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本解读 入 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番话不由让我们想到文本解读,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够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那才能真正把文本“炖透”,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
解读文本时要处理好“入”和“出”的关系,“入”就是深入文章,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和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出”就是要跳出文本,只有出乎其外,才能实现对文本的适当超越、反思和提炼。
一、入文、入情、入味
教师钻研教材,就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语言现象等学习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提高的生长点,寻找“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语文实践的载体。就是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在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
(一)反复研读,读出文章滋味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该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到自己对文章烂熟于心。总之,教师必须咀嚼涵咏,含英品华,必须读出文章真滋味。
二年级的《画家和牧童》一文,塑造了虚心的大画家戴嵩和勇于挑战权威的小牧童这两个人物形象。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围绕“著名”一词开展研读,我们会发现文章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戴嵩的画技高。“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越研读我们越感受到戴嵩画技的出神入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画家因为缺乏常识,在作画时犯了明显的错误。此时的一个“和蔼”,一个“惭愧”,一个“连连拱手”,衬出了戴嵩的谦虚。没有对画家出神入化的画技的体味,我们是很难感受到画家那份虚心的可贵;没有对画家画技的体味,我们更难感受到小牧童挑战权威的伟大。
(二)咬文嚼字,嚼出幽微意蕴
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其实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进行咀嚼体味的功夫。研读文本,如果能够抓紧一些关键字、重点词来体会,就能够在平淡处、质朴处发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会相当不错。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千古名诗,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觉得“忽闻”二字特别值得玩味。按情理,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汪伦家,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坐上小船要离岸时,才突然听到岸上汪伦踏歌相送的声音呢?汪伦早到哪儿去了呢?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做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已成为知己好友,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是李白故意为之,还是汪伦故意为之……诗歌的想象空间一下子扩大,值得揣摩、寻味。
二、出篇,出境,出意
“出”就是对文本的适当超越,可以联系相关的学习资料、生活实际等课外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出”就是品味文本的语言,应当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
(一)探询搜罗,倾听文章弦外之音
曾有人问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您的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怎样想出来的?”于老师说:“我是把80%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有时走着坐着都在想教材。凡是课文涉及到的知识,我都尽量查清楚,即使上课时不一定用得着。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我专门把《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的章节重温了一遍。有人课文还没读两遍就考虑教学方法,这样浅尝辄止不行。”于老师简单的一席话向我们揭示了跳出文本后的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性。
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用极其洗练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寒江雪钓图,似是写景。但是了解了诗人生平遭遇,就会顿晓诗中“渔翁”实是诗人自寓。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永州,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而将四句首字连读,更读出诗人“千万孤独”的寂寞孤寂。
(二)推敲斟酌,反观立场深度思索
教材作为一种精确化、典型化的材料,曾经是教师、学生心中的膜拜,是少数学科专家、权威人士意志物化,几乎成了“真理”的代称,教师、学生不会也不敢对其发生疑问。正是长期囿于这种观念,我们的课堂鲜有争执与怀疑,教师习惯了教教材,孩子则习惯了以教材为标准的演绎与推理,与生俱来的好奇、怀疑渐行萎缩。其实,教材仅仅是课程资源的一个维度,教师、学生才是创造课程的最重要因素。如是,就将教师、学生置于跟教材“等高”的平台,甚至,教师、学生也完全能够理直气壮地参与“自我教材”的构建,由此催生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提升了课程质量。
二年级的《三个儿子》一文写三个妈妈各提着一桶沉重的水,各自的儿子有不同的表现,一个竖蜻蜓,一个在唱歌,另一个则跑过去为妈妈提水。老爷爷看了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其意义显而易见是引导孩子要帮忙做家务、要孝敬父母。可是从儿童的角度去分析,玩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连唱歌与竖蜻蜓都被一笔抹杀未免不合情理,而且连妈妈都提不动的水叫孩子去提于心何忍?
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入”就要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交融。“出”就要走出课文,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摆脱文章的约束,作冷静的评判。“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只有站在文本之外,超越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解读才更加深入。所以,文本解读的“出”要以“入”为基础,只能“入”而不能“出”,就很难说是真正的“入”。我们只有在文本解读的持续不断的“入”与“出”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意义,这样,阅读教学才可能常教常新,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林高明,《小学语文教学要保护学生的童心资源》,《教育科学研究》2006.3
关键词:阅读;感受快乐;实践能力
一、在“实”上下功夫
所谓“实”,笔者的粗浅理解是语言文字训练要落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我们要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形象生动解词语
解词,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重要训练项目,是阅读的基础。乌申斯基说过一句话:“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特点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解词的形象生动。从一位老师执教《画家和牧童》时,对“浓墨涂抹”与“轻笔细描”之区分理解的教学设计中可窥见一斑,他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第一步:让学生联系语境说说对这两个词的理解;第二步:师在宣纸上现场作画,指名学生说出她什么时候是“浓墨涂抹”,什么时候是“轻笔细描”;第三步:课件出示名画,让学生上台指出哪是“浓墨涂抹”,哪是“轻笔细描”。一步步,既直观又有效,这两个词不同的意思理所当然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2.循序渐进积句式
钻研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出现的新句式,然后要适宜地利用这些句式,逐步分层地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3.比较阅读练语感
比较阅读,就是将课文中的词、句、段加以变换,让学生在诵读中与原文比较,从中感受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或情感。
比如,让学生有比较地阅读,与文本对话后感受“渐渐”的必要性和语言运用的优美性。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往往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在诵读、比较、体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渐渐地”,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养成准确运用词句的好习惯。
4.观察说话促理解
面对一些难理解的句子,把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有一句:有时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李吉林老师先创设一个情境:一个阴雨天,雏鹰旅行队的小胖迷了路,太阳躲在云里,怎么办?她再请学生分别扮演小胖和大树公公。大树公戴一个绿色的高高的头饰,向南而立。头饰南半边插着稠密的树枝,北半边插着稀疏的树枝。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大树公公,请他帮忙。大树公公不仅作了明确的回答: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还提出“为什么我的枝叶南面稠北面稀?”李老师最后出示了两个句式:“因为,所以”“ 是因为 ”。这个片段充分说明,在模拟现场中,观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生动简易地演绎了句子内涵,让学生轻松学会了阴雨天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而进行因果关系的说话练习,让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了树枝的稠稀与太阳的因果关系。此句理解的难点迎刃而解。
5.朗读情境展个性
阅读教学应当以读为本,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朗读指导过程的展开是极其重要的。
请看《棉花姑娘》的教学片段:(出示句子:“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A读读这三句同样的话,能不能读出不同的心情?
B创设情境:是啊,她盼着,盼着,终于把燕子盼来了。棉花姑娘对燕子说——
燕子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情加重了。她又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啄木鸟。棉花姑娘又急切地说——
啄木鸟又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更严重,她已经变得奄奄一息了。这时候,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
同样一句“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学生会发现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因为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重,她的心情也应越来越急切,最后看到青蛙来了,应是又急切又高兴。学生有声有色地读着、练着,读出了棉花姑娘的高兴、有礼貌、焦急、难过。从读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语言深刻的感悟,读的过程展开了,读的水平提升了,个性化的朗读成了课堂上最动人的旋律。
6.语言思维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所以,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真正有效的语言训练必定也是有效的思维训练。
我们不妨品品《比尾巴》的教学片段:
师:哪位小朋友想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打声招呼?
生:你好,孔雀!
师:好的,谁还能说?
生:你好,猴子!
师:你能不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猴子,你好!
师:真聪明!谁继续来说?
生:公鸡,你好!
师:请你看看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
生:这是一只漂亮的公鸡。
师:你想一想,怎样跟公鸡打招呼,它才会高兴?
生:你好,公鸡,你的羽毛真漂亮!
师:你的回答更漂亮!小朋友学着它的样子,自由地说一说吧!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与小动物打招呼后,却能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介入,及时点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把话说得更具体、更生动,让语言与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7.眷注学情筑基石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眷注学生的“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唯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倪锋明老师执教《恐龙的灭绝》时,遇上这样一个句子: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句子中的数据是课文推进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教学细节,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理解难点。由于这两个数字十分抽象,很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尊重低年级孩子的特征,将“三四百万年”和“大约两亿年”两个数字用柱形图标注出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视觉上造成强大的冲击力,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得学生立刻理解了文本,一下子走入文本的语言和情感中。
8.媒体课件填盲区
多媒体的运用应该恰如其分,辅导的重点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情感的模糊之处。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由于傣族人民的生活离学生相去甚远,学生缺少这种生活经验,对于像脚鼓、凤凰花、泼水节很陌生,因而对理解课文、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泼水节的欢乐有一定困难。笔者就借助了图片、录像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强视觉冲击和直观感受。在看了人们敲着象脚鼓赶来和互相泼水的录像视频后,学生的情绪明显被感染了,激情被调动起来,似乎融入了泼水节大联欢的热闹场面,这个效果明显地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填补了学生知识经验的盲区,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在“趣”上做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得学生愿学、乐学,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就要利用教材,多多采用有趣的教学形式。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别致板书融趣
板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别致的板书,魅力绝对无限,能得到学生的偏爱。
佐晓梅老师执教《酸的和甜的》这课时,她的板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狐狸、兔子、猴子贴图的身上分别有他们的名字,体现巩固生字的意图;狐狸在课题中“酸”字的下面,猴子在“甜”字的下面,在后来的小结中,老师适当地将处于中间位置的松鼠和兔子的贴图移到猴子的下面,意在突出松鼠和兔子跟着小猴子尝试,这样的板书设计,概述了课文的内容;另外,板书中的“听”与“尝”也突出了文本的寓意。这样别致的板书,可谓一举多得,学生自然乐在其中。
2.适宜表演享趣
课堂表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因此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请看《小小竹排画中游》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密”的教学片段,场景描述:教师戴上小竹排的头饰,边演示“顺水流”,边说:“大家看,一只鸟飞来了,一条小鱼也游来了!”两位同学分别戴上小鸟与小鱼的头饰跟着小竹排前行。
小竹排:这里有一棵大树。
(师让一生起立)小鸟:这里也有一棵大树。
(另一生起立)小鱼:这里有好几棵大树。
(好几个学生起立)小竹排:这里有一大片树林。(全体“大树”挺立着)
师:这一棵大树,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树。
师:我想请这一棵小树看一看你的周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多绿绿的树。
师:是呀,许多树连在一起,看起来一片绿色。
师:请你数一数,你的身边有几棵大数?
生:1、2、3、4……
师:数得清吗?
生:数不清。
师:多得数也数不清,树木真密呀!(出示“两岸树木密”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再让“小鱼”说说水中的倒影,让“小鸟”说说在树林中飞翔的快乐,让更多的小朋友说说在树林里玩耍的感觉。(再次朗读)
“树木密”作为江南春色图中浓墨重彩的一幅,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树木一棵棵靠得近”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在树木间嬉戏玩耍的生活情趣,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树木密”的理解,他们更多地收获了快乐。就语文学习而言,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要悟出语言文字的本意,更要悟出情意、情趣、情味,适宜的表演不失为一法。
3.善用语言激趣
一般来说,儿童的学习情感很难自发,他们往往需要外因来刺激内因。因而,教师利用灵动的语言,能点燃学生兴奋的火花,使他们在语文中畅游。
《美丽的小路》中的一个片段很好地诠释了这点:(课件出示: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师:你能在括号中填一填吗?
生:我填“高兴地”。
师:你能高兴地读一读吗?
生:我填“开心地”。
师:不错,除了“开心”“高兴”之外,还能填哪些呢?
生:我填“笑眯眯地”。
师:很好,可以加表情的词语,你能笑眯眯地读一读吗?……
生:我填“兔姑娘转了个圆圈说”。
师:你能想象兔姑娘高兴的动作,真好!你能表演吗?(生上台表演。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出现很多创造性动作,课堂显得生动、活跃)
教师用灵动的语言进行多元评价,引领学生美滋滋、乐悠悠地去触摸语言、感受语言,于趣味中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
4.巧编儿歌溢趣
这里的儿歌特指教师针对文本内容所改编的儿歌。它们既源于学生的感悟,又高于学生的表达,说出了他们想说而说不好的话。当儿歌一旦呈现出来,便会立即吸引学生眼球。佐晓梅老师执教《司马光》时,编了这样一首儿歌:花园里,假山旁,小孩掉进大水缸,别人吓得哭叫嚷,机智不慌司马光,搬起石块使劲砸,破缸救人美名扬。佐老师把司马光这个形象融合在儿歌朗读与总结课文中,既复现、巩固了生字的学习,还恰当地进行了人文渗透——工具性的训练不刻意,人文性的渗透不牵强。有些儿歌还可以加上动作朗读,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至于选用多媒体、适用游戏、活用课文插图等来进行情趣盎然的教学,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再详细讲。
实现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或“趣”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但没有楚汉界限,它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总之,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让“实”与“趣”比翼双飞,从而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是笔者心所向往之外。
参考文献:
[1]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董景尧.教学月刊:小学版.教学月刊社,2008-08.