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8:5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志愿者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雷锋的各项活动。
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时下出现的各项学雷锋活动,大多跟“志愿”一词联在一起。志愿者正在接力践行雷锋精神。
3月5日,贵阳市筑城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是贵州省“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绿丝带’志愿者活动月”,广场四周摆放着桌椅,来自各地的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开展了维修家电、法律咨询、计生消防、科普宣传、心理咨询、疾病预防咨询等各类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省内各高等院校、省直各单位、贵阳市相关单位参与了此次活动。市民们都纷纷络绎不绝地来到广场,一位市民说:“时下流传着‘雷锋叔叔无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顺口溜,话虽如此,开展学雷锋活动,为他人做好事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到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作为个人就没有感觉到雷锋三月来四月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已经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雷锋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升华,而学雷锋,也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一种责任。这种精神一定是可以长期传承的。
学雷锋活动开展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在麻江县景阳乡茅草小学走访慰问中,为孩子们送去了价值约1500余元的爱心物资,有学习文具、书籍、衣服袜子等;期间志愿者与孩子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困难,还帮助贫困孩子填写贫困信息,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放飞自己的梦想;另外又帮助茅草小学向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申请“乡村药箱”项目,希望通过此项目能够缓解孩子们缺医少药等问题。
如今,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以见到头戴“青年志愿者”帽子的年轻人,他们都深入基层,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践行着雷锋精神。3月,为响应贵州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号召,绥阳县团委统一部署,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一行九人来到了坪乐乡解放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文具用品和棉鞋,期间,为孩子们领读课文,与孩子们做游戏,教孩子们唱雷锋歌曲,学习雷锋精神。
绥阳县初春的清晨,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宣传志愿者精神,发放《“幸福绥阳”文明行动倡议书》,招募新志愿者,打扫卫生,让志愿者精神感染到每一个人。志愿者白莹莹说:“发放倡议书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在发小广告,此时志愿者们都会面带微笑,告诉大家这是文明行动倡议书,市民都会高兴的接过来,微笑着说声谢谢,‘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你微笑’,多么和谐啊!”下午,杨显茂、魏政、全江红等志愿者来到了风华镇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给老人洗头,与老人们聊天,包饺子给老人们吃。老人们脸上都笑开了花似的,老人们很感激志愿者去看望他们,还不停地说谢谢。志愿者们在给老人们洗头的时候,老人们很开心,但又有些不适应,杨显茂感概,如果经常有人帮他们洗头就不会不适应了。志愿服务是长期的,雷锋精神是长存的。志愿者杨骏说:“学雷锋活动不会只存在于三月,它将存在于以后的每一天,我们会把他作为工作和生活上的榜样,时刻不忘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志愿者的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贵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为了运用新媒体推动“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除了通过各省级官方微博“学雷锋志愿者榜样”等青年志愿者或志愿服务团队典型事迹,还策划了系列微博主题活动,通过微博直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照片、开展微访谈等。
学雷锋之所以跟志愿者联在一起,是因为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的理念本质上是一致的。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最突出的,就是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志愿服务的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提倡自觉自愿、不计报酬地为人民服务。在中国本土生长的“雷锋精神”,和源自国外的“志愿精神”,就在新时代里重合到一起了。两者称呼不同,本质一样,都是人类社会自古至今认可和倡导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志愿者组织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虽然不是以雷锋的名义,但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学雷锋”活动的本质。
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了解哪些人最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助人更有针对性。志愿服务是有组织地开展的,它能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目前遍布全国的志愿服务,人数众多,仅贵州就有139万志愿者,全国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以说志愿者服务是“抱团学雷锋”。
无论国家怎么强大,社会怎样变迁,总是有需要帮助的人,人类也需要助人为乐。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但我们学习雷锋的形式却要随着时代不断创新。贵州把志愿服务纳入学习雷锋活动之中,不仅给志愿者活动注入了中国特色的灵魂,也给学习雷锋活动提供了更广泛、更长效的现代机制。
“志愿者精神”这个名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人民的生活里的。10年前,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团中央“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内容在全国得到推行。志愿行动和志愿者精神适应改革开放后产生的需求,因此在各级团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努力下,志愿服务很快产生巨大影响,得到了社会的赞扬和支持。志愿者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尤其在青少年一代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越来越多的有识、有心之士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在一般意义下,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志愿者精神是在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在社会关系的综合作用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定位,对社会、人类及自然的积极认识与评价,以及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总之,志愿者精神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志愿者精神的内容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同时,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志愿活动的含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志愿者精神有着明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它植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其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深化。可以说,志愿者精神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极力提倡人道主义的宗教伦理,后来发展了很多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行为,使公众得以积极地反馈社会。而在我国,最早的志愿者精神可以说是那种朋友间、邻里间的互助友爱精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都成为中国志愿者精神的重要文化底蕴。
志愿者精神首先在于自觉自愿。大多数志愿者都一致认为志愿者服务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都希望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倡导社会文明。当然其中也会有些另外的主观原因,如想多学点东西、想增加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不管动机有什么差别,人们普遍认为志愿活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自觉自愿是必需的。
志愿者精神也包含一定程度的承诺,这承诺包含志愿者本人对于志愿组织和服务部门的承诺,志愿者应当进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承诺就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志愿服务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志愿者一般仅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因此志愿者本身的道德水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志愿者精神还提及参与问题。鼓励和带动人们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推进社会文明是志愿者精神得以发展和丰富的前提,而志愿者精神的发展也将有效推动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与人类的福利及幸福密切相关。倡导志愿者精神,重视公众的参与,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健康发育的标志之一。
志愿者精神是健康的、积极的,是反馈社会、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主人翁精神。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以及由此派生的志愿者组织体系和志愿服务网络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现在,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成为动员社会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志愿者工作必将继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传统美德以新的时代特征,把志愿者精神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推动社会两个文明的建设。
1.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然而,相比于民众日益旺盛的公共服务需求,既有的资源提供方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此时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强有力的补充。
2.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志愿者活动能够使原本仅停留在认知阶段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现实操作得以内化,使其从经验转化为智慧。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理、素质等诸多层面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开展志愿者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人类思想、意识、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因素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能寄希望于通过短期、突击式的操作简单达成,而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实践进行检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理论教育中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志愿者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行动中领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内涵,在为他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道德品质、提升个人素养。同时,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体会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客观差距,并培养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使其以更加饱满和积极的精神状态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和负担。
2.志愿者活动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当下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重要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建设高校精神文明的主要渠道,是以书面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培养高校大学生更加健全的道德思想品质、完善的人格素养的过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大学生以自身的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这使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则以实践行动进一步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内容,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三、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
1.完善体制机制
尽管当下不少高校都已基本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或群体,不过普遍以系部或者院校为单位自行组织,较缺乏以学校管理层牵头,贯穿院校、系部、年级、班级的整体系统。这就容易出现一个学校中不同系部或院校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对全面开展管理和协调工作不利,也不能更好地扩大高校志愿者活动的规模效应。因此,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更加全面的管理体系,使志愿活动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既便于提高管理效能,又能使志愿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
2.促进志愿者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
当前,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常常相对集中在某些时间段,这很容易出现一年中少数时间内大学生志愿活动十分频繁,而其他时间则相对冷清的局面。要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通过改善管理手段促进志愿者活动实现常态化,使其不至于成为一种阶段性的临时行为。同时,时下的志愿活动形式和内容仍然比较单一,未能体现出各级各类高校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色,故创新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开展综合性志愿服务也是当前和未来需要重视的环节。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体两面,中国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和精神日渐已深入人心,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22-04
Abstract:Happiness is the people lives the satisfaction one kind of subjective feeling.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he volunteer happy heart have the very complicated relation. Using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 on materi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expert interview, logic analysis, in discusses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volunteer and the Olympic Games serves,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by the humanities angle of view to Beijing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happy heart, proposed during research promotes Beijing Olympic Games volunteer happy heart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Beijing Olympic Games; volunteer; happiness
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赛场上,运动员们齐聚一堂,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不断挑战新的高度,不断创造新的纪录,为促进世界和谐与相互理解做出了表率。在场外,志愿者精诚服务,无私奉献,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架起理解与友谊的桥梁,成为人类文明与爱的化身。北京申奥成功后,奥运志愿者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研究看,当前讨论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与价值、奥运志愿者的特征、奥运会志愿者的法律问题、奥运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等。这些讨论无疑拓宽了奥运会志愿者研究的范畴,丰富了奥运志愿者研究领域的知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过:“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参与和奉献,组织奥运会、甚至于组织其他任何层次的比赛都将无从谈起”[1]。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无论是个人的付出还是集体的行动,奥运志愿者们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宗旨,传播着“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现代奥运会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奥运会志愿者的幸福感作为人文奥运的精神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思想内涵的表达形式。幸福是人们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北京奥运会与志愿者幸福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北京奥运志愿者幸福感作为研究的新思路,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型和视觉,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志愿者与奥运会服务
志愿者志愿服务始于19世纪的欧中,英国的工业化迅猛发展,使得失业人口日渐增多,加之济贫法的事实并非尽如人意,因而人们对于贫民问题更为关注,具有各种不同目标的慈善助纸纷纷建立,募集捐款,救济贫民。为解决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这些有组织的慈善、救济事业,成为现代志愿服务的雏形。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称了最早的志愿者。于是,志愿者服务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并拥有了广泛的群体基础。大家普遍认为,志愿者服务是以自愿为前提,不以物质回报条件,奉献自己的体能、智能和技能,从事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但从志愿者服务的本质来看,志愿者服务不仅仅对社会和他人有利,志愿者本身也从中获得收益。(1)精神追求。(2)社会使命。(3)知识学习。(4)价值实现。(5)人生体验。志愿者出现在奥运会上进行服务,或许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作为奥林匹克志愿者这个词限定下来的时间是很短的,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才有官方报道第一次称志愿者为“奥林匹克志愿者”。对奥林匹克志愿者的定义是:出于个人意愿,在奥运会的组织机构里进行利他性的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或工作,不接受或索取报酬的人。回顾历史,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由1980年普莱西德湖(LakePlacid)冬奥会组委会的工作演化而来。奥运会是一项日程集中的大规模赛事,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极为灵活。志愿者的工作特点与奥运会对人力资源的特殊需求高度契合。由于志愿者的“自愿性”,组委会为了避免志愿者的中途退出带来的损失,除了招募奥运会的必要志愿者外,还会吸纳数量充足的“后备志愿者”随时待命。所有的志愿者构成了庞大的“人才库”,为奥运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从1980年苏联莫斯科后,每届奥运会主办国奥委会培训准备志愿者的数量均在6000人以上,使用大量志愿者逐渐成为筹办奥运会的一个惯例,见表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7万人,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3万人,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同时,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格局由六大项目和一个主题活动组成,分别是迎奥运志愿服务,以及奥组委前期志愿者、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2006年8月28日、2007年1月19日、2007年3月28日,北京奥组委分别启动了面向北京地区、京外省区市,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外国人等志愿者招募工作。截至目前,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万人,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120万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会志愿者的报名、选拔、培训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志愿者活动是北京人文奥运成功的关键。2008年1月31日,由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共同主办的“‘微笑北京•奥运先锋’志愿者服务技能主题培训活动”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拉开了帷幕,来自各奥运场馆的约1000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和自己的观众服务经理、志愿者经理共同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观众服务志愿者队伍是奥运会和残奥会赛时各竞赛场馆数量最大的志愿者群体,将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近700万人次观众提供直接服务。这些志愿者既是奥运场馆服务的重要载体,他们本身也是奥运会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2007年的各项“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中,有近5000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参加了场馆的服务工作,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琐碎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实践着“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为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又有近2万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即将投入后续的“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宏伟征程。
2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幸福感体现
2.1 志愿者参与奥运会自身文化价值的幸福感体现
没有大众的广泛参与,就不是完整的奥运会。直接或间接观看比赛、参与志愿者服务等都是大众参与奥运会的方式。北京奥运会需要志愿者活动是奥运成功的关键。志愿者通过参与奥运服务活动,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感,是实现人文奥运的具体体现。奥运会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旅游、购物、接待、环保、语言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我们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会的筹备及举办过程中,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自愿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全力完成组委会分配的各项任务。一方面,志愿者是自觉自愿来为奥运会服务,他(她)们怀着为奥运盛会增光添彩的满腔热情来工作,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服务充满了人情味,这一点正是国际盛会奥运会需要志愿者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奥林匹克运动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与团结,有着高尚的目标。而一支致力于为社会公益事业全心全意服务、无私奉献的志愿者队伍在奥运会赛场内外的活跃,其本身无疑就是弘扬人文精神,提醒人们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凡响的精神价值,从而净化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氛围。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志愿者的参与能够保持和提高奥运会的品位,展现本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而提升世界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性参与使得志愿者体现出自身文化价值的幸福感。众所周知,奥运会志愿者是在众多申请者中经过组委会的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其职责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裁判员、记者、观众及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不仅是举办国家的形象大使,更在为各国运动员及观众的热情服务中学习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因此可以说,奥运会志愿者是展示本国风土人情、促进世界各民族友好交流、增强相互理解、增进友谊的文化使者。正是由于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克己奉公,使得组委会可以最大限度的在短短两周内,将举办国的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并使奥运会变成时间跨度更长的、超越体育比赛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弘扬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自身文化价值,提升志愿者人文奥运精神,还表现在奥运会志愿者队伍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协调、整合,缩短了奥运会与大众的距离,促进了国际沟通与相互了解,树立了社会新风气等方面。正如汉城奥运会组委会所说,“志愿者是国家的真正代表,展示着国家民众的道德水平”[2]。
2.2 奥运志愿者自愿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体现
志愿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没有志愿者,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主义就如同孤儿。因为国际奥委会作为非盈利的、非官方的组织,志愿活动是促进奥林匹克价值得以体现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志愿者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愿性参与是奥运志愿服务,或者可以说是所有志愿服务的首要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活动的首要标志。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是出于一种自愿选择,一种对社会奉献的意念,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得强加干涉。奥运会志愿者正是出于对奥运会这一世界性体育盛事的认同和北京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信念,自愿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经验、服务的一群人。奥林匹克主义、理想的最突出传播者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但单靠他们,传播力不会很强大。再者,当今的有些运动员在金钱、物质利益面前已失去了榜样作用。而志愿者是最能体现无私奉献精神的。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会感染和激励很多人,从而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真正价值。通过奥运志愿者自愿性参与,使志愿者真正体现出我奉献,我幸福,我快乐的奥运志愿者精神。而奥运会后,奉献、关爱的志愿服务精神也将留在北京,融入中国宽厚仁爱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一笔厚重的人文精神遗产。
2.3 奥运志愿者无偿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体现
奥运会志愿者对奥运会的直接贡献就是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他们为奥运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首先,100000余人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他们所提供的无偿服务既可以分担专业人员的繁重工作,又可以弥补正式员工专业技能上的不足志愿者所提供的人性化和全面化的服务使参与奥运会的各阶层人士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无疑从正面保证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其次,奥运会志愿者的无偿服务还能为奥运会的举办开源节流。以悉尼奥运会为例, 据估计,悉尼奥运会期间,悉尼市有1/3的居民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悉尼奥运会实际动员的志愿者人数远远超过了核心的专业志愿者人数[3]。悉尼奥运会志愿者付出了总数为5450000 h的劳动(见表2)[4]。如果考虑当地每小时的工作。
收入和性别因素,将其折合成货币,竟高达111亿澳元,也就是说它给整个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节省了111亿澳元的资本。奥运会是一个以充分表现个人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作为一个体育赛事,它所要体现的就是人们在平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是人们对自身生命力的极限张扬与充分表现。而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更加重视社会大众的认同和参与,也就是奥林匹克主义所谓“重在参与”所追求的境界。奥运会的发展不只是追求不断有新的世界纪录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在于社会大众的参与量和参与方式越来越多。这中间,那些奔波于赛事前后的志愿者群体,是社会大众参与和促进参与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一个最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体育文化现象。志愿者的工作,不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使人们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和谐,而且它的非功利性大大冲淡了奥运会的商业化气息,也舒缓了奥运主办国在经费上的巨大压力。还有,志愿者们优雅大方、热情友善的工作态度,从整体上调解了竞技活动所带来的紧张气氛和族群国别间可能产生的对抗情绪。志愿者的一举一动不仅是主办国展示国民文明教养水平的最好机会,也使得奥运会成为全世界展示人类文明和亲和感的最大的平台。总之,有了志愿者的参与,使得奥运宗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可以说志愿者的活动是当代奥运精神的最好体现之一,它使奥运更加具有人文魅力,具有全人类最大的人文共识。北京奥运志愿者的无偿幸福感是支撑志愿者奥林匹克理精神的动力之一,事实证明这个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2.4 奥运志愿者组织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体现
组织性是奥运会志愿者区别于其他志愿者的一大特点。奥运会的举办往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关系到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还会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对志愿者的要求就更高。《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通用政策》明确规定,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必须是在奥运会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接受统一注册、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奥运志愿者的幸福感和一般人的幸福感有所不同,奥运志愿者的幸福感体现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我”得到承认,“自我”素质得到提高,自身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奥运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这些感受会逐渐增加。奥运志愿者最初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的期望值不同,经过培训和实践后观念就会有所变化。因为奥运志愿服务所得到的快乐,是源于克服了许多困难后为别人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获取可能是许多年轻人以前没有过的经历。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被别人帮助,那种在付出中得到快乐以及经过磨炼得到回报的经历是很少的。
2.5 奥运会后志愿者服务的幸福感体现
志愿服务的幸福感对个人的后续影响非常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向全体志愿者说“谢谢”时,每一位志愿者心中的感动与自豪之情可能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体验。联合国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可见志愿者不仅在奥运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社会中,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将对社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不仅会在奥运会期间为整个奥运会的顺利圆满举行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在奥运会结束后,预计8万多名的志愿者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会把在奥运会中学到的敬业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优秀的品质带回到各个领域,影响其他人,感染其他人,从而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奥运志愿者的成就感会得到充分发挥。
3 提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幸福感的对策
3.1 尊重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尊重奥运会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是提升奥运志愿者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奥运会志愿者在最初加入志愿者组织时的动机一般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长达16天的奥运会比赛期间,志愿者们提供的是无偿或低偿的服务;同时,在奥运会志愿者之间、奥运会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奥运会志愿者与奥运会志愿者组织之间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摩擦甚至冲突,这种种因素都可能消减奥运会志愿者们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也会妨碍奥组委、奥运会志愿者组织对奥运会志愿者的有效管理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因此,有必要将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一个大致的罗列,从而一方面可以促使志愿者按法律的要求去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奥组委、奥运会志愿组织的活动。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应当包括:有权参加奥运会志愿者组织提供的培训;有权获得从事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和必要保障;有权要求保障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获得尊重;有权对奥运会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参加奥运会志愿者的评比和表彰;有权申请退出奥运会志愿服务等。基本义务应当包括:有义务遵守奥林匹克,遵守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有义务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有义务接受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听从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统一调。在尊重志愿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对志愿者进行志愿精神和志愿理念教育,形成普遍认同,从而增强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志愿者在保证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了志愿者的向心感和愉悦感。
3.2 给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相应的回报
尽管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不期望获得任何的经济补偿,但是也应给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利益,从而使他们觉得他们的参与得到了奖赏。这些利益包括服装、在奥运会期间免费供餐、免费乘车等。例如,悉尼奥运会投资40,000,000美元为志愿者进行培训、购买服装、提供食宿和交通等等,但志愿者的服务为整个奥运会节省的金额超过了投资的3倍多。志愿者的幸福感体现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我”得到承认,志愿者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精神领域,来自志愿者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他们的认同,为此,历届奥运会组织者往往采取给志愿者颁发奖章和证书的办法对志愿者进行精神激励。北京奥组委要通过表彰奖励和相关保障措施,确保志愿者队伍的相对稳定。志愿者的激励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激发志愿者的内在热情,保持志愿者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使志愿者获得有价值、令人愉快的工作经历。主要实施以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为基本依据的普遍激励。开设志愿者维权热线和心理热线,切实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对做出突出贡献、表现优异的志愿者集体、个人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特别奖励。奥运会结束后,开展志愿者评比表彰及纪念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奥运会结束后,使奥运志愿者能够更好地延续志愿精神,坚持志愿服务,传播志愿精神,提高志愿者的幸福感。
3.3 建立奥运会志愿者的人身保险制度,为进一步提升奥运志愿者的幸福观保驾护航
为了保证志愿者的健康、安全和提高志愿者的幸福感,为志愿者投保已成为国际惯例。悉尼奥运会的奥组委就为每个志愿者投了两种保险,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公共责任险。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将从事各方面的工作,特别在环境保护、安全保卫、交通协管等一些岗位具有一定危险性,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投保人身保险就十分必要。2005年9月15日,北京奥委会与中国人保财险签订了首张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保险合同,为北京奥组委36名前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障[5]。但这仅仅是十万分之三十六,要保证十万奥运会志愿者都获得人身保险并确保在受到意外伤害时获得相应的赔付,就有必要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以便将志愿者的保障纳入法制的轨道,同时可以进一步解除志愿者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3.4 建立志愿者服务法律制度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具备社会志愿服务的法律制度还比较匮乏[6]。法律是人类社会具有最高效力的规则体系,将志愿者服务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仅能够赋予管理规则最为刚性的约束力,从而保障志愿者服务的高效有序进行,而且能够提升民众对奥运志愿服务的认识,为更为广泛的志愿服务立法提供理论储备和实践支持。明确志愿者的法律地位,为愿者立法,给志愿者一个心理安全保障,使他们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体现“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出北京奥运志愿者特有的服务风采和幸福感体现。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因为出色的志愿服务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奥运会之后,韩国掀起了一股志愿服务的。政府因势利导,适时出台政策,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7]。借助奥运东风韩国的志愿事业由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我国也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借助奥运会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激励与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4 结论
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高质量的充满爱心的服务。志愿者是本着服务他人、奉献自我的精神自愿为奥运会工作,他们将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并怀着为奥运盛会增光添彩的满腔热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而不是将自己承担的任务当作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志愿者这种忘我的服务热情、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爱心工作态度将为奥运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使各国参赛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和游客怀有宾至如归之感。雅典奥组委新闻总监万尼科斯•科斯塔斯曾说,要想使奥运会取得成功,有三点因素非常重要:第一是成功的组织工作,这需要各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努力;第二是要找到最好的工作人员,第三则需要有最好的志愿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依赖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同时志愿者的参与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极大的促进。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临时性群体,表现出了群体规模的庞大性、人员构成的多样性、个体目标的分散性、群体规范的非强制性等特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志愿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应针对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招募、培训和考核以更好的为奥运会服务。北京奥会的志愿者为人自身和谐的发展,获得充实精神、纯净心灵、完善人性、提高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可以说,北京奥会志愿者即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志愿者通过为北京奥运提供服务,通过与各种群体以及社会的互动,来达到“助人助已”的目的。志愿者通过广泛参与北京奥运的各种活动,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奥运会提供服务,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欢乐体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志愿者自身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志愿者通过参与北京奥会服务,了解奥运奥精神,传递爱心,培养高尚品德,关心公益事业,遵守社会公德,主观上志愿者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会的筹备及举办过程中,将不期待任何物质性回报,自愿奉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全力完成组委会分配的各项任务,同时也提升了奥运志愿者自身文化价值的幸福感、自愿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无偿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组织性参与服务的幸福感和奥运会后志愿者服务的幸福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和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的与日俱增[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试探性阶段。[JP1]这不仅需要经典、成熟的社会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的有力支撑,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志愿北京―2005“志愿服务与人文奥运”国际论坛成果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郑国华.北京奥运会中的民族精神观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9(4):33-38.
[3] 邓国胜.奥运契机与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2):85-87.
[4] 马洪亮,吴雪萍.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志愿者服务[J].体育科研,2007,28(3):14-16.
[5] 郑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法律问题刍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7,(1)16-19.
[6] 王洪秋.关于奥运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模式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3):12-17.
关键词: 后赛会时期 高校志愿者 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次承办国际大型赛事、会议,我国组织志愿者参与大型活动服务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中的重要内容。2013年、2014年南京市分别承办了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和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在宁高校学生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要来源,分别动员1.3万名和2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赛会的筹办与服务,涉及竞赛场馆服务、奥委会官员助理、语言服务、礼仪服务等方方面面。“奥林匹克运动事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没有志愿者,要想组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是不可能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对奥运会志愿者给予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志愿者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高校大学生参与国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也成为他们人生中重要而难忘的一段经历,他们是一个光荣的群体,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志愿者们经过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洗礼,必然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特点
大型赛会主要指洲际、国际性大型专项或综合体育竞赛或会议。志愿者作为赛会组织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志愿者招募、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相较于日常青年志愿服务,因其专业性、重要性、规模庞大性的特征,使得配合其运作的志愿服务工作有相对应的特点。
(一)组织规范,团队化运作优势强。
以亚青会、青奥会为例,为保证最高效的志愿者管理,采用“馆校对接”模式开展志愿者岗位管理,即一所高校承担一个竞赛场馆或服务职能的全部志愿者工作。志愿者招募方案、培训内容、考核指标、激励政策均有统一的框架要求。各高校团委直接向组委会志愿者部负责,从高校团委借调专人担任场馆志愿者之家主任,全程负责志愿者团队管理,加场馆对志愿者的管理效力。
由于“馆校对接”模式决定了比赛场馆志愿者管理的团队化特点,一所高校的全部志愿者与场馆内竞赛服务团队、观众服务团队、后勤保障团队等职能工作人员相对应地组成了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内又根据各自服务的职能岗位划分为各个岗位小队。因而能够充分体现团队工作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的特点,更发挥既团结一致求奋进,又你追我赶有竞争的良好工作状态。同时,团队管理按照树型结构搭建,围绕志愿者经理、志愿者之家主任两个核心,分别侧重外部沟通和内部建设,分工合理、责任明晰。
(二)培训体系完整,素质提升效果显著。
培训工作是志愿者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志愿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打造高素质志愿者队伍的决定因素。国际体育赛会的志愿者需要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方能满足组委会对志愿者的各项要求。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在国际大型赛会志愿者培训方面已经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
大型赛会志愿者培训以志愿者礼仪、技能培训、岗位实训组成培训体系,由专家指导授课,培训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其中封闭式集中培训时间1个月,确保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培训以竞赛服务为重点,使志愿者掌握所服务岗位相应的工作内容,成为合格的“技术助手”;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塑造志愿者友好、有礼、得力的气质形象,成为靓丽的“赛场名片”。
志愿者通过参与培训,不仅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方面得到了指导,还在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国际交流、国情世情、世界文化、自我安全防护等方面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提升。志愿者一致认为,丰富的培训内容使他们受益匪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激励保障到位,凝聚力强士气足。
高校志愿者的激励侧重强调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在激励方式上更强调精神激励[1]。国际大型体育赛会的志愿者激励方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除了优秀志愿者评选和奖励外,特色鲜明的志愿者激励物资是其区别于其他志愿服务项目的最大优势。激励物资主要由根据大赛标志、吉祥物、志愿者吉祥物等主题专门设计制作的志愿者服装配饰、文具用品、徽章卡片等,由组委会统一配发或由各场馆志愿者团队自行设计制作。激励物资的发放方式一般有时间累积型、目标达成型、项目突破型、先进奖励型集中模式,分别对应鼓励志愿者坚持完成一个阶段的培训或服务、实现某个阶段性目标、攻克某个工作难点及在服务过程中表现优异等情境。有计划、有规划地发放激励物资能够调节志愿者团队的工作节奏和氛围,提振志愿者士气和战斗力,以更好地完成服务任务。
同时,全方位的志愿者保障为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一方面确保志愿者服务安全,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保证志愿者饮食、住宿、交通有保障、得便利,使志愿者能够充分感受到组委会和学校的关怀,能全力以赴地投入赛会服务之中。
二、后赛会时期青年志愿服务管理的情况分析
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会为主办城市留下内含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中志愿服务遗产更是意义重大,对当地社会精神风貌有明显积极的影响。志愿服务遗产的内容包含成熟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模式、优秀的骨干志愿者、丰富的志愿服务文化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不因赛会的结束而消失,相反会长期存在,感染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使相关管理工作产生新的特点。
(一)志愿服务观念更新。
长期以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定位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开展义务劳动等浅层面。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缺乏系统认识,“体验式”参与、“一过性”参与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认同感。而校内相关部门或社会组织普遍存在将志愿者等同于免费劳动力的潜在观念,随手指派志愿者打杂帮忙的情况屡见不鲜,只注重对志愿者的使用,忽视志愿者的培养。经过大型赛会的培训、洗礼,社会、高校、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观念被快速刷新。
首先,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增加。经过系统化培,大学生意识到要做好志愿服务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要成为一名合格志愿者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不断参与服务的学习和适应,才能满足志愿服务的要求。同时认同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其次,高校、社会认识到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重视志愿者队伍长期稳定地培养。
(二)高涨的个人自信与荣誉感。
国际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经历为志愿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服务经历和参与高规格赛会筹办的宝贵经验,因此参与赛会服务的志愿者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志愿服务团队的认可空前高涨,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达到顶峰。特别是各高校往往会在赛后组织志愿者表彰、志愿服务经验宣讲等活动,一方面将赛会志愿服务文化向校园传播,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赛会志愿者的服务动力和决心。在跟踪调查的志愿者中无论是否继续在志愿者团队工作都表现出了对志愿服务的巨大热情。
(三)重视志愿者专业化发展。
志愿者在大型赛会组织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再仅仅是秩序维护、场地管理等体力要求高、技术要求低的辅助岗位,在礼仪、礼宾、语言等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志愿者们也发挥着独当一面的重要作用。在竞赛方面的技术辅助岗位,志愿者们经过严格的培训甚至担任了具有较高技术要求并关系到比赛结果的重要岗位。这些事例让人们了解到志愿者是可以具备较高专业性的,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提高专业技能强的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视专业志愿者的培养是后赛会时期志愿服务的重要特点。
志愿者专业化的进程代表着社会对志愿者角色定位更加准确,也表明志愿者能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后赛会时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管理对策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指标[2]。大型赛会带给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精神文化遗产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志愿精神的传扬和发展,更离不开志愿服务的亲历者和管理者的付出和努力。结合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经验,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值得实践和探索。
(一)加强骨干志愿者队伍建设。
骨干志愿者是志愿者团队的核心,既是志愿者组织管理的金字塔尖又是志愿者精神的旗帜导向。选拔组建一支作风端正、工作能力突出的骨干志愿者队伍能够极大地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效率。骨干志愿者应该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强烈的志愿服务意愿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首先要能够做好一名志愿者才能成长为骨干,有足够的志愿服务经验才能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实践探索,要能够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在团队内树立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良好志愿者品质;出色的表达能力,骨干志愿者在团队管理中往往扮演了服务方案的制订者、培训课程的讲授者、服务过程的监督者的角色,这些角色要求骨干志愿者能够将团队的精神准确地传递给志愿者并确保执行,要及时关注志愿者们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和调整,确保团队精神状态和服务状态;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需要长效性的管理和耐心长久的付出,还需要不断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志愿者的诉求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内容,需要骨干志愿者能够勤奋思考不断发现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并且吸引青年积极参与。
选拔培养骨干志愿者队伍既要靠志愿者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更要依靠组织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利用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力量,在高校延续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素质能够快速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进程与发展。
(二)优化志愿者培训体系。
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环节,提供培训是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尽的义务,接受培训是志愿者的基本权利[3]。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培训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培训的价值可以从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两个角度思考探索。培训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实践自学为尝试,强化志愿者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以情境展示、团队互动为培训方式,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互相交流,既活跃了志愿者培训的氛围又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培训内容上,以志愿者岗位职能介绍为基础,以志愿者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改变以事务性培训为唯一目标的枯燥、单调的培训,改变志愿者作为“劳动力”的潜在定位,真正通过志愿服务培训全方位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培训不仅关注志愿服务这一事,更关注志愿者成长这一生。
同时以志愿者培训为起点,重视志愿服务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重视志愿服务实践教育,还要加强志愿服务理论教育,在高校开展系统化、正规化的志愿服务教学,使志愿服务教与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知与行结合[4]。
(三)提升志愿者激励水平。
大型赛会志愿者的激励方式以其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涵为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给志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鉴其经验,在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过程中应不断丰富激励方式和内容,采用更贴近志愿者心理与现实需求的方法,促进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规范志愿者注册与考核:对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系统化、精确化。加强志愿服务管理网络化建设,将过去繁琐且缺乏监管的人工管理变为系统化自动累积服务时长,保障志愿者的利益。二是加强志愿者精神奖励和物质保障:以志愿服务先进表彰为抓手,对优秀典型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树立校园示范,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同时不断优化志愿者午餐、交通补贴的标准制定,保护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志愿者品牌效应,提升志愿者归属感:为志愿者设计形象标志及周边文化产品,使志愿者对团队更有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且更便于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和理念。
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宝贵经验,要充分挖掘发挥其中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文化理念,保护和激发志愿者投身公益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要努力发挥青年志愿者向善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势头,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晓华.基于现行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下的志愿者心理需求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28):198.
[2]袁文,王丽君,王文杰,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中外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9):65-66.
一、志愿者的由来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志愿者”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也被译做“义工”。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志愿者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1993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大学生、中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
对志愿者来说,志愿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奉献社会;二是丰富自身生活体验;三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利用闲余的时间,承担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工作和服务活动,既可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还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十分有益。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别人,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解决问题与处理事务的能力。
二、志愿者行动
志愿活动对社会意义在于: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而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个体之间相互传递,最终汇聚成社会的暖流,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二是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和理解,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志愿工作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现代社会志愿者与志愿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断言,“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教育青年,激励社会”被确立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永恒宗旨。在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有约900名志愿者参与了奥运会,他们自发地、积极地从事着简单的服务工作。伴随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发展,运动项目逐渐增多,“重在参与”的口号于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上提出并流传起来。在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达170万之多。奥运期间,在城市街道、奥运赛场、车站公园,处处流淌着志愿者的热情的微笑以及无微不至的帮助。他们友好、专业的志愿工作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国际媒体由衷地赞美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2.灾害救助。2008年中国大地上灾害频繁,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铁路大动脉被堵,南北交通阻隔,人民生存和生活受到巨大威胁。志愿者以各种方式,赶赴现场,在冰雪灾害中帮助受灾的群众,对政府的救助给予大力支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来自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志愿者们,满腔热情地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与安排下全力抢救,成为救灾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在灾害救助中,志愿者的行动不仅为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更为受灾群众树立了坚强、勇敢、自信的形象。
3.扶危济困。1993年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社会关爱。多年来,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行动,主要涉及社会关注、政府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青少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并实践着公民教育的内容。此外,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青年志愿者行动使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三、志愿精神
国际社会给志愿者精神作出定义:一是志愿;二是不计报酬;三是利他。志愿者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任何人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觉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者精神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的态度,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着志愿者精神,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公而忘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源远流长。
志愿者精神是利他精神与利己精神的结合。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复杂的,既有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意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需求。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等。
志愿者精神首先表现在自觉、自愿。这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帮助有需要的人,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展现社会文明。其次,志愿者精神也有承诺的内容。做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对相应的志愿服务部门做出承诺,这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者们自愿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出色的志愿服务,进一步体现出北京奥运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四、志愿精神之公民责任
公民是指有社会行为能力,并能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的人士。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也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凝聚人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学校承担着培育社会公民的主要职责。
志愿者行动所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崇尚社会实践的育人方式,对于我们认识学校培育公民素养的内容和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1.青少年成长。全社会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青少年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新时期的青少年道德培育工作情景生动,内容广泛,富有实效;适应青少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渐增强的特点,激发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活动对培育青少年学生文明礼貌、关爱他人、相互协助、助人为乐、敢于承担责任等良好品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做好成人的准备。目前,各个中学每年都要隆重举行在校学生18岁成人仪式。成人不仅仅意味着年龄达到一定的阶段和身心的成熟,更重要的是成年人要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成人仪式可以激励中学生的责任、奉献、进取精神,激发他们回报社会、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走向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和能力准备。16~18岁是中学生向成年公民过渡的关键时期,青年志愿者行动与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可以把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履行公民义务统一起来,寓教育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志愿者服务可以成为新时期中学生公民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
3.志愿意识的培育。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少年们最大的感受是帮助他人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社会实践;锻炼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责任,体现自身社会价值;被他人、社会认可,服务他人、贡献社区是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行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特别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坚持将亲身参与志愿者实践活动作为内化公民意识,形成公民行为能力的正确途径;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的热情,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活动。
所谓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各种服务的人,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点。所谓社区教育志愿者,是志愿者的一个分支,概念、特点与普通志愿者并无本质区别,但其服务的对象特指社区教育教学工作,自身综合素质一般高于普通志愿者。所谓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就是这样一群有志愿精神、有高尚情操的人的组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教育志愿者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极大地充实社区教育的人才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深化、细化社区教育教学目标,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学习所需,和谐社区现实环境和精神世界。但由于它仍是新生事物,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所以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笔者试从社区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对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法律缺位
在国际上,通常对志愿者、志愿者队伍及志愿者活动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保护,如在英美发达国家,对于公民参加低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活动,是有明确的《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来作为法律保障的。但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基本缺失,这对志愿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利,使得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先天不足。
(二)志愿者队伍结构单一
目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以退休老人居多、中青年较少,普通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员有限。许多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并非自愿参加志愿者队伍,有些不了解社区教育的范畴和意义,有些由于能力所限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单一的结构只能带来单一的服务对象、单一的服务项目。
(三)志愿者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社区教育志愿者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实用知识,没有专门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和业务提升指导。有些志愿者在社区教育教学活动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有些志愿者自身服务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变。
(四)志愿者队伍地位不高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志愿者队伍发展时间短、底子薄、地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许多时候志愿者队伍名不正言不顺。另一方面是由于社区教育管理者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社区居民对志愿者的认知度低、互动性差。这直接导致许多志愿工作和活动雷声大、雨点小,一阵风、难长久,反过来使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地位不高。
(五)志愿者队伍服务面窄
目前,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建立,大多围绕政府工作或某一项目被动设立,往往把志愿活动当成了政治活动,非政府组织变成了变相的政府组织。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也同样存在这一痼疾,结果使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缺乏自主性、灵活性,服务面窄,难以真正提供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项目。
(六)志愿者队伍管理不善
目前我国各种志愿者队伍一般自成系统、条块分割。由于彼此缺乏默契、缺乏协调,所以活动中往往出现重复服务或服务盲区。许多志愿者队伍管理方式松散,导致有些志愿者对教学服务活动缺少责任心。也有一些志愿者队伍实行政府行政式管理,导致有些志愿者只当作任务来完成,应付了事、缺乏热情,教学效果差。
二、解决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法律机制
志愿者队伍要成熟规范,志愿服务事业要深入持久发展,都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如果得不到相关法律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会直接挫伤志愿者的热情,阻碍志愿者队伍的壮大。虽然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出台了志愿服务的一些地方性法规,但由于各地的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这些地方性法规在地位上低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所需。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一个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社区教育志愿者就其性质而言,属非政府组织,采用非官方管理模式,但这绝不意味着政府对其无能为力,更不能放任自流。从我国国情来看,社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依赖度较高,政府对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应该恰当引导和适度介入:相关部门要宣传树立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正面形象,大力倡导社区教育志愿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指导、协助和服务工作;相关部门要保障和监督有关资金的运行,对一些必须投入和运作的资金给予充分的保证。
(三)建立和完善招募机制
社区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这相当于事前控制,主要规划包括社区教育志愿者招募的目的、需求量、组织机构、权利和义务、注册和管理、考核和评价等方面。其次招募要公开透明,明确选拔标准,严格操作流程,把握德才兼备原则,同等程度可以优先招募“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老艺人)、教师、行政事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第三还要完善志愿者人才库的注册、日常维护和管理;队伍建立只是初级阶段,关键还要靠后续的精心维护和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培训机制
社区教育管理者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进行各种知识培训,如专业知识、教学知识、社交知识、心理知识等,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要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意识培训,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提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志愿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分享经验成果,有效地融入队伍整体;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完善自身的人格,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
(五)建立和完善支援机制
志愿者是社区居民的服务者,而社区教育管理者则是志愿者的服务者,所以要有更加积极的服务意识、更先进的服务理念。一方面应确保志愿者在规范的轨道上开展志愿活动,避免出现一些不正常问题,如法律问题、安全问题等。另一方面也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提供好后勤保障,成为他们的后盾和支撑。只有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才能让他们更义无反顾地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六)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
志愿者活动是基于人性向善的一面,但现实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常常要面对人性中不完美的一面,如少数部门、少数社区居民嘲笑、冷遇、不理解和不配合等,这会对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挫伤;同时,志愿者也是普通人,会有劳累、病痛,会有不良情绪,这些都会给志愿服务工作带来消极影响。所以社区教育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一种保护机制,尽己所能让志愿者解除疲劳、排解不良情绪,正确处理少数社区居民的不配合问题,有效保护志愿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七)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志愿者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几乎没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诉求,他们更加看重自身人格的完善、人生的体验、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高尚的人。所以社区教育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志愿者考核评价体系,并让这种体系成为志愿者参加活动的主要动力,适时适当地给予精神层面的表彰奖励,这将大大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提升志愿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八)建立和完善反馈机制
志愿者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获得客观的评价和反映。反馈目的是让社区教育管理者及时了解志愿者活动的进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活动的效果,以便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改进志愿者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志愿者活动的效果。这种反馈机制应该与志愿者的考核评价相结合,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开展各种调查、活动回访、成果展示、项目跟踪、案例发现等。这既是对上一阶段志愿者活动的事后控制,同时也是对下一阶段活动的事前控制。
(九)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志愿服务 激励保障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5
Situation and Constitute Factors of Chinese University Volunteer Team
JIA Fang, BAO Lei, LI Na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0)
Abstract In the early 1990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ystem based volunteer corps of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munity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coexistence, over the north and south, has become a national volunteer organization. With the 2008 Olympic Games volunteer team of volunteer opportun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the university team of volunteers increasingly standardized, voluntary service to a number of area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charitab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re protection, stadium and so on.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voluntary associations of quantity,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volunteer team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but also face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social support system is relatively backward, lack of national security laws and regulations,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lack self-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funding and other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and therefore be analyz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lunteer team building, problem summary, constituting factor analysis, mast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volunteer team, and can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unteer team building and student volunteers capabil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volunteer service; incentive guarantee
按照联合国对志愿者(Volunteer)的定义,①我们可以把高校志愿者团队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高校学生活动共同体”。虽然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团队的利他思想却古来有之,“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这些思想的精华。我国自1993年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由于志愿者切合了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渐提高。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智力基础和科学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较强的动员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和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也充分地体现了青春气息、时代精神和人文色彩,在志愿活动中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无限潜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扶持功能、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是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它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文化道德修养,培养“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德;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锻炼、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了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通过培养奉献精神和提供无偿服务,触发大学生的心灵和拓展他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同时,引导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等等。然而志愿者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以渐进性、积累式发展,到2008年呈现爆发性发展,也随之带来了诸多问题。
(6)法律保护意识及普及不足。高校大学生志愿团队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问题出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物质权益、安全权益往往缺乏保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自身权益认识不清,没有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是由于以志愿活动为主的大学生校内志愿服务组织本身运营经费不足,无力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有的志愿团队有了足够的经费,却没有把经费更好的用于志愿活动中,而是从中谋其利益。
2 提升策略
(1)加强共青团的指导、思想教育、提高志愿服务意识。高校共青团应以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为目标,以建设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为重点,以创新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体制机制为着力点,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具有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
把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高度,以团委带头,其他相关部门相配合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从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设计志愿者活动方案和项目、培育和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拓宽经费渠道、保障资金和场地落实等,给予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关心,为全体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措施中,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志愿者的服务。在招募志愿者前制定专门的招募方案,明确所需招募志愿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人员数量等,公开招募流程、时间、地点、选拔方法,通过有效途径招募信息并进行宣传,严把质量关,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拟接收的志愿者进行公示,全方位保证志愿者信息的畅通。招聘后,及时了解每个志愿者的兴趣、爱好、特长、掌握技能并做好记录,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及时掌握志愿者的最新动态,为今后的志愿者服务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具体就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如邀请专业老师及优秀志愿者作报告,利用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并开展实际演练的志愿者精神培训,且注重测试评估,对志愿者的精神素质进行评估,培养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在组织志愿者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社会效果,还要注意学生个人奉献精神、公德意识、能力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组织管理、团队建设、人员信息等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育,营造一个安全且具有归属感和联系感的环境,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和权力,高校应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者与组织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⑤形成一个稳定性高、归属感强的志愿队伍,为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和志愿者自身发展提供平台,对志愿服务行为、志愿者标识及使用进行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和志愿服务记录手册。
(2)明确志愿团队的服务目标,志愿活动的可行性。志愿活动要紧紧围绕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服务目标,高校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支成规模、多门类、高效率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满足经常性志愿服务、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青年志愿服务经常化储备、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社会化运作,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成果广泛共享。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高校考虑志愿服务目标的效果时,除了首先考虑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鼓励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志愿者活动品牌和项目建设中,结合专业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之外。还应该考虑在实现服务目标的过程中,志愿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这不仅是志愿项目的创新性,还是项目创新性与大学生参与可能性的关联,考虑这种关联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专业化的作用。进而通过这些活动,增大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得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健全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政府必须从法律上确定志愿者的地位,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和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倡导和激励公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政府可以通过健全全国性法律,出台地区性法规,加快志愿者的相关立法的进度,保证我国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如通过法律落实给大学生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减少志愿者的财物损失及人身伤害的威胁。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志愿者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获得保障。在制度上规范激励过程的运作,包括对激励的对象、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内容、不同激励方式的搭配、执行的时间等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与规定。具体措施应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相结合,使得志愿活动与德育衔接上,如把志愿活动记录作为学生发展党员的指标,与奖学金、贷款、贫困生补助、学生的综合测评等挂钩。二是,实施差别激励,即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通过对志愿者激励机制内在激励手段和措施的整合,用志愿者精神激励志愿者,用志愿者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去强化工作动机,激发创新热情,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再通过对外在激励要素(如适当的表彰、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多彩的团体活动等)进行整合,使志愿者快乐地工作,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产生向心力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最佳的志愿服务状态。三是,有效的监督反馈和考核评价。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各组成要素的激励效果进行有效适当的监督反馈,调动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在监督反馈的同时,要对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进行考核评价,既可检验志愿者激励机制要素整合的实际效果,也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要素整合提供依据。四是,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供志愿活动的环境资源、资金资源等,弥补大学生无经济来源,志愿活动资源缺乏的问题,使得志愿团队保持清廉,不受利益诱惑,进行无偿服务社会,更好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总之,当代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不良影响。只有通过克服这些不良影响,才能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一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各个高校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应该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制定目的明确、计划清晰、可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得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得以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通讯作者:李娜
本研究由: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项目号:14JD710056)、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项目号:SK10201404)等项目资助
注释
① 马克・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② 卫敏丽.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28.9万个 注册社区志愿者3100万.公益时报,2012-05-14.
③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志愿者服务循环体系.贵州志愿服务网.新民晚报,2009-03-12.
一、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上海经验
志愿服务是一项需要志愿者倾注热情与精力参与的事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爱心与热情,还要对志愿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一个规范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对于上海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未来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后世博时代上海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日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上海在继续发扬世博志愿服务的成果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效发展,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需求,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逐渐成熟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上海市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常设服务项目、中长期服务项目、短期服务项目、应急服务。契合世博期间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志愿热情和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建设全市项目化志愿服务体系。
(三)不断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建立了注册志愿者库,建立起了一支常态化、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整体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程度和水平。
(四)创新开拓的志愿者服务基地
志愿者服务基地是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长期的公益岗位、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体现城市文明、城市精神的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是建设上海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五)有效培育了志愿文化精神
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灵魂和价值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及由世博而升华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世博后的城市志愿服务过程中,内涵日益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上海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奉献互助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认同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
(六)先进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
上海始终关注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建设了上海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交流平台。
二、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问题及成因
回顾2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志愿服务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上海志愿者激励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志愿服务激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海志愿服务的成效。认真研究和探讨上海志愿者管理及其存在问题,对于借鉴国外有关经验,提出如何加强志愿者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推动上海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政策支持缺位
首先是全国性法律尚未出台。当前上海在志愿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推动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奉献热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上海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处在全国前列,但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的缺位,影响了志愿服务法制体系整体建设,造成地方立法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地方政策支持欠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针对志愿者的活动和志愿者管理的综合性政策。志愿组织缺乏经费,其人员培训、日常管理、项目策划就没有必要的场所、费用等物资支持,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约。这不仅是上海,也全国各地志愿服务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社会支撑体系缺失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较广,它的有效开展不仅要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上海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广大市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但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开展较晚,社会公益活动并不十分深入人心,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媒体宣传力度薄弱、社会资源支持显著欠缺,公众认知度不足等社会网络支持不足的问题,这种社会支持网络的欠缺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需要的设备、资金、场地等资源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志愿文化精神缺乏
上海在世博会形成并在其后践行的志愿精神,是新时期上海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写照。但是由于国内整体大环境的同质性,加之上海作为人口流动程度较高的特大城市,志愿文化及志愿精神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中国的历史文化蕴涵着对家庭和国家强权的意识,导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两端力量强大,缺少公共观念和公民社会的孕育。改革开放后公民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公民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公民大多数还是法律和名义上的公民,没有成为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公民。公民对政府的依赖还是很强,公民自主管理意识在某些层次和领域还比较薄弱,公民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热情不高,动机不强。
(四)组织内部管理缺席
首先是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当前志愿活动的精神激励基本上局限于单纯地授予荣誉称号,主要是在志愿活动结束后通过开展总结表彰大会进行的。由于这种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往往忽视了对志愿者活动过程前和过程中的激励。而且传统观念认为志愿者提供无偿并不需要物质激励。但是随着志愿队伍的壮大,社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专业性志愿的需求越来越多,志愿者在专业中投入的服务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只强调精神激励的话,往往使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其次是组织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机制还面临许多缺失,虽然制定了许多培训规章制度,但往往没有践行制度的行动。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不能提供差异化培训,导致志愿者上岗后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认知和行动出现偏差,打击了志愿者热情,降低了组织效率。
三、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方略建构
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不仅要组织和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机制加以鼓励和引导, 使志愿服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对志愿服务激励工作进行建构,分别是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以及过程视角下的分阶段激励模式建立。以下将从这几个视角对上海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提升作深入阐述。
(一)宏观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环境塑造
政府应将志愿者行动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给志愿者提供良好成长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此类活动,用政策来保障志愿者权益,创造一个更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不仅以德提高公民的认知水平,也要以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志愿服务,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法制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海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推进政府促进机制的建立,具体来说,就是改变政府职能,优化志愿组织管理体制。政府首先要降低对志愿组织的准入门槛,整合志愿组织管理机构,改变对志愿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以理顺志愿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责任关系和权力关系。志愿服务只有获得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才可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精神,上海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要“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因此,上海要建立大众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适时对志愿服务进行精神嘉奖。我国社会在激励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务的资金、设备、场地及观念等方面,必须协同社会力量,依靠政府、企业、家庭、体育团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大环境下的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二)中观视角下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优化
首先是在组织内部管理层面。上海志愿组织的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是应有之义。志愿组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注重信息化和战略管理的自身建设,加强与社会、企业、政府、及个人间的联系,努力推进社会的资源整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志愿者组织队伍的稳定性和管理的针对性。从入口上建立建全选拔程序和审查机制,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是在组织内激励层面。要提高组织内环境激励,组织内部要重视志愿者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对组织的归属感跟认同感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加强组织内培训激励。志愿组织应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志愿者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通过组织的共同学习,使志愿者的工作表现更优异,增强工作满足感并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要加强组织内绩效激励。志愿组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对志愿者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志愿者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发展。要发挥信任激励的作用。在志愿组织中,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更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独有的激励优势,有效地发挥示范应有的良性辐射作用。
(三)微观视角下的志愿者个人认知提升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激励的主体。自我激励是最高境界的激励。也是最核心的激励。只有志愿者的内在参与动力得到了激发,志愿服务事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在调研中发现,志愿者较少会自我激励,作为组织来说,要意识到帮助志愿者激发动机的重要性,提升志愿者的认知有助于志愿者强化个人的参与动机,引导志愿者学会发现自己的需要,学会刺激这种需要,通过影响个人的动机来调整个人的行为,并把动机变成现实中的心理渴望,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志愿者的心理渴望引向组织的目标并达成目标。青年群体是上海市志愿者的主力构成部分,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正处在树立理想、形成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应该通过团队培训等方式,让志愿者体会到时代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希望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的抱负,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到一起。志愿者在参与服务过程中希望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阅历、学习社会知识等。在志愿者组织,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完成服务项目或策划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之间彼此的沟通协作、讨论实施,个人的各方面技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对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来说,这是参加志愿服务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成长发展的激励引导。激励是一种使人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人是激励过程的主体,了解人的动机和需求是设计激励机制的前提。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通过激发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和动机,达到激励自我的目的。如果志愿者善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看待志愿服务价值,即使社会激励有所欠缺,也仍然能够让他们保持志愿服务的热情。
近年来,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广大志愿者活跃在教育、贫困、环境、残障、医疗卫生、妇女儿童、文化、社会道德等众多公益活动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之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争艳怒放。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当代学生是中国志愿者活动的主体,在践行志愿者活动中,既体现了社会文明时尚,也促进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使得其自身角色获得认同。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要责任者―――学校,尤其应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把学生的志愿工作抓深抓实。
一、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目前,部分学校的德育仅仅局限于政治理论课、班会课等灌输式教育上,缺少对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性指导,学生往往在“被强迫”中带着乏味兴趣去理解学校的条条框框,德育效果不佳。如果大力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就容易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自觉行动的欲望,变“客体”为“主体”,教育过程也由“单向”变“双向”,更直接地实现理论付诸实践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学校这个大家庭,真正体验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明白在人生漫漫征途上应学会的东西,从而自觉地按照时代的需求来完善自身。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志愿者在做贡献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互助,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志愿者”三个字意义非凡,这是一种不图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对个人、对生命价值、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在校园内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正气、树时代新风的品格,对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了时展对学生的要求。
二、积极探索校园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
过去的许多志愿者活动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激情往往是“三分钟热血”。学生心中的志愿激情往往是应和学校的提倡、教师的劝导而“装一把样子而已”,可以说志愿精神尚未在学生心中埋下种子。因此,学校应适当冲破传统教育思维,认真研究当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可接受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载体来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中。例如,整合各种宣传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志愿者活动”教育影片,在学校广播中加入志愿者专题,在校园宣传栏志愿者相关活动信息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又如,通过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班级墙报、学校简报、志愿者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再如,举办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志愿者活动成果展等,规范学生志愿行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浓郁的“志愿者”文化氛围。通过我们的种种努力,让参与者感受到志愿活动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实践,体会到在付出中收获被他人需要和被社会认可的精神回报,唤醒学生的志愿活动的参与意识,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快乐地投入到各项志愿活动之中。
三、巩固志愿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后,非常希望得到的是志愿活动努力后的认可和激励。要想使学生志愿者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学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志愿文化形成的长效机制。例如,学校给每个学生建立志愿者活动档案,当志愿者活动收到正面效果时,学校可以适当地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学校应多层次地制定志愿行为评比表彰办法,做到志愿服务激励有实效。如此一来,在志愿文化的感召下,学校必将能涌现出大批身边的道德榜样,其他学生的内心参与激情也会随之高涨,有助于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认知度、认可度、参与度,巩固志愿服务的思想基础,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志愿文化。
志愿者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锻炼平台。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引导下,它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校园志愿者活动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层面、做人能力以及学生健康人格的提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唤起互爱意识,增强校园活力,维护校园稳定团结的有利措施,应大力提倡和开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嘉宾,以及亲爱的志愿者朋友、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欢迎您们来到我们“梦”志愿者社团八周年庆典晚会,一起共同庆典他的生日。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发言,我也倍加珍惜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一个学生社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努力与支持,更离不开这八年来一届又一届的社团负责人辛勤的努力、默默的付出,借此机会我在这里感谢一直支持我们领导、老师、志愿者朋友。感谢支持和赞助我们此次活动的文笔塔网站,贤嘉丽蛋糕店,文山金夫人婚纱摄影。特别感谢,一直默默付出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社团谋发展的所有梦志愿者社团的所有社团负责人,因为是您们的行动、付出,才能有今天一个强大地学生志愿者组织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回首八年,“梦”志愿者社团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最终拥有了现在的辉煌成就,八年的历程,我们“梦”志愿者社团不断播撒爱的种子,如今已在文山大地生根发芽。爱心之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心海,点亮了世界。我们通过这次8周年庆典晚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了解“梦”,让更多的朋友们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更加懂得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增强“梦”志愿者与各社团的交流,增强各会员之间的友谊。让我们薪火相传,心手相牵!
志愿者,一个金光闪闪的名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我们志愿者的宗旨,在志愿者的道路上我们收获的更多是友谊和快乐。在志愿者的路上我们成长了自己,因为我们知道怎么在行动中寻找快乐,体会真正的行动的快乐。我们社团积极开展公交车站点服务、环保、义捐活动,多次到康复村参加支教、修水池、农活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让我们面对生活会充满信心和勇气,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今后,我们社团继续认真学习、落实十精神和志愿者的宗旨,竭力建设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继续关注、服务于麻风病康复者,深入山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生活困难。尽我们最大努力,组织更多新型的志愿者活动,以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展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亮丽风采。同时我也希望更多地朋友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体会志愿者的生活。
最后祝今天晚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梦志愿者八岁生日快乐。谢谢!
“梦”志愿者社团会长:
关键词: 志愿者组织管理机制 项目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自1994年12月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救援抢险、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在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过程中,志愿者以其青春靓丽的形象、踏实勤勉的工作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成为青年人所追逐的一种人文风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青年志愿者队伍日趋庞大,各院校志愿者组织发展良莠不齐的情况也受到了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志愿者队伍,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海金融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1.当前高校志愿者组织所面临的问题
1.1志愿者管理行政化色彩浓重,管理体制错位。
由于我国志愿者工作起步较晚,为了加快高校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各高校采取志愿者组织隶属于校团委管理的办法,志愿者组织与团委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即上下级的关系,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开展都要受到团委的批准,这在志愿者工作发展初期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却制约了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助人自助”是志愿者服务的精髓,志愿者渴望在自愿、自主、自由的环境下,为他人奉献爱心、提供帮助。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相比,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应更为弹性,强调协调和激励,以体现志愿者团队建设中的精神归属感。在具体工作中,志愿者和行政机构之间经常会出现“我要参加”和“要我参加”的矛盾冲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志愿者工作积极性降低,继而懈怠工作,最终淡出志愿者队伍。
1.2志愿者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落后。
现行高校志愿者活动内容主要以短期类为主,较为普遍的是为一些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亚运会、国际小丑节、国际物流会议等提供服务,以及慰问敬老院、福利院,如打扫卫生、聊天、表演节目等,其特点是工作要求起点较低,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中可发挥的空间较小,抑制志愿者的工作激情;志愿者难以应用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项目吸引力减退;各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志愿工作相似度高,服务品种单一,项目竞争力不足。因此,各高校志愿者队伍中的人员流动大于其他团学组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1.3志愿者管理培训缺乏专业性指导。
志愿者管理培训工作停留在表面,高年级学生培训低年级学生,内容主要以公务交接、文明礼仪为主,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导致志愿者工作形式单一、内容浮躁。以服务儿童医院为例:志愿者大多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和小朋友做游戏、聊天,忽略对儿童心理变化的认知,活动形式单调缺乏主题,虽然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在长期却无法对患儿的心理健康起到推动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志愿工作只有通过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1.4志愿者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高校学生参加志愿者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期望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赞许和肯定,而现行高校志愿者工作中却片面强调志愿者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忽视了志愿者在精神上的诉求。举例而言,为了筹备某大型活动,志愿者倾巢而出提供服务,但是活动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中却难觅志愿者身影。如此“只讲付出、不谈回报”的工作环境,会大大挫伤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后续志愿活动的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志愿者队伍的组织管理难度,不利于志愿者工作的长效发展。
2.推进以项目为中心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目标,其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机制,就是要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为“以项目为基础、集约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专业化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化管理推进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最大程度地实现志愿者的社会价值,为广大高校青年提供一个通往社会的实践平台,为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新内容、新气象。
2.1积极转变管理思路,以项目管理带动志愿者事业的蓬勃发展。
志愿者是一些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自发组织在一起的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的目标是获得个人内在的满足感,因此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控制志愿者,而应“投其所好”以优秀项目吸引志愿者加入这个团体,对每个志愿项目进行独立化运作,强化志愿者对项目的精神归属感,调动志愿者自我治理团队的积极性,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以国际交流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为例,其所负责的长期服务项目有上海儿童医学院、青年成就协会(JA)、正大艺术中心。每个志愿项目都有独立的领导团队,志愿工作的开展由志愿者和志愿基地工作人员共同协商决定,工作决定权的下放增强了志愿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调动了每位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志愿项目的发展。
2.2拓展服务项目,树立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者项目的成长可以归纳为:引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每个项目都有其生命力,志愿者一方面要做好延长志愿项目生命力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新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志愿项目。要想开拓更多的志愿项目,就应把眼光投向校外,取得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帮助,加快志愿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国际交流学院积极发挥志愿者的能动性,联络多家有志愿者需求,且具备管理经验的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联手打造优秀志愿者基地。我院现已和“牵手上海”“JA”“正大艺术中心志愿者工作办公室”合作开发多个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2.3依托专业机构,推进志愿项目服务培训工作。
建立规范、专业、科学化的志愿工作培训体系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普遍具有学历高、热情高的特点,但由于和社会接触少,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了解,缺乏服务技巧,常常欲速则不达。同时高校鉴于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困难,也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故而志愿者服务队应依托校外专业机构,为志愿者提供培训机会。例如与我院合作的JA协会,就十分重视大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在每一名干部上岗之前都需要接受校内面试、校外面试、校外培训三个环节的考核,进而保证受训人员的工作质量。
2.4建立完备的志愿者评价激励制度。
志愿者的工作动力源于人们对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肯定,这也是志愿者工作的特点――以志愿者的精神满足度作为价值衡量标准,因此完善志愿者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志愿者的工作潜能,壮大志愿者团队。志愿者评价激励制度要注重长期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志愿者工作重在长效,做好平时每一次的考核认证工作,兼顾质量原则、效率原则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志愿者的工作状态。此外,我们应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志愿者,如口头表扬、志愿者认证、星级志愿者评选等,都能够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志愿者带去鼓励。国际交流学院在志愿者表彰工作中与志愿基地积极合作,制定了星级志愿者评价标准,凡是在同一个基地服务6次以上的志愿者都可以得到一张盖有志愿者基地和学院章的星级志愿者证书,并在期末的素质拓展中加分。
参考文献:
[1]任建东.志愿行动成功的五大要素分析――公民道德在渐进中提升[J].唐都学刊,2010,(01).
[2]鲁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