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在家里教学设计

在家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6 08:5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在家里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家里教学设计

第1篇

1、个案护理管理:55000美元

越来越多的健康保险公司和医院正招聘一些在家办公的个案护理案例,为客户提供关于治疗、效果、费用、转诊的有酬工作。在科罗拉多博尔德市的内容社交媒体主任雷诺兹(Brie Weiler Reynolds)说,“特别对于护士来说,适用于长时间不固定与变化的工作时间表,这种类型的工作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可以在稳定时间提供服务,并且在家工作很舒服而同时还可以帮助到病人。”

2、在线教师:48000美元

对于那些拥有高级学位、有经验、并渴望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教学的人,在线教师的职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研究大学和社区学院都提供在线课程并寻找辅导员来给学生们辅导。雷诺兹说,随着大学增加了教学经验的网站,这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远程办公工作。

3、销售顾问:19000-75000美元

如果你有二十年的销售经验或者相对最新行业的经验,这种职业选择对你更具有灵活性,对那些希望拓展到世界各地其它地区与国家的公司提供成长机会。雷诺兹建议。此外,还可以考虑客户经理、业务拓展、区域经理和销售经理。

4、课程/教学设计师:58830美元

具有硕士学位并有多年教学领域工作经验的你可以在家办公,担任课程/教学设计师。随着政府和民族要求多样化,教育机构在不断寻找合格的专职人员来帮助学生们。教育是前五位最灵活工作的行业之一,在课程开发方面有很高需求。雷诺兹说。

5、作家:69060美元

你需要的是一个笔记本,良好的网络链接和舒适的座位坐下来。不同的写作机会提供全职工作、兼职工作或是你喜欢的任何媒体、任何地点。除了报纸和杂志的作者,还有像博客、文案、提案、内容作家和技术作家。“公司、入门网站、新闻媒体、在线目录和其它一些寻求各种主题和承诺水平的文章。”雷诺兹说。

6、客户服务代表:33120美元

过去的许多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代表提供电话咨询服务的办公场所是固定唯一的。而现在这些雇员可以在舒适的客厅、卧室或院子里办公。“现代技术让企业的客户服务部门走向海外更加容易,目前许多公司雇佣美国当地工作人员坐在家里为客户提供服务。”雷诺兹说。

7、互联网辅助/搜索顾问:75660美元

如果你是一个网络天才,大部分时间上网,那么可以帮助一些公司开发并完善他们的网站,把爱好变成工作。研究人员通过互联网浏览和为客户搜索提供特别帮助让消费者体验更好,雷诺兹解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在家办公的工作。你可以在舒适沙发上花时间来冲浪。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设计;艺术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优化活动,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适合度。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多元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多元互动感知,构建个性语文学习认知体系。语文教学离不开形象和情感,如何进行艺术性创设,成功激活学生内驱动力,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创新提出新课题。

一、问题情境,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预先设计思考问题,这是语文教学最常见教法运用。即使在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中,利用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也是普遍做法。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如何做到精巧,还需要教师做出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入探究,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著作,其艺术价值毋庸置疑,从什么样的角度展开思维切入,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探究。其次是对学生个性学习情况进行学情调查。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学力实际进行调查,这样才能针对学生思维实际进行科学设计。再就是问题投放时机需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学生思维启动过程之中、学生课堂训练遇到困难之时,都是比较关键的节点,如果此时给出问题设计,对学生一定可以形成重要帮助。

高中学生有一定思维能力,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切准学生思维脉搏。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教师先让学生分析课题,然后给出问题设计:本文课题属于议论文标题的哪种类型?看过这个标题,你感觉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学生快速介入自主阅读学习之中,急于要找到问题答案。经过一番阅读分析,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讨论反馈时,学生个性观点很多。有学生说:文本题目是“拿来主义”,这是引出了议论的对象。鲁迅先生给出的^点是:要用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而不是照搬照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传承。也有学生认为:“拿来主义”是一种继承意识,对文化精华需要不折不扣地继承,对文化糟粕也要采取剔除的方法,不能全盘接受。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拿来主义”就是照搬照抄,不然怎么叫“拿来主义”呢?鲁迅提出这个问题,其着眼点是批评文化传承中的教条主义,对那些不正确的传承意识进行抨击。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大讨论。学生开始争辩,教师及时介入,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促使学生很快形成了学习共识。

教师针对课题展开设问,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拿来主义”这个课题非常有创意,如果不认真阅读文本是难以准确把握其要义的,教师针对性给出问题设计,抓住了学生关注点,具有很强的激发效果。学生快速介入自主阅读学习之中,并自发展开相关讨论,形成了个性认知。教师问题设计带有启发性,其运用价值是极高的,这说明教师问题设计具有较强艺术性。

二、媒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所谓媒体情境,是指教师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实物、挂图、多媒体等,都属于媒体范畴,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媒体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教学常态。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和联网功能,教师将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以声光电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对学生感官造成重要冲击,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多媒体运用中,教师要注意追求实用性,而不是搞“花架子”,更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甚至患上多媒体依赖症。

多媒体应用要适时适度,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掌握好尺度。如《宝玉挨打》学习,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相关片段,学生观看热情很高,教师发动学生讲述《红楼梦》相关认知,特别是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展开评价。学生大多对这个内容有一定了解,发言比较积极。有学生说:《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贾母、史湘云等,这些人物性格个性鲜明。如贾宝玉,他性格表现为叛逆,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不愿意走向仕途,比较清高。林黛玉则表现比较柔弱、善良,给人的感觉是凄美、可怜,体弱多病,注定其悲惨遭遇……也有学生说:要说个性,我说王熙凤最为典型,她精明、干练、灵动、泼辣,当然也有见风使舵、两面三刀、尖酸刻薄的一面,这个人物性格刻画最为成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跟进引导:《红楼梦》人物众多,咱们单说这贾宝玉,他因为叛逆,自然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所以他才会“挨打”,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被谁打了呢?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阅读之中,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启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电视剧片段,成功激活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红楼梦》相关情节有了一定认知,也为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人物性格讨论创造条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导,将学生关注视线慢慢牵引到贾宝玉身上,学生为获得相关认知,只有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课堂教学引导进入正轨。多媒体运用有其独特魅力,学生被相关情节所感染,学习关注点被集中,这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互动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课堂互动情境创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互动情境,就是合作学习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学习活动,不仅能够集合学生集体智慧,还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质。集体学习活动时,要体现集体、协作精神,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主动参与交互活动,这对提升学生交际能力也有一定帮助。在互动情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互动形式的创新和优化,用丰富的合作学习形式性,调动学生参与交互学习的主动性。小组辩论、小组竞赛、小组对话、小组演绎、小组展示、小组调查等,都属于合作学习形式,教师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给出适当设计,自然可以激活课堂学习气氛。

《阿Q正传》全文共分九章,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每一个小组挑选一个章节展开赏析教学设计,并将相关教案计划提交班级评价。学生拿到任务后,小组组长进行相关分工,阅读文本、搜集信息、展开设计、讨论取舍,各个小组行动有序,学习研究气氛正浓。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小组都有创造性发挥。有小组赏析第一章:序――介绍阿Q身份、地位。教学目标:自主阅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本基本意义,熟悉铺垫写法;初步了解阿Q身世。教学过程:首先是自主阅读文本,疏通文意;其次是提出阅读思考问题,引导思维逐渐渗透;设计合作学习,讨论相关议题;给出课堂训练,巩固学习认知。教师对这个小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设计思路比较明晰,具有可操作性,但不够细致,切入点交代不够。有学习小组选择第五章节: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再写阿Q

畏强凌弱。这个小组赏析设计主要是围绕课堂演绎展开的:首先是阅读文本相关内容,理清人物关系,进行角色分配;其次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设计相关台词;最后是展开多重排练活动,磨合演出效果。教师同样给出评价:设计创意无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到文本赏析活动之中,但人物性格分析、台词设计等环节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赏析设计,为学生提供重要锻炼机会。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一般是难以参与其中的,这里放手让学生操作这个任务,给人以新鲜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集体设计教案,需要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因为教学设计包括众多内容,需要每一个成员都给出支持,才能顺利完成相关操作,所以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互动交流品质。

四、演绎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感知

高中学生大多对课堂演绎活动往往持排斥态度,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但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还是充满期待的。因此,教师在演绎情境创设时,需要关注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班级活跃分子,对演绎活动是比较欢迎的,而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参与演绎,却对观看课堂演绎有敏感性。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课堂演绎是对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解读,为学生提供更为鲜活、立体的学习感知机会,对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也有一定积极作用,教师要合理运用课堂演绎教法,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时,教师课前让几个学生编排了课本剧,课堂教学开始时展开演绎活动。教师简单致辞:一个小人物,勤劳、善良、有责任心,不仅没有得到善报,还被变成了甲虫。他的命运最终向何处发展呢?请看课本剧《变形记》。第一个出场是主人公格里高尔,他身上背着一个硕大的甲壳(纸糊的),引发学生一阵哄笑。人物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命运却不够公平,我拼命干活,在公司受老板的欺负,在家里也不被重视,我被变成了一只甲虫,要我如何面对世人呢?我这日子该怎么过呢?“妹妹”出场:哥哥是一个可怜的人,辛辛苦苦工作,在公司是好职员,在家里是好孩子,可他却遭到了不公待遇。如今,他身体越来越差,还在为还清父债而操心,我要给他以照顾。“父亲”出觯何艺獠徽气的儿子,不知干了什么坏事,遭到了天谴,现在变成了甲虫,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真正成为废物了。……课堂演绎在继续,学生观看热情高涨。教师适时给出引导,学生学习进入佳境之中。

第3篇

1.向大人学习做家务活。

2.经常干些简单家务活。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勤劳节俭教育在小学三个年段反复进行,逐步提高。低年级是启蒙阶段,本课是在一年级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家务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虽然短小,但涵盖的内容全面,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要求都能体现,要充分利用课文提炼观点。

1.交待什么是家务活儿。

2.讲明学做家务活的好处。(1)能学习劳动本领;(2)能减轻家长负担;(3)能培养爱劳动的品质,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怎样学做家务活儿。

第一、细心看。

第二、虚心学。

第三、经常干。

本课设五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说一说”,设在课文前边,起导入作用。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问学生会做哪些家务活儿,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一般情况,以便加强针对性。二是通过学生的回答,渗透家务劳动的范围,为讲“什么是家务活儿”做铺垫。

其余四个栏目均在课文之后,起练习作用。

教法建议:

1.为了让孩子体会父母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课前可以安排一项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家务活动自觉性。

2.学生是否能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建议教师在本课结束后发给学生一张家务劳动的评价表,让家长评价学生做家务的情况,督促学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一周后,请学生汇报劳动的情况,颁发家务劳动光荣卡。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 学做家务活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活。

2.知道学做家务活是爱劳动的表现。

情感:

1.愿意学做家务活。

2.做家务活后感到愉快。

行为:

1.向大人学习做家务活。

2.经常干些简单家务活。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做家务活。

教育过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家务劳动的调查活动,同学们都调查了吗?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进行一下汇报。

2.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3.学生谈调查体会。

4.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在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家务活,而且在大多数家庭中,承担家务活的主要是父母,父母不仅要工作还要做家务确实非常辛苦。

5.教师提问:

你平时在家里做家务活吗?你会做哪些家务活?

6.教师小结并提问:

你们会做这么多家务活呢,你们可真棒!那么,你们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吗?

7.学生举例。

8.教师小结:

同学们因为年龄小,现在还有很多家务活不会做,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学着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学做家务活》

板书:八学做家务活

二、分析课文,讲明道理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讨论题:

张英学做家务活好吗?好在哪里?

3.学生小组边看书边讨论。

4.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小结:

张英平时经常帮大人做家务活,他虽然不会摘韭菜,但她能够仔细观察奶奶是怎么干的,还虚心向奶奶学,她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板书:经常干 仔细看 虚心学

6.教师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经常干家务活有什么好处?

7.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8.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学本领、减轻父母的负担、养成劳动习惯

9.教师小结:

经常干家务活,不仅可以使自己学会很多劳动的本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评一评

1.教师演示课件(教材第35页“评一评”的内容)

2.请学生读题目要求。

要求内容:下面几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不对?如果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学生分组自选一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进行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谈看法。

5.教师小结:

做家务是为了培养自己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能怕脏、怕麻烦,也不能从兴趣出发,只有耐心学习,克服困难,坚持去做,才能做好家务活。

过渡语: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爱劳动,但是有时家长怕你们做不好,不让你们做,比如下面两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想一想

1.请学生打开教材第36页看“想一想”中的图。

2.教师介绍图意:

(1)小青在家中扫地,刚扫了几下,奶奶走过来说:“你扫不好,我扫吧!”

(2)小勇的爸爸正在喂猪,小勇说:“爸爸,我帮你喂吧!”“这活你不会,不用你干。”爸爸说。

3.教师提问:

你在家里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4.学生思考后用表演的方式来回答。

5.教师小结:

在家里,有时家长不愿意让我们干一些活是怕我们干不好,给他们添麻烦,但是如果总是不去干,是不可能学会劳动本领的,希望同学们能耐心说服家长,认真向家长学,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会,而且会做得很好。

做一做

1.请学生讨论一下,从今天开始,你准备学做一件什么家务活。

2.学生同桌相互讨论后自由发言。

3.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务劳动评比表,鼓励学生坚持做。

4.教师出示学生家务劳动光荣卡,卡上画着一朵爱劳动的光荣花。

5.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八课《学做家务活》,知道了做家务活有很多好处,希望同学们回家后,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活,不会做的,学着做,当你学会一种家务活时,老师将发给你这朵爱劳动的光荣花。老师希望你们能早点戴上这朵光荣花,成为爱劳动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八学做家务活

经常干

第4篇

一、要重视教材等纸质资源

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本、教学心得等是教师教学最常用的课程资源。依据课标编出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凝结着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是值得研究和挖掘的“金矿”。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育智慧,将不同特色的教材,引入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用教材学”的观念。

例如,在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我带领学生讨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上表述不科学的地方进行思辩,使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在表述上的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享受到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参考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谋”。它是连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桥梁,课标要求的细化、教材编写的理念、各地教改的先进经验、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等,尽在其中。认真研读参考书,能使教师站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和总体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结构、认知顺序等,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

对于教辅、资料、练习题等,教师在题海里遨游过,才能将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在备习题课时,我准备充足的资料,认真翻阅,精心找出有代表性的、具有拓展空间或能启迪思维的题目,做到精练精讲,以举一反三、提高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开发利用教材等资源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勇于找出自身不足,做到团结协作,善于从集体智慧中汲取经验,勤于学习、思考、总结,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

第一,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做中学。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分组做的实验,不做演示处理,教师能实物演示的,不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代替;多给学生提供实验设计、药品选择、仪器安装等动脑、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用饮料瓶或小药瓶作为反应容器),选取易得的药品(如用食醋代替盐酸,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进行家庭小实验等。

例如,在讲“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探究活动需要时间较长,实验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在家庭中都能找到,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第二,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捕捉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化学课堂生成资源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迸发出的火花。作为教师,既要在教学设计中预设课堂生成性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和思维,又要善于捕捉预设之外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启迪思维,升华课堂。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我设计了一个实验:点燃长短不同的两支蜡烛,再扣上一个大烧杯,哪个蜡烛先熄灭?学生根据以前做过的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得出矮的蜡烛先熄灭的结论。我先做实验,让学生眼见为实,然后进行分析,顺势引出火场逃生的方法,以及孔明灯、热气球的原理,使学生印象深刻,认识得到升华。

第三,善于捕捉、巧妙利用学生的“误区”。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易犯错误的阶段,只有经过错误的磨砺,学生的思维才会走向成熟和完善。

例如,在讲“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演示实验需要新制的氢氧化铜,我请一位同学协助,他顺手从试管架上取了一支试管,当这个学生在向试管中滴加少许NaOH溶液时,出现了 “意外”,滴进去的无色溶液怎么变成了红色?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学生争先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他们认为会出现的一切可能性,经过师生探讨、生生交流,猜想、联想、设计实验……虽然绕了一个弯,最终回到了硫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上,但师生却意犹未尽,思维感受到了冲浪般的快意,也留给我很多的启迪。

第5篇

1.实习期短(实习时间通常为6个月),学生得到讲课的机会少。企业培训完学生不久就离开,企业经济利益损失大。由于实习期短,而且学生大多来自于省内其它市,外语培训机构在刚刚培养完学生之后,学生就以回家就业等各种理由离开了实习岗位,造成企业需要重新招聘人员进行培训。

2.学生思想不成熟,实习中遇到问题不是向学校老师诉苦,就是自己以泪洗面,消极面对。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九零后,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培训机构的领导还有学生家长出现矛盾,在消化矛盾的时候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以至于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提出了更换实习单位的想法。

3.个别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把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专业顶岗实习看作是一件没有多大作用的事,所以总出现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缺乏责任心,对其他同学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少儿英语教育人才顶岗实习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积极解决,从而形成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少儿英语教育人才的有效策略。

1.实施“教学设计能力终极考核”制度:外语系成立少儿英语教育人才教学设计能力达标评委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骨干教师组成,在学生实习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展示一堂完整的少儿英语课程,以优异成绩通过“终极考核”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声誉好、层次高的外语培训机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反复磨练,直到通过“终极考核”为止。

2.严把英语质量关,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实习前学校教学要严格把关,尤其是英语语音和口语课程一定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口语教学能力和交际水平。针对不能通过语音和口语课程的学生要多次给学生达标机会,直至学生完成专业需要达到的标准。

3.注重企业利益和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以往的集中实习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顶岗实习后学生往往离开实习机构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鉴于此,我们将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优化少儿英语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在集中实习出现很多不能解决的矛盾的情况下,争取两年之内辽宁省内每个城市都建立一家规模较大的外语培训机构,解决好实习和就业难以统一的矛盾。

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设计能力。实习学生可以安排有趣的上课方式,通过唱英文歌、玩游戏、做动作等方式来教孩子学习。首先,课前热身是必须环节,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可以带孩子跳舞,做做动作等。上课过程中,游戏是必须环节,通过游戏,孩子们会学得很愉快。对于学新概念的学生,由于涉及到语法,不能用游戏进行教学,而要编排出有趣的语法规则,比如,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变疑问be提前,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随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等。这样孩子会学得很轻松。

5.备课问题对策。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熟悉目前少儿英语教学常用的几种教材,认真研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此外,实习期间,学生在备课时要估量好时间,把每部分的时间都分配出来,再看究竟能完成多少,同时要备得认真,不能急于完成。

6.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是难免的,所以学校在实习之前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她们要勇于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困难,克服困难会为她们的一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6篇

一、教学起点的设定应克服盲目性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教师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洞察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真实起点,使教学有的放矢。

案例:二年级上册《青松》一课的导入。

这是写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执教者在揭题以后说:“题目如文章的眼睛,读了题目,小朋友知道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孩子除了说出知道这首诗写的是青松以外,就说不出其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接下来该老师又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一个孩子提出:“青松是什么? ”执教者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离谱,所以处理也是以简要的介绍一带而过。其实这不是一个离谱的问题,而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它也不是一个个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因为在接下去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理解“要知松高洁”时,一会儿把青松说成能开花的植物,在来年春天雪化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一会儿又把青松说成了小动物。这使我们意识到,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城镇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这首诗的起点应该是认识“青松”,不然,对于诗句的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教学起点的设定不能想当然,需要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情,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认为,这首诗的教学导入可作这样的修正:揭题之后,出示图片,指出:这就是青松,它高大挺拔,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和芳香的果实,却四季常青,在山上、公园、校园,我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二、教学姿态的选择应超越浅层次

在许多课上,我们都发现小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需要仅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如果停留在这种浅层次上,那么教学的进程、目标都无法完成,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超越浅层次的感性认识,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发展。案例: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的阅读理解。“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执教者首先让学生自读以上段落,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的感受都是文中的“我”很诚实。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不管学生是否深入地读了课文,都不难得出这个答案。此时,执教者并没有满足于学生这样浅层次的理解,而是进一步追问:“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文中‘我’的诚实。那么,你读懂了这种诚实吗?你感觉到了这里‘诚实’的分量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诚实?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出了这份“诚实”是无人监管情况下的一种自觉、自律。教师相机把这种“诚实”概括为古人所说的“慎独”,由此真正丰富了“诚实”的内涵。

三、教学设计的改进应走向灵动怎样的教学设计决定怎样的课堂实施。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和固有经验,考虑怎么教的问题。作教学设计应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答案,从而使教学设计得到优化。

案例:一年级上册《家》的教学设计。

在一次低年级段语文会课活动中,执教者上课内容都是一年级上册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在对此段的理解上三个执教者分别作了这样的设计:

设计一: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为什么说泥土是种

子的家?(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应答。)

设计二:出示插图,读读想想: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家里干什么?(学生对小鸟和鱼儿这两种事物交流热烈,而对另两种则没有精彩的发言。)

设计三:

师:(出示图片)“蓝天是白云的家。”看,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它们有的像――

有的像――还有的像――

(学生自由接答。)

师:这些美丽的云朵有时静,有时动,一会儿聚拢,一会

几分开,它们仿佛在做什么?

生:散步、游戏、睡觉……

师:是啊,蓝天就是他们舒适的家。

师:“小河是鱼几的家。”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会在河

里干什么?

(学生自由接答。)

师:我们学过一首诗《江南》,一起来背一背,演一演,好吗?

(师生背诵、表演。)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句子。

师:(播放乌叫声)“树林是小鸟的家。”听,小乌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多么快乐的家啊!

师:(播放视频:种子破土而出,萌芽、抽叶、开花、结

果……)“泥土是种子的家。”种子会对泥土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土地就是种子温暖的家啊!

第7篇

关键词:仪表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跟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在家里看视频完成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跟教师进行交流或跟同学进行讨论,完成内容的学习,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堂讲授,采用课下练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变革,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学生不必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拥有饱满的学习热情,能够明显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的两位化学教师,当时他们的上课形式跟其他教师的上课形式不同,他们使用录视频的软件完成课堂的讲解,并将网上的视频提供给不能按时到学校的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随着两位化学教师开创性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迅速演变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萨尔曼•可汗为翻转课堂的领军人物,他的可汗学院以翻转课堂闻名。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现如今翻转课堂已经是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程在翻转课堂提出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录制的网上课程如何设置,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微课程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微课程应该说是翻转课堂的载体,它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网络设备上完成知识的学习,是翻转课堂重要的自学资源。微课程的设计、开发跟评价、管理等都为翻转课堂的视频制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以及理论基础。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时间短、目标明确、可反复学习的特点,并且这种学习模式碎片化,跟传统课堂上系统的知识讲授不同。但是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微课程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正是因为微课程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因此容易让学生忽略知识间的联系,这需要教师特别注意。

2仪表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设计

本文以仪表类实验“SR253Z智能调节仪在热电偶检定系统炉温控制中的应用”课程教学为例,进行整个教学设计。首先对课程的实施条件进行分析。本次的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他们有基础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班级人数控制在36人,本次实验将学生进行分组,分成12个组,教师可以兼顾每个小组的学生并与之进行交流;学校准备基本教学设备与仪器。因此,这样的基本构成能够有效开展翻转课堂。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应该在课程之前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这些准备主要包括智能调节仪与热电偶的有关资料、智能调节仪、热电偶等。在基本工作准备完成之后,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每个微视频应该简单介绍几个知识点,本次实验采用软件CamtasiaStudio6.0来进行微视频制作,画面效果好、操作简单。画面呈现了智能调节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微视频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观看视频,随后开始实验。图1为微视频中调节仪的控制系统示意图。课中1)合作探究的阶段。顾名思义,合作探究阶段是教师提出相关任务,小组之间合作完成。对于“SR253Z智能调节仪在热电偶检定系统炉温控制中的应用”课程来说,学生应该首先了解讲解到的仪器的概念与用途,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了解智能调节仪与传统的控温仪的不同,随后进行实验,3个人一组。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分工明确,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个性化指导阶段。个性化指导阶段指的是教师为不同的小组解答问题的过程。每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整齐划一、系统讲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小组的问题进行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智能控温仪跟传统控温仪的结果基本相同,认为智能型的控温仪没有突出的优点。这时候教师应该观察他们在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以及实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找到智能调节仪的优点。教师在传授给不同小组内容之时,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旁观,有助于他们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强化正确认知。3)巩固学习阶段。在经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之后,小组内部应该对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巩固知识重难点,加深印象。如果自由学习时间充分,还可以跟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将问题与人分享。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采用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在此次“SR253Z智能调节仪在热电偶检定系统炉温控制中的应用”课程中,学生发现使用智能型控温仪代替原来的控制器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智能型控制仪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任意设定给定值,设定控温时间,数字显示,且测量数字准确,控制温度稳定。这就解决了实验中经常存在的升温慢以及控制不稳定、测量不准确的弊端。

3翻转课堂的优劣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并不是利用了更先进的技术,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创新。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完美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虽然有其优势,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教师将课程资源上传到指定的网站上,学生一般只会学习教师上传的资源,而不主动去搜集其他的资源,因此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中下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效果。翻转课堂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而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自主学习,因此,实验结果显示对中下学生没有明显的效果。最后,翻转课堂受到人数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只适用于小班教学,不适应于大班教学,教师很难有精力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4结语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设计仪表类课程还处在研究阶段,设计原则重点在于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避免存在不足,并利用高科技平台帮助实现翻转课堂。翻转课程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任连辉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2]陈立军,冯玉昌,韩晓菊,等.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1):82-83.

第8篇

关键词: 微课 外贸制单 课堂教学 运用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在教育界,微课、翻转课程也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微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利用数字化时代的优势,将先进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中以达到最佳效果,成为职高外贸制单教学的风向标。

一、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微课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少。微课的内容一般为一个知识点、一个概念、一个题型精解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3)资源容量小。微视频容量一般在几十兆以内,有利于学生流畅地进行在线观看,也方便下载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4)资源构成情景化。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整合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及课后反思等资源,构成一个“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微教学资源环境”。

二、外贸制单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薄。

外贸制单课程专业性强,英语水平要求高,而职高生基础较普高生薄弱,学习相对困难,兴趣无从谈起,教学工作雪上加霜,“独角戏”更是家常便饭。

2.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脱节。

外贸制单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手工制单为主。另外,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战经验,教学内容的讲授可能脱离实际工作,培养的学生无法顺利胜任岗位,影响了企业单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课堂教学一般以讲授法为主,“满堂灌”为常态,学生被动接受各种单据的缮制方法,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受挫,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三、基于微课的外贸制单教学实践

基于微课与多媒体素材有高度的一致性,笔者尝试将微课理念引进课堂教学,试图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打造高效外贸制单课堂。以项目五任务一《制作结汇用资金单据――汇票》为例。

1.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主要包括课程相关的微视频资源及其他文本资料。微视频内容包括“任务情境”、“汇票缮制方法”、“小王提交汇票”和“企业中的汇票”。这些文件或来源于互联网,或由教师使用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软件制作;文本是经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的内容,如难点、重点的练习等。

2.课堂导入。

通过播放玉环诚信进出口公司外贸部经理林先生与单证员小王对话的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汇票制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协作学习奠定基础。

3.自主学习――汇票缮制方法。

设计此微视频,旨在培养学生的制单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协作意识。(该微课还可用于课前自学)

4.巩固练习。

5.拓展总结。

通过播放微视频,由玉环苏泊尔公司外贸部吴经理讲解企业中的汇票与教学中缮制的不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四、微课在外贸制单教学中的反思

1.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优秀的微课基于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新颖、不乏趣味,且有效解决专业上困惑的教学设计。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利用情境、协作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还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备制作微视频等能力。另外,大多数专业教师没有企业背景,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有必要派遣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业务水平。

2.课外组织力度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普及的时代,学生可以先在家里完成课前学习,如通过微信平台、QQ、360云盘等,下载微视频或在相应的网站上在线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只需解决学生的疑难,更多时间用于深入挖掘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职高生普遍缺乏自主性,因此,对于通校生,家长有必要进行监督,配合教学工作。通过长期监控与反馈,学生的不良行为将会得到改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另外,对于住校生,组长监督学习,任务完成后到组长处汇报,并作为过程学分评定的依据。

3.微课资源开发需借力。

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微视频,同时包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练习等教学资源。要做好一堂“微课”并不难,但外贸制单教材体系繁杂,内容繁多,单凭老师个人力量做好一门课的微课可谓杯水车薪。因此,校内或是校外相关专业的教师都要参与到微课制作中,群策群力,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黎加厚.微课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第9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素养 体育技能 自制教具

1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全面落实体育教学现代化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体育教学的现代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趣味等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综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改变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2开展专题活动,改变考核机制,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学更应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了解体育发展史,理解学习体育的用途,掌握操作技巧,自觉理解强身健体、为国争光的深刻内涵。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加有效地优化了学生学习的环境,优化学生学习的技巧,提高学习效能,确实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2.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优化学习环境

在常规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事先给学生演示动作要领,之后大胆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能让学生完成的任务或动作就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不包办学生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这样教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电子白板软件库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技巧性、过程性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图片或者视频,利用电子白板演示每一个动作要领,优化学习环境,突破教学难点;为了减轻教师的语言工作,方便节拍的播报,可以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制作广播操的有声课件,通过点读笔的点触,直接播放音乐和节拍,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活力。

2.2改革测评机制,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体育教学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也是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因素。几年来,唐山市一直进行中考体育加试,并且考试项目不断改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按新课标的要求,开全课程,把每一个知识点科学准确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对每个理论知识点或者动作要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彰显体育教学特色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确实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益,优化了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体育教学,彰显体育教学的特色。

3.1发挥现代教育资源作用,科学突出教学难点

很多体育课程是过程性知识,对这些过程中的动作技巧教学难度很大。由于教师在演示动作时时间短、连贯性强,学生表象思维很难形成,学习效果较差。尤其是那些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或者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很难演示这些动作过程时,教师只能用语言去描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教师利用动画课件进行细节展示,能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通过控制播放速度,或者进行暂停回放等操作,使学生对某个动作观察得更仔细,突出体育教学特色。

例如,在技巧训练“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时,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一气呵成的,学生看不清每个动作环节的具体要求。因此,本节课上大部分学生的动作或者不对,或者不完整,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鱼跃”的成功感,教学效果极差。对此,在这类课型的教学时,笔者制作Flash课件进行展示,在每个细节处进行暂停,对于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可以回放,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整个活动过程的要领,深刻理解鱼跃前滚翻的起跳、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这四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这样教学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2整合现代教育资源,辅助体育竞技比赛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竞技比赛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供了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体育竞技比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比赛更具有活力,更科学规范,突出了体育教学特色。

例如,传统的体育比赛,赛场上只是学生努力地跳着、跑着、投着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现在体育竞技比赛现场活灵活现,鼓舞声、助威声、喝彩声不绝于耳,竞技场上一片沸腾,场面壮观热烈。尤其是位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自动计时器的运用,更增加了体育比赛的精度和准度,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更能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素养。

3.3发挥体育自制教具优势作用,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自制教具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走进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自制教具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取材广泛,应用方便,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尤其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挥体育自制教具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科学 科学实验 设计 实验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nstructional Design

WANG Hong

(Zhejiang Hangzhou Jingfang Middle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16)

Abstract Curriculum standards stated: Science is a discipline based on experiments, students focus on science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he ability create conditions so that all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exploration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to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experiments and exchange experiments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skills.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completed surveys from enhanced team collaboration, clarity experimental purposes, highlighting experimental inquiry, and strengthen the normative and concerns experimental experiments starting at different levels, such as green, take a series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rough the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ere superficial analysis.

Key words junior science; science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al reflection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创设条件使所有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交流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 初中科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为了完成科学课本上的活动和探究,出现了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只重视实验结论,不重视实验过程;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参与度明显不强,喜欢从网上下载视频,使学生缺少亲身体会的过程;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少进行反思,以至于课后没有任何印象,对来年的教学设计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对于这种现状,科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科学教学的“瓶颈”。寻找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实践,成为目前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优化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对策

根据现状,从增强小组合作性、明确实验目的性、突出实验探究性、强化实验规范性和关注实验绿色化等不同层面入手,对优化科学实验教学设计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2.1 教学设计中增强小组合作性,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我对任教班级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帮助组里能力稍微弱的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每个组长负责协助老师开展探究活动,带领本组成员根据实验目的、要求改进与组合、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实验完毕后及时进行交流自己的意见, 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在进行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的过程中,同一个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在操场上不同的地方进行实地取样,配制待测液,运用PH试纸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然后取平均值。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充分明白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因为有的学生的基础较差,不能掌握实验的技巧,甚至有的同学直接把土壤放在PH试纸上进行测定, 这时组里的“小老师”们就出马了,通过他们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这个实验和日常生活结合比较密切,还需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实验探究和资料的查询整理相结合,充分发挥组内每个成员的能力,通过学习来了解土壤的酸碱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我们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忱。

2.2 教学设计中明确实验目的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设计任何一个科学实验教学,都要有它的目的性,究竟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要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学生学会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还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实验结果等等。

在复习《二氧化碳制取》时,也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方程式呈现来让学生思考给他们一个提问的策略:为什么用碳酸钙?为什么用稀盐酸?怎样探究生成物是氯化钙(学生会通过已有的知识把它化整为零来验证氯离子和钙离子的存在)、二氧化碳、水?随着这种问题意识的产生,以后学生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很踊跃地提出问题。

对于为什么用碳酸钙,如果从正面来分析,学生很难回答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和碳酸钾?学生就会迎刃而解了,会从价格的角度、取材方便的角度、反应的速度和反应的量来分析解决。为什么用粉末状的大理石?(因为很多时候老师都是取块状的大理石把它敲碎),学生如果从大理石的状态来思考就比较容易了(此处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小心错用了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会出现什么现象,许多学生都能熟练的回答出并且把现象描述得非常清楚,也能想到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却慢慢减少,可是装置中碳酸钙和硫酸却还有很多,老师如果在此时提出不打开装置,能不能加一种物质把硫酸钙除去,或者能不能想办法把硫酸除去,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问题,有的学生甚至会提出了把装置稍微振荡一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是采用简单、方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还可以把所学的酸碱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融会贯通,深层次的思维含量增加。

2.3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实验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实验具有科学的探究性,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都是有效的措施。我们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二的课本中涉及到电解水的知识,实验提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能被点燃并且产生蓝色火焰的是氢气,后来通过初三的学习后学生发现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也产生蓝色的火焰,这时学生非常积极地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此时学生表现出非常有成就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来审视课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还有一个实验关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课本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水让学生去分析哪里设计得不合理 ,其实当时学生的知识背景还不够,不能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通过初三的学习,为什么不用澄清的石灰水而用氢氧化钠溶液,水是对照组。如果继续拓展为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怎样来改变二氧化碳的浓度呢?方法有很多种,增加三个实验组,一个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个减小二氧化碳浓度的,一个常态下二氧化碳浓度,这样实验比原来更加丰富了。当然实验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上面我们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粗略的探究实验,如果我们从定量的角度精确地来探究,就更能优化科学探究,使学生有一种可以挑战权威的感觉。

2.4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强化实验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每个探究实验都要有规范性,精心设计好对照组,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关于绿豆种子萌发的实验,曾经有学生设计了气温、水、空气三个因素,可是在种子的数量安排却是水上、水面、水里各一颗种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种子的萌发实验只需一颗绿豆就可以,忽视了实验的偶然性,而实际上应该要有足够多的种子来进行实验,当然种子的数量越多,成本越高,实验越准确,这是和平时我们所说的低成本的实验相矛盾的,因此在取材方面学生要寻找一个矛盾的结合点 ,学会怎么取材。分组方面,学生潜意识中都会分组,特别是在考试卷中表现得非常棒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乱七八糟、丢三落四,无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分组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分组的能力和实践缺乏。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在设计实验时怎样控制变量呢?在控制变量的过程中不仅因素要相同,而且要符合,例如2013年杭州中考题第10题在探究硝酸钾的导电性实验,许多学生都选择了D,忽略了C。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观察现象的记录往往停留在定性、粗略、片面的观察,于是我特别强学生尽可能做到定量、精确、全面观察。当然,好的实验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慢慢地渗透和培养形成。

2.5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实验绿色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雾霾逐步侵扰我们的生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和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学生逐渐养成环保意识。

关于白磷自燃的实验,课本中的实验(如图1所示)存在的问题:对教室中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出现咳嗽的症状。主要原因是磷燃烧的产物不但对于呼吸系统有很强的刺激性,而且还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反应生成有毒物质,污染环境。于是在教学设计中改进试验。

图1 图2

如图2:将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白磷(滤纸吸去表面上的水)和红磷的两个金属瓶盖放于培养皿中,倒扣在一个大烧杯中,往培养皿内倒入60℃热水,金属瓶盖漂浮。差不多30秒后,白磷自燃,同时产生浓厚的白烟,红磷没有燃烧。60秒后白烟消失,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实验完毕后向培养皿中加入弱碱性溶液来中和磷酸。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没有散发到教室中避免了污染,实验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学生的实验兴趣也得到提高,使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2.6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选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课本的实验只是单纯依靠老师来进行演示,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如果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实验的改进,寻找各种材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日晷”,学生非常难以理解,可以用酸奶盒、白纸、刻度尺等材料,在光线充足的室内根据太阳光的直射点不同,来画出不同时间太阳光行走的痕迹;做氢气爆炸实验,可先在娃哈哈AD钙奶的空饮料瓶的瓶底戳一个小洞,然后用缠着棉花的火柴梗塞住,倒扣在实验台上,收集半瓶氢气,点燃。诸如此类的材料垂手可得,有的实验学生甚至可自己在家里完成(例如鸡蛋在醋酸中跳舞),使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

3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的成效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今年收集的相关数据与去年进行对比,其结果看到依赖在教师引导下能完成探究实验的学生比率明显减少,经过Z统计表明 Z=3.263>2.85差异极显著 ,学生能自己动手独立完成的探究实验的学生比率有所上升,经过Z统计表明Z=2.355>1.96 差异显著,愿意自己动手并用课外时间完成与课本内容有关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家庭小实验的学生比率虽然有所上升,但经过Z统计表明Z=1.666

下面通过卡方检验判别学生实验能力是否得到显著改善,样本数据的自由度为V=(31)#)=2,我们选择显著水平 =0.05,查表可以确定卡方分布的临界值为5.99。进行卡方统计检验,通过卡方分析=10.768>=5.99,2013年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经过一年的时间,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真观察、细心分析,逐渐实现科学实验优化,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通过实验成功体验的愉悦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当然,学生实验的优化这个永恒的话题,应该渗透到教学模式、智力情感、意志品质等各个领域,学生实验优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不是上述的举措都是万能的,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个举措都要有细化的要求,例如小组合作的效果没办法来监控,实验探究的目的性效果在本文中也没有涉及。愿意自己动手并用课外时间完成与课本内容有关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家庭小实验的学生比率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做家庭小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例如时间的安排、家里的实验器材、试剂,虽然有的家庭小实验不需要正规的器材和试剂,但毕竟和我们实际有些差异,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众所周知,优化实验的探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紧张是相冲突的。中考虽然强化突出探究,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领会探究的精神实质,更多地根据应试要求来进行探究,把探究题作为题目来完成,不能使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体现探究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韩程明.不可忽视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J].科学教育,2010.9:69.

[2] 丁德宵.探讨新课程下化学实验设计的作用[J].数理化研究,2012.6:42-43.

第11篇

关键词:CIPP模式;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其考核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实践课堂教学的特点。“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操性极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烘焙技能、装饰手法、创新能力为主。在成果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对此类实践课堂教学评价已经突破了过去仅凭出勤和实验报告为依据的成绩评定方式,纳入了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表现等评价内容,但主观性较强,评价内容设置上比较盲目,不能结合烘焙实践活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特色评量,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急需更科学的评价方法。基于OBE理念运用CIPP评价方法进行“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对实践课程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实施有效监控,优化教学设计,保证OBE教学改革循环改进。

1“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评价的原则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引领学生熟知蛋糕、饼干、面包、糕点等产品制作流程,能正确选用、处理原料,熟练使用工器具、烘焙设备等,灵活掌握烘焙技法及装饰手法,实践性极强。高职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信息技术接受快,有个性,但自主学习和约束力较差。在成果导向改革过程中,通过改变课程教学实施模式,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等规范课堂技能学习和操作,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热爱烘焙行业,坚定从事本行业的信心,诚实守信制作良心食品,不浪费原料、严格食品安全、明确行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坚定久久为功的信念,不断扩展成果学习机会,通过强调自我参照的学习绩效评量,达到培养目标,提高课堂质量。

2CIPP评价模式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CIPP评价模式是美国著名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这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是相符的,成果导向教学关注学生的自身进步,在课程设计评量量化指标时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收获的进步。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2.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主要评价教学对象的需求。通过实证调查,进行学情分析,细致了解学生对烘焙技术的认识、兴趣等,以学生为主体,深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了解学生对烘焙课程学习的真实需求,对学习方式、烘焙知识和技能、兴趣爱好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从而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如有的学生有今后想自主创业的想法,有的同学在家里有喜欢动手做产品的经历等,学生希望通过在校的具体学习,能更深入了解烘焙行业及行业的发展;利用学校的实训资源,熟练制作自己喜欢的烘焙产品等。

2.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以背景评价结果为依据,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并评价课程相关资源是否合理,通过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计划的要求与期望,确定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输入评价指标包含教师技能水平,教师是否取得中高级西式面点师、面包师等职业资格;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所开设实训项目所必需的烘焙设备、搅拌设备、恒温设备、器具、操作台等条件;实训室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安全生产规则、卫生管理办法等;教材资源建设,是否有配套活页教材等;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选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实现执行统一。

2.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在输入评价选择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检验和监控,将评价活动置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帮助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学生对学习过程需求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方案。如可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融入企业化生产及管理理念,加强学生不浪费原料、清洁卫生、严格依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添加剂、注重食品安全、做良心食品等职业自律性的养成教育,通过岗位角色扮演,在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分工协作完成月饼、蛋糕、饼干、面包等典型产品制作的实操训练,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和团队荣誉感,引领学生成为一名有良心的烘焙工匠甚至成长为大师。

2.4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价,主要是评量学生学习烘焙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的达成度。以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评量参与对象,多方面多角度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度、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对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总之,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课程中评价中应用CIPP模式,能够动态反馈实践教学效果,让教师在成果导向教学改革中不断对课程设计等进行自检、反思、改进,同时也能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课程的能力进行正确评价,达到促进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入0163-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微课能够运用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承载复杂知识点的讲解或者是满足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需求。将英语教学与微课结合起来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W习质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设计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结合微课教学特征以及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创新和优化英语微课设计,确保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一、优化英语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效果。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要想真正满足以上要求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最为主要的是,英语教师必须根据微课特征以及内容来全面优化英语微课教学设计。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全面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思路,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目标,并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运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同时也要知道如何有效借助微课开展英语教学,让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信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需要对英语教学和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找出英语教学的知识点,并沿着这一线索将知识点进行转化,推进微课的制作,并保障英语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精简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英语微课时除了要保证知识点准确之外,还要坚决避免知识性错误的出现,在制作完成后对多媒体的文字、语言等进行重新校对,确保微课制作的质量,并保证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讲解。

例如,在学习“Weather and Spoas”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微课制作,运用学生感兴趣以及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形式丰富和拓展微课内容,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微课:首先用一首韵律优美和朗朗上口的四季歌《the Song of Four Seasons》将学生带人到天气和运动话题当中,并组织几组运用重点句型的对话:How is theweather today?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ich season doyou like best?在对话完成后可以增强学生对重点句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guessing game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几组对话,并让学生从中猜测季节、天气以及与天气相匹配的运动项目,从而再一次点明主题。

二、重视微课视频录制测试

英语微课教学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依托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凝聚到一个精炼的教学视频当中,而教学视频的制作效果则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抓住教学重点,因此,英语微课视频的录制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例如,在运用摄像机时,要突破传统课程录像形式的束缚,在视频录制时增加特殊的硬件使用,以便能够在视频上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如复写板等,以便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深入地对英语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与此同时,微课教学视频当中声音质量必须得到保障,确保声音清晰、语调分明、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而为了方便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理解,在视频制作时可以搭配字幕。除此以外,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不仅需要重视拍摄环节的优化,也需要在视频拍摄完成后进行后期制作,并在制作中搭配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而方便教师能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教学。在视频拍摄完成后还需要展开对教学视频的测试,在观察学生反应、态度后进一步对微课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最后经过反复测试论证进一步完善教学视频,确保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准确组织英语微课语言

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主要以多媒体视频教学作为内容展现形式,但是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微课对内容语言以及教师语言的运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并关系到微课教学设计的质量。简明精准的语言是微课语言的标准,同时也直接考查了教师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微课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忽视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性的语言以及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组织语言,从而在具体的知识讲解中忽视逻辑性语言的运用,进而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以上问题同样需要在英语微课教学中普遍存在,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知识讲解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但是在讲解抽象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使得语言变得逊色。英语微课往往用语言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组织手段,教师首先用微课概括知识点,并在微课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与微课教学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同步语言教学。这样形式的语言教学在知识传授上没有缺憾,但是不能够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探索能够切实发挥微课教学实际效用的方法,在微课内容语言的组织和设计方面必须提起高度重视,确保语言的精炼、准确以及丰富,同时,教师的口头语言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确保口头语言的趣味性、逻辑性、准确性,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积极探究如何将口头语言与微课内容语言实现紧密配合,最终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英语教学,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应用微课营造教学情境

学生是教学主体,而且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教学成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人翁失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因此,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快速带入到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当中,确保学生高效地完成语言学习。在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生容易受到汉语环境的干扰,再加上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不能够进行正确的语言背景联想。微课则为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微课的科学应用实现了抽想到直观的转化,并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场景化,突出了重点,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中的难点。对此,英语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要有效融合影像、音频、图片等多样化的形式从而为学生营造形象直观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学习。

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时态时,在微课中可以用动画形式展现昨天小明同学在家里吃晚餐、做作业、看电视的情景,之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继续提出问题:He was doing his homework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What were you doing 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由于微n教学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于是大家纷纷踊跃回答,从而通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并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语法学习。

五、创新运用多样教学方法

微课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用的发挥离不开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而教学方法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微课教学效果。目前英语微课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有:第一,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课下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并将自己自学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记录,进而在课堂当中提出并和全班同学共同解决,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提问法。教师在学生进行微课学习之前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微课学习中,并在学生完成学习后提出探究性问题,并促使学生从求知欲到学习动机的转化。第三,合作学习法。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促使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其与微课教学有效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