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06 09:0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1篇

红河州自2009年引进巴西蘑菇种植,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巴西蘑菇生产地。文章通过实地考察、问卷等方式对红河州内巴西蘑菇种植基地及相关从业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河州巴西蘑菇的种植已初具规模,2014年全州年产巴西蘑菇产量突破5000吨,产值突破5000万元,给当地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存在种植技术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低、技术水平各地不均一等问题。最后,笔者从研究合作、技术培训、政策引导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对红河州巴西蘑菇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

巴西蘑菇(Agaricusblazeimurill)又名姬松茸、小松菇、柏氏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1].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其具有浓郁的杏仁香味,美味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发酵菌丝体含有18种氨基酸,富含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增加智力的精氨酸和赖氨酸;菌丝体氨基酸总量为干重的21.3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39.7%.[2]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且对肿瘤、痔疮、神经痛等具有一定疗效.[3]巴西蘑菇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佛罗里达州海边草地、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市周边的草原以及秘鲁等国[4].1975年,日本室内高垄栽培法首次获得成功,经努力改良才确立了现在的大规模人工栽培方法.在国外,就巴西而言,巴西蘑菇是种植最广泛的蕈菌.在发展中国家最喜爱的食药用菌中高居榜首[5].除去原产地巴西、秘鲁、美国之外,日本、韩国、泰国、法国等地都有种植.随着巴西蘑菇栽培技术进步与成熟,巴西蘑菇栽培面积的扩大,巴西蘑菇产量逐年增加,我国作为姬松茸(巴西蘑菇)主要生产国之一,贵州、广西、四川、河南、河北、湖南、上海、安徽及东北各省均有栽培.[6]红河州优越的气候条件适于巴西蘑菇的种植,从引进种植至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巴西蘑菇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废物转化与循环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生产的状况、优势、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红河州巴西蘑菇或是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红河州内巴西蘑菇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自2009年巴西蘑菇进入红河州以来,在红河州一些县市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红河州内已有多个巴西蘑菇种植基地,本文就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种植基地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如表1,各种植基地均属于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

1.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实地调查法,通过对各种植基地的实地考察、与从业人员及相关负责人的交流、填写问卷、查阅文献等方法获取信息.

2调查结果

2.1菌种来源

菌种是食用菌种植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收成或农业公司的运营.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没有一家食用菌研究所,没有能提供菌种的单位或个人,云南省有几家食用菌研究所,但是巴西蘑菇种植范围小,在云南省亦没有生产巴西蘑菇菌种的单位.如表2所示,红河州地区种植的巴西蘑菇母种均来自福建省农科院.

2.2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的栽培原料

巴西蘑菇是草腐型真菌,能分解利用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棉籽壳、玉米杆等,能利用蔗糖、葡萄糖、而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以豆饼、花生饼、麦麸、动物粪便、尿素和硫酸铵等作氮源,不能利用蛋白胨.[7]巴西蘑菇的种植应本着就地取材原则,尽量以当地富余的农业废弃物为栽培主料,以节约成本.红河州有5家榨糖厂,有大量甘蔗渣,各巴西蘑菇种植基地均以甘蔗渣作为主要碳源,如表3所示,在石屏宝秀和石屏坝心基地,甘蔗渣占栽培料的84%以上,是唯一碳源,其余5个基地栽培料配方中甘蔗渣的比例为18.6%-65.4%不等,并与稻草共为碳源.各种植基地氮源主要是干牛粪,占栽培料的8-27.9%不等,以及少量的碳酸氢铵,占栽培料的1.4-2%之间,各种植基地栽培料配方中C/N差异较大.各种植基地栽培料配方中均添加过磷酸钙1.7-2.1%,石膏粉1-2.1%和生石灰1-1.7%.

2.3红河州内巴西蘑菇的栽培形式

巴西蘑菇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大棚畦栽、小棚畦栽、菇房内床架式栽培、大棚内床架式栽培和现代化蘑菇工厂化栽培.[7]不同的栽培方式代表了不同的栽培水平.如表4所示,红河州巴西蘑菇的种植全部采用大棚内床架栽培的方式,搭建大棚的材料均为竹子,以塑料薄膜和遮阴网覆盖,单棚的占地面积均为200m2,搭架6层,每个棚的实际栽培面积为600m2.各种植基地水、电、路条件不一,除了石屏坝心、金平大寨两个基地实现通自来水以外,其他基地均采用地下水或河水,除了石屏宝秀、石屏坝心、个旧卡房实现基地通电以外,其他种植基地均没有通电,但是所有基地都已通车.

2.4红河州内巴西蘑菇栽培规模

2.4.1近三年来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菇棚数量

如图1所示,2012年,红河州进行巴西蘑菇种植的仅有建水腾飞农业有限公司和云南菌宝菌业基地(石屏、金平),全州巴西蘑菇种植菇棚数量仅为74个,种植面积仅为44400m2,其中建水腾飞农业31个棚,18600m2,云南菌宝菌业基地(石屏、金平)43个棚,25800m2;2013年,相比2012年,种植企业多了泸西盛博和蒙自宏农,全州巴西蘑菇种植菇棚数量增加到374个,种植面积增加到224400m2,其中云南菌宝菌业基地260个棚,156000m2,占全州总种植面积的69.5%,其余公司和合作社仅占30.5%;2014年,种植基地多了个旧卡房镇菌宝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州巴西蘑菇种植菇棚数量增加到1071个,种植面积增加到642600m2,其中云南菌宝菌业基地(石屏、金平)750个棚,450000m2,占总面积的70%,其余基地共占总面积的30%.

2.4.2近三年来红河州巴西蘑菇鲜菇产量

近3年来,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鲜菇总产量成倍增长,如图2所示,2012年-2014年间,红河州巴西蘑菇年总产量呈倍数增长,从296吨增长到5076吨。在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鲜菇产量反映了巴西蘑菇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表5所示,近三年来,红河州内各巴西蘑菇种植企业或合作社其单位种植面积上平均鲜菇产量有差异,同一个公司或合作社基地不同年份的单产不同,云南菌宝菌业种植基地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巴西蘑菇平均单产为6.66kg/m2、8.33kg/m2和8.33kg/m2;建水腾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2、2013年和2014年平均单产为6.66kg/m2、6.66kg/m2和6.94kg/m2;蒙自宏农2013年和2014年平均单产均为6.66kg/m2;泸西盛博2013年和2014年平均单产为7.5kg/m2和6.66kg/m2;卡房菌宝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年平均单产8.82kg/m2,是红河州内巴西蘑菇种植最高单产.

2.5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产值

红河州巴西蘑菇栽培规模与产量增长如此快速,与巴西蘑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有直接关系.巴西蘑菇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干制加工,多以干品上市,价格稳定.红河州所产巴西蘑菇均由公司或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干制加工,然后卖到福建等地,进行国内外流通,其价格与红河州本地市场消费关系不大.如表6所示,近3年来,红河州各基地巴西蘑菇鲜菇收购价在6元/kg-10元/kg之间,2012年云南菌宝菌业鲜菇收购价为6元/kg,建水腾飞为7元/kg,分别实现产值103.2万元和86.8万元;2013年,云南菌宝菌业和蒙自宏农鲜菇收购价均为7元/kg,实现产值910万元和42万元,建水腾飞和泸西盛博鲜菇收购价均为6元/kg,实现产值160.8万元和86.4万元;2014年云南菌宝菌业鲜菇收购价为10元/kg,实现产值3750万元,蒙自宏农、建水腾飞、泸西盛博和卡房菌宝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鲜菇收购价均为8元/kg,分别实现产值454.4万元、400万元、134.4万元和72万元.2014年,红河州巴西蘑菇产值突破5000万元

2.6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经济效益

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规模和产量增长迅速,主要原因在于种植巴西蘑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巴西蘑菇主要采取大棚床架式栽培,生产成本比蔬菜等传统作物高,主要投入成本由大棚折旧费、栽培料费用和菌种三部分组成,如表7所示,每个大棚的建设成本为12000-14000元之间,使用寿命为3年,则每年的大棚折旧费为4000-4666.7元,连同栽培料和菌种成本,每年单棚的生产投入为17000-19666.7元,每年单棚的产值减去投入即为利润.各年度生产投入差异不大,但是年利润相差却很大.云南菌宝菌业的单棚利润2012年为6976元,2013年15986元,同比增长129.15%,2014年30980元同比增长93.79%;建水腾飞的单棚利润2012年为10972元,2013年为8972元,同比下跌18.22%,2014年为14312元,同比增长59.52%;蒙自宏农的单棚利润2013年为8305.3元,2014年为12301.3元,同比增长48.11%;泸西盛博的单棚年利润2013年为7333.3元,2014年为12301.3元,同比增长67.74%;卡房菌宝2014年的单棚利润为23336元.自从事巴西蘑菇种植以来,各基地栽培巴西蘑菇获得的总利润不同,且差异较大.云南菌宝菌业栽培巴西蘑菇3年来单个棚总计实现利润53942元,建水腾飞栽培巴西蘑菇3年来单个棚总计实现利润34256元,蒙自宏农栽培巴西蘑菇2年来单个棚总计实现利润20606.6元,泸西盛博栽培巴西蘑菇2年来单个棚总计实现利润19634.6元,卡房菌宝栽培巴西蘑菇1年,单个棚实现利润23336元

3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优势

3.1.1政策支持

红河州人民政府以红政发〔2013〕77号文件印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到2015年,全州将建立3-5个野生菌保护促繁基地,推广3-5个栽培菌优良品种,发展3-5个特色栽培菌试验示范基地,培育3-5个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年总产量达50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为确保全州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州政府一是成立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供销合作社,负责全州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统一管理全州食用菌采集、种植,牵头协调食用菌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等,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切实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投入力度,州政府从2013年开始,每年安排一定的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资金;三是切实做好食用菌产品宣传工作;四是提出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调整产业规划布局、加大野生菌资源保护力度、积极推广适销优良菌种生产、大力培育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加强食用菌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食用菌生产管理、加强食用菌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以云南菌宝菌业石屏基地为例,为鼓励农户栽培巴西蘑菇,2012年县政府给农户每个棚1000元扶持资金,企业则为农户出电费水费;同时,为打消农民顾虑,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鲜菇统一由云南菌宝菌业有限公司收购,根据市场反应每年明确收购价格,确保农户利益,避免菇贱伤农.所以在红河州内石屏县巴西蘑菇的种植发展最为迅速,石屏县农民种植巴西蘑菇获益最大.

3.1.2气候条件优越

红河州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州内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节区分较为显著,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连续降雨强度大的时段主要集中于6-8月,且具有时空地域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据近10年间统计,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气温-9.0、31.5℃,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7.2℃、23.4℃,极端气温-2.0、40.7℃,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1688.7毫米.[9]巴西蘑菇菌丝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10-37℃,最适温度23-27℃.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20-33℃,最适温度22-25℃,红河州大部分地区均适合巴西蘑菇的种植,目前在石屏、金平、建水、泸西、个旧和蒙自均有巴西蘑菇的种植,面积达642600m2.

3.1.3栽培料原料丰富

红河州有耕地面积388.5万亩,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秸秆年产量90万吨,甘蔗在红河州内大面积栽培,在红河州红河县、元阳县、石屏县、河口县及蒙自市均有榨糖厂,年产甘蔗渣2万吨以上.另外,红河州地处高原,山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天然牧场,牛羊存栏量和出栏量都较大,2009年畜牧业产值(现行)达6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3%,牲畜粪便量大.红河州地区栽培巴西蘑菇就地取材,州内河谷地带盛产菇棚搭建材料竹子,农作物秸秆、甘蔗渣、牲畜粪便资源丰富,在此进行巴西蘑菇栽培可变废为宝,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同时有研究表明含甘蔗渣栽培料经堆制发酵后,移入床架后发酵,接种栽培姬松茸(巴西蘑菇),产量在7kg/m2以上,品质好,其经济效益比不加甘蔗渣提高了60%以上,[8]更突显红河州地区栽培原料的优越性.

3.1.4剩余劳动力丰富

食用菌产业需要众多的人力,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9]红河州地处高原,人均耕地面积更少,有十分丰富的剩余劳动力,保证了巴西蘑菇产业发展的人力需求.而巴西蘑菇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更加合理的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有的地方可以做到房前屋后抓经济.

3.2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红河州于2009年最早引种巴西蘑菇,2012年开始规模化栽培,2014年全州巴西蘑菇栽培规模达1071个棚,栽培面积642600m2,年产鲜菇5000万吨以上,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成为云南省内最大的巴西蘑菇种植基地.但是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仍存在普遍种植技术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单产不稳定、各地价格及利润差异较大等问题.

3.2.1巴西蘑菇种植技术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低

巴西蘑菇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巴西蘑菇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蘑菇质量.巴西蘑菇仔日本、美国、巴西等国都有大面积栽培.日本栽培巴西蘑菇,以稻草和甘蔗渣为主要原料,床式栽培,35-40天出菇,每潮菇周期10天,每平方米可产鲜菇10kg左右;湖北宜昌市在果树下套种巴西蘑菇,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9-11kg;随州市安居镇采用大棚床架式栽培巴西蘑菇,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10kg.[10]红河州各巴西蘑菇种植基地每平方米鲜菇产量不同,不同年份间也有差异,个旧卡房菌宝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年实现每平方米产巴西蘑菇鲜菇8.82kg,为红河州巴西蘑菇最高单产记录,最低的才6.66kg,且大部分种植基地大部分时间只达到这个水平.由此可见,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公司或合作社给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但真正从事栽培管理的仍是农户,红河州引种巴西蘑菇时间较短,大部分农户是首次栽培巴西蘑菇,缺乏种菇经验和常识,种植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普遍较低.

3.2.2巴西蘑菇栽培各地单产不一

本文调查了红河州内5家巴西蘑菇种植企业或合作社,种植地涉及石屏县、金平县、建水县、泸西县、个旧市和蒙自市,各种植基地的巴西蘑菇单产不同,2012年,仅有云南菌宝菌业和建水腾飞农业种植巴西蘑菇,单产均为6.66kg/m2,2013年云南菌宝菌业单产增加到8.33kg/m2,而建水腾飞仍是6.66kg/m2,同时蒙自宏农和泸西盛博也开始种植巴西蘑菇,单产分别为6.66kg/m2和7.5kg/m2,2014年云南菌宝菌业巴西蘑菇单产维持8.33kg/m2,建水腾飞略有增加,为6.94kg/m2,蒙自宏农维持6.66kg/m2,而泸西盛博从2013年的7.5kg/m2下降到6.66kg/m2,卡房菌宝菌业开始种植巴西蘑菇,单产达到8.82kg/m2,为全州内最高单产记录.各个种植基地的单产不同,云南菌宝菌业单产实现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然后保持不变,建水腾飞第一年和第二年单产保持不变,第三年略有上升,蒙自宏农第二年和第一年相同,都为6.66kg/m2,而泸西盛博出现第二年比第一年下降.造成各地单产不一的原因,可能是种植公司或合作社技术力量强弱不同,巴西蘑菇种植过程中,技术指导较好的公司或合作社,其巴西蘑菇单产就高,技术指导不到位的公司或合作社,其巴西蘑菇单产就低.巴西蘑菇单产在红河州内各地不均,也反映出红河州内各地区巴西蘑菇的种植技术水平不均.

3.2.3病虫害防治能力弱

在本次调查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各个栽培基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导致的减产.其中以个旧卡房陈家寨栽培基地的减产最为严重达到50%-60%,平均每个菇棚产量仅为2.25吨;而以石屏宝秀的病害相对较少,平均每个菇棚产量达到5吨以上,但病害导致减产也占10%—15%,红河州因病虫害导致的巴西蘑菇减产约在20%-30%之间.常见的病害有:青霉、木霉、根霉等真菌病害,斑点病等细菌感染,菌虱、菇蚊等螨类病害.导致这些病害出现甚至泛滥的原因主要是菇农对巴西蘑菇生长习性栽培原理掌握不透彻,以致从拌料发酵到出菇管理过程中有一些不当操作,增大青霉、木霉等主要病害感染的几率,或是从福建引进的巴西蘑菇菌种对本地环境条件不完全适应,从而表现出抗性弱的特点.在病害出现的同时,没有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多采用甲基托布津混合多菌灵喷洒,但效果都不理想,有菌虱的采用哒螨灵等喷洒,有的菇农是在杂菌和细菌感染出现时将出现杂菌及感染的栽培料一起扔掉,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收效甚微.

3.2.4食用菌专业人才缺乏

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今天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同时具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外市场客观大环境的共同要求.[11]红河州地区巴西蘑菇产业刚刚起步,专业人才缺乏尤为明显.目前红河州巴西蘑菇企业或合作社中负责种植指导的技术骨干多由有巴西蘑菇栽培经验的福建籍农民组成,每位技术人员负责公司或合作社下的菇棚十到几十个不等,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农户在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云南菌宝菌业石屏基地设立奖励机制,每个技术人员负责菇棚的产量达到6kg/m2以上,每平米增产1kg,技术员有1元提成,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石屏基地的巴西蘑菇单产从12年的6.66kg/m2提高到8.33kg/m2,但和巴西蘑菇的高产栽培仍有差距,这跟目前红河州内巴西蘑菇种植技术骨干普遍学历较低,有经验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研究能力有关.培养红河州本土的技术骨干,对扩展巴西蘑菇种植规模,创新适宜红河州各方面条件的巴西蘑菇种植技术有重要意义.

3.2.5销售渠道单一,本地市场空白

市场是产业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广阔的销售市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12]调查结果显示,红河州大部分的菇农通过公司或合作社解决销售问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公司有偿提供菌种和栽培技术指导,按协议价统一收购鲜菇,协议规定菇农不得将蘑菇私自卖给合作公司或合作社以外企业或个人,在降低菇农风险的同时也限制菇农的销售自由,不利于市场竞争.公司或合作社主要以脱水干菇供应福建、重庆、成都等地区,对本地市场几乎不供应,当地人对巴西蘑菇的了解几乎空白,本地消费几乎为零.红河州具有良好的菌食文化传统,人民喜食野生菌,人工栽培食用菌在红河州也有很大的消费量,比如香菇、金针菇等在红河州市场的价格一般比昆明高1-2元/kg,具有巨大的巴西蘑菇市场潜力,本地市场的开拓有利于降低巴西蘑菇销售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4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发展的建议

4.1企业与当地科研院所结合,开展巴西蘑菇研究

目前红河州从事巴西蘑菇种植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大多由福建籍商人或当地农科站人员创办,学历层次低,不具备创新研发能力,公司或合作社不设菌种研究中心,不设实验室,不利于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的长远发展.应立足红河州,与红河学院或红河州农业学校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及师资力量,开展巴西蘑菇菌种研究,栽培技术创新研究,以及巴西蘑菇品质研究和加工研究,为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2培养本土食用菌专业人才,为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目前红河州巴西蘑菇种植技术人员均是福建籍人士,由各公司企业和合作社高薪聘请而来,负责指导当地农户种菇.由于技术人员对本地情况不甚了解或与本地农户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致使要实现整体巴西蘑菇种植技术的提升比较困难;其次从外地聘请的人员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红河州巴西蘑菇产业的发展需求,急需大量食用菌专业人才才能支撑巴西蘑菇产业的长远发展.在这方面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通力协作,构建本土食用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可借鉴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做法.富群农业是一家种植、收购和加工香菇的企业,拥有亚洲最先进的香菇生产设备,该公司响应保山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扶持培育当地食用菌专业人才,在保山学院设立富群班,每年招收15名学生,学费等由公司支付,公司要求学生每年假期到公司参与社会实践,成绩优异者公司培养上研究生甚至博士,毕业后留任公司,担任技术骨干或管理精英,为公司的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4.3加强对菇农的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巴西蘑菇种植技术水平

巴西蘑菇种植企业或合作社应与科研院所合作,对当地菇农开展技术培训,增加培训次数和扩大培训面,尽量做到生产上每一个环节均进行培训,使广大菇农消除种植技术低的困扰,只有菇农的种植水平提高了,巴西蘑菇的产量和品质才可能得到提升.

4.4政府主导,搭建食用菌交流平台,促进产业提升

目前红河州内从事巴西蘑菇种植的企业或合作社之间,从栽培料配方选择到单位面积巴西蘑菇产量均存在不小差异,这与各企业或合作社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有很大关系.红河州政府已于2012年成立食用菌工作小组,红河州供销社,政府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调研,登记食用菌企业或合作社名录,搭建食用菌交流平台,协同红河学院等进行食用菌研究的单位,定期开展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经验交流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将高校引入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同时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4.5开拓本地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红河州巴西蘑菇主要以干品的形式销往全国,本地市场一片空白.本地人对巴西蘑菇的认识缺乏,90%以上的人没有吃过巴西蘑菇,对巴西蘑菇的美味与营养不甚了解,政府、企业应加强对巴西蘑菇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宣传,在当地营造巴西蘑菇饮食文化,成为当地特产,如此建立本地市场.同时,建立合理的销售模式,扩大营销网络,与巴西蘑菇经销商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建立销售制和区域制,构建区域乃至全国的营销网络.[13]建立市场预警体系,提高应变能力.推行品牌化战略,做好产品宣传,普及巴西蘑菇文化,推动产业升级.

4.6引进新的食用菌品种,为红河州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做好准备

目前红河州巴西蘑菇规模化栽培已有3年,部分菇棚内出现病害加重,防治不力现象,多年连作导致明显减产,适时更换红河州食用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红河州地理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在红河州地区栽培的食用菌,进行多元化引种实验,比如茶树菇、杏鲍菇等.为红河州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做好充分准备.以巴西蘑菇产业发展为契机,带动红河州整个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5结语

总之,巴西蘑菇产业在红河州内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从栽培的规模、技术、产品的加工,到销售经营的管理都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依托红河州优越的气候条件,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鼓励,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力条件,以及广大的市场前景,在政府着力推动巴西蘑菇产业发展,建设市场秩序,企业踊跃开拓市场的条件下,定能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红河州高原特色巴西蘑菇致富路.

参考文献:

[1]张琴,谢丽源,董艳珍.巴西蘑菇多糖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2(6):46-48.

[2]黄年来.巴西蘑菇值得研究和推广[J].中国食用菌,1994(1):11-13.

[3]郭倩,周昌艳,宋春艳.姬松茸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4(2):59-64.

[4]陈智毅,李清真,吴娱明,等.巴西蘑菇的食疗价值[J].中国食用菌,2001,20(4):4-6

[6]张艳荣.姬松茸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8.

[7]米青山.食用菌栽培实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59-60.

[8]陈娅娅,黎富平,桂阳,等.一种含甘蔗渣的姬松茸栽培料制作方法及应用初探[J].食用菌,2014(3):34-35.

[9]王翾.陕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0]吕作舟,李荣春,戚钦标.食用菌关键技术问答-双胞菇、巴西蘑菇、草菇、鸡腿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2.

[11]林辉.福建罗源县秀珍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

[12]胡根妫.庆元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第2篇

[关键词] 创意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9-0081-03

[作者简介] 孙 坚,南昌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 南昌 330023)

孙一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北京 100044)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推崇创新及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和经济实践。它通常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每天产生的价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增长。美国增长速度更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

近年来,中国数字化的创意文化产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1989年,我国的手机只有1万部,到2006年底,全国手机拥有量近3亿部。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在39个工业大类中排名第一。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接近10亿元人民币,付费用户达到400万户。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网游市场突破20亿元,2006年更达到80亿元。据悉,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宣布的一项旨在促进信息内容和服务产业的政策,赋予与软件产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并在税收、审批等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期,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2003年10月,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举行,预示着我国网络产业做大做强的广阔前景。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重庆、长沙等大城市均依托各自人才、区位以及资源优势,将创意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举措,他们纷纷出台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设立各种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欲抢占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36条扶持政策,启动10亿元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六大重点创意产业(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2005年北京创意产业产值已超过960亿元,占全市GDP的19%以上。在2006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创意产业首次被确定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成为北京的主要经济支柱。

上海多次开办国际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以及各类设计展,2003年12月,以数字内容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会“D+(D-plus)上海国际数字内容展”在上海浦东举行,2005年底举办了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上海创意产业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上海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家创意类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

动漫产业是我国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统计显示,2006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我国动漫产业有着每年总计200多亿元的庞大市场,动漫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热点。中国先后设立了19家国家级动画基地。深圳、杭州、宁波、无锡、长沙等城市也纷纷以发展动漫产业为突破口来发展本地创意产业。

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成果是显著的。但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仍不相称,因此,其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二、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瓶颈

中国发展创意经济的兴起,其实是建立在严峻的经济现实基础上: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资源严重匮乏、开发与规划无序……因此,从中央政府至地方企业,都迫切希望走出一条创意转化为财富的新路子。中国创意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其所占比例还很低,在发展中面临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创意概念亟待界定。基于创意产业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态势,国内知识界与政府部门热炒创意产业的概念,但遗憾的是,由于对相关概念的特定内涵与背景不了解,造成使用上一定程度的扭曲。

首先便是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的问题。从英国的创意产业的概念发展来看,给人突出印象的是对于文化和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重视,然后进一步肯定其对于经济领域的意义。于是,把建设有利于社会整体福祗与创意人才培养的宜居城市与宜居社区成为发展创意经济的基础性条件来发展。

中国对于创意产业概念的大力提倡,主要是出于急欲发展经济的目的,从而忽视了创意产业发展的真正内涵与目标。创意产业的真正内涵不是让人们通过将文化商品化直接去获取经济利益,而是因为该产业对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负有深刻的文化责任。其对于人类过去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开发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人类继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资源;对于现在的意义在于丰富人类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构和谐繁荣的文化生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对于未来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广泛人文关怀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新人,尽可能地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掠夺,依托日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精神,建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与和谐社会。

2.创意人才极度匮乏。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人才是创意产业的灵魂。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我国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其中亟需两大类人才: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仅动漫产业我国至少需要2.5万专业人员,而目前只有1万名受过大学教育的动漫专业人员。

3.创意产品缺乏文化深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那就是如何把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产生巨大的竞争力。优秀产品的意义可超越产品的本身,依托文化的渗透力使产品的辐射力得到空前增强,驱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4.创意园区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发展文化创意园区的实践中,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成了社会诘问最多的问题。京沪两地众多的创意产业园区,或由政府大力推动,或由企业摇身演变而来,园区规划多集中在硬件和形象建设上,对于软件方面,诸如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园区定位等问题仍旧以粗线条勾勒,没有深入和细化。随着各大城市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创业园区的租金日渐高企,如上海卢湾区8号桥园区的日租金已达每平方米6―7元,园区内许多知名企业纷纷外迁,制约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找寻迈向“中国创造”的应对措施

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具备一定的基础,有着良好的势头,应当把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加强宏观指导,加大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理论以及英、美等国的经济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最需要的是政府的战略推动。英国政府成立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门小组,负责跟踪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规划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英国首相还制订了“创意英国”的全球推广计划,将英国及伦敦的创意产业战略推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但政府目前还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该着力理顺产业体制,积极打造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从而形成成熟的创意产业链,培育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政府应该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的需要和整个产业的布局的系统优化方面,制定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政策与措施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为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政府还要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在资金投入、人才培训、立项、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生产、进出口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创意经济予以政策性扶持,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是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从市场上采购各种公共创意产品和服务。

2.尊重创意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产业人才既包括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创意设计人员,如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作家、创意策划人等,也包括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擅长将作品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将人力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创意人才资本,是发展创意经济的关键。今后人才培养要面向创意经济主战场,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创意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设立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快对创意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立足本土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同时要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认真做好创意产业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要完善人才评判标准及使用机制,形成激励人才发挥创意才智的氛围。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产权活动需要严格和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来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它必须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保护体系。霍金斯指出,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基础是要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与法律促进政策,没有这个核心,创意活动将无法真正形成创意产业与经济。因此,制订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了法制保障,才能使从事创意产业的人获得丰厚的回报,才能激发创意人士的创业、创意的积极性,最终促进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

3.立足民族文化,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创意经济的核心是文化内涵,中国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传说、动人的神话,以及令人回肠荡气的文学名著,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宝库,这笔巨大的财富是发展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说明善于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对于打造创意精品十分重要。

中国几千年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却因缺乏好的创意和包装,致使很多资源都处于闲置中,甚至为他人所利用。而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民间传统故事改编出品了动画片《花木兰》,日本游戏公司大规模将中国古典名著申请注册为游戏产品商标,《西游记》、《孙子兵法》、《天仙配》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未来几年可能都将变成好莱坞大片。当然中国也有许多地区由于善于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广西利用民歌策划的《印象刘三姐》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节目,仅2004年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票房收入3600多万元。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品难以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4.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创意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重点。我国目前创意产业投资主体仍相对单一,以政府投资为主。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可借鉴韩国、香港等地的做法,建立各种科技研发基金、文化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搭建创意产业化平台,营造一个成本低、信息灵、效率高的投融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创意产业市场规律来制定和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促进企业、民间、外商对我国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形成“谁投资,谁受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搭建创意产业化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从而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英国]:企鹅出版社,2002.

[2]金元浦.世界创意经济浪潮正在勃兴[J].决策与科学,2005,(4).

第3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服务外包逐渐成为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升产业链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江西服务外包产业在客户资源、布局、品牌、市场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为此,江西要把握住机遇,从促进合作、统筹规划布局,打造服务外包的国际品牌、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入手,推进经济发展,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服务外包 产业 集聚

服务外包产业概述

外包(outsourcing),在英语中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缩写,可直译为“外部资源利用”,是针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寻求资源(insourcing)而言的。服务外包作为外包的一种类型,国内外学术界对服务外包概念的理解很多,暂无统一、准确的定义。关于服务外包较普遍的表述是指企业将信息服务和商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实质就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即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服务外包按业务领域来划分,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IT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KPO)。信息技术外包是指企业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提供商向其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服务,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ITO的主要业务范围有IT系统操作服务、IT系统应用管理服务和IT技术支持管理服务(包括软件外包)。业务流程外包是指一个或多个原本企业内部的职能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由后者拥有运作管理这些指定的职能。BPO业务范围包括:需求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流程外包是业务流程外包的高智能延续,是BPO最高端的一个类别,一般来说,它是指将公司内部具体的业务承包给外部专门的服务提供商。包括研究类、分析类、市场进入类等。相对于传统的ITO来讲,BPO和KPO是服务外包未来的发展方向。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国际化水平高的特点。目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对江西省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而言,是一个前景可期的新兴产业,也是升级产业结构的大好时机。

江西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的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江西服务外包作为江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外包中心。江西服务外包产业自2005年起初显规模。尽管起步较晚,但在过去4年内保持约29%的高速增长,至2008已经达到约41.2亿元的产业规模。从服务内容来看,软件及信息服务即信息技术服务(ITO)相关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软件产业外包所点的比重较大,约为87.3%。目前已经形成以先锋、金鼎、思创等多家重点软件企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见图1)。

(二)存在问题

虽然江西在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方向上已有一定的特点,但是,江西在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缺乏客户资源。与领先的同行相比,江西服务外包公司项目承接渠道少,缺乏客户资源,尤其是国际大型客户资源。目前,江西大部分外包业务仍主要从日本公司分包,江西企业尚未建立起直接、深入和战略性的客户关系,大部分服务外包企业尚不具备国际营销的经验和能力,严重阻碍其未来发展。

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服务外包也很讲究规模效应,但目前江西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规划布局引导政策,承接与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集聚效应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

缺乏品牌。尽管江西政府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开展了宣传活动,但未能有效消除国际客户对江西省服务外包公司的顾虑。与其他国家的优秀外包企业相比,江西省服务外包行业缺乏一个有影响力、能够真正代表本地服务外包行业的行业组织。因此,无法与政府共同制定品牌策略并在国际上针对江西省的独特优势定位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市场不够规范。江西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外包服务质量的监控还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还不是很规范、履行合同也不是很严格,缺乏行业标准以及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仍较多。

江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

(一)促进合作并帮助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

重点培养几个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领先的跨国公司建立合资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合作,以获取国际客户资源、树立品牌形象、培养专业技能。同时,支持有条件的本土服务外包领先企业探索走出国门,对国外公司或者客户的内部服务部门进行并购。与行业协会、领先的全球企业或咨询机构合作,为并购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二)统筹规划布局

江西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国家和地区,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国家认定的服务外包重点城市,要抓紧组织编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明确服务外包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发挥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要重点规划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成果优势、技术优势,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产业发展。

(三)打造服务外包的国际品牌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江西服务外包品牌;增强企业实力,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江西品牌的整体形象。制定江西的总体外包品牌战略,制定针对全球外包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的宣传要点,出台具体举措提升对江西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能力及优惠政策的了解。

(四)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

为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分类优惠政策。大力改善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条件,鼓励银行向软件出口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服务外包企业在税收、外汇、海关、工商等方面享受软件企业同等待遇,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免征关税,国家重点软件出口企业免征所得税;外包企业实行网上报关,经核准,凭海关手续办理结汇和退免税手续;将服务外包纳入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考核奖励体系。

参考文献:

1.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

关键词 蓝莓产业;发展现状;模式;品牌;技术人才;黑龙江伊春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2-01

伊春市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相对独立,尚未形成良好的链条模式,目前存在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和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现针对伊春市蓝莓产业的现状进行阐述。

1 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尚未形成链条模式

1.1 自有种植基地不足,原料供应受限

伊春市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中拥有蓝莓种植基地的只有4户,其中1户企业的基地正在建设中,绝大多数原料都靠收购。

1.2 规模化龙头企业少

目前只有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企业。其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丹东龙升蓝莓研发中心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聘请了国内3名从事蓝莓研究多年的知名专家担任技术总监和顾问。在蓝莓品种引进与选育、种植基地选址、促成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冷冻贮运及深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成型技术,并开始了蓝莓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当前,公司正致力于从产业化种植、果品销售、产品深加工3个方面打造全新的蓝莓产业链。

1.3 企业间信息共享滞后

各个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生产信息、工艺技术较封闭,制约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借鉴。另外,企业各自有不同的销售网络,网络最多的忠芝大山王有限公司几乎遍布全国,而大多数企业只能在省内销售,甚至个别企业只能在本地销售,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成本投入很大,一般开拓1个地级市场广告等宣传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1-2]。

2 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

2.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蓝莓产品是森林食品的一种,但以伊春市名义注册的“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品牌,在蓝莓产品的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没有一家企业应用,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

2.2 蓝莓产品品牌小而杂,未形成规模优势

伊春市的蓝莓生产企业现有品牌小而杂,各打各的品牌,据统计伊春现有蓝莓产品商标73个,一些企业有自主品牌,但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伊春市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是林都、宏达、森娇这3个注册商标,这3个商标分别属于3户蓝莓产品生产企业。

2.3 缺乏整体策划,存在恶性竞争

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销售网络,品牌宣传缺少整体策划,有的1家企业甚至有几个商标,更有的企业频频更换品牌,甚至企业之间经常恶性竞争,互相掣肘,严重制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3 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3.1 蓝莓生产企业加工工艺简单

伊春市现有60户蓝莓生产企业中,以蓝莓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生产企业仅有13户。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及加工人员中对蓝莓的产品特点、成分含量、加工质量标准了解深入的比较少,有的企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对工艺质量要求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工艺不合理或执行起来有偏差。从全市蓝莓产品抽检情况来看,蓝莓果干加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加入一定的甜味物质,干燥即可,但质量稳定性较差,究其主要原因有所用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工艺不尽合理和完善,干燥工艺温度及时间控制不当。

3.2 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伊春市蓝莓生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食品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仅有13人,对外聘请师傅的不足10户,其他都是仿效他人,摸着石头过河。

4 结语

在伊春市蓝莓食品的现实状况中,蓝莓企业生产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由于蓝莓食品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不高,且行业门槛低,导致小作坊式的企业过多。因此,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提高门槛,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向产供销链条模式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基础,打造品牌形象,逐步在全市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宣传。帮助企业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对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技术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法人是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按标生产,确保蓝莓产品质量[3-4]。

5 参考文献

[1] 吴兴壮,李利峰,李晓东,等.越桔果实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预测[J].辽宁农业科学,2003(6):23-24.

[2] 邵喜武,郭庆海,李亚东.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8(2):35-38.

第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商

一、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1985年,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在深圳市建立,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全省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截止2010年11月底,广东省已经设立了1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深圳、广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莞、肇庆9个国家级高新区,广东省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首位。截止2010年底,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1050.2亿元,占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22.52%,规模以上企业数5774个,占广东省工业企业数的10.81%,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主营收入分别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24.53%、24.91%。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总产值、主营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88%、28.18%、28.13%,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说明全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生产经营情况的8个主要指标中,广东省都毫无悬念的高居第一位。

资料来源:经《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特点

1. 以引进为主的“人才资源”集聚

人才资源的引进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特点,除了依托自身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外,它的人才要素大量来自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自身的人才储备不算丰富,客观上来讲需要“引进”加以补充;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独特先发优势,灵活的机制和优惠的政策对于全国的高新技术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众多的人才流进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同时带来了人才聚集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集聚的作用。

2.以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代表的创新簇群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和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结成网络并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簇群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以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代表,这些簇群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广东省目前拥有深圳、广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莞、肇庆9个国家级高新区,这9个国家级高新区都在珠三角区域内,构成了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带来了集聚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区域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存进了珠三角内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互补,也促进了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省外的辐射和国际化运行。

三、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1.集聚的测度——区位熵

为了准确直观的分析产业集聚,需要对集聚的程度进行度量。常用的集聚度测度指标大致分为两种: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绝对集中度又称CR指数,通常用在市场规模或经济指标(主营收入、从业人数、产值等)处于前n位的地区在市场中的份额的总和;相对集中度一般又分两种: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本文采用常用的区位熵对广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状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区位熵又称专业化率,运用区位熵对产业集聚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分析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倾向,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以研究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区位熵为例,其中 表示具体某行业 某一年的区位熵, 表示广东省高新技术行业 某一年的某项经济指标(如从业人数,产值,企业数等,本文以从业人数为例,下同), 表示广东省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 全国高新技术行业 某一年的从业人员数, 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如果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低于全国该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其集聚程度较低,或者说不存在集聚现象;如果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等于全国该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样我们认为其集聚程度较低,或者说不存在集聚现象;只有当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全国改行业平均水平,属于地区专业化行业,而且 越大(大于1的前提下),说明该行业地方专业化程度或者说集聚程度越高。

2.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集聚测度

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通常分为五类,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本文以从业人员数为指标,具体公式如下: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i行业从业人员数/广东省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数)/(全国高新技术产业i行业从业人员数/全国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数)

资料来源:计算整理而得

3.结论

根据广东省五个高新技术行业近五年的区位熵,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广东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都小于1,说明广东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可以说它们不存在集聚现象;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都大于1,说明它们的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

2.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区位熵虽然不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那么高,但是其区位熵近五年全部大于1,说明其存在有一定的集聚程度。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略有下降,但是其区位熵都在5.5以上,说明其保持着较高的集聚水平;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围绕6上下波动,整体上同样保持着较高的集聚水平。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代表,广东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省,拥有着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创新性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性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邓丽君,刘志迎,丰志培.高技术产业空间聚集的实证研究[J].产经透视,2006,(05):41-44.

第6篇

关键词:SWOT理论 秦皇岛 旅游产业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28-02

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特别是改革开以来,秦皇岛被确立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促进之下,秦皇岛旅游业逐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年来,秦皇岛将旅游业提升到强市立市的战略高度。尤其是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秦皇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保证。然而,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于继续提高。应用SWOT分析工具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全面把握秦皇岛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优势是秦皇岛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识别能够为秦皇岛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地域优势。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旅游甲级城市和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是多项改革、创新和服务的国家级试点城市,也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纽带,能够在河北沿海地区的未来加速崛起中必将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

2.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指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政策措施。《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等重要规划,都有关于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目标、愿景和方式的描述,为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高校资源优势。秦皇岛拥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3所高等院校。较为庞大的高校群体为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科研支持和技术支持。

4.科技创新优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稳步深入推进,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一些科技及其创新资源会逐渐向秦皇岛转移,有助于增强秦皇岛的科技创新能力,如果这些资源被合理流入到旅游产业,必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秦皇岛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

二、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劣势主要是制约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专业人才资源缺乏。从人才供给上来看,尽管很多驻秦高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但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很多不在秦皇岛就业,难以满足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别是解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短缺问题。从现有人才结构上来看,秦皇岛市的劳动力较为充裕,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继续提升,且人才专业技术结构亟待优化。

2.发展理念缺失。专业人才资源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提升。目前,多数秦皇岛旅游企业的发展意识较强,但是发展理念较为保守,旅游产业链尚未真正建构起来,旅游业产业附加值亟待提升,且对于秦皇岛在日渐激烈的旅游业竞争态势中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缺少系统思考,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水平也需要快速提升。从与外部关系来看,秦皇岛与京津、东北三省、华北省区以及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需要拓展。

3.管理模式滞后。发展理念缺失必然会影响到管理模式的采用。从整体上看,秦皇岛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粗放色彩较浓,高效集约模式利用不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秦皇岛没有全国知名的旅行社,因而在相关产业的整合上力不从心,很难有大的作为,尽管一些地方知名的旅行社与国内省份、城市广泛开展了合作联系,但合作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

4.管理创新氛围不浓。表现为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理念缺失和社会各方参与管理创新热情不够;体现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多。近年来,秦皇岛市委专门成立博士专家联谊会,发挥地方各类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一些知名专家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为旅游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但反映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学术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三、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识别机遇有助于明确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秦皇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主要包括:

1.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秦皇岛第三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有数据显示,2011年,秦皇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6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3.38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7%。秦皇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国民文化需求扩大。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满足了物质需求,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丰富化。作为一种直接指向人的精神需求领域的高层次需求,旅游需求“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依恋、赞扬与关照”,其“所力图创建的是符合人性、凸现人性关照人性化了”的精神需求世界。据官方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32.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国民文化需求的提升,有助于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产学研深度结合。2013年5月17日,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田向利同志在燕山大学主持召开了驻秦高校协同发展协调会。田向利书记等领导与驻秦高校的院校负责人,围绕秦皇岛市人才培养、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向驻秦各高校征询意见和建议。协调会旨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2013年6月27日,秦皇岛市召开驻秦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项目及人才对接会。10家驻秦高校、4家科研院所和50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对接会。这些举措必然会加强高校与秦皇岛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威胁分析是对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破坏性因素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

1.秦皇岛旅游业整体实力不强。尽管秦皇岛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规模、发展实力、发展品牌和发展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与同批沿海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此外,旅游资源的挖掘力度、旅游环境的优化程度和旅游发展的研究水平也亟待加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对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威胁。

2.旅游业竞争日渐激烈。2013年3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了《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在140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瑞士、德国和奥地利的旅游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三,中国的排名为45位。各国在旅游资源利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从国内来看,各省市之间的旅游业竞争态势也日渐激烈,秦皇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必须冷静面对,主动适应竞争态势,否则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发展优势。

3.秦皇岛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有学者认为:目前多数秦皇岛旅游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经营机制,整个旅游行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经营过于分散,风险意识偏低,营销手段比较单一,管理比较落后,因此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1}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游客越来越从对消费价格的关注转向对服务质量的关注,而旅游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反映旅游企业的实力。由于实力不强造成消费者旅游满意度下降的格局得到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秦皇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年度立项课题《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编号为201201B042),此外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还有郁培丽、石俊国。]

注释:

{1}王娜.河北秦皇岛市旅游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1:20-21

第7篇

摘要:近年来,广州在城市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繁重的交通问题。文章通过对广州市解放路、环市路、广园路、

>> 广州市网游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广州市无店铺销售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试探 广州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屋顶绿化发展现状及广州市园科所屋顶绿化植物选择 广州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林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广州市大众跆拳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模式 浅谈桥梁桩基验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探究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广州市供水对策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广州市网球培训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州市高校踢毽子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广州市老年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BIM技术发展现状及阻力分析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广州市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论广州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广州市番禺区文艺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郑玉忠,张振霞.一种新型自动滴灌式的壁面绿化装置[J].节水灌溉,2007(2):65-66.

[5]周先武.广州市区道路桥体悬挂绿化施工与养护[J].广东园林,2006,28(3):18-20.

[6]周旭平,黎国健,丁少江. 变色牵牛扦插繁殖和垂直绿化应用初步研究[J].广东园林,2008,30(3):57-59.

[7]徐晓帆,吴豪. 深圳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J].广东园林,2005,30(4):15-16.

[8]董金凤. 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调查与思考.

作者简介:

刘兴跃(1980- ),男,广东省汕头人

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项目管理、业务开拓等工作

Email:

第8篇

摘 要 我国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保障制度的缺陷、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养

>>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浅析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监管现状 我国证券信息服务业的思考 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发展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思考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税收问题的思考 促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南方服务业贸易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影响我国休闲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探析与思考 促进我国快递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对加快我国碳交易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服务业营销发展展望 我国服务业发展态势及建议 为何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2-28.

⑤ 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 3.3万亿元.中国广播网,,2014-l0-02.

参考文献

[1] 刘昌平,殷宝明.发展养老产业,助推老龄经济[J].学习与实践,2011(5).

[2] 杨博维,薛晓.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天府新论,2013(1).

[3] 乃仁.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10).

[4] 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9).

[5] 郭林,张亚飞.中国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变迁与评析[J].学术论坛,2014(4).

[5] 李欣.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金融经济,2015(2).

[6] 张郧.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15(6).

第9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new era.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come not only the industry focus concerning various businesses but also the social hot spot. However, it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hat some problems do appear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such as emphasis on the concept but ignorance of the practical use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with fuzzy mathematical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rientation of reg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综合评价;产业定位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industry ori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75-02

0 引言

物联网产业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代表着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信息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帮助我们事先社会生产生活中信息感知能力、信息互通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物联网不仅成为牵动多个行业的产业焦点,更成为民众普遍接触和关注的社会热点。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物联网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社会各方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物联网概念而轻视其实际应用。

因此,对物联网产业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评价对象的确定

要做好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首先必须确定评价的核心内容。对于物联网产业而言,其核心内容就在于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文献和专利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18项物联网关键技术,如表1所示。

除了评价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对象(地区)也是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重要步骤。自从物联网产业被列入国家新兴产业目录后,我国各地相继颁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珠三角地区普遍处于物联网产业规划与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背景之下。因此,本文以处于珠三角地区的S市为例进行评价,以期能够在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2 物联网产业综合评价

由于物联网产业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专门的物联网统计数据。为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即模糊综合决策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具体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竞争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产业环境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2 确定权重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②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备选方案个数,建立递阶层次结构。③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对同一上层指标下的各下层指标之间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出两两比较矩阵。

2.3 综合评价 在上述权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模糊综合决策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S市在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极其不平衡。其中射频识别技术、色度传感、三维定位三项技术较高,而低功耗无线网络、角度传感器、碳粉浓度传感等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在规划S市物联网产业时,应从这些关键技术中寻找思路。

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射频识别系统等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因此,S市在发展物联网产业时,应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发展水平,着重培育物联网产业链,重点发展应用于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具有较大需求的领域。

3 结论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着手,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物联网产业评价模型,设计了物联网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以S市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樊梨.我国物联网产业价值链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7):26-27.

[2]黄卫东,岳中刚.物联网核心技术演进及其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4):47-53.

[3]罗瑞华,尹磊.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新西部,2010(18):60-61.

[4]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链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第10篇

对于整个音乐文化体系而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当今社会文化繁衍下的一個特殊产物,以音乐为中心,以售卖音乐相关产品取得回报的行业。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工作者系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与地方音乐文化的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一,在整个音乐文化的系统中,其中包含着音乐教育及音乐文化产业,它们二者都要受到音乐文化相关系统的影响,也包含着音乐文化系统的共同属性,由于在具体划分系统功能上,二者各司其职,形成了各自的系统功能,并构成了分工合作的关系。

其二,对于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产业而言,它们之间有着相互映射的关系。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以及对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有赖于音乐文化业产需求的反映;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整个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它直接反映了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决定了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音乐意识、音乐常识以及音乐能力。

其三,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有赖于对地方文化产业清楚的认识。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相关的社会基础之上,如果要维系它的发展,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最后,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促进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产业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音乐文化的基础功能之一是保存音乐文化,提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基础,维持社会音乐文化的生存①。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系完善得较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开始起步。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复,之后一些重点的音乐高校才得以全面发展。由于音乐教育的起步基本上是少数学校的自发性行为,学校在考虑学校整体教育时,并没有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音乐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缺乏它应有的地位,使得今天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面临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这其中包括:

其一,高校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还处于表层阶段,高校音乐教育对象多是20岁左右的成人,他们毕业之后就需要直接进入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创造自身的价值。这就在教育目的和任务上要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不能以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去理解。

其二,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课程的设置太自主化,都由学校老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设定开设课程,而没有站在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设课程。

其三,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所有高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目前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声乐、钢琴、舞蹈为主。以声乐为例,多是以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为主,演唱曲目内容较为高雅一些,受众人群多为有一定音乐修养的小部分人,但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直接面临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其所学的内容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有曲高和寡之嫌,所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③。

(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为人们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当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这一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发展。④

目前我国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下:

其一,规范有序的音乐文化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影响音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音乐文化产品市场、音乐文化销售市场不够发达,音乐文化制作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音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音乐文化市场、音乐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⑤

其二,我国悠久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的资源多姿多样、丰富多彩,尤其是地方性音乐文化资源非常珍贵,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保护下去。但是如何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去充分的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通过以上对高校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接下来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

(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高校给及更多的资源保证

通过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本世纪初,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这就产生了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如:音乐教育所需要的一些硬件设施,演奏厅、琴房、排练厅等,阻碍了高等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音乐文化设施长时间的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价值。

地方文化产业与高校之间要密切联系,音乐文化产业应尽可能给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一些必要条件,不仅可以解决高校音乐硬件设施的需求,而且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提供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

近些年来,通过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虽然音乐教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但其中也不乏出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局限。这主要是因为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理论化教学为主体,学生数量较多,针对一些技能课的学习,又存在教学设施资源有限的现象,很难实现全面的音乐活动实践。

如一些学习钢琴的同学,平时演奏都十分娴熟,但是每次公开登台表演,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演奏的质量不能保证。这说明学生从根本上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多数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少公开演出,即使公开演出也就主要集中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对于一个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公开演出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演奏技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学生正好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也给学生们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

由于岗位需求量有限,而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岗位的人才需求与总的人才量无法形成正比。

面对这一问题,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音乐文化产业的产站、涉及到的方面众多,其所需要的人才,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音乐表演者、音乐文化管理、音乐创作、音乐培训、音乐宣传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这门产业发展的关键方面,而且还没有将其延伸到更广泛的层面。举例来说,音乐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音乐场馆,场馆建设需要建筑方面的人才,场馆建成后则需要舞美方面的人才。⑥

这本身就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如果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得越丰富,它本身所能产生的岗位就越多,因此音乐文化产的发展,为学生们的就业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

(四)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当今我们都处在市场经济之下,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市场对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就要有相应的教育方式,这才可以培养出学以致用的社会人才。

目前为止,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与社会实际的人才需要相脱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求高校全面展开教育改革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更能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四、结语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采用多维视角,用市场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特色的眼光对音乐专业人才岗位需求、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扫描。使高校音乐教育突破传统的古典专业教育模式,走向社会化和产业化,从而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积极的、常态化的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来讲,音乐专业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专业定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音乐人才的特定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有效推动河南高校音乐教育与河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实践,使两者能够真正走上一条互动发展的轨道。

注释:

①夏元勇:《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4年版。

②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03期。

③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2005年第03期。

④何巍:《文化生态下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大众文艺,2014年第07期。

第11篇

摘 要 源自以往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综合学习管理系统的慕课,是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个人组织的散布在互联网上的大

>> 国内外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及对北京的启示 国内外非织造机械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国内外著名企业核心业务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 CAD技术发展历程、国内外流行设计软件及研究方向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国内外主要专利价值指标及其发展历程 浅谈国内外石油钻井设备发展历程 创意旅游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述评 国内外机床及刀具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浅析国内外监理行业的发展及对比 国内外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AMT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点 MOOC的国内外发展特点、组成要素和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分析及远程教育网络发展历程 试述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及特点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综述 煤层气产业的特点与国内外煤层气产业发展概况 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的课程特点和趋势 当前国内外恐怖活动的态势、特点及我国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5年11月15日访问。

参考文献

[1] 焦建利,王萍.慕课 互联网+教师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9:154-158, 200-205.

[2] 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6-23,193-196.

[3] 乔纳森・哈伯著.慕课 人人可以上大学[M].刘春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 98-104,219-222.

[4] 李曼丽,张羽,叶斌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6-50.

[5] 高翠,胡凡刚.MOOC蕴涵的学习理念[J],新时代教育,2015(9):44-46.

[6] 王左利. MOOC生态初现[J].中国教育网络,2013.9:17-19.

[7] 廖肇弘:全球和中国企业MOOC的发展趋势,中培新媒. 2016.2.

第12篇

摘 要:借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上的发展经验,从我国振兴竞技体育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竞技体

>> 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分析 中国体育营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浅析中国体育电视品牌发展 中国体育品牌创建策略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广播专业频率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基于IP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分析 后奥运时代制约中国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状况与风险分析 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体育的中国式发展思维 论我国体育利益格局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从美国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分析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谈我国体育市场 对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思考 试论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吕树庭,李留东. 中国竞技体育要为衰落作准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5-11.

[3] 吕树庭. 从美、日、南朝鲜承办奥运会引出的思考[J]. 体育科学,1992,12(4):6-10.

[4]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EB/OL]. #2.

[13] R元镇. 从北京到伦敦:举国体制如何向前走[J].体育学刊,2012,19(6):1-4.

[14] 体育总局大尺度放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体育市场[EB/OL]. http://.cn/chanye/201512/uugxr10090140.shtml.

[15] 胡鞍钢,方旭东.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J]. 体育科学,2016,36(3):3-9.

[16] 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