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时间:2023-06-06 08:5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城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城镇化

第1篇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

前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表现在忽视农民权益保障;城镇化质量较低;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城市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最终是农民获得市民待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将维护农民权益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就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发展文化,培养和锻炼农民掌握适应城市需要的生产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养成与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真正融入城镇。

2、 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就业、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管理等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集约化发展原则

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提高投入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把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变为更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原则来看,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要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享有;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增加,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和支持农业;加强交通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到"以城带乡"。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

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对新型城镇化的几点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选择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我国不断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必然将走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2篇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分配方式,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总理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有助于打造人们的宜居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模式构建

2014年以来,提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应该适应新常态,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一方面进一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未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1.深受传统观念束缚,观念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度开发土地,缺乏科学有效的土地规划,政府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以人为核心,过于注重“以物为本”的开发理念,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以及不少地方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同时由于农民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习惯农村生活方式,不愿意市民化,不愿意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节奏,加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

2.城乡二元制结构影响,形成严重的城镇发展路径依赖。我国城镇化建立的基础为城乡二元制结构,出现明显的城乡割裂现象,城镇化发展模式形成以政府开发为主导,注重城市发展,忽视人的发展问题,已经形成严重的城镇发展路径依赖,导致城镇化发展严重依赖土地开发和土地上房屋开发,不能形成持续、循环、生态的发展模式。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迎来很多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沿路城市和农村区域加强合作,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建构和形成科学合理的层级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给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能够促进全国城镇化布局的优化,引入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将区域合作、生态文明引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治理水平提升。

2.智慧经济推动智慧新型城镇发展。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快速,这些技术推动呈现联动发展,推动城镇智慧经济的发展,城乡已开通、电子政务云、移动APP等智慧方式形成智慧经济,智慧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型城镇产生,促进产业之间转型发展,同时为城乡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

1.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打造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人与社会的和谐,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的破坏过程,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未来的人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进行生态补偿。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馈赠,巧妙地运用资源禀赋,发展新型城镇中的自然景观,以人为本,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打造全新的生态文明城镇。

2.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主导型发展模式。人的发展经济学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调节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大量发展新兴的服务产业,以发展金融与投资、教育与培训、文化与旅游、休闲与生态、护理与老年服务、社会保障等行业为重点,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健康产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注重发展满足人性精神需求的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主导型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生态人文城镇。

3.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目标。按照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呈现粗放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坚持集约式发展模式,加强城镇规划能力提升、注重资源合理科学开发,应该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提升,注重城镇化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城镇化建设内涵,切实满足城镇集约发展的要求。

4.充分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新型城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的发展,新型城镇应该实现城乡之间交际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智慧化、互动化、协同化,城乡联合构建城镇综合运行与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信息化,使城市拥有完善的智慧产业技术体系,实现城乡之间业务信息共享与协同,城乡管理水平软硬件设施加强建设,找准城镇发展定位,营造智能和谐的生态城镇,打造全新特色的智慧新城镇。

四、结语

总之,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将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产业、生态、智能化、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建设和质量水平,推动智慧型城镇发展,打造独特的新型城镇,促使城镇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特征[J].中国经贸导刊,2015,(04).

[2]彭明唱.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典型调研[J].改革与战略,2015.(08).

第3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本文为2014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人为本保定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0522)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2日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注重的是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拥有较为辽阔的土地面积,现已有3区4市18县,在所有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了70%。笔者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保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人地失衡、城乡失衡等问题,城镇化率较低,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说,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还会促进收入增长和消费转化。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总人口中的50%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对拉动消费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相关部门测算,每提高1%的城市化水平,则会拉动1.6%的消费增长,这样会有效降低人们的投资成本,市场需求会向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存在于城市中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行业会实现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出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将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二)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不仅对自身的需要有所关注,而且也关注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需要。为了确保生产关系的和谐,每一个人都需要满足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在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社会各个阶层的构成比例要合理,要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促进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体现着社会和谐。《富国论》一书也对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做出了严谨的解释,城市的发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了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使农村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摆脱传统关系的束缚,从而使农村的发展更有秩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改善生产关系的重要工作,它可以确保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经济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城乡共荣、社会和谐。

(三)拓展文化空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受文化方式的影响,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调整结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此外,作为文化载体的城镇,它对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但使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还为文化的创造与传播提供了空间。

(四)提升人力资本。近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不断下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想、行为等进行转变,使其成长为新市民,从而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在转变过程中,他们的知识结构、文明意识、应用技能等得到完善和增强,保障了城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生态安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仅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但是,纵观全球,人们的发展在透支着自然的承载力,直接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抑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实现生产的循环发展,不仅保障了生态安全,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近年来,保定市的城镇化发展进程较快,县城经济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当地政府在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加快了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的付出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待遇,这不仅使得城镇化发展缓慢,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加快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农户”和“非农户”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为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歧视,户口登记要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主,要建立统一、平等的新型户籍制度。其次,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农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对土地的承包、使用和收益是农民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因此,要制定一套有利于农民工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法制和发展土地市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工能够稳定获取收益。

(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没有地域、民族、收入、身份的区别,统一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其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各类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社会公民平等的享有公共服务。首先,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要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对政府职能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政府的行为在法律范围和人民意愿下进行;其次,建立健全公共财产体系。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划清中央与地方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界限,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使双方积极地开展工作。此外,建立一套公开、规范的预算体制,增强政府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做好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管,确保资金有效运用到公共服务上。

(三)统筹城乡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体制的深入改革,同时要合理调整资源要素结构,在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放在同一位置,使其平等发展。首先,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还需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起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促进城乡二元社会快速高效地转向城乡一体社会,在土地流转、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向农民工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使其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其次,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大量的资源要素配备给了城市,这是不合理的,国家需改变资源要素单向配置的现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确保城乡之间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城镇化的成果必然要被人民所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第4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 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体系对城镇化支持的问题

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9%,而同期世界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长仅为0.46%。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到2012年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对金融资金需求的多元化与金融服务范围过窄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民金融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增长迅速,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市民化会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方面失地农民为重新就业、自主创业而产生了金融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失地农民的医疗及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都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此外,针对生活方式转变而产生的汇兑、结算、消费信贷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会明显增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正规金融机构在部分城镇的网点是呈收缩趋势的,特别是小城镇的金融覆盖面下降,金融服务范围过窄,很难满足农民的金融资金多元化需求。

(二)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偏少,服务质量不高。

在满足小城镇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如地方中小企业融资、农业小额贷款、农村中小项目融资等,地方小型金融机构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普遍由于规模太小,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较低,机构设置不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差,总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金融资源配里缺乏有效性,融资渠道不畅。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中,金融组织机构虽然种类繁多,但并未真正发挥其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现行信贷管理机制与实际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强调城市过多,对农村关注过少。

二、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然而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解决金融支持城镇化加快发展问题,必须站在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加以推动。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机构参与方式,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开发主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来说:

(一)金融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人口城市化提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基础性、消费性甚至投资性的金融资金需求。(1)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出台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优惠贷款政策,积极调动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2)完善失地农民在医疗社会保障、个人财产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 (3)创新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农民在宅基地拆迁后所得的巨额补偿款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性金融需求; (4)降低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信贷门槛,满足农民进城后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 (5)改进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城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城镇金融分支机构和ATM网点,加大城镇支付渠道建设力度,同时推广电话、网络支付等电子金融创新业务。

(二)加快发展地方金融。

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要允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指标前提下 “多存多贷”。例如鼓励加快发展村镇银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村镇银行,不受一县一机构的限制;允许农业人占比超过50%的市辖区设立村镇银行;允许优质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开展设立社区银行试点,允许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社区银行等。

(三)完善金融体系和产品,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差别也很大,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做实做大做强县市(区)政府融资平台,允许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县域融资平台发放贷款,增强县域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等,更好地为推进城镇化提供金融服务。

(作者均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主修专业: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张瑞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金融时报,2012(11).

第5篇

以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助推城市转型升级,如今的都匀,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处处展现新风貌、新气象。

高起点谋划绿色之城

“青青的山啊云飘雾绕,滢滢的水啊流淌歌谣,淡淡的楼宇,优雅的街道,碧波染绿了满城芳草,静静的小城在水上飘,流不尽的河水过不完的桥……”

由词作家范禹、世庄谱写,季洛夫作曲,薛丽娜演唱的都匀市歌《流不尽的河水过不完的桥》,道出了都匀小城的万千风情。都匀素有“高原桥城”“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民族风格浓郁的百子古桥、与河道交角45度的桁架斜桥、玉砌雕栏的银狮桥、悬空高挂的铁索桥、弯月形的双曲拱桥……市区内不同风格的桥梁100余座凌空飞架,桥水交融,映照出一幅生态与城镇发展相得益彰的生动画卷。

“都匀作为桥城,在桥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了山水特色,通过立足独特的山水地貌,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对桥梁进行新建、加固和维修,推动‘山、水、桥、城、景’协同发展的同时,为都匀居民保留乡愁。”都匀市精神文明办副主任管瑞介绍。

桥的建设只是都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一个侧影。为进一步释放城市生态空间,扩增城市“肺活量”,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都匀市高起点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发展的方方面面,努力塑造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可持续的山地“绿色”新型城镇化样板。

走进三江堰生态公园大坝,但见蓝天碧水,波光粼粼,湖堤翠柳环绕,白鹭翩飞,环湖垂钓的游客不时可见,一派旖旎风光。

两年之前,因受上游杨柳街河煤矿高铁含酸废水影响,三江堰河段水体色度一度严重超标。2014年,三江堰工程被黔南州列入水生态文明工程,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先行区,都匀市积极打造剑江河三江堰水生态保护区及滨河景度假区,综合治理剑江河生态环境。今年春节,三江堰生态公园开园迎客,仅春节7天,游客达12万人次。

“自三江堰实施改造以来,周围的环境变漂亮了,河水也变清了,不仅改善了都匀市水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令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茶园村的李女士高兴的是,三江堰生态公园一期竣工后,每天晚饭后她都能约上几个伙伴到三江堰散步、健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围绕绿色城市建设,都匀加强城镇绿化景观改造,对城区内西山、东山、森林公园、文峰园进行提质,与此同时,先后建成173活水公园、南沙洲公园、雨花湖湿地公园,形成了以城区中心为圆点的城区半径内“三里一景,十里一画”的生态城市格局。

显山、露水、透绿。通过注入绿色理念,都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红利不断得到释放。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绿地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5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7.6%以上。

高标准构筑人文之城

7月9日,一场名为“六月六”布依欢乐节的节庆活动在墨冲镇举行。伴着格桑花海美景,民间歌舞表演、布依族婚俗、民间趣味竞技比赛等节目轮番上演,活动现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7月9日晚,来自都匀市文化馆、都匀市民盟、都匀市第九小学等12支文艺队伍齐聚南沙洲公园“百姓舞台”,开展水族专场文艺晚会,共同唱响民族绚歌,为观众献上精彩纷呈的歌舞盛宴。

一天之内,两个不同的地点,却有着相同的主题――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的是都匀对城镇人文内涵的思考,对城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视。

“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决定什么样的城市品位,也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人文魅力。”在都匀市文联主席邱祥彬看来,城镇建设要有个性,就要突出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而少数民族文化就是都匀的文化根基。

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都匀市始终以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破题,通过挖掘和培育少数民族文化、毛尖文化、三线文化、阳明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载体,在城市扩容、人口聚集的同时,打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人文城镇。

“华夏子弟、桥城明誓、成人立事、责任于心……”今年5月6日,“孔学堂・知行贵州・文化之旅――走进市州”大型文化活动在都匀南沙洲广场拉开帷幕,都匀三中30名学生的成人仪式成为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都匀,类似的文化活动并非第一次。

“道德讲堂、百姓舞台、书画展览、曲艺相声……自南沙洲公园建成开放以来,各种大小公益文化活动举办不下百场,已然成为都匀的文化地标。”南沙洲公园管理处主任李群林介绍,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攀岩赛事,2016中国・都匀第二十四届亚洲攀岩锦标赛也将于今年8月在南沙洲公园举办。

如今,都匀类似南沙洲的主题文化公园越来越多,如打造都匀毛尖文化养生区的茶博园,集中展现国学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的幸福村文化主题公园、展示佛教文化的西山公园等。在城市文化的涵养下,都匀城市人文精神也因此孕育而出,感人事迹不断涌现――

纵身入水勇救6岁儿童、事后悄然离开的“中国最美大妈”王友群,15年如一日倾注在夕阳红托老所慈善事业上的“全国最美家庭”叶文玉一家,用20年实践“诚实守信、艰苦奋斗”企业理念的“中国好人榜”入选者王金生……

以人为本,彰显关怀。通过活用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匀城市文化厚度和人文温度日渐提升,向外界展现出自信、开放、包容的文化风貌。

高定位打造智慧之城

“只需在后台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实现对市区的数字化监控。”

7月8日,记者走进都匀市城管局电视墙管控中心,一台“智慧城管”系统正在运行,电视墙上,文峰社区、云宫社区等不同社区街道的监控录像正实时滚动播放。

都匀市城管局办公室副主任贺超介绍,“智慧城管”系统依托“云上都匀”平台,采取智能信息化4G无线视频监控技术,针对人群密集摆摊设点等不文明等现象加强整治,目前全市已建成122个监控点。“与过去的简单巡逻相比,该系统的运用更为灵活,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又方便执法取证,加强了城市管理的阳光执法,从而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贺超说。

“智慧城管”是都匀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子项目。

推进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实力的有效方式。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提供便捷优质的民生服务,“十二五”以来,都匀市积极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以“云上都匀”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国家智慧城市”。目前,项目一期“精准扶贫”“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应用均已上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以前需要跑几个部门的,现在足不出户就把准生证给办理了,既省时,又省力,智慧社区这款APP还真是很好用。”广惠社区居民艾晓女士感慨地说。

今年5月,艾晓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载注册了智慧社区平台。刚开始她还没怎么在意,一次点击进入浏览时看到平台还有准生证办理等政务服务功能,当时正准备生二孩的她心里一动,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按照平台提示提交了工单。让她想不到的是,仅仅2天时间,准生证便办理了下来。

“‘智慧社区’手机APP由信息中心、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居民互助、便捷购物五个模块构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惠民服务。”广惠社区党委书记许桂英表示,“智慧社区”通过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等五大功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便民、利民、惠民的目的。

第6篇

【关键词】资源枯竭 城市 城镇化 对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概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该城市拥有大量的天然资源,但由于不断地开采、挖掘、使用,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枯竭,城市发展处于衰退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加快转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寻找接替产业,加快城市赶超跨越和率先崛起。

如果城镇化滞后,工业布局分散,不仅加大了资源和环境压力,而且还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民向城镇迁移的过程,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城市文明扩散的过程,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新型城镇化不能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或空间扩大,要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生活质量等内涵为中心,使城镇真正成为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扩大消费、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有利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越高,经济就越发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实施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加快工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新型城镇化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束缚,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的集聚力。

第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要把构筑新的发展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改善交通条件,优化提升软硬环境,增强对省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加速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

第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城市转型与发展。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抓项目、抓发展、抓转型,促进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没有城镇化的推进,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没有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就没有一个地方形象的提升,就没有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转型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进一步明确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总体思路。要做大做强中心主城区,加快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加快建设县城和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各类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城市内涵及质量的提升,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走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根据发展实际,编制好各类总体规划,加大县城和乡镇规划修编力度,争取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二是加强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要做好以给排水、燃气、人防、电力、通信为主体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三是要构建以中心城区为辐射核心,以乡镇为辐射线条,以中心村为辐射基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四是加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抓好四个关键,即抓住城镇建设、城市管理、城镇经济和“三房一改”工作。首先,抓好城镇建设这个关键,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主城区,加快城区县区发展,构建好城镇发展空间架构。二是科学规划城镇,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强化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三是对城镇实施科学化管理,实现和谐发展。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五是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战”,市、县区、重点镇都要安排实施一批城建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六是以县城和省级示范镇为重点,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

其次,抓好城市管理这个关键,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市。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提高城市品位。一是严格控制违法建设。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编制好各项制度,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三是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美化亮化绿化城市。

再次,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城镇。要以规划手段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互动,促进工业、旅游业、服务业良性发展,繁荣城市经济。一是加快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的产业格局。二是着力培育繁荣服务业。规划培育城区中高档、大众化商业聚集区及大型城市综合体。三是着力培育做大旅游业。进一步完善景区设施,加强景区管理,规范旅游服务。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最后,抓好“三房一改”工作这个关键,继续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抓好“三房一改”工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第一,加强城镇化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城镇化强力推进。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要加大考核力度,制定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

第二,要着力破解城建资金筹措难题,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经营城市运作模式,统筹运作政府土地资产,筹集建设资金。一是着力优化土地经营。二是着力扩大城市建设直接融资。大力采取BT、BOT、TOT和土地捆绑项目等办法直接融资,带动促进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三是着力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研究解决贷款还款来源和贷款担保问题。

第三,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每个项目都要实行领导负责制,都必须在现场树立项目公示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形成激励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成为优质工程、高效工程、节约工程、廉洁工程和市民满意工程。

第四,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要。项目建设离不开土地,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用地指标也是有限的。要重视并妥善解决好这个矛盾,要坚持依法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加大建设用地报批、收储、整理力度,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供地比例,确保项目建设需要,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以项目为龙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度和集聚力。注重用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以百亿城建项目为抓手,提升城市品位。以城乡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强化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加快产业集聚和构建产业经济服务保障体系,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对接省内外核心城市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地区主导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以项目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以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经济转型为主线,建设好各产业基地及工业园区,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进民生改善,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注重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的集聚力,使得更多的人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一是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推动并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二是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改造力度,美化亮化城市,增加人们休闲娱乐场所。三是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建设,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和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五是按照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六是完善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扶持机制。七是落实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八是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总之,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做好城市规划,加快产业聚集和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注重城市经营;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破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第7篇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可自由流动的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随着产业发展日渐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创造了城市文明。

从1985年到2012年,随着工业化推进,我国城镇人口从2.51亿增加到7.12亿,城镇化率从23.71%提升到了52.6%。单从数据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现实情况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还包括了接近2.63亿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工作、生活在城镇,户籍身份却依然是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被绑定在与户籍密切关联的土地上,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方式,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半城市化”问题。可见,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多方面的制度因素,阻碍了人的城镇化进程,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制约了经济发展。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产业集约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更能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仅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强化制度层面的创新和突破。

本期围绕新型城镇化配套改革问题,分别从新型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智慧城镇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区建设、农地承包权退出诸方面,在制度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通过制度层面的突破和创新,按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推动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发展;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推进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让城镇化的过程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总之,创新产业政策和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等配套制度,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迈向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的重要保障。

第8篇

新型城镇化有赖于农村政策创新

党的十以来,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很多提法,比如: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等等。概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城镇化进程,两者相辅相成。而联系两者之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农村政策创新――

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测算,到2030年全国人口达到高峰的时候,我国最多可能达到15亿人,如果那时的城镇化率达到70%,就有10.5亿人在城镇,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城镇人口多出近4亿人,而未来的农村总人口也就4.5亿人左右。也就是说,未来一二十年间,转移到城市的人口相当于那时农村人口的总量,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农村政策创新。

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一般而言,按照城市建设规划,1平方公里可以规划1万城镇居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现在有城镇土地近7.3万平方公里。那么,2030年按15亿人计算,就需要10.5万平方公里城镇土地,这之间还相差3.2万平方公里。地从哪里来?我们土地规划利用的底线是不能越过耕地红线、生态红线,这就既要通过农村政策创新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又要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有利于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国城镇化总体布局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四川提出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把“四大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构建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无论是全国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还是四川的现代城镇体系,都要放到城乡一体的空间中去布局,都有赖于农村政策创新。

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中央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落实中央精神,实现中央蓝图,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好农村政策创新,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系统地进行农村政策创新

有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要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人往哪里去,重点是人进了城,就业怎么解决,公共服务怎么配套。二是地从哪里来,存量土地怎么盘活,农民权益怎么保障。三是钱从哪里来,2.6亿农民工的市民化成本估计高达20多万亿,谁来投入。四是现代农业谁来搞,怎么提高农业效益和吸引力,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我以为,这几个问题恰恰是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也是迫切需要农村政策创新和完善的问题。

首先是人的问题,要让符合条件、有意愿离开农村的农民在城市扎下根。去年四川省委农工委按省委要求,就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在省内外企业作了专题调研。从调查的情况看,有近9成的省外农民工都不愿意在省外市民化,如果返回省内,有超过80%的农民工都希望在县级以上城市生活;而省内农民工对于市民化的态度并不积极,有超过60%的人对在城市落户都持观望态度,目前已经市民化的绝大多数是失地农民。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从农村这头来说,就是要打消农民的顾虑,放下农村的牵挂,能够放心进城。

其次是地的问题,人进了城,农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自留地等怎么解决。我们说盘活存量土地,这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农村的闲置土地。有的地方通过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地票”交易等方式,统筹使用城乡土地,作了积极的探索,但还不能在面上推开。现在政策允许农民进城保留农村的土地权益,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退出机制,农民对土地的价值就始终有一个预期,这方面还需要政策创新。

再次是财产权问题,农民不光有土地,还有房屋、集体资产股份等,这些权益如何实现。推进城镇化需要钱,完全靠政府来解决是不现实的,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共同来承担。关注的重点是农民怎么负担得起,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来实现农民的财产权,可能是一个解决的途径。当然,要让农民完完全全脱离农村成为市民,一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要有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农民进城还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这也是我们政策创新需要统筹考虑的。

最后是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要让转移出去的农民有饭吃,留下来的农民有效益。现在我们国家一年进口的粮食,把大豆算在内,超过年消耗总量的12%。推进新型城镇化,大量农民进城,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进口更多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粮食自给自足能否保证,粮食价格能否稳定,留下来的农民是否愿意积极种地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同样需要农村政策创新。

围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创新完善农村政策

现行农村政策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如农村产权改革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城镇化的重点,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政策。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应确尽确,不回避困难和问题,要明确权属关系和权益实现形式。比如,农民可以把承包地退回村集体,那么他有没有再次申请的权利呢?村集体如何管理退出的承包地,是否可以让居住在本地的居民承包经营土地?再比如,农民有宅基地使用权,那么有没有宅基地的收益权呢?应该说,在土地政策创新上,既是核心问题,又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二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要做好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开展集体“三资”清理,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做实集体产权和集体经济组织,做到产权清晰、流转顺畅,农民权益有了保障,才会放心进城。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条件。

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和种地有效益的问题。主要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为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引入工商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好社会化服务,农机、农技、农资、营销、金融等能够满足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需要;政策扶持到位,从普惠扶持向精准调控转变,实现行业收益达到社会平均收益水平。

第9篇

据市场机构预测,未来10年,新增的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新工人和新型农民的就业岗位将达到5000万个。由于随着新技术发展,还有一些现阶段预测不到的新岗位或将爆发式增长。这些岗位将集中出现在“新蓝领”阶层。

记者在山东、湖南、广东等地采访获悉,一些并未列入国家新职业名录的新兴职业正在兴起,如职业伴娘伴郎、智能设备软件和DIY服务工,小学低年级专业托管员等;一些过去相对小众或不受重视的职业,如今却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如育婴师等家政服务员、快递员、汽车美容师等。

专家认为,为了让更多的城市“新蓝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现扎根梦,亟须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调整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他们摆脱“边缘人”身份。

人力资源专家陈天祥认为,我国现行就业体系过于侧重学历,招聘季也与校园学期时间高度吻合,导致这些在职场积累技能或通过非学校机构培训提升的“新蓝领”阶层在初次找工作或换工作过程中难以获得就业服务。推行的专业技术人才认证也倾向于国家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并多与学历挂钩,这使得数以千万计的在中小微企业供职的“新蓝领”阶层难获社会认可。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的城镇化成为最核心要义。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成为“世界工厂”,已经通过产业链和流水线培训了一大批技能型蓝领阶层。广东等地推行的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虽然“开了口子”,但仍然对“新蓝领”阶层“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个学历的积分抵得上一般技术工人10年缴交社保加上做义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教授刘昕认为,城市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学历论人口素质的传统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未来接受高等教育却进入“新蓝领”职位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多,产业升级不能只靠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高水平的技术产业工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管理者必须从现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排斥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留住他们。

“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新蓝领’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就医养老、困难救助等方面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让他们能安心地留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山东大学劳资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侯风云说。

长期关注职业教育和城市“新蓝领”人群的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新型市民或未来的市民主体是他们,城市里一线劳动大军中的骨干也是他们,应该在合法用工等法律方面给予“新蓝领”充分的保障。

还有专家呼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将城市“新蓝领”逐步纳入新市民范畴,改变“离土难离乡”的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认为,“新蓝领”群体对发展机遇多和生活质量高的城市比较向往,他们有文化、有技术、有较稳定收入,就地转换为新市民的难度较小。如果能在城市里留下,他们将成为推进科学城镇化的代表力量。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综述

自党的十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新型城镇化建设随之受到政界、学界及其他各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新型城镇化路径是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经验总结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学界从不同维度对新型城镇化路径进行探讨,成果颇丰。笔者将对国内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并作简要评述。

一、对全局性路径设计的把握

学界对新型城镇化全局性路径的研究,尽管研究的出发点各异,但最终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局战略仍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概括为城乡统筹、发展转型、生态文明和集聚紧凑四大战略。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主要是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国外城镇化的对比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提出来的总体规划。

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在于国内的城镇化建设进程,或是对比分析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或是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整体性的推进策略。学者仇保兴、黄桂婵和胡卫东在区分传统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新型城镇化。仇保兴(2012)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由传统向新型的六大模式突破,分别是: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的城镇化;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黄桂婵、胡卫东(2013)运用相关数据对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全局性推进措施:更新城镇发展观念,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消除城镇化发展障碍;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人口合理转移;协调新型工业化,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有效资源配置,合理建设生态型的城镇。单卓然、黄亚平(2013)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倪鹏飞(2013)在阐释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八条路径: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居民的“迁转俱进”;走倾斜平坦的城镇化道路,兼顾空间的“公平效率”;走产城互动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经济的“持久繁荣”;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生态的“自然优美”;走包容增长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走创新驱动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引领未来”;走政府引导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走本土开放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世界个性”。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策略不同,杨仪青(2013)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国外,他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在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历程基础上明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理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以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二、针对具体地域的路径探讨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方能取得预期的实践成效。学者们根据我国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不同问题,对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一是东部发达地区。王健、周润山(2012)从青岛市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出发,指出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为“发展重点中心镇”,并探索建立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陈映雪、甄峰等(2013)以张家口怀来县为例,对环首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路径进行研究。他们通过构建中小城市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建立系统协调度评价函数对该县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评价,进而提出打造环境友好型新兴服务业、锻造农业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完善区域公交体系建设和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的新型城镇化综合策略。

二是中部地区。向建,吴江(2013)基于城乡统筹的视域,从重庆的发展需求出发,提出运用协调路径、高效路径、多样路径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建设目标。其中,协调路径包括城乡协调、区域协调、新型“两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四个层面;高效路径指的是实现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生态效益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多样路径亦即城镇规模、推进方式及人口转移方式的多样化。黄亚平、林小如(2013)以湖北省为例,探讨了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主要包括:人口梯度转移型城镇化、产业融合型城镇化、交通辐射式城镇化和绿色保障型城镇化这三种类型。王朝阳(2014)利用SWOT软件对在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一是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三是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四是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三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刘七军,李昭楠和刘自强(2014)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探讨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他们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化建设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提出了先行先试、破解制度“藩篱”、转变发展思路、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等路径措施。也有学者是在综合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如李晓曼、蒲晓刚(2014)通过比较2012年全国与东中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城市规模结构及2000~2012年西部与各省区城镇人口比重,指出西部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基于不同视角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关涉“三农”、生态文明、城乡统筹等问题的城镇化建设,从不同的视角探析其推进路径,得出的结论亦有所差异。有学者侧重从城乡关系处理方面进行研究,如冯蕾(2013)基于统筹城乡的视角,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及文化发展三方面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在城乡经济发展上,农村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小城市(镇)要发展与农村、大中城市互补的产业,大中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社会事业方面,他分别针对农村转移人口和留守人口提出相应的措施,前者包括户籍改革、就业平等和社保对接,后者涵盖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及保障体系的统筹;关于文化发展,城镇要发挥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带动、反哺作用,农村要实现乡土文化与城镇文化的和谐共荣等。徐选国、杨君(2014)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运作机制、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等五个维度推进,强调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公民权利均等化,差异性目标与同一性目标的整合性建构,政府、市场、社会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路并不断推进包容性取向的新型城镇化政策实践。王劭霞(2014)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的启示,她从生态位理论与经济发展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新城镇化农业因素的结合及其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借鉴关系等方面论述了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如刘旭(2013)从法治化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要通过城镇规划立法规范化、依法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和创新、依法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实施城市管理治理的法治化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王超(2013)从系统关系的角度反思了我国城镇化问题,指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需从如下几方面努力:改革户籍制度;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处理好城镇化系统内外之间的关系。廖勇(2014)研究了文化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提出要建设基于城镇文化内在机理传承的城镇化、基于人文关怀与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和基于文化重塑与创新的城镇化。

以上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研究视角可概括为四种:“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这四者相互联系、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整体性思考。然而,在具体策略的制定中,不同的研究视角各有所重。“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农业因素对城镇化的建设性,倡导走产业化、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城乡统筹”立足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与乡镇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区别于这三种研究视角,“以人为本”关注的不是具体问题的处理,而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目标。

四、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有关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全局性路径的设计、不同地域的路径探讨或某一视角的路径研究。从研究成果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囊括了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更多的见于经济学或地理学,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交叉学科、多重领域的综合研究往往能寻得新视角、新见解。本研究认为,从经济新常态视角出发,结合当前我国不同地域的发展战略对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是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 2012(11).

[2] 黄桂婵,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6).

[3]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4]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01).

[5] 杨仪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

[6] 王键,周润山.发展重点中心镇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青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J].地方财政研究,2012(04).

[7] 陈映雪,甄峰,翟青,朱寿佳.环首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张家口怀来县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 (07).

[8] 向建,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重庆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13(07).

[9] 黄亚平,林小如.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城市规划,2013(07).

[10] 王朝阳.基于SWOT分析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4(23).

[11] 刘七军,李昭楠,刘自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讨――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4(06).

[12] 李晓曼,薄晓刚.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4(01).

[13] 冯蕾.统筹城乡视域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3(06).

[14] 徐选国,杨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15] 王劭霞.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兰台世界,2014(08).

[16] 刘旭.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法治化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17] 王超.城镇化战略转型:系统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前沿,2013(11).

[18] 廖勇.文化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初探[J].探索带, 2014(8).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 政府行为 四川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一)城镇化现状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改革开放的世界175名上升到2011年114名,进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1年的51.27%,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城镇化就是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传统城镇化片面地追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则更加重视质的提升,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产生的环境不同。我国的城镇化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为背景下提出的,而新型城镇化最早是在2007年提出的,是在以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出的;实现的方式不同。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央政府是以命令或者条例形式下达到地方,是以“由上及下”方式进行的。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则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主,所以是以“由下及上”的方式进行的;目标方向不同。城镇化是以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目标,盲目追求指标和政绩。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镇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最高目标,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上升,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4.推进方式不同。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为推进,努力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新型城镇化则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新型产业的大力发展等为推进方式。

二、四川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表现

(一)四川省目前小城镇发展现状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由于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大省。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至2011年底,四川省总人口已经达到8,050万,位居全国第三,城镇人口3367万。人均生产总值26,133元/人,远远低于上海82,560。

“十一五”期间四川城镇化率保持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城镇体系基本建成。目前四川已建立起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镇群为依托,以特大城市成都为核心,,以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4个大城市为骨干、27个中小城市和186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几个大城市的发展辐射到周边的小城镇,拉动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四川省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与实践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要求,今后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一批有能力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为人口在100万以后的大型城市,努力缩短同全国平均城镇人口比重的差距。

四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农作物品种繁多,产量巨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会反哺农业的发展。

四川的大城市只有成都、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五个城市,虽然这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城市的密度却很低,不利于带动全省的城镇率的提高。所以四川省政府在努力发展其他几个诸如泸州、达州、德阳等中等城市的发展,试图将其人口从20-50万扩大到50-100万,发展成为大型城市,以带动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四川政府所做的努力包括首先加快城镇道路、排水管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在发展城镇、扩建城镇规模的同时,规划好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协调关系,在保护好,农业耕种用地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城镇建设用地。最后,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后的户籍管理制度、上学教育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是目前省政府努力实践和改进的地方。

三、新型城镇化下政府行为分析

(一)政府行为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府的政策取向和行政行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规范政府行为对城镇化是否能顺利进行与效率至关重要。张孝德曾经指出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需要政府,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尚严重存在的制度环境中,存在着诱发政府以计划方式推进城镇化而陷入“政府悖论”风险,是我国城镇化成为脱离市场导向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中过分扩大了政府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下政府行为

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但是由于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己的利益所在,或者为达到政绩,或者为面子工程。而不顾及实际情况,一味的赶进度。四川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就考虑到,四川地处西部,地域辽阔,小城镇数量巨大,发展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而实际地提出大力发展成都这个超级大都市,扩大其辐射范围,同时多发展几个中等城市,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模式。

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建立在公正、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要自觉地遵守法律的约束。依法行政就是要求政府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据要合法,裁量要合理。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管理者,他一方面要征收各种税收和非税收入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他要合理调度财政收入甚至举债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公民的生活、生产需求。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由此会带来对城镇公共品的消耗和公共服务的使用,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就会增加,而由于农业税的减免所导致的财政收入的减少就需要通过调整税收或者增加投融资。政府还可以积极引进各项投融资项目,吸引外资。

第1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规划;绿色;文化;基础设施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贵州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指出,结合贵州自然地理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实现黔中城市群率先突破,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使然,想抗拒城镇化的趋势、甚至回到卢梭提出的“自然人”状态肯定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鉴于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修文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以绿色、生态方面为主,从政府与市场、规划、绿色、文化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浅谈自己对修文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思考。

一、政府与市场

目前,学界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新型城镇化两种观点,笔者认为,蒋贵凰(2011)的观点较中肯,应先判断本区域的城镇化是在启动、起飞、成长和成熟的哪一阶段,然后再对症下药。现在,修文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导致修文县十个乡镇城镇化进程也不一致,根据有关数据可判断出修文十个乡镇城镇化进程的几个阶段,笔者的分述如下:

(一) 启动阶段:

小箐乡、大石乡、谷堡乡应是在启动阶段,自身动力不足,而又难以吸引外贸等外力因素介入,因此,政府在这一阶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引导和推动作用,促使这几个乡提升经济实力,逐步走上城镇化道路,因为在这一阶段,越贫困的地区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 起飞阶段:

六屯镇、六广镇、六桶镇、洒坪镇应进入了起飞阶段,发展中具备了基本的经济实力,此时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来促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应当起到一定的辅助和限制作用,促使市场机制成熟。

(三) 成长和成熟阶段:

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应是进入了成长阶段,市场机制虽逐步成熟,但市场失灵的弊端不断出现,因而政府的政策限制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且这种作用将在这一阶段逐步加强,并推进城镇走入成熟阶段。蒋贵凰的研究结果与修文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是大致吻合的,笔者建议修文县决策层根据蒋贵凰的研究成果,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推进修文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规划

(一)建议决策层的规划要有预见、全面、科学和权威

规划要有预见:规划是整个城镇化的龙头,无规划则无建设,这就要求在做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规划要先行。规划要全面:这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要看到城乡建设,要关注城镇建设和人的发展如何协调,避免空心化,要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和措施,讲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形式主义。

规划要科学:这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乡镇的情况,把专业人才和群众相结合,找准其自身的独特的特别是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规划要有权威:这要求要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摒弃长官意志和自己的主观想法,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有一定现实操作性的规划,并且要求规划一旦确立后,就不能随意改动。按照以上几点做出的规划,可以引导修文的新型城镇化有序发展。

(二) 规划的重要点是要因地制宜

修文县各乡镇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相应地彼此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各不相同。长期以来修文县各乡镇经济相对不发达,资源环境条件在小范围无序竞争前提下造成一些浪费,梯级发展规划应是修文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模式。

梯级发展就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据修文县县城、镇、乡的实际,建设不同风格的城镇,如:异地搬迁城镇、民族特色城镇、资源矿区城镇等,筑巢引凤,吸引不同档次的人群来居住,从而提高城镇化率,推进修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绿色

(一)绿色城镇化的重要性

开展绿色城镇化建设工作是有利于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发展。同时我国施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要求我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再者,这也是顺应时展,维护生态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绿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式

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修文县是典型的山区,与贵州大部分县一样,有着全国其它地区少有的丰富的生态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修文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完全可以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发展绿色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绿色城镇化要选择正确的城镇发展模式:

1、生态优势:

修文县拥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完全可以立足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山区特点,走出了一条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路。

(1) 在战略定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