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本(text)”一词在英文中指正文、原文,源于拉丁文(texere),含有组织、交织、编织的意思,表示编织或建构起来的东西。利科尔认为文本是“任何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即用语言文字编织、建构起来的东西。“教学文本”指被选人教材的文本以及教材编写者设计的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和知识系统。由于教材编者和学生的参与,“教学文本”与一般的文本有所不同:“教学文本”被教材编写者赋予教学功能,具有文学和教学的双重价值;是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要求教师的解读顾及学生的解读障碍,思考如何以文本为载体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文本解读”是发生在读者、文本与作者之间的理解与对话交流活动,是读者积极主动接受与参与建构的活动,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文学审美和文学阐释活动,“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它不只是对文本把握的技术性问题,也是主体存在的方式”。基于这一认识,教学文本解读是发生在“读者、作品、教材编者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建构活动。本文中的“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特指语文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
一、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内涵阐释
大多数新人职的语文教师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大学修习的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对解读教学文本似乎没有什么帮助,记忆中的作家风格、流派特征也派不上用场,文本解读成为阻碍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有别于专家、学者的文本解读,有其独特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从文本解读的层面来看,专家学者更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解读,如作家的创作风格、流派的主要特征、叙事方式、文本体式等等;语文教师更重视从“微观层面”解读作品:发现文本细节,在这些细节中生发出阅读感悟,具体分析遣词用句、写作手法,在细节与文本整体之间建立联系等等。例如,一位教师对《将进酒》中的“必”字进行了如下解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必”字里有什么隐含信息?“必有用”,而现在还没有用,李白写诗时年近五十,还哪里有什么“用”的机会?“必”字用得那么肯定,表现的却不是作者满怀的信心,而是不能接受现实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凉。
这样的解读由“细”而“深”,最终指向对作者情感思想的挖掘,有助于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开掘作品内涵,形成与提高语言文字感悟能力。
2.从文本解读的角色来看,专家学者是“单一角色”的解读,语文教师则需要完成“三种角色”的解读,即“自然人”“语文人”和“语文教师”。语文教师首先要以“自然人”的身份走进文本,进行“本色解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使自己“融入”文本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即在阅读中“打动自己”。然后,以“语文人”的身份再次走进文本,进行“专业解读”,借助自身语文学科的知识背景,探求文本呈现的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价值,深度开掘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思想底蕴。最后,以“语文教师”的身份重新走进文本,完成“教学解读”,思考“我该教什么?”“我怎么让学生读懂?”以明确如何“引领学生”。融合三种角色,顺序推进三种解读状态,体现了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职业特征。
3.从文本解读的目的来看,专家学者的解读意在深入开掘文本的“文学价值”,语文教师的解读意在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文本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更强调“教学文本”的互文性解读,即对照教材、教参、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多种教学文本,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最终从解读文本走向设计教学,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础。在开掘文本教学价值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他们的需求,并借助调研工具明确学生真实的阅读起点与需要达成的目标。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层面、角色和目的均具有独特性,语文教师需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文学科的相关理论,使之指向单篇作品,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需求。
二、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一般流程
语文教师对教学文本体验、感悟和解读的精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质量,语文教师不仅要把“对文本的理解讲给学生”,还要把“理解文本的方式交给学生”。依据其内涵,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合理流程应包括文本素读、文献阅读、教材研读和学情调研四个环节,分别对应三种阅读角色与解读状态(如下图所示)。这一流程能够帮助语文教师融人情感体验,拓展解读视角,聚焦解读角度,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
在完成上述流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工作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各个环节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借助文本素读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查找文本解读资料非常容易,很多老师习惯先查找资料,将他人的解读当成自己的观点,心甘情愿做“传声筒”。这样的“二手解读”很难让教师和作者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教师没有真实的阅读感受,怎么会有课堂上真实的情感传递?现代文本解读理论更重视读者对文本的个人体验,认为文学作品诞生后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阅读文本就是发现和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读者不知道文本生成的知识背景,走进文本前,不阅读相关提示,这种读书方法即为“文本素读”。“文本素读”是教师和文本“零距离”接触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接触文本之前,不接受任何成见,摒弃任何先人为主的观念,直接走进作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生成真实的阅读体验。“文本素读”中的发现与教师独特的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紧密联系,带着教师鲜明的个性印记。这些阅读发现经常会成为教师深入探究、引领学生阅读的切入口。“文本素读”亦能帮助教师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对文字敏感的教师常常能准确判断学生的阅读发现,进而引领学生深入体验、深入探究。
另外,“素读”熟悉的文本,也可能有不同的阅读发现,产生不同的阅读感悟。以《藤野先生》为例,初读文本时,教师惯于遵循“程式化”的解读视角,如从“主笔和闲笔”的角度分析文中写作内容之间的关系,从“故事性”与“纪实性”的角度分析鲁迅散文与鲁迅经历的关系。对文本比较熟悉之后,教师可能会关注到某些细节,如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作者将自己和藤野先生放在“群像”背景中塑造的手法,文中体现的“国”与“民”的关系。反复阅读文本后,教师可能会体味到鲁迅先生语言的特点——多用限制性状语表情达意,行文蕴藉深厚。随着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文本素读”会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表层”走向“内里”,读出越来越丰富的内容。
第二,借助文献研读丰富解读视角,拓展解读深度。
在“文本素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开展“文献研读”,搜集相关文献,梳理解读思路与视角,在对照中反思,在反思中丰富解读角度,拓展解读深度。怎样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我们需要借助相关的理论框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即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这个框架为语文教师搜集文献提供了基本方向。解读《藤野先生》,借助这一框架可以选用“藤野先生其人”“《藤野先生》的传播”“《藤野先生》的主题”“《藤野先生》创作过程”等主题词,在知网上能够搜索到238篇文献,经过进一步筛选、梳理,这些文献可拆分为词语理解与赏析、细节品味、结构思路、形象分析、手法探析、主题新解、背景与史实、文本传播、宏观解读等十种解读角度。这十种角度能够起到引领教师拓展解渎思路的作用。
第三,借助教材研读与学情调研,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
如果说“文本素读”和“文献研读”的目的是发现文本丰富的文学价值,“教材研读”则是为了准确判断文本的教学价值。教材编者在教材的课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练习系统中着力体现自己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识,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了解编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准确界定文本的教学价值。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藤野先生》编排在九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能力训练点为“浏览课文,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这说明编者重视“长文”在浏览这一阅读技能上的训练价值。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设置了一道选做题“请你为课文插图中藤野先生的油画配写一段说明文字”,直指文中的肖像描写,说明编者认为肖像描写部分是研读的重点之一。课后研讨练习要求学生背诵“但不知怎地……”一段,这段文字是作者直接抒情的部分,其中既包含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也表达了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影响。编者用课后研讨练习提示了教学重点:体悟作者的情感,理解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影响。教材的四套系统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诠释着教材编者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定位。借助教材研读,教师可进一步聚焦解读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基础和经验背景?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依据学情调研,教师才能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三、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文本解读能力整合了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技能,综合体现了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面的策略对语文教师稳步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应该有所帮助。
首先,按照合理的流程完成文本解读。
巴甫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对语文教师而言,合理的解读流程是提升解读能力的关键因素。文本素读、文献阅读、教材研读和学情调研这一解读流程能够满足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特殊需要,是语文教师接近教学文本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从原创性的解读,到汲取专家学者解读的营养,再到与教材编者的深度对话,客观判断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此过程中,文本的教学价值逐渐从原生价值中剥离出来,成为真正的“教学文本”。
其次,构建学习共同体,广泛深入地交流。
同行互助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学文本结构的多层性和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意义的多元性。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阅读经验的教师会在文本中有不同的发现与感悟。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能够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在同一时段,学习共同体集中解读同一文本,这种“群体聚焦”和“长久关注”有助于教师深入走进文本,阅读成果的交流则有助于教师在对照中反思,在反思中丰富、成熟。
最后,记录阅读发现,撰写文本解读报告。
撰写“文本解读报告”的过程也是整理解读思路,整合解读成果的过程。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解读过程和结果有助于我们回顾、梳理、反思、提升。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引领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善于“还原”自己的解读过程,为学生设计阅读理解的路径。撰写文本解读报告是教师“还原”解读过程,积累解读经验的有效策略。
美国作家佛格森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靠自我修炼开启内心之门的过程,坚持合理的解读流程,坚持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与交锋,坚持撰写文本解读报告,则是我们开启这扇门的“智慧之管”。
①[法]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学科》第148页,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曹明海《文本解读学导论》第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2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④[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第5页,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提高 语文阅读水平 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出题的灵活性、选材的课外性日趋明显,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故很多师生感到无所适从,茫茫然不知所措。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是想着如何精心训练提高阅读水平,有些教师则要求学生囫囵吞枣式地大量阅读课外文章,企图抓住考题,其结果不言而喻,这样未经"消化思考"的阅读,只能是徒劳增加学生的负担;更有甚者有些师生则抱着考场上碰运气的态度,听天由命......此种状况当然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地语文阅读教学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求与同行探讨商榷,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一、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必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否则,就只是疲于应付老师。读阅读文章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根本不会深入理解思考文章的主题、写作特色,体会其遣词造句之精妙,窥探其主人公内心之缤纷世界......
如学习《童趣》这篇课文时,本文记叙了作者超然想像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蚊子成了飞舞空中的仙鹤,虾蟆成了庞然大物......如此平日为常人不屑一顾的甚至鄙夷的小动物,在作者笔下竟成了引人入胜的给其带来无穷趣味的可爱伙伴,陶陶然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其童心童趣跃然纸上,令读者哑然失笑,无不怦然心动,奇思奇想令人拍案称绝!
读这篇课文,很易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过家家"玩小蚂蚁之类的游戏仿佛如昨,历历在目,感觉文中所写就是其自己的事一样,亲切自然。学生阅读思考之兴趣必将油然而生,课堂研讨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讨论气氛之热烈,可想而知了。
二、倡导"语文阅读",甄别"语文阅读"与"文章阅读"
这里我们借用程福宁先生的说法,分为两种阅读:一种是文章阅读,一种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阅读;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的阅读。文章阅读是语文阅读的终极目的;但却不是语文性阅读的现实目的。"语文阅读与文章阅读的根本区别是:文章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内容;语文阅读,目的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
例如阅读《藤野先生》,能理解本文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就是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就算读懂了课文。假如读得更细一点,了解了藤野先生具有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那就算是读得很懂了,这就是属于"文章阅读"。而"语文阅读",就不能仅满足于读懂上述内容了。语文阅读还要进一步深究: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呢?就其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来说,我们还要探究:"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诸如此类的语文形式的问题大都是要研究的。
可见,倡导"语文阅读",能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入地探究,更深入地感悟,这无疑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倡导与文本对话的多种途径
进行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熟悉文本透彻地理解文本,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评价,提出疑难问题,发现文本问题(指瑕疵纰漏),批判文本错误等等。
与文本对话的途径,倡导采用多种形式(1)诵读。读的时候既是倾听心灵,倾听语调,又是以读出的语调表达倾听的感觉,学生就是这样实现与文本的心灵对话的。如阅读《雷电颂》这篇课文,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抑扬顿挫地诵读,才能体会屈原内心澎湃的激情,才能真正体会到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2)熟读精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达到如此佳境,既说明熟读的"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亦说明了熟读精思的妙处。(3)批注与笔记。批注与笔记就是要记下自己的问题、看法,这其实也是和文本对话。同志读书好边读边作批注,记录下一闪即逝的思想火花,书的空白处都写满了他的读书心得,写满了眉批。他的这种与文本对话的方式,一直被广为传诵。
四、倡导富有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个性化,发挥个人特长,要鼓励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灵感。
如学习《风筝》这篇课文,对其思想内容的理解,就不能只求一面之词,应启发学生从自身富有个性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共鸣点,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挖掘本文的思想内容。如(1)可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2)可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3)可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4)可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五、积极关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生从事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活动,既能增长丰富课外知识,又能对课堂内的语文阅读教学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这样课内课外阅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何不美哉。但很多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盲目性较大,所选的课外阅读材料良莠不齐,阅读时,很多学生也只求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感官刺激,只求肤浅地阅读,不求深入地理解,故教师的正确引导很有必要。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再塑生命》时,可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加深对海伦凯勒的了解,亦可加深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我想,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指导与训练,只要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学习,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学生必将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可以维持、推动、引导、调节学生进行学习并逐渐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一种力量。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基础。新课改后,教师无论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还是对教学展示方法等的改进,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
2多管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启发引导学生“会学”
语文教学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找到“黄金”,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点石成金”术。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听说读写”。例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紧扣本文的学习重点----选材的典型性,引导学生学习作文中如何选材,并回忆《我的老师》《背影》等经典文章,让学生在回忆、学习、比较和思索的过程中学习作文的选材技巧,然后再把学到的这一技巧再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再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学过课文中教师的不同形象(蔡老师、韩麦尔先生等),然后结合切身感受写自己最熟悉的教师。我们知道,课文本身是例子,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应该从课文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性的陶冶。
2.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语文能力的培养单纯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后还得“脱离”课本,从课本中“跳”出来。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做这样一项练习:首先从课文中摘抄出以下文字:“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把摘抄的句子去掉部分词语改写成这样的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让学生自己去加以比较,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比较这两段话的优劣。这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就不再单单局限于作为旁观者的思考,而是成为深入课文中的一个角色了,即阅读已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生活,这种训练的意义已超出了学习课文的本身。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随之进行改进,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它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一体,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在讲《桂林山水》《火烧云》等自然奇观类课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有效优化教学设计
如果想更有效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则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开始。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当前语文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将会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归根结底,如果要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首先教育者要清楚,课堂的关键在于要清楚我们要讲什么、为什么讲、怎么讲,如果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会在教学课堂中有的放矢,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理念在于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以学生为本、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要能更进一步的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对各种教学资源做到有效的整合与运用,清楚应该突出的重点问题和需要强调学习方式方法的内容;清楚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将课堂从教师延伸到图书馆乃至互联网,等等。如此这般,可大大避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避免天马行空式的授课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为了让学生能最大限度的接受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更新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起现代语文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爱的学习氛围,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其掌握学习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外延伸学习。授人“鱼”,授人以“渔。
4结语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必须因地制宜,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有生命力。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这样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技巧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 深挖教材,灵活处理,减少课堂教学的消耗性
1.1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
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1.2 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
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作者是通过珍珠鸟开始“怕人”到后来的“不怕人”来表现动物对人的信赖关键在于人对动物的友善,从而揭示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3 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
如初一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童趣》时,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读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趣味。在朗朗读书声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否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
2 创设情境,巧妙悬念,增强课堂学习的情趣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学习,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容易质疑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以疑激趣,以境致趣,让学生产生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使学生想学、愿学,并且带着疑问去学。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演示,通过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学们兴趣来了,都主动请“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也得到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代心理学证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部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教师在课前深挖教材后,再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导语,设置悬念,以此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导语的设计方法多样: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对和课文相关又不拘泥于课文的现象和事件进行介绍或探讨;可以是相关的作家生平、逸闻趣事,也可以是名家评点、争议热潮;也可以是相关的诗歌、歌曲、图片、故事、名言警句等等,让学生在狭窄的阅读空间里感受外面世界。如课文《猫》的教学,可利用图片设计导语;《爱莲说》可以用古诗引入的方法;在教学《背影》时,可以播放《父亲》歌曲等等。
3 践行四实,优化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文的重难点要把握到位,精确把握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寻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舍弃华而不实的环节, 围绕学生能力、素质水平开展教学,节节直奔重点。其目的是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理解课文内容,而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和能力迁移训练。教师要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把握课文的“人、物、事、景、情、理”的规律进行重难点教学。
例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第一次真好》、《行道树》时,我明白课文的重点均是要求学生透过事件的现象看本质,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因此,我在教学时便略讲课文记叙的“事”,而侧重于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中所蕴含的“理”,同时渗透语文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而《春》、《济南的冬天》、《夏感》这些课文均是借景抒情的文章,尤其是对“景”的描写特别细腻,我便略讲其“情”而详细地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文本,让学生感受“景”之美,感悟文字之美;《化石吟》、《绿色蝈蝈》、《看云识天气》则是借物谈事理的说明文,我便让学生在弄清说明对象——“物”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其科学性的“事理”;《风筝》、《羚羊木雕》、《散步》则是“人、事、情、理”交杂在一起的文章,但仔细分析,这些文章所写的事件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文中的情感也并不复杂,我便简略讲解文中的“事”与“情”,而把重点放在讲解“人”的形象和文中的“理”。
由此可见,经过教师筛选信息、突破重难点的处理后,课堂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教学的效率相应得到提高。重要的是,课堂为拓展阅读和写作训练赢得了时间。
其实,由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作出安排的,所以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时,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均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浓缩为重难点教学环节。虽然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讲的时间不长,但并不代表其内容不充实,相反,它要求教师充分备课,高度浓缩内容,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4 合理评价,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却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没有公正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 “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事实上,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应该能够不断地让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本着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的学习的评价标准,才能最大程度上激活课堂教学,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实效。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大课题,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减少课堂教学的消耗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情趣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四个方面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索与实践.
本文拟就语文教师的体态语言的运用和要求作一些介绍,对加强语文教师的体态语言修养进行一些探讨,企望通过注重课堂体态语言,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关于体态语言
语文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否还需要运用自己的体态(表情、手势和姿态)来补充、加强有声语言呢?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已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的答复。语文教师不仅用思想和逻辑谈话,还用形象和激越的情感谈话。这种谈话有时可以使学生完全卷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去,往往会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谈话总是伴随着他的体态发出来的。教师需要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加强自己谈话的感情,学生也需要调动视听等多种感观的积极性来加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情动于中亦形于体,声与体互为补充,互为依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语文教师赖以表情达意的依据。从接受信息来说,调动了视听两个感官活动,调动了大脑两个半球参加工作,获得的印象自然要明晰和准确得多。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态助说话”单独列为一项,足见姿态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态语言或称非语言交际,在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中,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交际的时候“常常动用了语言和非语言这两种工具”。体态语言一般都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起了辅助和加强有声语言的作用。有时也可以单独表达不同的信息,代替同义的有声语言。无论是点头或瞬间的眼神闪动,这些“无声的静姿”和“无声的动姿”都同对方发生着信息的交流。研究这些体态语言,充分发挥它辅助和加强有声语言的职能,无疑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二、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师的体态自始至终都在跟学生发生信息交流。朗读中的高昂,提问中的微笑,预习时的巡视,无不是这样。这些体态语言同有声语言严密配合,达成默契,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的姿态和行动常常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变化。魏巍在回忆他童年时代的语文老师时,有一段感人的描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作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女教师和孩子的体态,写出了这种体态所流露的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女教师无声的“动姿”和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笑”,不仅包含着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更包含着对孩子的无限的、温抚心灵的爱。难怪几十年过去了,作者还觉得这个感人至深的镜头是他“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教师体态语言的力量及其产生的效果有时甚至不是有声语言可以比拟的。
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有适当的体态语言的配合。开讲阶段的体态,要传达出新课文的魅力,尽快地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于漪老师擅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她常常以别致、新颖的“导语”吸引学生。她的一位学生曾这样回忆:“老师讲《文天祥传》,尽管已过去十三年了,我仍记得。讲课一开始,老师就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不知怎的,同学们的情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低声吟诵,有的在默默思考,大家都不由得对这位身世飘零的民族英雄充满了无限同情,并急于想知道文天祥的全部故事。”诗句本身的含义固然使学生受到感动,而这里不可缺少的是于漪老师的体态:肃穆庄重的态度和表情,工工整整写板书的动作。缺少了后者,前者就不会产生那样的强烈的感人力量。仅仅是一个平常的书写动作和几个无声的文字,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感情波涛。
讲读阶段教师以自己的语言和体态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并体味其情趣。这时,教师要掌握课堂动态和当时的语境,才能对来自学生的信息作出恰当的反应。钱梦龙老师在讲读中曾用一种亲切的微微翘首的动作,以等待学生的答问。这个动作简练明晰,有提起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表示教师翘首以待。这时学生必须强制自己专注地看着教师的面部表情并认真地思考问题。有的语文教师在学生预习或复习时常常走下讲台来回巡视和指导,这既体现教师的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又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词语教学、句段教学中常常需要运用体态语言对有些词语如“长跑”、“请安”、“踝”等的解释,固然也可以用语言描述,但远不如用手势或姿态模拟那样形象和生动。《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将脖子扭几扭”的动作,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讥讽为“标致”,较难体会。如果讲到这儿能来一个形象的动作,就不仅能帮助学生领会,还会增添情趣。一些句、段不易理解,也可以借助表情和姿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先生念书“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来”,用体态表现就会使人感到栩栩如生。另外,体态语言也表现为出示教具的时间和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按照特定的语境用语言和体态向学生发出消息,师生也常常都处于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之中。这时,教师的语言和体态就成为联系课文和学生思想感情的纽带,它引导学生飞向一个又一个的语文胜境。
三、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师体态语言的特殊要求
语文课内容的多样性、形象性及其感情特点,决定了对教师体态语言的特殊要求。从表情达意的需要来看,语文教师的体态语言应该尽可能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生动、简练,与有声语言的更完美的配合;(二)有丰富的“语汇”和多样的色彩;(三)符合美的标准。这三点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语文教师需要表达各个时代的各种不同的感情。不论有声语言多么富于表现力,在表达上还是嫌不够的。有了眼睛――这被称为“灵魂窗子”的最微妙的传情器官,有了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发出的各种特殊语言的配合,语文教师的有声语言都可以变成色彩绚丽的立体语言。有时一个无声的动姿或无声的静姿,也有点石成金之妙。一位同志在回忆他的老师、著名语言学家张世禄教授讲授古代汉语时写道:“他讲《鸿门宴》樊哙进帐后说的那段话像打机关枪一般一口气就讲了下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一句,威武极了,他说太史公讲项羽‘叱咤则风云色变,喑呜则山岳崩颓’时,圆瞪双眼,紧握拳头,语调铿锵。听得我们不觉也挺直了身子。”他还写道:“有一回,他解释《触龙说赵太后》中‘徐趋’这个词,自己放底了身子,双脚快步移动,认真地做了一个滑稽的老态龙钟的姿态。在大家的笑声中,他问:为什么‘徐’?(腿疼)为什么‘趋’?(表敬)接着又说:‘触龙腿上有风湿病关节炎,所以只有慢慢地快走’。”这是多么精彩的镜头,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张先生“圆瞪双眼”“紧握拳头”是增加力度,更好地表现项羽“力拔山兮气概世”的英雄气概。“徐趋”一词很难理解不易讲好,但张先生找到了解释这个词的最佳方案――体态模拟。张先生谈吐诙谐,动姿生动形象,情趣横溢。他的体态和语言水融,浑然一体。这一切都围绕一个目标:对学生动之以情,进而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语文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体态语言有更丰富的“语汇”和多样的色彩。语文教师过多的使用缺乏表现力的习惯性动作,叫人感到单调无味。因此,尽量掌握和创造色彩多样的体态“语汇”,就显得非常必要。云南大学已故中文系主任、语文教育家刘尧民教授熟悉课堂教学,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与精心设计的体态融为一体。他讲过一首明代民歌:“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生有。鹌鹑脉里寻豆腐,鹭鸶腿下劈精肉,蚊子腿内刮油脂,亏老先生下手!”刘老先生读时眼睛略现嘲笑、谴责的神情,到五至七句时用较高的调子念出,稍稍停顿后,他面带微笑,两眼平视,想象前面就是他说话的对象,放底了嗓音说出“亏老先生下手”这句话。真是画龙点睛!诗里洋溢着的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跃然眼前。这时笑声震荡了整个教室,使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内容和体态,在感情的回旋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体态美是心灵美的反映。语文教师的体态语言应该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标准。语文教师不仅应该成为语言美的模范,也应该成为体态美的表率。
农村学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多数语文老师随便从网上下载资料,就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但学生的心声呢?笔者偶然间听到一学生絮语:现在无论哪个语文老师上课都差不多,都是用课件上课,老师按按鼠标,学生抄抄答案,内容长的,还没抄完老师就按过去了。这么轻松的备课方式固然令人惊羡,可久而久之,不禁令人担忧:学生陆续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繁地点击鼠标,一些后进生只是看着课件上的画面,却不知看内容,那么,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多少?课文的内涵如何去挖掘?作者的情感又该如何去落实呢?
那些做法,我不感苟同。在教学设计时,我以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服务。而不是那种由信息技术的“课件”主宰课堂进程,学生和老师跟着“课件”的预设进程走,毫无学习的主动和灵活的模式。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能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例如,在上学期的县团队赛课中,我组的徐老师上的《雨说》一课,就是创设情境导入。首先她运用多媒体展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的画面,然后教师激情朗诵“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大地干涸、草木枯萎、鲜花萎蔫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温柔之手抚慰大地;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人们的心灵禁锢、万物少了生机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他们的心田。你听,她来了,她说话了,她说了些什么呢?”朗读与媒体中动感的画面结合,能快速地切题入题,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缩短学生与作者以及文本的心灵间隔,并产生共鸣,较快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借助多媒体配乐朗读,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在情感上难以调动学生的情趣,在意境上难以使学生入情入境。而运用多媒体配乐朗读,能将文本的无声文字变为可感的声音,较快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以升华,见其文,就如见其景,陶醉其中。如笔者上《安塞腰鼓》一文,由于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而生活在南方的青少年对安塞腰鼓缺乏直观形象的感受。故此,我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导入时边运用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后生们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边交流查阅学生了解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于是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激昂澎湃,一下子点燃了学习的热情。安塞腰鼓是生命的宣泄,作者浓墨重彩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可见是“为情而造文”。朗读是情感流露、体现的最好途径。
三、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尽管老师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适时地插入图片、视频,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这样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我在执教《女娲造人》一课时,要求学生改编神话,体会神话想象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的特点。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往往只叙述故事,却缺乏具体形象的描写,于是我就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女娲造人的过程。我让学生观看《女娲造人》动画片片段,观看动画片“女娲造人的动作”,“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要求学生看完动画片后说一说:“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学生找到了表示造人的动作的动词:掘、掺和、揉团、拉下、伸入、搅成、挥洒、溅落,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的词语:兴高采烈、跳跃和欢呼、叫着跳着,然后教师归结。这样的问答让学生明白:在想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可以使想象变得具体、丰富,使故事情节显得生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放飞想象,写作《女娲造人新编》。多媒体的介入,化语言文字为影视作品,解决了写作中缺乏形象描写的难点。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搜集写作材料,能辅助作文教学
罗丹曾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一双能发现精彩瞬间的慧眼,因此学生最苦恼的是“写作时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怎么办?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在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从网上下载藤野先生、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的照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名人的印象,更好地体会如何恰当地运用外貌描写。此外,又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最佳镜头。如我校运动会比赛中拍下的一张拔河比赛时同学们不同姿势和不同表情的镜头,图片命名为《他们多带劲啊》,我把这样的图片传到电脑中,为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切入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使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堂效率 途径 新课标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
1.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习惯于集体化找结果。
例:某校小学四年级数学课,课上师生互动,但提问的词仅限几个:“对不对”、“是不是”、“正确吗”、“好不好”,还有一次大家去听三年级某班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三角形几个角?”“三个角。”学生回答。老师又问:“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两个。”学生回答道。“错误,死脑筋。”老师批评道。
试问,像以上事例一样,一堂课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忽略学生的情感活动,只重结论,轻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科之间的沟通,课堂学习比较沉闷和机械,造成学生较大的负担,缺少主动性和情感,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成功呢?
2.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意义的忽视。
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常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让老师去画教室,可能有很多的老师画黑板、讲台、课桌等,而很少有人画学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对于课堂生命意义的价值理解是肤浅的,自然会出现被动的学习群体,接受性的学习个体,以及封闭式的作业方式。
3.传统课堂教学对课堂各个因素的理解过于狭隘。
部分管理者认为某些教师自实施新课程以来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根本原因是该教师业务素质不高,因此把专业知识培训当做第一要务,以至于每年的业务考试80%是以专业水平测试为主。这种观点有他们的道理,但未免太偏颇。因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就必须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业务水平高的老师易创设课堂情境,但并非所有业务素质高的人都能牢牢控制把握好课堂因素。那么课堂因素有哪些呢?至少有老师、学习者、学科知识和环境。教学质量上不去,关键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四种因素。教师缺少课堂洞察力,课程探究力,学生的学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无法成为课堂的创造者,在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上无法展开对话。教师常常将教学内容视为静态的东西,与实践课程探究赋予了教学内容动态的特征大相径庭。
二、提高新课标课堂学习效率的途径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教师的智慧体现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中,一堂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课堂,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妙趣横生。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乘小数”的内容时,可以展示充满童真的长方形房间图,再抽象出简缩图算面积,这样巧妙新颖的导入会给学生新奇的感觉,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易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对新课程内容的兴奋中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估算与精算相结合的方法的推导,讨论研究、自行探索等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2.宁给学生“猎枪”,也不给学生“猎物”。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比如:三角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让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理,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数学课堂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过程。如果我们仅仅让学生死记公式,学生在练习中就不能灵活运用。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通过积极思考构建的。在教师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么提高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哪些呢?策略是很多的,但通常表现为:以生活为切入点,以生活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明确目标,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基础上,教学工具始终围绕目标,问题提出强化目标,问题解决巩固目标,学习目标始终处在“跳一跳,够得到”的状态;安排好学者+长者+合作者的教学过程分配。牢记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教学不是教书,也不教学生,而是教学生怎样学。
4.不仅喜欢老师,更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人情味。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以爱换爱。试想一位冷冰冰的教师,其言其行都让学生畏惧,怎样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他所教的学科呢?鲁迅先生之所以各门功课学得好,都是源于藤野先生这样的教师楷模的影响。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精讲精练结合是高效课堂知识转变为技能的方法。
新课程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认精讲,精讲恰如一轮明月悬挂天空,照亮人的行走。讲要精,要恰到好处,讲要把握好时机,真正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境界,否则讲便成了注入。练是精练,是为了实现唯一目标,是为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而采取的常规手段。练也泛指知识练习,包含三个方面内涵:实验能力练习、思维能力练习、创新能力练习。练和讲的完美结合应是讲学生之所想,练学生终身之所技。这样的课堂才算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6.从“单一手段”到“多元刺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八种之多,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一种智能,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感官的疲劳。如果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将大幅度增强。充分利用实验和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动脑,知识在课堂中体会、尝试、探索,课堂中把静态知识变为动态知识。这样,我们的课堂会充满生机、显出魅力。
课堂有两个特定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是千变万化的,甚至是难以捉摸的,跨世纪人才培养更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基础教育课堂承载着培育高素质人才思维萌芽的重任,课堂弱则教育不兴,教育不兴则人才不出,所以如何提高新课标课堂学习效率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