国内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外商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战略投资,必然会把参与国有大型企业的改组改造作为他们的重要选择,并与更多的非国有、非公有内资企业相融合,将我国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经营体系;一些成长较快、规模较大的非国有、非公有企业和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将成为外商关注的焦点。

    四、政策启示

    针对FDI中存在的问题,以及FDI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以更好的吸收利用外资。

    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法制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优越的人才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大力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目前,在较大规模的独资企业中,对于市场竞争和投资环境的敏感度均已超出传统意义上对于廉价成本的追求,作为战略性投资者的跨国公司已完全放弃低成本进入的选择,从外商主观评价的层面上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出,投资环境是否具有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吸引和利用外资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油;市场;竞争格局

[中图分类号]F71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67-03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油市场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第二大油市场。同时,国际汽车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发达国家制造业同时跟进,为油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3—2012年十年间,我国油消费量从412万吨上升到680万吨,年增幅远高于世界油消费平均增幅。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012年油消费量年增速逐渐减缓,具体如图1所示。

图12003—2012年我国油消费量趋势图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减速回稳,汽车行业增速放缓,相关用油产业低迷不振,油需求与2011年基本持平,略有增长;油需求体现不出往年的正常规律,1~3月开年顺利,4~7月一路下滑,8~12月虽有小幅提升,但是并没有实现传统意义的“旺季旺销”,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成了2012年油市场的主旋律。

同时,油主要成分基础油格局被打破,油品向个性化、高端化发展;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中国油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日益减弱,油企业已经走到了发展中的新“十字路口”。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将成为油企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入手,深入分析国内油市场格局,对我国油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油市场运行特点

我国最早开放的市场应该是油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洗牌,油市场趋于理性、健康、成熟。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过多地依赖汽车和设备生产厂家或者售后服务机构,对油知识也逐渐在掌握;油生产企业数量逐步在减少,单个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竞争激烈,分散竞争逐步向集中竞争过渡。

21从分散竞争过渡到集中竞争

我国油市场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油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壁垒也不高,很多地方企业很早也就加入了油行业大军。成百上千的地方企业、国有油企业、外资企业一同构成了油的竞争主体,产品千变万化,多达数千种,使得我国油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分散竞争。分散竞争的结果就是各个企业为了生存、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去降低销售价格,低成本战略成为主流,油企业利润也越来越少;除此之外,地方品牌会对一线品牌造成强大的市场开拓障碍。

一般情况下,分散状态竞争向集中状态过渡是行业竞争的特点,在油行业也得到体现。2003年,统一油率先开始广告大战,体现出集中竞争代替分散竞争的开始。纵观当前油市场,国外知名油品牌,比如壳牌、BP,美孚等,牢牢占据我国油高端市场,市场份额曾经高达70%以上,他们从中国攫取很多的高端市场收益;中国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昆仑、长城等,主要占据中档、低档油市场,在高端市场的份额逐步上升。

2000年以后,国内最大的油运营商昆仑和长城加速对旗下品牌的整合,竞争对手直指国际知名大品牌,拉开了与国际公司长期攻坚战,目前国内一线品牌和外资品牌共同主导油市场。对外资品牌来说,尽管其在高端市场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本土竞争通过品牌整合、加大研发、布局网络等诸多方面的努力,逐渐在撼动外资品牌的高端地位。竞争越来越激烈,油大企业也一直在整合行业内知名度高的企业,整合之路长期走下去。地方中小企业在这种大形势下,主要定位差异化程度高和边缘不常用的产品,在国外油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22从非理性消费向理性消费逐渐过渡

中国油消费者行为和习惯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与过去大大不同。近年来,小轿车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私人拥有车辆猛增,机动车驾驶人大多是非职业司机,并不懂得太多的油知识,对汽车生产厂家、国际知名品牌、售后服务机构产生过多地依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加大力度推动汽车工业发展,从而使得非职业驾驶人越来越多,油逐渐成为像洗衣粉、牙膏类似的日常消费品,油消费习惯和模式也会有很大变化,4S店、专业维修机构、保养店影响力越来越大,油不仅仅是石油产品,而且也是日常消费品。

当今,我国油分销渠道模式也不同程度上受消费观念影响。现在的分销渠道是显性的,一般体现在汽车专业维修公司和4S汽车保养店。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油联盟将会是主流的、非显性的分销模式,这种运营模式将会对现有油经销商产生巨大的威胁。这种联盟形式也会影响新增汽车消费者的用油选择,甚至影响到汽车油的发展趋势。

3中国油竞争格局分析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准确提供中国油市场到底有多少品牌,但行业有关专业人士称“2010 年前中国的油企业有 3000 多家,因受到多方面的竞争压力和淘汰,到今天只剩下了1700多家。”从以上数据可见中国油市场竞争程度之激烈。

本文研究按照企业性质分类,国内油企业可以划分为国企军团、外资大鳄、中小企业三大阵营的竞争格局。21世纪以来,我国油行业和消费市场已逐步成熟,国有品牌强势整合,外资企业努力扩张,中小民企经历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原来外资品牌居于塔顶的金字塔市场结构有了很大改观,高端市场已经不再是外资独尊的天下,国企军团、个别民企也在高端市场中分得一席之地,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不同层面,三个层级品牌交错竞争,异常激烈,高端市场更是竞争焦点。2011年我国油各品牌销量及市场份额如下图表所示。

结合目前的市场态势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油市场三大军团之争已经形成了中国油市场“一致对外”与“内部争战”并存的局面,外资、国营、中小企业三类油企业同台竞争,各有千秋,相互制衡。而在油行业总量增速放缓,市场更加激烈的今天,这一局势变革将更为激烈。

31国企军团

2000年以后,中石油油公司“昆仑”品牌横空出世,长城油也不甘示弱,形成了以长城和昆仑为代表的“国企军团”,对油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油业务进一步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两大专业公司加快整合步伐,把各个炼厂的油品牌统一整合到主打品牌旗下,所有相关业务、资源统一管理。整合路线使得两大油企业规模实力大大增强,品牌深入人心,并且积极实施品牌、产品国际化路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昆仑、长城两大民族品牌依靠强大的石油集团公司,拥有稳定的基础油供应,具有产、研、销一体化的公司结构,经营效率很高,在油企业的行列中,比其他油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强得多。借助两大集团母公司的销售实力,加强对外宣传,并且与母公司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昆仑油,源自中国石油”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直到今天依然响亮。

2012 年,两大民族品牌夯实现有基础。大力宣传增强品牌实力,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牢牢掌控着60%的市场份额,足以证明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档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在高端市场上与外资品牌一决高下。

此外,中国海油泰州 60 万吨/年油项目历经两年建设,于 2012 年真正加入战局,成为我国油市场上的一支新锐劲旅。

32外资大鳄

20世纪 90 年代,各大重要跨国品牌窥视中国市场,中国油市场迎来了不速之客,他们对中国的油市场进行了理性分析,利用先进的营销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配置其全球性战略资源,以其高质量的油品、完善的服务理念,给中国油行业施展了一道“锁喉功”。以壳牌、美孚为代表的外资大鳄在中国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并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几年,全球油市场将呈缓慢增势,但“金砖四国”和韩国的油市场增长较为强劲,中国将是油市场的“增长引擎”。国外油品牌均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不断加强在华业务。2011 年,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油企业进入中国,成为外资阵营的新成员,努力开拓高端油市场。

以壳牌为例,作为外资领军企业,壳牌的油业务战略聚焦于品牌和价值,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产品组合,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竭诚与各方合作,以客户为本,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优势和成就得到了第三方的肯定。据克莱恩公司(Kline & Company)的最新报告,壳牌在全球油市场的份额独占鳌头。Ipsos MORI和HarrisInteractive的调查也显示,壳牌是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地区的乘用车和重型车的首选油品牌。

目前,壳牌在中国拥有7个油生产基地,产能超过100万吨(含香港以及统一油),不断增加在华投资,在天津建设30万吨/年的油厂和周转量达300万吨/年的仓储中心;壳牌在华第一个油技术服务中心已于2011年8月在珠海高栏港投入使用;壳牌在华油业务链已较为完备。

中国市场是壳牌油业务的主战场之一,仅次于美国市场。在未来3~5年,中国有望能取代美国成为壳牌油最大的销售市场。

33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油品牌数量众多,他们大多生产低档次油,每年产量大约在200万吨。中小品牌油企业受到来自资金、技术、原料、市场等方面的困扰,出现两极分化。那些生产低档油和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将无立足之地,而少数起点高、规模大的企业将在高档油市场上参与竞争,以求发展,优胜劣汰对民营油企业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地方油企业品牌意识大大增强,除了小规模生产低档油之外,还向高档油领域进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中小品牌也不断发力,低端市场“散、乱、小”的局势首次出现明显转变,在中小品牌中将出现真正能与外资品牌、民族大鳄争锋的领军者。在过去几年中,江苏龙蟠、莱克等自有品牌发展迅速。

同时,油公司与汽车和工程机械制造商合作,为OEM量身定做油产品,也是油品牌常见的发展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部分发动机和汽车公司自主或与石油公司合作,开发油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加强,产能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油市场竞争格局中新的竞争者,东风 SG、“玉柴油”、“柳工牌”和“思能牌”油就是例证。

2012 年,东风 SG 总体产能达到 100 万吨,这相当于2010 年统一油经过扩建后的产能总和,可见中小品牌开拓市场的雄心,中小品牌的新加入者将使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4结论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油市场也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2011—2012年,中国油市场的发展趋势也迎来了时局变化,增速放缓,油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但我国油行业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自20世纪外资进入我国市场以来,油市场逐渐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外资品牌、民族大鳄、中小品牌各方力量在过去几年中此消彼长。在油行业总量增速放缓的今天,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一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当前,油市场规模扩张有限,行业竞争更趋激烈,品牌力竞争成为焦点。面对低增长的产业,各品牌为了在市场立足发展,应对方式不一而足,油市场已经进入“精细化竞争”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陈康油市场将呈产业链竞争格局[N].中国商报,2012 -01-06(B02).

[2]高辉,孙忠镭,王雷2011 年中国油市场报告[J].油,2012,27(6).

[3]百晓生我国油市场三大猜想[N].中国石化报,2012-01-11(005).

第11篇

【关键词】融资,可行性,项目,我国,研究,核电,BOT,模式,目的,发

BOT融资模式的概念

BOT 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的英文缩写。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作出一个大家公认的BOT定义。按BOT的实际运作方式,可将BOT的定义归纳为:国内外的投资人或财团作为项目发起人从某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取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许权,然后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的融资、设计、建造与运营,在项目特许权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将整个项目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或其附属机构。在BOT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由项目所在国中央或地方政府提出拟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定项目发起人,由中标的项目发起人与政府进行谈判并签署特许权协议,然后组建项目公司,进行项目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权期内以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来偿还筹资的本息,并获取一定利润。

三、我国核电项目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

与美国、法国有近百家核电公司的规模相比,我国至今只有3家中央企业从事核电开发,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度很大。还有许多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士都建议我国核电项目融资必须多元化。

以下两个事件可以表明,我国核电融资已经迈开了利用外资的第一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目前已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相关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国两大核电集团将共同持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一家铀矿公司49%的股权,作为交换,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将获得中国核燃料加工或发电厂的股权。

中核集团计划与经营开发局的温鸿钧总结出了我国核电融资方式的以下几点发展趋势:(1)由国家独家办核电向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方向发展(2)由全部利用国内资金向积极利用外资的方向发展(3)利用外资的模式已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我国核电项目利用BOT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核电项目利用BOT融资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核电项目的投资与回收方式符合利用BOT融资模式的要求。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且项目建成运营后有固定的现金流入,这些利用BOT融资的必备条件核电项目都具备。要建成一座核电站,需要投入的资金少则几十亿,多则几百亿,可以说是耗资巨大。一个核电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一般要10多年,其固定的现金流来自于电价收入。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巨大,一般来说以电价收入为支撑的现金流入是较稳定的。

2.我国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使得核电项目利用BOT融资模式成为可能。在我国,政策环境一直都是核电产业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最大障碍。过去,我国核电行业一直都禁止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核电行业已经出现了逐渐向外资和民营资本放开的迹象。这将为核电项目利用BOT融资模式提供了机遇。

3.有许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BOT融资模式在我国虽然从来没有在核电领域中运用,但在火电、公路等其他领域有过许许多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可以保证核电项目在利用BOT融资模式中少走弯路,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

4.许多国外大型核电公司愿意参与我国核电建设,以便在我国的核电项目投资领域获得收益。

五、BOT融资模式对我国核电项目发展的意义

1.解决我国核电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加快我国核电项目发展的速度。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电力设施配套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以致于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给当地企业造成了不可计量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电力设施急需得到快速增加。而我们以前主要依赖的发电设施——火电,不仅要耗用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核电作为安全、清洁的可替代新能源优势更加明显, 而目前我国核电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 ,而全球核电约占总量的17%。 因此通过BOT目引进外资发展核电,能增大投资强度,减少政府直接的财政负担。我国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大力发展核电的计划,要使这项宏伟的计划变成现实,面临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资金和技术问题。BOT融资模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项目融资方式之一,不仅能够吸收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核电项目建设,还有利于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核电技术和设备,解决我国大规模建设核电项目所面临的难题。

2.促进我国核电项目融资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核电设施基本上处于政府垄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存在着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意识等弊端。而采用BOT融资方式,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我国核电建设领域,势必将打破国家对基础设施的绝对垄断经营状态,从而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降低成本,提高水平。另外,采用BOT融资模式,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长期投资不足的问题。

3.提高我国核电项目的运作效率。

由于核电项目一般都涉及到巨额资金的投入,并且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核电项目的建设、运营中潜伏着极大的风险。私营公司为了减少或避免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客观上要求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设计,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加强管理、科学组织,这对于我国核电设施领域管理水平的提高无疑将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4.便于政府对核电项目的宏观管理。

采用BOT融资模式,项目的整个决策、签约都有政府参与,都由政府直接负责,政府对核电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论证后才能确定,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核电项目建设的盲目性,便于政府在宏观上对核电项目进行管理。此外,采用BOT融资方式,还能促进我国融资体制改革。

六、 BOT融资模式对我国核电项目的挑战

1.思想上的障碍。国内有些公众和官员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旧的观念,总是把核电和原子弹联系在一起,认为把这么危险的东西交给私人甚至是外国人建设和经营,会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危胁。实际上不管是国际上还是我们国家,许许多多的核电站都是外国人承建的,这么多年来也从未引起过国家安全问题。

2.法律不够建全。虽然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已存在很多年了,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用来规范BOT行为的法律。

参考文献:

[1] 孔德军,孟凡荣. BOT项目的概念探讨[J]. 基建优化 2003,24(5):17-19.

[2] 温鸿钧. 核电利用外资模式的探讨[J]. 核能论坛2005(4):25-27.

[3] 葛立华. BOT——核电融资新模式[J].核能论坛 2002(3):32-34.

第12篇

关键词:WTO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法》

中国于2001年11月1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g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 ),WTO的统一规制本身就是不同法域下的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入世”,就是金融法律的“入世”。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其立法提出了新的法律性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在外贸业务方面,加入WTO时就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任何地方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外汇服务;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以在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开展人民币业务,到2005年1月1日,取消所有地域限制;从2002年1月1日,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一句话,从2005年1月1日之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已与中资金融机构没有什么两样。[1]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却赋予外资金融机构“超国民待遇”,《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第17条(四)项,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汇投资业务,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却明确禁止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从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不得投资于证券、信托、保险这三项业务)。[2]本文拟对《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这一制度,从“两个前提性思考”、“一个折中方针”、“具体制度构思”这几方面展开论证“混业经营”作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意见。

一、 两个前提性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我国金融业是实现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人们的争论很激烈。有人主张商业银行应当实行混业经营,认为这样才能提高银行实力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有人则反对混业经营,认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将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国家、的安定。[3]我认为,在权衡分业与混业孰是孰非时,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两个前提性思考。

(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必要去关注一下西方国家金融经营体制演进的历史及当今各国的发展趋势。最典型且对中国最具价值的应属美国。[4]美国在1933年以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尤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诸多大型的兴起和繁荣及银行业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大,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分享巨额利润,开始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跻身证券市场,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不但通过证券业务大发其财,同时也向商业银行渗透,通融短期资金以扩大资金来源。结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的限制被彻底打破,两者最终紧密地相互融合。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界还是工商人士都普遍认为,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是导致证券市场崩溃,并进而引发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致使美国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证券业和商业银行严格分离,并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使美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及有效配置,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管制的规定,并于1999年11月4日通过了《金融服务化法案》,正式肯定了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至于其他银行业较发达的国家,德国一直以其“全能银行” 著称,瑞士亦是一直实行混业经营。以前一些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如英国、日本,两者也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通过立法明确改革为“混业经营”的模式。[5]混业经营已是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后,要有力提高本国银行的生存与创新能力,充分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不得不关注这一发展趋势。

(二)实行分业还是混业,或采取什么样的过渡措施,还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的国情。加入WTO后,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即中国是公认的中国家,必须以发展中国家享受权利,同时不能承担超过我国承受能力的金融义务。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严重区域性失衡的国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在同一东部地区,不同省市、不同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创新与吸收能力亦差异很大。所以在承认“混业经营”是必经之路的同时,于实行具体方针政策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必须采取试点经营、逐步推广、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的,具体措施留待下文。

二、 一个折中的方针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由于特殊的原因,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个行业中,证券业的风险最大(如上市公司的“国有病”,限于篇幅,本文不论及)。[6]在选择银行投资方向的时候,2005年之前,可以制定一些行政法规,让银行涉足信托及保险行业,而控制其涉足公司(企业)债券的经营,股票的发行、及买卖等证券业务。等到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再让银行去从事证券业务。这样,既给银行一个投资准备的时间,又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过渡,并达到WTO所提出的要求。

三、 具体的制度构思

反观当今世界银行投资制度改革热潮,归纳起来,现各国银行的投资模式主要有三种:(1)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如德国的银行全能制;(2)母银行模式(Bank Parent Model),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控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时商业银行已经异化;(3)金融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置于金融控股公司名下,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实现混业经营的高级模式。[7]如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银行通过设立银行持股公司,并由持股公司下设与银行并列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来进行投资。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是对银行投资的限制,而上述三种模式是在银行投资基本无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从发展趋势看,银行投资的三种模式的区别正逐渐消失,其基本特点是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和投资的无限制。如果我国固守银行投资限制制度,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和实力,也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所以,顺应银行投资趋势是我们必然的制度选择。

当然,上述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至于具体的制度构思,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我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投资的限制仅是一种相对限制,而非绝对限制。从《商业银行法》第3条所规定的银行业务范围可见,商业银行可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等部分证券业务,可经营部分信托业务(主要是一些业务)和保险业务。且法律并不禁止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外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对银行之间的投资也未加限制。[8]在法律明确放开投资限制之前,商业银行一定要积极在上述几方面中拓展业务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及配套体系,以积累更多的投资经验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到2005年放开对外资银行入境的相关限制后,可以着手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逐步放开对银行业的投资限制。一方面,要以一些发展势头较强的商业银行为试点(如成立于1983年的光大集团,已经成为典型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另一方面,要严格加强国家有关机关的监管及专业人才的输送,等时机成熟,再将取消限制的政策逐步推广。

第三,至于具体的形式,可以采取银行控股公司模式(类似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由银行成立银行持股公司,银行将继续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其他风险性金融业务由持股公司本身或下设的非银行子公司而不是银行去直接从事。其二,依法设立“防火墙”,防止持股公司的非银行附属机构金融风险侵袭银行。其三,持股公司的附属证券机构不归银行监管机关监管,因为“防火墙”的存在能够有效阻止持股公司金融困难对银行的波及,并且其附属证券公司的业务应由证券管理委员会监管。[9]正是鉴于其这几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具有的效益提高和风险防范并重的优点,所以,建议在逐步取消对银行的投资限制时,可以采取此种形式。

四、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随着加入WTO后,有必要考虑对《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修改,即应逐步取消对商业的投资限制。在未来的3到8年内,前3年应是分业向混业的转变与磨合,也是中国银行业混业体制的立法准备时间;后5年,随着我国服务市场的全面开发,应完成从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平行法的修改到混业模式的最终确立,而且这种模式应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而非别的模式。

至于《商业银行法》中的其他,限于篇幅,本文简要提及以下几点:第一,该法中中国人民银行的权限太大。从第3条、第11条、第13条、第18条、第19 条、第24条、第62条等诸多条文中可见一斑。[10]]建议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审查事项及明确、具体的审查程序,以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第二,建议增加对治理结构方面的更明确的规定。银行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银行产权仍不够明晰,希望立法者对此有所考虑。第三,由于的迅猛,建议增加“银行业务化”方面的有关规定,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第四,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的逐步开发,在修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同时,可以考虑在《商业银行法》中增设“外资银行” 章节,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及监管等问题作专门规定。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已不能适应我国前进的脚步。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想反思的时刻已迫在眉睫了。

Mixed Managing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Law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Zheng Kunshan

Abstracts: After China'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civil bank will b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ons. Begore figuring out the managing model of banking sector, we need to pay attetion to the financial managing system's developing history of western country, besides, we have to take the speciality of China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concrete measure, we can take a compromise, leting the bank get a smooth transition. As we gradually discard the confination on the banking investment, we should change toward the Holding Company Model.At last, there will b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c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Law.

主要书目:

《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商法》(第三辑),徐学鹿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陆泽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韩良 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 郑坤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

[1] 《加入WTO:中国金融法律的反思与变革》,《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1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本法实行前,商业银行已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实施办法。”

[3]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杨玉熹,《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3页。

[4] 以下有关分业经营在美国演进的,本文主要参考了《美国商业银行转变为“全能银行”的过程》、《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简史》、《美国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经营》等文章,论文来源于中宏网资料(网址:macrochina.com.cn),该网站未能提供详细的文章出处。

[5] 关于有关国家变革的具体时间,笔者是从魏敬淼老师(政法大学教授)的课堂讲义中获知的,魏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出处。

[6] 详细的介绍可参阅《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的趋势》,杨玉熹,《银行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3页。

[7] 《从美国〈服务化法案〉析中国银行业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法律演绎》,吴敏,《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