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计学专业

审计学专业

时间:2023-06-06 08:5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学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审计学专业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审计学; 教学; 案例

《审计学》是各个层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各类会计资格、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作为初学者很难把握,而教学者有时也感到较难讲授。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探索其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笔者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审计学》教学的规律和较有效的方法,希望能给教学者们提供一点启示。

一、关于《审计学》理论部分的教学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其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其中理论部分的内容学生感觉比较抽象、枯燥和乏味,教师讲课也比较吃力。但是,如果掌握好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是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作为高职层次的学生,其培养的目标是定位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对高职会计专业《审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就应当与本科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审计学》理论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讲授。首先,在这部分教学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属于基本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是理论性不强或拓展性知识的内容。笔者认为,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要求其掌握前者。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当详细、透彻地讲解,让学生真正弄懂、理解。而后者只让其了解就可以了,教师也只需简单介绍,甚至不讲解,让学生自学。由于《审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不易把握。对此,教师应当在讲解时深入浅出,并且尽量与现实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此外,审计理论部分中的有些内容是属于基本常识,如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组成、名称等等。这一部分内容,尽管不像一些纯理论的知识,但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容经常会有所变化,教师应当及时提供给学生最新的信息,使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二)探索运用案例教学法

由于《审计学》理论部分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讲课也常常感到较难讲授。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训练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大,效果好。笔者也尝试过这种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但在案例教学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案例的选择,主要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经典案例。例如:在讲到民间审计的产生时,就可以通过“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民间审计产生背景的印象以及产生条件的理解。如果教师能够配合生动幽默的语言,其效果将更好。在审计理论部分,还有一些章节,如审计准则的产生、内部控制制度等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二是掌握案例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们介绍这个事件的背景,然后让他们自己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三是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案例,发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于《审计学》实务部分的教学

《审计学》这门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如何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一)把握其与理论部分的衔接

《审计学》实务部分的内容与前面理论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将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务部分中去,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审计程序、方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实务部分的讲述中都要运用。例如:在讲到应收账款的审计,就要把审计方法中的函证法如何具体运用到应收账款的审计中进行较详细讲解。这样使学生既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又能更好地理解有关理论知识。

(二)注意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审计学》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学习完会计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原理等多门课程之后。这主要因为《审计学》与这些课程有着较大的渗透性。也就是说,在审计学的教学中都会运用到这些课程的有关知识。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其与这些课程的联系。由于高职专科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的实务部分一般是以企业财务审计为例来进行讲授的,学生财务会计知识掌握得怎样,直接关系到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班级整体的实际情况,调整有关教学内容。对于那些财务会计知识掌握得不太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重新自学。对于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疑点、难点地方,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进行统一讲解。同时注意其讲解方法应当与平时会计课的讲授有所不同,主要是要把会计处理中容易出错和容易混淆的内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搞清楚。

(三)尽量多运用案例教学方法

审计工作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极强,且审计部门的用人原则一般又以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前提。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专科学生是属于高级应用性人才。因此,对实践性的把握要求得更多一些。但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校无法接触到实际问题。而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来源于审计实践工作的典型素材,由单纯的理论叙述转向将理论融入案例教学中。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认真研究案例,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辩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计实务部分的案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与每一章节的内容相关联,又要有重点。例如在货币资金审计中,重点选择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既可以是单项的案例,也可以是综合案例,教师应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对于那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堂上先进行案例示范,然后布置相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做课后练习,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巩固。在审计实务部分的讲解中,教师对有关内容的理论讲述可以简单一些,主要把时间放在案例分析上,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加强对审计实务部分内容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审计学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及其组合[J].财会月刊,2007(30).

[2] 吴丹.关于创新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08(23).

[3] 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7).

第2篇

【关键词】审计学;改革;实践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在目前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如何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审计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探索审计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应全方位、多角度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

一、课程的特点

首先,审计学的理论性强。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方法体系,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涉及到的定义、术语、规定、技术等条条框框的东西很多,对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同时审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演变和完善的,这客观上使学生觉得审计学枯燥、难懂、学不透。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审计学的综合性强。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一般融汇了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计算机、财务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所以在审计教学过程中,不能就审计讲审计,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一门学科的狭窄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其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审计学的技术性、实践性强。从应用视角看,审计学吸收了科学方法的精髓,其专业性及应用性强,需要理论指导,同时更需要实践及丰富经验的积累。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

二、传统审计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审计教学“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带来的专业课时的缩减、以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纯理论内容的灌输,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听,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审计理论的兴趣以及对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把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导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审计环境及审计业务需要。因此改革传统审计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审计学课程改革措施

在审计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会审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技能,具有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审计工作,必须对审计课程进行改革。

(一)优化和精练教学内容

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删除陈旧、滞后的内容,适当地把审计学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进课堂,使审计学教学内容反映审计实践的最新变化,要摒弃过去那种“学生手中一本书,教师一次备课用到底”的做法,及时补充、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教学的新颖性, 增强吸引力。另外由于审计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相互渗透、彼此衔接,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应注重知识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在有限的授课时数内,注重知识的系统完整,主要分为审计理论基础、审计程序与技术、会计报表审计实务三大部分,适当压缩审计理论课时,扩大程序、技术与实务操作,理论重点是基础,实务重点是技巧,报表重点是思路,培养学生自觉挖掘学习资源的能力。

(二)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审计教学一贯重视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很少安排甚至没有安排实践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很少有实务技能的传授。然而审计学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强,如果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则难以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市场要求。因此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诸如审计实验、模拟教学、社会实习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参加审计实务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上接第212页)身临其境,接受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实践经验来看,应当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审计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通过课堂讲授大量的案例,巩固和加强审计理论,也为以后具体参加审计实训课程打下基础;第二,在审计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审计实践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交叉融合,此阶段安排的审计实践课程以较为简单的单项实训课程为主,教学目的是掌握基本的审计实践内容;第三,集中模拟实训,在审计理论课程结束后,设置审计实践课程加大审计模拟实践课程。第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传统的审计实训教学基本是校内实训为主,实训教材陈旧、实用性不强,从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角度讲,应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积极与会计师事务所展开交流合作,定期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担任校内实训课程的外聘教师,让学生观摩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底稿等。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审计教学中,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做法,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以促进师生互动。

第一,积极推广案例教学,使得审计案例贯穿于整个审计教学过程。审计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传统的审计教学缺乏系统案例的支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后无法适当地使用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选择和运用典型审计案例来解释、说明审计理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而且案例剖析和理论描述的结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科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讲授该课程的同时,将《审计案例》融入其中,每一章都举出2-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传统教学采用文字案例,学生兴趣不高,可以采用视频案例,并与文字案例结合,使得案例更加生动形象、内容精彩,吸引学生兴趣。

第3篇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 授课时间

按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大纲设置的要求,审计学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一样是会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主干的作用来,其教学效果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远远不及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导致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说法,老师上课备课辛苦,学生上课反映平淡,这说明审计学在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多年审计学的工作实践,主要谈谈非审计专业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提高非审计类专业审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学生对审计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阶段,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使审计专业学生的适应性受到影响。学生拿学会计的思维和观念来学审计,认为审计学是对会计学的总结,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枯燥,没有会计等课程生动,这是对审计的误解。审计学属于应用学科范畴,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且是对国家政治活动的管理。审计行为横跨了国家政治生活、资本市场运转和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涉及了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属于大管理学科的概念。因此审计源于会计,但高于会计。对待审计学,就不能仅仅以为审计是对会计账务的修改,审计教材的内容不局限于查账的分录。现代审计的重点(涵盖国家、内部、社会审计)是基于风险的角度来对各种实体的活动进行判断与评价,这一特点表明审计学不仅不枯燥,而且生动,饱满。

2、教学内容单一

基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目前多数高校审计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为主,并不由自主地把传授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作为审计教学目标,即会计学专业审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考试,使会计学专业的审计课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这与审计学的多学科和综合性是相矛盾的,审计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为“应试教育”而圈定的教学内容是满足不了审计学的特点。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审计的一个分支,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同样是审计中的一部分,而在审计学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到,这与当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对审计人才的旺盛需求是不相称的。教材是审计学专业课程的载体,同时也是将审计学专业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教材内容上的缺陷也导致审计学教学难以拓展。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近几年出版的审计学教材,主要借鉴了西方审计学的内容体系,翻译痕迹明显,而内容主要以传授民间审计的知识为主,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知识较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不多,即使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介绍,对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性的研究涉及不多。这些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以介绍社会审计为主的理论与方法的单一学科。

3、教学方式单调

审计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学科,因此审计学的授业者应该经常参加实际的审计实践,从实践中理解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实践的经验来提升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授课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述审计理论和方法。目前大学的审计学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讲授,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审计学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学)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纯粹的理论教学和课堂讲授不能适应审计学学科的特点,也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乏味感。当然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来进行讲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案例的选择又是一个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凭想象编不出适合于各教学阶段的案例,很多讲授审计学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也就不足为怪了。二是国内的审计学教材案例不理想,更多的只是文字上对有关情况、背景知识的描述,而缺乏其中具体内容的介绍,这对审计学教学来说几乎是无用的,因为审计活动充满了审计判断,审计判断需要将具体情况、背景知识与审计理论结合起来。国外的经典案例尽管很多,但它是在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下发生的,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教学。三是受限于审计案例的保密性,国内有教学价值的审计案例应当说也不少,只是保密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不会也不愿将其奉献出来,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这些案例应当发挥的作用。最后,市场上也有不少单位开发出有价值的案例,但各教学单位限于经费的不足,无力购买此类产品。以上原因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在非审计类的单位是很难实现的。

4、教学时间不当

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不少教学单位安排审计学的教学在大四上学期(有些学校在大三下学期),这种安排有它的合理性,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当然要等到学完会计的有关课程后,才会知道审计是干什么,从这一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升到大四后目标就很明确了:为就业准备――考研、考证或奔人才市场,能留在教室里坐下来上课就寥寥无几,还有部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时审计学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有些教学单位是72学时,有些64学时,更少的就只有48学时,连审计基本概念都难以讲完,更别说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而且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只开一门审计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后续的补充课程。由于课时少,授课老师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对很多问题就只能点到为止,再加上学生专心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还认为现代审计仍然是查账,这与审计学是会计类的主干课程位置不相称,与其他主干课程的效果完全不同。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改变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改变认识,审计学源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管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但又有别于这些。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是否合法、合规、有效与被审单位所处的宏观、微观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审计过程充满了判断和分析,这与会计等是不同的,在学习与教学中的方法当然也不同了,学生在掌握基本会计等式、借贷记账规则以后,每讲授一个账户,学

生就会有所收获,又会作账了,这一成就感会激发学习兴趣。同一种思维放在审计学学习上就失效了,审计学所依赖的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多,更广泛,更复杂,对于连会计实务接触都不多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但不是不能攻克,沿着“基本概念一基本理论一审计实务”这条线,步步深入,就迎刃而解了,这要付出时间,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非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学会、学好审计学。

2、扩充教学内容

当今的审计教学应该是全方位的审计,而不仅仅是社会审计、还有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今后应还有一个大审计,既面向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也面向内部审计。审计学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技术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实务三大方面,还包括怎样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政治学乃至于工程学等相关内容中获取知识、重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方式,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会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的扩展对教材的开发提出新的要求,在现有借鉴和引进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教材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设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单纯面向社会审计教学的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积极开展审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可以从社会调查实践、专业实验教学、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等几种方式设置实践环节,像社会调查实践、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可由学校组织,也可让学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完成,对于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授课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支持教师不定期参加各类审计项目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作为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案例教学的材料。或加大经费投入,购买已有的案例教学软件,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突出审计学的课程特点。

第4篇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19-02

一、引言

审计学是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专业性和实践性强,且偏重于实践,但当前很多高校审计学教学模式仍是“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实务操作技能培养缺失,无法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二、当前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实务操作性

审计学教学含理论和实务两个部分,目前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等讲授过多,而对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实务审计部分讲解偏少,理论联系实际差。同时,现有的审计学教材没有体现最新审计理论和方法、审计准则的变化,理论内容多、案例分析及实务模拟少,这也造成理论教学内容滞后,无法体现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同时也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为“板书加讲授”式,即“教师写,学生抄”的以“黑板+粉笔”为主的教学手段,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有限,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学形象直观;同时,教师基于教材的灌输式讲授,使教学环节缺乏师生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逆向审计思维能力,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3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审计学集专业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性质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但很多专业教师没有从事过审计实务工作,虽然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审计实践经验、实务操作能力较差,不能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讲解,但又很难透彻讲解理论要点,使得学生普遍感觉审计学枯燥难懂,从而影响了审计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 选择适用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的主要依据,一本好的审计学教材,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应根据其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架构与逻辑安排合理、能突出审计基本理论、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内容安排合理的教材。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为指引,应渗透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合理安排,加大对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等实务部分讲解,以培养学生审计实务操作能力。

2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针对审计学偏重于实践性,应在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对学生理解晦涩的审计理论、术语等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对案例的安排,应注重其与审计理论知识的相关性,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合理引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掌握审计理论和实务。同时,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研究解决案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其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视频、录音、实物、教学软件等融于一体、结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对知识的掌握。最后,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优化审计学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对审计原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离不开审计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开展。学校要加大物质投入,注重校内审计综合模拟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将审计学手工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在校内仿真模拟实验中掌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此外,学校要注重校企合作,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深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实习,便于其对审计工作有直观、生动的认识,掌握审计实务案例,提高其审计职业能力。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审计学课程特点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及时掌握有关审计、会计等的最新理论前沿知识,通过不同途径获取审计工作经验以熟练运用审计案例。同时,学校应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授课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如可聘请审计经验丰富的企业内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来校讲座或兼职任教;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行业知识及业务能力考试(如CPA、ACCA);选派教师到其他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定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校外社会实践,以弥补其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等方式方法,以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7)

第5篇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 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第6篇

各位亲,大家好!首先呢,还是要先祝各位学弟学妹都能顺利通过高考,掀开人生的另一页辉煌篇章!我是南京审计学院2011级的学生,现在呢,已经顺利地摆脱“学妹”这个称号,光荣地成为学姐啦!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吧!南京审计学院,在多数人的心里恐怕就只是那个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但事实上啊,它还有许多不为大家所知的方面。

南京审计学院起步比较晚,但它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199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调整为江苏省与审计署合作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审,组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2009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资格。

学校现有浦口和莫愁两个校区,占地2200余亩。其中,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审计学为江苏省品牌专业,金融学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财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或许,大多数人认为南京审计学院最好的专业就只是审计,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南京审计学院这样一所专业化院校里,可以说多数专业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你如何将自己的着重点放在哪一方面。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样,南京审计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相当不错的!来了南京审计学院,你就知道所谓“211工程”“985工程”都是浮云,关键是实力!

在这里呢,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就读的专业:会计学(CGA方向)。它是南审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Certified General Accountants Association of Canada )的合作项目,总共有14门课程,在校需完成的课程有9门,还有5门学生就个人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要报考。该课程的教材采用原版的外国教材,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课本是全英文的。当然,它的费用也比较高,至少比一般的专业要多!

你可能会有疑问:怎么学校招生专业里也没有这个专业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在进入学校之后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来选拔的。该专业在以后就业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尤其是在竞争外企以及国外工作方面!讲到这里,或许有好多人已经动心了:这么好的专业,不能错过!但我想说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专业还有其他的要求!首先,它的费用比一般的专业要高得多,除了基本的学费外,每年还需要6000元的专业费。除此以外,还有书本费,就是传说中1500元一本的书费。再者,它的课程比较多,这也就意味着你要比别人付出得更多,毕竟专业书都是英文的,所以需要更多的投入。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拼劲,那么还请你三思而后行!最后还要考虑的就是你的英文水平,英语太烂的话说实话是不适合这个专业的!

当然,如果说,你对会计学这个专业很感兴趣,但又不想读外国的注册会计师,那么我建议大家去读CPA,也就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这是一个在国内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专业。CPA这个专业方向是我们学校新开设的,它是在填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里选拔组班的。如果说你没有考上会计学这个专业,你也可以在就读其他专业之后,在大三的时候自己报考CPA的考试来获得相关专业知识!

在学习以外,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活动还是相当多的。除了一些娱乐性活动以外,还有许多实践性的专业活动,可以让你更好地锻炼自己,灵活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你尽早地体验工作生活,熟悉社会竞争!还有,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亲,南审的风景真的不错哟!

总而言之,南审是个不错的地方!学弟学妹们,快来吧!学兄学姐们都在这里等着你们呢!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作者:朱荣

1当前我国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直接采用其他财会学科的教学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审计学专业,而仅仅是在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开设审计学课程,相应地,专门讲授审计学课程的老师并不多,而往往是由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老师来承担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采用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虽然审计学与会计学等相关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审计学与会计学等相关学科在学科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采用通用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理论讲授仍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

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由于大多数从事审计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具体的审计流程,很多高校的审计学教学均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使部分高校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辅助,但由于没有审计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对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1.3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方面。然而,从现有的审计教学实践来看,关注的重点还是立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有关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在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并不重视。这一点可以从每年CPA考试审计学的通过率得到一定的印证,由于CPA考试更注重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使在上学期间审计学成绩不错的学生,一次性通过CPA审计学考试的也不多。究其原因,除了考生的自身努力等因素外,高校审计学的教学和考核更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高校审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未能充分领会审计学的学科特点

首先,审计学的学科基础更加宽泛,除了需要具备起码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税收以及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其次,审计学的思维方式与会计学等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异。会计学等学科更多是一种顺向思维方式,而审计更多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更加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未能充分领会审计学的学科特点,而采用一般财会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来讲授审计学,势必事倍功半。

2.2未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对审计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进行了精品课程建设,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审计学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布道式”的教学方法,这难以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此外,少数人认为,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不外乎就是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穿插几个案例分析,但还是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即使教师花了很大的功夫来准备案例,但由于其教学方法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3.1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审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提升审计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审计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审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人才的要求,结合审计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2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8篇

[关键词]审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81-02

1 前 言

21世纪是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时代。在此环境下,人类各个方面将要发生深刻变化,审计作为经济管理服务,履行监督和公正的职能,也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形态的这一重要变化。审计教育的先进程度又取决于审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和审计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但是随着审计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审计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

2 审计教学出现的问题

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讲授审计学的教师专业知识面要非常宽,而且得不断更新知识;同时,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只有充分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审计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没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学方法差异大

由于每一位教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解不一,当然也存在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教学方法差异很大。目前审计学教学方法主要为三大类:一类是侧重于理论,几乎不涉及实践案例,枯燥乏味;另一类是侧重于案例讲解,忽视了理论的应用,简单地列举相互独立的案例,特别强调会计知识的应用,使审计成为了变相考察会计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与真正的案例教学貌合神离;还有一类是理论与案例并重,将案例穿插到理论讲授中,是目前为止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知识得不到系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的问题。

2.2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会计学的课程相关程度非常高,而审计学属于相关性最高的课程。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九门课程的知识,才能完全胜任。这九门专业课中除了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以外,其他五门都在不停地变化。审计学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审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与修订也加剧了教师更新知识的难度。因此,目前审计学教师虽然大部分是审计、会计专业出身,但是由于没有精力完全更新和巩固相关知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实质上的不完整。这样就难以对审计事项深入分析,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2.3 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才能在讲授过程中用案例说明每一步骤的方法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师来源渠道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几乎很少引进审计实践领域的人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4 审计学教师尚未形成教师梯队

审计学教学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会计专业的审计教师应该建立教师梯队。目前,审计教师队伍仅仅限于需要人数的底线,一旦有一名教师调走或者进修,就要临时安排没有讲授过审计的教师接替工作,教学质量不稳定。此外,审计学教师连续代一门课,很少有机会参加审计实践和对外交流,缺乏“充电”机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资料难以获得

目前,教学使用的审计案例大部分是针对于审计环节的某一个细节的证明举例,教学中很少有关于整个审计程序的系统案例的使用。这一现象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原始单据获得难。由于实践中参与审计过程获得的资料,按照职业道德准则应该遵循保密原则,因此不能直接拿来作为原始单据。其次,审计资料太多。审计范围涉及一年的资料,由于多采用抽查法和逆查法,不能仿造会计模拟实习只提供几个月份的资料就可满足需要。最后,案例编写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审计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3.1 建立体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评价系统

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师学历构成固然重要,但是审计教学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遵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原则。教师评价系统是贯彻高校办学原则的有效手段。要改变教学现状,只有从调整评价系统入手。在评价系统中,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分值,有助于引导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精力,最终实现重视教学的目标。

3.2 培养活跃的审计学教师梯队

建立审计学教师梯队应该遵循有利于教学与科研提高的原则。首先,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数的确定方面,应该考虑教师轮流参与实践和对外交流的需要,至少应该高于最低需要量,避免出现非审计学教师临时代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其次,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教师梯队要建立定期对外交流的制度,以提高对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梯队内部要建立定期交流学习制度,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3.3 多种途径提高审计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

要提高审计学课程实践操作性,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独立联系审计实践单位和学校组织教师实践均可。另一条是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既可以直接让学生了解审计过程。在这样的实践中,使学生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对审计实务的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4 组织力量分阶段开发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系统

审计教学案例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尽管要开发系统审计教学案例存在许多障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周密的安排使其成为可能。开发过程应遵循:先部分后整体原则、先易后难原则、系统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可修订性原则。

4 审计学教学改进措施实践方式和方法

审计学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践模式通过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分别为知识的认知性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的联系和递进性质,故又称为叠进式教学模式。

4.1 知识的认知性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以审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作为纵线,以审计实务中不同的业务循环作为横线,由面到点,采用示意图法、列表法等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对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预先把授课纲要告诉学生,并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回去思考,必要时让其他学生介入讨论。对一些较抽象的内容,先出案例,引导学生从特定情景出发,进行分析,从分析得出的结果,理解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要点。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与考核有利于帮助、引导学习者认知、消化、巩固和深化基本原理。同时,为第二层次的教学做准备。

4.2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习者对已经准备好的审计事项或专题进行调查、讨论、分析,并编制出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文字报告。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审计计划编制, 控制测试及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的编写,五大业务循环实质性测试程序表的填制等。除课堂案例分析以外,还安排了模拟查账活动。整个活动,教师只提供被审查资料,提出查账基本要求,其他的安排均由学生按注册会计师要求去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既巩固了会计、税法、计算机等知识,又掌握了审计方法、技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3 知识“创新层次”的教学

审计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我们设置了审计理论前沿的研究性学习层次。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与审计质量有关的相关因素如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变革,审计收费制度,审计业务的委托形式,独立性的保持,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等有关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参与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学过程从教师向学生传输信息向师生双向传输信息发展,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互动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者,能有表达自己观点、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这种启发互动式和发现式结合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更乐意去探索新问题,新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素琴.知识经济与审计教育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1,18(3):88-89.

[2]庄恩岳,尹平.我国审计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5(5):21-22.

[3]范国正.谈高等审计教育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河北审计,1998(2):10-11.

[4]谢志明.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191-192.

[5]程李梅.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的思考[J].广西审计,1999(4):43.

[6]李登明.关于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1):51-52.

第9篇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审计学课程,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审计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目前的审计学教程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一是审计基础理论,包括概述、审计准则与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二是审计方法,主要有审计程序和审计抽样、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及测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审计实务技能,主要包涵各业务模块的审计实务。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审计课程教材的很大篇幅是对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审计课程是先对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处理相关业务的审计工作,而且在业务审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前面学过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而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以前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学生在学习审计课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加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点。且鉴于高职学生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喜欢操作性强的学科的事实,对于理论性强、且在对业务的审计过程中还需要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学课程更是缺乏学习兴趣。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设计出好的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技能的教师,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教师是硕士、本科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驾驭审计课程,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流于表面,不能系统性的开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到审计终结进行课程的讲授,且在审计过程中每个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不一样,对于同样的业务根据自身经验的不同,不同的审计人员对于相关审计证据的收集也不一样,而教师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也只是对案例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提高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目的。

3.校内外模拟实训基地效果欠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在校内外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基地主要是购买的企业开发的审计实训软件,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审计实训软件上的案例资料内容不多,且审计职业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很难满足某一具体审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虽然一些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是鉴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和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很难在审计工作岗位得到深入实践的机会,以致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形同虚设,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效果的作用。

二、会计查账实务与审计学的对比

会计查账和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查账是审计的部分内容,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查账作为基础,审计工作就无法进行。但是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1.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会计查账课程更突出实务操作。审计学的教学内容可以说理论与实践并重,教材中的很大篇幅在介绍审计准则、标准、目标、计划、程序、审计抽样、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理论知识,再是对于销售、采购、存货、筹资、投资等业务的具体审计工作。而查账只是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它的重点在检查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内容上实践性更强,在介绍了会计错弊的含义及查账的方法后,就是对会计凭证、账簿、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业务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务的审查。对比可以看出,会计查账课程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理论知识较审计学的理论知识而言简单且容易理解。

2.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不同。审计学课程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一般采用的是“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教师自己缺乏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乃至审计报告的编写掌握不够,不利于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够自信,学生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而会计查账课程的内容仅仅是审计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当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其实践性强,教师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资料更容易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更多更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微课、项目案例演示、分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形象生动,学生能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了学生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更好。

三、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会计查账课程相较于审计学课程而言,课程的理论性降低,实践性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动手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开设会计查账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会计查账课程的实践内容涵盖了审计学课程的大部分实践内容,例如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业务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务的审查等,与其让学生因为无法理解一门课程而失去对整门课程的兴趣,还不如转换一下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精髓,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从2012学年开始将审计学课程改为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通过2学年教学效果的对比发现,学生对学习会计查账实务课程更感兴趣,学习主动性更强,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更好。

2.提高教师自信心,改善教学效果。鉴于高职院校教师多数为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工作的事实,专业教师对于审计学课程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等审计工作缺乏实践经验,且在对业务的审计过程中经常运用到职业判断,而这一点更加需要在工作经验中积累,教师怕上不好、教不懂,导致专业教师大部分不愿意上审计学这门课程。虽然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去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实习、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审计实务操作技能,但是由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和审计工作的复杂性,短时间的实践很难让教师全面深入的掌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降低了对教师审计工作操作技能的要求,且教师更容易收集到相关业务的案例、项目资料,教师自信心提高了,上课更形象更生动,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效果更好。

第10篇

摘要:审计学原理是审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由于教师和学生停留于“应试教育”习惯中,导致师生都感觉“难”,这种现状与培养应用型高质量的人才极不相符,审计学原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审计学原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审计学原理;教学方法;措施

审计学原理课程是审计专业的入门专业课,包括审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程序与方法等内容,是审计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启蒙课程,也是审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能否掌握它,是能否学好审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关键所在。但因其涉及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感觉“难”,一方面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评价普通偏低,极大地打击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教师基本上都不愿意承担审计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提不上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不了,对自身专业感觉迷惘。笔者选取国内某高校审计专业198 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其中66.67%的学生选择“所学审计学原理的内容理论性强,感觉没用不认真学习”的选项,有11.61%的学生选择“为了本科文凭逼迫学习”的选项,只有21.72%学生选择“认真学习”的选项,这种抽样结果表明审计学原理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必须改变学生目前这种认知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打好基础。

一、审计学原理目前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落后,学生求知欲不强

审计学原理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教师和学生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教师习惯于按教材体系和内容一成不变的传授知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习惯于不动脑筋、死记硬背,不求对知识的理解,考试能及格就行。我们问卷调查中学生选择愿意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式教学法只占7.58%,这个数据也说明我们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任重而道远,不仅教师教学理念要转变,学生求知的理念也要转变。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高

目前审计学原理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师生互动环节走过场,因为教材内容多、理论强,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听,再加上学生本身接受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互动环节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普遍回答不上来,教师只好自问自答,久而久之教师就成了“满堂灌”的主角,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就不高。

3.教学手段运用不到位

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引入课堂教学中,但教师只是把教材内容的文字搬到了屏幕上,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色、声、图多角度的直观性、动态性以及内容丰富性的优势,导致学生认为看课件与看教材没有区别,提不起学习兴趣。

4.成绩评定方法科学性不足

“一卷定高低”的成绩评定方式在高等教育中目前不是很常见,大多数都采用了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拉开学生成绩等级的作用,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客观评价出每一个学生真实的成绩,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成绩评定方法中难易程度没有区分开来,如果都是学生容易操作的,得到的结果当然差异不大,成绩等级就难以界定。

5.师资力量薄弱

截至2014 年7 月9 日,普通高等学校2246 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 所),开设审计专业的院校只有48所,学生从审计专业毕业走上教育岗位少之又之,因而承担审计教师岗位的教师大多数不是审计专业毕业的,而是相关专业毕业,教师本身在读书期间对审计方面的知识涉及不足,再加上没有实际审计操作经验,导致教师对教材上的知识理解也只是停留于理论上的理解,而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头到尾要利用审计职业判断,在实际工作中又有许多隐性的知识不是教材书、审计准则上可以用几句话、几个图表表示出来的,是需要审计人员自身去感知和体会,这也导致没有实际经验的年轻教师在课堂上对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只是照本宣科,生硬的传授知识,难以声情并茂讲授实际审计工作中的体会与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某高校教师调查还了解一个现象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校审计教研室教师离职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年轻教师就是因为在传授审计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成就感,感觉教书育人是一件痛苦的事而选择离职的。该现象也说明审计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对教师也是一件好事。

二、审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反过来学生的求知欲望表现得越强,越能刺激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审计人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求高质量的审计人才,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转变,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首要目的,让学生认知社会,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走向“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中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的实施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对某高校审计学原理教学方式与方法所做的改革:

(1)对教学内容方面改革的措施

①增加培养职业兴趣的专题讲座。审计学原理是审计专业审计类课程的启蒙课程,在传授教材内容之前先开展一些现实中的审计案例的讲座,案例的选择包括国家审计的案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案例、内部审计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对审计职业有所认识,意识到审计职业对国家、对人民、对集体所起的作用,树立对这份职业的崇敬心和自豪感,增加学生对审计职业的兴趣。

②调整教材体系布局,把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讲解,整体感更强。教材共十四章整合成审计基本知识、审计法规、审计基本理论、几种审计模式介绍四部分,其中在审计法规和审计基本理论部分增加案例研讨。调整后教学内容的布局如表1。

(2)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①讲授法与其它方法并用

审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整体是理论性的,一些重点概念、专业术语、重点方法和程序需要教师引导,进行重点难点的剖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要注重学生互动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融于其中;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②采用案例研讨式方法

案例研讨是指教师提供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并组织学生讲解,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内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各设置一次案例研讨课,将学生分组,案例都是预先两周发给各小组准备,上课时每组指定一名代表上来讲解并回答其它组成员的提问,其它组成员按教师设定的项目对这组打分,作为平时研讨部分的成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把控课堂大局,对每小组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提高现化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科研经费制作水平较高的审计学原理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审计教学软件、电子资料、网络平台等手段,把电子教学内容交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课外吸收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

4.改革成绩评定方法

对学生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法是一种趋势,但在项目细化和考核难易程度方面应该考虑得更充分一些,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成绩。如对上述高校的成绩评定可以考虑做如下调整:

(1)细化平时成绩的的组成。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个部分变化为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课堂研讨、读书笔记、专业论文六个部分,其中课堂研讨和专业论文难度系数高一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涉及到学生团队意识、专业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回答问题时应变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贵在长期坚持,增加这三个部分的考核后学生平时成绩的差距就容易拉开,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加、动力也增加,整体上会形成学生认真学习的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考试题型发生变化,选题方面倾向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减少选择、判断题的比重。

5.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审计实务性较强,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实际经验,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一方面开展在校教师送出去,到审计工作单位接受实际锻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提高待遇,加强校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尽快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三、结论

审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但只要教师本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从调整教材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着手,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融于课堂教学中,大胆开展学生“案例研讨”式教学方法,一定会带领学生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提升学生对审计职业的认知度,激发学生对审计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课题名称:

本文系广东培正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英莲.审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J].财会月刊,2014(7):127-128.

[2]张薇.职业能力导向审计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4(5):47-48.

第11篇

[关键词] 审计学课程; 多媒体教学; 实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6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112- 02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审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既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审计的具体实务,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对案例教学的要求高。因此,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更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院在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审计学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通过具体实践,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审计学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审计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库的建设

审计学已申报为我校B类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审计学教学资源信息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1 教学大纲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首先修订完善了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体现了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最新规定和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也为编写审计学多媒体教材、制订授课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后续工作提供了合理依据。

1.2 授课计划

教学大纲可以相对稳定,一般每3年修订一次就可以,授课计划则必须针对授课专业班级每年重新制订。授课计划应能够体现出授课内容、重点难点、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讲课进度以及讲授方法等。

1.3 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应当是直接与各自多媒体教学相配套的教材。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考虑授课对象的具体特点,其他院校开发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未必适合本院校。因此,目前我们正打算组织编写适合我院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

1.4 多媒体课件

我们按照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分章制作了审计学多媒体课件。为了充实课件内容,通过网上下载、报刊剪辑、图文上传等方法收集了大量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材料。

1.5 审计案例

将审计案例寓于教学当中,能够使审计学课程既有说服力,又有生动性。典型案例的选择是审计案例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广泛收集了国内外近百个典型审计案例作为审计案例库。教学时每章至少介绍一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

1.6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审计模拟实验可以在会计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本并完成编制工作,来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1.7 试题库

我们按照审计学课程的章节,分章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试题库。每章试题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概念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几种类型,以便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上述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库已经提交我校创建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以后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打下基础,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增强师生互动功能。

2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审计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2.1 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审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审计学的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是教学中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的,不必板书,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一个多媒体投影页面包含的信息可能相当于黑板的几个版面。而且采用多媒体教学,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换页速度快,几分钟内可以翻阅几个页面,所展现的课堂信息量是板书所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审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2.2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易于学生对所讲解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对学生学习感官的刺激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能够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审计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比如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基本框架体系、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内部控制流程图的绘制、四大业务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等内容,完全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图表、图像,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方面便于教师在讲授时更具体、深入地解释和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和接受。

2.3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可重复性,减轻了教师备课工作量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博采众长、精心设计的智慧结晶。一次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以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或者稍作补充、修改即可使用,从而实现一劳永逸,大大减轻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2.4 多媒体教学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拓宽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在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扩展为无限的业余时间,使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为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所建立的资源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直接拷贝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继续自学,大大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3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好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一定意味着教学质量的必然提高。相反,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恰当使用,反而会给审计学课程教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3.1 过分依赖多媒体,背离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应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即兴思维与发挥,也限制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互动交流。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授课的是多媒体而不是教师,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只不过是多媒体的播放工具而已。这样,一堂审计学课就变成了一堂审计学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照本宣科演变为“照机宣科”,一个不懂审计的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讲审计学课程了。如此的多媒体教学与真正的教学可谓背道而驰,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一些学生也往往以多媒体而非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中不认真听教师讲课,只关心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复制下来,以备课下复习,实属本末倒置。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过于呆板单调,或者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都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和积极性。相反,如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于丰富多彩,又往往导致喧宾夺主,涣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合理把握一个“度”,不及或超过这个“度”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审计学课程中,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展示于投影页面中,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3.3 投影内容过多,切换速度过快

由于目前与多媒体教学相配套的审计学多媒体教材还很少,教师讲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听课所使用的教材往往并不配套,所以学生听课过程中还不得不记笔记。审计学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但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不利影响:投影的页面内容过多,特别是文字表述较多,换页速度又较快,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忙于抄笔记,没有办法认真听课和思考。一节审计学课下来,学生往往只感觉手腕酸痛,“听课”变成了“写课”。即便如此,学生也往往是难以分清并记下讲课的重点内容,无法很好地完成课堂笔记。但是,如果教师放缓切换速度,又会带来教师的讲授与放映不合拍,讲一段停一段,讲课不连贯,缺乏节奏感,课堂就会显得很沉闷、很别扭,学生听课也会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3.4 多媒体教学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多媒体硬件设施成本较高,多媒体教室资源有限,所以多数学校还没有达到所有课程想用多媒体教学就能用到的条件,审计学也没有被列入必须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即使采用多媒体手段上课,通常也是合堂的情况居多,教室如同大会场,讲课如同作报告,学生纪律涣散。而且使用多媒体上课时,教室窗帘必须拉上,导致教室光线暗淡,课堂纪律更加难以控制。另外,多媒体设备往往维护不及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给只带着U盘来上课的老师一个措手不及,导致课堂教学完全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4 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审计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均有。因此,一定要重新认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不足,尽可能趋利避害,使多媒体教学在审计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4.1 正确理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4个要素构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审计学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多媒体教学实质上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的作用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多媒体如何先进,课件设计如何精良,都不可能替代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计算机能教是因为它事先被教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驾驭多媒体这一工具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而不是成为一个多媒体的播放工具。

4.2 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在形式上既要避免过于单调,又要避免过于花哨。投影的内容要经过精心筛选,尽量做到清晰、简洁。一般来说,需要投影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类:① 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一般只需以简明扼要的标题形式展示即可,详细阐释则由教师在讲课中进行。② 需要详细解析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如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概念、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概念、审计抽样中样本量的计算公式等。③ 有关表格、图形、图像或视频等不宜用文字或口述表达的材料,如各种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本、有关会计凭证和报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图等。④ 教材以外教师认为需要补充的资料,如自己设计的例题与习题,审计案例的背景材料,有关统计数据,主要参考文献,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前沿成果等。

4.3 合理控制课堂讲课速度

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时,要注意合理控制讲课速度,使幻灯片的切换,语言表述和学生记录三者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宜审计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提高师生互动功能。多媒体教学也并非完全排斥“黑板+粉笔”,相反,必要时教师还要运用黑板进行解析。

4.4 尽快完善多媒体教材

目前审计学多媒体教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无疑也会影响审计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审计学多媒体教材与传统教材比较,应当具备下列特点:① 形象化。多媒体教材可以采用图、文、表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审计学内容,便于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理解与系统把握。② 真实感。采用某会计师事务所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扫描企业实际的会计凭证、账页和报表,真实地再现审计实务过程,从而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③ 简明性。多媒体教材应力求精益求精,简明扼要。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尽可能与多媒体教材在体例上保持一致,以省却学生记笔记的麻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专注于教师的讲授过程。但多媒体教材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多媒体课件的纸质版本,而应当是对多媒体课件内容更具体、更深入的阐释,以利于学生课下阅读。

主要参考文献

第12篇

我是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审计系的。毫无疑问,国际审计学院是南审的第一大院,不仅人数最多,名号也最响亮。国际审计学院一共有4个专业:审计学、工程管理(工程审计方向)、ACCA,还有一个IAEP精英班,不过这个专业我不是很了解。

审计学是南审的王牌专业,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审计学专业了,但还是不能跟南审比。南审虽然不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南审学生还是情有独钟的,所以就业前景很不错。

一般而言,审计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最高的,工程管理(工程审计方向)的相对要低一些,ACCA是来了学校之后自己报名考试的,考英语,考上就可以去了。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本来就在审计系的话,再报考ACCA就没什么意思了。因为能念审计系本身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人考ACCA班只是因为自己的本专业实在不行,想换到国际审计学院来,毕竟机会也多。像我自己,还有我身边一些同学都是考上了但是没有去。因为念ACCA很苦,花费高,也有一定的风险(不能考研),有很多人念了都想退回来。当然ACCA证如果考到了的话,那就是有了金饭碗啦!以上是我个人感觉,如果对ACCA很有兴趣的或是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可以忽略……

其他专业的话,像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方向)也是不错的。总之,我觉得如果念南审的话,还是念经济类的专业比较好,将来就业时的竞争优势也会大一点。

大一一进来,学的大部分是基础课程,如英语、语文、微积分、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什么的,到了大二开始学专业课,像审计学原理什么的。

南审有上进心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像图书馆平常去永远都是没有座位,自习教室里面的人也很多,“绩点哥”“绩点姐”也是一大把。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混混也是很简单的,但是那样的代价是你之后的整个人生。所以说学习才是王道,不管大学里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是学习最重要。

在南审,考证风气很盛,在学校里到处都是为了考证而奋发的同学。除了英语四六级、江苏计算机等级、全国计算机等级、中高级口译证书,还有GRE、ACCA、CGA、CPA、CIA、GMAT等等等等,太多了,我自己都头脑发麻。考证不是坏事,因为一个一个证考到了,是将来找工作的筹码,很多证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但是不能让一张又一张的证书蒙蔽自己的双眼,变得太过功利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理智地去选择自己要考的,不要只要是个证就去考,那样你的大学生活也会因为考证而失去它应有的光彩。

这里再啰嗦一句,一进学校,会有各种培训推销,从中高级口译,到会计证、CPA……那些推销的学兄学姐一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告诉你,早点考早点好啊什么的。但是啊,一定要慎重啊,千万不要上当啊,大一考证什么的都是浮云啊,你说你连基础会计课都听得云里雾里的,你去上什么CPA培训班啊?所以一定要谨慎,不要冲动,浪费钱还浪费时间的事情咱还是少做的好。

南审是非常非常美丽的!我觉得在南审拍偶像剧都是很不错的!学校就像是一个大花园一样,我总觉得很多地方就是为了谈恋爱而设计的。唯一的不好就是,没有一条直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再加上学校全是山路,不准骑自行车,走路去上课、吃饭就会很悲剧很悲剧……但是南审环境很好,空气质量也很好,生态也不错,有的时候甚至会有小鸟飞进教室里。

学校的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有竟慧、竞秀楼,敏知、敏达楼都很新很漂亮,有空调,设施也很好。但是没有大礼堂,体育馆很破很小,浦新楼的话,夏天在里面上课就是折磨……

南审一共有四大宿舍园:澄园、润园、泽园、沁园。沁园是最老的宿舍园,主要是金审的同学住,国审院的同学大多数住在澄园,也有在泽园、润园的。设施最好的是澄园,一期是四人一小间,十二人一大间,独立卫浴,个人觉得这种是最好的了。二期是四人间,也是独立卫浴,是崭新的宿舍楼,楼下有新建成的商业街,有超市、奶茶店,有电信、移动营业厅,还有各种饭店。我住的就是澄园二期,但是比较偏远。从我们宿舍去竞秀北楼上课要15分钟,去浦新楼上课更是要翻山越岭,这一点也不夸张。泽园和润园有四人间,有六人间,如果是六人间的话会比较悲剧,因为是上下铺,不太方便,但是泽园和润园有地理优势,周围配套设施齐全,离食堂和教室都很近。

因为地方偏僻而造成的交通不便是南审人心中永远的痛,唯一可以送我们过江的公交车——浦集线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神话。虽然说现在正在建地铁,但是我估计等地铁建好了,我们也差不多毕业了,但学弟学妹们有福了。学校周围没什么,就一条小街,不过感觉很乱。镇上只有一家KFC,一家苏果。不过换个角度想,这样有利于你在学校专心学习……从南审坐浦集线再转地铁到新街口大概一个小时,浦集线底站是万达,也可以吃饭看电影逛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