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

时间:2023-06-06 08:5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需求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需求理论

第1篇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西方货币理论

[中图分类号]F224;F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07-02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

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

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

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

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传统货币数量论作了系统清晰的阐述。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数量方程式:

MV=PT

式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交易总量。

费雪分析,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它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费雪认为货币与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如下所示的函数关系:

M/P=a其中a=T/V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从微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庇古认为,行为人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满足行为人对于交易的需求(也就是交易动机),因此,货币需求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由于交易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货币需求应当与收入水平正相关。剑桥学派认为,在短期内,如果其他情况不发生变化(特别是利率保持稳定),有如下的货币需求方程式:

Md=k・PY

式中,Md代表货币需求量;k是个常数;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总收入;PY代表名义总收入。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并且与实际水平同比例变化。

3.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把行为人对于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他认为形成流动性偏好是出于以下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为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对剑桥传统的继承,因为费雪和剑桥学派的理论都假设个人持有货币的动机是因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可用来完成每日的交易。(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产生的持币愿望。它的产生主要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而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不测。(3)投机动机。是指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其原因是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所以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综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M=M1十M2=L1(Y)十L2(r)

式中,M1代表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代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非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是明确货币需求有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他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他用一个多元函数来表示货币需求,其公式为:

Md=f(p,rb,re,1/P・dp/dt,Y,w,U)

式中,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f代表函数关系,p代表物价水平,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e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1/p・dp/dt代表物价变动率,Y代表恒久性收入,W代表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U代表反映主观偏好和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这个货币需求函数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新解释。

在影响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当中,弗里德曼认为各种形式资产总和的财富总额是最重要的变量,但由于财富总额的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故以收入来代替。又由于年度收入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故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以称为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1]何昌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综述[J].知识经济,2009,(08).

[2]王云中.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01).

[3]李占兵.费雪与马克思宏观货币需求理论比较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7,(07).

[4]董睿.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述和简要分析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2006,(15).

[5]郝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评析[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5,(12).

第2篇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刚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的需求层次是按照其优势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形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分析

1.两者的相同点

(1)两者都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也把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紧接着就是安全需求,这两种需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保证。在这两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无视或者把其他需求推到后面。

(2)两者都注重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把每个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完成个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的活动。社会和国家,就是人们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性主要表现在人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人的活动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也正是人是有意识的,个体才会意识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的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马斯洛指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下,人就开始有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人的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要依靠他人的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人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包括家庭、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各个群体。

(3)两者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度

“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者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在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这时,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恩格斯指出:“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相同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强烈。为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围绕这一需求而展开,进一步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自由王国的实现——即社会的实现,那时,人的体力、智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也就越来越进步和完善,人的全部潜能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呈现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4)两者都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的新的需要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而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梯级结构,或叫金字塔结构。(5)两者都认为各个需求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

马克思和马斯洛都认为,人并不是在低级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才会出现。而是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在人类的需求层次中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低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由原来的主导、统治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

同时,两者都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是具体的,因受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需求的发展必然呈现差异,需求顺序发生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的行为除了受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信仰、价值和理想的支配。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马斯洛也曾特别指出,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他说:“迄今为止,我们谈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认为的那么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他曾列举了七种例外的情况,并分析层次顺序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包括信念、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价值等对人行为的影响。

2.两者的区别

(1)两者研究需求的角度是不同的

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起点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将需求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来考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注和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

马斯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他的需求理论是作为心理学说史上“第三思潮”而存在的。他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开始,研究人的需求,即“似本能”的需求,目的是要构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探索出人类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较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细微、更具体、更人性化。

(2)两者研究需求理论的方法也不相同

马克思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人类这一角度来切入的,即把人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这一整体系统来看待。他首先考察人类这总的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又引起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生产离不开需要,若离开需要,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失去了意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将经历生存、享受、发展三个阶段。尽管这三种需求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其主导地位却由社会的发展而由低到高不断转移。马斯洛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研究的。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即对人类中不断发展的那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这些人是人类中的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有最基本的需求,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求满足时,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正是从一般的、人类普遍的需求层次来建立他的需求理论的。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需求理论;双赢

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思想活跃但不够成熟,遇到事情更易冲动;对于课本理论的学习可能缺乏一定积极性,但是他们接受信息渠道更广,兴趣爱好广泛。作为高职班主任,如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确实是一个难题。“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肯定。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需求,把握其需求特征并以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发觉有利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理想模式是当前高职学生工作者亟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是指人们在没有得到基本满足时的一种感受状态。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iow,1908-1970)在194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是一个人对生存需要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在一切需求中生理需求是最优先的。安全需求是指对人身安全、生活环境上的追求(不会感到焦虑和害怕)。社交需求即渴望自己能在社会中有所归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得到团体和组织的认同,成为社会团体中的一员。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受他人的尊重(觉得自己值得,自己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赞美和回报)。马斯洛认为,如果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体验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充满热情地奋发向上。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具有这一需求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马斯洛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且低层次的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就越强烈。低级需求通过外部物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高级需要则是从内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在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会有多种,但在不同条件下,必定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行为的优势动机。

二、高职学生的需求特点分析

1 生存需求。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也很大,高职学生中存在着贫困生群体,他们消费水平较低。如果在没有很好地解决生活状况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吃饭、穿衣、学费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他们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等方面。

2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指对人身安全,如免遭痛苦、威胁和疾病等需求上的追求和对安全生活环境的要求。他们渴望更加私密性的个人空间、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不希望整天担心宿舍盗窃、上当受骗,生病时希望有基本医疗保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期望能以愉快的心情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3 社交需求。高职学生普遍有进行人际交往的需求。他们希望和老师、同学、室友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友情,甚至爱情,希望归属于一个集体,成为其中一员,并相互关心照顾;希望有时间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来愉悦身心。如果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或者在需要情感安慰的时候,老师、同学等各方的关心来的都不够及时,学生就会感到没有组织的归属感。

4 尊重需求。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尊和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他们希望在学生的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有一定的参与权,而不是仅仅唯唯诺诺地遵循学校相关制度。当缺少能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时,很多高职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寻求平等的发言权,如希望在论坛上与上级领导和部门对话,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

5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精神需求的一种,是高层次的需求,并且不大容易满足,因此对人的激励作用也更强烈,由此激发的动力也更大。大多数高职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圆满完成相应任务的同时,能接受自我和他人,培养更强的解决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顺利就业以便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并取得成就,实现自己发展的需求。

三,高职以人为本的学生培养方式探析

1 满足基本需求,奠定工作的基础。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高职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纯粹消费群体,保障学生为追求健康的生活所必须的物质需求,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积极地学习。学校要尽可能地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并提供一些助管岗位给他们做。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尽可能宽松舒适的育人环境,培养他们的安全感。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往与合作,建立一种互助的团结友爱文化。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要切身考虑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体现组织上的关心和温暖。

第4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合作办学;商务英语;需求分析理论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后,中外合作办学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加快了我国教育改革步伐,使更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融入中国教育。商务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合作办的重点教育内容,但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不同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因为,商务英语属于职场中应用的职业英语,其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众多环节,学习难度和复杂度要远远大于一般英语。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如何合理设置商务英语课堂值得研究。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有效解决了国内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萌芽阶段[1]。在该阶段,我国颁布了相关政策,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政策支持,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政策框架。第二阶段是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一年,这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已基本形成,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上依法办学的道路。第三阶段是二零零一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成熟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许多境外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与国内高校进行联合办学。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就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美国库克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获得了成功。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了我国人才培养质量。

三、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理论最早提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第二语言教学界的一个教学理论,最初是为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而提出,而后不久需求分析理论便被应用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领域[2]。商务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着很多共性,因为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需求分析理论认为,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就要了解学生需求和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而想要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中应把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方面,分析需求、差距、愿望三大部分,从而提高需求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学生客观情况,例如,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需求分析。然后,要了解学生情感、意愿、态度,进行主观需求分析。最后,要将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进行对比,了解需求间的差距,确定教学方案和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需求分析就是教育实施的一个诊断过程,能够为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改进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

四、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融入商务英语课堂的重要意义,商务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设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过程可划分为:需求分析、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料编写、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估方法确定等几大步骤。其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和效果[3]。因为,后续教学活动都需围绕需求分析结果开展,以学生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需求分析阶段可应用问卷、谈话、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如果需求分析阶段存在问题,缺乏有效性,就难以展开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需求分析后,教师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减少教学盲目性,提高教学针对性,把教学目标与需求分析结果紧密连接。教学内容安排应将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都考虑在内,如果只考虑客观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缺少对学生个体关注,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如果只考虑主观需求,学生水平却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就不能顺利展开科学的教学。此外,教学方法选择中必须选择合适、具体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另外,教学活动开展后,应进行评估,检验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科学性,对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展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商务英语与一般英语有着明显区别,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并不适用。通过正文的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保障教学质量,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进行课程设置。

作者:申勤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8:46-47.

第5篇

人类有需求,就会设法满足。所有的IT应用和服务,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些需求。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发现,所有人的需求都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生存需求、自身个体安全需求、归属感和社交需求、认可和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里,人在追求更高的需求之前,必须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本层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关注更高一层需求。由于人的生命周期有限,任何正常人一生的行为动机,都只能局限在这五层之中――当然,精神病患者和外星人不在马斯洛先生研究之列。

通信是满足人需求的一种手段,因此也要服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电信领域,根据这一理论,最底层的电信需求是“生存”,即要在IT世界里作为一个用户而存在。简单而言,一个人如果没有手机,那么他就不是一个IT世界的用户――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不存在于IT世界。

电话的发明,让人类的沟通变得高效,并在全球迅速催生了巨大的电信市场,造就了包括沃达丰、中国移动等一批世界电信巨头。随着电信市场日益成熟、技术不断发展,人基本的点对点沟通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理论,人对已经满足的需求的关注会自动降低,这些业务的支付意愿随之越来越低。

之后,用户开始追求更高层的需求,要求“安全”地享用业务。我们看看,哪些场景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全:网络被解密和窃听;业务太贵,长途电话打了一半因为没钱被掐掉了,要传递的信息不能保质保量抵达彼方;网络带宽不够,大文件下载不了;网络质量差,短信发不出去,电话声音断断续续影响沟通……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非常关注“安全”的需求,于是政党们就投选民所好。如北欧已经通过电信立法的形式,保障公民安全舒服地享用电信服务。2010年,芬兰通过立法,保障公民宽带上网权利带宽至少为1Mbps;欧盟则通过立法限制电话跨国漫游费上限。

人们在IT世界里满足了第一层需求(如打电话、上网)和第二层需求(要求安全、舒服、可靠地享用服务)之后,按照马斯洛理论,关注重心就会自动上移,寻求对更高层需求的满足,那就是归属需求(第三层)、社交尊重需求(第四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第五层)。用户对自己高度关注的需求,有更高的付费意愿――这就是市场决定论的根基。

近年,社交网络服务在全球发展迅速。依靠社交网络,作为个体的人可以寻求交往、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Facebook将分散在全球的个人,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天各一方的朋友沟通,关注别人,被别人关注,由此促进了社会联系。

博客、微博能满足个人自由地向大众发表观点和意见;观点有价值就能获得关注、赢得尊重,这也满足了人追求社交尊重的需求。过去需要专门抽时间、花精力和金钱去参加沙龙、联谊、著书立说,现在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轻轻松松地发表看法,交流观点。

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运营商管道化,也可基于这个模型来分析。目前,几乎全球所有主流运营商,其业务提供和业务收入都停留在最底层,它们主要提供点对点语音、短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至今无法有效地拓展自己的业务和服务,将其延伸到用户关注的高层需求领域。

所以,在新兴的IT蓝海市场里,我们看不到运营商的影子。好似高速公路公司,运营商都眼巴巴地看着新兴的物流公司赚钱,并越做越大,它们心急火燎,于是大声呼喊“老子不要做管道”。

根据笔者搜集的中国移动、沃达丰这两家典型电信巨头的财务数据来看,它们的毛利近年虽然稍有下降,但也在35%之上,电信依然是仅次于金融的第二好行业。但IT世界已经发展了多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市场重心会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过分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地位,对运营商未来发展很不利。

第一批觉察用户需求整体上移的先驱企业有谷歌、Facebook、Twitter、苹果等,它们迅速在欧美高端市场成功,并在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催化下,蔓延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留给第二批跟进者的市场空间不大,全新时代的IT应用带有越来越强的“赢者通吃”特色。

第6篇

[关键词] 预测 物流需求 灰色模型

一、物流需求预测指标的选择

为了对物流需求进行量化研究,本文采用实物量体系中的货运量或货物周转量来表示物流需求。因为货运量或货运周转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物流需求量能反映物流需求变化规律,所以利用货运量或货物周转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物流需求预测建模是可行的。

本文以2000年~2007年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数据为基础来建模预测。其具体数据见表1。物流需求是一个“少数据,不完全信息”的灰色系统,所以用灰色系统理论来对其进行预测。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年鉴

二、GDP、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关联分析

物流需求根本上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因此,通过对代表经济活动的GDP和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的关联分析可以更好的确定哪个指标更具代表性。

GDP数列(参考数列):X1=(646.13,734.86,…1473.68,1737.10)

货运量数列为:X2=(6999.24,7728.35,…15942,19404)

货物周转量数列为:X3=(3638002,4229429,…6820923,7341444)

为了让数据具有可比性,先对数列进行无量纲处理,从而得到各数列的初值像,由X’i=Xix’i(1)=(x’i(1),x’i(2),…x’i(7),x’i(8);i=1,2,3)得:X’1=(1,1.1373,…,1.1602,1.1787),X’2=(1,1.1041,…,1.0121,1.2172),X’3=(1,1.1626,…,1.0934,1.0763)

取ε=0.5计算关联系数,灰色关联度,;

关联系数:

通过计算得到生产总值与货运量的灰色关联度为R12=0.61989;生产总值与货物周转量的关联度为R13=0.889166。R13>R12>0.5,由关联度知,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生产总值都有较好的关联程度,并且货物周转量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大于货运量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说明货物周转量更能代表西安市的物流需求水平。

三、建立物流需求灰色预测GM(1,1)模型

取2000年~2007年的货物周转量。X(0)=(3638002,6820923,…,7341444),X(1)=(3638002,7867431,1241352,17451196,23301225,29539273,36360196,43701640)由Z(1)=,k=2,3,…n。可以得出X(1)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Z(1)=(5752717,10140472,14932354,20376211,26420249,32949735,40030918)根据检验条件,其光滑比序列和级比数列分别为:

p(k)=(1.1626,0.5778,0.4058,0.3352,0.2677,0.2309,0.2019)

σ(k)=(2.1626,1.5778,1.4058,1.3352,1.26771.2309,1.2018)

从以上两数列可以看出:当k>3时,p(k)

对参数列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时间响应式为:

由此得的模拟值为:=(3638002,4241738.475343,4659058.3559,5117435.902722,5620910.539854,6173919.106682,6781334.957315,7448510.906718)

四、模型的检验

在对未来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前,必须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运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模拟值、残差和相对误差如表2所示。

平均相对误差=0.01620379

五、结语

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物流需求量预测模型,对西安市未来的物流需求作了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2008~2013年西安市的物流需求水平逐步提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物流需求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必然会诱发物流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社会也会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各方应抓住机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西安统计局.西安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第7篇

一、 人员管理与需求层次理论

员工忠诚度与其需求被满足程度成正比,将需求层次与员工管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确切的认识到不同员工的需求,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

A、 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

有以上需求的员工多为从业时间短,家境贫寒的员工,这一类员工由其年龄、穿着、日常行为很容易确定,他们的需求为:一份差不多的薪水及一份稳定的差不多的薪水。

管理这些员工首先要在公司允许范围内将其薪酬与付出挂钩,让他们感觉有劳方有得,多劳多得;

其次增加与员工沟通的机会。上级与下属的一次亲切沟通,能极大的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令其感觉稳定;

之后就是形成工作压力。要认员工认识到:想满足需求,完成工作是必须的。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认识,哪怕是新员工,也会很快的人浮于事。

B、 社会需求

这类需求人员多为从业时间较长,在某一方面有些特长的员工,这类员工多表现为“业务老手”,能力并不突出,但在工作的一两方面游刃有余,工作态度视心情而定,极不稳定。在业务队伍中,这类员工占比较大,属管理难度较大的群体。

对这些员工的需求要充分把握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要和员工拉开一定距离,不可私交过甚,不然会影响日后管理工作的展开;

其次要明了其特长所在,在安排日常工作时,要有意识的让其多做其所特长的工作,同时也要将一些其非特长的工作交付去做,一方面发挥其特长,一方面抑制其消极个性;

在工作中,有意识的显露一些做为上级的人脉关系,会对此类员工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在日常沟通中要角色频换,要多做表扬,但一味表扬不可取,批评时要有的放矢,且要不留情面;

还有一点要注意,当一件事情会涉及到其在家人、朋友间的面子时,一定要尽力维护员工面子,哪怕单独相处时骂得狗血喷头都可以,切不可人前使其难堪。

当然,这类员工亦会有很多种情况存在,因性格、教育背景、从业经历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会千差万别,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抓住其需求,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C、 尊重需求

这类员工为业务队伍中的佼佼者,其性格特质已经形成,已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

这类员工已经成为管理者,与管理一线业务员会在不一样。

首先让其感觉地位重要,制订方案时咨询其意见是一条管理捷径;

有意识的将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交付去做,会让其感觉很好;

批评时要婉转,不可不讲方式,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

对其工作要定期检查且评定,绝不可放任自流。对一过类员工来说,制度约束下的空间才是真正的自由空间。

以上列举几种典型类型,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完全的对号入座,员工的需求会五花八门,不同层次的需求会集中体现于一个人的身上,但要分析其“核心需求”,抓住了员工的“核心需求”,就会在管理上事半功倍。

二、 客户管理与需求层次理论

提到客户需求,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利润”,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你的产品能给客户带来较高利润的时候,客户却并没有对你的产品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客户给予关注的产品却是一些利润并不高的产品呢?

那么,客户需求是不是“销量”呢?笔者接触的不少一线品牌经理们苦恼的问题中,客户予以关注不够依然是表现最多的问题之一。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有销量,有利润,而客户却并不是绝对予以关注呢?

我们且将客户按创业时间长短来区分,一一分析吧。

A、1-3年(创业期)

客户创业初期,首先最大的需求是生存需求,需要在经营上保证不亏损。这个阶段,客户更多会予以关注能给他带来较大利润的产品,而一些一线品牌由于高销量低利润,从而会被这些客户拒绝;

之后他的需求会过渡到安全需求上,需要能获得稳定的利润及生意增长。这个阶段,客户会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品牌,因一线品牌大多存在利润低,窜货严重的现象,无法保证其稳定利润,依然会被这些客户拒绝,而一些二线品牌销量与利润较为均衡,反而易于被客户所接受。

B、3-5年(成长期)

客户经过几年的积累,进入成长期。他的需求亦会过渡为社会需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在经营上是需要在区域市场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这个阶段,客户实力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提升,会将关注度有意识的转移到一些能给他带来较大销量的品牌,从而在区域市场内提升自己的发言权。

但是他并未完全的摆脱安全需求,那些能带来稳定利润的产品,客户依然会给予较高关注度。

C、5-10年(发展期)

客户在区域市场借助几个品牌有了一定发言权,他的需求亦会转变为尊重需求。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左右区域市场的能力。

这个阶段,客户会更关注手中品牌的销量,关注手中资金的回转率。同时如果稍微有些许调整触及到客户利益的话,会引起较为剧烈的反应。

客户在这个阶段有一个隐性需求:借助品牌扩大自己业内的知名度。也就是说客户的需求满足已不再局限于所在的区域市场,而是整个行业内了。这是在客户管理中可以利用的地方。

D、10年以上(转型期)

客户开始在经营上进行转型,大多为多元化扩张或向业内上下游产业的扩张,开始为实现自己所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价值而努力。即需求层次上升为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阶段,原有的经营中,客户会对各个品牌经营策略针对性极强:针对高利润产品,只为求利;针对高销量产品,只为求资金回转率。一些销量、利润都较为平均的产品,会被客户拒绝。

以上所写客户类型为极典型类型,客户需求在实际发展中各不相同,这与客户所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客户自身的需求不会有太大改变,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客户当前需求,抓住其想要的,从而使工作顺畅。

三、 个人需求层次管理

做为营销人,对自己的需求要准确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需求因在工作、生活、家庭中角色不同,会有极大的复杂性,清楚自身不同角色下的不同需求,才能平衡心态,有的放矢。

我们假设一例:A为某企业某区域经理,大学毕业,在家中为独子,已成婚。

他的核心需求在单位及工作中为尊重需求,在生活中为社会需求,在家庭中为安全需求。

也就是说,在单位和工作中他是行家,是领导,需要的是尊重,在生活中他是朋友、同学,需要的是认可,是赞扬;在家庭中他是儿子、丈夫、父亲,他需要的是家庭稳定,生活有保障。

如果他未能认清自己不同角色下的不同核心需求,会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

情况A:将工作及单位中的尊重需求带至生活中,一味的追求尊重的满足,就会和朋友、同学渐渐远离,道理很简单:朋友、同学不会去满足他的尊重需求;

情况B:将生活中社会需求带至家庭中,一味的要求认可的满足,易造成在家中沟通不畅,性格敏感,引起家庭矛盾。因为家庭成员不能满足其社会需求。

请记住: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求。我听到过不少区域经理的苦恼皆出于此。他们未能认清不同角色下的“核心需求”,而一味的去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在很多地方焦头烂额,影响正常工作,甚至影响到个人的职业生涯。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 政府采购 需求分析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高校是政府采购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采购活动,且高校采购规模逐年增大,涉及到货物、服务和工程各大类。实现高校政府采购活动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高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有利于整个政府采购体制的健康运行与发展。

一、高校的政府采购活动

所谓政府采购,就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服务以及工程的行为,而高校属于财政拨款性质的事业法人,是政府采购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政府采购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办公设备、教学科研仪器、信息建设工程、维修工程、公务用车以及各类服务采购。高校的政府采购活动规模很大,且就目前来看,监管较为薄弱,各单位的采购模式、人员素质、相应的制度规范不尽相同,因此,高校的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合法规范、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否能够实现提升公共利益的目标和发挥政府采购应有的功能作用,对于整个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将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基本框架已经建设完成,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实践操作中的创新举措也不断运用,但各种天价采购、超额奢侈采购仍然不断见诸报端,诚然,这是由于理性的经济人会利用公权力使用公共资金谋取私人利益的本能欲望导致的,也与政府采购制约监督乏力、管理缺位错位、法律规范不健全有着重要关系。

二、政府采购需求分析理论

通常来说,采购单位根据预算编制情况和采购计划以及实际需要提出采购需求是政府采购活动的第一步,这一步关系到采购标的、采购标准、获取方法、采购效果等一系列要素的确定,而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实践中,却通常为人所忽视。一方面,单位和个人都有不断追求奢侈的欲望,不仅导致重复采购、多余功能采购、奢侈采购,使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也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使用部门和人员容易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将关注点聚焦在某一具体产品上,从而忽略了需求分析。通过片面的市场调查,或寻找“熟悉”的供应商为之提出具体的采购需求,不仅会极大地减少潜在的合格供应商,也不免会带有该供应商产品的特殊印迹,为其他供应商质疑埋下隐患。而需求分析,指的是根据采购单位所需要的功能,寻找市场中能够满足该功能的各种方案,进行各方案的SWOT分析以及成本分析,然后进行权衡,最终确定采购标的和采购标准。通过需求分析,可以为采购活动顺利开展并实现相关目标打好基础。

1、需求分析是确定采购标准的重要方法

需求,是指对某一功能的需要,而功能又包括基本功能、奢侈功能、多余功能等。对于笼统的采购需求,当预算约束不是那么强的时候,在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有很多,存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价格,那么为了实现采购需求,选择哪一层次的产品,才能既保证需要被满足,公共利益又不会被私人利益所绑架呢?一方面,财政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拥有公共性质,政府应当利用公共资金来实现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官员,通常具有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权力使用公共资金来谋取私人利益的冲动。因此,我们需要对采购单位的需求进行分析,保留必要功能,剔除多余功能、奢侈功能,以此来确定具体的采购标准,防止出现采购程序合法、采购结果不合理的现象,保证采购物有所需,从而从源头上防止浪费,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2、需求分析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在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一旦要开展某项采购活动,便自然会将采购标的与某项能够满足需求的具体产品对应起来,而不去分析能够满足这项需求的产品有多少,各自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各自的市场情况又是如何,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这样的结果是必然无法在各方案中进行最优选择。采购到底采购什么?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采购所需要的功能。通过对需求的分析,能够尽可能地寻找市场中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案及供应商,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各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能够尽可能地选择物有所需、物有所值的方案。

3、需求分析是采购复杂和专业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能够满足需求的现有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采购工作人员在面对具体的采购项目和各种琳琅满目的产品时,必然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若不进行需求分析,就不能了解采购所需要的功能,不能了解能够满足功能的各种方案,影响到需求描述、采购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最终的采购效果。

三、高校政府采购需求论证实践操作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分类,高校的政府采购项目也分为货物、服务和工程,具体包括办公设备、办公耗材、维护修缮工程、网络信息工程以及各种中介服务、保险等。这些项目的开展,都应以需求分析为第一步,就目前高校政府采购模式、机构体系设置及从业人员情况来看,需求分析应按以下几个步骤开展。

1、明确采购目标

首先要分析采购部门希望通过项目来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一个目标体系,包括近期目标、远期战略目标以及社会经济目标。近期目标指的是通过该项目能够即刻实现的目标,而长期战略目标通常与部门或学校的战略发展方向有关,而社会经济目标指的是该项目所承担的社会经济责任,主要与某些公共政策相关,如调整宏观经济、促进民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和妇女企业发展、促进创新、保护环境及支持节能减排等。使用部门需要明确某一采购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体系,及各自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2、分析所需要的功能

分析采购部门所需要的功能,这是对目标的具体化。在使用部门列出目标体系之后,需要明确与各目标所对应的不同功能。而从类别来说,功能又包括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多余功能、奢侈功能等。使用部门要对所列的功能进行细化,形成较为完整的功能说明方案。

3、分析能够实现功能的所有方案

使用部门需要分析能够实现功能的所有方案,在分析方案时,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将关注点落在功能实现上,而不能局限于某一具体产品。需要明确是否具有现货能够满足功能,有无替代产品,产品之间的差异大小,各自的优势劣势,成本差异以及价格差异,分析市场竞争情况,是国内产品还是进口产品,各潜在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及实力,供货及履约保证等,若无现货,是否能够设计开发,开发的成本大小、时间长短等。

4、各方案成本分析

对各可行方案进行成本分析,这里的成本,指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既包括采购成本,还包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处置成本。列出每一可行方案的生命周期成本。

5、明确需求说明方案和项目资金预算

在大概的预算框架下,权衡功能与成本,以确定具体的功能说明方案和项目资金预算。在实践中,需求说明包括功能说明、性能说明、品牌说明、指标参数说明等等,而采用最多的就是指标参数说明。就学校来说,主要的标的除了办公设备、教学设备之外,还有许多科研仪器,要求较为精密,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较少,市场多数为垄断市场或垄断寡头,对于产品差异较小的市场,可以采用指标参数说明为主、功能说明为辅的说明方案,以方便评审;对于产品差异较大的市场,则应以功能描述为主、指标参数为辅的说明方案,以尽量减少歧视性。对于通用产品或通用服务,这类货物、服务的供应市场多数为完全竞争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替代产品较多,且产品差异率较小,需求说明时可以采用功能说明加必要指标说明,而功能也以必要功能为主。

四、结语

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一般规模较大,涉及资金和人员较多,对于整个高校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健全高校政府采购体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促使高校政府采购趋于合法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政府采购的优势和作用,将对促进整个政府采购体制的改革产生重要意义。尽管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各种规范政府采购的新举措、新办法不断运用,但种种不规范、不合法的政府采购行为仍然层出不穷,这就意味着政府采购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规范化、合理化任重而道远。为此,应当从需求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产生各种政府采购腐败行为的动因及根源,立足于理性经济人滥用公权力的本能驶向,强化政府采购的监督制约,厘清管理错位和缺位问题,加强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各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规定,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位规范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浙江省省级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Y201121100。)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需求论证是项目成功前提[J].中国政府采购,2011(7).

[2] 林海:把好政府采购需求论证第一关[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12-14.

[3] 赵家旺:如何避免“天价”采购事件再次发生[N].中国财经报,2010-06-30.

[4] 吕汉阳:韩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

第9篇

关键词 需求层次 酒店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起源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

(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2 当前酒店管理存在的需求短板

2.1需求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于物质方面,酒店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酒店员工的工资水平不高,福利水平也不高的局面。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枯燥的业余生活很容易挫伤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基层员工直接对顾客提供服务,长期不满意的情绪会影响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态度,进而又会影响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以加强对员工的物质激励。

2.2激励需求与约束机制相分裂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某些酒店管理者奖励与约束只讲一面,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奖励和惩罚是两种基本的激励措施。对希望出现的行为,酒店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激励与约束二者相辅相成地完整激励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潜在的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内部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化为竞争的动力。

2.3职业归属感缺失

现代酒店已步入人本管理时代,酒店与个人的关系由“契约型”向“盟约型”转变,酒店与个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就是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员工职业稳定在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酒店的凝聚力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到最后都会转化为对酒店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仅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轻松自如,对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酒店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财富,是决定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的拥有和管理已成为各类酒店竞争的焦点,只有在人才上抢占先机,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才能保持各项工作的先进性。以人为本在管理领域的核心是通过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在酒店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行最终仍然要通过调动酒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来进行,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是完善酒店管理激励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必然选择。

3.2加强生活安全保障,提高员工基本幸福指数

较高的薪金,一定工作时限,较好的工作条件,住房的补贴,医疗和养老保险,一定的参股权,可以说这些是现代酒店员工作为人所需求满足的最为基本的需求,也是在生物学意义上需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将无法开始正常的工作。稳定的工作,安全的工作环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在工作中的人身、财产安全能得到较高的保障。

3.3积极培育良好氛围,满足员工交往尊重需求

交往需求是对酒店同事间友谊、团队归属感等方面的需求。酒店员工是具有社会性的劳动者,其工作和生活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交往需求就会显现出来。如期望酒店可以适当开展集体活动,增进同事间了解,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座谈会等;成立文体活动非正式团体,既能增进爱好相似酒店员工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也能丰富酒店员工的业余生活。

3.4努力创造机会平台,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满足前面四项需求的前提下,酒店员工就会有强烈的成长欲望和成才的需求。酒店要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 对这部分员工的发展要精心的指导和安排, 要从工作能力、职业倾向、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估, 使员工了解自我,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酒店应该为员工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员工制定继续教育, 甚至终身教育计划, 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酒店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随时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保持与酒店同步发展, 从而成为酒店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并在培训中努力做到使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孟晓翠,王昕,赵红梅,田红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6:42-43.

第10篇

关键词:需求;供给;监理;理论

1需求与供给

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和一定的时间内,愿意并且可能购买某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厂商(生产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就是一种机制,供给与需求的力量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均衡数量,即市场均衡。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或组织专门负责生产、消费、分配和定价等问题,市场均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自动调节的过程,当需求和供给变动时,市场均衡应随之变化,形成新的均衡点,达到新的均衡。

2强制性的监理供给与被动性的市场需求环境

由于我国工程监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制度提出来的,也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不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设立了主管建设工程监理的专门机构,而且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提出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工程范围。政府一手调控市场,一手加强监督管理,两手都要硬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的重要职能和鲜明特色。不管建设单位需不需要监理,只要是在明确规定了必须实行工程监理范围内的工程就必须监理;不管建设单位有没有能力进行工程监理,只要符合必须监理的工程也必须委托监理企业进行工程监理。这种强制性的政府干预监理供给环境,造成了建设单位的被动需求。

不可否认,强制监理的实施,对监理工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强制监理供给环境下的许多不适应:

①监理数量的不适应 强制监理导致地方层层加码,监理覆盖面无限扩大,导致监理人员数量难以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

②监理质量的不到位 由于监理覆盖面过大,监理力量严重不足,造成监理工作不到位;

③强制监理使那些具备工程管理力量的业主被迫选择监理企业一方面是业主假委托,无限度压低取费,扰乱建筑市场,另一方面是背景下,加重了监理企业业主和监理两套班子同时履行对同一工程的监督管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建立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工程监理理论

1)监理阶段的范围

我国监理阶段的范围是全过程监理还是仅限于施工阶段监理是困扰监理界多年的一个问题。《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只规定了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但都没有明确指出,工程监理就是局限于施工阶段。尽管《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只适用于施工阶段,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工程监理的

内容包括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最新使用的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投资控制》都囊括了全过程监理的所有内容,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并强调了全过程监理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业所面临的难题是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虽然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有审图公司对设计图纸的质量进行把关,但只是事后控制,而不是对设计阶段的全过程监控。有的设计图没有进行严密的校对与审核,在施工阶段变更频繁,严重地影响了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加之,大多数业主不懂专业技术,即使业主的工程造价人员也不精通有关设计的专业理论,不可能对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说施工阶段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设计阶段监理则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和难点,应在施工阶段监理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推进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为我国的工程监理逐渐向全过程延伸创造条件,而不是鼓励建筑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化。

2)工程监理的服务性

在国际上,建设项目管理按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建设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和为承建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而我国的建设工作监理制规定,工程监理企业只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即只为建设单位服务,不能接受承建单位的委托为其提供管理服务。

作为只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专业技术服务的建设监理行业,其本质应该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服从服务业的特点与运作模式。如果监理企业没有创出自己的服务和品牌,不能让业主看到或认识到监理的工作价值,监理企业不可能有长期而广阔的上升空间。

服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需求,而不是政府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也确实会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监理作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定的监督者,既要承担起政府赋予的社会责任,更要遵循市场规律。一些专家认为,政策的制定者应充分了解行业的特点和对监理服务的要求,通过各项管理政策充分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优质、诚信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尊重市场发展和运行的规律,通过规则引导和行政手段,促进监理企业向专业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建设咨询顾问行业方向发展,从而增强行业自身的能力。

3)工程监理的独立性

第11篇

资金计划的事中控制就是在资金计划的实施的过程中对资金支付状况的监督与管理,事中控制可以起到控制执行结果、为查询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保障支付单据的安全完整、树立计划意识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上述功能,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建立有序的控制流程。

(1)差异审核与处理:对于每笔资金支付申请,均须对应资金计划,审核是否存在差异(包括超支、支付不足等情况),并对差异进行调查。当差异达到一定显著性(该显著性根据资金项目的特性从比例或绝对值上确定)的资金支付,均需找明原因,特别是计划外的资金支付,除非情况特殊并经领导研究批准,否则当期不予支付;(2)跟踪记录与多元报告:对于每笔已通过差异审核与处理环节的资金支付申请,均准确记录每笔支付的内容、金额、审核情况、差异金额、差异原因、处理结果、支付情况、资金来源等多项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使用者、不同使用区间的多元信息要求,提取并报告相应数据;(3)支付申请单据的传递,由于资金支付频繁,支付申请单据繁多,传递环节较多,在支付单据传递的每个重要环节都办理交接手续,并根据审核支付进度跟踪支付单据的位置并及时回收归位。

2、选择适当的工具。

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充分挖掘办公软件功能,设计出与控制流程相配套的动态资金计划管理表格体系,该体系以实时记录资金的审核报送、计划差异原因、支付情况、未支付原因等的资金计划明细表为主体,并辅以多角度统计分析表、审核报送表、资金支付申请表等,形成表间联动以及相互稽核,不仅保障了准确性而且可以随时满足各类使用者对资金计划数据信息的多维需求。通过严格执行事中控制措施,对资金支付过程加以调整和影响,进而有效地控制资金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使之与计划的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资金审核支付进度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进行决策并开展相关工作;使资金支付单据顺利完成其在我公司内部的整个“旅程”,保证了财务证据的安全完整;树立并深化了公司各部门及各合作单位的计划意识。

二、培养资金计划意识

为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管理作用,各部门、各合作单位等工作主体作为资金计划管理系统工程中能动性最强的部分,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资金计划的重视,在资金计划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并积极执行。资金计划意识的树立与强化可从下面两点入手:

1、严格执行差异审核与处理

实际执行与资金计划的差异在审核与处理环节需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说明。我们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每一笔资金的支付都必须有经批准的资金计划,否则将被延长支付周期甚至面临不予支付的境地;计划内资金的实际支付金额应与计划支付金额接近,不应差异过大,否则将导致下期同类资金拨付金额被“打折”,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通过这样在资金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各责任单位逐步树立并强化资金计划意识,能够在提报资金计划时积极、认真、全面疏理和预计各项支付的金额与时间并提供详实充分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充分理解分公司的资金计划事中控制措施并积极配合,进而达到优化后期资金计划的效果。

2、及时沟通与反馈

资金计划管理信息的反馈与沟通可以使各相关单位在统一计划、部署的原则下达到理解一致,并在及时掌握本单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树立和强化计划主体意识。计划管理单位通过与责任单位、合作单位沟通其涉及的资金需求种类与特征、需求数据报送渠道、估计依据编制要求、执行过程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等,可以得到相关单位及人员的理解与配合;各责任单位通过与计划管理单位沟通不易归类的资金需求、资金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等,可以促进计划管理部门对资金需求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计划管理单位通过向各责任单位及时反馈资金计划的审批进度、经批准的资金计划、各阶段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使各责任单位及时掌握本单位本期可支付的资金额度、已支付的数据,结合业务活动的进度判断资金的支付是否在按照预期有序进行,并采取措施解决影响资金计划执行的不利因素,进而充分发挥各责任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资金计划管理中注重沟通与反馈,可以避免资金计划管理成为个别部门的“自娱自乐”,使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外部合作单位都能够理解资金计划管理的意义,配合并参与计划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促进资金计划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三、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 需求理论 会展产品 会展经济

一、会展产品的定义及内容

会展产品是指会展经营者基于会展参加者的整体需求,向会展参加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需求的会展经济活动及全部服务,包括会展细分行业及相关的旅游、交通、商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会展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会展活动场所。会展活动场所主要包括会展中心、酒店和体育场馆这三类。会展中心的综合性较强,可以提供广阔的展览场地,也可提供规格不同的会议室,可以承接各种大型的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类会议。星级酒店具有的会议室,可以提供会议服务,同时也可解决与会者的餐饮和住宿等问题。体育场馆通常是为了满足体育比赛而设计的,但很多音乐会通常也会在体育馆举行。这些会展活动场所的出售不是所有权的转让,而是使用权的转让。

(2)会展活动内容。对于会展行业来讲,除了主办方向参加者出售的场地之外,会展产品还包括发生在展会举办期间的各种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展会的门票、会议的注册费以及展商的参展费等。

(3)会展服务。会展服务是会展活动的配套产品,包括与会展活动直接相关的产品和与会展活动间接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会展活动的组织、宣传、布置、联络、流程安排以及交通、住宿、餐饮、娱乐、通讯、消费等。

(4)广告宣传平台。广告宣传平台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中,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会展产品。会展活动对于一些参展商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广告和宣传机会,因为有大量专业和普通观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会展产品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会展产品的需求是指会展产品的消费者——即参展商和观众——在一定时期内在会展产品的各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会展产品的数量。

影响会展产品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会展产品的价格、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闲暇时间以及政府对于会展产品的消费政策等因素。

我们在这里设影响会展产品需求的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为这样一个函数。Qd=f(a,b,c,…)其中,a,b,c, …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下面将从这些影响因素一一入手,对会展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假定当研究一个因素时只有该因素产生作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

(一)会展产品的价格

该因素说明的是需求和价格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符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需求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因而此时函数Qd=f(a,b,c,…)的表达式为需求函数Qd=f(P),其中P代表会展产品的价格。

会展产品是商品种类之一,符合商品需求函数的性质,因而会展产品的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呈负相关,,当会展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会相应的下降;而当会展产品的价格下降时,其需求会相应的下降。

由此可知,会展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会展产品的需求呈负相关,因而需求函数Qd=f(P)的斜率为负值。

(二)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体现,因而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往往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大约束条件。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正相关。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就越有能力支付参与展会的各种费用,因而就越有购买会展产品的欲望,其需求量就越大。而收入水平的下降,就会降低会展消费者的参与展会的能力,因而购买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不断下降。

(三)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会展相关商品或服务是会展产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的商品。替补品是指需要相互配套,才能发生效用的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保持会展产品价格不变,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量成正比。当其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更多的会展消费者会选择会展产品,从而使需求量上升。反之,当其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也会随之下降。例如:会展产品可以当做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人员推销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当更多的会展参展商选择人员推销作为营销手段时,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下降。

(2)保持会展产品价格不变,会展产品的互补品价格与会展产品的需求量成反比。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会使会展产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成立。

(四)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

偏好是经济当事人对于不同资源配置的喜好程度。偏好的假设是满足完备性、满足传递性、满足连续性和满足“多比少好”。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量会下降。

(五)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主要是指购买会展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对于参展商和观众来说,参展不仅要付出物质成本,还要付出时间成本。会展产品需求与个人闲暇时间是正相关关系。如果个人闲暇时间增加,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三、从需求曲线出发研究会展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

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闲暇时间、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这几个影响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同方向的变化。因而当这些影响因素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因而会展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当其减少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也会减少。

会展产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则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当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则会下降。反之,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会展产品的需求则会上升。

四、结论

在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对于研究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基础上对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清楚地阐明各个影响因素对会展产品的需求的作用结果。这些因素可以进一步表示为函数Qd=f(a,b,c,…)。这些因素的改变,都会使Qd的因变量a,b,c…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Qd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会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展产品的替代品价格、闲暇时间、消费者对会展产品的偏好这几个影响因素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同方向的变化;而会展产品的价格与会展产品的互补品的价格则与会展产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会展产品的需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函数基础和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