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8:5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比的意义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精心预设 多种预设 创造生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们是一对对立的统一体,犹如一副跷跷板,难以处理: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的多了,主观预设的就没用了。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机械的。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使“预设”与“生成”共舞?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我们预设学生做直角的方法是多样的:画、折、围、剪、拼、找……都可能出现。如果仅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展开活动,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于是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小棒、水彩笔、直尺、剪刀、三角尺、长方形纸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课堂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二、多种预设,促进生成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预设目标:运用图形转化的思想,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预设圆面积转化的多种教学方案。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三、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面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的有意义成分,及时放弃预设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创造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场足球比赛2∶0是不是比?”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2∶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2∶0不是比。看到这两种情况,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2∶0是比的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为反方。进行辩论比赛。正方:我们认为2∶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2∶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2∶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创造生成一节成功的课,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放大错误,升华生成
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其实这种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课例: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
师:“63-8=?”
生1:(充满自信)“63-8=6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个位3-8不够减,所以用8-3=5,再与十位上的6合起来就是65。”
师:“是吗,那该怎么减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现代化社会要培养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把学生学习的起点作为教师教学的起点,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2.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认识到教学应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研究问题设计的方法方式
如何设计目标问题的呈现形式?如何设计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常常是数学课堂设计最常遇到的问题,以下的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列举生活实例,提供生活原型。
中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对这些知识,要由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引入。 如:提供日常生活中各种对应关系,引入“映射”的概念;列举蝴蝶、人脸、花朵,镜面反射,提供对称图形的原型。这种方式有助于将各种现实材料和数学知识溶为一体,实现“概念性的数学化”。
2.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问题
如:在数列的基础上引入等差数列。
这种当新概念是已知旧概念的一种概念时,常给出一组反映已知概念的事例,让学生观察、对比、辨析、发现这部分事例所具有的与其他事例不同的共性,从而引入新概念。
另一种引入方式是在概括程度较高的旧概念基础上,加入新的属性,通过逻辑推演,直接引入新概念。
如果在相对具体的概念基础上形成较高层次的概念,那么常见的方式是提供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直观的观察材料,让学生分析其共性,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
3.练习式
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安排一组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对练习题或解答结果的讨论引申、推广引入课题。
4.设疑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之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而产生迫切了解结果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入。
5.类比、对比式
当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联系时,可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引入课题。
如在掌握等差数列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引出等比数列的相应内容。
6.发现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引入课题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智慧的创造性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念如下内涵:
1.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文本",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物化的"作品"。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学设计与写教案是可以画等号的。我以为这是把教学设计这样丰富的一个概念简单化、片面化了。教案是教学之前备课的物化产品,它规定了即将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有的甚至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预设好了。这样的教案,是一种封闭的东西,它独立于整个教学过程之外。封闭的东西容易走向僵化。我们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就是要把陷入封闭的死胡同的教案拯救出来,把教师创造性突显出来。因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住物化的、死的教案,而是要把教学看作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一连串的动态过程,要看到在这个整个过程中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教学,理解教育。
2.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觉醒、校正、丰富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教学设计或者写教案是技术性的东西,与教育哲学没有关系。很多人以为,教育哲学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话题,与一线的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没有关系。这是极大的误解。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是在相应的教育哲学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什么教学活动不体现一定的教育哲学,有时只不过是教师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关键词:东北亚,经贸合作,自由贸易协定,基本走向
一、东北亚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有利于本地区经贸合作
目前,与西欧国家相比,东亚地区国家间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关系处于一种较低级状态。在亚洲范围内,与东南亚地区松散联盟的国家关系相比,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更落后一个层次。在欧洲,类似于中日、韩日之间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纠纷已不可能发生;日韩两国那种在海上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在西欧更是不可想象。欧洲有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的和平统一,而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与对峙的紧张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在这种反差强烈的东西方对比的背景下观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结果就可能使人感到有些失望。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扩散与深入发展,使东北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区域外单打独斗式的双边结盟或合作,无助于自身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安全的建立。所以,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对话和经济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同样,在东北亚地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的崛起及其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后发经济体的和平崛起及在国际事务中大国地位的日益凸显,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东北亚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新势力的崛起使区域内的发达国家再也不能以传统的心态看待邻国,也使区域外的发达国家不能再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蔑视东北亚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加之新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催生了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势的新特点。
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状况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的表现: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六方会谈时断时续、朝鲜半岛南北的长期分裂与对峙、日本与中韩关系的长期恶化、朝鲜与美日关系的长期僵化问题等,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可喜的是,现在有关各方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是谋求合作、促进互信的主要依据。过去东北亚国家在强调国家利益时,往往忽视国家间利益的重合点和价值的共享性——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安全观认为,国际安全的基础是共同的安全利益和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相互信任及经济上的相互发展。同样,经贸合作也是如此。虽然在国家间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时,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矛盾和分歧不会遏止经济合作,但当国家间关系处于僵化状态时,国家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信任缺失就会导致经济合作陷入低谷。因此,无论是实现东北亚各国共同的安全利益,还是推动经济互惠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都是基础和前提。东北亚各国的合作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但终究要向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合作发展,而相互信任是实现地区安全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条件。目前,东北亚国家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在近期才出现越来越多的可喜变化。
二、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已成为亚洲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去年失败以来,协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则成为当前亚洲经济贸易合作的主流发展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4月10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东亚地区,已签署或正在谈判、有意研究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有109个,而在整个亚太地区,这种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92个。亚洲各国似乎都在以焦急的心态努力寻找各自的贸易伙伴。尽管有舆论一再提示应留意和警惕这种自相矛盾的“自由贸易”协议的扩散,因为它可能导致混乱,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但这种趋势丝毫不见减弱。2007年4月,对亚洲经济融合心有不甘的美国也迫不及待地与韩国在最后期限内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韩国有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谈判也随后于5月拉开帷幕。
自由贸易区建设之所以在亚洲如此走红,欧美之所以也不肯缺席这次“盛宴”,首先与亚洲目前的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格局有密切关系。冷战结束后,亚洲尚未形成一个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合作的新格局。要在现有的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格局中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外寻找稳定而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其次,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导。所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和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很多亚洲国家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残酷竞争,都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再次,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身市场容量的扩展,使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出现变化,如何确保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直接牵扯到亚洲国家未来的发展。另外,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谈判进程。
在东北亚地区,这种趋势也同样表现的特别突出。虽然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但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虽然“10+3”或“10+1”并不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次优性选择也正成为通向最优组合的途径。当前,东北亚地区围绕FTA而展开的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考虑大于经济考虑。国内外有分析表明,在东北亚各种自由贸易方案(东盟方案、中国方案、目标方案)中,中国方案是韩、日受惠最大的方案,而韩、日等国家宁可选择次优的一小步——东盟方案,而不愿意选择最优的一大步——中国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出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考虑,而非出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样既可顾及本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又可避免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体制;既可享受中国中心市场的好处,又可不承认中国市场的中心地位。但这种现象不会长久,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中国经济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经济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
(二)开放式考虑大于区域性考虑。在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在自身次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自贸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却不断向外拓展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范围,形成一种“先外后内”的发展走势。当然,整个东北亚合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合作进程表现为一种“多层次”、“多取向”、“多方式”的结构。但从根本上讲,这主要还与地缘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考虑有关,也体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脆弱性的一面。
(三)软约束大于硬约束——进程比制度更重要。一般认为,欧洲一体化是区域化合作中最具组织化、制度化的代表。但在东亚地区,已覆盖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东盟模式所强调的却是“非正式性和最小限度的组织性”。对于制度主义者而言,“10+3”机制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合作框架,而非建立在法理之上的正式制度安排。东北亚这种既充满活力又不以硬性规定约束参与者的做法,可称之为软地区主义。因此,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像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强理念、弱制度”。实际上这也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脆弱性有关。
(四)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寻求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所以,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发展的。当前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盟作为推动者,对完全融人到东北亚心存疑虑,中国和日本作为大国也依然不敢当头。区域合作形式不仅限于一种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对话架构,它还有大到“亚太经合组织”、小到“10+1”、中间还有“10+6”的首脑对话形式。
尽管上述脆弱性有其副作用,但总体来讲,并不影响区域合作与整合的大趋势。虽然无法预测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何时、如何建立自由贸易区,但现在这种从东盟开始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进程的自由贸易安排的谈判和为此而达成的协定,最终都将为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进程提供动力。
三、东北亚经贸合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互补性不等于合作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新旧保护主义都将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出于一种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上的担忧。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止步不前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要看清楚韩国、日本对外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本质。它们的目的是让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做出更多让步,最终的目标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它们主要的贸易市场在中国。韩国已明确近期分三步走的自贸区建设战略——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虽然在韩美签署自贸协定后也迅速与泰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其实质作用有限。目前,在韩日对外签署的协定中,例外条款较多,实际上自由度已大打折扣。我们对这种协定也不必急于求成。中国的市场中心地位决定了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三)我们应看护好、利用好自己的市场优势。对一个过于开放或完全开放的市场,别人还需要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吗?日本已有学者提出:东北亚已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完全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组建更大规模的市场。换言之,有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就够了,不需要日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探析
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的不断加深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我国社会对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中学英语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笔试,对学生英语的使用能力缺乏足够的关注,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以很好的对文化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将文化教学更加科学的安排到中学英语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扎实的英语文化基础上更好的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
一、进行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我国英语教学工作在提升学生笔试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学生英语文化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造成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记忆,却难以对英语知识实施深入的理解,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完美的进行英语试卷的应答,但对于英语知识的熟练运用还有很大的欠缺,一些学生难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英语进行顺利的表达,虽然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依然没有将英语文化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社会需要已经促使一些中学实施了英语文化教学的改革,在一些中学已经取得一定经验的背景下,实施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二、中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具体方案
(一)实施英语文化教学的随机教学法
教师在实施中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根据英语文化的情况,将具备英语文化气氛的元素更多的融入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当中的插图实施英语文化的感知,教师要在课堂当中频繁提问,并允许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提出和了解,以便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扬。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具备英语文化特点的插图和视频资料纳入教案当中,以便教师能够按照插图当中的情景实现英语文化的提升。要使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教师提供的资料,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图片设置为情景问答,教师要在情景问答的过程中加以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了解英语文化的机会。教师要大胆尝试新型教学方法,将频繁的问答穿插于教学活动当中,避免学生在传统教学当中产生麻木情绪,以便学生能够将主要经历使用于英语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进行英语故事的讲述,使学生能够对课堂上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具备大致的了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情况进行判断,以便学生能够拥有同教师更多的交流机会,加深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
(二)实施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法,能够使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科学对比了解英语文化同汉语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英语文化和英语知识的了解。中学英语教师要尝试使用双语言教学方法进行英语的教学,并且将汉语的知识掌握作为备课的重点,要使每一位学生具备对比不同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且使学生能够具备不同文化冲突过程中的敏感性,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激发对英语文化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进行西方圣诞节的讲述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圣诞节的习俗进行研究,并将圣诞节的习俗同中国习俗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当中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对课程当中与圣诞节相关的内容具备更加准确的了解。教师在实施对比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实施对比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在同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用品方面,实施对比的方法,在基本语言的使用方面,实施另一种对比方法,以便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思维让对比的知识进行记忆,避免知识学习的混淆。
(三)实施英语文化教育的背景教学法
教师在实施背景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将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同语言文化背景进行完美的融合,避免单纯的实施背景教学影响了正常的学科知识教学。要保证英语学科知识的教学处于关键性地位,以便背景教学的方案安排能够拥有更加明确的基础。首先,教师必须保证实施的背景教学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认识到实施背景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从而尽快投入到英语文化的学习当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英语学科的教材为基础,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方案的改良,要勇敢的引用课外读物作为提升文化教学质量的参考物,并着重分析读物当中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将不同概念的解读作为文化教学的重点,并频繁的进行事例的列举,使学生避免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影响英语文化的学习质量。教师要积极拓展教材现有的文化范围,将英语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充分融入教学计划当中,使学生能够对教材当中的知识具备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以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研究,提升对英语知识学习的热情。
三、结论
深入的分析英语文化教学对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制定相关英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对提升我国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我国中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玲.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5:39-43
[2]曹刿生.中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及其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3:97-99+102
【关键词】结构;启示;实际应用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
结构主义是是二十世纪下半时期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不同变化的概括性研究方法。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结构主义企图探索文化意义上的相互关系。文化意义上的产生与再造关系,是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涉及到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文化意义中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并没有清晰的流派,不同的思维随时决定着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且发展复杂。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事物可以按照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作为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结构主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人文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希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够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与科学化。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事物作为复杂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均不能孤立的被理解,只有放置在复杂统一的关系网中,才能相互联系理解。在任何情境中,孤立的因素本身没有意义,其意义由既定因素中的其他因素决定。语言是符号科学,结构主义反对人性自由选择,集中于关注人类行为的各种结构组织从而决定研究。索绪尔于1916年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作为社会性的抽象记忆产物,语言依赖于符号系统生存。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必要工具,存在自然产生于自然消亡,或是非自然消亡的过程。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同其他理论一样,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产生的。美国人类学家发现印第安人的土著语言正在消亡,苦于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应用印第安语。在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进行收集,编撰,整理的同时,在实践中制定了一套语言程序,能够自动的发现和研究语法。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何在应对英语考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也将是大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需要考察的重点。
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相关启示
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只有先深刻了解结构主义产生与应用的实际意义,才能恰到好处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在听说教学法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教会学生语法就是明白了文章意思,毕竟语言最重要的根本还在口语。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在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交流的情况下,加强口语的联系。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传统教学方法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忽略听说能力的情况下违背了语言产生的初衷。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注重语言的流通性,是尊重语言形成初衷的根本,只有在注重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学习语法,才能增强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
1.注重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法的研究要立足于语言的形式,不可以受到意义的干扰,在类型划分的问题上,简单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统称语法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语法教育均是用类意指定形式,但是一切类型都不能根据意义来加以规定。所以,学校在编订英语教案与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生硬的划归分类,要兼顾到语言的交流性特征。
2.重视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言范畴的科学,不能用哲学的术语来加以规定,只是可以认为语言范畴同实际的类别是一致的。在英语中,名词的单复数需要区别,单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单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而复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复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用以修饰指代词的不同。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这类细化型的分类,让英语教学有章可循。
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话语不可能瞬间观察到成分,对词的结构进行观察的同时,要遵守直接成分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是实践中,如何高效率的记住单词,一直是许多学生苦恼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则对单词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当今语言学对语法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通过对比与切分的法则,在语言形式作为较大形式的一部分出现时,追认语素处于内部位置,如果语素不是出于内部位置,就追认语素处于绝对位置。在高中英语教育实践中,要审视每一个句子都是独立的语言形式,不能用任何语法结构包括到任何较大的语言形式里去。认识到这一点,句子成为错位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布拉格音位学派,在结构主义中又称为“结构功能派”与“功能学派”,主要以研究语音学为主。语言内部成分决定了语言的内部功能,在各成分对比的过程中构成完整的模式与体系。如果从形式和实体方面分析语言,语言会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更侧重面向语言材料与语言结构的形式描述。结构语言学重视口语,侧重记录语言的具体应用,在英语已经作为普及语言在全世界普及应用的今天,重视口语无意最符合时展的规律做法。在英语实践中,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从而让学生获得实际的英语能力。
3.重视学生的听力教学
语言作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归类总结同音词与同义词相关的分辨能力,从而达到语素的归类目的。
英语听力作为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提高听说能力除了是成绩的需要,也是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的责任在于探索性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将学学英语的目的集中在英语考级的非实际应用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一种,给予受众的意义,最重要的目的依旧是交流使用。美国结构主义对语言的研究方法,可以援引学生把集中于解题的注意力,逐渐分散到听说,语法学习与词汇记忆中,从而加强自身的英语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梅.《浅析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1,(01)
小时候最爱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作文里,梦想着长大了要当歌星、警察、官员等,那些稚嫩的笔调,那些虚幻的想象,时常会被老师挑出来念念,总觉得很骄傲。当我长大,走出大学校园时,我却成了一名山村小学教师。
拖着行李,离开父母,远离家乡。带着一丝失意,带着一份感慨,带着些许无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不停地自我安慰中,度过了人生一段比较失意的日子。如果说初来时更多的是充满着无奈,那么现在我却是真真切切喜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更喜爱这份工作。这里空气清新,人们有着清幽而宁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民情让我已经习惯远离城镇喧闹的生活,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安宁和舒畅,而孩子们的心更是透亮透亮的。
每天早上未等阳光普照大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便已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开启了一天的学习。记得自己上第一节课时,面对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孩子,我茫然不知所措。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仅凭着脑海里以前上小学时候的那点残存记忆,就匆忙拿起教案上了讲台。殊不知自己的这一行动,对那群无辜的学生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每次上课,必定是教案不离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俨然成了透明的空气,他们的存在只为让我有了一些听众。每次提问总是试图努力把学生的答案拉回到教参上,而对于学生是否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则不管不顾。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过去。单元测试成绩不理想,学生自然就少不了被一顿臭骂,像做错了事,都低着头,看着他们那无辜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老师,我们尽力了。”而我总是寻找各种措词,以埋怨学生来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开脱,从未想过自己是花了多少年时间才换回今天的知识。
直到一件小事改变了我。一次在教《长度》一课时,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回家准备直尺等工具,第二天刚进教室就听见学生在向我喊着,“老师,我带尺子了”“我也带了”。听到稚嫩的童声,让我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多少年以前自己也该如此吧。
“老师,他没带。”“谁?谁?”我面目狰狞地走到那位学生面前,提高嗓门大声吼道:“昨天不是和你讲过了要带尺子,你怎么搞的?”心里想着真是不知好歹,今天非得给你点颜色看看,看你还敢不敢违抗师命。学生瑟瑟发抖地说:“我……我妈……不给我买。”
听了这话,我的怒火突然全消了。“我妈不给我买”,放在其他地方这话谁信呢?但这是在远离城市的大山上,孩子们还没学会说谎。“我妈不给我买”,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里面却透露出的是无奈,试问天底下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子女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宁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丝毫的委屈,但是就这么一把尺子,母亲却不给买,她真的是不给买吗?
我无力谴责这位母亲,因为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奈,她改变不了眼前的窘态,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是我的不负责,又将她的希望一点点地击碎。我是应该深深忏悔和自责的。我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但是我是可以改变眼前的这群学生的,他们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怀着这种愧疚,备课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查阅资料,不断总结,自己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每天都精疲力竭,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教导之下,在一步步地成长,便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得到极大的满足。
农村的夜晚显得特别宁静。从窗外看去,只有点点的灯光摇曳在黑夜的冷风中,不时的一声犬吠,更是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夏日的夜晚更是有蟋蟀的歌声伴我入睡。在山村久居过的人可能都会有这么一种体会,会觉得这里的生活非常单调,因为这里没有城市中的各种娱乐设施,更没有闪烁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但这里的生活也同样多姿多彩。因为这里有怒放的野花,葱郁的大山,清新的空气。不时还会有老乡送来的野菜,甚至是自己家舍不得吃的腊肉。浓浓的乡情又哪能在其他地方找得到。
我总是习惯地称我的学生为孩子们,有朋友开玩笑说我母性的光辉被提前挖掘了。我现在不在乎这些,与其说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当地孩子们改变得更多,不如说这种生活带给自己的触动和感激更深。也正是这些触动与感激,促使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这片陌生且亟待发展的地区。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但这样的生活我会觉得有意义。
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所谓"预设":其实就是指
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
。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
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
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预设与生成"并非矛盾的关系而是有机的统一
有些教师认为主观预设和动态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犹如一副跷跷板,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
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甚至有人对"主观预设的教案"的作用开始了怀疑,生怕预设的教案
束缚了教师的思维,约束了课堂的生成,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预设"和"生成"变得"水火不相容",似乎
该"老死不相往来"。因而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等的预先设计;
什么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源于学生的思考过程,思考指向于目标的达成,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上的生成应当是学生围绕问题解决,通过积极思维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感悟
、解决方案以及疑问等。
通过对两者本质的追溯,我们不难看出,预设和生成并不是充满矛盾的"冤家对头",预设是教学的前期
准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理应要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预设教学问题;
生成则体现教和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促进和
谐发展。也正因如此,"预设"和"生成"不仅没有矛盾,相反更像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
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教学的时候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才能
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让课堂教学平衡于两者之中,一个别有洞天的教学胜
境也才会出现!
例如在上"比的意义",怎样才能找到师生情感的融汇点、开好关键的"头"呢?上课前我一直思考这个问
题,晚上偶然看电视足球赛时忽然想到:现在从大人到小孩都酷爱足球,当时就有一个足球赛在那里举
行,何不以此打开话闸呢?这一精心预设的情境果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得相当成功,这里充分
证明了成功的教学得益于教师精心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预约"生成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其因素不仅仅在"生成",还在于教学的提前预设,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追求
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通
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精彩生成",通过"生成"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
1、把握预设内容,深入钻研。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从预设的本质看,我觉得就一节课
来说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手段这六个方面,深入钻
研,提前预设。
2、讲究预设艺术,精心构思。
可以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
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在预设时则应讲究预设
的艺术,精心构思,巧然天成。
(1)巧用留白艺术。在中国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留白",就是说作画时不能太满,要留有空白处,才
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教学预设更是如此,预设时,不要讲究"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环节不要太多,要
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环节也不要太细,太细就可能牵着学
生小心翼翼地走在预设的轨道上,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索;问题不要太碎,浅显的、一问一答
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使预设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2)讲究弹性原理。如何让预设来得巧妙,能够"预约"生成?我认为用弹性预设促进生成是揉捏生成和
预设一个很好的方法,弹性预设既指明了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预设教学方案
时,要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回旋余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是基本
的,可以在教学中得以修正,在生成中得以调整;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也只是基本的流程,也可以在实
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发生变化。正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可以",就有可能使得课堂极富弹性,有可能使课堂
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也极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磨擦出创新的
火花。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课堂教学的基础和起点
(一)准确把握教材,预设有料“问题”。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或重组。如在利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进行文本编辑时,我就进行了整改,设计了一些有料“问题”:能否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中进行文本编辑时利用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使Dreamweaver网页中的文本更优美,进而预设Word中的艺术字能否运用到Dreamweaver中?请学生实践操作。一旦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好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的“动态生成”呼之欲出。
(二)关注学生认知起点,预设弹性方案。
如《利用表格制作网页》这一课,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中都学有所获。
层次一:对于低层次学生的要求,只需会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即可,对表格编辑不作要求。
层次二:对于中层次学生的要求,先美化表格,内外边框粗细设置为0,背景添加颜色,适当加高加宽行高、列宽,然后在编辑好的表格中添加文字和插入图片。
层次三:对于高层次学生的要求,除了美化表格外,还要美化网页,使网页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个方案进行练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己建构的空间。
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虽然课前我已经为自己的课堂进行了精心预设、合理安排,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的,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有时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应该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的生长点,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富有灵性,彰显精彩。
(一)活用、整合预设,动态生成。
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也为精彩的课堂生成提供了广阔空间。如在Dreamweaver网页中编辑文字时,我预设的第一步是最简单的直接利用Dreamweaver中的文本编辑功能,第二步才是利用编辑文字,再把编辑好的文字“复制”“粘贴”到Dreamweaver中,但因为本身这段网页文Word字是从网上直接下载下来的,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发现连最简单的首行空两个字符都不太容易完成,而且编辑下来的文本预览下来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也就是说,编辑和没有编辑没有很大区别,怎么办呢?这时就应活用、整合预设,先把网上文字“复制”“粘贴”到Word中,通过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编辑、美化好文字,再把此段落“复制”“选择性粘贴”到Dreamweaver中,就会发现网页中的文字变漂亮了,学生会觉得眼前一亮,既加深了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又学到了Dreamweaver中的新知识,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瞬间生成。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教学的新进展、新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活动方案等,在脑中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
(二)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关键词:网络课程 高等教育 解决方案
网络课程由于其不受时空的限制,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应用,相对于传统课程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够很好的弥补和扩充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并很好的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网络课程功能结构分析
1.课程概览
对课程的概括性介绍,包括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内的地位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导图,这些信息有助于课程的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能够明确前后知识的连贯一致性。
2.通知公告
教学通知公告的,此功能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了解教学相关信息。
3.教案课件
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课件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目前而言课件仍然是教师进行授课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门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所在,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课后复习,都十分重要。
4.习题实践
课程各章节习题,实习实践活动,习题形式应丰富多样,可包括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
5.自我测评
课程考试大纲、各章节测评和综合测评,每次测评结果包括测评成绩每个区间段的反馈信息,每道题的所选答案、正确答案和答案知识点的反馈。
6.练习提交
课程作业与提交,教师在线作业,设定提交起止时间和分支,并在线批改,及时反馈,学生可在线提交作业并查看教师批改结果和反馈。
7.评价反馈
提供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反馈通道。随着社会环境和学生成长环境的变迁,多年来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新兴的90后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倡导协作式教学,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贯彻“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即教学当中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评价的实时反馈将有助于教学方式转换、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善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对课堂的抵触情绪。
8.教学互动
学生可将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问,通过在线图文媒体的形式提出,教师可在线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解答。
9.教辅资源
课程经常有大量的视频素材,这些素材或讲座或影视,由于时间限制等各种原因不能在课堂上观摩的,均可放置在线上,供学生随时观摩。
10.成果展示
可通过线上图文视频对过去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进行在线展示,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感性认识。
11.课题研究
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在研课题以及面向学生招募的课题信息,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了解课题内容后,申请加入课题研究队伍,以课题推动教学的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
12.师资
任课教师的个人简介包括研究的领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者参加的科研项目、可公开的联系方式等。
学生可根据这些信息,向某些方面有专长的教师请教问题,向教师提问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二、网络课程构建技术的选择
根据一项在大学校园对文理科教师关于网络课程建设意向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表示愿意尝试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而当问到建设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时,都谈到技术和资金是他们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最大障碍。虽然国内各高校建立了很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系列课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毕竟能够获得这样机会的课程十分有限。因此基于前面的功能结构分析和研发经费考虑,我们采用WampServer、Wordpress、iSpring、Moodle、Discuz五大简单易用并免费的工具对网络课程进行构建。对现成系统和工具的使用,无疑能大大地提升课件或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又能显著降低课件或网络课程开发的工作量,有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实际教学活动上。
Wordpress、Moodle、Discuz等工具均基于PHP和MySQL平台。通过WampServer,我们能够创建和部署基于Apache、PHP和MySQL数据库的Web应用程序。WampServer安装简洁方便,无需进行配置文件的修改即可正常运行和调整。
Wordpress是一个注重美学、易用性和网络标准的个人信息平台,能让用户省却对后台技术的担心,集中精力做好网站的内容。在现有图文功能的基础上,可通过安装FLV Embed插件提供在线视频功能,若对网站界面具有具体要求的课程,可通过设计主题来改善网站的外观。
目前教师主流的课堂课件仍然是PPT,对于网络课程而言,课件在浏览器上进行播放对于用户体验而言显得十分必要。iSpring是一款免费的PowerPoint转Flash工具,可以轻松地将PPT演示文档转换为对Web友好的Flash影片格式,转换的同时将会保留原有的可视化、动画、音频、视频等效果,转换过后通过Wordpress方便的课件。
对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而言,提供完善的自我测评功能至关重要。Moodle是一个开源及自由的电子学习软件平台,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文章重点关注作业模块和考试:通过Moodle,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回答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在线的文本提交,也可以通过上传作业到服务器。教师的反馈会显示在每个学生的作业页面,并且有E-mail通知;通过Moodle,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测或者考试。教师可以定义题库,在不同的测验里复用,题目可以分门别类地保存。题目自动评分,并能显示反馈和/或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良好的动态反馈机制,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找出他们课程学习当中的不足。Moodle还支持多种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匹配题、随机题、计算题、嵌入答案题等。
正是网络跨时空的优势,使得网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Discuz!是康盛创想公司推出的一套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编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和安装,在互联网上搭建具备完善功能、很强负载能力和可高度定制的论坛服务。具有完善的文档说明,操作简洁方便,其用户管理模块、贴子管理模块以及对多媒体的支持能够很好地满足网络课程当中师生、生生互动的需要。新浪微博 for Discuz! X1.5的,为网络课程提供了微博这一强大的社会化网络媒体的支撑,对新兴媒体的整合,将有效提高互动平台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源动力。
三、结束语
网络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传统教学存在的师生沟通,资源共享问题,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显著作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 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学经验,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体会。
1.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用网络资源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都要“百度”一下,从网上搜索本堂课的教案和课件,因为我相信"敢"在网上公开的课件和教案,必有其值得“炫耀”的地方,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内容,每次看过网上的教案和课件后,往往会感觉自己的思路是那么平凡,惊叹别人思路的巧妙和优美,往下的工作就是从这些课件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方面充实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当然,这样自己的思路也很容易被局限在了所收集的有限的课件里面,所做的工作也只是简单的选择,体现不了个人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在“百度”之前就先定好一节课的设计思路,备好我的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看网上的教参、课件、视频等,这其中的意义不是在“看”上,而是通过“看”得到的体会和启发上,通过“看”引起自己的思考,使自己茅塞顿开,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思路方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多思考,多积累,多总结,多创新,当一切变成习惯,那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了。
2.兴趣培养: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青少年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情趣动机”。由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入手,到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学生很愿意亲手动手进行化学实验,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会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特征,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应掌握的重要能力,更是中学化学其它教学内容的基础。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内化等。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持久、浓厚、深入的化学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化学具有强烈且有效的动机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教与学中主要的探究方式,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惯,都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亦然。
首先,我们必须反复向学生讲明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情感、意志。同时说明要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克服哪些毛病,使学生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落到实处。
同时,要加强习惯养成的指导和训练,通过不断的举例示范,使学生明确方法,掌握要领。通过检查、督促、评价、树榜样等来激励学生克服心理惰势,矫正各种做法,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需特别强调的是,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自己首先得注意并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努力使自己既有科学的思维过程,辩证的思维方法,又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教学作风,规范的教学言行。
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4.人格魅力:亲其师而信其道
情感就像化学学科中的催化剂一样存在于每一节课的始终,影响着教学认知活动的进行,教师要积极创设和优化化学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情感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在认知过程中促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状态会彼此影响,相互感染,出现情感的共鸣现象。因此,教师对化学学科所蕴涵的情感和对这种情感的适当表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如果一位化学教师,不是因为喜欢化学而教化学,而是出于职业谋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师对化学学科趣味平平、情感淡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学化学没有意义、没用等消极的情感因素,就很难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相反,优秀教师不止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更是将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起带给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忱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
另一方面,化学教师要学会对情感进行适当的表达。适当的情感表达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不适当的情感表达则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不良的效果。因而化学教师就要适当运用表情、手势、姿态等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促使学生形成“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亲近感,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愉悦情感的形成,给学生创设好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情景。
5.教学反思: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合理型。从教师的培养角度看,教学反思不失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教育最优化。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身良好形象的树立等方面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2] 吴小玲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板书艺术;书写角度;配合使用
板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板书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堂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研究板书的书写艺术并将之运用到英语课堂环节,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板书艺术的重要性
板书艺术在英语教学中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简明概括,既是教材的内容提要,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为教师的讲课提纲和学生的复习提纲。其次在于它的直观性,它直接作用于学生视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遇到相关内容时还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板书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反映了英语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又是教学目的的有效体现。因此,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二、板书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内容广泛、生动形象、资源丰富、操作方便等优点,越来越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已经使课堂教学的状态产生了很大变化。部分教师过分“迷恋”多媒体,甚至彻底扔掉了手中的粉笔,整堂课只有口动而无手动,结果是幻灯量大,使学生记笔记更难,更无从分辨重难点,造成学生听课时好象明白,但课后感到脑子空空一片。我们应该思考板书艺术和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最大程度上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英语课堂的板书设计
1、从综合的角度看,英语课堂的教学板书要与教学课件等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和纸质教案在课堂上难以作随机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随机产生的教学信息,比如学生发现一种不一样的说法,或是学生的一个颇有深度的提问,乃至教师在课堂上一个突然而至的灵感,等等。如教师能及时把握此契机,即兴板书加以表达,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这种“及时反馈”的优势.是各种预设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
另一方面,由于课件内容含量大、演示速度较快,致使教学中很多文字表述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会使记忆的难度增加,往往还容易引起学生的记忆疲劳。如此时,教师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板书形式来展现整节课的结构和脉络。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课的授课内容.强化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步发展。
2、从板书形式的角度看,应该依据不同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布局板书内容。
以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板书的形式也不同。英语课堂上常用的板书形式有四种;提纲式板书、图表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等。
(1)故事性阅读课可以可以运用提纲式板书,提纲式板书是课堂上运用最能普遍、最广泛的板书形式。其是以事物发展进程为线索,将教材要点浓缩成提纲,采用小标题形式,按顺序、分层次排列出来。如模块3unit1可设计以下板书:Fog warningno buses to King street a tall man footsteps the helpful stranger the grateful helper.学生根据小标题的形式,教师加以指导,便可以大概复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涉及到内容列举的或对比的可以运用图表式板书,图表式板书是对有关英语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编排整理,用表格的形式系统归类或综合比较,将来龙去脉和各种关系条理地展现出来.它一般又分为统计表、文字表、比较表、年表等。如:
(3)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可以运用图示式板书,图示式板书是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用简单图示结合文字注记。这种板书节省文字,简明生动,直观性强,便于记忆。比如在讲解unit2 the universal language就可以提前在黑板上画出图示,借助图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结构。
3、从难易程度角度看,书写主体可以由教师转向学生。
将板书权还给学生可以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板书中发现问题。例题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可以反映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思路;知识体系让学生去总结呈现,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表达和书写能力的养成。无论学生板书书写的质量怎么样,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增加。
有利于追求教学生成。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是心里明白却口头上不能表达出来,也有很多学生是口头上头头是道却不善于书面表达。板书就是学生操练书面表达的视觉通道,不仅能与学生由听觉得来的信息相印证,并且与其相综合,促进学生构建新的意义。
4、从板书布局角度看,板书艺术也需要考虑美学因素。
板书艺术的美学要注意保持板书结构的平衡、板书内容的对比、板书书写速度的节奏。优美的板书可以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思维层次、揭示教材思路、突出教学重点、配合主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并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而且还要自觉地运用美学法则以达到良好的视觉传播效果。另外,副板书的应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有些强调的圈、划符号,关键的词语,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对教与学十分有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修改板书、书写副板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不断完善各个教学细节。
四、总结
总之,英语课堂的板书艺术不可或缺;板书艺术多种多样,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本班的情况加以适时的调整,研究;不拘泥、不刻板,精心设计,面向学生,不断提高板书的艺术性,争取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不断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忠志.把课堂板书权还给学生[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5).
[2]吴予尘.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整合与恰当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1,36(9).
[3]张忠海,邱韵珊.多媒体环境中板书设计的美学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经营
在当今市场上,由于技术、人员、信息的公开性和及时性,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顾客日益追求个性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为避免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思路。
一、差异化营销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结构日益不断变化,个性化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而由此产生的差异化营销理论也应运而生。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差异化营销理论的产生。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满足消费者的所有个性化需求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二、差异化营销的几种策略
企业进行差异化营销的手段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性能、特征、式样、设计、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即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产品差异化可以是产品任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与众不同,其中最常见的是产品质量、功能上的改进。在满足顾客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是差异化战略追求的目标。
(二)形象差异化
形象差异化是指通过塑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企业或品牌形象来取得竞争优势。塑造形象的工具有名称、颜色、标识、标语、环境、活动等。企业通过强烈的品牌意识、成功的CI战略,借助媒体的宣传,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一旦需要,就会倾向于选择该企业的产品。
企业巧妙地实施形象差异化策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突出自己纯天然的形象,农夫山泉在红色的瓶标上除了商品名之外,又印了一张千岛湖的风景照片,无形中彰显了其来自千岛湖的纯净特色。2001年,农夫山泉推出“一分钱”活动支持北京申奥;2002年推出“阳光工程”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体育教育事业。通过这样的公益服务活动,农夫山泉获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品牌价值,实现了形象差异化。在短短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形象差异化策略对农夫山泉产生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市场差异化
市场差异化是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异。市场差异化包括销售价格差异、分销渠道差异和售后服务差异。
实行市场差异化可以使消费者将本企业产品的价格、服务、渠道等和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个性形象。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市场差异化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没有差异的市场营销方式很难有市场。
但是,差异化的实施也存在一定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企业自身的实力、消费者心理和竞争对手的优劣等多方面因素展开适合自己的市场差异化,避免无意义差异化、过分差异化及竞争者模仿等不利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差异化营销策略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一)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应把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作为基础。因为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顾客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方面的差异,准确地把握“顾客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分析满足顾客差异需要的条件,要根据企业现实和未来的内外状况,研究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实力去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差异化应恰到好处
实施差异化策略要加强市场营销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顾客的反馈。因为任何营销策略实施成功与否,最终进行裁决的是作为上帝的顾客,得不到顾客的认可,再完美的策略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布局。只有通过顾客的反馈,才能准确地判定是保持、强化还是撤退自己实施的营销策略。只有消费者认可的差异才会带来价值。过分的差异可能造成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第二,可能带来成本的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从而抵消差异带来的价值。因此,适度差异原则是差异化营销的重要原则。
(三)实施差异化贵在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顾客的需求会随之发生变化,昨天的差异化会变成今天的一般化。竞争对手也是在变化的,尤其是产品式样、包装、价格、广告、售后服务等,很容易被那些实施跟进策略的企业所模仿。因此,任何差异都不会永久保持。要想使本企业的差异化策略成为长效药,出路只有不断创新,用创新去适应顾客需要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模仿跟进。
(四)要及时延展和升级
任何的差异化价值都是有时效性的,因为需求、技术、竞争等因素都是不断在变化的,环境或前提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会让企业原来非常有效的差异化价值失效。因此,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过去的品牌无形资产的同时,适当地延展和升级。
总之,企业在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时,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适合自己的决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瑾,浅谈差异化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