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时间:2023-06-06 09:0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运动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运动心理学

第1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探讨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用心理学方法和原理来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的行为与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发展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等,都离不开心理学知识。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课堂上塑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学质量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立,他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人对自己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动技能理论认为,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指客观事物通过感官作用在人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表象。在课堂上,任课老师采用参与示范法,漂亮的规范的示范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增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必然坚信“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来保证成功地培养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体育老师只会说、不会做,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练习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的动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严重的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体育课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提供成功的体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把尖子生、差生因标因材施教,可以通过改变器械的高度,降低动作难度,改变比赛规则等途径也能使差生和尖子生一样获得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结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与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人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在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专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注意力向内集中或向外集中,注意范围的适合性,时空知觉判断能力的高低,力量、速度或距离差别感受性的好坏,动作记忆的编码方式,操作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动机强度的适宜与否等,也都影响着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安排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措施: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师在上课前既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等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计划,又必须在课中及时的调整运动负荷,以便有效的控制合适的运动负荷。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是脉搏测量,最方便的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定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定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

(二)根据教材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于运动形式不同,对学生机体引起的变化也有差异。跑对心肺机能有明显的作用,活动过程中,脉搏的变化也很明显;而体操则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作用,脉搏变化就不那么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练习与间歇的时间。例如,不能100米跑安排跑两次,鱼跃前滚翻也只做两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在内容搭配上多加考虑,合理安排身体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负荷,把握身体重点部位兼顾其它部位,注重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三)根据季节、气候、时间的变化安排运动负荷

每学期刚开始的两节课,运动负荷要小些,以后逐渐增大。上午第四节课,负荷量要适当降低,防止低血糖引起昏厥。冬天天气寒冷,运动引起的消耗相对减少,学生的练习量可以适当增加;夏季炎热,能量消耗大,负荷量应相对减少,防止中暑。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把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而且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安排好体育教学中合适的运动负荷,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身心能够在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完成各种项目的身体教育或身体活动的任务。

三、师生的和谐交流,创建良好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胆怯、恐惧心理

美国教育学家格林伦将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着做;第二种,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第四种,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体育学习中的胆怯、恐惧心理。

体育学习中的恐惧与胆怯,主要是指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能力而产生的对某个动作或某个练习的害怕情绪。当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能水平或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与技术要求相差较大,耽心自己会出伤害事故,胆怯和恐惧就会产生。体育学习中,学生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自我贬低,优心忡忡,神经过敏,记忆力降低,思想狭窄,焦虑水平提高。在心理上,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冒冷汗,大脑皮层抑制扩散,原有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反应。胆怯、恐惧时,在行为上会出现反应迟顿,动作失调、四脚颤抖、肌肉僵硬、手脚发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肯定完成不好技术动作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找到学生胆怯、恐惧的原因。如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就应加强保护帮助,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完成动作。还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信息交流,在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积极地与学生的心灵共舞,让学生学会自己控制情绪,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四、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通过给予表扬、中肯的评价等,依然可以影响那些成功欲望不高、高度害怕失败的人投身于体育活动中,我们把这种由外在因素激发的行为倾向称为外在动机。它能激发眼前、具体的期望行为、塑造长期的期望行为。

我们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的激励者,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在体育课中要针对不同技术要领、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抓住时机,采用具有启发性和指向性,富有真情实感的评价语言。如“你传球的动作非常好,力度也不错,如果落点和时间把握再准一点,就更好了”。表扬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将是启发学生走向成功的信号。

五、课堂上的互助、互学、互勉,让学生产生归属于集体的幸福感

从归因和情绪的角度,遭受失败的学生非常需要安慰。成功一般同积极、愉快的情绪相联系,而失败则与消极甚至屈辱、愤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在球类项目中,如有运动员在练习时觉得老师的评价不公,会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很容易在言行上表现出对老师的敌意。遇到失败时,外在归因可能导致对老师或他人的愤怒;内在归因可能导致内疚、无能感,不利于培养自我效能感受,树立自信。由此可见,运动员遭受挫折失败的时候,是需要安慰、沟通的。让他们从老师、同学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

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是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练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好机会,更是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的好时机。很多体育课上的练习内容、项目要由两个或几个同学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在两个人或几个人的互助练习中,他们是大方的,他们是善于交流的;在集体合作性的练习中,他们是团结的,他们的荣誉感是很强的。在体育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生生之间的鼓励与信任、表扬与帮助比师生之间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作用更明显。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的帮助、鼓励中学练,体验更多的快乐,收获更多的成功。

六、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基本部分的练习,机体承受了一定程度的运动负荷,不仅肌肉处于紧张的用力状态,而且运动中枢神经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课的结束部分,必须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轻松自然的放松走,简单有趣的舞蹈动作,以及动作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除了运用常规放松、游戏放松和音乐舞蹈放松法,还可以用意念放松。如想象大海平静的场面或夕阳西下情景。还可以做深呼吸进行心理暗示:哦!肩放松、臂放松、深呼吸、我全身都放松了。通过自我意识的引导和自我心理调整这正好使运动时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到同时放松,使人体由高度紧张的运动状态迅速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使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恢复,进而轻松愉快地结束一堂课的训练学习。这既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基础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其心理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在体育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对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影响或作用非常大。体育教育者应加深对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让体育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强,李高峰.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及其在体育领域的运用[J].体育世界,2006(06).

[2]牟先涛.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7:9-10.

第2篇

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好的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实现运动水平的超长发挥,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完善运动员的个人运动人格发展,让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生涯中更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因此相关理论是针对西方运动员的,因此,面对不同的中国文化发展背景,运动员能否完全的适应西方社会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需要我国运动心理学学家们不断的进行深思。由于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发展倾向性等方面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由于这些方面存在着的差别会影响到体育运动实际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行为实践。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背景的跨越与运动心理学本土化发展之间的矛

盾,[1]58同时这也是运动员体育技能训练中心理技能发展中无法躲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运动员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理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社会,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理论在中国运动员心理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化、吸收存在着困难的问题。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坚持“”的发展原则,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加深实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理论深度。

二、运动心理学与运动项目结合度不高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在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们不懈努力之下,运动心理学领域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运动员内容选材、竞赛指导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整个运动心理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层面,也就是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并不强,实践性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多集中在运动员身上,因此研究对象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心理咨询与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实际的运动水平以及运动适应能力。实际上,运动心理学理论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也就是说使用范围更广。[2]64由于理论发展、理论科研等方面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学科越来越广,单单凭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是远远不足的,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其他学科的内容,诸如,解剖学、社会学,等等。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来看,研究工作人员更多的集中在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缺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性,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利用假想和现象来进行研究,实现的研究成果与运动员实际情况存在着错位的现象。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深入到运动的现场实践之中,通过与运动员教练员、实践运动员之间的不断交流来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实现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问题研究的中心问题,考虑到整个研究内容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坚持研究方式上的适用性,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让研究的理论更好为研究对象而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的实际使用性,展现其巨大的威力。

三、运动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方面存在着需求差异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训练,让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运动员人格方面的特点,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的面对运动生涯中的挑战。实际上,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把握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这三种都需要借助运动员的努力来获得。由于运动员对心理技能方面的掌握与运动员其他能力的掌握存在着趋同性,加上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功利性发展心态,忽视了心理方面的训练工作,只是希望能够凭借心理训练获得显著的效果。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运动心理学指导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不适应的问题;心理咨询、训练与比赛心理存在出入;[3]91运动心理学研究缺乏合作与支持,对整个研究不进行配合;运动心理研究工作人员与运动员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运动员无法表达自身内心感受,双方合作并不默契等等。

四、研究方式上的问题

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工作人员需要坚持训练技能方面的规律性特点,也就是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证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实际的操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操作以及具体情境来实现。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的运动情境想脱离。[4]73例如,在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完全集中,提升实际的训练品质,让运动员在实际的情境之中完成相关的任务,提升整个训练工作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在进行运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以及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创设的训练情境与运动员真实的运动情景二者之间非常的接近,提升整个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提升运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五、运动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效果实际评定

第3篇

摘 要 费德勒、纳达尔等世界级明星在上演精彩绝伦的表演的同时,也面临因心态造成的失误。由此可见,在网球比赛中,不仅仅靠技战术水平战胜对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本文分析与探讨了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情绪的主要原因及情绪对比赛的影响,提出了调节的方法,为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最佳的状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球比赛 情绪 调节方法

随着网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只靠精湛的技术、多变的战术、出色的身体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因素。因此,比赛中的情绪状态对其运动成绩影响显得至关重要。

一、比赛前影响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

(一)对比赛要求过高

只能赢,不能输,造成运动员精神上有压力,怕打不好比赛,而使人情绪不稳定,这样发挥不好水平。因为情绪过分紧张刺激,改变了正常活动,给机体带来了减力性影响。机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去从事应当进行的活动,机体的运动水平不高,动作效果自然不好。

(二)第一次参加比赛

这些运动员经验不足,缺乏心理训练,比赛时自我控制能力差,大脑皮质处于过度兴奋而产生超限抑制,这样就无法发挥比赛的正常水平。

二、比赛前影响不良情绪的外部表现及克服方法

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即是运动员参赛前在内心里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使他们身体技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变化,物质代谢过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等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是由于运动员赛前对竞赛的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对竞赛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比赛中影响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

在网球比赛中,由于其运动特点表现为:球小,反应速度与移动速度快,注重发球接发球技术与战术,力量强等。网球运动员的情绪容易在比赛中产生,并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而发展的。比赛中影响不良情绪的外部表现及克服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运动情绪的兴奋与振奋状态

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增力情绪状态。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情绪兴奋状态表现是:力量感到增强、精神饱满、渴望参加比赛,具有在比赛中显示力量的意向,整个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得协调和谐。运动员这种情绪状态是在比赛中产生的,是随着竞争形势激化而发展起来的,它能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得到发挥,更高地完成比赛任务。

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大都是在运动比赛激烈时产生的,这时运动员的情绪强度接近于激情状态,但又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头脑清楚、判断准确,注意力集中,运用技、战术迅速、准确,反应及时,坚信在比赛中能获得胜利。

(二)运动情绪的陶醉与焦虑状态

运动情绪焦虑状态,经常是在运动员个人失误和疏忽大意时产生的,也有时因为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满意而引起的。它具有迅速爆发性和强烈激励作用,使运动员身心迅速动员起来表现出工作效率。但如果不及时调整或失去控制,就成为狂热情绪,不利于完成比赛任务。

比分领先时不能正确对待,容易自我陶醉,情绪兴奋水平过高,使知觉变得狭窄,动作反应变得刻板,不协调,对动作的控制能力降低。给对方可乘之机,使对方情绪上涨,以致使本方情绪不稳定,而影响比赛成绩。有时又会出现比分领先时,自己又求胜心切,不想再失利,这样也会感到紧张过度,动作变形,从而使比赛失利。

比分落后时,想扭转局势,想赢球,怕失误,不敢主动进攻,不能抓住战机越打越差,而对手越打越勇。或觉得自己已经不行,必败无疑,不认真比赛。因此,不良的情绪状况给机体带来减力性影响。

四、结论

在很多关于网球心理方面的文章里,都提到心理训练的重要,要加强心理训练。可具体的训练方法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许是因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比赛的基础科学刚刚确立不久,尚未普及或只限于部分优秀选手中开始普及训练。因此,心理素质的训练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仅靠良好的情绪是不够的,良好的成绩取得,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技术状态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所以,今后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条件,在瞬时即变中使自己的心理与环境保持高度平衡,同时利用平时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磨练和熏陶,运动员的潜在能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等.体育·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2000.

[2] 运动心理学教材小组.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J].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4] 陈小平.基于行为心理学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诊断和介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

[5] 焦艳.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6] 朱来朝等.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法[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3.

第4篇

摘 要 自表象训练产生以来便以其便捷的操作方式、显著的积极效果为广大体育科研者所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表象训练及其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表象训练的界定、表象训练引入乒乓球教学中的可行性、表象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以及表象训练应用于乒乓球教学效果。

关键词 表象训练 乒乓球

一、前言

表象训练是运动心理学中认知干预技术中的一种,它在降低焦虑,提高运动成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深受大众喜爱,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种形势就对乒乓球专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现代体育科学来提高乒乓球教学训练的效果已成为体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乒乓球教学工作的实践,从表象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求对现代乒乓球教学训练有所裨益。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表象训练法及其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表象训练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

三、讨论与分析

(一)表象训练的界定

表象训练是运动心理学中的特定术语。通常情况下,表象是指在无外界刺激做用于人体感官的情况下对事物心理表征,也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情况下外在事物在人脑中所呈现的形象。它一般又可以分为动觉、视觉以及听觉等不同表象形式[1]。

对表象训练的定义,不同学者有各自的观点。马启伟等在体育运动心理学一书中将其定义为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2]。而熊明生则认为表象训练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运动动作和运动情境进行心理表征,从而提升运动表现的心理方法。为便于研究需要,本文采取漆昌柱人的观点象训练就是以表象为内容和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3]。

(二)表象训练引入乒乓球教学中可行性的分析

表象训练俗称想象训练,它其实是一种念动训练。在现代运动训练中表象训练已被广泛的应用到诸多的项目这中,如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滑冰、高尔夫以及美式壁球等等。这表明表象训练是有着广泛适应性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早在1980后Meyers等就曾运动表象训练来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投篮成绩。其通过实验得出,认知干预后比干预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得分和投篮命中率都有显著提高,其中投篮命中率从42%提高到了66%。

此外,程杰在“表象训练运用于网球教学的实践研究”,韩天舒在“表象训练法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表明,表象训练对网球、羽毛球的教学训练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作为同为同属于技能主导型隔网对抗类项目的乒乓球,必然也可以适用于表象训练。

(三)表象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表象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通过内部表象训练与外部表象训练等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其中内部表象训练的运用方式如下:在准备课程的准备活动部分中,教师引入表象训练并将其与徒手练习相结合;在新动作的讲解前、学生练习后进行5分钟的表象训练。训练前在安静我环境中通过老师的语言诱导下,使学生想象自己在舒适的环境中以自信的心态积极的投入到乒乓球的学习和训练中来。在训练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放松时加以表象训练,想象自己在本次训练课中的表现,成功完成接发球、攻球动作的感觉。在练习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动作的细节如节奏、角度、时机等并要求学生在经过想象后再次练习动作。此外,在运用内表象训练时还应注意控制好时间问题。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表象训练的时间不且过长,一般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4]。外部表象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观看技术录相上。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技术动作后让学生观看5分钟左右的技术录相,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录相中的人,想象自己完成规范的技术动作,然后再进行练习。

(四)表象训练应用于乒乓球教学中的效果

通过研究表明,表象训练虽然竞技对运动有着重要影响,但也是因人因项目而异。从在乒乓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的实验来看,对于乒乓球初学者而言,外部表象效果明显优于内部表象训练,对初学者进行内部表象训练的效果并不明显。对于已有一定水平的乒乓球练习者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内部表象训练对其临场发挥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表象训练法作为运动心理学中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新动作巩固提升技术水平还是体育比赛中促进运动员的临场发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其引入乒乓球的教学训练中无疑是对国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实际的运用过种中我们要依据表象训练自身的特点和乒乓球运动的内在规律,灵活的采取相应的表象训练方法以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家新.运动心理学[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2007.2.

[2]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 赛前焦虑 运动员 生理指标 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焦虑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焦虑水平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的取得,而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从而受到运动心理学家、教练员,尤其是运动员的广泛的高度重视。

二、回顾相关背景知识

(一)赛前焦虑的相关概念

赛前焦虑是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竞赛情境产生担忧。主要包括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化三种成分,有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之分。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运动员的焦虑水平逐渐上升,例如从赛前一周起,到即将开始比赛时达到顶点。有研究表明,在运动员赛前焦虑中,躯体焦虑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直接效应最突出。

(二)回顾相关研究

戴晶斌,戴蓓里曾在《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武术比赛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提到,在比赛中,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升高会对正常的心理活动和主观体验产生消极影响,使运动员认知混乱,神经系统和运动中枢对灵敏度以及肌肉的支配能力遭到破坏和影响,动作的协调性,平衡能力降低,动力定型被破坏;本体感受以及前庭感觉受到影响,使兴奋和抑制失去控制等等。

三、运动员赛前焦虑对其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

赛前焦虑对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指标: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指标,生化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这些指标与人类有机体的肌肉系统、植物性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三个系统发生联系。主要的指标有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和脑电图相关指标、肌肉电位、皮肤电阻等电生理指标。

(一)赛前焦虑产生的主要神经生理机制

构成焦虑的两个主要生理机制,即大脑机制和自主神经机制。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杏仁核团是参与焦虑最为重要的大脑结构。

大脑皮质是构成大脑外皮的神经组织中旋绕的块状物质。在大脑皮质处出现了较高级的智力机能,形成了焦虑的认知表征,并被解释为一种相关的情绪现象。人体情绪系统位于脑的内侧壁,新皮质通过扣带回和海马的连接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又经丘脑前部的核团再回到扣带回,形成一个环(Papez环)。除Papez环之外,还有海马经穹隆到体和下丘脑的其他区,再从下丘脑投射到前额皮层、杏仁与下丘脑之间有相互联系的通路,也有间接通路到达前额皮层。而杏仁核团被认为是习得性情绪状态,特别是与焦虑相关的情绪状态的重要位置。

(二)运动员赛前焦虑对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影响

运动员赛前焦虑引起呼吸与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指标主要有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压、脉搏容积等。

呼吸频率的变化是运动员赛前焦虑引起变化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运动员的焦虑状态水平逐渐上升,并且在开始比赛时达到顶点。与之相同的是,在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的呼吸频率逐渐提高,,并且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员的氧耗较安静状态下,氧耗增加。

心率(脉搏)变化是情绪调节研究中测量的另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当运动员的情绪受到刺激后,即产生赛前焦虑时,常会在行为上显示出更多的唤醒,并且出现心率增加。

(三)运动员赛前焦虑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赛前焦虑状态影响到运动员的生化指标主要有血乳酸、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统称)、5-羟色胺(5-HT)等等。

在张忠秋研究儿茶酚胺排出量与运动员心理发挥状况和状态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运动比赛心理发挥状况以及由SCAI-2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马腾斯等在1990年编制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测得的状态焦虑两方面指标均与儿茶酚胺有密切关系。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状态长时间持续,会引起儿茶酚胺水平出现明显的紊乱,其中肾上腺素(EPH)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与焦虑的严重程度相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四、小结

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的情绪体验会引起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指标,生化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的变化,通常与机体的肌肉系统、植物性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三个系统发生联系,影响到的主要指标有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和脑电图相关指标、肌肉电位、皮肤电阻等电生理等。运用生理指标评价赛前焦虑症状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同步性等优点。但是,由于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心理现象和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并且目前应用于测量生理生化指标的现代心理学仪器不足,如ERP和磁共振等,尚不能完全精确的体现生理指标变化现象。这也许是以后运动心理研究的发展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王志雄.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3] 邓树勋,陈佩杰,乔德才.运动生理学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

[4]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5] 姚家新等.运动心理学导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6] 马庆霞,郭德俊.情绪人脑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8-333.

第6篇

[关键词]竞技 焦虑 choking 心理疲劳 赛场表现

[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68-02

运动心理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形成初期,竞技运动心理学是学科的主体领域,人们也意识到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如何解决这些在竞技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对于运动员的发展、比赛成绩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竞技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一、竞赛焦虑

季浏认为,在体育运动中,焦虑一般是指在当前或即将到来的竞赛运动情境中,一个运动员所体验到的紧张、不安、忧虑、害怕等情绪。焦虑的产生没有明显的原因,焦虑易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它是对情景的不合理反应,焦虑反应强度常常与客观测量的危险大小是不相称的。焦虑是一种负性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影响赛前焦虑的原因有许多种,主要和运动员的性格因素、生理原因、比赛经验、外在环境等有关。

那么,如何改善竞赛焦虑?

(一)提高个体实力

与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相比,运动水平相对低的运动员的注意重心更倾向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打败别人,取得超过他人的成绩。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运动水平的增长,成就目标定向产生了改变,运动员的关注重心逐步转向是否能在比赛中顺利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成功经验的积累更能增加个体的自信心水平、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失败焦虑会大幅度下降,对比赛结果的担忧减少。

(二)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使一种我们正在想像的事物坚定和持久的表达方式。进行肯定的练习,能让我们开始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的思维模式。在赛前、赛中,乃至平时训练,教练员都应指导选手做自我暗示训练,强化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让运动员把消极的想法写下来,再写下消除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当消极想法来袭,便以自我暗示积极地对抗,养成一个应对困难仍积极乐观的好习惯。

二、运动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

(一)choking现象的定义

“choking”用来描述生理上的突然窒息现象。1981年,运动心理学家Daniel•M就用“choking”一词来描述“比赛失常”的现象,Marchant•D和Wang J认为“choking”所指的运动成绩下降,通常是运动员在比赛的初期发挥正常,甚至有超常表现,比赛的进程激发运动员希望用最佳运动过程完成比赛,个体主观地“试图努力”完成运动过程,但努力的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反胜为败”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压力下的“choking”。

(二)choking现象的心理成因

choking的心理成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外因主要是环境与他人行为、言语对运动员的影响。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均是压力焦虑与运动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不平衡性引起的,外界的一些干扰信息导致比赛成绩下降,引起“choking”现象。

(三)如何预防“choking”现象

1.对自我意识的关注

自我意识在“choking”现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练员应该在平时的训练学习中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在平时就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加强心理技能训练。可以采用系统脱敏、自我暗示等方法,主动切断竞赛应激源与自我竞赛结果评价的联系。

2.适当控制注意程度

Langer E J 和Imber L G从“技术获得理论”的观点提出,技术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渐忽略具体执行成分的过程。随着练习的增加,技术变得更加熟练,注意的要求也随之而减少,当技术执行完全达到自动化后,注意则被忽略,技术执行的过程成为潜意识的行为。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引起操作者对自己的技术产生疑问时,注意通常会被再次启用,操作者会试图重新回到技术具体执行的意识控制中。然而,对于熟练的技术,由于其具体执行成分的信息长期被忽略,当意识再次回收这些信息时,就会产生信息空缺的现象,引起运动执行过程发生紊乱。

3.营造压力氛围进行心理训练

适应高压比赛环境,是一个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必经途径,实验表明:如果机体反复的体验压力,警觉状态中和后的神经内分泌会引起诸如骨骼肌结构组织的变化,导致压力反应的紧张度减小。因此,有意识地营造压力氛围进行心理训练,引导运动员适应压力,积极应对压力,稳住心态是预防“choking”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运动员心理疲劳

(一)什么是心理疲劳

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疲劳问题可以说是运动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心理疲劳轻者会影响运动员的动机与热情,使运动成绩下降,可在短期内消除;重者可能产生身体的症状反应,严重地影响运动员参与,即使很长时间也未必康复。心理疲劳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种负面效应,应该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调整。

(二)导致心理疲劳的因素分析

1.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让机体承受其无法承受的运动量,违反了人体的生理规律,导致生理疲劳,生理疲劳会让心理也不自觉地产生疲惫的感觉,而心理疲劳又会反作用于身体,加重身体的疲劳感。身体状况下降,竞技水平也随之下降。自信心受到打击,运动员开始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引起焦虑,这种焦虑作用于机体,让机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2.认知因素

运动员平时生活空间很小,训练单一化,长期的训练,固定不变的场地,管理制度呆板,让运动员产生厌烦的感觉,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无能为力的客观要求,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找不到运动的价值。“这时由认知评价产生的不利因素会导致运动员生理反应呈现焦虑、紧张、抑郁、失眠、疲乏及抑郁患病等症状,运动员行为上会产生如行为不妥、比赛表现令人失望、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或者干脆退出运动赛场等。”

3.比赛压力

“这种比赛的压力在运动员觉得自己的竞技水平与实力和比赛获胜的要求之间有一定差距的时候成为致使心理疲劳发生的导火索。”

4.精神负重

“精神负重也是心理疲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正处于竞技黄金时段与退役后事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在训练、事业开创、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家庭和事业的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多重压力之中。一旦他们长期背负这种精神压力,就会使心理陷入了心理耗竭的状态,这即是严重的心理疲劳。”

(三)心理疲劳的恢复

对于生理疲劳引起的心理疲劳,应妥善安排训练任务,设置合理的训练目标,在训练之余,适当地让运动员参加有益的活动,缓解机械训练带来的心理疲劳。

对于认知、感觉方面引起的心理疲劳,教练员、领导应多给予运动员人文关怀,从实际的方面着手为运动员减压,营造一个宽松的、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大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好关于家庭、社会、队员与教练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消除心理疲劳的隐患等,最大限度地消除疲劳,减轻运动员的负担,从而提高训练、竞赛的效果。

四、小结

运动员所从事的竞技体育运动是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是一种对自身的超越。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身体能力、技术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实践训练的影响,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加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是通向成功的必要环节。同时,为了让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应切实地减少他们的心理负重,社会关注和人文关怀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季浏,符明秋.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1-83.

第7篇

1表象和表象训练

对表象的理解往往由于各心理学家研究目的、研究角度、研究观点等不同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学中常将以形象为表征的心理现象分为表象、想象和心象。对于表象和想象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1],想象则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所形成的新形象。

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进展,表象也逐渐地进入体育运动领域并开始了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具体运用。由于表象训练法在其他一些心理训练方法中也常常被作为重要内容使用,因此在国外,心理学界普遍将表象训练作为心理训练的代名词,而在国内,心理学家们却是将表象训练作为众多心理训练方法之中的一种。马启伟、张力为对表象训练的概念进行了概括,认为“表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2]”,这种概念已为国内心理学领域广泛接受。

2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

表象训练的理论是指围绕表象训练的作用机理而进行的理论解释。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下几种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试图为我们提供表象训练作用机理的合理解释。

2.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当人们对一种动作进行表象时,总会伴随有实现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从而引起大脑皮层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相应的神经就会支配肌肉进行难以觉察的运动动作。心理学家们将这种表象时引起的这种运动反应称作念动动作,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心理神经肌肉理论。该理论认为,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促进作用是由于表象过程所激发的神经肌肉活动模式的性质,表象过程所激发的肌肉活动虽然很微弱,但它与实际的身体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3]。

2.2 符号学习理论

符号学习理论最初是由塞克特[4]率先提出的。符号学习理论认为表象训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或获得运动动作图示,并强调表象训练之所以对技能掌握有利,是在于表象练习可以为运动员在认知上做好计划和准备,因而表象训练对于认知因素为主导的运动技能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对于以运动成分或力量成分为主导的运动技能学习来说,通过表象训练来提高训练效果则需要较长时间。1983年菲尔茨和兰德斯通过对60多项有关表象的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表象训练对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任务的效果(效果量3.31)好于那些运动性为主的任务(效果量2.26)[5]。

2.3注意——唤醒定向理论

注意——唤醒定向理论认为:运动员进行表象训练可以将自己的生理唤醒水平调节至适宜水平;在实际的运动技能训练前进行短暂的表象训练,将有助于将运动员的注意指向于与实际运动技能训练有关的事物上,排除有可能干扰运动员进行实际运动技能训练的不利因素[6]。注意——唤醒定向理论认为表象训练不只是要在头脑中重现运动动作,更重要的是要重现达到运动技能最佳操作水平时的情绪状态和情绪体验,从而使运动员将自己的生理唤醒水平调节至最佳水平,提高运动员的自信,以此达到在实际运动技能操作时达到最佳水平。

2.4生物信息理论

生物信息理论又称心理生理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以信息加工为基础,认为表象训练可以理解为大脑信息加工或信息处理的产品,表象作为特定的信息结构可缩减为某种命题单位,大脑通过表象的组织功能对命题进行储存[7]。蓝最初假设表象具有组织功能,即通过大脑储存命题的功能,尔后他又提出,人们对一种表象的描述包括刺激命题和反应命题两类。刺激命题描述的是表象情景内容,反应命题描述的则是对这种情景所做出的反应情况。蓝和其它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在做表象训练时,生理反应的量越大,相应的行为变化就越大;同时包括反应命题因素和刺激命题因素的表象训练要比仅有刺激命题因素的表象训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的量更大[8]。

3实验实施过程

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信科系09级选择两个武术选修班(每班30人),随机选取一个为实验班,另外一个为对照班。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也就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每次课的组织教法都是按既定模式进行,即按照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反复练习、放松整理、小结这样的次序进行。

实验班在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增添表象训练的内容。开始阶段也是采用顺进式分解法,最后两周进行完整练习,然后测试。

4结果与分析

4.1试验前测结果及分析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五步拳考核成绩对照表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班在经过两周的五步拳学习后,在动作规范性、协调性、熟练性等几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实验是在两个班学生在武术套路学习的能力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

表2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状态焦虑比较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焦虑状态上没有显著差异。

4.2实验后两班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考核成绩的比较及分析

表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二十四式太极拳考核成绩比较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在身法、动作协调性、动作熟练性以及最后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性检验显示两组差异具高度显著性,说明表象训练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加快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更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动作。

4.3实验前后两班学生状态焦虑的比较分析

表4 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状态焦虑比较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表5 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状态焦虑比较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表6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状态焦虑比较

注:*表示差异具显著性,**表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状态焦虑问卷对学生进行了测查,第一次是在教学实验前,第二次是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测试之前。结果如上表:由表4可知,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状态焦虑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在教学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状态焦虑显著性降低。通过表6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在教学实验后的状态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表象训练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

5结论

表象训练法教学是先进的教学辅助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也弥补了传统教法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不足,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状态焦虑,提高了教学效果。表象训练法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模式,必将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出版社,2001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1996

[4]Sackett R S.The influences of symbolic rehearsal upon the retention of a maze habit.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34,13:113-128

[5]Feltz D L,Landers D M.The Effects of Mental Practice on MotorSkil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Ameta-analysi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3,5:25-57

第8篇

关键词:表象表象训练羽毛球

1 表象训练的概念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在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训练也被称作“视觉化”训练、意象演练或想象训练等。表象训练就是以表象为内容和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

2 表象训练训练的理论对羽毛球项目的支撑

表象训练主要在国际上分为以下几种理论: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心理技能理论、心理生理信息加工理论、三重编码理论。下面以三重编码理论作为重点分析。

2.1三重编码理论原理

三重编码理论由Ahsen提出。他认为表象包括3个重要的部分:映像、身体的反应和映像的含义,简称ISM模型。Ahsen认为,映像可定义为中枢唤醒的感觉,它包括所有感觉的特征,但同时又是内部的。映像对外部世界的表征使我们在与它相互作用时就象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一样。身体反应是与表象训练相伴随的生理反应。某一映像对每一个体而言其意义是不一样的。由于每一个体在表象时都会将他自己的独特经验纳入其中,因此,相同的表象训练指导语永远也不会使不同的个体产生相同的表象经验。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进行表象训练时要关注表象训练脚本对运动员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同样的表象训练脚本可能会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作用。表象训练理论虽然较多,但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地解释表象训练的机制,并为研究者普遍接受。Mur-phy和Jowdy认为信息加工模型的表象训练理论具有更多的优点。

3 表象训练理论在羽毛球训练的运用

3.1映像在羽毛球训练中主要是指应用羽毛球录象、视频和现场观看比赛、模仿教练员的方式来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印象。并能在心理中有一个反复回忆动作细节的过程。映像反复在大脑中出现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动作定性,及场景的刺激是有很深的影响的。羽毛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速率,提高动作技能的完成质量,表象训练是建立自动理想反映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加速动作技能的提高和巩固,表象训练可以使知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和身体训练一样的生理反馈信息,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身体的反应与映像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神经刺激做到的,在正常的训练中可以采用语言、声音、肢体动作、教练员的示范来加强学生的大脑印象与实际技术动作的联系,并通过错误纠正的方式,即对自身录像回放来不断的演练、反馈,使自身的技术动作定型,并固定自己的战术和赛前战术安排的一致性。

3.3刺激-反馈,反馈-刺激是一组不断反复的过程,实验对象进行表象训练的实验中,心率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这表明表象训练可以缓解实验对象的紧张情绪,并且提出心率曲线可以作为心理训练最为敏感可靠的指标之一。这样学生在比赛中就可以使自身的心理能力特别是稳定性、可控性得到加强,以及在体力消耗严重时使动作定型、心理波动能力得到提高。

3.4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安排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在羽毛球课程学习中合理地运用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可以缓解学生的动作紧张,动作掌握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高度的紧张状态焦虑。

4 表象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完善

由于心理训练与体育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较晚且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研究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心理因素方面的可控性是很难通过实际数据来监控的,再者,由于运动员个体方面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对于心理暗示要通过教练员对运动员有长期的了解。

4.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理论科学性的正确与否、研究假设清晰是进行高水平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的一些实验性研究缺乏正确的理论导向,只能算是非理论的研究。不能将羽毛球运动员个例的成功经验不成熟地推广到整个团队,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的证明与检验的过程。

4.2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来源于国外,在使用时没有考虑到具体地域、人种、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像羽毛球这种运动,特别是近十年亚洲的运动队水平较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亚洲各羽毛球队做针对性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

4.3对心理训练效果的检验缺乏正确的手段

生理和心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加正确有效地反映心理训练的效果,而单单依靠一方面的指标反映似乎不够全面。因此需要不断进行观察测试。这里就需要有一个系统广泛的统计调查、检验及逻辑分析的过程,而不能单单地推断,盲目地推广,要避免走入误区。

5 小结

表象训练的探索与实践已有百年的历史,有关表象训练的大量研究增强了人们对表象训练在体育运动教学中的认识,提高了表象训练的实际应用效果。虽然表象训练的理论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如果表象训练能在羽毛球教学、运动竞赛中科学地运用,其效果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丁雪琴,等.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

第9篇

体育心理学与体育运动关系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心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们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专门条件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体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心教育教学理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品质[10],是研究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门科学[11].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学生身心发展出现的特点,激发了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者对体育心理的全面、深入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逐渐重视体育心理的发展,体育心理利用人类的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在其中找出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使体育专业人员能够运用,帮助人们运动并从中获益[12].在人们运动的过程中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心理,即体育心理.它是与体育运动同时产生的,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再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的情况下,可以往大脑传递的冲动就越多,大脑的受刺激程度就会越高,随之情绪高涨,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情绪,还能培养人的意志.体育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体育活动也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们正确的认识自我等.这些都是与人的心理相关的.学习体育心理学有助于未来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提高自身的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们的潜能,也是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对于体育心理学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使学生了解运动参与的心理能力.而且除了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外,还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体育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13].

体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缺乏体育心理学指导可能导致以下严重问题:1)影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发挥.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意志力容易动摇,看法和认识相对浅短、片面,对有些体育项目带有盲目性和兴趣性以及冲动性等,因此,体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假若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指导,那么会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同时开动脑筋,大胆创造,也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影响学生的聪明才智的挖掘和主观能动性的加强.比如在攀爬这项体育运动中,假如教师没有适当的运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来完成这项运动,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会对攀爬形成胆怯心理,会退缩.而有的学生会对攀爬形成好奇而自作主张地去攀岩,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2)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心理素质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际关系良好的前提.比如篮球、足球等很多集体运动就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团结,能相互认同和赞扬,促进彼此的学习,会加强人际间的交往,降低人际困扰率.如果我们把体育课堂视为社会的缩影,那么就应该把体育教学视为人际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传授,也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假若缺乏体育心理的指导,就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念,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3)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假若在体育运动中没有体育心理的指导,学生就不能对体育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体育运动关.学生只是在盲目的参加运动,掌握不了体育活动的技能,感受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可能会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比如在登山这项体育运动中,假如没有体育心理学来很好的指导,那么学生在登山中只会感觉到身体累,根本体验不到登山的乐趣所在,反而会降低他对登山这项活动的兴趣,从而降低运动频率,缺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根本不会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知识重在运用,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体育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的科学,在推行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由于它的特殊性,应用理论进行体育教学就显的至关重要了.具体体现为体育心理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体育心理学理论运用到现实教学中,比如运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表象训练法来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各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并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表象是对过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现,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运动员正是凭着自己的表象进行运动来练习或表演,假若在表象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这一体育心理理论,则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规律就是有预定目的的,人的足额系,受训练,知识的增加等任务都是有意注意的作用,在教学中这种注意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当前一定任务的,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理解越清楚,越深刻,则完成该项任务的愿望也就越强烈,从而也能够坚持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以感知做基础的,如果教师能利用体育心理理论来有效指导,从各方面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身体肌肉来感知动作,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准确无误,语言简洁,以免学生产生误解,影响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时时刻刻伴随着复杂的体育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掌握体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运用心理学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心理学理论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实践体育学是符合教学发展趋势的,因此,要改革教育机制,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置学生以情感交流的情景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重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男生不喜欢集体练习,集体练习这种体育活动有束缚性,负荷小,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无兴趣等,同时男生好动也不喜欢集体练习,女生则与男生不同,她们较喜欢集体项目,不喜欢自由练习,原因是女生有依赖性,单独训练时常有害羞的心理,所以在女生训练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可以开设其他集体练习的项目,由此来适合女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和改进体育心理学理论要深入实际,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教学练习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探讨体育心理学原理和规律,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改进.体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及其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前提,在重视具体问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将研究成果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次,建立有特色的体育心理学,坚持教学联系科研实际.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反映学科前沿的新动向,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更加深刻的认识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利于改革体育心理学理论.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心理学理论,就必须优化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丰富教材的教法,目前对于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对实用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精简,因此,体育心理学理论需要进一步的精简与融合,建立自己的体系,吸收国外体育心理学的教材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对改进体育心理学理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重视加强教学实验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体育心理学知识再造,努力进行体育心理学的教育学辩护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育负担着应有的育人作用.而且,体育不能与其他教育相脱离,不能孤立地看待体育,更不能狭隘地看待体育,体育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体育不仅给人以健康的体魄,还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给人以生命的提升.因此,只有对体育心理学理论做认真全力的辩护,才是改进和改革心理学的前提.多种体育心理学的交汇融合,是体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取向,多种体育心理的融合就包括自然层面、生理层面、教育层面和社会层面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只有将融合的内容在体育实践中及时发挥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将体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今后我国研究体育心理学理论也离不开多种体育心理学的交汇融合,融合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要.体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融合并不是多种理论的纯粹拼凑,而是要经过全面综合的系统认知,是要经得起体育实践检验的综合融合.假若对心理学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学习和实验的层面上,体育心理学研究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使心理学理论出现闲散,毫无头绪可言的状态,缺乏理论性和逻辑性,无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总而言之,体育心理学的融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是在更高层次和更高理论水平上的综合创新.多种体育心理学是以一个结合体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而从更高更广的视觉,我们可以认为学科发展的源头在于实践的要求,因此,多种体育心理学相融合也是实践的需要.体育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本身就是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包括自然层面、生理层面、教育层面和社会层面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的现实产物.体育心理学的科学综合观赖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现代科学心理学领域与人文历史心理学领域的整合重建.综上所述,将多种心理学进行相通融合有利于体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应用.

虽然体育心理学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促进作用已经被人们所证实,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心理学的价值,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事实上体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的实践应用一直都存在一个落差,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经过反复的实践,将体育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方法合理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教学成果,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总结和发展一套实践性强,应用效果佳的教学实践应用方法.

本文作者:黄陆工作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摘 要 在现代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今天,心理训练成为运动员科学训练和自信心建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相关心理训练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未来心理训练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举重 心理训练 发展趋势 训练方法

当今高水平竞技体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体能、技战术等方面差距日益缩小,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转变为多元化。心理训练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根据不同项目特点进行科学训练是战胜对手赢得比赛的重要保证条件。心理训练已成为当今体育运动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心理必须坚强、坚强、再坚强,而心理训练则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一、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训练的力度不够

教练员只注重运动员的技术与体能训练,忽视了心理训练,致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发挥不稳,心理易失去平衡,造成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二)心理训练缺乏针对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不同,故各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与其特殊的竞赛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高度的适应能力。然而,不少教练员忽视各项目的特殊性,导致心理训练缺乏针对性,造成运动员竞赛场上心理素质薄弱,从而影响应有水平的发挥。

(三)赛后缺乏深入细致的心理调整

部分教练员忽视赛后总结、赛后恢复、赛后运动员的心理调整,造成不少运动员产生厌训、厌赛的心理。

(四)教练员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教练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教育者,而教练员本身素质对运动员影响极大。据调查,有一定数量的教练员由于个人阅历、文化修养等原因,给运动员带来精神和心理的伤害。

二、提高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选材的科学性

运动员原始材料的优劣对运动训练成败起着重要作用。选材注重心理因素,会事半功倍,教练员应予以高度重视。根据举重项目特点,可采用下列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材。运用专用仪器对运动员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特点、心理特点或心理品质进行科学检测选材。挑选一些在大场面不畏怯,而且场面越大、强手越多,越容易兴奋、拼劲越足的人。在训练和比赛中详细地了解、观察,选一些在复杂、困难条件下能发挥水平的队员。

(二)坚持训练的针对性

心理训练是有意识、有目的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以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在青少年运动心理训练中,着重“五抓”。即:狠抓基础训练、狠抓拼搏精神教育、狠抓激励评价法、狠抓模拟心理训练、狠抓教练员自身心理素质。

(三)坚持比赛的适应性

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异常激烈、复杂,大大超出平时的紧张程度。这种竞赛环境中的心理是平时任何模拟训练也无法体验的,所以应把国内、省内各种竞赛作为练兵的手段,把这些竞赛作为心理训练的重要过程。首先,根据运动员赛前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应从赛前2周针对比赛任务重点安排心理训练。一般采用注意力的训练、专门化知觉的训练、克服恐惧心理的训练以及意志的训练等心理调节方法和准备参加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表象重现训练、念动训练。针对过分安静型运动员,因其常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缺乏认真的心理准备,所以应及时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消除盲目自信思想(可用“激将法”),激发他们的斗志。针对过分紧张、焦虑型运动员,可通过降低比赛的意义,安慰性谈话、分析他们的长处等方法,增加运动员的比赛自信心。其次,运动员心理的高度凝聚,能使其瞬间爆发出闪光的亮点,夺得比赛的胜利。教练员心理素质好坏很大程度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此,教练员应注意场上的每一个环节,告诉运动员,不要带着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上场比赛,把精力放在正确的技术动作上,使运动员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技术和战术,真正进入比赛状态。最后,运动员赛后精神极度疲劳,失败者尤为突出,因此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其心态。让成功者知道,强劲的对手时刻潜伏在自己周围,有意识地让成功者提前体验失败的感受,而针对失败者应对其失利的原因、经历、感受去深挖细嚼,领略将来成功的喜悦和希望。

三、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未来发展趋势

心理训练理论有重大突破,心理训练新方法不断涌现心理训练理论的发展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科学的进展,二是运动员心理学工作者在运动实践工作上的深入。可以预期,心理训练理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大发展,从而给我们带来观念上的变革、心理训练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心理训练与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目前,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被人为地与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分离的情况还比较明显。未来这种状况会有很大的改观,心理训练与体能、技术、战术训练会实现有机整合。心理训练专家将全面参与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运动员心理训练智能化水平提高各种智能化的心理训练专用仪器设备被开发研制出来,并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中。心理训练专家更多的工作是编制心理训练应用软件。在Internet上出现一些心理训练网站,实现心理训练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开展心理训练网上服务。国际上许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自己心理教练, 他们来帮助运动员制订心理训练方案,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心理训练专家为这些运动员提供编制好的个性化心理训练专家系统软件。这样,运动员可以很方便地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自我概念;篮球;运动员

1 研究方法

本人通过中国期刊网、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以“自我概念”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并以篮球运动项目名称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同时,阅读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书籍,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我概念的定位

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认识;社会自我指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包括家庭和亲友的社会地位、学生在学校里的角色地位、自己的民族、国家、阶层等;心理自我指对自己的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道德、理想、信仰等心理特征的认识。

2.2 篮球运动与自我概念

不同项目运动员自我概念有差异;自我概念和身体力量素质没有关系。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情境内容的好处。参与身体活动的人会有较高的身体自我概念。通过已有研究可看到锻炼频率、体育锻炼类型、体育课、负重练习等与自我概念影响密切。

2.3 自我概念不同维度在篮球运动项目上的差异

2.3.1 道德伦理自我。篮球属于集体运动项目,在强烈对抗性中进行,成功与失败受对手的影响很大,如何看待对手给运动员造成的困难,即成败归因。在比赛中要求队员身上禁止佩带金属物品是为了防止意外伤害,在阻挡对方进攻得分的同时,还要避免给对方造成伤害,在此可以看出篮球项目比赛规则对道德水平的要求。还与集体合作精神,裁判员的评价标准有关。比如,田径和体操等项目受对手的影响不大。因为篮球运动项目直接对抗性的特点,裁判员对规则的把握的尺度等,给了运动员较多的机会,在激烈的对抗性身体接触中,有些犯规动作,由于裁判员所处角度等原因,不容易被发现,使运动员忽视规则,有投机心理。

2.3.2 家庭自我。家庭自我表示受试者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的价值感和胜任感。篮球项目运动员在家庭自我维度上高于乒乓球、体操和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球队就像一个家庭,教练员是家长。球队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练员的战术是根据队员的特点安排的,每个队员在球队中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球队的每次胜利都是集体的力量。在球队中队员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使队员感到自己的价值,有能够完成球队交给自己任务的胜任感,并对集体产生很强的归属感。

2.3.3 自我批评。由于篮球运动项目开放性和集体性的特点,运动员在比赛中会出现一些失误、贻误战机或在全队取胜的关键时期出现错误等,影响全队技术发挥或最终成绩的现象,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否定或批评,运动员必须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才能在球队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自己的水平。比如,田径和体操属于个人项目,即便是团体赛,技能也是闭锁性的。技能发挥的好坏主要是个人技能及心理稳定性的影响。对其存在的问题个人更易接受。而篮球运动项目是集体合作,责任范畴不明显,则对于消极因素的影响个人难于接受。故篮球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自我批评维度上要比田径和体操项目的运动员表现消极。

2.3.4 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反应被试者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价值感及胜任感。长期从事篮球训练的运动员,在集体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比其它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有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提高了运动员的交往能力。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经过团队合作获得胜利,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及自我价值感和任务的胜任感得到提高。而田径等个人项目无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此种体验较差,这是篮球项目运动员在社会自我维度上高于其它项目运动员的原因。

2.3.5 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对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能力是与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相关的心理特征,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需要人们不仅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但业务能力队员之间是可以通过战术的不同组合和任务分工互补的,运动员也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影响是造成其它项目运动员与篮球项目运动员在心理自我方面的差异的原因之一。

2.3.6 自我认同。篮球运动员一般身材高大,训练中经常重心下降和做保护球的动作,身体有些驼背有关,而体操比赛与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完美完成每个动作。通过训练运动员每掌握一个新动作,特别是难度动作,都要挑战身体极限,并且要胆大心细,勇敢顽强。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提高了运动员多方面的能力。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很好,特别是对女运动员影响较大。

3 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影响程度不同,存在差异。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篮球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影响程度不同,存在差异。那么如何使篮球运动项目运动员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促使其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促进运动成绩的全面提高,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状态;健康问题

一、问题提出

案例:一节普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为支撑跳跃,在教师宣布了本次课内容后,学生群中出现了明显的反差,“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那些活动能力强,灵活性好的学生。忧的是那些体形肥胖、运动能力差、胆小的学生,他们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上面的案例对于中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怕是会经常遇到。对遇到以上情况,我会比较细致耐心地去帮助那些“忧”的学生,帮助他们去克服困难,让他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久而久之,随着体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我遇到越来越多的这些类似的案例,思考也就越来越深入。中学生体育心理状态,是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活动水平与效果的一个重要反映。通过对学生体育心理状态的研究,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心理依据,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学生心理状态的必要性

1.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这主要涉及到三种状态,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不健康状态,大部分学生存在于前两种状态,极小部分存在于第三种状态。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如性格孤僻、情绪焦虑、偏执、逆反等。体育教师在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时,就必须很好地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特点来渗透心理健康内容。

2.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去推动心理的发展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在体育活动中,能建立起学生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3.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作为体育工作者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体育课内容的丰富,去产生一种积极的引导力,从而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影响学生体育心理状态因素

1.动机兴趣

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兴趣则是学生对体育活动要求的表现。但时下不少学生却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一种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认为体育课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好学的;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课堂上不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性不高;认为课堂上所学知识用途不大,从而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认知能力

正常的认知能力是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素质差,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学习上感到困难,课堂上缺乏热情和兴趣,自制、自控能力差,跟不上教学计划,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 态度情绪

在体育活动中,情绪是一种需要的反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只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未掌握动作要领,不明确动作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在视、听、知、觉和运动表现模糊的情况之下忙于做动作,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动作练习失败。

4.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动作比较复杂、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技术动作,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丧失自信心。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术水平低,在进行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缺乏自信心,错误夸大动作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学习存在消极的心理。

5.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一种活跃、和谐气氛的有效形式。但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师生关系紧张,或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让他们当反面教材,使他们自尊心受到打击,自信心受损,就会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对体育学习的厌倦和恐惧也随之产生。

四、基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体育教学建议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应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性地去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游戏中完成练习任务,能做到寓教于乐,并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把游戏融合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促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克服自己基础差、学不好的心理障碍,从情感上接近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他们,适当地给予他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差与优之间的差距,在练习方式上应因材施教,把好、中、差的学生分成三大块,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通过不断强化,不仅可以消除差生心理上的消极防御心理,而且可以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从而加速改变消极的自我认识,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站

建立体育教研室与心理辅导中心连接体系,用运动方法和语言暗示疏导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站,并对部分学生(心理障碍明显者)建立个人运动处方,“对症下药”。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切实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真正功能。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也为自身的心理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于志江.浅谈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

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符明跃,季浏.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