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6 09:00:21

文化发展趋势

第1篇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统一

网络文化本质上是网民的文化。一方面,网民的需求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原动力。美国学者卡茨指出,人们对媒体的需要包括: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等。可见,网民之所以热衷于网络,是基于其认知、情感等多种需要或诉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网民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另一方面,网民又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网民在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概言之,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始终处于双向和辩证的运动过程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一)人的发展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的发展需求是人从事劳动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包括网络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表现。在网络实践活动中,人们在自身内在发展欲求驱动下不断朝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前进,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生成的原动力。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其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建立了第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这是互联网的雏形。1983年,出于信息共享等需求,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成功研制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真正的Internet诞生,并逐步运用于个人交往、商业活动等领域,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便开始萌发。可见,网络文化正是在人们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中,生成发展起来的;二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在网络实践活动中,网民最初大多是基于新奇、休闲、娱乐、社交、获得新知等诉求,而参与网络实践活动的。应该说他们最初并没有文化创造与文化追求的自觉,但其基于自我需求满足的网络行为,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实践活动的深入拓展,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三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创造活动的原动力。为了满足自身的认知、情感需要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的网络认知水平和虚拟实践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创造出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智能的网络文化产品(如QQ群、微信、网银等),并不断通过网络实践活动调整和拓展其社会关系。

(二)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文化需求

功能主义文化学派代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基于网络技术支撑、作为我国当前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化,同样是“为人民服务”的“大众”文化。因此,网络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是看它是否积极向上,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它能否满足网民的合理需要。在网络社会中,网民既是推动网络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网络文化生产活动的最终消费者。随着人们各种文化活动向虚拟世界的延伸,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网络文化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早已实现。那么,类似人际交往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只有普遍的交往活动,“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网络文化正是满足人们进一步的交往、合作、全面发展其社会性等精神需要的产物,并迅速发展。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这表明:网络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消除了网民的传统交往方式的障碍,增强了网民的交往能力,拓展了网民的交往范围。“一键在手,把握天下”等场景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具有庞杂的物质内容,还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关系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础,它是在网络文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和。这些关系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不可或缺的,并共同推动着网络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众所周知,网络文化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哲学、宗教、历史、艺术、体育等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信息与资源,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还为人们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不仅如此,“智能环境能使我们发展新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比较灵活的环境,能造就比较灵活的人。”总之,网络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不可逆转,网民亦在创造网络文化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网络世界中具有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智能环境,使人们的虚拟实践活动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实践方式的变革、增加自由时间、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这种虚拟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培育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开放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全方位地提升了人的自主能动性和潜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形成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亦具有促进作用。人是包括网络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发展的主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表现意识等不断增强,不再囿于狭隘的家庭圈子和物质生活,而是努力在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寻找生活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们作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与享用者,他们的这些进步与发展,势必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正能量,通过不断向网络世界输送各种新信息、新技术、新产品,势必推动网络文化的新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统一

“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同样是当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并影响和作用于当前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网络文化的发展格局

自古以来,一个社会的文化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受制于其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两宋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繁荣,这就为宋词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市民文化娱乐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的兴盛。同时,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亦十分需要一种便于抒发感情的载体来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这样,宋词作为当时的一种文化形态空前兴盛。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政治的日益普及以及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无论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是企业都在加速建设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空前活跃,网络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网络服务平台日趋齐全,网络文化阵地日趋壮大,网络文化建设与监管体系日臻完善,网络文化的正能量与积极影响日益增强。可见,无论是宋词的兴盛还是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无一不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实已经表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实力的差异,网络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发达国家网络文化霸权已日趋明显。因此,可以预见,社会越进步,经济政治越发展,其对网络文化发展的走向与格局的影响将越深远。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催生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网络文化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是社会观念、价值、政治、经济、技术、教育等的结晶,且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无限积聚,无限扩张,并以摧枯拉朽之势辐射至它愿意到达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网络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技术力量极大地推进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首先,网络沟通具有廉价性、便捷性、平等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它在大大降低公民政治参与成本的同时,打破了许多制度壁垒,激发了公民关心社会、参与政治的热情,逐渐改变着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力量博弈格局。其次,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界,改变着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如人们可以通过BBS、微博、微信等网络文化平台,对党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和建言献策等,“为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再次,网络文化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优势,“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从近年一些影响广泛的网络事件和网络语言看,如“我爸是李刚”、“蒜你狠”、“苹什么”等,网络文化不仅成为了揭示事情真相的武器,还开辟了唤醒社会良知、凝聚社会正义的新阵地。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总之,在这个“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时代,只要一键在手,参与政治和社会决策就可以瞬间实现,一定程度上使得直接民主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新型的民主监督模式———网络监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民主监督作用。可见,网络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技术力量推进着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形成。随着网络虚拟市场的全面形成,电子货币的日趋普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阻隔的逐渐减少,经纪人、批发商乃至零售商作用正逐渐弱化,这为网络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促成文化产品新形式、新门类、新品种的发展,与相关第一、第二产业的交互融合,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这“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点”。这就是网络时代赋予我们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的网络经济规律,并且运用它去指导经济实践,实现国民经济的腾飞。总之,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既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我国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统一

从互联网发展历程看,信息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创新应用,都对网络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产生深刻影响。对此,曾于2007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网络文化的发展能力

如果说网民的诉求与互动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一种内生力量,那么信息技术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便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一种核心外在要素。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生产能力。网络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文化,新的信息技术是促发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由原来十年一次历史性变革到近期三五年一次的历史性变革,网络文化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越强,网络文化的生产能力亦越强。这可从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到深刻的证实。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传播能力。网络文化形成的物质保障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与成本大大降低。最初阶段的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传输、存储及加工数据,用户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处理系统才能与计算机进行沟通,因此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仅限于专业人士。随着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网络文化通过手机媒体迅速飞入寻常百姓中,其传播力可谓得到了爆炸式的提升。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消费能力。决定网络文化消费能力的基础是网络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数量。而正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进步,一方面使得信息产品的性能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其使用成本大大下降,其直接结果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网民数量的飙升,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政务,从网络经济到网络文化,从外国互联网到中国互联网,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专家学者到业界新兵,互联网已经成为其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方向与新思维

网络文化的发展,真正打开了信息技术研发者与用户间的沟通渠道,加快了信息技术研发和更新的速度。一是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在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可以通过与网民的互动,获得市场和用户新的需求信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找到努力的新方向。二是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网民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于“What”的知识,还有知晓“Why”和“How”的需要,这就使得人们去寻求新的灵感,来创造更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全面实现人机交互、个性化服务与知识共享等。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能力,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四、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统一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化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网络文化生长的根基。创新是网络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对既有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作为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相结合而催生的网络文化,其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同样有赖于挖掘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优势资源,这既是中国网络文化增强世界影响力的智慧源泉,也关系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局。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网络游戏正大力向我国市场扩展,如果不及时开发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内涵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业,我们丧失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严重冲击。因此,必须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承担起传承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摆脱目前国内网络文化同质化竞争局面,从而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最终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国产化的战略。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读本日渐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如“仁”、“和”)规范和制约人们的网络行为;三是要用传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弥补网络文化的固有缺陷。当然,强调中国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要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拒之于门外。对此,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因此,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既要全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合理因素,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从而实现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更是一种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保持文化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方式。亦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我国当前网络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那么,这种文化创新主要“新”在哪呢?从横向看,主要体现在平台的创新、空间的创新、语言的创新、传播途径的创新与消费方式的创新等;从纵向看,主要体现在创作理念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表现方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现以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文学为例加以说明。“网络文学”亦被称为与口头文学、纸质文学并列的第三种文本。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具有典型的“网络属性”,具体表现为全覆盖、无差别、无限制、快速、通畅、海量、便捷、交互性等特殊属性。以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作为网络文学进入公众视野为标志,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表现为绝对数量、市场占有率和人群影响力。可见网络文学虽然是传统文学艺术创造与网络结合的产物,但毋容置疑的是,它更是文学的一种全面创新。网络文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吐故纳新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化难以突破的文化壁垒。总之,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需要大胆创新。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本质是信息文化,它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工具理性,把自由、开放、自我推向极致,容易产生错误的道德意识。如果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忽略了传统文化“应该怎样生活”这个永恒的主题,那么网络文化也将失去其存在的内在根据,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便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将因缺失其应有的价值旨归而难以走得更远。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又是一种新质文化。它新质的基础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兼容电视、广播、纸质文本等传统媒体的各种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凭借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以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方式,可能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如果网络文化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和超越,亦将因缺乏创新而难以走远。

五、结语

第2篇

1、群众文化的定义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要群体,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发展的以人民群众的文化和娱乐作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社会性的文化。我国城市群众文化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在新的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建设与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也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简单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2、制约群众文化发展的因素

群众文化受多方面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其中经济发展情况,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外来文化是对群众文化影响最大的因素。

(1)经济发展情况制约群众文化发展。人民群众只有在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才会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在经济满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才会有对文化生活,下棋,跳舞,唱歌等的需求。经济的基础条件下,才能决定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方面的的追求,而意识方面的追求,又对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反作用。所以不为生活所困的生活,才能培养出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要,如果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群众文化根本无从发展。

(2)教育的发展情况制约群众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只有在自己愿意参与,自己又有能力娱乐自己,自己能开发新的文化项目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的形式还有内容方面的要求,起决定性运用的是每一个群众文化参与者的教育程度,还有每一个人的文化方面的修养。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高,人们对文化,娱乐和休闲的层次要求也不会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受人民群众所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教育能决定人民群众的发展素质,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又决定着人民群众文化的发展。

(3)外来的文化也制约着群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是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根基所在。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民族文化走上世界文化的轨道,有些西方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西方的西式婚礼,,还有先进的生育观和教育方式,休闲旅游方式,都慢慢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群众文化越来越接受着西方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外来文化对群众文化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3、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教育水平不断进步,我国文盲率已经大大降低,我国群众文化发展情况越来越好,目前为止,我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全面盛世的时期。

我国群众文化的繁荣原因有三个:第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追求。二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不断交融与发展。加上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网络,外来文化不断的渗入人民群众文化之中,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第三,我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贫困生助学金的发放,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文盲率不断降低,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审美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我国现阶段,农村有文化大院,有村图书馆,还有文艺下乡,电影下乡等各种文化活动,每逢节日还有文艺晚会,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手机,网络几乎遍布在每个家庭。乡有乡文化站点,大家分享文化交流,书法,绘画,读书,下棋,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各个县有自己出版的刊物,还有文化交流,太极基地等等。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水平不断增高,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呈现,掌握了文化发展的趋势,就是掌握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人民群众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趋势也受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发展的方向的影响。同时在科技技术与网络的影响下群众文化将朝着更远,更高科技,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群众文化已经基本步入现代化阶段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基本达到现代化的阶段。同时,群众文化也应该跟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基本上步入现代化的殿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将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景象。

一是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将会通过小小的屏幕,观赏到更大更全面的世界,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古老追求。人们通过看电视,看书,上网,不断的通过信息工具来了解更全面更多彩的世界,人们走进了网络的世界中,网络文化也成为了群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生活走进了娱乐场所,人们从对美食的兴奋,转入了对娱乐的生活。人们聚会的地方将由饭店转到娱乐场所。人们在娱乐场所,表达着自己的心情,释放着生活的快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三是,节假日成了旅游日。各种节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对节假日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从加班挣钱,到放假海吃海喝,到探亲访友,慢慢的演化成了和亲友一起去旅游。通过旅游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民情,增近了亲友间的关系。通过旅游,释放着新一代的文化氛围。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带来全新的改变。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

2、对于物质生活方面要求越来越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社会文明的最重要表现就是群众文化水平的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的社会,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群众文化的水平代表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历史文明水平。开放中的中国,不断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群众文化也会在世界的文化中崭露头角。

(2)人们最大的满足不是物质生活带来的满足,而是精神生活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不能离开物质方面的生活,更离不开精神生活。当人们生活不愁吃穿,自给自足的时候,精神方面的追求就会随之而来。而人民群众文化就必须满足人们的这方面追求。所以群众文化会在人们不断的追求中,更新,发展,完善,提高。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心没有极限,文化也会永无停息的发展。

3、群众文化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群众文化不断发展,生机勃勃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发展同时人民群众也需要群众文化。人们都愿意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愉悦。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补品,也是人生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和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9-02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支撑体系建设,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先进文化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因此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文化产业分类广泛、内容多样、产业结构复杂、产业链长,科技如何如何介入,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和了解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是文化科技工作领域重要工作。

1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和科技不断进步,相互融合的模式也不断变化而且多样,总结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相关特点和规律,结合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尝试将文化产业按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分类。以此为基础探讨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六点,一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二是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的方向更加清晰,三是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四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更广泛更紧密,五是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势头将持续升温,六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着重培育大型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提供商。

1.1 新闻出版

(1)新闻出版将是受信息网络技术冲击最大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引领作用逐步加强多种新兴发展模式,传统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链遭到破坏,需重塑基于版权的盈利模式和数字出版产业链。新闻出版将更加关注的核心技术,一是内容制作、整合和标引技术,包括海量数据的加工与存储、信息标引、语义分析、多媒体制作及内容资源嵌入式聚合等技术;二是数字内容的多渠道技术,包括数字内容的多终端呈现、多屏无缝衔接的传播技术;三是MPR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四是营销与用户服务技术,包括对消费行为收集、分析并反馈给生产端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五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包括线上线下互动技术;六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包括原有的数字水印、数字DNA技术及各种第三方计数与付费等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七是3D印刷、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技术,包括新型印刷流程控制技术;八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2)新闻出版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出版、移动出版、传统出版竞争与共存的时代,传统图书业的衰退不可避免,移动出版是图书业的未来,移动出版和全媒体出版将是报业的基本服务形式,期刊业必然转向数据库出版和知识服务,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市场份额将快速增加,基于动态、互动、整合、个性、智能等数字出版新业态将成为创新热点,数字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增强,做大做强才有出路,电子商务将成为出版物发行的主要渠道。

(3)新闻出版将推进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传输快捷的现代优质内容传播体系。鼓励平台运营商提高创新能力,采用先进技术,形成动态聚合、实时分发、精准投送的数字阅读服务系统;推动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建设、优化数字出版内容质量,提高新型数字出版内容产品研发、改善数字出版内容阅读服务和用户体验,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最终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供动力支撑。

1.2 电影科技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的摄制传放技术,高品质的音像体验追求。胶片到数字的转变基本完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前期拍摄追求更高分别率和更快拍摄速度,前期、后期制作技术的融合日趋明显,3D电影摄制技术日趋成熟,放映技术追求大尺寸、高帧率、高分辨率和高亮度,发行、传输渠道向卫星、网络化发行方向转变。

1.3 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将构建技术体系,一是在内容层面高清化,研究开发高清、3D、环绕立体声、业务基地等关键技术。二是在系统层面平台化,研究开发业务集成、交换分发、内容与业务保护、资源共享等关键技术。三是在网络层面互联互通,研究开发骨干网、接入网、家庭网、无线网、互联协议与接口等关键技术。四是在服务层面互动化,研究开发中间件、智能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跨屏互动等关键技术。五是在管理层面可管可控,研究开发运营支撑、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

(2)将加强几个能力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制播能力,再造网络化节目制播工艺流程,基本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与播出数字化网络化。二是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实现高清节目制作播出。三是积极发展3D电视,研究3D电视技术和标准,开展3D电视技术试验和播出示范。四是积极推动内容开发,大力开发面向多种平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新型节目形态。五是全面提升传播能力: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卫星、无线网络协同覆盖,有线、无线网络互动。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打造基础网络平台―― 光纤到基于同轴电缆网络,解决家庭用户最后一百米的接入问题,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六是积极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建设下一代无线广电网,重点解决“广播”与“双向”的无线网络融合,“单向广播”开发新一代无线广播技术,“双向传输”基于OFDMA技术适应性开发,组网覆盖融合“大区广播”和“蜂窝组网”。

(3)广播电视将基于智能引擎构建业务平台,网络结构支持区域性组网和全国性组网,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信息服务、移动接收、便携接收。构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业态,加大新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建立智能电视门户,实现各类内容和应用在用户端的生动展示,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终端服务界面的可定制化,实现跨屏应用和多屏融合。广电网未来演进方向―― 统一架构,协同传输,形成真正意义的全覆盖网络,有线+无线+卫星形成立体化网络,天地一体,协同覆盖。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明显,将构建以广电网络为纽带的自我发展体系,数字化、宽带化、融合化日趋明显,将向全媒体、全业务、全服务三网融合方向方向发展。

1.4 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趋势一是高质量的体验型产品,集群化的生产,多渠道的传播和多形式的终端不断涌现。二是产品向高质量动漫游戏产品、互动体验类动漫游戏产品及泛动漫类产品演进。三是生产方式向大规模集群化生产、无纸化动漫协作生产、二三维动画与实景拍摄动画的一体化转变。四是传播渠道向新媒体传播(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及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发展。

1.5 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内容、模式、终端与跨行业合作,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网络发展迅速由Web1.0jfwa―― Web2.0时代―― Web3.0时代快速转变。网络文化产业的网络技术依赖特征明显,每一次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网络文产业内容、运营、应用、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内容为王仍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必将越来越多,真正“按需生产”的局面必将出现。随着音乐、电影以及纸质媒体开始对版权实行收费,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有真正的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移动终端的研发与制造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终端厂商外,谷歌、苹果等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电子厂商(如淘宝等)已经大举进入终端市场,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运营商,也在进行终端相关产品的研发,纷纷推出自己的定制终端,甚至运营商自主研发的终端产品。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博客、手机上网呈、“微博、微信”、LBS+团购、LBS+精准推送,LBS图片分享、LBS+点评等LBS商业模式的发展,平民百姓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策略性跨行业合作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内部行业的进一步细化,跨行业合作必将日益变得有策略性和有选择性。如YouTube加强内容发展策略,推出了一系列与新闻、音乐和电影相关的特色入口。与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合作使YouTube拥有了更全面而稳定的受众群体。

1.6 演艺产业

(1)演艺产业发展趋势―― 虚实结合的多维化表现空间出现,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舞台装备大量使用,产业发展趋势从剧场艺术向多场合消费艺术发展,相应的演艺科技也从有限空间向多维空间发展。实景演出是当前演艺产业最为复杂的演出空间,多维空间带动演艺科技从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单元智能向规模化集成、系统间协同、智能化服务发展。

(2)专业灯光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效、节能是舞台灯具发展的必然趋势,灯具自动化将进一步深入发展,舞台灯具呈现多样化格局,灯具的操控更简便、实用。二是控制台的功能将更为强大,灯光控制系统必将兼容。三是网络系统将更加通用和开放发展,LED与视屏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3)专业音响的发展趋势,一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绿色、节能、智能化、易操作、交互性;功放、扬声器等向高效、紧凑发展。二是调音台向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三是技术与艺术交融,三维多声道扩声技术、实时声像定位技术等不断创新发展。

(4)舞台机械的发展趋势,一是舞台机械技术进一步强化剧场的多功能,舞台机械技术的专用性更加突出,舞台机械元器件通用性与专用性并存,舞台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专业化发展。二是舞台设备广泛应用,舞台技术等与艺术深度交融,舞台机械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全面和广泛。三是舞台机械的质量检测机构开始设立。四是演艺装备制造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品”过渡,主动研发在演艺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中逐渐兴起。

(5)乐器的发展趋势,一是自主创新,使乐器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二是文化营销,使乐器行业从“普通工业化产品”向“艺术类音乐产品”转变。三是形成一条龙头产业链,使乐器行业从“生产销售领域”向“综合服务领域”转变。

1.7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将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科学技术在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服务领域应用将更加广泛。

(2)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创作力,将加强基于视线追踪的创意产品测评方法及技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用户体验系统、创意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系统、设计知识管理及服务系统、创意设计概念预测及概念模型测试系统、创意设计交易中的诚信交易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效率提升的支撑系统等研发。将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和人机工程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技术、市场快速响应的数据库集成技术及信息传输技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技术(Cult3D)应用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共性技术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将被充分利用,用于建设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专业数字素材库。研发创意设计交易保障、创意设计撮合、创意设计综合集成、创意设计评价等系统,构建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提高创意设计效率和质量。聚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创意设计人才,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创作力,服务数十万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开放式合作平台,国家将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第三方、第四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广告、会展、工艺品等文化创意设计开展社会化服务应用。

(4)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表现力,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展示将逐渐加强。依托于先进数字技术(互联网、数据库、高速运算、数字内容),虚拟和现实结合,电脑技术强大运算能力支持,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完成多种传播任务,传播过程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多元性、社群化、海量数据等特性。互动性是指传者和受者互动性增强,信息快速交换和传播,个性化交互,灵活性增强,多种交互方式共存。多元化是指终端多元化,传播终端不局限于屏幕,可以是任何介质,而且是跨终端的显示,内容多元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广泛。

(5)设计新材料及颜色搭配等咨询服务平台将以“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解决设计师的创作疑惑”为主题、以“关注环保,改善环境”为核心的理念,提供专业化服务。各种世界最新、最前沿、最自然环保的新材料资讯,及可触摸的最环保新型材料样品、全球流行的材料趋势等通过数据库网络与实地体验馆相结合方式,让产业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更加创新及可实际利用的材料信息资源,寻找到最优化材料,搭配适宜颜色,借助材料专家智囊进行深度材料咨询服务,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4篇

一、传统产业的硬约束与文化资源的适时开发

《大趋势》一书从山西、云南等具有产业发展特殊性的区域人手,充分剖析了区域传统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深刻认识到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给山西这样的能源大省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粗放性、低效性等特征,基本上以依靠传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使产业结构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低附加值、低就业并存。相当多的能源和矿业基地在经历了长期强化开采后,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效益急剧下降。在生产技术水平稳定,其它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中某个要素,虽然短期内产量会增长,但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再增加投入量反而会使边际产量逐渐减少,追加投入的新增生产能力大多必须用来递补原有生产能力的递减部分。

对于传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要考虑产业的增长速度、高关联系数、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和收入弹性情况,应选择那些能带动经济全面增长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能够使资源达到更高的配置效率,这表明它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我国区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像山西这样一个文化省,具有“地上古文物博物馆”的称谓,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弥补传统能源性产业资源趋近枯竭的不足,有利于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同时,文化产业本身具有可塑性高、适应力强、富有历史继承性和沉淀性(一次投资长久收益)的特点,作为新兴的绿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结构的效益评价

《大趋势》一书从理论上剖析了文化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的先决条件:其一,与本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匹配,即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和资源优势,并能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其二,与本地区的需求结构相匹配,能够满足最终的文化消费需求。其三,相关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比较平衡。其四,能够满足就业、资本吸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此外,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要完全进入市场,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注重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未来的效益正是符合了产业发展的利益优势:首先,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中具有绝对优势。如同其他产业一样,由于市场的地域性分化,遵循地域分工原则,资源、劳动力、资本等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使所创造的财富得到最大可能的增长,获得文化产品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产品生产成本而带来的绝对利益,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文化产业中蕴含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巨大无形资产,且属于绿色产业,生产过程中,在成本上必然比其他行业占有更多的绝对优势。其次,文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由于文化产业的劳动投入相对成本较低、具有相对的产业利润,其产品通过市场规则与其他产品进行交换,从而会获得高于其他产业的比较利益。文化产业在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增长速度上具有极大的潜在优势。再次,文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在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与其它产业相类似的情况下,文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及相关的经济利益优势,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主要动力。由于整个文化产业关联性比较强,各个链条具有不可分割性,且具有一定的市场容量与巨大的潜力,因此在规模利益的获取方面,具有动态的扩张性与发展弹性。

三、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大趋势》从经济变迁、国家意志等方面,通过对欧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梳理,将经济发展状态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联结起来;从广东模式――经济强省、消费大省的文化市场分析,总结了文化产业高增长率的推进因素;从上海趋势――经济变迁、规模文化产业到知识服务业的分析,挖掘了知识要素作为文化产业的先导的积极作用。在上述横向比较基础上,作者用SWOT分析法具体论证了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作者认为,从产业发展顺序看,主导产业总是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向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转换,然后又从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向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转换。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山西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其它产业转向文化产业时的调整转换能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都很强,没有或很少遭遇转向其它产业时经常遇到的转换刚性,而且国民的现实需求很高,政府也具备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控能力。像山西这样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在文化发展模型上应是立体的,即同时发展资源型基础文化产业、创意型文化产业及制造型文化产业。作者进一步提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应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实施技术引进战略、人才培养战略、资本供给战略和市场主体培育战略,构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上,《大趋势》一书体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探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作者提出将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国家整体性深度改革之中,从而使文化体制改革能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放大效应,消除政策鸿沟,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一种产业动力机制。作者还指出了建构文化产业创新系统的必要性,从深度融入现代世界体系过程的角度,阐释了如何全面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合理化进程与合理化实现。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流行文化;发展趋势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在所处的时代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其基础是商品经济,且需要依靠媒介的作用,达到娱乐的目的。对于高校流行文化而言,其主体是大学生,反映的是大学生在一定的时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其中主要包括饰品、时装、消费、休闲、流行文化等各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现象[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流行文化已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引领着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并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壮大。

一、高校流行文化的特点

1.大学生是高校流行文化的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流行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正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而且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大学生在接受高校流行文化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高校流行文化的认同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对于流行文化认知较早,而高校流行文化的出现只是有益的补充[2]。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跟随时尚的潮流,觉得随大流没有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流行文化,但是能创造性接受。同时,大学校园的社团和班级活动也是创造高校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有利于高校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高校流行文化的内容

高校流行文化是以娱乐为前提,出现了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流行产品、流行语言和流行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一些流行产品随之产生,如QQ、MSN、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等为主的网络文化,恰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需求;流行语言是大学生群体使用较多或者反映他们在某一阶段的心理动态和价值取向,如:“萌萌哒”、“高富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这些都是高校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时期留下流行的印迹;流行文化产业一般包括影视、音乐、服装、饰品等文化产业,如票房怎么样得看是否在当下流行,大学生们也会追星或者迷恋影视剧,如电影《夏洛特烦恼》、《万万没想到》,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电视剧《好先生》等,这些都是对高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全面体现。3.高校流行文化的特点高校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时尚、追求个人生活价值等特点。任何流行文化都是以娱乐为主,高校流行文化是对大学生心理活动和价值取向的体现,但是采用幽默和调侃的娱乐方式表现出来,如“我也是醉了”表现出来大学生的一种无奈、无语的状态,“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这句话常常被长得丑的男生用来自我调侃;时尚是时与尚的结合体,是前卫、时髦、流行的表现,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时刻追求前卫,对某一新鲜事物一时的崇尚,只是在追求个人的生活价值,不具有规范和约束性,也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最终只是满足个人的生活和欲望。

二、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1.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共存

高校流行文化追求个人的生活价值,完美体现了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是一种感性的认知,而校园的主流文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是一种理性的认知[3]。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会长期共存,高校流行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当然,我们要发扬积极作用而抑制消极作用,做到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流行文化能够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高校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无拘束的高校流行文化的平台中实现自我的需求和认同,从而提升自身的信心和体现自我价值,进而锻炼大学生的个人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减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等,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校园主流文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引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主流文化要有效的融合流行文化,充分发挥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抑制流行文化的消极作用。高校流行文化有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追求奢侈的生活、过分依赖品牌服装和电子产品、不良的道德观念等。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校园主流文化为主,高校流行文化为辅,二者有机融合。

2.高校流行文化的信息化和安全性

传统的高校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较为落后,多以教师的课堂讲授、报纸、广播等媒介来获取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为主的媒介成为高校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其特点是信息量大,速度快,获取方便。但网络毕竟是虚拟的空间,若能够有效利用固然是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多文化的集成,而流行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很快适应以网络为主的高校流行文化,包括利用购物网站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利用QQ、微信进行网上交友,利用爱课程和校园资源等网站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在虚拟的空间实现“真实”的场景,这些都为高校流行文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流行文化的安全性也随之而来,若使用不良网站可能会被病毒侵扰,在网吧使用网络又会出现大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在高校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高校流行文化要警惕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和洗礼,要坚守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中国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3.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高校流行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教师,但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建设上的作用在强化,而教师的作用在减弱。流行文化追求标新立异,这正符合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的心态,而教师在追求流行文化上要较慢,且跟不上潮流,但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因此,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以大学生占主导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被大学生所接纳并加以改造,这正是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集中体现,而大多数教师已经处于中年阶段,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年轻人不同,所以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但教师要深入了解高校流行文化,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好大学生的坚强后盾,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使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60-62.

[2]冯培.首都高校流行文化现状态势及其传播机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8:44-47.

第6篇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活动为主,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群众文化一直促进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对多元的文化背景,如何让群众文化根深叶茂、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研究群众文化、积极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需要。

群众文化地产生、发展、提高都有其历史渊源,也受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群众文化从历史走来,其中传统性就是它的胎记;可现实的雨水滋养着它,培养出它的时代性。群众文化的发展确实很强劲,但是,它也受到某种制约和影响。

第一,群众文化发展受经济基础制约。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才能企求精神生活,在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所忧的情况下,才有对书、画、琴、棋、诗、酒、画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作用经济基础,这是人所共知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土壤才能生长群众文化的大树,离开经济基础群众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国民教育制约。群众文化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联系着每个参与者的文化修养,所受教育的程度。国民所接受的教育较高,人们对文化、娱乐、休闲等的期望也不会低。人们追求的目标受限于所接受的教育。教育决定着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决定着群众文化的发展。

第三,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外来因素制约。传统文化是祖传的文化,是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以后,民族文化同世界文化接轨,有些洋文化已经被中国百姓笑纳。譬如,宗教式婚礼、少生优生的生育观、崇尚健美的习惯、设计休闲的方式。显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洋文化已经积极地影响着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受着多方面的制约、影响、促进、推助。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正处于一个全盛的发展时期,其成因有三方面:

一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全民正从小康生活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群众文化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二是国民教育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普遍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标准也相应有了提升。三是改革开放的之后,民族文化同世界文化接轨,洋文化的海风已经吹拂着群众文化。通过电影、电视、报刊,人们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群众文化之中。。

村有书屋、乡有文化站、县(区)有自办刊物和文化沙龙;各种民间文化团体、老年大学、个人出书、退休干部演唱会、自发组织的民乐管乐队,都成了群众文化的载体。目前,群众文化的可喜现状已经昭示了蓬蓬勃勃的群众文化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群众文化发展趋势,就可以确定今后的工作方向。

群众文化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

一、追求精神生活超过物质生活,群众文化将在社会生活中凸显出来

1.群众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温度计。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的水准标志着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中的中华大地,一派盛世景象,中华民族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令人瞩目,群众文化也是盛世中的文化,它将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显示出活力。

2.精神生活的满足是人最大的满足。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人有了舒适的生存条件,要求的便是精神生活。群众文化就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高台上,人们将要设计他(她)们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质量成了衡量他(她)们幸福生活的指数。群众文化必将在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中凸显出来。群众文化活动也将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走向辉煌。

二 、群众文化已将走入基本现代化的平台

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将跨入基本现代化,群众文化也将与日俱进走入基本现代化的绿草坪。未来的群众文化将是一个全新景象。

一是小屏幕里览大世界。人们会通过网络看书、看电影、看电视、看古今中外、看世界风土人情。人们走进了网络文化。二是大广场小舞台。城、乡各大广场将被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所分割。一个个小舞台构成了群众文化的新格局新时代。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是未来群众文化的主要特点。三是生活走入了娱乐中心。社会的文明将转移人们的兴奋点,人民不再追求美食而是更重视娱乐生活。娱乐中心将是人们集聚的重要场合,人们在这里释放对生活的满足、和火热的激情。四是节假变成了快乐游。社会进入基本现代化之后,人们的节日文化也将发生根本改变。节假日将走在旅途中,行在景点里。传统的节假已经换成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五是观念将有全新转变。群众文化的发展必将带来人们观念的转变,节日文化、生育文化、休闲文化、习俗文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都将在人们头脑里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审美追求已经跨入了崭新的阶段。观念的转变是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社风、民风的提高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群众文化将变成人生的情趣补课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养“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不断给予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

第8篇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发展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最终评价尺度的为老教育发展活动。在教育发展中增强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保障老年人受教育发展权利,最终推动老年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和谐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目的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更应体现全员平等的原则。社会应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充分的教育发展资源并保证其进入老年教育发展领域。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产生于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是国际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以示范性老年大学为主,各类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电视大学为辅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格局。

1.老年大学是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起点和代表模式

随着社会和公众对老年事业的重视,老年大学已经由专门面向退休老干部向社会所有老年人开放,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由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是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主体。尤其是近十年迅速发展的老年电视大学,这种远程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模式而逐渐被广大老年人所接受。它以现代化远程教育发展传播手段为教育发展载体,是在发展广播、电视、函授等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集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教育资源于一身进行教育的方式,是一所通过电视向广大老年学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老年电大有覆盖面率高、收视方便、师资水平优良、成本低廉等优点。远程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员可以通过印刷、影像、光盘等方式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同步学习,这种集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灵活的、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学习形式,符合老年人的需求。老年电视教育发展是一种开放式的普及式的教育发展模式,受教育发展的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的老年人,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结合学校教育,为老年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正如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说:“为了确保人们能得到日益增长的知识以及各类训练,教育工作将不仅仅局限于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的确,教育不能局限在传统教育的范围内,而要通过大规模地求助于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的各种广泛的现代媒介,才可能实行。”

2.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老年人逐渐被纳入社区文化教育发展发展的框架之内。社区教育以行政划分的居民生活区为实施教育的范围,充分利用地区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老年人退休后,其主要生活环境除家庭外,就是自己所在的社区。同其他成年群体相比较,老年人在社区活动的时间更长,社区成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人际交往场所。

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场所、设施建设以及组织管理等获得了政府公共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并且专门设置了负责开展群众教育发展活动的人员,由他们来具体负责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的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老年人既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力量,又是社区服务群体中工作量最大的对象。社区不仅要多渠道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基本要求,还要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并组织、推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使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入时代,共建社区文明。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可使老年人人学近、时间少、成本低地享受到教育发展的乐趣,老年人可以自由地从事喜爱的活动,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沟通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寂寞感,还可以让老年人产生一种归属感。通过学习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变迁,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规范、新形势,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减少代际冲突,促进老年人与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也有利于老人调剂好社会关系。因此,开展社区教育可以融合社区的各种资源,提高老年教育的质量。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教育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代际教育

近年来传统的父及子的代际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亲代开始失去了天赋教化的地位,逐步演变成子代施教于亲代、影响亲代的“文化反哺”现象成为亲子关系的新模式。因此,现代老年家庭教育主要体现为晚辈对老年的“反哺”教育,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教育和孙子女对老年人的教育。此外,家庭教育还有家教形式,即请教师到家中对老年人进行辅导。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增长速度之快,令青年人都难以完全紧跟其后,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家庭的相互教育可以各取其长,不仅年轻人可以学习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和成熟稳重的处世方式,而且老年人也可以向年轻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开明思想,从而促进家庭和谐。

4.其他

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开展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和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在博物馆、电教馆、乡镇成人教育发展中心等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机构,相应地举办了老年专题培训班、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成立非正式学习小组、义务宣传队送教上门等特殊的形式。同时突出了大众媒介工具的优势,诸如“夕阳红”等电视节目,使我国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真正适应了“白潮”发展趋势的要求。

第9篇

―――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将成为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一个行业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人们闲暇时间将比过去大大增加,对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也将因此提高。庞大的社会需求意味着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之成为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一个行业。文化产业在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据,早在1993年,世界旅游业已为全球提供了1.27亿个就业机会,占从业人员的1/15;到2005年,旅游业的就业人数还要增加4000万人,达到1.67亿人。英国的体育业在1987年从业人数已达37.6万人,相当于整个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人数。据国内一项研究表明,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就会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比投资石油工业多26个就业机会。北京近几年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为18万人,按国际惯例计算,旅游业的直接就业者与间接就业者的比例为1∶5,也就是说,它实际为108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有数据表明,北京市在接待国内旅客的住宿设施方面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只需3300元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重工业的33.7%,轻工业的

63.9%。其中为女性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当于男性的3倍。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日益紧密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主导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娱乐软件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势头强劲,多媒体软件发展的速度比图书、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快了1倍。在一项针对计算机网络服务的专项调查中,人们发现网络越普及的地方,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越高。在全球25个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中,文化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比开通互联网前平均增加17.5%,从业人员增加43%。在美国,因特网普及之后,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从过去的20%上升至30%以上,达到9000亿美元。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该馆成为北美乃至世界最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商,每天上网访问国会图书馆网站的读者就达3万人次,围绕网络进行数据库服务的年收入达3亿多美元,其文化产品也由原来的图书、胶片发展为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形式,成为全球进行文献信息服务的最大企业。同时,近几年在音像高新技术的带动下,美国的华纳公司,索尼音乐娱乐公司、BMC娱乐公司,制造音像产品70多亿元,成了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集约化、集团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优势日益显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兼并愈演愈烈。文化产业各个大公司之间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购并扩展或重新整合,形成规模优势。在欧美国家,巨型的文化产业集团不断出现。仅就媒介产业而言,近年来,以新闻集团为代表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迅速崛起,超大型媒体集团充分利用报刊业、广电业、因特网三种媒体之长,实行优势互补、综合发展。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为例,合并之前,美国在线是世界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拥有美国在线、网景、数字城等著名网站,提供广泛的电子商务和网络内容服务,但是只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的“窄带传输”,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用户要求;时代华纳是世界最大传媒集团之一,涉足的领域包括电影、电视、有线电视、出版、通信、娱乐等等,尤其是它庞大的有线电视网具有“宽带传输”的高速功能。两者合并如虎添翼,既可以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变革,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为受众提供更多类型、更大范围的交互式服务,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文化产业向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国际文化垄断倾向加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文化产业集团正在不断打破行业与地区之间的分工界限,通过大公司之间在资金、技术、经营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和集中,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形成传媒业、娱乐业、旅游业与电信业、电脑业、出版业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格局,出现了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它们将不同行业的分散经营变为一体化、全球化经营,其文化产品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垄断地位。例如,当今世界传媒界的九大巨无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迪斯尼公司、贝塔斯曼公司、维阿康姆公司、新闻集团、索尼公司、TCL、环球公司、日本广播公司,这些巨型跨国媒体集团,已经实现了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有线―――卫星网络、音乐、娱乐、体育、网上服务等等商贸一体化的多媒体经营,并基本控制和垄断了当今世界的传媒市场。它们的触角已遍及亚、欧、美各地区,年收入都以百亿美元计。在九大媒体巨头引导下,全球50家大的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文化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节目,90%以上由西方七大国家垄断,其中70%又由跨国大公司垄断。

―――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随着各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的开发越来越具有全球的性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高科技的大量投入、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花样翻新的文化产品,向全球进军,不断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占领,挤压弱势国家的文化发展空间,使得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在传媒业,近年来西方文化媒体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和分散投资风险,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大量的影视节目,扩大其卫星电视覆盖网。目前在亚太地区上空有200多个卫星电视频道,其中绝大部分是西方三大电视集团对亚洲开办的电视频道。美国更是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传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了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

在视听业方面,西方国家借助高超的艺术质量、新颖的制作手法、引人注目的营销方式以及制作成本低、价格便宜等优势吸引受众,不仅在音像制品方面获利丰厚,而且由于大量视听产品进入发展中国家,形成成千上万个家庭影院,以致这些国家影视业的“生存环境”恶化,严重冲击、大幅压缩了这些国家广播电视电影的收视市场。

第10篇

张稳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DP)特聘研究员,国际节庆协会(IFEA)会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中国十大旅游策划专家,中国旅游报刊协会学务理事,山西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冰雪文化的产生背景

“文化”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周礼正义》卷三云:“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文化”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所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观”,实即《周易》中的“观光”之“观”。《周易・观卦》云:“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光,尚宾也”,这里的观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旅游。东邻日本因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因此日文中一直把汉语中的旅游、游览称为“观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大的旅游机构叫“日本国际观光局”,现在还有很多中央和地方的“观光协会”,所以说,旅游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是“文化”的一项内容。

关于旅游文化,197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蒂肯特・格彼特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理论》一书,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对“旅游文化”的界定是:“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绘画、雕刻、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将旅游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尽管有人对此界定提出一些异议,但是它既注意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都是旅游客体,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又注意了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异国异域异地文化的吸收和对自己文化的传播。

相对于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的研究更少。一种说法“体育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方面,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种种尝试,包括运动方式、精神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认为无论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我个人认为,冰雪文化的外延与旅游文化和体育文化都搭边,但是从内涵上讲,更与旅游文化搭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文化通常有四个层面。一是物化力量构成的物质文化层,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衣食住行;二是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如经济、婚姻、家族、政法、宗教社团、教育、科技的相关制度及准则;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如社会行为,风情习俗;四是社会实践和意识中长期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构成的心态文化层,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可以说旅游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游、购、娱与文化水融构成的旅游文化更能体现冰雪文化。

比如到今年已经第23届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在哈尔滨冰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创办于1985年,初名哈尔滨冰雪节,2001年第17届提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至今为止是世界上活动最长的冰雪节,它只有开幕――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最初规定为为期一个月,事实上前一年年底节庆活动便已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底,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霄节、情人节四个主要的节庆活动,可谓节中有节,节中套节,与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渥太华冬乐节齐名。内容包括: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

因此,在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冰雪的特征的基础上,就可以概括出冰雪文化的明确定义:所谓冰雪文化就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冰雪文化有两层涵义,一个是冰雪文化的主体,生活在冰雪自然环境中的人们。第二是创造出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冰雪文化的现状

刚刚兴起,方兴未艾,前景光明,国内的冰雪文化现状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形容。比起有着悠久的冰雪旅游历史的欧洲等国,我国的冰雪文化虽然在东北三省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和规模,但是全面进入大众视野和商业化运作,尤其是冰雪旅游的开展,还是近年的事情。

目前,对我国冰雪文化内容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地域经济状况;2、公众文化素质;3、社会价值观念。

地域经济状况,是冰雪文化活动开展程度的决定因素。如没有财力的支持。要想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冰雪文化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公众文化素质,公众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文化采集、文化选择、文化加工和文化消费等各个领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冰雪文化的活动内容,及公众的接受程度。

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决定文化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这三个影响因素是近年来华北、西南一些非传统冰雪文化区域冰雪旅游热度攀升的原因。

2006年,山西旅游创汇16420.78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14.75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为428.39亿元人民币。海外游客573711人次,国内游客7517.04万人次。日趋成熟的地域经济状况为山西省开展冰雪文化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旅游大省山西来说,冬季是传统的旅游淡季。冰雪活动的开展为冬季的山西省带来了一丝亮色,也带来了商机。2006年12月29日,由旅游时代杂志社策划承办的“雪舞龙城,魅力小店”首届中国・山西冰雪文化节成为山西省内首次举行的冰雪文化节。“冰天雪地,热身奥运”的理念贯穿于此次冰雪文化节始末。活动期间进行雪上竞技大赛、冰灯冰雕展、冰雪文化高峰论坛、冰雪婚礼、冰雪诗歌、朗诵会、魅力小店摄影大赛等主题活动,并安排各种民俗文化节目,各类名吃、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展示展销活动。尽管是首次,但是这次冰雪文化节的火热已显示出冰雪旅游受到重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节日聚会,朋友出行的项目定为“滑雪去”,也说明了公众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这两大因素正在悄然改变。

冰雪文化的发展趋势

以首届中国・山西冰雪文化节带来的影响为例,冰雪文化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笔者预测冰雪文化的发展将有如下趋势:

填补冬季旅游的淡季空白

冬季旅游一向是我国旅游业的淡季,北方市场尤其如此。冰雪旅游的出现,无疑为冷清的冬季旅游市场填补了一块空白。在美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滑雪旅游已形成巨大的产业。据统计,全世界现有滑雪场超过6000个,滑雪人口达4亿,年收入超过700亿美元,在欧美,每年约有10%的人口参与滑雪。瑞士、日本、加拿大等雪资源富集国家,冰雪旅游成为重点发展产业。

内容向丰富多彩的趋势发展

大众性质的比赛活动会明显增多,这种活动会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灵活多样的形式,将滑雪的娱乐休闲活动与比赛、竞技相结合,激起人们的更大的滑雪兴趣。适于大众的滑雪产品,会向多样化、简便化、安全化发展,促使滑雪活动不断的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会更安全、舒适。

人群向更广消费阶层中发展

1996年以前,涉足这项运动的还仅限于专业运动员以及驻京使馆商社的滑雪爱好者。1996年后,我国的普通消费者也有了参加这项活动的机会。热心冰雪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每到春节旺季,如不提前预定房间,在滑雪场将很难找到住处。现代滑雪运动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是很有刺激性的因素。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冰雪旅游会有更快、更广、更高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台湾;节日文化变迁;未来趋势。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历日,就在于这期间饱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节日的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下列三项:(1)特定的日期;(2)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性要素;(3)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1]202由此可见,节日这种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而被传承、解构与重建。当代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传统岁时节日和现代纪念节日两大类,“根据台湾‘行政院内政部’公布的‘2007年纪念日及节日表’,台湾登记在案的节日,大约七八十个。”[2]93其中属于传统岁时节日的主要有民族性节日,如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宗教性节日,如妈祖诞辰日、保生大帝诞辰等;属于现代纪念节日的主要有政治性节日,如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台湾光复节、行宪纪念日等;行业性节日,如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等;人物纪念性节日,如孔子诞辰纪念、国父诞辰纪念、蒋介石诞辰纪念等;国际性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

一、台湾节日文化内容的变迁。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原住民其实是最早的一批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人。……台湾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来自闽。……此外,台湾还有大陆其地区的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台湾的,他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到了台湾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深植于台湾。”[3]97这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因此,台湾传统节日文化必定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也有一些改变。主要表现在:

1.政治性节日的“强化”与“弱化”。在台湾,国民党执政时期,非常重视国父诞辰纪念、蒋介石诞辰纪念这样的节日,每到类似节日全台湾都要遵照一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纪念,随着国民党在台湾政治力量的式微,这些纪念日逐渐遭到弱化,民进党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去权威”乃至“去中国化”,2007年,台湾“内政部”废除了与蒋介石有关的节日。对于和“中华民国”相关的节日,如“国父诞辰纪念”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复兴节和医师节,国民党执政时通过几节联过的方式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节日当天既有肯定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活动,也有庆祝中华文化复兴和医师节的活动,到陈水扁当政时基本忽略前二节而只庆祝医师节了。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则是民进党试图通过新设这样的一个节日,以此来提醒台湾民众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强化台湾民众与祖国大陆的冲突;“民进党和台联等独派政党将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2007年,将7月15日定为解严纪念日,这两个节日的制定,是为彰显‘台湾主体’而特意创生,主事官员曾指出:这两个纪念日一是凸显中国(大陆)对台政治军事威胁打压,一是象征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自由,足以形成强烈的对比。”[2]95由此可见,台湾节日文化的政治性因素极为浓厚,节日成为执政者手中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

2.节俗的独特性及内涵迁移。台湾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由于大陆也有这样的节日,两岸许多节俗是一致的,但台湾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春节,从农历腊月十六到正月十五,台湾民间称为“年兜时节”。腊月十六,台湾人要做“尾牙”,这一天一般公司会宴请员工,以慰劳其一年的辛苦劳作,家庭“则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4]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民众有到庙宇上香膜拜的习俗。“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4]节俗的变化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但有些节日内涵的迁移,则明显含有政治的目的。如光复节本是纪念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的节日,“蒋介石时期,光复节的庆祝内涵中,多用来昭示‘新生’和‘反共复国’的象征符号与行动;蒋经国执政时期,光复节意义衍生为‘爱国精神’的表现;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光复节,渐次加入了‘台湾经验’与‘台湾主体精神’乃至‘台湾独立’的意涵。”[2]963.节日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台湾春节时也吃“年夜饭”,称为“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和乐团圆,兴旺隆盛。……过去台湾民众严守传统,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必然带着孩子回家,近年礼俗之事大幅简略,尤其父家和娘家两地相隔越来越远,舟车劳顿,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觅他日再补便是。”[4]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将传统的节日习俗适度地改变,而且经济社会中的消费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单一化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节日文化表现出节日体系中西方节日的增加、传统节日方式的变化,节日重心发生转移等现象。如台湾的七夕节,主要习俗是乞巧、祭拜七娘妈(织女的化身)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台湾社会形态的转变,大多数与七夕有关的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最后仅仅在台南地区仍然比较明显地持续保持着。但是近20年来的商业炒作,将2月14日西洋情人节的做法完全移植,包括赠送情人首饰、礼物、巧克力、鲜花、卡片等。”[5]11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的演进、文化的交流及理念的传播中,节日文化出现时代性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二、台湾节日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台湾的节日文化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台湾节日文化无疑是打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之一,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体应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1.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在当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转变,西化思潮等影响下,台湾的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都知之甚少,更遑论对传统节日的感觉了,西方节日盛行而传统节日式微就是一个明证,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台湾一些民俗学者对具有中华传统色彩的节日文化的改写,如刘还月认为台湾端午节“龙舟赛其实与屈原无关,主要是习自平埔族人。”[6]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果不能平衡而一味抛弃传统,那么台湾人民将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因为全面西化而成为西方人,又因为抛弃传统而丧失存在的特征,尤其要警惕和提防所谓“文化台独”,它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要坚决反对。台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抛却母体的做法只能是让台湾失去存在的根基。

台湾和祖国大陆文化源流相同,因此,利用传统节日来提升民族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可行之路。“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这意味着台湾节日文化必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政治势力的渗透消解下坚守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8]台湾法定节假日中规定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大陆也有的,并且两岸的节俗仪式也大体相似,这种相似就是两岸同根生的最好注释,也是造就两岸共同的集体记忆的根源。

2.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平日人们的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节日期间有必要通过各种轻松娱乐的节俗来释放压力。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特点,在众多的节日中也有许多流传至今为人所喜的娱乐活动,例如元宵佳节,舞龙耍狮,赏灯猜谜。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元宵夜,台湾由北到南沉浸在五光十色的花灯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台北,夜幕刚刚降临,台北灯会的主灯“哞哞牛”就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点亮。在高雄,灯塔、烟火、水幕电影秀、花灯竞赛、冰灯展、祈福灯廊等精彩活动一一上演;码头上,聚集了灯会最具特色的宵摇火车、观光船;灯车游行则包括了学校的旗鼓乐队联合表演。台北县平溪放天灯祈福是台湾元宵夜的传统节目,今年元宵夜的主题是“让天灯照亮两岸”。台南的“盐水蜂炮”很出名,蜂炮像蜂窝,可以高达十几米,装填成千上万的炮仗。放炮时参与的民众需要身着防弹背心和戴头盔,可在轰鸣飞蹿的蜂炮中穿梭体验“万炮穿心”的感觉,对喜欢冒险刺激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扣人心弦,在台湾,划龙舟活动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观赏龙舟赛也成为合家参与的休闲活动。2007年,祖国大陆宣布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也予以放假,两岸同庆中华佳节,在这些节日中常有连线两岸时空的文娱节目播出,让两岸人民在放松的心态下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度佳节。

3.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台湾地区的法定民俗节日都有一至三天不等的假期,节日体系的制定表现出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与重视程度,这一点对于保护传统民俗尤为重要,另外假期的自由时间及人们可以自由出行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台湾这四个重要民俗节日(除夕与春节实际上是合并的)成为台湾地区民俗活动最活跃的时间点。“[5]11台湾在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中,从2005年开始首先利用节假日实现了两岸包机及至2008年的直航”三通“,在两岸共有的传统节日中,大陆与台湾人民也共同举办参加了一些文化活动,如2007年厦门就在端午节前夕举行”嘉庚杯“和”敬贤杯“龙舟赛,台湾的6支代表队也参加,在此期间还举行首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和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民俗表演。因此,利用节日文化加强两岸沟通,实现社会效能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2]张羽,张彩霞。近十年台湾节日变迁与文化认同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8(5)。

[3]孙小贞。浅析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J].船山学刊,2007(2)。

[4]宋淑玉。台湾春节习俗记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23:

(03)。

[5]钟宗宪。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6]刘还月。台湾人的节时与岁俗[M].台北:常民文化,2000:114.

第12篇

关键词:广场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44-02

广场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群众以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建设的产物,广场文化作为城市的窗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并且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广场文化能够使人人都享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群众的广泛参与,才使广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前,虽然广场群众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对此,我们应当对广场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满足群众文化的发展需求。

一、广场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广场群众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并融入专业文化的正确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广场为文化载体,人民群众主体的积极参与,能够使丰富的内心情感得以公开释放。广场的存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平等,也满足了对个人自由的需求,所以广场文化一直走平民路线,给人民群众一个施展自我才华的舞台,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广场群众文化的整体现状还是令人满意的。

广场文化活动最基本的组成是群众的自娱性,每天早晨广场和公园内随处可见太极爱好者联系太极,还有的中老年人舞剑、吊嗓子或者围着广场小路竞走,伴着动感音乐跳健美操的中年人等。这些场景组成了广场热闹的清晨,这情景不只是存在于广场,在植物园、儿童乐园内也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们,聚在一起唱戏曲、红歌等,场面其乐融融,也吸引了许多散步的群众驻足欣赏。

很多城市将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加入到广场文化中,在进行广场活动时,突出重点,创新活动方式,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风景。例如尤溪县新阳镇的南芹小腔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就是当地群众积极在广场活动中发扬这一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使南芹小腔戏成为尤溪县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民间艺术的品牌。良好的广场文化氛围,能够陶冶群众的情操,像“夕阳红艺术团”就是在广场活动中走出来的老年团队,激情的红歌演唱形式不但时当地资源得到共享,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还充满了正能量,使人们深受感染。

很多城市地方不但努力打造地方文化,还全力打造精品,将广场文化搬到更大的舞台上。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倡导人们健康生活,培养群众文化素质,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凤翔县南指挥镇举办了一场广场文化活动,县委的各领导都出席了此次活动,全镇近六百名群众参加了此次比赛。村民队伍演唱了《开门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过河,欢聚一堂》等节目,参赛者个个表现的自然大方,动作整齐划一,迎来群众领导的阵阵掌声,也向外界展示了全镇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提升广场群众文化的方法

广场群众活动的开展对于更好的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提升广场群众文化的方法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1.广场文化的最初目的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大众文化生活。很多城镇的广场基础设施过于简陋,影响广场文化活动地有效开展,所以当地党委政府应加大对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群总提供良好的广场活动环境。还可定期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比如群众舞会、歌咏比赛等,能够确保广场文化职能的有效运转。这对场地规模有一定的要求,当地领导应根据村民人数和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搭建舞台,并做到不浪费财力人力。

2.广场文化活动组织部门应丰富活动内容,在年初制定好全年的广场文化活动计划,如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歌舞会等活动,营造良好节日气氛的同时还能提高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将党委、政府渗透到活动中,文化干部具有一定特长的,可与群众一齐上台表演,这样无形之中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和文艺素质。

3.在注重组织成年人的广场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学生这一重要群体。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所以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期为学生们提供才艺展示和锻炼的平台。可以社区为单位,先在社区内选出优秀的学生选手或组合,再进行市区内比赛,可举办的活动有广场青年歌手大赛和少儿演艺大赛等。

三、广场群众文化发展的趋势

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形式,文化广场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艺术的主要场所,很多民间艺术形式是群众自发地加入到广场文化活动中的,例如广场舞、民间艺术等,这些活动主体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形式,成为群众文化的综合缩影。广场中随处可见的日常活动有扭秧歌、交谊舞、太极拳等,活动形式极为丰富,并且活动内容也将健身功能和修身养性有效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活动目的。所以说广场文化提升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因为很多娱乐场所需要极高的消费,但广场对于居民群众是完全开放的,广大群众在工作或结束一天忙碌之余就可在广场进行文化活动,活跃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创造出文明多彩的社会风气。

广场群众文化反映的是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人们在所有的精神文明活动时,都带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在里面,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人们自我实现价值提供了舞台。人们在进行广场群众文化过程中都讲究尽善尽美,并且从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得到鼓励和满足,这时的群众心理活动都是非常健康、纯洁的,在没有利益关系下,人们的交流只局限于广场活动这一刻,但陌生人的鼓励和认同会给表演者带来极大的鼓励,使表演者更加钻研艺术精髓,从而丰富了社会文化。

就目前广场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广场文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人民群众在闲暇之余能够有开放的场所来发展自身业余爱好和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了生活水平,从而对精神文化的审美和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从基层杜绝了不良文化的传播,净化了社会不良风气。再加上党委、政府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合理制定活动计划,使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会有质的飞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对节目形式加以创新改进,广场群众文化将会更好地反映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将沿着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相符合,又满足人民对娱乐活动需求的道路飞速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广场群众文化是当代城市大众文化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形式,广场群众文化由地方政府推动,加入民间文化的参与,实现了政府与民间一齐参与的局面,虽然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形式还尚未成熟,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和追捧。广场群众文化是集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也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广场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在正确的指导思路下,广场群众文化定会有序开展,从而营造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曹廷华.论雅文化的俗化与俗文化的雅化――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3(13).

[2]荣耀光.试论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建设途径[J].兰州学刊,2012(6).

[3]郭运壮.浅谈广场群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