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时间:2023-06-06 08:5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第1篇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完善课程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规范日常管理,优化一日活动,全面关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提高一日活动效益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分年龄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计划,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真制定每周活动计划,整体确立幼儿培养目标,有机渗透体、智、德、美多方面教育。以幼儿园课程文本为依托,教研小组每周定时开展课程审议活动,结合园本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及时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并充分挖掘本土本园资源,收集文本资料,再加以整理筛选,扩大地方课程含量,创造性地实施富有园本特质的课程,建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具有鲜活的幼儿园个性,提高我园课程的适宜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重视环境的教育内涵,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见证幼儿的学习历程;促使主题课程与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在制定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游戏指导与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的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区角活动、主题墙、创造性游戏的记录、反思,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完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评价幼儿,认真研究幼儿,用心观察每个幼儿,及时做好观察笔记,真实地记录和科学的评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3)、构建园本文化课程实施体系

本学期我们要在选择相关教材实施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园特色,确定各教研小组的研究专题,从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上下功夫,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情景,采用多种教科研形式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重视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外沟通、交流与合作。认真实施开放活动、跟班学习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针对性强,效果好,并积累好活动过程资料。

2、细化教学活动常规

(1)、认真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采取每月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同时,本学期以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之活动准备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与总结,重点检查指导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户外体育锻炼、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几个环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从而规范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质量。每一位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真写好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认真执行一日活动管理制度

园领导以"推门听课"为主要督查形式,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周看活动不少于2个,坚持每周汇总看活动情况,坚持每周进行集体点评,坚持深入班级分析保教质量。

(3)、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深化园本教研

结合园级教研课题的研究,认真实施本组研究专题。本学期将以礼仪教育、游戏活动为突破口,让老师们在具体的案例和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组织的活动要紧扣研究专题,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的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的记录。还要组织好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注重理论的提炼和经验的积累,注重过程管理和全园参与,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录、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与收集。

3、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发挥家长委员会委员的功能。以主持家长活动来园授课等形式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委会委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性。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由家长自愿报名,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职业、阅历和专长等不同特点参与班级课程活动的组织。利用社区及周边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以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基地为园外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争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调整各类工作计划

2、韵律活动的编排

3、组织好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贯穿全学期)

4、认真创设环境,精心组织好游戏和区角活动

3月:

1、检查各项工作计划

2、结合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等主题教育活动

3、游戏活动设计评比

4、幼儿韵律活动评比

4月:

1、开展中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2、教学工作检查

3、幼儿常规活动检查

4、教研组教研活动交流

5月:

1、教学工作检查

2、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3、各班迎"六一"活动

4、教师公开课评比

5、新教师亮相课

6、教师"我的成长感悟"专题交流会

6月:

1、园庆十周年活动

2、青年教师工作考核

3、做好本学期幼儿发展情况的测试和评价

4、教师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总结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望都县幼教教研工作将按照市、县教育局和教师研修中心的工作要求,发挥教研部门的"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紧紧围绕提高保教质量这一基本任务,进一步规范各幼儿园教学与教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幼儿一日课程,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落实县幼教各项常规制度,保障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2、立足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效推进县域内教学研究活动

3、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配合县教育局及上级教育部门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促进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落实《望都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双常规》及《望都县幼儿园教学工作要求》,通过研究调查,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督导细则内容,落实双主题教学,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并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科学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首先,育教学计划的填写格式

其次,规范区域教学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时间。

再次,完善主题环境创设方面的问题

最后,规范幼儿园日常督查工作

(依据《研修中心幼教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督促幼儿园日常保教常规工作,学期前布置,学期中指导,学期末检查)

2、收集、整理、完善八德教育内容。

通过新八德主题教育活动,优化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并收集整理新八德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集结成册,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分享。

3、抓好课例研修,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学习领会《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通过课例研修活动,加大对五大领域课程地研究,科学规范地实施新课程。

首先,学习课例研修

其次,学做课例研修

最后,整理研修成果,参加成果评选。

(整理各乡上传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抓典型案例,形成县域内课例研修内容,将教学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研促教,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以评促教,引领教师发展

通过开展幼儿教师教学案例评比、幼儿园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力求更好解决在主题活动中渗透五大领域这一课题。

5、抓实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深入发展。

(1)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2)我县有6个立项课题已经结题,我们将做好课题的管理和成果评审工作,并注重将课题研究经验、成果(课件、教学案例、反思、论文等)以多种形式(讲座、网络、开放等)在县内推广,以求课题研究成效最大化。继续后续课题的研究指导与结题工作。

第2篇

1.新技术使用引发积极性

在以电脑、网络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中,幼儿园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儿童个体受到吸引,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和个性化独立学习。尽管在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教儿童掌握电脑技术,譬如,如何操作微软系统,如何使用网络,但当孩子逐渐熟练地操作电脑,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学习的兴趣、能力、效率越来越高了。微格教学的学生基础得到建立,孩子在新技术号召下将会产生积极性。

2.快速接受知识缩短时间

使用计算机让孩子进行快速学习技巧的训练,让孩子能大量、快速地获取信息,例如图片信息,孩子可以学习综合提取重要信息并迅速做出正确的概括。阅览的获得以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过电脑,可以大大地缩短这一过程。同时,微格教学中利用电脑软件,对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快速学习的能力。

3.图文并茂教学增强吸引力与教学密度

使用电脑教学,可以增强对儿童的吸引力。比如,PPT是一种文稿制作软件,幼儿园教师可以用其把图片、幻灯片、图形、表格、影像编成文稿,使教学表现生动直观,然后直接把文稿显示在电脑相连的大屏幕上。这一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同时,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微格教学的吸引力和高密度传递成为现实。

4.信息便捷助力互动反馈

孩子学习的软件,如图像辨别等。幼儿园的儿童在电脑里完成训练项目后,电脑会马上告知得分和标准答案,并对正确率高的孩子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在终端就会立即得知所有孩子答题的情况。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对错误较多的题目及时地分析讲解,并对各个孩子的特点有整体把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微格教学得到所需的回馈与互动。

二、微格教学的信息技术需要

信息技术给微格教学系统带来了先进的数字化传递、存储和网络应用,让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中心、视频点播中心、数字化现场直播中心多角度融合,满足微格教学需求。

1.载录需求

载录功能能够将教育信息转化为形形的符号,并记载下来。载录功能在微格教学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微格教学的应用阶段,它将微格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行为、孩子角色行为通过摄、录像机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再记录在电脑硬盘上,为以后的反馈评价阶段提供依据。

2.存储需求

存储需求是指能够长期储存大量的教学资料,供教学利用。在微格教学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微格教学的应用阶段,电脑把记录的信号储存下来,以供评价,或者把成功的微格教学成果做成光盘等,将其保存下来,作为案例,以供后来者学习和使用。

3.反复需求

反复需求是指将已有的教育信息再次传递到学习者或受训者之处。这类需求也主要体现在微格教学的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在微格教学的准备中,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播放教学资料,把信息呈现在孩子面前,使孩子对即将进行的训练有清楚的认识。在微格教学的评价阶段,多媒体可以很轻松地将在实践阶段教师角色、孩子角色的行为反复呈现在教师和孩子的面前,让他们反思。

4.资源整合需求

资源整合是指电脑能够将各项信息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孩子良好学习的目的。如:把不易看清的微小图形放大;将庞大的图形缩小;把缓慢的影片变快;将快速的影像变慢。微格教学的准备中,大屏幕在给孩子提供示范时,将教学资料中一部分进行调整,令孩子们仔细分析,从而更加充分地领会示范信息,以实现微格教学的目标定向化。

5.信息传递需求

信息传递需求是指微格教学中能够将资料信息传递给孩子。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大屏幕教学,将—些示范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提高孩子的感性认识,并让他们了解训练目的,还把在实践阶段记录、储存下来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达到认识错误,自我改良的效果。

三、信息时代影响着幼儿园教育理念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师提问;探析

在幼儿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十分普遍,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全面发展儿童的思维。同时,提问质量对于儿童活动的兴趣存在直接影响,与教学效果关系紧密。而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优化教师提问的研究十分关键。

一、试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随意性明显且质量不高

幼儿教师在观念上都认同提问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语言活动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很大,而且都是生成性的。概括来讲,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和儿童共同生成,事先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所占比重不大。正是因为问题随意性较大,所以,降低了问题的质量。其中,幼儿教师的提问特点最明显的就是数量比较多,但是质量不高,而且,在提问过程中,重复性问题占据绝大比重,并不存在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的类型单一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类型通常都十分单一。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就是封闭式问题,但是,能够丰富儿童想象力且答案多元化的问题很少。另外,非型问题数量多。幼儿教师为了能够与儿童实现互动,并积极增强其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经常都会将“对不对”和“是不是”这种语言挂在嘴边。此外,幼儿教师对于水平较高的问题并不关注。从本质上来讲,高水平问题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更具优势。最后,幼儿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中,知识型问题很多,很少与儿童情感进行互动。

(三)教师理答技巧缺失

在儿童回答教师问题以后,教师会重复其回答的内容并给予肯定。但是,如果儿童问题回答不正确,而教师为保护其自尊心,也不会直接指出错误。同样也会重复问题并提问其他同学,然而,教师并未针对幼儿错误进行追问提示与引导。

二、有关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师提问完善策略的分析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理念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性依据,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树立有效提问这一教学理念[2]。其中,有效提问指的就是教师对儿童特点予以全面考虑并设计问题,进而实现和幼儿的有效互动,能够巧妙应答,进一步推动幼儿发展。而有效提问这一方法的多样性、目的性与差异性等特点十分明显,也同样能够体现出教室的教学经验与专业能力。除此之外,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创设更加放松的课堂环境,使儿童能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基于技术层次对幼儿教师提问予以优化

第一,预设并实施问题。在预设并实施问题过程中,需要对“问什么”与“如何问”以及“谁来问”予以解决。其中,在问什么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并且保证问题的针对性与弹性,能够与儿童的发展规律相吻合,更贴近其现实生活,以更好地开阔儿童视野。而在如何问方面,应当灵活运用照直叙述的方法,并且顺势追问,保证设问的适时性及灵活性,最后需要进行反问。通过这些提问的方式,能够将提问变得更具选择性与描述性。在理答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延长问题的解答时间,正确地引导儿童。而在谁来问方面,一定要赋予儿童话语权,为其提供提问的机会。

(三)课后反思要适当

当幼儿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需要对教学的过程与实际效果进行反思,并且评估教学的利弊,丰富个人教学经验,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改善,增强教师个人专业素养。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幼儿教师能够不断累积经验,而通过反思则能够加快其成长。从本质上来讲,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也是学习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获取学习能力[4]。然而,反思并不存在终结点,而是属于对教师自身潜能与智慧深入挖掘的一个过程。在教师形成改进性反思思维的时候,其教学水平就能够实现有效地提升。

(四)积极开展教师职业培训

幼儿园应当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并为其创所需条件,特别是幼儿新教师助力工程或者是骨干教师示范工程等等,安排幼儿园教研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此同时,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安排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与教师间可以相互观摩或者是学习,并设计和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案例,封堵课程资源,使得幼儿教师课堂提问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一定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针对提问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可以灵活地应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在小问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所以,儿童需要理解问题,这对其未来发展的帮助很大。为此,幼儿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来总结经验,并实现创新与改革,提高问题有效性,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勤.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J].考试周刊,2013(64):170.

[2]王婷婷.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记一次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小螃蟹找工作》[J].考试周刊,2013(2):190-191.

[3]谭挤.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以桂林市A幼儿园小班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87-88.

[4]姚志玲.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3(7):39-39.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教学;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1-0032-04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目的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动机,让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形成能力。〔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教师的指导等理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对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建设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建立在《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之上的课程,是学生继续学习各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的先导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门课程,若能有效开展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既可使基础课程的理论效果得以凸显,又可为后续的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奠定基础。

2.有利于学生发展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与其他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不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其独特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有优势,也有劣势。就其优势而言,可塑性较强、艺术技能基本功较好、动手能力较强、较有主见等。就其劣势而言,文化基础、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可能较差。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倘若完全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开展,不仅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甚至会影响后续的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若能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配以合适的实践教学,不但可充分发挥五年制学生愿意动手操作的优势,而且可有效规避其理解能力较差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既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发展

对于承担《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实践教学非常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很多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习惯于理论讲述。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熟悉、教师喜欢,因为它省时省力,教师只要提前备好课、做好课件就行,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即可,但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通常是,教师讲过即完,学生听过即忘。这种教学模式还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惰性,他们做的是“教书匠”的工作。然而,实践教学不仅可让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可促使教师不断努力了解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并学习组织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在收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案例和指а生开展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带来很多鲜活的素材,这远远优于教师的闭门造车,同时也充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4.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专业发展的核心在课程,课程发展的重点在课程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若能发挥其应有的课程效果,就能促进课程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是该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

1.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考核等方面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的文本分析及对部分担任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访谈发现,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教师在开展本课程教学工作时也没有相对严格地参照相关课程标准进行。

课程标准应以国家有关政策为依据,并考虑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特点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制定本课程标准时,更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标准一旦确立,教师就应相对严格地依据标准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当然也允许教师根据自身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微调。如果教师不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如果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担任时,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可能就会参差不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2.教学保障问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主要有师资队伍、教材和教参、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述如下。

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有三:其一,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理论功底较扎实,但实践技能较欠缺。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幼儿园一线工作经验,也较少深入幼儿园做调查研究,因此,实践指导能力较为薄弱。其二,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他们大多为高校专职教师,而非幼儿园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只有专兼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其三,大多数高校缺乏本课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没有课程建设负责人的统筹协调,教学工作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无相应的监管机制条件下,如果每个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很容易导致课程教学质量的不同。因此,同一届学生或不同届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往往出现较大的差异。若有课程建设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引领,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

教材和教参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合学情的教材和教参。与普通高校大专、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比,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其特殊性,需有适宜的教材和教参。笔者在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学校换了若干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大多理论性较强,活动设计案例较缺乏,可能比较适合普通高校本科生或专科生。部分教材案例虽多,但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与课程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室或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实训基地。很多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都是在通用的多媒体教室中进行的,这类多媒体教室一般只适合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适宜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因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模课”环节需要在仿真的幼儿园活动室进行,学生才能找到感觉。

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实训基地的接纳配合。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练。在学习了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之后,学生可先在实训室进行模拟,随后会去幼儿园进行实践。这是培养学生根据班级幼儿特点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实训基地的接纳配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3.教学本身的问题

教学本身问题主要指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问题。实践教学应是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始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对这门课程缺乏完整的系统规划,就会出现在实践教学方面流于形式的现象。很多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随意拼接组合,如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时,是分领域讲解和实训的,即先将五大领域中一个领域的理论讲完,然后再让学生模拟教学,依此类推,完成五大领域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这种简单的“理论+实践”的拼接不是实践教学正确的开展方式,也难以取得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并认真执行

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意见”就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若干意见,如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3〕《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4〕其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也做了详细说明。我们应根据这些政策的具体要求和五年制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并认真执行,以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成为一名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促使高校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幼儿园一线实践经验,学校可要求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周定时去幼儿园进行观察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或者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做兼职教师,也可以二者有机结合,即由高校教师组织开展理论教学工作,由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选用适宜的教材教参,开发校本教材。适宜的教材和教参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目前,与该课程相关的教材版本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应尽可能选用适合五年制学生的教材。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遴选出一些参考资料,或是根据五年制学生的学习特点自行编制适宜的校本教材。

加强实训室建设,密切联系实训基地。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的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实训室中的模拟训练最终要转化为实训基地的实战演练,学生设计、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也必须依托幼儿园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获得,〔5〕因此,与幼儿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3.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取“观摩学习――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说课――模拟教学――园所实训――总结反思”的模式进行。具体而言,观摩学习指的是,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幼儿园教学活动视频案例或者深入幼儿园现场观摩教师组织的活动。这是实训的第一步,观摩之后可再进行理论讲解。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指的是,教师结合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或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布置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设计原理进行活动设计,并通过教师评、同学互评、小组评或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说课指的是,学生在设计好活动方案后,口述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或理论依据,即详细地介绍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内容。模拟教学指的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活动方案,在实训室创设幼儿园教学情境,以班或小组为单位,由设计者扮演幼儿园教师,其他人扮演幼儿,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6〕园所实训指的是,在模拟教学后,让学生去实训基地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总结反思指的是,在上述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相关经验。以上六个步骤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循环系统,从而起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2016-01-10〕.http://.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EB/OL〕.〔2016-01-10〕.http://.

第5篇

建构主义强调有意义的真实可靠的建构学习,帮助学习者去构建理解和发展相关的问题解决技能。教学重点应放在支持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培养学习者的高阶知识和高阶能力。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建构主义强调交互式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开展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促进知识建构,乔纳森(Jonassson,D.H.)(1991)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提供多种表达方式,提供复杂性,避免设计过于简单;呈现真实的任务;提供真实世界,案例学习环境,而不是实现预定的教学顺序;提供反思活动;通过环境和内容进行知识建构;通过协商共同建构,而不是学习者互相竞争的方式[2]。我国学者盛群力教授在《教学设计》中提到乔纳森(Jonassson,D.H.)设计建构学习环境(CLEs),并认为CLEs模式的要素有:设问P问题P案例P项目P;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与情境支持[3]。总之,建构主义强调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知识建构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为学习者提供运用多样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场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称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强调信息资源支持“学”

为了帮助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用来支持学习者学习,而不是用来帮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信息资源是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达到学习目标,学习者之间可相互交流、支持,学习是主动的、自由的。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有关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给予引导。

注重过程性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评价应该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衡量学习者的成长和学习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评估技术的建构主义的应用表现在:评估主动的学习、评估建构的学习、评估有意图的学习、评估真实的学习、评估合作的学习。从中可以看出,评价学习结果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评价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在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共有48个学时,一般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幼儿园课程概论》(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课程目标是:掌握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学会撰写教案,并能初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等。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比较偏重于理论。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2010年9月-12月,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关于教育主体的观点有: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目前的观点倾向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然而,在以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主要依靠讲授法,将大量的课程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快速地做笔记。教师提问较少,一般来说,提问的内容主要为讲授的内容,学生也不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只能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很少或不提问,这样不利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考的能力。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完成课程任务,也没有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学生交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与自身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丰富潜能的独特个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听的现象,发挥学习主动性,激发思考。创设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角色也发生转变,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习动机。

(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教学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应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技能,采用了在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中组织活动的形式,并进行评课。采用了虚拟现场教学模式,“所谓虚拟现场,是指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教师或扮演教师或扮演幼儿,或作为观看教学活动并要发表观点与见解的观众,共同建构模拟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撰写教案,并在课堂上开展虚拟现场教学。本课程也安排实践学时8学时,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让学生到幼儿园组织各领域活动,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还通过让学生观看幼儿园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培养了学生评课的能力。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建立在真实事例或问题的基础上,有时被称为“实例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就是围绕问题,去探索,寻找答案,使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的问题情境,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关于“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等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互相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3.随机教学

随机教学模式就是对知识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如在“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学习中,除了了解每种课程方案的内容,还让学生对国外早期教育课程方案进行比较,总结异同,并讨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这样,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课程方案。

(三)加强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很重视交互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一位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相互之间的协商和辩论,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及时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合作学习有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学习,以往,教师经常重视师生合作,而忽视生生合作。为此,在教学中,加强了生生合作学习,如在一些有关“幼儿园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等案例分析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虚拟现场教学和去幼儿园实地教学时,要求学生分组备课,并互相配合教学活动,互相评课,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建构主义重视媒体的应用,并认为,媒体可用来创设情境。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将图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载体有效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出生动、丰富直观的教学氛围,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可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然而,起初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课件是课堂上的动态教材,是授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尽管以前主讲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已制作了课件,但仍然对课件上呈现的内容精心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内容提供的友好交互界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运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教学法等。如关于“课程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让学生讨论“你认为什么是课程?”,学生们各抒己见。关于“幼儿园课程实施”,就让学生结合见习谈课程实施的形式、手段、方法等。在“课程内容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等部分,列举相关的实例,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就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关于“什么是幼儿园隐性课程”,学生刚开始觉得不好理解,除了理论讲授外,再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对幼儿园隐性课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总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丰富学习资源

建构主义不主张教师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知识,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教师从书籍、期刊、网站等不同途径搜集资料,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进行加深和拓展,补充的资料会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完成一些拓展性或设计性作业,如查找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学习资源还有课件、往年的试题、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推荐了一些书籍,如朱家雄著的《幼儿园课程》等,也推荐一些网站,如华东师大的《幼儿园课程》、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幼儿园课程》等课程网站,学生可进一步自主学习和复习。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更好地建构。

(七)注重过程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反馈和改进,让学生及时了解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促进学生发展。如,在学生第一次虚拟现场教学时,有的学生感觉自己能力较差,教师更多是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并采用了多元主体评价,这样就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如在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时,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自己教学的情况,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幼儿园教师给予点评,主讲教师给予评价等,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建构主义设计的培训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已经广为人知,教师也关注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和研究已有一些,但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操作体系与方法。尽管教师了解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观点,但教师还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操作性不强有关,也与教师缺乏教学设计能力有关。因此,应加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也应加强教师的建构主义设计的培训,丰富教师教学设计的知识,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能力,以便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能力需提高

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是一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很感兴趣,上课能踊跃地回答问题,并能有效地参与到虚拟现场教学、随机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认真完成作业,认为这样的教学能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个别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与他人协作能力不是很强,学习积极性也不够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好,学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掌握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和牢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等意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在教学中能有效地主动建构知识。总之,这种教学改革确实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也没有以往的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掌握的课程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也不够牢固。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又能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还需在以后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三)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的一个重要拓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指导《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时,给予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做到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但是,也发现,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自由度过大,结果也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够好。因此,在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

(四)平时考核比重应增加

第6篇

[关键词]实习支教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57-0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至今效果明显。200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实习支教工作影响进一步扩大。伴随“国培计划”的开展,实习支教进一步拓展。可以说,实习支教正逐步成为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改革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1]

1.实习支教的形式和特点研究

现有研究基本都将实习支教理解为“师范类我校派出在读师范专业本专科生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实习,在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期间,高师生、幼专生的另一身份是该学校相对正式的教师,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也即既是实习,又是支教”,即其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所以有的学校和研究者又称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顶岗实习支教”等。研究者从实习支教与传统教育实习比较的角度归纳出其具备的特点:(1)实习时间长,一般是一学期;(2)身份和任务的双重性。实习支教生既是我校的实习生,同时又是受援学校的一线教师;既承担着实习提升的任务,又承担着教育教学的任务[2]。(3)实岗锻炼多,基本是全职顶岗;(4)多赢性。我校、社会、师范生、幼儿园校等主体在实习支教工作中都能获益[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和师范教育下乡思想是实习支教的教育论基础;高师院校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办学目标是实习支教的教师教育理论基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文化教育需求是实习支教的社会学基础;德育的实践性本质是实习支教的德育论基础;实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是实习支教的教育功能理论基础[4]。

2 实习支教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内涵界定的窄化

受到实践形式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实习支教界定为顶岗模式的实习支教,这种界定是对实习支教内涵的窄化,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实习支教和传统教育实习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些研究甚至将两者放在截然对立的位置上进行对比,这既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又限制了研究的视角,阻碍了实习支教多样性的发展。实习支教是对传统教育实习的深化与创新。它摒弃了传统教育实习中师范生被动应付的消极性,将实习作为师范生主动地参与幼儿园教学,为幼儿园教学做出贡献,并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成长的积极活动。理念的转变应是实习支教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更重要的贡献。顶岗是实习支教在中西部等教师紧缺地域的一种有益尝试,但不应该成为实习支教的唯一途径。

2.2 质量评价与保障研究存在误区

能够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是实习支教开展的直接目标和先决条件。质量评价和保障研究应该是实习支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对于实习支教质量评价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在实习质量研究方面存在“多则好”的逻辑误区。认为实习时间的延长就会促进师范生能力的提升。事实并非如此细致来讲,支教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填补空白式。即幼儿园校缺乏某门课程的教师,师范生直接填补空白将停开的课开起来。这种形式支教的质量研究是一个纵向比较,“聊胜于无”,毋庸置疑这样的支教对幼儿园教学是有益的。二是顶岗置换,即师范生直接顶替某课程教师岗位,该教师到大学接受培训。这种形式支教质量的高低,应该是与原有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横向比较,但是目前实习支教质量研究仍然采用的是纵向比较。

3 实习支教研究的展望

3.1 进一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主要以实践创新为特色的实习支教来说,基础理论研究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迫切。通过概念界定拓展研究视域,突破单一的顶岗模式,强化与传统教育实习的联系,共享已有研究成果,创新实习支教方式,丰富实施途径与方法,推进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深化。分析理清实习与支教内在的有机联系和矛盾冲突,才能顺利而且有效地推进实习支教的发展,规避其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3.2 从“工作程序”研究向“质量提升”研究深化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对于实习支教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保障条件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现阶段应该将研究的重心向质量提升转移。全面调研各地区、各阶段、各类型实习支教工作的整体质量情况;深入推进实习支教背景下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我校与幼儿园合作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机制与策略;构建我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实习支教生多方式、多途径的合作教学、合作研究策略体系;强化相关的政策立法以及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等文件实体的研究和出台等等,立足实际,强化操作,注重实效,通过各环节的细化和强化,大力提升实习支教的工作质量。

3.3 研究方法和视角要从“单一”走向“多元”

实习支教工作本身结构的二元性,工作实施的多主体性,工作环节的复杂性,涉及利益的多元性,效果影响的深远性,必然要求研究要有坚实的事实基础,要有多元全面的研究视角,要着眼细节研究。应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多种方法;要突破视角的单一性,全面关注幼儿园、教育管理单位、实习支教生、幼儿园生对实习支教的看法和认识;推进实习支教研究方法和视角从“单一”走向“多元”,提升实习支教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伟山.124所师范院校开展实习支教,积极服务农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11-26(1).

[2] 冉亚辉,包翠秋.支教实习模式及其实践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12-14.

第7篇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看作是搭建脚手架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这种支架式的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不断地完成新的任务。针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文章提出了几种支架式教学语言策略来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支架的内涵

“支架”( scaffold)本是建筑业中的一个用语,也叫“脚手架”或“鹰架”。在这里,“支架”是一种比喻,伍德(Wood, Bruner&Ross,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后来卡兹登(Cazden,1979)将这种比喻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学支架。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从“支架”这一比喻的本意出发,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建立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帮助幼儿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促进幼儿扩展学习范围,不断地建构新的能力。教师教学语言的这种支持和帮助正是为幼儿的学习搭建了必要的支架。

二、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举例

这种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本文结合幼儿园的实地观察,用案例分别加以阐述。

(一)采用提示语和询问语,拓展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刺激的帮助,启发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借助于教师语言的参与,将知识内化,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的结构,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案例:〕

背景:大班,科学活动。

T: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个录像,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观看录像:幼儿在区域中使用小工具的情景)

T:录像里放的都足我们这几天做的一些游戏,谁来说说你都玩了些什么呀?碰到什么问题吗华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当幼儿说到某小工具,大屏幕上即出现该小工具的照片及名称字幕,请幼儿说出此工具的名称)

T: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些小工具来加工菜呢?(观看录象:厨房阿姨用小工具加工蔬菜的情景)

T:这么一大盆萝卜,阿姨如果用刀切,要切到什么时候呀,那怎么办呢?(继续看录像:阿姨开始用刨丝刀进行加工,很快就完工了,镜头前一大盆萝卜丝。)

T:你们觉得小工具的本领怎么样?(幼儿齐声回答“很大”)

T:现在,我们的小兔要喝一瓶汽水,打不开盖子,怎么办?(教师拿出一个玩具小兔,一个塑料瓶汽水,许多常用小工具)

T:你们试试看用哪些工具能把盖子打开?(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每组的瓶盖都打开了)

T:你们说一说都是使用什么工具打开的。(每组的幼儿都说出了自己的打开方法)

T: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工具呢?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幼儿在初步体验使用小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小工具的名称及功用。教师先用语言提示幼儿“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千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录像上的小朋友在干的事情上,使他们有选择地感知观察对象。在活动结束时以“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工具呢?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吗?”这种询问式的语言来结束本次活动。这种询问式的教学语言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使用小工具可以把瓶盖打开),而且还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新的牢固的支架,拓展知识的外延(工具不止这些,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

(二)采用语言示范,纠正幼儿不完整的语言,帮助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完整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期,也是掌握词汇和语法迅速的时期,因而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纠正。比如:三岁左右的幼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常把“哥哥”说成“多多”,把“老师”说成“老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示范,帮助纠正。研究中,发现幼儿说话经常发生用词不当的情况,如“一头马”、“一件裤子”等。幼儿说话还往往说半句,即使用主要词而省略其余词。

〔案例:〕

背景:中班,主题活动。

教师让幼儿围坐成一个半圆,教师坐在中间,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秋姑娘》。

T:秋天象什么?(幼儿齐声回答“象一朵花,’)

T:要说秋天象一朵花一样。(幼儿重复老师的话“秋天象一朵花一样”)

T:秋天的风吹过树叶,树叶象什么?(有的幼儿说“象一朵朵蝴蝶”)

T;蝴蝶是一只只,如果是花用“朵”来形容,应该说秋天的树叶象一朵朵蝴蝶花。好,再说一遍。(幼儿又重复了一遍老师的话)

在案例中,幼儿总是说不完整的话,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用规范、准确、流畅的语言作出示范,让幼儿模仿。语言习得研究表明,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的。相反,教师如果不重视本身的语言修养,缺乏准确、规范的语言,就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教师一直把“伞”读成“shan",把“藏”读成“chang"。如果把这样的错误概念教给幼儿,对幼儿的发音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教师对幼儿的不完整话进行纠正、示范,使之完整、准确,对幼儿的发展是至为关键的。正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幼儿说的话进行补充“象一朵花一样”、“象一朵朵蝴蝶花”是针对幼儿对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补充。但从更深层次说,在这个纠正、补充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随着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空间作出适时灵活的调整,在幼儿学习的边界地带,教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幼儿不完整的话或不清楚的话进行扩展,使其结构完整、意思明确,从而向幼儿表明自己能接受、理解幼儿的话,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合作性的学习中。

(三)采用提问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拓宽思考角度

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语言刺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儿童“跳”一下就能够“摘到果子”,以引发幼儿兴趣并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案例:〕

背景:中班,主题活动。

T: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抱着一大堆杯子,幼儿都兴奋得叫起来,大声喊着“杯子”,教师又让每一个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

T:今天有这么多的杯子,大家仔细地观察,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幼儿都看着自己的杯子,说出有塑料的、玻璃的、瓷的)

T:那小朋友能够用什么办法让杯子发出声音呀,你们试一试。(幼儿有的把杯子盖转一转,发出了声音,有的把杯子在地上磕一磕,也能发出声音)

T:看,我今天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教师从身后把准备的筷子拿出来,让小朋友往下传,一人一根筷子)

T:拿到筷子的小朋友,试着敲一敲,看杯子能不能发出声音?(幼儿都在试着敲)

T:敲敲自己的,再敲敲别人的,有什么秘密呢?发现什么了?(幼儿说有的响,有的不响)

T: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儿回答“不一样”)

T:为什么不一样呢?(有幼儿回答“因为材料不一样,有的用瓷,有的不用”)

T:因为材料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如果两个都是玻璃做的杯子放在一起敲,声音一样吗?(有的幼儿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

T;咱们来试一下。(经过尝试,大部分幼儿都发现不一样)

T:为什么都是玻璃做的杯子,声音不一样呢?(有幼儿回答“形状不一样”)

T:一个杯子,可不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幼儿都在尝试)

T:都试过了吗?谁试过了,我请一个小朋友回答。(一幼儿用筷子敲敲杯口,又敲敲杯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T: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一幼儿把筷子放在杯里敲敲,再放在杯外敲敲,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通过提问,把一个个问题引发出来,环环相扣,引发儿童的积极思维,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发问“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以引起幼儿对杯子的注意,并使幼儿对这一活动产生兴趣。根据幼儿的“不一样”,给予反问“为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都是玻璃的声音不一样?”,将幼儿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重新抛给幼儿,诱发幼儿进一步反思。在幼儿积极的尝试下,教师又进一步的追问幼儿“一个杯子,可不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在确认幼儿都试过之后,又连续追问“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这样,使幼儿探索出的结果都有机会表现出来。美国弗兰德斯的问题操作,也是“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他所表达的意思,再问他的观念从哪里来的,根据是什么,这个根据是否可靠。”教师正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拓宽思考的角度,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索,从而有新的发现。

第8篇

关键词: 多维管理 园本教研 幼儿教育

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办园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它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立足于本园的实际情况,构建园本教研管理体系,形成园本教研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研教结合,相得益彰,促使教师在园本教研中获得专业的成长。基于园本教研的实质和本园的发展特点,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我园的具体做法:

一、以园为本,组建多元化的教研团队

我园以“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备课时间,将教师分成两大组,采取教研组长负责制,切实保证每月两次的研讨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研究为主,及时了解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让教师就普遍存在、持续关注的问题,通过案例研讨、实践探索、专题研究、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把握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大方向。

在以个体需求为形式的研究团队中,主要是解决一些个性问题,从而验证共识,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

(一)自主的沙龙式教研

为了打破以往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以教师的被动学习为主的局面,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个性特点及教育上的相通点,采用问卷调查、自由报名的方法,组成了形式多样的沙龙式教研团队,有:阅读沙龙、音乐沙龙、美劳沙龙。旨在为教师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教研氛围,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教师在“快乐自主”中探讨工作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

(二)自发的师徒传授式教研

我园要求刚毕业的新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拜自己所喜欢、所认可的老教师为师傅,从中学习老教师的所长;而老教师也有责任辅助新教师的成长。

(三)自觉的班组式教研

班组成员的三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的各种教学、生活、家园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自发的、不定时的研讨,并记录在班会纪录上,以使本班的各种工作有序地、出色地完成。

二、以研为本,实现教研内容的创新

(一)以拓展思维为主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中,组长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菜单”,强调思考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结合,让教师在整个教研中采用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问题研讨为主的教研活动

教师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教研。在教研活动前,教师要寻找问题,可以从现场办公中寻找,也可以从与教师的交流和教师的随笔中寻找,让教师中普遍存在、持续关注的问题,通过案例研讨、实践探索、专题研究、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得以解决。

(三)以感受体验为主的教研活动

1.教育体验

在研讨中,我们倡导教师聚焦幼儿发展,反思教育行为,总结教育经验,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更强调集体智慧的碰撞。组织观看教师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在观看时,许多没有被注意到的现象越来越凸显出来,就像照镜子,一方面会产生相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鸣,另一方面会由对方身上的优点或不足引起对自身所存在问题的反思,使教师的教育活动从开始的三角形过渡到正方形、再到多边形,最后变成相对完美的圆形。

2.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重在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在沙龙组教研中我们会让教师通过欣赏音乐、文学作品、名画欣赏、幼儿作品赏评等形式展开研讨;还结合我园各项活动,安排一些教学活动之外的教研,如:共同讨论、设计园内教师着装、幼儿园环境创建、“六一”活动节目的编排、道具服装的选择,舞台的设计等。

教师在研讨中体验,在体验中研讨,在娱乐中体验着人生的价值,使教师变得更为优雅、美丽、自信。

三、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引领作用

教育管理的魅力不在于指令与权威,而在于引领教师主动研究和实践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意识和行为。

(一)领导的重视和引领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成就如何,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我园每次大组教研活动领导都要蹲点,目的主要是了解老师是怎样研究的、组长是怎样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和扶持教师整体推进,把握教研的方向,为教研活动保驾护航。

我园领导还赋予教研组长一个特权,每个教研组都可以根据研究的课题,向园部申报专项经费,由园务会讨论后执行,为她们提供物质支持和培训支持。

(二)教研组长的组织和引领

教研组长就好比是一只“领头羊”,教研组工作有序开展、教研组的和谐氛围、教研组的有效研讨及教师的主动参与都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

我园要求教研组长:首先,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其次,教研组长在教研中,不仅要尊重教师的独特认识,形成教研组与教师独特的教改特色,而且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知识链”效应,用教师的群体智慧解决教师在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再次,组长在教研活动前,要理清思路、明确目的,并收集相关资料,有准备地进行教研;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紧紧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及时敏锐地捕捉讨论中有价值的经验;教研活动后,要善于梳理、归纳总结、丰富经验、找出未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并关注活动后的作用。

我园各个教研组长都是非常优秀的,她们的热忱感染了大家,创意吸引了大家,判断也说服了大家,可以说每一位教师在各自的教研组中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在轻轻松松中收获了“领悟”。

四、感悟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走过一阶段的教研路程,我们感到:园本教研的过程是一条艰辛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快乐的专业成长之路。因为:有行动就有收获。

感悟一:新教研团队的实施,使我园逐渐形成了求真、求实、求新、求乐的教研氛围。

感悟二:通过教研活动,我园的保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第9篇

教育教研是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管办园的体制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要办成一所优质的幼儿园,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素质,二是教育质量。而教研工作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有效的教研是民办幼儿园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大部分学历不高,以中专、高中为主,获得教师资格和职称人数偏少,教师队伍不稳定。尽管当前许多民办幼儿园在教研方面有设立教研组、制订教研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等措施,但总体教研水平比较薄弱,发展缓慢。我检查的是教育教研这一块,情况如下:

一、现状调查

1.教研制度、教研活动计划不健全。大部分幼儿园没有形成教研活动的制度。有的幼儿园有教研制度,但没有落实,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进行的“制度上墙”。多数民办园不知道该如何制订教研计划?只制订了单一的教学计划,没有从师资队伍、课程开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家园共育等方面制订计划。

2.教研活动形式单一,主要形式是听课、评课。没有注重教师技能的培训和材料的学习。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农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开展成为无源之水,除教学用的教师用书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学习和参考的书籍,至于利用网络学习更是凤毛麟角。

3.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艺术领域、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等活动的开展,侧重识字、计算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

4.资料收集、整理不规范。平时教学活动的文字、照片资料和教师档案没有按年限分类整理。

5.幼儿园环境创设缺少教育功能性,利用孩子作品少,童趣、美观度不够,装饰画装贴位置过高。

二、成因分析

1.教师队伍不稳定造成师资素质不高。民办园为节约成本,教师配备不足,幼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差,繁重的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而且教师连职称、教师资格也没有,这使她们觉得自己的职业既没有“钱途”也没有前途,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2.办园者不重视教研工作。办园方向不明,一味迎合家长要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严重偏离幼教,“小学化”“保姆式”倾向严重。管理者对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幼儿园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家长,办好幼儿园就是要满足家长,以家长的需要为前提,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搞一些令家长满意的东西,比如识字、算术、学拼音等。另外就是搞所谓的教学特色,或引进一些商业性质的教材教具,更多更快地灌输孩子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吸引家长,增加生源,增大经济效益。教研活动整天则是忙于学习这些教学特色和教材教具,而到最后教师对这些教学特色或教材教具是否能促进孩子发展却仍是惘然不知。有的幼儿园甚至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没有,更说不上有自身教育实践的教研活动和经验总结。

3.民办幼儿园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现在大多数民办园连一个正规幼师都没有,包括园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4.没有专门的幼教教研员,《纲要》、政策法规、教育方针及上级工作意见精神都没有及时传达。例如,省、市、区各级部门组织的幼儿教师和幼儿竞赛活动,民办园极少有人参与,有的因为不重视荣誉获奖,有的是因为不知道比赛的信息。

三、对策建议

1.以公办幼儿园为龙头组建辅导网络,发挥其示范辐射及帮扶作用。通过结对帮扶、组织教学观摩、专题讨论、课例评析、自我反思等活动,让城乡园找差距,促进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的不断提升。

2.发挥学前教育团队力量,组织幼教学术研讨,课题申报及经验交流推广。

3.加强对园长队伍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促进园长的专业学习,快速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提高园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组织研讨的教研工作组织能力,达到强将手下无弱兵。

4.组建名师队伍。由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幼教高级教师组成讲师团队伍。有计划地安排她们做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开展教师案例研讨等活动,形成区内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源共享,引领更多幼师专业化成长。

5.通过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建立咸安幼教网络专版或开通成安幼教论坛。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利用网络给教师搭建—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并要求每个幼儿园每月上传1-2篇论文案例,形成丰富的幼教资源。

6.重视对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监控,发挥教学指导的实效性。定期定点地对农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进行指导,逐步使农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走上规范。如,开学初到每个幼儿园实地检查幼儿园各项计划、制度的制订是否科学合理?指导幼儿园规范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学期中追踪督促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第10篇

国培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专家的视频讲座,不但提高了我们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让我们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幼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师国培学习心得1

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幼儿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职业来干,努力追求称职;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跑过来的“球”。再次,具备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最后,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向自己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一、重新认识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内涵,感受到了幼师人的幸福。

从事幼教一年多来,我总是羞于提及自己的职业,怕别人会耻笑、鄙夷。那日,胡光明老师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谈论让我又重新挺直了弯曲许久的背,脸上又有了久违的笑容。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幼儿教师每天都与孩子们在一起,她们是谁?上帝!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幼儿教师们每天顾不上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关心爱护别人的孩子。她们是谁?神!

幼儿教师是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她们用智慧去影响孩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埋下智慧的种子、幸福的种子!

像我一样的幼儿教师们是幸福的,我们日日有天使环绕,天天看天使般的微笑、聆听天使般的声音。看到每个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进步,我们欣喜不已,我们用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用智慧浇灌着希望的幼苗!

二、名师荟萃,精英群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方向

这次授课的老师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幼儿教育专家学者,有硕博导师、学者教授、优秀教师等,超强大的明星阵容绚丽夺目。让我也有幸过了一把研究生的瘾,更是见识了专家们渊博的学识,对知识的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和精准独到,我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对我们的专家说:你们太棒了!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全市各幼儿园150名骨干教师,她们精彩的才艺表演、幼教的智慧、丰富的幼教经验、别具一格的创新等等让我五体投地。我们在学习中交流讨论,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在这里闪烁。

我叹服我们的专家与幼儿教师,更是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幼师国培学习心得2

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里,我好象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是对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理念的转变,但感觉又都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听到权威专家不同课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众多的疑问在专家、教授那里得到了解决,每一天都有丰硕的收获。想把这些理念和知识带回去和大家分享。

通过学习,不但使我掌握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也使我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是一种对思想的陶冶、知识的启发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幼教理论基础,

有效提升自己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的组织能力。也让从事幼教工作的我有了更一步的认识,在我们看孩子的时候更要用一种敬畏的心情和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以及促进教师原创性的思考。

通过“影子学校”的学习我更加的知道游戏对于孩子有多重要。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无时不刻不充满着游戏。生活中能所被他使用的物品无不成为他的游戏材料。游戏所带给孩子的价值也绝对是不可用标准化的工具能测量清楚的。重视游戏本身的价值,又要防止形式的异化。披着游戏的外衣,把知识性的内容填塞进去,让孩子的学习成为在游戏掩盖下的重复练习,这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很多游戏来自于孩子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再现,

这也是游戏的生活源泉,给孩子的游戏提供时间、空间上的保证,让他们童年更多自由的色彩。

一、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了讲座以后豁然开朗,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根深蒂固的一些认识受到了冲击,时时激发我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了解了什么叫“幼儿教育的行动”,他以行动研究原理为重点,结合实际,巧妙的利用案例对教育行动研究的原理、层次、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他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其实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隐含着许多的问题值得研究,但这隐含教育本质的问题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掉了。

听了这个讲座,我反思了自己的思维习惯,使我认识到:如果想让自己的劳动从单调变得有趣的话,就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使我再一次认识了幼儿的发展规律、重新认识了什么是科学的幼儿发展观、专业化教师的的职责所在、怎样做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从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质量入手,深刻分析了哪些因素是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学习活动安排是关键。学前儿童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又要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专业化的教师要了解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把握儿童发展的程序和规律。使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与幼儿发展规律的背离,之所以迎合家长是因为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理论支持力量的不足。

幼师国培学习心得3

为期15天的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国培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切仿佛是在昨天仍历历在目。这次培训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幼教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幼儿发展规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角色内涵等多方面精辟阐述,让我这个幼儿园转岗教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同时,本次培训也得到了宝鸡教育学院的亲切关怀与照顾,敞亮的教室、喷香的饭菜、干净温暖的宿舍、丰富多彩的实践与活动,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体会到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空前的关注与重视,内心狂喜。15天的培训时间似乎太短,离别时我有太多的感慨与收获,感谢与留恋;15天的培训又很长,它已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引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重新解读了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云燕在她的讲述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到:

3——6岁儿童的年龄特征认识活动靠动作,心理活动有延续性。认知活动直观形象,教师的语言、动作可以夸张、形象、生动渲染情绪引起幼儿有意注意与学习兴趣。他们情绪作用大,坚持性不强,依恋性强烈,爱模仿,合作性较差,因此5岁前的幼儿可尽量减少小组合作。

幼儿园孩子所有的经验的获得都称之为学习。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练习,动手操作,直观形象的观察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无意识直接获得经验。

幼儿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完成,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性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设计符合幼儿特点、趣味性强、游戏性强、操作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幼儿园生活。

二、对幼儿园的保教结合、教育特点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进入幼儿园一年多来,我每天都疲于应付孩子们吃饭、睡觉、上厕所这样的生活琐事,每天两三节课的教学活动、一天到晚的游戏活动和以前自己带的中学简直有天壤之别。突然间,我茫然、彷徨、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高级保姆。听了全国优秀幼儿教师、园长马建秀老师的讲述,我幡然悔悟。

幼儿因年龄太小,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幼儿园的进餐、饮水、盥洗、睡眠等生活活动占幼儿园活动的2/3。让孩子在吃中吃出学问、吃出礼貌、吃出一个好身体;在睡中睡出一个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展和机能的协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社会能力;游戏;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15

幼儿社会能力是指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能力可包含两种成分:适应和社会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使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教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幼儿园社会教育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对怎样开展社会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趣味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去反思究竟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怎样才能使社会活动游戏化?

一、重视导入环节,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活动导入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是要求活动的导入环节具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导入环节如果巧妙运用游戏手段就能够很快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使幼儿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

1. 悬念猜想式导入活动。例如小班社会活动“我是男(女)孩”。教师将布娃娃装入一个纸袋子中,慢慢地将布娃娃的一部分身体探出来,让孩子们上来摸一摸、猜一猜,今天的“小客人”是谁?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幼儿置身于惊异之中,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渴望了解的强烈欲望。“今天来了个小客人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会显得更加童趣,让孩子以为在和布娃娃玩游戏,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活动中来。

2. 儿歌与游戏结合、故事与游戏结合导入活动。儿歌的特点是琅琅上口、易于记忆;故事趣味性浓,孩子喜欢听。例如中班社会活动“交通标记”。结合儿歌“红绿灯”――“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孩子们伴着儿歌做着开汽车的游戏进入活动场地,兴趣很浓,很快就参与到活动中来。再如:同样是社会活动“交通标记”,也可以故事导入:前几天小老鼠舒克新买了一辆小汽车,今天早上它就开着小汽车想来我们幼儿园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它从来没有见过,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了!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每一个幼儿,结合游戏 “我是导游”幼儿很快进入了活动。

《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好奇心正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兴趣产生的基础。以上几种方法的导入都是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好奇心为切入口,将幼儿的情绪和兴趣调整到最佳活动状态,来导入正题。这样不仅有效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孩子感到社会活动是新鲜的,在新鲜感的驱使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导入策略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很值得提倡。当然,导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内容、目标的不同灵活运用,但是导入环节一定要做到紧扣主题,简洁明了,切忌冗长、罗嗦,这样才能使导入环节成为成功活动的开始。

二、创设游戏情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创设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习者能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游戏情景,正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奥运会”。教师将活动场地布置成一个运动会场(幼儿的小椅子后背上系上五种不同颜色的丝带,摆成五大块代表五大洲)。幼儿以五大洲运动员的角色,在《运动员进行曲》中进入活动场地。教师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了奥运会会旗及运动项目名称,幼儿则以各国运动员的身份模拟运动项目比赛,教师为胜利的运动员颁发奖牌。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情绪达到了且体验着快乐。在这个案例中,正因为教师精心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活动情景,将介绍奥运知识、比赛运动项目、颁发奖牌等巧妙运用,于境至兴,将情境激励和情境展示相结合,使幼儿因情入境、情景交融、自主表现、激励展示。整个活动幼儿全身心地投入,达到了最好的学习状态,更快捷地实现丰富幼儿社会认知及促进社会行为技能发展的目标。

三、让幼儿在做中学,注重操作活动的游戏化

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家乡美――饺子宴”。教师是通过让孩子畅谈自己对家乡美的认识(家乡好玩的地方、好吃的小吃)――孩子自己参与制作饺子等一系列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本案例中教师就是增加了让幼儿动手制作饺子的操作游戏活动,通过让孩子在讨论自己家乡好玩的、好吃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美的认识;在做做玩玩制作饺子的过程中感受饺子造型的精美;层层递进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不断深化孩子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促使他们思维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化和升华,在体验操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增进幼儿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社会情感与态度。

四、优化教学手段,结合游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

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画面,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如果将多媒体课件与游戏结合运用则更能让幼儿积极快乐地投入活动。例如小班社会活动“特种车”。教师以多媒体情境向幼儿展示了特种车辆与报急号码对我们生活起到的作用,又通过游戏“打电话”让幼儿练习如何正确拨打报急电话,使报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与巩固。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很快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幼儿喜欢动画片的心理,设计了形象逼真、声音夸张的Flash课件使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有趣的活动又结合了游戏手段,让孩子们开展练习、大胆模仿表现、积极学习,实现了培养幼儿规范的社会行为的活动目标。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教育方法一定要依据教育过程所具有的规律性来确定和选择,也更需要我们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注意开展社会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使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更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玩,才能使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游戏化,更好地提高幼儿园社会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注:本文受宁夏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的研究,项目编号:YB201323)。

参考文献:

[1] (美)迪吉若尼著,张雪兰译.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棋类游戏;五子棋;飞行棋

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对于棋类游戏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其极强的趣味性也让幼儿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在提升幼儿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棋类游戏中,最让幼儿感兴趣的还是应当属五子棋和飞行棋,此两种棋类游戏趣味性更强,也更能带给幼儿体验感,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增加脑力“劳动”,大脑高速运转,让其智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让棋类游戏的运用更好地帮助幼儿,让幼儿园通过棋类游戏获得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知识内容。

一、自我学习,鼓励成长

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相应的研究能力,也让幼儿在自我钻研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教师在幼儿进行棋类游戏自我学习时候,可以进行宏观指导,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模式,让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中逐渐成长,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教师在让孩子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要多进行鼓励,帮助孩子们建立相应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喜欢上对棋类的自我琢磨。

比如,我在幼儿园开展五子棋游戏的时候,首先教给孩子们的便是如何做好五子棋的开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从五子棋的起始阶段进行教学,能够让孩子们对五子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在介绍了五子棋如何开局之后,便让孩子们自己思考,除了我们传统的天元位置开局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开局方式,什么样的开局最好,好的开局是不是可以带给自己一个有利的局势等等。孩子们在这种思考中,同时也学习到“开始”的重要作用。之后,我又教了孩子们五子棋游戏中的进攻和防守的战术,让孩子们了解禁手和无禁手五子棋的应用。孩子们在学习到基本的五子棋游戏规则之后,我便给学生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小棋盘,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小棋盘中和自己下棋。孩子们感觉到这种游戏方式非常新奇,无论从视频中还是从其他的教学案例中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在进行“自我下棋”的时候,也融入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其中。我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下棋的时候,同时也告诉孩子们:“大家自己下棋,并不是简单地走走停停哦,而是要从攻守两方面不同的角度对棋局进行观察和思考,而后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棋局的掌控,决定如何进行统筹观察,走好每一步棋。”孩子们在自我下棋的游戏中,表现也都非常好,我给予了一定的赞扬。

教师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时候,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引导。如果孩子们有什么疑问,教师要及时地予以帮助,避免孩子在自我学习中陷入误区。同时,教师也要开拓更加有趣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沉下心来,对棋类的各种战略战术进行仔细研究,通过自己的潜心学习,达到自我的质的提升和飞跃。

二、合作学习,教学成长

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同时还要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合作式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幼儿从其他同伴身上学习到更多的棋类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合作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做好协助工作,仅仅在幼儿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帮助,更多的还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能动性。

比如,我在进行飞行棋游戏教学的时候,有的孩子还从来没有接触过飞行棋,于是我便让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偶数数字小朋友组成。我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进行了仔细琢磨,并没有单纯地将会玩此游戏的小朋友进行分组或者不会玩此游戏的孩子分成一组,而是在小组之中进行“混搭”分配,会玩飞行棋的小朋友与不会玩飞行棋的小朋友共同组成小组,在小组中会玩飞行棋孩子来带动不会玩的小朋友共同进步,帮助小朋友来完成棋类游戏的学习。很多小朋友因为之前对此棋类游戏已经接触,甚至有的孩子还有很高的技艺,因此在此次小组带动中非常兴奋,认为自己可以当老师来彰显自己的“本领”,并且在教授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认真。孩子们之间进行相互教学和学习,没有了教师的直接参与,少了孩子们因为对教师的畏惧而产生的胆怯心理,对于棋类游戏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享受和探讨的过程,并且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孩子们对于棋类游戏的学习效果更好。之后也因为一些小问题孩子们无法解决,我在课堂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并对行棋方面的小技巧进行了“传授”,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致也更高了。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同样可以对此方法进行有效运用,让孩子们从小便建立起互助合作的精神,培养其合作共赢的意识,让孩子们在相互的配合和合作中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知识,也让孩子们了解到教师并不是唯一可以对其进行知识传授的人,他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老师”。

三、竞争学习,激励成长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也会慢慢地意识到竞争的存在,竞争的意识在幼儿的头脑中也会逐渐地形成。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到幼儿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竞争意识的形成,帮助幼儿更好地处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棋类游戏活动,让幼儿的人格得到更好地发展,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

比如,我在进行五子棋游戏教学的时候,开展了“小棋子友谊赛”的比赛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比赛,孩子们在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均以个人名义进行记录。孩子们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在进行比赛报名的时候非常踊跃,比赛过程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胜利的得意之情,比赛过程中的认真劲让孩子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在比赛中了解到了胜负的残酷,有的孩子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有的孩子则在失败之后有了深深的挫败感。我对孩子们的表现则进行统一评判,并对孩子们说:“下棋就犹如是我们的人生,总会有输,也总会有赢,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继续‘战斗’是比胜利更加重要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棋类游戏,了解了人生的道理。之后,我还让孩子们以团队的名义进行参赛,在比赛中每个人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彼此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的合作配合,很多孩子们在比赛中还进行了战术的研究,通过犹如田忌赛马般的战略布局,很多小组脱颖而出,获得了胜利。孩子们在团队比赛中获得的胜利比自己胜利还要高兴。棋类比赛只是让孩子们感受竞争的一种方式,从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不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竞争的残酷,以便于激发孩子们的求胜心,以及在挫败之后,重新建立自信心。教师运用棋类游戏对此方面进行引导,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棋类游戏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其一方面带给幼儿游戏的愉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快乐,畅快玩耍。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棋类游戏,可以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学,将教学工作和教学内容与棋类游戏相结合,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更加深刻的人生道理和生活真谛。教师要开创多种方法,力争让棋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让幼儿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丰富,让幼儿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马军芬.巧阅读、多渠道、促棋趣――浅析幼儿园棋类游戏的开展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