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案

时间:2023-06-06 08:5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狼和小羊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狼和小羊教案

第1篇

下面先看两个教学案例。

(一)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狼和小羊》(小学第三册)结尾时,我微笑地问学生:“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结果怎么样?”

“狼向小羊扑去,用力太猛,碰到石头撞死了。”

“狼向前扑去的时候,小羊一闪,狼掉到溪里淹死了。”

“正在危急时刻,赶来了一个猎人。他开枪把狼打死了。”

——想不到学生有这么多奇思怪想,可我的教案里写着:“小羊被狼吃了。”

看到还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下课的时间又快到了,我便赶紧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让学生用笔记下。

课后,我反复思考,似乎觉得这样处理不妥。

(二)

对课文《宋定伯捉鬼》(初中第一册)的主题讨论几分钟后,学生的意见大体一致,但我还是再鼓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大胆发言。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他说:“文中的鬼,憨头憨脑,自始至终没有一丝一毫加害宋定伯的意思。宋定伯说什么他都信,没有心眼,老实巴交。而宋定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要捉鬼卖鬼的主意,一路上使尽了欺诈的手段。”

——我不禁一怔,课本里“阅读提示”写着“一个人用智谋制服鬼的故事”,《教师教学用书》也说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想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否定这位学生的意见,但又觉得过于武断、轻率;要么对他的说法加以赞赏,又似乎一时拿不准。不过,有思考总比没思考好。于是,我先提议全班学生为他鼓掌,接着说道:“这位同学敢于思考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他的见解,非常独特,我也得再想想,等课后查找资料,下节课来与同学们交流,好吗?”但学生的目光还是流露出些许遗憾。

一下课,我就急忙走向资料室。

这两个案例,引发了笔者对课程改革要作更深的思考,对课程标准有了更多的理解。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或者预先设置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往里钻;而应该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不能用所谓正确的、标准的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以致阻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宋定伯捉鬼》的主题,教参早有“定论”,但第二个案例中学生的看法不无道理;尤其是他那不唯书、不唯师的勇气,那新颖的看问题的视角,那逆向思维产生的独到见解,确实难能可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中“珍视”二字分量很重,蕴涵了这次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重视程度。“珍视”,即珍惜重视,不是一般地看待,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简单地用预定的“标准”答案去匡正学生的不同意见;“独特”,即独有的、特别的,具有个性的,包含着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价值取向。接受美学、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课文的意义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生成的,教师万万不可用自己(包括教参)的分析、结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剥夺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上述第一个案例中,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不足,其主体地位则动摇、丧失了。再者,学生想象出的种种美好结局,饱含了孩子们同情弱小、扬善除恶的善良愿望(虽然与全文的故事情节及寓意不大相符),可惜教师未能充分地加以肯定,而是匆忙地把教案里的“答案”交给学生,取代了他们鲜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将渐渐变得懒惰、麻木,失却了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老师的答案是对的,只要记住老师的答案就行了。长此以往,何谈阅读能力的提高?何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何谈人的发展?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界谈论着报刊上的一则消息:“冰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春天。”——多么富有灵性和诗意啊!可是就因为它与教师教案里的“正确”答案(“水”)不一致,而被老师用红笔打“”了。——真让人啼笑皆非!这个红红的“”不仅仅画在学生的作业簿上,而且刻在学生幼小、稚嫩的心灵里;它不仅仅错判了一个出色的答案,而且可能扼杀了孩子创造的天性。

课堂上,即使学生的回答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这样,教师不仅在教学生学,而且,向学生展示了一种虚心诚恳、民主宽容的人格风范。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终身的。

其次,学生说出独特的、与教案不同的理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文化积淀无疑是一个挑战。按着教参讲,照着教案读,自然省心省力;一旦“开放”,一个头脑怎能应对50个头脑?对此,第二个案例的作者李涛老师(厦门市后溪中学)深有感触:“现在,我觉得比过去更累了,课前得想许多问题,看许多资料,以备学生‘刁钻’的提问、回答;但无论怎样准备,上课还是难免有卡壳的时候。”就《宋定伯捉鬼》一文,可能绝大多数教师备课时都未曾想到为“鬼”翻案,但课堂上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尖锐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的确难为了年轻的李老师。这也是对教师专业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的考验。它唤起了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教师们沿用了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受到了冲击。学生“遗憾”的眼睛,仿佛还在盯着站在讲台前的我们,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逼迫我们不敢松懈,必须继续读书,终身学习,不断地发展、充实、提高自己。

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平等对话,有利于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学习伙伴关系。第二个案例里学生与教案的不同看法,促动教师进一步钻研课文、理解课文,实现了教学相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第10期上的文章《〈宋定伯捉鬼〉析疑》,其观点与那位学生的见解大致相同。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不可低估学生的潜力与见识,不要有意无意地摧残了学生创新的萌芽。

再次,过去学生一般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现成答案)呈现出来,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学习,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因此,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教案的地位、作用和写法应该重新审视。

备课时,编写教案须明确教学的大体方向,确定一个或几个流程,既要强调共性的东西,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中不能把课堂教学变成教案的翻版,上课即上演“教案剧”,一言不差,一句不落,学生的回答与教案里预定的“正确”答案不相同便算错误;而应当面对50个活泼的生命,“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视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相机改动教案。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而且,课堂教学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案。

第2篇

课改八年,“公开课”获得最多的是“困惑”、“诟病”。陆老师的“公开课”,读来如小溪般涓涓流淌,清新自然。她向大家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可资借鉴的一面;更可贵的是蕴含了“公开课”发展价值的本真。

前几天,同事到外地去观摩公开课,回来感慨万千:如今的公开课真是学不像,总觉得教师在作“SHOW”,表演色彩浓,有的甚至失真,偏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

其实公开课指的是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主要有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等类型。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联想到自己,二十多年前满怀激情走上讲台,这一路走来,参加市、省、全国的赛课,,欢歌伴随自己。至今,其中三次公开课仍历历在目,因为――在赛课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弱点,产生了自己的困惑,明白了自己的追求,那是一种“阵痛”后的喜悦、收获。可以说公开课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第一次市级公开课,让我明白“方恨少”

1987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看着师傅备课,我总感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作业……似乎教书就是那么简单。直到一天,领导让我上一节对市开放的公开课,我就有点不自在了。因为,要面对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检验,直觉得“捉襟见肘”、“书到用时方恨少”。

经过几番斟酌,我选定的教学内容是《狼和老山羊》,因为学生喜欢童话故事。备课时我主要抓住狼和小羊的几次对话进行展开。我把教案交给学校里的省语文特级老师看,她语重心长地指点:“思路是不错,但你是否考虑到课堂中随时会有生成情况?”于是,我不停地修改自己的教案,进行预设。

上课了,我发现自己对于熟知的教案竟不那么熟悉了。突然,脑中一片空白,急中生智:让学生读课文,思考狼一共骗了老山羊几次?老山羊又怎么识破狼的?这一设计学生说得很投入,我不忍心打断他们,不能适时调控,结果拖课拖了整整8分钟。

人们常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这次公开课可以说是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当情况有变化时我没能很好地把握时机,适时调整。如果能注意到学生的变化,那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可见,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机智明显不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生成教学,这需要教学艺术!

公开课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活的案例,是教学理论通过公开课得以体现,而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一般也都会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引领,从而赋予公开课更多的理论色彩和导向。这次公开课让我找到诸多教学盲点,至今回想起来,那种青涩的滋味还记忆犹新。

第一次省级公开课,让我懂得“怎么教”

记得1994年,经过激烈的比赛,我终于冲出市,拿到了参加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改赛课的“入场券”。兴奋之余是“磨练”。学校领导让我先备课,教导处帮我磨课,专家悉心指点。

试上是公开课前的环节,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每次上课都不可能一样,因为课堂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性。感悟到了上课的“真谛”,我主动要求到不同程度的班级、不同水平的学校去试上,根据学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案,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那备课之余,制作教具同样令人兴奋不已。当时需要用“幻灯片”,可没有现成的,于是求助美术老师画框,自己涂色,那陶醉至今都令我回味无穷。用电教手段来辅助语文教学,让我第一次尝试到了其中的快乐。终于上课了,我按照教案比较顺利地上完了,最后虽得了一等奖,但总觉得上得太顺了,似乎精彩之处不突出。具体是什么,我自己总有点欲说还休之味,总有那么点遗憾。

这次公开课经历了说课、听课、评课这一过程,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为年轻的我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支持。公开课推进了理论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理论化,所以它较常态课具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不少新的教学法就是通过公开课得以传播的。公开课,让我知道如何去上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明白该怎么教。这一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次国家级公开课,让我懂得“教什么”

那次省级赛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觉已步入中年,激情不在,懒于学习,惰于研究,跨入了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2005年11月,学校派我去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赛课。电化教学,让年届不惑的中年老师困惑,究其原因是缺少继续学习的热情,缺少尝试新生事物的勇气。我与年轻的老师站在一起,年龄肯定不是优势,而电教呢,更不是自己的擅长。但是,我有经验,我有信心,抛开以前固定的教学思路,借助“网站”形式,优化语文教学。

想到在小学语文课中有好多“送别诗”,能不能以板块的形式来整合资源呢?新的构思形成了,让学生借助教师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选择四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诵读、查阅资料,感悟诗人的情感,同时找出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课上是进行方法的指导,课后还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送别诗,拓展到现代送别诗,国外的送别诗等。这就是借助媒体,整合资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努力,我执教的《送别诗》在苏州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全国第十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赛课中均获得了一等奖。虽然比赛的过程充满难以言说的压力、困难,但我品尝到了搅动自己的“快乐”。人到中年,依然茁壮地成长着,幸福地工作着,因为公开课让我更充实。

这次公开课让我明白了教给学生什么,不仅仅是知识,应该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公开课给予我的是――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体现公开课的发展价值。

第3篇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原则一、前言

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课,是以直接兴趣为出发点,为了兴趣和爱好而参加,并带有常识性的特点。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小学体育课不一定非得按准备、基本和结束几个部分去组织教学,可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灵活设计课程的结构。上体育课时,经常采用“活跃情绪”为中心的情境教学。这样的组织教学,寓体育于兴趣之中,使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练习活动。

二、在体育课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校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景、语言情景、场地情景、想象情景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入趣、入情、入境的活动环境中,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

1.童话故事融入情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抓住小学生爱听、爱看、爱讲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的特点,将童话故事融入教学,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投掷轻物》中,将小朋友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融入在课堂中,让学生带上各自喜欢的羊羊面具担当各自的角色,创设故事情节练习投掷的技巧,并调动学生视、听等本体感觉一起参与活动。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在主动地练习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促进了身心发展。

2.语言描述进入情境

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沟通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孩子们善于模仿,而且模仿能力都很强,根据孩子们这一特点,在进行跳跃教学时,针对跳跃的某个动作让学生模仿某种动物的动作。如根据半蹲跳、去模仿青蛙的动作。讲解时要时刻注意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例如,讲解“兔跳”时,让学生去联想森林中的草地上有许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让大家把小兔子玩耍时蹦蹦跳跳的动作模仿出来,这样孩子们都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想。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想显示自己所谓的“才能”,教学任务在孩子们愉快的心境中不知不觉完成了。

3.场地器材创设情境

体育场地,活动器械,都能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进而感染学生的情绪。但客观物质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创造,使体育场地、器材“活”起来,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在教学《障碍跑》时,将需要的运动场设计为一个五彩缤纷的冲关比赛场,将体育器材配上彩色外饰摆放成富有挑战性的障碍,并通过音乐、语言等多种手段的作用,唤醒和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障碍,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想象创新情境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源于想象”。所以,在创设想象情境时,要抓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头脑中常有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充分想象,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启发学生多想新花样,鼓励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在教学《模仿操》时,我在练习前让学生想象,并诱导启发,让学生模仿小鸡、山羊、大象、鸭子、企鹅、猩猩等动物的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5.游戏创设情境

学生都喜欢玩,创设一个游戏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动进行积极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将学生喜欢做的《老狼抓小羊》游戏带入课堂,音乐将孩子们带入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老狼(老师)戴着面具,小羊们(学生)戴着头饰在规定的范围游戏,老狼去抓他们——学生蹦着、跳着、笑着努力摆脱着老狼的抓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又如上《投掷轻物》一课时,我利用轻物当“炮弹”,并设计一个“堡垒”,让学生对准目标投掷“炸弹”,结束时比战绩,让学生在“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地情绪,在玩耍中掌握了投掷技能。

6.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能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一段适宜的音乐,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语言与肢体语言沟通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武术时,配上《中国功夫》这首曲子,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放松身心阶段,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不但让肢体放松,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创设情景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教学中创设情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学生身体条件存在差异,对体育基础水平差的学生,在创设情景教学时要充分给予考虑,教学情景内容的难度应一点一点增加,从而逐渐达到教学要求。

3.教师的情感是创设情景教育的基础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才能使自己精神振奋,有助于思维开阔。课堂气氛活跃,能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教案、手上有教法,在教学中,注意观察、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创设积极和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情景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情感,加强学生表现力,使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徐中华,许秀华.小学体育课情境教学的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1998,(5).

第4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参,体会文章思路,然后写出教案。其主要内容是课堂上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跟这些问题、答案配套的板书提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亦步亦趋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是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不是要求学生创新思维,而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不是要求学生设疑解疑,拓展思维,而是要求学生对教师“权威”答案的认同。这种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和天赋,也违约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促使儿童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布疑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积极的状态,让学生快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在多年来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布疑设疑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从整体布疑设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从第一段讲到最后一段;从教学形式来看,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从教学内容来看,都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的中心等等。我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疑、多思,以学定教。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我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同学们,想想课文中妈妈的爱分别讲了哪几件事?”配乐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结果同学们都能自己释疑。其实,学生的资源是丰富的,学生的天赋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创设情境,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如教《难忘的泼水节》,我也是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为什么说今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同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加深了对“难忘”一词的理解。又如教《蜜蜂引路》,我也是采用了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自己大胆设疑:1、为什么要蜜蜂引路?2、蜜蜂给谁引路?3、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同学生们发言热烈,我马上肯定和表扬学生大胆设疑的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话题一转:“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设疑非常好,我也和大家一样想,这些问题课文中可能会给我们答案。我和大家一起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好。”这一导,又把学生带进认真读书的角色,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设疑解疑,很快把课文内容弄懂了,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

二、从句子布疑设疑

教学《秋天》时,我以课文最后的一句“啊!秋天到了。”为布疑点。因为这个句子是全文的统帅。直奔中心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资源,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我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上哪些景物知道秋天到了?”他们可热闹了,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不但把图上表示秋天的景物说了出来,还拓展了思维,有声有色地把图外的景色也说得很完整,开发了资源。又如教《我选我》时,我抓住了“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这句话为布疑点。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在课文的中间,它明显地与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个关键句子作为布疑点,诱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设疑:王宁为什么说:“我选我”?围绕这个问题,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助的。教师亦完全以伙伴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大家都能联系上下文回答,而且能用上“因为……所以……”说完整话回答。从重点句、中心句入手布疑设疑,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起来,创设情境,披文入情,唤起情绪,激发兴趣,人人参与,提取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熏陶。

三、从字词布疑设疑

教学《比尾巴》时,我着重从《比尾巴》的“比”字布疑。“比”字是全文的中心,也是全文的脉胳。我探究布疑设疑之路是从“整体――句子――字词”。范围从大到小,从易到难。所以我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能真正体会理解“比”是什么意思。把准布疑点后,紧随着设疑:“同学们知道课文中比尾巴的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可来劲了,课堂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争先举手发言,他们一个接一个说:比尾巴的长,比尾巴的短,比尾巴的弯、扁、漂亮、形状、作用,我还知道很多动物的尾巴……等等,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初步培养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但基本上能自己释疑,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又如教《称象》时,我抓住两个句子中的词语布疑。句子“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微笑着点点头。”我捕捉住“直摇头”、“点点头”这两个词布疑,因为这两个词与上下文的联系非常密切,弄懂了这两个关键词,课文的内容根本上迎刃而解。随之设疑:“是什么事使曹操直摇头?”在弄明白“直摇头”的基础上,我乘胜追击设疑,“也是什么事使曹操笑着点点头?”同学生们又来了一个高峰,抢着发言,准确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办法。联系上下文学词学句,同学们很快把整篇课文的内容学好。又如教《狼和小羊》时,我把“争辩”一词作布疑。设疑:“什么是争辩?”自己去读书寻找答案。学生很快就纷纷举手发言,分别说:“我觉得争辩就是争论。一个人不能争辩,至少有两个人才可以。我觉得争辩是对某一事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我因势利导,设疑:“谁和谁争辩?他们为什么事争辩?是怎样争辩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能通读,理解课文内容,就能把这部分课文读得更好,对“争辩”一词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这样,把握好布疑点,有的放矢地设疑,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在欢乐、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作用。给学生留有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教学效果很好。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要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所以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捕捉课文中的布疑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疑,这需在教学中不断探究。

第5篇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大纲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如第六册语文课本中有口语交际“说家乡”,教师把一幅幅家乡的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相机点拨,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到“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风情”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留下一人,其他成员带着本组交流成果分别到其他小组分享,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借助课文中的空白,让学生想象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教版教材中除了配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画,很多课文还留有思维空白的地方,而且这些课文很多都是充满童心童趣的文章,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等这些童话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能力,给儿童以美的享受,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这些童话故事就有大量的课文空白。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利用文中的空白,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素材,让学生放飞想象尽情说。如《小鹰学飞》这篇课文的结尾,说到“小鹰抬到看看,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如果你是小鹰,你会想些什么呢?你以后又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正在学习飞行的小鹰,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畅所欲言,在学生把自己当成小鹰说话的同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样,在《青蛙看海》这篇课文的结尾也同样留有思维空白的地方,在这里,教师也同样可以引导:“如果你是小青蛙,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看到了大海,你想说些什么呢?你想对帮助你的小松鼠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任学生发展想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丰富说话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

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去。所以说,现实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好的课堂。老师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言语交际训练。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接待客人的;你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请求帮助的……。诸如此类,都是生活中的小镜头,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再现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文艺晚会,背古诗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除此以外,我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在语文综合课让学生上讲台朗诵诗歌,讲个笑话,或者说一句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典范,也可以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有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扮演小导游、讲解员、推销员的身份,向人们介绍某个景点,讲解某些知识,某种产品。这样既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

四、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学生生活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家庭中,因此,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亲听,内容不限,可以是班上发生的,校车上发生的,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为某一事,俩人之间进行的或争执、或交流,把这些过程录音下来,每周评出“交际能手”,并在班级“展播”,这对于内向的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途径。做了这样的尝试之后,我深刻地发现,交际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总之,口语交际的课堂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J].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8).

[2]赵刚.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