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8:5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铅球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铅球项目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学习和掌握投掷实心球,学习和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学生学习和掌握侧向垫步推铅球技术。
因此,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针对所有大学生来说,要想进行有效的铅球教学,首先,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课上可以为他们播放一些铅球类出名的比赛,先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铅球这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针对具体的动作进行教授。其次,对于铅球技术来说,先示范讲解推铅球技术的动作和方法及其要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铅球动作的技术构成。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因时而异。对于大二的学生要重视学习和掌握侧向垫步推铅球技术,在开始阶段进行要抓住主要环节进行教学,对教学细节可做适当的放松。通过多次示范帮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及各环节的用力情况,强调超越器械动作方法及重要性以缩短初学阶段时间。
在过渡阶段,就要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细节部分,蹬腿要用力,移动要快速,动作要超出器械等,纠正错误动作,严格要求学生,最终形成标准的运动技能。最后,由于铅球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要想很好的掌握推铅球技术,仅凭课上的教学和练习是不够的,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学生可以在课间进行练习,既掌握了铅球技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学生身心。
总之,对于大学铅球教学,教师在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自己感受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申霖.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申霖[J].华南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铅球技术;教学法;任务;手段
铅球运动属于竞技体育中的一种,同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强身健体的运动。正是基于这两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当将推铅球列入学生的体育课堂及测验中,在运动会中也应当将其作为比赛项目之一。
一、铅球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滑步阶段。向滑步退铅球的滑步阶段,即通过逐渐的加速以保证铅球最终推出的速度达到最高的准备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让铅球能获取到最快的速度,而滑步速度又取决于身体移动的速度、腿后摆以及蹬伸支撑腿、最终收腿这一系列动作的力量与技巧。
(二)过渡阶段。作为将滑步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连接起来的纽带,过渡阶段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它决定了铅球整套运动的完整性。经过滑步阶段做的加速准备,过渡阶段如果做的好,便可以将速度传递到最后用力的阶段。
(三)最后用力阶段。最后用力阶段比较复杂,它是将滑步阶段所达到的速度转化,继而叠加速度同时进一步加力、使铅球快速地被推出的过程。
二、铅球技术教学法
要学习好推铅球运动的一系列动作,可以从以下五个教学步骤入手:
(一)给学生建立推铅球技术的正确概念
要让学生明白推铅球运动的一整套动作以及动作要领,对一些关键的技术性动作要亲自给予师范,并通过较为直接易懂的方式(如利用教具等)让学生理解基本要领。
(二)掌握原地推铅球的技术手段分为
1.利用实心球做下列练习
通过双腿的用力,两手往上方做抛球动作,再将其接住,如此循环往复练习;用一只手臂握球,并做上推动作,接着双手接住实心球,如此继续此动作;两个人为一组,做推球以及接球的练习,双方距离为三到四米,用单臂快速向对方(投掷的方向)推球。
2.侧对投掷方向推较轻的铅球
利用高为2.5米左右的横杆进行辅助训练。一开始,可以让学生站在距横杆两米左右的地方,将铅球以70到80度的角度向横杆方向推出并越过横杆,待动作熟练后慢慢拉远与横杆间的距离,同时调整推球的角度,直至到40度左右,并将身体转向由正面慢慢转为侧面横杆的位置。
3.在第二个部分中容易发生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在推铅球时,应当切忌通过下肢发力直接推球,因为这将导致手臂过早地发力。为纠正这一错误,在做相关练习时应注意:首先是第一套动作练习时,老师应当按住学生手握的实心球,先让学生通过双腿的用力来完成向头顶抛球的动作。无论是正面投掷还是侧面投掷,都让学生找到将双腿力量传递到铅球的感觉,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直接靠手臂来发力推球的错误习惯。其次是针对左肩或是左臂在往身后转动的推球动作幅度太大的问题,教练应当让学生改变这种利用手臂后转来加快投掷速度的观念,可以在学生练习时站到他们身后,组织他们的左肩用力,或是让他们背部靠着墙壁,先空手练习推铅球的动作,待动作标准后再握球练习。
(三)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1.手段。先可以去掉铅球,让学生做好简单的滑步动作训练。做摆动腿用力前摆的动作:侧对投掷方各做交叉步摆腿练习,要求膝关节稍微弯曲,大腿用力前摆;做连续向前滑步练习。用比较轻的铅球在圈外做滑步练习。做连续向前滑步的动作;滑步后轻轻将球推出。圈内滑步推轻铅球(男子用4-5.50kg;女子用3kg)。
2.容易产生的错误和纠正方法。首先是很多学生在摆腿时用的是大腿的力而非小腿,针对这种错误,教师可以让在左大腿附近或之上放置物体矫正其用力的错误。其次是滑步的高度问题,要判断学生是否滑步滑得过高,教师可以通过地上滑过的脚印来进一步做矫正。另外,有些学生在滑步过程中过早地往前面移动了上身,教练可以先拉好学生的右手,再让他们做滑步动作。最后,针对提前转头的问题,教练要在一开始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明白必须在身体即将正对所要投掷铅球的方向时才能转头。推球时右肩向前送出不够。产生错误的原因:怕犯规。纠正方法:在一定高度和远度上吊上一个排球,学生站在适当距离做推球动作,用手触球。教法指示:不用铅球在圈外练习滑步,可以使学生对于腿部动作有个正确的概念。有了滑步动作概念之后,一定要与推出的动作相结合,以免形成滑步后有停留的现象。同时要向学生指出:滑步推球是加速的,否则与原地推球没有区别。当学生掌握了侧向滑步推球的技术后,应当学习背向推球技术。背向推球的教学顺序和步骤,可根据侧向滑步推球教学原则来进行。
(四)掌握推铅球的完整技术
1.手段:圈内滑步推较轻的铅球;圈内滑步推标准重量的铅球。
2.容易发生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推铅球时,学生会出现节奏感不够强或是滑步动作结束、下一个动作没有立即衔接而导致短暂动作停滞的问题,就此,老师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击掌,或是根据节拍来做动作、控制自己的节奏。针对推出铅球后,学生站不稳容易越界的问题,教练应当教给学生一些平衡、稳住身体的娇俏,如在推出球后,马上交换自己两腿的动作,前面的腿弯曲的同时将身体稍微转向左方。
(五)确定推球技术的个人特点和改善技术
实际训练中,要让学生多练习,多找感觉,自己摸索出最佳的技巧与推球方式。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做测验或是评定时,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利用怎样有效的手段来更正。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员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推铅球技术。本文对该技术进行分阶段的分析探讨,使更多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全部技术要点,为推铅球的教学、训练提供一些粗浅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一、力量训练
1、腿部力量练习
(1)负重蹲起:肩负50-70公斤杠铃半蹲或全蹲起,起来一刹那快速爆发用力,一组三到五次,结束时甩掉杠铃后迅速做高抬腿跑或小步跑、急速冲刺跑。
(2)负重蹲跳:肩负20-30公斤杠铃半蹲,做连续蹲跳数次为一组,每次练习可做数组。
(3)杠铃提踵练习:增强小腿和踝关节力量。肩负杠铃,前脚掌踩在高出地面4厘米物体的边缘上做提踵练习。8次×4组。
(4)30-50米后蹬跑、10-30米蛙跳练习。
(5)双手扶墙后蹬练习。双手扶墙,身体与地面成40度角,做连续快速后蹬练习,抬腿时大腿高抬小腿内收同时绷脚。
2、上肢力量训练
(1)引体向上、俯卧撑。
(2)蹲跳上举杠铃:上举适合重量,快速重复上举,同时两腿用力跳起,跳起时两腿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每组5-10次,上举时用爆发力快速上举,结束时将杠铃向斜上方用爆发力快速推出。
3、腹、背肌力量练习
(1)仰卧或斜板仰卧起坐:身体成直体仰卧姿势,收腹使上体抬起或坐立。每组10-15次。
(2)腹卧挺身:身体腹卧,上体与下肢同时翘起、放下。反复练习。
(3)仰卧两头起:身体仰卧,上体与腿同时抬起放下反复练习。
(4)肩负杠铃向左右转体练习。
4、指、腕部力量练习
(1)抓球:两脚开立,上提前倾,右手抓球对地面。放手后球下落,在球即将落地前将球迅速抓住并提起。反复多次练习。
(2)单手抛接球:身体自然站立,一只手握球,抛给另一只手。可在体前双手互相抛接,也可以从体后抛向体前,也可从跨下向上抛给另一只手。练习时要注意安全。
(3)原地向前抛球:两足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屈腿半蹲,双手手指交叉后握球于体前,蹬腿挥臂将球向前上方抛出,抛出同时交叉手指打开。
(4)原地向后抛球:两足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屈腿半蹲,双手手指交叉后握球于体前,蹬腿挥臂展腹经头上将球抛向体后。可先轻抛几次待熟练后再用力抛,注意安全。
二、技术练习
铅球技术性很强,通过加强技术性练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提高学习效果和运动技术水平及运动成绩。
1、徒手拨指练习:站立,身体前倾,左右手掌心相对相扣位于腹前,眼看双手,辅助手在下,投掷手在上,辅助手给予投掷手以一定的阻力,投掷手用力向下拨指,反复练习。
2、徒手拨指练习:站立,上体右转成推铅球基本姿势,左右手掌相对相扣于锁骨窝上,辅助手给予投掷手以一定的阻力,转体做推铅球出手动作。反复练习。体会手指拨球技术。
3、持球下推拨球练习:两足开立腿微屈,双手握球于胸前,辅助手在球下,投掷手在球上,上体前倾,由慢到快向地面推拨球,当球将要离手时快速屈手腕拨球于地面。每组10-15次。
4、蹬地转体练习: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固定的物体上或同伴牵拉另一端,练习者持另一端与锁骨窝处,做投掷铅球基本姿势,用力蹬地转体练习,反复进行。
5、综合练习:在具备了一定的力量基础,掌握了基本技术后,首先持球做原地推铅球练习,纠正错误。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做持球滑步推铅球的完整练习。在完整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帮助和指导。
三、铅球技术动作正确性捡验
通过身体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力量等身体素质,技术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建立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检验纠正错误,建立牢固的正确技术。
方法:不持铅球,徒手进行。身体成推铅球基本姿势,投掷手置于锁骨窝上,在投掷手掌心上放一个小石子(代替铅球),蹬腿转体,腰腹用力将小石子抛出,投掷手不做推拨球动作,仍放在锁骨窝处不动,如果小石子从手心滑落,说明动作不正确,找出错误进行纠正,如果小石子成抛物线抛出,则技术动作正确,小石子抛物线越高越远越好。
四、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推球时肘关节下降,形成抛球。
纠正方法:注意持球的手臂动作,肘关节约与肩平齐。开始推球时头不要过早向左转动,当腿充分蹬伸后同时转向投掷方向。
2、推球时只用臂力,没用下肢和腰部力量。石子从手心滑落。
纠正方法:右腿弯曲,向右转体成“扭紧“状态,用右手放在右侧臀大肌上,反复做蹬地转髋成满弓的动作。
[关键词]场地发现法 站位 标距
[中图分类号]G8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16-02
前言
笔者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场地发现法”教学。此方法严格遵循铅球教学的渐进性原则,并注重下肢技术的教学,避免了只重髋部技术和上肢技术教学法的不足和弊端,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访谈法。
二、如何理解 “场地发现法”在铅球教学中的使用
在我国的铅球技术教学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铅球场地教学。这种方法的原理根据在于铅球教学循序渐进性原则,尤其是下肢站立稳步方法的运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在铅球教学非正规场地与正规场地的随机转换,逐步渐变的发掘问题并且及时自我改正的一种方法,具有简单易上手的特点。
三、铅球场地发现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众所周知,铅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例如难度由易到难,强度由弱到强,层次由浅及深,长度由近及远,场地由不正规到半正规再到正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四种具体的铅球教学场地。
1.两线两点间隔(图1)
2.两线四点间隔(图2)
3.两线四点间隔标距(图3)
4.圈内两线四点标距(图4)
如右图,黑色的脚印是运动员在做准备工作时站位的区域,脚印则是经过滑步后下肢应落于的区域。a为两脚前后标记,b为铅球场地中心,c是投掷者和未掷者前后拉开范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后场边缘线的位置所在,d线是跃动起步掷线,e线为dc线平分线,dc间距为2.135米。
四、“场地发现法”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遵循渐进教学原则
因为我们是通过对铅球教学前后步骤的归纳得来“场地发现法”的,所以不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该教学法都应该遵循课程的内容和场地设施。首先要按照先后顺序由第一到第二,逐步到第四步骤,它们分别是原地背向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背向滑步标距推铅球和正式场地背向滑步推铅球。总而言之,在进行实际的推球过程中,务必要按照圈外一圈内二的次序,限制线先隐藏不现到逐渐显现的原则。假如在开始阶段就出现限制线也就是图中的d线,会影响到滑步的速率。但是如果首先把距离显现出来,会造成学生们追去距离和成绩忽视投球技术的培养和学习。假如一开始就进入到正规场地圈内投球,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压力,身心无法放松,还会造成对正规场地的破坏与浪费,反而得不偿失。
(二)保障学生安全教学
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在教学前组织等额平均分配小组,每组站成横排,可以指定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帮助维持纪律并辅助教师。同时为了使时间效率提高,教师和小组长应该及时做好前后小组的训练学习衔接工作,上一组即将练习结束,在场外练习的下一组及时补上进行场内练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时。教学时,教师应该时时注意观察学生动作姿势,及时给与正面的强化和侧面的削弱,适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并且要训练学生听口令和信号,不要犯规错失机会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危害,防止投球时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导致的不必要的身体伤害。除此之外,教师和组长需要做好督促工作,让拾球者将投掷过的球快速送回,来缩短前后学员的训练时间。
(三)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体育老师应该提前到达教学场地,依据本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从上述列举的图示中挑选适合于本次课程教学的场地设计,用材料将其画好,使场地清晰。如果课前准备不足,就不会有实施铅球场地发现法教学。
(四)课中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教学,加强铅球教学的辅练习
场地改革有利于下肢,尤其是在双脚技术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躯干和上肢的各种技术的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还要有徒手的练习和持球的辅练习。在教学练习中应该先徒手练习,再进行持球的练习;先用轻球,后用重球的练习;先慢动作进行练习,后加快速度练习;先进行分解练习,后才是完整练习;这样的过程能使铅球技术不断进步。
五、“场地发现法”在铅球教学中的积极效应
(一)使学生准确掌握技术
在铅球教学中,老师较为注重蹬地转髋,常常忽视了学生两脚站位以及滑步后两脚落位与最后用力的蹬地转髋技术、左侧支撑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上课时学生经常将两脚平行开离来做用力的动作。学生两腿在髋横轴两端联结,转动髋轴受到站在地上的两脚位置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要使学生髋部转向投掷方向只能是其两脚离开地面,出现跳起推铅球的错误;髋部转展的限制使躯干与肩部的转动跟着也受到限制,这样既破坏了左脚到左肩的“左侧支撑”技术,又会形成右腿单一用力的错误性动作;躯干和肩不能转向投掷方向会使得学生掷铅球的时侯过早出手。这样缩短了铅球做功的距离,而且还会使铅球飞出场外。教学中滑步和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
1.学生们滑步结束后很容易使左脚尖落点太靠前或两脚在一条直线上,右脚向内转不足90°~135°,这样髋关节的转动方向和膝关节的屈伸方向就不会一致,致使髋部很难向前上方挺展,于此同时,左膝受关节形状以及结构的限制,致使左脚站立不稳,不能有效的“制动”。课上在场内可以用发现法标明落脚位置,还要配合示范,学生们很快就可以记住右脚应该落在场地中心并应该与投掷方向成直角,对于左脚应该积极摆压落在右脚后跟延长线上,两脚之间距离约为50~60厘米,并自我及时纠正练习。
2.学生在一开始练习时不能在直径是2.135米的铅球场地内灵活运用滑步距离,发挥其高速与瞬间爆发力,学生们滑步的起动很慢,并且无力,滑步距离太短就使两脚着地点和持球的距离过近,就可能影响推铅球的距离,一般情况可能少1.5~3米。在铅球场地利用发现法让学生们重复去做蹬地、摆腿、滑步、踏点练习,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加快滑步距离与速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上肢技术做“蹬、转、送、摆、挺、撑、推、拨”的完整最后用力,就会明显提高最后用力的效果。
(二)有利于组织教学,减少无效时间,便于调节课的密度,增加练习时间
在教学中,每个班级人数都超过40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有质的提高,又有量的飞跃,组织教学难度很大。针对这一情况,铅球“场地的发现法”让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练习的位置并知道怎么练习,练习完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巡视,遇到错误动作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并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这种学生自觉练习自我发现改正而快速地“各就位”减少了教师组织教学时间,达到了“精讲多练”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组,让学生严格按照发现法的画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好四种图中的一种练习,通过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由于人多练习次数少,达不到运动量的问题。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我们所说的发现法就依据铅球课的不同内容对场地进行设置,会使学生对场地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课中,场地限制不断加大,学生就会在练习中产生紧迫感,这样不利于教学。要是不能按照场地要求去练习就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在场地标出投掷距离时,学生会跃跃欲试,使学生们好胜心理在看谁投得远的推球过程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们就能看到自己每次练习的效果。学校中学生们为达到国家的体育锻炼标准,取得铅球的好成绩就会自觉努力的去进行投掷练习,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展现出好的投掷成绩。
(四)有助于上课的纪律和安全,能保证上课的有序性
“场地发现法”把投掷者之间划分成四个区域,分别用横线和竖线来划分,由此形成了上下左右四个矩形。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避免投掷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而且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活而有序,有条不紊。同时采用四个方向的教学手段可以减少教师的口令负担和用嗓压力。
六、小结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场地发现法”是铅球教学法中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场地发现法”遵循教学渐进性原则,适宜初学者,对于初步掌握和巩固推球动作,尤其是下肢技术动作,建立技术概念是有较好的效果的。同时“场地发现法”对提高学生兴趣;对课堂的有序和安全教育;对教师减少组织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进行研究的时间短,对学生掌握和适应等问题未做数据统计,只是笔者和学生进行交谈及自我体验之后的浅见。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近一步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只是初步的。
【参考文献】
[1]黄岁梅.铅球场地逐渐加点加线教学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2]黄春雷.背向滑步推铅球衔接技术,浙江体育科学,1997(4).
[3]吴向明.试析铅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3)
【关键词】中职生 铅球教学 错误动作
铅球教学是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体育项目之一。铅球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项目,还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意志的重要方法。长期进行推铅球练习,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力量,使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和灵敏,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磨练学生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根据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情况,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方法,下文对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目前中职学生推铅球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动作,并根据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方法。
一、球是肘部下降完成抛球
目前中职学生出现这种抛球错误的原因有多种,如下:a学生持球时肘关节的位置过低;b最后用力退出铅球的时候,头部提前向投掷方向转向,使铅球过早离开颈部;c中职学生对推铅球的概念认识不清楚,完成抛球的过程中用力顺序不对。目前,中职体育教师在铅球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正确的方法与错误方法对比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学生未能记住正确的推球方法,反而记住了错误的推球方法。因此,教师在铅球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犯错的几率,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推铅球的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反复让学生锻炼持球时肘关节自然抬起的动作,直到学生不再出现持球时肘关节位置过低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徒手练习和持球练习时,让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侧方,及时纠正练习者肘关节需要抬起。对于学生头部提前转向投掷方向,可以加强学生投掷转向练习,例如下颚微收,可以控制球不离开颈部。推球的用力顺序是一个加强练习的过程,体育教师要频繁强调挺胸抬肘、推拔球的基本方法。
二、铅球推出时出手高度低
中职学生在推铅球过程中普遍存在铅球推出时抬手较低,导致手臂不能有效伸展,一是铅球难以推出较远的距离,二是容易拉伤手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这类错误原因主要是不愿意蹬伸右腿、不能利用左腿作为支撑、推球时没有抬头抬上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出手点和投掷距离的关系,一步一步详细地示范推球动作,借助有效地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让学生清楚每一个推球细节。例如在投掷铅球的前方,悬挂一定高度和远度的标志物,要求在铅球推出时能够触碰到标志物。同时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做蹬伸和抬体练习。
三、滑步时身体重心不稳,距离短
滑步时推铅球过程中的重要动作,中职学生很难掌握滑步技术要领,容易在滑步时身体重心不稳,滑步距离短的错误。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其中:右脚蹬地角度过大;蹬地和摆动力量不够;右脚蹬地后收腿不够及时。因此,中职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清楚滑步的技术要领,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滑步的技术要领,在滑步时能够充分发挥左腿的摆动和右腿的蹬伸力量,要求学生在收拉右腿时,右腿不能过高地离开地面。中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办法预防和纠正学生易犯错误:首先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练习成低姿预备姿势,做到向右移动臀部,并且要求做蹬摆动作;其次,在投掷方向设置标志物,在滑步练习的时候,要求腿部能够触击标志物;第三,收腿过程中,要求右脚触及标志物,但是能够过高;第四,在地上画出两脚落地标志, 要求滑步落在标志上;最后。徒手或持球连续做蹬摆动作的结合和收腿动作练习, 强化动作定型。
五、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提前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目前中职学生基本上在投掷完铅球后难以保持滑步前正确姿势,上体提前抬起,将身体重心落在两腿之间。这种错误动作出现的原因在于学生滑步动作不完整,不能够及时将右腿缩收,或者是右腿缩收距离较短,没有落在身体重心下面。另外,滑步过程中学生将左臂向左摆动或头向投掷方向转动,带动上体的移动;滑步时抬起上体,身体重心向投掷方向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滑步时收腿动作的示范教学和练习,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 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六、滑步后停顿
中职学生在推铅球过程中容易出现滑步停顿,导致后面推出铅球的动作不够连贯。学生容易出现这类错误动作的原因是学生左腿向上摆动、下落时间延长;左腿摆动后、未能积极下落;右腿力量较弱、滑步后身体重心过于下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滑步后出现的停顿问题,并且及时纠正。比如可以让学生滑步结合右腿蹬转练习或者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 两腿弯曲, 上体前倾,然后,左脚后撤。
七、滑步动作与最后用力动作脱节
中职学生推铅球过程中存在滑步动作与推出用力动力不连贯,导致推球距离不远,甚至容易拉伤肌肉。这种错误动作是由于学生左腿下落不及时。这是中职体育铅球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职学生推铅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纠正:加强右小腿的快速收拉和左脚的快速落地练习;完整动作的模仿练习;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练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22―01
推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也是投掷项目的基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铅球的基本技术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器材简单、运动量适宜、趣味性强等特点。在以往的铅球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等特点来进行教学,教法也比较简单,对投掷的技术要领要求不严,过分追求远度而未能将投掷技术练习与上下肢力量练习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使初中学生正确地掌握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增强学生体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对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教法进行讨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在八年级中任意抽取两个班――三、四班,前者为实验班,后者为对照班,每班为40人。
2.实验方法:对两个班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表1),比较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效果。
表1 教法对比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就有差异。实验前两个班“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基本上无大的差异,而实验后两个班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却有很大的差异,实验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班。
2.分析
(1) 示范与讲解。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模仿能力都很强,容易吸收新事物。在初学原地推铅球时,由于他们初次接触新动作,因而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使得学生很注意教师示范动作的细节。鉴于这些特性,教师在示范时,应适当利用原地推铅球的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先看录像,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了解动作的各个细节和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这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力。教师正确完整的示范,生动、简练、准确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此外,教师在讲解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语言应准确,应尽量把动作的要领特征形象地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指出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如可进行口诀讲解,将原地推铅球的整个动作归结为“蹬、转、挺、送、拨”。
(2)铅球出手的时机。在铅球教学中,学生都爱追求远度,但投得远并非技术动作要领正确,有时不正确的投掷也能投得较远。如初学者用不正确的投掷动作,投得远往往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很可能会延续这一错误动作,久而久之其错误动作就很难改正。因此,不宜过早地追求远度,等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后,先用实心球投掷远度,练一段时间,再用铅球投掷远度。
实验班较多采用不对远度的徒手和实心球的练习,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要领的练习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徒手练习中,经常采用“蹬、转、挺、送、拨”的口诀要领进行强化,使学生的大脑中枢运动与中枢语言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从而加速技术动作的形成。
实验班在投掷远度之前,可大体经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练习:
(1)原地徒手模仿推铅球练习,教师逐个纠正动作;
(2)原地采用实心球的投掷练习;
(3)原地拿铅球练习动作要领,但不追求远度。
实验班可采用如下辅助练习方法:
(1)原地徒手模仿技术要领的练习。
(2)不用器材,按口令联系原地推球的完整动作。
(3)用球不对远度的联系,让手“熟知”球,进一步熟悉拿球的正确动作与姿势,掌握正确的出手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看到实验前后的显著变化,这也是实验班学生对技术要领掌握较好的最基本原因之一。
三、小结
1.在教学示范时,要充分利用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先看录像,精讲(口诀式)优于一般讲解。
2.在教学初期,应较多地采用徒手辅练习,不能过早地进行远度投掷。
关键词:铅球 最后用力 逆学法
推铅球技术的每个部分在整个技术动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只有在掌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创造佳绩,我认为其关键技术就是“最后用力”技术,最后用力技术的好坏对铅球的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铅球最后用力的理论基础
1.推铅球最后用力概念的界定
推铅球是通过滑步在专项运动方向上产生器械最高出手速度的速度力量性项目,最后用力技术是推铅球运动项目的关键技术,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有效结合是投掷技术的难点。目前我国田径教材对推铅球最后用力的概念的表述不够明确,教材中主要从最后用力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作用和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来描述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概念也是不断发展的,概念与其它的思维形态的判断、推理与论证是有密切联系的,铅球最后用力就是滑步后使铅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最大加速度的过程,也就是在身体和器械获得预先速度的基础上,身体各部分力量快速作用于器械产生最大速度的过程。从力学角度来讲,铅球加速的产生和速度的变化是力积累作用的效果,是人体整体用力效果的综合表现。
2.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
铅球最后用力不是某一点瞬间用力,而是一个快速短暂的用力过程,是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投掷技术动作的连续的过程,人体和器械运动与时间呈函数关系。为了有利于投掷过程的理论分析,人为地把投掷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划分动作过程是分解和简单化连续动作的过程,对动作阶段的划分,田径教材一般把推铅球动作过程划分为助跑、过渡和最后用力三个阶段。最后用力阶段是指“从左脚落地到铅球离手”或“从双脚支撑开始到铅球离手为止这一动作过程”。有人认为最后用力过程应从左脚着地瞬间开始。在进入双支撑的最后用力阶段中,右腿肌肉已经收缩产生指向投掷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大多数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右脚着地时,小腿和右膝有一定的缓冲,右腿有缓冲是腿部肌肉被动拉长退让收缩的过程。肌肉退让收缩是为了肌肉的向心收缩力的效果创造更佳条件,即有利于右腿蹬伸产生支撑反力,这对提高身体重心向前运动的速度和推动髋部侧移有积极的作用。双支撑用力出手阶段是右腿单支撑用力的延续。从左腿着地后双支撑到铅球离手过程,右腿蹬伸发力产生指向专项运动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是连续用力的过程,这也是身体在推铅球运动系统形成合理运动节奏和速度结构的前提。在滑步过程中,身体重心和铅球出手后运动速度接近是水平向前的,而从滑步右脚着地单支撑阶段到铅球出手过程,铅球运动方向和加速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单支撑阶段右腿肌肉确定为双支撑阶段,必然会影响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利于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也不利于合理动作的形成。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从滑步过程中支撑腿水平方向上运动结束时开始到铅球离手的过程。在动作技术的分析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技术动作过程的本质属性,还要简练准确地表述出来。滑步的结束之时就是最后用力的开始,概括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滑步过程和最后用力过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每个过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滑步过程主要是使人体和器械运动系统预先加速,获得一定的初速度,最后用力过程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体各运动环节的协同用力,产生爆发性的速度力量快速作用器械使之进一步加速,产生最高专项运动速度的过程。其二,滑步过程与最后用力过程之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投掷运动项目中,助跑(滑长)与最后用力的有效结合是投掷技术环节,铅球投掷技术的难点是突破制约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环节和要素,这对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和形成动力定型产生关键作用。
二、“最后用力”技术要点
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推铅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掷过程简单有效,把身体各环节力量以最简捷、直接的方式发挥出来,提高整体用力效果,并作用于铅球为主要的技术标准。以往我们比较强调力量的作用,一味地要求运动员使劲推球而忽视了整体动作速度节奏在最后用力中的作用。其实在推铅球这个项目中,最后用力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由于出手初速度的80%-85%来自于最后用力的阶段,其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影响着器械飞行的远度。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和训练工作,本人现将对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点滴认识提出,希望与同行切磋。
首先,要紧扣蹬、转、抬、挺、推、拨这六个关键字,即在教学中,主要围绕这六个动词进行。蹬:由髋部大肌群发力,右腿用力蹬地内扣,脚跟提起,加速髋部前移。转:右腿蹬转,髋部前送稍向左扭转,同时左臂内旋经体前带领左肩转至投掷方向。抬:右腿蹬抬,上体向左侧抬起,朝着投掷方向转动抬头。挺:左臂向左前下方摆动,右肩向前上方转抬并积极挺胸将肩带和胸大肌拉开,形成“反弓形”状态。推:两腿爆发式蹬伸,肩肘适度紧张,使左侧制动。同时右肩急速向前上方送转伸臂动作将球从肩上推出。拨:在球将要离手瞬间甩腕、拨球对铅球进行最后的加速,使球沿着大约四十度的方向飞出。
其次,要注意完成动作的节奏,特别是对铅球进行不停顿的加速,达到一气呵成。根据本人教学时一些体会,以及学生练习后的反馈和技术动作的特点,在学习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动作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先在投掷圈内,用实心球练习原地正面甩腕、拨球技术,强调球出手一刹那间手指手腕拨球的感觉。第二步:练习者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略比肩宽,脚尖皆朝着斜前方,上体后倒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适当紧张,伸向投掷方向。右肩后撤低于左肩,肩髋扭紧,而后进行蹬腿、送髋、挺胸和转肩、伸臂推球动作。这一练习主要强调正确的推球动作。第三步: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做出“反弓”动作。这一阶段,右腿是以转为主,以蹬为辅,同时左腿用力撑蹬,形成右腿推,左腿顶,从而加速了髋部的转动。第四步:练习者在第三步基础上做出抬体动作,这一动作主要强调右腿的“蹬转”与躯干的“抬转”。第五步:练习者在第四步的基础上做出转动动作。这一动作主要表现在右脚内扣与髋、肩快速地扭转。第六步:练习者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做出蹬地的动作。这一动作主要强调右腿及脚前掌内侧对地面的施力。
三、结束语
推铅球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教学中的难点。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从滑步结束后右脚着地积极蹬伸产生向前的支撑反作用力时开始到铅球离手的过程。整个推铅球技术动作,应该是放松自然、连贯流畅、衔接紧密而用力结构简单、实用,充分发挥技术的总体效益。
参考文献:
摘 要 原地推铅球是近几年山东省体育考生高考的考试项目之一。由于原地侧向推铅球比原地背向推铅球转体更容易,在教学中采取的是先教授原地侧向推铅球,本文旨在讨论其常见错误以及提出错误改正方法。
关键词 原地侧向推铅球 常见错误 改正方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借鉴了网上的部分知识,我把自己原地背向推铅球中发现的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握、持球的方法不当
正确的持球方法是后面动作的基础,做好了持球的动作,后面才不容易出身体转动不充分、铅球离开肩部早、手腕翻转、出手低等错误,因此不可小视。正确的持球方法是,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撑球的两侧,掌心不触球,将球握好后,放在锁骨窝处,头部稍向右靠,用颈部和下颚贴紧铅球,右手顶球,肘部稍外展。这个环节容易犯的错误是抓球和肘关节下垂,针对这两个问题,可以采取让学生多做徒手练习,然后一对一帮助下做投掷练习的教学方法。
二、站位姿势不当
原地推铅球技术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学生两脚位置不正确,左肩直接正对投掷方向,腰部比较放松,肩轴与髋轴处于平行状态,肩轴与髋轴没有形成交叉。躯干左侧(右手掷铅球为例)的腰背肌群不能充分拉长,右侧腰髋肌群没有充分扭紧,不能为最后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肌肉用力姿势。在训练过程中,我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高特点,标出左右脚的具置,让学生左右脚分别踏在标志点上。然后将重心移至右腿上,屈膝下心,上体向右转体约90°,并且稍向前屈,微低头含胸,左臂屈肘紧扣在体前。练习时可持球或无球反复做此动作,达到动作的巩固。要求: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稍向内扣。上体、右臂和左臂的前臂适当放松,两眼看右脚的正右侧方约0.5米的位置。注意事项: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到能轻轻抬起左脚为宜,背部要放松。做好预备姿势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站起放松一下再重复练习。
三、用力顺序
合理的用力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后向前,重心由低到高,这是完成动作的关键,也是发挥出优异成绩的前提。此类错误动作主要表现为不能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在铅球上,没有送髋、转体动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左侧制动,身体不能形成侧弓,下肢力量传递不到上肢上去,仅靠上体和上肢的力量推出铅球。不能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出现左臂向后拉左肩,造成左肩后撤,重心靠后,出手无力的现象。针对此类错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做徒手练习,多做分解练习,逐步过渡到轻投掷物,动作巩固完成后再做完整练习的方法。
四、出手角度过低或过高,初速度过慢
根据物理学受力分析,掷铅球在忽略空气阻力、风力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可视为斜抛运动。我们要求投掷尽可能远,即为物理学中水平位移尽可能大。而实践证明,合理的出手角度是38°~42°。所以,在尽量加快出手速度的前提下,还有尽量保证适宜的出手角度。出手角度是直接影响铅球的远度的,许多学生的出手角度都过低,影响了成绩,有些直接向下压。
造成铅球出手角度过低的原因有三点:1.推铅球时头过低、含胸、臀部后坐;2.左脚支撑无力或膝关节弯曲;3.持球手肘关节过高,前臂外旋。纠正时我们可以采取在投掷区上方悬挂一条标志物(据学生情况调节调节远度和高度),要求学生铅球高度在标志物上下,老师在旁边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增加初速度除了要求协调用力以外,还要锻炼学生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五、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差
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关键。大多数学生表现在铅球出手后,没有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没有降低身体重心,出手后身体重心继续向前,没有改变重心移动方向。这样就造成重心顺惯性向前冲,从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因此,铅球出手后,要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或改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从而维持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确保成绩有效。针对此类错误,在训练过程中可采用:原地徒手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原地持轻器械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原地持球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
六、学生力量差
所有的动作都是以最后的距离为目的,而距离和力量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较好,但是力量较差。针对此类问题,可采取多组数(8—10组/次)、高频率(每周4—6次)、大力量(1—3RM/次)的力量训练法进行练习。详细方法如下:
1.仰卧在斜度为56度~60度的凳子上,头在底端,头后杠铃片或其它重物做仰卧起坐。2.重量杠铃负重屈腕。3.肩负中等重量杠铃半蹲起成跳起。4.杠铃挺举的做大幅度弓箭步动作。5.肩负杠铃向前屈体。6.跳跃练习,负重(穿沙衣或扛沙袋)五级蛙跳。7.背部肌肉练习。8.快速卧推杠铃片。9.向斜上方推举杠铃。
七、心理素质差
良好的心态、稳健的技术动作是发挥成绩的最佳关键。此类学生多表现过度心理紧张,心理焦虑,害怕失误,导致动作僵硬,动作变形。针对此类问题,可采取加强心理疏导,多次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对高考能力的策略。具体操作如下:1.逐步严格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训练难度,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2.各种方式的耐力练习,灵敏性练习,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意志品质。3.模拟比赛。4.观摩、参加高水平比赛。
在本文中,我从持球方法、站位姿势、用力顺序、出手角度和初速度、维持身体平衡、学生力量、心理素质七个方面谈了影响原地侧向推铅球成绩的因素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提——练上肢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前,教师把不同重量的铅球用网兜装好,或把不同重量的铅球进行有机组合(重量可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然后用网兜装好。练习时,学生从重量最轻的开始做胸前提拉练习,要求每个重量连续拉几次,然后过渡到下一个重量,以此类推,最后看哪个同学能坚持到最大的重量。此练习也可按分组接力的游戏进行,即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进行面前的重量试拉,过一关后,接着进行第二关的重量试拉,在不能拉起重量时,本组的第二名学生继续进行,最后看哪组的学生拉起的重量大即为胜利。此练习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图1)。
2.卷——练腕部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前,教师把不同重量的铅球用网兜装好或把不同重量的铅球进行有机的组合(重量可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练习时,学生用手中的跳绳系住单个装好的铅球或组合铅球,以跳绳的把手为卷棍,双手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的卷提重物练习。此练习可有效增强学生腕部力量和腕部的灵活性(图2)。
3.拉——练上肢、腰腹力量
具体做法:老师先把铅球按不同重量进行组合,然后把组合好的铅球用尼龙袋或网兜装好,再把组合好的铅球用跳绳或结实的绳系牢固,然后搭在足球门、单杠、双杠等上面。练习时,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手拉或系在腰腹间进行拉力练习。练习时,可设置升级比赛,即学生在一定重量能够自由拉起后,可升级到下一重量的级别进行练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单杠、足球门等地方设置定滑轮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也能有效提高学生上肢、腰腹的力量(图3)。
4.搬——练上肢、腰腹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前,老师先把铅球按不同重量进行组合,然后把组合好的铅球用尼龙袋或网兜装好。练习时,每组均匀的分发装配好的铅球组合,然后进行限时或限距离的搬运接力游戏,最后看哪组搬运的多,或搬运的距离远、或搬运完成用时少,而确定各组的胜利。此练习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上肢、腰腹的力量(图4)。
5.滚——练手指、腕部力量
具体做法:在篮球教学中,利用铅球(球的重量依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做滚、拨、投等动作练习来增强学生的手指、手腕力量,从而使学生在传球、运球、投篮中很好地控制球,做到快、准、稳。练习时可采用双人对练,对准标志物练习,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此练习方法对学生的手指、腕部力量的增强有较好的效果(图5)。
6.担——练腰腹、下肢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前,依据学生的能力,把铅球按一定的公斤数装在尼龙袋或网兜中(重量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练习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重量,采用双手平担货或抓住尼龙袋或网兜的方式进行蹲起的练习。此练习可“阶梯”性的进行,即学生担起了一个重量,就升级到下一个重量,以此类推,最后选出本班的“大力士”。这个练习的优点在于,铅球有自身的重量,可以自由的进行加减重量,以达到学生自身能承受的负荷,在学生能力提高后,再依次增加重量。此练习对学生的腰腹、下肢力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图6)。
7.抓——练手指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时学生3~5人一组,每组一枚铅球(球的重量依据学生的能力而选择),进行原地的五指抓球比赛,抓的过程中,在球达到游戏者的腰部时,把球迅速放回原地,然后继续进行抓起、落地的过程,看固定时间内哪个同学抓的次数多为胜利。练习时,也可采用手抓球,然后放手,在球下落的过程中,再迅速的去抓下落的铅球。如此反复进行,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手指力量,也可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图7)。
8.托——练上肢力量
具体做法:练习时,让学生双手掌心向上侧平举,在每个掌心放置一枚铅球(球的重量依据学生的能力而选择),进行运球比远、往返运球、限时托球比赛等游戏。如此反复进行,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图8)。
关键词: 背向滑步推铅球 旋转式推铅球 技术环节差异
1.引言
随着铅球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各国运动员在运用铅球技术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两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比如:1983年民主德国选手拜尔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取得了22.22米的好成绩,1988年西德运动员蒂默曼同样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取得了23.06米的好成绩,1990美国运动员兰迪・巴恩斯运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取得了23.12米的好成绩。而且他们三人的成绩都是当时最好的成绩。一直到现在,各国对于这两种技术的偏爱各有不同,亚洲运动员多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并取得了好成绩,而欧美的优秀运动员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占有很大的比重,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身体的结构、素质与文化特点都可能影响这种现象的形成。因此,我们有必要着重探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环节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为教学及训练提供参考。
2.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环节差异
2.1预摆间的差异
背向滑步在预摆姿势调整好以后,摆动腿左腿顺势向后预摆,并向投掷方向摆冲,此时要求向投掷方向摆冲时平稳自然,幅度不大,两臂随上体自然缓起缓回,随后两大腿有序地回收,支撑腿右腿平衡下蹲,屈膝成90°―100°角,全脚掌落地,左小腿摆至与大腿成80°―90°角,这时前脚掌位于右脚掌内侧的上方,左手臂向右前伸,上体右转前倾较大,探出圈外,使身体的髋轴与肩轴进一步扭紧,保持身体平衡,臂部正对投出方向。
旋转式推铅球在开始时虽然也是背对投掷方向站好,但身体自然向右转动,动作要求缓慢。而且为了抵消反方向转动的影响,左臂微屈自然下垂,整个身体保持正直或适当前倾,促使运动方向的改变,以抵制上体向左转动过快。身体向右转动的幅度,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变。
2.2前向滑步与旋转间的差异
2.2.1背向滑步时分为两个环节因素。
2.2.1.1摆动腿――左腿的摆、插、伸。当完成屈膝右前倾动作后,身体后倒,以臀部向投掷方向后引,在身体失去平衡的瞬间,左腿迅速收缩,使大腿推动小腿向抵趾板方向快速弧线摆伸,插向抵趾板,脚稍外屈,这时利用左腿摆伸带动身体重心向投掷方向推进。此动作过程其惯性方向与动作相反,可加大左腿滑步前蹬地的作用力。
2.2.1.2支撑腿――右腿的蹬、收。利用左腿后摆减速时机,右小腿的前脚掌内侧为支撑点,快速向侧上方蹬伸,使上体迅速向圆心移动。当右腿几乎蹬伸直时,快速收小腿,脚稍内转,落于圆心附近,使身体朝投掷前的双支撑姿势过渡,与继续保持朝投掷方向的上体形成一个扭紧的状态,这时上体稍抬与地面成40°角左右,左臂继续保持向右前伸,并维持身体平衡。
2.2.2旋转式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2.1双腿支撑旋转。双腿支撑进入起转时,左腿左膝积极外旋,左臂稍屈置于体前,两肩平行,微收腹,左腿左膝的转动领先于左肩,在转动中,身体逐渐向圆心倾斜,以使身体重心向左稍偏前方移动,左脚积极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肌群处于适度拉长状态。为右腿的摆动和落地积极移动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它的发力方式是拧腰、转髋。
2.2.2.2单腿支撑旋转。双脚支撑旋转后,右腿离地,形成以左脚为轴心,单脚支撑旋转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人体和铅球从后场推向前场,逐渐加大人体和球的旋转速度。右脚离地后,右腿微屈,右脚靠近地面弧形向圆心摆动,左脚屈膝,支撑继续向投掷方向转蹬,左腿保持90°―120°。右腿摆动时,大腿不要摆得太高,一般不超过水平线。此时,身体重心远离支撑点向投掷圈中心移动。左臂协同控制方向和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平稳地在移动中向前,并且在向前的过程中转动右髋。
2.2.2.3腾空旋转。左脚蹬离地面后,即进入腾空旋转阶段。由于人体腾离地面后,旋转中的外力矩消失,因此腾空后,右腿带动右髋要快速转扣下压,左髋随右髋的转扣下压,快速转向投掷方向。此时,重要的是转骨盆来加速下肢的旋转。左腿离地后,要迅速屈膝,积极向右腿靠拢,缩小身体纵轴旋转半径,减小转动惯量加速旋转速度。在该阶段,由于铅球基本是紧贴着旋转轴旋转,其旋转半径很小,这样能够保证右脚落地后不停顿地旋转,有利于减小速度损耗。
2.2.2.4过渡阶段:这是旋转推铅球技术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该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右脚以前脚掌落在投掷圈圆心的附近,身体重量大部分落在弯曲的右腿上,上体稍前倾,髋轴超越肩轴,左背伸展扣紧,左肩大约位于右膝上方,躯干呈扭紧状态。右脚着地后以前脚掌为轴,不停顿地连续转动,表现出旋转推铅球连续加速的技术特点。此时左脚贴紧右腿,靠近地面,快速转插向落点。左髋在右腿的转动下,转成了侧对推铅球的方向。这样就促进了左大腿在身体重心不移动的情况下,落向了前场偏左的方向,从而使身体进一步扭紧,使下肢转动的作用力开始作用于器械上。
2.3最后用力及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的差异
2.3.1背向滑步推铅球时,最后用力包括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2.3.1.1侧满弓的形成。当左脚即将离地瞬间,右脚以前脚掌为转动支点,顺势边蹬边内旋右膝,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脚微屈着地后积极形成左侧支撑,阻止体重水平前移,由于右脚边蹬边转,推动右髋的转动,加大髋轴与肩轴之间的扭转角。为转体推球储备了巨大的动量,随着右腿的猛力蹬伸,左肩积极向前摆动,继而向身体左侧摆振,使上腿充分展开,但背轴与髋轴保持着扭紧,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侧满弓”的状态。
2.3.1.2最后用力左臂摆动。左臂向投掷方向摆动,具有以肘关节的屈一直一屈地摆动的特点,以及按“由下―向前―向下压”的路线运动。
2.3.1.3最后作用力的器械加速过程。在左臂向上一向前一向下摆动的同时,右脚继续保持边蹬边扣边转脚,加速推动身体重心投影点移向左腿。随着以左前脚掌为支点的左侧支撑为转动轴的加速转动,右脚继续前移。由于右腿对右髋的作用点没有改变,因此前移的右腿不会改变上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使体重进一步移向左腿,加速推动左侧支撑转动轴接近垂直地面。与此同时,肩轴迅速超过髋轴,上体以左侧支撑轴为转动中心,以此轴至右关节的垂直为转动半径,并以胸带臂加速推球。
2.3.1.4推拨铅球及维持平衡。当右臂的肘关节即将伸直推拨球的瞬间,左腿随右腿迅速猛蹬起,此动作作用是加大反作用于球的力量,提高出手点加快出手速度,加长推球的工作距离。球离手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身体继续向投掷方向稍左推进,右腿迅速换到前面,屈膝下蹲,降低重心,左腿稍后摆,重心后移。
2.3.2旋转式的最后用力及出手后平衡的技术动作。
最后用力是推铅球的加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旋转的基础上给铅球再加速,以最快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投掷角度把铅球推出去。最后用力阶段是以右脚单支撑结束,左脚落地后开始的,此时运动员的下肢进入双支撑阶段,骨盆及双腿处于比较稳定的姿势,肩轴与髋轴之间处于较大的扭紧状态,整个人体在左腿牢固支撑的情况下,右腿右髋积极转动用力,投掷臂不急于主动加速,跟随腰髋的转动为加速。同时左臂适时向投掷方向摆动,使胸部肌肉形成预先的伸展拉长,为随后的胸带臂最后加速用力做好准备。在下肢和躯干继续向前用力的基础上,通过左腿支撑用力和左肩、左臂、左腿及时制动,配合两腿用力蹬伸,挺胸、伸臂急骤加速用力将铅球推出,整个身体随惯性换步左转,完成整个动作。
但是旋转推铅球还是有很多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旋转推铅球技术右腿单腿支撑的过渡阶段存在一个速度急速下降阶段对于控制平衡的要求较高,需要及时改变铅球加速路线,最后用力阶段双脚间距离较小。
3.结语
本文在对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时,并没有对二者的技术环节优劣作出评判,只是说明二者的滑步技术环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虽然说旋转式推铅球技术比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更新,但并不能就此完全否定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落后了,就应放弃甚至淘汰掉,而且旋转式推铅球具有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等劣势。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练要因人而异,依个人的特性而定来确定采用哪种方法。当然,在节奏、稳定性、加速与投掷之间的速度损耗上,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比旋转式推铅球技术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崇秀云等.铅球技术的发展与回顾[J].田径,1984,(2):28-30.
[2]张英波.旋转推铅球技术特点及其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生物力学参数对照[J].田径,1994,(4).
[3]徐忠芳等.论推铅球技术特点的变革与发展[J].田径科技信息,1993,(3).
[4]赵士陆,尹志强.谈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谈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VOL.20(5):62-63.
[5]许红峰.现代铅球投掷技术的发展方向[J].体育教学与研究,1990,(2):56-59.
[6]韩景军,魏鹏飞.谈背向滑步推铅球的衔接技术[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79-8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到2000年人人实现保健,学校学生是重点,“九五”期间 学校体育工作明示要在继续抓好普及的同时,狠抓质量,提高效益,把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而学校要为现代化建设提高素质高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发展学校体育。尤其要抓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的训练与测试。这是因为“标准”规定项目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是全体学生唯一必须参加学习的体育内容,是衡量学生体育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因此狠抓“标准”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高达标率就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体育测验的项目共设五类,这五类包括了力量素质、速度耐力、弹跳素质,每一类中都有几个项目,可任选一项来进行测验,我校近年来努力提高学生达标率,取得了很大成效,其主要经验是:
①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了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使之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②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有兴趣地自觉地进行体育课外锻炼。因为学生一周只能安排上一次体育课,而这一次体育课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安排素质练习,拨苗助长适得其反,只有在课堂上教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才能使学生长期自觉坚持锻炼达到锻炼效果。
③选项对达标成绩影响很大,正确的选项能大大提高达标率。选项恰当,学生的达标总成绩能提高几十分,甚至上百分。通过对长沙交通学院二年级83名男生的铅球与实心球、引体向上与屈臂悬垂,100m与50m跑达标测验,发现在短跑类达标测验时,绝大多数老师都愿选择50m跑,认为它省时省力,且分数和测100m跑差不多。可是,我们实测的结果却大不相同:100m达标成绩的最小值比50m的高出35分,最大值高出10分,平均值高出17.87分,有93.244%的学生100m成绩高于50m的成绩,且高出20分以上的占71.42%。100m达标成绩中,优良率达39.07%,分数在60—75分之间的学生占51.56%,学生的成绩全都在40分以上。而50m达标数中,只有8.06%的优良率,60—75分之间的学生只有29.03%,成绩30—35分之间的学生占59.67%,还有3.22%的学生成绩在30分以下,不能达标。在投掷类达标测验中,大部分同学和老师都愿意选择实心球项目。认为其达标分要高于铅球的分数。经分别对两个项目进行测验,发现铅球与实心球达标分相比,最小值高出10分,平均分高出7.65分。有67.68%学生铅球达标分高于实心球达标分,只有21.65%的学生铅球分低于实心球的分数,有39.99%的学生铅球分数比实心球数高出20分以上。在测铅球达标时,只有1.49%的学生没有达标,而测实心球时则有12.12%的学生没达标。铅球达标的优良率高出实心球2.79个百分点,铅球成绩有44.77%在60—70分数段中,而实心球成绩有40.91%在30—55的低分数段中。同样,我们也对学生引体向上与屈臂悬垂的成绩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大部分师生也普遍认为引体向上达标分高于屈臂悬垂,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屈臂悬垂的达标率远远高于引体向上。
因此,在条件允许下,老师在测量同一类达标项目时,应考虑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差异性,尽量多选几项进行测验,取最好的一项成绩记为学生达标成绩,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达标成绩,也有助于学生经受多项锻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3-0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对提高训练效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示范讲解很多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学生体育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呵斥,而应结合学生实际对症下药、巧妙纠错,真正使学生在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体育训练实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另辟蹊径,在体验中纠错
在一些体育技能训练的动作要领上,教师即使做过多次的示范,并就训练的步骤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在训练时做出的动作仍然不到位,训练效果差强人意。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可以另辟蹊径,改变传统的直接点明错误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从而提升学生对正确动作的认识,提高学生训练的效果。如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建立快速跑的概念。教师讲解了蹲踞式起跑的规范要领之后,让学生五人为一组展开蹲踞式起跑训练。学生起跑时有的是站立姿势,有的是半蹲半就,动作完全不符合规范。为了改变学生的错误做法,教师主要借助情境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纠错的方法。教师首先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有的学生说怕起步慢,有的学生说这样跑得更快。针对学生所述情况,教师让学生就规范的蹲踞式起跑方法,与自己随意起跑的方式,试一试、跑一跑,真正体验一下哪种方法跑得更快些,如此一来,学生在反复体验中不仅纠正了自己错误的姿势,而且感受到了快跑的原理,教学效果显著。
二、正误比较,在对比中纠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完毕时,仍有一些学生的动作做得不够到位,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动作错在哪里。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下,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就可以让做动作正确和错误的两名学生,分别站到队伍前面做相同的动作,共同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正误对比中主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并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避免此类错误训练现象的发生。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这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的操作要领,使学生的灵巧性、柔韧性得到有效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动作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没有简单地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而是采取对比纠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发现,如此一来,学生得到的经验就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转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本领,为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奠定基础。
三、分解动作,在强化中纠错
所谓分解教学法,就是指把体育学习过程中几个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或者几个层次,以达到让学生完整掌握的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有些体育训练动作之间比较连贯,教师在做过示范以后,一些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动作的要领,致使学生在自己做的过程中总是出错。对此,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动作分解开来,让学生看清、领会,自我改正,从而达到体育训练的目的。如在《推铅球》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推铅球过程的基本要求是:滑步成直线,上体保持原来的姿势,并顺势推出。当教师示范以及讲解操作要领之后,仍有一部分同学操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没有滑步成直线这个动作,而是直接把铅球举过肩膀推出去。怎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纠正呢?在学生操作完毕以后,笔者主要采取了慢镜头分解的教学形式,把推铅球的过程分解为“滑―转―推”,如此一来,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滑球成直线这个动作做得不够到位。这样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习惯,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在这个教学课例中,当学生在推铅球动作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采取硬性批评的教学方法,而是注重对铅球投掷过程进行动作分解,使得纠错的过程变成了慢镜头播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