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

时间:2023-06-06 08:59:28

需求理论

第1篇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西方货币理论

[中图分类号]F224;F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07-02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

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

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

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

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传统货币数量论作了系统清晰的阐述。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数量方程式:

MV=PT

式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交易总量。

费雪分析,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它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费雪认为货币与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如下所示的函数关系:

M/P=a其中a=T/V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从微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庇古认为,行为人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满足行为人对于交易的需求(也就是交易动机),因此,货币需求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由于交易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货币需求应当与收入水平正相关。剑桥学派认为,在短期内,如果其他情况不发生变化(特别是利率保持稳定),有如下的货币需求方程式:

Md=k・PY

式中,Md代表货币需求量;k是个常数;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总收入;PY代表名义总收入。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并且与实际水平同比例变化。

3.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把行为人对于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他认为形成流动性偏好是出于以下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为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对剑桥传统的继承,因为费雪和剑桥学派的理论都假设个人持有货币的动机是因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可用来完成每日的交易。(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产生的持币愿望。它的产生主要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而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不测。(3)投机动机。是指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其原因是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所以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综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M=M1十M2=L1(Y)十L2(r)

式中,M1代表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代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非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是明确货币需求有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他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他用一个多元函数来表示货币需求,其公式为:

Md=f(p,rb,re,1/P・dp/dt,Y,w,U)

式中,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f代表函数关系,p代表物价水平,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e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1/p・dp/dt代表物价变动率,Y代表恒久性收入,W代表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U代表反映主观偏好和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这个货币需求函数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新解释。

在影响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当中,弗里德曼认为各种形式资产总和的财富总额是最重要的变量,但由于财富总额的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故以收入来代替。又由于年度收入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故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以称为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1]何昌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综述[J].知识经济,2009,(08).

[2]王云中.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01).

[3]李占兵.费雪与马克思宏观货币需求理论比较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7,(07).

[4]董睿.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述和简要分析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2006,(15).

[5]郝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评析[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5,(12).

第2篇

一、县级供电企业应如何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

1、改进措施,提高技术手段

县级供电企业应建立有利于推动需求侧管理的营销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建设,把开展需求侧管理纳入工作日程;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需求侧信息网络,引导用户采用科学的用电方式,先进技术和设备合理用电;再有就是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现和总结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经验,及时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要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完善负荷综合管理系统,安装负控终端,实现对终端用户的数据采集、远方监视和控制、负荷分析、线损分析、信息共享等实用化功能,充分挖掘系统潜能,把系统功能运用好,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2、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加强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市场供求机制下一种用电管理方式,并且必然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形成,新的电价机制将使电价弹性空间下降,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农村供电普遍存在着点多,面广,线长,负荷分散的状况,这种形势下,应加强需求侧管理,减少电能损耗,降低供电企业成本,推广峰谷电价,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作用来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促进用户合理使用电能,进一步增加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推进农村电气化村和电气化小区的试点,扩大居民用电消费比重,加大电采暖、蓄热式电锅炉及蓄冷空调技术的推广力度,进而实现电力市场营销新的增长点,增加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市场中的占有率。

3、积极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农村在县域的用电构成中占有半壁江山,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农网改造工程,为释放农村用电创造了条件,要认真研究农村用电市场特点,加大用电需求分析和负荷预测,分析农村居民的生活发展状况和电力消费水平,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当前开展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育农村用电市场上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行政主管部门对需求侧管理的领导、指导和监督职能相对薄弱

泗水县的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县经贸局,执行中的电力资源意识和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够衔接,对需求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作用不大。

2、县级供电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常态机制

在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往往重视供电企业自身的基建生产、经营指标、成本核算以及安全等方面,而在需求侧管理工作中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以及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工作人员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程度还不高,缺少业务技能的培训,对用户的激励措施和惩戒措施还不到位。

3、用户对需求侧管理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

用户的认知、认识和认同程度存在差距,表现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办法不够理解、不够重视,往往只注重本企业短期利益,不愿加大节能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对推广使用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设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三、大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宣传需求侧管理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引导电力客户采用科学合理用电,把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电力资源来开发利用,经贸部门要会同供电企业做好需求侧管理的规划与实施计划,搞好组织与协调,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逐步建立专项资金制度。

2、供电企业要切实组织实施,抓好专业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

供电企业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主体,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协助政府制订或参与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标准,建立健全对用户的激励和奖惩措施,实现电网安全、合理经济运行以及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重效益。

3、用户要提高认识,自觉执行相关政策

第3篇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刚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的需求层次是按照其优势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形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分析

1.两者的相同点

(1)两者都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也把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紧接着就是安全需求,这两种需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保证。在这两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无视或者把其他需求推到后面。

(2)两者都注重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把每个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完成个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的活动。社会和国家,就是人们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性主要表现在人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人的活动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也正是人是有意识的,个体才会意识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的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马斯洛指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下,人就开始有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人的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要依靠他人的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人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包括家庭、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各个群体。

(3)两者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度

“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在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这时,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恩格斯指出:“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相同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强烈。为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围绕这一需求而展开,进一步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自由王国的实现——即社会的实现,那时,人的体力、智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也就越来越进步和完善,人的全部潜能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呈现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4)两者都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的新的需要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而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梯级结构,或叫金字塔结构。(5)两者都认为各个需求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

马克思和马斯洛都认为,人并不是在低级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才会出现。而是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在人类的需求层次中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低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由原来的主导、统治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

同时,两者都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是具体的,因受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需求的发展必然呈现差异,需求顺序发生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的行为除了受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信仰、价值和理想的支配。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马斯洛也曾特别指出,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他说:“迄今为止,我们谈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认为的那么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他曾列举了七种例外的情况,并分析层次顺序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包括信念、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价值等对人行为的影响。

2.两者的区别

(1)两者研究需求的角度是不同的

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起点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将需求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来考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注和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

马斯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他的需求理论是作为心理学说史上“第三思潮”而存在的。他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开始,研究人的需求,即“似本能”的需求,目的是要构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探索出人类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较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细微、更具体、更人性化。

(2)两者研究需求理论的方法也不相同

马克思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人类这一角度来切入的,即把人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这一整体系统来看待。他首先考察人类这总的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又引起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生产离不开需要,若离开需要,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失去了意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将经历生存、享受、发展三个阶段。尽管这三种需求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其主导地位却由社会的发展而由低到高不断转移。马斯洛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研究的。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即对人类中不断发展的那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这些人是人类中的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有最基本的需求,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求满足时,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正是从一般的、人类普遍的需求层次来建立他的需求理论的。

第4篇

关键词:需求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从行为学和心理学出发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充分分析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需求全面的概括了人的需求本质,其需求的层次性一次增加。现代管理学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对人的需求的分析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

一、需求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对人的需求的分析,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则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的盈利及发展为目标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只有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员工的工作动力才能真正被带动,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可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需求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需求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

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是从企业的现有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现状出发,在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员以及岗位进行合理配置的一个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有人把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比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标签,通过这项工作可以使员工获得关于报酬的清晰的认识。根据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的工作内容,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认为需求理论在岗位分析和规划中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为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

通过对需求理论的运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正确分析企业员工的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员工分成若干类,同时,再将企业的岗位进行合理分析,以岗位所能提供的回报为基础也对岗位进行分类,在这些工作结束以后,在员工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岗位配置过程中就可以以此为参考。这样,岗位配置既可以实现公司运转的目的,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企业员工需求得到满足,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需求理论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划提供参考,进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2、需求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确立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般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了引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企业获利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建立起适合员工的奖励方式的一个过程。激励机制总的来说包括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的内容,薪酬激励解决员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而精神激励一般是为了解决员工的社会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机制的确立离不开对诱导因素的分析,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内容构成了诱导因素的集合。

诱导因素就是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奖励资源。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实际生活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每个员工的实际需求也就不同。对于生活相对较差的员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可能就更多一些,针对这样的员工,薪酬激励就非常重要,适当的奖金或者工资的适当提高的激励就可以最大限度内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对的,对于生活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员工来说,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都已经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他们更需要来自精神层面的激励,也就是社会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开始发挥作用,针对这些员工,就必须实行激励机制,通过职位升迁,会议表扬的方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进而就可以实现激励的目的。

根据这些分析可以知道,整个激励机制的确立和实行,都是在正确分析员工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作技巧,以需求理论为桥梁,把需求转化为员工动力,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较高境界。所以说,需求理论可以指导激励机制的确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需求理论的现实反映

一方面,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反映和印证。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多项内容,而在每一项内容中,都渗入着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理论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需求理论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对于需求理论的验证。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利于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需求理论的正确性。由此,人力资源管理是需求理论的现实反映。

结束语:对于需求理论与人力资源关系的探究将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利益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玉梅.需求理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企业家, 2012(15).

第5篇

关键词:项目需求工程理论;软件需求;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用户的需求变化非常迅速,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何做好软件需求的管理,不仅仅关乎到客户的满意度,更是影响软件企业竞争力的一大因素。而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很多软件企业做的并不好,远未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因此,对需求的分析、开发以及管理的研究不仅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实践指导意义也不容忽视。

二、对于项目需求理论的概述

我们只有深刻的明白什么是软件需求,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好对其的分析、开发以及管理。

(一)软件需求的概念

软件需求指的是我们的软件要使用什么样的规格说明。它对于系统的行为、属性等进行了一定程序上的描述,能够约束开发时的系统。

本质上来看,需求工程指的是我们所关注的系统将要做什么以及将要怎么做。需求工程具有通用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在我们的工作中,没有一个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及工具。

(二)软件需求的分类

对于软件需求的分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商业约束以及系统的需求。

其中,业务需求主要是指客户对系统的要求;而用户需求值得是用户在使用软件时需要完成的任务;非功能需求包括Response、Accuracy、Frequency、Capacity、Throughput、Defect rates、Modifiability、Supportability;设计约束并不是指系统做什么,而是指系统怎样被构建;商业约束是指关于软件开发的时间费用等问题,这是软件需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软件需求管理的重要性

需求管理做不好,容易是客户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也就是说客户的期望得不到很好的理解与满足,最终很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因此,做好对于需求的分析与管理可以为软件开发工作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三、软件的需求开发

软件的需求开发是软件工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顺利完成后续工作前提,是整个软件工程是否满足客户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其中,软件的需求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调研客户的需求,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客户对于软件最原始的需求。我们对客户需求的调研方法主要有:和客户进行沟通、向客户提问、对客户工作的方式进行考察、对客户的操作方法进行考察、对目前使用系统的分析、市场调查、与同行进行交流等方式。

其次,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已经获得了客户的原始需求,这一过程主要是对这些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错误的地方要进行改正,对不足之处应注意补充,确保最终所得出的需求是客户需求的真实反映。

最后,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定义,基于以上两个过程,我们把客户的需求按照相关的格式撰写需求文档,并将其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及指导。

四、软件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主要是针对于软件需求的变更,由于用户的改变、用户经验的增加、行业的变化等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意味着需求的变更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需求变更,便会给我们的交付如期、产品质量、团队的士气以及整体的开发成本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针对于软件需求的变更,我们在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软件需求的管理,可以说,软件需求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软件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软件管理策略,加强软件管理的力度。

(一)软件管理的内容

软件管理的主要活动可以分为对于项目需求的评审、对于项目需求的跟踪以及对于项目需求变更的控制。这些内容之间是存在密切关系的,我们要做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1.需求的评审

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我们所撰写的需求文档进行评审,确保需求的的合理性,其中,评审的指标主要包括:正确性、无歧义、完备性、一致性、可验证性、可修改性、可跟踪性、可理解性以及重要性与稳定性的分歧。

需要注意的是,一致性是指客户的需求与业务需求的一致;分级主要是针对当不能满足客户所有需求的时候,应根据级别来舍弃一些相对不重要的需求。可验证性指的是所有的需求都应该是可以被测试的。

2.需求的跟踪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之间的一致性,进而确保这些工作的结果符合客户的需求。在我们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即便使用瀑布模型也不能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结果与需求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开发人员不可能像机器一样不出任何问题,加上每一个员工之间的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在开发中出现偏差。

3.对于变更的控制

变更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随着开发的深入,客户发现需求文档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自身的需求,因而产生需求的变更。

(2)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出现了变化,导致以前的需求不能满足后来的需求,这也会产生需求的变更。

虽然,需求的变更对于客户而言是有利的,但是,每一次变更都意味着我们开发人员的很多工作不再有意义,也增加了我们开发的成本,因此,做好对于需求变更的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软件的需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软件的需求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6篇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刚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的需求层次是按照其优势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形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分析

1.两者的相同点

(1)两者都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也把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紧接着就是安全需求,这两种需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保证。在这两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无视或者把其他需求推到后面。

(2)两者都注重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把每个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完成个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的活动。社会和国家,就是人们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性主要表现在人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人的活动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也正是人是有意识的,个体才会意识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的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马斯洛指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下,人就开始有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人的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要依靠他人的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人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包括家庭、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各个群体。

(3)两者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度

“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在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这时,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恩格斯指出:“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相同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强烈。为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围绕这一需求而展开,进一步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自由王国的实现——即社会的实现,那时,人的体力、智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也就越来越进步和完善,人的全部潜能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呈现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4)两者都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的新的需要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而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梯级结构,或叫金字塔结构。 (5)两者都认为各个需求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

马克思和马斯洛都认为,人并不是在低级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才会出现。而是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在人类的需求层次中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低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由原来的主导、统治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

同时,两者都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是具体的,因受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需求的发展必然呈现差异,需求顺序发生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的行为除了受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信仰、价值和理想的支配。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马斯洛也曾特别指出,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他说:“迄今为止,我们谈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认为的那么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他曾列举了七种例外的情况,并分析层次顺序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包括信念、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价值等对人行为的影响。

2.两者的区别

(1)两者研究需求的角度是不同的

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起点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将需求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来考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注和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

马斯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他的需求理论是作为心理学说史上“第三思潮”而存在的。他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开始,研究人的需求,即“似本能”的需求,目的是要构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探索出人类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较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细微、更具体、更人性化。

(2)两者研究需求理论的方法也不相同

马克思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人类这一角度来切入的,即把人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这一整体系统来看待。他首先考察人类这总的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又引起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生产离不开需要,若离开需要,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失去了意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将经历生存、享受、发展三个阶段。尽管这三种需求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其主导地位却由社会的发展而由低到高不断转移。 马斯洛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研究的。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即对人类中不断发展的那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这些人是人类中的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有最基本的需求,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求满足时,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正是从一般的、人类普遍的需求层次来建立他的需求理论的。

第7篇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点是应该对社会中的各个不同的群体给予不同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讲述的就是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1]。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他在1954年又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思想界尤其是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论界,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方面。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少不了的,也是要首先考虑的。当然,这些需要不可能直接从工作上得到满足。 

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完成工作而获得金钱,以金钱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一旦这些生理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那么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高一层次的需要上去。 

2.安全的需要。每一个人均希望安全,不仅希望人身安全,而且也希望避免疾病、失业和其他各种危险。这些需要是通过企业采用安全的设备、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等措施来满足的。 

3.友爱与归属的需要。人们都愿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这种交往通常通过交谈和建立友谊来实现。职工们在一起谈话,形成各种群体。人一般都喜欢别人为伍,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友爱,并有所归属,得到承认。同时,人又给予别人以友爱。 

4.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人们都感到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当他们干工作时才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在工作中满足尊重的需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提高其对完成工作的认识,提高其在同事中的社会地位,以及提升其职位等。 

5.求知的需要。人有知道、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而对环境的认识则是好奇心的结果。 

6.求美的需要。人都有要求匀称、整齐和美丽的需要,并且通过从丑向美转化而得到满足。 

7.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所有上述的需要均基本上得以满足时,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变得突出起来,这对个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愿望。当人们的需要进入这个层次时,都想发挥他们全部内在潜力,来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实现需要。 

上面的七种需要又可以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二)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 

1.静态的观点 

马斯洛认为这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产生。个体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存在着多个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寻求满足的迫切程度而已。当有多个层次的需要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时,满足较层次的需要的欲望要相对强烈。 

2.动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并不是每一级需要都得到充分满足以后,才能得到下一级的满足[3]。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个体各个层次的需要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每一层次的需要都可能对其他层次的需要产生影响。个体并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单一的或某几个需要层次的满足,各个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标准。每一个层次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程度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的需要,同时又受到其他层次的影响。 

 

三、和谐社会的历史溯源和当展 

实现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4]。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新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在理想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天才般地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在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5]。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的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的和谐[6]。这一思想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并在一定意义上给马克思以启发。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史根源,也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意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具体而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活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而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六个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的标尺、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

四、“需求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设置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根据需求层次论,注重系统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需求满足是一个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既包括低层次的需求,更包含高层次的需求,仅想办法去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而忽略了高层次求的满足,会欲速而不达。科学的方法应该上,在制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时候,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参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超越需求等七个层次出发,制定整体、系统目标,又要有各个子目标的关联和整合的目标体系。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单位,由于对经典的人类需求理论缺乏完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大多在制定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时有单一性和简单化的趋势,很少去研究人际关系和人类心理的规律,出现了重现象而轻本质,重“潮流”而轻规律,重局部而轻全局,重一时而轻长远等问题,这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需求层次逐级满足的规律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层次是逐级满足的,低一级的需求层次被满足后,高一级的需求才可能变得迫切起来。在低一级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以前就超越层次去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往往会事倍功半;反之,在低一级的需求被满足后再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社会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从强调民生开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第一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是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性等需求,在这个层次上,我国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按照年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标准,我国还有2600万贫困人口;按年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标准, 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9000万;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1.73亿。另外,我国贫富分化已越来越严重,资料显示,我国最富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已超过50%,而最贫穷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只有4.7%,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7(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0.4)[7]。第一个层次“不和谐”直接影响到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层次的解决难度。如资料显示,我国有48.9%的城镇居民和79.1%的农村居民还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近年来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呈上升趋势,生产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2004年,全国发展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4万起, 死亡136755人;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即使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根据现在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也仅能解决900万左右的人口就业,年度就业缺口高达1400万,再加上2001-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估计将达到1.6亿~1.8亿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所以,就我国来讲,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们需求层次中最基本层次的需求,我国人口群体中也有一些人已解决了第一、第二层次的基本要求,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甚至少数人已经在追求最高层次的超越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先解决民生问题,从最基层次抓起,逐级向上,依次满足;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人群所处的不同层次的情况,采取分类的原则,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措施,切忌“一刀切”。更高层次的其他需求,从而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基本条件。

(三)要从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认识需求层次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着眼于正面或理性层面来分析和解剖人类需求的一般心理规律的, 这里实际还涵盖着如果理性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 就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性的“病态心理状况”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建立和谐社会中必须加以重视和化解的。比如,由于第一个层次即衣、食、住、行、性等生理需求没有的到正常的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仇富心态”; 由于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血酬心理”; 由于第三个层次即爱和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的“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 由于第四个层次即受到尊重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反社会人格”; 由于第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前途和希望的迷惘, 极端的甚至演化为“自杀性倾向人格”; 由于第六个层次即审美需要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变态色情狂”; 由于第七个层次即超越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法轮功的痴迷等。

除此之外,狂炒股市和楼市,对彩票的追崇,信用意识淡漠,一夜情和婚外恋,网上课聊,乃至于赌博的猖獗,吸毒卖淫的增加,抢劫抢夺的上升等都属于理性层面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成的非理性的状况。急功近利、浮躁心理、自我中心、信用丧失、麻木冷血、缺乏宽容、鲜少爱心等所谓的“社会负心态”,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立的“不和谐因子”,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道理很简单,理性和非理性心理是此消彼长, 要防止“社会正向心态”向“社会负向心态”的转化, 也就是说理性层面的需求被满足得多一点、充分一点, 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减少,从而“和谐因子”就会增加。

(四)从动态观点上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需要。

从动态需要层次理论上来看,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群体或者个体,单一的激励机制者是缺乏效率的。要想提高激励的效时,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机制的组合,满足群体多方面的需要。并且,要根据个体需要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各种激励机制的组合结构和激励力度。从这个观点上来看,个体的需要层次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系统,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与否都会对其他层次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标准产生影响。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而精神需要的满足过程又能够为个体积累物质财富,从而进一步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因此,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个体的需要发生质变的前后,使得个体的需要层次结构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在长期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很大作用的。

总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由于对人类需求的心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科学的研究而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类的心理状况决定人类的行为动机, 因此,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我们应加强对群体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心理的研究,尤其要与时俱进地深入分析“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校正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maslow, a, a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 50, (40):370-396

[2]赵国祥,管理心理学[m]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p113

[3]赵国强,动态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现代管理科学》[j],2006,(8):79-81

[4]《国语·郑语》卷十六

[5]傅治平《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p6

[6]德国,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孙则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第8篇

[摘要]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种内容型激励理论。它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而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以有效协调的社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需求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启示。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能为我们现阶段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一个有益的理论指导。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点是应该对社会中的各个不同的群体给予不同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讲述的就是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1]。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他在1954年又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思想界尤其是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论界,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方面。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少不了的,也是要首先考虑的。当然,这些需要不可能直接从工作上得到满足。

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完成工作而获得金钱,以金钱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一旦这些生理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那么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高一层次的需要上去。

2.安全的需要。每一个人均希望安全,不仅希望人身安全,而且也希望避免疾病、失业和其他各种危险。这些需要是通过企业采用安全的设备、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等措施来满足的。

3.友爱与归属的需要。人们都愿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这种交往通常通过交谈和建立友谊来实现。职工们在一起谈话,形成各种群体。人一般都喜欢别人为伍,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友爱,并有所归属,得到承认。同时,人又给予别人以友爱。

4.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人们都感到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当他们干工作时才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在工作中满足尊重的需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提高其对完成工作的认识,提高其在同事中的社会地位,以及提升其职位等。

5.求知的需要。人有知道、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而对环境的认识则是好奇心的结果。

6.求美的需要。人都有要求匀称、整齐和美丽的需要,并且通过从丑向美转化而得到满足。

7.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所有上述的需要均基本上得以满足时,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变得突出起来,这对个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愿望。当人们的需要进入这个层次时,都想发挥他们全部内在潜力,来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实现需要。

上面的七种需要又可以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二)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

1.静态的观点

马斯洛认为这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产生。个体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存在着多个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寻求满足的迫切程度而已。当有多个层次的需要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时,满足较层次的需要的欲望要相对强烈。

2.动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并不是每一级需要都得到充分满足以后,才能得到下一级的满足[3]。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个体各个层次的需要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每一层次的需要都可能对其他层次的需要产生影响。个体并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单一的或某几个需要层次的满足,各个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标准。每一个层次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程度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的需要,同时又受到其他层次的影响。

三、和谐社会的历史溯源和当展

实现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4]。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新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在理想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天才般地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在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5]。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的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的和谐[6]。这一思想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并在一定意义上给马克思以启发。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史根源,也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意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具体而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活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而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六个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的标尺、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

四、“需求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设置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根据需求层次论,注重系统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需求满足是一个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既包括低层次的需求,更包含高层次的需求,仅想办法去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而忽略了高层次求的满足,会欲速而不达。科学的方法应该上,在制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时候,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参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超越需求等七个层次出发,制定整体、系统目标,又要有各个子目标的关联和整合的目标体系。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单位,由于对经典的人类需求理论缺乏完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大多在制定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时有单一性和简单化的趋势,很少去研究人际关系和人类心理的规律,出现了重现象而轻本质,重“潮流”而轻规律,重局部而轻全局,重一时而轻长远等问题,这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需求层次逐级满足的规律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层次是逐级满足的,低一级的需求层次被满足后,高一级的需求才可能变得迫切起来。在低一级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以前就超越层次去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往往会事倍功半;反之,在低一级的需求被满足后再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社会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从强调民生开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第一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是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性等需求,在这个层次上,我国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按照年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标准,我国还有2600万贫困人口;按年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标准,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9000万;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1.73亿。另外,我国贫富分化已越来越严重,资料显示,我国最富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已超过50%,而最贫穷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只有4.7%,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7(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0.4)[7]。第一个层次“不和谐”直接影响到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层次的解决难度。如资料显示,我国有48.9%的城镇居民和79.1%的农村居民还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近年来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呈上升趋势,生产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2004年,全国发展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4万起,死亡136755人;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即使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根据现在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也仅能解决900万左右的人口就业,年度就业缺口高达1400万,再加上2001-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估计将达到1.6亿~1.8亿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所以,就我国来讲,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们需求层次中最基本层次的需求,我国人口群体中也有一些人已解决了第一、第二层次的基本要求,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甚至少数人已经在追求最高层次的超越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先解决民生问题,从最基层次抓起,逐级向上,依次满足;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人群所处的不同层次的情况,采取分类的原则,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措施,切忌“一刀切”。更高层次的其他需求,从而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基本条件。

(三)要从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认识需求层次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着眼于正面或理性层面来分析和解剖人类需求的一般心理规律的,这里实际还涵盖着如果理性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就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性的“病态心理状况”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建立和谐社会中必须加以重视和化解的。比如,由于第一个层次即衣、食、住、行、性等生理需求没有的到正常的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仇富心态”;由于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血酬心理”;由于第三个层次即爱和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的“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由于第四个层次即受到尊重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人格”;由于第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前途和希望的迷惘,极端的甚至演化为“自杀性倾向人格”;由于第六个层次即审美需要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变态色情狂”;由于第七个层次即超越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的痴迷等。

除此之外,狂炒股市和楼市,对彩票的追崇,信用意识淡漠,和婚外恋,网上课聊,乃至于赌博的猖獗,吸毒的增加,抢劫抢夺的上升等都属于理性层面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成的非理性的状况。急功近利、浮躁心理、自我中心、信用丧失、麻木冷血、缺乏宽容、鲜少爱心等所谓的“社会负心态”,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立的“不和谐因子”,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道理很简单,理性和非理性心理是此消彼长,要防止“社会正向心态”向“社会负向心态”的转化,也就是说理性层面的需求被满足得多一点、充分一点,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减少,从而“和谐因子”就会增加。

(四)从动态观点上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需要。

第9篇

【关键词】有效需求理论不足;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

一、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来的,并成为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以及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意指所有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产量最低限度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意指所有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意味着厂商预期社会将要支付的价格大于他们所要求的价格,于是厂商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意味着厂商预期社会将要支付的价格小于他们所要求的价格,于是厂商会缩小生产减少工人,只有当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时,厂商才既不扩大生产又不缩小生产,既不增雇工人又不减少工人,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可见,有效需求是就社会总需求而言的。“有效”一词是用来表明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上相交的一点,它决定就业量的大小。总需求曲线上其它各点对决定就业量并不是有效的,因而它并不构成真正的、有效的社会需求。因此,只有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之点的总需求才是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取决于三个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第一,“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是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越来越少,用于储蓄的越来越多,于是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即消费不足。第二,“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是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指资本预期的利润率,也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下降,从而对投资的吸引力减少,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于是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不足,即投资不足。第三,“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中总想保存一定量的现钱,以便应付日常开支、意外开支、投机活动。凯恩斯说,灵活偏好起因于:“(1)交易动机,即需要现金,以备个人或业务上当作当前交易之用;(2)谨慎动机,即想保障一部分资源在未来之现金价值;以及(3)投机动机,即相信自己对未来之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流动偏好的作用使得利息率总有一个限度,不能太低。当预期利润率下降,利率低于利息率的时候就更没有人愿意投资了。

在上述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总需求通常小于总供给,即通常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于是造成大量失业,经济发生萧条。据此,凯恩斯认为,一旦社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就必须由国家干预经济,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如减少税收、增加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提高有效需求,以防止大量失业和经济危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提出,一般来说,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人手。并且他认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加。

二、借鉴

目前,我国的经济同样遇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尽管其产生的原因与凯恩斯所阐述的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危害却是相同的。通过分析可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如下。

(一)收入分配不均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之间的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1)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81年东部人均收入为481元,西部为409元,而1997年则东部人均收入为6276元,西部为4484元;(2)不同所有制之间差距拉大。从1984-1997年以城镇集体职工人均工资为基数100,1984年国有为128,其他经济为129,而1997年则国有为150,其他为195;(3)不同行业之间差距拉大。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之比,1985年为1.81:1,而1996年则为2,18:1:(4)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在私营企业中(包括外资)雇主收入一般是普通工人的10倍,有的高达10倍以上:(5)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由于收入差距导致在消费水平上城乡的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由于富者的消费倾向小于贫者,而其储蓄倾向高于贫者,因此,当贫富差距拉大时,就会导致消费需求减少。

(二)商品供求结构失衡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第10篇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得不面对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新世纪。此时此刻,有一部分大学生再难坚定信念,再难凝聚力量,再难攻坚克难。仿佛如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缺乏了学习动机,就再难逃脱这个由信息大爆炸而产生的漩涡。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1]”唯有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普遍心理特征,知道大学生普遍心理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桥梁,并辅之以必要的强硬方法,一定可以起到“乱木丛中取成枝”的良好效果。

二、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2],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并将这五种需求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按照层次逐级递升,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求被基本满足时,更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开启。换句话说,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有足够的活力驱使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当较高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满足失败时,我们往往会更加依赖于次高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所得到的假性快感。

例如对于在追求第二层人身安全与职业安全时:一个成人在追求这种安全时,表现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开始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饮酒,吸烟来寻求短暂的安逸感。在这个过程中,成人追求职业安全而失败,退回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包括:水、空气、食物等),依靠喝酒吸烟这种生理需求假性满足更高层次职业安全需求。

2.人们总是情愿努力尽所有可能勉强满足更高层次需求而不是多角度满足较低层次需求。

例如对于追求第三层社交需求时,若一个青少年没有受到父母关怀,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时,那么他的社会需求便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学校交友时就极大的放低了自己的标准。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也在所不惜。

三、研究假设与数学建模

由数学自然归纳法[3],可以从无数个案例中归纳出这些道理:

1.(叠加性)人的需求分成若干层,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求被基本满足时,更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开启。

2.(非增性)当较高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满足失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更加依赖于次高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所得到的的假性快感。

3.(质变性)人们总是情愿努力尽所有可能勉强满足更高层次需求,而不是多角度满足较低层次需求。

我们借以符号表示:取字母A、B、C、D、E表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那么三条性质可以分别归纳为:

①叠加性:Abar=A

B bar=A+B

C bar=A+B+C

D bar=A+B+C+D

E bar=A+B+C+D+E

②质变性:m*B bar>n*B m

例如:m取70%,n取190%,则0.7B bar>1.9B

③非增性:E>=D>=C>=B>=A

之后我们借用这三个性质:①叠加性,②质变性,③非增性。来解释我们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四、归纳演绎理论与策略分析

现在假设你是一名学生,并且你拥有两种学习方式来学习一种技能,一种方式是看书,另一种是上电脑看视频学习,并且你也是一名电脑网络游戏和在线动漫爱好者,请问你如何成功的分别用这两种方式来习得此技能?

对于此题,非增性是指,该学生在看书和看视频学习之间更加偏爱看视频。

在看视频和网络游戏之间更加偏爱网络游戏;(C>B>A)

质变性是:该学生情愿打两小时游戏也不愿意做半小时功课为代价来获得自由。

( m*B bar>n*B其中 m

叠加性是:要想玩游戏应当先完成作业。(B bar=A+B)

那么对于这题,我们不难总结出,“非增性+叠加性=自主进化”,而质变性是“过早的自主进化”。然而自主进化是良好的,因此我们应当解决的是过早的自主进化。那么问题的核心关键便落在了质变性上,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质变性失效,即让其停止自主进化,以便为其下一层次需求积攒充足的力量。如果我们把“过早的自主进化”的“过早”和“自主进化”都消灭了,那么我们的目的“自主进化”[4]便无法完成。

因此,我们只有消除“过早”这一弊端才行。要想彻底消灭“过早”,我们还得从质变性公式入手,即m*B bar>n*B其中mB恒成立。要想此公式不成立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让B bar消去,但是消去便阻碍了自我进化。因此唯一的方法便是将B bar隔离。

那么只要完成隔离便产生正确答案了。我们发现看书学习的载体是书,而看视频和网络游戏的载体都是电脑。这两种载体是“天然隔离”的。因此,对于第一种情况,看书只要远离有电脑的地方即可。但是,打网络游戏和看视频的载体都是电脑,是没有隔离的,怎么办?那么我们只有“人为隔离”,我们发现看视频和打网络游戏的区别是是否需要网络。因此,我们要完成看视频学习这一任务的方法便是把电脑带到远离网络、网线的地方,无法进行网络游戏。如果视频需要在线看,那么就下载到电脑上。而当我们将电脑重新带回原处,那么则随时可以进行自主进化了。

然而又如何理解有些学生没有进行“人为隔离”便完美完成看视频任务呢?因为“隔离”援引物理学中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对于串联,一个被隔离则可以阻断电流。但对于并联则不是。正如按对象来分,有四种隔离,分别是“思想隔离”、“行为隔离”、“自然隔离”和“人为隔离”,只要有一种则可以了。

推而广之,要想使“上课认真听课不再玩手机的方法”显然不是思想隔离,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凭借思想控制住自己,只有凭借行为隔离和人为隔离来完成。

五、结论提要

第1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mand condition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determines whether the gap between the actual status and ideal state can be narrowed by training and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training program through a series of survey analysis, includ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sonnel's quality, the results performance level and the common goals of organization; then carried out a detailed evaluation of both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ining project at home and abroad.

关键词: 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

Key words: training project;demand analysis;model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39-03

1 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的界定

培训项目需求分析自从出现以来到现在一直有大量的学者在研究,在某些观点上肯定存在着某些偏差,但是整体上都认同培训项目分析基于四个方面的:第一是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是进行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的基础;第二是业绩绩效水平是进行培训项目分析的依据;第三是培训项目需求来自组织和个人;第四是培训项目需求分析不仅要对是否进行培训提出判断,也要对针对什么做培训作出解答。综合起来培训项目需求分析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包括人员素质考察、业绩绩效水平和组织共同目标等来分析研究,判断出实际现状和理想状态的差距能否通过培训这种方式来缩小,以及要具体怎么样来培训解决的过程。这个概念是由由麦基(McGehee)和泰勒(Thayer)等人在1961年提出的。

2 国外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及理论述评

2.1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L.Goldstein与E.P.Braverman、H.Goldstein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将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系统化,构建了Goldstein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培训项目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部分(如图1)[1]。

从图1中可以看出Goldstein模型分析是从组织、任务和人员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在这个模型中,组织分析研究主要是针对组织中需要培训的部门和员工是否需要培训来展开的,进行分析之前要在满足组织经营战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整个培训的计划满足组织整体的目标规划和战略要求;任务分析主要包括对培训项目需要的理论支持和技能支持,以便来确定各项培训项目的内容,并且要分析出各项培训业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人员分析主要针对组织中员工来进行,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员工的实际能力标准和理想水平中的差距,也就是所说的“目标差”,这样形成培训的目标和培训内容的有效依据。

Goldstein模型目前看来是对培训项目分析最全面的一个模型,也是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同的分析模型,但是还是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到外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第二是进行人员分析时,这个模型的侧重点在于研究员工业绩绩效水平和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只关注到了员工必须要培训的项目,却没有对员工想学什么、想培训什么没有加以重视;第三是实际培训项目实际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这个项目还是缺乏一些可操作性的分析方法,没有一个标准的指导,这也是该项目存在的最大不足。

2.2 培训项目需求差距分析模型[2]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将培训项目分析出来的“差距”,也就是“实际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叫做“缺口”,建立出一个培训项目差距分析的具体模型(如图2)。这个模型是针对员工现有的实际技能水平和理想技能水平两个方面来分析培训需求状况的。

在培训项目差距分析模型中我们重点掌握两点:第一是是只要“理想水平状态”存在,必定与“实际水平状态”之间有一个差距;第二是差距一旦产生就会有培训需求,也就是说培训需求=理想水平状态-现实水平状态。

同样这个分析模型也是会有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充分关注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培训需求的影响;其次表现在它的有效性会在一个假设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培训活动=绩效提高”,存在依赖性。更深一步的分析可以对这个前提提出两个命题:第一死后业绩绩效问题百分之百是由于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态度的不足产生的,第二是培训能百分之百的转化成员工的绩效。

2.3 前瞻性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 前瞻性模型是由美国学者Terry.L.leap和Michael D.Crino提出的。将“前瞻性”思想运用在培训项目需求分析中是该模型的精髓(如图3)[3]。

该模型认为员工在企业中肯定会不断地成大,技术技能也肯定会一直在提升,也就是说员工可能会对目前的工作绩效感到满意,但是也有可能会职位调动或者升职做准备,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可能需要一些培训指导,为员工的升职或者适应工作变化提出培训的要求。前瞻性培训分析模型就是为这种情况作出的支持,给培训指导作出一个分析框架,对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和任职能力等方面都做了一个的指导价值。

但是这个模型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前瞻性”培训需求项目分析只是分析了对员工未来发展方面,忽视了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分析,所以说可能这个模型的分析结果不能够对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的要求做一个统一,会有模型设计和组织战略目标不相联系的情况出现。

2.4 胜任特征模型 确定特定职务的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培训需求项目评价的新的趋势之一,胜任特征这一概念是由McClelland于1973提出的[4]。胜任特征模型主要是针对员工个性化表现的一个分析,是指在一项工作或组织中表现优异的人和平庸的人分开来的单个人表面层次特征和深层次特征的分析。主要包括在知识、技术能力、社会角色和自我认识概念、特质和动机等方面通过测量和计算来显示区分优异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该模型是综合来说是企业定的工作岗位所具备的要求和优异绩效相关的一些胜任特征的总合。它主要是强调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的结果应该能提高员工对未来的职位的胜任的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导入培训项目需求分析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首先胜任特征的分析是针对员工个性化的分析,有可测量性的特征存在,可以使得整个分析过程更加的标准化和具体化,再次这个模型也很好地补充了Goldstein模型在培训任务分析方面操作性弱的缺陷,两者做了很好地补充,模型中对各项分析明确能力标准,让企业在业绩绩效的评估方面也更加简洁方便。第三是胜任特征的模型使得员工非常容易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促使个人建立行动导向的学习。

但是胜任特征模型也没能够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纳入分析范围之内,没有重视企业战略对是否进行培训项目和培训结果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是和差距分析模型是存在一样的问题的。要知道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改变会对员工等个方面也新的要求的,也就是说会长身新的胜任特征需求或者改变原来的胜任特征的要求标准,会相应的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带来不同的要求。在一个方面,胜任特征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或者岗位所需要的胜任特征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丰富的技能经验和知识来判断的,所以说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需要要求相当专业的访谈技术和后期的技术处理技巧,同时耗费的成本试试非常高的,这也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3 国内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及理论述评

最近几年,我国的相关学术者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分析中,也渐渐地认识到培训项目分析对企业组织的重要性。

我国的学者在研究借鉴国外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的理论知识和模型的时候,也进行了创新和新的观点的提出。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于苗和孔燕[5]认为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培训需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提出了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

这些学者指出在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选择和边和都会影响着员工培训的需求。企业战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概念,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者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变。培训项目需求的分析也会不单单是要求如实的反应企业现在的战略情况,而且要求具备前瞻性,也就是通过培训要实现预防和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辅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布置和实施,促进其更好的实现。培训项目需求的分析中以企业战略为主要导向,弥补了差距分析模型和前瞻性分析模型的不足和却像,让培训项目需求的分析可以转到以组织委重点。但是这个模型目前看来只是从理论上对企业战略目标和培训项目需求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没有对通过对战略分析怎么样转到对员工行为标准培训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上来,实际上是降低了操作性。另外该模型认为培训项目的需求仅仅是来自企业战略目标的需求和企业员工的现状的差异,并没有对企业中其他的要素和企业员工个体化的需求对培训项目需求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

马士斌、黄永华[6]认为在培训项目需求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要充分考虑到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如图5)。

他们认为企业整理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有相关性的,不存在哪个利益重要,企业和员工是两个平等的利益主体,并且认为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员工个人利益和员工个人发张基础之上的,员工发展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认为企业的培训是应该和企业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挂钩的,是分不开的。这个模型主要有三大特点:首先是重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将企业的目标需求和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其次是考虑到企业和员工的现有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前瞻性的培训项目需求分析也充分的做到位;第三是企业员工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培训项目分析的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培训项目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4 国内外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模型及理论比较

国内的培训项目需求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结构建设两个方面,拓宽了分析的内容和分析的角度,但是定性的研究成果分析的比较多,在模型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针对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的效果和内容等理论角度分析的比较多,研究的角度也大多是比较宏观的角度,在微观角度证明项目培训需求的课题比较少。

在国外,这种培训项目需求的分析,在理论是实践上都有很多经验,并有很多的成功的范例,这些项目需求分析的成功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比我们成熟,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因为在国外的研究中,往往强调企业的需求和绩效水平在需求中的影响,而对人的作用,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发展并没有重视起来,另外,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相对于国外,国内的企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要远远的高于国外,这也使得培训项目需求的来源有很大不同。

参考文献:

[1]Raymond A. Noe, John R.Hollenbeck, Barry Gerhart, Patrick M.Wrigh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3rd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212.

[2]王鹏,时堪.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1998,(4):15-18.

[3]吴琼琼.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技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7.

[4]Mc Clelland,S.B,Training needs assessment data-gathering methods: Part 1,survey questionnaires.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M].1994a,18,(1):22-26.

第12篇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行政管理;激励;绩效

abstract: incentive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it can fully mobilize its members for the work of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to attract and retain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to improv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re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china's use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 the level of maslow's theory needs.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civil servic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system, the work of the civil servants is to raise the enthusiasm, creativity, and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choices.

key words: theoretical level of demand;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incentive;performance

一、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约束不对称、重监督而轻激励

加强监督,对公职人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约束。wWW.133229.cOM但监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对公务员激励的被动性,激励成效有限。因此,除了加强监督以外,还应该强化内在激励机制,从积极方面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敬业务实,拒腐防贪,从源头上减少公务员的失职行为,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2.考核激励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考核激励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等挂起钩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而公务员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易产生考核误差,影响对公务员德才表现的准确评定,影响考核对激励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对公务员只进行定性考核,如某乡镇机关2007年年终考核,有48名公务员参加考核,除了4名公务员为优秀外,其余44名公务员均为合格,“不合格”一档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无疑有失全面和客观公正,甚至没有体现出考核的意义。

3.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激励

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体现不够,科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干部选拔过程中缺少激励,缺乏活力,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激励功能减弱。由于工资基本固定,收入与努力无关,与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无关,其结果是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消极怠工等“搭便车”现象反复出现。这从根本上说,不是某个人的过失和责任,而是在组织制度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据此,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

行为学家们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需要的层次、激励的因素以管理的策略对应成表,为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南[1]:(1)生理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工资和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管理策略可表现为完善的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工作时间(休息),创造健康工作环境,住宅和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职位保障,意外事故防止,管理策略为安全生产生活条件、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合理的用工制度、离退休养老金制度、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失业金制度等。(3)隶属与爱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良好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其管理策略为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工会及其他团体活动、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名誉、地位、权力与责任、被人尊重与自尊、与他人工资奖金之比较,管理策略为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职称晋升制度、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设制度。(5)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有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管理策略为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和破格晋升制度。

2.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机制

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薪酬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物质激励的范围,成为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指出:“金钱对那些抚养一个家庭的人来说要比那些已经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2]

在中国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公职人员的薪酬一直实行等级工资制,一般工资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高薪金的公务员制度,一位高级行政官员的年俸可以与首相相比。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不可能实行高薪金公务员制,但近年来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体现了决策者们对薪酬因素的重视。目前,中国公务员薪酬提高的趋势使得公共部门在与企业及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增加了优势。但是,要使金钱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因素,必须保证“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但给予他们的薪酬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就是说,薪酬应当与绩效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往刻板的工资报酬制度正逐渐被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所取代。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是基于这样的论点,即“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符合经济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且不论公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他们工资报酬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工作成绩越好,所得到的报酬就应该越多。这一论点意味着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公务员制度应该被取代。尽管公务员无疑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但在以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然而,金钱奖赏正逐渐取代这些无形的、但却是真实的价值观和激励因素而成为招聘人员和提高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3]

3.权力激励——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国家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公共部门这个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权力始终都在对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

公职人员处于何种行政职位,就拥有相应的行政权限,职位越高,所享有的权力就越大。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满足对物和人的支配欲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受人瞩目和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力激励体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权力对于各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集中体现在,为了能够支配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勤奋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得以受到提拔,从而能够行使更高职位上更大范围的权限。

在建立权力激励体制过程中,必须在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避免出现“为了掌权而掌权”的不良倾向。要明确公共权力是人们赋予的,是用来更好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合理的运用权力激励,不仅能够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权力腐化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激励手段,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1.拓宽激励渠道,注重加薪、休假等激励方式

有时将公务员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奖励,反而使公务员无法很好发挥才能。在晋升中,并不一定是业绩最好的人得到晋升就是公平。业绩优秀者应该得到奖励与表彰,但是否晋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则更主要地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个性特点。这一点应在晋升标准与要求中明确说明,并在晋升人选决定之后加以解释。对未能晋升的优秀公务员应有足够的表彰与补偿,以体现他们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激励渠道多样化有利于公务员合理地自我定位,从而可以不必将职务晋升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2.在工作设计方面,尽量丰富工作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内容,采取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工作设计方法,尽量丰富工作内容。对公务员工作内容的改善及对其工作行为的认同和奖励,可以使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促使工作不断创新。如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由于每个公务员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对岗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因而须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使公务员能感到工作的乐趣。

3.打造和谐有序的行政组织文化

良好的行政文化凝聚了公务员行政智慧和行政实践经验。行政文化诸要素对于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手段的确定、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激励结果的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4]。健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以良好的行政文化为基础,促进行政文化的建设,要鼓励公务员树立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意识,成为协调政府与民众关系的主体,促进公务员对政府工作的主动参与,有效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如果能做到公务员都相信:职位只是分工,薪酬体现贡献,那公务员就不会去追求层级的发展,而转向关注工作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效率。随着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群众之间、干群之间沟通会更容易,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会为和谐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刘小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62.

[3]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