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新技术

时间:2023-06-06 09:00: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农业新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农业新技术

第1篇

听音乐、吃套餐、睡蚊帐——物理农业养出“贵族菜”

距离大白菜收获还有段时间,可胶州大白菜协会已经接待了好几拨前来订购大白菜的外地客户。去年冬天一度卖到100元两棵,如今又未收先卖,胶州大白菜身份缘何如此金贵?近日,笔者走进胶州大白菜的种植基地,亲眼目睹了“贵族菜”独特的种植管理方式。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会长徐明振告诉笔者,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目前物理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声频发生器根据植物的谐振频率、环境因子和含水量等因子的变化,选择产生相应频率波段的谐振波,这些波动能量直接作用于植物神经脉络上的穴位,与植物产生共振,刺激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的吸收,加快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随着胶州大白菜名头越来越响,胶州更加注重提升大白菜的品质。今年,该市投资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经过对土壤、水、大气的严格检测,对不同地块土壤取样化验,根据土壤含肥量和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的肥量,合理用肥。

来到胶东镇后店口村黑增江的白菜地,老远就看见一座座一人多高的“白纱帐”。罩在菜田上的防虫网就像一顶巨型“蚊帐”,可防止害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对于菜地里繁殖的少量害虫,每个帐子里还设置了一盏中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光、波、色、味四种方式诱杀小菜蛾、菜螟等害虫,彻底杜绝蔬菜害虫。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放赤眼蜂治玉米螟,用生物天敌“收拾”害虫,在青岛地区还是第一次。人们满怀着好奇听生物学博士于毅讲解。“大家看,这就是赤眼蜂的卵。”于博士拿出一个绿网包,里面盛满了一小包一小包的如米粒般大小的白圆球,他拿出一小包来演示说,“这一小包就是3000头赤眼蜂,用针把它别在玉米叶的背面,防风防雨又防高温。两三天以后,赤眼蜂就孵化出来了,它会找到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的卵,把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里面,利用害虫卵的营养孵化后代。

这样,害虫还在卵的阶段就被‘吃’掉了。一般一亩地放四次赤眼蜂就够了,第一次只需要放一包,等到了玉米螟盛期,就放三包”以前,农民都用农药打害虫,今年为什么要采用生物技术呢?即墨市农业局局长胡思荣说:“用农药防治玉米螟,每亩地大约需要10元钱,而用赤眼蜂每亩地只需要8块钱,并且省工省力、安全无毒,提高了玉米品质,减少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慢慢的,赤眼蜂逐渐繁殖多了,害虫自然就会得到控制,还能维护生态平衡呢。今年,我们即墨下大力气搞‘吨粮田’建设,所以这次先在粮食高产区内选择了2000亩秋玉米做试验,明年打算大面积推广开,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避开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力——避灾农业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避灾农业,即在农业生产中,避开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力,变主要依靠地利为主要依靠人的智力及人类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主动型农业。避灾农业思维的基本点是:消除对抗性,走向顺和性;避免单极性,注重系统性;减少粗放性,增强科学性。

把引进推广新良种、新技术作为增强避灾能力的支撑点和避灾增收的突破口。青岛市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几年来,青岛市还大力推广旱作农业,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性浇关键水,采用膜下暗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水渠渗透,提高水的利用率;在干旱到来前定期喷施旱地龙、腐殖质酸等抗旱剂,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为配合“避灾农业”的发展,青岛市健全完善了农业抗灾测报防治体系。及时根据灾情需要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保护农民财产安全。“避灾农业”的兴起,为农民买上了一张保险单。

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都市农业分外耀眼

从一碧万顷的海青茶园到烟波浩渺的陡崖子水库,从古韵悠悠的藏马山到帆影点点的灵山岛,胶南处处激荡着都市休闲农业的身影。

第2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业高新技术; 政策; 农业现代化

1 农业高新技术的含义

所谓农业高新技术,是指能广泛用于农业领域的,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并能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的高技术和新技术。包括国家科技部认定的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

2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

2.1 传统农业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限

传统农业是一种技术状态和资源要素水平长期内大致保持稳定不变的农业状态,经过世代适应,各种生产要素已达到最佳配合,但由于其物质和能量的低层次循环,其内部发展的潜力有限,其生产工具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力、蓄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是其主要生产资源因子,新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从而造成了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低下。

2.2 现代农业与农业高新技术相辅相成

现代农业是一个由市场导向的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从农产品生产过程看,农业关联产业群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各行各业。

2.3 高新技术对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人多地少,落后传统农业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因此,引人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强大动力。为了使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有一个带动性的突破,全国各地在实施“九五”农业科技计划中,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重要内容。

3 政策探讨

3.1 认真实施教技兴农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认真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精神,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2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

3.3 调整农业科研的方面和重点,重视提高产量,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3.4 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大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高中、远程教育、函授和农民夜校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扩大“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户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第3篇

1.1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中的作用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讲节能减排,具体到农业上的节能减排就是从科学施肥入手、就是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实现节本增效,减少投入,节能减排的目的。实践充分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技术成熟的农业增产增收的好措施。过去我们老百姓还是用传统的习惯,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的现状,造成肥料浪费,污染土壤。在农业部门的提倡下,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肥,不同作物适宜施什么肥料,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多少,通过农技推广,由农业专家进行测土分析,给出适宜的配方,从而在减少投入的情况下,改善农民群众的施肥习惯、提高冠县土壤肥力,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加快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节本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目标。

1.2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传统农业老百姓只靠传统的种植模式,费工费时,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不高,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更谈不上小康和现代农业。近几年来,冠县通过推广实施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补助等涉农项目实施,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农业新技术、依靠良种良法配套措施,通过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技人员的具体讲解和指导,不但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而且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例如:冠县冬暖式大棚内种油桃、蔬菜;地膜覆盖种花生;棉花、西瓜的兼作套种技术;小麦的半精量播种、宽幅播种新技术;玉米的精量播种;叶面肥的喷施;农药的合理喷施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杂草的综合防治。

1.3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生产必须依靠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在政府的带领下,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帮扶下,冠县店子乡的灵芝生产有了相当的规模,斜店乡的大棚黄瓜生产、东古城的大樱桃等都是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更要依靠农业科技人员的传经送宝。

2加强农技推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冠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到2012年全县耕地面积113万亩,人口81万,人均耕地1.6亩,农村实有劳动力30万人。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投入,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对照现代农业的需求,仍然存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推广手段落后,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知识缺乏等问题,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冠县各乡镇虽然有农技推广站,但专业人员配置及农技推广能力方面与上级的要求相差很多,有的专业人员根本没有从事农技推广,而是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下一步需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快速通道。

2.2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对农技推广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投入资金,没有与现代建设现代农业相对等,缺乏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经费,制约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下一步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保障,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

2.3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

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技术培训。积极引导鼓励骨干农技人员结合业务,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只有通过知识培训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同时还要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

2.4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小

第4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农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0-0024-02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把农业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败。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让他们掌握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掌握转变经营方式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农民只有具有较高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等素质对现代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第一,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影响其对新技术、新品种、食品安全意识、标准化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对农业科技接受能力不高,市场意识也比较淡薄,从而难以及时地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整。

第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科技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掌握者和运用者。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成果的转化。可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能否实现。

第三,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素质和市场意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地位会更加明显。因此,要保持并提高我国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

二、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7%,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4.2%。从反映人口素质的监测指标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农民文化程度低,大多数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科技素质较低。据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进行的“农民眼中的中国农业科技状况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采用农业科学新技术的问题上,主动采用新技术的农民只有29.7%,不到1/3。2003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具备科技素质的农民仅占0.7%,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

三是经营管理素质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绝大多数农民缺乏经营观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而且,绝大多数农民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或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待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建议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政府、社会、农民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尤其是对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政府的投入更具基础性和引导性。从农民角度来讲,要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自身投入能力;要加强宣传,切实转变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另外,还要广泛吸收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三农”的建设中。

第一,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新农民必须有新文化、新知识,加强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树立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观念,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建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化的农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今后,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优化和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注重加强农民培训。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管理培训,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现代农民;另一方面,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另外,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保障体系,创新为农服务的形式,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效果。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这根弦。

第二,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资,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投资是一种可以带来预期收益的生产性投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政府应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支出当作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引导和宣传,增强他们的健康投资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规模,确保新农合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三,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农民素质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参与。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要切实尊重农民的实际需求,耐心细致地对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只有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7,(10).

[2] 柳建平、张永丽.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7,(10).

[3] 叶凤刚.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民的素质问题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09).

[4] 李培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现代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2).

[5] 韩国强.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教育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09,(05).

[6] 王广深、罗志彬.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时代特色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

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 现代农业 套期保值 规避风险

一、现代农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现代农业的现状

我国农业目前处于传统的现代农业阶段,很快将进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明显加快。国内的农业发展以劳动密集投入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传统农业类型也转向了以机械化投入为主,向现代农业转型。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发杂的国际宏观经济局势、供求结构矛盾、农产品价格波动、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新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不再限制于以往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涵盖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

2.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依赖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和发展动力。

3.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相对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封闭的环境比较,现代农业是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加上现在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都是在市场的拉动下自发产生的。

4.现代农业重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业、工业和贸易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零破坏的重要性。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上市品种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三家期货交易所保留的上市品种只有15个,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基础性农产品明显低于现代农业产品品种,仅相当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8%。

(二)套期保值者主体缺位,投机氛围浓厚

在现在我国期货市场存在套期保值主体缺位的现象,降低了期货市场作为套期保值工具的作用,由于过度投机,期货市场价格扭曲,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较差,无法对冲交易。

(三)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还不够成熟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期货市场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施展,尤其是多数农产品期货市场,所依赖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都还不尽完善,存在某些阻碍和不完全性。

(四)期货市场知识缺乏

目前,我国在宣传、普及期货市场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多,广大民众对期货市场了解甚少。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由于前几年期货市场交易冷淡,期货市场专业人才大量流失 。

三、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增加期货市场的上市交易品种,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结构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只有15个批准品种,交易相对活跃的只有大豆、铜和小麦等少数几个品种。仅由目前的品种数量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新的上市品种,特别是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在国际市场占有比例大或影响大的农产品。

(二)加快农产品现货市场化改革,减少套期保值成本,完善期货交易制度

目前我国农产品现货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政府的干预过多,要发挥期货市场的正常功能,就需对现货市场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此外,期货交易所及其监管机构应尽量减少套期保值参与者的套保成本,如,降低保证金比例,合理分布期货交割仓库和制定灵活方便的期货交割方式等。最后,我们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期转现交易制度,从而发挥更为有效的推动为我国的粮食流通作用。

(三)开展期货知识培训,普及期货市场知识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比如,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农业部在教育活动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它们对与期货信息相关的会议、研讨会和听证会提供赞助;向大学和相关机构提供资金,用来对农场主开展风险管理培训等。我们也可以培育优秀的期货业人才,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普及期货市场知识,从而有效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完善利用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信贷政策

目前对信贷资金参与期货市场的限制政策,严重制约了企业和农民有效利用期货市场保值避险。随着期货市场日益成熟,市场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把期货管理政策纳入整个金融体系,突破目前有关信贷和金融政策的限制,大力推动农发行开展支持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业务试点,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四、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从着眼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目标来说,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一致性。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种高端形态,具有价格发现、风险配置的功能,具备组织农产品流通、引导农业生产、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能力,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产品期货市场带来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优势,引导和促进农业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也将逐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要正确地引导更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希望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将很好的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使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振祥.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2):169-174.

[2]刘岩,于左.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中国农村经济,2008(5):668-671.

[3]李素茵.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快农业发展进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第6篇

一.江苏绿港公司简介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756亿元,是以科研为主,集生产、流通、技术服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高科技服务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其自主规划建设的高科技示范园--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内,园区占地1606亩,总投资2.52亿元,建设有各类现代农业设施23.5万平方米,科研生产设施2万平方米,是集现代农业设施与光伏生态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园。园区内设有四个研究中心:蔬菜新品种研发中心、设施农业装备研究中心、自动化与工程研究中心、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研究中心

江苏绿港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现代蔬菜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第一家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椰糠无土栽培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国从事无土栽培蔬菜新品种育种的公司;

第一家在中国引进和推广建造荷兰新型智能温室并全套国产化的公司;

第一家设立园区运营管理团队并管理运营多家农业园区的公司;

第一家开发出园区生产、人工管理和销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公司;

第一家创造了“1+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模式,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推广的公司。

江苏绿港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民营高科技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定位

项目打造标准:双鸭山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一个规模化的高标准蔬菜生产销售、现代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的现代农业科园。旨在以科技、高效、安全生产及推广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及种植大户按照现代农业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管理,以实现优质高产、增收致富的目的。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优质蔬菜。

1、营造精品的原则

园区建设必须在创新思维引领下,充分发挥前瞻性和先导性,满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高效益”的要求,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服务为先导,以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技含量,促进园区的发展,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达到品种最新、品质最优、技术最精、功能最全、结构最佳、效益最好的现代农业标准。

2、引进创新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核心区创新需要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技术缺陷的攻克,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展示和推广,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核心区的农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加科技推广应用的力度,创新和完善金融模式,把核心区现代农民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因地制宜原则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科学配置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韶关市区域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韶关市特色,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等现状要素,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按照区域特点,围绕现代农业特点,使产业向高产、高效区域转移,并合理配置相关配套区域,实现韶关市现代农业持续有效的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握地方农户种植的传统习俗,结合现代农业的建设,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进农业生产手段,提高核心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促进园区的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5、生态保护原则

规划区建设在对自然环境充分保护的前提下,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使传统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转变。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园区规划建设遵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促进和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并且通过园区内的农业建设、土地改良,改善周边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布局上,保证功能区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将加工、流通、服务配套。科学合理布局,并发挥各自特色,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及农业生产等特色景观要素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环境,并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

宝清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40亩。

该核心园区将按照江苏绿港的统一规划要求,建设五大内容:

1、高科技蔬菜瓜果蔬菜生产区:建设15万平方米双模大拱棚温室;20万平方米双膜双拱日光温室,满足周年生产需求

2、分拣、包装、冷藏冷链加工物流区:建设6000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加工区,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配送

3、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和都市园艺观赏区20000平方米,引进和展示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

4、工厂化种苗生产中心40000平方米,为带动农民发展提供种苗生产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培训

5、研学、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体验及农耕文化体验区20000平方米

由此做到产业为主,三产融合,生态发展。园区建设完成后,可成为双鸭山市现代农业的一个标杆企业,为当地城乡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做贡献,同时也起到了农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示范带头作用。

该核心园区同时将吸引合作社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加盟或入股经营带动X个小园区的发展,旨在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小企业提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核心园区无偿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共同发展,按照江苏绿港提供的标准化技术服务,统一园区规划建设,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蔬菜销售,品牌化运作理念,实现生产方式革新,实现合作社和农户增收创收。

小园区每个面积50亩到200亩不等,由核心园区设立发展基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建设专业化生产温室20000 - 100000平方米的双膜保温温室,投资500-2000万元,每年可生产优质蔬菜60-300万公斤,产值150-1200万元,利润30-200万元。X园区产品定位为绿色有机蔬菜,统一品牌化销售,发展订单销售模式。

四.合作模式

方案一

甲方:

乙方: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双方均本着“发展地方现代农业、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确定投资合作关系。就乙方在韶关市内投资合作事宜达成以下条款:

1、甲方同意乙方在韶关市韶关市合作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额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设计规划面积约600亩,建设期为11个月。

2、甲乙双方在双鸭山市宝清县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总投资的20%即3000万元,乙方资金投入1200万,占项目公司40%的股份,甲方资金投入1800万,占项目公司60%的股份。

3、分红比例:园区每年盈利部分优先偿还融资贷款本息,其余部分按所占股份制比例分红。

4、合作期限:合作期限为20年

甲方义务

1、鉴于该项目具有科技推广、三产融合、辐射带动、示范展示和精准扶贫等准公益性性质,甲方确定该项目合作模式为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模式。

2、甲方应积极协助合资公司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和财政补贴争取等工作。依托本项目争取的各级财政补贴,归属于合资公司所有。

3、协助“合资公司”进行土地租赁使用手续工作。

4、负责落实“合资公司”60%注册资本金的货币投入。

5、协助“合资公司”的项目总投资除注册资本金以外的融资,实际以融资到位资金为准。

6、负责协调“合资公司”项目建设所需建设用地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项目公司运营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乙方义务

鉴于该项目具有科技推广、三产融合、辐射带动、示范展示和精准扶贫等准公益性性质,乙方接受该项目合作模式为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模式。

1、积极协助“合资公司”提供关于本项目建设内容的投资概算和收入概算等财务预测数据。

2、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3、负责该项目的生产运营,做好成本控制,使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负责落实“合资公司”40%注册资本金的货币投入。

5、积极提供相关材料,协助“合资公司”办理所需的工商注册手续以及其他相关手续。

6、负责本项目的负责本项目的建设,且建设内容应符合总体规划。

方案二

甲方:

乙方: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双方均本着“发展地方现代农业、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确定投资合作关系。就乙方在宝清县市内投资合作事宜达成以下条款:

一、甲方在宝清县市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额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设计规划面积约600亩,建设期为11个月。

二、双方合作的基本权利义务

1、项目规模:甲方规划并提供土地约600亩,作为项目的运营土地。

2、项目投资:甲方提供项目的建设资金约为15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该项目的产权归属甲方所有。

3、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由甲方组织提出初步设计规划,由乙方负责组织协调本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经甲方审査确认后方可实施。

4、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按照乙方设计要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乙方不中标该协议作废。

5、项目运营:该项目框架形成的前提是乙方具有现代农业“1+X”标准生产方式的运营技术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项目建成后,乙方通过租赁方式接管经营该项目,租赁期限不低于15年,项目经营前五年,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6%;项目经营的六至十年期间,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7%;项目经营十ー年以后,乙方每年付给甲方租金额为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8%;届时正式的租赁运营合同另行签订。

6、运营保障:为保证合作项目运营目的的实现,乙方应向甲方交纳运营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为本项目甲方投资额(约15000万元)的8%。

7、项目奖补:双方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性补贴。

8、补贴归属:建设类奖补归甲方所有,运营及种植技术类奖补归乙方所有。

9、支持保障:需甲乙双方共同努力,甲方发挥地方优势优化地方经营环境,促使合作项目的顺利运行;乙方发挥技术、市场优势促使合作项目良性发展。

三、其它事项

1、如甲方投资不到位或者投资不足,双方可进一步协商减小规模、或者更改设计、或者终止合作,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甲方负责。

2、项目建成后,如乙方不按照本协议要求通过租赁方式接管该项目,乙方承担建设费用(约15000万元)的50%赔偿给甲方。

3、在正式运营协议签订后十个工作日内,乙方应将运营保证金全部打入甲方指定的账户。

4、甲方于双方签订本框架协议后,立即启动合作项目的土地征用及地上附着物的赔偿等前期工作,双方共同争取年内合作项目投入运营。

5、租赁期内,合作项目资产维护、维修费用、土地租金由乙方承担,乙方对合作项目建设的资产做到整体完好;租賃期间运营所需的生产经营设备、原料、人工及易损耗物品的配置等一切所需资金由乙方自魚;租赁期内乙方所添置的设备机械、车辆等资产所有权归乙妨。

6、本框架协议订立后,双方不得擅自终止本协议,如方无故终止本协议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的义务,不可抗因素除外。

第7篇

一、工作目标

按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以科技、生态和安全农业为重点,健全体系,创新模式,强化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突出农业总部经济发展,在全面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六大设施农业要素中心,形成世界蔬菜中心。

一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建设规模化农业园区,普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开展绿色、有机生产和品牌申报,力争绿色有机园区达到10万亩以上,建设绿色有机园区化生产体系。

二是国家设施农业标准形成中心,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建设、推广及应用,引导园区、企业按标准规程生产标准产品,健全完善农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力争成为设施农业行业标准形成中心。

三是全国农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冷链加工配送模式,力争全市90%以上的园区农产品以品牌的形式直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超市、社区等中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同时大力发展外埠基地,建立内外联动、相互支撑的冷链直供配送体系。

四是全国设施农业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引导市内大型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专家开展合作,建设种业研发、病虫害防治、生态农业技术、日光温室改造技术和设施农业测试等研发中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五是全国设施农业技术管理团队技术培训中心,积极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模式,面向全国各地开展设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知识培训,将模式和生产标准推向全国。

六是中国蔬菜育种中心,推进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商业化蔬菜育种体系,力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30个以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新品种5个以上,引进、建设科研机构、研发型种子企业15家以上,全力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同时推进中荷农业合作项目,加快荷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设施引进,向世界蔬菜中心迈进。

二、重点任务

抓住省部共建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的有利时机,按照全省“两区”特色产业园的要求,明确农业功能区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打造羊青路、羊田路、大沂路三条现代农业走廊,加快推进41个重点农业项目建设。

三条现代农业走廊:

一是羊青路现代农业走廊,核心区南北长12公里、占地3.5万亩,规划建设“一基地(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四园(国际交流合作园、设施标准示范园、生态循环示范园和高效农业示范园)、两区(南、北综合配套服务区)”七大功能区,着力打造高端农业聚集区。目前已入驻科技型、生态型农业项目30个。下一步重点抓好高端项目引进,加快绿港、国际生态农场、中荷共建示范园等项目进度,抓好冠宇、海德等水产工厂化养殖基地建设,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力争率先建成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二是羊田路现代农业走廊,南北长10公里,占地2.5万亩;南部重点建设300亩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配套建设专家公寓;北部重点发展蔬菜育种试验基地和绿色有机生产农业园区,着力打造蔬菜育种研发和绿色有机农业聚集区。下一步,重点搞好总体规划编制,尽快启动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组织有关镇街加快土地流转,为项目落户创造条件。

三是大沂路现代农业走廊,南北长15公里、占地3万亩,主要承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园区、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标准化生产聚集区。下一步,以沿途镇街为主体,编制特色园区发展规划,积极吸引畜牧、蔬菜等各类高端农业项目落户园区。

41个重点项目:(见附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对新建拟建的现代农业项目,优先在三大走廊内安排和落户,促进项目集约、集聚发展。并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对落户在三条走廊的41个重点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引导他们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展科技研发、绿色有机生产和品牌配送,配套沼气、冷链、水肥一体化等新型设施设备,使三条现代农业走廊尽快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示范推广中心、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同时,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搞好规划建设。三大走廊沿途镇街区要尽快对各自辖区内的农业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园区建设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后,加快落实推进。羊田路、大沂路沿途镇街要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项目集聚效果。对走廊内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由市财政统一解决;以镇街区为主,抓好高端农业项目的引进工作,有关部门搞好指导和服务,全市农业招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招商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引进项目尽快落户、尽快建成、尽快投产。

第8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盐城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岸线占江苏56%,沿海滩涂面积占江苏67%,农业份额全省第一的盐城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在《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全力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沿海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盐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盐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加强载体建设,为现代农业构建发展平台。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达168个,面积规模已达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万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52亿元。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13个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面积5.32万亩,已完成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50个重点镇中有42个已在工业集中区中规划设立了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5个,累计投资总额26.2亿元。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综合批发市场、乡有特色批发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产品经纪人”的五级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这三大载体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盐城市高效农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72.2万亩,比年初增20%,总规模已达43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2.6万亩,比年初增27.6%,总规模已达104.5万亩;高效农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设施农业占高效农业的比重达23.7%。 

 

2、着力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盐城阜宁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为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所谓土地“预流转”,就是由村组与土地承包农户预先签订流转意向协议,并向农户预付一定数额的订金。在未正式流转前,土地仍有原承包户经营,当有现代农业项目进入时再与农户签订正式流转合同,流入方按合同每年向农民支付租金,以此增加农村土地储备。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确保农民在流转中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流转的积极性。2009年阜宁新增流转土地20.3万亩,全县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7.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41%。二是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较高投入,很多农民就因为“囊中羞涩”,贷款难而萌生资金互助合作的动因。目前全市已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114个,共有10.27万社员入社,吸纳社员股金及互助金11.12亿元,投放互助金9.33亿元。三是创立了“党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组织化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东台市富安镇在1998年7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2000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党委。在栽种、收烘、缫丝等环节,每个关键岗位都是党员带头,为大伙树立榜样。他们的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就把党支部建到哪里。该合作社已经带动了近30万农民致富。目前,盐城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45个,居全省首位,其中80%以上的规模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 

 

3、强化科技兴农,形成现代农业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一是引进新品种。甜叶菊是天然的甜味剂植物,其干叶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东台市特有的沿海富钾沙土壤和海边气候,使种植甜叶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认定为最适宜生长甜叶菊的全球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在产业化带动下,东台市2009年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冲刺。近年来,盐城市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有5~10个。二是引用新技术。好品种需要新技术作支撑,旧品种也能因为新技术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抢占农业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已经成为盐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在阜宁县三灶镇头灶村境内的航天育种基地,有被称为“植物伟哥”的黄秋葵,有孕妇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处的“菜用肉西瓜”,还有可长到如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据了解,目前至少有30位以上的博士级人才分布在盐城各地从事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加工,为提升盐城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新模式。大丰市推广的30多种稻田、棉田种养高效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3%。东台、阜宁、盐都、射阳、建湖等县市区采用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有的实现一年五种五收甚至六种六收,亩收入万元以上。 

 

二、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盐城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9篇

关键词:农业园区 规划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大豆;玉米

农技推广人员在终端生产的农民和前端科技研发人员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作为农技推广工作者,需要深入到各乡镇、村社、产业基地、农户家中去,通过调查、走访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自身掌握的农技知识推广传授给急需的农户。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农技推广的作用及玉米、大豆相关种植技术,与大家共同进步。

1.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肇源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重要支撑。

1.1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现代农业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

1.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基层农技推广体小组是设立在基层,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十要求,农业生产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现代农业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

1.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需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从肇源县农业发展来看,农业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全膜覆盖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一大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全区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大豆、玉米种植技术的要点

大豆和玉米是我县农业种植的两大主产作物。因此,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主抓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技术推广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1大豆种植技术推广

大豆种植主要需要重视重迎茬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和大豆落花落荚病的防治。

2.1.1重迎茬对大豆产值的影响及病害防治

连作条件下,大豆单株结瘤个数和单株根瘤鲜重急剧下降,使大豆植株根、茎和叶中氮磷含量随之降低,尤以磷更为明显。根腐病是大豆重迎茬种植中发生最多的病害,因此,在大豆种植中要全面系统推广大豆根部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大豆根腐病发病率总的趋势是重三年>重二年>重一年>迎茬>正茬。大豆孢囊线虫病感病品种无论是土壤中孢囊数和根部寄生孢囊数轮作地都明显低于重茬,孢囊数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增加,却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递减。大豆重迎茬使大豆根潜蝇的发生逐年加重。防治大豆地下病虫害和苗期病虫害以种衣剂防治和增产效果最好,吡虫灵、甲拌磷、甲或乙基硫环磷种衣剂防治效果较理想,以八一农大、省农科院、安达产的效果最好。

2.1.2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严重地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比例失调,致使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另外当枝叶繁茂、株间郁闭时,被遮阴的叶片光合作用削弱,光合产物减少,花荚所需养分不足,导致花荚脱落。在营养生长过弱的情况下,养分积累少,花少荚也少,而且已形成的花荚也会因养分不足而脱落。降低花荚脱落比例的措施和增加大豆产量的措施是一致的,主要是密度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及时,使养分供应合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同时,可以喷洒三碘苯甲酸,能抑制大豆生长,使生殖器官中的生长素含量和有机质供应相对增多,从而起到增花保荚增粒作用。

2.2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玉米种植主要是选种和施肥,只要抓好这两个环节,玉米高产是没有问题的。

2.2.1玉米种子的优选

一般买回来的种子做一下发芽试验,发芽率应该在90%以上。农户买回玉米种子大多数都不挑,虽然说都能发芽,但种子大小肯定是不一致,并且它的混杂也比较多,病虫粒也有。尤其是大小粒不均匀问题,小粒种子也能发芽,也能出苗,但后期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小粒种子种植后苗株长得弱,个头相比其它的小,生长后期小粒玉料种子的产量只有大粒产量的40%左右,有的甚至于都不接棒,减产的幅度也比较大。所以玉米种植中要将选种放在首位,应选个大、饱满的种子为宜。

2.2.2玉米的田间管理

种植玉米要想做到科学施肥,进行土壤化验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了土壤酸碱性及营养成份状况后,在进行玉米田间施肥管理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玉米从苗期到抽雄,化肥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玉米的专用肥都是按玉米的需肥规律去配比的,这个比例是比较合适的。

2.2.3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是近几年玉米种植中的新问题,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严重影响产量。

(1)防治对象。①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以防治玉米旋心虫、蛀茎夜娥等蛀茎危害玉米生长点的害虫为主,兼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灰飞虱等传播病毒害虫。②玉米苗期病害,应以防治串珠镰刀菌为病原菌的病害为主,加强对种子传播的病害,立(苗)枯病、缺锌症、君子兰菌病的防治。

第11篇

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区”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打造“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为发展导向,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一)狠抓农业科技推广。逐步完善新体制下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架好农业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物资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抓好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狠抓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加大基层机防专业队伍建设。

(二)狠抓大小春粮食生产。立足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认真抓好2012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力争全年粮食面积达到92.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9.65万吨,稳定或超过2010年水平。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面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示范展示水平。二是积极抓好双杂良种、优良马铃薯品种的调运及改良工作;三是抓好结构布局、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重点做好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三)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围绕“四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马铃薯、茶叶、特色水果、食用菌为重点,助推万源农业上新台阶。马铃薯方面,以生产种薯为重点,兼顾菜薯发展,把万源打造成川东北地区、重庆种薯基地;茶叶方面,突出生态、富硒、有机特点,搞好精深加工,抓品牌,增效益;特色水果方面,重点放在已栽青脆李的管理上,同时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做大特色水果产业。食用菌方面,引导业主建大棚,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生产优质对路的新品种。

(四)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责任,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实施。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认真规划、实施省100亿斤粮食增产项目。四是牢牢把握国家“十二五”期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动向,抓好农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

(五)狠抓农业行政执法。继续做好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切实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特别是毒鼠强的专项整治)等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搞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保障全市农业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切身利益。

(六)切实抓好农机工作。一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的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农机监理工作;三是抓好农机推广工作。

第12篇

XX年是“xx”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区”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打造“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为发展导向,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一)狠抓农业科技推广。逐步完善新体制下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架好农业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物资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抓好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狠抓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加大基层机防专业队伍建设。

(二)狠抓大小春粮食生产。立足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认真抓好XX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力争全年粮食面积达到92.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9.65万吨,稳定或超过XX年水平。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面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示范展示水平。二是积极抓好双杂良种、优良马铃薯品种的调运及改良工作;三是抓好结构布局、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重点做好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三) 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围绕“四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马铃薯、茶叶、特色水果、食用菌为重点,助推万源农业上新台阶。马铃薯方面,以生产种薯为重点,兼顾菜薯发展,把万源打造成川东北地区、重庆种薯基地;茶叶方面,突出生态、富硒、有机特点,搞好精深加工,抓品牌,增效益;特色水果方面,重点放在已栽青脆李的管理上,同时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做大特色水果产业。食用菌方面,引导业主建大棚,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生产优质对路的新品种。

(四)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责任,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实施。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认真规划、实施四川省100亿斤粮食增产项目。四是牢牢把握国家“xx”期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动向,抓好农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

(五)狠抓农业行政执法。继续做好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切实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特别是毒鼠强的专项整治)等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搞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保障全市农业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切身利益。

(六)切实抓好农机工作。一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的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农机监理工作;三是抓好农机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