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与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Photoshop ;教学思考;改革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它以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著称,是目前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在制图、修复图像、调色、抠像、网页设计等领域表现很出色。无论是对于平面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运用Photoshop来处理图像,另一方面,学习Photoshop也为学生日后学习更高级的软件提供了一个前期铺垫作用。本人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所得出的经验,对Photoshop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深入地探讨了Photoshop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高职高专院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 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工具的使用、图层、文字、路径、通道和蒙版。教学的模式大多采用教师理论和实例讲解,结合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实训练习。但是根据近几年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暴露出许多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Photoshop课程教学仍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逐步完成课本中实例的陈旧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样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像Photoshop这样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都没有学习兴趣,说明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的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2.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
Photoshop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课程。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明白,但是当真正需要自己动手操作时就无从下手,造成课堂授课理解和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起来。还有一些同学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一旦题目变换就不会做了,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自学能力差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操作存在明显差异。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又无法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所以后排的学生上课就经常打游戏、听歌、看电影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二、教学改革的对策
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学习,是高职高专院校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本门课程而言,其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层面上的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利用Photoshop软件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法
Photoshop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我认为教师应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法。在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基础之上,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意设计能力,结合行业需求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即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探索知识,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可使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对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不在于寻求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利用课上和业余时间带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参观考察,详细了解项目的具体流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Photoshop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不要怕学生不循规蹈矩,更不要硬性规定学生必须按照讲授的步骤去实践,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去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要有天马行空的思路,去大胆的创作,将Photoshop作为一个实现心中创意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学习这款软件。
3.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Photoshop的教学课时一般持续一个学期,教学时间充足,这就提供给了教师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有利条件。首先,利用互联网可以让学生随时接触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欣赏世界顶尖的设计图形图像,也可以很方便的让学生之间进行作品交流和问题解答;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街头、商店、橱窗寻找设计灵感和设计素材,进行自我创作。
4.紧随时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教师要及时深入浅出的讲授一些最新的设计发展动态及设计成果。在务实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精选一些新知识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比如在选用通用性较强的教材前提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补充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作为一位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不应只培养学者或是眼高手低的评论者,更不能是一个单纯的电脑操作者。总之,高职高专《Photoshop》课程教学思考与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时展的需要,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Photoshop?cs3平面设计基础与项目实训 文东,燕宏,王剑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摄影与摄像》 课程考试 考试改革
良好的教学必然建立在对学生已有学习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良好的教学也必须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的学习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教学、学习和评估被看成三位一体的整体。作为评估核心概念的课程考试不是外在于教学和学习的,而是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种延伸和深化。课程考试的科学性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升课程考试的科学性成为我们关注的议题。我于2006―2010年就《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在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与评价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高考、中考之类的“高利害考试”如此,高校内部的课程考试同样如此。校内课程考试除了要关注课程标准的达成及公正性以外,也必须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目前的考试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学习与应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目前常规课程考试之利弊
虽然,考试对于教学和学习巨大的引导作用及考试本身可能带来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我根据调研,发现高校常规课程考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以笔试科目为主,而非笔试科目很少;(2)期末考试比重较大,采用闭卷形式很多,较单一。“闭卷笔试”等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由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构成,所考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描述,开卷或者实践能力测试等考试形式相对较少。
以上情况表明:本应以通过诊断、反馈、促进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考试却普遍采用了为选拔而设计的考试模式,课程考试不仅采用了选拔考试的形式,而且借助于选拔考试中的实施方式、评分方法来实施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估,甚至用选拔考试的解释方法来解释课程考试的结果。这种课程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在考试方法上往往侧重于考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记忆性内容偏多,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背诵和记忆上面,考试前临时突击,放松平时学习,对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偏少,不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检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因此,建立起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性要求、以能力测评为核心和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多元型课程考试新体系急需进行实践和探索。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学习》一书中就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习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评估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Big idea),因此课程考试不仅要反映学习,而且必须促进学习。为此,课程考试必须是“为学习”,而不只是“对学习”的考试,校内考试必须是形成性的――即使通常被认为总结性的考试(如期末考试和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也应当形成性地使用。这样一种“为学习”的考试必然反映课程教学,必然是对教学过程的模拟,是与教学行为“同构”的。[1]
为了使得《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能够取得成效,我在课程刚刚开始讲授时,即向学生谈到了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些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考试改革的认识。同时还进行了对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认识和要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赞成课程考试改革。
通过研究,我们将课程考试改革遵循的基本方法确定为:知识考试与能力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课程结束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实验(实践)操作考试、作品+答辩、点评和成果相结合。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不采用“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争取构建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评价体系。[2]
我要求学生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考试外,鼓励采用口试、实验(实践)操作考试、成果展示、图片评析等考查形式。同时向学生宣布:本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实验(实践)考核和期终考核,比例分别为30%、35%和35%。具体构成及要求如下:(1)平时考核(30%):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水平方面。学习态度的考核,主要是考查每个学生的上课出席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课发言及平时测验的考核。(2)实验考核(35%):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作品的分值列入,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3)期终考核(35%):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时间为11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是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在论述题中,改变常规的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安排让学生对一张图片(如《东方红》)从摄影者的角度用摄影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这种形式,让许多学生充分展示了对摄影艺术的独特的见解,提高了艺术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评分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切实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把考试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做到由教学主导考试,考试为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对影视作品拍摄中的技术技巧运用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和实战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重点进行讲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习。
《摄影与摄像》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基本理论学习后,容易产生实践的强烈愿望。我便及时安排他们开展课程实验活动,要求学生们带着了解“照相机的使用”或“摄像机的使用”等任务去学,带着“题材摄影与摄像”任务去练等。同时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去进行实践。例如在进行《校园摄影》实践活动的命题时,我要求学生在拍摄过程中不要流于俗套、千人一面,而要大胆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拍摄实践过程中,不少学生用独特的眼光来审视所拍摄的对象,结果拍出了不少好的校园摄影照片,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此时,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学生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钟情于自己的创新杰作。因此,我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要求他们走上讲台进行创作经验介绍和交流,同时安排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拍摄作品的质量和点评、答辩的水平也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进行记录。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席指导,对学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眼光给予了肯定,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引导学生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他们从自己的创作成果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又对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考试的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平时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影视作品资料,到图书馆了解摄影与摄像进展的明显增多,学生通过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赏析,自然而然地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锻炼发现创作素材的能力。其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增强。理论课上经常出现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上实验课的兴趣亦明显提高。再者,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通过探寻感受乐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已经初显成效:2007年和2009年学生作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分别在大赛中获国家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奖。在“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活动中,学生选送的作品获最佳摄影奖,在专业院校学生参加的情况下,实属不易。这说明他们的摄影与摄像的基础较为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由此参加拍摄的一位学生被苏州(市级)电视台考核录取。还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摄影与摄像》课程实践探索活动证明,进行考试方式改革,不但能真实和客观地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摄影与摄像的艺术魅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对该课程考试改革模式深化完善,为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大汇.学业测量与评价的理论背景[J].现代教学,2005,(5):4-6.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是内在动力
1、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诱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我校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各中学的,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是一片空白,根据这一薄弱环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生开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及Office》的第一次课上,我请学生做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有关方面的认识、计算机操作的掌握情况。在回收问卷时,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存在偏差,太强调网络娱乐功能,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于是,我布置了一次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资料,出版一期黑板报。一周后资料汇总时,我发现学生们搜集的资料涉及方方面面,如:今天计算机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了解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比较了国内外计算机技术与管理上的差距,从而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成果显示,让学生在成就感中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搞一些计算机竞赛,如:打字比赛,绘画作品展等展示,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多样化是关键
要想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我认为教学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思维模式。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如果教师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鼓励求异思维,甚至是逆向思维,就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如在创建快捷方式教学中,充分利用快捷方式的简单易用和便捷的
2、课堂模式。课堂上不讲民主,是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罪魁祸首。中学计算机教学特别需要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单向的传授式为双向的交往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要努力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讨论、课堂游戏、课题练习等教学活动中充当角色,对学困生则要给予一定的“倾斜”,让他们也有机会获得成功感,获得学习的快乐。
3、训练模式。训练既要注重知识性的强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醒要有梯度,训练形式要多样。如打开Microsoft Word,教师可以先演示其中一种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练习一次,再鼓励学生找出打开Microsoft Word的另外几种方法,使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把打开应用程序方法掌握得扎实,运用得灵活。
三、学会应用,立足实践是保证
1、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对于实践课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并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课、活动课,甚至开放计算机实验室,增加学生的上机实践机会。
消防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消防工程课程特点,通过深入分析消防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教学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考查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提高授课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消防工程;教学改革;强化实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各类功能建筑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火灾隐患逐渐增多,城市及建筑的火灾发生率也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预防和消除火灾的消防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延伸,但内容更集中、更突出,主要是在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使其充分了解消防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参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2]。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消防工程课程多为选修课程,课时较短,并且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课程延续性、系统性不强,实践能力强化较弱,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亟需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深入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极易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教学重点不明确,不能有效发挥其对建筑给水排水等课程的拓展作用。建筑消防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建筑消防的内容,如果在消防工程课程中重复讲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耐烦的情绪,降低教学质量[3]。
2.教学内容优化不够,偏重于理论教授,工程实践应用不强。消防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一些基本的灭火原理及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后续的课程内容很难进行下去,而大部分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将消防工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学时数量有限,这就使得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讲授偏多,占用一定课时,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失去重点,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
3.作为一门工程学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消防工程相关的规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重点会发生变化,而现有的教材时效性不强,很难全面反映现行的工程技术要求。
4.对于建筑消防工程的各个子系统,由于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大部分学校不能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学生不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和体会消防系统的灭火过程,很难有效地进行理解,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5.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目前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过于单一。多以闭卷考试或提交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应付了事,很难达到有效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改革。
济南大学市政系隶属于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给水排水学科团队除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课程,还承担了建筑学专业的消防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互交叉的地方,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衔接,打造重点突出、强化实践的课程体系,我团队统一规划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减少重复讲授内容,有效地提高课程体系的授课效率。例如,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消防工程做到建筑给水排水的有效扩充,在建筑给水排水过程中重点讲授的消防基础知识,在消防工程课程中进行少量的回顾,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一套或几套常规教材,以现行规范为主,结合工程案例,深入解读规范条文的变化及其原由,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消防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增加实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不断完善和凝练授课课件,明确授课内容,突出课程重点,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学习内容。同时,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动画、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在课程伊始,播放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危害,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等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在进行建筑消防子系统的讲授过程中,对各子系统的灭火过程进行动画展示,学生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单纯的文字说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规范条文,设置启发式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同时强化工程思维培养,使学生真正从书本规范中走出来,能够从工程实践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能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使基础课程与消防工程课程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给排水CAD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拓展讲授3D制图以及BIM制图技巧。在消防工程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后,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采用3D制图或BIM制图,进行三维建模,针对建筑消防子系统,对其核心部件进行绘制,更加深入地剖析各子系统的构成和连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建筑消防系统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工程设计,还了解了管道连接,对设备安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建设施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学校课程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网站,使其成为内容丰富、积极互动的第二课堂。网站上传教学大纲、授课课件等,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教师授课过程中会将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课程网站可以进行预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课程网站会留有课下作业及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完成作业上传,由教师批改,压缩学时,能够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将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对于简单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回复,对于普遍性的、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进行整理后于课堂中进行统一解答。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相关课程,自主研发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实验内容,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开设了实验课程。在消防工程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了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安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队伍建设。
本科阶段一个专业方向的培养需要形成一套合理有效、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优化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学科建设方向。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以高级职称并具有较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资深教师为团队负责人,负责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和任课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课程体系进行把握,有效地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等。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教学氛围。青年教师在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前,首先进行一学期的听课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授课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同时,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安排青年教师至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会议,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聘请具有注册设备师资格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并且不定期聘请建筑设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课程考查。
消防工程课程由于涉及规范较多,数据复杂,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很难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此,我团队对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进行了改革。考查过程不再拘泥于试卷、论文,而是以实践考查为主的多层次考查方式。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不同重点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和注册考试,布置大作业,主要为计算题目和简单的设计题目。其次,在结课后,要求学生针对实际建筑进行调研,绘制建筑的消防设计实际系统图,并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规范条文,对实际设计加以分析评价,提出优化方案。最后进行答辩。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和协作能力,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做到深刻理解。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改革考查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新形式下对消防工程人才的需求。
作者:谢康 邱立平 王嘉斌 张守彬 单位: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探讨;实践能力
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之间用来表达思想以及语言交流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读图与绘图是作为化工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国家标准的认识与执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该课程还为后续其他课程《制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夯实了基础[1-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备阅读及绘图的能力以及熟练地掌握国家标准对绘图的规范化与统一化[4,5]。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精简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在我校的教学计划中有51个学时,其中包括34个理论课学时和17个实验课学时,面对如此少的课时量安排,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化显得尤为重要。《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在《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投影原理与方法,结合制药工程的工艺条件和特点,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能熟练地阅读与绘制制药工程图样,譬如制药工程平面工艺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制药设备图[6,7]。
针对以上学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上选用的是中国药科大学于颖主编的《制药工程制图》,该课本主要有十三章内容,但是经过对内容的精简化,最终将课本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以及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该部门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和弄懂读图与绘图的基本规则;第二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表达形式,其中包括机件常用的表达方式、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备图,该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由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机械类图样要求不高,所以该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主要让学生懂得相关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即可;第三个模块:制药工程图样的读图与绘图,其中包括计算机绘图、制药设备图以及制药工艺图,该部分内容最为制药工程制图的重点内容,也是衡量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学习该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将理论课程与CAD上级操作进行实践地结合,这也是该门课程最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只会导致学生课程气氛沉闷、缺乏兴趣以及教学效率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授课程的之前要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建立或者适应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PPT课件制作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flash、3Dmax、AutoCAD以及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从而使得学生能将抽象的图形进行具体化,这些内容的制作就要求讲授《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老师要掌握一定多媒体软件制作方法;其次,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携带一些小型的实物或者模型到课堂,结合“启发-互动”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思考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最后,课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自主的讲解,即进行一个小型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后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譬如:慕课在线学习,超星学习通,微课堂等方式对自己组内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从而将被动的听课转换成主动的授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有效地保障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手段工程化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性锻炼。首先,在学期授课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药厂见习,使得学生对制药设备、厂区的平立面布置,管道分布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一周的药厂工程师的讲解,要求学生手绘出该药厂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次,将计算机绘图充分贯彻到实践教学中去,从药厂见习回来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将手绘的图纸用Autocad表达出来,通过这一次的实践练习学生对之前上机课堂Autocad的一系列命令和模块化操作会有一次新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它是与我们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制药工程设计大赛,通过参加此类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中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以上的实践方式和方法可以真正实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是将工程制图理论与CAD实践两部分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传统的试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具有表现在以下四个部分:⑴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以及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⑵理论考核,期末考试笔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⑶实践考核,对CAD学习中的命令和模块进行出题和考核,占总成绩的25%;⑷课程设计,学生从药厂见习之后将药厂的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用AutoCAD进行绘制,占总成绩的25%。
五、结束语
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从教学内容精简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手段工程化以及考核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适应现代化制药行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穆飞虎,戴本林,朱安峰.化工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改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8):255-256.
[2]杨珍珍,刘红姣,李敏.本科高校《化工制图及CAD》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2018(8):167-168.
[3]卢翠红,黄灵芝,李立峰.本科化工专业《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咨询,2013(3):105-106.
[4]杨晓红,石维,任富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39-240.
[5]蔡建信,邓圣军,王榕.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4):9-10.
[6]钱红亮,祝忠林,秦琲琛,等.新形势下高校《制药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143-144.
关键词:网络编程;讲练结合;案例引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83-03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网络编程在程序设计开发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编程”课程已成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课程之一。[1-2]
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开设了“网络编程”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每学年选课学生有200多人。
现状分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网络编程”课程,主要讲述基于C和C++语言利用socket API实现网络客户端和网络服务器编程,着重于底层socket接口的关键细节讲解和各种模型的服务器设计和实现。笔者所在学校的“网络编程”课程组的教师具有个人能力较强、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项目实践经验丰富和大型服务器程序开发经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讲授比较到位,课堂内容设计也较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理论,熟悉各种网络编程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兴趣不持久
网络编程的学习在初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网络编程对学生的基础课程要求较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与其他课程相比,网络编程的程序代码量较大,普通的一个程序就可能在千行以上。而且很多大三学生仅仅具有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没有编写过大型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弱。程序过大,就会出现各种编程问题,这让很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使得他们不愿意更加深入地去学习。
2.缺乏合适的教材
市面上各种编程类书籍内容参差不齐,如何从中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个现象在“网络编程”课程别严重。总的来说,目前网络编程类书籍可分为以下几类。
(1)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或其他原因而编写教材。此类教材价格相对比较便宜,难度较为适合“网络编程”课程,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①内容过全、过多,重点不明确;②编写者缺乏工程经验,思维落伍,教材中所用技术已经淘汰。
(2)业界人员编写的网络编程书籍。此类书籍对编程者来说,有较强的工程实际经验,思维较先进,所用技术符合当前技术发展潮流,重点内容突出。但因为其面向对象不同,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价格高;②内容过全、过多;③内容过难,不适合初学者。
3.课时设置不合理
目前,“网络编程”课程虽然在网络工程专业中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但课时只有48学时,因课程涉及简单TCP客户服务器模型、简单UDP客户服务器模型、多路复用客户服务器模型、多线程客户服务器模型、WSAAsyncSelect客户服务器模型、WSAEventSelect客户服务器模型、高级IO模型、协议设计、套接字选项设置等多项内容,教学课时明显不够,学生缺乏足够的课内学习时间。
网络编程教学改革实践
鉴于目前“网络编程”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改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1.结合各教材优势,自编教材
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因此,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笔者发现目前并没有很适合笔者所在学院学生的教材,因此笔者通过借鉴《Windows Sockets网络编程》《UNIX网络编程》和《TCP/IP网络编程》等书籍,综合各家之长,结合学院学生的实际进行内容筛选,目前已经完成了自编教材的初稿,并在这学期进行了试用,效果较好。
2.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几年的网络编程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①演示过程,讲练结合。在“网络编程”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对知识内容进行讲授,而且还要对IDE环境和UI开发进行讲解。对用于演示知识点的系统代码,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编写,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②案例引导,任务分解。[3]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利用step by step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网络编程”课程设计采用的主案例是C/S模式的聊天室开发。讲解简单的UDP客户服务器模型时,利用UDP方式实现相关程序;讲解多线程客户服务器模型时,则通过将UDP方式实现的聊天室程序修改为利用TCP和多线程方式;讲解多路复用客户服务器模型时,则将多程序TCP实现方式修改为多路复用方式实现,并加入多数据包重组功能;WSAAsyncSelect客户服务器模型阶段,则将聊天室程序客户服务器端都改为WSAAsyncSelect模型方式实现;讲解WSAEventSelect客户服务器模型知识时,则将服务器改为用WSAEventSelect实现。使用上述方式,让学生能学会用多种技术模型来实现系统,并了解它们之间的优缺点,同时使得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工作量不太大,能将精力集中在模型知识本身。
③设疑自学,设错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实现上述所有编程模型,并通过上机验收。与此同时,在程序实验中,教师人为加入一些Bug,要求学生进行改进并实现私聊、文件传输等其他功能。利用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其进行自学摸索。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4]
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后主动动手编程,课程组设置了6个知识点的编程小作业,并要求对各知识点的程序进行上机验收。在前期实践过程中,笔者由于没有规定验收截止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在后期才完成实验,使知识点的衔接不连贯,给课程讲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程组在后续教学实践中加入了验收截止时间,并在课程学习群中及时公布验收情况。
参考文献:
[1]吴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2]郑秋华,胡维华,姜明.基于复杂网络的课程体系分析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4(20).
[3]高应波.《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应用基础》教学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 2007(04):23-25.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课时分配
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与结构抗震等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学科化内容体系,形成通用化、综合化的工程结构课程,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一目标,是教学内容整合的基本方向。课程内容组织包括四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基本构件计算原理、结构设计拓展知识、综合应用。课时分配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和取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系统的分析[2]。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工程结构课程为8学分,总教学课时为116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12学时,实践课时6学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生源特点、毕业就业情况,采用图1所示的学时分配组织教学较为科学。
(二)抓住基本原理,横向拓展教学内容
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各类工程结构基本原理的核心,如混凝土结构原理的核心是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互补材料的粘结一级它们在构件内共同变形和共同受力的特征;钢结构原理的核心连接和钢构件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砌体结构原理的核心是砌体和砂浆复合材料的强度验算和砌体墙体的布置[3]。以一些典型的受力状态作为重点,加以透彻的讲解、练习和巩固。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力学、结构、构造、材料等基础薄弱,工程结构教学内容还应适当拓展与相关课程紧密联系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讲授混凝土、砌体、钢受压构件计算原理及设计方法时,可以先用1个学时简要介绍建筑力学中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介绍基本理论时,要适时补充三类构件计算方法的异同。例题分析时,要辅以材料、构造和施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工程结构联系到其他内容的主题,淡化课程内容的专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如果从事建筑和房地产的行业、市场、企业、项目四个层次的管理工作,就会面临着国家注册工程师的考试。工程结构是考试中(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等)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讲授课程时,应注意与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相结合,教学内容应该覆盖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大纲中涉及到工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很多习题可借鉴或直接选取注册考试的原题。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使学生今后能尽快适应注册考试的需要[6]。
(四)增加结构平面整体表达法及系列图集相关内容
建筑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和系列图集,是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主要表达方法。平法在建筑制图课程略有介绍,学生在没有结构概念的情况下对之也只能是一知半解。识图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其难点。因此,工程结构课程应将“平法”作为重要教学内容[7]。授课中,可以在结构设计拓展知识中增加这一部分(2学时),介绍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和抗震设计后,可以辅以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详细介绍各类构件(梁、柱、板、剪力墙)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一)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封闭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核心是要有问题引导。教师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学生可以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搜集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师生共同互动、质疑、求新,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平衡课堂和课外时间,营造学社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环境。例:在介绍钢梁局部稳定知识点时,可以课前提出问题:如果钢梁的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是否可以采用提高钢材强度等级的方法?进而让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通过给出矩形薄板屈曲应力公式,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影响钢梁局部稳定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采用高强度钢材不能提高钢梁的局部稳定。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二)类比介绍法
工程结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是三大材料(混凝土、砌体、钢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每种类型构件的设计都讲透,时间上不允许,难度也很大。为此,作者提出了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主要将三类构件穿插起来讲授。这样的授课顺序非常有利于类比介绍法。每将一个概念,采用对比介绍,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讲清各自的出发点和适用条件,有助于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例:在介绍三类受压构件稳定性时,可以先介绍各自基本假定、基本公式、使用条件和构造要求。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三类构件计算公式中都有影响系数,混凝土受压构件(矩形)的影响系数主要考虑高宽比(l0/b);砌体受压构件主要考虑高厚比、偏心距和砂浆强度等级;钢结构受压构件主要考虑长细比和钢材强度等级。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受压构件主要是强度计算,稳定性只是辅助问题;而钢结构构件稳定性计算尤为重要。原因是钢结构是“细柔”构件。通过一步步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将理论讲清、讲透,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项目教学法
工程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是所有授课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将基本理论同具体的工程事例结合分析,授课结束后,辅以工程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学生在工程案例听课中理解基本理论,在工程项目完成中掌握应用理论[8]。例:在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理论时,可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介绍预应力概念。如传统的木桶制作,竹箍拧紧提供环向预拉力,木桶板产生的环向预压力防止水的渗漏,学生了解预应力概念后,引入预应力混凝土概念。然后选取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先张法、后张)的录像播放,让学生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材料、张拉工艺、预应力损失等有较清晰、较直观的认识。最后再对具体的设计问题作详细的讲解。理论介绍之后,将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梁设计项目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材料的选择、预应力度的控制、预应力损失分析、承载力计算等,并将计算结果在考虑构造要求之后以施工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
在教学手段方面,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孰优孰劣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点。笔者以为,任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缺点,关键要同具体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工程结构课程,理论推导部分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能学生很难接受;而一些复杂的施工工艺、构造要求板书也无法表达。所以针对课程的自身特征,必须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板书)和现代技术(工程照片录像、工程图纸、模型、CAI课件、flas)相结合的方法。例:在介绍混凝土受弯构件时,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回顾以前内容;采用受弯试验录像分析梁的破坏三阶段和三类梁(少筋、适筋、超筋)破坏特征;然后应用板书方式一步一步介绍基本假定,应力图形,基本公式,适用条件及截面设计与复核;再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构造内容和例题分析;最后可以辅以梁结构平法施工图纸和梁结构施工现场照片。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现场教学
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感性上认识工程结构,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安排了三次现场教学,并与理论教学穿行。如介绍混凝土结构之前,一般组织学生参观正在施工的框架结构,讲解混凝土梁、柱、板、墙等基本构件钢筋的种类、级别、钢筋绑扎、搭接、配筋方式;再如在介绍钢结构基本构件之前,一般参观正在施工的单层工业厂房或门式刚架,讲解钢结构梁、柱、屋架的基本形式和连接方式。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听课,理解自然深刻了。
(二)课程设计
首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课程这一环节的严格界限,把实践环节内容分步骤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分步完成课程设计;其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后,应重视课程设计过程中施工图的绘制,不仅是学生从基础过渡到专业的演练,也有利于其识图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摘要:本文针对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实践环节按专业特点进行不同侧重,并针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观点,并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教学调整模式改革
0 引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和自动控制类课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应用信号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现有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安排欠科学、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为此结合该系各专业培养计划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将调整与改革方法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使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依据课程体系袁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得到了空前的应用。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是该系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各专业相关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对其前修后续课程知识点覆盖范围进行了统一调整。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信号与系统后续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和DSP 原理及应用,这三门课程逐层递进,所学知识前后呼应。考虑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以离散信号处理为主线,且从信号处理角度体现出自身的系统性,所以在培养计划于教学大纲中进行调整。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以连续时间信号的变换和系统的特性为主,将原课程中离散信号时间变换和系统处理部分删减掉,调整到后续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调整之后这两个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围绕连续信号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连续系统特性分析和滤波调制和抽样展开,更加侧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特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更加注重对课程的及时变革,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和实际技术进步密切相关,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校的相关课程改革,要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自动化类专业,其后续课程除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外,还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结合此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结构上做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类似的调整,即将离散信号处理部分删减,调整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讲解,但连续信号与系统处理部分依据自动化专业特点将系统零极点分析及二阶谐振系统等部分增加课时进行讲解,为此专业后续课程开展做良好铺垫。
轨道交通专业依据其专业特点,培养计划中没有设置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因此按照原教学大纲安排,将连续部分与离散部分都作为重点讲解,用一门课程构建信号与系统处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2 依据课程特点袁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为板书教学,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易理解等缺点。现代教学中多加入PPT 为辅助教学手段,为图片展示和公式推导等环节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速度快,学生不易理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独立开发出以MATLAB 为应用环境的信号与系统多媒体教学平台。如图1 所示:
此教学平台摆脱单一的PPT 教学模式,利用GUI 界面构建课程知识点推导与演示平台,涵盖前述不同专业课程侧重点,充分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公式推导和图形演示,令课堂教学摆脱单一的静态教学模式,“让公式动起来”,增加教学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调整实践教学环节,不再以统一的实践教学计划进行设置。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环节侧重连续信号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侧重信号滤波等知识点的初步学习,自动化专业结合后续课程特点侧重系统零极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轨道交通专业侧重构建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分析的体系构建来设置实践环节。通过上述调整,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3 提出野两个注重冶袁调整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公式的推导过程淡化,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思路的思考。应侧重计算方法,注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的互动,突出基本原理中所蕴涵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
在教学理念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现原理、方法、应用的有机结合。充分加强理论教学中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充分深入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延伸作用,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素质,以及创新精神。
4 优化教材建设袁提升教学质量
教材选用是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的选择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定位。目前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为郑君里主编的《信号与系统》第三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自1981 年第一版和2000 年第二版成功推出以来,广泛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具有知识点分布合理,讲解深度恰当的优点,经多年读者反馈,于2011 年3 月调整出版第三版,知识结构更加贴合当今信息领域应用基础教学,且配套习题解答详细,重在思路培养,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可以说,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宝贵资源,优质的教材,有着一套成熟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并且结合了当前专业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考方式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建立;在实践教学中,以实验箱和MATLAB 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变实验指导为实验引导,重在实验过程的学习;在考核方面,采用笔试、实验和作业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加入课外开放性实验环节,调动学生的自主实验积极性,利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5 引入项目任务导向教学
信号与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也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专业课程的特点,在合适的范围内,运用项目任务导向教学,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然后让学生按照所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根据不同的任务导向,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项目任务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6 总结
结合专业实际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反映出多年教学积累和教学总结的重要作用,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充分的兴趣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电子制作和国家级省级电子设计大赛,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金波“.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8.
[2]陈后金,胡健,薛健,等.我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2.
[3]郑君里.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课程改革 Matlab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06-02
《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及其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工程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基础等,对学生的数学及电路素养要求较高。同时它又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控制等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专业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3]。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信号、系统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且存在(1)由于数学推导较多造成的教学内容抽象;(2)教学学时较少;(3)种教学手段难以有效融合;(4)实践动手环节缺乏等问题。针对上述四方面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强调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实现记忆、理解、实践的和谐统一,将成为新时代“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及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情况。
1 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所研究的系统按照其处理的对象可以分为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使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时域分析方法和变换域分析方法,在变换域分析方法中使用的是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两条平行的教学主线即连续信号与系统和离散信号与系统,由于理解连续信号与系统是理解离散系统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布局中,强调先集中精力学好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内容,再通过类比理解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概念,并基于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引出状态分析这一经典线性系统分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与先修课程联系,以期给学生建立系统的整体概念,避免割裂各课程间的关系。信号与系统中的很多概念在电路分析中都有对应的物理模型,在授课中,我们注重这些概念和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例如在“二阶低频滤波器”的讲解过程中,我们不但从信号与系统角度讲解其时频特性及分析方法,而且利用电路分析知识探讨“二阶低频滤波器”的无源设计及有源设计技术,以此将数学分析与物理实现紧密的融合一起。
在教材选择方面,改变单一教材主讲,配以一本指定参考书的常规方法。我们注意到两本常见教材:郑君里主编的《信号与系统》及奥本海姆主编的《信号与系统》各有侧重,郑君里教材侧重于数学推导的严谨性及知识体系的完整,其为很多高校的考研指导书。而奥本海姆教材侧重于通过分析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现象归纳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许多基本概念,易读性及趣味性较强。考虑到以上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在引入物理概念时我们选择采用奥本海姆教材的思路,在进行物理概念的数学推导时我们按照郑君里教材内容进行,实现了理论学习严谨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2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与大多数课程一样,信号与系统的课堂教学也经历了由传统板书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课程具有理论推导严谨,数学推演复杂等特点,单纯依靠多媒体课件教学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其理论推导的过程,进而缺乏课程学习的自信,导致厌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并行的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即针对物理背景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讲解,而对于数学推导我们则采用板书方式进行。例如,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我们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周期信号的分解成多个周期信号的叠加展示给学生,以期先给学生建立起周期信号分解的概念,然后通过严格的板书推演,将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严谨的描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针对信号与系统中很多系统属性及信号特征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我们利用强大的计算软件Matlab在课堂进行仿真演示,并且结合学过的电路分析等课程给出具体的物理实现方式。例如讲解二阶系统的时频特征时,我们首先给出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按照给定参数构造二阶电路。最后分别在该电路中输入单位冲击信号或者阶跃信号,从虚拟示波器中观测波形了解系统的时域响应;通过对该响应做傅里叶分解了解系统的频域相应特性,并与课本中的描述比对。通过上述趣味性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直观且生动有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何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和色彩缤纷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尝试引入一些超出教学大纲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内容没有数学推导,仅以演示的形式把一些与信号及系统有关的研究方向介绍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给学生演示图像的传输和降噪的基本过程,通信系统中的时分复用及频分复用技术等等,演示结束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谈论,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尝试利用MIT公开课等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双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
3 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本课程即对基础理论要求较高,又对工程实践性有较强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注意学科本身系统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分为仿真验证性实验、实物验证性实验、仿真创新型实验和系统创新型实验四大类。对于一些基础理论的学习,我们已仿真验证性实验、实物验证性实验为主,例如信号的傅里叶分解,我们首先安排1个学时的Matlab仿真实验,进而安排1个学时基于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实物实验。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创新型实验,需要加大学时数,例如“有源二阶滤波器设计”,我们首先将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1学时),有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讲评和修订(1学时),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1学时),进而进行实物设计(1学时)。对于学习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则安排其进入具体项目课题组,进行实用项目研究和开发训练。我们开发的多个工程项目如“某新型机载语音告警测控系统”,“礼仪智能机器人”都有学生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4 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概念多、公式多、习题多。如果考试过分强调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易造成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我们对该课程的考试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具体做法是:(1)在考核方式上。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以前的20%增加到30%,其中实验成绩占10%,另10%为大作业的成绩,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还有10%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即出勤和平时作业。另一方面,考试时将常用的繁琐公式随同试卷发给学生,这样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促使学生将学习的重点转移到应用能力上。(2)在考核内容上。在强调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使试题更加灵活。这样,可以在保证试卷适于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也拉开了成绩档次,能够比较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校和学生都比较满意。
5 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在课程教育中尝试引入课程小组和负责人制度,即课程小组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负责对课程体系的研究,建立定时的谈论和研讨制度。课程负责人选择省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拥有该课程先修和后继课程的知识背景,了解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培养课程小组中的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 鼓励他们在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参加教学方法研究,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最新的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使教改能够持续地进行。
6 结语
该文论述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从教学内容等五方面入手探讨课程改革方法,通过网上评教、督导听课及同事评议都评价等测评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培养优秀人才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波,陈晓平,姬伟,等.“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8-10.
关键词: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教学探索实践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等专业课程知识为基础,以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及逻辑推理为手段,培养学生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验证、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在汽车或总成零件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汽车常见故障作出基本的诊断和检测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我国汽车市场的飞速成长及相关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使面向汽车后市场的高校汽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掌握一定的汽车检测诊断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汽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故障问题的能力,是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课程组对原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诊断学》两门课程进行了优化组合,重新设立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更新观念,探索新的培养模式。现阶段下积极引导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研发公司、汽车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共同组建有利于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教育体系。唯有这样,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为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人才支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高校与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研发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的关系,将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与时俱进,改革课程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基本性能和安全性能检测的内容,了解汽车检测站工艺流程,掌握发动机及汽车底盘技术状况检测和故障诊断基本方法,具备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设备的能力,能够对整车性能和总成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各项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汽车工业,各汽车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车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在进行跨越式的发展革新。这使得公开出版的教材总是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时、准确地把汽车工业应用的最新技术、检测维修方法等讲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逐渐加入汽车故障诊断学的理论知识,强化关键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如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汽车电脑故障诊断仪、汽车示波仪、底盘测功仪)的原理的讲解与技术研发的引导。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传统枯燥、抽象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汽车故障产生机理、故障诊断方法、检测维修设备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
(1)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降低教学成本。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利用直观的形象去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去理解,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而对于演示性较强或操作过程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如汽油机废气检测、柴抽机的烟度检测、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前轮定位参数检测等内,可拍制成录像的形式。
(2) 构建“理论、虚拟、实验三维一体”教学环境。利用一切教学条件,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堂、软件模拟与现场零距离的对接,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
(3) 组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汽车高级检修师”等级考试,协调相关资源并给予学生必要的考前辅导,使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突出实训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特色鲜明,是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注重个性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有国家级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其下设汽车检测实验中心拥有德国MAHA的底盘测功机、制动实验台、轿车性能检测线、汽车四轮定位仪、发动机水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油泵实验台等设备。为了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配合《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又增设了一门3周的《汽车检测实习》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故障检测诊断的实际工程能力。严格遵循了实践与理论融合,实践与理论并行,循环渐进,螺旋上升的改革思路。
5. 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依托学校省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汽车工程大学生创新基地,充分利用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本田一升油比赛、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等项目积极组织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把检测课程的教学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问题思考,通过学生科技活动来解决问题以促进课程的深入学习。 比如说:讲到汽车噪声检测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组织学生开展赛车尾气噪声检测与控制的研究,通过学生的科技活动,提高了比赛成绩,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整体水平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与企业的接轨能力。如何实现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有机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又能拓展他们的创业能力,将是摆在课程组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结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杨新桦. 汽车新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桑楠.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9).
[3]刘新平.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 农机化研究,2004(9).
论文关键词: 《摄影与摄像》 课程考试 考试改革
论文摘 要: 课程考试的目的是正确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方法应科学、合理,体现出课程特点和特色。本文分析了高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考试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探索。
良好的教学必然建立在对学生已有学习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良好的教学也必须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的学习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教学、学习和评估被看成三位一体的整体。作为评估核心概念的课程考试不是外在于教学和学习的,而是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种延伸和深化。课程考试的科学性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升课程考试的科学性成为我们关注的议题。我于2006—2010年就《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在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与评价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高考、中考之类的“高利害考试”如此,高校内部的课程考试同样如此。校内课程考试除了要关注课程标准的达成及公正性以外,也必须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目前的考试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学习与应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目前常规课程考试之利弊
虽然,考试对于教学和学习巨大的引导作用及考试本身可能带来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我根据调研,发现高校常规课程考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以笔试科目为主,而非笔试科目很少;(2)期末考试比重较大,采用闭卷形式很多,较单一。“闭卷笔试”等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由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构成,所考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描述,开卷或者实践能力测试等考试形式相对较少。
以上情况表明:本应以通过诊断、反馈、促进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考试却普遍采用了为选拔而设计的考试模式,课程考试不仅采用了选拔考试的形式,而且借助于选拔考试中的实施方式、评分方法来实施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估,甚至用选拔考试的解释方法来解释课程考试的结果。这种课程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在考试方法上往往侧重于考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记忆性内容偏多,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背诵和记忆上面,考试前临时突击,放松平时学习,对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偏少,不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检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因此,建立起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性要求、以能力测评为核心和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多元型课程考试新体系急需进行实践和探索。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学习》一书中就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习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评估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Big idea),因此课程考试不仅要反映学习,而且必须促进学习。为此,课程考试必须是“为学习”,而不只是“对学习”的考试,校内考试必须是形成性的——即使通常被认为总结性的考试(如期末考试和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也应当形成性地使用。这样一种“为学习”的考试必然反映课程教学,必然是对教学过程的模拟,是与教学行为“同构”的。[1]
为了使得《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能够取得成效,我在课程刚刚开始讲授时,即向学生谈到了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些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考试改革的认识。同时还进行了对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认识和要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赞成课程考试改革。
通过研究,我们将课程考试改革遵循的基本方法确定为:知识考试与能力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课程结束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实验(实践)操作考试、作品+答辩、点评和成果相结合。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不采用“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争取构建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评价体系。[2]
我要求学生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考试外,鼓励采用口试、实验(实践)操作考试、成果展示、图片评析等考查形式。同时向学生宣布:本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实验(实践)考核和期终考核,比例分别为30%、35%和35%。具体构成及要求如下:(1)平时考核(30%):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水平方面。学习态度的考核,主要是考查每个学生的上课出席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课发言及平时测验的考核。(2)实验考核(35%):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作品的分值列入,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3)期终考核(35%):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时间为11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是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在论述题中,改变常规的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安排让学生对一张图片(如《东方红》)从摄影者的角度用摄影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这种形式,让许多学生充分展示了对摄影艺术的独特的见解,提高了艺术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评分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切实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把考试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做到由教学主导考试,考试为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对影视作品拍摄中的技术技巧运用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和实战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重点进行讲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习。
《摄影与摄像》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基本理论学习后,容易产生实践的强烈愿望。我便及时安排他们开展课程实验活动,要求学生们带着了解“照相机的使用”或“摄像机的使用”等任务去学,带着“题材摄影与摄像”任务去练等。同时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去进行实践。例如在进行《校园摄影》实践活动的命题时,我要求学生在拍摄过程中不要流于俗套、千人一面,而要大胆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拍摄实践过程中,不少学生用独特的眼光来审视所拍摄的对象,结果拍出了不少好的校园摄影照片,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此时,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学生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钟情于自己的创新杰作。因此,我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要求他们走上讲台进行创作经验介绍和交流,同时安排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拍摄作品的质量和点评、答辩的水平也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进行记录。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席指导,对学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眼光给予了肯定,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引导学生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他们从自己的创作成果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又对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考试的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平时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影视作品资料,到图书馆了解摄影与摄像进展的明显增多,学生通过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赏析,自然而然地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锻炼发现创作素材的能力。其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增强。理论课上经常出现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上实验课的兴趣亦明显提高。再者,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通过探寻感受乐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已经初显成效:2007年和2009年学生作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分别在大赛中获国家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奖。在“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活动中,学生选送的作品获最佳摄影奖,在专业院校学生参加的情况下,实属不易。这说明他们的摄影与摄像的基础较为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由此参加拍摄的一位学生被苏州(市级)电视台考核录取。还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摄影与摄像》课程实践探索活动证明,进行考试方式改革,不但能真实和客观地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摄影与摄像的艺术魅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对该课程考试改革模式深化完善,为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下面先分析我院《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现状,然后适当介绍我国其它院校的情况。我院《数学分析》课程总学时320,总学分20,分三个学期讲授,分别称为《数学分析》1、2、3。
1.1从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调查结果分析教学现状2003年11月2日,理学院向2003级学生发放了三峡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调查表(学生用),调查《数学分析》教学情况,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部分项目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表如实反映了《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基本现状。我院选派的主讲教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学生总体上对本课程以及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表示满意或较满意的占90%以上。但是另一方面,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难度大,容易的仅占3%,认为没有掌握的占近四分之一。这说明《数学分析》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分析》是不容易的。其次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连年扩大招生,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新生的整体基础并未提高,面向21世纪的教材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増加,因而学生认为难度大就在情理之中了。
1.2计算机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冲击了专业课程的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和大学英语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日渐重要,随着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以及不少学校把英语四级考试与学士学位挂钩,进一步促使大学生越来越看重计算机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调查表明,数学系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数学分析学习投入的精力虽然很大,但是远远赶不上对英语课程的投入。不少学生表示,在校学习期间,几乎有一半时间和精力花在英语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上。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不少学生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冲击了包括数学分析在内的专业课程的平时学习,寄希望于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由于数学分析课程本身的难度,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时间和期末考试的时间非常接近,加重了考试负担和心理压力,进一步影响了数学分析课程的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
《数学分析》课程的这种教学现状,在我国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例如文献认为:“冷静思考,我们应当认识到,长期以来,数学分析课是教师教得最累,学生学得最苦,效果却不太如意的课程。”文献介绍,由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杭州师范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于2002年6月在2001级数学专业学生中关于学生数学分析理解思考能力,进行了一次测试,这次测试是教育部高教司“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学改革”项目的一个阶段性研究结果。从测试结果看,各校的总平均得分率最高还不到60%,最低才38.56%,在一些需要进行深入思考,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上面,普遍得分较低。特别是涉及极限理论的题目,成绩都不大好。这说明,在《数学分析》课程的理论要求上,还不能令人满意。即使是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成绩也不理想。文献介绍,作为“陕西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对数学分析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其中调查题:“你认为以前《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最大带普遍性的问题:A教学内容陈旧;B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C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反差大;D教师素质差。教师卷选C的占100%,毕业生卷选C的占60.3%,选D的占0%。另有一题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校学习期间有93.5%的人对数学分析学习投人的精力最大。
2《数学分析》课程考试及考试成绩分析
1.1学时长、内容难、而考试次数少,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
《数学分析》课程是大学所有课程中,学时最长的一门课程,也是高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次接触到与高中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形式上都有明显差别的一门课程。学期结束时,《数学分析》与其它考试课程要在一周内一边复习一边考试,再加上英语等级考试的冲击,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想考好都是十分困难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放假,忙于回家,对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几乎完全不知道,更谈不上及时解决。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根据教学管理的规定,必须跟随下个年级重修,出于自尊心,重修的学生又产生新的心理压力。有时重修的课程上课时间难免与本学期课程的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因此重修在很大程度流于形式,重修考试真正及格的学生很少。这种考试的结果,不仅难以发挥考试应有的检验、激励和导向功能,而且成为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根源之一,使得不少学生都害怕《数学分析〉〉考试。
2.2考试成绩分析数偏多,一年级上学期两极分化情况己经明显出现,反映出高校连年扩大招生,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70分以下占34.02%,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产生明显的畏难情绪,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数学分析2、3〉进一步下降。《数学分析2〉〉,学生成绩分布呈偏态曲线,51.04%的学生成绩集中在60-69分,70分以下占68.74%。平均成绩明显下降。《数学分析3〉〉,学生成绩分布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反映了学生两极分化状况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中形成两个不同的学习群体:准备考研究生、积极学习的群体和害怕考试、消极应付的群体。三个学期中,以《数学分析2》试卷较难,《数学分析3》试卷较易,这是《数学分析2》平均成绩明显下降、《数学分析3》成绩分布明显呈“两头大,中间小”的一个客观原因。《数学分析1、2、3》平均不及格的占20.05%,表1中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难度大,认为没有掌握的占近四分之一,因此这两个表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2.2考试形式单调
目前《数学分析》考试采用的传统的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考试形式单调。这种考试适合考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有好操作、考核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例如灵活性差,容易促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等不良学习习惯,不利于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实践性环节强的课程,尤为突出。
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1认真研究《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态
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对《数学分析》进行改革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如何改,朝什么方向改,改到何种程度,尽管在某些方面己经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好多方面依然众说纷纭。《数学分析》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编写、教学检测与评价。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内容的取舍几乎总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既直接制约着教材的编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法的选择、教学的检测和评价。然而如何改造现行《数学分析》的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教育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认真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和观点,这些不同意见和观点主要有:关于如何改革《数学分析》现有的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是否应该用勒贝格积分理论改革目前《数学分析》的内容和体系,怎样处理好“初、高等微积分’与“大头分析’两种不同 的关系;关于极限理论的-语言和D-语言;如何解决好初学者学习极限理论语言等。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见参考文献),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数学分析》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和观点,文章发表在国内数学教育领域最高层次的学术性期刊,因此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3.2精选最新教材、改革《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最近,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己经出版了几套,但是观点各异,正处于探索之中。我们同意文献[5,6,7,8]的观点,作为基础课程《数学分析》教材的改革不宜对其核心基础理论、基本的逻辑体系和己有的框架结构作太大的变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精选其中的一套: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作为教材。参考其它各套教材,吸收当前关于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再作必要的调整和处理。我们编写了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大纲、课程说明、教材选用说明、教学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教学重难点及教材处理意见等一系列教学规范材料。
在教学中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加强《数学分析》同现代应用数学的其它分支学科的联系,从其它课程选取合适材料充实和加强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展知识提供一些/接口”。但是引入新思想新观点并不意味在理论上拔高,应该注意教材的可接受性,避免内容过深而脱离一般学生的实际。所引进的内容必须有助于理解《数学分析》本身的内容、理论和应用问题,仅限于应用〈傲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来处理。我们把这种思想应用到毕业论文工作中,指导2000级本科学生完成了/数学分析与微分方程课程相互渗透的研究”、“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问题相互渗透的研究’等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微积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思想的产生、数学方法的应用,着眼于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决。我们把这种思想和方法应用于极限理论等内容的教学上,关于极限理论的教学改革情况见文献。
3.3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式”教学是与创新性教育相适应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转变到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从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学生尽可能早地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之中。
笔者在定积分的几何应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平面区域的面积与旋转体的体积问题,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容易出现错误,甚至某些教材和教参也出现错误。笔者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的研究,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见文献。又如笔者在我校实验班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时,从一道比较两个二重积分大小的普通习题入手,安排了一堂研究式教学实践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见文献。
3.4《数学分析》课程分段教学与考试的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享有/四大”自主权,即:相对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选择任课教师、选择学习时间、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执行弹性学制。在深化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四大选择”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的大小取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程度,取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与分化的程度,取决于教学基本条件的供给程度。因此,深化学分制改革首先要做到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要求课程开设应做到小型化、综合化、多样化,这是我们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如前所述,《数学分析》课程学时长、内容难,而考试次数少,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如果一门课程以3至4个学分计算,则《数学分析》课程相当于5至7门课程,因此《数学分析》课程分段教学与考试的改革不仅是深化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我们根据《数学分析》课程内容的自身特点,参考教材,将原数学分析1、2、3三门课程分为上、下六个阶段课程进行教学和考试。相对原来一个学期的考试而言,阶段课程的考试内容少而单一,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可以减轻学生考试的心理压力和过重的负担。増加阶段课程考试,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基础较差,阶段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需要重修的学生,由于阶段课程只
和负担。这种改革,可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进程上较大的自主权,贯彻以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