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6 08:5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高效课堂 建构策略 充分准备 课堂管理

一、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时间有限,每周大约90分钟的课时量内如何让学生充分得到体育锻炼、培养技术能力是所有教师孜孜不倦探讨的终极话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体育知识,是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研改革的重点话题。教师要用充足的课前准备、精确的课堂设计、良好的课后反思实现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二、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的“三步走”战略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正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必须做好备课工作,理清教学步骤,使学生上课时快速进入状态。有些教师,上课铃响才急匆匆走进操场,在一片慌乱中准备教学器械,等学生排好队一节课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小学体育课时间本身不是非常充足,教师应当将每一分钟花在刀刃上,不要在无意义的地方浪费时间。

备课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情况,又要考虑场地情况。例如本次课组织篮球比赛,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设计丰富多样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校篮球场地是否够用,应该教学哪些基本动作,怎样让学生掌握6米以外远投、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守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注意安全事故的预防。很多女同学不喜欢打篮球,如何使这些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天气因素对于体育课程的影响尤为明显,雨雪天气无法组织户外活动,教师要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课前,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好预设工作,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课堂;没有精心的备课,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因素,又要考虑体育场地、器械、天气等外在因素,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避免体育课堂陷入学生自由散漫、教师无事可干的窘境。

(二)高质量的教学组织

课堂活动是教学主要环节,也是教学核心环节。教师依赖于每周90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依靠这每周两节(一般)的体育课与运动亲密接触。调研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课下很少甚至几乎不参加运动,体育课堂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培养运动涵养方面所承担的责任逐渐明显。

体育新课程教学标准指出;快乐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活”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课堂的关键不在于动作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上,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课外也愿意运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操作性强的体育情境,使教学生动起来。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竞技项目上,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例如拔河比赛、“两人三足”游戏、百米接力跑游戏等,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学生年纪较小,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较差,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维持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很多学生上体育课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分都分不开,就爱抱团围在一起。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方式,将这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授课。例如在教授低手上篮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上篮动作,然后发放动作分析图,让小组学生自行讨论。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界定具体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小组交流完毕之后,要给三五分钟的上篮练习时间,接着以组为单位,对上篮进行计分比赛,总成绩高的小组获胜。

(三)课后适时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适时进行教学反思,留点时间和空间思考当前教学设计有没有不足之处,失败案例能给以后的体育活动提供指导经验。比如在铅球技术课后,教师可以反思:学生的技术动作参差不齐,铅球运动危险性较高,如何转变当前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敢参与、不愿意参与的现状?

“吾日三省吾身”,适时的教学反思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主客观环境影响,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呈现出不确定因素,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反思本次课教学情况,总结失败经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下次做到最好。

三、结语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教师拼命地讲,学生毫无重点地听。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旨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滞后现状,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在有利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课程教研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都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优化课堂模式,实现体育课堂高效建构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正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笔者提出小学体育课堂要实现教学有效性,首先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剖析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课前钻研教材备好课,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体育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后要注重反思和积累,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校的硬件设施。新课标也没有给体育老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基础性

体育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课堂。因而选择教材内容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把运动技能生活化,并用创设生活场景、游戏活动、竞赛表演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体育教学“割麦子”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模仿挑担、打石头、拔萝卜、打气、扫地等这些学生很熟悉的,学生模仿起来比较容易,编成劳动模仿操,使学生逐步热身,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又体现了让生活融入体育,在体育中享受生活的主题。接着老师可以用废弃的雪碧瓶,设计以“农民伯伯种田”为主线,通过模仿农民伯伯“插秧——施肥——割稻——丰收”等动作,让学生在稻田中进行自我创编、演示、游戏比赛、评价等教学活动,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使抽象的动作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内容的亲切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内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以有的经验,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据调查,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一是怕累,二是缺乏喜欢的运动项目,三是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发掘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校的体育设施相结合

新课标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而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每个学校的条件各不相同,加上学生的信息面较广,所选择的内容往往超过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得让学生对学校这些硬件条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要结合学校实际来开展活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让学生根据内容所需要的器材,尽量让学生去发明、制作简易的器材来代替条件限制的器材,这样所选择的内容学习起来学生更有兴趣也更有效果,教学意义更加深远。

二、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 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面达到有效教学。如我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运动中不限于单一的徒手操、也可以做些游戏。如采用“踩影子”、“抓尾巴”、“弹钢琴”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又如我在教学生的投篮时,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投篮技巧后组织同学们进行“投人篮”游戏,投中“人篮”得一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篮技术,而且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球感。同时投中“人篮”并不是容易的事,学生必须要认真地学习投篮的技巧,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大胆竞争。

(二)利用比赛进行教学

体育课教学中从准备到结束都有竞争。运用竞争,可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活力。如“报数”我利用“分组比赛法”,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先报完且速度快的小组得获胜,然后根据名次进行奖励表扬。接着进行“叫号赛跑”比赛,这样,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就有趣味了,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三)利用差别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我们应运用这些差别,引起竞争。如我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多画几条线,A、B、C三个不同的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标准。这样做使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四)形式多样,展开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法单一、形式单一,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变化多样,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入竞赛,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时,不利用多样竞争形式就叫学生分组跑、学生跑两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于是让学生运用胸前贴报纸加速跑,从练习中学生知道为什么跑得快,跑得快报纸就不会掉下来的道理,然后利用分组比赛贴纸跑、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最后再次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五)利用竞争模仿进行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个动作的学习,特别是新、难动作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不光开动脑筋,而且获得成功的快乐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带来生机。如我上一年级“立定跳”时,先让学生自由模仿各种动物跳,如有的学袋鼠跳,有的学兔子跳,有的学青蛙跳……最后,我把正确的立定跳动作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到了立定跳远,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起来也并不觉得很难,而且对“立定跳远”的动作铭记深刻。

三、主动反思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教师能经常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并把反思的案例积累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在第二次教学中加以借鉴,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促进有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充满信心。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反思所写的内容可以是:

(一)反思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

(二)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为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

(三)反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四)反思教学灵感: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五)反思教学中困惑的问题:无论教师如何地努力,难免存在缺陷与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问题不是立即能解决的,可以把这些问题先记录下来。

四、结论与建议

有效才是教学的生命。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我们年轻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有信心的面对新课改要求下的体育教学,发挥出学生和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共融、互补作用,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的进行,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在平实中见有效,在有效中见进步在进步中见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曼.提高农村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教改前沿.2004.4

[2]余立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解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0.2

[3]郭志明. 追求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N]. 成才导报.教育周刊, 2007

第3篇

【关键字】:教师魅力 练习多变 和谐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他们不喜欢整节课坐在教室里死记硬背,听教师的说教。因此,在所有的学科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应该就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爱玩的活跃细胞,可以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乐此不疲地参与。但事实是,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也让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他们有些甚至会产生反感。因此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从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开始的,而是从情感体验开始的,从吸引培养兴趣入手的。那么体育课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增强教师魅力引起“磁化”是吸引学生的前提

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我们教师在责怪学生同时,不妨进行自我反思。特拉费斯曾经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点的表演方式,它区别与其他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作为小学体育课,同样需要教师来表演。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更是教师展示自己表演艺术的舞台,教师的柔韧性、教师的技巧性、动作的协调、力量的美感,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教师征服学生的手段。体育教师需要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比如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自己的独特能力,这些都能构成吸引学生的因素。师生之间如果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教学思想要与时俱进与灵活变化

所谓“与时俱进”,是指教师要做到角色转变的更新,即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只有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才会彰显活力,学生才会喜欢。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进行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纸、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扩大知识面,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最后,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而所指的“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采取趣味提问法。在体育课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一旦教学方法单调,就吸引不住学生,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趣味提问法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在教授“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面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练习的灵活多变。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他们喜欢形式多变、手段新的练习方式。例如准备活动,不能一味地采用跑步或做操的方法,如此机械枯燥地重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两个现象,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和教学任务根据教材内容,把跑步或者做操变换成竞走、矮步走、侧身跑、交叉步跑、后踢腿跑、前后侧踢腿跑、变速跑,花式图案形走、跑、双人操、轻器械操、活动性游戏等,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课堂效果会更好;对低年级的同学则可以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绕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尽可能开展有趣的小型竞赛。低年级学生往往会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这些小型竞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可在跑、接力跑、障碍跑中采用,在其他动作中亦可采用。

比如在急行跳远练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在空中成蹲踞姿势后伸小腿落地,就在沙坑前的三米左右拉上一根橡皮筋,要求学生跳起后脚跟超过绳子落地。最后分别比赛,比哪一队跳过绳子的同学多,学生在练习中越跳越有劲,结果伸腿也学会了,成绩也提高了。再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教师就可组织学生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进行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从爱护学生出发,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例如,有的女生胆小怕羞,不敢跳马,教师可以采取降低器械高度、降低教材难度、耐心指导技术、加强保护等措施;有的学生一时学不会复杂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分解教学或采用诱导练习;有的学生由于教师或同学用语不慎而伤了感情、情绪不高时,教师就应该注意教态,处理好团结问题。对待新生,教师应该体贴关心、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注意交流思想感情;应该照顾并善于利用女生爱干净的特点,事先请她们帮助把器械垫子抹擦干净等。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学生,对学生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更好的和学生相处,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总之,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能更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惠敏.小学体育情景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第4篇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美两国中小学生体育与体质的区别进行了一次分析与研究,并对两国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学组织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身体素质培养方法的特点及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研究分析表明: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中小学体育主要的学习方向是围绕全面发展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方针发展:美国的中小学生是“以人为主”“以兴趣为主”,学生被赋予先课的权利,学生能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两国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与教学组织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中国;美国;中小学生体育;区别与差异

1 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背景差异

1.1 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大纲情况分析

中国中小学体育实行的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教学理念是全面发展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在大方针政策的影响下,体育课程的内容也是朝着全面发展的路线行走。在中小生体育课程内容框架中课间操、队列队形、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都是必修的运动项目,并且课程内容与课时要求都是被教学大纲一个大框架框好了的。鲁路在《中美中学体育课程比较探讨》一文中说:“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过于泛化,不利于量化和具体操作”。并且由于资金上问题很多中小学体育设施十分不完善,运动器材缺乏,所以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广播体操、田径等运动项目,学生得不到有乐趣、有创新的运动项目,间接的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也会影响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

1.2 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大纲分析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体育强国。美国中小学体育以《迈向未来的国家身体教育标准——内容的评价指导》作为指导方针。在美国体育课程标准对“身体教育标准”与“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的划分是比较严密的,它们属于两类不同的标准,分别反映学校体育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不同价值取向,其目的是实现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美国小学体育教育以SPARK(Sport,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l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课程以主,该课程深受青少年学生和体育教师的欢迎与喜爱。SPARK课程它整合了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健康环境及教师培训,包括课内课程、课外课程及教师培训三个部分,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习惯,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运动知识、提高个人社会交往能力。

1.3 对比分析与结论

两国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指导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发展中小学的体育能力,培养中小学身体素质为目标,但两国在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下,教学方针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国中小学体育主要以被动的方式使学生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去,美国的体育教育方针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的参加体育到体育活动中去。

2 中美中小学教学组织方法差异

2.1 中国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组织方法

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教学组织方法大部分与军事训练有点相似,体育课堂纪律遵循“快、静、齐”三个字。例如,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关于中国中小学体育的精品课堂,在精品课堂中,学生们按照体育教师的命令集合、整理队列队形接着老师统一带领做热身操,这是课堂第一部分,大概占课程8-12分钟,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先是讲解技术动作要领与安全注意事项,再是动作示范,大概需要10-12分钟,接下来就是学生们自己练习运动技术时间18-22分钟,最后一部分,集合并总结课堂情况3-5分钟。这是中国中小学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体育课教学组织方法。学生们不管有兴趣与否,在体育课堂上只能被动进行体育教师安排的课程内容及任务。

2.2 美国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组织方法

美国的中小学体育在它的课程中同时开设了多个不同的体育项目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美国在现阶段小学实行的学校体育课程叫作SPARK课程,SPARK课程的主要涵义在于在“玩中运动”、在“运动中玩”。在美国一节精品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在一个“浓缩”了的网球场中自由的挥打“特制”的网球拍,打教学过程中我们看不到教练有技术动作的讲解、没有技术动作的示范。有的学生们在运动场地上进行网球对打“比赛”、有的同学单独练习,而教师一边在场地上维护课堂安全,一边与学生进行互动。它看起来就有点像我国的“放养式”教育,但不同的是场地上的气氛非常活跃,每一位学生都在运动着。

3 中美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区别

3.1 中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

就目前而言,中国中小学及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高,并且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由个体自主安排。离开学校后学生运动所需的运动场地受到限制,从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文化学习繁重的家庭作业,也迫使学生们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骤减。中国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小学体育课程每个星期至少3到4节,从而学生每一星期在课堂中的运动时间只有2-3个小时,从训练学的角度来看,这离体育健身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3.2 美国课外体育活动组织

据美国中学的专家统计,美国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特别多,大约占总人数的86%。美国国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非常的灵活,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课外体育活动安排项目非常丰富,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并不受限于他们训练的水平。美国与中国学生的作息时间大不相同,他们一般下午三点左右就放学了,但他们会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参加课后的各种体育项目,以积累足够的体育学分。据美国权威统计部门得出美国中小学生每个星期的课外活动时间一般在12.6-13.2小时之间。

3.3 中国中小学身体素质训练特点

中国中小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也是秉承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小学时期的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也会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训练。并且在初中阶段的体育特长生队伍中我们不难看到,在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的时期,就会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比如:压杠铃、负重长跑、外力牵引跑、台阶蛙跳等等。中国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能使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快速上升,但却会给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带来无穷的灾难。

4 结论与建议

中美两国的中小学体育是两不同层次上的概念,由于两国的国情与政治区别,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在体育教育事业的不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实例对比法就两国在体育教育事业中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学组织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身体素质培养方法的特点及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作出了分析与对比。结论表明:我国在相关领域各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异或差距,我国的体育教学理念是“从小抓起”,全面发展中小学身体素质教育,从而导致体育课与健康课划分不够严密,内容标准过于泛化,不得于量化和实践操作;美国教育标准主要突出“发展线”,前期教育主要注重于“兴趣发展”、“个人发展”、“自我发展”,中后期主要发展学生的集体体育意识与个人特长能力。(下转第380页)

参考文献

[1]曲哲.体育教学中的无效教学方法简析[J].青少年体育,2012,6(5):1-2.

[2]范红畏.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研究及评价[J]科教园地,2012(12):2-2.

[3]岳建军,阎智力,季浏,王建琴.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7(7):2-3.

[4]孟元桥,伏献颖.从一节SPARK课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学[J].教师教研,2013:1-2.

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微课;实效

微课资源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更好地掌握体育动作,领悟体育要领。所以,当微课教学资源一出现,就受到师生的欢迎,并且也逐渐成为新型教育方向的“铺路者”。

一、将零散的微课整合成专题,为助力小学体育教学显实效奠定基础

目前,小学体育微课资源的管理还未形成一套体系。面对日益庞大的微课资源,如果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的支持,就很容易出现资源杂乱无章的状态,导致微课资源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以,就出现一个知识点多个微课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体育微课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按照每一个微课的内容知识先后顺序,将原本单一的微课转变成为系统性的体育训练专题,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体育训练知识脉络。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领悟体育动作的要领,从而助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二、借助微课资源辅助教学,有效减少教师的重复性讲解示范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常进行重复的讲解和示范。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也不可能长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示范。微课的出现有利于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无需一遍遍的重复示范也能让学生看清动作的每个细节。

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教师便可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利用Flash软件制作前滚翻的微课,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标注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标准的前滚翻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借助微课辅助教学,让学生的动作越来越符合标准的要求。这样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学习的快乐,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三、巧妙运用微课资源,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趣味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时,可以通过微课的运用增强理论知识的趣味性。特别是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可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并在关键处做上特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的比赛规则时,教师便可⒈热的规则做成微课,并附上一段精彩的比赛视频介绍裁判的方法。如遇特殊天气需要在室内进行授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微课内容,填补了室内体育课无内容的空白,充实了室内体育课堂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微课掌握各种球赛的比赛规则,从根本上提升室内体育教学的效率。

四、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就以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内容为例,谈谈体育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设计思路与流程:

1.微课展示,引发学生思考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蹲踞式起跑的微课视频,并且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提出几个问题,如,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可具体分解为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反复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分解技术动作,解答学生疑惑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让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说说从中的收获以及掌握了哪些技术要领等。然后,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统一为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要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穿插部分错误的起跑姿势,让学生借助视频反思自己在观看视频时未能察觉的动作细节,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3.互相合作,学以致用

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并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互相督促练习。其中,在队友练习时,另一人则仔细观察,看看队友是否掌握了技术要领,若存在问题便帮助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打破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巩固教学成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加入错误的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存在的错误。如,运动员在起跑准备阶段,其身体的重点是否前移;起跑时的后蹬动作是否有力等等。学生通过将观看视频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的课后评价不再片面、单一。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的体能与技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微课运用到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在大学体育课的开展中,广大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考验,在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上,很多老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是什么原因让本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大学体育课堂变得管理混乱,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呢?解决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这两点正是无数正在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学者不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进行专门化的体育活动的能力有限,积极性不高

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各地中小学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尤其是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省份,文化课分数对于一个学生求学前途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中小学校会想方设法压缩甚至取消体育课,这一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上体育课的经验;另一方面,之前求学过程中的经历,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暗示,那就是“上体育课其实是一个不重要的事情”。学生主观上不具备认真上体育课的心理基础,客观上也不具备上好一节体育课的经验和能力,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中出现种种问题可想而知。

2.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肥胖的现象时有出现,大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高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生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些时候对于学生逃避体育锻炼的行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纵容和妥协。以此为背景,高校里从事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老师还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试图在利用一个学期的体育选修课时间,教会零基础的学生学会诸如网球或者乒乓球这类专业程度比较高的运动方式,这种错误的方法,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当然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逃课缺席的情况发生。

二、解决大学体育课堂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几个途径

1.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学生的体能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大学体育课的课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的。但是,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帮助学生增强体魄、强身健体的职责,为了履行我们的职责,同时也为了适应当前的现实情况,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尝试调整教学计划,不再将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强加于学生身上。在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上,应该采用分梯度和分批次的方法:对于一些有体能基础、有训练意愿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专业化指导,对于基础和体能较弱的学生,则应该放松要求,以鼓励和基础性教学为主,这样做既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又能让不同体能层次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

2.改进教学方法,制订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用更“温柔”的态度对待学生,是破解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老师的人员构成可以得知,有资格从事大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教师,一般都曾经是体育特长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卓有建树。这些老师的优点是业务水平高,在教学能力上往往能够让学生信服,缺点是更倾向于将自己在过往训练经历中的标准施加在学生身上,换言之,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同时,经历过“铁血训练”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不善于用更柔和的方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往往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不愿意上课,并且在课堂上不愿意配合老师的重要原因。以往的大学体育课中,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完成情况的标准是固定的,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各个省份的体育课教学状况不同,尤其大学生中有体育特长生的存在,因此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体育基础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给大学生的体育课定成绩的时候,也应该区分层次,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在考虑大学体育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也应该从师生两方面的角度入手去思考和解决,本着实事求是和为学生负责的原则,正视大学体育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学生缺课、教学效果不好等管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课堂管理,增加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提升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高校体育老师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译文 李旭林 单位:1.川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2.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兴趣;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68-01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改向所有教师提出的要求,做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易的。体育课是一个特殊的课堂,它是一项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活动的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本人就一节体育公开课《双手胸前传接球》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而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却越来越多,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呢?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学习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内容他们会乐于学习,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内容他们则表现得毫无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游戏竞赛、激励性的评价等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例如,在进入专项准备活动后,我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组的玩球方法多,学生之间互相切磋、相互指导,气氛活跃。展示阶段时,有些小组运用了很多新颖的玩球方法,引得其他同学纷纷喝彩,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被点燃了,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宽松起来,真正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我还设计了体育游戏,把要学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篮球课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球感和身体协调性,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以打保龄球小组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竞争的精神。首先,我在课前准备好了大量的矿泉水瓶,里面装上水,放在规定的地方,让学生手拿篮球以打保龄球的形式投准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打倒多的一组为胜队,并给予该组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学习热情也很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也很高。

思考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体育课,通常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练什么,以掌握了方法和达到既定的运动负荷为目的,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认识,强调的是体育健康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自主学习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重点。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例如,在这节课的基本部分中,首先,我和另一名体育教师配合,向学生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然后我提问:“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你觉得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分别是什么?”我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模仿,有的在争论,我则迅速转换自己传道者的角色,融入到学生中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争论,这一环节中,我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多以言语启发、鼓励,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想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的调动,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思考三:如何引发学生自我反思?

有些学生在实践中始终掌握不了动作要领,原因何在?部分教师认为是学生的领悟能力差,部分学生也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协调性不好,而我认为是学生自己没有养成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反思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慎思之”就包含了反思。通过反思,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分析,反思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会反思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练习的环节中,我让学生两人一球间距2―3米,进行传接球练习。不少学生会接不住球,在同一个学生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为什么会接不住球呢?”他一边思考一边观察接球较好的同学,在他找出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又追问他:“接球的质量和传球的质量没有关系吗?”这时他又会去反思自己传球中的问题,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不仅让他找出自己接球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他纠正了自己传球的动作。这样的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小学低段;班主任 ;教师素质;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44-01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成长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所确立的价值取向,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同时,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健康的含义,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性三维的健康观,使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当立足于既要注意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兴趣、态度的形成,以及人格完善与个性的培养。

二、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老师的主动参与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 去年一月的一天,我上初二一班的体育场外课,由于当天气温低,学生都不愿意练习,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我不断的思考,决定组织所有学生踢足球,我也参加。分成两组,实力均等,比赛开始了。我不停地大声组织学生进攻和防守,不停地鼓励和叫好并积极地跑动参与学生间的对抗。学生也被我感染了,他们也大声地叫,女生也跟着跑。1:0他们欢呼;1:1他们开始跳跃……不知不觉中已经下课了,同学们流着汗水离开了球场。几个女生一边走一边说:“踢足球,真有味道,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这时的我早已是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了,但是看着远去的学生带着笑声、满足离去很欣慰、开心。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教师的亲身参与和激情感染了学生。老师的参与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与认可,他们觉得老师和自己在同场地上竞技是对他们的最大的尊敬。看见老师大声地叫好和欢呼,全然把自己和他们融在了一起,学生也就充满了热情。 这说明教师的适时参与、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也可以在实心球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谁抛的远、素质课上比谁跳绳跳的多、篮球课上的三对三或是罚篮(定点投篮)等,只要有老师参与的项目学生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三、整合器材和场地,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场地和器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作用,随着学校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学生对场地、器材有了兴趣,必然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一批新型的器材填补了学生体育器材的空白,如,飞盘、轮滑等,同时器材的改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如,软式排球。 天然资源包括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及附近场地,如,斜坡、楼梯等,通过这些的利用改变了传统体育课一定在操场上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如有时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的斜坡台阶进行跑步训练,学生练习很放松,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1、分层次分段教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根据不同的体能情况授课有助于区别对待,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有时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好中差三组。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三个高度进行教学。

分层次分段教学要真正做到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桃子”,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每个层次都应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评分标准。

2、按技术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的达标程度进行分组。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实效性,针对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的教学,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

第9篇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当今的小学生是新世纪人才,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从一方面讲,他们有朝气,有理想,思想活跃,积极进步;从另一方面说,由于他们思想还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所以可塑性很大。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使得一些孩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们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思品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现“塑体育人”的过程中,体育课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体育课是在不同时间、空间即自然条件下于动态中进行的,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更容易鲜明反映出学生的品质、意志、毅力、与人交往的方式等思想素质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思品教育”的独特条件。另外,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出色的运动能力、娴熟的运动技巧、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教研室下校听课,我上的是跨越式跳高,开场我就在学生们面前跃过了一米五的高度,学生们惊叫着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不失时机地说道:“同学们,想不想和王老师一样跳得棒呀?”“想!”学生们齐声答道。“王老师是认真刻苦训练得来的,你们能不能做到呀?”“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这正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思品教育”的优势所在。

二、思品教育在体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树立最初级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思品教育”,使他们克服不良倾向、克服消极的思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前几年在电视和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中日两国小学生搞一次友谊活动,举行了一次徒步活动,日方小朋友克服生病、身体不适、受伤、脱水等等不利因素,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而中方很多小朋友,不是生病、受伤走不了,就是身体不适、脱水原地休息不动了,最后被救护车带回营地。这件事难道不让我们这些搞体育的深刻反思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技术、技能的锻炼,而不去深入地了解学生,做细致的思品教育工作,那么我们培养的将是“健而不全”的人,也就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能很好地完成九年义务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任务。由此看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品教育”是重要和必要的。

三、把握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及时机

体育教学中的“思品教育”工作应该在课中或运动场直接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项目特点进行,我们应根据教学中的可利用因素实际进行“思品教育”工作。体育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应认真挖掘,仔细研究,从中发现各种教育因素。例如集体游戏、接力赛跑和球类运动等培养孩子们具有团队精神,中长跑培养他们学习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难,取得最后胜利的顽强拼搏精神,处处都可贯穿思品教育。

四、在“思品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树人先树己”

体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思品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中“思想教育”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觉悟。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教育因素,避免单纯的技术教学,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水平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知识广博,业务精通,给予学生极大的爱心和帮助。在“思品教育”方面,教师本人只有具备纯正的思想品德,才能真情流露地教育学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楷模与榜样,也才能自始至终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教学任务里去。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是田径队教练。有一天下午训练,做准备跑时,天开始下雨,我躲到走廊下。队员们一边看着我,一边用手抹着落在脸上的雨点与汗水。当时我心有感触,立刻走到了场地中央。队员们不再犹豫了,尽力地跑完了最后的圈数。此后,凡是遇到这类情况,我都坚定地与孩子们在一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道理。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教学内容、任务得以良好地完成,保证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同行的认可。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师;多维度;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25-02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广大中小学师生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一线体育教师。这些教师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受多年来传统观念和老旧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课改不感兴趣或感到不适应。在课堂教学中,重技能教学、轻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似地牵着学生鼻子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习惯性由教师确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目前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得出定论:体育教师不能固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从构建理想课堂的途径中去拓展体育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呢?本文以在职一线体育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做好访谈记录,对访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小结,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锻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转变观念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为了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参与运动、自主学习的主体。

2.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评价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行之有效且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形成多维度拓展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

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仅是实施者,还是开发者和建设者;应参与课程的研究、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改进、补充教材资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多维度的开发和拓展体育课程资源的目的。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应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课程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的兴趣。

2.对一些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等,应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造、创新与拓展,才能适应中小学生的需要与发展。

3.拓展体育课程的视野,特别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求体育教师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达到多维度拓展资源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充分挖掘校内外、地方民俗体育资源,建立校本教材。

三、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多渠道地开发和组织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共享《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共享课程资源是我们课改实验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师不妨从三方面去领悟认知。

1.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也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这才会产生内在动力,才会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实现,有利于深化学科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新课标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3.要能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要学习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相关知识,积极设计和制作录像课、教学课件、微课等,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室内体育理论课中,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课教学。

四、提高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标。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模式,并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在新课改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以教学者的身份呈现,还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新课程的平台。想把自己变为“研究者”,要从以下两个途径去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

1.培养浓厚的科研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体育教师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教研能力,如申报与确立省、市级课题,设计教学案例,自制教具,创编校本教材,组织业余兴趣小组训练等。

第11篇

1.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不够

目前,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缺少在艰苦环境下锻炼的机会,家长视之为“心肝宝贝”,即使是正常的体育课,家长也怕学生出意外。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不让学生参加一些正常的体育活动,更不用说学校组织的其他体育活动,如足球比赛、田径队训练等。

2.大部分女生不爱运动

一上体育课,大部分女生就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向教师请假。有些女生确实身体不舒服,如在特殊时期;而有的女生就是怕运动,尤其一些肥胖女生更不爱运动。

3.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取消部分正常的体育活动

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为了安全只能因噎废食,取消了一些正常的体育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本来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类运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但由于球类运动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相撞、摔倒、扭伤的可能性较大,家长为了孩子安全,不支持孩子参加活动;教师为了不发生安全事故,不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自行取消一些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形同虚设。每节体育课,教师只让学生做一些广播操等简单乏味的活动。为了不发生安全事故,原来矗立在校园里的体育设施,如单杠、双杠、爬杆等都拆除了。

二、正确应对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确面对体育教学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每节体育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一般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这些活动能全面地锻炼学生身体,提高身体各器官技能,预防一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也能让学生快速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应根据活动项目的不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某部位进行活动。

2.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

在体育课前,教师要检查学生人数,详细询问每一名不在场学生的去向,如有旷课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及时联系班主任,确保该学生的安全。下课后,教师还应集合队伍检查每位学生是否在场,是否有意外发生,做到善始善终,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回到教室。

3.加强体育课组织教学

教师要提前备好课,体育课程在设计、教法和组织上要科学合理。由于体育课室外活动的特殊性,教师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尽可能避免意外发生。安全问题教师要课课讲,时时讲,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和学会宽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确保场地器材和练习的安全性

每节体育课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安全,把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事故重在预防;课中如出现场地器材等安全问题,及时带领学生远离器材,确保学生安全。体育组应成立体育器械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一些器械进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12篇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第8期: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口令与队伍调动是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体育教师具备的重要技能,但近年来在体育教师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有关这个方面的技能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青年教师中比较欠缺。因此,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口令与队伍调动运用的要求有哪些?

②口令与队伍调动有哪些好的案例?

③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应如何训练与培养?

第9期: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是正常的,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错误动作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善于观察学生的动作,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并施以良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但是,要掌握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也有很大的难度。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举例说明如何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

②运动技术诊断的视角有哪些?如何才能准确诊断运动技术?

③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

第10期:保护与帮助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迫使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性,而把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拒之于体育教学内容之外,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具有较大的损失。安全问题的确很重要,既要确保正常的教学,又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的保护与帮助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实例分析各类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教学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

②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③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技能?

第11期:场地器材布置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一项任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线条、颜色、器具等把场地装点一新,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一个全新的直觉与美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为愉快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场地器材布置的原理与作用有哪些?

②实例分析场地器材布置有哪些技巧?

③体育教师的场地器材布置技能如何培养?

第12期:课堂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师为辅,生为主,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引导、服务于学生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中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又不及时疏导,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教师积极引导、保持学生思维流畅,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浓厚。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不同性格的教师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体育课堂教学?

②实例说明师生沟通有哪些技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③如何培养年轻教师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实案选登”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2012年对刊登形式进行重新改造,以“教学设计+自我分析+网友点评”的多元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可以是完整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完整篇包括目标、内容、结构、时间、次数和预计内容;片段式呈现最有特色、操作性强的设计步骤部分,并配教学反思文字论述,包括设计意图、注意事项和教学特色等,避免一些套话、空话和大话,只需要加入实践后的一些注意点即可。自我分析:需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剖析,针对教学环节、练习手段、组织形式,简明扼要分析其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教学规律。网友点评则是编辑在初步定稿的基础上,把稿件呈现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 “实案选登”版块,进行网上讨论交流,届时我们将选择一些精彩点评同步刊出。

第8期: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配合以及一些篮球的拓展类游戏等。对于这些教学设计需要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由于不同学校在场地条件上存在差异,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篮球学习内容作出设计,以便不同条件的学校加以借鉴。

第9期:排球教学

以往的排球教学设计,更多体现了技能教学的过程,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同伴互助、提高技能学习的有效性还研究不深。所以本期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多探索运用典型的新型学习方式来进行排球教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式运用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追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第10期:民族传统项目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项目的代表,在学校层面开展的情况并不如人意,虽然在教材中一直存在,但缺乏引导和推广,我们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经典设计来为大家做出典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武术教学的特点、注意点。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把自己已经引进课堂的地域性项目教学设计呈现出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与分享中国的民族文化。

第11期:耐力性项目

进入冬季,正是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机,教师们可以围绕发展耐力素质为主题,力求改变耐力素质枯燥、单一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趣味的游戏,或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的耐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