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平整土地的方法

农村平整土地的方法

时间:2023-06-06 08:5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平整土地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平整土地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灌区改造

Discussion on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ique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eng Ju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now become restrict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use various water-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saving water, maximize the us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conservancy workers need a key subject of study.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saving technology; Irrigation District Reform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用水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使水资源供需状况进一步恶化,各个产业争水的现象不断增多,农业用水比例不断降低,而且农业水资源环境不断变差,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与供应。因此我国的农业灌溉节水潜力极大,需要水利工作者深入研究灌区节水技术,以推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

一、节水灌溉概述

与传统的灌水技术相比,节水灌溉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和需水特点以及地区土壤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环境条件,利用工程、管理、农艺以及生物等方面的措施来合理控制灌溉用水,在充分利用降水等自然水资源的基础上,在保证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灌水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节水灌溉不等同于减少灌溉用水,而是更科学、合理的利用灌溉用水。通过组合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农作物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益,科学控制农作物蒸腾状况,避免无异耗水,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成熟甚至保质增产的前提下减少灌水量。

从我国的灌区工程来看,目前采取渠道防渗、喷微灌、管道输水等技术措施是主要的节水灌溉手段,然而从灌区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还需要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注重天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水农作物的培育和推广。

二、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由于农田灌溉受工程、管理、农艺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一化的节水技术措施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灌溉节水要求。因此,必须综合采用多种节水技术措施,通过多学科交叉、单项节水灌溉技术相互渗透来满足节约水资源与能源、节省肥料与工作量、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以及改善环境的需要。

在工程措施方面,灌区节水主要包括田间节水措施与输配水渠系节水措施,具体有渠道防渗、喷微灌、平整土地、管道输水、畦田改造等,通过控制渠道、田间渗漏和渠系、田间的蒸发水量,提高渠系、田间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从而实现节水目的。

在管理节水技术方面,通过加强灌溉用水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一,应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通过完善的灌溉用水监测、决策系统提高灌溉用水的管理水平;第二,根据水权理论对水价核定办法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制定机制,实行阶梯制水价、差别水价或是定额水价等水价制定机制,统一不同水源、不同距离的水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利用水利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通过计量供水来促进灌溉用水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节水灌溉,改善水环境;第三,鼓励用水户参与到灌溉用水管理之中,并根据广大用水户的意见对田间工程管理进行科学、可行的改革。

在农艺节水技术方面,主要有耕作保墒技术和化学调控、作物栽培、土地免耕、作物套种、秸秆覆盖、水肥耦合等技术措施。通过采取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作物品种的农艺节水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生物节水技术方面,主要是利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来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培育或选择节水抗旱的农作物品种,应结合本地区光照、温度、水资源、土壤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推广适合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品种,尽量培育能够有效改善本地区土壤条件的优秀作物品种。另外在田间灌水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膜上、间歇、分根交替及波涌等灌溉技术措施来降低土壤渗漏,最大化利用灌溉用水。

三、水利工程灌区改造技术

第一,灌区改造技术需要针对当前我国各灌区渠系不配套、渗透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灌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渠道衬砌力度,使灌区渠系配套,添置必要的测水量水设施以降低渗透损失,避免偷水灌溉、跑水、漏水等现象,提高渠系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

第二,受我国工业与生活用水不断增加的影响,农业用水被挤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灌区应针对本地区水资源情况,遵循宜渠则渠的原则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计划,优化水资源配置,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第三,由于我国多数灌区都属于老灌区,农村各乡各村都想开口建闸,甚至农户也想独自分水,由此导致灌区的管理混乱、调度困难,水资源被大量浪费。因此,需要改善渠系布置现状,提高管理与调控的力度,增加灌溉面积,做好渠系调整或是合并工作。

第四,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使用地面灌水技术的前提,提高土地平整程度是保证灌水质量的关键因素,能够缩短灌溉所需的时间,对节水增产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需要在灌区改造期间大力平整土地,尽量实现激光整平土地,并将长畦、宽畦改造为短畦、窄畦,以改善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效率。

第五,使用局部湿润灌的方法。局部湿润灌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蒸发量并充分利用土壤水,改善土壤通透性,使作物根部深扎储水,能够节约灌溉用水30%以上。实践也证明采用局部湿润灌不仅能够节水,还能够增加8%左右的产量。

第六,使用间歇灌溉的方法。间歇灌溉能够利用土壤的特性提高水流推进速度,同样水量下间歇灌溉远大于连续灌溉水流推进距离,有效降低了深层渗漏,灌水均匀度更高。

四、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对非充分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因不同的灌水地区、作物品种、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下节水灌溉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度与方法,所以应深入探讨其非充分灌溉方法;对经济作物灌水技术进行研究,由于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具备很好的经济价值,种植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深入探讨不影响各种经济作物产量与品质的灌水技术;对集约化经营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和方法,以推动目前实行的分散化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业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但我国目前的农业节水水平还未全完善,还需要积极推行各种先进、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最大化挖掘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从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地处长江北岸。与安徽和县接壤,半山半圩,发展农业的条件相对较差。2000年以来,乌江镇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农庄经济,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城市工商资本以及外来资本来镇进行农业开发,较好地解决了本镇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乏资金、技术不足、信息不灵等方面的难题。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成立农庄36户,流转土地14000亩,涉及五一、茶棚、双云、周云、南一、林山、林东等七个村。农庄经济的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荒山废地,而且还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交通运输、旅游休闲、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农庄经济在乌江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规模特色,关键在于乌江镇党委、政府的规范运作、政策扶持、优化环境。一是规范运作。在发展农庄经济的过程中,乌江严格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为农庄经济的规模经营打下了基础。二是政策扶持。为鼓励外来客商来镇进行农业开发,乌江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三是优化环境。每引进一个农庄,镇政府都指定专人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按照“园区设施农庄做,园外设施政府做”的原则。政府为开发用地做好田间沟渠、涵闸、道路等配套工程,同时解决好土地平整、用电、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

农庄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模式,虽然在乌江镇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农庄经济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发展优势:

一是有利于农业开发。乌江镇半山半圩,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要依靠本地农民进行自主开发,资金投入问题难以解决。引入农庄经济以后,用机械平整土地,开挖水渠,改良土壤,较快地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环境。据统计,全镇农庄的亩均投入1245元,其中帅旗农庄亩均投入达万元,这种开发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二是有利于提升农业发展档次。农庄经济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给本地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注重发挥经济、生态、社会多种效益,为本地的农民自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引导。可以说,农庄已经成为周边农民学习农业管理、生产技术的学校,已经成为农民引进新品种、获取农业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三是有利于致富农民。农庄以有偿流转的方式从农户那里获得土地的使用权,每年付给农民100-200元不等的租赁费用,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农庄经济使原本在自己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成了农业工人,直接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农庄打工挣钱。近两年,乌江镇农庄用工高达30多万个劳动日。为周边农民创收2000多万元。林东村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扦插意杨苗卖给农庄,每亩收益3000-5000元:五一村农户种植的种苗直接销售给农庄,在家门口就解决了苗木的销售问题。致富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农庄经济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或养殖业,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乌江镇发展农庄经济后,农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在农庄或在城里打工以及在镇内企业上班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3篇

虽然我县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田基础建设滞后,农机化发展后劲不足我县属丘陵山区,一是田块小,田地不平整不规则,农机化高效率难以充分发挥;二是农田之间缺少机耕路,往往是有机无路;三是农作物品种不统一,致使耕种时间不一致,成熟期不同,收获时间不同,影响机械化作业。

1.2少数农民对发展农机化的认识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差当前随着农民购机补贴的进一步实施,我县农机化事业蓬勃发展,小型农机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大多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仍有不少农民由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小农经济意识依然严重,基本上以单家独户的家庭小规模作业为主,缺乏大农业思想观念,因而不懂得机具维护、使用保养的正确方法,违反规程操作,最终影响农机具的正常使用。

1.3农机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国家补贴资金较少,按规定补贴的农业机械范围较狭窄,农户承担购机资金较大,选择机型又有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农户购大型农机时承担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二是农机推广、示范培训等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县农机具经费仅够维持正常的业务办公,无力支持全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三是我县财政比较困难,农户购机时,政府无资金补贴,银行也未给予信贷优惠,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机化发展进程。

1.4农业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目前全县农机化发展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水稻等粮食作物机械比较多,经济作物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机具少,形成头重脚轻的局面;耕作机械多,种植、植保、收获机械少,严重影响全县农机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2农机化发展对策

根据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因势利导,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积极进取,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2.1建立高标准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并合理规划,按照要求集中成片平整土地,实行田园方格化;修建机耕路和排灌水渠,切实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中型农业机械能够入田作业,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

2.2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农机部门的自身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引进和培养农机专业技术骨干,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其次要加强农机户技术培训教育,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机化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综合能力,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此外,要加强执法监督,农机监理人员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监督,文明执法,为农机户排忧解难,做农民的朋友。

2.3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建立以财政支持、信贷扶持为依托,农民自筹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的投入,确保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对重大农机示范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扶持,使新机具新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第4篇

关键词:耕地资源;现状;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57-02

人们生存要以食物为基础,而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食物又必须从耕地中获取。耕地是具有肥力,能生长农作物的土地,它提供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原料。可以说,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粮食”。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农业兼营化和副业化等因素的影响,鹤岗市耕地面积逐年萎缩,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将直接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鹤岗市耕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一)耕地利用现状

2007年末全市耕地面积为43279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48%,其中水田面积约41 901.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68%;旱地面积约387 768.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9.6%;菜地面积3 210.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72%。

(二)耕地利用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鹤岗市耕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也相应不断提高。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鹤岗市耕地复种指数高达236%,全市农机总动力达7.51万千瓦,机耕面积扩大为19 464.26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9.53%,耕地保灌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机、农用物资使用量均有所增加。同时,复种指数的提高、耕作技术的改进和良种的推广应用也大大地促进了耕地利用率的提高。

近年来,鹤岗市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大都市近郊优势,提出了“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增收富民”的基本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优质蔬菜、特色药果、特色花卉盆景、特色家禽家畜等优势农业产业。通过耕地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为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鹤岗市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农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水利等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使该市耕地资源逐年递减。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鹤岗市耕地面积为442248.7公顷;2007年鹤岗市耕地面积为432 790.6公顷,11年间耕地面积总共减少了9 458.1公顷,减少的耕地多为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今后,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鹤岗市耕地被“蚕食”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

(二)农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乡镇企业的兴起,工业“三废”大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耕地生态系统,造成了耕地生态环境污染,农田普遍受到钙、汞、铬等的污染,土地质量和生产力逐年下降。再者,由于技术落后,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大,对土地的污染破坏也较严重;另外,广大农村对土地重用轻养、掠夺经营,造成农业基础薄弱。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本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耕地资源是工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有限资源。只要珍惜耕地资源,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才能保证高效节约,经济合理和永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资源生产率。在利用国土资源上,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现状、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资源数量、耕地资源供需关系及影响耕地资源的有关条件,提高人们持续利用耕地资源的基本原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总体布局与开发治理相结合

耕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是耕地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耕地资源利用进行宏观调控起指导作用。只有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社会长远规划指导下进行安排和部署,才能保证耕地资源利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才能使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统一规划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优势。

(二)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大力盘活存量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利用的同时加以保护,才能使耕地资源的质量越来越高,反之,则逐渐衰竭,甚至使耕地资源上的一些资源消失或灭绝。在对耕地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统筹兼顾相结合

由于耕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的用途,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人们对耕地资源的生物资源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耕地资源利用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满足各个方面对土地的需要,并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耕地资源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耕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节约用地是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耕地资源减少的重要手段。

四、耕地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资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则是基础的基础,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保护耕地,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了耕地,就使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就为各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依法加强耕地管理,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日常动态管护和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保护珍贵的耕地资源。鹤岗市制定了对乡(镇)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考核办法,层层落实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确保了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减少。

(二)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与前几年相比,鹤岗市非农建设用地所占耕地面积略有下降,但是耕地面积仍在减少,而且非农建设用地多为城镇近郊的较好质量的耕地。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管理,力求不占或少占耕地。如果必须占用耕地时,应通过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和土地复垦措施加以补偿,做到“占一补一”,严禁“以质抵量”或“以量抵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

(三)做好耕地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工作

土地开发和整理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2003年鹤岗市通过土地开发所占新增耕地的比重达到62%。今后要把重点放到对区域内耕地总面积2/3的中低产田进行整理。通过中心村建设、退宅还耕、渠道整理特别是对田间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特别是提高现有耕地的产量。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内部挖掘,既能增加耕地数量,又能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资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紧缺的矛盾。

(四)保证耕地质量不再下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

全市耕地中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56.1%,严重制约着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今后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保护优产高质耕地,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小气候,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山区重点抓好梯田休整、山坡地改造、小流域治理、培肥地力等;平原区重点抓好合理深耕、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低洼盐碱地区要平整土地、蓄水压碱、修台田条田。合理深耕,发展立体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物质、科技投入,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实现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

第5篇

1)地质环境背景。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N)、第四系(Q)地层。井田地质构造简单,褶皱、断层、裂隙构造均不发育。主要充水水源为奥灰水及采空区积水,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构造及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等。该煤矿主采4号煤层,其直接顶板泥岩为软弱岩石,稳定性差。

2)井田土地类型及植被。根据中阳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井田内土地类型为:旱地、其他园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铁路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裸地、采矿用地、村庄。植被类型为:乔木以油松、侧柏、杨树、刺槐等为主,灌木以荆条、酸枣、胡枝子、蔷薇、刺梅等落叶阔叶灌木为主,草类以白羊草、黄背草、苜蓿等蒿类为主。阴坡植被覆盖率高于阳坡,自然植被覆盖率45%,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域植被类型属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区,群落结构为:林地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路际植被四种类型。当地乡土树(草)种主要以油松和刺槐等人工林为主;适生草本植物:白羊草、沙打旺、羊胡子、荆条;适生灌木植物:柠条、胡枝子、连翘、紫穗槐等。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及滑坡等,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地面塌陷并不明显,这与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有关;荒坡上的地面蹋陷,因形成时间长、受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加之自然植被覆盖,也不易辨认。调查中发现4个较典型的滑坡,均为土质滑坡。随着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区内会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及滑坡,因此生产中应加强对地面塌陷及滑坡的监测和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该矿目前建设项目主要有: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行政办公建筑、生活福利建筑、排矸场地等。场地修建时分台阶整平,有较大量的挖填方工程,排矸场目前有少量煤矸石,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较重不良影。

3)土地资源的破坏。该矿目前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草地、村庄、采矿用地等,土地面积共581.99hm2。该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排矸场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这是该矿主要的对策之一,规划应重视地面塌陷及滑坡等的恢复治理,要充填塌陷裂缝及治理已有滑坡,使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淤地面塌陷治理工程:首先沿着地表塌陷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侧各0.3耀0.5m,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然后充填裂缝、平整土地,当充填高度距地表1m左右时,应开始用木杆做第一次捣实,然后每充填40cm左右捣实一次,直到略低于原地表,再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赋予其上。塌陷坑、裂缝较小时,就近取土填埋、整平,保证其自然排水通畅。于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在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并进行防渗处理。

2)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对排矸场内矸石进行清运,对风井工业场地进行拆除、并覆土恢复土地功能。据粗略估算,种植杨树按1500株/hm2,覆土约8000m3,补种杨树约2000株。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是对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对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人工现场调查,现场测量监测;对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观测,采取布置地面沉降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4结束语

第6篇

“种田书记”成新闻

湖南省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易佳良作为“种田书记”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及各界的广泛争议。

和其余六人合股租种了本市溪江乡福田村2.8亩稻田的易佳良事实上十分低调。浏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透露,“事实上,对于现在媒体的炒作,易书记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的。”

易佳良曾经强调:“种田是我的爱好,我只想工作之余把劳动当作锻炼身体,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他也曾表示自己在1983年从政之前,曾在农村干了7年,对农活并不陌生,希望借助种田来达到劳动、健身、休闲的目的,而亲眼见过易佳良种田的农民也承认:“他抛秧的动作看起来挺熟练,是个‘老把式’。”

但是,尽管易佳良低调行事,报道出现后,作秀、不务正业、怀有政治目的、另类等等猜想仍然层出不穷。

“种田书记”成为大新闻,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确实足够“个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新闻发生在南方出现阶段性粮荒,国家不得不紧急从东北调运粮食以缓解南方粮食压力的时候。

而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产粮重地,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浏阳市又是湖南这块重地中的一座重镇。

归根到底,是“粮食”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南方种粮大户的苦乐

43岁的刘国斌是农业部评选的“2007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在大多数农民无法忍受低收入纷纷放弃土地出外打工的时候,在整个浏阳市农民人均年收入6600多元的对比下,去年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对此,他只是憨笑着对记者说“自己给自己打工,靠双手干活呗。” “3亩、5亩的没有效益,还不如出去打工。”刘国斌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现在一共种着348亩田地,其中绝大部分种植水稻。2007年他种植的早稻平均亩产400公斤,冬季稻平均亩产504公斤。 “前年我还只种着185亩土地,今年我估计能种上500亩地。”刘国斌不是在幻想,至今还有不愿种地的农户,将土地交到了刘国斌手中。

“我们可以算笔账,要种粮食,先平整土地,再加上种子、农资、人工加在一起成本就超过600元,而一亩地的收益按现在的粮价算也就900多元,这样还剩下多少?如果一家只有3亩5亩地,他一年收入能有多少?”刘国斌不觉得别人不种地有什么问题,“这是一笔很容易算过来的经济账,出去一个月打工就能挣3000块钱呢。”

2007年4月9日,刘国斌联合其他11户农户成立了浏阳市龙港农机服务合作社,他本人任理事长,参加者都是本镇各村的种粮大户,合作社除完成自己的耕种任务外,还负责附近几个村的耕地翻肥、施耕、种植、收割等任务。

现在,合作社成员已经发展到了34户,其中300亩以上的大户有3家,100亩以上的也达到了10户。在这个合作社里的农户,平均年收入有3、4万元。

2007年8月,龙港合作社跟湖南省隆平龙伏种粮专业合作社签定了协议,成为后者的配套基地,从此走上订单粮食生产的道路,由后者提供良种及技术支援,在稻谷成熟后,后者还会以高于国家收购价20~25%的价格回收。

生产前景是好的,但是刘国斌也并不是没有怨言。首先一条就是成本涨幅太高。“尿素涨了30%,钾肥整整涨了一倍。劳动力的价格也涨了,去年我请了三个零工,每个人一天25元。如果把大机械整笔投入计算在外,那么人工在我每亩田的成本里占了75%,而现在的情况,今年30、40元可能都请不到人。”

还有一个则是心理上的不平衡。“我去年评了个全国种粮大户,但是也就拿了张荣誉证书,其它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也不是要奖金什么的,也不是多要补贴,但是我想总应该和那些抛荒不种田的不一样吧?”

龙伏镇镇政府农办主任聂光辉替刘国斌把所谓的“不平衡”解释得更清晰,目前国家规定的应该给农民的补贴,在实践中有时到不了真正种粮的人手中。

现在种粮的农民越来越少,整个龙伏镇超过40%的农民已经成为职业农民工,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是一个很大的困境,不种粮的农民把以自己名义承包的土地“租”给大户们,大户们以每亩地一定数量粮食按粮价折算为货币作为租金。

土地流转并不是买卖,也不是承包权的变更,如果把农业补贴给了实际种粮的大户,绝大部分原来的承包户不同意,它们宁愿不要这个补贴,也不愿意流转土地,不愿意自己名下的补贴到了别人手里。但是如果补贴给了那些根本没有种地的承包户,那么就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事实上,现在刘国斌还是在作出一定牺牲。他种着地,但很多补贴到不了他手里。”

作为产粮大户,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植保机、起垄机、开沟机、铲土机等等大型机械一应俱全,刘国斌总投入超过了35万元。“机械化,能出效益。比如有了大型机械,再有两个劳力帮忙,一天可以平整土地80亩,如果有三个劳力,可以达到100亩;但是如果没有机械,散户们完全人工处理,那一天顶多弄个5、6亩。”

但是,发展机械化则也面临着一个政策落实问题。聂光辉举了个例子:购买一台植保机,国家给予补贴的型号、品牌、卖4000多元,除掉国家补给农民的部分,农民自己要掏3000多元,但是类似功能的另一个品牌型号的植保机在市场上只需要2000多元。这里的问题就很严重,国家拿出很多钱来补给农民,但是农民实际上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多掏了钱,除非不要这笔补贴。“补贴要想办法补到实处。”

农业大市向外购粮

浏阳市农业局局长杨厚波承认,目前浏阳粮库的储备是足够的,但是其中一部分却是自外地的收购。而作为农业大市的浏阳市,本来应承担向外供应粮食的责任,但是现在却在向外购粮。

杨厚波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100万亩稻田,但现在是84万亩,还不全是种粮食的。”

究其原因,杨厚波认为主要在于这样三点:“首先是城镇开发、工业用地增加等造成的耕地面积减少;其次是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则是由于直接效益太低,农民收入太少而造成的大量的“双改单”现象,这个现象在,2000年以后愈演愈烈。”

目前浏阳市有蔬菜11万亩、烤烟8―10万亩、花卉10万亩、油菜(还可种一季水稻)29万亩;直接耕种粮食的土地在不断被压缩。“这些作物的效益都比粮食好。”杨厚波一笔一笔给记者算帐,“花卉搞得好的,平均一般每亩能挣6、7000元;蔬菜每亩4000多,好的可以达到10000多元;烤烟一亩1500

~2000元。如果你种粮食,一亩早稻挣200多元,晚稻挣300~400元,农民自己会算帐,这是最本质的原因。”人均耕地少也是农民难以增收的重要原因,浏阳市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六分四,每户也就两三亩耕地,“说实话,如果光种这些地,有些人家连生存都保证不了。”

“而且,从意识上,对从事农业生产总是有歧视,即使自己本身就是农民,也是有早脱身就脱身。”浏阳当地有一种说法:“有本事的人去挣钱,没本事的才种田。”除了少数大户外,田间大多是老人、妇女在从事农业生产。

借土地流转走上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道路

尽管问题多多,但是杨厚波对粮食生产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未来两年的粮食生产和现在相比应该能有所提升。”

浏阳市已经开始要求农民必须种两季稻,不能休耕(这是抛荒的体面的说法),凡是不种第二季稻的必须算作抛荒。在龙伏镇人民政府给全镇农民的一封公开信中说明:“对种植早、晚稻的农户每亩补贴110.4元,种植中稻的农户每亩补贴100.4元;在6月15日之前没有种中季稻或其他经济作物的,将收回土地经营权。”

浏阳市还将农业和粮食生产纳入了奖罚兑现的范畴,市政府拿出100万专项资金设置了7个奖金,鼓励农业和粮食生产。对抛荒者一律收回耕地,重新发包,一律扣除农资补贴和粮食直补;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抛荒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一律追究主要领导和乡镇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对抛荒严重的村每抛荒一亩扣除1000元的村工作经费。

第7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新理念节水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灌”即人为地浇注,“溉”是将水扩散。灌溉是人为补充作物正常生育期所需水量与该期降水量的差值,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引进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新理念,从观念上转变以前原始的灌溉技术,再通过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做保证,不但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更可以使农作物高效高产,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灌溉新理念

在观念上,对灌溉要有新认识,即首先为了节水,灌溉量要少到恰到好处,不能像以前理解的灌溉就是浇地,就是全面积的大水漫灌,而最好浇在有作物处,在无作物处少浇或不浇。为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灌溉次数应减少,宜在关键时浇水较多,但不是充分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例如果树在长枝叶时不给水,以避免疯长,而在开花结果时,给适当的水,这样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其次,要实现精确浇水,必须有高新技术研制出的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水准确、精量、快速、节能地输送到作物根区,同时大量节省劳力、投资,操纵者也能得心应手,减轻劳动强度。节水灌溉是现代灌溉,即以当代最先进的高新科技武装的灌溉技术,它属于当代精确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认为节水灌溉是简单劳动,科学性不强。节水灌溉是实用科学,量大面广,土地分散,且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给推广节水灌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节水灌溉发展进步的动力。当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大大减少节水灌溉这些先天性弱点的影响,而使其吸收高新技术的精华,激发创新能力,对旧观念、旧理论、旧设备等进行强劲的冲击,引发出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3、节水灌溉有效措施

节水灌溉有效措施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更新灌溉理念,执行灌溉新理念的技术保证。其措施可从传统地面灌溉技术节水及灌溉新技术节水两大块进行阐述。

3.1地面灌溉技术节水方法

(1)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尺寸与灌水技术参数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敛率.即常说的小畦短沟畦。至于沟畦尺寸应按照各地地形和土质差异,各地应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计算机模型,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给出适合本地的适宜畦沟尺寸和灌水技术参数。

(2)渠道防渗技术

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3)改进地面灌溉湿润方式,发展局部湿润灌溉 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全部湿润方式,进行隔沟(畦)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不仅减少了土壤蒸发占农田总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显著提高,而且可以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4)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

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进行间歇灌(又称波涌灌),被称为80年代地面灌水技术的一大突破。间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由于土壤孔隙会自动封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水流推进速度快。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从而大大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5)改进沟畦放水设施

改进沟畦放水设施,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或地面移动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放水,与人工开口放水相比,田间水利用率可提高5%~10%。目前这些设施国内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批量生产。因此,有必要开展联合攻关,对这些设施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向着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推广应用普及化方向去发展。

(6)膜上灌(叉称膜孔灌) 技术

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 3.2灌溉新技术节水方法

(1) 喷灌式灌溉

喷灌技术是利用专门德设备将水加压或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道空中散成细小的水珠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 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喷灌技术适合灌溉所有的旱作物,粮食、蔬菜等。

(2)滴灌式灌溉

这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此法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我国现有面积34万公顷,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基本方法可分以下三种方式:固定式地面滴灌一般是将毛管和滴头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千、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整个灌水季节都不移动,毛管用量大,造价与固定式喷灌相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简单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如滴头堵塞、管道破裂、接头漏水等),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阳曝晒.老化快,而且对其他农业操作有影响,还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半固定式地面滴灌为降低亩投资只将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及滴头都是可以根据轮灌需要移动。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这样就增加了移动毛管的劳力,而且易于损坏;膜下灌在地膜裁培作物的田块,将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这样可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不仅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而且还大大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转贴于 中国论

4、结论

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益,引进旱地灌溉及节水灌溉新理念,并应用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念改进和技术强化,改变土地利用价值和水资源利用率,减轻种植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云青.浅析如何推广节水农业[J].现代农村科技,2010(9):45.

[2]童少福.浅谈农业节水灌溉中的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9):68-69.

第8篇

1.1选地。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pH值6~7之间、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1.2整地。春季及早耕地,宜浅不宜深,耕深一致,翻垄均匀,以25~35cm为宜,一般要做到两犁两耙,平整土地,防止跑墒,做到不漏耕。1.3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深施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肥效慢的化肥,亩施农家肥2~3t,施氮磷钾比例2∶1∶1.5三元复合肥20~40kg。

2选种及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审定登记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种子,种子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96%以上,含水率低于13%。2.2种子处理。播前15d进行发芽率检验,播前3~5d,选择无风晴天,将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每天晒种4~5h并注意翻动,晒均匀,提高出苗率。播种前用2份开水1份冷水,温度在55℃左右,浸种10~15min,冷却后再浸种8h左右,阴干后随时播种。

3合理密植适时播种

3.1播种时间。10cm土壤表层的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当地时间在4月下旬。3.2种植密度。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肥力高、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宜密植,反之宜稀植。一般亩保苗0.35万~0.4万株。3.3播种方法。等行距播种。65~80cm等行距种植为宜,株距在20~30cm,3.4播种量和深度。一般亩播种量2~3kg,深度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要镇压,种肥分离,避免“烧种”。

4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3~4叶时分次间苗,4~5叶定苗。同时进行查苗补苗,带土移苗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留苗均匀,去弱留强,间密存稀,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4.2科学排灌。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及玉米长势及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涝,防止玉米缺氧伤根。苗期一般以蹲苗促苗为主,不浇水。大喇叭口期灌第一水,要求渗透均匀,不淹不漏。抽雄前后灌第二水,以跑马水为好,切忌漫灌。灌浆初期,灌第四水。后期只要植株青绿,灌第五水,保持田间湿润。4.3适时追肥。①追施苗肥:玉米4~6叶期,亩施尿素5kg。②追施攻秆肥:玉米8~10叶期,亩施尿素8~15kg。③追施攻穗肥:玉米14~15片叶期,亩施复合肥20kg加氯化钾10kg。④追施叶面肥:玉米9叶和15叶时用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施用量少时可施得浅些,量大时施得深些,深度一般在12~16cm。4.4除草。①药剂除草。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喷雾封闭土壤防治杂草。苗后用烟嘧磺隆除草剂按说明喷施,防止出现药害。②中耕除草。人工除草进行2~3次。玉米现行时进行第一次除草,深度10~12cm,苗旁浅、行中深,避免埋苗、压苗。第二、三次中耕时苗旁浅锄,行间深锄,深度以10~15cm为宜。结合中耕,除去无效分蘖。4.5化控防倒。7~8片叶时,用北丰灵水剂进行化控预防倒伏,注意选择晴天施药,均匀喷施玉米植株上部,不重喷、漏喷。

5病虫害防治

5.1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5%敌杀死600g/hm2兑水750kg喷心叶,连喷2~3次,间隔5~7d。5.2地老虎。用90%辛硫磷加水稀释,拌鲜玉米叶或菜叶,于傍晚置玉米苗附近诱杀。5.3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5.4玉米草地贪叶蛾。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施药,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5.5玉米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兑水喷施玉米基部,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

6及时收获

第9篇

关键字:植树造林;造林方法;技术措施

一、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人类改善自然条件环境的重要措施,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设立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市、生态省的过程上,应该大力发展植树造林,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森林占地面积连年增长,一年的增长速度大约是二百万公顷,消耗的林木量已经小于生长数量,发展的森林资源数量已经渐渐进入低谷的状态,这对于长期森林资源减少的不利情况开始转变,基本实现了森林蓄积与森林面积的双增加局面,以上这些都是现今森林资源大体情况。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决定林业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就是森林资源。中国自从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主要冲击的就是林业,然而林产业的关键性决定原料就是森林资源,中国的主要林产业地点之一就是黑龙江省现在有活立木的总量位于我国前茅。完达山脉是我国六大林产区之一,有水曲柳、红松等很多种类。我国林业局在坚持生态优先,社会、生态、经济的高度一致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支持,设立完善的林产业体系与发达的林业生态环境,加速林产业的进程,尤其是最近几年,黑龙江省林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动员整个社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林业上面去。现今社会处于从商业文明社会过渡到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已经变成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象征。现在,绿化环境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作用愈加强大,这样就成为了现今人们的一致看法,绿化环境的主要方式就是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治理土地沙化、较少洪涝灾难带来的问题,植树造林引起的效益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二、提前做好植树造林的准备工作

树种的选择:选择好优良的品种是高效率的造林的基础。所以,非常关键的就是选择好树种。我们要运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应该主要根据此地的树种,选择与本地区适合栽植的树种,可是目标是优化森林的层次结构,可以在外面选择一些根系防病虫灾害的树苗,成长壮健,来提升树苗成活概率,确保植树造林的成活几率。

整地:需要整顿好造林之前的工作,比如整地,我们在做整地前需要一套详细的设计规划,方案设计整地。清理造林地是整地造林土壤翻垦的工序,在造林上面的杂草、灌木和处理地面上的倒木、伐根、秸秆、枝丫等清除。这些分成清理块状、清理带状与全面清理等方式。在春天雨季里面可以整地后面进行植树造林,可是最主要的步骤是在植树造林的雨季前一年对土地进行平整。在平整土地的时候,需要按照选择多种整地样式,可是需要关注尽可能是递减的原则,清除的方式可以分为化学试剂清理、火烧清理、割除清理。可以人为进行割除清理,也可以使用工具,例如割灌机、推上机、切碎机等工具,将清理后的平铺或者归堆。还可以使用火烧的方式进行清除,还可以使用除草化学喷洒剂,去除草类和灌木植物。

确定植树造林的时间:尽量把时间放在下午进行,主要是为了以防阳光对苗木暴晒所造成的伤害。通过一整夜的休整时间,可以提高增强苗木的成活概率。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尽可能不要在无雨期间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最佳时间应是在造林后的连阴天或下雨天。

三、植树造林技术方式的控制方法

加强植树造林的基本环境条件是整理工序造林地,通过这些可以优化造林的条件环境,去除杂草、灌木以及砍伐剩下的余物,在进行造林周围的一些时间里面,通过改变映射地面的光度,也可以改成小地形。这样除去了地表上的植被,所以在白日里面地表上面的温度会比有植物覆盖更加快速的上升,整地之后改善了地面的理化环境,使地面的温度发生了改变。它还可以调整地面的水分情况,只要是使用方法合适,有合适的整地季节,就可以使半干旱或干旱地方造林地点改善,可以使水分多余的地面排出水分。有助于施工造林,改善造林的质量。

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又叫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根据完整根系的树苗作为材料造林的方式,它的特点就是有较强的对恶劣环境的防御能力,可以比较稳定的生长。所以,这就要求造林地的环境要求不会是非常严格的。可是,在进行造林是苗木的根系非常有可能失水或挤压从而受到损伤,因此一定要先培育树苗,可以节省种子。

分殖造林:分殖造林是直接的进行植树造林根据树木的枝、根、干等一些部位有发芽生根的特征。它的特征就是无需育种,操作技术方便,操作容易,成活的几率高。这样的林木生长的相对较快,可以保持优良的形状。例如杨树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造林,它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育苗费用和时间,初期的幼苗生长速度比较快。

播种造林:把林木种子播种在地面上进行植树造林,此种方法有利于大面积进行造林,这样可以省略了育苗步骤,还可以低投资,速度快,简单易操作等许多优点,可是他的弊端就是对造林地的条件环境的要求严格,进行抚育管理的要求措施也很严格,它适用于生长强势、速度快、容易发芽,有充足的种源,例如山杏、核桃、油茶等。这就需要造林地上有充足的水分,自然灾害因素小,更适合于偏远地区,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增加幼苗的抗旱强度,减轻鸟兽的危害等。

插枝造林:使用枝条树木中的一段进行插枝,这应该注意插枝的处理以及枝条规格,选取插枝时,应该注意一些季节气候和插枝深度等。

四、结束语

在适合数目成活几率高的春天里,对于选择树种、整地造林、做一些准备工作,需要掌控选择好植树造林的空间和时间,抓紧有力的一面,在造林的最好的时节里面,应该用自己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完善好植树造林的任务,而且要在植树造林后期,对待数目要细心地呵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和害虫防治工作,这样就可以使我国的林业成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粮食生产;政策措施;问题;建议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何适应社会转型,确保粮食安全,针对粮食生产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粮食生产情况

以某县粮食生产为例,它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连续多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常年种植面积在6.6万hm2以上,以小麦尧玉米为大宗,种植面积均在3.3万hm2以上,总产量50万t以上,年贡献商品粮40万t,在全省位于上等水平。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7.05万hm2,总产量达到55.59万t,实现连续10年增产增收。

2、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2.1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2.1.1政策性补贴。按照计税面积,以每年1 500元/hm2以上的标准落实粮食及农资综合直补,年落实补助资金逾6 000万元,自2009年以来,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小麦尧玉米全覆盖,年落实补贴资金逾1 000万元。2009年以来,共落实农机具补贴资金2 055万元,深松耕补贴250万元。

2.1.2专项补贴。2010年开始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助,截至2012年底,共发放“一喷三防”农药129.3 t,落实追肥尧灌溉补贴资金278万元。

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2.1推进农田基本建设。重点进行地、路、渠建设,通过平整土地、整修机耕路、田间路和铺设地下管道建设,达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路相通、渗漏少”的高标准农田要求。2008年实施标准粮田建设规模2 000 hm2,总投资900万元;2011年、2012年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 667 hm2,总投资2 000万元;2010要2012年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 867 hm2,总投资5 700万元,2010要2011年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1 933 hm2,总投资1 055万元。

2.2.2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自2006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共落实中央资金180万元和省级资金140万元,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16万hm2,制定小麦尧玉米配方2个。

2.2.3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重点抓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通过示范片建设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推进粮食生产。2009年以来,年建设小麦高产示范片2~3个、玉米高产示范片2~3个,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

2.3提升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2.3.1加强机构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县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县级技术中心及区域站硬件建设,提高了服务能力。同时,健全了日常管理、技术下乡等制度袁为做好技术服务提供了保障。

2.3.2推广关键技术。认真落实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包地块制度,采取示范展示、召开现场会等展示观摩形式,着力做好小麦、玉米等作物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展示和推广工作,抓好关键技术落实,提高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

2.3.3抓好示范田建设。自2010年起实行县、乡领导示范田建设,县级每年抓示范田4个(县委书记、县长、农工委书记,副县长各1个),面积不少于200 hm2,乡级领导干部示范田全县共32个(每乡2个袁书记、乡镇长各1个冤袁面积不少于67 hm2。在示范田建设上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确保了各项管理、服务到位。

3、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1成本高,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低于农资产品价格的增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效益低下。以2014年为例进行粮食种植效益分析,2014年商品小麦价格在2.3元/kg左右,效益4 5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玉米价格2.2元/kg左右,效益为15 000元/hm2左右(不含人工)。一年2季粮食种植效益约为19 500元/hm2(不含人工),按外出务工每天人均收入100~200元计算,每667 m2粮食年收入仅相当于每人7 d的务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

3.2种粮风险大

农业的自然风险,如暴风雨、冰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地震、病虫鼠害等都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市场的供求失衡和价格波动,导致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收益受到影响。

3.3规模化水平低

当前农村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人均耕地面积0.1 hm2左右,户均0.4 hm2左右,规模生产较少。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是农民不重视,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二是农民对种粮的投入偏低,特别是对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偏低,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4、促进粮食生产的建议

4.1促进适度规模生产,增加效益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流转,培植种粮大户,发展集约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4.2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水平

虽然某县已基本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了机构,配备了人员和设备,但实现技术入户面临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上级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调动农技推广队伍积极性,发挥更大作用。

4.3整合农业项目建设,强化基础

整合农业资源,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

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缩成本

一是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降低种植成本。二是完善政策性补贴方法。探索和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工作。完善其补贴方法,让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切实发挥好补贴在推进粮食生产上的作用。三是加大对县级财政支持,增加对种粮大县转移支付,缓解财力不足问题,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力保面积不少,总产不减,质量不降。

4.5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种粮直补政策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业务工作应以县农业局为主导,搞好业务协调和联系,加强对乡镇技术人员的培训,下达业务工作任务,严格考核和检查,使他们真正专业起来,独立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调整种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三项补贴合并为粮食直补一项;同时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另外,要把落实补贴的登记、核实、张榜公示、拨付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让种粮的人得到补贴,而不要以土地承包人为补贴对象。

4.6完善支持保护政策监管评

价机制。近年来,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逐年增多,如何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政策扶持出效果,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管和评价机制。政策监管上,要制定一套政策阳光操作程序,实行政策扶持全程透明化,便于接受社会各方监督,规范政策实施过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实施效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大工作和资金使用督查力度,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予以纠正。政策评价上,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政策类型、项目种类,选择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等形式开展政策实施评价。对形成的评价结果,建立应用机制,为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安排产业项目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粮食生产支持保护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水平,整合农业项目建设,强化基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压缩成本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张敬辉.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09,315

[2]朱其斌,童健飞,王兴等.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1):22-25

第11篇

关键词:水田灌区,节水改造;有效措施

1.前言

灌溉农业在东北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粮食主产的经济命脉,而随着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农业的种植结构也不断地调整。但是各大灌区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影响着灌区效益的发挥。制约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事实要求灌区今后要加强建设。迫切需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水田灌溉节水综合措施

2.1针对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工程调整

首先对已建灌区的输配水渠道进行除草、清淤、整形,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加强田间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提高灌溉渠道的输水能力;对新建灌区进行合理的、系统的规划,规划要以水土资源平衡为条件,节水增效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要利用闸引,站抽、库蓄,合理开发地表水、利用回归水。对地下水超采地区要进行改造,引进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使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能联合调度,建成井渠结合的节水灌区。其次对已有渠道工程,可根据规模的需要进行扩建和改造。同时加强田间工程配套,做到渠、沟、林、路有机结合,各级建筑物需要配套齐全,维修加固损坏的建筑物,损坏严重的要重新修建。

2.2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主要为渠道防渗,一是对所有粘性土填方渠道应分层进行,每层虚土厚25--30 cm,填土所用土料不得掺有杂草、树叶、腐植土和冻土,进行逐层碾压,使土壤的压实度达到0.9,土壤的干容重达到1.45--1.50 kg/cm3,使土壤的渗透系数降低,减少渠道的沿程损失,提高水分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对砂性土质、透水严重的渠道进行衬砌,采用砼护面和塑料薄膜或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措施,减少输水渠道渗漏,加快输水速度,提高灌溉效益。据统计,渠道防渗后,可减少输水损失60%--80%,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可提高到95%左右。同时要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制度,实行计划用水。根据水源供水量和供水成本等因素,制定不同的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对水层的不同要求,采用“浅、湿、浅”、“浅、晒、浅”等灌溉制度,推广营养土旱育稀植技术。这种灌水方式即减少时段用水量又可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同时也可减少稻田各种疾病,具有增产增收效益。通过两个浅灌和一个晒田不灌期,可以节省灌溉用水690m3/hm2。采取平整土地,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串灌改块灌,长畦分段灌溉和地膜灌溉等措施,以利节水。喧耕的好处是田面平整,灌水深度相对均匀。经实地调查,泡田田面水层深度可由15--20 cm,降至10--12 cm。节水大约450m3/hm2。其次亦可采用地膜覆盖,坐水种,冬季储水灌溉和墒情预报等节水措施。东北的泡田期大约都在5月1日--5月15日,比以往缩短6 d。泡田时间短缩,必将减少田间水量蒸发、渗漏损失。此项可减少灌水量180m3/hm2。还可以采用引、蓄、提方式把区间水、回归水利用起来,利用井渠结合,收到一水多用、多水统用、灌排结合的良好效果。

2.3延长苗期生长量节水技术

目前,东北水稻育秧方式都是塑料大棚旱育秧,稻苗在棚内的需水量是很少的。3叶1芯的稻苗,每日最多浇2次水,每次浇水0.005m3/m2,也就是5 kg水即可满足稻苗生长需要。插秧水稻每公顷用秧量大都在100 m2左右,日需水量只有1 m3。如果此时将秧苗移到本田里,本田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每公顷日耗水量都在750--900m3,秧本田用水比例1∶80--1∶100。试验表明,水稻秧苗在3--5叶期存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俗称秧苗弹性,对这一区间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只要适宜地减少播种量,每株秧苗在棚内的生长空间达到0.8 cm2以上,就可以延长秧苗在棚内的生长时间,推迟水稻本田的泡田插秧日期,缩短水稻本田返青(缓苗)期进行节水,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早栽不早返,栽早也变晚”的浪费水现象。

2.4泡田节水技术

在泡田期,全灌区供水采取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以减少灌水途中遇有降雨和沿程输水损失。泡田实行晚泡、浅灌,泡、耙、插连续作业,泡田田面水层淹至垡块2/3处,即停止灌水,使耙地时无弃水,耙后形成1--2 cm的水层,恰好适于插秧。

2.5最佳停水晒田技术

从水稻的生理需水来说,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是不需要水层的,正确确定这一时期,及时进行停水晒田,既能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水稻增产,又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确定这一时期有三种方法,一是计算1 m2的穴数和每穴的总株数,如能达到理想指标,即可停水晒田。二是观察水稻的叶龄,全生育期出叶15片的水稻,达到10片叶即叶龄指数在70%左右,就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就可以停水晒田。三是利用水稻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强度曲线交叉点(或)接近点来确定停水晒田日期。

2.6结实期水管理技术

水稻从抽穗到成熟这段时间,习惯上称为结实期。这一时期的供水原则是因地制宜。对一般的砂壤土和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满足供水,把水灌(蓄)到3--5 cm,实行圈灌,只灌不排;对有机质含量高、地势低洼和草炭地,要采取间断灌水方法,就是保持2--3天有水层,让其自然落干3--4天,以此反复进行2--3次。如水田一遇偏旱年份,下游水田就无水插秧,已插上秧的田块也经常发生受旱缺水现象,造成水稻产量不高不稳,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实施了灌区分阶段实施应用上述节水灌溉技术,一定会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变水源不足为供水充足,

2.7加强灌区工程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及时建立各级管理机构,以确保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节约用水、工省效宏。

2.7.1用水管理

在各灌区内应根据水源、供水量、渠道情况及有效灌溉面积、作物种植计划、用水情况等编制合理的调配水计划,并根据计划输水、送水,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2.7.2维护管理

在灌区日常运行中,应加强寻查,及时发现排除故障。

2.7.3技术档案管理

各灌区应建立技术档案,以备查阅,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基础情况资料、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维修资料等。

2.7.4人员管理

落实管理人员、管理责任、人员的报酬及奖惩措施,作好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只有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才能将已建工程管好用好,延长工程寿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8建立灌区试验站

目前,东北的灌溉制度大多比较落后,灌溉试验资料比较缺乏,为适应今后灌溉农业的发展需要,使灌区管理走向正规化,应建立灌区试验站,通过试验摸索灌溉制度及用水管理规律,做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并实行计划用水、输配水统一调度,建立完善的测报系统。中心站负责接收、显示、整理遥测站数据,遥测站负责雨量、水位、闸位监测。改革水费制度,采用按成本以方收费,可先按成本收费,逐步实现微利经营,实行计划用水正常收费,超计划累计加价收费,为维持灌区管理运行和后续发展提供保证。各管理单位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水养水,实现收支平衡,良性滚动发展。

3.结语

水田灌溉节水措施是综合性的,除了上述措施外,平整土地、田间管理、渠系规划布置等项也很关键。只有田面平整,才能合理地控制水深;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控制无效分蘖,方可免除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之忧;理想的渠系布置和渠道断面,可以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也必然会收到节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2篇

2011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为确保完成今年项目建设任务,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我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多管齐下,严格考核和奖惩办法。截至目前,全镇共引进投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资金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亿元。正在联系洽谈的项目4个,计划投资达90亿元。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围绕“房产开发与建材、化工民爆与医药、林果生产与加工、服装加工、物流商贸、休闲旅游”六大支柱产业,着力引进关联度较高的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目前,房产开发公司已发展至29家,年纳税8000万元以上。同时,空港搅拌站、北通水泥搅拌站等2个建筑原材料生产项目已经投产运营;兴安20万吨硝铵配套项目已申报省重点,山楂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汇丰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正在平整土地;天文科普城项目已完成前期拆迁征占工作,具备了了开工条件;在南片集中谋划的中医药养生基地、国际龙道文化养生旅居产业带、中联颐和国际养生中心项目、雾灵山健康养老新城建设4个休闲旅游产业项目已完成现场勘测、模拟设计和科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北区园区双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采取限停电、分片约谈等措施,已完成协议整合企业29家;按照“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产业发展要求,不断强化招商平台建设,明确了“二区五基地”建设范围,即,新型产业示范园区;东部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南部、西部休闲度假基地、健身康复基地、养老基地和绿色果品供应基地;中部宜居生活基地。另外,我们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对标先进”活动,与北京平谷兴谷开发区建立了开展多领域合作的定期交流、项目合作长效机制。

(二)城镇建设再上新上水平。按照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和“三年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有力城镇整体环境进一步改善。

1、全力做好征收工作。今年,我镇承担19项土地、房屋征收任务,涉及14个行政村,2750户,约6900人,1660亩土地。需征收房屋2300户,征占土地950亩,各种树木100余万株。面对艰巨的任务,我镇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分组包片,实行定时限、定责任、定进度,强抓协调到位,并坚持“一套人马、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个口径”,积极主动,创新方法,采取超常规措施,有力促进了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目前,天文科普城、规划馆、滨河景观带第四号橡胶坝、西出口景观带、北山公园续建项目、天利海香精香料办公区、四星级宾馆、车道沟道路拓宽等8个建设项目征收补偿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征收土地372.2亩、树木32000株、房屋71户、临建9处。小汉沟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178户,已协议拆迁113户,征收土地45亩,各种树木1000余株;一小扩建项目已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13户,县镇工作组正在全力做动迁工作,确保尽早开工建设。东环路改造、大友屯城中村改造、劳动服务公司及对面改造、西关城中村改造、二中西侧开发、东关三道街改造等6个项目已完成入户调查摸底工作,正在进行组卷报批和集体土地转征工作;南土门城中村改造规划安置村民366户,拟建5栋回迁楼房,建筑总面积50000平方米,目前返迁楼全面动工,正在做签订征收协议的准备工作。后地地块开发后期征收已进入扫尾阶段。东区旧城改造、北区和十四顷整体改造已经明确了投资主体,正在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2、全力推进新民居建设。以重点开发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长河套新区新民居建设工程示范点,规划总户数169户,占地51亩,目前一期24户返迁房建设工程已完工,并已具备返迁入住条件。同时完成翻建新房200户,总投资达800万元。

3、集中整治农村整合环境。结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全年共建设垃圾点20个,清理垃圾8000余吨,配备专职保洁员70名,总投入达100余万元。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依法维护生育秩序,深入实施计生民生工程,加强全员人口信息库建设,广泛开展生育文明创建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累计投入110余万元,对计生贫困人口和贫困大学生进行了救助,对全镇7100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体检4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标准化校园建设,小河南小学、北区小学改造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达700万元。扩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规模,全面完成全镇4个村“农家书屋”项目。投入6万元,成功举办“镇庆祝建党90周年暨天利海杯红歌大赛“,并出色完成了县级演出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型机关建设,成功地举办了多项文体活动,切实营造积极向上的机关氛围,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

(四)公共安全得以完善。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和谐。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推行了“关口前移,分级化访”工作机制,有效摸排清理各类不稳定因素,严防赴京入省上访事件的发生。截至目前我镇共接待来访1031人次,调处各类矛盾176件,调处成功率99.2%,未发生一起进京非法访和越级访事件,有效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大力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大灰窑、大河南、双林、上甸子4个村自来水工程相继完工,总投资46万元,受益人口1554人。切实强化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大排查,全面落实保包责任制,坚决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滋生,较圆满的完成了防汛、防火工作。

(五)社会保障卓有成效。高度重视并扎实开展新农保工作,截止11月中旬,全镇完成新农保16-59周岁参保21762人,参保率达96%;完成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368人,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完成劳动力就业转移1243人;农民工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超额完成任务。民政救助工作强抓不懈,今年全镇完成农村低保1099户,共1573人;农村五保104人,集中供养5人;大病医疗救助127户,救助资金达309600元;严格落实强农、惠农奖补政策,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330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6.7万元,粮食直补75万元,良种补贴9.1万元。筹措资金700万元,确保了优抚、慰问、救灾救济、计生奖励扶助的正常开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属于城关镇,面积大,人员多,社情复杂,特别是近几年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和城镇建设项目较多,涉及拆迁征占的项目逐年提升,各种利益交织一起,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园区建设滞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力度还不够,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还需不断提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难题亟需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够高,精细化、网络化管理尚未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够振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应急处突的能力还不够强,推动工作落实中还存在不到位、不细致的现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2012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

2012年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为平台,以构建“宜业、宜居、宜游”强镇为目标,以休闲旅游为引擎,民营经济为主导、林果产业为依托、城镇建设为动力,强势打造新兴产业和休闲产业两大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一)加快东部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坚持工业强镇理念,立足新型产业园区载体优势,与全县“北部新型工业区”对接,规划建设万亩“新兴产业示范园区”,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和平台效应,推进新兴产业聚集,加强生态保护,着力抓基础,重点抓招商,突出抓规划,确保园区建设成规模、上水平,为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积累着更大能量。

1、重点推进项目。北区工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的起步区,继续推进优化升级工作,力求按时完成企业整合整治工作,取缔所有小锅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并积极争取市级“环首都经济圈发展专项基金”,以“四通一平”为重点,提高园区的承载和吸附能力,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实的平台。兴安20万吨硝铵配套项目,总投资17亿元,占地970亩,计划年产硝酸铵20万吨,复合乳化剂1万吨、复合油相1万吨;达产后,年实现产值8亿元,增加税收1.4亿元,解决800人就业问题。目前,项目备案、选址、占地、地勘、水堪、水资源论证、能评、环评等所有手续已经齐备,组卷完成,并已上报省重点。天利海香精香料项目,力争明年满负荷生产,二期基建工程启动。山楂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占地100亩,目前,已完成立项批复和环境评估、用地申报、拆迁补偿和平整工作,力争明年有所突破。

2、推前期项目。加大天利海医药中间体、抗氧剂、5000吨炸药用系列添加剂和10000吨脂项目的协调、联系力度,力争尽快签约落地。同时,把加大招商引资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借力发展。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抓好产业链招商,围绕房产开发与建材、化工民爆与医药、林果生产与加工、服装加工、物流商贸主导产业,吸引京、津、唐等地企业落户;进一步抓好以商引商,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吸引更多外地企业进驻;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借鉴外地成功招商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我镇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招商机制,加强招商机构和招商队伍建设,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着力推进南部休闲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编制休闲旅游总体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更新理念,优化环境,以“产品做精、产业做强、品牌做美、服务做优”为原则,运用市场手段整合六里坪、奇石谷、九龙潭旅游资源,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商务会展、体育运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发展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品味较高的精品休闲旅游项目。

1、重点推进项目。天文科普城项目,一期主体工程总投资6087万元,占地107亩,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用地指标、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招投标手续已完成审批,天文馆建筑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地质勘查、建筑设计图纸等工作均已完成,明年初开工建设。京东森林式CBD项目,规划区以杨树湾村以东至长河套村,南至六里坪柳源湖周边区域为先期战略合作着眼点,设计规划“京东森林式CBD”建设方案;规划总面积30000亩,预计总投资100亿元,现已与北京上德支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初步合作框架协议。

2、推前期项目。国际龙道文化养生旅居产业带项目,总投资45亿元,涉及龙窝、黄酒馆、双林、大庙四个村,共有养生文化研究、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和国际疗养三项建设内容;中联颐和国际养生中心项目,投资主体为中联颐、国际()养生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预计总投资5.5亿元,占地1.6万亩,有康复中心、蓝莓种植加工、鹅业养殖、黄茎中国南瓜、航空服务站四个建设内容;中医药养生基地项目,投资主体为北京沃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占地1500亩,总投资10元;京东现代农业创意“生态谷”项目,计划投资10.8亿元,涉及南土门村头道沟及红石砬周围,面积约2400亩,建设入口门户展示区、现代农业观光区、自然生态展示区、滨水风光游览区、中央管理服务区及画家村等内容。同时,全面展开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在谈、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提高洽谈项目落户率和签约项目的开工率,突出抓好以上4个休闲旅游产业项目服务对接工作,力争尽快落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