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

时间:2023-06-06 09:0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园林景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园林景观

第1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多维性 五觉维 气候决定园林景观 景观生态学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people usually understand the spatial dimension is not the same; it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landscap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uge function. On the landscap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can make people fully understand these fac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al impact posit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help.

Key words: landscape multi-dimensional; sleep five dimensional climate;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引言

图1多维空间想象图

当代人们对“维”的理解大多数始于数学或者几何学,是空间理论的一种函数概念。

零维:没有长宽高,单纯的一个点,如奇点。

一维:一维空间 只有长度

二维:二维空间 平面世界,只有长宽

三维:三维空间 长宽高 立体世界 我们肉眼亲身感觉到看到的世界 三维空间是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引进的多维空间概念,是在三维空间基础上所作的科学抽象。

四维:四维空间 一个时空的概念。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加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

现在科学家的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十一维的,只是人类的理解只能理解到3维。

在园林景观中的多维并不是指现在科学理论中的多维平行空间。而是我们把园林景观设为一个巨函数,那么确定此园林景观状态的参数除了长宽高三维以外,还应有五觉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气候维,生态维等。各维之间又是互相交织的,是由多维参数合力作用下所获得的园林景观的多维感受。

2 五觉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园林景观的设计绝大程度上是为人类服务的,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关键。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院里,真正的评价者还是人类。人类的感知大都依靠视,听,嗅,触,味,这五觉。以次可看出,五觉维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性。

2.1 视觉维

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所看到的。视觉是信息量最大的感知方式,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来源,古语有云“眼见为实”,可以看出,视觉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排在第一位的。

按观察者的远近来分,园林景观可分为远景(200m),中景(70-100m),近景(6m)三个层次。按视线形势来分,从高位点视低处(俯视型或者鸟瞰型),从低洼地区视地形高处(仰视型),从一些高地视另一些低洼地面(混合型),顺高原型地面平视(划越型)。从视觉互动来讲,还有看和被看,人即观景,亦以成景。

2.2 听觉维

如果说视觉是信息量最大的感知方式,那么听觉就是最先于其它感官的感知方式。潺潺溪水,由远而近,竹声瑟瑟,未观已闻。听觉景观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者我们,体现着园林中的自然灵动。

2.3 嗅觉维

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芳香,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人接近自然的主要途径。各种花香和大自然的味道,对人类的大脑形成刺激,能够起到舒缓神经,解除疲劳的功效。嗅觉维是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4 触觉维

触觉给人以更为实际的感知,身体的接触才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木质的座椅,小石凳,凉凉的溪水,茸茸的叶片,滑润的鹅卵石,只有触到了才有的体验,不是用塑料仿制品可以替代的。

2.5 味觉维

味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被忽略,成熟可食的果树在景观中的趣味性和给人的满足感,远远高于其他感知方式。

3 气候维

3.1 全球气候分为3个气候带,另列高原山地气候一类

1)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2)中纬度气候

这里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

3)高纬度气候

高纬度气候带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这里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为负值,所以气温低,无真正的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水量小,但蒸发弱,年可能蒸散量小于52.5cm。

4)高原山地气候

在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诸要素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为了区分因高度影响和因纬度等因素影响的气候,也因为高山气候仅限于局部范围,所以高地气候单列为一大类而没有包括在低地分类系统内。

3.2 而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有7类

图2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1)赤道季风气候。位于北纬1O度以南的南海岛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以上,年积温达9000℃,气温变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较均匀。

2)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干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3)副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候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候,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第2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

1引言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时候,我们要明确的是,它不仅表明的是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历史和价值的一种观念。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突出它的文化观念,此外,还寄托着园林工作者自己的情感,当观赏者在观赏的时候可以和园林工作者产生情感上面的共鸣,从而能够更好的欣赏这些作品。园林设计中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主题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对现代园林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它的主题以及文化。这篇文章在对园林设计进行进行研究分析的时候,主要以这个思路进行探究。

2主题和文化的重要性

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的是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知道的是它是由多种历史文化构成的,构成的历史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样的一种结构才能构成人们想要的生活环境。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他自身的一种功能性,此外还要表达出相应的文化特征,能够让观赏者对园林景观进行欣赏。在表达它的观赏性特征的时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相关观看者进行观看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观赏者进行广告的品位,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第三个阶段就是进行一定领悟,从而得到一点新的东西。这种分阶段的观赏性方式体现出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直观把握,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园林景观规划工作者在对猿人进行构造的时候,是采用多种手法进行构造的,从而烘托出不一样的主题,对主题的内涵进行升华,使它更具有文化性。而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它的主题和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它未来发展都非常有益。

3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中存在问题

3.1文化和环境缺乏一致性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园林景观是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的,而一些园林景观在规划的过程中和环境缺乏一致性,就显得很突兀,并不能够体现出整体的美感。在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一味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一味强调突出自己的特点,对于环境的功能需求产生忽略,从而导致和环境产生严重的不同,影响了整体主题的表达。这种方式是不能真正的突出主题与表现文化的内涵。对于园林景观观赏也是有一定的阻碍的,不利于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3.2盲目追求形式美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当中,如果对一些园林景观进行盲目的规划,那么就会导致它的形式美存在问题,也不能够体现主题和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够达到整体的一个视觉效果。想要打造一个绿色的效果,就必须要进行绿色的规划进行形式美的统一。但是一味追求绿色效果,就会使得园林景观缺乏主题文化,从而不能给人们带来一定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人员使用的时候,人们只是看到它华丽的外表,使它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也不具有一定文化的影响。

4解决主题和文化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4.1因地制宜的策略

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它的主题和文化进行结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主题文化和环境不同意的问题。而采用的一个措施就是使用因地制宜的解决措施,依据自然条件和它的主体文化进行统一,将园林景观的规划归纳到整个一些结构当中,使园林景观既具有内容美,也具有形式美,达到一个高度的统一。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确定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功能以及它具有的特性,然后根据这些功能以及特性制定出相对应的主题,再根据相关的主题进行立意,从而对园林设计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一个正确的立意。立意必须能够体现我国当今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特色。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园林景观的主题文化以及环境进行设计,使它达到一个高度统一,从而使它的主题和文化得到充分体现,促使这两方面共同发展。

4.2使用构造的策略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对它的整体进行规划,从整体规划到局部,必须要围绕它的主题进行安排。不能过多的追求它的形式。想要真正的反映出画主题,必须要对构件进行相关的处理,从而达到主要景观和次要景观产生相互联系的效果,形成一个景观的统一整体性。将这种形式对于欣赏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不同的园林规划所具备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园林规划者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这个方面,让它的主题和文化进行结合,使得两者能够共同发展。此外还要注意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不要太追求特色,要对整体进行考虑,突出它的主题和文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特色。想要使得园林景观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注意它各个部分的协调性,对各部分进行考虑,实现它的统一,从而带来一个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在对形式进行构造的时候,还要注重内容,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给观赏者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不同园林景观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在对景观进行使用的时候,要根据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景观,对功能进行构造,发挥园林的更大作用。

5总结

在对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在规划过程中要突出它的主题以及它的特色文化,对它这方面信心满足。目前在对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想要实现主题文化实现统一性其实还是存在困难的,这些困难阻碍了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想要解决这些困难,必须要使用一定的策略,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规划效果。此外在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设计者,应该以一个端正的态度进行规划,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规划效果。才能够彰显出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以及特色,给园林构造带来新鲜的东西,促使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园林设计与管理,2012,29(3):304~343+347.

[2]俞政,沈伟荣.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与讨论[J].中国园林设计研究,2011(9):55~56.

第3篇

因为园林景观会有较大人流量,并且人们可以随手触摸到很多的照明灯,特别是一些主题雕塑上使用的投射照明灯具,主景植物照明所使用的灯具等,在设计时,选择的照明系统应该不会伤害到人们,并且还需要保证能够让人们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明确,还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在保证照明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绿色和节能。目前,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生产的电光源性能越来越高,不管是发光效率,还是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发展。还涌现出了大量的节能电光源,其中,LED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光源,它不会产生辐射污染,有着较高的显色性,发光方向性较强,可以安全触摸。

2园林景观照明的营造原则

园林夜景活动空间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效果,在营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园林道路的形态和功能来进行,指导公众的欣赏活动,将主次鲜明地体现出来,同时,突出重点。具体来讲,在营造园林将官照明时,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

2.1实现使用功能

因为照明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非常必要的就是亮的实现。随着人们夜间户外活动越来越多,这样在进行园林景观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就营造了一种联系,存在于夜间环境和城市的大多数人群中,人与灯光环境的互动和对空间使用造就了一种意境空间,它并不是单纯观赏性的。城市居民和园林照明环境的互动性是实现功能性意境设计的基础。园林景观照明设计,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性,还需要技术支持,在设计和规划时,不能将出发点作为单纯美化城市形象。

2.2景观环境的营造

城市园林景观需要城市居民参与其中,参与者和环境空间要实现一种互动,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境。而人们的参与和欣赏就需要在这个夜间的空间中塑造一种灯光环境。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评价,会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它涉及到诸多方面,比如,满意、描述、喜欢等。在城市园林景观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个人空间产生足够的尊重,让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安全。除了要保证设计的照明满足夜间活动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对灯光色彩和尺度的暗示性产生足够的重视。要知道,它和城市商业空间的照明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营造一种半开敞空间,有明有暗,来让园林景观的人们感受到舒适和安全。

2.3塑造意境

因为园林景观照明设计并不是重建夜间园林景观,而是对其进行的另一种体验,因此,一个园林景观照明如果是优秀的,应该足够清晰,让人们对夜间的园林景观重新建立一种意象。如果园林景观照明是清晰的,人们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和把握,就可以更加的方便,也可以从更深的层次来进行,在对全局的联系方面,园林景观照明设计既需要方便人们把握全局,又需要对人群具有一定的意义才能形成意象。

3结语

第4篇

(1)民族性

众所周知,人类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如今不同的国家、民族、血型、肤色、宗教等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而园林景观正是民族文化习俗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建筑、庆典和祭祀。包括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很多风俗文化的差异,其建筑结构、、文化习俗也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2)历史性

历史性的表现主要是针对于那些历史古迹或者具有悠久历史的园林景观。各民族在经历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发展后沉淀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它是民族发展的智慧结晶,在当时,它是民族的行为准则,鞭策人们的行为。而流传至今,它依然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让人们进行深思、总结。比如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孟之道、儒家哲学、道家思想等文化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其思想文化也在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比如“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等等,任何一项都是其思想文化的反映;而近代的那些抗战基地、纪念碑等等也同样反映着解放时期人们的艰辛生活,反映战争带来的破坏等文化思想。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同时,任何一种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形成新时期文化的新内容,这是文化的历史变更。因此,我们在欣赏或评判一个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时,应该注意看它是否注意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3)地域性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价值具有地域性,其地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园林景观会受到地域的差异而经受其自然环境的地形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地域风貌、园林景物也就在长年累月中慢慢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看待的角度和所持的态度以及把握的方式、程度也都各不相同,由此便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

(4)宗教性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种宗教是各民族经历多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寄托着信仰者的思想,甚至是一些信仰者的精神支柱。而这些不同的宗教,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宗教的建筑风格、场所、景点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教规教义,庆典的时间、仪式、对人们的要求、服饰道具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以我国佛教为例,其衣着都以黄色为主,并有佛珠、僧棍、烧香、念经、打坐、吃斋等元素,建筑结构大都一致。而在基督教中则是以十字架、教堂、圣经为主。这是一种比较隐性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文化综合性。对于他们的研究需要追溯到比较深远的历史年代和发展情况,很多园林景观中融入了大量的宗教元素,对于其文化价值的研究就要从它的整体性和文化的综合性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了解到更多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园林 设计 几何母题法

人类任何一种艺术几乎都与几何有关联,几何母题法随着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的变化、发展,日益成为设计师表现情感和创作形式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设计师对“几何母题法”的灵活应用,使园林景观蕴含了更加深刻的设计理念。

一、对“母题几何法”的理解

很早之前,人们就到数学中去寻求解决建筑技术的问题,同时试图从几何学中去探索表现美的规律。对“几何母题法”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建筑中,反复使用某种几何图形,以此作为平面布置和空间造型的母题。然而,美是客观的,具有规律性,是可以互动的,因此,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几何母题法这种构成的表现形式,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具有多种艺术思想和设计风格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它使园林设计更加简洁,清新,富有韵律感。

几何图形囊括甚多,点、直线、曲线、正方形、圆形、方锥体、圆锥体等。在园林景观中以点、线、面、体作为几何母题进行设计是极为常见的,采用同一结构单元并列组合、几何图形的交错穿插组合或是单一几何图形重复包含在另一大几何体中的包含组合。这些几何母题法的应用会带来统一并富有韵律感的设计。

二、园林景观中“几何母题法”的应用

1、几何母题法的分类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放眼望去,几何母题法的应用一一步入眼帘,如:点的母题几何法,在景观入口处、小径旁,我们可以把这些间隔排列着绿篱或行道树植株,看成是点的横排列、点的竖排列、或者是网版式排列,它们之间以点为母题产生渐变间隔,产生疏密、产生节奏。线的母题几何法,以线为母题则是指划分广场铺的条条直线铺装、层层富有韵律感的台阶、园林建筑的水平屋檐等,这种以线为母题有序排列使园林景观更加充满生命,贴近自然。面的母题几何法,在园林中绿地草坪、 绿墙、 林道铺装它们之间面与面的搭配运用、面的错位重叠、渐变的面,这些都是以面为几何母题在园林中的应用,面的层叠与穿插能够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

2、几何母题法应用的成功范例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们因为环境、地形、功能或心里需求在设计上采用几何母题法,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景观作品。如:彼得沃克设计的伯纳特公园,以点和线为母题,其中五组大框架、五根小框柱、两只方形花棚架雕塑般的小品风格统一,是以点为母题的体现。而东西两侧以低矮线状花坛交错组织成一幅几何线条图案,则是以线为母题的体现。高迪设计的巴塞罗那居尔公园,是以曲线为母题,韵律的自由的线条与色彩、光影和形式的组合,构筑了一个梦幻般的空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整个饭店就是采用方形和圆形为母题,做到方中有圆,圆中有方。风格色调统一,给人以简洁、朴实和统一的印象。

3、几何母题法的应用特征

首先,在园林景观中几何母题法的一大特征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完美结合,变化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状态,又称多样统一,是构成形式美的两个重要条件。变化是设计创作的基本要求,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差异、不同。统一是设计在变化的基础上能够整体协调统一,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各个组成部分,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因素包括铺装、雕塑、座椅、灯光、喷泉、水池、抗压草皮、绿篱等等。而我们可以利用“几何母题法”力求创造变化中的统一整体,让景观整体更加和谐,完整。

其次,在排列组合中要讲究韵律美。韵律美是指各种元素有秩序的组合,以统一、和谐的形式连续的重复出现。形象一点的说,比如在音乐中常常会有轻重、缓急、强弱的等节奏交替出现,在诗歌中常常会有,高低、长短、间歇与停顿等韵律感,简单的说是指在艺术表现中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的一种现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线、面的几何母题的垂直、水平、倾斜等不同排列方式,可以造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同样是线的排序,以向上斜线为母题的排序给人奋发或积极的美感,而以向下斜线为母题的排序给人以俯冲或危机感。在园林景观中按设计需求,运用连续、相间、起伏、变换等韵律手法,就能取得较好地表现效果。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创新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a higher demand of landscape design was point ou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detailed analyze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put forward an innovative concept of the landscape.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再从狭窄的角度上讲园林景观,虽然现在的园林景观的发展与老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我们在秉承历史赋予园林景观设计责任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剖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现代园林景观的概念

所谓的园林就是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

景观则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构筑物构成的多种形态,它是时间与生命体在土地上存在的痕迹。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景观(如高山、草原、沼泽、雨林等),人文景观包含范围比较广泛,如人类的栖居地、生态系统、历史古迹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从无间断,这便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相融合的现象。

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成家养,热门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关注的园林景观。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①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②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

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

③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④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2、合理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

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3、因景得宜的原则

地形是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会因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地组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的美景为我所用,因此,地形的规划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进行地形规划。

4、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因此,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黄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理念

1、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着眼于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中民族文化个性的培育,并把其注入我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①积极推动跨文化理解。深刻理解文化中的共有性与差异性,进而才能很好地整合两者在景观规划设计创作中的作用。

②景观规划设计过程要倡导多元化。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而且要把这一原则推及到对待“他者”文化的行为之中。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则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积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

③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2、加强可持续发展、节能型园林景观设计,维护生态固有平衡。

①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选择树冠水平伸展较大的乔木,为道路硬质地面提供遮荫。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

②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

③树种产地与运输范围宜在500km范围内,避免选用从其他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

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水体景观避免硬质驳岸。

④场地中避免使用深颜色的硬质铺地。透水地面的使用率不低于50%。

3、园林景观设计尊重不同地域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建设“使用舒服”的园林景观。

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知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服,园林景观要满意不同地域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色的认同,避免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园林景观的健康性还恳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意居民锻炼身体的需要。

②园林景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园林景观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第7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路设计;交通性;游览性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园林的脉络和基础元素,园路是对各景点和各景区进行联系的纽带,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对园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同当地的基本地勤进行结合,对居民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研究,使园路设计在满足游览性及交通性的同时,也具有充分的艺术性和标志性,从而使其成为园林景观的特色组成部分。

一、园路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一)园路作用

园路在园林中的重大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

(1)园路在园林中具有音带作用,其组织着游人的观赏程序和园林景观的展开程序,游人在沿着园路进行行走时,园林景观在其面前按照序列进行推演,通过观赏景色,能够使其从嗅觉、听觉及视觉等方面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2)园路在园林中也具有构景的作用,作为造园的素材之一,园路理所应当应该列为园林一景。在进行园路的色彩、图案、铺装材料及平面线型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时,能够使较好的园路景观得以形成。同时,园路与建筑、植物及山水的有机结合,也使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园林美景得以构成。

(二)园路铺设要求

在进行园路铺装时,一方面要对其同一般道路一致的、易于清扫、防滑、耐磨、平稳、坚固等要求进行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对园林方向识别、导游、丰富景观等要求进行满足。在进行园林广场的规划和铺装设计时,要结合广场类别和园路主次进行,使其在形式上保持区别。同时,还应将其与周围环境进行结合,在对造景需要进行满足的同时,使其艺术需求与使用功能得以满足。比如:在进行公园内广场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对游人歇息时进行静态观赏的需求进行考虑,在精细美观的铺装中,使园路的观赏功能和使用功能得以发挥。

二、园路的分类

常见的园路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主干道:是指通往主要活动景点、兼职设施,方便游人进行集散的园路,在一般的中小型园林绿地中,主干道的宽度应该保持在3米左右,也有一些为4~6米,但是其坡度往往不易过大,并且通常不进行台阶的铺设。

(二)次干道:这类园路往往在各景点区分散,是与景区内各景点进行连接,同时与各主要建筑进行连接的道路,可以满足小型服务用车的通行需要。

(三)游步道:这类园路是指将游人向园林深处和各角落进行引导,供游人休息散步之用,其分布自由、多曲折。一般常在疏林腹地、水际、山上等处进行设置,可以满足两人行走的需求。

三、园路的规划设计

(一)路网

同一般的单纯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相比,园路的交通功能依附于其游览要求。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园路规划和设计时,不应该以便捷作为设计准则,而应该在对景点分布和地形要求等因素的结合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置。同时,其路网的规划设计要求具有明确的分枝,使其各级路网的组织得以将全园景点囊括在内。在将游步道和次干道组成小循环,将主干道组成大循环的基础上,路线的安排还应该对走回头路的现象进行避免;在将两个景区之间安排相应的过渡区的基础上,选取封闭、宁谧、清净的道路使游人的视线得以休息。这样,在便于游人寻找景点和识别方向的同时,也使不必要的疏密一致和平行、均布的路网规划得以避免。

(二)游览性与交通性

作为功能和艺术的统一,园路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还应具有构思立意。要重视曲折迂回,坡地的设计要通过展线的布置使坡度得以减缓;平地的设计要以避绕障碍为基础,实现曲径通幽、逾越障碍、串联景点、环绕水池、围绕草坪等目目的;有时为了满足配合地形的需求,可以连接景点和建筑、通过密林、穿行山涧、曲越溪流;有时为了提高认识大自然的程度、扩大视野、组织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可以在曲折迂回的道路规划上进行考虑,但是要重视因地制宜原则的遵循,在有理有度的曲折中,使矫揉造作、乏味疲劳、单调重复、过于连续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毫无艺术性等现象得以避免。因此,在进行园路规划设计时,要重视功能上的目的性、艺术上的意境性,在满足游人步移景换需求的基础上,将园路沿线的山丘、水面、建筑、草地、树丛进行组织,在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也使其得以辗转多变、时蔽时露、时开时闭、有围有合,从而使其耐看启迪的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三)布局

在进行园路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其密度应该与景区性质和园林地形等因素进行结合,在遵循密度得体、主次分明原则的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便于游人对方向的识别。在进行主干道的铺装形式和路面宽度设计时,要与次干道进行区别,同时还要设计丰富于次干道的景观组织,使其得以为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应该将文化活动区设计较大的密度,对安静休息区设计较小的密度;一般园林景观中的道路不易密度过大,在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可以将其保持在总面积的一小部分。总的来说,在进行园路设计时,宜曲不宜直、宜窄不宜宽,窄曲的选择应满足“忽窄忽宽”、“短中见长”、“小中见大”的目标,使心理空间得以扩大,使游路得以延长,从而使用地得以节省。

(四)交叉口

在进行交叉口处理时,应重视以下问题:

1、要对过多交叉的现象进行避免,在分岔口和交叉口的路面,应对其主次进行明确区分,从而使导游方向得以明确。

2、对于交叉的两条主要园路,应尽可能使其正交,为使游人拥挤的现象得以避免,可以对假山、绿岛、花坛、小广场等进行设置。

3、对于难以正交的园路,不易使其斜交角度过小,同时还要保证其交于一点,从而使交叉口分离造成的方向难辨的现象得以避免。

4、对于呈丁字相交的两条园路,可以在交点进行道路对景的设置。

(五)连接建筑

园路的园林建筑通常与园路面对,同时适当远离。因此,对其进行连接时可以分出支路或适当加宽道路对建筑道路进行联通。若果建筑具有过大的人流量,可以将其与园路远离,通过在二者之间建立集散广场,使园路与建筑得以通过广场进行连接。在进行建筑与园路的交接时,要对“弧外接”的形式进行运用,使其得以发挥指引方向的作用。

(六)曲线设计

在进行园路的平面线型规划和设计时,应该多对复曲线进行采用,从而使自然曲径的面貌得以反映。同时,对于连续的反曲线则应该不用或少用,避免弄巧成拙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作为园林景观的基础元素和脉络,园路在园林景观中意义重大。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中园路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对园路的作用、铺设要求及其分类进行明确,在对自身实际进行结合,对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遵循的基础上,通过对园路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引导作用、交通作用及构景作用等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谷丽荣,许先升. 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1) .

[2] 王祖祥.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脉络——园路[J]. 安徽林业, 2009,(06) .

[3] 王桂华. 园路在园林设计中的规划[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2) .

[4] 孙宇,王金麟,赵天博. 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园路[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 .

第8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基本原则;管理措施

0.前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园林景观绿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已经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不仅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也能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园林景观绿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机构,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1.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的意义

1.1有利于美化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美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经过对绿化树木花草不同的颜色、形状、风格与用途进行配置管理,可以有效点缀与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1.2有利于调节气候变化

生物学认为,花草树木的生物性能可以蒸腾水分,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具有遮荫、防风与吸热的作用。园林绿化的有效养护和管理,为人们营造了降温防暑的良好环境。

1.3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

对空气的净化园林绿化植物有着它独特的调节作用,许多园林植物可以吸滞有害气体与粉尘与烟灰同时释放氧气,草坪植物也有良好的蒙尘作用,所以,园林绿化的护理有助于空气的调节。

1.4有利于噪音污染管制

现代城市化建设,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各种噪音污染程度非常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充分运用植物自身的生物自然机能,能够有效地调节控制噪音污染。

2.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的各项工作,包括施工技术的实施、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等都需要按照的一定的管理原则进行,这样才能够实现园林施工的高效进行,做到科学化管理。

2.1科学合理原则

园林景观施工绿化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化流程进行操作,就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科学管理和作业流程的操作,实现科学化的现场管理水平。

2.2经济效益原则

所谓的经济效益原则,就是利用较少的资金占有,较少的劳动成本支出,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管理与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有效关系,才能够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既适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潮流,又成为推动社会建设高速发展的动力,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成果。

2.3标准化流程建设原则

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地对园林施工过程进行更改,在没有遇到特殊情况的状况下,一定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标准化规范流程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园林施工绿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维护园林施工绿化管理的有效秩序。

3.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管理

3.1立足于本土植物

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土壤理化特征、气候特征,运用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时,需择优选取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地被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就算从深山中搬到城市里栽植,它的适应性也比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良好。本地地被植物的栽植,可根据本地特色进行栽植,防止与其它地区园林相似。除此之外,大量选用本地地被植物,可以增加效益,节约成本。

3.2实行生态配置

通过植物来进行景致塑造时,要进行因地制宜的选择,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因素,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植物的不同习性以及生长的速度、与其它植物互相配置度都要考虑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立体型的、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而且它们内部要形成一种相互协调以及共生的群落与链条,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常绿树往往郁闭度高,在地面上会形成一定的空地,在这些空地上可以种植沿阶草等,而且这些植物是比较容易成活的,护理起来也是比较的轻松,这是一个优势。

3.3植物间高度搭配要合理

对于地被植物一般会种植在植物群落的最底层,它可以使得地表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对于乔木也会起一定的装饰以及内在协调促生的作用,无论是乔木还是在灌木方面都可以形成一个标记。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群落,在整体上构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美化环境,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在物种搭配方面要注意如果上层乔木分支点比较低时,可以选择贴地植被,相反比较高时,对于地被植物的选择可以相应的高些,也就是说配置方面需要互补共生,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整体效果较好的景观。

4.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措施

4.1树木的养护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树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4.2草地的养护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在一般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1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工作重点是,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3d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稀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4.3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篙的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要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5.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意识

5.1养护管理的措施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工程竣工之后应制定相应的养护管理操作规范和技术管理标准从而能够保证养护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园林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机构应该制定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从而保证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园林绿化真正的落实。

5.2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增强责任管理意识

在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教育,要对其管理措施进行创新,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效性。

5.3拓展园林绿化护理技术开发渠道,科学规范绿化养护

运用现代生物科技,严格监控土壤改良、灌溉施肥、苗木栽植等主要养护技术管理。绿化养护技术的开发渠道需要综合开发,经过各种形式,提升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

第9篇

【关键字】园林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城市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使我国大部分城市成为了病毒的温床,三废污染极度严重,对市民的身心健康造

成了威胁。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危害,最为经济高效的措施就是将园林设计艺术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中,最终达到绿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及获得视觉美感的效果。

1 园林设计基本概念及指导思想

所谓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布局策划战略,具体来说是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等来营造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自然环境的过程。

1.1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园林设计应以市民的爱好及需求为前提,为其枯燥的生活环境增添更多大自然的色彩,努力创造既洁净又美丽的环境,让广大市民群众积极主动地走进绿色园林,去欣赏那些美丽动人的景观并享受着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文化艺术素养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1.2 园林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与美观为一体的原则

适用性是园林设计的首要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因地制宜,遵循科学原理;其二要保证园林的设计效果适合于所服务的对象,所实施的策略

具有恒久性。在满足适用性的基础上,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即在更少的投资情况下将事情办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从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等适用性原则来看,本身就已经减少了不少投资,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经济问题。在适用性与经济性都已完全符合的情况下,最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尽可能地保证视觉上的美感,满足园林布局和造景的艺术要求。在一些特定的场地,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要满足其观赏价值,可以通过适当“移植”孤置假山、异地塑料树类、雕塑作品等来装饰和美化环境,创造出生动感人且又充满活力的精神文明氛围, 这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的表现。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三者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设计工作者不能单纯地追求其一或是其二,否则会降低园林艺术的水准,失去吸引力或是产生因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纸上谈兵的局面。

2 景观规划中园林设计方法

2.1 以丰富的理念设计园林景观

观赏性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所以,要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造景,利用植物的色调以及层次建立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此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建筑特点,有目的

地设计自然景观,以当地的特色树种以及古老的树木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实现观赏性和绿化城市的目的。

2.2 加大力度建设好城市园林

把园林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中,其目的是为了绿化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众所周知,绿地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改善城市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造氧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植物还能够涵养水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3]。因此,应不断地建设城市园林,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力军。

2.3 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

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种质资源已经相当稀缺,应当注重保存繁育。充分

收集、培育和利用野生的植物,并积极地引进具有观赏价值和净化城市空气功能的树种,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扩大园林植物的资源,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实现多样化,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2.4 以科学标准严格要求现代园林绿地的建设

生态系统理论明确指出,园林工作者必须把能够体现环境质量的园林相关科学数据考虑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一是功能标准,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二是经济与高效标准,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 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三是循环与再生标准,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四是乡土与生物多样性标准,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外引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五是地方与风土精神标准,强调每一地方的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形成地方特色;六是整体与连续性标准,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2.5 园林绿化应尊重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而设计

全国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地区经济开发上,大规模的推土、移山造地,将原来的风水林毁坏,搞住宅、厂房,或大广场、大草坪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从生态观点看这是不可取的。在城市或城郊,能保持一些本乡的疏林植被是很必要

的,它们是当地物种的代表,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尊重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的设计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3 园林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改造

城市环境,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可以让城市人更贴近自然生活。将园林设计艺术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能让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城市人与自然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由、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使园林不再仅仅是提供人们休憩、娱乐及观赏的场所,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功能需求。

4 结语

景观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设计宗旨,充分理解园林设计的理念,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中,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给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欣. 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之我见[J]. 中国农业信息,2013(07).

[2] 范冰. 浅谈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深圳园林科技, 2010,2: 37-39.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节奏;旋律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80-01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魅力,在于综合了意境美学、抽象美学等多种美学因素,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拓宽了欣赏者的审美空间。在造景手法方面,注重层次、抑扬、虚实的安排,巧妙运用借景、对景、漏景、障景、夹景等营造法式,给欣赏的人带来层次感和韵律感,使游人在游赏中有游有停,赋有节奏性。

一个园林是否具有节奏性,是它能否吸引人游览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节奏旋律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者严肃,或者活泼,或者曲径通幽,或者小巧玲珑等,都会把园林主人的感情糅合在园林空间中。园林营造的节奏形式,会把游人逐渐带入一种境界,使得在其中游玩的人不再仅仅依靠视觉观察园林,而是被不断变化的节奏带入一个旋律内,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感情也融入到环境中。园林艺术把不同景观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重新组织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园林的节奏,不同的空间体系也会出现的不同旋律,如同一段优美的音乐,带给游人变幻、优美的感情体验。空间变化如同音乐的节奏一样,可以产生很强的提示作用,游人在曲折途径中的期待心理和美好体验更进一步强化了目标场所的意象,从而使游园变成一次完美的体验。人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和表达。

一、音乐的旋律作为一种造景手法对园林的影响

东方园林设计十分注重园林的节奏和旋律,高明的设计师往往用灵巧的节奏创造出一个唯美的旋律,在造园设计中,把点、线、面、色彩、植物质感等园林构成要素和乐器中节奏联想到一起,形成了动感的音乐旋律跨度,有时也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其实景色是没有移动位置的,但是人的感情随着视觉的不断变化已经被这种景色潜移默化了,形成了具有活力的美感。

借鉴音乐节拍进行景观配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园林造景手法,节奏运用在园林中主要体现在景观的对称、比例、重复、变换、层递、循环等,园林中的各部分按照节拍有规律地变换运动着,释放出不同的韵律,形成了不同园林形式美。若在园中有规律地运用某种特定的音乐节拍形式,则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有韵味的旋律。而要展示出这些丰富多彩的旋律,主要是通过园林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要素,配以建筑、构筑物、装饰纹样等人工要素,经过手法的处理创造出具有一定节奏的艺术实体。色彩的冷暖,植物配置的四季变化,高与低,曲与直,不同的节奏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回廊小径的曲折委婉,楼堂的庄严雄伟,曲池的细腻流动等等。

《园冶》中的【兴造论】篇这样论述:“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从中可以得出要创造优美的节奏,要充分把园林兴造中的“借”运用好。若只用直线、充实的围墙就会显示很单调,没有节奏。相反,通透的围墙和交错的曲线形成的节奏让人视觉上很享受。

将园林景观的空间配置和人的视觉形成一个错落的基调,可以把园林景观中节奏演绎的更好。通过配置形式、植物色彩或景观小品结构形成不同的格调,有意识地变换主导植物高度和距离,则可突出园林的序列感,往往表现出规则的对比和变换节奏。例如:在园林配置中强壮威武的大乔木,配以规则式直线种植的小乔木,加以下层种植一些不等距的灌木,这样的园林配置就会创造良好的层次节奏。就好像一首好的歌曲必须要声音要高低分明,高音的时候要能冲击人的听觉,低音的时候要同样具有自己的涵养和美感在里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构成要素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可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

二、节奏在园林景观基本建设中的体现

园林景观设计中,节奏美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园林的的路、桥、亭三项基本建设来实现的,在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中一般都有园路、拱桥、亭子,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园林的节奏,还是比较全面的。

(一)园路

在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旋律,通过园路游园,随着你的行走方向的改变,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曲径通幽的旋律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这一点在苏州留园中最为明显。留园的面积比较狭小,但是通过给园路设置不同的节奏,显的留园很别致,留园中不仅仅是园路,建筑之间的夹道,乃至于建筑内部的房间都是有明显“曲折”的旋律。设想在园路中行走时,开放、宽敞、笔直的园路和那些狭窄、弯曲的小径会有完全不同节奏和情感。若在路的两旁放置上园石,那么山石间的体量感、及石与石之间的相对高度。会产生规则、有节奏的旋律,从而促使人们更仔细欣赏园景。比如留园的冠云峰就是通过大的体块和周围的一些园石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节奏。

这种循环曲折的“园路”空间,贯穿整个园林的主线,尤如音乐中的旋律,其意义在于,当人们把某个调的旋律转位为另一个调,可以听到不同的节奏,但是即便是随着景色的变换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还是能听出是同一个旋律,如同歌曲一样,有起有伏最后还是能让人感觉就是一首歌。留园中景随人移,非常美妙,使得留圆整体的空间布局很丰富,多而不乱,可以加强人对空间旋律的认知,在纷繁变化的空间中穿行仍能确定自身所在,并且人的感情也随着节奏不断变化。

(二)桥

常常是江南水乡景区的焦点,在乌镇西栅湖上有一个桥堪称是最漂亮的桥,但是它不是真正意义的桥,桥是断开的,不能在上面行走,应该说是一个残桥,它的魅力在于它“残”的节奏,桥是从中间是断开的,从湖的对岸只能看到它那的砖块,每一块都能在湖中找到它的倒映。而桥的半个桥洞和这些砖组成的旋律,仿佛是跃动的有生命的,事实上,很多桥都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比如,拙政园的小飞虹,桥身木结构的交互穿插,形成了一种错落的旋律。

(三)亭

游览园林美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但是览胜探奇是消耗体力的活动,也需要给人们创造蔽雨、避阳的休息场所,由于这些需要, 就产生了亭的建筑形式。亭的特点小巧玲珑,灵活多姿, 四周敞开便于览景,视野辽阔,境界超然凭栏远眺,心旷神怡。其实亭子在园林规划中它是点缀调节的作用,让整个旋律更加有特点,内容有变化。

三、结语

景观设计如同一曲悠美的交响乐,一个精心构思的音乐作品。当游人在园林景观中漫步时,就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并能体验到该空间所要描绘的艺术情感。如同音乐能奏出平和或者,强烈的或温柔的旋律,园林中的节奏也是如此,要寻求变化。

就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而言,大的节奏和旋律就是所设计景观形象一定要具有的整体性秩序,整体和局部之间的比例与尺度、和谐与统一等都是园林形式美的法则,节奏和旋律让园林景观更加丰富,提供很好的审美情趣,好的节奏能够丰富人们对景色的深刻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艺术设计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1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过程

1.1 铺地设计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计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

1.2 墙体的选择

90年代初,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人民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现代的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1.3 园林摆设的分布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在具有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供人坐的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4 景观构筑结构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

2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分析

2.1 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

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常使生硬的建筑物变得柔和,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使建筑物这个凝固的音乐更动听。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生气勃勃,使建筑这种人工品更好地融入自然。植物丰实的外形、弯曲的枝干,各种流畅的叶形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对比,弱化直线的生硬。园林植物丰富的色彩往往可调和建筑物的色彩,浅色的建筑物与深色的植物可相互衬托又相互调和,从而产生美丽的视觉效果,如鲜丽的花色、叶色与隔壁浅色的墙面形成对比。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建筑物也有了四季变化,打破了建筑的季相单调,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非凡种植的植物还有导游作用; 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爬山虎可使建筑物墙体变绿,而降低室内温度,高大的植物可遮挡如厕所及垃圾点等建筑物。

2.2 水体景观设计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出现另一种境界。

2.3 亭的庇荫设计

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普遍存在,其形式多种多样,选址灵活,或伫立山岗,或依附建筑物,或临水,与植物配合形成各种生动的画面,产生种种诗情。在亭的四面广植林木,使亭在林中,令人有深幽之感,使在亭中之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感。也可在亭的旁边种植少数大乔木作亭的陪衬,稍远处配以低矮的观赏性强的木本草木花卉, 人在亭中既可观赏花,又可庇荫休息。树木少而精,以亭为重点配置,树形挺拔,枝展美丽,保持树木在亭四面形成一种不对称的均衡,三株以上应注重错落层次,这样乔木花卉与亭形成一幅图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环境;植物

1.植物和情感

无论什么样的客观事物,人们都会对其有一个心理上的反应和认知的态度。相应的,在某些特定的景观环境中,景观表达出的多种信息通过人们的感官系统被人们所接受,体验了这些信息后,人们就会对景观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将这些认识经过大脑的综合处理以后,人们就能够对这一特定的景观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自己的生活,人们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感悟,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会产生很多的想象和联想,这就是生活中表达出的情感。对于某个景观来说,不同的设计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果其设计过程是科学的、完美的,那么就容易让人们正确地领会景观所要表达出的情感。作为景观环境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的植物,因其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也能够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庭槐》中就这样描写过:“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当设计者对这些植物经过巧妙的安排以后,就会有一定的内涵包含在这些植物中,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还能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2.植物表达情感的因素

2.1形态

世上存在的所有客观事物的形态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自然,植物也不会例外,在这三个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下,形象、生动的形态语言就被表达出来了,人们接收到的心理感受会因为形状颜色的区别以及点的大小和疏密的不同而不同,举几个例子,如果盆栽是间距相等、排列整齐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井然有序的,给人的感受是大气、庄严的;如果在一片湖泊的周围生长着多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形态的树木,给人的感受就是亲切、自然的。将多个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线,因为线条种类的不同,相应的,人们产生的感受自然也不会相同。举几个例子,一条树篱笔直的延伸向远方,给人的感觉是有着明确的方向性,给人的感受是平静、庄重和统一的;高耸的行道树是向上延伸的,给人的感受是挺拔向上、坚固的。在拱形的树篱中,会有曲线的出现,给人的感受是流畅、轻松、优雅且活泼的。在线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面,面同样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再举几个例子,如果一块草坪是方形的,给人的感受就是质朴、坚强的;如果一块草坪具有圆润的边缘,那么给人的感受就是随和、亲切和柔和的。

2.2色彩

植物的种类可以说难以计数,不同种类植物的色彩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植物的色彩也是非常丰富的,色彩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深色和浅色以及暖色和冷色两种类型,深色带给人的感受是安详的,有时也能表现出沉闷阴森的感受;浅色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轻快明亮的;暖色包括黄色和红色等,带给人的感受是喧嚣的;冷色包括白色和蓝色等,带给人的感受是宁静的。当然,也可以将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互相搭配,也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举几个例子,将紫色的月季花和蓝色的风信子进行搭配,给人的感受就是清新、宁静和安静的;将红色的玫瑰和黄色的野进行搭配,给人的感受就是热闹、兴奋的。在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也可以进行这种色彩的搭配,例如,绿色的榕树叶映衬在蓝色的天空和湖水中,给人的感受就是安逸、清新的。

2.3质感

作为植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植物的质感实际指的是表现出来的植物的质地,包括其冷暖、粗细、软硬以及轻重等等,正常情况下,可以将植物分为细质型植物、粗质型植物和中质型植物三种类型。对于细质型植物来说,如相思豆、常春藤等,给人的感受是纤细、柔和的,让人产生一种空旷的感觉;对于粗质型植物来说,如柏树、梧桐等,给人的感受是坚固、强壮的,让人产生一种拥挤的感觉,能够起到缩近视觉距离的作用;对于中质型植物来说,如迎春花、满天星等,是起连接过渡作用的,给人的感受介于前面两者之间。

3.情感是如何通过植物来进行表达的

3.1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的情感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往往都要将特定的寓意包含在整个或部分园林景观中,植物本身实际上并不会有什么情感,人们往往运用寓意或者比拟的方法将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植物联系在一起,就像“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包括梅的孤傲,兰的典雅,竹的气节和菊的高洁。

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姿态和特征,这些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这些不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比拟,能够表达出某种情感的意境。不同类型的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生存危机,这让人们感受到这些植物的性格特征的不同,比如“岁寒三友”中高洁、刚强的松树,孤傲、坚挺的梅花,清高、刚直的竹子,对于古代的文人雅士而言,他们孤傲、清高的气节就可以用“岁寒三友”来表达。

人们在欣赏各种花草树木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从形式到意境的升华。另外,人们之间的感情也往往可以利用花草树木表达出来,这些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歌赋是以植物为题材或赞颂植物的。不同种类的植物中蕴含着不同的表达情感。

3.2与植物的联系

首先,有多种植物是与佛教有着直接关系的,比如:曼陀罗花、无忧花和菩提树等,有这么一个传说,释迦牟尼出生在无忧花树下,后来,他静坐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最终大彻大悟,得成正果。另外,作为佛教四大吉祥花之一和八宝之一的莲花,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作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他们都是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还有一些罗汉或者菩萨有的持莲花手势,有的踩在莲花上,也有的在手中拿着莲花,寺庙和佛堂中的各种装饰品,如栏杆、桌帷和墙壁等,大多都会刺绣或雕刻成莲花的图样,因此说,佛教中,莲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基督教的《圣经》中,传说人的产生跟苹果有着不可分解的联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苹果树也起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3.3西方文化中植物的情感表达

在欧洲,人们非常热衷于用植物所包含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当人们要表达自己的爱意时,可以用送红蔷薇花的形式来表达;事后,如果回收到了红郁金香,则表示对方接受了自己的爱意。另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植物包含着不同的寓意,比如,纯洁可以用白色的百合花来表示,真实可以用白色的来表示,团结可以用紫荆花来表示,等等,种类繁多,举不胜举。

4.总结

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丰富多彩的情感的环境中,钢筋水泥并不能完全成为城市的代名词,把植物巧妙的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就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感受,并让人们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让整个园林景观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另外,对于某个园林景观来说,其存在和发展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植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才能真正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特色。 [科]

【参考文献】

[1]佟跃,王殊.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06).

[2]王清志.浅析园林植物配置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