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疫制度

防疫制度

时间:2023-06-06 09:0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疫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疫制度

第1篇

(一)范围

各级规模在百头以上的牛场、千头以上的猪场、万羽以上的禽场、犬场及特种养殖场。

(二)选址、布局

l、场址应符合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要求。必须座落于适宜的地理位置,远离居民区、商业区、风景旅游区以及其他类似功能等区域,并处以上区域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2、场内规划及布局的技术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各区之间有绿化带或围墙隔离;生产区内各棚舍之间应保特一定距离,当中建有绿化隔离带或隔离水沟,且按生产流程依次排列;净污道相分离。

3、消毒、隔离等设施。生产区门口应设有更衣、换鞋消毒室或淋浴室,入口处设置有消毒池;场内建有兽医室(配备必要的诊疗设施、消毒器具和兽药、疫苗储存器具)、饲料仓库、隔离栅舍,病死无害化处理等设施;猪、牛场应建有粪便、尿液及污水净化处理设施。

(三)人员要求

场内设有专职的畜牧兽医人员(具有畜牧兽医职业资格或相应专业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有关从业人员需定期作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

(四)动物防疫条件要求

l、场内应建有各项制度:重大疫情上报制度、免疫防疫制度、检疫报检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消毒卫生制度、人员进出制度等,并张贴上墙。

2、免疫:根据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对重点疫病实行强制性免疫,按照农业部规定实施免疫标识制度,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抗体监测、监督检查;同时场内应根据周边地区疫病发生情况,以及市、区(县)动物防疫部门制订的免疫程序,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确定免疫接种内容、万式方法及适宜的免疫程序。

3、消毒:应按照严格的消毒制度及规范执行,根据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选择消毒药的品种。

4、引种:引进的动物应来自非疫区,并凭相关检疫证明入场,入场后需在隔离栅舍饲养观察1个月以上,经兽医主管部门检测无疫后,方可转入生产区。

5、其他: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相关饲养场做好灭鼠防鸟工作。

(五)各项档案记录

建立,健全各项记录并实行专人负责制、场长或技术主管签字认可制:兽药、疫苗的采购领用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采购及使用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疾病诊疗记录;免疫耳标领用记录;病死及无害化处理记录;生产、销售记录;淘汰记录。

(六)兽药、饲料使用

l、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兽药、生物制品、饲料技术法规的要求,合理、安全地使用兽药、生物制品及饲料、饲料添加剂。

2、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物质监控计划》、《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及本市105号令《*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最高两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严禁使用的违禁药品包括以下五大类: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性激素;

(3)蛋白同化激素;

(4);

(5)各种抗生素滤渣。

二、宠物诊所动物防疫审核条件:

(一)范围

1、从事宠物诊疗服务的单位及个人;

2、征得市有关部门同意的在沪外商独资、合资开办的宠物诊疗服务机构。

(二)选址、布局

l、诊疗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及公共卫生要求。远离学校、医院、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及其它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动物饲养、屠宰、经营、动物产品加工、经营等场所200米以上,与居民区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2、诊所应有合理的规划及布局。有独立的营业场地,诊疗面积大于100平方米;设有专门的办公室、诊疗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和病畜隔离室;

3、消毒及隔离等设施。诊所配备专用的消毒工具;应有专门的排污设施和废弃物处理措施;诊疗场所内严禁从事与诊疗无关的活动,以防止疫病传播。

(三)动物防疫要求

l、诊所内应有健全的各项制度:重大疫情上报、动物诊疗服务、人员岗位责任、消毒卫生、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及收费标准,张贴上墙。

2、诊所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

(四)人员要求

l、诊所应具备二名以上注册兽医师和与诊疗规模相适应的兽医助理人员。个体宠物诊所的上述兽医人员还需提供辞职、失业、离退休等有关证明;

2、从事动物诊疗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五)档案记录

建立、健全各项记录:药品进库登记、药品使用情况记录;消毒记录;疾病诊疗记录;处方记录;病死动物、废弃物处理记录等。

(六)兽药使用

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合理、安全地使用兽药。

三、屠宰场、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防疫审核条件:

(一)选址要求

l、屠宰场应选址合理,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和市政府的定点规划。

2、距离医院、学校、幼儿园、食品生产、牧场、居民区等场所100米以上。

3、设置应符合交通、能源和环保的要求。

(二)设点布局要求

l、四周必须有围墙与外界隔离。

2、设立门岗,门口有有效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必须分开。

4、有车辆清洗和消毒的场地及设施。

5、应设置非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清洁区,原料、产品各行其道,不得交叉污染。

6、屠宰加工区与批发交易区必须分开。

7、有畜粪处理设施,达到环保要求。

(三)屠宰设施要求

l、屠宰设施必须符合动物检疫流程的要求。

2、应设置与屠宰加工量相适应的验收间、隔离间、待宰间、急宰间、屠宰加工间、副产品整理间、有条件食用处理间、斥品处理间。

3、屠宰间墙壁瓷砖应贴至2米以上,屠宰间必须是流水线生产,有吊宰设施,做到麻电、吊挂、放血、浸烫、脱毛、开膛流水操作,做到头蹄、胴体、内脏三不落地。

4、应配置与屠宰加工量相适应的屠宰加工设备、产品专用容器、专用运载工具。

5、应设有实验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化验人员,配备相适应的检验仪器。

6、屠宰加工作业场所的照明设备应齐备,屠宰车间工作场所照度不应少于75LX,屠宰操作面照度不应少于150LX,检验操作面照度不应少于300LX。

7、屠宰场内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应符合GBl34517的规定,并取得《污水排放许可证》。

8、应设置疑似病畜吊轨叉道,用于运送病畜和需化制的头、蹄、尾、胴体、内脏等。

9、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化制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对需作销毁处理的病畜及产品,应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定点的场所统一进行销毁。

(四)检疫要求

l、检疫工作室内配备更衣柜、检疫工具存放柜和检疫工作台,配备刀、钩、锉、剪刀、镊子、瓷盘、放大镜、体温表、显微镜、载玻片、冰箱等检疫检验工具和消毒器具、消毒药物。配备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和化制、销毁印章。

2、按规定设置检疫岗位,配备兽医卫生检疫人员,并与生猪加工数量相适应。

3、兽医卫生检疫员应取得国家动物检疫员资格证书和*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核发的动物检疫员上岗证。

4、兽医卫生检疫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疫。

5、具有完整的检疫台帐。

(五)屠宰管理要求

1、有健全的收购、屠宰加工、检验、病害产品处理、消毒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2、必须配备充足的屠宰检验人员和技术工人,并取得卫生部门核发的健康证。

3、屠宰加工和检疫现场有禁止猪贩、肉贩及其他无关人员进入的标志和有关规定。

4、屠宰场应积极配合检疫工作,发现一类传染病及烈性人畜共患病必须立即上报,封锁现场,采取必要的扑灭措施。

四、经营、加工、储藏动物产品场所动物防疫审核条件:

(一)选址、布局、设计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工作区与办公区分开。

(二)建立健全的货物进出查验登记、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消毒、人员岗位责任等动物防疫制度。

(三)设立兽医卫生管理岗位,有专职兽医卫生管理人员,人员须经*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专业培训合格,取得兽医卫生上岗证。

(四)进、出库动物产品须经卫生人员查验、索证、台帐登记、签字后,方可进、出库。卫生人员要做好检疫证明等的存档工作,及时汇总按时上报报表。

(五)定期自查库内的动物卫生工作,做好堆垛、挂牌工作,做到帐、货、卡及检疫证明相符。严格按照冷藏动物产品的行业标准规定,检查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注意产品保存安全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对动物斥品和废弃物有集中处理的措施,并做好处理记录。

(七)有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工作场所经常做好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

第2篇

第二条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动物防疫监督员的推荐、培训、考试、考核和任免工作。

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动物防疫监督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必须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二)具有兽医(卫检)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助理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连续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五年以上;

(四)熟悉动物防疫和有关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具备法律基本常识;

(五)具备独立从事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四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动物防疫监督员,每市、县原则上配备10-15名,畜禽存栏和畜产品加工数量较大的市、县可适当增加名额。

动物防疫监督员不得兼任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员,不得从事兽医临床、检验工作及其他与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有关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申报动物防疫监督员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员审批表》一式三份;

(二)与《审批表》同底片近期照片1张;

(三)学历证书和职称证书(或任职文件)复印件1份;

第六条动物防疫监督员报批程序:

候任动物防疫监督员本人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填写《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员审批表》,报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向上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经省畜牧局统一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并发文公布。

第七条动物防疫监督员是代表国家监督实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的执法人员,其职权是:

(一)依法对辖区内从事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履行动物防疫法律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流通各环节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感观检查、取样化验、查阅资料、询问和查证等;

(三)动物防疫员的防疫结果、动物检疫员的检疫结果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裁决;

(四)违反《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动物防疫行政处罚;

(五)承办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交办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任务。

第八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做到:

(一)携带证件、佩戴标志、衣着整洁、风纪严明;

(二)秉公执法,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

(三)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索取、查阅的资料要为其保守秘密。取样、处罚、没收须出具凭证,完备手续,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

(四)不、索要钱物、、弄虚作假;

(五)办案及时,不无故拖延或拒绝;

(六)文明执法、礼貌待人。

第九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员考试、考核及违章、违纪档案登记制度。坚持对动物防疫监督员进行经常性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定期进行考试、考核,并作为任免动物防疫监督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在监督工作中执法严明,成绩显著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有突出贡献的动物防疫监督员,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奖励或晋级。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物防疫监督员予以免职:

(一)政治、业务素质差,不能胜任监督管理工作的;

(二)因伤、残、病无法继续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

(三)调离、退休、退职的;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物防疫监督员予以撤职:

(一)多次违章、违纪,经批评教育不改的;

(二)、,勒索、受贿情节严重的;

(三),失职、渎职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免职和撤职程序同报批程序。

对免职、撤职的动物防疫监督员,其证、章要及时收缴至省畜牧局。

第十四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由农业部制定,省畜牧局审核、签发。

第十五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有效期3年,过期自动作废。继续任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内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对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实行年审制度。由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年底前将监督员的考核情况报省辖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省辖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不参加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予以免职或撤职。

第十七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遗失,要立即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经核实登报声明作废,并及时申请补发。

第十八条申领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按规定交纳工本费。

第3篇

防疫防控线上教学开学检查工作汇报

根据前期检查成果,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认真检视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改进,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促使线上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监督责任,主抓落实

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更明确各领导分工及职责,强化责任监督机制,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力争一事一清,一日一清;

加强领导值班制度,力求线上教学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到岗;

制定值班领导日报制度,完善值班日志、工作台账等制度,坚持把疫情期间校园防疫工作抓严做实。线上教学工作分配落实到各年级部,要求年级部主要领导及各年级部长分工负责,分片包班,年级领导及部长要下沉到班级,观察、监督各班线上教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制度,在原工作量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对线上教学进行检查督促,以保证学生全员在线,学有所获,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

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及健康日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方案,制定线上教学实施细则,制定线上教学考核方案和考评细则,以制度保证线上教学的良好秩序;

加强对学生情况的摸排,特别是对于假期到过武汉的同学,要认真排查,掌握情况,落实到人;

对于学生健康状况要建档立卡,建立日报台账,确保掌握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健康状况的摸排,做到不瞒报、不漏报,完善教师返校健康登记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完善校园防控细则,确保线上教学期间到校工作教师的安全。

三、严格教学常规管理,主抓质量

1.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常规管理。我校积极实施落实线上教学,自x月xx日起,动员所有考试学科老师错时有序到校集体备课,不仅钻研教材、进度和线上教学的技术问题,还把重点放在线上教学管理上,强化三案一查制度,制定优生和学困生辅导办法。实行组长负责制,要求各年级部部长深入备课室,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进行监督检查,强调过程,更注重落实结果。

2.加强过程监督,强化教学管理。线上教学的监管是第一要务,要求各教师认真制定细则,并把线上教学效果的监督列入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各班群组,进行实时管理,对听课时长、作业完成等情况及时总结反馈,通知到学生个人;

强化线上检测,制定相应的细则,要求各科任课教师务必保障全体参与,保证检测质量,并要求教师做到过程实时监督,结果及时反馈。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动员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管,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优势,力保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3.加强心理辅导,强化成长管理。线上教学不同于实地班级教学,当前疫情环境下,要强化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求政教处围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居带来的一系列行为心理问题等,及时向班主任推送资料,班主任按规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视频会议,在严格作息和量化管理的同时,从心理上、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并动员学生家长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在完善线上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多措并举。

四、抓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安全。

1.完善各项日报台账。建立到校人员记录日志及返校人员健康日报台账,坚持登记上报,确保无遗漏。严格控制进出学校人员,实行特殊时期特殊管理,把校园防疫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不松懈,不疏忽,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2.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设立进校检测岗和校园监督岗,设立隔离监察室,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和消杀设备,做到对进出校园及校内工作人员的检测和监管全覆盖;设专人对线上教学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对于电脑、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为线上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3.做好防疫物资的及时补充。认真落实学校防疫物资的采办及使用工作,建立物资采办发放相关台账,确保相关物资采办的及时、足量,严格物资发放、落实;

对防疫物资的使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逐级负责,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重点场所消杀及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消杀工作,对教学楼、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重点部位坚持每日消杀,确保各工作场所清洁卫生

学校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专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聚集的场所需在使用前30分钟开窗进行充分通风换气,并在使用过程中全程开窗,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各场所由相关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日常消毒,并作好消记录。消毒时间宜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室内无人时进行,消毒后关闭门窗,第二天早上需提前30分钟开窗换气。消毒工具及药品由学校统一配备。

第4篇

面对国内外疫情的威胁和全国各地已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对动物防疫体制和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海原县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海原县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加强宣传,增强防疫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动物防疫法》,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2理顺县级以下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管理体制

从海原县实际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深化改革,理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体制。乡镇站争取独立设置,人员要配足。

3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使每一位动物防疫工作者能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的重要手段。为此,各级动物防疫监督要根据《动物防疫法》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好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员和动物防疫监督员的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制定一整套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财务、加强队伍建设等管理制度及各项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考勤、考绩、检疫监督程序、疫情报告、工作报表、收费管理、公共财产保管使用、岗位责任范围、职权责任范围以及政治、业务技术学习等方面均做出详细规定。

4进一步完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

一是抓好动物防疫员的聘用制和做好疫苗、免疫耳标、耳钳的专供。疫苗、免疫耳标、耳钳对聘用的防治员的供应,既可以加强疫苗、免疫标识的管理,又可以提高动物防疫员的收入,使疫苗、免疫标识的管理与对动物防治员的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严格把好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检疫关。对没有免疫耳标的动物绝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不准进入流通环节,这是免疫标识制度能否持续实施的关键。三是解决好实施免疫标识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收费标准、耳钳、耳标质量等问题。四是严格按照《海原县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监督管理,对非法使用、倒卖、转让、伪造动物免疫耳标的进行查处。

5加大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力度

本着“内外监督并重”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大队”的作用。在内部监督管理上,重点查处检疫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情代法等问题,主要针对检疫员上岗、检疫操作、证照填写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损害检疫执法形象予以严肃处理,通报批评,杜绝各类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执法队伍的水平,使动物防疫检疫执法更加规范;在外部监督管理上,加大对非法经营生物制品、非法使用、倒卖、转让、伪造动物免疫耳标和无证开展防疫的查处力度和加大对运输、屠宰、加工、储藏、运销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严防未经检疫的和染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6加强村级动物疫病防疫员的规范化管理

第5篇

××年度动物防疫条件及防疫制度

执行情况年度报告(样本)

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三十二条要求,现将我场上年度动物防疫情况和防疫制度执行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现存栏动物     头,其中种畜公    头、母     头、育肥      头;调入     头,出栏     头。

二、场外、场内布局及设施变化情况

1、场址:占地面积      亩,有无变动

周围环境:距离本场3000米内有无新增下列场所: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种畜禽场、动物诊疗场所、动物饲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等。有各增加多少。

2、场内布局: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六条规定要求的布局是否发生变动

现有布局情况:

3、设施设备:是否发生变动

现有设施设备增加的或减少的:

三、人员情况

配备的兽医人员情况:有无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

生产人员     ,是否每年定期体检,

体检情况:(有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开展动物防疫及生产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次       数、受训人数       。 

四、防疫制度执行情况

1、消毒制度执行情况:

使用的消毒药名称          ,上年度购买数量     公斤,使用    公斤,消毒车     次,场地面积      平方米。

2、隔离制度情况:

上年度执行隔离措施      次 ,隔离动物         头 (只)。

3、免疫制度执行情况:

自行免疫   防疫员上门免疫   

猪瘟: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口蹄疫: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鸡新城疫: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小反刍兽疫:疫苗使用数量,免疫数量,密度%

4、免疫抗体监测情况

上年度开展免疫抗体监测   次,    头;

检测病种:猪瘟,检测合格率    %

口蹄疫,检测合格率    %

高致病性蓝耳病,检测合格率    %

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合格率    %

鸡新城疫,检测合格率    %

小反刍兽疫,检测合格率    %

5、动物发病及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6、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执行情况:

无害化处理方式        ,上年度共处理病死动物尸体      头(只)。

7、检疫申报制度执行情况:

上年度调入动物    次,数量      头(只);

出栏动物数量      头(只),产地检疫申报     次数,动物数量    头(只),检疫      头(只)。

8、动物疫病追溯制度执行情况:

申请领取耳标     个,佩戴      个,余     个,上传信息     条。

9、投入品使用制度执行情况:

饲料、添加剂购入品种及使用数量:

兽药购入品种及使用数量:

“瘦肉精”检测     次,检测动物     头(只)

10、清洁卫生及日常巡查制度执行情况:

11、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制度执行情况

五、生产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以上是我场上年度的动物防疫条件及动物防疫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及时改正。今后,我场将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场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深化管理,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合法生产,诚信经营,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安全的畜产品。

特此报告

岚县xx种养专业合作社(盖章)

法    人:

联系电话: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站意见

第6篇

关键词:动物疫病 疫病预防 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经营方式已逐步走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在农业中农区畜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行业。那么切实以“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是畜牧业发展与增收的有效措施。

1、做好宣传,确保动物防疫效果

宣传工作要做到位。要做好养殖户的工作,努力进行宣传,并使养殖户改善养殖的方法,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对于死亡的动物要采取适当地解决办法,争取到达一种良好的全民参与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局面。

2、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疫病对养殖业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也会降低与搓伤农民的积极性;发生人畜共患病时对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与影响。

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把动物防疫工作做为对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对县、乡、村三级防疫目标责任书进行签订,其防疫目标与任务要明确,建立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执行动物防疫法与有关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预防为主并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强力推行计划免疫与强制性免疫,真正使动物防疫工作正规化与法制化。

3、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1生物药品的管理制度

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以及诊断与治疗中,生物药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疫苗就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不当的贮藏方式会导致疫苗失去原有的效价,那么动物在接种后也不会产生抗体,一旦有重大疫情发生,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制定《生物药品管理制度》,县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对生物药品的贮藏,应做到有专人、专库管理,要按照生物药品的贮藏使用说明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与使用。对乡级畜牧兽医站也要配备专用的贮藏室以贮藏疫苗,要按照《生物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对疫苗的发放领用并进行登记造册,严防疫苗的浪费与流失,禁止乱丢乱放,污染环境。疫苗贮藏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村级防疫员,是当前疫苗贮藏最薄弱的管理环节,其保管的好坏对疫苗的效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疫苗专用贮藏箱,在疫苗注射过程中确保疫苗的有效接种。

3.2建立建全防疫器械的管理制度

动物防疫各部门必须要建立建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组织供应防疫器械,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顺利地开展,并且贮备相应数量的器械以备不时之需。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足够的注射器、针头与消毒器械,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械要进行及时更换,确保防疫质量。

3.3建立防疫登记管理制度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化与工作的需要,在防疫期间,各级畜牧兽医站要对各村的畜禽应认真详细的进行登记,防疫登记簿的建立,要实行一户一卡制,以村成册,真正做到谁防疫、谁登记、谁负责,并做到有据可查,杜绝与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4对防疫经费的管理

管理的各级部门对防疫经费的下拨要及时,不能以任何理由或原因拖延、截留与挪用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以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正常顺利地开展。真正做到防疫经费用到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与扑灭等工作的开展上。

4、加强防疫人员的素质提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对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素质要加强建设,举办定期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以用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把防疫人员素质真正提高上来。确保防疫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能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切实做到安全接种,保证防疫质量。

5、逐步提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大多数的检疫员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以增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6、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传染病频发的季节是秋春两季,因此免疫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各地防疫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对此工作要长期管理。各地检疫员要深入基层,对于大小养殖场要进行免疫指导,严格控制生猪的健康水平不受侵害。

7、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还要采用绩效机制,采取工作与工资相联系的方法,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同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为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的正常顺利地开展提供资金保证。

第7篇

一、组织领导

1、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区动物防疫监督派出机构要层层签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要与站内职工、防疫员和规模养殖户分别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站长负总责,防疫人员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

2、对区畜牧局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的部暑和要求,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工作方案,各乡镇要及时组建春防工作队,确保春防工作不走过场,不留空白和死角。

3、建立督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完成区下达的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并作好工作计划,按照省、市、区的有关要求,作好疫苗、消毒药物、注射器等防疫物资的订购和储备。

2、认真完成“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防疫工作,猪瘟、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密度必须达100,耳标佩带率、免疫卡片发放率要达到100。狂犬病免疫限养区要达到90%,散养区要达到85。全年做到无免疫质量责任事故。

3、畜禽消毒面必须达100,养殖密集地区、屠宰场点、重点交易场所等要进行重点消毒。

4、免疫注射和消毒记录记载一定要完整,必须有畜主签名或手印,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

5、严禁使用非法疫苗进行免疫,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疫情;发现可疑疫情,能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彻底扑灭,不造成疫情扩散;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6、全面开展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全面推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申报检疫制度,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必须达到100,规范屠宰检疫,坚持检疫“四到位”,宰后检疫一定要做到同步检疫,严格执行屠宰检疫规程,出县境动物检疫率达100,认真落实免疫卡片和耳标回收制度,检疫要做到登记完整清楚。

7、搞好各类防疫总结,同时防疫资料管理要规范。

第8篇

为切实落实省州关于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确保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为我县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现就我县20*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全面完成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1、强化基础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严格按照省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及时补针”的要求,建立申报登记补针和每月10-15日的集中补针日制度。今年秋防工作统一于9月20号全面开针,10月底结束。在防疫普防期间必须坚持“七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疫苗物资供应、统一免疫时间、统一操作规程、统一防疫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四集中”(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三同步”(即免疫注射、标识佩戴、建立免疫档案三同步)和“1+1”(一名乡村干部带一名防疫员)的防疫工作模式,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苗”,达到高密度、高质量、高效果的要求。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等六种一类动物疫病要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应免动物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同时,搞好其它重点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计划免疫,切实做好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伪狂犬病、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犬狂犬病等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2、强化疫苗管理,确保防疫质量。一是切实加强生物制品管理,严把质量关,所有防疫疫苗必须由县畜牧局统一在国家指定的厂家采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购、销售。各乡镇要充分利用专用冷链室、物资保管室等,做到“苗不离冰、冰不离苗”,确保疫苗生物效价。二是过期失效苗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私自乱丢乱放。三是建立动物防疫疫苗、物资进出库登记制度和领用登记制度,做到“闲时集中,防时领用,妥善保管”。

3、强化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在秋防工作结束后,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要组织技术专班,按照“以标识为基础,抗体检测为重点”的要求,对各乡镇畜禽进行抗体监测,科学评判各乡镇动物防疫水平和防疫质量。家畜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或超过70%为合格,对合格的乡镇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乡镇将通报批评并责令补免。同时,坚持村级防疫员报酬与绩效挂钩的原则,继续实行防疫密度与防疫质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抗体监测结果将作为兑现报酬的重要依据。

二、综合防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强化检疫把关,确保动物防疫监督到位。一是按照“执法主体在县、服务工作在乡”的原则,动物产地检疫依法委托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施,全面实行防检统一、防疫监督的机制。严格把好动物产地和屠宰、市场、运输各环节检疫关,对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贩买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要依法从重处理,严防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二是要切实加强屠工管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牵头,由公安、工商、商务、畜牧、卫生等相关单位组成专班,对辖区内从事动物屠宰的人员摸底登记,全面整顿,将取得合法资格的屠工纳入辖区内产地防疫协助员队伍进行规范管理;屠工必须凭标识和产地检疫证明屠宰牲畜,严禁私屠乱宰,对违规违纪的屠工依法取消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2、强化疫病监测,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县畜牧局和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报告规范,不断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采取有效的防范、预报、预警措施,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特别是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和曾流行过重大动物疫病的地方要重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要进一步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立村级动物疫情观察员制度,把动物防疫监测网络延伸到村、到户,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滥报、谎报、瞒报动物疫情,禁止在公共网络及其他各种媒体擅自疫情信息。

3、强化畜禽标识管理,建立动物防疫和疫病可追溯制度。

畜禽标识是畜禽身份证,各乡镇、县畜牧局要严格按照《畜牧法》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强制免疫工作,建立健全养殖小区、养殖场(大户)等畜禽养殖档案,完善散养户防疫档案。继续实行耳标、免疫证、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制度,免疫动物的标识率必须达到100%。

4、强化执法监督,确保违法案件查处到位。进一步加大新《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疫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强化执法监督。公安、畜牧、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兽药、饲料等方面的行政执法。严厉查处无证经营兽药、经营使用违禁兽药、私屠乱宰等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强化措施,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疫责任落实。各乡镇要站在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严格按照国务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对辖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责任制,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组织工作专班,深入防疫工作第一线,强化督办检查,抓好协调配合,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推进、落实到位、如期完成。对因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疫情扩散蔓延,引起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动物防疫规范化程度不高的实际,通过创建推广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全面提升我市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整体能力,严防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建设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动物防疫工作属政府公益服务范畴,根据《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政府《关于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各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施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发挥政府行政职能和作用。

(二)长效管理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动物防疫工作由应急管理转向常规管理。

(三)统筹结合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与畜禽排泄物治理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违禁药物和畜牧投入品管理相结合,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畜产品安全;与中心镇建设和创建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镇(村)活动相结合,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四)系统原则。系统地考虑动物防疫的组织领导、应急预案的执行、免疫检疫、流通监管等综防措施落实、疫情测报与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物资储备和装备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动物防疫水平。

三、目标任务

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分四年实施,从20*年起至2010年结束。

总体目标:到2010年底,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达到动物防疫规范化的要求,动物防疫工作做到“五个化”,即管理信息化、免疫规范化、检疫程序化、饲养标准化、疫情处理法制化。

(一)管理信息化:动物免疫、检疫、流通监管、疫情监测、畜产品安全管理等环节一系列制度基础*,切实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乡镇的防疫要推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在建立行政村、镇畜牧兽医站和规模化养殖场户达到普及使用农民信箱,提高动物防疫管理水平。

(二)免疫规范化:强制免疫工作必须规范执行,实行按规定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操作,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畜禽标识佩带率达98%。

(三)检疫程序化: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检疫工作按法定的程序、流程和标准实施,各环节检疫到位率达100%,检疫工作无差错、无事故、无投诉。

(四)饲养标准化: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引导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模式饲养畜禽。重点要完善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健全生产档案记录和执行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畜禽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五)疫情处理法制化:主要是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报告、应急处理,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相关工作预案执行,对病死动物的处理执行《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

四、建设内容

按照“有稳定人员,有专业机构,有工作场所,有工作机制,有经费保障”的要求,积极推进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

(一)防疫队伍建设。创建防疫规范化乡镇必须有一支与辖区内的防疫任务相适应的防疫队伍。主要是建好动物防疫领导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疫情测报员队伍。

1、有乡镇(街道)动物防疫领导机构。乡镇(街道)动物防疫领导机构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农林渔牧、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2、有健全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对乡镇畜牧兽医站要落实固定的办公场所、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3、有管理规范的疫情测报员队伍。健全镇、村二级疫情测报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考核,落实测报工作经费。

(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冷链系统建设、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动物防疫信息化设施建设、疫病检测设施建设。

1、冷链系统建设:具备与免疫任务相应的冷藏、冷冻设备与设施。

2、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每个乡镇(街道)建设1—3个病死动物集中处理或深埋处理场地。

3、动物防疫信息化设施建设:主要配备动物防疫专用的网络信息终端处理设备(联接网络的电脑、电话、传真机等),以便疫情*报和防疫信息管理。

4、疫病检测设备配置:主要配备动物疫病监测检查所需的采样设备、消毒设备等。

5、畜禽标识管理设备:主要包括耳标钳、二维码识读器、便携式打印机等。

(三)防疫规章制度建设。主要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动物防疫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各乡镇、街道要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对行政村的责任考核,并对乡镇(街道)畜牧兽医人员和镇、村疫情测报员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

2、动物防疫联场带户责任制。落实乡镇(街道)联村干部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场的防疫责任。

3、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落实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疫情调查、扑疫所需经费,建立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4、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畜禽标识管理档案、疫苗使用档案、规模场(户)防疫档案、畜禽交易市场防疫档案,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五、实施步骤

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的创建工作分年度实施,计划在20*年进行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示范试点,20*——2010年开展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创建推广工作,对创建工作措施扎实的乡镇还可同时被推荐列入省级或绍兴市级的规范化建设示范工程。

全市动物防疫规范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同时实施,具体办法由市农林渔牧局负责制订。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余云才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分管副主任、市农林渔牧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农林渔牧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分管领导和市生猪定屠稽查队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林渔牧局,由市农林渔牧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和协调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业务指导。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建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帮助乡镇创建活动的开展,参与创建单位创建计划和保障政策的制订,及时解答创建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并向市领导小组报告创建活动的进展状况。

(三)加大经费投入。各乡镇(街道)要将必需的防疫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好免疫、扑疫、疫情测报、疫苗储备、疫病检测采样等工作经费,解决防疫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落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冷链系统建设、信息化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建设经费和维护经费,解决动物防疫必要器械的购置经费。

(四)加强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巡查、通报、督办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促使工作落实,对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第10篇

 

市考评组:

当前国内外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特别是今年南方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镇即是禽类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区,又是禽流感的老疫区和候鸟迁徙的必经地区,但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各级关于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从落实责任、健全制度、保障经费等方面着手,以“抗非”和“维稳”的高度责任感,层级落实责任,及早部署,科学防控,确保了今年到目前为止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

根据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我镇全面启动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突击活动。通过全镇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镇动物防疫工作取得较好成果。截至12月6日,全镇生猪饲养量37801头,存栏24008头,出栏13793头,口蹄疫苗注射7329头,免疫率19.39%;牛饲养量1959头,存栏1604头,出栏355头,牛亚洲I型口蹄疫苗注射61头,免疫率3.11%;犬只饲养量11284只,存栏6276只,出栏5008只,犬狂犬病疫苗注射1657头,免疫率14.68%;家禽饲养量94.6万羽(其中鸡27.37万羽,鸭34.07万羽,白鸽33.27万羽);存栏量40.29万羽(13.47万羽,16.45万羽,10.37万羽);出栏54.32万羽(其中鸡13.9万羽,鸭17.62万羽,白鸽22.8万羽),禽流感疫苗注射81.05万羽(其中鸡23.11.万羽,鸭23.66万羽,白鸽24.28万羽),免疫率85.67%(其中鸡84.44%,鸭98.8%,白鸽73.2%)。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今年区委、区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围绕“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防控目标,我镇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使今年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多次参加区政府召开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后,及时召开动物防疫部门、各村委会负责人传达贯彻上级部门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文件精神,分别与镇辖区内23个村委会签订了07年防疫工作责任状,并将动物防疫列入全年考核,下发动物防疫专项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有效保证了今年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督查,规范指导

为保证防疫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安排专人负责,对全镇23个村委会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及时掌握防疫进度,了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回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并实行“回头看”制度。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防疫会议上推广,同时切实要求各村委会、畜牧兽医站积极配合区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血清学检测,定期和不定期对所有规模场进行病源学和血清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了解掌握免疫效果和疫情动态,及时发出防疫预警。指导规模场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对达不到免疫效价的,坚决要求重免,力保所饲养的畜禽100%处在有效保护力下,杜绝规模场发生疫情。

3.强化免疫,夯实基础

要求各村委会在全面普查、掌握畜禽栏存情况的基础上,狠抓基础免疫。在确保规模场100%免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散养户的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五不漏”、“一畜一证一免疫标识”和“一户一免一登记”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免疫工作。通过组建小分队,以拉网式防疫为主要形式,突击抓禽流感、口蹄疫的免疫注射工作。对栏存畜禽做到应免尽免,同时要求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行常年防疫和突击防疫相结合,确保免疫率达100%,目前我市牲畜口蹄疫应免密度一免达23%,禽流感防疫应免密度专业户达95%,散养户85%以上。

4.强化监管,科学管理

重点加强规模场户、农贸市场的监管工作。一是健全监管网络。全镇建立了以镇干部包片、村组干部包户、兽医包村的包保责任机制,专业户采取由防疫员、镇村干部监督防疫,并做好防疫记录,对防疫意识不强的专业户全部由防疫员防疫,以确保专业户免疫密度达100%。二是建立动物防疫责任档案,将每个重点专业户防疫的行政责任人、技术任责人进行存档,进一步将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加强软件资料的建设,要求每个养殖户都必须有免疫档案,并做到填写规范;防疫人员必须规范填写好防疫登记表;兽医站规范建好各种防疫档案。四是强化消毒监管,要求所有专业户规范建好消毒池,常年保留有效消毒液,并做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工作。五是强化封闭式饲养的监管,教育专业户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禽舍窗户、通风口加设防鸟网,养殖场禁止外人进出,真正做到封闭式饲养。六是加强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监管,对专业村和养殖密集区,一律要求在村外定点交易,严禁走村串户收购畜禽及其产品。七是加强对交易市场的监管,各农贸市场都明确专人监管,对上市的畜禽及其产品凭证进场,凭证交易,并填写好监管记录,做好畜禽进场登记,实行畜禽及其产品的责任可追溯制度。

5.完善预案,建立健全疫情监测、报告、核查等制度,确保疫情及早控制

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羊角镇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村委会、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防疫进度实行周报,随时掌握防疫情况。为了及时充分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为我镇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提供有力指导,确保有疫不成灾,严格按“早、快、严、小”规定及早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情禽流等重大动物疫情,以及杜绝虚假疫情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已建立健全疫情监测、报告、核查等制度,切实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力度;严格按农业部的要求上报疫情,并实行疫情上报签发制。同时向社会公开疫情举报电话,加强对疫情的监控力度。同时,切实做到有疫必报,有报必核等疫情实地技术核查工作,进一步规范我镇疫情监测、报告、核查等工作。

6.充分发动宣传,实行防控工作的群防群治

群防群控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我镇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知识,采取宣传挂图、标语、乡村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切实做好群防群控工作。出动宣传车40辆次、张贴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海报62张、大横幅6条、宣传标语200份,派发宣传资料300多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群众(散养户)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认识,消除群众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恐慌。

三、存在问题和建设

1.部分村委会干部对动物防疫意识不高,不带队或带队下乡到村点马上离开。

2.村民动物防疫意识淡薄,认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不是很重要的事,并认为防疫防疫注射费收取过高等。

第11篇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S85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4-01

柳城县自从2005年启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网络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村防员队伍网络已初步形成,发挥较好的疾病防控作用[1-2]。该文在总结近年来村防员队伍建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阶段村防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柳城县村防员队伍建设现状

全县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的121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共配有村防员135人,平均达到每村有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共培训村防员10多次,参训村防员近2 000人次,使村防员防疫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柳城县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体系仍未建立健全,存在以下问题。

1.1年龄老化,知识贫乏

2009年,全县共有村防疫员135人,村组合并后有135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村防员数量平均为1人。从年龄结构看,将近50%是50岁以上的“老兽医”,其中56岁以上有31人,占23%;全县有37名村防员处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速度较慢。

1.2工作艰辛,劳动量大

柳城县属养殖大县,动物饲养规模小,养殖量大,以散养为主。根据2009年统计,全县135名村防员共负责应免猪88 146头、牛49 769头、羊7 273只、禽445 210羽、犬23 513只,免疫任务繁重。甚至部分60岁以上的村防员负责10个村民组或10多个自然村的防疫任务,工作艰辛。对防疫面积较大的村落,防疫员每天要奔走几十千米,劳动强度较大。

1.3待遇低,难留人

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后,近几年市级财政用于村防员注射劳务的补助经费每月每人为100元,人均享受补助约1 200多元,加上县级等量以上配套,也只有2 400元左右,无法维持生计。因此,许多年轻的防疫员或改行,或外出打工。据统计,全县现有135名村防疫员,现从事防疫工作的年轻村防员不足35人,36~45岁只有42人,35岁以下的只有14人,相对于繁重的防疫任务,青壮年层次人数略显不足。

2发展对策

2.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岗前培训。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编写《基层动物防疫员实用手册》,发放到基层防疫员。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免疫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②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争取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资金,组织基层防疫员到柳城县农业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专业院校进行短期技术培训[3]。

2.2引进人才

选拔一批高学历、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年轻同志进入动物防疫员队伍。具体方法:①实行资格准入,对老员工进行筛选。②严格选用程序。凡符合参聘条件的,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镇街把关,县水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考试、考核,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择优选出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由市对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考核,成绩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③实行择优聘用。按照考试、考核成绩,经公示反馈无异议者,按各乡镇所需防疫员人数依次录取。签订聘用合同,发放聘用证书,建立聘任档案。

2.3增加经费投入

针对防疫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的情况,增加其基本补助费用;建立免疫注射补助标准涨浮联动,合理提高免疫注射补助经费;给防疫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或企业养老保险等,解决其后顾之忧。

2.4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村防员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业务培训,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对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完成目标任务者,发放全额补贴,完不成目标任务者,按有关比例标准减发一定的补贴,对在省、市、区县防疫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防疫员给予相应等级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后位村防员予以淘汰,取消下一年的聘用资格。对严重违法违纪、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村防员,依法追究其责任[4]。

2.5成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

2.5.1建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各乡镇都成立成立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由1名群众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村防员担任。理事长具体负责本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日常事务。对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成员统一配置工作服、疫苗冷藏箱、防疫专用包、耳标钳、注射器等防疫器械。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期间,理事长组织防疫专业队开展拉网式集中免疫,以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平时免疫实行村级动物“固定免疫日”制度,科学安排每村每月固定动物免疫日。即在每个村级动物防治员管辖区域内,分别选出3个自然屯,根据各屯畜禽饲养量,确定每个月固定1~2 d为该屯的“动物免疫日”,并在村级范围内告知。通过实行村级固定动物免疫日制度,使动物免疫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存栏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

2.5.2强化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管理[5]。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由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人员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建立年终考评制度,年终由所在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会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对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形成年度考评意见,作为续任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和拨付“购买服务”经费的依据。“购买服务合同”一年一签。凡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工作不到位的扣发其劳务报酬;不能继续胜任防疫工作的,停发其劳务报酬。

2.5.3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补助发放。各乡镇保留原有村防员的名额数,实行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合作社成员补助以包村工作量及工作绩效核定,从市、县下拨的村防员补助经费中列支,再确定全年购买服务经费,签订“购买服务合同”,补助发放实行春秋防各1次每年3―4月和9―10月,在聘用期间根据考核情况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发放给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或发放到村防疫员。并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开展诊疗、驱虫、计划免疫等服务。

3 参考文献

[1] 陈军.养殖场防疫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00.

[2] 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J].中国兽药杂志,2008,42(5):59-60.

[3] 曹福顺,蒯淑霞,杨庆华.“五大措施”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与管理[J].养殖与饲料,2010(3):62-63.

第12篇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思考

【分类号】:F407.44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的惠农政策,并逐步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使得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动物防疫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较慢,亟需对其体制进行改革。

1我国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在饲养畜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养殖场没有合理的布局。很多畜禽养殖场没有对饲养的功能区进行划分,没有严格分离隔离区、饲养区和办公生活区。在饲养区的门口没有设置必要的消毒设施,同时也没有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的装置和通道。养殖场内没有设置必要的污水道和净水道,同时也没有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必要的分流处理。养殖场的生产能力与沼气池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不相匹配,所以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就很难得到控制。

1.1.2没有严格审查动物防疫条件。新的《动物防疫法》在颁布实施后,还没有与其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出台,这就使得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没有可依据的相关条例。同时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意识也不强,养殖场处在距离村庄和饮用水过近的位置,养殖场内没有对动物设置合适的饲养间隔,使得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同时,畜禽的粪便也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容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引发群众性的纠纷。

1.1.3没有进行粪便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很多的养殖户一旦发现动物发病不加以治疗或是等待病情好转,就急于将畜禽处理掉。还有的养殖户将病死的畜禽丢弃在自来水边或是道路边等,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使得疫病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对畜禽的粪便也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随意乱放,不仅易滋生蚊蝇,同时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都是动物疫病的传染源,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

1.1.4没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在饲料、疫苗和药品等的使用过程中,养殖场没有登记好相关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和保质期等,不能进行很好地存档。在畜禽的进入和售出等环节中发生了逻辑性错误,在引进时不进行进场观察,引入后就混群。没有完整的消毒药品和消毒次数计量。这些都是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的表现,容易造成动物疫病无源可查,不利于开展动物产地检疫。

1.1.5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很多畜禽养殖场不根据动物的疫病特点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使得免疫程序往往流于形式,或是使用一个免疫程序多年未经变换。免疫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进行抗体检测,甚至对当地动物防疫检测机构的抽检持拒绝态度。

1.1.6没有很高的畜禽流感免疫密度。很多的养殖户对免疫疫苗的有效保护期不是很了解,同时又觉得注射疫苗太麻烦,还影响到畜禽的生长期,所以没有很高的畜禽流感免疫密度,这也是在畜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安全隐患。

1.2动物免疫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没有足够的实验室检测力度。随着基层畜牧动物防疫体制的改革,已经逐步完善了县级畜牧兽疫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等设置,同时也将镇级的畜牧兽疫机构和防疫员队伍建立起来,但是技术骨干被逐渐分离到各个单位中,加上现有的技术人员知识老旧,加上编制的限制,不能及时引进一些年轻的技术人才。所以,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控缺乏相应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对国家规定的一些疫病监测不能及时展开,不利于动物疫病的展开。

1.2.2没有完善的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政企技企联系制度虽然一直被倡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仅仅被流于形式,技术人员很少到所联系的养殖场进行工作指导,行政人员基本不去,所以对其联系的养殖场了解太少。

1.2.3乡镇畜牧兽医没有很好的监管力度。很多的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都不多,没有较强的人员力量。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但是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对自己管辖的区域不清楚,不能及时督促进行畜禽的补栏工作。同时也没有好好监督村级的防疫员,使得很多村级的防疫员外出务工。

1.2.4村级的防疫员没有很高的整体素质。很多村级的防疫员年龄都很大了,因为缺乏现代的交通工具,工作效率较为低下。还有很多的防疫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兽医培训,文化程度不高。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出现不规格的操作,或是没有完整的填写防疫登记表等情况。

2基层动物防疫体制进行改革的对策分析。

2.1对动物防疫员要实行公开招考的聘用制。乡镇动物防疫员岗位,按照其工作量来计算,一般需要每2000个养殖户配备1名即可,应实现统一招考,让他们竞争上岗,实行聘用制。将乡镇兽医站作为单位,让动物防疫员负责乡镇动物的检测和防疫工作,并让他们将业务承包到村。他们的工作待遇应与绩效相挂钩,每年都需要由乡镇的业务主管进行工作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作为以后的续聘依据。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对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将动物疫情监测和动物检疫防疫等任务完成,及时进行防疫的费用收缴等。[3]

2.2动物防疫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养殖户与动物防疫员进行防疫时,先将动物防疫合同签好,将相应的收费标准和责任等明确好。将相关的防疫工作及时归档,对一些不执行免疫的养殖户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强制执行,并及时将其上报给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

2.3动物检疫程序需要进行改革。按照我国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商品动物出栏前3天,种用动物出栏前15天,需要到报检点进行报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能依据产地检疫证出栏,不然不能进行相关的运输和出售。如果违反了该规定需要按照防疫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罚。

2.4动物疫病诊疗制度需要进行改革。相应兽医人员需要具备《动物诊疗许可证》才有资格进行行医,该证书需要进行年审,如果审核不合格不予发证。对于那些无证行医的,应给予严惩。

2.5兽用生物制品需要加强管理。动物的预防生物制品应由县级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统一的采购,并将防伪标识加上,由乡镇的畜牧兽医站进行统一的领购。其他的个人或是单位都没有权利进行相关制品的经营,一经发现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进行相应处罚。

3小结。

在本文中,对动物防疫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策略,以期能更加科学地对待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将防疫检疫监督机构建立并健全,从而确保能上下贯通,确保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石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