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日本选最正女学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09年,一段名为《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的视频,被一位叫“kr209202”的网友到优酷网上,一时间被网友疯狂转载。截至目前,单在优酷视频网上,这段长达81分10秒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5万余次,被凤凰网、新浪网、腾讯QQ空间、人人网等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引用次数达12,440余次,这仅仅是引用次数,具体观看此视频的人数,更是难以计量!而这段视频的演讲者,就是郑强教授。
由于其学术造诣和文化影响力,郑强被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前不久,他受聘为长春工大客座教授,并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文化、教育、修养、视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责任”专题报告。在郑强教授将近4个小时的报告中,爆发出掌声150余次,笑声50余次,收到献花3次……一位听众深有感触地用陶渊明的诗句评价他的演讲: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
从2009年到2012年,在三年多时间里,郑强的人气依然火爆,不减当年。
实际上,郑强在浙江乃至全国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成果。近十多年间,他在全国15个省市的高校、企业、部队、机关、中学、乃至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200多场的演讲。他的演讲与他所研究的高分子领域关系不大,但却涉及人才、科研、教育等与高校和人才息息相关的话题,他的人文报告尤其受全国大学生喜爱。演讲之外,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专心教书育人,连续三届荣获“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由于敢于针砭时弊,他的多次演讲被网友整理成文字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他本人也由此被网民誉为“中国最牛愤青”教授。
2011年12月23日,在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本刊记者与郑强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高校招生》:网上有不少人说您足“浙大最牛愤青教授”,甚至还有人说您是“中同最牛愤青教授”,您如何看?
郑强:这两种说法好像最早都出自《中国青年报》。有人开玩笑地说,我被提拔的速度慢就因为这两个称呼。有时候我还是挺害怕别人这样称呼我的。
有些人会因为对我不够了解,就片面地就以“愤青”来定位我。好像我郑强就是一个“愣头青”,或见什么事、说什么都“愤愤然”。当然,我并不以为这两个有点“贬义”的称呼对我本身名誉有什么影响,实际上中国的许多大学生和年轻朋友把这两个称呼给我,主要的还是认为我讲真话,敢讲真话,讲了一些他们不敢讲的的话。在我的演讲中有一条我是始终坚持的,秉承的,是“爱国家”“爱家乡”“爱自己所付出的爱”。还有,我觉得自己身上带着点“川人”――重庆人身上的那种豪气、霸气和一些“匪气”,于是讲起话来姿态就不太文雅,你看我现在讲话的姿势不太雅观。有些人讲话文雅,我却不太文雅,个别用语也可能有点尖锐,所以有人批评我、质疑我,难道这能说明我是有问题的人吗?这恐怕有点片面吧,甚至不公正吧!?最多是成长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的习惯和方式不同而已。我认为,仅凭一个人讲话的风格、姿态,去随意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以自己的好恶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对的,这是国人若干精神缺憾的典型表现。
“愤青”两字,既是对我所表达思想的一种描述,又是对我充满激情的讲话方式的描述。
我要特别感谢浙大的学生和中国的大学生送给我这样的称呼。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反倒认为这是实实在在地描述了我对青年、对国家、对教育的思考,描述了我作为一所大学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应该表现的责任。
《高校招生》:您被浙大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这一荣誉称号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郑强:实际上这个荣誉,在六年间,我连续荣获得了三次(编者注:这项评选每两年举行一届,六年就是三届)。但是第一届评选完全是源于浙江大学民间学生评选的(编者注:第一届“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活动由浙大学生会发起,充分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声音,属于非官方评选。从第二届开始,由浙大校方组织评选)。对于此事,中央电视台连续多次对我进行采访,看重的就是我获得的学生的广泛认同。
要说获奖心得,我觉得对一所大学而言,教书育人才是一所大学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它超过了学校的科技发明数量以及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从这一点上看,我获得这个荣誉是我最珍视的,超过了我所获得的诸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奖”“长江学者”等称号的价值。在大学里,一个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这就是无尚荣耀的事情,我为此感到自豪。
《高校招生》: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会获得学生的厚爱?
郑强:你看现在的高三学生受过那么多的煎熬,好不容易才考进大学。大学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以下三种服务才算是好老师,有这样老师的大学才算是好大学,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么这样的大学不如不读。在大学,我认为要得以精神境界的提升、情感世界的充实、学习和知识要得以丰富这三点才是硬道理。
在一所大学,尤其是在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大学里,能够得到学生长时间的喜爱、拥戴,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三点。第一就是要有真才实学,这不是靠吹嘘就能达到的,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头你必须有真才实学。第二对学生要有真情相爱,这正是眼下大学最缺乏的东西。给大家说实话,我得到学生的喜爱,不是因为我比其他老师更有才学,浙大比我才学厉害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当然真才实学是一个充分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的感情。一旦一位教授的学术研究水平很高,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很难让学生对他有亲近、热爱的感觉。
那么,拥有了刚才我说的那两个条件是否够格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呢”?不尽然。即便你有真本事,有这份爱,但是你不和学生接触,不和学生面对面是不行的,即使你和学生面对面了,你又不说话,或者没说两句话你就跟学生说“bye-bye”了,这也是不行的。所以,我提炼的第三条就是要和学生真情的交流以及掌握交流的本领。
对待学生要像子女一样
《高校招生》:前不久,您在福建师范大学演讲时,讲了一句话叫“老师对学生要像父亲对儿子一样爱”,怎么理解?
郑强:假设把你自己所有学生想成是你的儿子、女儿,那么你的感觉会怎样?每当我看到要被退学、开除的同学名单,我都会尽可能地去“挽救”他们。你想想,我的儿子前几年也在上大学,换做我是那孩子的家长,我该怎么想?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肯定不能让孩子就这样离开大学,被退学、开除的结局,是多大的可惜和损失啊。
不仅关心本科生,对于我带的研究生也一样。我记得有一个女学生因为妈妈生病了,她很着急,家里缺钱不知道怎么办,她跑到我办公室来哭。作为老师,我
该换位思考,我把这个学生的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来看,于是我就想办法把她的父母接到了杭州来,并找最好的大夫给他母亲治病……除此之外,我有不少学生一年才回一次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寒假买不着火车票,于是我就让他们登记,我帮他们买票。
平日,也有学校的一些学生来邀请我参加活动,只要我手头没事我都会去的,来者不拒。我就在想,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是多么崇拜教授,现在一些大学老师官当大了,成了名教授了,就对学生十分冷漠,这是不行的。
我认为当下的教授都应该扪心自问,面对自己的纳税人
学生,包括这些学生的父母一一凭什么不用心去教书?如果教授不给学生多上课,那么他们算是什么呢?
实际上,当下社会许多教授是以当“研究者”为荣的,不知他们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去做所谓的“研究”,而没有去为学生上课、去传授一些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东西。这是值得思考的!
当教授,传授知识也传播良知
《高校招生》:作为我国材料化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科研之余,您的《教育为谁服务?》这次演讲影响很大,在其中您对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内容鞭辟入里,为什么会有空去做这样的探究?
郑强:我完全是出于一名教授应有的良知才去做这件事情的。有一部电影叫《高考1977》,在咱们杭州的首映式就放到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掉泪了。回想起来,我发现高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1997年,我就参考了,虽然考上一所大学,由于我还是高一在读学生,直到1978年我又考了一次,才最终考上了浙江大学。
我仍然记得当年高考的情形,我住在重庆沙坪坝郊外的化龙桥,要徒步走到市中心的重庆八中参加高考,因为路程太远,上午的科目考完后,中午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吃饭休息,自己就坐在路边啃几个冷馒头。
但是看完那部电影,我虽然感动,但一点都没认为当时的生活困难是痛苦。相反,提到痛苦我更多的是想到现在。当下中国,在各行各业中处于领导位置、处于中流砥柱的人们大部分都来源于77、78、79这三届参加高考的学生,我就在想他们是怎么牛起来的?我是怎么牛起来的?
原因很简单。多亏了当年教我们的那些大牌教授,多亏了他们对学生的倾心教育。当年的那些好老师都是以“教书育人”为第一根本的,他们根本不把自己个人的升迁发展看得那么重。
当下社会,很多教授是以“出人头地”为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大学教师也把当上院士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更有一些教师当不上院士,就想当“长江(编者注:长江学者)”,当不了“长江”就想当“杰青(编者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反正大家都想当。试看这些荣誉,究竟有哪一项是靠用心给学生上课而评选出来的呢?没有,一条都没有!
《高校招生》:在演讲的过程中,您敢于说真话;在生活中,您能体察旁人的困难,并给予帮助;能携手市民声讨电信公司,并为市民争取正当权益。这种敢说敢做的魄力是否与您骨子里的重庆人的直爽性格有关?
郑强:是的,这毫无疑问。我出生在重庆,也在四川大学读过硕士研究生,前几年川大校庆的时候还邀请我这个校友写一些感言。在感言中,我就说了,川渝地区的文化就赋予了我一种敢挑战、敢担当、敢负责任的这么一种性格。
《高校招生》:您曾在日本京都大学读博两年半,是否有许多刻骨铭心的经历?
郑强:我觉得在日本留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如此小的一个日本,科技教育如此之发达,他们的国民是如此之爱国,一个根本的原因和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的教育工作者、历史学家、知识分子甚至是政治家特别懂得教育自己的国民去珍爱自己的国家。他们做事一丝不苟极其认真的态度,给我极大地震撼。
浙江大学情未了
《高校招生》:您本科毕业于浙大,研究生求学于川大,工作又回到浙江大学,您与浙江大学很有缘分?
郑强:浙大是我最初的母校。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是在大学本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要认母校的话,主要还是认读本科时的大学。
虽然目前国内有三所大学都给我授予了杰出校友的称号,这是因为我本科阶段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在四川大学读,出国读博前,又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了一年的日语。选择回浙大任教也是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高校招牛》:在您眼中,读本科时的浙大和如今眼中的浙大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郑强:有区别的。我读书的时候浙大建筑还没有现在这么富丽堂皇,我读书的时候是在浙大老校区。但一所大学之所以好,或者被称为百年老校,这都是需要有文化的积淀的。比如浙大,现在对外宣传的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古建筑都在玉泉老校区、之江老校区、华家池老校区和西溪老校区。
那么现在的浙大和以前的浙大是靠什么来维系的呢?一个被普遍认同的、不能以文字具体表达的就是我们浙大的“求是”校魂。“求是’校魂的根本目的就是创新、进步。
它教育师生们要发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孳孳为学,互以敦晶励行相勉”“不应沾之于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己职责”的学风。
《高校招牛》:有媒体把浙江火学评为“中国最具诗情画意的大学”,请您解读一下。
郑强:准确地说,这个荣誉应该授予给咱们的之江校区。由于浙大处在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秀美的地理环境无疑给大学平添了不少气质。在校园里,无论楼房、小桥、溪流都充满着江南的秀美。
我认为浙大之美不仅体现在她有江南秀美的自然风景,更在于她着百年办学传承下来的人文底蕴,当二者交汇相融,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景象?那真可谓是百年的垂范啦!
当你来到浙大求学,生活在其中,一旦被浙大“求是”校风熏染,那么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同。详细来讲,浙大的“求是”校魂体现在两点:一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抗战年代,浙大屡迁校址,跋涉几千里地不改校名,依然弦歌不辍,这直接体现了浙大坚韧不拔的办校精神;第二点就是浙大的学生很坚韧朴实,不张扬,不浮华。当然学校这种朴实的气质也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的。她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浙大从诞生开始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兴起的。因而她不应该去追求像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去培养社会顶级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所以有些时候,我就讲浙江大学就是一所培养“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人才摇篮。
《高校招生》:在浙江大学35个同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理工科专业有31个,文科专业只有4个,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浙大是一所偏理工科类的大学?
郑强: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事实。但这种现象不符合我们浙江大学远大的理想,我虽然是一名理工科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教授,我并不希望看到浙江大学文科薄弱,要发展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和中
国最顶级的大学,浙江大学的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布局,还远没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学校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学科、专业的弱或强都是相对的。比如我们学校开办的人文社科基地班实力是不错的,如果要把我们的一些文科专业拿出去和其他大学对比的话,肯定有不少学校不及我们。在丈科方面,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这四个国家特色专业外,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教育学、英语(三个专业方向)、对外汉语、经济学等文科专业都不错,也值得大家选择。
《高校招生》:浙江大学在国内名气很大,但许多考生并不知道,浙大因什么而知名,以什么而富有特色?
郑强:我觉得以下两条可以说明,第一是浙大悠久的“求是”学风和良好社会声誉。第二就是强大的综合实力,浙大在“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全面崛起,具备了全能冠军强大的实力。目前国内大学实力的较量,就好比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要夺冠一样,单项冠军固然是冠军,但可别忘了还有全能冠军,我认为国内某些大学排名机构把浙大排到全国大学实力排行榜的第一名,浙大当之无愧。打个比喻,几个同学参加考试,数理化你可以考满分,但是你语文、英语考得不好,甚至是零分,你的总分能高吗?!目前国内有非常好的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和浙大比,他们也有考零分的,那就是农科。大家也千万别以为农业科学就是下农田劳作,实际上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衣业学科的重要性和地位日益凸显,它事关人民社会、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浙大不仅有农业学科,而且有强大的农业学科。浙大参加综合考试,没有得零分的,也几乎没有低分的。在这里,我也特别想强调一句,就大学的优秀与否、大学的声誉而言,量的衡量评价是需要的,但简单地用量来衡量评价既不完全也不合理。我更倾向地认为,有特色的大学就是好大学。
爱专业就像爱自己的生命
《高校招生》:您说,在大学里“爱自己的专业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但现在许多高三学生刚进入大学就想转专业或者读完一学期后想转专业,您怎么看?
郑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目前大学录取主要是参照高考分数,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被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大学或专业里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考生高考志愿填报设计得不够合理,也容易产生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也得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当我们给予学生无限的选择专业的空间时,我们发现这样的“无限”的专业选择自由让学生无所适从。在选择专业时,考生两眼都选花了,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考生自己无法判断专业好坏之外,另一个就是社会舆论对考生专业选择心理的直接动摇。
旁人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就以同一个班的同学为例,只要班上那个优秀的同学报了一个专业,另外的同学也跟着报,觉得自己不报没脸面,这就是跟风!
所以我现在更多是给学生讲,所谓对专业的爱除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之外,对专业的爱也是可以培养的。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老科学家对某个专业矢志追求、为之付出终身。教授们熬夜太多,花在实验的时间上太多,这些日积月累的付出和劳动,于是他们越发珍惜来之不易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们对专业的热爱不是凭空的,如果你根本没去跟专业“touch”,去深入了解它,如何能产生爱呢?
《高校招生》:有无好的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